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四章个性心理与管理
《个性心理与管理》课件
# 个性心理与管理PPT课件
个性心理与管理课件旨在探讨个性心理的基本概念和应用于管理领域的重要 性。通过此课件,您将了解个性心理的形成因素、五大人格维度、个性与职 业发展、个性在组织管理中的应用以及个体情绪与情绪管理。
个性心理概述
什么是个性心理
通过研究了解个性心理的定义及习感受和对个性心理与管理的认识改变。
如何运用所学知识应用到工作和生活中
提供实用建议,帮助听众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工作和生活中,以实现个人成长和成功。
个性心理的形成因素
分析个性心理形成的原因和影响,包括遗传、环境和社会因素。
不同个体的个性差异表现
探讨不同个体在行为、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个性差异。
五大人格维度
五大维度介绍
详细介绍了五大人格维度,包括 开放性、责任感、外向性、宜人 性和神经质。
每个维度的特点及表现
探讨每个维度的特点,以及不同 人在每个维度上的表现。
维度之间的关系与影响
分析不同人格维度之间的相关性, 并讨论其对个体行为和决策的影 响。
个性与职业发展
1
个性与职业匹配的重要性
探讨个性与职业匹配对个体职业发展的影响,以及如何找到适合自己个性的职业。
2
每个人格维度在不同职业中的优劣势
针对不同人格维度,介绍在不同职业中的优劣势和适应性。
3
个性与职业发展的案例分析
通过案例分析,展示个性对职业发展的影响和如何利用个性特点来实现职业目标。
个性在组织管理中的应用
1 个性对组织管理的影响
探讨个性在组织中的重要作用,包括领导风格、团队合作和员工激励。
2 如何进行个性识别与管理
介绍如何识别员工个性,并通过个性化管理提高员工绩效和满意度。
管理心理学随堂练习答案
.20.( C )管理心理学最早产生于20世纪_____。
1.71. ( A )由于缺乏或期待某种结果而产生的心理状态被称为_____,人们从事某种活动,为某一目标付出努力的意愿被称为_____,通过满足员工的需要而使其努力工作,从而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被称为_____。
A.需要;动机;激励B.需要;激励;动机C.动机;需要;激励D.动机;激励;需要1.72. ( C )下列属于内在激励因素的是_____。
A.晋升B.福利C.责任感D.表扬2.73.下( C )列属于外在激励因素的是_____。
A.责任感B.胜任感C.表扬D.荣誉感1.74.( A )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认为,在企业中影响人积极性的因素,按其激励功能的不同,可分为保健因素和_____。
A.激励因素B.心理因素C.生理因素D.社会因素2.75.( D )在奥德弗的ERG理论中,E、R、G分别是指_____。
A.生存;自尊;自我实现B.存在;相互关系;自我实现C.生存;安全;自我实现D.生存;相互关系;成长3.76. ( B )如果职工A通过与职工B相比,认为自己报酬偏低,因而产生不公平感。
根据公平理论,A为了达到公平会采取以下哪种行为_____。
A.增加自己的投入;B.减少自己的投入;C.增加B的报酬;D.使B减少投入。
4.77.( A )表扬、奖励员工,并让人他们参与管理,这能满足员工的_____。
A. 尊重需要B. 交往(或爱的)需要C. 安全需要D. 生理需要5.78.( D )马斯洛认为人的最高层次的需要是_____。
A. 尊重需要B. 成就需要C. 权力需要D. 自我实现需要6.79. ( D )股票期权理论属于_____。
A.内容型激励理论;B.过程型激励理论;C.强化理论;D.综合型激励理论;7.80. ( D )下列哪项不属于面向管理层的激励模式_____。
A. 年薪制B. 承包制C. 构筑利益共同体D. 超时或者超工作量补贴第九章群体动力.81.( D )人与人最根本的区别就是_____的区别。
管理心理学:能力与管理
按倾向性:一般能力(感知、观察、注意、
二、能力的个别差异
由于遗传与环境,先天与后天的交互作用,
人们能力大小有别,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 1、认知能力的差异(观察力、记忆力、思 维力、理解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力等) 2、类型差异(艺术型或思维型)艺术型、 思维型、中间型 3、发展水平差异(一般能力与特殊才能) 4、年龄差异(早慧与大器晚成,如仲永、 李贺;齐白石、陈景润等)
三、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
1、遗传素质(主要指神经系统、 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的解剖生 理特点)提供了能力发展的某 种可能性。 2、环境因素(主要指社会生产方 式、营养和教育)使能力发展 的可能性成为现实。 3、实践活动和个性品质(练习、 稳定兴趣、坚强毅力和勤学苦 练等,如皮亚杰、王羲之等)
四、能力差异与管理 1、要用人之长,人尽其才。具体工作要求 与个体能力结合(根据能力分配不同工作, 给于不同职能级别,如领导、一般管理者、 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 2、管理人员应积极为发挥职工的创造力提 供条件。如:出成绩的最佳年龄是25—49 之间;运动员最好的运动生涯是25—29岁 之间;文科与理科创造力最佳年龄不同。
