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常识四大名绣
中国四大名锦

中国四大名锦中国四大名锦指的是古代中国的四大名绣,分别是《湘绣》、《粤绣》、《蜀绣》和《苏绣》。
这四大名锦在中国的绣艺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代表了中国绣艺的精华和文化的深厚积淀,被誉为中国绣艺的瑰宝。
每一种名锦都有着独特的风格和特点,各具千秋,成为中国绣艺史上的不朽传奇。
本文将为大家详细介绍中国四大名锦的来历、特点和价值。
一、湘绣湘绣,又称湖南绣,在中国南方的湖南省流传最广,被誉为中国绣艺的明珠。
湘绣以淡雅清丽、古朴典雅为特点,以花鸟、山水、人物等自然题材为主,绣工考究、线迹细腻、色彩绚丽,极富浓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魅力。
湘绣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兴盛于清代,至今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湘绣的出现对中国绣艺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和传承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湘绣以其与众不同的艺术风格和细腻的绣工闻名于世,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早在清代,湘绣就已经成为了宫廷贵族们宫廷装饰品的首选。
宫廷服饰、帷幔、床幔、挂屏以及各种礼品都离不开湘绣的精湛技艺。
湘绣不仅在宫廷中盛行,而且在普通百姓家中也盛行不衰。
湘绣的传统工艺世代相传,经过千锤百炼,逐渐形成了独树一帜的绣艺系统,被誉为中国绣艺的瑰宝。
湘绣的特点在于线迹细腻、图案优美、色彩斑斓、观赏性强。
湘绣所用的针法有“针神”、“绣塑”、“勾花”等数十种,可以将花卉的含苞待放、盛开绽放、花瓣飘落等不同的场景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
在制作过程中,制作细节的精湛和工艺的精益求精,使得湘绣成为了中国传统绣艺的杰作之一,引领了中国绣艺的时代潮流。
二、粤绣粤绣,又称广绣,是中国传统绣艺中的精华之作,起源于中国南方的广东省,具有浓厚的岭南文化风情。
粤绣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兴盛于明清时期,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粤绣以刺绣密度大、用线细腻、色调明快、图案细致为特点,被誉为中国绣艺的精品。
粤绣的特点在于匠心独具、精益求精、情感表达细腻。
粤绣所用的图案多以花鸟、山水、人物为主,图案细腻丰富,色彩绚丽多变,线条优美流畅。
文学常识四大名绣

【四大名绣】苏绣〖苏州〗、湘绣〖湖南〗、蜀绣〖四川〗、广绣〖广东〗【四大名扇】檀香扇〖江苏〗、火画扇〖广东〗、竹丝扇〖四川〗、绫绢扇〖浙江〗【四大名花】牡丹〖山东菏泽〗、水仙〖福建漳州〗、菊花〖浙江杭州〗、山茶〖云南昆明〗【十大名茶】西湖龙井〖浙江杭州西湖区〗、碧螺春〖江苏吴县太湖的洞庭山碧螺峰〗、信阳毛尖〖河南信阳车云山〗、君山银针〖湖南岳阳君山〗、六安瓜片〖安徽六安和金寨两县的齐云山〗、黄山毛峰〖安徽歙县黄山〗、祁门红茶〖安徽祁门县〗、都匀毛尖〖贵州都匀县〗、铁观音〖福建安溪县〗、武夷岩茶〖福建崇安县〗【十二生肖】〖中国〗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年龄称谓】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孩提:指2——3岁的儿童垂髫:指幼年儿童(又叫“总角”)豆蔻:指女子十三岁及笄:指女子十五岁加冠:指男子二十岁(又“弱冠”)而立之年:指三十岁不惑之年:指四十岁知命之年:指五十岁(又“知天命”、“半百”)花甲之年:指六十岁古稀之年:指七十岁耄耋之年:指八、九十岁期颐之年:一百岁【古代主要节日】元日:正月初一,一年开始。
人日:正月初七,主小孩。
上元:正月十五,张灯为戏,又叫“灯节”社日:春分前后,祭祀祈祷农事。
寒食:清明前两日,禁火三日(吴子胥)清明:四月初,扫墓、祭祀。
端午:五月初五,吃粽子,划龙(屈原)七夕:七月初七,妇女乞巧(牛郎织女)中元:七月十五,祭祀鬼神,又叫“鬼节”中秋:八月十五,赏月,思乡重阳:九月初九,登高,插茱萸免灾冬至:又叫“至日”,节气的起点。
腊日:腊月初八,喝“腊八粥”除夕:一年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初旧迎新【科举职官】〖乡试〗:录取者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会试〗:录取者称为"贡生",第一名称为"会元"、〖殿试〗:录取者称为"进士",第一名称为"状元",第二名为"榜眼",第三名为"探花"【四书】《论语》、《中庸》、《大学》、《孟子》【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八股文】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六子全书】《老子》、《庄子》、《列子》、《荀子》、《扬子法言》、《文中子中说》【汉字六书】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书法九势】落笔、转笔、藏峰、藏头、护尾、疾势、掠笔、涩势、横鳞竖勒【竹林七贤】嵇康、刘伶、阮籍、山涛、阮咸、向秀、王戎【饮中八仙】李白、贺知章、李适之、李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蜀之八仙】容成公、李耳、董促舒、张道陵、严君平、李八百、范长生、尔朱先生【扬州八怪】郑板桥、汪士慎、李鱓、黄慎、金农、高翔、李方鹰、罗聘【北宋四大家】黄庭坚、欧阳修、苏轼、王安石【唐宋古文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十三经】《易经》、《诗经》、《尚书》、《礼记》、《仪礼》、《公羊传》、《榖梁传》、《左传》、《孝经》、《论语》、《尔雅》、《孟子》【四大民间传说】《牛郎织女》、《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与许仙》【四大文化遗产】《明清档案》、《殷墟甲骨》、《居延汉简》、《敦煌经卷》【元代四大戏剧】关汉卿《窦娥冤》、王实甫《西厢记》、汤显祖《牡丹亭》、洪升《长生殿》【晚清四大谴责小说】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吴沃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老残游记》、曾朴《孽海花》【五彩】青、黄、赤、白、黑【五音】宫、商、角、址、羽【七宝】金、银、琉璃、珊瑚、砗磲、珍珠、玛瑙【九宫】正宫、中吕宫、南吕宫、仙吕宫、黄钟宫、大面调、双调、商调、越调【七大艺术】绘画、音乐、雕塑、戏剧、文学、建筑、电影【四大名瓷窑】河北的瓷州窑、浙江的龙泉窑、江西的景德镇窑、福建的德化窑【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六礼】冠、婚、丧、祭、乡饮酒、相见【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六义】风、赋、比、兴、雅、颂【八旗】镶黄、正黄、镶白、正白、镶红、正红、镶蓝、正蓝【十恶】谋反、谋大逆、谋叛、谋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九流】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三山】安徽黄山、江西庐山、浙江雁荡山【五岭】越城岭、都庞岭、萌诸岭、骑田岭、大庾岭【五岳】〖中岳〗河南嵩山、〖东岳〗山东泰山、〖西岳〗陕西华山、〖南岳〗湖南衡山、〖北岳〗山西恒山【五湖】鄱阳湖〖江西〗、洞庭湖〖湖南〗、太湖〖江苏〗、洪泽湖〖江苏〗、巢湖〖安徽〗【四海】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四大名桥】广济桥、赵州桥、洛阳桥、卢沟桥【四大名园】颐和园〖北京〗、避暑山庄〖河北承德〗、拙政园〖江苏苏州〗、留园〖江苏苏州〗【四大名刹】灵岩寺〖山东长清〗、国清寺〖浙江天台〗、玉泉寺〖湖北江陵〗、栖霞寺〖江苏南京〗【四大名楼】岳阳楼〖湖南岳阳〗、黄鹤楼〖湖北武汉〗、滕王阁〖江西南昌〗、大观楼〖云南昆明〗【四大名亭】醉翁亭〖安徽滁县〗、陶然亭〖北京先农坛〗、爱晚亭〖湖南长沙〗、湖心亭〖杭州西湖〗【四大古镇】景德镇〖江西〗、佛山镇〖广东〗、汉口镇〖湖北〗、朱仙镇〖河南〗艺术高考必备文学常识一、中国古代文学(一).先秦文学1. 上古神话中国古代神话名篇有:女娲(wā)补天、后羿(yì)射日、精卫填海、(盘古)开天辟地、黄帝战蚩(chī)尤(刘安:《淮南子》等。
关于中国四大名绣的资料

