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监护中常见快速心律失常的护理对策
心律失常病人的护理
心律失常病人的护理心律失常是指心脏跳动的节律异常,包括心率过快、过慢或不规则。
心律失常病人的护理非常重要,护士需要掌握一些关键的护理要点来提供恰当的护理。
以下是一些心律失常病人护理的关键要点。
1.观察病人的心律和心率:监测病人的心率和心律是护理工作的首要任务。
通过连续监测心电图、脉搏或血压,了解病人的心率和心律是否正常,并及时发现可能的异常情况。
2.观察病人的症状:心律失常可能导致病人出现不适或明显的症状,如心悸、胸闷、头晕、乏力等。
护理人员需要仔细询问病人的症状,及时记录并报告医生。
3.确定病人的病因:针对心律失常病人,护理人员需要了解病人的病因。
一些常见的病因包括冠心病、心肌病、电解质紊乱等。
了解病因可以帮助护理人员针对性地制定护理计划。
4.给予药物治疗:药物是心律失常病人常见的治疗方法之一、护理人员需要仔细了解病人所使用的药物,包括药物的名称、用法、剂量和作用。
同时,护理人员需要严格遵守用药的时间规定,并定期观察病人的治疗效果和药物副作用。
5.提供体位调整:有些心律失常病人可能会出现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包括低血压和晕厥。
在这些情况下,护理人员需要及时进行体位调整,如平卧位或半卧位,以帮助维持血流动力学平衡。
6.提供心理支持:心律失常可以给患者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和焦虑。
护理人员需要与病人进行积极的沟通,提供心理支持和鼓励。
同时,护理人员还可以向病人提供相关的心理疏导和调适技巧,帮助病人积极应对心律失常带来的压力。
7.教育病人及家属:护理人员应对病人及其家属进行必要的健康教育。
包括告知病人其心律失常的病因和相关的风险因素,帮助他们了解药物的使用方法和治疗效果,引导他们掌握一些自我监测和处理相关紧急情况的方法。
8.定期复查和进展记录:护理人员需要定期复查病人的心电图、心率等指标,并及时记录和报告情况。
根据病人的进展和变化,适时调整护理措施,确保病人获得最佳的康复效果。
心律失常的护理措施及注意事项
心律失常的护理措施及注意事项心律失常是指心脏的节律不正常,包括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心律不齐等情况。
心律失常可能会导致心脏功能受损,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对于心律失常患者,我们需要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和注意事项,以确保他们的健康和安全。
一、护理措施。
1. 监测心律。
对于心律失常患者,及时监测心率和心律是非常重要的。
护理人员需要定期测量患者的心率,并记录下来。
如果发现心率异常,应立即通知医生进行进一步的评估和处理。
2. 观察症状。
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变化,包括心悸、胸闷、头晕、乏力等。
一旦发现症状加重或出现新的症状,应及时报告医生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3. 管理药物。
许多心律失常患者需要长期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来控制症状。
护理人员需要确保患者按时按量服药,并监测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此外,还需要提醒患者避免饮酒、吸烟和过度劳累,这些因素都可能影响药物的疗效。
4. 控制情绪。
情绪波动可能会引起心律失常的发作,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帮助患者控制情绪,保持心情愉快和放松。
可以通过音乐疗法、放松训练等方式来帮助患者缓解焦虑和紧张。
5. 提供营养支持。
良好的营养对于心律失常患者的康复非常重要。
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并监测患者的饮食情况和体重变化。
如果患者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需要及时进行营养支持和干预。
6. 定期锻炼。
适量的锻炼可以帮助心律失常患者增强心脏功能,改善心血管健康。
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运动计划,并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锻炼。
同时,还需要监测患者运动后的心率和血压变化,以确保运动的安全性。
二、注意事项。
1. 避免刺激。
心律失常患者需要避免饮酒、吸烟、饮浓茶和咖啡等刺激性食物。
这些食物和饮料都可能引起心律失常的发作,因此护理人员需要提醒患者要注意饮食的选择。
2. 定期复诊。
心律失常患者需要定期复诊,进行心电图和心脏彩超等检查。
护理人员需要帮助患者制定复诊计划,并提醒患者按时复诊。
重症监护中常见快速心律失常的护理对策
重症监护中常见快速心律失常的护理对策目的探讨重症监护中常见心律失常的护理方法及护理效果。
方法该临床研究所选的研究对象为在我院重症监护室进行治疗并发生常见心律失常的患者,其就诊时间为2015年7月~2017年2月,共计纳入62例,分为观察组(n=31)和对照组(n=31)。
对照组患者给予心率失常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给予常规心率失常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心律失常评估和治疗准备等针对性护理干预。
结果两组患者的心律失常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以96.7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65%,两组之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满意度,观察组以93.5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19%,两组之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重症监护室常见心律失常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心律失常评估和治疗准备等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心律失常治疗效果。
标签:重症监护室;心律失常;护理方法;护理效果对于重症监护室患者来说,部分患者会在治疗期间出现心律失常的问题[1]。
重症监护室患者一旦发生心律失常,不仅会给临床治疗带来较大难度,同时也会给患者的身心带来不利影响。
因此,对于重症监护室常见心律失常进行准确的识别,并给予正确的处理,对于患者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2]。
