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中国画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画的审美理念
• 清代恽寿平主张“不似求似”,讲究形似,但 又不以形似为满足石涛强调“不似似之”必须 “深入物理”才能“曲尽物态”以求达到“物 我交融”。
中国画的审美理念
• 齐白石说绘画“贵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 为媚俗,不似为欺世。”太像了只能给没 有鉴赏水平的人看,完全不像就是骗人。
请从中国 画独特的 表现技法 和作者的 审美理念 来分析这 一作品
中国画简称“国画”, 原来泛指中国绘画,是 为了区别于明朝末年传 入中国的西洋画而出现 的概念。解放前称中国 画为“国画”,称中国 武术为“国术”,称中 医为“国医”,称京剧 为“国剧”,称广东音 乐为“国乐”,这些冠 以“国”字的名称,解 放之后都已改掉,唯有 中国画还称为国画。
中国画的基本技巧----笔法
• 1.笔与线 • 线在中国画家塑造形体的过 程中,绝不单纯是对轮廓的 描摹,它还能表现出物体的 质感、量感和动感。 • 比如在山水画中,斧披皴给 人坚挺硬朗的感觉;披麻皴 则给人松软的感觉。 • 线的运用,体现了中国画家 对客观形象的概括、提炼和 理解力,体现了他们驾驭物 象的巨大创造力。
中国画的基本技巧----笔法Βιβλιοθήκη 中国画的基本技巧----笔法
• 3.笔与力 • 中国画用笔要求画 家全神贯注、力至 笔端,这就是“笔 力”。 • 由于画家的气质涵 养、情感思绪不同, 贯于笔端之气也会 不同,从而造成的 复杂多样的“笔 力”。 • 如吴昌硕运笔质朴 而苍浑,赵之谦用 笔如“绵里裹针”, 郑板桥的线则秀挺 刚直。
中国画的基本技巧----用墨
中国画工具—毛笔
• 软毫笔:主要用羊毫制成, 也有用鸟类羽毛制造的, 性质柔软,有大小、长短 型号之分。 • 兼毫笔:用狼毫与羊毫兼 配,或羊毫与兔毫兼配制 成,性质在刚柔之间,属 中性。如白云笔、七紫三 羊、五紫五羊都是常用的 兼毫笔。
中国画工具—墨
• 墨有“油烟”和“松烟” 两种,作画用的是油烟墨。 • 油烟墨:用桐油烧出的烟 子制成的,油烟墨色有光 泽,易于作画。 • 松烟墨:用松枝烧烟制成, 黑而无光泽,易于书写。
中国画的表现形式---诗书画印相结合 《寻隐者不遇》 (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 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
中国画的审美理念
• 晋.陆机在《士衡论画》说:“宣物莫大于 言,存形莫善于画”。存形即指对客观物 象的真实描绘。东晋顾恺之突破性的提出 了“迁想妙得”就是从单纯写形上升到追 求形体以外的神彩。
• 2.笔与意 • “意”是画家面对客观世界时 情感、理想、修养、气质的复 杂反映,所以“意”是主观的, 但又不是纯主观的臆造。中国 画家通过线的运用来实现“抒 情写意”。 • 中国画家以意运笔的要领,就 在于以气使笔,以意领气,即 所谓“意到气到”。“意在笔 先”就是说画家在命笔落纸之 前即已成立意构思,一旦笔行 纸上,意在笔中。
《洛神赋图》顾恺之
中国画的审美理念
北宋苏轼进一步 提出论画名句 “论画以形似, 见于儿童邻” 把只看画得像 不像作为评判 画的好坏的标 准,等同于小 孩子的欣赏水 平!