关于中国四大名绣的资料中国四大名绣是指中国汉族传统的四种手工刺绣技艺,这四种刺绣技艺被誉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绣种,分别为苏绣、湘绣、粤绣、蜀绣。
下面我将分别介绍这四种名绣的特点和相关资料。
一、苏绣苏绣是上海苏州一带流传的中国手工刺绣技艺之一,历史悠久。
苏绣形成于南宋时期,与苏州园林、吴门派画家齐白石、徐悲鸿诸多名人相辉映,成就了文化遗产和极富民族特色的代表性艺术形式。
苏绣最具特色的是它的绣花功夫和震撼力,手法细腻,针法细致。
苏绣主要采用色调和花型对比明显的线条和近似于画家风格和意境的绣画设计。
二、湘绣湘绣是指中国湖南省一带流传的手工刺绣技艺,是传统的汉族手工刺绣技艺之一,与湖南的历史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湘绣最具特色的是它的色彩鲜艳、线条细致、针法繁复,突显了湖南地区的山水自然和文化底蕴。
三、粤绣粤绣是指中国广东省一带流传的手工刺绣技艺,历史悠久。
与广州珠江以南的岭南文化、广州传统工艺品、广府饮食文化同样是粤港澳大湾区的代表性文化产业。
粤绣最大的特色是精致和富有艺术性。
它要求针法细致、线条流畅、形象生动,表现出广东的各种生活场景和山水风景。
四、蜀绣蜀绣是指中国四川省一带的手工刺绣技艺,源于从唐朝至明清时期隆庆元年开始的锦绣发展历程。
蜀绣是中国著名的传统手工绣艺之一,是中国四大名绣中唯一一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刺绣技艺。
蜀绣以针法细腻、线条流畅、色彩悠雅著称,它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线条艺术和语言艺术,展现了四川省的历史文化和土地神韵。
总之,中国四大名绣是中国传统艺术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些传统手工刺绣技艺在针尖上映射出的华美场景,既展现了民族文化的深刻底蕴,又是中国非常重要的文化遗产,需要我们去继承它,弘扬它,传承它。
四大名绣简述

四大名绣服饰161 黄颖淇龙维梅一、四大明绣简述:中国的传统刺绣工艺品当中,常常将产于中国中部湖南省的“湘绣”,中国西部四川省的“蜀绣”,产于中国南部广东省的“粤绣”和产于中国东部江苏省的“苏绣”合称为中国“四大名绣”。
二、湘绣:1.湘绣简述:湘绣,汉族优秀的民族传统工艺之一,与苏绣、蜀绣、粤绣齐名,为中国四大名绣之一,是以湖南长沙为中心的带有鲜明湘楚文化特色的湖南刺绣产品的总称,是一种具有湘楚文化特色的民间工艺。
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湖北江陵马山一号楚墓出土的刺绣遗物。
2.湘绣发展历史:清代,湘绣在社会商品经济发展的推动下,迅速崛起。
清嘉庆庚午年《长沙县志》记:“省会之区,妇女工刺绣者多,事纺绩者少。
”在19世纪湘绣已普及农村和城市。
此时的湘绣品多为实用品如:鞋面、茶褡、腰带、裙缘、枕头、手帕、帐檐、小孩的肚兜、帽子等。
清宣统二年在南洋劝业会上湘绣展出《王公大臣像》、《写意山水》、《行书字屏》、《水墨竹石图》、《三兔大屏》等绣品。
1911年意大利都灵博览会,湘绣绣工林琼英的绣屏获最优奖,1915年美国旧金山巴拿马万国博览会,湘绣绣品获得一等奖。
1935年,杭州西湖博览会湘绣获得“唯一褒奖”的赞誉。
《泸渎羁居记》中记载:“长沙光绪末年,湘绣盛行,庄内雇佣专业绣工,超越苏绣。
”3.湘绣题材:湘绣的图案借鉴了中国画的长处,所绣内容多为山水、人物、走兽等,尤其是湘绣的狮、虎、松鼠题材,形象逼真,栩栩如生。
4.湘绣风格:湘绣擅长以丝绒线绣花,绣品绒面的花型具有真实感,曾有“绣花能生香,绣鸟能听声,绣虎能奔跑,绣人能传神”的美誉。
其特点是:构图严谨,色彩鲜明,针法具有表现力,多描绘人物、动物、山水、花鸟等国画为题材,形态生动逼真,风格豪放。
5.湘绣针法和特点:湘绣传统上有72种针法,分平绣类、织绣类、网绣类、纽绣、结绣类五大类。
6. 湘绣双面全异绣:20世纪下半叶的双面全异绣的设计巧妙和针法的变化二者结合得惟妙惟肖,使湘绣技艺提高到一个更高的水平,绣工可以在同一底料的正反面刺绣着画面、色彩、针法都不相同的绣品,这是刺绣技艺上的一次重大突破。
中国四大名绣

