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中考化学实验探究专题(含答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2024年中考化学二轮专题练习:定量实验探究题(含答案与解析)
二轮专题练习:定量实验探究题1.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碳酸氢钠、碳酸钠、氢氧化钠的某些性质进行相关探究.【提出问题】它们溶液的酸碱性及与酸反应时溶液的pH如何变化?【实验探究1】向等体积、等浓度的碳酸氢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溶液中,分别加入几滴紫甘蓝汁液,同时用蒸馏水进行对比实验,观察并记录现象如下:液体名称蒸馏水碳酸氢钠溶液碳酸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紫甘蓝汁液显示的颜色蓝紫色蓝色绿色黄色查阅资料:pH 7.5~9 10~11.9 12~14紫甘蓝汁液显示的颜色蓝色绿色黄色【得出结论1】三种溶液的碱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实验探究2】甲同学在烧杯溶液中加入约5mL稀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此时溶液由色变为色.向其中加入稀盐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乙同学向一定体积、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浓度的盐酸,得到pH变化与时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得出结论2】从微观角度分析,该反应的实质是.【实验探究3】向等体积、含等碳原子数的碳酸氢钠和碳酸钠溶液中,分别逐滴加入一定浓度的盐酸,得列pH变化与时间的关系如图2、图3所示.【交流与反思】b点的溶质为(写化学式),将图2和图3的阴影部分进行叠加,发现两者基本重合,c点的溶质(写化学式)【得出结论3】通过上述分析,碳酸钠和盐酸反应过程,可以依次用以下两个化学方程式表示:、.【结论与反思】探究溶液的酸碱性及反应pH值的变化,可以认识反应的原理及进行的过程.2.实验室常会产生含硫酸的废水,需经处理至中性.某兴趣小组同学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钾溶液来处理酸性废水.(l)定性检测废水检测废水呈酸性的方法是.(2)配制200g质量分数为5.6%的氢氧化钾溶液①计算m (KOH)=g,V(H2O)=mL(水的密度近似为1.0g•mL﹣1).②称取氢氧化钾调节托盘天平平衡后,将一只烧杯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称量其质量.然后(按操作先后顺序,填字母),直至天平平衡.A.向烧杯中加氢氧化钾固体B.按需要添加砝码、移动游码③量取水;④溶解;⑤转移.(3)定量测定废水取酸性废水样品100g,逐滴加入5.6%的氢氧化钾溶液,废水中硫酸的质量分数变化如图所示.(假设废水中其他成分不与氢氧化钾反应且不含硫酸钾)①P点对应溶液中一定存在的阳离子有(填离子符号).②酸性废水中硫酸的质量分数为(用百分数表示,保留到0.1%).③计算当废水处理至中性时,溶液中硫酸钾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用百分数表示,保留到0.l%).3.某化学兴趣小组通过探究活动学习和理解化学知识.请你一起研究学习,并回答有关问题.研究主题:水溶液中复分解反应的实质相关信息:一定体积的溶液中,离子的数目越多,其离子的浓度越大.电导率传感器用于测量溶液的导电性强弱,能反映离子浓度大小.相同温度下同种溶液电导率越大,离子浓度越大.(1)实验一:恒温条件下,向一定体积一定浓度的稀Ba(OH)2溶液中滴加2﹣3滴无色酚酞试液,插入电导率传感器,然后滴加稀硫酸,测得溶液的电导率变化如图中甲曲线所示.①写出Ba(OH)2与H2S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②甲曲线M点时混合液体呈色;③通过对甲曲线的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填序号).A.M点前曲线下滑的过程中,H+和OH﹣结合成H2O,Ba2+和SO42﹣结合成BaSO4B.M点时离子浓度几乎为零C.M点后溶液电导率逐渐增大,仅由于溶液中H+在逐渐增大(2)实验二:恒温条件下,向等量同浓度的稀Ba(OH)2溶液中滴加2﹣3滴无色酚酞试液,插入电导率传感器,然后滴加稀Na2SO4溶液,测得溶液的电导率变化如上图乙曲线所示.①通过对乙曲线的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填序号).A.开始至完全反应过程中,电导率减小,溶液由红色逐渐变为无色B.电导率下降到最低点时仍然较大,表明溶液中还存在较多离子C.整个实验过程中,溶液中Na+数目一直增大②N点时,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是(填离子符号).③通过比较分析,结合已学知识可知,溶液中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是参与反应的离子,结合生成了沉淀、气体或水,导致其浓度(填“增大”或“减小”).(3)拓展:①请根据示例仿写离子方程式.示例AgNO3+NaCl=AgCl↓+NaNO3离子方程式:Ag++Cl﹣=AgCl↓仿写:BaCl2+Na2SO4=BaSO4↓+2NaCl离子方程式:.②向一定量饱和澄清石灰水中持续通入过量的CO2气体,溶液先变浑浊后浑浊逐渐消失.请推测此过程的溶液中Ca2+的浓度变化情况.4.某兴趣小组在准备化学实验基本技能考查时,对以下问题进行了探究.Ⅰ.探究酸和碱能否发生反应方案l:甲同学向盛有少量NaOH溶液的试管中滴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继续加入稀硫酸,观察到溶液由色变成无色.甲同学得出结论:酸和碱能发生反应.方案2:乙同学取少量NaOH溶液,测得溶液pH为10,向该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稀硫酸后,测得溶液pH为9,乙同学发现溶液pH减小了,得出结论:酸和碱能发生反应.交流讨论:大家同意甲同学的结论,对乙同学的实验过程提出质疑,溶液pH减小的原因还可能是稀硫酸中的水稀释了NaOH溶液;大家认为,乙同学向NaOH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后,测得溶液的pH必须7(填“小于”或“小于或等于”)才能证明酸和碱能发生反应.请写出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Ⅱ.探究酸和碱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丙同学对探究Ⅰ中甲同学实验后的无色溶液展开探究.【提出问题】试管中无色溶液的溶质除了酚酞还有什么?【提出猜想】(l)Na2SO4;(2)Na2SO4和.【设计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方案1 向试管中加入少量锌粒,然后加入甲同学实验后的无色溶液锌粒逐渐减少,有产生猜想(2)成立方案2向试管中加入少量甲同学实验后的无色溶液,然后慢慢滴加NaOH溶液,并不断振荡试管开始无明显现象,过一会发现.【实验反思】为了验证猜想(2)成立,你认为还可以选择的药品是(填字母序号)A.BaCl2溶液B.Cu C.Fe2O3.5.氯化镁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同学们在实验室对其开展了系列研究.课题1:选择制取氯化镁的原料【查阅资料】①全球海水中含有的盐类总质量为5亿亿吨,其中含有的各种离子占盐类总质量的百分含量如下表所示:离子Cl﹣Na+Mg2+Ca2+K+其他含量55.06% 30.61% 3.69% 1.15% 1.10% …②工业生产中海水或卤水(海水晒盐后的剩余溶液)都可以作为制取氯化镁的原料.【交流讨论】同学们经讨论,一致选择卤水用于实验室制取氯化镁.你认为他们的理由是.课题2:由卤水制取氯化镁同学们设计如图所示方案,从卤水中制取氯化镁.(1)溶液X的名称是.(2)部分同学认为上述制取方案不够完善,在“过滤”操作后缺少“洗涤”操作,从而导致制取的氯化镁不纯,可能混有的杂质是.课题3:测定氯化镁产品的纯度(氯化镁的质量分数)同学们设计如下实验方案对制得的氯化镁进行纯度测定.【实验步骤】①称取9.5g氯化镁样品,放于烧杯中,加足量的水溶解,形成溶液;②向上述溶液中加入90g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③充分反应后,过滤;④…⑤向所得溶液中加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红,再逐滴加入10%稀硫酸(密度为1.07g•mL ﹣1),并,当观察到溶液恰好褪色且30s内红色不复现,停止加入稀硫酸;⑥计算氯化镁样品的纯度.【问题讨论】(1)为计算出氯化镁样品的纯度,除上述数据外,实验还需测量的数据是.(2)若缺少步骤④,则会导致氯化镁纯度测定不准确,步骤④的操作是.6.实验探究和证据推理是提升认知的重要手段.化学兴趣小组对“CO还原Fe2O3粉末”的实验进行探究:Ⅰ探究CO与Fe2O3的反应产物(夹持仪器已略去)【实验过程】步骤1 在通风橱中,按图Ⅰ连接装置并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步骤2 装入试剂:玻璃管内装入Fe2O3粉末,试管Ⅰ中装入澄清石灰水.步骤3 从a端通入CO一段时间,待,再点燃酒精灯.【实验现象】反应一段时间后,玻璃管内粉末由色变成黑色,生成的黑色固体均能被玻璃管上方的磁铁吸引.试管Ⅰ中出现白色沉淀(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查阅资料】铁粉、FeO、Fe3O4均为黑色固体;铁粉、Fe3O4均能被磁铁吸引.【提出猜想】对磁铁吸引的黑色固体成分有以下三种猜想:猜测Ⅰ:Fe;猜测Ⅱ:Fe3O4;猜测Ⅲ:Fe和Fe3O4【实验验证】取少量反应后的黑色固体放入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硫酸铜溶液,振荡,充分反应后静置,观察到红色固体中混有黑色颗粒,说明(填“猜想Ⅰ”“猜想Ⅱ”或“猜想Ⅲ”)是正确的.【拓展研究】进一步查阅资料,发现CO能溶于铜液[醋酸二氨合铜(Ⅰ)和氨水的混合液].因此可在装置Ⅰ后再连接下图装置Ⅱ,其目的是,装置Ⅰ、Ⅱ的连接顺序:b连接(填“c”或“d”).Ⅱ原料气CO的制备方法一:加热MgCO3、Zn的混合物可快速制备CO,同时还得到两种金属氧化物:、(填化学式).方法二:加热草酸晶体(H2C2O4•2H2O)制备CO:H2C2O4•2H2O CO↑+CO2↑+3H2O已知:常压下,草酸晶体的熔点为101℃.比较草酸晶体的熔点和分解温度,分析若选用下图装置Ⅲ制备装置Ⅰ所需的CO,可能存在的问题是.7.膨松剂是一种食品添加剂,某研究小组对膨松剂进行了如下探究【趣味实验】实验1:和面.向20g面粉中加入10mL水,制得的面团编为1号;向20g面粉中加入10mL 水,再加入2g膨松剂M,制得的面团编为2号.实验2:发面.将和好的2个面团放入微波炉中加热,几分钟后,取出面团,发现1号面团无明显胀大,2号面团明显胀大且手感比较松软.【提出问题】膨松剂M的成分是什么?【提出假设】假设1:M是NH4HCO3;假设2:M是NaHCO3;假设3:M是NH4HCO3和NaHCO3【实验探究1】序号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①取少量M于试管中,加热一段时间无刺激性气味试管内壁有水珠试管内有固体剩余假设成立假设不成立【提出新问题】实验①试管中剩余固体是什么?【实验探究2】实验②:将实验①所得固体继续加热,无明显现象.冷却,向试管中加水,固体全部溶解,将所得溶液分为2份;向其中1份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生成,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有白色沉淀;向另1份溶液中滴加足量氯化钙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静置,向上层清液中滴加2滴无色酚酞试液,溶液不变红.【得出结论】实验①试管中剩余固体是(填化学式)【反思提高】(1)NH4HCO3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2)受热稳定性:Na2CO3(填“>”“=”或“<”)NaHCO3.【拓展应用】某品牌复配膨松剂N的配料为:磷酸二氢钙、碳酸氢钠和玉米淀粉,N遇水会发生如下反应:Ca(H2PO4)2+2NaHCO3═CaHPO4↓+Na2HPO4+2CO2↑+2H2O;利用N和面和发面(加热)时,面团都会胀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填序号)a.常温下的溶解度:Na2HPO4>CaHPO4b.碳酸氢钠在水溶液中遇到酸性物质能产生气体c.根据上述反应,产生0.22gCO2至少需要NaHCO3的质量为0.42g.8.某班学生在老师指导下探究铁与水蒸气的反应.(1)按如图装好药品、连好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其中A装置的作用是.(2)加热一段时间后,灰色铁粉逐渐变黑,吹泡器连续吹出气泡,且气泡向上飞起;用燃着的木条靠近气泡,能产生爆鸣.该气体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3)同学们讨论后认为:铁与水蒸气反应生成的固体是“铁的一种氧化物”,玻璃管内的黑色固体中还可能含有“过量的铁”.【查阅资料】铁有三种氧化物(FeO、Fe2O3、Fe3O4),其中FeO接触到空气会立即由黑色变为红棕色,铁的三种氧化物都不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实验探究】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倒出玻璃管中黑色固体,平铺于白纸上黑色固体不变色黑色固体中一定没有(填物质名称)取上述黑色固体少许,装入试管,加入足量溶液,且有红色固体出现黑色固体中一定含有【探究结论】铁与水蒸气发生置换反应,有关的化学方程式是【拓展创新】同学们利用微型仪器“长柄V形玻璃管”改进了图甲装置,设计出图乙装置,并分别选用湿棉花、湿粉笔、芦荟叶、芭蕉茎、氢氧化镁、氢氧化铜等作为供水剂,实验都获得成功①甲、乙装置相比,乙装置有很多优点,请你写一条:②分析上述供水剂的供水原理,其中正确的是(填字母)A.疏松、多孔的物质,有良好的吸水性和保水性能B.新鲜的富水植物,在受热时水分容易释放出来C.本身不含水的固体物质,不能用作供水剂.9.“氧泡泡”系列产品去污能力强、绿色环保,已成为中国氧系清洁品类领导品牌,其主要成分是过碳酸钠(2Na2CO3•3H2O2).某化学活动小组对过碳酸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决定对其进行探究.【查阅资料】Ⅰ.过碳酸钠在水中易离解成Na2CO3和H2O2,其水溶液具有Na2CO3和H2O2的双重性质;Ⅱ.过碳酸钠与盐酸反应:2(2Na2CO3•3H2O2)+8HCl═8NaCl+4CO2↑+3O2↑+10H2O;Ⅲ.过碳酸钠的去污能力主要与其在反应中释放处的“活性氧”有关,“活性氧”含量越高,去污能力越强.(1)20℃时,测得1%过碳酸钠水溶液的pH为10.5,说明其溶液呈(选填“酸性”、“中性”或“碱性”).(2)向过碳酸钠水溶液中加入少量MnO2时产生大量气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过碳酸钠样品中“活性氧”含量可按如下公式计算:“活性氧”含量=×100%为测定某过碳酸钠样品中“活性氧”含量,取20g样品按如图实验装置与足量盐酸反应.