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培根随笔论爱情读后感
2023年文学_《培根随笔》读后感(精选3篇)
![2023年文学_《培根随笔》读后感(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7687c918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86.png)
2023年《培根随笔》读后感(精选3篇)《培根随笔》读后感1《培根随笔》是十九世纪英国的著名作家弗朗西斯·培根一生心血之结晶。
在这本书中,培根几乎谈遍了人类生活的的方方面面。
他见解独到,发人深省,令人回味无穷。
我是在六年级的时候接触这本书的,当初是因为朋友的极力推荐,其实我当时很不以为然。
但之后某一天因为实在无聊,才让它重见天日。
不知不觉中,我竟然迷上了这本书。
每个章节我都要看许多遍,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的《论死亡》中的一句:“复仇之心可以征服死亡,爱恋之心足以蔑视死亡,荣誉之心会献身死亡,悲痛之心会奔赴死亡,恐惧之心会预期死亡。
”对此,我深有感悟:一个人在仇恨的驱使下,可以做出任何事,为了报仇,就连付出性命都在所不惜;当两个人相爱,并且爱得很深的时候,死亡便在他们心中变的微不足道;人为了获得赞赏,为了让自己名留青史,为了让别人在提到自己的名字时用华丽的辞藻来修饰,可以将自己的生命献给死亡;一个人在极度悲痛、伤心之时,可能会因为承受不住而自杀什么的;人在因为什么东西而担惊受怕的时候,就会不由自主的想起自己的未来,为自己的命运而担忧……虽然我可能永远不会因为这些东西而投向死亡轻柔的怀抱,因为我的人生很平淡,而且可以说大部分的人生都是很平淡,但这并不妨碍我追求轰轰烈烈的人生,甘于平凡,却不甘于平庸。
虽然我现在并不大,但也并不小,已经能明白死亡的含义了,死亡意味着离别、痛苦,不仅是自己的,还有家人,如果争气一点的话,可能还会有更多人,但我觉得能为别人作出贡献的死亡才是有意义的,像普通人一样,碌碌无为的过完自己的一生。
我不想在生命的尽头,当走马灯放映时,像看一场烂片一样索然无味,甚至心生厌恶。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每当我吟诵李清照的这句诗时,就会心潮澎湃。
有人可能觉得我好高骛远,都还没成年就想死的事,但我觉得这是对人生的一种不满,是一种拒绝平庸的表现。
培根的每句话都蕴藏着做人的道理,从他的话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三观非常正直的人。
《培根随笔》的读后感500字作文范文10篇
![《培根随笔》的读后感500字作文范文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421a9096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7c.png)
《培根随笔》的读后感500字作文范文10篇《培根随笔》是一本充满哲学智慧的书。
培根这位先哲将他对这个世界的思考以文字的形式呈现给我们,我们自然是获益匪浅。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培根随笔》的读后感500字作文范文10篇,欢迎大家阅读和采纳!《培根随笔》的读后感范文一无论是在《伟大的复兴》还是《新工具》等著作里,培根,这位伟大而又传奇的笔者以他永不言败的斗志书写了一篇又一篇的动人的乐章。
他以笔代戈,以热血铸剑影,在中国近代,无疑只有鲁迅先生才有资格与他相媲美。
在这五十多篇的随笔中,我感受最深刻的是《论美》这篇文章。
这是一篇围绕“美”而谈天说地的佳作。
读完它,我恍然大悟,人是没有十全十美的,而且我们每个人的理想与目标不同。
所以,每个人所追求的果实也各不相同。
世界上不可能有完美,我们应该多看看别人的优点。
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为将来未知的旅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不要抱怨自己外在的缺陷,只有内在美才是永不凋谢的美。
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形体之美要胜于颜色之美,优雅行为之美又胜于形体之美。
”形体是一个人的外表,而行为是指举手投足间的动作神态。
这才是真的美。
如今,有些人只注重外在的美丽,却忽略了内在的美丽,人的外表固然重要,但如果没有内心,光有外表,也不过只是个躯壳,又怎么能算得上是美丽呢?所以一个不漂亮却有美德的人才是令人肃然起敬的。
培根一生竭力倡导“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论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
他的进步思想一直推动着社会的进步。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培根随笔》正是像这阶梯一样,推动着人们一直向前进。
《培根随笔》——我人生的导师。
《培根随笔》的读后感范文二弗兰西斯·培根是英国哲学家、思想家、作家和科学家。
被马克思称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
在他有生之年撰写了这部举世闻名的著作《培根随笔》。
2021年《培根随笔》读后感(精选5篇)
![2021年《培根随笔》读后感(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bf786c8977232f60ddcca1ef.png)
What we are most proud of is not that we never fall, but that we can get up every time we fall.通用参考模板(页眉可删)《培根随笔》读后感(精选5篇)《培根随笔》读后感1我看到了《培根随笔》这本书。
培根的__,散发着古老的悠远的的历史的味道。
"高度的阅历、丰富的想象、有力的机智、透彻的智慧。
他把这种智慧用在一切对象中最有趣的那个对象,即通常所说的人世上。
这是培根的特色。
"《论真理》是整本书的第一篇,也是我最喜欢的一篇。
它表达了培根对真理的崇敬之情。
培根认为感官上可以感知的是最低级的感知,而理智上的认知则是级的认知。
在他看来,只要拥有真理和光明,世界就显得无比光明和快乐,就是人间的天堂。
应该敬佩这位先哲,这个追求真理的先驱者,是指引人们走向光明的英雄。