中国四大名绣
中国四大名绣
刺绣是针线在织物上绣制的各种装饰图案的总称,民间传统手工艺之一。
同时,刺绣与养蚕事业是紧密相连的,所以刺绣又可以称为丝绣,并且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与使用蚕丝的国家。
根据考古发掘的实物证实,刺绣在中国至少二三千年历史。
中国刺绣主要有:苏州的苏绣、湖南的湘绣、四川的蜀绣和广东的粤绣(广绣、潮绣)四大名绣。
此外,还有北京的京绣、温州的瓯绣、开封的汴绣、上海的顾绣和苗族的苗绣,产地不同,风格各异。
苏绣,原指江苏东部各地刺绣之总称。
其中以苏州刺绣最古且盛,至今流传,故时下已为江苏刺绣之一般总代名词。
特点:图案秀丽、色彩典雅、针法活泼、制作精细。
苏绣代表作双面绣猫。
湘绣起源于湖南省长沙民间刺绣,为以长沙市为中心的手工艺产品刺绣的总称。
湘绣色彩艳丽,图案纹饰的装饰性较强。
图案以画稿为蓝本,形象生动、逼真,质感强烈。
湘绣代表作狮虎。
蜀绣,又称川绣,是指出产于中国四川省成都市及其周边的刺绣品,是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刺绣品种。
严谨细腻的针法,短针细密,针脚平齐,片线光亮,淡雅清秀的色彩,优美流畅的线条,中国水墨画的格调,形成浓厚独特的地方风格。
蜀绣代表作芙蓉鲤鱼。
粤绣分两大流派,包括以广州为中心的广绣和以潮州为代表的潮绣。
广绣包括真丝绣、线绣、珠绣和钉金绣等四大类绣种,具有构图饱满、形象传神、纹理清晰、色泽富丽、针法多样与善于变化的艺术特点;潮绣针法则有垫、绣、拼、缀等,最特别之处,是在明朝嘉靖年间开创的“凸绣”方法。
粤绣代表作百鸟朝凤。
中国古代四大名绣

中国古代四大名绣中国的四大名绣-起源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生产纺织品的国家之一。
被世人誉为"衣冠王朝"。
中华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服饰文化。
人们常常利用刺绣来装饰衣、裙、衾、枕等成活用品,美化生活,创造美的世界。
中国的刺绣源远流长,在世界服饰文化宝库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在中国传统工艺美术行业中颇有影响,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百花园中瑰丽多姿的一朵越开越艳丽的奇葩。
在刺绣行业中,苏绣、湘绣、蜀绣、粤绣是中国的四大名绣,享誉国内外。
此外,还有京绣、瓯绣、顾绣、苗绣、卡绣、榕绣、汉绣、发绣、机绣、绒绣、剪绒绣、抽纱刺绣等等,都自成一派,使中国古老的刺绣业繁荣似锦,大放异彩。
中国刺绣的起源中国刺绣起源于3000多年前,传说古代苏州有一位聪颖漂亮的姑娘,在结婚前正在赶制一件新嫁妆,在制作过程中不小心在衣襟上戳了一个洞。
她急中生智用彩绒绣了一朵小花,不仅将破洞掩盖住,而且还显得格外漂亮,起到了锦上添花的效果。
首次启发,聪明的苏州人从此就开始喜欢穿绣花衣服了。
根据西汉刘向所撰的《说苑》记载,早在春秋时期,吴人就开始把刺绣工艺应用于美化生活。
到了三国时期,苏绣已发展到较高水平,据说三国时期的赵夫人利用自己既能画又能绣的特长,为孙权作的一幅"画绣",被时人堪称"针绝",从而赵夫人便成为"画绣"的鼻祖。
中国的四大名绣-苏绣苏绣产于素有"人间天堂"之称的苏州。
苏州位于长江下游的江苏南部,山清水秀,人杰地灵,苏绣就是在这古朴幽雅、秀美的人间天堂孕育、发展起来的。
据考证,苏绣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自春秋时期开始就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随着南方经济和文化的不断发展,到了宋期,由于苏州的载桑养蚕业的蓬勃发展而成为丝绸之乡,城乡手工作坊林立,机房鳞次栉比,夫络妻织,刺绣得到空前发展,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各种绣品也逐渐从日常用品发展为观赏品。
中国四大名绣:苏绣、湘绣、粤绣、蜀绣

中国四大名绣:苏绣、湘绣、粤绣、蜀绣中国四大名绣:苏绣、湘绣、粤绣、蜀绣四大名绣~指的是我国刺绣中的苏绣、湘绣、粤绣、蜀绣。
刺绣~古称针绣~是用绣针引彩线~按设计的花纹在纺织品上刺绣运针~以绣迹构成花纹图案的一种工艺。
刺绣作为一个地域广泛的手工艺品~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通过长期的积累和发展~都有其自身的特长和优势。
除了四大名绣~在我国还有京绣、鲁绣、汴绣、瓯绣、杭绣、汉绣、闽绣等地方名绣~而我国的少数民族如维吾尔、彝、傣、布依、哈萨克、瑶、苗、土家、景颇、侗、白、壮、蒙古、藏等也都有自己特色的民族刺绣。
四大名绣之称形成于十九世纪中叶~它的产生除了本身的艺术特点外~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绣品商业化的结果。
由于市场需求和刺绣产地的不同~刺绣工艺品作为一种商品开始形成了各自的地方特色。
而其中苏、蜀、粤、湘四个地方的刺绣产品销路尤广~影响尤大~故有“四大名绣”之称。
The Four Famous Embroideries of China refer to the Xiang embroidery in central China's Hunan Province, Shu embroidery in western China's Sichuan Province, Yue embroidery in southern China's Guangdong Province and Su embroidery in eastern China's Jiangsu Province.【中国四大名绣】四大名绣之苏绣 Su Embroidery苏绣是以江苏苏州为中心的刺绣产品的总称。
苏州刺绣至今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早在三国时期(公元220,280年)就有了关于苏绣制作的记载。
此后经过历代的不断发展完善,到明代(1368,1644年)时,苏绣已成为苏州地区一项普遍的群众性副业产品,形成了“家家养蚕,户户刺绣”的局面。
中国最优秀的民族传统工艺四大名绣介绍

中国最优秀的民族传统工艺四大名绣介绍中国优秀的民族传统工艺之一。
是在绸缎、布帛和现代化纤织物等材料上,用丝、绒、棉等各种彩色线,凭借一根小细小钢针的上下穿刺运动,构成各种优美图象、花纹或文字的工艺。
刺绣与养蚕、缫丝分不开。
中国是世界上发现与使用蚕丝最早的国家,人们在四五千年前就已开始了养蚕、缫丝了。
随着蚕丝的使用,丝织品的产生与发展,刺绣工艺也逐渐兴起,据中国史书《尚书》记载,4000多年前的“章服制度”就规定了服装“衣画裳绣”的装饰,可见中国在四五千年前,刺绣品已经广为流行了。
1958年,在中国长沙楚墓中出土了龙凤图案的刺绣品,这是二千多年前中国古代战国时期的刺绣品,是现在已经发现的中国最早的刺绣实物之一。
到了汉代,刺绣品的应用更加广泛,出土的实物也较多。
如今,中国的刺绣工艺几乎遍于全国,不同地区的刺绣在题材内容、构图、用线、用色、针法等方面各不相同,形成各自独特的风格。
苏州的苏绣、湖南的湘绣、四川的蜀绣、广东的粤绣各具特色,被誉为中国的四大名绣。
苏绣苏州一带剌绣产品的总称,以绣工精细、针法活泼、图案秀丽、色彩雅洁著称。
苏绣的历史悠久,建于五代北宋时期的苏州瑞光塔和虎丘塔都曾出土过苏绣经袱,在针法上已能运用平抢铺针和施针,这是目前发现最早的苏绣实物。
据有关史料记载,自宋代以后,苏州刺绣之技十分兴盛,工艺也日臻成熟。
农村"家家养蚕,户户刺绣",城内还出现了绣线巷、滚绣坊、锦绣坊、绣花弄等坊巷,可见苏州刺绣之兴盛。
当时不仅有以刺绣为生的,而且富家闺秀也往往以此消遣时日,陶冶性情,所谓"民间绣"、"闺阁绣"、"宫廷绣"的名称也由此而来。
清代苏绣更是盛况空前,苏州被称为"绣市"而扬名四海。
当时针法之多,应用之广,莫不超过前朝,山水、亭台、花鸟、人物,无所不能,无所不工。
加上宫廷的大量需要,豪华富丽的绣品层出不穷。
四大名绣的工艺特点

