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小学科学四上《9常见的力》教案 (2)

合集下载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3.9 常见的力-摩擦力|冀教版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3.9 常见的力-摩擦力|冀教版

常见的力——摩擦力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科学知识:1.知道生活中存在摩擦力;2.知道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二)能力培养: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实验操作、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3.培养学生网络学习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2.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解决问题。

重点:知道生活中有摩擦力,知道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难点:知道生活中哪些现象与摩擦力有关。

教师准备:课件,滑板车,钩码,钩码盒,弹簧测力计,毛巾,分发实验记录表。

学生准备:做拖人游戏,并填写记录表格。

教学过程:(一)游戏引入:1.轻轻踢足球,足球滚动后会越来越慢最后停下来,这是为什么?2.有一种力让足球停下来,今天我们来研究这个力——摩擦力。

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接触面会产生一个阻止其运动的力,这个力叫做摩擦力。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引入概念,激发学生探究的好奇心。

)(二)猜想1.课前教师曾让同学们分组做过拖人游戏,引入滑动摩擦力的概念。

请每组派出一名代表用投影展示你的记录表格。

实验表1第()组,拖人的同学(,),被拖的同学(),记录员(),观察员()实验表2第()组,拖人的同学(,),记录员(),观察员实验表3第()组,拖人的同学(,),被拖的同学(),记录员(),2.通过表格猜测: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有关。

滑动摩擦力与滚动摩擦力的关系。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大胆假设的能力。

)(三)活动一:实验验证A.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1.设计实验:分别在桌面与毛巾上让弹簧测力计拖动钩码盒做匀速直线运动,记录弹簧测力计读数。

2.分析表格,得出结论。

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我的结论:B.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1.设计实验:分别拖动装有两块钩码、四块钩码、六块钩码的盒子,并记录弹簧测力计读数。

冀教小学科学四上《9常见的力》教案

冀教小学科学四上《9常见的力》教案

常见的力教学目标:1.能用实验的方法探究物体下落的原因;能够按照制作方法制作重锤;能够独立设计记录图表。

2.能够体会到通过多次实验得出结论的重要性;能与同学合作完成实验任务。

3.能够通过实例体验常见的各种力;能通过实验证明地球引力的存在;能通过重锤说明重力方向是竖直向下的;能用自己的话解释物体下落的原因。

4.能举出各种力在生活中应用的更多实例;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释重锤原理并尝试制作重锤。

材料准备:搜集有关力现象的图片。

参考教材第33页各幅小图准备相关材料。

实验所需材料。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实例体验常见的各种力;能通过实验证明地球引力的存在。

课时安排:用2课时。

用第一课时完成引入部分和活动1。

第二课时完成活动2和拓展活动。

教学过程:引入通过引入教学,引导学生认识身边常见的扭力、弹力、磁力、静电引力、浮力、地球引力、摩擦力、压力等,并能举出生活中更多的实例来说明各种各样的力。

实施过程:用15分钟。

引导学生结合图片或根据图片的内容让学生进行体验和尝试,认识各种各样的力,体验力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组织学生讨论各种力的理解帮助学生举出各种力在生活中、处主中应用的更多实例。

鼓励学生独立设计表格,把同学列举出的实例记录下来。

在此基础上讨论拓展问题,其目的是训练学生根据力直接或间接作用的方式对力进行分类,帮助学生对力有更深入的理解。

学生在生活中经常接触到教材中展示的各种力,以及风力、水力等,但对力的描述包括力所作用的物体、力的大小和力的方向等理解不够。

一、寻找物体下落的力。

活动目标:1.能与同学合作,通过多种方式探究物体下落的原因。

2.能用自己人话解释物体下落是由于地球引力作用的结果。

3.通举出地球引力在生活中应用的更多实例。

实施过程: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每组四人,活动时间为25分钟。

按提出问题、实验、交流与讨论、得出结论的过程进行探究。

2.提出问题。

由牛顿观察苹果落地的故事,引入,引导学生提出物体为什么落地的问题。

四年级上科学《常见的力》(冀教版)教案两篇

四年级上科学《常见的力》(冀教版)教案两篇

四年级上科学《常见的力》(冀教版)教案两篇常见的力教学目标:1.能够按照制作方法制作重锤。

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

2.能与同学合作完成实验任务。

科学知识目标:1.能通过重锤说明重力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其他目标:1.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释重锤原理并尝试制作重锤。

