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扰及其抑制
开关电源的干扰及其抑制
开关电源的干扰及其抑制开关电源产生EMI的原因较多,其中由基本整流器产生的电流高次谐波干扰和功率转换电路产生的尖峰电压干扰是主要原因.基本整流器:基本整流器的整流过程是产生EMI最常见的原因.这是因为工频交流正弦波通过整流后不再是单一频率的电流,而变成一直流分量和一系列频率不同的谐波分量,谐波(特别是高次谐波)会沿着输电线路产生传导干扰和辐射干扰,使前端电流发生畸变,一方面使接在其前端电源线上的电流波形发生畸变,另一方面通过电源线产生射频干扰.功率转换电路:功率转换电路是开关稳压电源的核心,它产生的尖峰电压是一种有较大幅度的窄脉冲,其频带较宽且谐波比较丰富.产生这种脉冲干扰的主要原因是:①开关管:开关管及其散热器与外壳和电源内部的引线间存在分布电容.当开关管流过大的脉冲电流时,大体上形成了矩形波,该波形含有许多高频成份.由于开关电源使用的元件参数如开关功率管的存储时间,输出级的大电流,开关整流二极管的反向恢复时间,会造成回路瞬间短路,产生很大短路电流.开关管的负载是高频变压器或储能电感,在开关管导通的瞬间,变压器初级出现很大的涌流,造成尖峰噪声.②高频变压器:开关电源中的变压器,用作隔离和变压.但由于漏感地原因,会产生电磁感应噪声;同时,在高频状况下变压器层间的分布电容会将一次侧高次谐波噪声传递给次级,变压器对外壳的分布电容形成另一条高频通路,而使变压器周围产生的电磁场更容易在其他引线上耦合形成噪声.③整流二极管:二次侧整流二极管用作高频整流时,要考虑反向恢复时间的因数.往往正向电流蓄积的电荷在加上反向电压时不能立即消除(因载流子的存在,还有电流流过).一旦这个反向电流恢复时的斜率过大,流过线圈的电感就产生了尖峰电压,在变压器漏感和其他分布参数的影响下将产生较强的高频干扰,其频率可达几十兆赫.④电容、电感器和导线:开关电源由于工作在较高频率,会使低频的元器件特性发生变化,由此产生噪声.开关电源外部干扰:开关电源外部干扰可以以“共模”或“差模”方式存在.干扰类型可以从持续期很短的尖峰干扰到完全失电之间进行变化.其中也包括电压变化、频率变化、波形失真、持续噪声或杂波以及瞬变等,在电源干扰的几种干扰类型中,能够通过电源进行传输并造成设备的破坏或影响其工作的主要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和浪涌冲击波,而静电放电等干扰只要电源设备本身不产生停振、输出电压跌落等现象,就不会造成因电源引起的对用电设备的影响.开关电源干扰耦合途径:开关电源干扰耦合途径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传导耦合方式,另一种是辐射耦合方式.1.传导耦合:传导耦合是骚扰源与敏感设备之间的主要耦合途径之一.传导耦合必须在骚扰源与敏感设备之间存在有完整的电路连接,电磁骚扰沿着这一连接电路从骚扰源传输电磁骚扰至敏感设备,产生电磁干扰.按其耦合方式可分为电路性耦合、电容性耦合和电感性耦合.在开关电源中,这三种耦合方式同时存在,互相联系.⑴电路性耦合:电路性耦合是最常见、最简单的传导耦合方式.其又有以下几种:①直接传导耦合:导线经过存在骚扰的环境时,即拾取骚扰能量并沿导线传导至电路而造成对电路的干扰.②共阻抗耦合:由于两个以上电路有公共阻抗,当两个电路的电流流经一个公共阻抗时,一个电路的电流在该公共阻抗上形成的电压就会影响到另一个电路,这就是共阻抗耦合.形成共阻抗耦合骚扰的有:电源输出阻抗、接地线的公共阻抗等.⑵电容性耦合:电容性耦合也称为电耦合,由于两个电路之间存在寄生电容,使一个电路的电荷通过寄生电容影响到另一条支路.⑶电感性耦合:电感性耦合也称为磁耦合,两个电路之间存在互感时,当干扰源是以电源形式出现时,此电流所产生的磁场通过互感耦合对邻近信号形成干扰.2.辐射耦合:通过辐射途径造成的骚扰耦合称为辐射耦合.辐射耦合是以电磁场的形式将电磁能量从骚扰源经空间传输到接受器.通常存在四种主要耦合途径:天线耦合、导线感应耦合、闭合回路耦合和孔缝耦合.⑴天线与天线间的辐射耦合:在实际工程中,存在大量的无意电磁耦合.例如,开关电源中长的信号线、控制线、输入和输出引线等具有天线效应,能够接收电磁骚扰,形成无意耦合.⑵电磁场对导线的感应耦合:开关电源的电缆线一般是由信号回路的连接线、功率级回路的供电线以及地线一起构成,其中每一根导线都由输入端阻抗、输出端阻抗和返回导线构成一个回路.因此,电缆线是内部电路暴露在机箱外面的部分,最易受到骚扰源辐射场的耦合而感应出骚扰电压或骚扰电流,沿导线进入设备形成辐射骚扰.⑶电磁场对闭合回路的耦合:电磁场对闭合回路的耦合是指回路受感应最大部分的长度小于四分之一波长.在辐射骚扰电磁场的频率比较低的情况下,辐射骚扰电磁场与闭合回路的电磁耦合.⑷电磁场通过孔缝的耦合:电磁场通过孔缝的耦合是指辐射骚扰电磁场通过非金属设备外壳、金属设备外壳上的孔缝、电缆的编织金属屏蔽体等对其内部的电磁骚扰.抑制干扰的一些措施:形成电磁干扰的三要素是干扰源、传播途径和受扰设备.因而,抑制电磁干扰也应该从这三方面着手,采取适当措施.首先应该抑制干扰源,直接消除干扰原因;其次是消除干扰源和受扰设备之间的耦合和辐射,切断电磁干扰的传播途径;第三是提高受扰设备的抗扰能力,减低其对噪声的敏感度.目前抑制干扰的几种措施基本上都是用切断电磁干扰源和受扰设备之间的耦合通道.常用的方法是屏蔽、接地和滤波.⑴采用屏蔽技术可以有效地抑制开关电源的电磁辐射干扰,即用电导率良好的材料对电场屏蔽,用磁导率高的材料对磁场屏蔽.屏蔽有两个目的,一是限制内部辐射的电磁能量泄漏出该内部区域,二是防止外来的辐射干扰进入该内部区域.