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故都的秋—黑龙江省海林市朝鲜族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教案(310)
高中语文必修《故都的秋》教案
故都的秋教材分析:《故都的秋》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第二课的课文,是一篇抒情散文。
本文与同单元的《荷塘月色》一样都是写景抒情的名篇。
本文紧扣“清”“静”“悲凉”,以情取景,以景显情,表现北平特有的秋味。
本单元是高中五本必修语文书第一次介绍写景散文的单元,本文的学习对于提高学生散文鉴赏能力,培养人文意识进而阅读名家名篇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学情分析:本课面对的是高一学生。
在必修一中,学生已经学习过写人记事的散文,对散文的文体已有些了解,但针对本单元写景状物的散文,学生在生活阅历和知识储备上有限制,使得学生很难体会本文中所表现的悲凉的秋味。
所以本堂课要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审美意境,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目标:语言构建与运用感受语言之美,领会“排比”“比喻”的修辞手法。
思维发展与提升通过对五幅画的解读,把握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学习“对比”手法,体会“情景交融”的妙处。
审美鉴赏与创造探究作者寄寓在秋景中的深刻思想和情感。
文化传承与理解了解古代文人的审美心理,以及“秋”一意象的传统文化内涵。
⒈把握散文“形”与“神”的辩证关系。
理解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艺术手法,分析其表达效果。
2.品读课文,体味诗意的秋景图。
3.讨论比较,鉴赏评价。
教学重点: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之情以及文中流露出的悲凉、伤感之音。
教学难点:散文的“形”与“神”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秋天是一个非常富有韵味的季节,一代代文人骚客以“秋”为题,写下了许多不朽名篇,比如元代作家马致远在羁旅途中写下了《天净沙·秋思》——以秋的多种景物组合,抒发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日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之情。
又比如毛泽东从事革命,路过长沙,面对湘江生机勃勃的秋景发出了“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疑问,隐晦地展现自己的远大理想抱负。
今天,我们来品味一下郁达夫笔下的“故都的秋”是什么样的,作者对“故都的秋”又有着怎样的感情?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⒈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把握文章情感。
2故都的秋-人教版必修2语文教案
故都的秋-人教版必修2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故都的地位与作用;2.掌握散文的基础写作技巧;3.培养学生用诗意的眼光去欣赏自然景物的能力;4.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1.散文的基本写作方法;2.故都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教学难点1.如何培养学生用诗意的眼光欣赏自然景物;2.散文的文体特点与语言运用。
四、教学内容及具体步骤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故都”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
2. 学习故都文化1.讲解“故都”的定义和历史渊源;2.阅读李清照《如梦令》中的故都文化,分析其文化底蕴。
3. 学习散文基础写作技巧1.讲解散文的定义和常见结构形式;2.解析李清照《如梦令》中的散文句式与语言运用;3.让学生模仿李清照的写作风格,写一篇以“秋”为主题的小散文。
4. 欣赏自然景物1.带领学生出门,到操场、校园花园等地方欣赏自然景物;2.让学生用诗意的眼光去感受、欣赏自然,培养学生的情感和文学审美能力。
5. 总结回顾本次教学,总结散文的文体特点与语言运用,以及如何用诗意的眼光欣赏自然景物。
五、教学评价方式1.学生们用Markdown格式完成自己写的小散文,课后提交教师评价;2.教师观察学生在实地欣赏自然景物时的情感表达和情感体验,评价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
六、教学时间安排本节课计划时间为2课时,具体安排如下:第一课时:1.导入(5分钟);2.学习故都文化(15分钟);3.学习散文基础写作技巧(30分钟);4.学生模仿写作(20分钟)。
第二课时:1.欣赏自然景物(40分钟);2.总结(10分钟);3.课堂小结(5分钟)。
七、教学资源1.人教版必修2语文教材;2.李清照《如梦令》。
八、教学反思故都的秋是一篇很经典的散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能够让学生了解故都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掌握散文的基本写作技巧,培养学生用诗意的眼光去欣赏自然景物的能力。
同时,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故都的秋》教案
《故都的秋》教案学情分析:学生是普通高中线下生,学习基础比较薄弱,所以讲课宜深入浅出,且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一节课只设置一到两个教学目标。
在课堂中训练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
