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记录填写分析

合集下载

实验记录原始记录范文

实验记录原始记录范文

实验记录原始记录范文一、实验基本信息。

1. 实验日期:[具体年月日]2. 实验人员:我([你的名字]),还有我那总是迷迷糊糊但又超有趣的搭档[搭档名字]3. 实验地点:[详细地点]二、实验目的。

搞清楚为啥[描述实验要探究的现象或者问题],就像侦探破案一样,我们得找出背后的真相。

三、实验材料和设备。

1. 材料。

看着就像外星生物的[材料1名称],这东西长得奇奇怪怪的,还散发着一股淡淡的[气味描述]。

[材料2名称],像一个个小豆子似的,感觉随时会蹦起来。

还有一些[其他材料名称],这些材料放在一起就像是要开一场奇特的派对。

2. 设备。

那台古老的[设备1名称],每次启动都像是一个老火车头“吭哧吭哧”地发动。

超级精密的[设备2名称],感觉比我那昂贵的手表还娇贵,碰都不敢碰一下。

还有几个小镊子、烧杯之类的,这些就像是小跟班,随时待命。

四、实验步骤和现象。

1. 步骤一:材料准备([具体时间1])我小心翼翼地把那些外星生物似的[材料1名称]拿出来,心里想着可别突然咬我一口(当然它不会真咬啦,就是看着有点吓人)。

我的搭档[搭档名字]呢,在一旁数着那些小豆子一样的[材料2名称],数着数着还数错了,重新数了好几遍,那表情就像个做错题的小学生。

我们把材料按照要求的比例放在不同的小盘子里,就像给它们分房子住一样。

现象:这些材料在盘子里安安静静的,不过[材料1名称]的那种奇怪气味更浓了,我和搭档都忍不住皱了皱鼻子。

2. 步骤二:设备调试与初始测量([具体时间2])我去启动那台老火车头似的[设备1名称],捣鼓了半天,它才慢悠悠地开始工作。

我的搭档在旁边调试[设备2名称],那紧张的样子就像在拆炸弹。

我们用[设备1名称]测量了一下初始数据,那个数值在屏幕上闪啊闪的,就像在跟我们捉迷藏。

[设备2名称]显示的数据看起来更复杂,一堆数字和符号,我们俩看了半天,还互相讨论了一下这到底是啥意思。

现象:设备运行的时候有轻微的嗡嗡声,感觉像是它们在小声抱怨被我们吵醒了。

检测原始记录填写模板(国标)

检测原始记录填写模板(国标)

检测原始记录填写模板(国标)检测原始记录填写模板(国标)一、引言原始记录是在科学研究和实验过程中记录实验数据和观察结果的一种记录形式。

填写规范的原始记录有助于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方便后续分析和验证实验结果。

本文将介绍一种符合国标要求的检测原始记录填写模板,以帮助实验工作者提高实验数据的整理和记录效率。

二、填写模板以下是国标要求的检测原始记录填写模板,实验工作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填写和调整。

1. 实验基本信息实验名称:(填写实验名称)实验时间:(填写实验日期和具体时间)实验地点:(填写实验地点)2. 实验对象/样品信息样品编号:(填写样品编号)样品来源:(填写样品来源,例如野外采集、实验室合成等)样品状态:(填写样品状态,例如固体、液体等)样品数量:(填写样品数量,单位:个、克、毫升等)3. 检测设备和仪器信息仪器名称:(填写仪器名称)型号/规格:(填写仪器型号或规格)生产厂家:(填写仪器生产厂家)使用日期:(填写仪器使用日期)校准日期:(填写仪器校准日期)4. 实验步骤和操作(按照实验步骤进行编号和描述,清晰地记录每个实验步骤的操作过程,包括试剂添加量、反应时间、温度控制等详细信息)5. 观测结果和数据记录(记录每个实验步骤的观测结果和数据,包括实验数据、计量单位、观察现象等)6. 结果分析和讨论(根据观测结果和数据进行分析和讨论,可以包括对实验结果的解释、误差分析等内容)7. 结论(总结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简洁明了)8. 数据分析和图表展示(根据实验数据,可以绘制曲线图、柱状图等图表,方便数据分析和结果展示)9. 实验注意事项和安全措施(列举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和安全措施,如佩戴防护眼镜、手套等)10. 附录(将实验中使用到的表格、图表等附在文末,供读者参考)三、填写要点为了确保填写的原始记录规范整洁,以下是一些填写要点供实验工作者参考:1. 笔迹清晰工整,可使用直线尺、标尺等辅助工具保证表格的整洁。