(已知样品中杂质不溶于水且不与盐酸反应,装置气密性良好)①将盐酸慢慢地入A中,反应一段时间,观察到,停止滴加盐酸.②装置B可吸收生成的C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③甲同学认为若要得出生成氧气的质量,除要记录量筒内液体的读数外,还需要知道的数据是该实验条件下的.④将反应后A中所得溶液过滤、蒸发、结晶、烘干,称得固体质量为11.7g,乙同学据此计算出该过碳酸钠样品的“活性氧”含量,写出其计算过程.⑤完成上述探究后,丙同学提出:称量反应前后装置B的质量,其质量差就是反应生成CO2的质量,据此可计算出样品中“活性氧”含量.但丁同学认为该方案不合理,丁同学的理由是(填写一条即可)10.碳酸钙、碱石灰(NaOH和CaO的混合物)等作为吸收剂可以对燃煤烟气进行脱硫处理,利用数字化实验可以来测定燃煤烟气中SO2的含量,得到如图所示的SO2含量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图(1)由图可知,脱硫效率较高的吸收剂是(填名称).(2)实验时,称取的3份原煤的质量要相等,其目的是.(3)利用碳酸钙吸收SO2转化为CaSO3,CaSO3与空气中O2反应转化为CaSO4.写出CaSO3转化为CaSO4的化学方程式.(4)利用碱石灰吸收SO2时,下列措施能使脱硫效率提高的是(填序号)a.将原煤与碱石灰粉碎,混合均匀b.将碱石灰的用量适当增加c.将时间300s变为500s(5)利用碱石灰吸收1.28gSO2时,碱石灰中的NaOH、CaO与SO2反应转化为Na2SO3和CaSO3,则理论上反应消耗碱石灰的质量(m)范围是.参考答案与解析1.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碳酸氢钠、碳酸钠、氢氧化钠的某些性质进行相关探究.【提出问题】它们溶液的酸碱性及与酸反应时溶液的pH如何变化?【实验探究1】向等体积、等浓度的碳酸氢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溶液中,分别加入几滴紫甘蓝汁液,同时用蒸馏水进行对比实验,观察并记录现象如下:液体名称蒸馏水碳酸氢钠溶液碳酸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紫甘蓝汁液显示的颜色蓝紫色蓝色绿色黄色查阅资料:pH 7.5~9 10~11.9 12~14紫甘蓝汁液显示的颜色蓝色绿色黄色【得出结论1】三种溶液的碱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碳酸氢钠溶液.【实验探究2】甲同学在烧杯溶液中加入约5mL稀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此时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向其中加入稀盐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乙同学向一定体积、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浓度的盐酸,得到pH变化与时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得出结论2】从微观角度分析,该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实验探究3】向等体积、含等碳原子数的碳酸氢钠和碳酸钠溶液中,分别逐滴加入一定浓度的盐酸,得列pH变化与时间的关系如图2、图3所示.【交流与反思】b点的溶质为NaCl、HCl(写化学式),将图2和图3的阴影部分进行叠加,发现两者基本重合,c点的溶质NaCl、NaHCO3(写化学式)【得出结论3】通过上述分析,碳酸钠和盐酸反应过程,可以依次用以下两个化学方程式表示:Na2CO3+HCl=NaCl+NaHCO3、NaHCO3+HCl═NaCl+H2O+CO2↑.【结论与反思】探究溶液的酸碱性及反应pH值的变化,可以认识反应的原理及进行的过程.【分析】【得出结论1】根据提供的信息可以判断溶液酸碱性强弱;【实验探究2】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得出结论2】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交流与反思】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可以判断相关方面的问题.【解答】解:【得出结论1】由上面提供的信息可知,加入紫甘蓝汁液时,溶液显黄色时的碱性比显绿色时强,显绿色时碱性比显蓝色时强,因此三种溶液的碱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碳酸氢钠溶液.故填: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碳酸氢钠溶液.【实验探究2】甲同学在烧杯溶液中加入约5mL稀氢氧化钠溶液,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此时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向其中加入稀盐酸时,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故填:无;红;NaOH+HCl=NaCl+H2O.【得出结论2】从微观角度分析,该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故填: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分子.【交流与反思】碳酸氢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b点时稀盐酸过量,因此溶质是反应生成的NaCl和过量的HCl;将图2和图3的阴影部分进行叠加,发现两者基本重合,说明向碳酸钠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时,碳酸钠先和稀盐酸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钠,然后碳酸氢钠再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因此c点的溶质是反应生成的NaCl和NaHCO3.故填:NaCl、HCl;NaCl、NaHCO3.【得出结论3】通过上述分析,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的过程是:碳酸钠先和稀盐酸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钠,然后碳酸氢钠再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HCl=NaCl+NaHCO3,NaHCO3+HCl═NaCl+H2O+CO2↑.故填:Na2CO3+HCl=NaCl+NaHCO3;NaHCO3+HCl═NaCl+H2O+CO2↑.【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2.实验室常会产生含硫酸的废水,需经处理至中性.某兴趣小组同学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钾溶液来处理酸性废水.(l)定性检测废水检测废水呈酸性的方法是取样,滴入紫色石蕊试液,若变红则呈酸性(或其他合理答案).(2)配制200g质量分数为5.6%的氢氧化钾溶液①计算m (KOH)=11.2g,V(H2O)=188.8mL(水的密度近似为1.0g•mL﹣1).②称取氢氧化钾调节托盘天平平衡后,将一只烧杯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称量其质量.然后BA(按操作先后顺序,填字母),直至天平平衡.A.向烧杯中加氢氧化钾固体B.按需要添加砝码、移动游码③量取水;④溶解;⑤转移.(3)定量测定废水取酸性废水样品100g,逐滴加入5.6%的氢氧化钾溶液,废水中硫酸的质量分数变化如图所示.(假设废水中其他成分不与氢氧化钾反应且不含硫酸钾)①P点对应溶液中一定存在的阳离子有K+、H+(填离子符号).②酸性废水中硫酸的质量分数为 4.9%(用百分数表示,保留到0.1%).③计算当废水处理至中性时,溶液中硫酸钾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用百分数表示,保留到0.l%).【分析】(l)定性检测废水:用酸碱指示剂或者pH试纸均可(2)熟悉溶液的配制过程以及注意事项.(3)定量测定废水:根据消耗的氢氧化钾的质量和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求算硫酸的质量分数.【解答】解:(l)定性检测废水检测废水呈酸性的方法,方法很多,可以借助酸碱指示剂或者pH试纸也可以采用加入锌铁等活泼性金属或者是加入碳酸盐等,所以:取样,滴入紫色石蕊试液,若变红则呈酸性(或其他合理答案).(2)配制200g质量分数为5.6%的氢氧化钾溶液①计算氢氧化钾的质量为=200g×5.6%=11.2g,水的质量为200g﹣11.2g=188.8g折合体积为188.8mL (水的密度近似为1.0g•mL﹣1).②称取氢氧化钾调节托盘天平平衡后,将一只烧杯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称量其质量.添加需要的砝码和拨动游码后向烧杯中添加氢氧化钾固体,直至天平平衡.所以为先B后A.(3)定量测定废水取酸性废水样品100g,逐滴加入5.6%的氢氧化钾溶液,废水中硫酸的质量分数变化如图所示.由图可以看出逐滴加入5.6%的氢氧化钾溶液100g时硫酸恰好完全反应.P点对应溶液,是依旧硫酸还有剩余的,此时溶液中有生成的硫酸钾和剩余的硫酸,所以一定存在的阳离子有K+、H+.5.6%的氢氧化钾溶液100g中氢氧化钾的质量100g×5.6%=5.6g设100g硫酸中溶质的质量为x,生成的硫酸钾的质量为y2KOH+H2SO4=K2SO4+2H2O112 98 1745.6g x y==x=4.9gy=8.7g酸性废水中硫酸的质量分数为×100%=4.9%..当废水处理至中性时,溶液中硫酸钾的质量分数为×100%≈4.4%故答案为:(1)取样,滴入紫色石蕊试液,若变红则呈酸性(或其他合理答案);(2)①11.2;188.8;②BA;(3)①K+、H+;②4.9%;③4.4%.【点评】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第一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确的数据,第三计算过程要完整.3.某化学兴趣小组通过探究活动学习和理解化学知识.请你一起研究学习,并回答有关问题.研究主题:水溶液中复分解反应的实质相关信息:一定体积的溶液中,离子的数目越多,其离子的浓度越大.电导率传感器用于测量溶液的导电性强弱,能反映离子浓度大小.相同温度下同种溶液电导率越大,离子浓度越大.(1)实验一:恒温条件下,向一定体积一定浓度的稀Ba(OH)2溶液中滴加2﹣3滴无色酚酞试液,插入电导率传感器,然后滴加稀硫酸,测得溶液的电导率变化如图中甲曲线所示.①写出Ba(OH)2与H2S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Ba(OH)2+H2SO4=BaSO4↓+2H2O.②甲曲线M点时混合液体呈无色;③通过对甲曲线的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填序号).A.M点前曲线下滑的过程中,H+和OH﹣结合成H2O,Ba2+和SO42﹣结合成BaSO4B.M点时离子浓度几乎为零C.M点后溶液电导率逐渐增大,仅由于溶液中H+在逐渐增大(2)实验二:恒温条件下,向等量同浓度的稀Ba(OH)2溶液中滴加2﹣3滴无色酚酞试液,插入电导率传感器,然后滴加稀Na2SO4溶液,测得溶液的电导率变化如上图乙曲线所示.①通过对乙曲线的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填序号).A.开始至完全反应过程中,电导率减小,溶液由红色逐渐变为无色B.电导率下降到最低点时仍然较大,表明溶液中还存在较多离子C.整个实验过程中,溶液中Na+数目一直增大②N点时,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是Na+、OH﹣、SO42﹣(填离子符号).③通过比较分析,结合已学知识可知,溶液中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是参与反应的离子,结合生成了沉淀、气体或水,导致其浓度减小(填“增大”或“减小”).(3)拓展:①请根据示例仿写离子方程式.。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期中考试复习专题——实验探究题(Word版含答案)
期中复习专题———实验探究题1.某兴趣小组同学对实验室制备氧气时反应速率影响因素进行如下探究实验。
【提出问题】①氧化铜是否也能做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它是否比二氧化锰催化效果更好?【设计并完成实验】甲同学为此做了以下三个实验:I、将3.0g 氯酸钾放在试管中加热;II、将3.0g 氯酸钾与1.0g 二氧化锰均匀混合加热;III、将x g 氯酸钾与1.0g 氧化铜均匀混合加热。
【实验现象分析】III 中x的值应为_________。
实验I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甲同学将实验I 和III 同时进行的目的是想探究。
将实验结束后的固体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若称量得到1.0g 黑色粉末,再将黑色粉末和x g 氯酸钾混合加热,现象与实验III 相同,此步骤是为了证明氧化铜在该化学反应前后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都不变。
【结论】氧化铜也能做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
【实验反思】实验II 和III 对比是为了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实验II的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出问题】②除催化剂影响外,化学反应速率还会和什么因素有关?【设计并完成实验】乙同学选用双氧水的分解进行:双氧水的质量双氧水的浓度MnO2的质量相同时间内产生O2体积I 50.0g 1% 0.1g 9mLII 50.0g 2% 0.1g 16mLIII 50.0g 4% 0.1g 31mL本实验中,测量2体积的装置可以选用下图中的装置。
【实验结论】在其它条件相同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双氧水分解得越快。
丙同学选用如图的装置也进行此实验,他可以通过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能达到实验目的。
2.小华选择“铁丝和氧气反应的成功率和实验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的课题开展探究。
2022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
