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工业大学理论力学第六版第一章

合集下载

《理论力学》思考题及习题

《理论力学》思考题及习题

《理论力学》思考题及习题宁夏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技术基础部使用教材:理论力学(Ⅰ).哈尔滨工业大学理论力学教研室,第六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说明:以下各章的思考题及习题的页码和题号均以“哈工大”第六版《理论力学》教材为准。

静力学第一章静力学公理和物体的受力分析思考题:1.合矢与合力概念相同吗?2.几何法求合矢时,分矢与合矢怎样区别?3.力沿任意两个轴分解时的两个分力与力向该二轴的投影大小是否相同?4.二力平衡与作用力、反作用力的概念有什么不同?5.二力杆或二力构件的受力特点是什么?6.不计重力但作用有力偶的杆是二力杆吗?7.三力平衡汇交时怎样确定第三个力的作用线方向?8.画受力图的一般步骤是什么?在画物系中各个分离体的受力图时需要注意什么?9.P18思考题。

习题:P20-21:1-1 (a) (c) (d) (e) (g) (i) (j) (k); 1-2 (a) (d) (f)(i)(m) (o) 第二章平面汇交力系与平面力偶系思考题:1.汇交力系的几何法与解析法在应用上各有什么特点?2.解平衡问题时的一般步骤与注意事项?3.解物系问题时的注意事项?4.P33思考题。

5.力偶的特点与等效条件是什么?6.解力偶系平衡问题时的一般步骤与注意事项?习题:P36-40:2-1;2-3; 2-9; 2--12 (a) (c);2—14;2—17第三章平面任意力系思考题:1.力线平移定理的含义?2.用二矩式、三矩式求解问题时,附加什么条件才能保证物系平衡?3.求解平衡问题时,有哪些技巧可以使计算方便?4.P61思考题。

5.物系问题的解题思路?怎样选取研究对象?怎样列方程?6.销钉既受力又连接两个以上物体时的受力分析需掌握什么原则?7.怎样能做到一个方程求解一个未知数?8.节点法的本质是什么?9.截面法的本质是什么?10.怎样判断零杆?习题:P63-71:3-1;3-4;3-6;3-12(a);3-13;3-22;3-34第四章空间力系思考题:1.空间力系化简结果与平面力系化简结果的关系?2.什么力系有六个平衡方程?什么力系有三个平衡方程?什么力系有两个平衡方程?什么力系只有一个平衡方程?3.计算重心的常用方法。

理论力学课件(哈工大).

理论力学课件(哈工大).
AB、CB、CE与滑轮E的受力图。
C
A
D
B
F E
W
解:滑轮可视为三点受力。
C
AA
O1
D
B
T E
RE
(滑轮E受力图)
W
RA FF EEE RB
R'E
WW
(杆件系统受力图)
杆件系统可视为三点受 力,即E点, B点和A点, 画受力图。
C
A
D
B
F E
W C
R'CB
O2 RD
E
(CE杆受力图)
R'E
RCB

束 力

大小——待定 方向——与该约束所能阻碍的位移方向相反 作用点——接触处

工程中常见的约束 1、具有光滑接触面(线、点)的约束(光滑接触约束)
光滑支承接触对非自由体的约束力,作用 在接触处;方向沿接触处的公法 线并指向受力 物体,故称为法向约束力,用 FN 表示.
2 、由柔软的绳索、胶带或链条等构成的约束
运动学
只从几何的角度来研究物体的运动(如轨迹、速 度、加速度等),而不研究引起物体运动的物理 原因。
动力学 研究受力物体的运动和作用力之间的关系。
理论力学的研究方法
分析、归纳和总结 观察和实验
力学最基本规律
抽象、推理和数学演绎 理论体系
用于实际
力学模型
刚体、质点、弹簧质点、弹性体等
学习理论力学的目的
气介质 微结构演化
理论力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理论力学:研究物体机械运动一般规律的科学。 机械运动:物体在空间的位置随时间的改变。 研究内容:速度远小于光速宏观物体机械运动, 以伽利略和牛顿总结的基本规律为基础,属于 古典力学的范畴。