为了抑制开关电源产生的辐射,电磁干扰对其他电子设备的影响,可完全按照对磁场屏蔽的方法来加工屏蔽罩,然后将整个屏蔽罩与系统的机壳和地连接为一体,就能对电磁场进行有效的屏蔽.⑵所谓接地,就是在两点间建立传导通路,以便将电子设备或元件连接到某些叫作"地"的参考点上.接地是开关电源设备抑制电磁干扰的重要方法,电源某些部分与大地相连可以起到抑制干扰的作用.在电路系统设计中应遵循"一点接地"的原则,如果形成多点接地,会出现闭合的接地环路,当磁力线穿过该回路时将产生磁感应噪声,实际上很难实现"一点接地".因此,为降低接地阻抗,消除分布电容的影响而采取平面式或多点接地,利用一个导电平面作为参考地,需要接地的各部分就近接到该参考地上.为进一步减小接地回路的压降,可用旁路电容减少返回电流的幅值.在低频和高频共存的电路系统中,应分别将低频电路、高频电路、功率电路的地线单独连接后,再连接到公共参考点上.⑶滤波是抑制传导干扰的有效方法.EMI滤波器作为抑制电源线传导干扰的重要单元,可以抑制来自电网的干扰对电源本身的侵害,也可以抑制由开关电源产生并向电网反馈的干扰.在设备或系统的电磁兼容设计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滤波电路中,还采用很多专用的滤波元件,如穿心电容器、三端电容器、铁氧体磁环,它们能够改善电路的滤波特性.恰当地设计或选择滤波器,并正确地安装和使用滤波器,是抗干扰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选择滤波器时要注意:①明确工作频率和所要抑制的干扰频率,如两者非常接近,则需要应用频率特性非常陡峭的滤波器,才能把两种频率分开;②保证滤波器在高压情况下能够可靠地工作;③滤波器连续通以最大额定电流时,其温升要低,以保证在该额定电流连续工作时,不破坏滤波器中器件的工作性能;④为使工作时的滤波器频率特性与设计值相符合,要求与它连接的信号源阻抗和负载阻抗的数值等于设计时的规定值;⑤滤波器必须具有屏蔽结构,屏蔽箱盖和本体要有良好的电接触,滤波器的电容引线应尽量短,最好选用低引线短电感的穿心电容;⑥要有较高的工作可靠性,因为作防护电磁干扰用的滤波器,其故障往往比其他元件的故障更难找.安装滤波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电源线路滤波器应安装在离设备电源入口尽量靠近的地方,不要让未经过滤波器的电源线在设备框内迂回;②滤波器中的电容器引线应尽可能短,以免因引线感抗和容抗在较低频率上谐振;③滤波器的接地导线上有很大的短路电流通过,会引起附加的电磁辐射,故应对滤波器元件本身进行良好的屏蔽和接地处理;④滤波器的输入和输出线不能交叉,否则会因滤波器的输入―输出电容耦合通路引起串扰,从而降低滤波特性,通常的办法是输入和输出端之间加隔板或屏蔽层.。
干扰的分类及抑制
干扰的分类根据干扰源种类主要可分为三大类,脉冲干扰、交流声干扰及电磁辐射方式干扰。
脉冲干扰是由于脉冲器件产生的强电磁场耦合进入信道所致:开关电源时均会产生60Hz-2MHz的干扰,这些干扰的谐波分量会落入音、视频频带内;闪电还会产生2KHz-100MHz的脉冲噪声。
交流声干扰主要是由于地线系统设计不合理,不同接地点间存在电位差,使得地电流形成回路所造成的;高压输电线路和交流电气化铁路会引起交流声干扰,如交流电气化铁路产生的干扰除50Hz基频外,还有(2N+1)×50Hz等奇次谐波通过辐射方式干扰该频段内的通讯设备。
现代化的电力系统其本身就是强烈的电磁干扰源,主要通过辐射方式干扰该频段内的通信设备,长期处于电磁辐射干扰情况下,设备寿命被大大缩短。
除去闪电、矿物质等产生的辐射干扰外,人为原因干扰主要有以下几种;1、脉冲放电。
例如切断大电流电路时产生的火花放电,其瞬时电流变率很大,会产生很强的电磁干扰。
它在本质上与雷电相同,只是影响区域较小。
2、工频交变电磁场。
例如在大功率电机、变压器以及输电线等附近的电磁场,它并不以电磁波形式向外辐射,但在近场区会产生严重电磁干扰。
3、射频电磁辐射。
例如无线电广播、电视、微波通信等各种射频设备的辐射,频率范围宽广,影响区域也较大。
经过近年来的发展,铁路上也发展了大量的专用的抗干扰设备,来解决铁路各种设备的控制和通讯、视频信号的干扰问题,如铁路专用线缆、高频无线收发设备、地线回路平衡设备等等。
对于己经出现问题的设备及线路,由于铁路现场返工难度大,以及专用设备造价成本高,使得很多的工程商在出现问题后对于问题的彻底解决望而却步。
导致故障的重复发生。
工程商也疲于解决发生的各种问题。
通过一些常规的技术,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铁路上发生的干扰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或降低干扰所带来的影响。
干扰的抑制1、脉冲干扰的抑制对于脉冲干扰,采取的解决办法就是加装滤波网。
在火线端和整流电源的输出端分别对地接入耐高压、大容量的电容器,形成低通滤波电路。
电力系统中的电磁干扰及其抑制方法
电力系统中的电磁干扰及其抑制方法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力系统已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之一。
但是,电力设备带来的电磁干扰问题却一直影响着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和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
本文将探讨电力系统中的电磁干扰问题以及抑制方法。
