ISO9001-2015员工能力评价程序
ISO 9001:2015标准中“能力、培训和意识”条款变化解析
ISO 9001:2015标准中“能力、培训和意识”条款变化解析现代组织的经营管理,不论公营还是私营、外资还是民企,不外乎人、机、料、法、环、测几大方面,特别是作为对组织人员“能力”的要求,是决定组织产品和服务质量的决定性因素。
作为各组织在区分管理水平时首先考虑进行对比的标杆,人员“能力”也一直都是ISO 9001标准历次修订的关注点。
这次ISO 9001标准的修订也不例外,对组织的人员在能力、培训和意识方面的要求,2015版标准的7.2和7.3条款,与2008版标准6.2条款相比,有如下明显变化之处,笔者在下文中对此加以比和解析。
条款标题的变化2008版标准6.2条款中6.2.1条款的标题是“总则”,6.2.2条款的标题是“能力、培训和意识”,在2015版标准中修改为7.2“能力”和7.3“意识”两个条款,标题中虽然取消了对“培训”的描述,但仍包含在“能力”和“意识”条款中。
条款内容的变化(一)2008版标准中的“人员范围”是指从事影响产品要求符合性工作的人员;2015版标准7.2a)是指受其控制的工作人员,且这些人员从事的工作影响质量管理体系绩效和有效性,如组织中从事影响质量管理体系绩效和有效性工作的人员就包括战略决策、目标制定、体系维护、文件管理、人力资源、设计开发、市场营销、原料采购、库房管理、工艺技术、生产制造、设备维护、计量管理、质量检验、物流运输、售后服务、统计分析和内部审核等人员。
另外,2008版标准要求“基于适当的教育、培训、技能和经验”,2015版标准要求“基于适当的教育、培训或经历”,保留了原来要求中的教育和培训,并将原来的技能和经验合并修改为经历。
(二)2008版标准要求6.2.2b):“适用时,提供培训或采取其他措施以获得所需的能力,c)评价所采取措施的有效性”;2015版标准要求7.2c):“适用时,采取措施获得所需的能力,并评价措施的有效性”;新版标准将2008版标准b)和c)进行了合并,并在注解中给出了更多的促使人员获得所需能力的措施,包括对在职人员进行培训、辅导或重新分配工作,或者招聘、分包给胜任的人员等。
ISO9001:2015
■组织环境作为整个质量管理体系的输入。 ■要求组织在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时需对组织环境(内部/外 部)进行扫描,识别各种风险和机遇,也就是需将基于风 险的思维应用于策划及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中。 ■在考虑组织环境、相关方的要求、组织的产品和服务的 基础上,合理确定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
变化点五 :标准内容的变化-----5
ISO9001:2015 ISO9001:2008
6.1 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 6.1.1策划质量管理体系,组织应考虑4.1 所识别的因素和4.2所提及的要求,确定 需要应对的风险和机遇。 6.1.2组织应策划 ----应对这些风险和机遇的措施 ----如何在质量管理体系过程中整合并实 施这些措施以及评价这些措施的有效性
■取消了“删减”的概念 ■只要满足上述条件,标准的任何要求都可以不纳入到质量管理体系范围中,不 仅仅只限于某个章节的要求
变化点五 :标准内容的变化------3
ISO9001:2015 ISO9001:2008
■.取消“文件、质量手册、程序文件、■.要求组织编制和保持质量手 册 记录”等术语,统一以“形成文件的 (4.2.2) 信息”取代。 ■.要求组织必须编制6份形成文件的 ■.不再强制要求组织编制质量手册及 程序 程序文件。 ------文件控制(4.2.3) ■.组织所确定和保持的形成文件的信 ------记录的控制(4.2.4) 息,该采用何种形式,由组织根据实 ------内部审核(8.2.2) 际情况自己确定。 ------不合格品控制(8.3) ------纠正措施(8.5.2) ------预防措施(8.5.3)
1900
1930
1950
1990
ISO9000族标准的各个版本:
1987年第一版:ISO9000 1994年第二版:ISO9000:1994 (小修改) 2000年第三版:ISO9000:2000 (大修改:取消 ISO9002/ISO9003 ,导入过程方法和8大质量管理原则) 2008年第四版:ISO9000:2008 (小修改) (我们公司目前通过的标准为:ISO9001:2008,即核心 标准: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 2015年第五版:ISO9000:2015
ISO IS 9001-2015中文版(2015年10月1日)