教学重点难点:制作滚轮教具准备:铁锁、螺母、橡皮、橡皮泥、砖头、石子、细线等,泡沫塑料板或硬纸板、线轴、502胶或白乳胶、细木轴、小盘、细线、钩码或小石子、剪刀、锥子、圆规等。

教学过程:导入:同学们好,通过上节课对常见的力的归纳和学习,研究了使物体下落的力是地球引力,今天我们做一个活动“自制重锤”进一步验证地球引力的科学利用。

活动目标:1.能解释重锤所利用的原理。

2.能用物体和细线制作重锤,并能用自己做的重锤检测周围的物品是否与地面垂直。

3.能体会到科学与生活,技术的密切联系。

实施进程:1、2—3人一组,活动时间20分钟。

2.活动分三步进行:(1)观察设计,教师出示重锤或工人利用重锤工作的课件,并提问:你知道重锤是干什么用的吗?它是根据什么原理制成的?(师生互动)师:请同学们分析重锤由几部分组成,重点是观察锤与线是怎么连接的。

请大家用自己准备好的东西来做一个重锤。

生:动手做(老师指导)。

师:用自己做的重锤检测教室,校园,家中物品是否与地面垂直,可以用几个重锤检测同一个物品,从而体会重锤的锤线都是与地面垂直的,体会科学与生活,技术的联系。

通过这个活动大家会做重锤了吧?它在生活中的用处你能举出更多的实例吗?希望大家以后多留新(盖房子,砌墙,木匠做家具等)下面我们大家拉爱做一个游戏“玩滚轮”。

评:观察比较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在具体操作中启发、指导学生创造性运用多种方法观察、比较,这就是科学课上教师指导作用的具体体现。

活动目标:1.能按说明绘制图样,分解纸件,组装成滚轮。

2.能操作滚轮,使滚轮转起来。

3.能体验到滚轮是在重力的作用下运动的,重力的大小是可以改变的。

常见的力-冀人2001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常见的力-冀人2001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常见的力-冀人2001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力是物体相互作用的结果2.掌握重力、弹力、摩擦力等常见力的概念和特点3.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力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影响4.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二、教学准备1.PPT或黑板2.初中物理教材3.实物或图片:弹簧、推拉力计、磁铁等4.实验器材:平衡杆、小车、斜面等5.课外阅读:力的概念以及其应用等相关读物三、教学过程1. 了解力的概念问:你们学过的力有哪些?力是什么?与物体的运动有什么关系?通过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再引导性地引导学生了解力的概念,让学生在互动交流中掌握科学知识。

2. 认识重力1.引导学生回忆所学习的物体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规律(物体自由下落等)2.通过实验,让学生手持成对的物体进行比较,了解重力对物体的影响3.结合实验,让学生理解质量对物体的作用3. 介绍弹力1.让学生手持弹簧拉伸后的情况来体验弹力的特点2.引导学生理解弹力本质上是一种恢复力3.通过实验,让学生掌握弹簧常数对弹簧弹力的影响4. 了解摩擦力1.让学生手摩自己的手或两个不同的物体,来感受摩擦力的强弱2.引导学生理解摩擦力与物体表面的类型、物体之间的相对运动速度有关,并能通过实验模拟证明3.在具体实验中,让学生探究摩擦力对物体的作用,如何减速或改变方向等5. 其他常见的力1.拉力和推力让学生探究拉力和推力对物体的影响,并能分析这两种力的相似和区别2.磁力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磁力的特点以及如何应用6. 复习和总结1.让学生自己总结、总结这些常见力的特点及其应用2.鼓励学生进一步学习,了解力在生活和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四、课后作业1.背诵并理解重力、弹力、摩擦力等常见力的概念,准确运用力学常识来解决较小的物理问题2.根据所讲的实验,回答一些与其有关的问题,以巩固所学内容3.阅读与力有关的书籍,了解更多力的应用和知识五、教学评估通过讲解、实验、互动等方式,评估学生是否掌握力的概念和特点,是否了解常见力在生活中的应用,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较小的力学问题。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3.9 常见的力|冀教版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3.9 常见的力|冀教版