教学目的:1.知识与能力:品味诗一般的语言、意境,了解文章“景”与“情”和谐统一,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作特点。
2.过程与方法:合作探究3.情感态度价值观:领悟作家内心的独特感受,欣赏大自然的优美景致。
教学重点:品味语言,体味情景教学难点:“景”和“情”如何自然地融合在一起。
教学方法:读议结合、小组合作讨论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老舍说:“我心中有个北平,可是我说不出来”。
这是北平(图片展示)郁达夫说:“所有在北京住上两三年的人,每一遇到要走的时候,总只感到北京的空气太沉闷,灰沙太暗澹,生活太无变化……但是一年半载,在北京以外的各地——除了在自己幼年的故乡以外——去一住,谁也会得重想起北京,再希望回去,隐隐地对北京害起剧烈的怀乡病来。
这一种经验,原是住过北京的人,个个都有,而在我自己,却感觉得格外地浓,格外地切。
”这节课,我们就来跟着他看看故都的秋天。
二、整体感知1、学案:郁达夫笔下,“故都的秋”的主要特点是什么?(清、静、悲凉)2、在哪个地方?(第一段)请勾画出来?明确:“特别的清、静、悲凉”作者有多喜爱这里的秋?再品味一下他从杭州辗转到北平的路线看看,跑了上千里的路为了干什么?这样痴情的赤子,率真的诗人,真真为了看秋天用去所有的时间和情感。
为了观景,他不顾一切,赶到北平,所以他说,“我的”,只有他会这样做。
只有他沉醉其中。
二、局部品读这北国之秋的特别“清、静、悲凉”这一的特点,我们从作者的直接抒情中捕捉到了,也在与南国秋的比较中发现了。
但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我们更希望能从它细腻的写景中欣赏品味到。
1、同学们,文中具体描写北国之秋的段落是哪些?(3—11)2、听录音学生读,学生想象画面。
高中人教版语文必修二《故都的秋》教案
高中人教版语文必修二《故都的秋》教案故都的秋一、教材分析《故都的秋》选自高中人教版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
《故都的秋》是一篇具有地域色彩的写景抒情散文,课文主要通过对故都五幅秋天景色的描写,表达了作者深沉的故都之恋和爱国之情。
课文文辞优美,情感真挚。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赏析秋景,学习情景交融、以景显情的写作手法。
2.过程与方法:体会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深沉的故都之恋和爱国之情。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赏析秋景,学习情景交融、以景显情的写作手法。
难点:体会深沉的故都之恋和爱国之情。
四、教学过程(一)诗句导入,揭示课题1.大千世界,山川草木无情,但睹物思人,寓情于景,面对秋景,不同的人,不同的心境抒发不同的情,便有了“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的感概,有“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的缠绵,有“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的高歌。
这种情景交融,物我合一的意境正是历代文学家所追求的。
今天,让一起来欣赏郁达夫眼中的《故都的秋》。
2.介绍作者简介,写作背景郁达夫,三岁丧父,从17 岁开始,在异国生活十年,饱受屈辱和歧视。
在个人性格方面,抑郁善感;【设计意图】用诗句导入本文学习,旨在让学生在短时间进入文本情景,并回忆情景交融的手法,为文本的写作手法、情感解读做铺垫。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默读课文,小组合作解决生字词并带着问题疏通文意。
1.作者认为故都的秋给人整体感觉是什么?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感情基调2.对故都的秋,作者主要描写了哪几幅秋图?秋晨小院秋槐落蕊秋蝉残鸣秋雨叹凉秋果全盛3.请找出能够直接表达对故都的秋情感的句子第一段:“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最后一段:“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设计意图】整体感知课文,小组合作探究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故都的秋》教案(教案)
《故都的秋》教案(优秀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分析并欣赏作者的写作风格和表达技巧。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讨论,深入理解文章的主题和情感。
学会欣赏和分析文学作品中的描写和表达方式。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故都的秋的深情和怀念之情。
培养对家乡和祖国的热爱和珍惜之情。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介绍课文《故都的秋》的作者和背景。
简要概述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2.2 课文解读分析课文中的描写和表达方式,如对比、象征等。
解读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词语的含义和作用。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掌握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理解和欣赏作者的写作风格和表达技巧。
3.2 教学难点分析课文中的描写和表达方式的应用。
解读课文中的深层含义和象征意义。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通过引入作者的背景和课文的情节,引起学生对课文的好奇和兴趣。
引导学生思考和分享自己对秋天的感受和记忆。