ISO 9001:2015 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中国首席质量官俱乐部编发2015年10月1日目 录前 言 (I)引 言 (II)0.1 总则 (II)0.2 质量管理原则 (II)0.3 过程方法 (III)0.4 与其他管理体系标准的关系 (V)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组织环境 (1)4.1 理解组织及其环境 (1)4.2 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 (1)4.3 确定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 (1)4.4 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 (2)5 领导作用 (2)5.1 领导作用和承诺 (2)5.1.1 总则 (2)5.1.2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2)5.2 方针 (3)5.2.1 制定质量方针 (3)5.2.2 沟通质量方针 (3)5.3 组织的岗位、职责和权限 (3)6 策划 (3)6.1 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 (3)6.2 质量目标及其实现的策划 (4)6.3 变更的策划 (4)7 支持 (4)7.1 资源 (4)7.2 能力 (6)7.3 意识 (6)7.4 沟通 (6)7.5 形成文件的信息 (6)8 运行 (7)8.2 产品和服务的要求 (7)8.2.1 顾客沟通 (7)8.2.2 与产品和服务的要求的确定 ..... .. (7)8.2.3 产品和服务的要求的评审 (8)8.2.4 产品和服务要求的更改 (8)8.3 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和开发 (8)8.3.1 总则 (8)8.3.2 设计和开发策划 (8)8.3.3 设计和开发输入 (8)8.3.4 设计和开发控制 (9)8.3.5 设计和开发输出 (9)8.3.6 设计和开发更改 (9)8.4 外部提供过程、产品和服务的控制 (9)8.4.1总则 (9)8.4.2 控制类型和程度 (10)8.5 生产和服务提供 (10)8.6 产品和服务的放行 (11)8.7不合格输出的控制 (12)9 绩效评价 (12)9.1 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 (12)9.2 内部审核 (13)9.3 管理评审 (13)10 持续改进 (14)10.1总则 (14)10.2 不合格和纠正措施 (14)10.3 持续改进 (15)附录A(资料性附录) (16)附录B(资料性附录) (19)参 考 文 献 (22)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是由各国标准化团体(ISO成员团体)组成的世界性的联合会。
ISO9001-2015人员能力及培训管理程序
人员能力及培训管理程序(ISO9001:2015)1 范围本程序规定了公司员工任职、能力、培训、管理等方面的要求。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从事影响产品要求符合性的人员。
2 职责2.1 人力资源部门负责制定公司人力资源长期、中期战略发展规划,经总经理批准后组织实施。
2.2 人力资源部门根据人力资源发展规划,制定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经主管副总经理批准后组织实施。
2.3 人力资源部门负责制定相应的人力资源工作计划。
包括人员招聘计划、人员培训开发计划、人员激励与考核计划等,经主管副总经理批准后组织实施。
2.4 各单位负责提出本单位人员需求计划、培训需求计划,制定本单位考核细则等,配合人力资源部门完成各项具体工作计划。
3 工作程序3.1 人员能力要求3.1.1 人力资源部门组织各单位进行岗位分析,进行岗位工作设计,在岗位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岗位和定员设置。
3.1.2 各单位负责编制管理、技术、技能等各类岗位的职位说明书,明确管理、技术、技能人员的能力、素质要求,确保人员能胜任本岗位工作。
人力资源部门需要对各单位编制的职位说明书进行审核,总经理批准后组织实施。
3.2 人员招聘与配置人力资源部门根据职位说明书中的岗位任职资格要求负责人员招聘、选拔与任用,确保人员配置满足岗位要求。
3.2.1 内部竞聘人力资源部门根据岗位空置情况及用人单位的需求申请,组织本单位内部人员竞聘上岗,使上岗人员能满足岗位要求。
3.2.2 外部招聘3.2.2.1 人力资源部门根据人力资源配置情况分析及各单位提出的用人需求,做好下年度人力资源需求计划,经批准组织实施招聘。
3.2.2.2 人力资源部门根据职位说明书中对人员能力及素质的要求,制定相应的招聘计划,选择招聘渠道和方法,选拔符合组织要求的应聘人员。
