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南海问题说到中国外交调整
南海问题与中国外交
西汉时出土的含有南海的地图
历史依据
汉武帝时期起中国开始较大规模地利用南海,宋 代以来中国海事发达、南沙群岛进入中国版图。 元爪战争时期元朝海军出行很远。 明清时期经营的层次更深,中国渔民甚至在中业 岛等一些岛上建房建水井而它国所无。南沙是中 国历史上长期的渔业区。二战结束时中国收回南 沙,驻军太平岛、中业岛、敦谦沙洲等并广泛巡 护,含九段线的中国地图被国际认可。 中国在南海的主权、主权权利、管辖权主张是在 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中国从汉朝(公 元前200年)开始就发现和逐步完善了对南海、 特别是南沙诸岛礁以及相关海域的管理。至今有 2000多年。
•
菲律宾领土主张、所占岛屿及依据
菲律宾对南沙群岛的领土要求基于专属经济区,沿海大陆架公约及 1956年探险队的远征考察。菲律宾占领的10个岛礁:中业岛、西月 岛、北子岛、马欢岛、南钥岛、费信岛、双黄沙洲、司令礁(沙洲)、 火艾礁和仁爱礁等。目前,菲已在所占岛礁上修建了两个小型空军基 地,将3个岛礁建成陆军基地,并改善所占岛礁设施,提高岛礁的防 御能力。 菲律宾声称主权的依据主要有两个:一是这部分岛屿原为“无主 岛屿”。二是这些岛屿离菲律宾最近,对菲律宾的国家安全与经济发 展至关重要。
(二)中菲争端
• 1970年9月、1971年7月,1980年7 月和1983年3月,菲律宾多次派出 军队侵占费信岛、马欢岛、中业岛、 西月岛、双黄沙洲和司令礁等9处属 于南沙群岛的岛礁。同时,在菲律 宾以西的南沙群岛所在海域积极展 开了海洋石油勘探活动。菲律宾于 1979年9月颁布第1596号总统法令, 将此前占领的西月、马欢等8个岛屿 命名为“卡研拉群岛”,宣布其主 权属菲律宾,为菲律宾巴拉望省的 一个独立自治区。菲律宾目前非法 将我国41万平方公里的海域划入其 版图。
从南海问题看中国的和平崛起
从南海问题看中国的和平崛起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尤其是近年来稳步推进南海战略,南海岛礁建设也已初步完成,相关国家受利益驱使,极力介入南海事务,企图搅乱地区局势,致使我海洋资源受掠、南海主权受侵、国家安全屏障受险。
南海争端一度成为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甚至还有菲律宾炮制的所谓南海仲裁案混淆视听,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中国在南海的维权问题变得复杂而艰难。
而南海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的一部分,神圣不可分割,如何有效缓和地区紧张局势,圆满解决地区争议,维护国家领土和主权完整,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我国崛起进程中必须要考虑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南海的地理和历史沿袭南海群岛海鸟群集,水产种类繁多,是我国海洋渔业最大的热带渔场,同时,南海海域也蕴藏着大量的矿藏资源,其中油气资源尤为丰富,有“第二个波斯湾”之称。
在地理位置上,南海有“亚洲地中海”之称,南沙群岛及附近海域与马六甲海峡仅一水之隔,扼太平洋、印度洋要冲,是我国海洋贸易及海军战略前出的重要通道。
因此,南海对于我国有重要的经济、军事价值。
据史籍记载,中国早在公元前两世纪的汉武帝时代,就发现了南沙群岛,唐、宋时期,中国渔民就已在南海海域从事海洋捕捞等生产活动。
明、清时期,中国政府明确将南沙群岛划归广东琼州府(今海南省)管辖。
大量历史史实都能证明,中国是最早发现命名、最早利用和最早管辖南沙群岛的国家。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及其他国际文件明确规定把被日本窃取的中国领土归还中国,其中就包括了南沙群岛。
在此后各国出版的地图中,也都将南海周边岛屿划归中国,并且在一系列的国际活动中,包括美国在内的广泛国际社会都承认中国对南海的主权。
二、周边地区对南海的掠夺自六七十年代迄今,我国南海岛礁及海域被周边国家侵占和分割,6国7方在南沙群岛形成对峙和角逐局面。
到1991年底,共有44个岛礁分别被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和文莱侵占。
南海丰富的渔业和矿产资源被大量掠夺,我国国家主权和安全受到了极大威胁。
当前的南海争端及中国外交政策
目前南海争端及中国的外交政策应对摘要: 南海诸岛及附近海域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然而,到了上世纪末南海却成了争议的焦点。
这主要是因为南海丰富的资源和独特的地理位置引起了周边国家的觊觎。
而海权问题历来是重大的战略问题,维护海洋利益和海洋主权,是中国走向世界、成为真正的大国的必要步骤。
南海问题绝不仅仅事关资源、领土或者主权的问题,更在于大国战略的实现、保证国家崛起的空间与长久的国家安全。
因而,南海问题所面临的也将不仅仅是东南亚国家,更在于美日印等国家。
然而进入21世纪后,南海争端再次加剧,面对南海乱局,我国应采取新的对策,如加强南海海空军建设,加强对南海的管控力量,尽早开发南海资源,加强与周边国家的政治互信等。
关键词:南海问题,争端,外交政策南海问题是涉及我国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以及外部安全环境的重要问题。
3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一半存有争议,如果不能收回,不仅丧失国土,而且国家命脉将沦于他手,民族崛起更将成为泡影。
因此,南海问题是中国21世纪崛起必须解决的问题。
而中国政府在南海问题上的一贯政策是“主权归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关于政策的提出、发展等与本文关系不大的地方不再论述)。