4.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和情节。
学生找出并记录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4.3 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描写和表达方式的应用。
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互相交流和讨论。
4.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理解和讨论,进行讲解和解析。
教师解释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词语的含义和作用。
4.5 总结与拓展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的主题和情感。
学生进行拓展思考,结合自己的经验和感受,表达对家乡和祖国的热爱和珍惜之情。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积极性。
评估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表达能力的提升。
5.2 课后作业学生完成相关的课后作业,如写作、讨论等。
评估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提升。
第六章:教学活动设计6.1 课前准备准备课文《故都的秋》的文本和相关背景资料。
准备教学多媒体设备和材料,如图片、视频等。
6.2 课中活动进行导入活动,引导学生对课文产生兴趣。
(精)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 第2课 《故都的秋》教案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体味诗意秋景图,把握散文“形”与“神”的辩证关系。
2.体会作者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所创设的物我之间的完美融合与统一,理解运用这种艺术手法。
3.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1.味诗意秋景图,把握散文“形”与“神”的辩证关系。
2.体会作者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所创设的物我之间的完美融合与统一,理解运用这种艺术手法。
3.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设想:以诵读、设疑、讨论为主线,培养学生的阅读和鉴赏能力。
1.以语言鉴赏为突破口。
2.重视诵读美读。
教师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中,提示学生诵读宜慢不宜快,认真体会文章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的特点,以及揣摩景物描写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3.设疑讨论4.重点品读“清晨静观”和“秋风秋雨”两段,这里有声有色、有动有静,融情入景,字里行间渗透了秋的意味、秋的情调和作者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学生拟写导语来引入课题(板书)。
学生可能会写的形式如下,要及时鼓励。
⒈设问式⑴你来了解过秋天的韵味吗?⑵当秋天到来时,你感受到了什么?⑶历代文人骚客笔下的秋又是怎样的情景呢?⒉诗歌创设情境式⑴《诗经》云: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⑵杜牧写: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⑶张孝祥: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
⑷杜甫写:风急天高猿啸哀,渚青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⑸柳永说: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⑹王实甫: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醉。
⒊对比式⑴春秋对比春让人满怀希望,朝气蓬勃;秋让人平心静气,深思回味。
⑵不同心境对比刘禹锡:自古悲秋多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毛泽东: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马致远:断肠人在天涯。
李清照: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学生想法可能很多,教师会有估计不到之处,精彩导语可在教学后记中补记)二、分析文题提问:将“故都”换为“北京”、“北平”行否?有何不同?明确:“秋”------表明描写内容。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第一单元2《故都的秋》教案
诵读法、合作讨论、讲解
总 课 时
2课时
本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效果期待
一、导入新课
秋天,是一个多情的季节,徜徉在秋韵里,看着秋色、听着秋声,往往会引发人们无限的感慨;秋天,也是一个多彩的季节,不同的心态对秋有不同的感悟。
刘禹锡的“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是对生命的旷达和乐观;毛泽东的“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写就了一代伟人的雄心和壮志;李商隐的“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传递出了无尽的思念。今天,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又是什么样的情思?