四大名绣的工艺特点
四大名绣是中国传统的著名刺绣艺术,包括苏绣、湘绣、粤绣和蜀绣。
每一种名绣都有各自独特的工艺特点。
1. 苏绣:
苏绣源于江苏苏州,工艺精湛,色彩鲜艳。
其特点是线条流畅,绣针细腻,绣面平整,追求写实的效果。
苏绣擅长绣制人物、花鸟、山水等自然风景,细腻地表现出绣品的层次感和立体感。
2. 湘绣:
湘绣起源于湖南湘西地区,注重表现自然、真实、生动的效果。
它以精细的刺绣工艺、细腻的线条、浓郁的湖湘特色而闻名。
湘绣擅长绣制花鸟、昆虫、山水等自然景观,以及刺绣画、抱枕、衣服等工艺品。
3. 粤绣:
粤绣起源于广东广州,以其精致、典雅的风格而著名。
粤绣的工艺特点是线条流利、绣面平整、色彩饱满。
它擅长绣制人物、花鸟、山水等各类题材,特别擅长绣制女性服饰、配饰等精致的绣品。
4. 蜀绣:
蜀绣起源于四川成都,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风格而闻名。
蜀绣的工艺特点是笔画明快、线条流畅、层次感强烈。
它擅长绣制幅绣、刺绣画、融合泥金工艺的
刺绣,以及各种生活用品、礼品等。
蜀绣尤其擅长绣制人物、花鸟、山水等题材,以其独特的风格和丰富的表现力在刺绣艺术中独树一帜。
中国最著名的四大名绣

中国最著名的四大四大名绣:苏绣、湘绣、蜀绣、粤绣;四大名山:黄山(绝)、华山(险)、庐山(名)、泰山(文);四大传统节日:春节、中秋节、端午节、清明节;四大名酒:贵州茅台酒、山西汾酒、四川泸州老窖、陕西西凤酒;四大美男:潘安、宋玉、兰陵王、卫玠;四大美女:西施、貂蝉、王昭君、杨玉环;四大才子: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徐祯卿;四大才女:卓文君、蔡文姬、李清照、上官婉儿;四大奸臣:蔡京、秦桧、严嵩、和珅;四大名医:扁鹊、华佗、张仲景、李时珍;四大古都:西安、南京、北京、洛阳;四大发明:造纸、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四大名著: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四大国粹:中国武术、中国医学、中国京剧、中国书法。
中国最著名的四大名绣湘绣作为中国四大名绣之一的湘绣,向来以历史悠久,工艺精湛,风格独特,品类繁多而闻名海内外。
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湘绣制品,是长沙马王堆一号汉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墓葬出土的一件丝织品,它所使用的针法与现代湘绣所差无几,说明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汉代,湘绣工艺就已经产生了。
此后经过漫长的发展,湘绣逐渐将国画传统特点引入其中,从而形成了自身的独特风格。
至清末民初(20世纪初期),湘绣的发展达到鼎盛时期,甚至超越了苏绣,在中国刺绣业中独占鳌头。
新中国成立后,湘绣工作者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致力创新,使湘绣工艺提高到一个崭新的水平。
湘绣主要以纯丝、硬缎、软缎、透明纱、尼纶等为原料,配以各色的丝线、绒线绣制而成。
它以中国画为神,充分发挥针法的表现力,达到构图严谨,形象逼真,色彩鲜明,质感强烈,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
绣品中既有名贵的欣赏艺术品,也有美观适用的日用品。
蜀绣蜀绣也称"川绣",它是以四川成都为中心的刺绣产品的总称。
蜀绣的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
蜀绣以软缎和彩丝为主要原料,针法多达100多种,充分发挥了手绣的特长,具有浓厚的地方风格。
蜀绣题材大多为花鸟、走兽、虫鱼和人物等,品种除了绣屏之外,还有被面、枕套、靠垫、桌布、头巾等等。
四大名绣《苏绣》《蜀绣》《湘绣》《粤绣》

四大名绣《苏绣》《蜀绣》《湘绣》《粤绣》苏绣,是以江苏苏州为中心包括江苏地区刺绣产品的总称。
其苏州地处江南,苏绣的发源地在苏州吴县一带,滨临太湖,气候温和,盛产丝绸。
因此,素有苏绣妇女擅长绣花的传统习惯。
优越的地理环境,绚丽丰富的锦缎,五光十色的花线,为苏绣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苏绣在艺术上形成了图案秀丽、色彩和谐、线条明快、针法活泼、绣工精细的地方风格,被誉为“东方明珠”。
四大名绣~~蜀绣蜀绣,亦称“川绣”,是以成都为中心的四川刺绣产品总称。
蜀绣的历史也很悠久,据晋代常璩《华阳国志》中记载,当时蜀中的刺绣已十分闻名,并把蜀绣与蜀锦并列,视为蜀地名产。
蜀绣的纯观赏品相对较少,以日用品居多,取材多数是花鸟虫鱼、民间吉语和传统纹饰等,颇具喜庆色彩,绣制在被面、枕套、衣、鞋及画屏。
清中后期,蜀绣在当地传统刺绣技法的基础上吸取了顾绣和苏绣的长处,一跃成为全国重要的商品绣之一。
蜀绣用针工整、平齐光亮、丝路清晰、不加代笔,花纹边缘如同刀切一般过于齐整,色彩鲜丽。
四大名绣~~湘绣湘绣是湖南长沙一带刺绣产品的总称。
湘绣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湘绣是起源于湖南的民间刺绣,吸取了苏绣和广绣的优点而发展起来。
湘绣主要以纯丝、硬缎、软缎、透明纱和各种颜色的丝线、... .四大名绣~~粤绣粤绣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也称“广绣”。
它是出产于中国南部广东省广州、潮州、汕头、中山、番禺、顺德一带刺绣品的总称。
广东省位于中国的南部沿海,简称“粤”,是中国桑蚕业的发达地区之一。
粤绣的生产历史悠久。
据史料记载,唐代的永贞元年(公元805年),广东南海县一位名叫卢媚娘的少女曾在一块一尺左右的绢面上绣出七卷《法华经》,粤绣从此名扬天下。
宋元时期(公元10~14世纪),广州港的繁荣促进了粤绣工艺的飞速发展,粤绣品开始输出国外。
明代(公元1368~1644年),广州的刺绣艺人已经能够娴熟地运用各色丝绒线刺绣,并创造性地使用动物的尾羽缠绒作线,使绣品更加自然生动。
四大名绣指的是