这一政策使争议双方有可能将注意力放到经济的优先发展上来从而有利于将双方引向和平解决争端的轨道上来,“共同开发”也可以避免南海问题被美日等国利用。
为此,中国在经济、外交上进行了不懈的努力,签订了中、菲、越《在南中国海协议区三方联合海洋地震工作协议》,发表了中越双方《联合新闻公报》,但从目前南海各国所发生的事端来看,这些条约、公报都只是象征性的,并没有实质的约束作用。
海诸岛目前被中国、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文莱、中国台湾控制。
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文莱等国家对于南海主要是看重石油及其经济利益,而美国日本印度等国家对于南海的战略位置则比较感兴趣。
而中国台湾与祖国大陆,在南沙问题上有着共同的利益和共同的语言。
就南海问题谈中国外交
就南海问题谈中国外交摘要中国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随着新中国的崛起,随之而来的就是来自外部的地区矛盾,为了遏制中国的崛起速度,总有些国家不断地挑衅,所以南海问题的矛盾越来越尖锐,不断有国家以各种荒唐的理由在中国南海挑起事端,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上中国坚定不变的立场,因此不得不以各种外交方式处理这些争端,通过在南海的典型案例分析及外交部的发言可以看出,中国的立场是很清晰,明确,不会改变的。
关键词:中国南海;外交部;主权;和平0.序言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已经更加紧密的与世界联系在一起,逐步成为世界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2l世纪中国将进一步以一个市场大国、文明大国和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这既取决于我们国家整体实力,又取决于我国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即国际战略决策力和执行力。
所以中国首先应以最基本的国家安全为准,以和平外交的方式维护国家的主权,以到达不战而驱人之兵。
1.南海问题简述中国南海是中国南方那个被陆地大体围绕的整体水域,北靠中国大陆和台湾岛,东接菲律宾群岛,南邻加里曼丹岛和苏门答腊岛,西接中南半岛和马来半岛,西方国家习惯称之为南中国海。
中国南海被中国于秦汉时代发现,后来陆续有中国人都在南海活动,捕鱼生活,唐代时期被正式纳入中国版图,明朝时期设立管理机构。
在南海拥有四千多个岛礁,主要集中在东沙群岛,中沙群岛,西沙群岛,南沙群岛。
拥有大量的油气资源,初步估计有上百亿吨的油气,比北海和东海的两倍还要多。
拥有无数的生物资源,还含有大量的可燃冰,综合看来南海拥有的资源占中国国土资源的三分之二。
南海是中国走向世界的交通要到,与多个国家领土接壤,由于其自然资源丰富,地理优势独特,因此在这个和平发展年代极容易国与国之间的矛盾。
总体看来南海争端主要有三个:一是岛屿的领土主权争端,二是海域的划分,涉及国家的主权权利和资源,三是南海航行问题。
南海主权问题演讲稿200
南海主权问题演讲稿200利剑出鞘捍卫主权南海这片曾经平静的海域,是中国人民最早发现并开发的,我国在长达两千年时间的跨度里对南海实施主权管辖的客观事实不容质疑,我们不仅有历史文献记载和考古依据,对南海的主权还符合传统国际法“发现”与“无主地先占”原则,中国对南海群岛拥有完全的主权。
但是,南海周边国家不顾上述证据,竟然公开宣称对南海拥有主权,这些国家公然侵犯我国主权和领土,使南海问题复杂化,这到底是为什么?我想有下面几个方面的原因:第一,丰富的油气资源使周边各国疯狂。
第二,南海的战略地位使相关国家垂涎。
第三,有关国家借南海争端扩军,妄想做地区大国。
第四,霸权帝国在背后推动南海问题国际化。
我们需要和平的发展环境,不想也不忍与任何国家任何地区任何人为敌、交手。
我们只想“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我们长期奉行“外倡和平共赢,内举和谐发展”的政策和理念。
然而,一些人,一些国家,居然以小犯大,以弱凌强,把我们的退让当做软弱。
毛泽东同志说过,“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邓小平同志讲过,“主权问题是不能谈判的”;江泽民同志曾坚决地指出,“我们有决心、有信心、有能力捍卫国家主权”;胡锦涛同志面对汶川大地震气壮山河地宣布:“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位卑不敢忘忧国!结合现实乱局,要想在短时期内彻底解决南海问题实属不易,但绝不能隐忍不发,现在要紧的是早作打算,积极争取主动权,做好一切充分准备。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出席第六届东亚峰会上再次阐明中方关于南海问题的立场,他说,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基本立场和主张是明确的、一贯的。
XX年,中国与东盟国家签署了《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确定推动务实合作,并为最终达成“南海行为准则”而努力。
这是东盟国家与中国的共同意愿。
以协商和谈的方式解决,这是《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的共识。
但是,南海各方并没有完全遵守宣言达成的共识,越南积极拉拢印度这个不沾边的国家参与国际开发,菲律宾仗着美国盟友撑腰声称诉诸联合国讨说法。
南海问题的实质与挑战心得体会
南海问题的实质与挑战心得体会中国在南海拥有历史性权利是不争的事实,这是在中国千百年来在开发、经营和管辖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的过程当中逐步形成的,并有大量的历史证据作支撑,欢迎阅读本文,更多优质内容,欢迎关注网。
南海问题的实质与挑战心得体会历史上,中国最早发现、命名、开发南海诸岛,长期、和平、有效地对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实施行政管辖,建立了对南海诸岛的主权和相关海洋权益。