3.2.2.3 高级技术人员的外部招聘及任用经总经理批准后实施。
3.3 人员培训与开发人力资源部门负责各级各类人员的培训与培训管理工作。
ISO9001-2015常见的过程及过程绩效指标
改;顾客抱怨;业绩报告
正措施;持续改进项目
顾客沟通控制程序
市场调研报告;市场协议;同类产 品相关信息;适用的法律、法规要
求;顾客的特殊性
开发计划;产品图样;工艺文件; 评审结果;PPAP提交;产品
产品设计和开发程序;产 品图样及设计文件编号方
法
可交付的产品;周销售计划
交付产品;发货确认单
交付管理程序;内部财务 管理制度
成品检验
成品检验分类;检验的实施;不合格品处理;合格品放行
不合格品控制
标识/隔离;记录不合格品;评审不合格品;处置(让步、返工 、报废)
数据分析
收集信息与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提出建议措施;提交管理评 审
持续改进
持续改进策划;持续改进项目的识别;改进项目的组织和实 施;改进效果的评价
纠正措施
8D-解决问题方法的8个步骤
标识方法;产品标识;产品检验状 态标识;可追溯性方法
标识和可追溯性管理程序
顾客财产的物料;设备工装、量检 具;技术资料等
验收记录;顾客财产保存完好;按 指定用途使用;顾客财产异常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录
表
顾客财产管理程序
生产计划;试制计划;采购计划
物资台帐;库存ERP系统;防护好的 物资管理程序;仓库管理
产品
程序;搬运、储存规定
业务计划管理
收集顾客需求与期望;进行分类分级;开展竞争分析;确定战 略目标;编制项目计划;预算与批准;执行与跟踪
内部沟通
收集信息;分类整理;传递发布;处理反馈
管理评审
制定年度管理评审计划;收集相关信息;实施评审;改进措施 的执行与跟踪
人力资源配置
各类人员岗位描述;岗位符合情况;人员变动要求及评估;内 外部招聘及调配;试用期考核与评估
最新ISO9000质量手册及程序文件范本 GB T 19001-2016 ISO 9001:2015
最新ISO9000质量手册及程序文件范本1.0前言1.1手册说明本手册按GB/T19001-2016/ISO9001:2015标准要求编写,适用于本公司生产及服务在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本质量手册是公司开展质量管理的纲领性、法规性文件,经过最高管理者批准后生效,任何部门和人员必须遵照执行。
为了将本手册中的规定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本公司制定一套程序文件及相应的作业指导书。
依据本公司产品和服务特点,公司泵阀产品是遵照国家相关标准和顾客要求进行生产,因此标准8.3条款《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开发》不适用。
经识别,我公司暂无顾客财产,因此标准8.5.3条款《顾客或外供方的财产》不适用。
公司不适用质量管理体系产品和服务的要求,不影响组织确保产品和服务合格及增强顾客满意的能力或责任。
对于本公司的外包过程也进行了充分识别,就公司目前生产运营情况,铸件加工、热处理和运输物流为外包过程。
本手册分“受控”版和“非受控”版两种发放形式,作为受控版发放到公司各部门负责人及其以上职位之人员,非受控版发给外部单位或个人,以作宣传、介绍之用,所有受控版皆有各自编号(非受控版不编号),受控版有持有人妥善保管,不得丢失,并由持有人所在部门贯彻实施,当手册发生修改时受控版本随之修改,本公司不负责修改非受控版。
手册每两年由最高管理者组织评审一次,若最高管理者认为有必要时也可随时组织评审,手册管理执行公司《文件控制程序》的规定。
1.2颁布令为满足顾客的要求和期望,切实保证公司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本公司按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编制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文件等一系列管理体系文件。
手册是规定组织质量管理体系的文件,它说明了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程序文件的提要,说明了产品和服务实现过程的顺序和相互关系,以及相互间的管理和控制办法。
本公司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是我们企业的宗旨和方向,是企业领导向顾客所作的质量承诺,是我们全体员工努力追求的目标和过程活动的准则。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详解-(2015版)
术语及定义
改进:提高绩效的循环活动 注:为改进制定目标和寻找机会的过程是一个通过利用审核发现和