四川省成都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一、选择题1.下列事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干冰升华 B.木材燃烧 C.钢铁生锈 D.食物腐烂【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化学反应的分类思想;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干冰升华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木材燃烧的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二氧化碳等,属于化学变化;C、钢铁生锈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食物腐烂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空气中的下列气体,属于稀有气体的是()A.He B.N2C.O2D.CO2【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专题】运用类比进行知识的迁移;空气与水.【分析】根据稀有气体包括氦气、氖气、氩气、氪气、氙气、氡气等分析解答.【解答】解:稀有气体包括氦气、氖气、氩气、氪气、氙气、氡气等.故选A.【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知道稀有气体包含的物质种类.3.下列操作可有效降低水的硬度的是()A.静置 B.煮沸 C.过滤 D.吸附【考点】硬水与软水.【专题】化学知识生活化;空气与水.【分析】硬水是指含有较多钙镁离子的水,软水是指含有较少钙镁离子的水.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方法是:用肥皂水;降低硬度的方法是:加热煮沸或蒸馏.【解答】解:A、静置只能将不溶性的大的颗粒沉降,不能除去可溶的钙镁化合物,不能降低水的硬度,故选项错误.B、煮沸的方法能将硬水中含有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转化为不溶性的钙镁化合物,从而降低水的硬度,故选项正确.C、过滤是把固体与液体分离开的一种操作,能除去混合物中难溶性的杂质,不能除去可溶的钙镁化合物,不能降低水的硬度,故选项错误.D、吸附只能吸附色素和异味,而不能改变硬度,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硬水与软水的区别、软化方法即可正确解答本题.4.下列四种化肥样品中,分别加入熟石灰混合,研磨后能闻到刺激性气味的是()A.硫酸钾B.磷矿粉C.氯化铵D.硝酸钾【考点】铵态氮肥的检验.【专题】常见的盐化学肥料.【分析】根据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及常见化肥的使用注意事项解答.含有铵根离子的肥料和碱性物质可以反应能生成氨气.【解答】解:含有铵根离子的肥料和碱性物质可以反应能生成氨气,所以氯化铵与熟石灰混合研磨后,能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熟石灰是一种碱,显碱性,不能与铵态氮肥混合使用.氯化铵是铵盐,不能熟石灰混合使用.故选C.【点评】注意铵盐使用时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使用,会发生反应产生氨气降低肥效.5.某同学将维生素C泡腾片放入水中,观察到有大量气泡冒出,根据泡腾片主要成分分析,该气体主要是()A.O2B.N2C.CO2D.水蒸气【考点】盐的化学性质.【专题】常见的盐化学肥料.【分析】根据维生素C泡腾片中含有碳酸氢钠和柠檬酸,碳酸氢钠属于碳酸盐而柠檬酸属于酸,所以两者能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解答.【解答】解:在泡腾片中含有碳酸氢钠和柠檬酸,所以我们将泡腾片放入水中后,碳酸氢钠和柠檬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故答案为: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实验的方案设计与评价,了解猜想与事实的验证方法,并且要掌握二氧化碳的检验方法.6.6000L氧气在加压情况下能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其主要原因是()A.分子的体积很小B.分子的质量很小C.加压时分子体积变小D.加压时分子间的间隔变小【考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专题】化学规律的类比;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解答】解:6000L的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气体受压后,分子间隔变小.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7.硅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在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硅属于非金属元素 B.硅原子核内有14个质子C.硅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D.硅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8.09g【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上的电子数,离圆圈最远的弧线表示最外层.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称是硅,属于非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14,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4,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核内有14个质子,故选项说法正确.C、由硅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硅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故选项说法正确.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灵活运用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8.金属于盐酸的反应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室可用铜和稀盐酸制氢气B.四种金属中活动性最强的是镁C.铁可以把锌从硫酸锌溶液中置换出来D.铁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e+6HCl=2FeCl3+3H2↑【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解答】解:A、由于铜活泼性位于氢后面,所以铜和稀硫酸不反应,不可生成氢气,故错误;B、根据漫画中,四种金属的表现可知:Mg的最活泼,Zn次之,Fe再次之,Cu最稳定.故正确;C、根据漫画中,铁的活动性小于锌,铁不能和硫酸锌溶液反应置换出锌,故错误;D、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Fe+2HCl═FeCl2+H2↑,故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同学们要会利用金属活动顺序表设计实验,去验证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氢前边的金属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但氢后边的金属不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前边的金属会把后边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9.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用○与●代表A、B两种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发生变化B.反应前后物质的化学性质发生变化C.反应生成物1个分子中含有4个原子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表示为:A2+3B2=2AB3【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化学反应的实质.【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本题应从分子的原子构成和反应前后粒子的变化角度入手.从模拟图可看出,反应物中共有两种原子,其中每种原子构成一种分子,生成物是一种由不同原子构成的分子,据此逐项分析即可.【解答】解:A、观察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前后都有A、B两种原子,原子的种类没有发生改变,故说法错误;B、反应前后的分子发生了改变,因此化学性质也发生了改变,故说法正确;C、反应后的一个分子由一个A原子和三个B原子构成的,故说法正确;D、反应物的分子分别是由A原子和B原子构成的分子,生成物的分子是由一个A原子和三个B原子构成的,个数比是1:3:2,方程式表示为:A2+3B2=2AB3,故说法正确;故选项为:A.【点评】本题是有关微观示意图的考查,学会利用微观的观点及微观示意图的意义对反应基本类型判断及化学变化的微观信息的获取等是解题的关键,难度不大.10.化学实验室常需要配制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配制溶液时,只能用水作溶剂B.配制硝酸铵溶液的过程中,溶液的温度会下降C.用浓硫酸配制稀硫酸时,应将水缓缓注入浓硫酸中D.将10g氯化钠溶于100g水中,得到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考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常见的溶剂;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A、根据溶剂的种类分析;B、根据物质溶于水后的放热与吸热现象来考虑,要由物质溶于水的整个过程来分析;C、浓硫酸密度大于水,且稀释过程中放出大量热,应该将浓硫酸倒入水中;D、根据溶质质量分数=×100%,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A、配制溶液时用水、酒精等都可以作溶剂,例如碘酒中溶剂为酒精,故错误;B、硝酸铵溶于水要吸收热量,溶液温度会降低,故选项说法正确.C、在稀释浓硫酸时,如果将水倒进浓硫酸,则水的密度较小,浮在浓硫酸上面,溶解时放出的热会使水立刻沸腾,使硫酸液滴向四周飞溅,操作错误,故错误;D、将10g食盐溶于100g 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9.1%≠10%.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液的组成、特征、配制及计算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1.下列装置都可用于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a、b两物质的选择正确的是()A.a是铜,b是红磷B.a是铜,b是木炭C.a是汞,b是红磷D.a是汞,b是木炭【考点】空气组成的测定.【专题】空气与水.【分析】用燃烧法除去密闭容器中空气成分里的氧气,要求物质可在空气中燃烧并不再生成气体物质.因此在测定空气成分时选用的物质必须满足以下要求:该物质在空气中能够燃烧;该物质是非气体状态的物质;对应的生成物不能是气体.【解答】解:铜被加热生成氧化铜,没有生成新的气体;红磷燃烧后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没有生成新的气体;汞加热生成氧化汞是固体,没有生成新的气体;木炭和氧气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生成了新的气体;故选A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的实验,弄清实验原理、熟练掌握氧气的性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12.化学实验中常用到木条,下列实验中木条的使用不能达到目的是()A.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B.用燃着的木条区别氮气和二氧化碳C.用木条蘸少量浓硫酸,验证浓硫酸有腐蚀性D.用木条平放在蜡烛中,比较火焰各层的温度【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蜡烛燃烧实验;氧气的检验和验满.【专题】实验设计题.【分析】A、依据氧气能够助燃,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分析解答;B、根据二氧化碳与氮气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浓硫酸具有脱水性,能使木条脱水而变黑进行分析;D、蜡烛各层火焰的温度不同,小木条在各层的碳化程度就不同;【解答】解:A、由于氧气能够助燃,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所以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故A正确;B、氮气和二氧化碳都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则用燃着的木条无法鉴别;故B错误;C、木条属于有机物,含有C、H、O元素,浓硫酸具有脱水性,能使木条中的H和O以水的形式脱水而变黑,故能达到实验目的,故C正确;D、蜡烛各层火焰的温度不同,小木条在各层的碳化程度就不同,故能达到实验目的,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联系生活,考查了化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现了生活中处处有化学,要求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运用所学化学知识来处理一些问题.13.某同学用PH计测得生活中一些物质得PH如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物质肥皂水牙膏西瓜汁食醋pH 10.2 8.5 5.8 2.4A.牙膏显碱性B.西瓜汁显碱性C.肥皂水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显红色D.胃酸过多得人不宜使用过多的食醋【考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专题】常见的酸酸的通性.【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酸性溶液的pH大于7,能使石蕊试液变红,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碱性溶液的pH大于7,呈碱性,能使石蕊试液变蓝,能使酚酞试液变红;中性溶液的pH等于7,不能使指示剂变色.【解答】解:A、牙膏pH=8.5>7显碱性,正确;B、西瓜汁pH=5.8<7显酸性,故错误;C、肥皂水的pH=10.2,呈件性,能使石蕊试液变蓝,故错误;D、食醋的pH=2.4,呈酸性,故胃酸过多的人不宜使用过多的食醋,正确;故选BC.【点评】本题考查了溶液的酸碱性于pH的关系,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14.