二战期间,日本一度非法侵占我国南海诸岛,并将南海诸岛更名为“新南群岛”,划归台湾总督府高雄州高雄市管辖。
1945年二战结束之后,根据1943年《开罗宣言》和1945年《波茨坦公告》的有关规定,中国政府于1946年恢复对南海诸岛行使主权。
直至20世纪70年代初,南海周边国家并没有对中国拥有南沙群岛的主权提出异议,南海局势是平静的,没有所谓的“南海问题”。
此后,一些南海周边国家开始对中国南沙群岛的岛礁提出领土要求,甚至非法侵占部分岛礁,由此导致南沙群岛领土争议。
这些国家还依据《公约》,提出了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主张,这些海域主张覆盖的范围相互重叠,从而形成了南海部分海域的划界问题。
南海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大致是:第一,20世纪60年代末,在南海地区发现了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1968年,联合国亚洲暨远东经济委员会亚洲外岛海域矿产资源联合探勘协调委员会发布的勘察报告指出,越南沿岸邻近海域、南沙群岛东部和南部海域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1969年,美国海洋调查船“亨特号”在南海进行地质调查,并宣称探明南海大陆架上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
1973年,世界范围内的第一次石油危机加深了人们将石油看作一种战略资源的认识。
南海的资源前景极大地刺激了越南、菲律宾等国。
越、菲等南海周边国家开始加大蚕食中国在南沙群岛及相关海域权益的实际动作,并陆续提出领土和海洋权益主张。
第二,《公约》的诞生及其创设的新制度,导致海域划界争议加剧。
其中专属经济区制度与南海问题的产生有直接关联。
中国在南海争议中的外交策略研究
中国在南海争议中的外交策略研究中国在南海争议中的外交策略研究南海是一个历史悠久、地缘重要的海域,也是中国的领土和海洋权益。
然而,南海争议问题一直存在,尤其是在近年来,由于国际政治、经济和军事形势的变化,南海争议问题更加复杂和敏感。
中国在南海争议中的外交策略备受关注,本文将对其进行研究。
一、中国的南海政策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基本立场是,坚持依据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原则,维护自身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维护南海地区的和平稳定。
中国主张通过双边谈判和协商解决争端,同时也支持东盟国家通过“南海行为准则”等机制进行合作和协商。
二、中国的外交策略1. 主张和平解决争端中国一贯主张和平解决争端,反对使用武力或威胁使用武力。
中国认为,通过协商谈判可以找到互利共赢的解决方案,维护南海地区的和平稳定。
2. 坚持双边谈判中国主张通过双边谈判解决争端。
中国认为,双边谈判可以更好地维护各国主权和海洋权益,也可以更好地保障各方的安全利益。
3. 推动“南海行为准则”中国支持东盟国家通过“南海行为准则”等机制进行合作和协商。
中国认为,这是维护南海地区和平稳定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地区合作的重要手段。
4. 加强与周边国家关系中国积极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推动地区合作。
中国主张通过加强经济合作、人文交流等方式,增进各国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信任,从而推动解决南海问题。
三、中国的外交成果1. 推动“南海行为准则”中国与东盟国家达成了《南海行为准则》框架下的“单一磋商文本”,为推动“南海行为准则”制定奠定了基础。
2. 与越南达成渔业合作协议中国与越南达成了渔业合作协议,为解决渔业争端提供了实际措施。
3. 与菲律宾达成“黄岩岛渔民暂停捕鱼协议”中国与菲律宾达成了“黄岩岛渔民暂停捕鱼协议”,缓解了两国之间的紧张局势。
四、展望未来中国将继续坚持和平解决南海争议问题的基本方针,推动通过双边谈判、协商和平解决争端。
同时,中国还将继续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推动地区合作,为维护南海地区的和平稳定做出贡献。
中国解决南海争端的外交政策
中国解决南海争端的外交政策近来,中国因南海争端与越南关系极其紧张。
前段时间越南派特使来华,中越关系有所缓和。
2011年6月28日,美国和菲律宾又展开联合军事演习,虽然美菲双方称此次军演与中国无关,是事先安排的。
但南海局势也是有所升温。
那么到底南海风波怎么了,中国的周边外交又出了什么问题?南海问题可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近日,印度和越南宣布将联合进行南海石油开采,使得本已复杂的南海问题又添“新患”。
而对于中国海军实力不断强大是针对南海问题相关各国的说法也愈炒愈火,甚至有人猜测中印之间将因南海石油问题而爆发战争。
美国《外交政策》20日发表文章称,诸方猜测实属臆想,中国解决南海问题根本不需要通过武力威慑。
文章称,在南海石油开采问题上,菲律宾不断地同中国“耍手段”,越南和印度也是这样。
而中印之间是否会因为能源问题而爆发战争也成为各方猜测的焦点。
南海是世界上的能源聚集区之一,因此,谁有权开发这块蕴含着丰富石油和天然所的“藏宝地”一直备受关注。
中国一直宣示自古以来就对基本上整个南海和东海拥有主权,但是,也一直面临着来自汶莱、日本、马来西亚、菲律宾和越南等国的竞争。
没人知道这片海域下是否真的埋藏着矿产资源。
但是,这里却真真切切地引发一场“石油危机”。
中国作为世界大国的崛起也陷入这场纷争中。
关于中国海军建设的目的,卡普兰曾写道:“首先,中国对能源的需要刺激了它的外交政策和国家安全政策,中国需要能源来支撑它不断增长的、不间断的经济发展。