一、电磁干扰的原因和种类电磁干扰(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EMI)是指电子设备在运行过程中被外界电磁场所干扰,从而导致设备发生异常甚至失效。
电磁干扰的主要原因是电力设备所产生的电磁辐射。
电力设备可产生较高频率的电磁辐射,这些辐射可分为两种类型:辐射电磁场和导电干扰。
前者是指电设备辐射出的电磁场通过空气介质扩散到其它设备上,从而引起电路内部电流产生变化;后者是指电设备内部的电流通过其接地线路或设备外壳接触物体时,引起电流流动所产生的电磁场感应到其它设备上。
根据电磁辐射频率的不同,EMI可分为两大类:低频EMI和高频EMI。
低频EMI主要集中在50/60 Hz电网频率和其倍频上,多产生于电力设备的开关或者变压器的磁场。
高频EMI则主要涉及射频电磁辐射,产生于电力设备的开关处理电路、电子电路以及现代化自动化控制系统的信号传输路径上。
二、电磁干扰所产生的影响电磁干扰所产生的影响范围很广,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对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产生影响。
如计算机、显示器、传感器等电子设备容易受到电磁干扰的影响,导致设备异常运行、数据丢失等问题。
2、对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产生影响。
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受电系统质量、接地、绝缘、天气等。
电磁干扰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占据了一席之地。
它可能会导致电网中的频率、电压、电流波动过大,从而影响到接入的电子设备的稳定工作,甚至引发整个电力系统的停运。
3、对人体健康带来影响。
电磁辐射在一定剂量及频率下,会对人的中枢神经、内分泌及免疫系统等造成不良影响,引起疾病和生理变化。
三、电磁干扰抑制方法为了减轻电磁干扰带来的影响,我们不仅要提高电子设备的抗干扰能力,还要从源头上降低电磁干扰的水平。
干扰与抑制
干扰与抑制
答:(1)电离干扰:由于原子电离而使待测原子基态原子数减少,测定结果偏低的效应。
解决办法:加入消电离剂;
(2)物理干扰:试样在转移、蒸发、原子化的过程中,由于试样物理特性的变化而引起吸光度下降的效应。
解决办法:标准加入法;
(3)化学干扰:在原子化的过程中,发生化学反应而生成难挥发或难离解的化合物而产生的干扰。
解决办法:加保护剂、释放剂。
光学干扰:
①光谱干扰:原子光谱对分析线的干扰
A 非吸收线未被分离,与共振线仪器达到检测器。
抑制方法:减小狭缝、
B 干扰元素与待测元素共振吸收线重叠,假吸收使结果偏高。
抑制方法:选择其他波长来测定,或者进行化学分离预处理。
②背景干扰:
A 试样中盐或酸的分子吸收。
消除:彼岸准溶液中加入相同的盐或酸,是背景一致。
B 光的散射与折射,抑制方法:一起调零。
测量系统的干扰及其抑制方法
测量系统的干扰及其抑制方法在实际测量中,人们常发现即使所选用的测量系统是由高精度、高稳定度、高质量的仪器所组成的,并且频率响应特性也很好,但在实际现场使用时,仍难免会受到程度不同的各种噪声的干扰。
在测量系统中,由于内部和外部干扰的影响,会在测量信号上叠加干扰电压或电流,通常把这种干扰信号称为噪声,噪声是电路中的一些非所期望的无用电信号。
当所测信号很微弱时,难免会出现噪声淹没信号的现象。
例如,在火箭或飞机发动机实验现场中,测试系统所面临的工作环境是很复杂的,各种电气系统交织在一起同时工作,通过各种传输渠道将噪声耦合到测量电路。
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测量结果。
因此,解决干扰问题是关系到测试工作的成败和测量结果精度高低的重要条件之一。
这也是测试工作者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
但干扰问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篇幅所限,这里只作简要介绍,详细内容可参看有关书籍。
1、干扰源为了抑制和减弱干扰,首先要弄清噪声的来源及其传播方式和途径。
干扰源即产生噪声的来源。
从来源上讲一般可分为外部噪声和内部噪声。
外部噪声一般是指测试系统外部的电气设备在接通与断开时产生的瞬变电火花或辐射电磁波。
内部噪声是指系统内部固有的噪声,系统内信号间的串扰等。
若按噪声的产生原因和传播方式分类,可分为静电噪声、磁噪声、电磁辐射噪声、公共阻抗噪声等。
一般常见干扰(噪声)源有以下几种。
(1)外部干扰外部干扰又可分为来自自然界的干扰和来自电器设备的干扰。
例如,大气层发生的雷电、电离层的变化、太阳黑子的电磁辐射、来自宇宙的电磁辐射等。
对于长期存在的自然干扰,由于能量微弱,可以忽略。
但对于强烈的干扰,如雷电等,则不能忽略其影响,此时最好设法回避或屏蔽。
来自电器设备的干扰主要有大电流及电压变化率引起的噪声。
当大型感性负载通断时,在开关接点处会产生电弧,还有高压输电线引起的电晕放电,金属电焊引起的弧光放电等,这种瞬变过程形成的噪声通过公用电源线传入信号电路,或通过相邻导线耦合到信号电路中。
干扰及抑制
为了抑制串模干扰对测量的影响,应使
Vn=0
1 Vn= Vn sin(n t+)dt T1 0
Vn Tn T1 T1 Vn= sin sin( ) T1 Tn Tn
Tn T1 T1 Vn=Vn sin sin( ) T1 Tn Tn
(1)由此干扰引起的测量误差;
(2)该DVM的串摸抑制比NMRR=?