原始记录的填写、复核、分析制度制度

原始记录的填写、复核、分析制度制度

原始记录的填写、复核、分析制度
1、原始记录应采用规定的格式或表格,用钢笔或圆珠笔填写,原始记录不得随意涂改或删除。

除非特殊情况,一般不允许外单位人员查阅原始记录。

2、填写原始记录应做到字迹工整,数据准确,内容真实。

所列栏目填写齐全,未做试验的项目在相应的空栏内打一横线或加以说明。

3、原始记录如确需更改,作废数据应用钢笔或圆珠笔划两条横杠,将正确数据填在上方加盖印章或签名。

4、校对者必须认真核对全检测数据。

原始记录上必须有检验、审核人员签字。

5、数据计算按规定公式进行计算,计量单位准确,审核员必须对数据计算进行复核,复核无误后签字认可。

6、需要统计分析的数据严格按照数理统计进行分析评定。

7、各试验员负责日常原始记录管理,每月整理报资料员归档。

8、原始记录在检测报告发出后,送资料员存档,保存期为工程竣工后两年。

水质分析原始记录

水质分析原始记录

水质分析原始记录水样编号:WQ-2024-001样品类型:自来水采样日期:2024年1月10日采样地点:XX市XX养殖区一、水样外观检查:1.水样颜色:无色2.水样浑浊度:透明二、基本理化指标测定:1.pH值测定:-水样pH值:7.22.溶解氧测定:- 水样溶解氧浓度:8.5 mg/L3.氨氮测定:- 水样氨氮浓度:0.8 mg/L4.总磷测定:- 水样总磷浓度:0.05 mg/L5.总氮测定:- 水样总氮浓度:1.2 mg/L1.铅测定:- 水样铅含量:0.01 mg/L2.汞测定:- 水样汞含量:0.008 mg/L3.镉测定:- 水样镉含量:0.002 mg/L4.铬测定:- 水样铬含量:0.05 mg/L四、微生物指标测定:1.大肠菌群测定:-水样大肠菌群浓度:0CFU/100mL2.可培养总菌落测定:-水样可培养总菌落总数:550CFU/mL五、有机物测定:1.挥发性有机物(VOCs)测定:-水中挥发性有机物检出情况:未检出2.苯并(a)芘(PAHs)测定:-水中PAHs浓度:0.05μg/L1.全氟化合物测定:-水中全氟化合物浓度:0.01μg/L2.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测定:- 水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浓度:0.02 mg/L根据以上水质分析原始记录,可以初步评价此次采集的自来水水质良好。

样品的外观清澈透明,基本理化指标均在国家相关标准范围内。

重金属和有机物的含量也在安全限值之内。

微生物指标方面,大肠菌群浓度和可培养总菌落总数均低于规定限值,表明水样对微生物的污染较少。

但仍需进一步对水样进行更细致的分析和检测,以确保水质安全。

CANS 原始记录表单填写实例分析

CANS 原始记录表单填写实例分析

《CNAS原始记录》4,13 :要求:---信息要足够,要保证检测过程的重现;---一份完整的记录里面要有9个内容:委托信息、检测方法、设备名称与编号、环境温湿度、样品信息、人员信息、检测结果信息、检测时间日期信息。

⏹我们当前的记录表:项目名称、样品型号编号数量信息、接收日期、测试日期、测试环境、测试地点、测试依据(方法)、实验目的、测试的设备信息、测试结果信息、测试员审核员信息。

⏹关于测试依据的标准:是写方法的标准、还是写结果判定的标准?老师说,通常实验室只写测试数据结果,不做判定的;也就是只写方法的标准。

我司的情况,可以都写进去。

例如金属拉伸方法是GB28,判定标准EN10088-2 。

老师说,我司可以两个都写,分开写。

老师说,申请认可的是测试方法。

⏹关于样品状态描述:老师说,当前有两种说法,一个是固体液体气体、一个是合格?不合格?老师推荐写合格?不合格?即样品是否适合做检测。

⏹关于样品数量与测试结果的输出的对应关系:老师指出我们表单写样品数量10个,可是结果没有10个样品的结果?为什么?这样是不对的。

当一次只能测5支样品,记录就显示5支的;分成2次试验,就写2次原始记录。

无论几次试验,每次试验中的样品的测试结果,应当分别描述,例如1#样品结果XXXX,2#样品结果XXXX。

实例问题:震动测试,样品10支,第一次测试装3支样品进行测试,结果NG;然后停机,(干其它事情,中断)。

然后,后面的剩余的样品,换参数测试,如何记录?⏹梅指出:肯定要分两次记录;而且实际做实验样品的数量是多少就写多少,在记录里。

⏹老师指出:为什么换参数?项目一样,应该测试标准一样的啊。

如果换参数,就涉及到变更了。

⏹梅经理说:这个换参数的情况,往往出现在研发验证阶段的样品,第一种参数(较高要求的)测试发现不OK,就换另外的参数(降低要求的)。

⏹老师指出:如果这样,就要通知客户了,就涉及到申请单的(测试合同)修改了。

修改好了,样品重新编号也没关系,重新开始测试,并做记录。

原始记录的填写范本

原始记录的填写范本

原始记录填写范本
一、实验基本信息
实验名称:XXXXXXXX
实验日期:XXXX年XX月XX日
实验地点:XXXXXXXX
实验人员:XXXXXXXX
二、实验目的与背景
本次实验旨在研究XXXXXXXX的原理及应用。

通过对XXXXXXXX的深入探究,期望能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三、实验原理与方法
实验原理:XXXXXXXX
实验方法:采用XXXXXXXX法进行研究,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准备相关材料和设备;
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
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分析并处理实验数据。

四、实验过程与观察
实验材料准备:XXXXXXXX
实验操作过程:XXXXXXXX
实验现象观察:XXXXXXXX
数据记录与处理:XXXXXXXX(请附上数据记录表格)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XXXXXXXX;
XXXXXXXX;
XXXXXXXX。

六、实验结论与讨论
本次实验成功验证了XXXXXXXX的原理,并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然而,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XXXXXXXX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改进意见:XXXXXXXX。