第四章 人格差异与管理
第四节
能力与管理
一、能力及其分类
能力:指人们成功地完成某种 活动所必需的个性心理特征。 这里的“成功完成”有两方面 意思,即掌标志。
能力按照不同标准分类如下:
思维、记忆、想象等)和特殊能力
按功能: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 按参与活动性质: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
3.掌握好招聘人才的能力标准 (1)在安排工作时,注意对组织成员的能 力进行全面了解,做到人尽其才。 (2)在招聘人员时,注意职业对能力要求 的阈限性,避免要求过高或过低。 (3)在优化组合时,注意能力类型差异的 互补性,以发挥团体的协作作用。 (4)在人员培训时,注意处理好基本能力 和综合能力的关系,以提高培训效果。
教育综合之心理学第4章-个性发展与教育(2017)
2.根据能力的功能,可分为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 社会交往能力。 • (1)认知能力:是指人储存、加工和提取信息的 能力。(是人们完成活动的最基本和最主要的条 件,即智力。) • (2)操作能力:是指人们操纵自己的肢体去完成 各种活动的能力。 • (3)社会交往能力: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 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包括人际关系敏感性、人际 关系调整能力和自我协调能力。
(三)能力的分类 1.根据能力所适应的活动范围大小,可分为一般 能力和特殊能力。 (1)一般能力:是在不同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 力。 • 如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 、抽象概括能力(核心)、言语表达能力等。 (2)特殊能力:是指从事某种专业活动或某种 特殊领域的活动所表现出来的能力。 • 如演唱能力、绘画能力、数学能力、写作能力 。
(二)智力理论 1.斯皮尔曼的智力二因素论 (1)一般因素(G因素):人的基本心理潜能,是 决定的一个能力高低的主要因素。正是由于这种 因素,人们在完成不同智力作业时,成绩才会出 现某种正相关。 (2)特殊因素(S因素):是保证人们完成某些特 定的作业或活动所必须的。 • 个体完成任何一种作业都需要这两种因素的参与 。活动中包含的G因素越多,各种作业成绩的正 相关就越高;相反,包含S因素越多,成绩的正 相关就越低。其中一般因素是智力结构的关键和 基础。
天津市招教联考培训
心 理 学
第四章 个性发展与教育
第一节 需要与兴趣 第二节 人格
第三节 能力
第一节 需要与兴趣
一、需要的概念 • 需要是个体在生活中感到某种欠缺力求获 得满足的一种内心状态。 1.实质:是人脑对生理和社会要求的反映。 2.特点: • (1)总是指向某种东西、条件或活动的结 果等 • (2)具有周期性,并随着满足需要的具体 内容和方式的改变而不断变化和发展。
04第四章个性心理特征和个性倾向
宝马3系列
• 宝马3系列是宝马车中最便宜的系列。据分 析,这一车型的买主具有以下特点:年轻的 白领,具有高收入潜力和积极的生活方式, 是独立的思想者,攀比心理不强,希望拥有 一个能表现自我的品牌。根据购买者的这种 个性,创建品牌个性和价值的同时,宝马公
司为宝马3系列确定了以下内容:年轻、动 感、快乐和运动性。
04第四章个性心理特征和个性倾向
重点与难点:消费者气质、性格、能力的概 念及其差异。 学生掌握要点:掌握消费者气质、性格、能 力的概念及其差异;了解针对消费者的一般 心理过程和消费者之间的个性心理差异,经 营者所应采取的营销策略。
2020/12/20
导入案例:宝马汽车与个性
• 不同消费者有着不同的个性,不同个性的消 费者对产品有着不同的需求。有些消费者甚 至把产品品牌当做自我个性的延伸。企业创 建品牌的关键是了解消费者的个性——他们 的自尊、希望和追求、动机和行为。宝马在 创建品牌时,正是不折不扣照此去做的。宝 马以消费心理学的数据为依据,确定了三大 细分市场,分别向其提供3、5、7系列车型。
一方面,在所有的个性心理特征中,唯有人 的性格与个性需要、动机、信念和世界观联系 最为密切。性格是一个人道德观和人生观的集 中体现,具有直接的社会意义。
另一方面,性格对其他个性心理特征具有重要 的影响。性格的发展制约着能力和气质的发展 ,影响着能力和气质的表现。
2020/12/20
二、性格的特征
1.性格的态度特征 2.性格的理智特征 3.性格的情绪特征 4.性格的意志特征
2020/12/20
4.2消费者性格上的差异
一、含义 性格是个性特征中最重要、最显著的心
理特征,是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主要的心理 标志。
第四章 个性倾向性与管理
第四章个性倾向性与管理处在社会环境中的人,其行为既要受到生活环境、经验、个人生理素质与个性心理特征的影响,更要受到其价值观与态度的影响。
同时,每个人的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与改变,还受到他人及整个社会环境的作用。
因此,研究价值观与态度的构成、作用及其变化的规律性,有助于管理人员了解每个职工的价值观与态度,有的放矢地提高管理的绩效。
第一节态度与价值观的概述一、态度1、态度的概念态度是个体对人对事所持有的一种评价与行为的心理倾向。
这里所指的评价是指人对态度对象认识的肯定或否定的看法。