(完整版)哈工大版理论力学复习

(完整版)哈工大版理论力学复习

第一章静力学的基本概念与公理一、重点及难点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间的相互机械作用,其作用效果可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和使物体产生变形。

前者称为力的运动效应或外效应,后者称为力的变形效应或内效应。

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取决于三个要素:①力的大小:②力的方向;⑧力的作用点。

力是定位矢量。

2.刚体的概念所谓刚体,是指在力的作用下形状和大小都始终保持不变的物体;或者说,刚体内任意两点间的距离保持不变。

刚体是实际物体抽象化的一种力学模型。

3.平衡的概念在静力学中,平衡是指物体相对惯性坐标系(地球)处于静止或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它是机械运动的特殊情况。

4.静力学公理静力学公理概括了力的基本性质,是静力学的理论基础。

公理一(二力平衡原理):作用在刚体上的两个力,使刚体处于平衡的必要和充分条件是:这两个力的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公理二(加减平衡力系原理):可以在作用于刚体的任何一个力系上加上或去掉几个互成平衡的力,而不改变原力系对刚体的作用效果。

推论(力在刚体广的可传性):作用在刚体上的力可沿其作用线在刚体内移动,而不改变它对该刚体的作用效果。

公理三(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作用于物体上任一点的两个力可合成为作用于同一点的一个力,即合力。

合力的矢由原两力的矢为邻边而作出的力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矢来表示。

即合力为原两力的矢量和。

推论(三力平衡汇交定理):作用于刚体上3个相互平衡的力,若其中两个力的作用线汇交于—点,则此3个力必在同一平面内,且第3个力的作用线通过汇交点。

公理四(作用和反作用定律)任何两个物体相互作用的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沿同一直线,并分别作用在这两个物体上。

公理五(刚化原理):变形体在某一力系作用下处于平衡时,如将此变形体刚化为刚体,则平衡状态保持不变。

应当注意这些公理中有些是对刚体,而有些是对物体而言。

5.约束与约束反力限制物体运动的条件称为约束。

构成约束的物体称为约束体,也称为约束。

理论力学静力学

理论力学静力学

重庆大学《理论力学》课程教案2005版机械、土木等多学时各专业用2005年8月使用教材:《理论力学》,张祥东主编,重庆大学出版社2002年《理论力学》,哈尔滨工业大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Engineering Mechanics理论力学》,杨昌棋等缩编,重庆大学出版社2005年参考文献[1]同济大学理论力学教研室,理论力学,同济大学出版社,2001年[2]乔宏洲,理论力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年[3]华东水利学院工程力学教研室,理论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84年[4]理论力学(第六版)哈尔滨工业大学理力教研室编.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8月[5]理论力学(第3版)郝桐生编.教育科学“十五”国家规划课题研究成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9月[6]理论力学(第1版)武清玺冯奇主编.教育科学“十五”国家规划课题研究成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8月第1篇静力学第1章静力学基本知识与物体的受力分析一、目的要求1.深入地理解力、刚体、平衡和约束等基本概念。

2.深入地理解静力学公理(或力的基本性质)。

3.明确和掌握约束的基本特征及约束反力的画法。

4.熟练而正确地对单个物体与物体系统进行受力分析,画出受力图。

二、基本内容1.重要概念1)平衡:物体机械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在静力学中,若物体相对于地面保持静止或作匀速直线平动,则称物体处于平衡。

2)刚体:在力作用下或运动过程中不变形的物体。

刚体是理论力学中的理想化力学模型。

3)约束:对非自由体的运动预加的限制条件。

在刚体静力学中指限制研究对象运动的物体。

约束对非自由体施加的力称为约束反力。

约束反力的方向总是与约束所能阻碍的物体的运动或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4)力:物体之间的一种相互机械作用。