这就要求重症监护室临床护理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识别心律失常专业素质,并采取有效的临床护理干预措施,来提高患者的心律失常治疗效果[3]。
本文就对这一课题实施了研究,旨提高重症监护室常见心律失常的护理质量。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该临床研究所选的研究对象为在我院重症监护室进行治疗并发生常见心律失常的患者,其就诊时间为2015年7月至2017年2月,共计纳入62例,分为观察组(n=31)和对照组(n=31)。
观察组包含16例男性和15例女性,年龄25~77岁,平均年龄(49.5±12.6)岁;重症监护室住院时间5~20天,平均时间(10.2±2.4)天。
市第一人民医院ICU心律失常护理常规
市第一人民医院ICU心律失常护理常规【护理评估】1、询问患者既往有无器质性心脏病,有无类似发作病史。
2、评估患者血压、心率、心律、神志等,评估心律失常发生的时间、频率和类型,了解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效果。
3、评估心律失常发作时有无伴随症状,如脉搏加快或细弱、血压下降、头晕、黑蒙、气短、胸痛等。
注意严重的心律失常可引发心搏骤停。
4、评估患者对疾病的认识程度和心理状态,有无紧张、焦虑情绪。
【护理措施】1、根据心律失常的程度和特点合理安排休息和活动。
严重心律失常者,应卧床休息;心动过速者,应限制活动;心动过缓者,避免兴奋迷走神经的活动,如避免排便时屏气;室性心动过速者,指导患者尝试频繁用力咳嗽,促进心律复律。
2、饮食宜清淡无刺激,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和饮用兴奋性饮料。
戒烟酒。
低钾时,给与含钾高的食物,如橙子、香蕉等。
3、遵医嘱给与氧气吸入。
4、监测血压、心率、呼吸、神志等变化。
5、急性心律失常者给与持续心电监护。
评估心律失常发生的时间、频率和类型。
对于室颤等严重的心律失常,及时做好急救准备,立即给与复律和心肺复苏,并遵医嘱给与生命支持疗法。
6、遵医嘱给与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观察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
7、给与患者安抚和心理支持,稳定患者情绪,缓解紧张和焦虑。
【健康指导】1、指导患者避免诱发心律失常的诱因。
保持心情舒畅,注意劳逸结合;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戒烟酒、控制体重;保持大便通畅;及时治疗腹泻、脱水等引起电解质紊乱的疾病;避免从事高空作业、驾驶等紧张工作。
2、严格遵医嘱服药,定期复查。
3、教会患者及其家属观察脉搏变化,如发现异常,及时就医。
ICU患者的心电监护与心律失常处理
ICU患者的心电监护与心律失常处理在重症监护病房(ICU)中,心电监护是对患者心脏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和诊断的重要手段。
心律失常是常见的心脏问题之一,对ICU患者的心电监护与心律失常处理非常关键。
本文将探讨ICU患者心电监护和心律失常处理的相关内容。
一、ICU患者心电监护的重要性心电监护是ICU中必不可少的监测手段之一,能够提供详尽的心电图信息,早期发现和干预心脏问题。
ICU患者心电监护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心电监护有利于心律失常的早期发现。
心律失常是ICU患者常见的心脏问题,通过心电监护可以实时观察患者的心电变化,及时发现心律失常的存在以及心电图的异常表现。
2. 心电监护有助于评估心脏功能。
心电监护不仅仅可以监测心律失常,还可以通过分析心电图的形态和节律来评估心脏的功能状态,例如心室肥厚、心肌缺血等,为医生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3. 心电监护能够提供实时监测和警报。
ICU患者病情复杂多变,通过心电监护能够实时监测患者的心电情况,并能够设置警报系统,一旦出现异常心电图或心律失常,警报系统会及时通知医护人员,以便及时采取必要的处理措施。
二、ICU患者心电监护的常用设备在ICU中,常用的心电监护设备包括心电图仪、多通道心电监护系统和心电监护仪等。
这些设备能够对患者的心电信号进行接收、处理和显示,以便医生和护士对心电图进行分析和判断。
1. 心电图仪:心电图仪是ICU中最常见的设备之一,用于记录患者的心电图。
心电图仪具有便携、易操作等特点,能够提供高质量的心电图资料,为医生进行心脏病变的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2. 多通道心电监护系统:多通道心电监护系统可以同时监测多个心电导联,能够全面观察患者的心电变化,特别适用于需要密切观察心电变化的ICU患者。
3. 心电监护仪:心电监护仪是一种集成了心电图记录和监测功能的设备。
其具备自动分析和诊断心电图的能力,能够在出现异常心电图时及时发出警报,起到监测和预警作用。
对于心律失常患者的护理措施
对于心律失常患者的护理措施引言心律失常是指心脏的心律发生异常,包括心率过快、过缓、不规则等。
心律失常患者需要特殊的护理措施来确保心脏的正常功能和维持患者的健康稳定。
本文将介绍针对心律失常患者的护理措施,包括监护、药物治疗、宣教和生活方式改变等方面。
1. 监护措施心律失常患者的监护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保证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 心电监护:对于心律失常患者,应随时进行心电监护,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心律失常的发作。
- 血压监测:监测患者血压的变化,及时调整药物治疗和护理措施。
- 呼吸监测:监测患者呼吸的情况,特别是对于心律失常患者合并存在呼吸困难的情况,要及时进行处理。
- 观察病情变化: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率、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时调整护理措施和医疗措施。
2.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控制心律失常的一种常用方法,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以选择以下药物进行治疗: - 心律平稳剂:如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等,用于控制心律失常的发作。
- 抗凝血剂:对于存在血栓风险的心律失常患者,可以给予抗凝血剂,预防血栓形成和栓塞事件的发生。
- 抗心律失常药物:对于部分复杂心律失常患者,可以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帮助恢复正常的心律。
药物治疗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指导进行,同时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和药物的不良反应。