Vn Tn T1 T1 Vn= sin sin( ) T1 Tn Tn
Vn Tn T1 T1 Vn= sin sin( ) T1 Tn Tn 20 2 sin 4.9 49
共模干扰的频率范围从直流、低频 直至超高频;
其波形有周期性的正弦波或非正弦波,
也有非周期性的脉冲和随机干扰。
产生共模干扰的原因往往是因为测 量系统的接地问题。
由于被测电压与 DVM 相距较远, 以至两者的地电位不一样, 有时共模电压高达几伏甚至几百伏。
此外,被测信号本身也可能含有共
模电压分量。
上式中最后一项因子的取值在-1和 +1之间,考虑最不利的情况取为+1, 则
Vn Tn T1 Vn=Vn max= sin T1 Tn
以串模抑制比 NMRR (Normal Model Reject Rate )定量表示DVM 对串模干扰的抑制能力。
串模抑制比 NMRR 的定义:
Vcn r2 Z1 Vcm Z2+rcm+r2 Z1+r1+rs Vcn r2 Vcm rcm+r2+Z2 Vcn r2 Vcm Z2
共模抑制比
Vcm CMRR=20lg Vcn Z2 CMRR=20lg r2
CMRR不再为零。
变电站干扰及其抑制措施
经过调查,发现变电站内设备存在绝缘老化、参数不匹配等问题,同时开关操作不规范也 容易导致操作过电压的产生。
解决方案
对变电站内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更换,确保设备绝缘良好、参数匹配;规范开关操作流程 ,减少操作过电压的产生;在关键设备上安装过电压保护装置,提高设备的抗干扰能力。
06
总结与展望
研究成果总结
接地与防雷措施
1 2
系统接地
确保变电站设备与系统接地良好,降低地电位差 引起的干扰。
防雷接地
设置完善的防雷接地系统,避免雷电对设备的直 接冲击和感应干扰。
3
接地电阻控制
降低接地电阻,提高接地效果,减少地电位差引 起的干扰。
滤波与隔离技术
电源滤波
在电源输入端设置滤波器,滤除电网中的谐波和干扰信号,保证电 源质量。
由于变电站内高压设备产生的强 电场,使得附近的导体产生感应 电荷,从而形成静电感应干扰。
电磁辐射
高压设备中的电流和电压变化会产 生电磁波,向周围空间辐射,对变 电站内的二次设备和通信系统造成 干扰。
电磁感应
当变电站内一次设备的电流发生变 化时,会在其周围的导体中产生感 应电动势,从而对二次设备造成干 扰。
间距控制
保持设备间足够的安全距离,降低电磁场强度,减少干扰。
布局优化
通过优化设备布局,减少不必要的回路和交叉,降低干扰产生的 可能性。
采用屏蔽技术
电磁屏蔽
采用金属屏蔽体对电磁场进行屏蔽,减少电磁辐射对周围环境和 设备的影响。
磁屏蔽
使用高导磁材料对磁场进行屏蔽,降低磁场对设备的干扰。
组合屏蔽
结合电磁屏蔽和磁屏蔽技术,实现多重屏蔽效果,提高抗干扰能力。
未来研究方向与展望
光谱干扰及其抑制
指与光谱发射和吸收有关的干扰效应,主要来源于原子化器和光源。
1.非共振线干扰在测定元素的共振线附近,含有单色器不能分离的非共振线产生的干扰。
如:Ni 232nm(共振线),附近有231.6nm 干扰。
消除方法:调小狭缝;另选吸收线。
2.光源辐射干扰(空心阴极灯的发射干扰)在被测元素的共振吸收线光谱带内,光源发射的非待测元素谱线和灯内所充气体发射的谱线产生的干扰。
如:铅灯中痕量铜发射216.5nm的谱线干扰铅217nm的吸收;充有氩的铬灯中,氩发射357.7nm谱线干扰铬的357.9nm吸收。
消除方法:减小狭缝;换高纯度单元素灯;纯化灯内气体。
二、电离干扰及抑制是指某些易电离的元素在火焰中失去电子形成离子而使参与原子吸收的基态原子数减少,引起吸光度下降的一种效应。
这种干扰对电离电位≤6ev的元素尤为显著(碱金属、碱土金属)。
火焰温度↑→干扰↑;电离电位↓→干扰↑抑制方法:⑴加入消电离剂(易电离的其它元素)M M﹢e←e↑测K时,加入钠盐或铯盐⑵利用富燃火焰(碳电离)使火焰中电子浓度↑⑶用温度较低的火焰三、化学干扰及抑制指待测元素与其它组分之间的化学作用所引起的干扰效应,主要影响到待测元素的原子化效率,是主要干扰源。
1. 阳离子干扰待测元素与干扰离子形成难熔混晶体或不易挥发的混合氧化物。
例:铝、硅、钛对碱金属的干扰;锰、铁、钴对铝的干扰2. 阴离子干扰不同的阴离子与待测元素形成不同熔点、沸点的化合物而影响元素的原子化。
如:磷酸根和硫酸根会抑制碱土金属化合物的原子化。
影响次序:PO4>SO4>Cl>NO>ClO化学干扰的抑制:(1)加入释放剂—与干扰元素生成更稳定化合物使待测元素释放出来。
例:锶和镧可有效消除磷酸根对钙的干扰。
2CaCl2+3H2PO4=Ca2PO7+4HCl+H2OCaCl2+H2PO4+LaCl3=LaPO4+3HCL+CaCl2(2)加入保护剂—与待测元素形成稳定的络合物,防止干扰物质与其作用。
检测信号的干扰及其抑制技术
检测信号的干扰及其抑制技术一、检测信号的干扰电子测量系统在工作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某些不正常现象,例如输出不稳定、零点漂移、严重失真或超差等。
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可能是电子测量系统本身电路结构、器件质量、制造工艺等存在问题,也可能是电子测量系统受外部的工作环境,如电源电压波动、环境温度变化或其他电气设备的影响等。
这些来自内部和外部、影响电子测量装置正常工作的各种因素,统称为“干扰”。
二、抗干扰的措施——防护为了消除或减弱各种干扰对电子测量系统正常工作的影响,必须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
各种抗干扰的技术措施总称为“防护”。
防护的任务是消除或减弱各种干扰对电子测量系统正常工作的影响,防护的手段是设法割断或减弱电子测量系统与外界有害的联系,而同时又不同损害那些为了进行测量所需要的联系。
三、检测信号的抑制技术1.机械的干扰及抑制机械的干扰是指由于机械振动或冲击,使电子测量系统中的电气或电子元件发生振动、变形,从而改变了系统的电气参数,造成了可逆或不可逆的影响。
对于机械的干扰主要采取减振措施来解决,例如使用减振弹簧或减振皮垫等。
2. 热的干扰及抑制电子测量系统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所引起的温度波动和环境温度的变化等,都会导致电路与元器件参数发生变化(温度漂移),或产生附加的热电势等,从而影响系统的正常工作,这就是热的干扰。
对于热的干扰,工程上通常采取热屏蔽、恒温设备、对称平衡结构、温度补偿元件等措施来进行抑制。
3. 光的干扰及抑制在电子测量系统中广泛使用着各种半导体元器件,这些半导体材料在光线的作用下,会激发出电子-空穴对,使半导体元器件产生电势或引起阻值的变化,从而影响电子测量系统的正常工作,这就是光的干扰。