行为倾向则是指人的心理活动的准备状态,这种心理准备状态决定了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喜恶情感和要采取的行为。
所以,不同的态度便具有不同的认识和情感,而且还会影响其行为表现。
2.态度的构成作为一种心理倾向的态度,其组成有三个部分,即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
认知成分,也叫认识成分,它是主体对态度对象的理解、评论、赞成和反对。
例如,“我认为学习心理学有助于协调人际关系”这句话,便表明了主体对心理学的理解与评价及赞赏观点。
情感成分是主体对态度对象所表现的好恶情感的体验。
如“我热爱劳动”、“我讨厌虚伪”这两句话,便分别反映了主体对劳动和虚伪的不同的爱憎情感。
行为成分指的是主体行为的思想倾向,它不是行为本身。
它在态度中具有指导作用和动力作用,指导着人对事物的行为方向并制约人的行为反应,决定人们采取哪些行为。
如“我要向公司提一项合理化建议”。
上面的三种态度成分应是协调一致的,肯定的评价,定会产生友善的情感反应,并带来亲近性的行为倾向。
并且一经协调形成之后,这种态度将持续一段的时间,而不会轻易改变。
在行为反应模式上也表现出规则性,从而使个体适应社会。
3.态度的作用态度的作用表现在各个方面,我们主要探讨其对工作行为的作用,这些作用主要表现在下面几点:(1)态度影响对事物的评价和体验。
由于我们的偏见可能对同一事物的本质作出不同的解释,提出不同的假设,那些与我们的态度相冲突的事实,也会被合理化地加以取舍而使之适应我们的态度。
组织行为学第四章个性心理与管理精品PPT课件
按照功能可分为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
•能力发展的早晚差异:有的人少年早慧,而有人则大器晚 成。 •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在智力上有最 为明显的表现。人的智力水平可用智商表示。
智
能
力
力
水
水
平
平
20 34
60
年龄
知觉速度
推理能力
语词理解
语言流畅
8
年龄
表4-1 智力水平分布表
智商 140以上 120-139 110-119 90-109 80-89 70-79 70以下
• 个性心理特征,较早的形成,不同程度上受生理 因素的影响。能力具有门槛性质的个性心理特征, 气质和性格是个性心理中的风格特征理特征不是孤立的, 而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错综复杂地交 织在一起。个性心理特征受个性倾向性调 节;个性心理特征的变化也会在一定程度 上影响个性倾向性。
的最完备的结合,它能使人创造性地、杰出地完 成某种或多种活动。
2.能力和知识
区别:(1)属于不同范畴。能力是个性心理特 征,知识是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总结和概括。 如,音阶、和铉等概念和理论属于知识,听音、 辨音、节奏感、曲调感属于能力。(2)发展不 同步。能力的发展比知识的获得要慢,而且不 会永远随知识的增加而成正比的发展。
• 认知能力指接收、加工、存储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知觉、记忆、想象、注意、思维的能力都被认为 是认知能力。
第四章 个性心理与管理
第4章个性心理与管理个性(personality),有时也被称为人格,是指在个体身上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与行为特点的总和。
一般来说,可以把个性分为个性心理特征和个性倾向性两个方面。
个性倾向性是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动力系统,它是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主要包括兴趣、需要、动机、期望、信念、价值观等;个性心理特征是个体多种心理特征的一种独特的组合,它集中反映了一个人的精神面貌的稳定的类型差异,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4.1 个性倾向性与管理4.1.1需要与管理1.需要概述需要是个体在生活中感到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一种心理状态,是人脑对生理和社会需求的反映。
需要是个体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内部动力,是个体行为积极性的源泉。
需要一旦被意识到,就形成一种寻求满足的力量,驱使人朝着一定的对象去活动,以满足自身的需要。
一般来讲,需要的强度越大,活动的积极性就越高;需要的强度越小,活动的积极性也就越小。
需要是人对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外界条件的依赖性和渴求状态,它表现着人和外界的实际联系。
这一定义表明了需要一方面和外界物质条件这个客体相联系,不能脱离外界条件,没有这个客体就没有需要的产生和发展,就没有需要本身;另一方面,需要又和人这个主体相联系,需要是人的需要,与人本身为一体存在,是人的活动积极性的源泉。
在人和外界的关系中,需要揭示了主体对客体的依赖与渴求状态,它成为沟通和联络主体与客体的中介和桥梁。
如果没有需要,没有需要引发的欲求、愿望等,外界条件就不会被人们所关注。