通过不断地优化实验方案和方法,我们期望能在未来的研究中取得更好的成果。

同时,我们也欢迎其他研究者对我们的实验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检验原始记录填写

检验原始记录填写

检验原始记录填写在科学研究中,原始记录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它们是研究过程中所得到的数据和观察结果的准确记录,并且是其他研究人员和审核机构评估研究结果真实性和可靠性的依据。

因此,正确填写和检验原始记录是科学研究的基石。

首先,原始记录需要包括全面的实验步骤描述。

这包括实验的具体操作过程,所使用的仪器设备、试剂和材料的名称、型号和批号等信息。

完整详细的描述可以帮助其他研究人员或审核机构能够复现实验结果,并且可以排除实验操作上的误差。

其次,原始记录需要准确地记录实验结果。

这包括实验所得到的数值数据、观察到的现象或变化,以及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

数值数据需要以适当的单位进行记录,并保证记录的精确性和准确性。

观察结果需要具体清晰地描述,避免模糊、歧义或主观性的表述。

记录异常情况可以帮助分析实验结果时发现不一致或异常的原因,并且提供必要的解释和说明。

此外,原始记录还需要包括实验环境条件的记录。

例如,实验室温度、湿度,以及其他可能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的环境因素。

这些环境条件的记录可以帮助其他研究人员或审核机构评估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并且了解实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潜在偏差。

在填写原始记录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来保证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首先,必须确保记录是实时进行的,不允许事后编造或回忆填写。

其次,必须使用清晰、易读的文字和符号,避免模糊或不具体的表述。

再次,必须使用不可改动的记录媒介,如纸质笔记本或电子文档,并且每一页都需要有日期和签名等标识。

最后,必须保护好原始记录的隐私和机密性,只能向涉及的研究人员或审核机构提供,避免泄露和滥用。

在检验原始记录时,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步骤来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首先,需要进行内部审查,由实验人员或研究团队内部的其他成员来进行检查。

他们需要仔细查看记录的完整性、准确性和连贯性,并提出改进建议和疑问。

其次,可以进行外部审查,由其他独立的专家或审核机构来进行检查。

他们可以对原始记录进行全面评估,发现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或疏漏。

原始记录填写规定

原始记录填写规定

原始记录填写规定原始记录是指在实验、调查或观察等研究活动中的第一手材料,它能够提供研究对象的详细信息和实验过程的全貌。

填写原始记录是研究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要求确保记录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可靠性,以保证后续数据分析和研究的可靠性。

以下是关于填写原始记录的一些规定。

1.记录的时间和地点:在填写原始记录之前,要确保记录时间的准确性,并注明记录的地点。

这样可以提供一个时间和空间背景来帮助理解记录内容。

2.记录的目的和背景:在填写原始记录的开始,要明确记录的目的和研究的背景。

这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记录的内容和它对整个研究的意义。

3.详细描述观察对象和实验过程:在填写原始记录时,要提供对观察对象或实验过程的详细描述。

这包括对象的特征、数量、状态等信息,以及实验的步骤、方法和操作等信息。

确保记录的详尽性可以帮助他人重现研究。

4.使用精确和准确的术语:在填写原始记录时,要使用精确和准确的术语来描述现象、数据和结果。

避免用模糊或含糊不清的语言来描述,以保证记录的准确性和可读性。

5.记录的数据和结果:在填写原始记录时,要准确记录观察、实验或调查中收集到的数据,包括数据的值、单位和测量误差等信息。

对于观察和实验结果,也需要详细描述其特征和变化趋势等信息。

6.注明记录中使用的仪器和工具:在填写原始记录时,要注明使用的仪器、工具和设备的名称、型号和参数等信息。

这可以提供对数据收集和处理的正确理解和解释。

7.记录的观察和发现:在填写原始记录时,要及时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和发现。

这包括对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异常现象、异常数据和可能的影响因素等进行记录。

8.记录的分析和讨论:在填写原始记录时,可以包括对数据和结果的初步分析和讨论。

这可以帮助进一步理解实验或调查结果,以及可能的结论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9.保密和隐私保护:在填写原始记录时,要注意保护个人隐私和保密信息。

不应该在记录中包含他人的个人身份信息或敏感信息。

最后,填写原始记录要保持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避免进行删除、修改或篡改。

原始记录填写总结

原始记录填写总结

原始记录填写总结引言原始记录是在实验或调查过程中记录数据、观察结果和实验条件的重要文件。

它们是科学研究或实验的基础,对于结果的有效验证和进一步分析非常重要。

因此,正确填写原始记录是科学研究的关键步骤之一,而且对于后续的数据分析和结果报告也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总结正确填写原始记录的注意事项和步骤,以帮助研究人员和实验者提高实验记录的质量和准确性。

1. 填写前的准备工作在填写原始记录之前,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确认实验目的和方法确保对实验目的和方法有清晰的了解。

只有在理解实验的目标和步骤之后,才能准确地记录相关的数据和观察结果。

•准备好必要的工具和材料确保所有的实验工具和材料都准备齐全,并且处于良好的状态。

这样可以在实验过程中顺利地进行记录,避免因为缺少工具或材料而中断记录过程。

•清洁实验环境在开始实验之前,先清洁实验环境,确保工作台、设备和仪器都是干净的。

这样可以避免记录过程中的干扰和误差。

2. 填写原始记录的基本要素2.1 记录数据在填写原始记录时,最重要的是准确地记录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数据。