3. 宣教心律失常患者和其家属需要接受相关的宣教,包括以下内容: -心律失常的基础知识:了解心律失常的原因、症状以及可能影响心律的因素。
- 药物治疗:患者应了解所用药物的名称、用法、副作用和可能的不良反应,以及按时服药的重要性。
- 日常生活注意事项:患者应避免过度劳累、压力过大、饮食不规律等,同时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和心理状态。
对于家属,也需要宣教相关的内容,以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协助患者的治疗和照顾。
4. 生活方式改变除了药物治疗和宣教外,患者还可以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来改善心律失常的症状和预防发作: - 饮食:避免摄入过多的咖啡因和刺激性的食物,如巧克力、浓茶等。
护理工作中如何应对病人突发心律失常
护理工作中如何应对病人突发心律失常在护理工作中,病人突发心律失常是一种常见的医疗紧急情况。
护士在护理过程中,需要具备应对突发心律失常的能力和技巧,以保障病人的安全和健康。
本文将探讨护士在护理工作中如何应对病人突发心律失常的重要方法和措施。
一、建立稳定的监测系统在护理现场中,护士应当建立一个稳定的监测系统,以确保对病人的心律变化进行实时监测。
监测设备应当正常运作且精确可靠,护士需要随时留意心电图监测仪上的心电图波形,并监测有无异常之处。
同时,护士应确保心电监护仪与患者的接触良好,避免干扰信号传输。
二、快速评估和准确识别当病人出现突发心律失常时,护士的第一步是迅速进行评估,并准确识别心律失常类型。
护士需要观察病人的表情、咳嗽、呼吸频率、皮肤颜色等症状,以帮助判断心律失常严重程度和紧急性。
同时,护士需要通过心电图检测确认病人心律失常的具体类型,如房颤、室速等,以便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三、迅速采取紧急处理措施在准确判断病人的心律失常类型后,护士应立即采取相应的紧急处理措施。
针对不同类型的心律失常,护士可以考虑以下应对方法:1. 快速反复按压胸部:对于心室颤动或无脉搏心动停止的病人,护士需要迅速进行心肺复苏,通过按压胸部来维持血液循环。
2. 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对于房颤或室速等心律失常,护士可以按照医生的嘱托给予相应的抗心律失常药物,以恢复正常的心律。
3. 进行电复律:对于顽固性室颤或室速无效的情况,护士需要准备好电除颤仪,迅速给予电除颤治疗,以恢复正常的心律。
四、及时记录和报告在护理工作中,记录和报告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在病人发生突发心律失常后,护士应当及时准确地记录病人相关症状、治疗过程和疗效等信息。
同时,护士应及时向医生汇报心律失常的情况,以获得进一步的指导和处理建议。
五、定期开展心律失常培训为了更好地提高护士应对病人突发心律失常的能力,医疗机构应定期开展心律失常培训和演练。
通过培训,护士可以学习到最新的护理知识和技能,了解心律失常的处理流程和操作要点,提高应对突发心律失常的自信心和能力。
急诊科中的急性心律失常处理策略
急诊科中的急性心律失常处理策略心律失常是指心脏节律异常,包括心率过快、过慢以及心律不整等病症。
这些病症可能会严重影响心脏的功能,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
在急诊科中,对于急性心律失常的处理策略至关重要,接下来将讨论几种常见的心律失常情况及其处理方法。
一、室速室速是指由心室产生的快速而不规则的心律。
在急诊科急性心律失常处理中,对于室速的处理策略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快速控制:对于症状明显的室速,应考虑使用药物进行快速控制。
常用的药物包括普鲁卡因胺、利多卡因等。
2. 恢复窦性节律:当室速持续时间较短或患者病情较重时,应考虑通过电复律来恢复窦性节律。
3. 处理基础疾病:在治疗室速的同时,还需要针对患者的基础疾病进行全面治疗,如控制心肌缺血、降低心室负荷等。
二、室颤室颤是一种高度紊乱的、快速而无序的心室活动。
它是一种危及生命的病症,需要迅速采取措施来挽救患者的生命。
急诊科中对于室颤的处理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快速电复律:室颤是一种需要立即进行电复律的紧急情况。
应该立即采取除颤设备进行除颤,并尽快使心脏恢复正常的节律。
2. 心脏衰竭支持:同时,对于室颤引起的心脏衰竭,急诊科还需提供有效的心脏衰竭支持,如进行心肺复苏等。
三、心房颤动心房颤动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其特点是心房节律快速不规则,心室率不稳定。
对于急诊科中的心房颤动患者,处理策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控制心室率:心房颤动患者通常会出现心室率过快的情况,需要采取药物来进行控制。
常用的药物包括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等。
2. 恢复窦性节律:对于一些病情较轻或心房颤动持续时间较短的患者,可以尝试通过电复律来恢复窦性节律。
3. 抗凝治疗:心房颤动存在较高的栓塞性并发症风险,所以对于适合抗凝的患者,应考虑给予抗凝治疗。
四、窦性心律过速窦性心律过速是指窦房结发放的冲动频率加快,心律逐渐加快超过100次/分钟。
在急诊科中,窦性心律过速的处理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心律失常急性发作的护理要点
心律失常急性发作的护理要点心律失常是指心脏节律异常,包括心动过缓、心动过速、心跳不齐等症状。
在心律失常急性发作时,正确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症状,稳定心脏功能。
本文将介绍心律失常急性发作的护理要点。
一、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心律失常急性发作时,患者的生命体征会发生变化。
护理人员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心率、呼吸、血压等指标,及时发现异常变化。
同时,保持患者的供氧通畅,必要时给予氧气吸入以提高氧饱和度,维持组织氧供。
二、心电监护及紧急处理心律失常急性发作时,心电监护是十分关键的。
护理人员需要及时为患者进行心电图监测,了解患者的实时心电情况。
根据心电图的结果,及时判断心电失常的类型,采取相应措施,如使用除颤仪对心律失常进行紧急处理,或者给予药物治疗。
三、安抚患者情绪,缓解焦虑心律失常急性发作时,患者常会出现焦虑、害怕等情绪反应,这可能会加重心律失常的发作频率和程度。
护理人员应当采取积极的沟通方式,与患者进行交流,解释心律失常的原因和处理方法,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情绪。
同时,提供舒适的环境和温暖的护理,促进患者身心放松。