四大名绣指的是汉民族传统刺绣工艺中的湘绣、蜀绣、粤绣、苏秀。
区别如下:
1、湘绣主要以纯丝、硬缎、软缎、透明纱和各种颜色的丝线、绒线绣制而成。
其特点是:构图严谨,色彩鲜明,各种针法富于表现力,通过丰富的色线和千变万化的针法,使绣出的人物、动物、山水、花鸟等具有特殊的艺术效果。
湘绣也多以国画为题材,形态生动逼真,风格豪放,曾有“绣花花生香,绣鸟能听声,绣虎能奔跑,绣人能传神”的美誉。
湘绣人文画的配色特点以深浅灰和黑白为主,素雅如水墨画;湘绣日用品的色彩艳丽,图案纹饰的装饰性较强。
2、蜀绣的纯观赏品相对较少,以日用品居多,取材多数是花鸟虫鱼、民间吉语和传统纹饰等,颇具喜庆色彩,绣制在被面、枕套、衣、鞋及画屏。
3、粤绣构图繁密热闹,色彩富丽夺目,施针简约,绣线较粗且松,针脚长短参差,针纹重叠微凸。
常以凤凰、牡丹、松鹤、猿、鹿以及鸡、鹅为题材。
4、苏绣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苏绣在艺术上形成了图案秀丽、色彩和谐、线条明快、针法活泼、绣工精细的地方控股,被誉为“东方明珠”。
中华古韵文化走进四大名绣

中华古韵文化走进四大名绣四大名绣在汉族传统刺绣工艺品当中的,常常将产于中国中部湖南省的"湘绣",中国西部四川省的"蜀绣",产于中国南部广东省的"粤绣"和产于中国东部江苏省的"苏绣"合称为中国"四大名绣"。
四大名绣指的是汉民族传统刺绣工艺中的苏绣、湘绣、粤绣、蜀绣。
苏绣的历史长达2000多年。
苏绣自古便以精细素雅著称于世,其构图简练,主题突出,技巧精湛。
仅以苏绣所用最细的线以为一般人的肉眼所能看清楚为例,足见其精细之极。
湘绣是在吸收苏绣和其它刺绣的优长处发展而来的。
湘绣使用不同颜色的线相互掺和,逐渐变化,色彩丰富饱满,色调和谐。
湘绣的图案借鉴了中国画的长处,所绣内容多为山水、人物、走兽等,尤其是湘绣的狮、虎题材,形象逼真,栩栩如生。
粤绣构图饱满,繁而不乱,装饰性强,色彩浓郁鲜艳,绣制平整光滑......。
粤绣的题材广泛,多为百鸟朝阳、龙凤等图案。
蜀绣以软缎和彩丝为主要原料,针法多达100多种,充分发挥了手绣的特长,具有浓厚的地方风格。
蜀绣题材大多为花鸟、走兽、虫鱼和人物等,品种除了绣屏之外,还有被面、枕套、靠垫、桌布、头巾等等。
刺绣古称针绣,是用绣针引彩线,按设计四大名绣(依次:湘,苏,粤,蜀)的花纹在纺织品上刺绣运针,以绣迹构成花纹图案的一种工艺。
刺绣作为一个地域广泛的手工艺品,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通过长期的积累和发展,都有其自身的特长和优势。
除了四大名绣,在我国还有京绣、鲁绣、汴绣、瓯绣、杭绣、汉绣、闽绣等地方名绣,而我国的少数民族如维吾尔、彝、傣、布依、哈萨克、瑶、苗、土家、景颇、侗、白、壮、蒙古、藏等也都有自己特色的民族刺绣。
四大名绣之称形成于十九世纪中叶,它的产生除了本身的艺术特点外,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绣品商业化的结果。
由于市场需求和刺绣产地的不同,刺绣工艺品作为一种商品开始形成了各自的地方特色。
四大名绣

【四大名绣】:苏绣『江苏』;蜀绣『四川』;粤绣『广东』;湘绣『湖南』。
【四大名扇】:檀香扇『江苏』;火画扇『广东』;竹丝扇『四川』;绫绢扇『浙江』。
【文房四宝】:湖笔『浙江湖州』;徽墨『安徽徽州』;宣纸『安徽宣州』;端砚『广东端州』。
【四大名笔】:浙江湖笔;安徽宣笔;戴月轩毛笔;侯店毛笔。
【四大名砚】:端砚『粤』;歙xī砚『皖』;洮táo砚『甘』;澄泥砚『鲁』。
【四大菜系】:川菜、粤菜、苏菜、鲁菜。
【八大菜系】:川菜、粤菜、鲁菜、苏菜、浙菜、闽菜、徽菜、湘菜。
【四大名窑】:景德镇窑『江西』;瓷州窑『河北』;龙泉窑『浙江』;德化窑『福建』。
【汉字六书】:即造字六法----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书法九势】:落笔、转笔、藏锋、藏头、护尾、疾势、掠笔、涩势、横鳞竖勒。
【永字八法】:“永”字具有汉字的八种基本笔画,即点、横、竖、撇、捺、折、钩、提。
【配药七方】:大方、小方、缓方、急方、奇方、偶方、复方。
【阳文阴文】:刻在器物上的文字,凸起的叫阳文,凹下的叫阴文。
现多用于印章。
中国四大名锦

中国四大名锦
中国四大名锦是指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四大名绣,分别是苏绣、湘绣、蜀绣和粤绣。
湘绣是中国传统绣品之一,主要源于湖南地区。
湘绣以其细腻、精美的刺绣技艺而闻
名于世。
湘绣的色彩和线条的运用非常独特,注重绣品的精美与细腻,画面栩栩如生,独
具湘江水乡的韵味。
湘绣的题材多样,包括花鸟、山水、人物等。
湘绣被誉为“绣品皇后”。
蜀绣是中国传统绣品之一,主要源于四川地区。
蜀绣以其厚重、细密的刺绣技艺而闻
名于世。
蜀绣的线条流畅、色彩鲜艳,画面细腻、富有韵味,给人以浓厚的草木气息。
蜀
绣的题材以历史、传说为主,包括名胜古迹、神话传说等。
蜀绣作为中国刺绣技艺的瑰宝,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起到了重要作用。
中国四大名锦代表了中国传统的绣艺水平和文化底蕴。
它们以其独特的技艺、精美的
画面和丰富多样的题材,赢得了世界各地人们的喜爱和赞誉。
它们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
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
中国四大名锦的独特魅力,使它们成
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代表。
中国四大名绣包括