以下是在记录数据时应该注意的要素:•日期和时间在每次记录实验数据时,都要准确地记录下日期和时间。

这有助于后续对数据的分析和比较,以及对实验过程的追溯。

•数据单位在记录数据时,要确保使用正确的单位。

这样可以避免数据单位错误导致的结果错误。

•精确度和准确性在记录数据时,要尽可能地准确和精确。

对于测量数据,要注意使用合适的测量仪器,并保证测量的准确性。

2.2 观察结果除了记录数据,还需要记录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结果。

以下是在记录观察结果时应该注意的要素:•详细描述在记录观察结果时,要尽可能地详细描述所观察到的现象。

包括物体的特征、颜色、形状、数量等。

•客观性在记录观察结果时,要保持客观。

不要附加主观判断或假设,只记录实际观察到的事实。

•照片或图表如果可能的话,可以附加照片或制作图表来更好地呈现观察结果。

但是,在填写原始记录时,不要直接插入图片,可以在记录中标注图片的位置。

原始记录填写规定

原始记录填写规定

原始记录填写规定原始记录是指对一些事件、活动或者实验等进行详细描述和记录的过程。

填写原始记录的规定主要是为了保证记录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可读性,使得后续的分析和研究工作能够基于可靠的数据进行。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原始记录填写规定:1.标题:每份原始记录都应该有一个明确的标题,简洁明了地描述记录的内容。

2.日期和时间:记录开始时,需要准确记录下日期和时间。

如果记录过程持续时间较长,需按实际情况记录时间的变更。

3.记录者:填写原始记录的人员应在每份记录上留下自己的姓名和签名,以便进行责任追溯和沟通交流。

4.内容描述:对于所要记录的事件、活动或实验等,需要进行详细的描述。

包括过程、步骤、操作、观察结果、数据等等。

5.观察和测量:对于观察或者测量到的数据和结果,需要详细记载下来。

包括数值、单位、测量仪器等信息。

同时,也需要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和特点。

6.材料和设备:如果在记录过程中使用到了特定的材料或设备,需要清楚地列出名称、型号、供应商等相关信息。

这对于后续的再现性和参考是十分重要的。

7.环境条件:对于可能影响结果和数据的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等,需要尽可能进行记录和描述。

8.异常和问题:在实际记录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意外、异常或者问题。

需要详细地记录下来,并在可能的情况下进行解释和分析。

9.备注和签名:在每份原始记录的最后,可以写下一些额外的备注和评价。

同时,在该份记录完结时,需要有记录者的签名和日期。

10.纸质或电子:根据不同的实验室或工作环境,原始记录可以选择纸质或电子形式进行保存。

无论使用何种形式,都需要保持良好的可读性和完整性。

总之,填写原始记录的规定可以帮助保障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也有助于保留记录者的观察和思考过程,以便于后续的分析和研究工作。

每个实验室或工作环境都可能有自己的具体规定,所以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和补充。

原始记录填写范例与解析

原始记录填写范例与解析

原始记录填写范例与解析在这日常生活中,有些记录真是不得不说,简直是个宝藏。

你想啊,原始记录,就像我们人生中的日记,里面藏着许多小秘密和小故事。

今天咱就来聊聊如何把这些记录填写得既有趣又实用,让它们不再是冰冷的文字,而是有温度、有灵魂的东西。

就像吃饭前的一道开胃菜,既能让人垂涎欲滴,又能引出后面的大餐。

咱得明白,记录的意义不只是记住一些琐事,更是对生活的一种反思。

想想那些小事,比如你早上吃了什么,路上遇到的搞笑事,甚至是昨晚看了个什么搞笑视频,心里都能乐开花。

记下来,谁知道以后翻出来会不会笑得合不拢嘴呢?记得有次,我写下了一个朋友因为喝了太多水结果跑了三次厕所的搞笑经历,后来我们聚会时每次提起,都笑得前仰后合,感觉那一刻像是又回到了当时,真是太好玩了。

再说说内容,别小看那些细节,有时候一件小事能引出一段故事。

比如你那天吃了个奇怪的午餐,外卖送来时箱子都变形了,里面的饭菜像是经历了一场小型地震,真是哭笑不得。

你可以描述一下那餐饭的颜色、香味,甚至是吃到嘴里的感觉,那一瞬间,仿佛都能闻到那股香气。

加入些幽默的语气,像“我以为这是我的午餐,结果变成了‘地震餐’”这种小调侃,绝对能让人忍俊不禁,倍儿有趣。

记录也不单单是有趣,咱得把心情也带进去。

写下当下的心情,比如心情低落的时候,看到窗外的阳光洒进来,忽然觉得生活还是有点温暖的,那种对比能让人感到力量。

写点“今天心情像阴天,结果遇到了个阳光灿烂的人”这种感悟,让人觉得生活就是这样充满戏剧性,真是充满了意外的惊喜。

然后,记得不要只关注记录的格式,那些都是小事。

内容才是王道。

别把自己逼得太紧,写的时候随意点,像跟朋友聊天一样。

可以用俚语、方言,甚至加点小插图,像画画一样,把自己心里的想法变成形象。

那样的话,记录起来会特别有趣,等到再回头看,仿佛又回到了当初的那个时刻,真的特别有意思。

说到记录的方式,咱也可以变着花样来。

纸笔当然经典,但手机也很方便。

拍个照片,附上简短的文字,既直观又生动。

如何完整准确填写原始记录?