四、饮水及饮食控制在心律失常急性发作时,控制患者的饮水及饮食摄入是非常重要的。
过多的液体摄入可能导致体液潴留,增加心脏负担,进而加重心律失常症状。
护理人员应当严格控制患者的液体摄入量,按照医嘱给予适量的液体。
对于患者的饮食,应当避免高盐、高脂、高糖的食物,以免引起血压升高或血糖波动,影响心脏功能。
五、观察药物治疗的效果与副作用心律失常急性发作后,医生可能会给患者开具药物治疗的方案,此时护理人员应当密切观察药物的使用效果及患者的副作用反应。
必要时,护理人员应当及时向医生反馈药物的效果,调整治疗方案。
六、定期随访及建立健康档案心律失常是一种慢性疾病,护理人员应当定期进行随访,建立患者的健康档案。
随访过程中,护理人员可以了解患者的心律失常症状的变化情况、生活习惯的改善及药物的使用情况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和建议,并将相关信息记录在患者的健康档案中,以供后续的参考。
危重患者快速心律失常的鉴别与处理PPT课件
血流动力学潜在不稳定
潜在不稳定的证据:心室率>150bpm
伴有: —— 头晕、眼花、眩晕、黑朦、一过性意识障碍 、近似晕厥 —— 心慌、胸痛 —— 全身极度乏力或沉重感、肢冷、面色苍白、 尿少
意义:积极电转复!!
7、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1)
病因治疗 :
查找并解除诱因 缺血,缺氧,酸中毒,电解质紊乱等
常见于
➢ 心胸外科手术 ➢ 肺部疾患 ➢ 脓毒症 ➢ 创伤
➢ 颅内出血 ➢ 低钾、低镁、低钙 ➢ 酸中毒
危重后果病人的房颤
➢ 低血压 ➢ 心肌缺血 ➢ 组织灌注减少 ➢ 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 血栓栓塞性事件
3、评估侧重点
病人的临床状况是否稳定? 心功能是否受损? 是否存在WPW? 持续时间小于48h或大于48h?
终止发作:
血流动力学障碍者立即电复律 静脉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胺碘酮、利多卡因、普罗帕酮
预防复发:
ICD 无条件ICD者可给予胺碘酮 单用胺碘酮无效或疗效不满意者:胺碘酮+β阻滞剂 心功能正常者可选用索他洛尔或普罗帕酮
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2)
血流动力学稳定的单形室速
可首先进行药物治疗 应用的药物为静脉普鲁卡因胺、索他洛尔、
——心功能受损(LVEF<40%)时可考虑地高辛(Ⅱb) 、胺碘酮(Ⅱb)、地尔硫卓(Ⅱb)、
2006 ACC/AHA/ESC AF Guidelines
转复窦律
转复窦律:新近发生的房颤(24~48h内)有自行转复 可能,超过7天很少自行转复
电复律: 效果最确实,成功率高,副作用小。 有血流动力学障碍者可紧急电复律。 反复发作的阵发性房颤和持续性房颤较少在急诊或ICU进行
• 常见的有AVNRT、AVRT、AT。
严重心率失常急救与护理
严重心率失常急救与护理心律失常是指心跳的速率和节律发生改变。
严重心律失常是指由于心律失常而引起的严重血流动力学改变,并威胁病人的生命。
常见的严重心律失常包括:快速型心律失常中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快速心房颤动、心房扑动等;缓慢型心律失常中的严重窦性心动过缓、高度窦房阻滞、Ⅱ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及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等。
一、基础急救处理与护理:1.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持续鼻导管或面罩吸氧,开始流量为4~6L/min,稳定后改3~4L/min.观察氧疗情况,根据病情变化进行调节和记录。
2.立即开通静脉通道,确保静脉通道通畅,给予静脉套管针留置,滴速<40滴/分。
3.绝对卧床休息,去除诱发因素,保持病室安静。
床边备除颤仪、起搏器、吸引器等抢救仪器和抢救药品,以备急用。
4.床边全导联心电图监护记录。
严密观察并记录动态心电监测变化,如心率、心律、血压、SPO2变化及ST段改变医|学教育网整理,T波有无异常或出现Q波等,并做好电复律准备。
5.根据医嘱正确及时使用不同的抗心律失常药物。
熟练掌握常用抗心律失常药的浓度、剂量、用法,及药物的作用和副作用。
6.药物的观察:(1)利多卡因过量会出现反应迟钝、烦躁等意识改变、抽搐以及心跳变慢等。
(2)可达龙会引起血管扩张、血压下降,应注意血压波动、Q-T 间期延长。
(3)使用硫酸镁、苯妥英钠时,应注意监测呼吸、血压、心率的变化。
7.临床评估:(1)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意识情况,注意病人的症状持续时间和频繁程度,有无改善。
如有意识丧失、心搏呼吸停止,应立即进行CPR.(2)心电监护:严密观察并记录动态心电监测变化,如心率、心律、血压变化及ST段改变,并做好电复律准备。
(3)动态观察血气分析、电解质、心肌酶谱。
8.做好心理护理,消除紧张、恐惧心理,避免情绪激动。
9.并发症的观察与预防:(1)病人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或突发气促、发绀、心尖部奔马律等,常为心力衰竭的早期表现。
重症监护中常见快速心律失常的护理对策
重症监护中常见快速心律失常的护理对策摘要】目的探究重症监护中常见快速心律失常的有效护理对策。
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20例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将这些患者随机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
给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一定的护理干预。
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和患者满意度。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给重症医学科的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实施相关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护理效果,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关键词】重症医学科;快速心律失常患者;护理干预医院的重症监护(intensivecare)就是指运用最先进的医疗技术和救护设备对各种重症病患者进行集中的加强治疗和护理。
重症医学科的作用就是最大程度的使患者的病情得到缓解,从而保证生命安全。
研究显示,重症医学科以其先进的医疗技术和设备使很多重症患者得到了及时救治,治疗效果良好[1],但是在治疗后的护理过程中由于各种护理因素或者患者自身因素,导致有些患者出现快速心率失常的现象,如果不及时的进行救治很有可能给患者带来生命危险。
但是实践证明,加强对重症医学科重症患者的护理可以有效减少患者快速心率失常的发生率。