苏轼《枯木怪石图》
中国画的审美理念
• 元代的倪瓒 说自己的画: “不过逸笔 草草,不求 形似”有超 凡脱俗之意, 指画画随心 所欲,强调 主观感受。
• 中国画用墨技巧, 并不是体现在调色 盘中能调出多少种 墨色的变化,而是 如何使不同的墨色 在纸面上体现出来。
中国画的基本技巧----用墨
• 中国画的用墨,主要是运 用墨色变化的技巧。没有 变化的墨色必然是没有生 气的死画,由于笔中含水 墨量的差异,便产生了墨 分五色的说法,而每种墨 色又有干、湿、浓、淡的 变化。 • 墨法中最富盛名的是水破 墨、墨破水、色泼墨、墨 破色以及泼墨、泼彩技法 等等。
民族文化 国之瑰宝
中国画
学习目标
1.中国画的工具材料
2.中国画笔法和墨法
3.中国画的表现形式
4.中国画的审美理念
中国画的独特之处----工具材料
• 文房四宝
• 浙江湖州的湖笔 • 安徽歙县的徽墨 • 安徽泾县的宣纸 • 广东端溪的端砚
中国画工具—毛笔
• 笔有硬毫、软毫和兼毫三 类 • 硬毫笔主要是用狼毫制成, 也有用獾、貂、鼠的毛或 者是猪鬃做的笔,性刚劲 健。 • 常用的有小红毛、衣纹笔、 叶劲笔、书画笔以及大的 狼毫提笔。
中国画的独特之处----工具材料
• 国画颜料 • 中国画颜料分为矿物色与植物色,取之自 然,使得很多珍贵的早期画作得以流传至 今,历久不改颜色。 • 矿物色有赭石、朱砂、石青、石绿等。 • 植物色有藤黄、胭脂、花青等色。
哪一幅画是中国画? 你是如何辨别出来的?
哪一幅画是中国画? 你是如何辨别出来的?
中国画工具—纸
• 绢:绢是很好的作画材料, 中国古人多用绢作画。绢的 成本比较高,不以普及,所 以多用宣纸代替。 • 宣纸:我国的宣纸大约自唐 代就生产,因为安徽宣城生 产的纸最出名,所以称为宣 纸。元代以后画家开始用宣 纸作画。
中国画工具—砚
• 砚石的种类有很多,有 石、陶、砖、玉等材质。 • 作画用砚可以选用质地 细腻,容易下墨的就行。 作大幅国画需要多墨, 选用的砚池宜稍深些, 砚石要有盖,可以使墨 汁干的慢一点,又便于 保持清洁。
中国画的基本技巧----用色
• 南齐谢赫在《古画品录》中将 “随类赋彩”作为“六法”之一。 以物象的种类不同而赋以不同色 彩的理论,便是中国画用色的基 础。
中国画的表现形式---诗书画印相结合
• 中国画的题跋印章是中 国画独有的,也是区别 西洋画的最大特点。中 国画善于将诗、书、画、 印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并通过提款用印来提高 或补充观赏者的鉴赏和 理解,还可以起到点缀 于平衡构图的作用。
《 蛙 声 十 里 处 清 泉 》 齐 白 石
• 此图是白石老人91岁时为我国著名文学家老舍画 的一张水墨画。诗句是老舍指定的,这确实是个难 题。他转炎凉于笔底的功夫,给欣赏者呈现了一个 鲜明可感的艺术境界。而观者的感受是由形象引起 的联想。齐白石老人画“蛙声十里出山泉”这个命 题时还上运用了这种特殊的联想手法。恰到好处。 在该图中,画而上没有蛙,而观众有如闻蛙声之感。 而这蛙声也非是即时可“听”见的,而是在数周后 的,十里山泉出山的溪水中,这是绝妙之至的构思。 • 著名画家齐白石老人九十一岁时,作家老舍以"蛙声 十里出山泉"这句诗为题,请白石老人画一幅画.白 石老人把诗句挂在画室里,思考了好几天,待胸有成 竹之后,拿起笔来一挥而就:画面上淡淡地抹了几座 远山,一股急流从山间乱石中泻出,流水中浮动着几 只蝌蚪.画面上根本没有蛙,但从浮游在急流中的几 只蝌蚪,人们自然地联想到十里以外的蛙声.……
《竹石》郑板桥(清)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 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你东南西北风。
中国画的表现形式---诗书画印相结合
• 诗书画印结合时中 国画的一种特殊艺 术风格,兴起于宋 代。画家借助题诗、 款识、书法、印章 等艺术手段,作为 画面的补充、阐发、 烘托和说明,来尽 情地倾露自己的思 想感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