尽管中国的增长集中在煤炭、生物能源、核能和其它能源领域,但中国同样需要石油和天然气……同时,中国的领导层也看出如果仅依靠进口石油产品,这将会成为中国未来的一个压力,也会成为竞争对手可能利用的工具。
如果你来管理中国,肩负着上亿人民对能源的需要,你也会付诸建立一个可信赖的海军来保护自己在印度洋和西太平洋的商船队伍。
”一、南海问题的由来中国对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中国最早发现、命名南沙群岛,最早并持续对南沙群岛行使主权管辖。
南海问题
南海问题近来,我国的海防由北到南,都出现了一些岛屿问题和能源开发问题的纷争。
在东海,韩国济州道议会农渔畜与知识产业委员会当日通过条例案,将1月18日定为苏岩礁日。
日本对中国钓鱼岛早已虎视眈眈,并且实际控制着钓鱼岛。
在南海,所有环南海诸国,都对南海提出领土要求,并且都出兵占领南海大片岛礁。
南海自古以来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我国的南大门,本文重点分析南海问题的现状、历史由来和解决南海问题的策略。
南海的历史与目前现状首先我们看一看南海的历史和地理位置。
南海总面积350万平方公里,有大小200多个岛礁组成,岛屿大都狭小。
南海诸岛根据地理位置,分为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
其中面积最大者为东沙岛,面积12平方公里,其他各岛面积要小得多,其中西沙最大永兴岛1.85平方公里,南沙最大岛屿太平岛0.4平方公里。
据史籍记载,中国早在公元前两世纪的汉武帝时代,通过航海实践发现了南沙群岛。
唐、宋以来,中国人民已在南沙群岛生活和从事捕捞等生产活动。
宋代,中国将南沙群岛命名为万里石塘;在此之前的汉代,泛称包括南沙群岛在内的南海诸岛为崎头;在此之后至清代,又有万里长沙、千里石塘、石塘等名称。
明、清时代,中国政府明确将南沙群岛划归广东琼州府(今海南省)管辖。
目前,实际控制情况是:东沙群岛,由台湾实际控制。
西沙群岛,经过1974年西沙海战,由解放军控制。
中沙群岛,仅露出水面的黄岩岛,目前中国和菲律宾都没有驻军。
南沙群岛,情况则要复杂的多。
南沙群岛(古称"万里石塘"西方称Thespuyslyis-iands)位于北纬3°37至11°55′,东径109°43′至117°47′,南北长大约550海里,东西宽约650海里的海域;西起万安滩,东至海马滩,北至雄南滩,南至曾母暗沙,总面积达24.4万平方米海里(约合82万平方公里)。
南沙共有230多个岛屿、沙洲和礁滩,其中能露出水面的有36个。
南海争端与中国的外交策略
南海争端与中国的外交策略南海争端与中国的外交策略引言:南海是世界上重要的海洋地区之一,拥有丰富的资源和战略位置。
然而,南海争端的存在给地区和平与稳定带来了挑战。
作为南海问题的核心国家之一,中国在解决争端和维护地区稳定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文将探讨南海争端对中国外交策略的影响,并分析中国在争端解决和地区合作方面的外交措施及其效果。
一、南海争端的背景1.争端涉及的国家和地区南海争端涉及的国家包括中国、菲律宾、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文莱等,而地区包括南海诸岛、黄岩岛、钓鱼岛等。
2.争议焦点南海争端的主要争议焦点包括领土争端、海洋权益争端和资源开发争端。
各方在南海存在领土主权、海洋划界和资源开发等不同的主张,这导致了争端的产生和激化。
二、中国的外交策略1.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中国外交策略的首要目标是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中国坚决主张自己对南海诸岛的主权,强调南海争端应通过对话协商解决,主张各方通过和平手段解决分歧。
2.和平发展和共同繁荣中国外交策略的另一个重要目标是和平发展和共同繁荣。
中国主张通过与周边国家加强合作,推动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为各国提供了更多机会,也为地区合作提供了新的平台。
3.多边外交和国际合作中国外交策略的第三个特点是多边外交和国际合作。
中国主张通过国际法和国际组织来解决争端,强调通过谈判和对话来解决分歧。
中国积极参与东盟地区论坛、东盟外长会议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等国际机制,与各方进行沟通和协商。
三、中国的外交措施及其效果1.通过对话和协商解决分歧中国将对话和协商作为解决南海争端的首选方式。
中国与周边国家建立了政府间磋商机制,积极参与东盟与中国、东盟地区论坛等多边对话平台。
中国与菲律宾、越南等国家进行了一系列领导人会晤,通过对话协商建立了一些共同的原则和机制,为南海问题的解决打下了基础。
2.推动地区合作和共同开发中国积极推动地区合作,通过发展经济合作、共同开发等方式来促进南海地区的繁荣稳定。
南海问题与中国的对策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总第112期)编者按: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
我国拥有38万平方公里的领海和约300万平方公里的管辖海域,其中南海占总海域面积的70%。
南海关系到中国的生存空间和长远发展,无论政治、经济、军事意义都非同小可。
南海争端直接涉及到7方6国,存在复杂的地缘政治关系。
海南大学法学院部分教师在海南省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资助课题项下撰写的论文,讨论了 南海问题 及其所形成的复杂的国际关系,中国的南海政策及解决南海问题的对策,并分别就南海海权的确定、南海海上安全保障、南海环境保护等具体法律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信他们的研究有助于学界对南海问题的更有建树的深入研究。
南海问题与中国的对策邹立刚(海南大学法学院,海南海口570228)摘 要:南海对于中国政治、经济、军事意义重大。