为此本文针对这个问题展开了研究,通过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20例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将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护理干预。
研究结果显示,给重症医学科的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效果显著。
现将研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我院于2015年1月~2016年1月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20例快速心律失常患者。
男共66例,女共54例;年龄在24~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6岁。
将所有的患者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
重症监护中常见快速心律失常的护理对策
重症监护中常见快速心律失常的护理对策【摘要】目的探究重症监护中常见快速心律失常的护理方法以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重症监护室2021年3月~2022年6月期间收治发生常见快速心律失常患者中的70例,进行本次探究。
按照入院时间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分别有3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实验组的护理方式进行升级优化,两组患者分别采用不同方式护理后观察两组患者心功能、焦虑自评量表(SAS)以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护理满意度。
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心功能指标、焦虑、抑郁情绪评分对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护理后实验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均小于对照组、心律低于对照组,以上两组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同时实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
结论对重症监护中常见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实施优质的护理干预能都提高患者心功能,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关键词】重症监护;快速心律失常;护理对策重症监护室(ICU)又称加强监护病房综合诊疗室,集治疗、护理、康复为一体的重症科室,主要负责接收病情危重的患者。
需要该科室医护人员具有较强的诊疗技术,从而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在重症病房中患者常伴随出现快速心律失常的情况,进一步加大患者的死亡率[1]。
所以重症监护内的医护人员应掌握快速心率失常相关知识,能及时分析出患者出现心律失常的原因,同时患者实施科学有效的护理模式,降低快速心律失常给患者带来的伤害。
因此对快速心律失常患者护理模式进行全面优化,能对患者起到积极作用。
基于此本次特在重症监护室选取70例伴有快速心率失常患者,对重症监护中常见快速心律失常的护理对策进行探究,具体如下。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重症监护室2021年3月~2022年6月期间收治发生常见快速心律失常患者中的70例作为研究主体。
重症监护病房中常见心律失常的认识与处理对策
重症监护病房中常见心律失常的认识与处理对策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作者:张守彦心律失常在冠心病监护病房内发生,对于心血管医生来说并不是太大问题,而在综合重症监护病房、呼吸重症或外科重症监护病房等发生,对于医生来说是一种严峻的挑战。
由于不像心血管医生那么专业,处理起来较为棘手,常常困惑着临床医生。
因此加强对心律失常识别并掌握正确的处理策略是重症监护病房(ICU)医护人员尤为迫切的问题。
一、引言ICU病人中发生的心律失常,最常见的是窦性心动过速,多源于机体在面对压力时的一种反应——儿茶酚胺的分泌增加。
相较于室性心律失常,房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更为频繁,但前者预后较差。
当然,在ICU病人中,不是所有的心律失常均是新发生的,部分病人可因现患的严重疾病加重已有的心律失常。
此类病人通常需要持续、额外的治疗。
患者出现心律失常后病死率增加、住院时间延长,因此及时识别与干预非常重要。
心律失常通常发生在有器质性心脏病的基础之上,最常见的诱发因素包括:缺氧、感染、心肌缺血、儿茶酚胺过度兴奋(内源性或外源性)或电解质异常。
处理包括纠正诱发因素和针对心律失常本身的治疗。
心律失常对机体造成的病理生理学影响依赖于心室率的快慢和基础心脏功能的情况。
在舒张性心脏功能不全患者,由于相对固定的每搏量,窦性心动过缓时单纯的心率减慢就可以降低心脏排血量,同时由于丧失了心房到心室的主动充盈,进而可以导致肺动脉压力的增加。
同样,心动过速可以降低舒张期充盈,除了引起心肌缺血外,还会导致心排血量减少和低血压。
显而易见,心律失常的发生对机体的影响决定于病人的心脏生理和功能状况。
因此对心律失常处理的紧迫性和策略也决定于心律失常对机体的生理影响和基础的心脏状态。
本文讨论了ICU中常见心律失常诊断和处理策略的现代理念。
二、快速型心律失常的评估第一步是评估合并心律失常的重症患者血流动力学是否稳定。
如果心律失常导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除非药物治疗迅速有效,否则应立即心脏电复律。
ICU患者的心律失常处理
ICU患者的心律失常处理心律失常是指心跳节律、频率及心房或心室的传导速度异常。
在重症监护单元(Intensive Care Unit,简称ICU)中,心律失常是常见的临床问题之一。
正确有效地处理ICU患者的心律失常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改善预后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ICU患者心律失常的处理方法和策略。
一、心律失常的分类心律失常可分为房性、室性和传导阻滞等多种类型。
在ICU中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包括室性早搏、室速和心房颤动等。
不同类型的心律失常需要采取不同的处理策略,因此,准确判别心律失常类型对于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至关重要。
