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复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脑复苏
7
治疗
• 心肺复苏后病人的神经功能预后和整体恢复情况,有赖于缺血损 伤的严重程度和损伤的时间,能否尽快和高效率地实施急救复苏的抢 救措施,以及尽早开始脑复苏的时间和复苏后的监护治疗。高效率的 急救医疗体系和标准的初期复苏和进一步复苏,对大脑的保护和促进 脑复苏比任何复苏药物更有效。 • 脑复苏的适应证一方面取决于初期复苏是否及时和有效,另一方 面更应参照复苏过程中神经系统的体征。心脏停搏距心肺复苏开始的 时间一般常难估计准确,而神经系统的体征对于此段时间的推断更具 有意义。体温升高及肌张力的亢进、痉挛、抽搐乃至惊厥,都是脑缺 氧性损伤的体征,说明脑缺氧的时间较长。复苏过程中应对这些体征 进行监测和观察。体温的上升常先于肌张力的改变,但如不连续监测, 则未必能及时发现。对肌张力的改变也应反复检查。估计心肺复苏不 够及时者,且已呈现明显的脑缺氧性损伤体征时,应立即进行脑复苏。 对心脏停搏时间很短 (4分钟以内)的病人而盲目地进行脑复苏,很可 能使本来能自然恢复的病程复杂化,甚至丧失恢复的机会。如果脑损 伤的程度已使病人的肌张力完全丧失 (即“软瘫”) 时,病情往往已 接近“脑死亡”的程度,目前的脑复苏措施还无法使其恢复。
脑复苏
12
• 低温脑复苏的机制:已经提出的机制包括保护 ATP;减轻 乳酸中毒;减少游离脂肪酸的产生;促进葡萄糖的利用; 缓解异常的离子移动;降低氧需;减少兴奋性氨基酸中毒、 自由基反应以及有害酶的反应;加固细胞膜以及改善微循 环。还可以缓解蛋白质合成的抑制,促进脑细胞的功能和 结构的恢复,但不能恢复正常大脑的组织学结构。 • 低温的副作用:凝血功能异常;心律失常;心功能受损; 心输出量减少;感染机会增加,血液黏滞性增加。这些副 作用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与低温的程度和时间成 正比。浅低温很少发生副作用和并发症。 • 低温反应处理:低温校正后的PH值经常高于7.4,PaCO2低 于5.3kPa,不应认为呼吸性碱中毒而增加CO2的重吸收。 降温过程中要注意预防寒战,对寒战和抽搐应根据具体原 因给予镇静剂和解痉剂,如氯丙嗪等,并注意监测。
脑复苏
9
以下介绍的治疗方法和措施主要来自动物实验 的结果。临床上有许多未知因素和不可控制的已知 因素影响着病人的脑复苏结果,致使许多动物实验 结果未被临床所证实。
• (一)尽快实施心肺复苏措施
脑复苏
10

临床上任何耽搁或抢救措施不利,都会降低复苏的成 功率,加重脑损伤。明显延误实施心肺复苏CPR和除颤的 时间,会引起不可逆的神经损伤,甚至脑死亡。迅速实施 初期心肺复苏,可以明显提高复苏率,有时甚至可以使心 跳恢复。因为许多病人的心脏“状态尚好,而不应该死 亡”;大脑作为继发性损伤,更是“功能状态良好,而不 应当死亡”。成功的CPR和脑复苏有赖于现场人员对初期 复苏的了解和技术的掌握,包括应用自动除颤器。初期复 苏能够恢复自主循环和呼吸,则脑功能完全恢复的机率就 非常大。脑复苏应当强调“四早”:即早诊断,早实施 CPR,早除颤和早转入进一步复苏。早期除颤无疑是促进 自发循环恢复(ROSC) 最重要的治疗措施,也是改善脑 复苏的重要措施。进一步复苏应当积极地呼吸支持和循环 支持,应用各种药物。
脑复苏
5
脑复苏的监护项目
• (一)神经系统监护项目 • 1、意识状态:(1)神智清晰、嗜睡、失定向、无记忆状态、谵妄、朦 胧、浅昏迷、深昏迷、脑死亡;(2)GCS得分:最低3分(深昏迷、脑 死亡),最高15分(神智清晰),≤8分,为意识障碍的严重病例;(3) 脑死亡诊断标准要点:① 深昏迷:GCS评分 3分,对疼痛刺激无任何反 应;② 自主呼吸停止(需行无呼吸检查);③ 瞳孔散大固定或瞳孔固 定(对光反射消失);④ 脑干反射消失包括瞳孔固定:A、头眼反射消 失(玩偶娃娃眼现象); B、眼前庭反射消失(卡路里试验);C、角 膜反射、吞咽反射、瞬目和呕吐动作消失;D、无任何位置反射、无寒 颤和抽搐、无去脑和去大脑强直。⑤ 脑电图平波。 • 2、神经系统检查:(1)瞳孔及其对光反应;(2)颅神经检查;(3) 肢体神经系统检查(运动、感觉、张力、反射和病理征)。 • 3、颅内压检测:硬膜外、硬膜下或脑室内; • 4、(1)脑电图监护:A、Conventional EEG(正规脑电图) ;B.压 缩光谱排列CSA。(2)脑诱发电位:脑干听觉诱发电位、躯体感觉诱发 电位。 • 5、头部CT、MRI、TCD SPECT、PET等。 • 6、颅脑温度(脑内温度、鼓室温度、鼻咽部温度) • 7、持续颈内静脉氧饱和度测定(SjO2)和脑局部氧饱和度测定rSO2)。