因此,半导体元器件应封装在不透光的壳体内。
对于具有光敏作用的元件,尤其应该注意光的屏蔽问题。
4. 湿度变化的干扰及抑制湿度增加会使绝缘体的绝缘电阻下降、漏电流增加,会使高值电阻的阻值下降,会使电介质的介电常数增加,等等。
高频第6章_噪声、干扰及其抑制
第
噪声温度( 噪声温度(一)
声 噪声温度 一 温度 噪声 噪
第 二 节 : 噪 声 电 路 的 计 算
温度 Te 温度 Te
ue2
噪声
Rs
噪声温度
噪声温度( 噪声温度(二)
PnA Te = Apm k f
低频噪声
噪声
第 一 节 : 元 器 件 内 部 噪 声 产 生 的 原 因 及 其 表 示 方 法
分配噪声
噪声 分配 噪声 噪声
| α |2 Si ( f ) = 2qI C 1 α0 | α |2 2 or dicp = 2qIC 1 df α0
分配噪声
I C、I B 分配
第 四 节
电 干扰 磁 干扰 来
的
方 合
的 的 来抑制干扰
: 减 小 元 器 件 外 部 干 扰 提 高 输 出 信 噪 比 的 方 法
公共地线连接不当造成的干扰及其抑制( 公共地线连接不当造成的干扰及其抑制(一)
的连接
的
的
一 的 的
公共地线
第 四 节
线 的 不 的
不 的
不 干扰 扰
Z s , R5 , R6
热
热噪声 噪声
表 示 方 法
噪声
热噪声(二) 热噪声(
e = 4kTRf
2 n
f
热噪声
R
R
第 一 节 : 元 器 件 内 部 噪 声 产 生 的 原 因 及 其 表 示 方 法
i = 4kTGf
2 n
G = 1/ R
散弹噪声
噪声
散弹噪声
散弹噪声 噪声 噪声
电子工程高频电路设计中的信号干扰与抑制
电子工程高频电路设计中的信号干扰与抑制在电子工程高频电路设计中,信号干扰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随着高频技术的快速发展,信号干扰对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
因此,了解信号干扰的产生原因和抑制方法对于高频电路设计者来说至关重要。
一、信号干扰的产生原因信号干扰是指在电子设备中,由于电磁波的传播和相互作用,导致设备接收到不相关的电信号而产生的电压、电流的变化。
信号干扰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电磁波辐射干扰:当电子设备工作时,会产生辐射电磁波,这些电磁波会干扰其他设备的正常工作。
2.电磁波传导干扰:电磁波可以通过导线、电缆等传导到其他设备中,从而导致信号干扰。
3.互调干扰:不同频率的信号在设备中相互调制,产生了新的频率信号,这些频率信号可能与其他设备中的信号发生干扰。
4.信号耦合干扰:当不同信号在电子设备内部传输时,由于电路的互连导致信号互相干扰。
二、信号干扰的抑制方法为了减少信号干扰对电子设备的影响,设计者需要采取一些方法来进行干扰的抑制。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抑制方法:1.屏蔽:对于辐射干扰,可以采用屏蔽材料或屏蔽罩来将辐射电磁波隔离,减少干扰对其他设备的影响。
2.滤波:通过在电路中加入滤波电路,可以滤除掉不需要的频率信号,减少干扰的发生。
3.接地:良好的接地系统可以降低电磁波的辐射和传导,减少信号干扰的发生。
4.隔离:对于互调干扰、信号耦合干扰等问题,可以采用隔离技术来减少干扰的传播路径。
5.布线规划:合理的布线规划可以降低信号耦合干扰的可能性,减少干扰对电子设备的影响。
6.使用抑制器件:在设计电路时,可以选择一些特殊的元件来抑制信号干扰,如使用抑制器、电磁屏蔽罩等。
三、信号干扰与抑制的案例分析下面我们以手机通信电路设计中的信号干扰与抑制为例进行分析。
在手机通信电路设计中,信号干扰是一个常见且严重的问题。
手机电路中包含了众多的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这些信号之间相互传输,很容易引起信号干扰。
为了抑制信号干扰,手机电路设计者需要充分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电源管理:手机电路中的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需要稳定的电源供应,因此电源管理电路的设计十分重要。
电气设备的干扰及其抑制
电气设备的干扰及其抑制1 引言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供电系统中增加了大量的非线性负载,特别是静止变流器,从低压小容量家用电器到高压大容量用的工业交、直流变换装置,应用广泛。
由于静止变换器是以开关方式工作的,会引起电网电流、电压波形发生畸变,使高次谐波显著增加。
尽管供电系统中电弧炉、电焊机、变压器、旋转电机、荧光灯等其它非线性负载都会在电网中产生不同频率和幅值的高次谐波,但静止变流器产生的高次谐波最为严重,成为电网中的“公害”。
2 高次谐波产生的主要原因2.1 整流器作为直流电源装置,整流器广泛应用于各种场合。
其典型电路如图1所示。
在整流装置中,交流电源的电流为矩形波,该矩形波为工频基波电流波形和奇数倍频率的高次谐波电流波形的合成波形。
图2给出了6脉冲3相桥式整流器在不同时的高次谐波含有率。
2.2 交流调压器交流调压器多用于调光装置、电阻炉和感应电动机等工业设备的电力调整。
其典型电路如图3所示。
交流电力调压器产生的谐波次数与整流器基本相同。
2.3 频率变换器频率变换器是AC-AC变换器的代表设备。
当用作电动机的调速装置时,它含有随输出频率变化的边频带,由于频率连续变化,出现的谐波含量比较复杂。
2.4 通用变频器通用变频器的输入电路通常由二极管全桥整流电路和直流侧电容器所组成,如图4(a)所示,这种电路的输入电流波形随阻抗的不同相差很大。
在电源阻抗比较小的情况下,其波形为窄而高的瘦长型波形,如图4(b)所示;反之,当电源阻抗比较大时,其波形为矮而宽的扁平型波形,如图4(b)虚线所示。
2.5 高频开关电源除了上述典型变流装置会产生大量的谐波以外,近年来彩电、个人电脑、电池充电器等装置的迅速普及,使得电容滤波的整流电路迅猛增加。
对其交流侧谐波的分析已经开始成为谐波源分析领域关注的焦点之一。
3 高次谐波的危害3.1 对电力电容器的影响由于电容器的容抗与频率成反比,因此在高次谐波电压作用下的容抗要比在基波电压作用下的容抗小得多,从而使谐波电流的波形畸变更比谐波电压的波形畸变大得多,即便电压中谐波所占的比例不大,也会产生显著的谐波电流。
电气与电子测量技术-干扰和抑制
电源干扰通常是由于电源线路中的电压波动、浪涌、谐波等引起的。这些干扰会 导致测量设备工作异常,如数据跳动、死机等,甚至可能损坏测量设备。