如何完整准确填写原始记录?

如何完整准确填写原始记录?在样品记录中应具体包含全部的样品信息,在检测记录中可只记录样品名称和试验室样品唯一性编号,以及样品到达试验室后的处置记录。

三、依据的检测方法的填写在不引起混淆的状况下,可只记录方法的标准及发布年号或依据的文件名称、编号及发布年号。

假如要记录试验室标准操作规程,此时可只记录名称、文件编号及版本号。

当依据的文件中规定有多个方法时,应精确记录方法名称或章条号,确保方法依据的唯一性。

四、仪器设备及标准物质填写1、记录主要的直接出具数据的关键设备,假如试验室认为其他设备也很重要,也应记录。

通常,应记录使用的仪器设备名称、仪器设备的唯一性编号,必要时还应记录量值溯源信息;2、记录所使用的标准物质及质控物质的名称、有证标准物质的编号及其有效期,标准溶液的标准值及有效期,必要时还要记录储备液的有效期、使用液的有效期。

五、重要配件试剂药品和工具填写必要时,应记录检测中使用的重要配件(如色谱柱及其规格型号)、对检测结果有直接影响的重要试剂药品和工具等。

检测记录设计人员应对这些内容进行识别,确保不会漏记,必要时可与有关人员争论确定。

六、环境条件填写检测方法对环境条件有要求,试验室要记录检测当时的环境条件。

记录环境条件的目的是为了证明检测当时的环境条件满意方法标准的要求。

因此,检测人员在检测开头前,应经过对环境条件满意方法要求的推断,确认满意要求之后记录。

七、检测过程记录1、通常,检测依据的方法文件中对过程有具体的规定,试验室应用简略的、规律严密的文字记录实际检测操作过程,用以证明检测过程满意依据文件的要求。

示例:某方法文本要求样品在烘箱中(105+5)℃条件下烘干2h。

试验室应记录烘干开头时间、烘干结束时间、开头的温度、中间温度、烘干结束温度5个数据,用以证明烘干过程满意方法要求。

2、设计过程记录表单时,可将文字描述部分固定,留出数字空白处,检测人员在记录时,只需填写数据即可。

通常,至少在一段时间内,仪器设置的条件记录不会转变,这些记录可固定。

原始记录的填写、复核、分析制度制度

原始记录的填写、复核、分析制度制度

原始记录的填写、复核、分析制度
1、原始记录应采用规定的格式或表格,用钢笔或圆珠笔填写,原始记录不得随意涂改或删除。

除非特殊情况,一般不允许外单位人员查阅原始记录。

2、填写原始记录应做到字迹工整,数据准确,内容真实。

所列栏目填写齐全,未做试验的项目在相应的空栏内打一横线或加以说明。

3、原始记录如确需更改,作废数据应用钢笔或圆珠笔划两条横杠,将正确数据填在上方加盖印章或签名。

4、校对者必须认真核对全检测数据。

原始记录上必须有检验、审核人员签字。

5、数据计算按规定公式进行计算,计量单位准确,审核员必须对数据计算进行复核,复核无误后签字认可。

6、需要统计分析的数据严格按照数理统计进行分析评定。

7、各试验员负责日常原始记录管理,每月整理报资料员归档。

8、原始记录在检测报告发出后,送资料员存档,保存期为工程竣工后两年。

检验原始记录和检验报告填写要求

检验原始记录和检验报告填写要求

检验原始记录和检验报告填写要求在科学实验和研究中,原始记录和检验报告的填写要求是非常重要的。

它们不仅能够记录实验过程中的关键细节,还能够帮助其他人正确理解和评估实验结果。

在填写原始记录和检验报告时,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规范,以确保记录的准确性和可读性。

首先,原始记录应该包括实验的目的、材料和方法、实验结果和观察、所用的仪器和设备、记录的时间和日期等必要信息。

这些信息对于重现实验以及进行数据分析和统计都是至关重要的。

因此,在填写原始记录时,需要尽可能详细地记录这些信息,以免遗漏重要细节。

同时,在记录实验结果和观察时,应该尽量客观、准确地描述所观察到的现象和数据。

不应该有主观的评价或推测,而应该只描述实际观察到的结果。

此外,如果实验中出现了干扰因素或异常情况,也应该将其记录下来,以便后续的分析和解释。

原始记录还应该具有良好的可读性和结构性。

记录应该清晰、整洁,并且使用清晰的语言和图表来展示数据。

可以使用表格、图表等方式来组织数据,以便更好地展示实验结果。

此外,应该使用规范的单位和符号来表示数据,以确保其准确性和一致性。

在填写检验报告时,需要按照规定的格式和要求来撰写。

报告应该包括标题、摘要、引言、材料和方法、结果和讨论、结论等部分。

每一部分的内容应该清晰、简洁,并且有逻辑性地组织。

标题应该准确而具有描述性,摘要应该概括实验的目的、方法和结果,引言应该介绍实验的背景和相关文献,材料和方法应该详细描述实验的步骤和所用材料,结果和讨论应该展示和分析实验结果,并进行适当的解释和推理,结论应该总结实验的主要发现和意义。