中国四大名绣包括
湘绣的简介
湘绣,是产自于湖南长沙的一套刺绣,它的由来源自于湖南民间的刺绣,并结合苏绣及粤绣的特点,加以修饰和调整而成。
发展到现在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湘绣的风格是形象生动逼真、色彩丰富鲜艳,在绣法上着重强调色调的搭配,这关系着一整幅作品的好坏。
蜀绣的简介
蜀绣,是产自于四川省成都市的一套刺绣,有着悠久的历史,自东晋以来被誉为“蜀中瑰宝”。
主要材料有软缎、彩丝等。
其特点是针法严谨、针脚平齐、变化丰富、形象生动、富有立体感。
故以针法居多被列为四大名绣之首。
粤绣的简介
粤绣,是广绣和潮绣两种刺绣的合称。
即广州、潮州、汕头、普宁、揭阳、中山、番禺及顺德这些地段的总称。
早在唐玄宗时期,岭南节度使张九皋就因向杨贵妃进贡粤绣而被连升三品,可见其地位之高。
粤绣在发展历程中,吸收了很多优秀的素材来源,并逐渐形成自身独特的艺术风格,受到国内外各界的一致赞赏。
主要图案以龙凤、花鸟居多,偶尔还有一些其他动植物类如荷花、熊猫等。
苏绣的简介
苏绣,是江苏苏州为中心的刺绣产品的总称。
发展至今同样也有2000多年的历史,在经历一度的盛衰兴废后,苏绣在新中国成立后得以恢复和发展。
苏绣的风格大多以针法活泼、绣工细致、构思巧妙
‘图案秀丽和色彩清雅这五种独特风格。
在种类上,苏绣作品主要分为零剪、戏衣、拉屏三类,有着装饰性与实用性兼顾的特点,以“双面绣”作品最为精美。
中国四大名绣

蜀绣起源于素有天府之国美称的川西民间,它不仅受到当地的自然环境、风俗和文化的影响,而且还在一 定程度上受到销售地区的反馈影响。因此,蜀绣的风格特点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我国西南和北部地区人民 的性格和喜爱。其技艺特点是绒片平滑,绣品严谨细腻、浑厚圆润、光亮平整、鲜艳明快、寓虚灵于朴拙、 掺色柔和、车拧自如,劲气生动、虚实得体。针法多而细腻,现有针法12大类、132种。其中常见的针法 有晕针、木石木针(嵌入缝隙的意思)、铺针、滚针、截针、掺针、沙针、盖针等,其中晕针具有自己的 独到之处。由于各种针法的使用与配合有各自的习惯,从而逐渐形成不同的特色和蜀绣的流派。
湘绣的"绝招"要数20世纪下半叶的双面全异绣,设计的巧妙和针法的变化二者结合得惟妙惟肖,使湘绣技 艺提高到一个更高的水平,绣工可以在同一底料的正反面刺绣着画面、色彩、针法都不相同的绣品,这是 刺绣技艺上的一次重大突破。例如,一幅《狮虎》座屏绣品德一面是一只仰天长啸的上山虎,而另一面是 一只低手夜行的下山狮,一上一下,正面的虎头转到反面变成了狮尾,两面的形象迥然不同,令人瞠目。 又如湘绣艺人采用传统的掺针、平针、游针等针法,绣制的《花木兰》绣屏。在绣品的一面是女扮男装, 全衣铁甲的花木兰的威武形象,生动地体现了"万里赴戎机"、"寒光照铁衣"的诗意;而在绣品的另一面却 是花木兰脱去战时袍,又着女儿装的闺秀模样。活生生地再现了花木兰"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的喜悦 情境。两种截然不同的画面十分简要地概括出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凯旋而归的动人故事内容,将 诗情画意融为一体,珠联璧合相得益彰。在这幅绣屏中,艺人采用的仍是传统的掺针、平针、游针等手法, 运用高超的技艺着意刺绣,使花木兰这位英雄人物的形象呼之欲出,跃然于绣屏上,除了令人叹服之外, 更是回味无穷。因此,双面全异绣使湘绣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平,这也是湘绣在刺绣中形成独树一帜的流 派。
四大名绣最著名的代表作

四大名绣最著名的代表作中国四大名绣代表作:苏绣(代表作双面绣《猫》)、湘绣(代表作狮虎)、粤绣(代表作《百鸟朝凤》)、蜀绣(代表作《芙蓉鲤鱼》)三大名锦:云锦、蜀锦、宋锦苏绣苏绣是中国刺绣的突出代表之一。
宋代已颇具规模,在苏州出现了绣衣坊、绣花弄、滚绣坊、绣线巷等生产集中的坊巷;清代为盛期,当时的皇室绣品多出自苏绣艺人之手,民间刺绣丰富多彩。
苏州刺绣,素以精细、雅洁著称。
图案秀丽,色泽文静,针法灵活,绣工细致,形象传神。
双面绣《猫》是苏绣的典型代表作。
艺人们将一根头发粗细的绣花线分成二分之一、四分之一,以至十二分之一、四十八分之一的细线绣,并将千万个线头、线结藏得无影无踪。
无论从正面或反面都可以看到小猫调皮活泼的神态,绣猫最难的是一对猫眼睛,艺人们需用20多种颜色的丝线才能把猫睛绣得炯炯有神、栩栩如生。
湘绣湘绣是以硬缎、交织软缎、透明玻璃纱、尼纶等为原料绣制的精细工艺品,绣品既有名贵的欣赏艺术品,也有美观适用的日用品,主要品种有条屏、画片、被面、枕套、床罩、靠垫、桌布、手帕及各种绣衣等。
湘绣以中国画为基础,运用七十多种针法和一百多种颜色的绣线,充分发挥针法的表现力,精细入微地刻划物象外形内质的特点,绣品具有构图章法严谨,形象生动逼真,色彩鲜明,质感强烈,形神兼备,生机勃勃,远观气势宏伟,近看出神入化的艺术效果潮绣、粤绣潮绣与广绣合称为粤绣,是中国名绣之一,传创始于少数民族,与黎族织锦同源。
它以布局满、图案繁茂、场面热烈、用色富丽、对比强烈、大红大绿而著称。
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布局满,往往少有空隙,即使有空隙,也要用山水草地树根等补充,显得热闹而紧凑;粤绣的另一个独特现象,就是绣工多为男工,和其他地区绣工均为女子不同,在绣制大件时,绣工常手拿长针站着施绣。
潮绣与广绣合称为粤绣,是中国名绣之一,传创始于少数民族,与黎族织锦同源。
它以布局满、图案繁茂、场面热烈、用色富丽、对比强烈、大红大绿而著称。
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布局满,往往少有空隙,即使有空隙,也要用山水草地树根等补充,显得热闹而紧凑;粤绣的另一个独特现象,就是绣工多为男工,和其他地区绣工均为女子不同,在绣制大件时,绣工常手拿长针站着施绣。
中国古代四大名绣