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B.t1℃时,a点表示乙的饱和溶液C.甲溶液从t2℃降温到t1℃,一定有晶体析出D.t2℃时,将甲和乙各15g分别加入100g水中,均能完全溶解【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解答】解:A、在比较物质的溶解度时,需要指明温度,故A错误;B、t1℃时,a点表示溶质质量小于15g,所以该点是乙的不饱和溶液,故B错误;C、甲溶液的状态不能确定,所以从t2℃降温到t1℃,不一定有晶体析出,故C错误;D、t2℃时,甲、乙物质的溶解度均大于15g,所以将甲和乙各15g分别加入100g水中,均能完全溶解,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二、填空题15.C60发现使人类了解到一个全新的碳世界,根据图1回答下列问题:①C60属于单质(填“单质”或“化合物”)②C60这种物质是由分子(填“分子”或“原子”)构成③C60与石、石墨具有相似的化学(填“化学”或“物理”)性质④足球可由橡胶制成,橡胶属于有机(填“有机”或“无机”)物.【考点】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碳的化学性质.【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①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②足球烯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③物质结构决定物质性质,因为石、石墨、C60的内部结构不同,所以三者的物理性质不同.④根据有机物的判断方法:含碳的化合物.【解答】解:①C60是由碳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答案为:单质;②足球烯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故答案为:分子;③因为构成石、石墨、C60的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导致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但它们都是由同种的碳原子构成,组成元素相同,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故答案为:化学.④橡胶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答案为:有机.【点评】碳元素可以组成石、石墨、C60等多种物质,这些物质中的碳原子结构不同,因此物理性质差别很大,但是化学性质相似.16. 铁是生活中最常见的金属,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①不粘锅利用了铁的导热(填“导电”或“导热”)性.②不粘锅手柄应选择热固(填“热塑”或“热固”)性塑料制作③鸡蛋清提供的营养素主要是C(填答案字母)A.糖类B.油脂C.蛋白质④聚四氯乙烯内衬还能防止铁锅生锈,其原因是隔绝空气中的水蒸气和氧气.【考点】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塑料及其应用;食品、药品与健康食品中的有机营养素.【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化学与生活.【分析】①根据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因此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进行分析;②根据不粘锅手柄应选择热固性塑料制作进行分析;③根据鸡蛋中通过的营养素主要是蛋白质进行分析;④根据钢铁生锈的原理进行分析.【解答】解:①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因此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所以不粘锅利用了铁的导热性;②不粘锅手柄应选择热固性塑料制作;③鸡蛋中通过的营养素主要是蛋白质,故选:C;④通过分析钢铁生锈的原理可知,聚四氯乙烯内衬还能防止铁锅生锈,其原因是隔绝空气中的水蒸气和氧气.故答案为:①导热;②热固;③C;④隔绝空气中的水蒸气和氧气.【点评】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必须服务于生产生活,所以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也是重要的中考热点之一.17.目前,人们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于化石燃料.(1)化石燃料有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它们是不可(填“可”或“不可”)再生资源.(2)某工厂每天燃烧的煤含硫0.16t,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该工程每天生产的二氧化硫的质量是多少?(3)二氧化硫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会造成空气污染,若遇降雨会形成酸雨,取这种刚降到地面的雨水水样,在一段时间内每隔几分钟测一次PH值,其PH值会逐渐减小,这说明在测定期间酸性会增强.【考点】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酸雨的产生、危害及防治;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常见能源的种类、能源的分类.【专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化学与能源;常见的酸酸的通性.【分析】(1)煤、石油和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用完之后不能再生,是不可再生能源;(2)根据硫燃烧的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即可;(3)根据酸雨的形成原因,pH越小,酸性越强.【解答】解:(1)煤、石油、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故填:石油;不可.(2)解:设生成二氧化硫的质量为xS+O2SO232 640.16t xx=0.32t答:该工程每天生产的二氧化硫的质量是0.32t;(3)二氧化硫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会造成空气污染,若遇降雨会形成酸雨;且pH越来越小,故酸性逐渐增强,故答案为:酸雨;增强.【点评】本题考查了化石燃料的分类、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酸雨形成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结合题干提供的信息进行.四、实验探究题18实验室要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现有氯酸钾、二氧化锰实验室里现有氯酸钾、二氧化锰、稀硫酸、石灰石、稀盐酸和稀硫酸,以及下列仪器,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①的名称是锥形瓶(2)利用上述仪器和药品制取氧气时,发生装置应选择的仪器是有②④⑤⑥⑦(填仪器序号),选择的药品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催化作用.(3)制取二氧化碳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除上述仪器外,另选仪器在如图2内画出排空气收集二氧化碳的装置.(4)实验室一般不用块状石灰石与稀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但能用石灰石粉末与稀硫酸来制取,能制取的理由是石灰石粉末与稀硫酸的接触面积增大,生成的微溶性的硫酸钙不会阻止反应的发生.【考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氧气的制取装置;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1)熟记仪器的名称;(2)根据提供的仪器与药品来分析;(3)熟记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选择收集装置;(4)根据硫酸钙微溶于水,来解答此题.【解答】解:(1)仪器①是锥形瓶;故填:锥形瓶;(2)根据提供的药品可知,可用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来制取氧气,此实验需要用到的仪器有②④⑤⑥⑦;其中二氧化锰是催化剂,起到了催化作用;故填:②④⑤⑥⑦;催化作用;(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来收集;故填:CaCO3+2HCl═CaCl2+H2O+CO2↑;;(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用块状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而不用稀硫酸,因为硫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覆盖在石灰石的表面,阻止反应继续进行;当只有稀硫酸时,把块状石灰石粉碎,增大接触面积,使硫酸钙来不及与碳酸钙结合,碳酸钙就反应完毕(颗粒越细越好,这样反应液快),使反应顺利进行.故填:石灰石粉末与稀硫酸的接触面积增大,生成的微溶性的硫酸钙不会阻止反应的发生.【点评】本题考查实验室制取氢气、二氧化碳的药品的选择,要熟记实验室制气体的反应原理及注意事项.19.我国古代将炉甘石(主要成分:ZnCO3)、赤铜矿(主要成分:Cu2O)和木炭粉为原料值得来黄铜(铜和锌的合金,外观似黄金),其生产流程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赤铜中铜元素的化合价+1(2)黄铜的硬度比铜和锌都大(填“大”或“小”)(3)操作X的名称是加热(4)加热时,发生的主要反应化学方程式为:①ZnCO3ZnO+CO2↑;②2ZnO+C2Zn+CO2↑;③2Cu2O+C4Cu+CO2↑(赤铜和木炭粉反应)(5)气体A中,除二氧化碳外还有另一种生成气体,它的化学式是CO,该气体的用途是做燃料(写一条)(6)鉴别黄铜和黄金有多种方法,用灼烧法鉴别产生的现象及结论是将样品灼烧,表面变黑色的是黄铜,不变色的是黄金.【考点】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合金与合金的性质;金属的化学性质;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物质的制备.【分析】(1)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的计算方法来分析;(2)根据合金的性质来分析;(3)根据流程图来分析;(4)碳还原氧化亚铜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即可.(5)根据在高温的条件下,二氧化碳可能与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6)根据铜在空气中灼烧生成氧化铜,黄金灼烧时不变色,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1)在赤铜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设铜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有:2x+(﹣2)=0,x=+1,故填:+1;(2)合金的硬度比组成它的金属的硬度大,黄铜是铜锌合金,故黄铜的硬度比纯铜、纯锌大,故填:大;(3)由流程图可知,操作X是将炉甘石(主要成分:ZnCO3)加热分解为氧化锌;故填:加热;(4)碳和氧化亚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u2O+C4Cu+CO2↑.故填:2Cu2O+C4Cu+CO2↑;(5)在高温的条件下,二氧化碳可能与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既具有可燃性,又具有还原性,所以可以做燃料或还原剂;故填:CO;做燃料;(6)分别将样品灼烧,表面变黑色的是黄铜,不变色的是黄金,因此通过灼烧的方法也能将其鉴别开来,故填:将样品灼烧,表面变黑色的是黄铜,不变色的是黄金.【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合价的计算、合金的性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以及物质的鉴别,难度不大.20.某小组在学习“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进行了如下探究,【提出问题】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还是溶解在水中?【查阅资料】①15℃、101KPa时,二氧化碳的溶解度如下:溶剂水酒精溶解度 1.0 0.5②15℃时,在酒精中氢氧化钠易溶、碳酸钠微溶.③通常情况下,稀溶液的体积约等于溶剂的体积.【实验设计】在15℃、101KPa时,制取二氧化碳并用于实验甲、实验乙.【分析与表达】(1)如果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化学方程式是2NaOH+CO2=Na2CO3+H2O,那么氢氧化钠应密封保存.(2)实验前,两套装置都进行气密性检查,实验甲装置气密性检查的方法是用手紧握左边的试管,只要U型管内液面会出现右高左低的现象,一段时间后回落到原位置,同理检验右侧试管。
科学探究之《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探究》专题(word版有答案)
中考化学复习科学探究之《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探究》1、课外探究小组的同学利用图1所示的装置验证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实验小组同学首先按图组装好实验装置,装足量红磷的燃烧匙位于瓶内中间,而装足量白磷的燃烧匙却浸没在蒸馏水下。
他们利用高能激光笔照射燃烧匙上的红磷,红磷被点燃,燃烧现象为。
【提出问题】红磷在四颈平底烧瓶内燃烧熄灭后,瓶中是否有氧气剩余?【猜想假设】猜想①:有氧气剩余;猜想②:无氧气剩余。
【实验验证】待装置完全冷却后,将装有白磷的燃烧匙提出水面,再次用高能激光笔照射,白磷再次被点燃。
(1)红磷属于(填“单质”、“化合物”或“混合物”)。
(2)红磷燃烧产物与瓶底热水反应生成磷酸(H3PO4)的化学方程式为。
(3)根据题意,得出结论:猜想正确。
【反思交流】用“燃烧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方法是(“可行”或“不可行”)的,其理由是。
【拓展延伸】实验小组同学从开始实验到最后装置冷却后的整个实验过程中,用氧气传感器测量的容器内氧气浓度变化曲线图如图2.则,在图中(填“A、B、C、D、E”)点时红磷燃烧熄灭;请你解释曲线 AB 段、CD 段、DE 段氧气浓度变化的主要原因:123答案:解:红磷被点燃,剧烈燃烧,产生白烟,放热。
故填:产生白烟。
【实验验证】(1)红磷是由磷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