其作用效果可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和使物体产生变形。

前者称为力的运动效应或外效应,后者称为力的变形效应或内效应,理论力学只研究力的外效应。

工程力学-1

工程力学-1

绪论一、理论力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1.研究对象:理论力学是研究物体机械运动一般规律的一门科学。

机械运动:物体在空间的位置随时间而发生变化。

它是我们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实践中最常见、最简单的一种运动形式。

如:星、辰、日、月、江、河、湖、海的运动,各种机器的运动,各种交通运输工具的运动等等。

除之而外,在客观世界中,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比较复杂的物质运动。

如:热:是分子的运动光:是光子的运动不属我们研究范围电:是电子的运动等等我们研究的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平衡是机械运动的特殊情况。

2.内容:为了便于研究,理论力学的内容通常分为三部分。

静力学:主要研究物体在力系作用下的平衡规律,同时也研究物体受力的分析方法,以及力系简化的方法等。

运动学:只从几何的角度来研究物体的运动(如轨迹、速度和加速度等),而不研究引起物体运动的物理原因。

动力学:研究受力物体的运动与作用力之间的关系。

二、理论力学的研究方法是从实践出发,经过抽象化、综合、归纳、建立公理,再应用数学演绎和逻辑推理而得到定理和结论,形成理论体系,然后通过实践来验证理论的正确性。

1.实验是形成理论的重要基础通过观察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各种现象,进行多次的科学实验,经过分析、综合和归纳。

总结出力学的最基本的规律。

2.经过抽象化建立力学模型在日常生活和工程实际中,作机械运动的物体是各种各样的,我们不可能一个一个地分别给以研究,这就要求我们从具体事物的复杂现象中,抓住共性,找出主要矛盾,略去次要矛盾,从而抽象为书本上能够研究的力学模型。

例如,在研究物体的机械运动时,就忽略了物体的受力变形,得到一个叫做刚体的模型。

如果忽略摩擦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就得到理想约束的模型;在有些情况下,又当我们不考虑物体的几何尺寸时,就得到了质点的模型等等,这样抽象以后,就便于进行研究。

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古典力学理论在现实生活和工程中,被大量实践验证为正确,并在不同领域的实践中得到发展,形成了许多分支,如刚体力学、弹塑性力学。

哈工大版理论力学课件第一章静力学PPT精品课件

哈工大版理论力学课件第一章静力学PPT精品课件
4、受力图上不能再带约束。
即受力图一定要画在分离体上。
2021/3/1
32
5、受力图上只画外力,不画内力。 一个力,属于外力还是内力,因研究对象的不同,有 可能不同。当物体系统拆开来分析时,原系统的部分 内力,就成为新研究对象的外力。
6 、同一系统的受力图必须整体与局部保持一致(包括符号) 相互协调,不能相互矛盾。 对于某一处的约束反力的方向一旦设定,在整体、局 部或单个物体的受力图上要与之保持一致。
F RF 1F 2
2021/3/1
9
推论2:三力平衡汇交定理 刚体受三力作用而平衡,若其中两力作用线汇交于一点,则 另一力的作用线必汇交于同一点,且三力的作用线共面。 (必共面,在特殊情况下,力在无穷远处汇交——平行力系)
证明:∵ F1,F2,F3为平衡力系,
∴ R ,F1 也为平衡力系。
F1
2、不要多画力
要注意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机械作用。因此对 于受力体所受的每一个力,都应能明确地指出 它是哪一个施力体施加的。
2021/3/1
31
3、不要画错力的方向 约束反力的方向必须严格地按照约束的类型来画,不 能单凭直观或根据主动力的方向来简单推想。在分析 两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时,要注意,作用力 的方向一旦确定,反作用力的方向一定要与之相反, 不要把箭头方向画错。
F A, xF A, yF Az
22
③ 固定端约束
限制所有自由度(所有的位移)。
2021/3/1
23
④球铰链 通过圆球和球壳将两个构件连接在一起的约束。
特点:球心不能有任何位移,但构件可绕球心任意转动。其约束
反力应是通过接触点与球心,但方向不能预先确定的一个空间法
向约20束21/力3/1 ,可用三个正交分力表示。