2.需要的类型需要可以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按需要的起源分,有自然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按需要的对象或社会功能特征分,有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按需要的主体特征分,有个体需要和群体需要;按目的或结果分,有主观需要和客观需要;按需要的性质分,有生活的需要、活动(劳动)的需要、知识的需要、交往的需要、信息的需要等;按需要满足的方式分,有直接需要和实践活动本身的需要;按需要的本性分,有异化的需要和人性的需要;按需要实现的时间分,有长远需要和当前需要,等等。
第四章 个性心理
第四章 个性心理1.需要是有机体感到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倾向,是有机体自身和外部生活条件的要求在头脑中的反映。
种类:根据需要的起源分先天的生理需要和后天的社会性需要;根据需要的对象分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缺失需要(个体生存所必需的,分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和成长需要(对适应社会有重要意义,分求知需要、审美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3.动机是激发和维持有机体的行动,并使该行动朝向一定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内部驱力。
分生理性动机也称为内驱力和社会性动机(包括原始层次的好奇心、探索和操作;人类特有的成就动机和社会交往动机);产生条件:内在条件是需要,外在条件是诱因;功能:激活功能、指向功能、维持和调节功能。
4.兴趣是人对事物的一种认识倾向,伴随着积极的情绪体验。
分直接兴趣(由认识事物本身的需要引起的)和间接兴趣(由认识事物的目的和结果引起的);还分个体兴趣(个体长期指向一定客体、活动和知识领域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兴趣)和情境兴趣(由环境中的某一事物突然激发的兴趣,持续时间较短,是一种唤醒状态的兴趣);兴趣品质:兴趣的广度(兴趣范围大小)、兴趣中心(指对某个特定领域的事物形成更浓厚、更强烈的兴趣)、兴趣的稳定性(对事物具有持续、稳定的兴趣)、兴趣效能(兴趣对认知的推动作用)5.能力是直接影响人的活动效率,促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
几种相关的、结合在一起的能力统称为才能。
才能的高度发展是天才。
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能力是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前提;能力是在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掌握系统的知识和技能有利于能力的增长和发挥。
知识是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概况和总结,技能是对一系列活动方式的概况,能力是人在从事某种活动时表现出来的多种心理品质的概况;在一个人身上知识和技能的发展是无止境的,它随学习进程的不断增多而不断丰富,而能力的发展则有一定的限度;知识、技能的掌握和能力的发展是不同步的,知识多了,能力并不一定就高。
第四章组织行为学——个性心理特征
第四章组织⾏为学——个性⼼理特征第四章个性⼼理特征第⼀节⽓质⼀、对⽓质的理解⽓质是指⼈的⼼理活动的动⼒特点。
即⼈在进⾏⼼理活动时,或是在⾏为⽅式上,表现于情感和活动发⽣的速度、强度、稳定性、灵活性等动态性质⽅⾯的⼼理特征1.强度主要包括情绪体验的强弱、意志努⼒的程度、耐受⼒的⼤⼩2.速度主要包括感知觉的速度,语⾔思维的快慢;3.灵活性主要包括兴奋与抑制转变的快慢,注意转移的难易;4.稳定性主要包括注意集中时间的长短、情绪的稳定程度;5.指向性主要包括倾向于体察外部事物,还要倾向于内⼼活动等。
⼆、⽓质类型1.胆汁质。
智慧敏捷,缺乏准确性;热情,但急躁易冲动;刚强,但易粗暴。
2.多⾎质。
⾼度的灵活性,有朝⽓,善于适应变化的⽣活环境,情绪体验不深。
3.粘液质。
注意稳定,但不易转移;稳重踏实,但有些死板;忍耐沉着.但有些⽣⽓不⾜。
4.抑郁质。
情感单调,情绪体验强烈,并经久不息;敏感,认真细致、会感到很痛苦,孤僻。
三、⽓质在管理实践中的意义1.⽓质类型⽆好坏之分。
“天⽣我材必有⽤”2.⽓质不能决定⼀个⼈活动的社会价值和成就的⾼低3.⽓质可以影响⼈的活动效率。
4.⽓质可以影响⼈的情感和⾏动。
四、⽓质差异理论的应⽤1.应⽤范围(1)⼈机关系。
不同⽓质类型的⼈适合于不同的⼯作、不同的岗位、不同的职位,这也是现代化⼤⽣产对⽓质的要求。
(2)⼈际关系。
组织、群体内⼈际关系的状况是影响⼯作效率与⼯作成绩⼤⼩的⼀个重要因素。
不同⽓质类型的⼈在处理⼈际关系时表现不同。
(3)思想教育。
要想掌握思想政治⼯作的主动权,使⼯作做得更有效,就应该了解⼈的⽓质特征,针对不同⽓质类型的⼈和不同的特点,采取切合实际的教育⽅法。
2.应⽤的原则(1)⽓质绝对原则。
某些特殊的⼯作必须具备相应的⽓质特征。
(2)⽓质互补原则。
同类⽓质的⼈在⼀起⼯作效能反⽽低,必须是具有不同⽓质类型的⼈有机地组合在⼀起,形成⽓质互补包容,才能取得较⾼的效率。
(3)⽓质发展原则。
安全心理学第四章 个性心理与安全
动机的理论
本能论、驱力论、唤醒论、诱因论、 本能论、驱力论、唤醒论、诱因论、 认知论。 认知论。
一、本能理论
詹姆斯: 詹姆斯: 人的行为依赖于本 能的指引, 能的指引,人有生 物本能和社会本能。 物本能和社会本能。 同情” 如“爱、同情”。
