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内科治疗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80
1990
2000
最佳支持治疗
铂类单药
双药
单抗+化疗
*并非特指NSCLC的适应症
恶性肿瘤的诊疗发展方向
预防为主 筛选易感因素、癌前病变或癌基因,早期干预
早期诊断 简易、无创的普查 自我保健意识的普及 肿瘤治疗观念的更新
多学科联合(MDT),全程管理的模式,标准临床路 径的建立
局部和全身治疗结合,关注宿主与微环境 驱动基因的深入研究推动分子靶向治疗的蓬勃发展 避免过度诊断,过度治疗
随访与健康宣教
诊断技术的日新月异
X线、B超 CT、MRI扫描 内镜 PET/CT,PET/MRI 病理(HE、免疫组化、Fish、基因诊断) 肿瘤标志物
定性、Baidu Nhomakorabea位、定型
治疗观念的飞速变迁
化疗:单药——联合——大剂量——超大剂量联合干细胞 移植——最大获益剂量
靶向治疗:肉眼水平(手术、放疗、射频消融等)——分 子水平(肿瘤细胞、肿瘤血管及肿瘤微环境)
恶性肿瘤的内科治疗
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肿瘤内科 宋海珠
癌症( carcinoma)的起源
西方:希波克拉底于公元前460-370年首次用 “Karkinos”也是螃蟹“crab”之意。形容癌瘤 细胞四处蔓延、破坏、横行无道,全无章法的为 害人体。
东方:早在2000多年前就有不同部位“肿” “疡”“痈”“失荣”等的记录,归为不治之症。
免疫治疗:生物反应调节剂(BRM)——过继性细胞免疫 ——抗原刺激的特异性免疫——疫苗——CarT治疗
内分泌治疗:手术去势——药物去势(各种类型) 姑息支持治疗的发展
临床医学中发展最为迅速的学科!
对肿瘤分子机制认识的不断深化
Hallmarks of Cancer: The Next Generation,Cell,2011,144(5):646-674
5、 涕血、鼻塞耳鸣:
鼻咽癌
6、 乳腺肿块、乳头溢液: 乳腺癌
7、 无痛性血尿、间歇出现: 泌尿系肿瘤
8、 白带增多、阴道流血: 宫颈癌
9、 大便变形、粘液带血: 大肠癌
10、慢性溃疡、久治不愈: 恶性病变
(三)肿瘤的临床诊断(定性、定位、定型)
1、定性诊断:肿瘤性质、组织学分类、分化程度及其
他生物学行为特点
据“完全杀灭”概念提出的根治性化疗,是肿瘤 现代化疗的理论基础之一
内分泌治疗药物三苯氧胺的发现 癌基因、抑癌基因的发现
飞速发展期
对肿瘤多药耐药(MDR)机理的阐明 5-羟色胺(5-HT3)受体拮抗剂及细胞集落刺
激因子的应用 紫杉醇、吉西他滨、长春瑞宾等三代新药 生物治疗 分子靶向治疗药物:赫赛汀、格列卫、美罗华
现) 飞速发展期(上世纪90年代后)
黑暗中的探索
曙光初现:
➢ 1937年Lacassagne 应用睾丸酮预防动物乳腺癌; ➢ 1941年 Huggins 使用雌激素 治疗前列腺癌; ➢ Farber等发现放射菌素D对动物肿瘤有效
缓慢发展期
1943 氮芥治疗霍奇金病 1948 氨甲喋呤治疗小儿急淋(Farber) 1952 Elion&Hitchings 发现6-巯嘌呤; 1957年人工合成环磷酰胺和5-氟脲嘧啶 1966年Skipper应用L1210模型研究了肿瘤化疗的药物动力学
自从19世纪发明了显微镜,尤其是德国病理学家 virchow提出肿瘤细胞学理论后,“恶性肿瘤”取 代了“癌”的表述(癌只是恶性肿瘤的一部分)。
恶性肿瘤的治疗历程
数千年的黑暗中的探索(以手术治疗为主,偶 有银、锌、汞等治疗的零星报道)
缓慢发展期(上世纪40年代氮芥的发现) 快速发展期(上世纪70年代顺铂、阿霉素的出
晚期NSCLC 治疗药物的发展史
FDA批准
一线 二线 三线 未批准
顺铂* 1978
~2-4
多西他赛 2002
多西他赛 1999
紫杉醇 吉西他滨 1998
卡铂* 1989
长春瑞滨 1994
~6
~ 8 - 10
吉非替尼 2003 厄洛替尼 培美曲塞 2004
贝伐珠单抗 2006
12+
中位OS (月)
1970
细胞增殖周期理论 1968年Karnofsky提出了肿瘤内科学概念 1972年美国内科委员会(the American Board of Intern
Medicine)正式设立了肿瘤内科专业,开设肿瘤内科执业医 师资格考试。
快速发展期
70年代顺铂和阿霉素进入临床 80年代Hriniuk提出了化疗的剂量强度概念。根

国内肿瘤内科开始发展
肿瘤内科的诊疗范围
诊断:通过查体、影像学和检验、病理诊断,判断 肿瘤的良恶性及肿瘤分期,制定肿瘤的规范化治疗 方案,分流患者(相应外科、放疗科、介入科或肿 瘤内科)
治疗:化疗、分子靶向治疗、内分泌治疗、免疫治 疗及热疗等相关内科治疗
晚期姑息性止痛及营养支持治疗(门特及毒麻药患 者的申办及诊疗)
2、没有生育或﹥30岁生育者 3、乳腺良性疾病(导管内乳头状瘤) 4、接受过放疗者 5、有乳腺癌家族史 6、有BRCA1、BRCA2、P53或PTEN基因突变者 7、接受过雌性激素或孕激素治疗者
肠癌高危因素
1、大肠腺瘤患者 2、家族性腺瘤样息肉病(FAP)家族成员 3、遗传性非腺瘤病性结直肠癌家族成员 4、慢性肠炎病史和相应肠道症状者 5、有APC、hMSH2或MLH1基因变异者
诊断
恶性肿瘤诊断的基本原则
(一) 重视肿瘤筛查(无症状人群) (二) 重视肿瘤的早期信号(有症状人群) (三) 肿瘤的临床诊断(定性、定位、定型)
(一) 重视肿瘤筛查(无症状人群)
健康查体 (50岁以上)
高危人群筛查(乳腺癌、结直肠癌、肝
癌等)
乳腺癌高危因素
1、女性,﹥35y,初潮﹤12岁或绝经﹥55y,或月经不 规则者
肝癌高危因素
1、肝炎病毒携带者 2、肝炎肝硬化病史 3、肝癌高发地区人群 4、有长期酗酒史者
(二)重视肿瘤的早期信号(有症状人群)
1、 贫血、发热、淋巴结肿大:消化系、淋巴瘤、血液肿瘤
2、 吞咽不畅、上腹饱胀: 食管、胃部肿瘤
3、 肝区疼痛、消化不良: 肝胆系统肿瘤
4、 咳嗽血痰、胸闷胸痛: 肺癌
2、定位诊断:肿瘤的原发部位及转移范围
3、定型诊断:肿瘤的分子分型(肺腺癌、乳腺癌和淋巴瘤)
临床表现(症状分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