故填:单质。
(2)红磷燃烧产物五氧化二磷与瓶底热水反应生成磷酸(H3PO4)的化学方程式为:P2O5+3H2O2H3PO4。
故填:P2O5+3H2O2H3PO4。
(3)根据题意可知,氧气没有完全反应,猜想①正确。
故填:①。
【反思交流】用“燃烧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方法是不可行的,其理由是红磷完全反应后,装置中剩余有氧气。
故填:不可行;红磷完全反应后,装置中剩余有氧气。
【拓展延伸】在图中C点时红磷燃烧熄灭;AB 段氧气浓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温度没有达到红磷的着火点,氧气几乎不消耗;CD 段氧气浓度变化的主要原因:红磷熄灭,温度下降,生成的五氧化二磷下降,氧气上浮;DE 段氧气浓度变化的主要原因:白磷燃烧消耗氧气。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一)答案版(可编辑修改word版)
一、单选题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一)姓名:5.如图实验操作正确的是()1.某同学在量取10mL 水时,视线仰视,则他量取的水的实际体积()A.等10mL B.小于10mL C.大于10mL D.无法判断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洗涤烧杯时,看不见脏物是烧杯已经洗干净的标志B.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时,只需要往左盘上放一张干净的纸C.量取液体时视线应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D.为了获得感性认识,可以品尝实验室里标签上写有“食盐”的药品的味道3.下列实验中,酒精灯的使用正确的是()A.加热液体B.点燃酒精灯C.添加酒精D.熄灭酒精灯4.正确量取15mL 液体,应选用的一组仪器是()①5mL量筒②10mL量筒③20mL量筒④胶头滴管A.③④B.①④C.②④D.①②④A.B.C.D.6.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用酒精灯的内焰给物质加热B.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试管垂直放置,以免液体洒出C.在点燃酒精灯前,应先检查酒精灯内的酒精、灯芯等,然后再用火柴点燃酒精灯D.用胶头滴管吸取液体后,将滴管平放或倒置,以免试液污染7.用酒精灯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发现试管破裂,可能原因有:①用酒精灯的外焰给试管加热②加热前试管外壁的水没有擦干③加热时试管底部触及灯芯;④被加热的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⑤加热时没有不时地上下移动试管⑥没有预热,直接集中加热试管里液体的中下部,其中能导致试管破裂的是()A.①③⑤⑥B.②④C.②③⑥D.③④⑤8.某同学测得的下列数据中,你认为不合理的是()A.用10mL 量筒量取8.5mL 的水B.用100mL 量筒量取98.5mL 的水C.用托盘天平称得某固体物质的质量为 25.36gD.用托盘天平称得某固体物质的质量为 16.7g9.下列滴管使用图示正确的是()(5)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的是13.根据下列仪器,回答下列问题。
(填序号)A.取液时挤入空气B.代替玻璃棒进行搅拌C.向试管中滴加液体D.将残留溶液的滴管倒持10.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A.将氢氧化钠固体(有腐蚀性)放在已知质量的烧杯里用托盘天平称量B.振荡试管时,用手紧握试管,拇指堵住试管口,上下晃动C.将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在距试管口三分之一处D.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的尖端不能触及已加过其他试剂的试管内壁11.小亮同学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平稳地放置在实验台上,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20mL;倒出部分液体后,仰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15mL,你认为小亮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A.大于5mL B.小于5mL C.等于5mL D.可能大于5mL,也可能小于5mL二、填空题12.现有仪器:量筒、玻璃棒、药匙、托盘天平、蒸发皿、胶头滴管.请回答:(1)用于称量固体药品的是;(2)取用固体药品的是;(3)量取液体体积的是;(4)可用于搅拌液体的是;(1)可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且能直接在酒精灯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
2020届中考化学总复习科学探究能力《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探究》测试试题(word版有答案)
科学探究能力《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探究》测试题一、选择题:1、用下列装置进行证明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反应前后容器中物质的总质量不相等的是()2、甲、乙两同学分别按图中的图(a)、图(b)装置做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实验.他们俩的做法是:①将反应前的装置放在各自天平的左盘上,往右盘上加砝码使天平平衡.②取下装置,甲挤压胶头,乙将气球内一定量的镁粉倒入瓶中,观察到气球逐渐胀大,最终如图(c)所示.③把装置放回各自的天平上.待天平指针平稳后,两同学天平的指针指向分别是()A.甲、乙都偏向右边,但偏差值不同B.甲、乙都偏向左边,但偏差值不同C.甲、乙都指向正中D.甲指向右边,乙指向正中3、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右图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结果测得反应前后质量不相等.他们更换药品后重新实验,得出了正确的结论.他们选用的试剂是()A.稀盐酸和镁条C.稀盐酸和铜粉B.碳酸钠和稀硫酸D.碳酸钠和氯化钙4、某同学将蜡烛燃烧后的蜡油收集起来,发现质量变小。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蜡烛减少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物的质量B.要分析此现象,必须考虑所有的反应物和生成物C.燃烧后各生成物的质量一定等于燃烧前蜡烛的质量D.蜡烛燃烧后质量变小,说明蜡烛燃烧时质量不再守恒5、下列涉及学科观点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守恒观:化学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一定不变B.微粒观: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C.转化观:氧气和水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D.结构观:氯原子和氯离子的核外电子数不同,属于不同种元素6、实验室使用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加热分解制氧气,各物理量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正确的是()7、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x=2.6gB.丙一定为该反应的催化剂C.反应中生成乙和丁的质量比为5:11D.甲为该反应的生成物8、将A,B,C三种物质各8g混合,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混合物中有6g A,13.5g C和一定质量的D,B完全反应若A、B、C、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8:16:22:9,则该反应物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A.A+2B=C+2D B.2A+B=2C+D C.A+2B=2C+D D.A+B=C+2D9、下列情况中,能实现“1+1=2”这一结果的是()A.1毫升酒精加1毫升水得到2毫升酒精的水溶液B.1克硫粉加1克氧气完全反应得到2克二氧化硫C.1克氢氧化钙加1克水充分溶解后得到2克氢氧化钙溶液D.1克氯化钡溶液加1克硫酸溶液充分反应后得到2克混合溶液10、金属单质A和非金属单质B可生成化合物A2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B A2B,某校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在实验室内做该实验,充分反应时,所用A和B的质量a和b各不相同,但总质量相等,都是10.0g。
2020届中考化学总复习科学探究能力《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的探究》测试试题(word版有答案)
科学探究能力《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的探究》测试题一、选择题:1、今年4月23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军70岁的生日,潜艇部队首当其冲精彩亮相,你认为在潜水艇里要配制氧气发生装置,下列反应最适宜潜水艇里作供给氧气的()A.2KClO32KCl+O2↑B.2H2O2H2↑+O2↑C.2Na2O2+2CO2═2Na2CO3+O2D.4HNO3═2H2O+4NO2↑+O2↑2、在实验室用锌和稀硫酸制取氢气,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气体.下列有关上述三种气体制取方法中说法正确的是()A.都属于同一种基本反应类型B.都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气体C.都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D.都可以用相同的发生装置3、为了纪念中国海军成立70周年,2018年4月23日在青岛附近的海域举行了盛大的海上阅兵活动,我国首次展示了自制的核潜艇.核潜艇上备有的氧气再生药板是由一片片涂有过氧化钠(Na2O2)的薄板组成,使用时Na2O2与CO2反应放出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M+O2,则M的化学式为()A.Na2O B.Na2CO3C.NaOH D.NaHCO34、今年4月同学们参加了市实验技能考查,切身体会到规范操作的重要性。
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规范要求的是()A.“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实验中,多余的药品应放回原瓶B.“粗盐的提纯”实验中,过滤时将悬浊液直接倒入漏斗里C.“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中,收集好气体后应先将导管移出水槽再停止加热D.“探究酸和碱的性质”实验中,测定溶液pH时应先将试纸湿润5、老师让同学们自己动脑、动手设计能随时控制反应发生或停止的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室温下1体积水能溶解1体积的二氧化碳.如图所示是小明、小红、张强、李丹四位同学设计的装置,其中你认为符合要求的是()A.①②③④ B.②④ C.①D.①③④6、如图是实验室常见的一些装置,关于装置的选择和使用错误的是()A.甲装置既可以作为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也可以作为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B.乙装置可作为利用干燥的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C.丙装置测量氧气体积时,瓶内装满水,气体从c端进入,另一端与量筒相连D.若盐酸和石灰石足量,选择甲、丙两种装置,导管c接导管a依然无法收集到一瓶CO27、某同学设计了制取并检验CO2性质的简易装置(如图所示),拉动铜丝,把布袋浸入醋酸后有气泡产生,则下面叙述错误的是()A.湿润的石蕊试纸变红色B.该装置可以使反应随时发生随时停止C.可以用铝丝代替铜丝D.该实验充分体现废物利用,节约资源的理念8、如图所示CO2的制备装置中,不能起到“随开随制,随关随停”效果的是()9、利用如图所示装置,用足量的盐酸与石灰石反应制取和收集一瓶CO2,已知CO2不与NaHCO3反应,则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不可能收集到一瓶CO2,因为CO2可溶于水B.选择A、C两种装置,导管a接导管d可收集到一瓶CO2C.选择B、C两种装置,导管b接导管c可收集到一瓶CO2D.选择B、C两种装置,导管b接导管d可收集到一瓶CO210、鱼苗在长途运输中,为防止颠簸造成洒落,通常将鱼苗装入相对密闭的容器内,但容器内必须满足下列条件才能保持鱼苗的存活:充足的氧气,鱼苗呼出的二氧化碳要及时除去,为防止细菌繁殖,须将水的pH调节在8左右。
(word完整版)初三中考化学专题练习--计算题(含参考答案最新)
中考化学专题练习--计算题1.根据所示的实验和提供的数据、图像,回答下列问题:求:(1)a的质量 g。
(2)b点溶液质量。
(写出计算过程)(3)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写出计算过程)2、实验室常用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2Na2O2+2H2O=4NaOH+O2↑,试计算:(1)15.6g过氧化钠与足量的水反应可以生成多少克氧气?(2)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约为1.43g/L,多少空气中才可能含有这么多氧气。
(计算结果保留到0.1)3、某纯碱产品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杂质,其产品包装袋上注明:碳酸钠≥96%。
为测定该产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进行了以下实验:取11.0 g纯碱样品放入烧杯中,称得烧杯及所盛纯碱样品的总质量为158.0 g,再把100 g(1)第一次加入稀盐酸充分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________g。
(2)该产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否合格?(要求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3)根据实验数据,在坐标纸上绘制出所加稀盐酸质量与生成气体质量关系的曲线。