"培根勋爵是一位诗人。
他的语言有一种甜美而庄严的节奏,这满足我们的感官,正如他哲理中近乎超人的智慧满足我们的智力那样。
他的__的调子,波澜壮阔,冲击你心灵的局限,带着你的心一齐倾斜,涌向它永远与之共鸣的宇宙万象。
"这本书就是要细细品尝,慢慢消化的茶。
要读透了才能知道,其中的道理,要喝到最后了,才可以尝到甜头。
即使这只是一本随笔集!《培根随笔》读后感2《培根随笔》就是一部写道理的__集锦,没有华丽的辞藻和声情并茂的人物,只有无限的讨论与研究,真是是物必谈,无所不谈。
本书作者,自然就是弗兰西斯-培根英国哲学家和文学家。
一六〇三年被封爵士,一六一三年升为首席检察官,一六一七年成为掌玺大臣,一六二〇年被封为子爵。
一六二一年被控受贿,从此下野,脱离官场。
一六二六年死于实验。
本书的道理,均是其一生中经历中总结出来的。
还有其中一些完全是十七世纪的思想,例如:世上的确有人好见异思迁,视固守信仰为枷锁缠身,故而在思想行为上都追求自由意志。
培根随笔读后感优选10篇
![培根随笔读后感优选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13327d8e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df.png)
培根随笔读后感优选10篇培根读后感。
经过细心选择栏目我为您打造了一款名为“培根随笔读后感”的精品,作文是思维与语言的交汇是自我展现的机会,写作文有助于我们培育良好的规律思维力量。
有的文章让人看了赏心悦目,关于作文模板详细该如何使用呢?培根随笔读后感(篇1)《培根随笔》是与《海底两万里》一齐买的,起初,我对它比对更没有爱好,除了看起来古板的书名,还有刚开头翻阅时乏味的资料,都使我不愿再看它其次眼,于是,它被我残忍地扔到了乱七八糟的旧东西里。
在网上,我了解到这是一本评价极其高的书,看了出于书中的各种真理名言,我便知道了,这是肯定是一本值得一看的好书。
从杂物堆里将被埋几个星期的翻出来,沉下心,将书翻开。
是英国随笔文学的开山之作,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读之如同倾听高人赐教,受益匪浅"。
弗兰西斯·培根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哲学家和文学家,被称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试验科学的真正始祖"。
他竭力提倡"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规律修辞使人善辩。
"在中,培根说道:"人的天性如同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
"可见求知能够转变人的命运,在我们的一生中是相当重要的。
在《论友情》中,培根说道:"假如你把欢乐告知一个伴侣,你将得到两个欢乐;而假如你把忧愁向一个伴侣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
"这说明白伴侣是我们身边必不行少的一个主角,能够为我们的生活增加颜色。
是一篇关于"美"的经典之作,语言简洁,内涵深刻,布满哲理,重点论述人就应怎样对待外在美和内在美的问题。
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形体之美要胜于颜色之美,优雅行为之美又胜于形体之美。
"因此,不好埋怨自己外在的缺陷,只有内在的美才是永恒的美。
美德重于美貌,把美貌与美的德行结合,美才能真正发出光辉。
读《培根随笔》有感15篇
![读《培根随笔》有感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b0ff8c0e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83.png)
读《培根随笔》有感15篇读《培根随笔》有感1《培根随笔》是英国十七世纪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和经验主义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所著。
这位被马克思称之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真正始祖”科学家,出生于豪门,自修获得律师资格并步入政界,几经波折后成为了国家重臣,最后又因一桩受贿案被国会弹劾去职。
《培根随笔》主要讲叙培根在不同角度看待事物态度和想法。
本书内容涉及到政治、经济、宗教、爱情、婚姻、友谊、艺术、教育和伦理等,对于各种方面内容培根都写出了自己想法,从字里行间透露出培根人生态度和处事方式。
在这数十篇随笔中,给我印象最深,是《论友谊》。
他在这篇随笔中写到:“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
”这说明在我们生活中,朋友是我们身边必不可少角色,他给我们生活增添了一份色彩。
当遇到困难时,朋友是一个可靠支柱,让我们可以得到依赖;当我们跌倒时,朋友是一枝拐杖,扶助我们站起来,并告诉我们:“从哪里跌倒就从那里站起来!”当我们做事想半途而废时,朋友是一本备忘录,提醒我们一定要坚持到底;当我们获得成功时,朋友是一本字典,教我们下一步应该怎样做,且时刻告戒我们“胜不骄,败不馁”。
朋友是可以倾诉、可以依赖、可以寻求帮助人,我们应该珍惜身边所有朋友,他们不仅是一种角色,他们还是我们良师益友。
在这五十八篇随笔中,(读书笔记 )我们可以看出各有各蕴涵深远意义,而且弗朗西斯培根曾说:“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
”一个好学深思读书人,往往是一个才情并茂,文采飞扬人。
而培根正是这样一个人,他随笔展现了他文采,展现了他人格,也展现了他论点。
我们可以将这本书读多几遍,必定会明白其中道理。
读《培根随笔》有感2培根是英国著名学者,作家、思想家与科学家。
《培根随笔》这本书对我有很大感触与收获,他人生哲理启发了我,他所说论是我们人生上缺点与优点以及人生观。
在这本《培根随笔》中,培根写到了政治,宗教、友谊、艺术、性格、教育等话题,以及触及到人类生活方方面面。
培根随笔三则—论求知、论爱情、论美_读后感
![培根随笔三则—论求知、论爱情、论美_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1e254f255a8102d276a22f5c.png)
一、论求知求知可以作为消遣,可以作为装饰,也可以增长才干。
当你孤独寂寞时,阅读可以消遣。