《常见的力》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亲历活动体验,认识常见的各种力,设计图表记录各种力及其应用。

2、认识地球引力的存在,实验探究解释物体下落的原因,通过重锤认识重力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3、与同学合作、利用所学解释原理并尝试制作,渗透多次实验得出结论的重要性。

4、能举出各种力在生活中应用的实例,体会科技对生活的影响。

二、教学重、难点:1 、认识常见的力及其应用、寻找使物体下落的力。

2 * 制作滚轮。

三、教学准备:皮筋、磁铁、毛巾、曲别针、塑料梳子、纸船、橡皮、(乒乓球)弹力球、毽子、(粉笔、苹果)、面包(两片)|果酱、重锤(滚轮)等、*电教媒体:课件、实物投影等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两生展示“车模”(遥控车、机械车)并演示,其他生观看、并述其动力进而认识到力的作用从而揭示课题——常见的力二、新授:(一)认识常见的力1小组活动(用自己的方法认识、实验)2、交流、展示3、小结:讲评、鼓励探究(认识弹力、磁力、浮力、扭力、压力、静电引力、地球引力、摩擦力等)(引生体验各种力极其作用)2、思考:举例说明每种力在生活中的应用(每种力的作用一样吗?)生讨论、交流3、设计表格并记录(1)、师演示(课件或画表)(2)、生设计、记录4、讲述:有些力直接作用在物体上,而有些力与被作用物体间有一定距离。

(二)、寻找使物体下落的力1、情景导入(小球、粉笔落地)2、思考:它怎样下落、是用力推的吗?为什么总向下,是什么力把物体拉下去的?3、生实验验证(启生先预测—实验—结果)4、认识地球引力(学习“科学在线”了解重力)5、出示垂线砣、认识其原理及应用6、拓展:出示滚轮、演示并阐述其原理课后拓展:自制重锤或滚轮。

小学科学冀教版四年级上册高效课堂资料《常见的力》教案——第2课时

小学科学冀教版四年级上册高效课堂资料《常见的力》教案——第2课时

小学科学冀教版四年级上册高效课堂资料《常见的力》教案教学目标1.科学探究目标(1)能够按照制作方法制作重锤。

(2)会用重锤检测家中的物品。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体会到通过多次实验得出结论的重要性。

(2)能与同学合作完成实验任务。

3.科学知识目标(1)能通过重锤说明重力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力。

(2)会用自己的话解释物体下落的原因。

4.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释重锤原理并尝试制作重锤。

教学重点能通过重锤说明重力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力。

教学难点能够按照制作方法制作重锤。

教学方法教师讲授与学生活动相结合的互动教学法。

课前准备活动2:铁锁、螺母、橡皮、橡皮泥、砖头、石子、细线等。

拓展活动:泡沫板或硬纸板、线轴、502胶或白乳胶、细木轴、小盘、细线、钩码或小石子、剪刀、锥子、圆规等。

课时安排第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课教师:同学们,大家玩过滚轮吗?学生:没有。

教师:今天我教大家做一个滚轮来玩玩好吗?二、新授1.拓展活动:玩滚轮。

(1)用实验材料制作滚轮提醒学生注意的地方:①剪下滚轮时边缘要整齐,否则不能滚动。

②圆板要尽量大一些,一般直径为20厘米~30厘米。

③粘木轴时,将胶涂在圆心的周围,线轴中心一定要置于圆心处。

④小盘细线的一端应固定在细轴上,可以粘在细轴上或与木轴一起插入线轴孔内。

⑤使用胶时不要随意涂抹,万一不小心涂在了衣物和皮肤上,要立即用酒精清除。

(2)玩一玩教师:自己玩一玩制作好的小滚轮,看有什么发现,记下来。

学生玩滚轮,把小发现记录下来。

(3)演示滚轮的效果教师提问:你可以控制滚轮的快慢吗?学生回答。

教师:小组内互相演示比较。

学生相互观看组内各滚轮的效果。

添加学生“导学”作业中的典型成果。

教师:没有向滚轮施加任何力,为什么滚轮会动?学生回答。

(学生可能会说是橡皮泥拉动的;也有学生会说出是由于地球引力的作用。

)教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引力能使滚轮运动,大家想一想,在实际生活中,我们还能利用引力做些什么呀?学生回答。