审核结论、数据分析、管理评审或其他方法的持续过程,通常会导 致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 过程:利用输入提供预期结果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一组活动。 程序:为进行某项活动或过程所规定的途径。 注:程序可以形成文件,也可以不形成文件。 外包:安排外部组织执行组织部分职能或过程。 方针:(组织)由最高管理者正式发布的组织的意图和方向。 质量方针:质量方针与组织的总方针一致,可以和组织的愿景和使 命一致,并为制定质量目标提供框架。
一个幸福家庭的体系密码 (ISO9001:2015如此解读就好理解了)
二、一次家宴的筹备
有一天,老公来了电话,“老婆大人,晚上我想带几个同事回来 吃饭,你看可以不?” (接收客户电话订单) 妻子:“当然可以,几个人,什么时候,想吃什么菜” (8.2.1 顾 客沟通 <问询顾客要求>) 丈夫:“5个人,7点回来,准备点酒,随便准备点下酒菜” (8.2.1b顾客沟通) 妻子:“好的。那我准备点葱爆腰花、炖一锅排骨汤、一只烤鹅、 炒盘肉片、买点牛肉和卤猪耳朵、再弄点小菜就可以了吧” (8.2.1 顾客沟通) 丈夫:“好的,你安排吧,记得,牛肉要到南门李烧腊那里去买” (8.2.1 顾客沟通c<顾客信息反馈>)
术语及定义
最高管理者:在最高层指挥和控制组织的一个人或一组人。 组织:为实现目标,由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构成自身职能一个人
或一组人。 注:组织的概念包括不限于:代理商、公司、集团、商行、企业事
业单位,行政机构、合营公司、社团、慈善或研究机构,或上述组 织的部分或组合,无论是否为法人组织,公有的或私有的。 组织环境:对组织建立和实现目标的方法有影响的内部和外部因素 的组合。 注:外部因素:法律法规、行业先进技术、竞争对手、社会、经济 环境等。 内部因素:与给织的价值观、文化、知识和绩效有关的因素。
ISO9001-2015内审员管理程序
内审员管理程序(ISO9001-2015)1.目的不断提升内部审核员的审核能力和审核质量,确保公司管理体系有效运行并持续改进。
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管理体系内部审核人员的资格鉴定、考核奖励和管理工作。
3.定义内审员:公司内部有能力实施审核的人员。
4.职责4.1管理者代表4.1.1负责内审员的资格认定;4.1.2授权内部审核组进行内审工作;4.1.3负责内审员的审核监督并有权做出最终评价。
4.2人力资源部4.2.1负责制订内审计划和组织内审活动;4.2.2负责公司内审员的统一归口管理;4.2.3负责对内审员实施培训、考核及奖励提报工作;4.2.4负责实施内审员的奖励工作。
4.3各部门:支持内审员的工作,积极配合内审,制订和组织实施不符合项的纠正/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确保本部门管理体系的持续有效运行。
4.4内审员:负责按分工领域和《检查表》实施内审,完成内审记录;正确判断并填写不符合项报告,跟踪验证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帮助指导、维持管理体系在部门的正常运行。
5.内容5.1内审员应具备的条件5.1.1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5.1.2从事两年以上质量、环境、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或品质、现场、技术管理;5.1.3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和综合评价能力;5.1.4需接受内审员培训及资质考核,并取得内审员证书;5.1.5公正、客观,善于观察,有良好的沟通能力。
5.2 内审员的素质与能力5.2.1内审员必须具备正确内审、协调沟通、团结合作、分析判断、善于学习、随机应变的能力。
内审中应以正当途径获取客观证据,作出的公正性评价结论能得到大多数人接受;不卑不亢,不屈服于压力,排除干扰,全神贯注、全力以赴、全程忠实于审核目的,忠实于审核结论;不断注意观察结果与人际关系(内审员间、与被审核方等);在出现严重问题时能做出有效的反应。
5.2.2内审员培训a.获得内审员资格的人员接受公司内部每年不少于16课时的培训;b.优先获得外部培训,包括体系管理审核标准的培训;c.优先获得公司管理体系的文件标准。
制衣厂服装厂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质量手册程序文件
制衣厂服装厂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质量手册程序文件0.1发布令为规范公司行为,保证产品质量满足顾客要求,提高公司信誉和产品竞争能力,使质量管理与国际惯例接轨,本公司建立了系统化、文件化的质量管理体系。