南海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资源决定了其复杂的地缘特性、重要的战略地位、激烈的海权争夺。
中国与南海地区邻国关系密切同时又存在着敏感的南海问题。
区外大国遏制中国的政策掣肘着中国和平解决南海问题。
中国一贯奉行和平的外交政策。
只有依靠强大的综合国力,才能最终解决南海问题。
关键词:南海问题;海权争夺;大国介入;中国对策中图分类号:D 9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951(2009)01-0158-04一、南海及其地位南海亦称南中国海,是指位于北纬23 27 至南纬3 00 ,东经122 10 至东经99 10 之间的海域,总面积约350万k m 2。
中国地图右下角标有9条断续的国界线,有 九段线 等称谓, 九段线 内岛屿面积约13k m 2,海域面积约260多万km 2。
南海对于中国政治、经济、军事意义重大。
(1)南海关系到中国的生存空间和长远发展。
中国人均陆地面积为0.008k m 2,远低于世界0.3k m 2的人均水平,用占世界7%的耕地面积养活占世界22%的人口[1]。
而中国的人均海洋面积和资源等都低于世界人均水平[2]。
中国南海问题之我见
中国南海问题之我见一:南海的地位环境最近一段时间,中国南海问题越来越受到众人的关注,在这个问题上我也想发表些自己的见解。
我们都知道,南海,也称南中国海,位于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
海域面积共35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第三大海。
域内包括海上通道、岛屿、海峡水域。
南海地区北有台湾海峡,西南有马六甲海峡,连接西北太平洋和印度洋,形成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海上要道。
按国际海洋法规定属于我国的管辖范围约为210万平方千米,相当于我国海洋国土面积的2/3。
南海是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通道,巴士海峡、龙目海峡、马六甲海峡等构成了全球仅次于地中海的第二大海上通道。
它是西欧-中东-远东海运、空运航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联系东南亚、南亚、西亚、非洲及欧洲的必经之地。
其中,最具战略影响力的是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的马六甲海峡。
该海峡全长约600海里,沿岸有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等国家。
每天有200艘以上的货轮进出马六甲海峡,其中载运的石油绝大多数运往中国、日本和韩国。
从南下印度洋的方向看,几乎所有通过南海的空中和海上航线都要通过南沙群岛。
随着中国石油进口总量和对外贸易额的激增,每年至少有80%的石油运输和70%的外贸运输需要航经南海。
根据统计,世界一半以上的超级油轮都要经过该水域。
马六甲海峡和南海地区相关航道安全与否,直接影响到中国海上贸易航线和能源运输是否安全。
南海同时也是世界液化天然气最大的产区和贸易区,因此,南海对于我国的能源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南海蕴藏着丰富的海洋资源,尤其是油气资源储量巨大。
二:南海问题的现状在20世纪60年代之前,中国在南海的主权权益基本未受到严重挑战。
20世纪60年代末,联合国组织了一次从黄海到南海的科考活动。
一位美国科学家对东海和南海丰富的自然资源,特别是石油、天然气资源惊叹不已,惊呼这一海域为“第二个海湾”。
此后,东海、南海的不少周边国家都陆续提出主权要求,尤其是一些东南亚国家,甚至开始出兵抢占南沙群岛的岛屿。
从中越问题看中国外交
从中越问题看中国外交班级:工管102班学院:商学院学号:1023200202姓名:林晓菁近几个月来,中越南海问题闹得日益热烈,中越关系越来越紧张,甚至有人猜测两国可能采用武力方式解决纠纷。
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都知道南海素来是中国领海的一部分,是我国海域不可分割的。
中越南海问题犹如台湾问题,维护祖国统一和促进领土完整是中国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而如今越南、菲律宾等东南亚效果均觊觎中国南海领域,无非是看中南海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其他海洋资源。
或许我们可以说这些国家的背后有着一群更加坚强的后盾,比如说美国。
我们不可能大张旗鼓地说,各国与中国的南海之争是美国和一些西方大国挑起的,但其实大家内心都很清楚,这些东南亚小国敢作威作福,必然与他们脱不了联系的。
日前,越南领导人的特使来华访问,中越双方进行会晤。
双方表示,健康稳定发展的中越关系,符合中越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也有利于本地区的和平、稳定与发展。
双方强调要坚定不移地按照“长期稳定、面向未来、睦邻友好、全面合作”的方针和“好邻居、好朋友、好同志、好伙伴”的精神推动中越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不断向前发展。
越南领导人的特使来华释放了一个希望以和平谈判的方式来解决南海争端的信号,中越双方如能因此就南海纠纷问题举行和平谈判是好事,毕竟战争对两国人民都是伤害,可关键问题是越南还应首先拿出诚意,不能一边和中国谈判,另一边仍然进行着侵犯中国主权的行为,继续疯狂的掠夺我国的石油资源。
此次中越南海纠纷问题,中国是受害一方,越南要是真有诚意来解决纠纷而不是来放烟幕弹的话就应该首先停止一切侵犯中国主权的行为,否则,来谈判就是忽悠,扯皮。
虽然这次越南主动来访,但是我们不得不怀疑他的诚意。
南海问题的纠纷由来已久,中越间也谈了几次,可结果怎样?越南依然是我行我素,丝毫不考虑中国的感受,如今,中国忍无可忍了,要动手了,越南却又要来谈判了,前些时日越南不是还在武力叫嚣吗?征兵令也发了,购买武器装备的订单也下出去了,如今怎么转向啦?是不是觉得这次没有恐吓住中国就又玩起老一套谈判来了?这180度的大转弯转的也太快了,根绝越南以往的一贯行为,不能不令人怀疑此次越南人的动机。