其他代表观点
人的大部分行为是由本能控制的。本 能是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由遗传固定 下来,一种不学而能的行为模式,是 人类行为的原动力。 麦独孤:人类的所有行为都是以本能 为基础的;本能是人类一切思想和行 为的基本源泉和动力;本能具有能量、 行为和目标指向三个成分;个人和民 族的性格与意志也是由本能逐渐发展 形成的。人有18种本能。
饥饿、 饥饿、饮食和体重的影响因素
下丘脑
饮食习惯差异(正常者vs.超重者)
什么样的体 形吸引 人?——来 自男女的不 同想法
成就动机: 成就动机:追求卓越 成就动机是人们希望从事对他有重 要意义的、有一定困难的、 要意义的、有一定困难的、具有挑 战性的活动, 战性的活动,在活动中能取得完满 的优异结果和成绩,并能超过他人。 的优异结果和成绩,并能超过他人。 成就动机对个体活动有重要作用; 成就动机对个体活动有重要作用; 并影响到人们对职业的选择; 并影响到人们对职业的选择;它是 在生活环境的影响下形成的。 在生活环境的影响下形成的。 成就动机可以通过投射测验来测量。 成就动机可以通过投射测验来测量。
TAT测验:George是一个工程师,……
TAT测验:有两位女性,……
权力动机:追求影响
权力动机是指人们具有的某种支配和 影响他人以及周围环境的内在驱力。 影响他人以及周围环境的内在驱力。 从个体行为目标上, 从个体行为目标上,权力动机分为个 人化权力和社会化权力。 人化权力和社会化权力。 交往动机: 交往动机:追求亲密 交往动机是在交往需要的基础上发展 起来的一种重要的社会性动机。 起来的一种重要的社会性动机。
个性心理与管理课件
① 指个人在舞台上表演各种行为、表现与外给人 印象的特点——公开自我
② 指个人蕴藏在内、遮蔽的——真实自我
人格 —— 是一个人独特的思维\情感和稳定的行为 模式,以及这些模式背后的心理机制(隐 藏的或外显的)。
29
30
人格形成与发展
• 1. 遗传因素与个性 遗传素质是心理发展的自然前提。(体质
• 答案:B型人格。在一个组织中,最优秀
的销售人员可能是A型人格,但高级管理人 员往往是B型人格,因为,虽然A型人格追 求数量风格使其具有高的效率,但企业中 的晋升却往往给那些睿智而非匆忙的人。
38
人格特征与心身疾病
疾病
哮喘
人格特征
过分依赖,希望被人照顾
结肠炎 冠心病 寻麻疹 高血压 偏头疼 溃疡病 癌症
53
罗夏墨渍测验图例 54
主题统觉测验(TAT)
采用一些图片内容是非常清晰的关于 人物的图画,受测者根据每一张图片编一 个故事,要讲出是什么原因起了当前的情 境,此时此刻正在发生什么事情,图中人 物在想什么,有什么感受。结果会怎样。
•
第一印象
• 第一印象的形成有一半以上内容与外表
有关.还包括体态\气质\神情和衣着的差异.
• 印象整饰: 有意的控制别人对自己形成印 象的过程.
18
归因理论
• 归因----对自己和他人行为找原因的过程. • 归因理论----研究说明和分析人们行为活动因果
关系的理论。如何解释自己和他人行为。 • • 外在归因-----行为的外部原因.(环境\任务难易) • 内在原因-----个体内部的行为原因(需要\偏爱等) • •
验
数字符号
心理学第四章 个性发展与教育
心理学第四章个性发展与教育第一节需要、动机与兴趣一、需要概述(一)需要及其种类1.需要的概念:有机体感到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倾向,是有机体自身和外部生活条件的要求在头脑中的反映。
2.需要的种类:根据需要的起源,分为先天的生理性需要和后天的社会性需要;根据需要的对象,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1.基本内容:缺失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和成长需要(求知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2.评价:是一种较为完备的需要理论,对需要的实质、结构、归属及作用都做了系统的探讨,对进一步研究“需要”这一课题,建立科学理论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是也存在明显的不足:(1)强调需要从低级向高级发展,而没有认识到高级需要对低级需要的调节作用;(2)人的需要不仅具有社会性,而且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结果,马斯洛错误地把人的需要的发展及实现看作是人类生物特性的发展和实现;(3)他的需要层次理论缺乏客观测量指标,缺乏实验支持;(4)他的自我实现理论是个人主义的,没有与社会需要相结合。
二、动机概述(一)动机的概念:动机是激发和维持有机体的行动,并使该行动朝向一定目标的心里倾向或内部驱力;(二)动机的种类:1.生理性动机;2. 社会性动机:两个层次(1)比较原始的三种驱使力:好奇心、探索与操作;(2)人类特有的成就动机、学习动机、权利动机和社会交往动机等。
(三)动机的功能:激活、指向、维持和调节(强化)功能三、兴趣概述(一)兴趣及其种类1.兴趣的概念:人对事物的一种认识情绪,伴随着积极的情绪体验,对个体活动,特别是对个体的认知活动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具有定向和动力功能。
2.兴趣的种类:(1)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2)中心兴趣和广阔兴趣;(3)个体兴趣和情境兴趣。