此外,检验报告还应该遵守学术道德规范。

如果引用了他人的工作或结果,应该正确引用并注明出处。

不应该抄袭或伪造数据,应该保持诚实和透明度,以确保研究的可信度和可靠性。

总而言之,填写原始记录和检验报告需要严格遵循一定的要求和规范。

准确、客观、清晰、整洁是填写的基本原则。

保持良好的可读性和结构性,遵守学术道德规范同样重要。

分光光度法分析原始记录

分光光度法分析原始记录

分光光度法分析原始记录实验目的:本实验通过分光光度法分析一种未知溶液中其中一种化合物的浓度,以及该化合物在不同波长下的吸光度。

实验步骤:1.首先,准备一系列稀释溶液,包括未知溶液的不同浓度和纯溶剂作为对照组。

2.使用试剂架和波长选择器装置将分光光度计调整到所需波长。

3.将样品溶液(包括对照组)均匀地放置在试剂皿中,并将试剂皿放在分光光度计的样品槽中。

4.打开分光光度计,选择所需波长,并将零点校准到纯溶剂。

5.依次测量每个样品的吸光度,记录在实验记录表中。

实验数据记录表:实验记录表1:未知溶液浓度与吸光度的关系浓度 (mol/L) ,吸光度-------------,--------0.001,0.2350.002,0.4150.003,0.5840.004,0.7210.005,0.838实验记录表2:未知溶液在不同波长下的吸光度波长 (nm) ,吸光度-----------,--------400,0.542420,0.612440,0.677460,0.728480,0.782500,0.819520,0.845540,0.867560,0.892580,0.915600,0.939数据处理:1.通过实验记录表1,可以绘制未知溶液浓度与吸光度的曲线图,以观察其趋势。

2.对于实验记录表2,可以选择其中一个波长,绘制未知溶液浓度与吸光度之间的关系曲线,以计算该化合物的浓度。

结果分析:1. 从实验记录表1的浓度与吸光度的关系曲线中,可以确定未知溶液的浓度为0.006 mol/L。

2. 从实验记录表2的波长与吸光度的关系曲线中,可以选择波长540 nm进行测定,计算出未知溶液中该化合物的浓度为0.008 mol/L。

结论:通过分光光度法分析,得到了未知溶液中其中一种化合物的浓度,为0.006 mol/L,并确定了该化合物在波长540 nm下的吸光度为0.867、根据浓度与吸光度的关系可以计算出该化合物的摩尔吸光系数,并进一步对其进行鉴定和定量分析。

分析原始记录的书写规范

分析原始记录的书写规范

分析试验原始记录书写规范原始记录是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总结的原始资料,为保证药品检验检验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化,原始记录必须做到:原始、真实、完整、条理、整洁。

一、基本要求1、应用黑色或蓝黑色笔在A4不带页码的活页纸上记录(海光、江奥)。

2、用电脑打印的数据、图谱,应剪贴于记录的适宜处,并有操作者签名;用热敏纸打印的数据、图谱为防止日久褪色,应将主要数据记录在原始记录纸上,并及时复印妥善保存。

3、使用药典、指导原则、参考书等中的规范性语言,如片剂的“重量差异”而非“片重差异”,“崩解时限”而非“崩解度”等。

4、错误的地方应用一条短横线划去并签署姓名和日期;忌讳涂抹、刀剐,以使错误的内容不可辨认。

5、图谱的打印、原始记录的书写、资料的整理、对照品台帐、仪器使用记录应与试验同时进行,忌讳试验全部结束后再打印图谱、书写记录、整理资料。

6、注意试验先后顺序,原始记录的顺序并非质量标准的顺序,而应根据各项试验时间的先后顺序书写,同时注意试验的先后顺序安排,比如:(1)比旋度、吸收系数、含量等需要折算水分或干燥失重的试验项目应在水分或干燥失重测定后进行;(2)熔点测定第一法需要用干燥的样品,所以应在干燥失重测定后进行。

7、开始试验前在眉头写明试验日期、内容、目的,特别是日期,严禁事后补填。

8、每一项试验均应写明检验依据,包括出处、版本、页数、标准号等内容。

9、每一项试验均应写明所用仪器的名称、型号、厂家;所用试剂的名称、规格、批号、厂家等。

10、检验中所使用的标准品、对照品、异构体、消旋体、对照药材等,应记录其来源、批号、使用前的处理,用于含量(或效价)测定的,应注明其含量(或效价)和干燥失重(或水分)。

11、详细记录操作过程,如称样量、溶剂、溶解稀释方法、测定方法等。

12、记录试验真实结果(严禁为了凑出符合规定的数据而修改),计算(注意有效数字和数值的修约及其计算,详见《中国药品检验标准操作规程》P450),结果判断,根据标准限度(注明标准限度)对结果进行判断、讨论,无论成败(包括复试),均应详细记录,对废弃的数据或失败的试验,应及时分析其可能的原因,为能够作出正确的试验结果做铺垫。

原始记录的填写要点

原始记录的填写要点

原始记录的填写要点
1、记录内容填写要真实、及时、准确,有时间要求的,必须及时填写,不得提前或推后;
2、字迹清晰不得潦草,按仿宋体一笔一划书写,字体大小要均匀,一律用碳素笔写;
3、不得撕毁、胡写乱画、或任意涂改,确需更改时,应用横线划去(不得涂改)盖章后在旁边重写,不得用刀或橡皮改正;每页不得出现两次以上错误。

4、按表格内容填写,不得有空格,如无内容时一律用“—”表示,内容与上项相同时应重复抄写,不得用“〃”或“同上”表示;
5、车间各班组、岗位的相关记录应做到相互连贯、前后一致,同一批次产品的各有关记录不应自相矛盾或数据不能衔接;操作者,复核者均应在签名处盖章(或签字),不得只写姓氏。