如何看待当前中国的外交立场和对外政策—以南海问题为例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谢谢观赏
南海的图片
南海对我国的安全战略意义
• 南海是联系中国与世界各地非
常重要的海上通道,同时也是 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海上走 廊。从军事战略上而言,控制 了南海岛礁,就意味着直接或 间接的控制了从马六甲海峡到 日本、从新加坡到香港、从我 国广东到菲律宾马尼拉,甚至 从东亚到西亚、非洲和欧洲的 多数海上通道。
政府对南海问题的态度
• 中国主张有关各方在南沙问题上采取克制、冷静和
建设性的态度。近些年来,越南、菲律宾等出兵强 占南海一些无人岛礁,摧毁中国在南沙无人岛礁所 设主权标志,抓扣或以武力驱赶我在南海作业的渔 民,对此,中方始终坚持通过外交渠道,以和平方 式与有关国家商讨解决有关问题。
•
我的观点
• 对于目前有争议的南海主权问题,
• • •
•
西沙海战,夺回了西沙群岛, 划归海南省管辖。 1988年,与越南在赤瓜礁海战, 控制了赤瓜礁等七个南沙岛礁。 1992年,公布领海法。 1997年,重申南海U形领海线及 其内之所有岛礁之主权。 2007年,国务院批准设立海南 省三沙市(意为西沙、中沙、 南沙),管辖南海各岛屿。
政府对南海问题Leabharlann 态度班级组员如何看待当前中国的外交 立场和对外政策
——以南海问题为例
南海地图
南海的资源
• 西南中沙群岛海域的海底资源十分
丰富,尤其是海底石油和天然气储 量巨大。数据显示,南海海域有含 油气构造200多个,油气田大约有 180个,大概在230亿至300亿吨之 间,相当于全球储量的12%,我们 称之为“第二个大庆”。
南海问题之我见——形势与政策论文
南海问题之我见——形势与政策论文在本月8日举行的中国外长记者会上,南海问题再度成为焦点。
面对外媒轮番“进攻”,中国外交部长王毅祭出详实的论据、形象的手势和有力的语调,配合一连串的“不”给出中国的态度:南海军事化的指责中国“不背锅”、航行自由“不等于”横行自由、变味的仲裁中国“不奉陪”、搅浑南海局势中国“不答应”、针对南海所有图谋都“不会有结果”。
长期以来,古老的中华民族世袭陆土,依赖耕耘,形成了以陆为生的传统习惯和根深蒂固的大陆观。
明朝中叶之后,正当欧洲殖民主义列强纷纷东涌之时,中国的统治者竟然下达了“不许片板下海”的禁海令。
禁海不仅限制了对外贸易,限制了明朝以来资本主义萌芽的生长,而且还严重阻滞了海权思想的发展。
一直到近代,我国的海防和海权思想,留给人们的始终是沉痛的教训。
历史表明,拥有海权则兴,失去海权则衰!中国需要海权,但作为陆海兼备的大国,更应该注重海陆权并重。
毋庸置疑,海洋既是大陆的自然延伸,也是大陆的战略屏障,凭借岛礁和海上平台设施可使海上纵深进一步加大;而大陆则是海洋的战略后方,是其坚实的依托,陆基设施或力量能给海上力量以强大的支援。
南海身处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经济发展最迅速的地区之一,位于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十字路口”,是连接欧、亚、非、大洋洲等地区的重要国际海上枢纽和商业往来的交通命脉。
而人类对南海的地理认识是一点点累积起来的。
我国古代航海家在一次次途经南海的通商活动中,对于南海哪里有岛屿,哪里有暗礁,从一无所知到渐渐明晰,使南海开始有了自己的地理坐标。
而我国的渔民也在一次又一次出海打鱼时摸清了南海的气候,何时会吹东北季风,什么时候会来台风,甚至南海岛礁的数量也渐渐趋向准确。
早在1947年,中国政府特别颁布了关于中国南海的海疆线的法令,宣布了南海岛礁沙洲的名称和位置,并绘制了正式地图,得到世界各国的承认,尤其是中国周边的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它们当时都是承认这个传统海疆线的。
期末论文——浅析中国对东南亚地区的外交策略
浅析中国对东南亚地区的外交策略西南交通大学电讯刘祺【关键词】东南亚外交南海问题新安全观【摘要】在南海问题日益复杂的背景下,中国与东南亚各国的外交的重要作用在这一时期愈加凸显,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因此中国提出了新安全观,并在其指导下加强与东南亚各国的平等对话,加强区域合作与互利互惠。
当我们从新世纪中国发展的对外战略全局来认真审视,可以发现,在中国的外交棋局中,东南亚可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子,因为它是中国发展的核心地缘政治区域。
大部分东南亚国家和中国接壤,政治、经济、文化、安全的关联最为紧密,随着新世纪国际形势的深入发展,东南亚地区对我国政治、经济和安全的战略意义将会日益凸显出来。
近年来,中国一力秉承“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积极致力于发展与东南亚国家的友好关系,采取睦邻友好的外交政策,促进亚太地区的和平发展。
本文将尝试从“新安全观”和南海问题的大背景下简要分析中国在新形势下对东南亚的外交策略。
一、东南亚地区对中国发展的战略意义东南亚是世界地缘战略格局中的重要地缘枢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
首先,东南亚地区与中国的南部沿海相接,作为中国周边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地区的安全稳定与否对中国有重要影响。
从地缘环境上看,东南亚地区是中国的重要战略屏障和能源基地,近年来,随着中国与周边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的不断发展和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提高,维护该地区的和平、安全,有助于形成一个和平稳定的周边安全环境,从而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的保障。