当你高谈阔论时,知识可供装饰。
当你处世行事时,正确运用知识意味着力量。
懂得事物因果的人是幸福的。
有实际经验的人虽能够办理个别性的事务,但若要综观整体,运筹全局,却唯有掌握知识方能办到。
求知可以改进人和天性,而实验又可以改进知识本身。
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
实习尝试则可检验修正知识本身的真伪。
狡诈者轻鄙学问,愚鲁者羡慕学问,唯聪明者善于运用学问。
知识本身并没有告诉人怎样运用它,运用的方法乃在书本之外。
这是一门技艺。
不经实验就不能学到。
不可专为挑剔辩驳去读书,但也不可轻易相信书本。
求知的目的不是为了吹嘘炫耀,而应该是为了寻找真理,启迪智慧。
有的知识只须浅尝,有的知识只要粗知。
只有少数专门知识需要深入钻研,仔细揣摩。
所以,有的书只要读其中一部分,有的书只须知其中梗概即可,而对于少数好书,则要精读,细读,反复地读。
有的书可以请人代读,然后看他的笔记摘要就行了。
但这只限于质量粗劣的书。
否则一本好书将象已被蒸馏过的水,变得淡而无味了!读书使人的头脑充实,讨论使人明辩是非,作笔记则能使知识精确。
因此,如果一个人还原做笔记,他的记忆力就必须强而可靠。
如果一个人只愿孤独探索,他的头脑就必须格外锐利。
如果有人不读书又想冒充博学多知,他就必定很狡黠,才能掩饰他的无知。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
总之,“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
由此可见,人们应当十分警惕这种感情。
因为它不但会使人丧失其他,而且可以使人丧失自己本身。
至于其他方面的损失,古诗人早就告诉我们,那追求海伦的人,是放弃了财富和智慧的。
美德好比宝石,它在相互背景的衬托下反而更华丽。
同样,一个打扮并不华贵却端庄严肃而有美德的人是令人肃然起敬的。
仔细考究起来,形体之美要胜于颜色之美,而优雅行为之美又胜于形体之美。
2023年培根随笔读后感(12篇)
![2023年培根随笔读后感(12篇)](https://img.taocdn.com/s3/m/6a28ef9e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2b.png)
2023年培根随笔读后感(12篇)培根随笔读后感篇1《培根随笔》的作者是弗兰西斯·培根。
他是英国思想家、作家和科学家。
这位一生追求真理的思想家,被马克思称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
在他所著的《培根随笔》中阐述的是“透彻的说理,隽永的警句”。
虽然这本随笔只有短短的58篇但篇篇都阐述了一个足以运用一生的真理。
在《论友谊》一篇中培根说过这样一句话:凡是与朋友分享快乐的人,都会更加快乐;凡是向朋友倾诉忧愁的人,都会不再忧愁。
友谊对于每一个人的人生都是必要缺少友谊的人就好比一个得了不治之症的人。
在《论习惯》一篇中培根说过这样一句话:性格可以左右人的思维,学识能够影响人的谈吐,但是,人的行动却往往取决于长期养成的习惯。
是啊,习惯可以主宰人的一生,一个好的习惯可以让你受益一生一世。
在《培根随笔》中最令我受益匪浅的一句话,是《论学习》一篇中的:读书为学,为的是获得享受、作为装饰、增长才干。
幽居养静之时,读书可以获得享受;高谈阔论之时,学问可以作为装饰;行事处世之时,知识可以增长才干。
如果一个不懂的这些的话,学习对他来说就是索然无味的。
读了《培根随笔》可以激发人们对理想的追求与对困难绝不轻言放弃、自强不息的精神和态度。
培根随笔读后感篇2弗兰西斯。
培根,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科学家,它不仅仅在文学、哲学成就显赫,在自然科学领域里同样建树颇丰,被誉为"法律之舌"、"科学之光",马克思称他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
《培根随笔》是英国随笔文学的开山之作,以其简洁的语言,优美的文笔,透彻的说理,迭出的警句,成为世界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散文作品之一,共58篇,内容却涉及了政治经济、宗教、爱情、婚姻、友谊等方面,都结构严密,行文紧凑。
《培根随笔》短小精悍,力求最短的篇幅摆足事实,讲清道理,具有诗的凝练和谨慎布局。
《培根随笔》读后感(15篇)_1
![《培根随笔》读后感(15篇)_1](https://img.taocdn.com/s3/m/97318efd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3d.png)
《培根随笔》读后感(15篇)《培根随笔》读后感1《培根随笔》共五十八篇,内容涉及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语言简洁,文笔优美,说理透彻,警句迭出,几百年来深受各国读者喜爱。
培根学识渊博且通晓人情世故,对谈及的问题均由发人深省的独到见解。
而作者培根,有着对哲学的执着,对政治的热衷,对生活的热爱,对理想的追求于对困难决不轻言放弃的精神。
他崇尚科学、发展科学的进步思想和崇尚知识的进步口号,一直推动着社会的进步。
这位一生追求真理的思想家,被马克思称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
在这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培根的各个方面,从《论真理》、《论死亡》、《说人之本性》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热爱哲学的培根。
从《论高位》、《论帝王》、《论野心》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热衷于政治,深谙官场运作的培根。
从《论爱情》、《论友谊》、《论婚姻与独身》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富有生活情趣的培根。
从《论逆境》、《谈幸运》、《论残疾》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自强不息的培根。
从《论伪装与掩饰》、《论言谈》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工于心计、老于世故的培根。
在数十篇随笔中,《论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是一篇关于“美”的'经典之作。