脑复苏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脑复苏
1
概述
• 为了防止心脏停搏后缺氧性脑损伤而采取的措施称为 脑复苏。脑是一种特殊的器官,按重量计算它只占全身重 量的2%,但血流量却占心排出量的15%-20%,需氧量占 全身需氧量的20%-25%,葡萄糖消耗量占65%。可见脑 组织的代谢率高,氧消耗量大,但能量储备却很有限。当 大脑完全缺血10-15秒钟,脑的氧储备就被完全消耗,病 人意识丧失;20秒钟后自发和诱发脑电活动停止,细胞膜 离子泵功能开始衰竭;1分钟后脑干的活动消失,呼吸几 乎停止,瞳孔散大;4-5分钟内脑的葡萄糖及糖原储备和 三磷酸腺苷即被耗竭。大脑完全缺血5-7分钟以上者发现 有多发性、局灶性脑组织缺血的形态学改变。
脑复苏
4
• • •

• •

(二)缺血性脑损伤的病理生理学过程 1、脑循环变化 动物实验表明心跳骤停后,脑血流迅速降为零。胸外心脏挤压可以产生一定 的血压,但产生的脑血流量只相当于正常值的30%左右。应用血管加压药可 以明显提高动脉压和脑血流量,有时可以达到或接近正常值,但是,持续时 间很短,只有1-2分钟。自发循环恢复(ROSC)后的早期,有一个短时间的 高血压期,可持续5-15分钟,动脉压和脑血流量一般可达正常值的150-200 %。此后,进入低血压和低灌流期,血压只有正常值的30%-50%,一般持 续1-2小时。然后逐渐恢复正常。动脉、静脉和颈内静脉的血气分析和酸碱 平衡也逐步恢复正常。 临床病人也经历类似的过程。10-15分钟的缺血后,尽管将平均动脉压控制 在正常水平,整个大脑的血流量仍然经历以下几个阶段:多部位的无再灌流 现象;短时间的大脑充血;复苏后2-12小时,发生延迟性大脑低灌流状态, 整个大脑的血流量和颅内压减低;同时伴有脑摄氧量升高或正常,使氧的供 需失衡;大脑不同部位的血流量差异明显。 2、脑复苏后综合征 心跳骤停复苏后,病人会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称为复苏后综合征,大脑是 主要的受累器官又称作复苏后脑综合征或复苏后脑病。即使是在ICU中严格控 制了血压,血气以及血液成份后,也会不同程度的发生,对脑复苏预后影响 最大。 复苏后综合征的发生机理尚不完全清楚。血流动力学紊乱和代谢紊乱是导致 复苏后综合征的主要病理生理因素,也是脑复苏的两个制约因素。提高内脏 器官的血液灌流,避免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是复苏后早期治疗的重点和关键。
脑复苏
8
• 治疗原则:脑复苏的原则在于防止或缓解脑组织肿胀和水 肿。脱水、降温和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是现今较为行之有 效的防治急性脑水肿的措施。尽可能缩短脑缺血的时间, 是脑复苏的关键。从初期复苏,进一步复苏到复苏后的治 疗应当连续性的采取促进脑复苏的措施,包括促进脑血流 和迅速实施复苏性脑部浅低温,减缓缺血和缺血后造成的 原发性和继发性脑损伤。积极预防和治疗复苏后综合征, 采取综合方法和措施促进脑功能恢复。鉴于缺血性脑损伤 复杂的病理生理机制,目前还没有一种治疗方法和措施象 “青霉素”那样取得突破性进展,事实上,也不可能依靠 单一的药物或方法来达到完全性脑复苏。针对已经提出的 缺血性损伤的病理生理机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治 疗:增加脑血流,改善血液流变学,控制体温,应用钙离 子阻断剂,自由基清除剂,抑制脂质过氧化、兴奋性氨基 酸,抑制代谢,防治抽搐,控制血液中葡萄糖含量等。
脑复苏 3
病理生理学变化