哈尔滨工业大学理论力学教研组编,《理论力学》(第六版)教学大纲

哈尔滨工业大学理论力学教研组编,《理论力学》(第六版)教学大纲

《理论力学》教学大纲课程编码:3597英文名称:Theoretical Mechanics总学时:80 实验:上机:适合专业:土木工程一、课程内容及要求本课程主要内容:对质点、质点系的刚体的机械运动(包括平衡)的规律有较系统的理解,掌握其中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及其应用。

学习重点:1.熟悉各种常见约束的性质,对简单的物体系统,能熟练地取分离体并画出受力图。

2.能运用平衡条件求解单个物体和简单物体系的平衡问题(包括考虑滑动摩擦的问题)。

对平面问题要求熟练。

3.熟悉刚体平动、定轴转动和平面运动的特征,并能熟练地计算刚体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刚体内各点的速度和加速度,包括简单机构的运动分析。

4.掌握运动合成和分解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熟练掌握点的速度合成定理和牵连运动为平动时的加速度合成定理的应用。

5.能正确地列出质点运动和刚体运动(包括刚体定轴转动和平面运动)的动力学微分方程并能求解有关的问题。

6.熟练掌握动力学普遍定理及相应的守恒定理,能熟练选择和综合应用这些定理去求解工程中简单的理论力学问题。

7.能掌握虚位移原理的有关概念及其应用。

学习难点:1.常见约束的性质,对简单的物体系统,能熟练地取分离体并画出受力图。

2.能运用平衡条件求解单个物体和简单物体系的平衡问题(包括考虑滑动摩擦的问题)。

对平面问题要求熟练。

3.掌握描述点的运动弧坐标法,能求点的运动方程,并能熟练地计算点的速度、加速度及其有关问题。

4.掌握运动合成和分解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熟练掌握点的速度合成定理和牵连运动为平动时的加速度合成定理的应用。

掌握牵连运动为定轴转动时加速度合成定理及其应用。

5.能理解并熟练计算动力学中各基本物理量(动量、动量矩、动能、冲量、功、势能等)6.能正确地列出质点运动和刚体运动(包括刚体定轴转动和平面运动)的动力学微分方程并能求解有关的问题。

7.熟练掌握动力学普遍定理及相应的守恒定理,能熟练选择和综合应用这些定理去求解工程中简单的理论力学问题。

哈工大理论力学课件第一章

哈工大理论力学课件第一章

04 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定 律
动能定理
定义
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称为 动能,用公式表示为 (E_k = frac{1}{2}mv^2)。
推导过程
动能定理的推导基于牛顿第二定 律和运动学公式,通过分析力对 时间的累积效应来得出动能的变
化。
应用场景
动工具之一。
现代力学
爱因斯坦相对论的出现,对经典力学提出 了挑战,提出了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数值方法的进步,现代 力学得到了迅速发展,广泛应用于工程和 科学领域。
理论力学的重要性与应用
重要性
理论力学是物理学和工程学的重要基础学科,为其他学科提供了基本的原理和 方法。
应用
理论力学的应用广泛,包括航空航天、机械、土木、交通、船舶等领域。例如, 火箭发射需要理解力学原理,飞机设计需要考虑空气动力学和材料力学。
应用
在分析碰撞、火箭推进 等动力学问题时,动量 守恒定律是重要的理论 基础。
质点和质点系的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
质点的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
对于质点,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述与上述内容一致。
质点系的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
对于多个质点组成的质点系,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述需要考虑内力和外 力的作用。内力不会改变系统的总动量,而外力则会引起系统动量的变化。
01
02
03
04
定义: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 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数学表达式:F=ma。
意义:揭示了力与加速度之间 的直接关系,是动力学的基本
规律。
应用:用于分析物体的运动状 态变化,以及求解物体的加速 度、速度和位移等物理量。
牛顿第三定律
定义