(不要求写出计算过程,只画出曲线即可)4.工业盐酸中通常溶有少量的FeCl3而呈黄色,小红为测定某工业盐酸中HCl的含量进行如下实验:取某工业盐酸l00g,滴加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NaOH溶液,测得加入NaOH溶液质量与反应生成的沉淀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1)FeCl3与NaOH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沉淀的质量是________g。
(2)计算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写出计算过程)(3)该工业盐酸中HCl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
5、钙是人体中的常量元素,缺钙时可通过食用保健药剂来增加摄入量。
某补钙药剂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现将100g盐酸分成5等份,逐次加到用40g该药剂制成的粉末中(其他成分不与盐酸反应),得到部分数据与图象。
请根据有关信息回答问题:序号第1次第2次第3次第4次第5次加入盐酸的质量/g 20 20 20 20 20剩余固体的质量/g 35 30 25 20 a(1)a的数值为________,该品牌补钙药剂中CaCO3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
2022年中考化学专题复习练习实验探究题(word版有答案)
实验探究一选择题1. 某兴趣小组为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使用等量的同种钙片和白醋开展四组实验, 分别测得产生的二氧化碳浓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选取CO2的浓度从0~8%为研究对象, 下列对实验结果的分析, 错误的是()A. 对比①③, 温度越高, 反应速率越快B. 对比②③, 反应物接触面积越小, 反应速率越慢C. 对比③④, 反应物接触面积越大, 反应速率越快D.对比①②③④, ④的反应速率最慢2. 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3.下列验证“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装置中不能观察到明显现象的是(装置气密性均良好)( )4.如图所示, 甲、乙两个气密性良好的干燥集气瓶中都充满了空气, 甲、乙瓶中的燃烧匙内分别放有足量的红磷和炭粉, a, b为止水夹, 分别点燃红磷和炭粉, 充分燃烧后, 恢复至室温, 同时打开a、b, 则烧杯中的水()A.进入甲瓶B.进入乙瓶C.同时进入甲乙两瓶D.无法判断5.如图的锥形瓶内是空气, 试管中盛有部分水, 现向试管中加入某种物质后, 会使U形管内b处的液面高于a处的液面, 则该物质不可能是()(注: 生石灰、NaOH遇水、浓硫酸稀释都会放出大量热;NaCl溶于水不会放出热量)A.氯化钠B.浓硫酸C.生石灰D.氢氧化钠固体6.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可以完成多个实验(氨气、氯化氢气体极易溶于水), 其中对相关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有()①若分液漏斗中装蒸馏水, 烧瓶中放足量的细铁丝, 则可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②若分液漏斗中装滴有石蕊试液的足量水, 烧瓶中充满HCl, 烧杯中盛放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则可证明氢氧化钠溶液可与盐酸反应③若分液漏斗中装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烧瓶中充满CO2, 烧杯中盛放足量的澄清石灰水, 则可证明氢氧化钠溶液可与CO2反应④若分液漏斗中装足量的水, 烧瓶中充满NH3, 烧杯中盛放无色酚酞试液, 则可证明NH3的水溶液显碱性⑤若分液漏斗中装稀盐酸, 烧瓶中装石灰石, 烧杯中盛放紫色石蕊试液, 则可证明CO2气体显酸性⑥若分液漏斗中装足量的稀硫酸, 烧瓶中装铁片, 烧杯中盛放足量水, 则可证明H2是难溶于水的气体A.一个B.两个C.三个D.四个7.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一个装置, 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M中盛放硫酸, N中隔板上放大理石, 可以制二氧化碳B.关闭弹簧夹, 在M中不断加水, 水面不断下降, 证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C.该装置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其原理与启普发生器相同D.N中储满气体后,通过M将水注入N,一定可以排出N中的气体8.如图是同学们利用大可乐瓶设计的储气装置(铁架台未画出),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打开止水夹a、b, 气体从d管导入储存在下面的瓶子里, 水被压入上瓶B.取用气体时, 可通过控制止水夹a 、b, 靠水的重力方便地将气体排出C.气体被储存在装置中后, c导管也必须安装止水夹D.该装置也可作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二非选择题1. 学习小组同学在探究Cu、Al、Ag的活动性顺序时, 做了如图所示两个实验, 并由此展开了一系列学习探究活动。
科学探究之《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专题(word版有答案)
中考化学复习科学探究之《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1、竹子是“有节、中空、四季常绿”的植物(如图1所示),同学们对竹子中的气体成分展开了探究,测定其成分。
(1)收集竹子中的气体。
小华提出:将一节竹子浸没在水中,在竹子上钻孔,用排水法收集气体。
小刚提出:可用注射器从竹子中抽取气体。
大家认为两人的想法都可行,于是分为A、B两组,在相同的条件下,A组采用小华的取气方法,B组采用小刚的取气方法,分别完成下面的实验。
(2)检验气体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气体。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及解释向所取气体中加入有二氧化碳。
(3)测定氧气含量。
【查阅资料】红磷的着火点为240℃,白磷的着火点为40℃。
【设计实验】同学们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方案一和方案二来测定氧气含量。
【进行实验】按上述两个方案进行多次实验。
a.实验中磷的量应为足量,原因是。
b.方案一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思与评价】c.经过A、B两组同学分别根据方案一、二实验,A组测得的含氧量总是大于B组的,你认为原因是。
(4)a.上述实验方案(填“能”或“不能”)准确测定竹节内氧气含量,为什么?。
b.为准确测定竹节中氧气的含量,同学们查阅资料,利用氧气传感器对实验做了改进(如图3所示),最终得到图4图象。
观察图4,你可以获得哪些信息:Ⅰ;Ⅱ答案:解:(2)向所取气体中加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实验过程如下所示: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及解释向所取气体中加入澄清石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有二氧化碳。
水(3)a.实验中磷的量应为足量,原因是能使氧气完全反应。
故填:能使氧气完全反应。
b.方案一中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P+5O22P2O5。
故填:4P+5O22P2O5。
c.A组测得的含氧量总是大于B组的,原因是燃烧匙伸入集气瓶中时,红磷燃烧放热,导致集气瓶中部分气体膨胀逸出。
故填:燃烧匙伸入集气瓶中时,红磷燃烧放热,导致集气瓶中部分气体膨胀逸出。
2021届中考化学专题复习考点测试:科学实验探究【含答案】
2021届中考化学专题复习考点测试《科学探究》专题1班级姓名学号一、知识梳理1.科学探究的题型结构思维模式:2.注意实验操作(加入某种试剂、对药品进行加热等)、实验现象(有无沉淀、气体、溶液颜色变化等)、实验结论(有无某种物质、猜想是否正确等)之间的对应关系:二、考点透视考点1 气体成分的探究例1 如图为某家长带着小孩在下水道井盖小孔上点燃鞭炮发生爆炸的画面。
现要探究某下水道的可燃性气体成分:【猜想】(Ⅰ)含可燃性气体CO;(Ⅱ)含可燃性气体CH4;(Ⅲ)含可燃性气体CO和CH4。
【收集气体】用大的可乐塑料瓶装满水,打开瓶盖用绳子吊入下水道中,用铁钩将塑料瓶倒转,使__________,将瓶提到井口迅速盖好瓶盖备用。
【进行实验】步骤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1)导出瓶中气体,通过装有__________________的洗气瓶目的是除CO2等酸性气体(2)再通过装有浓硫酸的洗气瓶目的是除去____________(3)将步骤(2)的气体导出点燃:①用吸附少量无水硫酸铜粉末的石棉贴在小烧杯内壁,再把小烧杯斜罩于火焰上方;①用内壁沾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罩于火焰上方①无水硫酸铜__________;①烧杯内壁变浑浊①证明有H2O生成;①证明有_______生成【作出判断】根据上述实验现象,甲同学认为猜想Ⅲ正确;而乙同学认为甲的判断不严谨。
因为猜想______也有相同的现象。
如需进一步确认还应检验________的存在,其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若需要工人进入下水道清理淤泥,打开下水道井盖后应首先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
考点2 固体成分的探究例2 某白色固体可能由BaCl2、NaOH、Na2CO3、Na2SO4、Fe3O4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
同学们为了确定该白色固体的成分,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资料卡片】BaCl2溶液显中性。
2019年中考化学复习冲刺必刷题科学探究之《探究金属锈蚀的条件》专题(word版有答案)
2019年中考化学复习科学探究之《探究金属锈蚀的条件》1、请参与下列实验探究:【实验探究】(1)红磷和白磷是由相同的磷元素组成的不同(填“化合物”或“单质”)。
进行A实验时,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2)实验A的测定结果是在操作无误、装置不漏气,红磷、白磷均足量的情况下得到的,请从燃烧条件的角度说明红磷、白磷耗氧差异较大的主要原因。
(3)实验B中,下列属于为加快实验进程而采取的措施是和(填数字编号)。
①在集气瓶中进行②塞紧瓶塞不漏气③使用铁粉而不使用铁丝④加少量食盐(4)铁生锈的实质是铁与(写化学式)发生了化学反应。
根据表中记录数据,可计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反思与拓展】铜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铜绿【化学式为Cu2(OH)2CO3】时也能耗氧,从化学式可以看出,铜绿的生成是铜与水及空气中的发生反应的过程,所以,实验B (填“能”或“不能”)用铜粉代替铁粉。
答案:解:【实验探究】(1)红磷和白磷是由相同的磷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在点燃的条件下,磷与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故填:单质;4P+5O22P2O5;(2)用测氧气浓度的电子传感器测得反应后装置内氧气浓度分别为8.85%和3.21%,从燃烧条件的角度分析,产生上述结果的主要原因是: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低,更容易燃烧;故填: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低,更容易燃烧;(3)上述实验中:铁粉比铁丝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更大,反应速率会加快;氯化钠能加快铁粉的锈蚀速率;故填:③;④;(4)铁生锈的实质是铁与氧气、水蒸气发生了化学反应。
进入的水的体积即为消耗的氧气的体积,根据表中记录数据可计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5.0mL125.0mL×100%=20%;故填:O2、H2O;20%;【反思与拓展】化学式可以看出,铜绿的生成是铜与水及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的过程;铜粉锈蚀需要二氧化碳,而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是0.03%,铜和水、氧气、二氧化碳反应时,由于二氧化碳含量低,铜不能把装置中的氧气耗尽,所以不能用铜粉代替铁粉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故填:氧气、二氧化碳;不能。
化学实验探究专题Microsoft Word 文档
化学实验探究题1.一包从海水中获得的粗盐,其中含有少量的泥沙等不溶性杂质,可采用以下步骤除去..(粗盐提纯步骤)。
课外活动小组对经过初步提纯的粗盐的成分进行探究,并将粗盐进一步提纯。
探究一:这包粗盐中还有什么杂质?根据海水的成份和初步提纯的实验操作,估计粗盐中可能还有杂质是CaCl2和MgCl2,现用实验验证这种推测:取样并溶解,加入数滴NaOH溶液[Mg(OH)2为白色沉淀],目的是检验有没有(化学式),相关的反应方程式为;接着再加入数滴Na2C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粗盐中含有(化学式)。
实验证明,这包粗盐中含有的杂质是CaCl2。
探究二:含有MgCl2和CaCl2的硬水和粗盐水相似.实验室中有一杯含有MgCl2和CaCl2的硬水,下表是某兴趣小组设计软化硬水的实验方案,请你一起来完成下表。
可选用的药品有:Ca(OH)2溶液、NaOH溶液、Na2CO3溶液、肥皂水2.某研究学习小组经过查阅资料发现,锰(Mn)也能排入下列金属活动性顺序中(说明:除出现了Mn外,其他金属的活动性强弱顺序的排列与课本中的一致):K、Ca、Na、Mg、Al、Mn、Zn、①、②、③、(H)、④、⑤、⑥、Pt、Au(1)上述金属活动性顺序中①的元素符号是;(2)已知锰盐中锰元素显+2价。
写出金属锰和金属⑥的硝酸盐溶液发生的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发现铜绿[Cu2(OH)2CO3]受热分解后,除生成CO2和水蒸气外,试管中还有一些黑色粉末状固体。
他们通过实验探究,分析黑色粉末的组成。
(1)提出问题:黑色固体是什么?(2)猜想与假设:甲、乙、丙三位同学各自提出不同的假设,分别猜想黑色固体的组成:甲认为可能是炭粉(一种碳的单质);乙认为可能是________;丙认为可能是炭粉和氧化铜的混合物。
三位同学中有一位的假设因为不合理,被另两位同学予以否定,请问_________,不合理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年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实验探究题(word版无答案)