四年级科学上册 第10课 常见的力2 冀教版

四年级科学上册 第10课 常见的力2 冀教版
第十课
常见的力
知识性目标:
1、能够通过实例体验常见的各种 力 2、能通过实验证明地球引力的存 在 3、能用自己的话解释物体下落的 原因。
• 教学重点: 自主、合作探究物体下落的原
因。
• 教学难点: 认识地球引力这种直接作用物
体需要往外拉,关上抽屉需要向里推 。
• 推和拉是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 推和拉都是力。
思考:

有些力是直接作用在物体上的,而
有些力与被作用的物体之间有一定的距离
,你能区分它们吗?

地球引力、 静电引力、 磁力

推力、拉力

摩擦力

压力
地球引力 地球表面的 物体都会受 到地球的吸 引,这种力 叫做地球引

寻找使物体下落的力
• 手持乒乓球、网球、橘子……松开手让它 们自然地落下,思考
• 生活中 还有哪些用到推和拉的例子? • 答: 1开窗户
2踢足球 3拔河
各种各样的力
扭力
浮力
磁力
还有:静电引力
压 力
弹力
摩擦 力
你能举例吗? 地球 引力
什么是力?
•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相互作用。
n 对于一个力来说,总是存在着施力物体 和受力物体。
力的作用效果
• 使物体发生形变
n 使物体的运动 状态发生改变
• 物体是怎样下落的?是用力往下推,物体才 下落的吗?

为什么物体总是往下落?是什么力把
物体拉下去的?
• 答:物体往下落是受到了地球的引力;是 地球引力把物体拉下去的。
重 点
地球引力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工人叔叔利用垂 线砣来检验墙壁 是否垂直

冀教小学科学四上《9常见的力》word教案 (1)

冀教小学科学四上《9常见的力》word教案 (1)

常见的力教学目标:1.能用实验的方法探究物体下落的原因;能够按照制作方法制作重锤;能够独立设计记录图表。

2.能够体会到通过多次实验得出结论的重要性;能与同学合作完成实验任务。

3.能够通过实例体验常见的各种力;能通过实验证明地球引力的存在;能通过重锤说明重力方向是竖直向下的;能用自己的话解释物体下落的原因。

4.能举出各种力在生活中应用的更多实例;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释重锤原理并尝试制作重锤。

材料准备:搜集有关力现象的图片。

参考教材第33页各幅小图准备相关材料。

实验所需材料。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实例体验常见的各种力;能通过实验证明地球引力的存在。

课时安排:用2课时。

用第一课时完成引入部分和活动1。

第二课时完成活动2和拓展活动。

教学过程:引入通过引入教学,引导学生认识身边常见的扭力、弹力、磁力、静电引力、浮力、地球引力、摩擦力、压力等,并能举出生活中更多的实例来说明各种各样的力。

实施过程:用15分钟。

引导学生结合图片或根据图片的内容让学生进行体验和尝试,认识各种各样的力,体验力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组织学生讨论各种力的理解帮助学生举出各种力在生活中、处主中应用的更多实例。