第一章下册哈工大理论力学

第一章下册哈工大理论力学

N=?
按刚片自由度计算 N=3n-s=3×5-(2×4)-2× (3-1)-2=1
按质点自由度计算 N=2n-s=2×5-2-2-4-1=1
B
30 o
O
M
C
30 o
r
O1
D
30 o
A
F
N=?
按刚片自由度计算 N=3n-s=3×5-(2×6)-2=1 按质点自由度计算 N=2n-s=2×6-8-1=3? N=2n-s=2×6-8-1-2=1
代入广义力表达式,系统平衡的时候有:
Q1 P 1 a sin P 2 2a sin F 2a cos 0 Q2 P2 b sin F 2b cos 0
由此解得:
2F tg P1 2 P2
,
2F tg P2
第二种方法: 先使 保持不变,而使 获得变分 ,得到系统的 一组虚位移,如图所示。 yC 0
由于广义坐标是相互独立的,qk 可以任意取值,因 此要使虚功方程满足,必须有:
Q1 Q2 QN 0
质点系的平衡条件是系统所有的广义力都等于零。 这就是用广义坐标表示的质点系的平衡方程。 求广义力的方法一:
xi yi zi Qk Fix q Fiy q Fiz q i 1 k k k ( k 1,2, , N )
第 一 章
分析力学基础
物体运动与相互作用之间的关系
牛顿第二定律 (矢量形式表示出来)
矢量力学 质点系动力学普遍定理: 动量定理、动量矩定理和动能定理
求解具有复杂约束系统和变形体的动力学 问题采用分析数学的方法 能量与功
通过虚位移原理和达朗贝尔原理建立普遍形式 下的动力学方程 分析力学

理论力学哈工大第六版课件第1-3章

理论力学哈工大第六版课件第1-3章

FR 0
Fx
平衡方程
0
Fy
0
§2-3
平面力对点之矩的概念和计算
一、平面力对点之矩(力矩) 力矩作用面, 称为矩心, 到力的作 O O 用线的垂直距离 称为力臂
h
两个要素: 1.大小:力 2.方向:转动方向
与力臂的乘积 F
M O(F) F h
力对点之矩是一个代数量,它的绝对值等于力的大小 与力臂的乘积,它的正负:力使物体绕矩心逆时针转 向时为正,反之为负.常用单位 N m 或 kN m
例1-5 不计自重的梯子放在光滑水平地面上, 画出梯子、梯子左右两部分与整个系统 受力图.
解: 绳子受力图如图(b)所示
梯子左边部分受力图如图(c) 所示
梯子右边部分受力图如图(d) 所示
整体受力图如图(e)所示
提问:左右两部分梯子在 在整体受力图没有画出?
处,绳子对左右两部分梯子均有力作用,为什么 A
光滑圆柱铰链约束
约束力:
光滑圆柱铰链:亦为孔与轴的配合问题,与轴承一样,可用两个正交分力表 示.
其中有作用反作用关系
x , FC y FC y FC x FC
一般不必分析销钉受力,当要分析时,必须 把销钉单独取出.
(3) 固定铰链支座
约束特点: 由上面构件1或2 之一与地面或机架固定而成. 约束力:与圆柱铰链相同 以上三种约束(径向轴承、光滑圆柱铰链、固定铰链支座)其约束特性相 同,均为轴与孔的配合问题,都可称作光滑圆柱铰链.
例2-1 已知: 求:
P 20 kN, R 0.6 m, h 0.08 m
时,碾子对地面及障碍物的压力? F 5 kN 2.欲将碾子拉过障碍物,水平拉力 至少多大? F 3.力 F 沿什么方向拉动碾子最省力,及此时力 多大?? 1.水平拉力