中国古代四大名绣刺绣,古称针绣,是用绣针引彩线,按设计的花纹在纺织品上刺绣运针,以绣迹构成花纹图案的一种工艺。
刺绣作为一个地域广泛的手工艺品,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通过长期的积累和发展,都有其自身的特长和优势。
除了苏绣、湘绣、粤绣、蜀绣这四大名绣,在我国还有京绣、鲁绣、汴绣、瓯绣、杭绣、汉绣、闽绣等地方名绣,而我国的少数民族如维吾尔、彝、傣、布依、哈萨克、瑶、苗、土家、景颇、侗、白、壮、蒙古、藏等也都有自己特色的民族刺绣。
四大名绣形成于十九世纪中叶,它的产生除了本身的艺术特点外,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绣品商业化的结果。
由于市场需求和刺绣产地的不同,刺绣工艺品作为一种商品开始形成了各自的地方特色,其中苏、蜀、粤、湘四个地方的刺绣品销路尤广,故有“四大名绣”之称。
【苏绣】苏绣是以苏州为中心包括江苏地区刺绣品的总称,发源地在苏州吴县一带,滨临太湖,气候温和,盛产丝绸。
因此,素有妇女擅长绣花的传统习惯。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苏绣在艺术上形成了图案秀丽、色彩和谐、线条明快、针法活泼、绣工精细的地方风格,被誉为“东方明珠”。
苏绣是在顾绣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顾绣原指明代上海顾家的刺绣,顾氏家族的顾名世以嘉靖三十八年(公元前1559年)进士著称。
他的孙子顾寿潜善画,从师于董其昌。
顾寿潜之妻韩希孟工画花卉,擅长刺绣,在顾家众多的名手中堪称代表,连董其昌看后亦惊叹“技至此乎!”明代的商品经济已较发达,由于顾家的刺绣名扬海内外,因此到了清代时,江南一带的绣庄许多干脆挂起“顾绣”的字号,广义的“顾绣”便由此而来。
苏绣正是在广泛吸取顾绣的特点和长处后,并结合西洋画的特点,逐渐从作坊里孕育成一朵更为奇艳的鲜花。
据西汉刘向《说苑》记载,早在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吴国已将苏绣用于服饰。
到了明代,江南已成为丝织手工业中心。
在绘画艺术方面出现了以唐寅 (伯虎)、沈周为代表的吴门画派,推动了刺绣的发展。
刺绣艺人结合绘画作品进行再制作,所绣佳作栩栩如生,笔墨韵味淋漓尽致,有“以针作画”“巧夺天工”之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大名绣】苏绣〖苏州〗、湘绣〖湖南〗、蜀绣〖四川〗、广绣〖广东〗【四大名扇】檀香扇〖江苏〗、火画扇〖广东〗、竹丝扇〖四川〗、绫绢扇〖浙江〗【四大名花】牡丹〖山东菏泽〗、水仙〖福建漳州〗、菊花〖浙江杭州〗、山茶〖云南昆明〗【十大名茶】西湖龙井〖浙江杭州西湖区〗、碧螺春〖江苏吴县太湖的洞庭山碧螺峰〗、信阳毛尖〖河南信阳车云山〗、君山银针〖湖南岳阳君山〗、六安瓜片〖安徽六安和金寨两县的齐云山〗、黄山毛峰〖安徽歙县黄山〗、祁门红茶〖安徽祁门县〗、都匀毛尖〖贵州都匀县〗、铁观音〖福建安溪县〗、武夷岩茶〖福建崇安县〗【十二生肖】〖中国〗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年龄称谓】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孩提:指2——3岁的儿童垂髫:指幼年儿童(又叫“总角”)豆蔻:指女子十三岁及笄:指女子十五岁加冠:指男子二十岁(又“弱冠”)而立之年:指三十岁不惑之年:指四十岁知命之年:指五十岁(又“知天命”、“半百”)花甲之年:指六十岁古稀之年:指七十岁耄耋之年:指八、九十岁期颐之年:一百岁【古代主要节日】元日:正月初一,一年开始。
人日:正月初七,主小孩。
上元:正月十五,张灯为戏,又叫“灯节”社日:春分前后,祭祀祈祷农事。
寒食:清明前两日,禁火三日(吴子胥)清明:四月初,扫墓、祭祀。
端午:五月初五,吃粽子,划龙(屈原)七夕:七月初七,妇女乞巧(牛郎织女)中元:七月十五,祭祀鬼神,又叫“鬼节”中秋:八月十五,赏月,思乡重阳:九月初九,登高,插茱萸免灾冬至:又叫“至日”,节气的起点。
腊日:腊月初八,喝“腊八粥”除夕:一年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初旧迎新【科举职官】〖乡试〗:录取者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会试〗:录取者称为"贡生",第一名称为"会元"、〖殿试〗:录取者称为"进士",第一名称为"状元",第二名为"榜眼",第三名为"探花"【四书】《论语》、《中庸》、《大学》、《孟子》【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八股文】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六子全书】《老子》、《庄子》、《列子》、《荀子》、《扬子法言》、《文中子中说》【汉字六书】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书法九势】落笔、转笔、藏峰、藏头、护尾、疾势、掠笔、涩势、横鳞竖勒【竹林七贤】嵇康、刘伶、阮籍、山涛、阮咸、向秀、王戎【饮中八仙】李白、贺知章、李适之、李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蜀之八仙】容成公、李耳、董促舒、张道陵、严君平、李八百、范长生、尔朱先生【扬州八怪】郑板桥、汪士慎、李鱓、黄慎、金农、高翔、李方鹰、罗聘【北宋四大家】黄庭坚、欧阳修、苏轼、王安石【唐宋古文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十三经】《易经》、《诗经》、《尚书》、《礼记》、《仪礼》、《公羊传》、《榖梁传》、《左传》、《孝经》、《论语》、《尔雅》、《孟子》【四大民间传说】《牛郎织女》、《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与许仙》【四大文化遗产】《明清档案》、《殷墟甲骨》、《居延汉简》、《敦煌经卷》【元代四大戏剧】关汉卿《窦娥冤》、王实甫《西厢记》、汤显祖《牡丹亭》、洪升《长生殿》【晚清四大谴责小说】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吴沃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老残游记》、曾朴《孽海花》【五彩】青、黄、赤、白、黑【五音】宫、商、角、址、羽【七宝】金、银、琉璃、珊瑚、砗磲、珍珠、玛瑙【九宫】正宫、中吕宫、南吕宫、仙吕宫、黄钟宫、大面调、双调、商调、越调【七大艺术】绘画、音乐、雕塑、戏剧、文学、建筑、电影【四大名瓷窑】河北的瓷州窑、浙江的龙泉窑、江西的景德镇窑、福建的德化窑【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六礼】冠、婚、丧、祭、乡饮酒、相见【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六义】风、赋、比、兴、雅、颂【八旗】镶黄、正黄、镶白、正白、镶红、正红、镶蓝、正蓝【十恶】谋反、谋大逆、谋叛、谋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九流】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三山】安徽黄山、江西庐山、浙江雁荡山【五岭】越城岭、都庞岭、萌诸岭、骑田岭、大庾岭【五岳】〖中岳〗河南嵩山、〖东岳〗山东泰山、〖西岳〗陕西华山、〖南岳〗湖南衡山、〖北岳〗山西恒山【五湖】鄱阳湖〖江西〗、洞庭湖〖湖南〗、太湖〖江苏〗、洪泽湖〖江苏〗、巢湖〖安徽〗【四海】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四大名桥】广济桥、赵州桥、洛阳桥、卢沟桥【四大名园】颐和园〖北京〗、避暑山庄〖河北承德〗、拙政园〖江苏苏州〗、留园〖江苏苏州〗【四大名刹】灵岩寺〖山东长清〗、国清寺〖浙江天台〗、玉泉寺〖湖北江陵〗、栖霞寺〖江苏南京〗【四大名楼】岳阳楼〖湖南岳阳〗、黄鹤楼〖湖北武汉〗、滕王阁〖江西南昌〗、大观楼〖云南昆明〗【四大名亭】醉翁亭〖安徽滁县〗、陶然亭〖北京先农坛〗、爱晚亭〖湖南长沙〗、湖心亭〖杭州西湖〗【四大古镇】景德镇〖江西〗、佛山镇〖广东〗、汉口镇〖湖北〗、朱仙镇〖河南〗艺术高考必备文学常识一、中国古代文学(一).先秦文学1. 上古神话中国古代神话名篇有:女娲(wā)补天、后羿(yì)射日、精卫填海、(盘古)开天辟地、黄帝战蚩(chī)尤(刘安:《淮南子》等。