6、填写日期一律横写,年份按四位填写,日、月按两位填写,不得简写。

如:2004年05月17日不得写成“04”、“5/17”或“17/5”;
7、如实记载本岗位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时间及解决方案、处理结果等。

8、必须写清楚起停车原因及时间。

9、在处理故障及设备检修过程中,要将断电、挂牌、监护人姓名等安全事项及措施一并进行填写。

原始记录评价以及分析包括

原始记录评价以及分析包括

原始记录评价以及分析包括1. 原始记录评价原始记录是科学研究数据的重要来源,因此对原始记录的评价是非常重要的。

在评价原始记录时,应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首先,要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数据的来源应该来自可靠的渠道,并且应该有严格的数据质量管理措施,如数据采集、数据录入、数据清洗、数据验证和数据分析等。

如果数据的可靠性有问题,就不能保证研究结论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数据的完整性其次,数据的完整性也是非常重要的。

数据应该覆盖整个研究范围,并且不应该存在遗漏或者删除数据的情况。

如果数据不完整,就会影响到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3) 数据的一致性还有,数据的一致性也是原始记录评价的重要方面之一。

数据应该在整个研究过程中保持一致性,不应该存在数据之间的矛盾或者违背常理的现象。

4) 数据的机密性和安全性最后,要注意数据的机密性和安全性。

原始记录中可能包含有关个人或机构的敏感信息,这些信息需要得到妥善的保护,以避免泄露或滥用。

2. 分析原始记录分析原始记录是研究中的重要环节之一,通常需要进行以下几个步骤:1) 数据清洗和整理首先,需要对数据进行清洗和整理。

这意味着删除重复或无关的数据、缺失数值的数据、异常值和离群值等。

通过数据清洗和整理,可以为后续的数据分析提供更准确、可靠、有用和可读的数据。

2) 探索性数据分析接下来,进行探索性数据分析。

探索性数据分析是通过数据可视化和描述性统计等方法探索数据之间的关系,发现数据的特征和模式。

此外,还可以通过探索性数据分析发现数据中的缺陷和异常情况,并决定是否需要进一步的分析或数据清洗。

3) 统计分析和模型建立最后,进行统计分析和模型建立。

根据研究目的和假设,选择合适的统计方法和模型进行分析,检验假设,探索数据之间的关系,为研究结论提供支持和解释。

总之,分析原始记录需要细心、耐心和系统性。

无论是对原始数据的评价还是分析,都需要遵循科学原则和研究伦理,确保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可解释性。

原始记录填写解析

原始记录填写解析

根据GB50300-201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规定,检验批验收时,应进行现场检查并填写现场验收检查原始记录。

该原始记录应由专业监理工程师和施工单位专业质量检查员、专业工长共同签署,并在单位工程竣工验收前存档备查,保证该记录的可追溯性。

现场验收检查原始记录填写的注意要点如下:
1.单位(子单位)工程名称、检验批名称及编号按对应的《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填写;
2.验收项目:按对应的《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的验收项目的顺序,填写现场实际检查的验收项目及设计要求及规范规定的内容,如果对应多行检查记录,验收项目不用重复填写;
3.编号:填写验收项目对应的条文号;
4.验收部位:填写本条验收的各个检查点的部位,每个部位占用一格,下个部位另起一行;全数检查项目可按区域、施工段划分。

5.验收情况记录:采用文字描述、数据说明等的方式,说明本部位的验收情况,不合格超标的必须明确指出;对于定量描述的抽样项目,直接填写检查数据;(原始记录中验收情况记录需要用文字描述的根据相关验收规范条文把不是肯定句的改为肯定句填写。

如验收规范没有具体的要求,例如:只说明要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那么我们就需要找到这边相关标准,然后根据相关标准填写验收情况记录。

验收记录中抽查项目是数值的,软件点击原始记录得到规范范围的一个偏差值,仅供参考。

工程实际中填写原始记录数值应是施工现场实际得到的实测值。


6.备注:发现明显不合格的个体的,要标注是否整改、复查是否合格;
7.校核:监理单位现场验收人员签字;(专业监理工程师)
8.检查:施工单位现场验收人员签字;(质检员)
9.记录:填写本记录的人签字;(施工员/专业工长)
10.验收日期:填写现场验收当天日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对不同检验项目记录的书写要求 a.性状

溶解度 相对密度 熔点 旋光度 吸收系数 酸值
b. 鉴别


呈色反应或沉淀反应:记录简要的操作过程,供 试品的取用量,所加试剂的名称与用量,反应结 果(生成物的颜色,气体的产生或异臭,沉淀物的 颜色或溶解等)。 气(液)相色谱:如为引用检查或含量测定项 下所得的色谱数据,记录可以简略;但应注明 检查(或含量测定)项记录的页码。


5.检验算过程中至少应比标准规定多保留 一位小数,具体规定按《有效数字和数值的修约及运 算规程》执行。当检测结果小于定量限而大于检测限 时,应报告“<LOQ”。 4.5.3 当检测结果小于检测限时,应报告“ND”
6. 检验结果的报告
每一检验项目最后的检验结果均应填写在检验报告书右列检验结果栏 内。 检验报告书内容还应包括检验依据和检验结论。 检验报告书均应有签发者、复核者和主检者签名。 已审核后的批检验记录送到质量管理部评价归档。
(3)检验过程中,可按检验顺序依次记录各检验项目,内容包 括项目名称、检验日期、实验条件(如实验温度、仪器名称型号 和校正情况等)、观察到的现象(不要抄标准,而应是简要记录 检验过程中观察的真实情况;遇有反常的现象则应详细记录,并 鲜明标出,以便审查研究)、实验数据、计算和结果判断等。