该体系符合GB/T19001-2016idt ISO9001:2015标准的要求,编制了《质量手册》,规定了质量管理体系的组织结构、管理职责和质量管理体系过程的控制要求。
根据公司发展和管理提升的需要,结合2015版标准转换,经领导层决策,对现版文件换版,发布了A版《质量手册》。
《质量手册》阐述了我公司新阶段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是实施、保持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纲领性文件和进行质量管理的公司法规,也是向顾客提供质量保证的证实文件,并作为第三方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依据,要求全体员工必须严格贯彻执行。
从2020年4月7日起实施。
特批准发布!总经理:2020年4月7日0.2任命书为了贯彻执行GB/T19001-2016idt ISO9001:2015标准的要求,加强对质量管理体系的管理,特任命女士为本组织的管理者代表。
管理者代表的职责是:a)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符合标准的要求;b)确保各过程获得其预期输出;c)报告质量管理体系的绩效及其改进机会,特别向最高管理者报告;d)确保在整个组织推动以顾客为关注焦点;e)确保在策划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变更时保持其完整性。
总经理:2020年4月7日0.3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声明我公司为保证产品质量始终得到顾客的满意,经管理者代表组织员工按总经理对方针、目标的要求,进行了讨论,形成了公司的质量方针和目标,并经过了总经理批准。
现声明如下:1.质量方针:精心服务,精心策划,精心管理,精益求精精心服务:顾客为中心是我们工作的一切出发点,在产品实现全过程中,满足或超越顾客的需求,确保顾客成功,是海基追求的目标。
精心策划:建立海基质量管理系统,把顾客的要求贯穿于产品和服务的每一个环节中,把质量意识灌输到每一位员工。
ISO9001-2015中文版(完整)
ISO9001:2015标准目录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4 组织的背景4.1 理解组织及其背景4.2 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4.3 质量管理体系范围的确定4.4 质量管理体系5 领导作用5.1 领导作用和承诺5.2 质量方针5.3 组织的作用、职责和权限6 策划6.1 风险和机遇的应对措施6.2 质量目标及其实施的策划6.3 变更的策划7 支持7.1 资源7.2 能力7.3 意识7.4 沟通7.5 形成文件的信息8 运行8.1 运行的策划和控制8.2 市场需求的确定和顾客沟通8.3 运行策划过程8.4 外部供应产品和服务的控制8.5 产品和服务开发8.6 产品生产和服务提供8.7 产品和服务放行8.8 不合格产品和服务9 绩效评价9.1 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9.2 内部审核9.3 管理评审10 持续改进10.1 不符合和纠正措施10.2 改进附录 A 质量管理原则文献1 范围本标准为有下列需求的组织规定了质量管理体系要求:a)需要证实其具有稳定地提供满足顾客要求和适用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和服务的能力;b)通过体系的的有效应用,包括体系持续改进的过程,以及保证符合顾客和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旨在增强顾客满意。
注 1:在本标准一中,术语“产品”仅适用于:a) 预期提供给顾客或顾客所要求的商品和服务;b) 运行过程所产生的任何预期输出。
注 2:法律法规要求可称作为法定要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只有引用的版本适用。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任何修订)适用于本标准。
ISO9000:2015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3 术语和定义本标准采用 ISO9000:2015 中所确立的术语和定义。
4 组织的背景环境4.1 理解组织及其背景环境组织应确定外部和内部那些与组织的宗旨、战略方向有关、影响质量管理体系实现预期结果的能力的事务。
(完整版)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最新版标准