鼓励学生独立设计表格,把同学列举出的实例记录下来。

在此基础上讨论拓展问题,其目的是训练学生根据力直接或间接作用的方式对力进行分类,帮助学生对力有更深入的理解。

学生在生活中经常接触到教材中展示的各种力,以及风力、水力等,但对力的描述包括力所作用的物体、力的大小和力的方向等理解不够。

一、寻找物体下落的力。

活动目标:1.能与同学合作,通过多种方式探究物体下落的原因。

2.能用自己人话解释物体下落是由于地球引力作用的结果。

3.通举出地球引力在生活中应用的更多实例。

实施过程: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每组四人,活动时间为25分钟。

按提出问题、实验、交流与讨论、得出结论的过程进行探究。

2.提出问题。

由牛顿观察苹果落地的故事,引入,引导学生提出物体为什么落地的问题。

四年级科学上册第10课常见的力 PPT精品课件2冀教版

四年级科学上册第10课常见的力 PPT精品课件2冀教版

各种各样的力
扭力
浮力
磁力
还有:静电引力 压力 摩擦力 地球引力 弹力
你能举例吗?
什么是力?
•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相互作用。

对于一个力来说,总是存在着施力物体 和受力物体。
力的作用效果
• 使物体发生形变

使物体的运动 状态发生改变
思考:
• 有些力是直接作用在物体上的,而有些 力与被作用的物体之间有一定的距离,你 能区分它们吗? 地球引力、 静电引力、 磁力 推力、拉力 摩擦力 压力
中小学课件
重 点
地球引力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工人叔叔利用垂 线砣来检验墙壁 是否垂直
作业
• 1为什么物体总是往下落?是什么力把物体拉下去 的? • 答:物体往下落是受到了地球的引力;是地球引 力把物体拉下去的。 • 2说出至少4种你常见的力。 • 扭力 • 压力 • 摩擦力 浮力 • 地球引力
1、不要做刺猬,能不与人结仇就不与人结仇,谁也不跟谁一辈子,有些事情没必要记在心上。 2、相遇总是猝不及防,而离别多是蓄谋已久,总有一些人会慢慢淡出你的生活,你要学会接受而不是怀念。 3、其实每个人都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但并不是谁都有勇气表达出来。渐渐才知道,心口如一,是一种何等的强大! 4、有些路看起来很近,可是走下去却很远的,缺少耐心的人永远走不到头。人生,一半是现实,一半是梦想。 5、没什么好抱怨的,今天的每一步,都是在为之前的每一次选择买单。每做一件事,都要想一想,日后打脸的时候疼不疼。 6、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一定要放下。学会狠心,学会独立,学会微笑,学会丢弃不值得的感情。 7、成功不是让周围的人都羡慕你,称赞你,而是让周围的人都需要你,离不开你。 8、生活本来很不易,不必事事渴求别人的理解和认同,静静的过自己的生活。心若不动,风又奈何。你若不伤,岁月无恙。 9、与其等着别人来爱你,不如自己努力爱自己,对自己好点,因为一辈子不长,对身边的人好点,因为下辈子不一定能够遇见。 10、你迷茫的原因往往只有一个,那就是在本该拼命去努力的年纪,想得太多,做得太少。 11、有一些人的出现,就是来给我们开眼的。所以,你一定要禁得起假话,受得住敷衍,忍得住欺骗,忘得了承诺,放得下一切。 12、不要像个落难者,告诉别人你的不幸。逢人只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 13、人生的路,靠的是自己一步步去走,真正能保护你的,是你自己的选择。而真正能伤害你的,也是一样,自己的选择。 14、不要那么敏感,也不要那么心软,太敏感和太心软的人,肯定过得不快乐,别人随便的一句话,你都要胡思乱想一整天。 15、不要轻易去依赖一个人,它会成为你的习惯,当分别来临,你失去的不是某个人,而是你精神的支柱;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学会独立行走 ,它会让你走得更坦然些。 16、在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对别人要宽容,能帮就帮,千万不要把人逼绝了,给人留条后路,懂得从内心欣赏别人,虽然这很多时候很难 。 17、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18、不要太高估自己在集体中的力量,因为当你选择离开时,就会发现即使没有你,太阳照常升起。 19、时间不仅让你看透别人,也让你认清自己。很多时候,就是在跌跌拌拌中,我们学会了生活。 20、命运要你成长的时候,总会安排一些让你不顺心的人或事刺激你。 21、你的假装努力,欺骗的只有你自己,永远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饰战略上的懒惰。 22、成长是一场和自己的比赛,不要担心别人会做得比你好,你只需要每天都做得比前一天好就可以了。 23、你没那么多观众,别那么累。做一个简单的人,踏实而务实。不沉溺幻想,更不庸人自扰。 24、奋斗的路上,时间总是过得很快,目前的困难和麻烦是很多,但是只要不忘初心,脚踏实地一步一步的朝着目标前进,最后的结局交给 时间来定夺。 25、你心里最崇拜谁,不必变成那个人,而是用那个人的精神和方法,去变成你自己。 26、运气是努力的附属品。没有经过实力的原始积累,给你运气你也抓不住。上天给予每个人的都一样,但每个人的准备却不一样。不要羡 慕那些总能撞大运的人,你必须很努力,才能遇上好运气。 27、时间只是过客,自己才是主人,人生的路无需苛求,只要你迈步,路就在你的脚下延伸,只要你扬帆,便会有八面来风,启程了,人的 生命才真正开始。 28、每个人身上都有惰性和消极情绪,成功的人都是懂得管理自己的情绪和克服自己的惰性,并像太阳一样照亮身边的人,激励身边的人。