二、心律失常处理的一般原则针对ICU患者的心律失常处理,有一些一般原则需要遵循。
首先,必须进行全面的评估。
这包括心电图监测、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相关实验室检查。
这些步骤有助于确定心律失常的原因和性质,帮助医生作出正确的治疗决策。
其次,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心律失常的类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对于一些轻度的心律失常,可以通过观察和保持患者的稳定状态来进行治疗。
而对于严重的心律失常,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手段以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三、房性心律失常的处理房性心律失常是ICU中常见的心律失常类型之一。
具体的处理方法根据房性心律失常的具体类型而定。
例如,对于房性早搏,如果患者症状轻微且心功能正常,可通过观察和规避诱因来进行处理。
而对于频发房性早搏或引起严重症状的房性心动过速,可能需要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或行消融术治疗。
四、室性心律失常的处理室性心律失常较房性心律失常更为严重,处理时需要更加谨慎。
针对室性早搏,如果患者症状轻微且心功能正常,可通过观察和规避诱因来进行处理。
然而,对于室速和室颤等严重的室性心律失常,必须立即进行紧急处理。
治疗手段包括除颤、抗心律失常药物和射频消融术等。
五、传导阻滞的处理传导阻滞在ICU患者中较为常见,常见类型包括窦-房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和束支阻滞等。
轻度的传导阻滞通常不需要特殊处理,只需观察患者病情。
急诊心律失常抢救护理常规
急诊心律失常抢救护理常规【评估】1.有无既往病因。
2.心律失常原因,包括心室期前收缩、阵发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心室颤动及二度、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3.监测心电图,判断心律失常类型。
4.有无心排血量减少的症状。
【急救护理】1.迅速平卧、吸氧、建立静脉通路。
2.遵医嘱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并观察疗效。
3.对严重心律失常进行监护,护士应熟悉监护仪的性能、使用方法,要注意有无引起猝死的危险征兆,一旦发现立即报告医师。
4.阿-斯综合征抢救配合。
(1)立即进行抢救,心脏按压,必要时气管插管。
(2)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按时正确给药。
(3)心室颤动时,积极配合医师做电击除颤。
5.心搏骤停抢救配合同心搏骤停抢救护理。
6.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较频,再次发作时间较短者,可用以下方法进行自救。
(1)刺激咽部,诱发恶心。
(2)深呼吸后屏气,再用力呼气。
(3)按压一侧颈动脉窦5-10so7.备好抢救物品,如除颤仪、临时起搏器等。
8.病人焦虑、恐惧情绪给予必要解释、安慰和心理上的支持,有利于患者配合治疗。
【病情观察要点及记录】L观察心电监护的心率、心律。
9.观察用药后的反应及效果。
要注意用药的途径、方式和速度。
10观察病人心理因素的改变,实施护理措施的效果评价。
11观察记录静脉输液局部皮肤情况。
【健康指导】1.积极防治原发疾病,避免各种诱发因素,如发热、疼痛、饮食不当、睡眠不足等。
2.适当休息和活动。
无器质性心脏病者应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调整自主神经功能,器质性心脏病病人可根据心功能活动情况适当活动,注意劳逸结合。
3.教会病人正确选择食谱。
饱食刺激性饮食、嗜烟酒等均可诱发心律失常。
给予低脂、易消化、清淡、富营养、少量多餐饮食。
4.保持大便通畅。
5.告知病人坚持服药的重要性,不可自行减量或撤药, 如有不良反应及时就医。
6.教会病人自测脉搏的方法,以利于自我监测病情。
7.定期复诊,以便及早发现病情变化。
8.加强锻炼,预防感染。
急诊危重心律失常的处理
心律失常是指心脏的电活动异常,这可能导致心跳过快、过慢或不规律。本 演示将介绍处理急诊危重心律失常的基本原则和常见方法。
心律失常的概述
心律失常是心脏电活动的异常表现, 可能导致心跳过快、过慢或不规律。
病因
心律失常的病因复杂多样,可能与心脏结构异常、 电生理紊乱、药物等有关。
监测
应急药物治疗心律失常
药物在处理急诊危重心律失常时起到关键作用,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应急药物: • 抗心律失常药物:如胺碘酮和普罗帕酮。 • 心脏辅助药物:如血管活性药物和强心药物。 • 抗凝药物:如华法林和阿司匹林,预防栓塞的发生。
心脏除颤术
心脏除颤术是处理室颤和心室颤动的主要方法,通过给予电击来恢复心脏正常的节律。
心电图监测是诊断心律失常的重要手段,可以帮助 医生确定心律失常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药物治疗
药物可以用来控制心律失常症状、预防复发,并改
心律失常的分类
心律失常根据电活动的异常类型和发生部位进行分类,常见的分类包括房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 失常和传导阻滞。
房性心律失常
由心脏上腔电活动引起,包括房颤、房扑等。
自动体外除颤器(AED)
AED是一种便携的除颤设备,用于非专业人员进行除 颤。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心脏电复律(电复律)
通过电击改变心律恢复到正常状态,常用于房颤和 部分室速的治疗。
心脏起搏术
心脏起搏术可用于恢复心室率、改善心脏传导,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起搏术:
• 单腔起搏器:通过植入持续激活心房或心室。 • 双腔起搏器:同时激活心房和心室,可以改善房室传导和心室率。 • 射频消融术:通过射频能量破坏心脏异常传导组织,用于治疗特定类
型的心律失常。
护理中的心律失常患者护理要点
护理中的心律失常患者护理要点心律失常是指心脏节律的异常变化,可以表现为心搏过快、过慢、不规则等情况。
对于患有心律失常的患者,护理十分重要,既要提供良好的护理环境,又要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本文将介绍护理中的心律失常患者的护理要点,并从心理、生理、环境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心理护理要点1. 了解患者情绪:心律失常患者常常伴随着焦虑、恐惧、不安等情绪。
护士应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给予安全感和支持。
需要细心聆听患者的抱怨和不安,帮助他们缓解紧张情绪。