3.“秋蝉悲鸣”图:
能听见处处蝉鸣声,写出静;秋蝉衰弱的声音给人悲凉之感。
秋风骤起,寒蝉就再也无力长鸣了,偶尔有几声短促的凄厉叫声,悲吟着自己生命的消歇。也预示着愁苦的心情。 秋天里寒蝉凄切的鸣叫声,确切地说,就是深秋万物肃杀的一曲悲歌。
历朝历代的骚人墨客,旅人怨妇,潦倒的官绅,受迫害的“罪人”,都曾经被这凄凉的蝉声触动起悲秋的情怀。
能够从画面中感知秋意。
明确:
1.写景的角度(之一)
2:景与情的关系。
了解客观景物带有主观感情的原因。
课堂小结
本课时有三个任务点:
1.本课时通过品味五幅秋景图,感知作者笔下故都秋的清、静、悲凉。
2.掌握描写景物可以从声、色和味等方面进行细致入微地地描写。
3.客观景物带有主观感情的不仅与作者的时代背景有关,还与文化影响、个人的气质、人生经历有关。
科目
语文
年 级
高一
授课教师
课题
故都的秋
时间
课标要求
阅读散文等优秀作品,使学生在感受形象、品味语言、体验情感的过程中提升文学欣赏能力,并尝试文学写作,以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故都的秋》教案教学设计优秀教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故都的秋》教案教学设计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并背诵课文《故都的秋》;分析文章的语言特色和艺术魅力;掌握文章的写作技巧和表现手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写作水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故都北京的深厚感情;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感;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文章的语言特色和艺术魅力;写作技巧和表现手法的掌握。
2.教学难点:文章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内涵;文章的写作技巧和表现手法的运用。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一单元的学习内容,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故都的秋》,感知课文内容,初步了解文章的主题和情感。
3.课堂讨论学生分享自主学习心得,讨论文章的主题、情感、写作手法等;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文章的语言特色和艺术魅力。
4.课堂小结第二课时1.复习导入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合作探究将学生分组,每组选择文章中的一个片段进行深入分析;3.写作训练让学生以“我的故都”为主题,进行写作训练;教师选取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和点评。
4.课堂小结第三课时1.复习导入复习前两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深入分析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文章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内涵;3.拓展延伸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对故都的情感;教师引导学生将这种情感融入自己的写作中。
4.课堂小结第四课时1.复习导入复习前三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3.课后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写一篇关于故都的秋的作文。
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写作训练等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二第2课《故都的秋》教案
(重点内容:学情分析、教法设计、学法指导、分类推进措施)
教师手记
四.走出文本,迁移训练五、作业
的灵魂;即使是有骨气,宁肯饿死也不食美国救济粮的朱自清,也曾借素淡朦胧的荷塘月色来表现自己不满现实又找不到出路的苦闷与彷徨。但是,他们都不愧为新文化运动的精英,中华民族的脊梁,苦闷彷徨之后,他们依然昂起高贵的头颅,不仅以优美的文笔为文学殿堂增添了绚烂的篇章,更以一腔热血,为后人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生命之歌。
(明确:这和作者经历有关。他喜欢这样的景物,因为与他心情相合。)
师:“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郁达夫也是如此,这清、静、悲凉的故都之秋表现的是深沉、真挚的心上之秋、家国之思、故都情结。郁达夫爱故都之秋爱得如此深切,愿意以寿折秋。那正是因为他是用整个生命去爱秋,用整个身心去拥抱秋,用自己的灵魂去品尝秋,这才品出了深蕴其中的为人所不能言的妙昧,才有了这篇秋味十足的至美之文。
(二)分析选材视点
1、思考:有人写秋声,有人写秋形,有人写秋色,郁达夫写的是什么?注意找出文中关键性的词句。
2、说说哪句话最能概括故都的秋之特点呢?
(明确: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3.作者在文中是通过哪些景物描写来具体品味这个秋味呢?
(明确:3段牵牛花,4段槐树,5段秋蝉,6—10段秋雨,11段果树。)
教学
重点
掌握文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教学
难点
引导学生推敲文中悲凉、伤感的情调的由来,从深层次理解此文的丰富内涵。
教学设想
教材分析
《故都的秋》是必修2散文单元第二篇,它是现代散文名篇,感情浓厚,意味隽永,文辞优美。由于本文的写作离今天已经久远,学生要充分把握文中的意蕴和情味可能有些困难,所以应适时对作者情况和背景进行介绍,并提示学生诵读,认真体会景物描写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必修二《故都的秋》教学设计3篇