其次,东南亚地区是中国在新世纪打破美国战略围堵的重要突破口。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取得了飞速发展,综合国力有了大幅提高。
中国的飞速发展和国际影响力的不断增强引起了美国的高度警惕,使它将中国视为潜在的战略对手,从美国在冷战结束后便开始的战略东移可以看出这一点。
表现在具体行动上,就是近年来不断加强对中国周边地区的渗透,利用中国周边国家和地区影响并牵制中国发展,在中国周边形成一个战略包围圈,借以控制中国对外联系的通道,并挤压中国的发展空间。
最新 从南海问题看中外关系-精品
从南海问题看中外关系一、南海问题的现状中国目前在南沙仅占有9个岛,未在南海打出一桶油,竖起一座井架。
而其它各国不仅在占有的岛礁上建成永久标志性建筑还派兵驻守,吸引外资肆虐的掠夺南海资源。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所有缔约国必须在2009年5月13日前向联合国提交大陆架划界方案,否则相关要求不予承认。
这一规定又给了那些非法占据我国南海诸岛的国家一个取得国际承认的机会。
菲律宾通过《领海基线法》,将黄岩岛和南沙部分岛屿划入自家版图;马来西亚总理登陆南沙弹丸礁“宣示主权”;越南政府先是抗议我旅行团前往西沙群岛,又任命了西沙群岛主席。
美国调查船被围堵事件一波未平,驱逐舰“钟云”号赶来护航一波又起,短短一个月内,中国海疆频频告急,围绕南海岛屿、领海和专属经济区的明争暗斗,让这一海域的局势变得越来越复杂和诡异。
二、从南海问题看中外态度(一)中国中国在南海问题上,一直采取“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主张。
在70、80年代,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建交时,邓小平在同对方领导人会谈中就处理南沙群岛争议提出了这项合理主张。
当然,除“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外,邓小平同志还阐述了“主权属我”的立场。
实质上,“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其基本含义是:1、主权属我;2、对领土争议,在不具备彻底解决的条件下,可以先不谈主权归属,而把争议搁置起来。
搁置争议,并不是要放弃主权,而是将争议先放一放;3、对有些有争议的领土,进行共同开发;四,共同开发的目的是,通过合作增进相互了解,为最终解决主权的归属创造条件。
本着这样的原则,中国与有关国家多次就南海问题进行磋商,交换意见,力争达成广泛共识。
对于某些国家的无理行径,中方始终坚持通过外交渠道,以和平方式解决有关问题。
这充分体现了中国维护地区稳定和双边友好关系的诚意。
中菲、中越、中马等国的双边磋商机制正在有效运行,对话取得不同程度的积极进展。
在中国——东盟高官磋商、中国——东盟对话会中,双方也就南海问题坦诚交换意见,一致赞同以和平方式和友好协商寻求问题的妥善解决。
南海问题解决途径及我国态度
我国对南海问题的态度刘楠来介绍说,南海诸岛及其周边海域(这里应是指领海)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我国还可以在其中较大的岛屿周围划定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
其他国家应当尊重我国的这些权利,而不能侵犯。
周边国家的管辖海域与我国的管辖海域发生重叠的争议,需要通过协商谈判来解决。
我国早就提出,应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根据包括《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在内的国际法,通过协商谈判,和平解决。
南海争端的主张在争端解决前,可以先搁置争议,共同开发。
解决南海争端的途径刘楠来说,解决国与国之间的争端通常有三种方法,战争方法,政治方法,法律方法。
在20世纪前,用战争手段解决争端被认为是合法的手段。
1928年巴黎非战公约已经禁止使用战争作为解决争端的方法。
1945年的《联合国宪章》更明确规定在国际关系中不得使用武力或武力威胁,必须使用和平方法解决国际争端,只有在自卫和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这两种情况下才可以使用武力。
我国一贯实行和平外交政策,所以采取战争手段解决南海问题是不可取的。
政治方法主要是指协商谈判,这是国际社会用来解决争端的基本办法。
这也是我国确定的解决南海问题的基本办法。
但从实践看,用这个办法不是很容易。
目前,我国与其他国家还没有正式开始南海问题的谈判。
法律方法又分两种。
一是国际仲裁。
根据1899年的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公约,国际上设立了常设的仲裁法院,设在海牙的和平宫,与联合国国际法院在一起。
争端当事国可以协议组成一个仲裁法庭。
仲裁庭做出的仲裁是有约束力的。
这方面有不少成功的例子。
二是通过国际法院的国际司法解决。
联合国国际法院是二战后根据《联合国宪章》成立的,有15个法官,是由联合国大会、安理会选定的。
从实践来看,有不少国家都将有关争端提交国际仲裁或国际司法解决,并接受其裁决结果,认为这是一种比较公平的解决争端的方法。
我国至今不主张把涉及国家主权和领土等方面的争端提交第三方裁决解决。
随着主客观形势的变化,我个人认为,将来未必不可以考虑,利用法律方法来解决南海争端。
简析中国解决南海争端的外交政策
简析中国解决南海争端的外交政策中国对南海的主权是无可争辩的,但为什么南海争端却持续不断呢,而且呈愈演愈烈之势。
总的看来是以下两点原因:一,觊觎南海航运的控制权;二,对南海资源的垂涎。
要解决南海争端,对不同国家要有不同的政策。
对于美国,首先是中国惯用手段,外交官表达不满,一一反驳美国所谓的航海不自由及采用多边机制解决南海问题的言论。
其次,应由军方表达对美国在南海任何的军事行动的不满,并实施相应的小报复措施。
最后是政府在朝鲜问题与伊朗问题上用于美国合作的方式,要求美国在南海问题上更多的与我国合作。