热噪声
总结词
热噪声是由于电子元件内部热运动产生的随机噪声,对电气 与电子测量设备的信号检测产生干扰。
详细描述
热噪声是一种随机噪声,其特点是幅度较小,但普遍存在。 在电气与电子测量中,热噪声会叠加在测量信号上,影响信 号的检测精度。特别是在低频和高阻抗电路中,热噪声的影 响更加明显。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的 设备和干扰情况,选择合适的抑 制方法,以确保家庭用电安全。
汽车电子中的干扰抑制
汽车电子系统中的电气和电子 设备会产生大量的电磁干扰, 这些干扰会影响汽车的正常运
行和乘客的安全。
常见的干扰抑制方法包括使 用屏蔽、滤波、接地等措施, 以减小干扰对汽车电子系统
的影响。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 的设备和干扰情况,选择合适 的抑制方法,以确保汽车的安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的设备和干扰情况,选择合适的抑制方法,以达到最 佳的抑制效果。
家庭环境中的干扰抑制
家庭环境中也存在大量的电气和 电子设备,这些设备产生的电磁 干扰会影响家庭用电安全和设备
的正常运行。
常见的干扰抑制方法包括使用防 雷器、电涌保护器、滤波器等, 以减小雷电、电压波动等对家庭
用电设备的影响。
全性和稳定性。
05
结论
干的不断进步,新的干扰 抑制技术将不断涌现,如更高效 的滤波器、更强大的电磁屏蔽材
料等。
智能化
未来干扰抑制技术将更加智能化, 通过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能 够自动识别和抑制各种干扰源。
绿色环保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未来的干扰 抑制技术将更加注重绿色环保,减 少对环境的影响。
干扰抑制技术
R1
R2
R3
多点接地系统中各个电路或元件的地线以最 短的距离就近连到地线汇流排上,不适合用于低 频大功率系统,否则存在公共地线耦合干扰。
状态
+
输入 信号 输入 放大器 _ V V+ ˉ
数字 输出 模拟输入 A/D转换器 V+ V VCC 模拟地 数字地
输出 保持 电容
模拟输出 采样/保持放大 数字地 V+ V
B 解调器
U s2 A/D 计算机
模拟地 图 8-10 变压器隔离
数字地
为了衡量一个输入电路抑制共模干扰的 能力,常用共模抑制比CMRR(Common Mode Rejection Rate)来表示:
U cm CMRR 20 lg (dB) Un
•
U cm 是共模干扰电压, U n是由U cm 转化 式中 成的串模干扰电压。CMRR越大,表明抗共 模干扰能力越强。
VCC Us 传 感 器 放大器 双绞线 A/D 计算机
模拟地 (a) 在传感器与A/D转换器之间
数字地
VCC 双绞线 计算机 D/A 放大器 执 行 器 RL
数字地 (b) 在D/A转换器与执行器之间 图8-12
模拟地
光耦隔离器的模拟信号隔离
4、滤波技术
C2 R 1 R2 C1 C2 屏蔽层 (a) 无源阻容滤波器 图 8-8 滤波电路 (b) 有源滤波器 计控 系统 R1 R2
+5V
D0 D0 D1 D2 A/D D3 转换器 D4 D5 D6 D7 D1 D2 D3 D4 D5 D6 D7
CPU
(a)在A/D转换器与CPU之间
+5V
+5V
D0 CPU D0 D1 D2 D3 D4 D5 D6 D7 D1 D/A D2 D3 转换器 D4 D5 D6 D7
原子吸收光谱--干扰及其抑制
原子吸收光谱分 析 --AAS
§8-5干扰及其抑制
类型:
①光谱干扰(spectral interference)
②物理干扰(physical interference) ③化学干扰(chemical interference)
一、光谱干扰及消除 指非测定谱线进入检测器,或 测定谱线受到其它元素的吸收或 减弱而造成偏离吸收定律的现象, 可能引起正误差或负误差.
(4)自吸效应校正背景
低电流脉冲供电时,空心阴极灯发射锐线光谱,测定的是原子吸 收和背景吸收的总吸光度。高电流脉冲供电时,空心阴极灯发射线 变宽,当空心阴极灯内积聚的原子浓度足够高时,发射线产生自吸,在 极端的情况下出现谱线自蚀,这是测得的是背景吸收的吸光度。上 述两种脉冲供电条件下测得的吸光度之差,即为校正了背景吸收的 原子吸收的吸光度.
(3)塞曼效应校正背景
塞曼效应校正背景是基于光的偏振特性, 分为光源调制法和吸收线调制法两大类,后者应 用较广。调制吸收线的方式有恒定磁场调制方 式和可变磁场调制方式。两种调制方式仪应校正背景不受波长限制,可校正吸 光度高达1.5~2.0的背景,而氘灯只能校正吸光度 小于1的背景,背景校正的准确度较高。恒定磁场 调制方式,测量灵敏度比常规原子吸收法 有所降低,可变磁场调调制方式的测量灵敏度与常 规原子吸收法相当。
化学干扰的抑制
通过在标准溶液和试液中加入某种光谱化学缓 冲剂来抑制或减少化学干扰: 1)释放剂 与干扰元素生成更稳定化合物使待测元素释放出来 例:锶和镧可有效消除磷酸根对钙的干扰。
(2)保护护剂
与待测元素形成稳定的络合物,防止干扰物质与 其作用。 例:加入EDTA生成EDTA-Ca,避免磷酸根与钙作用。
(2)连续光源校正背景
第4节 干扰的类型与抑制
(4)电离缓冲剂(ionization buffer)—加入大 量易电离的一种缓冲剂以抑制待测元素的电 离。
电离电位 ≤ 6 eV 的元素易发生电离,如碱及碱 土元素。例:加入足量的铯盐,抑制K、Na的电 离。
优点:校正能力强34:37
可校正190 ~ 900nm
塞曼效应背景校正技术
(Zeeman Effect Background Correction)
能级在磁场中的分裂
无磁场
E1
E0
10:34:37
无磁场
E1
E0
有磁场
p d- d+
有磁场
谱线
10:34:37
恒磁场法
10:34:37
缺点
此法的缺点在于氘灯是一种气体放电灯, 而空极阴极灯属于空心阴极溅射放电灯。 两者放电性质不同,能量分布不同,光斑 大小不同,再加上不易使两个灯的光斑完 全重叠,急剧的原子化,又引起石墨炉中 原子和分子浓度在时间和空间上分布不均 匀,因而造成背景扣除的误差。
10:34:37
B.塞曼(Zeeman)效应背景校正
10:34:37
练习
1.原子吸收光谱是由气态物质中基态原子的内层 电子跃迁产生的。 ×
2.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分析中,如果待测元素与共 存物质生成难挥发性的化合物,则会产生负误差。
√
3.贫燃火焰也称氧化焰,即助燃气过量。过量助燃
气带走火焰中的热量,使火焰温度降低,适用于易
电离碱金属元素的测定.