(4)检验记录有误时,可用单线划去保持原有的字迹可辨认, 不得擦抹涂改;并应在修改下签名或签章,以示负责。检验结果 无论成败(包括必要的复试),均应详细记录、保存。对废弃的 数据或失败的实验,应及时分析其可能的原因,并在原始记录上 注明。 (5)检验中使用的对照品或标准品,应记录其来源、批号和使 用前的处理;用于含量测定的,应注明其含量和干燥失重(或水 分)。 (6)每个检验项目均应根据检验结果做出单项结论(合格或不 合格),并签署检验者的姓名。
原始记录的填写
1.检验记录与报告书模板的起草、审核、批准

起草 质检员
审核 实验室主任
批准 质量部经理

模板要求
体现所被测样品名称、批号、规格。 应有检验人签名与检验日期。 使用仪器检测时,应注明仪器型号、仪器编号,进行色谱等检测 时,同时应注明色谱柱型号与编号。 用标准物质时,应注明标准物质的来源、批号与含量。

3.检验记录填写的基本要求

(1)检验记录采用统一印制的记录纸和各类专项检验记录表,并用蓝色 或黑色墨水笔书写(显微绘图可用铅笔)。凡用电脑打印的数据与图谱, 应附于原始记录后,并有操作者签名和日期。应对检验记录的表头内容 进行填写,包括品名、批号、规格、检验日期和检验依据等。

(2) 检验依据应列出标准名称、版本号或标准的文件编号。

误差小,表示测得值和真实值接近。测得准确度高。
相对误差是误差在真实值中所占百分数。
误差表示方法

误差、有效数字



过失误差:操作人员的粗心大意或未按操作规程做,可避 免。
误差表示方法

误差、有效数字

准确度: 定义:是指试验测得值与真实值之间的相符合的程度。 准确度的高低常以误差的大小来衡量。 误差有两种表示方法:绝对误差、相对误差 绝对误差(E)=测得值(X)-真实值(T) 相对误差(E%)=(测得值-真实值)/真实值×100%


C.检查
pH值(包括酸度、碱度或酸碱度) 溶液的澄清度与颜色 氯化物(或硫酸盐) 干燥失重 水分 灰分 装量(重量)差异






D.含量测定
重量分析法 容量分析法 紫外分光光度法 气(液)相色谱




e.微生物限度
细菌数记录各培养皿中各稀释度的菌落数,空白对照平皿中有无 细菌生长,计算,结果判断. 霉菌数和酵母菌数分别记录霉菌及酵母菌在各培养皿中各稀释度 的菌落数、空白对照平皿中有无霉菌或酵母菌生长,计算,结果 判断。 大肠菌群MPN计数记录培养条件及各稀释度试管结果,复发酵试 验所用的培养基、培养条件和培养结果,查表,计算,结果判断。 控制菌记录供试液前增菌、增菌培养的条件及结果,分离培养时 所用的培养基、培养条件和培养结果(菌落形态),结果判断;出 现疑似菌需作进一步鉴定的,应及时送第三方检验机构进行检测 确认



(3).QA项目负责人须先核对供方COA与本公司的质量规格指标,并对 检验记录审核无误后,出具报告书,交QC主管或指定授权人审核, 由质管部经理或授权放行人批准后方可发放。若项目负责人发现检验 记录填写内容存在问题时,及时向质管部经理或授权放行人反映,并 通知QC主管进行调查,确认无误后,由QA出具检验报告书,交QC主 管审核,由主管批准后方可发放。 (4).一批产品只填发一次报告书,如有特殊情况需换发检验报告时, 原检验报告必须追回。
对温湿度要求比较严格时,应在实验记录中记载温湿度。 成品检测报告,在无特殊说明时,国内客户采用中文模板,国 外客户采用英文模板。 其它作规定的项目,应按国际惯例书写




名称 批号 规格
2.检验记录与报告的领用、发放与收回
(1).批准后的检验记录与报告书原件交质管部QA保管,QC指定专 人负责根据使用需求及时备份,QC指定专人在每张表格发放前盖 上“受控文件、复印无效”的印章,领取时QC人员需先确认检验 记录是否为最新版本,复印是否清晰,有无遗漏,确认无误后填 写《检验记录发放、收回记录》。 (2). 检验人员填写好检验记录后,交由QC主管或指定授权人进行 复核,复核内容应包括记录页数、图谱页数等信息是否齐全。并 在记录上签字,再将记录交QC指定人员,及时填写《检验记录发 放、收回记录》,注明所交检验记录的批号等内容。
误差、有效数字

偶然误差:随机的、不可避免的,呈正态分布又称随机误 差,是由某些难以控制、无法避免的偶然因素造成的,其 大小与正负都是不固定的。如操作中温度、湿度、灰尘等 的影响都会引起分析数值的波动。

产生原因:操作中温度、湿度、灰分等的影响都会引 起分析数值的波动。
减少偶然误差应重复多次平行实验并取平均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