(二)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激发:1.通过各种活动发展学生的兴趣;2. 通过提高教学水平,引发学生的兴趣;3. 引导学生讲广泛兴趣与中心兴趣结合起来;4. 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5. 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6. 通过积极的评价使学生的兴趣得以强化;7. 充分利用原有兴趣的迁移。
职业生涯规划第四章 个性心理特征与职业4.1 第四章 个体心理特征与职业
动作协调能力:指迅速准确和协调地作出精确 的动作和运动反应能力;相应职业——驾驶 员、飞行员、牙科医生、外科医生、雕刻家、 运动员、舞蹈家; 手指灵巧度: 指手指迅速准确和谐地操作小 物体的能力;相应职业——纺织工、 打字员、裁缝、外科医生、五官医 生、护士、雕刻家、画家等; 手腕灵活度:指手灵巧与迅速地活 动的能力;相应职业——体育运动 员、舞蹈家、画家、兽医等;
能力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一般能力通常又称为智力,
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
思维能力和想象力等。
特殊能力是指从事某项业 活动的能力,也称为一个人 的特长。对任何一种职业而 言,必须要求从业者具备相 应的能力。
一 能力与职业吻合的原则
人们的职业能力存在着个体的差异,在我们进行职业选择 时,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能力类型与职业相吻合原则: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能力, 职业也因工作性质、内容和环境的不同,对人的能力提出 不同的要求。 能力水平与职业层次相吻合原则:对一种职业或职业类 型来说,由于所承担的责任不同,又可分为不 同层次,不同的层次对人的能力不同的要求。 发挥优势能力原则:每个人具有多种类型 的能力,但各种能力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常 常是在某些方面的能力比较突出,而另一些 能力则不太强。因此要注意发挥自己的优势能力。
3、空间判断能力:指能看懂几何图形、识别物体在空 间运动中的联系、解决几何题的能力;相应职业——与 图纸、建筑等打交道的工作,牙科医生、内外科医生等 职业,裁缝、电工、木工、无线电修理工、机床工等; 4、形态知觉能力:指对物体或图像的有关细节和知觉 能力,如对于图形的阴暗、线的宽度和长度作出视觉的 区别和比较,能看出其细微的差异;相应职业——生物 学家、建筑师、测量员、制图员、农业技术 员、动植物技术员、医生、兽医、药剂师、 画家、无线电修理工等; 5、事务能力:指对文字或表格式材料细节 的知觉能力,发现错字或正确地校对数字的 能力等;相应职业——设计、经济、记账、 出纳、
个性心理与管理
个性⼼理与管理个性⼼理与管理第⼀节个性概述⼀、个性(⼈格、个体⼼理)(⼀)定义⼈的个性(个体⼼理或⼈格)就是在⼀个⼈⾝上经常的、稳定的表现出来1. 独特性(差异性)2. 综合性3. 稳定性4. 可塑性5. 社会性(四)个性的形成1. 影响因素个性(⼈格)是本性和教养共同作⽤的结果的产物(1)遗传(2)环境因素(家庭关系、社会阶层、政治经济状况、社会风⽓、学校等)(3)社会⽂化因素(西⽅⽂化和东⽅⽂化)(4)偶然因素2. 形成过程(1)⼉童时期(2)学⽣时期(3)⾛向社会(五)个性成长理论1.个性发展理论——艾⾥克森⼼理发展阶段艾⽒把⼈的发展分为8个阶段(见下页表),并强调社会⽂化对发展的作⽤。
他认为每⼀个阶段都有⼀个核⼼的问题或主要⽭盾或⼀个危机,这些问题、⽭盾或危机的产⽣与解决都和社会环境有关。
危机的解决有两种途径:积极的和消极的。
积极的的解决有助于⾃我⼒量的增强,有利于个⼈适应环境,使个体顺利进⼊下⼀发展阶段;消极的解决则会削弱⾃我⼒量,阻碍个⼈的适应与发展利⽂森(D.levinson)成⼈时期阶段的划分:(1)早期成⼈转换(18-40岁左右)①脱离家庭(18-22岁)②开始成⼈转换(30岁前)③安定期(30-40岁左右)(2)中期转换(40-55岁左右)(3)向晚期的转换(60岁左右开始)2.不成熟-成熟理论——阿吉利斯教授哈佛⼤该理论认为:⼈在由婴⼉的不成熟到成⼈的成熟过程中,都有发展个性、实现⾃我的强烈⼼理倾向。
不同的⼯作环境对⼈的个性发展有直接的影响。
个性特点与年龄不⼀定⼀致。
婴⼉特征是不成熟的个性特征,若成年⼈的个性特点与婴⼉的特点相同,则是不正常的成年⼈;若有些⼈具备成年⼈的特点,如果是成年⼈,则是正常的成年⼈,其特征是成熟的个性特征(见下页表)属地位的个性成熟的⼈,被视之为逆;⽽对顺从领导、依存他⼈的个性不成熟的⼈,却给予奖励、提升。
第⼆节⽓质与管理⼀、什么是⼈的⽓质(⼀)概念1.⽓质(temperament)指⼈的⼼理活动的动⼒特征,也是⼈的最稳固、最典型的个性⼼理特征。
管理心理学:第四章个性
15
第五节 自我意识
➢一、自我意识 ➢人对自己身心状态及对自己同客观世界
的关系的认识
2020/10/21
16
2020/10/21
17
➢ 3、独立顺从说 ➢ 4、社会文化说 ➢ 斯普兰格 ➢ 理论型 ➢ 经济型 ➢ 审美型 ➢ 社会型 ➢ 权力型 ➢ 宗教型
2020/10/21
14
➢5、特质说 ➢卡特尔16PF ➢吉尔福特的特性说:ABCDE型 ➢艾森克的特性说 ➢内倾稳定型,内倾不稳定型 ➢外倾稳定型,外倾不稳定型
2020/10/21
第四章 个性
2020/10/21
1
第一节 个性概述
➢一\个性概念 ➢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2020/10/21