“善犹如宝石,以镶嵌自然为美;而善附于美者无疑最美,不过这美者倒不必相貌俊秀,只须气度端庄,仪态宜人。
”没错,形体之美要胜于颜色之美,而优雅行为之美又胜于形体之美。
所以,我认为人的外表很重要,但如果空有外表,且没有内涵,其不只是一具尸走肉?所以,人因为可爱而美丽。
一本好书可以使人明白一个道理,一本好书可以为人建造一条捷径,一本好书甚至可以改变人一生的命运!如同培根所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不得不肯定,从某一方面来说,这是一本使人上进的好书!《培根随笔》读后感2《培根随笔》不同于其他随笔,大部分随笔都是十分简洁明了。
有什么说什么,就如同一个小册子一般。
论爱情培根的随笔5篇
![论爱情培根的随笔5篇](https://img.taocdn.com/s3/m/8e73c42e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1e.png)
论爱情培根的随笔5篇培根说道: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
这说明了爱情是我们生命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下面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论爱情培根的随笔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论爱情培根的随笔1培根随笔》为英国十七世纪着名思想家,政治家和经验主义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所着。
书籍由《论真理》、《论死亡》、《论大胆》、《论自私》等篇章组成的。
书的内容涉及到政治、经济、宗教、爱情、婚姻、友谊、艺术、教育等等,几乎触及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看了《培根随笔》,让我感触颇深。
事实上,我并非每一篇文章的内容都能看懂,如:《论宗教统一》、《论放贷》、《论世道沧桑》我就无法体会其意旨是什么,因为里面涉及到的内容实在太广,我一个初中生怎能深刻品味一位大文豪家的杰作呢?借助了注释我有些仍是似懂非懂地领略了一些皮毛而已。
可就是这点儿皮毛却已经让我感慨万千了。
正如法国人文主义作家米歇尔·徳·蒙田所说的:“认识自己的无知,是认识世界的最可靠的方法。
”我的无知在看了《培根随笔》之后展现得淋漓尽致。
《论真理》让我知道“人生至乐莫过于高踞清新纯洁的真理之巅,俯瞰谷底种种缪误迷惘,云遮雾障。
”,《论死亡》让我明白死亡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与死亡俱来的一切。
《论逆境》让我发现原来顺境容易暴露恶习,而逆境却能展示美德,其铸就出的品质更令人折服。
《论作伪与掩饰》让我知道有时我们竟能“说一句假话,套一句真话”。
《论善与性善》让我学会了如何正确的为善,明白了何谓真正的正确的善。
《论贵族》让我知道新贵与世族的内在品质与分别,知道“新贵凭借权力的烘托,世族则经受过时间的洗礼”。
《论旅游》让我了解到旅游并不单纯只是一种休闲娱乐活动,旅游对年轻人而言是一种教育,对年长的人而言是一种经历。
《论狡猾》让我明白狡猾其实不是一种恶,也是一种充满智慧的技巧。
《论言谈》让我明白言谈的措辞恰当、说话的得都胜过雄辩滔滔、美艳阔论。
《培根随笔》读后感14篇
![《培根随笔》读后感14篇](https://img.taocdn.com/s3/m/310981a5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60b3845.png)
《培根随笔》读后感14篇《培根随笔》读后感14篇《培根随笔》读后感篇1这个暑假,我仔细阅读了《培根随笔》这本书,受益匪浅。
弗兰西斯培根1561年1月出生于一个官僚家庭,从此大半生几乎都献给了仕途和政治。
但在1621年,身为大法官、事业如日中天之时的培根,却因索贿而下野(这也是我对他的唯一不满),居家著书,于1626年4月去世。
读完培根的随笔后,我感想颇多,但最令我难以忘怀、对我人生最有启迪的便是我知道了如何评价一个伟人及他的著作。
看了这一本书,我敢于对大思想家提出质疑,我认为这是难能可贵的,也是正确的态度。
正如孟子云:“尽信书不如无书。
”书没白读。
谈到正确的、严谨的思想,有几句我喜欢的.名言,想与大家分享一下:“伴随死亡而来的比死亡本身更可怕”;“幸运让恶更加明显,而厄运使善更加出众”;“过分看重爱情的人都会放弃财富与智慧”;“读史令人明智,读诗令人聪慧,数学令人精细,物理学令人深沉,伦理学令人庄重,逻辑修辞则令人善辩”等等。
我之所以喜爱这些名言,不仅仅是因为它们正确之极,我找不出理由反驳,还因为他们对我的人生观、价值观有深远的影响,使我的思想更加成熟、稳重,对我将来的发展和为人处世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下面就该说说我提出质疑的话了。
请听这句话:“最有益于公众的丰功伟业历来都是由没有妻室或没有子女的人始创的。
”我始终认为这个观点太绝对、太极端了。
那有没有这样的伟人呢?有,当然有。
如周总理,如培根。
周总理是因为妻子邓颖超身体有状况,所以没有儿女。
我认为培根是受他的这种极端思想所致(虽然这只我的猜测),所以他只有妻子没有子女。
但是难道说有了子嗣就不能建立“最有益的丰功伟业”了吗?有子嗣的伟人数不胜数。
培根在文中说:“妻室儿女是成就大业的妨碍”,还说没有儿女的人“在感情上已娶了大众”、‘努力实现其精神的再现”。
我认为这些都太绝对。
有的人确实为了妻室儿女抛弃大业,但那些人不能代表全部,深明大义的人是不会为了儿女而抛弃大众,大多数伟人都会把妻室儿女和大众放在正确的位置,他们始终都有一颗清醒的头脑。
培根随笔论爱情读后感
![培根随笔论爱情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bf11b471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b1.png)
培根随笔论爱情读后感培根在《随笔论爱情》一文中,对爱情进行了深刻的探讨。
他认为爱情是一种强烈的情感,是人类内心深处最美好的感情之一。
在他看来,爱情不仅仅是一种感情,更是一种能够促进人类成长和进步的力量。
通过对这篇随笔的阅读,我对爱情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首先,培根认为爱情是一种让人心灵深处产生共鸣的情感。
爱情的产生不仅仅是两个人之间的感情交流,更是心灵之间的相通。