2022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实验探究题1. 以下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1)用装置A制取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装置B或C均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氢气,与装置B相比,装置C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室可用装置D、E或F收集气体,收集O2和CO2都能用的装置是_____(填序号)2. 如图是初中化学教科书中的一些实验装置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1)A实验中,一段时间后可根据观察到__________的现象,得出铁生锈需要与氧气接触的结论;(2)B实验中,观察到薄铜片上的乒乓球碎片先燃烧,滤纸碎片后燃烧,可以说明燃烧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3)C实验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4)D实验中,向水中加少量硫酸钠或氢氧化钠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3.3.下图是初中化学常用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字母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B和C都能用作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装置C相对装置B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
4. 根据下列实验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检查装置A的气密性时,气密性良好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2)图B所示右边的铁丝能更剧烈燃烧其原因是,两个集气瓶底部都加了少量的水其原因是;(3)图C所示过滤后,液体仍然浑浊的原因可能是(填一条即可);(4)图D所示实验过程中,天平指针(填“向左”、“向右”或“不发生”)偏转。
5. 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如图所示,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应选用发生装置 (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属于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2)可使用装置E收集氧气,其原因是;(3)用F装置收集氧气,验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端(填“a”或“b”);(4)用装置B或C制取氧气时,C与B相比,C的优点是。
2020届中考化学第一轮科学探究能力《实验探究物质变化的条件和影响物质变化的因素》测试题(word版有答案)
科学探究能力《实验探究物质变化的条件和影响物质变化的因素》测试题一、选择题:1、比较、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以下是根据一些反应事实推导出的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括号内为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其中推理不合理的是()A.铁丝在空气中很难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反应物浓度)B.碳在常温下不与氧气反应,而在点燃时能与氧气反应(反应温度)C.粗树干在空气中很难燃烧,而细树枝在空气中较易燃烧(反应物的种类)D.双氧水在常温下较难分解,而在加入二氧化锰后迅速分解(催化剂)2A.A、B.B、C.C、D.D、3A、4A.A、B.B、C.C、D.D、5、比较、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以下是根据一些反应事实推导出的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其中不合理的是()A.A、B.B、C.C、D.D、6A.A、B.B、C.C、D.D、7、比较、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以下是根据一些反应事实推导出的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其中推A.A、B.B、C.C、D.D、8A.A、B.B、C.C、D.D、二、填空题:1、为探究碳还原氧化铜的最佳实验条件,取木炭粉和氧化铜的干燥混合物1-2.5g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1)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过程中A装置中试管内产生的现象是。
(2)酒精灯火焰加金属网罩的目的是。
【查阅资料】①氧化铜(CuO)为黑色固体。
②碳还原氧化铜得到的铜中可能含有少量的氧化亚铜;氧化亚铜为红色固体,能与稀硫酸反应:CuO+H2SO4═CuSO4+H2O+Cu【进行试验】取一定量的混合物,用上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序号木炭粉与氧化铜的质量比反应后物质的颜色、状态1 1:9红色固体有金属光泽混有少量黑色物质2 1:10 混有很少量黑色物质3 1:11 混有极少量黑色物质4 1:12 无黑色物质5 1:13 混有较多黑色物质【结论与解释】(3)由上述实验可以得到的结论是,条件最佳。
【反思与评价】(4)为了检验生成的红色固体中是否含有Cu2O,所需试剂是。
2019年中考化学复习冲刺必刷题科学探究之《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探究》专题(word版有答案)
2019年中考化学科学探究之《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探究》1、化学兴趣小组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做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如图1)。
同学们观察到镁条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强光,产生的大量白烟弥漫到空气中,最后在石棉网上得到一些白色固体。
(1)镁条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2)同学们通过称量发现:在石棉网上收集到产物的质量小于镁条的质量。
小马认为这个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你 (“同意”或“不同意”)他的观点。
你认为出现这样实验结果的原因可能是 。
(3)小红按如图2装置改进实验,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还发现产物中有少量黄色固体。
【提出问题】黄色固体是什么?【查阅资料】①氧化镁为白色固体;②镁能与氮气剧烈反应生成黄色的氮化镁(Mg 3N 2)固体;③氮化镁可与水剧烈反应产生氨气,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做出猜想】黄色固体是Mg 3N 2【实验探究】请设计实验,验证猜想【反思与交流】空气中N 2的含量远大于O 2的含量,可是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物MgO 却远多于Mg 3N 2,合理的解释是 。
答案:解:(1)镁条燃烧水槽氧化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g+O 22MgO 。
故填:2Mg+O 22MgO 。
(2)不同意他的观点,出现这样实验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反应生成的氧化镁部分扩散到空气中。
故填:不同意;反应生成的氧化镁部分扩散到空气中。
(3)【实验探究】实验过程如下所示:空气中N2的含量远大于O2的含量,可是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物MgO却远多于Mg3N2,合理的解释是相同条件下,镁更容易和氧气反应。
故填:相同条件下,镁更容易和氧气反应。
2、某组同学对上述部分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进行了称量,发现有的反应后物质质量增加、而有的质量减少。
对此,该组同学展开进一步的定量探究,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1)如图1所示,实验前天平平衡。
①将注射器中适量的稀盐酸注入锥形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观察到天平的指针(填“偏左”、“偏右”或“在标尺中央”,下同)。
化学 2019 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试卷—四川省成都市【word版,含答案全解全析】
成都市 2019 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统一招生考试化学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S-32 Ca-40第Ⅰ卷(选择题,共42 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 个小题,每小题3 分,共42 分,每小題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019 四川成都中考,1,3 分,★☆☆)下列事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金属拉成丝B.盐酸除铁锈C.空气液化D.石油分馏2.(2019 四川成都中考,2,3 分,★☆☆)乘坐公共交通具可随身携带的物品是()A.食盐B.烟花爆竹C.汽油D.罐装液化石油气3.(2019 四川成都中考,3,3 分,★☆☆)今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为“珍爱美丽地球•守护自然资源”。
下列做法与此不相符的是()A.废旧金属回收利用B.农业上过量施用化肥、农药C.有计划、合理地开采矿物D.使用新型、可降解的塑料制品4.(2019 四川成都中考,4,3 分,★☆☆)下列熄灭蜡烛的方法,其对应原理错误的是()A.扇灭——隔绝氧气B.剪掉烛芯——隔离可燃物C.湿抹布盖火——隔绝氧气D.水浇灭——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5.(2019 四川成都中考,5,3 分,★☆☆)下列事例不能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的是()A.品红溶解B.篮球充气C.酒精挥发D.柳絮飞扬6.(2019 四川成都中考,6,3 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煤是可再生能源B.人体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C.蛋白质是人体主要的供能物质D.乙醇汽油作汽车燃料不会污染环境7.(2019 四川成都中考,7,3 分,★☆☆)今年是元素周期表诞生第15 周年。
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从表中不能获取的信息是()A.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B.原子的质子数C.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D.原子的中子数8.(2019 四川成都中考,8,3 分,★☆☆)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A.4 个N 原子:2N2B.铁离子:Fe2+C.硫酸铝:Al2(SO4)3 D.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9.(2019 四川成都中考,9,3 分,★☆☆)身边一些物质的pH 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pH 试纸浸入溶液中测其酸碱度B.厕所清洁剂不会腐蚀大理石地面C.蚊虫叮咬后涂牙膏可减轻痛痒D.橘子的酸性强于柠檬10.(2019 四川成都中考,11,3 分,★☆☆)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其物理性质决定的是()A.金刚石切割大理石B.碳素墨水书写档案C.氮气用于食品防腐D.硫酸用于铅酸蓄电池11.(2019 四川成都中考,11,3 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质都是固体B.乳化能增强乳浊液的稳定性C.均一、稳定的液体是溶液D.搅拌可增大物质的溶解度12.(2019 四川成都中考,12,3 分,★★☆)下列实验中,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是()A.探究水对铁生锈有无影响B.探究质量守恒定律C.探究铝、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D.探究甲烷的组成13.(2019 四川成都中考,13,3 分,★★☆)我国科学家研制出在可见光下将水和二氧化碳转化为甲烷的复合光催化剂,其催化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催化剂的性质不变B.反应前后碳元素的化合价不变C.反应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D.对缓解人类能源危机有重要意义14.(2019 四川成都中考,14,3 分,★★☆)根据图示实验、部分记录和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无法判断a 中溶液是否为饱和溶液B.c 中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3.3%C.b 中溶液在加热过程中始终为饱和溶液D.常用冷却热的饱和溶液的方法获得氯化钠晶体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8 分)二、(本题只有1 个小题,共8 分)15.(2019 四川成都中考,15,8 分,★☆☆)根据图文回答问题。
2012中考化学实验专题练习及答案(word版)
2012中考化学实验专题练习及答案(word版)1.有四瓶失去标签的白色粉末,分别是氯化钠、硫酸铜、碳酸钙和氯化镁中的一种。
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把这四瓶白色粉末区分开来,并将实验操作、预期现象与结论填写在以下实验报告中。
2.某蔬菜基地在种植蔬菜时,常采用下列方法。