2. 提供心理支持:护士要教育患者关于心律失常的知识,解释治疗方案,增加患者对疾病的了解,减轻不必要的恐惧感。
并可以配合心理咨询师进行心理支持,帮助患者调整心态。
3.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患者的心脏功能和病情变化,每次检查结果要及时告知患者,并对治疗方法的调整进行解释,让患者有信心并积极配合治疗。
二、生理护理要点1. 观察病情:持续观察患者的心率、心律、血压、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的变化,密切监测病情的波动。
对于出现突发心律失常或病情加重的情况,要立即采取相应的抢救措施并及时通知医生。
2. 处理并发症:心律失常可能引发症状,如胸闷、胸痛、头晕等。
护士要根据不同病情,给予不同的处理措施,如氧气吸入、卧床休息、心电监护等。
对于严重的心律失常,应立即进行除颤或给药。
3. 规律饮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护士应为患者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建议低盐、低脂、低咖啡因的饮食,避免摄取刺激性食物。
并鼓励患者多摄取富含维生素C、E等抗氧化剂的食物。
4. 心理平衡:心律失常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当进行有氧运动,避免疲劳和精神过度紧张。
鼓励患者进行心理放松训练,如深呼吸、冥想等,有助于降低精神压力,维持心理平衡。
三、环境护理要点1. 维持安静:心律失常患者对外界刺激较为敏感,容易受到恶劣环境的影响。
护士应保持病房的安静和整洁,降低噪音、灯光等刺激,为患者提供舒适的护理环境。
重症监护中常见快速心律失常的护理对策
重症监护中常见快速心律失常的护理对策发布时间:2021-07-01T11:41:46.970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14期作者:严明杰[导读] 目的:探究重症科疾病诊疗过程中快速心律失常病患的护理严明杰贵州省人民医院,贵州贵阳 550001摘要:目的:探究重症科疾病诊疗过程中快速心律失常病患的护理需求以及其相应的护理措施。
方法:通过抽签法完成我院重症科快速心律失常病患的筛选工作,研究所选取的时间范围为为2020年1月-2020年12月,共收录快速心律失常病患82例,通过硬币投掷法将82位快速心律失常病患分为两个小组,将其命名为研究组以及对比组。
对比组病患所接受的护理措施为重症监护科常规护理方式。
研究组病患所接受的护理措施为优质护理理念护理措施。
对两组病患心律失常病情诊疗前后的差异,病患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进行对比。
结果:接受诊疗后,接受优质护理的研究组病患心律失常病情的诊疗有效率显著高于接受常规护理的对比组病患,研究组病患的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结果也显著优于对比组病患,两组病患新心律失常诊疗有效率以及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本次研究在统计学领域具有数据分析意义。
结论:重症科运转过程中,对快速心律失常病患采取优质护理措施来完成病患的护理工作,病患的病情能够得到有效的改善,同时病患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也能够得到显著提升,优质护理措施的应用对于重症科护理质量的提升有着显著改善效用,建议在重症科护理工作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重症科;护理工作;快速心律失常;护理措施;护理效果引言:在医疗机构运转的过程中,重症科担任着危重症病患的疾病诊疗工作,因此重症科诊疗效率的提升对于危重症病患生命质量的提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1]。
快速心律失常是重症科常见症状的一种,大部分危重症病患在接受诊疗过程中均会出现快速心律失常症状,为了提升危重症病患的存活率,在危重症病患接受诊疗的过程中,重症科护理部门就需要针对快速心律失常的影响因素制定制定相关的护理方案,减少危重症病患出现快速心律失常的概率,为病患的生命安全提供保障[2]。
重症监护中常见快速心律失常的护理对策
重症监护中常见快速心律失常的护理对策
魏海燕;陈颖;朱学敏
【期刊名称】《医药》
【年(卷),期】2017(0)S1
【摘要】目的:探讨重症监护中常见快速心律失常的护理对策。
方法:重症监护是指对收治的各类危重病患者,运用各种先进的医疗技术,现代化的监护和抢救设备,对其实施集中的加强治疗和护理。
以最大限度的确保患者生存及随后的生命质量[1]。
选取86例重症监护室中的快速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
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
对比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使用护理干预的方法对重症监护室中的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实施护理能够取得更加有效的护理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总页数】2页(P554-555)
【作者】魏海燕;陈颖;朱学敏
【作者单位】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3.5
【相关文献】
1.重症监护中常见快速心律失常的护理对策
2.重症监护中常见快速心律失常的护理对策
3.重症监护中常见快速心律失常的护理对策
4.重症监护中常见快速心律失常的护理对策
5.重症监护中常见快速心律失常的护理对策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症监护中常见快速心律失常的护理对策
摘要目的探讨重症监护中常见快速心律失常的护理对策。
方法100例重症监护室中的快速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
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
对比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使用护理干预的方法对重症监护室中的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实施护理能够取得更加有效的护理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重症监护;快速心律失常;护理对策
重症监护(intensive care)是指对收治的各类危重病患者,运用各种先进的医疗技术,现代化的监护和抢救设备,对其实施集中的加强治疗和护理。
以最大限度的确保患者生存及随后的生命质量。
重症监护能够对患者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但在重症监护的实际过程中能够发现,在实际对于患者实施护理的过程中,患者也会出现快速心律失常的情况,对于患者造成极为严重的危害[1]。