在爱情的陪伴下,人们能够感受到内心的温暖和安宁,这种情感的共鸣使人们更加珍惜爱情,也更加懂得如何去经营和维护爱情的火种。
其次,培根强调了爱情的包容和宽容。
他认为,爱情是一种宽广的情感,能够容纳对方的缺点和不足,能够包容一切不完美的地方。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矛盾和摩擦,但是只有通过包容和宽容,才能够让爱情长久地存在下去。
因此,培根鼓励人们在爱情中学会宽容,学会包容,这样才能够让爱情更加美好。
最后,培根强调了爱情的力量和影响。
他认为,爱情是一种能够激发人们内心潜能的力量,是一种能够让人变得更加优秀和完美的力量。
在爱情的陪伴下,人们能够变得更加坚强、更加勇敢,也更加有动力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因此,培根鼓励人们在爱情中发现自己的价值和意义,让爱情成为人生中最美好的陪伴和动力。
通过阅读培根的《随笔论爱情》,我对爱情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我明白了爱情是一种让人心灵深处产生共鸣的情感,是一种能够包容和宽容的情感,更是一种能够激发人们内心潜能的力量。
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会更加珍惜爱情,学会宽容和包容,也会让爱情成为我人生中最美好的陪伴和动力。
感谢培根的《随笔论爱情》,让我对爱情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感悟。
最新培根随笔论爱情原文
![最新培根随笔论爱情原文](https://img.taocdn.com/s3/m/4ff131af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2a.png)
最新培根随笔论爱情原文培根(Francis Bacon)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伟大思想家和文学家,他以哲学论文而著名。
其中,关于爱情的随笔是他思考人类情感和关系的重要作品之一。
以下是培根随笔论爱情的最新原文。
引言人类自古以来对爱情抱有着深厚的情感,它是我们生活中最为重要的情感之一。
然而,爱情的本质和特征一直是一个复杂而又引人深思的问题。
在本次随笔中,我将探究爱情的本质以及人们对爱情的不同理解和追求。
爱情的本质爱情是一种深刻的情感体验,它包含着对他人的真挚关怀和情感投入。
爱情的本质并非只是一种浪漫的情感,更应该是一种全面的、持久的情感体验。
在爱情中,人们能够体验到与伴侣之间的亲密关系、共同成长和精神上的契合。
爱情的类型爱情的类型多种多样,每个人对爱情的理解和追求也不同。
其中,浪漫爱情是最为普遍和广泛认同的类型。
它强调的是激情和浪漫的体验,在这种爱情中,人们会被对方的吸引力和魅力所吸引,感受到爱的冲动和热烈。
另一种类型是亲情,它是一种基于亲属关系的爱情。
亲情的特点是相互扶持、互相关怀和牵挂。
兄弟姐妹之间、父母和子女之间的亲情是最为典型的例子。
此外,还有友情、同情、爱国等不同类型的爱情,每种爱情都具有其独特的特点和表达方式。
爱情的追求与挑战爱情的追求是人类的一种基本欲望,人们渴望在爱情中找到幸福和满足。
然而,爱情的追求并非一帆风顺,其中包含着各种挑战和考验。
爱情的挑战来自于人们对于爱情期望的差异、个性的冲突、生活压力以及时间和距离的限制等因素。
在面对这些挑战时,人们需要通过沟通、理解和包容来解决问题,以实现爱情的持久和稳定。
结论总而言之,爱情是一种深刻的情感体验,它具有多种类型和表达方式。
人们对爱情的追求是一种基本欲望,但也会面临各种挑战。
通过理解和包容,人们可以在爱情中获得幸福和满足。
参考文献:- 培根,《随笔》,XXXX年。
培根随笔论爱情读后感
![培根随笔论爱情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73e400b2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d3.png)
培根随笔论爱情读后感《培根随笔论爱情》读后感。
《培根随笔论爱情》是一本探讨爱情与人生的经典之作,作者培根以其独特的思辨和观察力,深刻地揭示了爱情的本质和意义。
在读完这本书后,我深受启发,对爱情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思考。
在这本书中,培根通过对爱情的分析和探讨,揭示了爱情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他认为,爱情不仅仅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人生的态度和观念。
爱情可以是浪漫的,也可以是现实的;可以是甜蜜的,也可以是痛苦的。
爱情是多面的,它不仅仅是两个人之间的感情交流,更是一种生活的态度和选择。
培根还通过对爱情的历史和文化背景的探讨,揭示了爱情在不同时代和文化中的变化和演变。
他指出,爱情是受到社会和文化的影响的,它随着时代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在古代,爱情可能是一种权力的象征;在现代,爱情可能更多地是一种个人的追求和选择。
通过对爱情的历史和文化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爱情的本质和意义。
在这本书中,培根还对爱情的价值和意义进行了深刻的探讨。
他认为,爱情是人生的一种追求和价值,它可以给人带来幸福和满足,也可以给人带来痛苦和挑战。
爱情是一种人生的体验和修炼,它可以让人成长和进步,也可以让人受伤和疲惫。
通过对爱情的价值和意义的思考,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和把握爱情。
通过阅读《培根随笔论爱情》,我对爱情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思考。
我认识到,爱情是多面的,它不仅仅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生活的态度和选择。
我也认识到,爱情是受到社会和文化的影响的,它随着时代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最重要的是,我认识到,爱情是人生的一种追求和价值,它可以给人带来幸福和满足,也可以给人带来痛苦和挑战。
通过对爱情的深刻思考和探讨,我更加珍惜和把握爱情,也更加理解和包容爱情。