必修二《故都的秋》教学设计1教学目的1、训练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2、培养学生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3、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1、散文的形和神2、散文的景和情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步骤一、导语设计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也是写北京的散文,不过,它写的不是北京的冰糖葫芦,也不是北京的大碗茶,而是北京的秋。
大家知道,北京现在是我们国家的首都,历史上也曾是几个朝代的都城,但是,在郁达夫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北京已经不是任何朝代的都城,也不叫北京,而是叫北平,因此,郁达夫把它叫做故都。
(板书课题)二、解题、作者及写作背景故都”两字表明描写的地点,带有深切的的眷恋之情,秋”字明确描写的内容,题目很深沉。
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
现代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
出身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
从小熟读唐诗宋词和小说杂剧。
曾赴日本留学,与郭沫若等发起创造社。
1921年7月第一部小说集《沉沦》问世,产生巨大的影响。
1923年发表《春风沉醉的晚上》。
先后在北大、武昌师大、广东大学任教。
1930年3月参与发起成立左联”。
抗战爆发后,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后流亡苏门答腊岛坚持抗战。
19459月被日本宪兵杀害。
郁达夫的作品风格清新,抒情浓烈,有感伤情调,有时流露出颓废色彩。
本文写于1934年8月。
由于种种原因,郁达夫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这段时间,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游山玩水,留下一些很好的散文。
三、师生共同讨论,分析理解课文(一)读罢全文,你认为郁达夫主要是从哪个方面来写故都的秋?请用一字来概括。
明确:味。
(板书)⑴此问要求学生首先从整体上把握全文。
回答此问无须作太多理性分析,凭语感即能得出答案,“味”字在全文出现达八处之多。
⑵若学生思维过于分散,讨论与答案差异较大,可提供几个答案供学生选择。
如:色、声、形、味、实、情,课文虽也写了上述方面,但主要是写秋之味。
(二)读第1、2自然段,分别用四个字和三个字来概括北国的秋和南国的秋的特点。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第2课《故都的秋》教案
《故都的秋》一、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1、感悟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意境,鉴赏文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的艺术手法,品味课文中精到细腻的语言;过程和方法:1、自主学习法。
用自我陶醉的方式反复朗读文章,体味意境,提高语言鉴赏能力及掌握运用语言表达的一些技巧。
2、合作探究法。
结合老师给出的学习提示在小组进行讨论,理解文意,体会意境。
3、质疑法。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出“匪夷所思”的问题。
情感与态度1、联系时代背景,体会作者通过描写故都秋色所流露出来的深远忧思和和孤独感;2、通过对本文明白晓畅、简洁清丽的语言的学习,陶怡性情,提高审美能力;二、教学重点:掌握文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法,体会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意境。
三、教学难点:学习用深沉的忧思和落寞的悲凉来颂秋的写作方法。
四、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质疑法式学习方法五、学习过程:第一环节导入新课:美学家说过:“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个人的内心世界。
”今天我们就走进故都的秋,走近郁达夫的内心去看看他的心灵世界。
第二环节回忆前知:文章描写了几幅故都的秋景图?明确:秋景晨院、秋槐落蕊、秋蝉残声、秋雨话凉、秋日胜果。
第三环节思考讨论:1、在文章中作者对于故都的秋的总印象?明确:总印象从开篇的文眼里来: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2、你找到了哪些表现秋天色彩的词语?有什么作用?明确:碧空青天蓝白朵的牵牛花灰土灰沉沉的青布单衣或夹袄淡绿微黄的枣——秋色:冷色调(清)3、故都的秋声主要有哪些声音呢?这些声音与景物的描写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明确:驯鸽的飞声落蕊无声帚声衰弱的蝉声风雨声悠闲的人声———(反衬)以动衬静4、从冷清的秋色和寂静的秋声中你品出了一个什么样的秋味呢?明确:凄清、悲凉。
第四环节品悟探究:1、“悲凉”本是形容消极、低落情绪的主观感受的词,可为什么作者把“悲凉”用在赞美故都之秋的文字中?(提示:联系背景)明确:第一,跟旧中国时代环境的黑暗有关,这导致他思想苦闷;此文写于1934年,此时的中国,连年战乱,民不聊生。
《故都的秋》教案教学设计高一必修二
《故都的秋》教案教学设计(高一必修二)《故都的秋》教案教学设计(高一必修二)「篇一」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作者及相关背景2. 领会作者创作的感情基调(重难点)3. 学习文中对比手法运用(重点)教学方法朗读、勾画一、导入对于秋的领会,处境不同,经历不同,看出的景也不同,毛泽东看到的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壮丽。
有人看到的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的悲凉。