冀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9常见的力 优质教学设计

冀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9常见的力 优质教学设计

《常见的力》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探究目标:1、能用实验方法寻找到各种各样的力。

2、能合作设计记录图表。

3、能用实验的方法探究物体下落的原因。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能体会到通过多次实验得出结论的重要性。

2、愿意与同学合作完成实验任务。

知识性目标:1、能够通过实例体验常见的各种力。

2、能通过实验证明地球引力的存在。

3、能用自己的话解释物体下落的原因。

STSE目标:能举出各种力在生活中应用的更多实例。

二、教学重点:自主、合作探究物体下落的原因。

三、教学难点:认识地球引力这种间接作用物体上的力。

四、教法:谈话、讨论、合作、引导、评价五、学法:讨论、合作、探究、自学、交流六、教学准备:乒乓球、水杯、水、皮筋、磁铁、曲别针、夹子、毛巾、羽毛等物品;记录单;七:教学过程:师:很高兴和同学们上一节科学课,那么,在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推力和拉力。

下面我们做一个小游戏,在游戏中你认真的体会一下,你用了什么力?师:全体同学请注意:起立,坐下。

起立,坐下。

起立,坐下。

师:你用了什么力?谁感觉到了,帮帮他,刚才用了什么力?师:你说?生:站力师:还有没有?生:坐力。

师:你来给大家表演一下,怎么坐力?学生坐下师:唉……对了,坐的时候给凳子一个坐力,这个词起的好不好,鼓掌,表示鼓励。

那么老师在这给它起个名:能不能管它叫做压力,可以吗?生:可以师:就这么一个简单的起立的动作,我们都用到了力,说明力在我们生活当中怎么样?生:必不可少。

师:必不可少,还有吗?在我们生活当中用了大量大量的力,用力的用途太多了。

那么,你想不想找一找,那么咱们今天就开展一次寻力的比赛!比赛的规则注意听,首先在3分钟之内,每小组要找到6种以上的力,实验材料,除了老师给你提供的这个纸袋以外,剩下的实验盒里的材料你尽情的去运用,去寻找力。

但是这个纸袋里的材料不能用,记住了吗?记住了以后,同学们找到了力,立刻就把它记录在实验记录单的实验一中,找到一个就记一个。

好不好?生:好师:注意!预备!开始!学生实验中教师巡视师:找到了没有?找到了几种?好,有的同学已经找到了6组!还有时间,继续找!还有30秒师:好,时间到,请安静!师:有没有在规定时间内没完成的?生:没有师:好,都完成了,那么咱们都是获胜者那么,哪一个小组给大家谈一下你们都发现了哪些力好,你来谈一谈师:在谈之前,老师有个小建议,你能不能先示范你的实验,然后再说你发现了什么力生:学生示范,乒乓球的自由落体——地球引力。

冀教小学科学四上《9常见的力》word教案 (1)

冀教小学科学四上《9常见的力》word教案 (1)