ISO9001:2015标准目录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4 组织的背景4.1 理解组织及其背景4.2 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4.3 质量管理体系范围的确定4.4 质量管理体系5 领导作用5.1 领导作用和承诺5.2 质量方针5.3 组织的作用、职责和权限6 策划6.1 风险和机遇的应对措施6.2 质量目标及其实施的策划6.3 变更的策划7 支持7.1 资源7.2 能力7.3 意识7.4 沟通7.5 形成文件的信息8 运行8.1 运行的策划和控制8.2 市场需求的确定和顾客沟通8.3 运行策划过程8.4 外部供应产品和服务的控制8.5 产品和服务开发8.6 产品生产和服务提供8.7 产品和服务放行8.8 不合格产品和服务9 绩效评价9.1 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9.2 内部审核9.3 管理评审10 持续改进10.1 不符合和纠正措施10.2 改进附录A 质量管理原则文献1 范围本标准为有下列需求的组织规定了质量管理体系要求:a)需要证实其具有稳定地提供满足顾客要求和适用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和服务的能力;b)通过体系的的有效应用,包括体系持续改进的过程,以及保证符合顾客和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旨在增强顾客满意。
注1:在本标准一中,术语“产品”仅适用于:a) 预期提供给顾客或顾客所要求的商品和服务;b) 运行过程所产生的任何预期输出。
注2:法律法规要求可称作为法定要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只有引用的版本适用。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任何修订)适用于本标准。
ISO9000:2015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3 术语和定义本标准采用ISO9000:2015 中所确立的术语和定义。
4 组织的背景环境4.1 理解组织及其背景环境组织应确定外部和内部那些与组织的宗旨、战略方向有关、影响质量管理体系实现预期结果的能力的事务。
ISO 9001:2015版全套体系文件 人力资源管理程序
ISO 9001:2015版全套体系文件人力资源管理程序
(1.0版)
制订:
审批:
2020-1-1发布2020-1-1实施
有限公司
编号
版本/版次
A / 0
文件类别
程序文件
页码
1 / 4页
文件名称
人力资源管理程序
生效日期
1目的
对影响产品及服务质量、的人员规定相应岗位的能力要求,并进行控制并培训。确保本公司各层次员工均能接受质量管理体系的相关培训,使之具备实施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意识与能力,以满足规定要求。
b)部门基础教育:了解部门岗位职责、本部门质量目标、工作的主要内容,由所
编制
审核
批准
日期
日期
日期
有限公司
编号
版本/版次
A/0
文件类别
程序文件
页码
2 / 4页
文件名称
人力资源管理程序
生效日期
在部门负责人组织进行;
4.2.3适用时进行服务岗位技能培训:学习作业指导书、所用设备的维护保养知识、操作步骤、安全事项及紧急情况的应变措施等,由所在岗位技术负责人组织进行,并进行书面和操作考核,合格者方可上岗。
有限公司
编号
版本/版次
A/0
文件类别
程序文件
页码
3 / 4页
文件名称
人力资源管理程序
生效日期
4.3.3合适时,应保留培训的相关记录,如记录培训人员、时间、地点、教师、内容及考核成绩等,培训后将有关记录、试卷或操作考核记录等交总务课存档。
4.3.4各部门的计划外培训,应填写《培训申请单》,报管理者代表批准由相关部门组织实施。
4.5总务课负责建立、保存《员工培训履历表》。
ISO9001:2015版质量手册(完整)
*本文件盖有红色“受控”印章时方为受控文件
4.4.10.通过对管理体系的策划,确定本公司所要控制的过程和过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在
管理体系中的作用 (详见过程模式关系图) 。
我司将过程分为:顾客导向过程
(COP),支持过程(SP),管理过程(MP),并进行识别,以确保顾客导向过程(COP)对
客户的满意程度的有效性.( 详见过程策划一览表<附件三>和质量管理体系过程
关系图<附件五>)。
4.4.11本公司QMS的基本框架如下图所示:
相关文件:
(1)《相关方管理及沟通程序》******-CX-03
5 领导作用
5.1 领导作用和承诺
明确公司总经理的各项职责要求,包括:管理与承诺、以客户为关注焦点的落实、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制定、质量管理体系策划、管理评审、职责和权限及内部沟通等,确保客户的要求得到满足,增强客户的满意。