总的来说,《培根随笔论爱情》是一本充满智慧和启发的书,它不仅让我对爱情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思考,也让我对人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体验。
通过对爱情的探讨和思考,我更加珍惜和把握爱情,也更加理解和包容爱情。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阅读这本书,从中获得启发和感悟,让爱情成为人生的一种追求和价值。
《培根随笔》读书感悟精选5篇
![《培根随笔》读书感悟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47ae9ef0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85.png)
《培根随笔》读书感悟精选5篇《培根随笔》为英国十七世纪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和经验主义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所着。
《培根随笔》读书感悟有哪些你知道吗?一起来看看《培根随笔》读书感悟,欢迎查阅!《培根随笔》读书感悟【篇1】常言道:“世界洞明皆学问,人情炼达即文章”培根在此书中谈及的伦理触及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语言简洁,说理透彻,读起来就像是在听一位睿智的老人侃侃而谈,而这本书里包含着的这位先哲的思想精髓。
我特别喜欢他在《论友谊》一章中的一句话:“语言犹如展开的挂毯,心象意念都显示在其图案之中,而思想犹如为打开的挂毯,。
心象意念只是裹在里面”他谈到,正是友谊开启理智,正是友谊让人们可以亮出自己思想,友谊可将感情风暴骤雨变成丽日和风,亦可把理智之混沌暗夜变成朗朗白昼。
他写道“一个人的理解力和判断力总是浸泡在自己的偏好和习惯之中。
所以朋友的建议和自己的主张有着极大的差异,所以以人为镜有时候难免不合实情,所以最好的药物便是朋友的药石之言”真正的朋友往往会提出公正而客观的建议,帮助你更好的认识自己,发展自己。
他在《谈读书》中也说道:“读书不可存心吹毛求疵,不可尽信书中之论,亦不可为己言掠辞夺句,而应应该斟酌推敲,钩深致远。
有些书可以浅尝辄止,有些书可以囫囵吞枣,但有少量书必须细细咀嚼,慢慢消化。
换言之,有些书可以只读其章节,有些书可大致浏览,有少量书须通篇细读并认真领悟。
”古人说“学皆成性”即“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在生活中,我们读的书就像吃的饭,会长成我们的血和肉,成为我们的一部分,这个时候,就需要练就一双慧眼,多读书,读好书,在书中,在学习中,培养自己的性格,提升自己的修养。
他在《论爱情》中谈到的一句话让我记忆颇深,他写道“如果有人不得不接受爱,但却能将其摆在适当的位置,使之与人生的重要使命截然分开,那这人就算把爱情处理的最为妥当。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杨贵妃的美丽,是那样动人,牵人心弦,唐玄宗也同样这样觉得,沉迷于热恋之中怎能治理好国家?最后安史之乱爆发,唐朝由盛而衰,和杨贵妃的受宠不无关系。
培根随笔论爱情读后感
![培根随笔论爱情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0be17214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b008244.png)
培根随笔论爱情读后感培根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一位伟大思想家和文学家,他的作品涉及哲学、政治、文学等多个领域,其中包括了一些关于爱情的随笔。
在他的作品中,他对爱情有着独特的见解,通过他的文字,我们可以窥见他对爱情的深刻思考和理解。
在读完培根的随笔论爱情后,我深受启发,对爱情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
在培根的随笔中,他认为爱情是人生中最伟大的情感之一,是一种让人感到幸福和满足的情感。
他认为爱情可以激发人的内在潜力,让人变得更加完整和美好。
同时,他也指出爱情是一种需要经营和培养的情感,需要双方的共同努力和理解。
培根认为,爱情是建立在彼此理解和信任的基础上,只有双方真心相爱并且愿意为对方付出一切,才能够拥有真正的幸福和美满的爱情关系。
在随笔中,培根还提到了爱情的矛盾和挑战。
他认为,爱情并不总是美好的,它也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和考验。
而真正的爱情是能够克服一切困难,包括时间、空间、物质等方面的障碍,让彼此的感情更加坚定和深厚。
他还指出,爱情需要双方有足够的包容和宽容,需要双方能够理解对方的不足和缺点,共同成长和进步。
通过培根的随笔,我深刻地认识到了爱情的珍贵和重要性。
爱情是人生中最美好的事物之一,它能够给人带来无限的幸福和快乐,让人变得更加完整和美好。
同时,爱情也需要双方共同的努力和理解,需要双方能够坦诚相待,包容彼此的不足,共同成长。
爱情是需要用心去经营和培养的,只有双方真心相爱并且愿意为对方付出一切,才能够拥有真正的幸福和美满的爱情关系。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许多关于爱情的故事,有甜蜜的爱情,也有坎坷的爱情。
通过培根的随笔,我深刻地认识到了爱情的真谛,它需要双方共同的努力和理解,需要双方能够坦诚相待,包容彼此的不足,共同成长。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拥有真正的幸福和美满的爱情关系。
总的来说,通过培根的随笔论爱情,我对爱情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
爱情是人生中最伟大的情感之一,它能够给人带来无限的幸福和快乐,让人变得更加完整和美好。
最新培根随笔论爱情赏析
![最新培根随笔论爱情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c9fd188052d380eb63946d2c.png)
培根随笔论爱情赏析爱情,经常让人向往,但是有时候又不是那么美好。
下面是随笔网小编为你整理的“培根随笔论爱情赏析”,希望你们喜欢!谢谢!培根随笔论爱情赏析【第一篇】:舞台上的情比生活中的情要美好得多。