√
10:34:37
空气-乙炔火焰: 最常用;可测定30多种 元素; N2O-乙炔火焰: 火焰温度高,可测定70 多种元素。
干扰抑制的方法
干扰抑制的方法
干扰抑制是指通过有效地减少系统中不同信号之间的干扰来提高系统性能的技术。
常见的抑制技术方法有:
1、滤波抑制:其基本原理是通过特定的滤波器施加到信号上,以过滤掉不需要的信号频率,而平滑和准确地传输有用的信号。
2、分辨率抑制:在数字信号处理中,利用调制和解调,以减少系统中所出现干扰信号的影响。
3、空间抑制:是一种电磁学上的技术,利用不同物体或空间上形成的电磁场,来抑制外界对系统信号传输的影响。
4、信号补偿抑制:利用信号补偿技术可以抑制来自不同信号源的干扰。
5、采样间隔技术:在采样的过程中,通过变更采样的间隔,以减少干扰对采样信息的影响。
6、动态抑制:通过改变系统参数,以抑制信号之间的干扰。
这些抑制方法都可以有效地降低外界对系统信号传输的影响,提高系统性能,而且可以有效地处理高信噪比的信号传输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干扰及其抑制
作者:董杰
来源:《科技与创新》2016年第05期
摘要:通过分析影响电路正常工作的各种电性质干扰,提出抑制这些干扰的途径和办法。
关键词:干扰;电路;干扰源;干扰途径
中图分类号:TN7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5913/ki.kjycx.2016.05.090
干扰轻则会降低电路的信号质量,重则会破坏电路的正常功能,造成逻辑错乱、控制失灵,甚至发生设备损坏,影响生产等各种事故。
1 干扰
1.1 干扰的类型
干扰的来源是多方面的,它所造成的影响也是多种多样的。
按来源可将干扰分为两类:①控制器本身引起的各种干扰,即内部干扰。
内部干扰可分为固定干扰和过度干扰。
过度干扰为电路动态工作时引起的干扰。
②由外部因素引起的干扰称为外部干扰。
外部干扰可分为自然干扰和人为干扰。
由自然现象造成的干扰称为自然干扰。
按干扰的途径也可将干扰分为两类,分别是路的干扰和场的干扰。
通过电路渠道进行干扰的称为路的干扰,通过电场、磁场或电磁场进行的干扰的称为场的干扰。
其中,场的干扰还可分为静场干扰(包括静电场干扰和静磁场干扰)和动场干扰。
按干扰出现的规律,可将干扰分为固定的、半固定的和随机的三类。
固定设置的电气设备在运行时引起的干扰属于固定干扰;有些偶尔使用或启动无规律的电气设备(例如行车、电钻等)引起的干扰属于半固定干扰;闪电、供电系统继电保护功能、绝缘子泄漏、汽车启动点火设备引起的干扰等均属于随机干扰。
半固定干扰与随机干扰之间的区别在于前者是可以预计的,而后者是突发性的。
按干扰在电路输入端的作用方式与有用信号的联系,可将干扰分为常态干扰和共态干扰。
干扰信号与有用信号串联在一起时为常态干扰,干扰信号出现在监测点与控制器之间时为共态干扰。
常态干扰可能是信号源本身产生的,也可能是引线上感应的,它串接在检测回路中,相当于检测信号增加了一个信号,成为检测信号的一部分。
这种干扰直接送入放大器的输入端,所以影响较大。
共态干扰是因控制器本体的接地点与检测装置的接地点之间存在干扰电压所引起的,这种干扰电压主要来源于50 Hz交流电源的接地系统。
1.1.1 自然干扰
自然干扰是由某些自然现象所引起的,例如闪电、雷击、地球辐射、宇宙辐射等。
这类干扰主要对通信、广播、导航等设备有较大影响,而对程控电气设备的影响不大。
除非在近处发生闪电、打雷等强烈干扰,才有可能影响程控电气设备的正常工作,所以除了对可靠性要求特别高或处于严重雷电区的设备外,一般不考虑自然因素的干扰。
1.1.2 人为干扰
外部干扰除了自然干扰外,其余的均属于人为干扰。
人为干扰主要包括电干扰——各类电气设备电火花引起的干扰(例如直流电机整流子碳刷电火花,接触器、断路器开关灯接点电火花),电气设备启停通过供电系统对控制设备产生的干扰,一些气体、水电元件(例如闸流管、荧光灯)工作时产生的干扰,高频加热、脉冲电蚀、电火花加工、可控硅整流等电加工设备产生的干扰等。
1.1.3 内部干扰
内部干扰是由控制器本身产生的各种干扰,例如内部布局和布线不合理,由分布电容、分布电感、漏电阻等潜在耦合而形成的内部组件相互干扰;由公共电源的内阻、接地回路的阻
抗等耦合形成的级间反馈和干扰;电源电压不稳定,直流电源的波纹对电路造成的干扰;元器件质量不好、虚焊、接插件接触不良、金属件装置松动、屏蔽体接地不良、元件盒晶体管的噪声等造成的干扰。
其中,由虚焊引起的干扰时通时断,时隐时现,较难寻找。
另外,在逻辑电路中,电路开门或关门、电压的差异、时间节拍配合得不好、电路动作时产生的脉冲干扰等都有可能造成电路误动作,这些都属于内部干扰中的过度干扰。
控制器内部的电设备不良也是造成干扰的原因之一。
控制器内部均采用低压直流稳压电源,这样可以克服电网电压和负载变化等造成的直流电源电压波动,并为控制器各部分电路的稳定运行提供保障。
稳压电源的容量取决于供给内部电路的电压和电流。