一起走进作者,他看到的又是怎样的秋呢?二、题解《故都的秋》中的”秋”字点出写作的季节,而一个故字便把作者饱含的情感展现,(举例:故乡,故人等饱含的情感)是一种格外的亲切和深深的眷恋。
都,故都,便是北京,可是他不是北京人。
三、作者简介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
代表作小说《沉沦》(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本小说集),《春风沉醉的晚上》,散文《故都的秋》,《北平的四季》等。
他的作品风格清新,抒情浓烈,有感伤情调,有时流露出颓废色彩。
写作背景本文写于1934年8月,那时由于日军侵占东北,虎视中原,并迫于白色恐怖的威胁,郁达夫离开上海,避居杭州,过着闲散安逸的生活,这期间写下了大量的散文。
《故都的秋》就是这时期的作品。
四、感知文章基调1.北国之秋究竟有什么特别之处能吸引作者,让他在杭州仍然惦记着北国之秋呢?清,静,悲凉。
--秋味(板书)其中“悲凉”更多的是作者的心境。
出生与知识分子家庭,却自小便颠沛流离,漂洋过海在日本生活。
作者将自己的情感融于北国秋的景色之中,有一丝的哀愁。
“悲凉”不仅是故都赏景的心态,而是整个的人生的感受。
2.作者对这样的秋是一种什么情感?热爱,眷恋。
(板书)最后一个自然段“他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来留住北国的秋天。
”由此可见作者对北国之秋情至深处,爱到极至。
除此之外第一自然段。
“饱尝一尝”,“不远千里”;还有“无论”“总是”“可是”“更”“也不过”等句子、实词、虚词,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突出强调作者对故都秋的热爱之情。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 2《故都的秋》教案
《故都的秋》教案教学目标:理解本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一体”的艺术手法,学会从景物描写中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以情选景;在景物的细致描写中渗透作者的主观感情。
教学难点:作者主观感情与客观景物的融合(移情作用)。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万里悲秋长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登高》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月胜春朝。
——刘禹锡《秋词》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枚《山行》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唐·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秋风秋雨愁煞人。
——秋瑾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王维《山居秋暝》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白居易《琵琶行》)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铃》秋天,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文人墨客。
从古到今,关于“秋”的诗文,可谓汗牛充栋。
名篇和佳句举不胜举,但大体而言,古人多哀秋怨秋,今人多喜秋颂秋。
今天这一节课,让我们一起来品味郁达夫笔下的《故都的秋》。
二、了解感知,梳理结构1.感知课文内容,思考下面两个问题:1)这篇文章写了什么?2)文中哪几个字最能体现作者眼中的秋景?明确:1)写了北国的秋。
2)“清”“静”“悲凉”是故都的秋的特点。
“北国的秋,却特别的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这是课文的主线或文眼。
三、了解感知秋是文章景物的主要内容,北平故都,已是历史上繁华的过眼烟云。
题目中就含有一种深深的“眷恋”。
初读完此篇课文,仿佛看到一个青布长衫的旅人,在凄风苦雨间彷徨叹息思索。
熟悉了解了课文之后,我想问问大家,文中那一部分描写的秋给你的感触最深?过程:学生找出感触最深的那一部分,朗读并说出理由,完成读和赏,教师随机点评。
高中语文必修二故都的秋教案
人教版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案故都的秋【教学目标】一、认知目标:1、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故都秋的特点。
2、引导学生把握文中情与景的关系及文章的结构。
二、能力目标:让学生初步掌握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与重点】分析情与景的关系。
【教学过程及步骤】一、以事例导入,点明学习重点。
今天,我们要学习郁达夫《故都的秋》,下面我们先来分析一个事例,假如你今天心情很好,一出门就遇见阔别多年的老朋友,那么,当你现在坐在公园的长凳上听着耳边的鸟鸣时,你就会觉得鸟的叫声非常的悦耳。
换一种心境,假如你今天比较倒霉,在马路上不小心摔了一跤,这时你听到鸟的叫声就会觉得心烦。
对相同的景,不同心情的人对景的感受就会不一样,那么写出来的景当然就会不同了,这就叫做“景随情异”(板书)。
可见,情与景的关系非常密切,弄清情与景的关系,也是我们今天学习《故都的秋》的一个重点。
二、通过比较阅读,体会故都秋的特点。
下面我们先来看几首同样也是以秋为描写内容的诗歌:材料一:孟郊《秋怀》秋月颜色冰,老客志气单。
冷露滴梦破,峭风梳骨寒。
席上印病文,肠中转愁盘。
疑怀无所凭,虚听多无端。
梧桐枯峥嵘,声响如哀弹。
材料二:刘禹锡《秋词》(一)(二)自古逢秋悲寂寥,山明水净夜来霜,我言秋日胜春朝。
数树深红出浅黄。
晴空一鹤排云上,试上高楼清入骨,便引诗情到碧霄。
岂如春色嗾人狂。
1、分析孟郊《秋怀》一问:这是一首写秋天的诗,那么诗中都写到了哪些秋天的景呢?明确:诗中写到了月、露、风和梧桐。
二问:这些景具有什么样的特点?明确:月——冰,露——冷,风——寒(峭),梧桐——枯,梧桐甚至是“声响如哀弹”,意思是秋天梧桐脱落,风吹枯叶,瑟瑟作响,听去好像谁在弹奏悲哀的曲调。