哈工大理论力学第六版答案

哈工大理论力学第六版答案
F2 = 173 kN
如图 2-5a 所示,刚架的点 B 作用 1 水平力 F,刚架重量不计。求支座 A,D 的约
y F B C x
FA
(a) 图 2-5
A
(b)
D
FD
解 研究对象:刚架。由三力平衡汇交定理,支座 A 的约束力 FA 必通过点 C,方向如 图 2-5b 所示。取坐标系 Cxy ,由平衡理论得
(2)
F2 cos ϕ = P − F1 sin(θ + β )
tan ϕ =
代入有关数据,解得
F1 cos(θ + β ) P − F1 sin(θ + β )
将 ϕ 值等数据代入式(1),得 2-5 束力。
ϕ = 30° γ = 90° + ϕ − β = 90° + 30° − 25° = 95°
将 FT=P=20 kN 代入上述方程,得 FAB = 54.6 kN (拉) , FCB = −74.6 kN (压)
如图 2-4a 所示。 火箭的推力 2-4 火箭沿与水平面成 β = 25° 角的方向作匀速直线运动,
F1=100 kN,与运动方向成 θ = 5° 角。如火箭重 P=200 kN,求空气动力 F2 和它与飞行方向 的交角 γ 。
(d)
(d1)
FA
A
F
FB
B
(e)
(e1)
1
q
F
FAy A FAx B
FB
(f)
(f1)
F
B
C FC FA
(g)
F Ay
A
(g1)
FC
C FAx
P1 P2 B
A
(h)
(h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按照作用线所在位置:平面力系、空间力系 按照作用线的相互关系:共点力系、汇交力系、 任意力系、力偶系、共线力系
5.平衡力系
单独作用在物体上,能够使物体保持平衡的一系列 力。
二、刚 体
刚体就是在力的作用下,大小和形状都不变的物体。 刚体内部 任意两点间的距离始终不变。刚体是一个理想化的力学模型。
绝对刚体不存在,但研究力的外效应时可将变形体看成刚体。研 究力的内效应前也将物体看成刚体。
牛顿三大定律
定律一:任何物体都要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 态,直到外力迫使它改变运动状态为止。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定律二:F=ma 定律三: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
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 一条直线上。
理论力学
静力学
运动学
动力学
静力学主要研究物体 运动学只研究运动 受力分析的基本方法、 的纯几何特性,例 力的基本性质、物体 如轨迹、位移、速 的在力系作用下的平 度、加速度等。 衡条件。
动力学研究物体的 运动和受力之间的 关系。
二、理论力学的任务
1、理论力学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技术基础课
基础课
技术基础课
专业课 2、理论力学是很多专业课程的重要基础
例如: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零件、结构力学、 弹性力学 、流体力学 、机械振动等一系列后续课程的重 要基础。
三、理论力学的学习方法
学习理论力学必须深刻地反复地理解它的基本概 念和公理或定律 要透彻理解由基本概念、公理或定律导出的定理 和结论,以及由这些定理和结论引出的基本方法, 他们是理论力学的主要内容。 掌握抽象化的方法,理论联系实际,要逐步培养 把具体实际问题抽象成为力学模型的能力
的大小和方向由这两个力为邻边所构成的 A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来确定。
即:合力为原两力的矢量和。
FR F1F2 力三角形 A
FR
F2
F2
A F1
FR
F1 F1 FR
公理2 二力平衡条件
作用于同一刚体上的两个力,使刚体保持平衡的 必要与充分条件是: 这两个力
F1
刚体
大小相等 | F1| = | F2| 方向相反 F1=-F2 (矢量) 且在同一直线上。
一、力的概念
1、定义:力是物体间的相互机械作用,这种作用可以改变 物体的运动状态。
பைடு நூலகம்
2、力的效应:①运动效应(外效应——理论力学研究) ②变形效应(内效应——材料力学研究)