• (一)缺血性脑损伤的病理生理学机制 • 心跳骤停引起的缺血性脑损伤主要经历两个阶段:缺血期和再灌流期, 后者又可分为再灌流早期和再灌流后期。 • 1、缺血期:心跳骤停后,脑灌流迅速停止,缺血期的损伤主要涉及到 能量衰竭,离子泵衰竭,无氧酵解产生的乳酸中毒,兴奋性氨基酸引 起的某些神经元毒性。 • 2、再灌流期 :再灌流期主要是氧自由基造成的损伤。其来源有:脂 肪酸代谢,腺嘌呤核苷酸,噬菌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再 灌流后期主要是过氧化物和自由基引起的损伤,造成许多细胞功能的 损伤和结构的破坏.缺血性损伤直接的原因是能量耗竭,由此又触发 一系列的病理生理改变,进而加快了细胞结构的解体或引发其他破坏 性反应。神经元损伤的特点是细胞内酸中毒,细胞膜功能失常,释放 兴奋性神经介质,细胞内钙负荷增加和细胞毒性水肿。血管性损伤则 引起血浆外渗(血管性水肿),这与血小板积聚、血管痉挛以及血脑 屏障破损导致的血管阻力增加有关。 • 脑内神经元对于缺氧的敏感性有很大的差异。大脑的结构性损伤,主 要集中在大脑的易损区,包括大脑皮层的第三层,海马下的CA1和CA4 区,纹状核背外侧,以及高血糖状态下的黑质网状部分。传统认为缺 血引起的细胞死亡是细胞的坏死。
脑复苏 6
• (二)全身系统监护(ICU监护) • 1、基本监护项目:(1)生命体征:血压、脉搏、呼吸、 体温;(2)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3)中心静脉压; (4)心电图、标准心电图、模拟心电图;(5)尿:尿量、 尿比重、渗透压;(6)血气分析;(7)胸部X片;(8) 体重。 • 2、呼吸系统监护 • 3、循环系统监护 • 4、体液和电解质监测
脑复苏
11
(二)低温
• 大量的低温实验和部分临床试验表明,浅低温具有脑保护 和脑复苏作用,而且安全。复苏治疗性低温可以分为三个 水平:浅低温(34℃-36℃);中度低温(28℃-32℃)和深度 低温(15℃-25℃)。降温的方法包括物理方法和药物方法; 实施部位可分为体表降温和体内降温。根据不同的疾病状 态,不同临床情况和条件,可采用缓慢降温,应用降温毯 或冰袋在头-颈-躯干表面与大血管部位降温;应用鼻咽 部冷灌注、胃和静脉冷液体灌注快速降温;应用腹腔内或 颈内静脉内冷林格液灌注,体外循环机等方法迅速降温; 我国采用的冰帽(包括化学冰帽和电冰帽)和颈内静脉体 表头部局部降温,配合冬眠药物是很好的低温治疗方法。 此外,还有风扇吹风降温,全身浸泡降温等方法。低温治 疗持续多长时间最好尚无定论,一般要维持至少24小时。 我国一般是直到病人的听力恢复,有疼痛反射和瞳孔对光 反射恢复为止。低温治疗后复温,一般采取自然复温方法, 使体温逐渐升高,恢复正常。
脑复苏
2

院外心搏骤停的发生率约为每年36~128 /10万。其 中,有86%的患者接受了心肺复苏,17%~49%的患者恢复了 自主循环。对于发生心搏骤停后早期接受心肺复苏的患者, 大脑的缺氧- 缺血性损伤是导致其死亡和致残的主要原因。 在心肺复苏后存活的患者中,80%都经历了不同时间的昏迷, 其中40%的患者进入了持续植物状态,80%的患者在1年内死 亡。完全的脑功能恢复很少见,即使心室纤颤发生后立即 开始心肺复苏或心搏骤停与进行高级心肺支持的时间间隔 <15 min,6个月内患者的病死率仍在40%~55%。心肺复苏 成功后,自主循环重新恢复,复杂的继发性脑血流分布紊乱 导致了脑再灌注损伤和易损神经元的死亡,且伴有大脑功 能预后的进一步恶化。随着心肺复苏技术的普及和急救体 系的完善,越来越多的患者发生心搏骤停后能得到早期救 助,但成功的心肺复苏不仅仅是成功地恢复自主循环,其最 终目的是保护或尽可能恢复完整的脑功能。因此脑复苏已 成为心肺复苏的研究热点,是心肺复苏的成功的关键。
脑复苏
13
(三)促进脑灌流压和脑血流
• 增加脑灌流压和脑血流量可以减缓无再灌流现象, 有利于脑复苏和脑功能恢复。心肺复苏期间,如 果能使脑灌流压维持在 35mmHg 以上,则可以维 持大脑的氧供和ATP水平。临床病人的结果表明, 脑灌流压高者预后较好,而脑灌流压低者预后较 差。因此,增加脑灌流压和脑血流量可以作为心肺 脑复苏的治疗措施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