三问:那么,这样的秋天给我们什么样的感觉?明确:悲凉。
2、分析刘禹锡《秋词》(两首)一问:在这两首诗中,哪些地方体现了作者对秋天的感受?明确:如“胜春朝”、“引诗情”、“山明水净”、“清如骨”等。
高中语文《故都的秋》优秀教学设计(精选10篇)
高中语文《故都的秋》优秀教学设计(精选10篇)高中语文《故都的秋》优秀教学设计篇1教材分析:《故都的秋》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第二篇课文,本单元学习写景状物散文,本单元的学习必须反复阅读,用心品味,感悟所写之景,所言之情。
《故都的秋》是郁达夫一篇颇具特色的散文,1934年8月写于北平,全文紧扣“清、静、悲凉”落笔,描绘了“秋院清晨、秋槐落蕊、秋蝉残鸣、闲话秋凉、胜日秋果”等画面,以情驭景,以景显情,将自然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心情)完美地融化在一起,秋中有情的眷恋,情中有秋的落寞。
学情分析: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是朱自清写的《荷塘月色》,所写景色较为具体,考查的是学生的形象思维。
而本文所写的秋味则是抽象难把握的,对学生的逻辑思维提出了较高要求。
高一学生还没有养成圈点批注的阅读习惯,阅读中不能准确捕捉重点词句,通过学习力求帮助他们学会鉴赏散文,把握主旨。
教学目标:1、能说出郁达夫生平及其创作风格。
2、能抓住“清、静、悲凉”来赏析故都的秋,感受本文形散神聚的结构特点,初步掌握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作方法。
3、领悟作者在文中流露出来的主观感情。
设计思想:以学生自读为主,教师点拨为辅,引导学生合作探究;读写结合。
教学重难点:重点:体会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掌握文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难点: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中所流露出的悲凉、伤感之情。
教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方法:导读法,点拨法教学流程:一、由题导入,温故知新由题切入。
回顾《荷塘月色》标题与文章内容的关系,品味本文标题。
从题目可以得出写作内容是“秋”,而“故都”中的“故”字表明是旧的,含着历史厚重感以及作者深切的眷恋之情。
引导学生聚焦在“秋”上速读全文。
(意图:教给学生由题入文的读书方法)二、整体感知,归纳点拨要求学生带着课后练习第一题再读课文,圈点批注。
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思考,小组讨论交流后,教师通过板书点拨明确行文思路和内容结构。
《故都的秋》教案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故都的秋》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秋天的时候,有没有观察过周围的自然变化,感受到秋天的特别之处?”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如何描绘故都北京的秋天的。
二、核心素养目标
《故都的秋》教学的核心素养目标为:提升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通过对文本的深度解读,掌握散文阅读的方法,学会分析、评价作者的语言表达及艺术手法;培养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通过对比分析不同作家对秋天描绘的差异,锻炼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深化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引导学生感受自然美,理解文化内涵,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审美情趣;强化学生的文化传承与理解,让学生在了解故都北京秋天的同时,认识到其中所蕴含的中华民族文化传统和精神追求。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文章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象征、隐喻的修辞手法,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文章中的一个自然景物描写,分析其艺术特色和情感表达。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小练笔活动,让学生尝试模仿郁达夫的笔触,写一段对秋天景物的描绘。
-对于修辞手法的识别与分析,教师可通过具体例句的分析,让学生学会如何从字面意义挖掘深层含义,理解作者的意图。
-在整体与局部分析的教学中,教师应设计问题链,引导学生从段落大意逐步过渡到全文主旨的把握。
-针对文学鉴赏的创造性思维,教师可以组织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发表不同观点,通过思想的碰撞激发学生的思考与创意。
五、教学反思
今天在教授《故都的秋》这一课时,我发现学生们对散文的阅读和欣赏有着不同的接受程度。在导入新课的时候,通过提问秋天的感受,我发现大部分学生能够迅速地与自己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这为后续的教学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2.故都的秋—黑龙江省海林市朝鲜族中学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教案(3.11)
(1)文中的秋景中融入了作家的眷恋之情和对故都的秋的向往;而作家的主观情感中又有秋的落寞,而且全文的基调是忧伤的、悲凉的,因此可以说全文是作者对故都的秋的一曲悲凉的颂歌。
(2)不是。文中歌颂了秋果旺盛的生命力,可以证明作者并非消极。第12段说明到秋天产生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是人类共有的心理,所以并不消极。
作者多次写南国之秋,还写了最让作者思念的北国之景,有何作用?