(1)施用适量的氮肥可以使种植的蔬菜叶色浓绿。
①下列化肥中,属于氮肥的是。
(填字母)A.碳酸氢铵[NH4HCO3] B.草木灰(主要成分[K2CO3] C.磷矿粉[Ca3(P04)2]②草木灰呈碱性,你认为它(“能”或“不能”)与所选的氮肥混合施用,理由是。
(2)用大棚种植蔬菜时,常向大棚中补充气体肥料CO2①目的是促进绿色植物的作用。
②若提供的气体肥料CO2中混有少量的SO2,为了除去SO2,现设计以下两种方法。
甲方法:将气体通过足量的碳酸氢钠溶液。
乙方法:将气体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提供资料】I.CO2与NaHCO3不会发生反应。
Ⅱ.SO2+2NaHCO3==Na2SO3+H2O+2CO2Ⅲ.SO2+2Na0H==NaSO3+H2O请你利用提供的资料和所学的知识分析:上述方法(填“甲”或“乙”)可行,理由是、3.在学校的元旦联欢会上,某同学表演了“水能生火”的魔术。
他向包有过氧化钠(Na2O2)粉末的脱脂棉上滴水,脱脂棉燃烧起来。
小军很感兴趣,于是,他和同学们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了什么物质?为什么脱脂棉会燃烧【猜想】①可能有一种气体和另一种物质生成②反应过程中可能有能量变化【设计装置】如右图所示【实验探究】实验一:探究反应后生成的气体是什么(1)打开图上装置中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滴加水的速度,观察到试管内有气泡产生,用带火星的木条靠近P 处,木条复燃。
说明生成的气体是 。
(2)实验中,还观察到伸入烧杯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请解释产生该现象的原因: 。
实验二:继续探究反应后生成的另一种物质是什么(1)小张猜想另一种物质是Na 2CO 3,小军认为不可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都市中考化学实验探究专题1、水田或池塘里常常不时地冒出一些气泡,几位同学决心弄清这种气泡的成分.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如下的探究.【猜想】Ⅰ.这种气体含有 CO2;Ⅱ.这种气体含有 CH4.【实验和结论】(1)在水田中一位同学用木棍搅拌淤泥,另一位同学将装满水的集气瓶倒置于水中的气泡上方接收气体,如此重复几次后集满了 2 瓶气体.这种集气方法属于.(2)将一集气瓶的玻片移开少许,向瓶中加入澄清石灰水,盖好玻片反复振荡,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猜想Ⅰ”(填“成立”或“不成立”);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然后移开玻片,立即用燃着的火柴靠近瓶口,剩余气体“噗”的一声燃烧起来,一位同学就认为“猜想Ⅱ”成立,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另几位同学认为此现象不能说明 CH4的存在,原因是.(4)为了验证这种可燃性气体含有碳和氢,他们把另一瓶气体装配为如右图所示的装置,旋开活塞放水到集气瓶中,经验纯后用燃着的火柴靠近导管口,气体燃烧起来,紧接着的操作、现象和判断是:①用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罩于火焰上方,如果杯底变浑浊,说明该气体中含碳;②,说明该气体中含氢元素.(5)分液漏斗放入水到集气瓶中的目的是,干燥管中的碱石灰(CaO+固体 NaOH)所起的作用有两个,分别是和两个作用.请写出在干燥管中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只写一个).2、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
某化学小组对该实验及产物的探究如下:【分析】(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酒精灯加网罩的目的是。
(3)刚开始加热时,澄清石灰水中有气泡冒出,但澄清石灰水不变浑独,原因是。
(4)实验结束应先。
(选填答案序号)A.撤离酒精灯B.将导管移出石灰水.C.拨掉橡胶塞【探究一】检验产物成分【提出问题】:实验产物是暗红色固体,很难观察到紫红色固体,暗红色固体是什么?【查阅资料】:氧化亚铜(Cu2O)为红色固体;Cu2O+H2SO4 =CuSO4 +Cu + H2O。
【猜想与假设】:暗红色固体除铜外还可能含有Cu2O【设计实验】(5)操作:取少量暗红色固体,加入稀硫酸,观察到现象:、。
结论:暗红色固体含有Cu2O。
【探究二】测定产物中Cu2O 的含量(6)为测定红色固体中氧化亚铜的质量分数,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两种方案:甲方案:甲同学称取10g 红色固体加人到足量稀硫酸中使其充分反应后,过滤(填操作名称)、干燥、称量剩余红色固体的质量为8g,则红色固体中氧化亚铜的质量分数为。
乙方案:实验原理:Cu2O +H2△2Cu +H2O,称取一定质量的固体样品,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固定装置略,碱石灰为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通过测定反应前后装置 d 的质量达到实验目的。
(7)装置a 中用稀硫酸而不用稀盐酸,原因是;大(“ 大“或“小“,原因是(8)若不加装置c,实验结果会偏(“大”或“小”),原因是;(9)点燃酒精灯前涉及的部分操作如下,正确的顺序是;①打开K2,关闭K1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连接仪器④关闭 K 2,打开 K 1,通氢气一段时间 【拓展反思】:(10) 还可通过测定反应前后装置(填“a ”、“b ”、“c ”)的质量达到测定产物中 Cu 2O 的含量目的。
(11) 乙方案第(9)的④中“通氢气一段时间”的目的是排出装置内的空气,否则可能带来哪些影响?(答出两点)3、某品牌纯碱中含有少量氯化钠。
某化学探究小组为了测定该纯碱的纯度(即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组内一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设计实验方案】实验装置(如图 2 所示,固定装置略去):ABCD图图2需要测定的实验数据:纯碱样品的质量;实验前、后 C 装置(包含氢氧化钠固体)的总质量。
(1)A 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为了保证纯碱样品中的碳酸钠完全反应,其操作是 。
(2)B 装置的作用是 ,C 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 。
(3) 补充 D 装置 (简要叙述或画出装置示意图)。
【交流与表述】www .xk b1.co m (4) 有同学认为图 2 所示实验装置会造成测得纯碱的纯度偏低,原因是 。
(5) 为了克服图 2 装置的不足,有同学提出,还应增加图 1 装置与 A 装置连接(A 装置中原双孔橡胶塞换成三孔橡胶塞),在反应前、后用图 1 装置分两次缓慢鼓入足量空气。
①反应前,断开 B 、C 装置之间的连接,用图 1 装置鼓入空气的作用是 ; ②反应后,用图 1 装置鼓入空气的作用是 ; ③在 A 装置中的反应发生时,开关 R 处于关闭状态,其原因是 。
【数据处理】 (6) 称得的纯碱样品质量为 10.8g ,实验前、后 C 装置的总质量分别为 75.2g 和 79.6g ,纯碱的纯度为 ﹪(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反思与评价】 (7) 能否用稀盐酸代替稀硫酸?同学们经过讨论认为不能,理由是 。
4、我国著名的闽籍制碱专家侯德榜,在纯碱制造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
用“侯氏制碱法”制得的纯碱中常含有氯化钠等杂质,化学兴趣小组欲对某品牌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进行实验探究, 在老师的指导下,他们设计了下列两种实验方案进行试验。
资料摘要:Ⅰ.碳酸钠和氯化钙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分液漏斗接A稀硫酸鼓入空气氢氧化钠固体球形管浓硫酸纯碱样品开关氢氧化钠固体Ⅱ.浓硫酸具有很强的吸水性;碱石灰常用于吸收水蒸气和二氧化碳。
[方案一] 样品与氯化钙溶液反应,测定Na2CO3的质量分数(1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一定量纯碱样品配成溶液后,滴加过量的CaCl2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分析滴加的CaCl2溶液要过量的原因:。
(3)将反应后的混合物进行过滤,把获得的沉淀物进行洗涤、干燥、称量。
利用沉淀物质量计算出Na2CO3的质量分数为91%。
如果不洗涤沉淀物会造成测定结果大于91%,这是因为。
[方案二] 样品与稀硫酸反应,测定Na2CO3的质量分数利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铁架台略去)和试剂,通过测定样品和稀硫酸反应产生的CO2气体的质量,计算Na2CO3的质量分数(装置气密性良好且每步反应或作用都是完全的)。
(4)打开止水夹K,先对装置A 和B(已连接)通入已除去CO2的空气一会儿,再接上装置C 和D 。
其目的是。
(5)关闭止水夹K,加入足量的稀硫酸(杂质不与稀硫酸反应),装置A 中样品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方案中不能用稀盐酸代替稀硫酸的原因是。
(6)待装置A 中的反应结束后,再一次打开止水夹K,继续往装置通入已除去CO2的空气一段时间的目的是。
根据定律,装置(填标号)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差就是产生CO2的质量,由此计算出该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
若没有装置D,将会使测定结果(选填“偏大”或“偏小”)。
5、不少同学都被蚊虫叮咬过,感觉又痛又痒。
同学们从化学课上知道:蚊虫叮咬时能在人的皮肤内分泌出蚁酸刺激皮肤。
课外兴趣小组同学决定对蚁酸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蚁酸的成分是什么?它有什么性质?【查阅资料】:蚁酸是一种有机酸,化学名称叫做甲酸,化学式为HCOOH;蚁酸在一定条件下(如加热)会分解生成两种氧化物。
实验探究一:探究蚁酸的酸性。
(1)向盛有蚁酸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到溶液颜色变成色,说明蚁酸溶液显酸性;(2)将光亮的铁钉放入盛有蚁酸溶液的试管中,有气泡产生,该气体是。
实验探究二:探究蚁酸分解的两种产物。
(1)小芳同学根据蚁酸中含有元素,推测出生成物中含有水;(2)另一种生成物是气体,小敏提出两种猜想:猜想①:该气体是CO2猜想②:该气体是他们将蚁酸分解产生的气体通过如图装置(铁架台已略去),观察现象。
I.实验时装置A 中无明显变化,则猜想①(填“成立”或“不成立”);II.若猜想②成立,则装置B 中的现象是,装置C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结论】:甲酸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讨论交流】:从环保角度看,该装置的缺陷是,处理的方法是。
【拓展延伸】:当你被蚊虫叮咬后,在叮咬处涂抹一些物质可减轻痛痒。
下列物质中,你不会选择的物质是。
A.氨水B.食醋C.苏打水D.肥皂水6、铝粉和氧化铁粉末在高温条件下能发生反应,该反应的实验装置如右图,图中纸漏斗由两张滤纸折叠成漏斗状套在一起,点燃镁条后观察到的现象:镁条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纸漏斗的下部被烧穿,有熔融生成物落入细沙中,同时还生成一种氧化物。
冷却后熔融生成物能被磁铁吸引。
【查阅资料】铝粉和氧化铁粉末在高温条件下的反应叫铝热反应。
实验中镁条和氯酸钾的作用是提供反应所需的高温条件。
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属于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该反应中单质铝与单质碳有相似的(填“氧化”或“还原”)性。
【提出问题】任何金属与另一种金属氧化物在高温条件下是否都能反应吗?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并进行了探究。
实验组别实验操作实验现象是否发生了反应实验 1取Mg、CuO 粉末的均匀混合物于密闭容器中,高温加热。
向冷却后的固体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粉未呈红色。
固体部分溶解,有气泡产生,水溶液呈色。
实验 2取Zn、CuO 粉末的均匀混合物于密闭容器中,高温加热。
向冷却后的固体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粉末呈色固体部分溶解,有气泡产生,水溶液呈无色。
实验 3取 Cu、Fe2O3粉末的均匀混合物于密闭容器中,高温加热。
向冷却后的固体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粉末呈红色固体部分溶解,无气泡产生,水溶液呈黄色。
【实验总结】通过上述实验探究,兴趣小组得出了金属与金属氧化物反应规律是【反思拓展】金属与金属氧化物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的规律和金属与的反应相似。
7、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的“对某纯碱样品(含氯化钠杂质)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测定”的实验探究过程如下:[资料准备]Ⅰ.浓硫酸有吸水性,实验室中常用它做干燥剂;Ⅱ.碱石灰由氢氧化钠和生石灰的混合物,常用于吸收水蒸气和二氧化碳。
[实验方案]利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铁架台略去),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和稀硫酸反应产生,通过测定生成的CO2气体的质量,测定 Na2CO3的质量分数。
[交流与表达](1)仪器①的名称是,试剂X 的名称是,装置B 的作用是,(2)打开止水夹K,先对装置A 和B(已连接)通入已除去CO2的空气一会儿,以排尽装置A 和B 中含有的,再接上装置C 和D。
(3)关闭止水夹K,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杂质不与盐酸反应),装置A 中样品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4)待装置 A 中的反应结束后,再一次打开止水夹 K,继续往装置通入已除去 CO2的空气一会儿。
根据定律,装置(填标号)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差就是产生CO2的质量,[反思与评价](5)若没有装置D,将会使测定结果(选填“偏大”或“偏小”)。
(6)实验中(填“能”或“不能”)用稀盐酸代替稀硫酸,其原因是。
[拓展与延伸](7)小组同学还设计了另一个测定纯碱样品中 Na2CO3质量分数的实验方案如下表,请按要求完成下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