在应对日本和印度,不仅要警惕他们对南海相关各国在军事上的合作,而且要在东海及藏南地区采取更加强硬的态度,使他们有心无力在南海搅混水。
最重要的是对东南亚各国的策略。
与我国在南海有领土争端的国家有:越南、菲律宾另外,要对他们的这种嚣张气焰适当打压,军方要适时告诫他们,有美国背后并不可靠。
、马来西亚、印尼、文莱五国。
2002年,我国与东盟十国在柬埔寨共签《南海各方行为宣言》。
这一宣言是中国与东盟签署的第一份有关南海问题的政治文件,对维护中国主权权益,保持南海地区和平与稳定,增进中国与东盟互信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这份宣言的要点包括“直接有关的主权国家通过友好磋商和谈判,以和平方式解决它们的领土和管辖权争议,而不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以及“各方承诺保持自我克制,不采取使争议复杂化、扩大化和影响和平与稳定的行动,包括不在现无人居住的岛、礁、滩、沙或其他自然构造上采取居住的行动,并以建设性的方式处理它们的分歧。
此后南海问题确实得到了一定的缓和,但最近由于美国、日本等国不断的参与,南海问题的解决又出现的不少麻烦。
尤其是越南和菲律宾两国,仗着有美国的口头承诺,态度愈加蛮横。
对此我国要同他们继续进行一对一的谈判,防止他们在东盟内部达成一致或把美国拉进谈判,这样对以后得谈判更加不利。
同时在经济上采取一定措施,让他们明白他们的发展离不开我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南海问题说到中国外交调整
岛及澳大利亚周边,而夏威夷群岛则是第三岛链。
“ 二” 就是指美国的“ 双锚”。
北锚是指美日军事同盟,南锚则是指美澳军事同盟。
“ 一” 就是指美国对中国形成的一个包围圈。
不论这个包围圈是何种形状,它确实是存在的。
近年来我们看到,美国在东南亚已经取得了菲律宾、印尼等国的十余个军事基地准入权。
最近,南海出现风波,美国立刻提出把它的濒海舰派到新加坡的樟宜港。
在南亚,美国与印度结成战略伙伴关系。
在中亚,美国有18 个军事基地,最近的距离新疆250 公里。
蒙古目前更是在实行“ 第三邻国战略”,把美国作为第三邻国与之进行联合军事演习。
在东北亚,美国更有美韩军事同盟、美日军事同盟存在。
美国还在我周边水域部署了侦察我潜艇和水面舰艇的声纳阵,频频与我周边国家进行大规模的军事演习。
因此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不论美国意图如何,这个包围圈已经事实存在。
从南海问题说到中国外交调整□阎学通现在部队中有一句话特别火—“ 不战而屈人之兵”。
但是,——很多人把孙子这句话误解为不使用武力。
孙子这句话中的“ 不战” 是说不进行攻城的热战,而不是说不进行使用武力的冷战。
这句话的另一个核心是“ 屈人之兵”。
这是说未进行热战的结果是对方屈服而不是自己屈服。
现在很多人对这句话的理解是,只要没使用武力解决问题,哪怕是自己屈服于对
方也是“ 上上策”。
在国际政治中,只要一方屈服就能保障“ 和平”。
但这种和平解决48 领导文萃2012. 11 ◆上◆领导艺术结果,不属于孙子所说的“ 不战而屈人之兵”,这叫“ 不战而屈己之兵”。
这是对外战略特别明确的问题。
换言之,以不使用武力手段解决问题的思路去行事,以“ 韬光养晦” 作为外交的核心理念,就无法建立中国的海洋大战略,也无法解决南海问题。
尤其是以维护战略机遇期和维护大局稳定为原则,在南海问题上只能是中国退让。
要想保住南海权利,就不能拘泥于“ 韬光养晦”,不能以服务于经济建设为外交的最高任务。
中国的首要利益到底什么?我认为经济利益已经不再是绝对第一位的了,安全利益应置于经济利益之上。
国家强大不意味自身的安全就提高了,事实正相反,越强大的国家因为其利益边界的向外拓展,反而容易遭到外部攻击,安全问题会更加严重。
美国就是最好的例子。
利益的拓展需要军事的保护,而军事保护能力的提高速度跟不上其他利益的拓展速度,安全问题就会越来越严重。
中国正是由于经济实力和地位的上升,出现了诸如南海争端的国家安全问题。
对于南海局势的判断,我有不同的看法。
尽管2012 年东盟轮值主席国的变动是降低南海问题激化程度的重要影响因素,但实际上南海问题的实质还取决于美国的战略举措。
如果奥巴马大选顺利的话,奥
巴马将强化美国在南海的现有战略。
2009年希拉里参加东亚峰会,关于南海问题共有12 个国家支持美国。
2011 年奥巴马参加东盟峰会,有14 个国家支持美国了。
美国在东南亚的战略使美国获益。
对于有所收益的战略,奥巴马没有道理放弃。
2012. 11 ◆上◆领导文萃49 现在大家争论美国重返亚太是战术行为还是战略行为了。
如果是前者,那么美国大选后的2013 年可能会回到2009 年的对华政策;但如果是战略行为,那么不论美国哪位总统候选人上台,都会强化在南海问题上对中国的压力,会加强在这一地区的军事存在和战略举措。
我认为美国这次对华政策的调整是战略性的。
众所周知,美国的物质实力在相对下降,那么美国就需要靠外交方面的优势力量来弥补综合国力的不足。
也就是说,物质实力相对下降后的美国会加强与盟友的协作,这样才能够继续维持美国的主导地位。
同时南海地区有如此众多的国家支持美国,美国为什么要放弃呢?这不符合逻辑。
关于中国的应对,我坚持中国应该放弃“ 韬光养晦” 和“ 不结盟” 政策。
谦虚谨慎是很好的中国概念,为什么非坚持“ 韬光养晦” 而不使用“ 谦虚谨慎” 的原则呢?“ 韬光养晦” 有报复的含义,这是无法改变的。
“ 不结盟” 意味着不结交最可靠的朋友。
没有可靠的朋友,遇到困难我们无人可以依靠。
我们没有盟友,其他国家也
不会降低对我国崛起的恐惧。
“ 不结盟” 政策成为我国在南海地区争取多数国家支持的障碍。
美国非常担心我们放弃“ 不结盟”,因为这个政策有利于美国孤立我们。
纵观中国的四个周边地区,最安全的地区就是西部和西北部,而此处的安全靠的是半军事同盟性质的上合组织。
当前的南海问题是我全球外交的一个缩影,它反映出外交理念的过时。
《诗经》说,“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其意为周朝能延续几百年,依靠的是不断地革新。
(摘自)《世界知识》50 领导文萃2012. 11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