5.1.1总则
公司总经理通过以下活动,对其建立、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承诺提供证据。
a) 采取培训、宣传资料或会议等方式向组织成员传达满足客户要求和法律法规要求的重
要性,树立和增强全员的质量意识;
b) 制定质量方针和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
c) 为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提供指导和框架;
d) 确保将质量管理体系要求融入组织的业务过程;
e) 为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和改进提供人、物、设备、设施、原材料、技术等资源
附件五:质量管理体系过程关系图附件六:文件清单
附件六:质量管理体系品质流程图。
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全套程序文件汇编版(共191页)
受控状态:管理制度汇编(依据I SO9001:2015 标准要求编制)版本号:第04 版持有部门:持有人:分发号:2015 年 11 月 10 日发布2015 年 11 月 15 日实施XXX实业有限公司发布管理制度目录1目的对现有客户进行分类管理,以便制定相应的客户销售政策。
2适用范围适用于我公司客户分类管理工作。
3客户分类管理办法ABC 客户分类管理法以销售额、回款情况等重要指标为基准,把客户群分为关键客户(A 类客户)、主要客户(B 类客户)、普通客户(C 类客户)三个类别。
在清楚地了解了客户层级的分布之后,即可依据客户价值来策划配套的客户关怀项目,针对不同客户群的需求特征、销售行为、期望值、信誉度等制定不同的营销策略,配置不同的市场销售、服务和管理资源,对关键客户定期拜访与问候,确保关键客户的满意程度,借以刺激有潜力的客户升级至上一层,使企业在维持成本不变的情况下,创造出更多的价值和效益。
3.1关键客户(A 类客户)关键客户是金字塔中最上层的金牌客户,是在过去特定时间内销售额最多的前 5%客户。
这类客户是企业的优质核心客户群,由于他们经营稳健,做事规矩,信誉度好,对企业的贡献最大,能给企业带来长期稳定的收入,值得企业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来提高该类客户的满意度。
对这类客户的管理应做到:a)指派专门的营销人员(或客户代表)经常联络,为他们提供最快捷、周到的服务,享受最大的实惠。
部门经理、总经理、董事或董事长等公司高层管理人员中至少确保每年有一次的拜访计划。
营销人员有两次以上双方会面机会。
b)密切注意该类客户的所处行业趋势、企业人事变动等其它异常动向。
双方高层应确保一年一次的书信、电邮或电话联系。
c)应优先处理该类客户的抱怨和投诉。
3.2主要客户(B 类客户)主要客户是指客户金字塔中,在特定时间内销售额最多的前 20%客户中,扣除关键客户后的客户。
这类客户一般来说是企业的大客户,但不属于优质客户。
ISO9001-2015中文版(完整)
ISO9001:2015标准目录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4 组织的背景4.1 理解组织及其背景4.2 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4.3 质量管理体系范围的确定4.4 质量管理体系5 领导作用5.1 领导作用和承诺5.2 质量方针5.3 组织的作用、职责和权限6 策划6.1 风险和机遇的应对措施6.2 质量目标及其实施的策划6.3 变更的策划7 支持7.1 资源7.2 能力7.3 意识7.4 沟通7.5 形成文件的信息8 运行8.1 运行的策划和控制8.2 市场需求的确定和顾客沟通8.3 运行策划过程8.4 外部供应产品和服务的控制8.5 产品和服务开发8.6 产品生产和服务提供8.7 产品和服务放行8.8 不合格产品和服务9 绩效评价9.1 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9.2 内部审核9.3 管理评审10 持续改进10.1 不符合和纠正措施10.2 改进附录A 质量管理原则文献1 范围本标准为有下列需求的组织规定了质量管理体系要求:a)需要证实其具有稳定地提供满足顾客要求和适用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和服务的能力;b)通过体系的的有效应用,包括体系持续改进的过程,以及保证符合顾客和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旨在增强顾客满意。
注1:在本标准一中,术语“产品”仅适用于:a) 预期提供给顾客或顾客所要求的商品和服务;b) 运行过程所产生的任何预期输出。
