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女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静女》教学设计
教材范围:粤教版语文必修一
授课对象:高一年级学生
授课人:***
一、教材内容分析
所谓“诗歌长于抒情”,读诗的目的之一是感受、体会、积累积极健康的思想情感。《静女》一文,节选自《诗经·邶风》,这是东周时期产生于邶地的民歌。诗中以男子的口吻生动而深情地描写了青年男女在城郊幽会的快乐情景,表现了男女之间亲密和谐的关系和纯朴健康的情爱,至今读来仍不失为一首优秀的爱情诗篇。重章叠句的结构样式以及顶针的运用是本诗文的主要写作特点。整体感知诗文内容,对理解并评价主人公内心情感有较大的辅助作用,特别是在帮助高中学生建立正确的爱情观方面。
二、学情分析
《静女》这篇古体诗文的文字整体上并不艰涩,高一学生结合注释以及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等工具书理解字义的表层意思应该不成问题。但由于高一学生的诗词诵读量较少,特别是是中国古典诗词积累较少,想象联想能力和感悟能力较差,在阅读中充分展开联想想象、真切感受形象、鉴赏诗歌的语言表达形式等方面存在一定障碍,不能在联想比照中领悟意蕴,获得更为丰富深刻的启示。
再者,《静女》是《诗经·邶风》中一篇脍炙人口的纯美到没有任何杂质的爱情诗。几千年来,不知羡煞了多少痴男怨女。而高一的学生,已开始对爱情充满了向往和憧憬。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借助《静女》中的纯美爱情,引导学生树立纯朴、健康的爱情观。
三、教学目标
(一)在诵读过程中把握《诗经》中重章叠唱的表达特色;
(二)运用想象联想的方式体会《静女》中青年劳动男女城郊幽会的欢乐情景,帮助学生理解青年男女的形象;
(三)通过体会诗中纯朴真挚、意趣天然的爱情场景以及热烈而纯朴的恋情,了解我国古代人们对真挚爱情的向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运用想象联想的方式体会《静女》中青年劳动男女城郊幽会的欢乐情景,帮助学生理解青年男女的形象;
【教学难点】
了解我国古代人们对真爱情的向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
五、教学策略设计
(一)教法
1、诵读感知法:通过诵读去感知全文重章叠唱的表达特色,在积累中培养文言语感和感受能力。共分为四读。包括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通文意以及小组齐读,整体感悟。
2、冥想想象法:这是在把握文义和辨清句读的基础上的五读,即默读。让学生默读并闭着眼睛想象恋爱中的男女形象,帮助学生体会诗中欢乐的爱情场景。
3、意象解读法:诗歌离不开意象,一般诗人是通过意象来寄托自己的情感的。而对《静女》意象的正确解读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体会诗中男女主人公的恋爱心情。
4、比较阅读法:通过横向比较阅读《关雎》、《蒹葭》等《诗经》中表达爱情的其他诗歌,使学生走进诗经时代,感受诗经时代人们所追求的爱情体验。通过与后代爱情诗的纵向对比,特别是唐代以来人们对爱情诗的艳丽追求,更鲜明突出《诗经·静女》中爱情诗的纯美和洁净。
(二)学法
1、朗读感悟法:通过朗读感知全文、疏通文意、体会男女主人公的约会情景。
2、冥想想象法:通过冥想想象,于脑海中再现青年男女的约会情景,更好地体会他们约会时的恋爱心情。
3、意象研读法:通过研读“彤管”、“荑”等意象,理解男女主人公约会时的情感。
4、比读拓展法:通过与《关雎》、《蒹葭》等诗歌的横向联读以及与后代爱情诗的纵向比读,深刻体会《诗经·静女》中爱情诗的纯美和洁净。
六、教学资源
1、教学用具:《静女》音频、黑板板书等。
2、教学课件。
七、教学环节与活动
九、板书设计
静女
场景人物主题
青年男子:忠厚、淳朴、痴情
爱情
约会(健康、纯美)
静女:活泼、浪漫、天真
自然健康的人性之歌
十、教学反思
①如何更好地指导学生对重难点的掌握;
②如何更好地指导学生在立足文本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阅读及个性化创新。
③如何更好地营造师生之间互相尊重、互相学习的民主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