用以衬托故都的秋“特别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的特点,能够让人玩味到十足,借以抒发作者对故都的秋深深的思念之情。
分析第三部分: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学活动设计
三、总结
四、课后习题讲解
北国之秋——南国之秋
本体——南国的秋与北国的秋
喻体:黄酒——白干味烈
稀饭——馍馍味深
鲈鱼——大蟹味浓
黄犬——骆驼味久
本文开头和结尾都以北国之秋和江南之秋作对比,表达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中间主体部分,按照“清”“静”“悲凉”三个层次,逐一描绘故都的清秋景色。故都的秋景共有五种:清秋观景图、落蕊扫街图、秋蝉哀鸣图、闲话秋雨图、佳日硕果图。最后部分以议论收尾,进一步赞颂北国之秋。首尾照应,回环往复;中间部分展开,酣畅淋漓。
课题
2.故都的秋
日期
3.1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加深对文章的理解。理解作者眼中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
分析情与景的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
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分析情与景的关系。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眼中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原因。
教学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材、PPT
课标要求
在反复品读中感悟出景物描写中蕴藏的浓浓情意。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学活动设计
一、复习导入
二、细读课文,回答问题
1.分析第一部分:
思考:北国的秋与南国的秋有什么特点?
明确:
北国之秋:清、静、悲凉
南国之秋:慢、润、淡
2.第二部分:解读秋景
为了体现故都的秋味,作者描绘了几幅秋景。细读课文3--12自然段,分别给每幅秋景图命名。每幅图描写了哪些景物,具有怎样的特点?
课题
2.故都的秋
日期
3.10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会反复诵读,品味语言,增强语言的感受力。
过程与方法
联想想象,身临其境,以体会意境。
情感态度价值观
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学会反复诵读,品味语言,增强语言的感受力。
教学难点
联想想象,身临其境,以体会意境。
教学方法
朗读法、讲授法
教学模式
自主、合作、探究
思考与探究:在“秋雨图”里加入“都市闲人”有怎样的作用?
这里的“都市闲人”指的是平民,他们的形象更具故都的地方特点,这样悠然闲适的互答,更能感悟生活的淡泊,也流露出了作者对“都市闲人”过着那样无忧无虑的生活的向往之情。
板书设计
2.故都的秋
郁达夫
清秋观景图
落蕊扫街图
秋蝉哀鸣图
闲话秋雨图
佳日硕果图
课后追记
检查记录
学段
检查人:
月日
教务处
检查人:
月日
校长
检查人:
月日
写秋蝉—“衰弱”“残声”(这本身就是一种悲凉)在我国的古典文学作品中,蝉多是哀怨、忧伤、忧愁的象征。
思考与探究:
写秋蝉的目的何在?
(以动衬静,加深秋味)
写秋雨——“息列索落”“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这里有境地的宁静,也有情和境的悲凉),是秋雨触动了人们心头的悲伤和忧愁,触发了他们的苍凉无奈之情。
蓝色、白色——冷色
疏疏落落、尖细且长(孤寂、落寞的情怀)
写秋槐—“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这是境的宁静,也是心的宁
清秋观景图
落蕊扫街图
秋蝉哀鸣图
闲话秋雨图
佳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硕果图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学活动设计
三、总结
静)“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这里有境的宁静,也有心的悲凉)。
明确:
写秋院—“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这是境的宁静);“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这是心的宁静)“一椽破屋”“破壁腰”(境的悲凉)。
思考与探讨:
“说到牵牛花,我以为蓝色或白色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叫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这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