注2:法律法规要求可称作为法定要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只有引用的版本适用。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任何修订)适用于本标准。
ISO9000:2015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3 术语和定义本标准采用ISO9000:2015 中所确立的术语和定义。
4 组织的背景环境4.1 理解组织及其背景环境组织应确定外部和内部那些与组织的宗旨、战略方向有关、影响质量管理体系实现预期结果的能力的事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员工能力评价程序
(ISO9001:2015)
1 范围
为了规范员工能力评价管理,保证员工能力满足岗位需求,制定本程序。
本程序规定了员工能力评价的管理职责和管理内容。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机关及所属各单位。
2 术语和简略语
本程序采用GB/T 19000-2015、GB/T 24001-2015、GB/T 28001-2011标准规定的术语。
3 职责
3.1公司机关部室职责
3.1.1 劳动工资处是本程序的归口管理部门。
负责公司一般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能力评价的管理,以及公司机关和直附属单位相应人员能力评价的组织实施。
3.1.2人事处负责公司处职管理人员和公司机关及直附属单位科职管理人员能力评价的组织实施。
3.2所属各单位负责本单位科职及以下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能力评价的组织实施。
3.3 基层单位(基层队)负责本单位一般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
能力评价的具体实施。
4 程序内容
4.1能力评价的内容
4.1.1教育背景。
员工应达到与岗位要求相适应的最低学历要求,并具备岗位要求的其它知识。
4.1.2 专业技能。
员工应具备与岗位要求相适应的专业技术职务资格或技能鉴定等级,并掌握岗位要求的其它专业技能。
4.1.3 工作经历。
员工应具备与岗位要求相适应的相关专业、相关岗位的工作经历,具备岗位要求的工作经验。
4.1.4 岗位培训。
员工应经过与岗位要求相适应的岗位培训,包括专业知识、岗位技能和QHSE培训。
4.1.5 健康状况。
员工应具备与岗位要求相适应的健康要求,并具备岗位要求的其他职业健康需求。
4.1.6 履职情况。
员工年度履行岗位职责任务情况。
4.2 能力评价的时机
4.2.1每年年底对员工进行一次能力评价,于次年的一季度末完成。
4.2.2新增员工上岗前须进行能力评价。
4.2.3员工劳动合同(劳务派遣协议)期满前2个月须进行能力评价,次月完成。
4.2.4各基层队(车间)关键岗位人员上岗前须进行能力评价。
4.2.5公司主体一线队,在新队伍组建时、施工区域变更期间、整队培训、停工期间,应对全体人员进行能力评价。
4.3能力评价的方法
能力评价可以采取主管领导谈话、主管部门考察、民主测评、单位综合评价等多种方式。
各级各类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操作人员能力评价的具体方式,由能力评价实施单位或部门提出。
4.4能力评价的实施
4.4.1 劳动工资处负责公司机关及直附属单位一般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能力评价的具体实施工作,具体评价办法由劳动工资处提出。
4.4.2人事处负责公司处职管理人员和公司机关及直附属单位科职管理人员能力评价的具体实施工作。
公司党政领导或人事处领导与被评价人员进行年度评价谈话,听取评价对象的年度工作、学习和思想情况汇报,了解班子的团结、廉政、履行职责等情况,对评价对象进行年度履职评价。
同时对有关工作给予指导,提醒需要注意的问题,提出下一步工作要求和建议,具体参见《领导人员谈话管理办法》。
具体评价办法由人事处提出。
4.4.3所属各单位负责本单位科职及以下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能力评价的具体实施工作,具体评价办法由各单位提出。
4.4.4基层单位(基层队)根据本单位人事劳资部门提出的计划和办法,按照本程序文件规定的评价内容、时机和方法,组成由基层单位(基层队)领导、工会成员代表、员工代表参加的5-7人的能力评价工作小组,按照《岗位工作说明书》对本单位一般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的基本能力、履职情况、劳动纪律、工作表现进行综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