3、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力是矢量,其表示方法
F
A
力的单位: 国际单位制:牛顿(N) 、千牛顿(kN)
4.力系:一系列力
公理5 刚化原理
变形体在某一力系作用下处于平衡,若将此变形体变成 刚体(刚化为刚体),则平衡状态保持不变。
绳子
F2
平衡
F1 公理5告诉我们:处于平衡
状态的变形体,可用刚体静
F2
刚体
平衡
F1 力学的平衡理论。
本节总结
1. 静力学是研究物体在力系作用下的平衡条件的科学 2. 静力学公理 公理1:力的平衡四边形法则(向量运算) 公理2:二力平衡条件(等值、反向、共线、同体) 公理3:加减平衡力系原理
刚体
不同
物体
一些基本公理和定理只对刚体成立,对可变形的物体不成立。 在静力学中所指的物体都是刚体。
§1-1 静力学公理
公理:是人类经过长期实践和经验而得到的结论,它被反复的 实践所验证,是无须证明而为人们所公认的结论。
公理1 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
作用于物体上同一点的两个力可合成
F2
为一个合力,此合力也作用于该点,合力
引言
静力学是研究物体在力系作用下平衡条件的科学。 力 系:是指作用在物体上的一群力。 平 衡:是指物体相对于惯性参考系(地面)
保持静止或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静力学主要研究:1、物体的受力分析; 2、力系的等效替换(简化); 3、力系的平衡条件及其应用。
平衡力系:使物体处于平衡的力系。
静力学基本概念
推论1:力的可传性;推论2:三力平衡汇交定理
公理4:作用与反作用定律(等值、反向、共线、异体、同在) 公理5:钢化原理
静力学的全部理论都可以由上述五个公理推证而得到,保证了 理论体系的完整和严密性。
理论力学
1.绪论 2.静力学公理 3.约束与约束力
本节课需要解决的问题: 1、理论力学是一门什么课? 2、为什么要学习理论力学? 3、如何学好理论力学? 4、五种理论力学公理 5 、掌握约束以及约束力的概念 6、物体的受力分析以及受力图
一、理论力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理论力学 是研究物体机械运动一般规律的一门学科 机械运动: 物体在空间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s=f(t)。
F2
说明:①对刚体来说,上面的条件是充要的; ②对变形体来说,上面的条件只是必要条件。
绳子
F2
平衡
F1
不平衡
F2
F1
绳子
F2
不平衡
F1
对多刚体不成立
③二力构件:只在两个力作用下平衡的刚体叫二力构件。
F1 二力构件
F1 二力杆
F2 F2
注意:二力构件是不计自重的。
公理3 加减平衡力系原理
在已知的任意力系上加上或减去任意一个平衡力系, 并不改变原力系对刚体的作用。
说明:机械运动是物质在各种运动形式中最简单的一种运动。
机械运动的特殊情况: 物体的平衡状态。 机械运动一般规律: 物体的运动和受力之间的关系。
1.本课程研究的内容:速度远小于光速的宏观物体 的机械运动。理论力学基于牛顿和伽利略的经典 力学理论(属于古典力学的范畴)。
2.至于速度接近于光速的物体和基本粒子的运动, 必须用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观点才能完善地给予 解释。
推论1:力的可传性 作用于刚体上的力可沿其作用线移到同一刚体内的任一
点,而不改变该力对刚体的作用效应。
A F B 等效 A F F B F 等效 A F F B F
因此,对刚体来说,力作用三要素为:大小,方向,作用线
推论2:三力平衡汇交定理
刚体受三力作用而平衡,若其中两力作 用线汇交于一点,则另一力的作用线必汇交 于同一点,且三力的作用线共面。(特殊情况 下,力在无穷远处汇交——平行且共面。)
F1
F2
AB CO
F3
[证] ∵F1,F2,F3 为平衡力系,
F1 F12
F2
∴ F12 ,F3也为平衡力系。 又∵ 二力平衡必等值、反向、共线,
A
B
O
C
∴ 三力F1,F2,F3 必汇交,且共面。
F3
公理4 作用和反作用定律(牛顿第三定律)
两物体相互间的作用力总是同时存在,且等值、反向、 共线,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