2
二\个性基本特征
➢ 一\独特性 ➢ 二\整体性 ➢ 三\稳定性 ➢ 四\发展性 ➢ 五\社会性
2020/10/21
3
三\个性结构
➢ 1\个性倾向性 ➢ 后天性:需要\动机\兴
6
三\气质与管理
➢1\气质无好坏 ➢2\依气质合理选择工作 ➢3\培养适合工作要求的气质 ➢4\人员配置考虑气质互补 ➢5\依气质差异灵活管理
2020/10/21
7
第三节能力
➢一、能力 ➢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的个性心理特
征
2020/10/21
8
二、能力种类
➢1、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2、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 ➢3、认识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2020/10/21
9
三、能力个体差异
➢1、能力类型差异 ➢2、能力水平差异 ➢3、能力早晚差异 ➢4、能力性别差异
2020/10/2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充分检验自己 的角色,并根 据角色评价, 确立自己固定 的角色行为模 式。
成功的角 色扮演
二、个性与管理
(一)个性的概念 个性是一个人的带有一定倾向性的、比较稳定的,经常 影响人的行为并使他和别人有所区别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需要 理想
动机 个性倾向性
信念
性格
气质 心理特征 能力
世界观
兴趣
(二)个性的特征
动力特点指心理过程的速度和稳定性,心理过程的强度,以 心理学中气质的概念不同于日常生活中的“气质”概 及心理活动的指向性特点等等。例如,知觉的速度,注意集 念,类似于平时常说的一个人的“脾气”、“性情”。 中时间的长短,情绪的强弱,人们倾向于外部世界还是倾向 于自己的内部世界。
(2)气质的类型及其行为特征
个体(I) 群体(G)
被知觉者
个体(I) 群体(G)
② 影响社会知觉的因素
知觉者的特征 被知觉者的特征
情景因素的影响
知觉者的特征 知觉者是洞察和注视别人的个体或群体。 人们在观察他人时,总习惯于以自己的为准则,从而 对他人作出某种判断。 乐观的人,会更倾向于去观察别人的积极方面, 而疑虑过多的人,总是会从别人身上观察到许多消极 的问题。
自我认知要素 自我认识与评价 自我追求行为
物质自我
对自己身体存在有自觉的 追求身体外表、欲望 意识,如身体、衣着、仪表、 的满足。如装饰、打扮、 家庭等的认识与评价 爱护家庭
对自己的社会地位、名誉、 引人注目、讨好别人、 财产及与他人关系的认知和 追求名誉、爱与隶属等 评价 对自己的智慧、能力、道 德水准的认识与评价 追求智慧、宗教、道 德与良心
定势效应
也叫定型效应或社会刻板印象,指人们头脑中 存在有对社会上某一类事物比较固定的看法。
进行社会认知的时候,人们往往将聚在一起的人们赋 予一些特征,对不同职业、地区、性别、年龄、民族等 群体的人们形成较为固定的看法。当人们采用这些较为 固定的看法去识别一个具体的人,去对他进行判断、推 测和概括的时候,就有可能出现偏差,产生刻板印象。
又称活泼型,属于敏捷好动的类型。 特点:神经过程平衡而灵活性高,能很快同人接近,善于 交际,在新的环境里不感到拘束;在工作学习上富有精力且 效率高;在集体中精神愉快,愿意从事合乎实际的事业,能 对事业心向神往。但是,这种人注意力不稳定,兴趣容易转 移。
粘液质 又称安静型,属于缄默而沉静的类型。 特点:由于神经过程平静而灵活性低,反应比较缓慢。但 是,不论环境如何变化,都能保持平衡。这种人在生活中是 一种坚持而稳健的辛勤工作者。这种人的不足之处是有些惰 性和不够灵活,不善于转移注意力。 抑郁质 又称易抑制型,属于呆板而羞涩的类型。
受基因影响程度(%)
61 60 55 65 55 54 51
好斗(爱实施暴力,爱报复)
事业心强 条理性强
48
46 43
热情好客
33
(四)个性与管理
1、在实际工作、生活中区分各种类型个性的个体,是人力资源管理的 出发点。 2、通过管理活动,形成与发展人的积极的个性。 3、在管理活动中,了解人的个性有利于人际关系的和谐,减少矛盾 和冲突。
深陷的眼睛证明内 心的仇恨,突出的 下巴证明犯罪的道 路走到底的决心;
深陷的双眼表明思想 的深度,突出的下巴 表明在认识道路上克 服困难的意志力;
杀人 犯
科学 家
投射效应 指以己度人,认为自己具有某种特性,他人也一定会 有与自己相同的特性,把自己的感情、意志、特性投射 到他人身上并强加于人的一种认知障碍。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作为一个管理者,要克服第一印象有消极影响, 要从全面、客观、变化发展中考察被知觉对象,最终 获得正确的人际关系。
(1)自我认知
自我认知是指主体对自己的身心及行 为状态和特点的认知。 一般说来,自我认知的信息要比他人 认知多一些,容易做到心中有数。但是, 由于自我认知带有浓厚的主观性,因此也 需要“以人为镜”。在自我认知中,最重 要的问题就是了解自我认知的构成要素。
认识自己,就要打开自己的窗子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认为,自我认知包括物质自我、社 会自我和精神自我。这三种要素都伴有自我认识评价的感 情(满意与否)和自我追求的行为。
差异性/独特性 稳定性
整体性
倾向性 社会性
(三)影响个性形成的因素 形成个性的原因基本上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遗传和环境。 个性 环境 遗传