常见的力教学目标:1.能用实验的方法探究物体下落的原因;能够按照制作方法制作重锤;能够独立设计记录图表。

2.能够体会到通过多次实验得出结论的重要性;能与同学合作完成实验任务。

3.能够通过实例体验常见的各种力;能通过实验证明地球引力的存在;能通过重锤说明重力方向是竖直向下的;能用自己的话解释物体下落的原因。

4.能举出各种力在生活中应用的更多实例;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释重锤原理并尝试制作重锤。

材料准备:搜集有关力现象的图片。

参考教材第33页各幅小图准备相关材料。

实验所需材料。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实例体验常见的各种力;能通过实验证明地球引力的存在。

课时安排:用2课时。

用第一课时完成引入部分和活动1。

第二课时完成活动2和拓展活动。

教学过程:引入通过引入教学,引导学生认识身边常见的扭力、弹力、磁力、静电引力、浮力、地球引力、摩擦力、压力等,并能举出生活中更多的实例来说明各种各样的力。

实施过程:用15分钟。

引导学生结合图片或根据图片的内容让学生进行体验和尝试,认识各种各样的力,体验力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组织学生讨论各种力的理解帮助学生举出各种力在生活中、处主中应用的更多实例。

鼓励学生独立设计表格,把同学列举出的实例记录下来。

在此基础上讨论拓展问题,其目的是训练学生根据力直接或间接作用的方式对力进行分类,帮助学生对力有更深入的理解。

学生在生活中经常接触到教材中展示的各种力,以及风力、水力等,但对力的描述包括力所作用的物体、力的大小和力的方向等理解不够。

一、寻找物体下落的力。

活动目标:1.能与同学合作,通过多种方式探究物体下落的原因。

2.能用自己人话解释物体下落是由于地球引力作用的结果。

3.通举出地球引力在生活中应用的更多实例。

实施过程: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每组四人,活动时间为25分钟。

按提出问题、实验、交流与讨论、得出结论的过程进行探究。

2.提出问题。

由牛顿观察苹果落地的故事,引入,引导学生提出物体为什么落地的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冀教小学科学四上《9常见的力》教案 (2)
教学设计思想:
本课首先认识生活中存在的各种力,然后寻找使物体下落的力,让学生从中体验力的存在。

将重点可以放在玩滚轮的重力实验上,让学生分析:“为什么会使滚轮转动起来?我们没有给滚轮力啊,使滚轮转动的力从何而来?”从而引导到认识地球引力上来,然后自制重锤将力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这样安排的好处是探究活动与思维分析统一了起来,突出了重点,更有活动价值,学生也更有兴趣。

教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目标
1.能用实验的方法探究物体下落的原因。

2.能够按照制作方法制作重锤。

3.会独立设计记录图表。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体会到通过多次实验得出结论的重要性。

2.能与同学合作完成实验任务。

三、科学知识目标
1.能够通过实例体验常见的各种力。

2.通过实验证明地球引力的存在。

3.能通过重锤说明重力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4.会用自己的话解释物体下落的原因。

四、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
1.能举出各种力在生活中应用的更多实例。

2.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释重锤原理并尝试制作重锤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认识常见的力和寻找使物体下落的力。

难点:制作滚轮。

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与学生活动相结合的互动教学法。

教学媒体:
多媒体设备。

材料与用具:
活动1:乒乓球、网球、橘子、金属箔球、记录表。

活动2:铁锁、螺母、橡皮、橡皮泥、砖头、石子、细线等。

拓展活动:泡沫板或硬纸板、线轴、502胶或白乳胶、细木轴、小盘、细线、钩码或小石子、剪刀、锥子、圆规等。

课时建议: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课
教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推与拉,推与拉是生活中常见的两种力,大家根据生活经验想一想生活中还有什么力呀?
学生思考并回答。