)2. 先秦散文A、儒家经典“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六经”又称六艺(《乐》)。
B.历史散文。
《左传》(编年体)《战国策》(国别体)《国语》(国别体)“春秋三传”《左传》《谷梁传》《公羊传》。
C.诸子百家散文著名的有:①老子,李耳,字聃(dān),道家学派创始人,著有《道德经》。
②孔子名丘,字仲尼。
是儒家学派创始人,《论语》是孔子弟子记载孔子和他的学生言行的书。
(《季氏》《荷》)③墨子名翟(dí),墨家学派创始人。
《墨子》53篇。
④孟子名轲,字子舆。
儒家学派继承者。
《孟子》是孟子学生记录孟子言行的书。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庄暴见孟子》《鱼我所欲也》。
)⑤庄子,名周,战国道家著《庄子》。
(《庖丁解牛》)⑥荀子,战国儒家,著《荀子》32篇。
(《劝学》)⑦韩非子,法家。
著《韩非子》。
(《扁鹊见蔡桓公》《五蠹》《智子疑邻》。
)⑧《吕氏春秋》又称《吕览》,是秦相吕不韦和他的门客的集体创作。
(《察今》)⑨李斯的代表作是散文《谏逐客书》。
③先秦诗歌A.《诗经》。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
分风、雅、颂三类.风是民歌,雅是乐歌,颂是祭歌。
诗经的表现手法是比、兴、赋。
“比”即比喻,以彼物比此的。
“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赋”直陈其事。
B.《楚辞》。
西汉学者刘向把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编辑成书,定名为《楚辞》。
屈原(前340?-前277?)名平,我国伟大爱国主义诗人.曾在楚国任左徒三闾大夫等职。
代表作是《离骚》《九歌》《九章》。
(二).两汉文学两汉散文①贾谊,世称贾生。
又称贾长沙,贾太傅。
著《新书》十卷。
《过秦论》、《论积贮疏》是他的代表作。
②司马迁,字子长,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
著《史记》首创“纪传体”,分为本纪、世家、列传、表、书。
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③班固的《汉书》、刘向编订的《战国策》都名垂史册。
B.乐府民歌和赋。
1.乐府民歌:乐,民乐;府,官府。
乐府原为汉代音乐机关所搜集的诗。
《孔雀东南飞》是汉乐府叙事发展的高峰。
最早见于南朝徐陵编纂的《玉台新咏》。
2.赋是我国古代韵文和散文的综合体。
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
贾谊的《吊屈原赋》都很有名。
(三).魏晋南北朝文学A.魏晋南北朝的诗歌和散文①“三曹”.“三曹”即曹氏父子曹操、曹丕、曹植。
曹操的《观沧海》,曹丕的《蒿里行》,曹植的《名都篇》《白马篇》《洛神赋》都很有名。
②“建安七子”指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禹(yǔ)应扬(yáng)刘桢。
王粲的《七哀诗》成就最高。
③“竹林七贤”指嵇康、阮籍、向秀等七位作者④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
《桃花源记》《归去来辞》《归园田居》《饮酒》是传世之作。
⑤此外, 诸葛亮《出师表》、范晔(yè)《后汉书》、陈寿《三国志》、王羲之《兰亭集序》、刘勰《文心雕龙》、郦道元《水经注》都名垂史册。
B.魏晋南北朝的小说。
(小说的发展期)①志怪小说以干宝《搜神记》为代表。
《干将莫邪》。
②轶事小说以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为代表。
《周处》。
(四).唐代文学1.唐诗①“初唐四杰”:“初唐四杰”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腾王阁序》脍炙人口。
②“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孟浩然。
王维字摩诘,一位大诗人,著名“画家和音乐家”;人们说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名作有《使至塞上》《山居秋暝》。
孟浩然是王维密友,名篇有《过故人庄》。
③“边塞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
高适《燕歌行》、岑(cén)参(shēn)《白雪歌》、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浙》、王之涣《登鹳雀楼》都是名篇。
④诗仙李白,诗圣杜甫,人民诗人白居易。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李白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名作有《将进酒》、《蜀道难》、《梦游天姥吟留别》《秋浦歌》《静夜诗》《赠汪伦》等.著《李太白集》。
杜甫,字子美,又称杜工部,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名作有“三吏”(《潼关吏》《石壕吏》《新安吏》)“三别”(《无家别》《垂老别》《新婚别》)《北征》《兵车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双称白香山,白太傅、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名作《长恨歌》《琵琶行》。
⑤“小李杜”:李商隐,杜牧,著有《樊川文集》。
⑥“诗中三李” 为李白,李商隐,李贺。
2.唐代散文①韩愈。
韩愈,字退之,自号昌黎,又称韩吏部。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著《昌黎先生集》。
②柳宗元,字子厚,又称柳河东。
写了著名的《永州八记》著有《柳河东集》。
3.唐人传奇(小说发展的成熟期)陈鸿的《长恨歌》传,李朝威的《柳毅传》都是较成熟的文言小说。
(五).宋代文学1.宋词和宋诗①以苏辛为代表的宋词豪放派。
苏轼,字子瞻,东坡居士,其诗、文、字画都有极高成就。
与其父苏洵、弟苏辙号称“三苏”。
著有《苏东坡集》。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有《稼轩长短句》。
②以柳永、李清照、姜夔等人为代表的宋词婉约派。
柳永,李清照,姜夔。
③伟大的爱国诗人陆游和伟大的民族英雄文天祥。
陆字务观,号放翁,著有《剑南诗稿》。
文天祥,字履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著《文山全集》,名篇有《正气歌》《过伶仃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