因为在舞台上,情只是喜剧和悲剧的素材,而在人生中,情却常常招来不幸。
它有时像那位诱惑人的魔女,有时又像那位复仇的女神。
你可以看到,一切真正伟大的人物(无论是古人、今人,只要是其英名永铭于人类记忆中的),没有一个是因情而发狂的人。
因为伟大的事业抑制了这种软弱的感情。
只有罗马的安东尼和克劳底亚是例外。
前者本性就好色荒淫,然而后者却是严肃多谋的人。
这说明情不仅会占领开旷坦阔的胸怀,有时也能闯入壁垒森严的心灵----假如守御不严的话。
埃辟克拉斯间说过一句笨话:“人生不过是一座大戏台。
”似乎本应努力追求高尚事业的人类,却只应象玩偶般地逢场作戏。
虽然情的奴隶并不同于那班只顾吃喝的禽兽,但毕竟也只是眼目色相的奴隶,而上帝赐人以眼睛本来是有更高尚的用途的。
过度的情追求,必然会降低人本身的价值。
例如,只有在情中,才总是需要那种浮夸谄媚的词令。
而在其它场合,同样的辞令只能招人耻笑。
古人有一句名言:“最大的奉承,人总是留给自己的。
”----只有对情人的奉承要算例外。
因为甚至最骄傲的人,也甘愿在情人面前自轻自贱。
所以古人说得好:“就是神在情中也难保持聪明。
”情人的这种弱点不仅在外人眼中是明显的,就是在被追求者的眼中也会很明显----除非她(他)也在追求他(她)。
所以,情的代价就是如此,不能得到回,就会得到一种深藏于心的轻蔑,这是一条永真的定律。
由此可见,人们应当十分警惕这种感情。
因为它不但会使人丧失其他,而且可以使人丧失自己本身。
至于其他方面的损失,古诗人早就告诉我们,那追求海伦的人,是放弃了财富和智慧的。
培根随笔论爱情赏析【第二篇】:当人心最软弱的时候,情最容易入侵,那就是当人春风得意、忘乎所以和处境窘困孤独凄凉的时候,虽然后者未必能得到情。
培根随笔读后感作文范文三篇
![培根随笔读后感作文范文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bebea908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1f.png)
培根随笔读后感作文范文三篇培根随笔读后感作文范文三篇我一直以为爱情是一种美好的东西。
爱的感觉是深刻而深切的,世上除了她恐怕就没有什么更值得人去亲身体验一番了。
像我们这样太过平凡的人,放弃我们触手能及的,而去追求遥不可及的,那才是最最愚蠢的。
超明通达的智慧应该是我的最终的追求,然而,当我确信真正的智慧不可能为普通的人获得时,我虽未放弃原由的追求但猎获触手可及的爱情,不再让我认为是庸俗和低贱的事了。
当然我比谁都清楚,爱情有时就是一句咒语,一切的不详都有可能随她而来。
“灾祸”“昧心的愚蠢”“被恋者奉赠的轻蔑”。
我都统统承受,因为我的心永远在他们之上。
培根的忠告应该记住,但爱情的美妙也决不要放过。
“爱情总会得到报偿,要么得到被恋者的回恋,要么得到一种深藏于心的轻蔑。
”“人的天性中潜藏着一种欲施爱于人的倾向,如果世人不只是将爱施与某人或某几个人,那爱就会自然而然普及众生,从而让自己变的高尚仁慈。
”《谈读书》读书有三用:怡神旷心,增趣添雅,长才益智。
蛰伏幽居时读书怡神旷心,读书对高谈雄辩能增趣添雅,博览群书得来的才智会使人在需要运筹帷幄通观全局时沉着不迫,并能克服经历只在处理熟悉事物时才得心应手的缺乏。
讲究实际者往往鄙薄读书,头脑简单者往往仰慕读书,惟有英明睿智的人才会真真运用读书。
读书可使人充实。
读史可使人明智,读诗可使人灵透,学数学可使人精细,学物理可以使人深沉,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
读书要讲求方法:有些书可浅尝辄止,有些书可囫囵吞枣,少许重要的书那么要细嚼慢咽,认真领悟。
读书不可存心吹毛求疵,亦不可寻章摘句和尽信书中言论。
培根是英国哲学家和科学家。
他竭力倡导:“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明,数学使人周密,自然哲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
”他的58篇从各个角度论述广泛的人生问题的文章,被收录在《培根随笔》一书中,由于这本书的精妙和里面深厚的哲理,拥有很多读者。
我在暑假里读了这本书以后,有了很多感想。
最新整理《培根随笔》700字读后感.docx
![最新整理《培根随笔》700字读后感.docx](https://img.taocdn.com/s3/m/3fa6da6fb7360b4c2e3f64c6.png)
最新整理《培根随笔》700字读后感《培根随笔》700字读后感培根是英国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和科学家。
今天我阅读了他的这本《培根随笔》感触多多,他用精炼的语言向我们讲述了一个个专业名词,从中可体现他严密的逻辑思维和睿智的远见,最令我记忆犹新的是那篇“论爱情”。
爱情是什么?爱情是一种感情,它可以是喜剧亦是悲剧,常把热恋中的情侣弄得神魂颠倒,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往往将爱情看得很重,同时也将它的涵义搞不清楚。
但是这一切在培根看来,爱情是一种高尚的情感,容不得其他物质的玷污。
夫妻的爱可以使人类繁衍;朋友的爱,致人以完美,但那荒淫纵欲的爱,却只会使人堕落毁灭,而爱情就是这样,人的理智在它面前失去了应有的效力。
因此爱情的目的就是幸福,如果为利己而爱,就不是真爱,而是一种欲,常在小说或哪里报纸上看到,一些夫妻就是因为政治联姻来维护双方的利益等等,所以说现代的大多男女们被欲望迷了眼,蒙了心,爱情可谓是难能可贵啊!人们常说心灵美才是真正的美,在培根的“论美”下让我对“美”又有了另一番见解,作者主要阐述了“美德比美貌更重要”的观点。
短文笔墨不多,但却十分精彩,说理透彻。
望眼街上路边,美的人很多,可是心灵美的有几个?这不禁让我想到了我国古代勤俭持家妇女们的美好样貌,这才是美,因此我会说我丑我不难过,我心灵美就好,我会被人认,可的!再者说即使面貌再美也会有年老色衰的那一天,美犹如盛夏的水果,是容易腐败而难保持的!最简单的保鲜方式就是注重品德,就像卖相再难看的水果,只要果肉甜美,还是会有很多人来尝这一丝甜蜜的。
雪莱曾评价培根:“培根的文字是一种优美而庄严的韵律,给感情以动人的美感,他的记叙中有超人的智慧和哲学,给理智以深刻的启迪”这本书让人受益匪浅,不愧为中学生课外读物的佳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培根随笔论爱情读后感
看完《培根论爱情》后想必每位读者都会有着自己对爱情的一份感悟。
下面是随笔网小编为你整理的“培根随笔论爱情读后感”。
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欢迎阅读!分享!