教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各种力。

(二)新课教学
1.认识各种各样的力。

教师:大家翻开书P33,看看这几幅图,说一说生活中都有哪些力呀?
学生看图并回答,教师对每种力进行讲解。

教师:同学们回答的很好,大家能对每一种力的应用举出一些实例吗?
学生举例,老师评价解说。

教师:大家能举出这么多有关力在生活中,生产中的应用,下面,我们设计表格,把同学们列举出的实例记录下来。

学生设计表格并填写。

教师:同学们想一想,每种力的作用一样吗?
学生回答。

(有些力是直接作用在物体上的,而有些力与被作用的物体之间有一定的距离。


教师:下面,我们就进入活动1:寻找使物体下落的力。

2.活动1:寻找使物体下落的力。

要求:
①一只手拿着某一物体(乒乓球、网球、橘子、金属箔等),站在高处,先预测松手后物体的运动情况,再松手试试。

做好观察记录。

站在高处,先预测松手后物体的运动情况,再松手试试。

做好观察记录。

①物体是怎样下落的?用力往下推,物体才落下的吗?
②为什么物体总是向下落?是什么力把物体拉下去的?
4.结论。

通过实验你得出什么结论?(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只要他们认识到物体下落是因为受到了向下拉的力就可以了。


5.阅读科学在线,了解这种向下拉的力即地球引力。

板书设计:
第十课常见的力
1.认识各种各样的力。

扭力、弹力、磁力、静电引力、浮力、地球引力、摩擦力、压力等2.活动1:寻找使物体下落的力。

4.结论。

物体下落是因为受到了向下拉的力——地球引力。

5.阅读科学在线。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同学们,大家玩过滚轮吗?
学生:没有。

教师:今天我教大家做一个滚轮来玩玩好吗?
学生回答。

(二)新课教学
1.拓展活动:玩滚轮。

(1)用实验材料制作滚轮
提醒学生注意的地方:
①剪下滚轮时边缘要整齐,否则不能滚动。

②圆板要尽量大一些,一般直径为20厘米~30厘米。

③粘木轴时,将胶涂在圆心的周围,线轴中心一定要置于圆心处。

④小盘细线的一端应固定在细轴上,可以粘在细轴上或与木轴一起插入线轴孔内。

⑤使用胶时不要随意涂抹,万一不小心涂在了衣物和皮肤上,要立即用酒精清除。

教师:自己玩一玩制作好的小滚轮,看有什么发现,记下来。

学生玩滚轮,把小发现记录下来。

(3)演示滚轮的效果
教师提问:你可以控制滚轮的快慢吗?
学生回答。

教师:小组内互相演示比较。

学生相互观看组内各滚轮的效果。

教师:没有向滚轮施加任何力,为什么滚轮会动?
学生回答。

(学生可能会说是橡皮泥拉动的;也有学生会说出是由于地球引力的作用。


教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引力能使滚轮运动,大家想一想,在实际生活中,我们还能利用引力做些什么呀?
学生回答。

(建筑中用于检测墙壁是否垂直的重锤就是利用这个原理的。


教师:同学们回答的很好,下面我们就制作重锤。

2.活动2:自制重锤
教师:大家观察一下书上P35的重锤,分析重锤由几部分组成,重
点观察锤与线是怎样连接的。

学生观察并回答。

教师:大家试着用身边的材料自己设计一个制作重锤的方案。

学生回答。

教师:开始制作,制作中可以选择不同的重物和细线,可以采用不同的连接方法(如绑、粘等),将细线与重物连接在一起,可以做一个或几个重锤。

学生动手制作重锤。

教师:大家现在用自己做的重锤检测教室、校园或家中物品是否与地面垂直。

可以用几个重锤检测同一个物品,这样可以体会重锤的锤线都是与地面垂直的。

学生活动。

板书设计:
第十课常见的力
1.拓展活动:玩滚轮。

(1)用实验材料制作滚轮
注意事项:
①剪下滚轮时边缘要整齐,否则不能滚动。

②圆板要尽量大一些,一般直径为20厘米~30厘米。

③粘木轴时,将胶涂在圆心的周围,线轴中心一定要置于圆心处。

④小盘细线的一端应固定在细轴上,可以粘在细轴上或与木轴一起插入线轴孔内。

⑤使用胶时不要随意涂抹,万一不小心涂在了衣物和皮肤上,要立即用酒精清除。

(2)玩一玩
2.活动2:自制重锤
①重锤的组成:
②设计方案,制作重锤。

③用重锤检测教室、校园或家中物品是否与地面垂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