一般情况下,稳压电源的供电量是可以保证的,但当交流电源电压下降过多,超过了稳压器的设计限额时,稳压源的输出电压会下降,并伴随着交流波纹的增多,使电路受到纹波的干扰,严重时,甚至不能正常工作。
直流电压的降低容易在检查中被发现,但由于采用了稳压源以后,工作人员认为电压已经稳定,而忽视了来自电源波纹的干扰,特别是当直流电压几乎没有降低,但波纹电压已经产生的情况,就更不容易被注意到了。
1.2 干扰的途径
1.2.1 路的干扰
各种干扰之所以能够对电路造成影响,除了具有干扰源和被干扰对象这两个方面,还必须具备一条从干扰源到被干扰对象的干扰途径。
例如,电机、电器等用电设备的启停通过供电电
路对供电系统造成干扰。
这样,凡是接在这一系统上的电子设备,都将通过供电系统这一途径受到干扰。
再如,在控制器内部,某一级单元电路的动作电流通过公共电源内阻所形成的压降会以“路的形式”干扰其他单元电路。
对于内部干扰来说,路的干扰是主要的。
1.2.2 场的干扰
接触器通断时产生的接点电弧就是强烈的干扰源,它一方面通过供电电路的形式传输干扰信号,另一方面通过电磁波的发射以场的形式传播干扰信号。
如果在它旁边用半导体收音机去收听,就会听到爆裂的噪声,这就是场的干扰所引起的。
对于外部干扰来说,除了通过供电电路引入控制器的干扰外,多数是场的干扰,而场的干扰往往不是直接进入控制本体,而是先以场的形式干扰检测部件、执行部件等外围设备,然后再根据这些外围设备与控制器本体的联系,以路的形式窜入控制器内部。
2 抑制干扰
2.1 抑制干扰的思路
2.1.1 消除干扰源
最积极有效的措施是消除干扰源,例如将产生干扰的电气设备用隔离变压器作为专线供电,搬移设备,将整流子电机改为无整流子电机。
继电器、接触器、开关鞥电触点在通断时产生的电火花是较强的干扰源。
对此,可以采取触点消弧的措施,例如在接点上并接消弧电容或使用无触点开关。
另外,触点接触不良、电路中的虚假焊接等也会对电路造成干扰。
这类干扰源是能够消除的,也必须消除。
2.1.2 破坏干扰途径
对于场的干扰,可采取屏蔽措施;对于路的干扰,可采用限幅、整流等信号处理方法,切断干扰途径,或采用早通脉冲等方法从时间机率上切断干扰途径。
如果无法切断干扰途径,就要区分有用信号和干扰信号,根据信号的特征,采用退耦、滤波、选频等电路手段,引导干扰信号转移,以抑制信号对电路的影响。
2.2 抑制干扰的措施
2.2.1 退耦
直流电源和地线中的脉冲电流所造成的干扰是常见的内部干扰。
因为一块电路板上往往有几十个逻辑单元,这些逻辑单元在变换状态时,从电源中取得的电流将发生变化,这样一个电流就在共电源的内阻和接地回路的阻抗上就形成了干扰脉冲。
这些干扰脉冲会以路的形式干扰公共电源上的各单元电路。
抑制这种干扰的有效措施是在电源与地之间并接退耦电容,电容量
越大,退耦效果越好,一般均采用电介电容进行退耦。
在某些要求较高的场合,除了要采用容量较大的电介电容外,还要并接一只0.01~0.1 μF的非电解电容作为退耦元件。
这是因为电介电容具有一定的分布电感,其对脉冲的高频分量是呈感抗的,而上述做法能使它们分别起到低频和高频的退耦作用。
2.2.2 接地
电路的接地是十分重要的,因为接地问题会引起内部的反馈干扰。
总的要求是接地回路的阻抗要低;接地点的焊接或连接要十分可靠,并采取一点接地的方式;输出级的接地点离工作电源的底线应尽可能地近一些,其他接地点则按信号的逆流程依次逐级连接,即输入级的接地点离电源线最远。
接地干扰产生的根源是各级电路的动态工作电流在接地回路、接触电阻等阻抗上的降压以路的形式反馈到前级作为输入信号,当反馈量与反馈极性符合一定条件时,就会引起电路的不稳定。
2.2.3 屏蔽
屏蔽主要是针对各种场的干扰,对于经磁场和地点磁场的干扰,应采用导磁材料屏蔽;对于高频电磁场的干扰,应采用良导体屏蔽;对于电场干扰,则主要依靠导体屏蔽。
2.2.4 滤波
当稳压电源控制器内部电路不良时,输入的平均电压很小,用万用表检测是不容易发觉的,即使发现有些下降,也容易误认为是稳压电源中的参数漂移。
这时,工作人员会重新调整一下取样部分的分压电位器,使输入平均电压提高到额定值,但这样做会进一步加剧纹波干扰。
对于这种干扰的解决,可以增加滤波电容的容量,但当负载较重时,由于电源等效内阻的限制,即使据需增加电容容量也无济于事,而且过大的容量会使整流元件在接通电源时发生冲击性损坏,比较彻底的方法是提高整流电路的交流电压。
当电路用电量较大时,可采取三相桥式整流方案。
三相桥式整流的纹波频率为电源频率的6倍,容易滤波,而且三相桥式整流的纹波分量也比单相桥式小很多。
另外,沿电路引入的干扰可以采取滤波的方法予以削弱或消除。
3 结束语
抗干扰问题是实践性较强的问题,本文只介绍了一些常见的方法,在具体实践中,还需“对症下药”,有时往往需要采用多种抗干扰措施,多管齐下,才能解决问题。
要真正解决问题,还需逐一测试和科学结合各种抗干扰措施,以取得最合理的抗干扰方案,并把握干扰的本质,使之上升为理论,为今后的实践提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