(50-55%)
文化 饮食习惯 家庭 团队 生活经验 (45-50%)
个性与基因的关系 个性表现
外向(急躁、和蔼、喜欢引人注目) 保守(尊敬传统和权威、守纪律) 忧郁(容易忧伤、灰心、感情脆弱、敏感) 创新(喜欢在更高的层次思考问题) 孤僻(爱独处、总感到被人利用、为生活抛弃) 乐观(自信、愉快、快乐) 谨慎(逃避风险、宁可费事也求平安)
4、个性研究是管理活动中人员选择、配备领导班子的重要依据。
(五)个性心理特征
性格 气质
指个人行为 全部动力特 点的总和 个人对现实的稳 定的态度和习惯 化了的行为方式。
能力
顺利完成某项 任务所必需的, 并直接影响活 动效率的个性 心理特征。
个性心理特征
1、气质与管理
(1)气质的概念 气质是指个人行为全部动力特点的总和。
四根说 气根(热)
四液说 黄胆汁(肝)
四气质 胆汁质 多血质
火根(干)
水根(冷) 土根(温) 恩培多克勒
血液(心脏)
黏液(脑) 黑胆汁(胃)
黏液质
抑郁质 希波克拉特 格林
胆汁质 又称兴奋型、不可遏止型,属于战斗型。 特点:具有强烈的兴奋过程和弱的抑制过程;这种人情绪 易于激动,反应迅速,行动敏捷,暴躁而有力,在言语上、 表情上、姿态上都有一种强烈而迅速燃烧的热情的表现;此 外,还表现出性急,易于爆发狂热,而不能自制等。 多血质
觉结果。
知觉的选择性
知觉的选择性是指人在知觉客观世界的时候,总是有选择性地把少数 事物当作知觉的对象,而把其他事物当作知觉的背景,以便更清晰地感 知一定事物与对象。
知觉的选择性
知觉的恒常性
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知觉的映像在相当程度上却保 持着它的稳定性,这就是知觉的恒常性
眼见为实吗?
迷信,懒惰,落伍,骑墙派
定势效应是对社会群体最简单、最经济的认识,它 有利于对某一群体的人做概括的了解,有积极的作用, 它能够帮助人们提取信息,加快信息加工的速度,填补 社会认知者所需要的信息。 但定势效应容易使人形成“先入为主”的偏见,造 成社会认知的偏差,阻碍人与人之间的正常交往。
2、自我认知与角色知觉
对角色评价的影响因素 对该角色的期望与该角色实际上的角色行为的差距、纵向 与横向的比较 。 作为管理者,不应该提前给别人过高的期望,同时还要考 察纵向、横向的同级别的角色扮演者的业绩。
④ 角色知觉的的实践过程
综合角色认识 和角色期望, 将主观可以与 客观需要相结 合以寻找明确 的自我角色形 象
从角色评价中 吸收各方面的 反映和意见, 结合角色认知, 调整自己的角 色行为。
作为管理者,必须要客观、清醒地分析自己的长处与短处。
对角色行为的影响因素
个人对角色认知的程度、自己的个性持征。
作为管理者,在任何时候都应该要正确认识到自己的角色, 并按角色塑造合适的形象。
对角色期望的影响因素
角色的职务、平时的了解程度。 作为管理者,应该要深刻分析所处职务的权力、义务及该 职务的职能标准并时刻以此来约束自己。
例如:新官上任三把火,下马威、大学生求职前的美容等等
作为一个管理者,不能忽视第一印象的作用,同 时,也要克服第一印象有消极影响,要从全面、客观、 变化发展中考察被知觉对象,最终获得正确的人际关 系。
[苏]社会心理学家包达列夫1965年的实验:向大学生 出示同一个人的照片,1)提示是杀人犯;2)提示是一位 科学家。结果大学生的对该人的评价是: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以小人之心渡君子之腹
作为管理者,在对下属的判断前,要提醒自己,是否 客观,是否带有自己的感情色彩。
被知觉者的特征
被知觉者是被观察的个体或群体。 被知觉者的某些特征如社会地位、相貌、穿着打扮 等也会影响知觉者的判断结果。
如同事的问候与领导的问候,你讨厌的人的握手与你喜欢的 人的握手等等给人的感觉都会不一样。 宰相肚里能撑船 头发长、见识短
(1)知觉 感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 性的反映。 知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 性的反映,包括物体知觉和社会知觉。
它是红的、圆的 它是苹果
知觉是以感觉为基础 的,但它不是感觉的 简单相加,是对感觉 的解释和组织。
物体知觉
物体知觉:以物或事为对象的知觉,成为物体知觉。包括 空间知觉、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 人的知觉带有选择性、整体性、恒常性等特点,在 一定条件下还会产生错觉,如人们对下面几幅图的知
例如:年轻人都激进,老年人都保守;教师都像蜡烛一 样奉献自己,商人都是奸诈的等等,对各国人也有一种定 型认识。 国家 美国人 法国人 日本人 德国人
定型效应
民主,冒险、天真,乐观,友善,热情 好艺术,浪漫,热情,潇洒,乐观 爱国,尚武,进取,有野心 守纪律,严肃沉稳 ,聪明,勤劳
英国人
印度人
保守,狡猾,善于外交,有教养,严肃
第四章 个性心理与管理
南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刘保平
2011年3月
现代化管理,强调了对人的管理,即如何采用科学管 理方法,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
造性。因此,管理心理学研究个性心理,主要旨在帮助 管理者在了解人们心理行为共性规律的基础上去认识个 性心理行为的差异性,从提高人的工作满意感及动机入 手,针对不同人的个性心理特征采取不同的组织激励手 段来有效地调动其积极性。
社会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