培根随笔论爱情读后感【第一篇】
《培根论爱情》读了十几遍,每次读的过程中我都穷尽脑汁想反驳其中的论点,却做不到,最后只能相信。
在他看来,爱情是盲目的,过分沉迷其中便影响人们做更有意义的事。
可是,即使现在我却依然相信,爱情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之一。
为了体会其带给我的一丝甜美,我愿放弃自己人生中的其他任何东西。
正如罗素所言,在爱情里我体会到了古代先贤们描述的那种感觉。
这似乎是矛盾的,爱情,事业,难道真的是一种零和游戏?培根最后说,有一些人,即使心中有了爱,仍能约束它,使它不妨碍重大的事业。
因为爱情一旦干扰情绪,就会阻碍人坚定地奔向既定的目标。
这却是我一直相信的,爱情没有面包是不会长远的,所以一味追求爱情的人最后往往是什么都得不到。
因此,即使在爱情中也就保持清醒的头脑。
我们可以享受爱情的甜美,但是一定要控制这种情绪,如果能让这种甜美成为我们进步的动力,那将是多么的完美。
培根随笔论爱情读后感【第二篇】
“爱情在舞台上,要比在人生中更有欣赏价值。
因为在舞台上爱情既是喜剧也是悲剧的素材,而在人生中,爱情常常招致不
幸。
所以,爱情的代价就是如此,不能得到回爱,就会得到一种深藏于心的轻蔑,这是一条永真的定律,由此可见,人们应当十分警惕这种感情。
因为它不但会使人丧失其他,而且可以使人丧失自己本身。
”
我认为培根的爱情论中有一点是值得争议的“不能得到回爱,就会得到一种深藏于心的轻蔑”当代着名作家梁晓声也有一段话很能说明问题,“爱情的真谛可以理解为如下的过程―――第一是爱上一个人;第二是被一个人所爱;第三,至关重要的是,祈求上帝赐助两者同时发生。
”毛主席也曾提到:“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爱与回爱都是相对的,我们肯定都有喜欢的人,同时也肯定都有喜欢我们的人,我们应当从中寻求一个尽量完美的结合点,至于“爱之越深,恨之越怯”,是大可不必。
其实生活中的爱情才是最完美的爱情,酸甜苦辣咸应有尽有,而且原汁原味,爱情在舞台上,只不过是被美化了的小丑而已!
培根随笔论爱情读后感【第三篇】
爱情是平凡、普遍、但又是重要、神秘的社会心理,是个人生命中充满激情、感受幸福、富有诗意、虽然也伴随烦恼、痛苦、甚至不幸的重要人生经历。
有多少爱情的诗篇赞美这人间美好的感情!但由于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爱情更不可能一帆风顺。
如培根所说:“在舞台上,爱情经常是喜剧、有时也是悲剧的题材;但人类的生活里,爱情制造许多不幸,爱情有时像迷人的女
妖,有时像复仇的女神。
”
培根《论爱情》虽然缺少他自己的亲身经验与真情实感,但作为哲理散文,也提出了一些真知灼见,比如文章结尾:“夫妻之爱繁衍人类,朋友之爱完善人类,但淫乱之爱使人类腐化堕落。
”尤其是最后一句:“但淫乱之爱使人类腐化堕落。
”君不见,有哪个贪官污吏不同时也是淫乱之徒!
最后,总结爱情三字经如下:(道)德、智(慧)、(激)情。
培根随笔论爱情读后感【第四篇】
舞台上的情比生活中的情要美好得多。
因为在舞台上只是喜剧和悲剧的素材,而在人
生中,却常常招来不幸。
它有时象那位诱惑人的魔女,有时又象那位复仇的女神。
你可以看到,一切真正伟大的人物,无论是古人、今人,只要是其英名永铭于人类记忆中的。
没有一个是因情而发狂的人。
因为伟大的事业抑制了这种软弱的感情。
只有罗马的安东尼和克劳底亚是例外。
前者本性就好色荒淫,然而后者却是严肃多谋的人。
这说明情不仅会占领开旷坦阔的胸怀,有时也能闯入壁垒森严的心灵----假如守御不严的话。
埃辟克拉斯间说过一句笨话“人生不过是一座大戏台。
”似乎本应努力追求高尚事业的人类,却只应象玩偶般地逢场作戏。
虽然情的奴隶并不同于那班只顾吃喝的禽兽,但毕竟也只是眼目色相的奴隶,而上帝赐人以眼睛本来是有更高尚的用途的。
培根随笔论爱情读后感【第五篇】
过度的爱情追求,必然会降低人本身的价值。
例如,只有在爱情中,才总是需要那种浮夸谄媚的词令。
而在其它场合,同样的辞令只能招人耻笑。
古人有一句名言:“最大的奉承,人总是留给自己的。
”----只有对情人的奉承要算例外。
因为甚至最骄傲的人,也甘愿在情人面前自轻自贱。
所以古人说得好:“就是神在爱情中也难保持聪明。
”情人的这种弱点不仅在外人眼中是明显的,就是在被追求者的眼中也会很明显----除非她(他)也在追求他(她)。
所以,爱情的代价就是如此,不能得到回爱,就会得到一种深藏于心的轻蔑,这是一条永真的定律。
由此可见,人们应当十分警惕这种感情。
因为它不但会使人丧失其他,而且可以使人丧失自己本身。
至于其他方面的损失,古诗人早就告诉我们,那追求海伦的人,是放弃了财富和智慧的。
当人心最软弱的时候,爱情最容易入侵,那就是当人春风得意、忘乎所以和处境窘困孤独凄零的时候,虽然后者未必能得到爱情。
人在这样的时候,最急于跳入爱情的火焰中。
由此可见,“爱情”实在是“愚蠢”的儿子。
但有一些人,即使心中有了爱,仍能约束它,使它不妨碍重大的事业。
因为爱情一旦干扰情绪,就会阻碍人坚定地奔向既定的目标。
我不懂是什么缘故,许多军人更容易堕入情网,也许这正象他们嗜爱饮酒一样,是因为危险的生活更需要欢乐的补偿。
人心中可能普遍具有一种博爱倾向,若不集中于某个专一的
对象身上,就必然施之于更广泛的大众,使他成为仁善的人,象有的僧侣那样。
夫妻的爱,使人类繁衍。
朋友的爱,给人以帮助。
但那荒淫纵欲的爱,却只会使人堕落毁灭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