本院通过使用护理干预的方法对重症监护室中的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实施护理,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收集100例本院2014年1~12月收治的重症监护室中的快速心律失常患者。
男56例,女44例;年龄24~65岁,中位年龄46岁。
将所有患者隨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在临床上使用常规护理方法实施护理,观察组患者在临床护理的过程中通过护理干预的方法进行护理。
按照如下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护理。
1. 2. 1 治疗前准备对于快速心律失常患者,最为主要的治疗手段就是对患者实施药物治疗。
在此过程中,可以为患者至少准备5个半衰期的药物,并对于一些有着依赖性的药物,可以在护士的监护之下进行停药。
同时也需要对于患者实施快速的辅助检查。
在此过程中可以对于患者实施电解质、乙肝指标、血常规、胸片、肝肾指标以及心电图的检查,并需要对于患者准备好抢救药物以及抢救的仪器。
在此过程中,包括了抗心律失常药物、升高血压的药物、肾上腺素、呼吸兴奋剂、异丙肾上腺素以及硝酸甘油。
而在仪器方面,可以为患者准备血压监护仪、吸痰器以及除颤监护仪[2,3]。
1. 2. 2 心理护理由于在重症监护室中的患者已经对于自身的病情有着一定的了解,因此这一类的患者在临床上往往出现了焦虑甚至绝望的心理。
而临床上出现的快速心律失常更是对患者造成更为严重的打击。
在此过程中,患者往往会出现较为严重的恐惧心理,也无法较好的配合护理。
护士可以鼓励患者并
安慰患者,对于患者认真的做好解释工作,同时分散患者的注意力。
如有必要护士也可以鼓励患者,帮助患者减轻在临床上的恐惧以及焦虑的心理。
1. 3 疗效判定标准[4] 疗效标准为:显效:患者在经过护理后心率完全恢复正常;有效:患者在经过护理后心率有着一定的好转,但没有恢复正常;无效:患者在经过护理后心率没有任何的好转,甚至有一定的加重。
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见表1。
3 讨论
重症监护室是专门收治危重病症并给予精心监测和精确治疗的单位。
危重病医学是以危重病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相互结合为基础,以应用现代化的监测及干预性技术为方法,对危重病进行更全面的理解和通过对危重病有效的治疗措施而最终提高危重患者生存率为目的的医学专业学科。
即危重病医学是重症监护室工作的理论基础,而重症监护室是危重病医学的临床实践基地。
重症加强护理病房,即ICU病房,是目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对患者治疗的一种方式。
在ICU病房中,有着一些全新的医疗设备以及医院管理的体制,在此过程中,通过全新的医疗设备以及治疗方法,能够为患者提供一种及时有效并且全面的治疗,对于患者而言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2]。
尤其是在ICU病房中的床边监护仪、中心监护仪、多功能呼吸治疗机、麻醉机、心电图机、除颤仪、起搏器、输液泵、微量注射器等相关的仪器,能够帮助患者在实际的治疗过程中取得极为优秀的治疗效果[5]。
患者在出现了快速心律失常的情况后,可以对患者实施一种及时有效的护理方法。
在此过程中,通过针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护理,并为患者准备好充分的药物以及治疗仪器,能够较为完善的对患者进行护理[6-10]。
本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其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
综上所述,对于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宇萌.术前体位活动指导对预防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并发
症的影响.护士进修杂志,2012,27(20):1880-1881.
[2] 邓学军,许睿.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老年重度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心律失常的护理.实用医药杂志,2011,28(6):513-514.
[3] 刘华芬,王晓红,刘秀娟,等.冷盐水灌注大头电极导管消融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术中监护.护理学报,2006,13(11):42-43.
[4] 徐宇红.器质性心脏病合并快速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后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华夏医学,2004,17(5):663-664.
[5] 钟勇. 胺碘酮联合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危重症患者伴快速性心律失常临床疗效观察.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1,10(13):1016-1017.
[6] 刘文静,王阳. 冠心病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拒绝鼻导管吸氧的影响因素及健康教育效果.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5(3):278-280.
[7] 乔印涛,张雅. 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老年重度心力衰竭合并快速心律失常的疗效分析.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16):2140-2141.
[8] 陈燕梅. 母婴同室中新生儿安全问题分析与护理对策.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4,25(9):1302-1303.
[9] 何军,王英.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院内感染的预防护理.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12):305-306.
[10] 阳晓玲.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院内感染预防与护理管理方式研究. 中外医学研究,2014,12(27):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