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
【地理优质课件】4_2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
流域内有大量易于搬运的破碎固体物质;数量大并能 在较短时间内汇聚的水;有坡度较大的沟谷。 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乱砍乱伐、毁林开荒
1、洪水的形成原因 强降水、大量冰雪快速融化、冰凌堵塞河道
滑坡、泥石流堵塞河道 地面坡度 自然原因 流域的汇水速度 土壤含水率 植被覆盖率 河谷顺直程度 河道的排水速度 河谷通畅程度 纵向坡度
自然灾害类型图片
台风:形成在热带和副热带海面温度在26℃ 以上的广阔海面上,是一种 强烈发展的热带 气旋。
这种气旋在太平洋西岸称之为
台风,在美洲和南亚又称为飓风。
台风主要影响我国的哪些地区呢?
主要发生在什么季节? 华北 江淮 江南 东南沿海 夏秋季节 东北
台风主要影响我国的东部沿海地区
洪水的形成 洪水致灾的两个基本条件 对人类造成损害 三、洪灾的防治措施 1、工程措施 2、非工程措施
两者兼顾、标本兼治
我国洪灾频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可从气候、人类活动等方面分析)
应采取哪些应对措施? 原因: 1、自然原因:降水集中程度高(夏秋季节); 季风气候不稳定降水年际变化大; 2、人为原因:不合理的人类活动(破坏植被、围 湖造田),造成河道、湖泊淤积
寒潮: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的
大面积降温现象
寒潮灾害造成 的牲畜大量死
寒潮灾害造成的香蕉大面积 死亡
寒潮主
要影响 我国哪 些省区? 主要发
冬春季节 除西藏、 云南、台 湾和海南 省外,其 余省区市 均受寒潮 影响。
生在什
么季节?
高中地理精品课程
第四章 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 第二节 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
长江荆江河段九曲回肠
1、洪水的形成原因
对流域内植被的破坏 人为原因 导致流域汇水速度加快 加剧水土流失和河道淤积
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课件)
举例 暴雨、洪涝、寒潮 地震、火山、泥石流 病虫害、鼠害
3、危害:
影响生产、生活的正常秩序,威胁 人类生命和财产安全。
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影 响我国的自然灾害多达两万余种。
想一想:
如此众多的自然灾害,为 什么教材以洪灾为例呢?
战国时代《管子〃度地篇》中记载:“水 一害也,旱一害也,风雾雹霜一害也,疠 (瘟疫)一害也,火一害也,此谓五害。五 害之属水为大。”
◆流域内有大量易于搬运的破碎 固体物质 ◆数量大并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汇聚的水 ◆有坡度较大的沟谷 2、危害
3、措施:大力植树造林、修建护坡工程等。
为什么我国洪水灾害频发?
过关演 练
降水集中于夏季 自然原因 夏季风弱,北旱南涝
(降水)
季风气候不稳定性
夏季风强,北涝南旱 河流含沙量增大,汇水速度加快 植被破坏严重
正相关
正相关 正相关 负相关 正相关 正相关 正相关 正相关
植被覆盖率
支流多少
植被覆盖率越低,流域汇水速度越大
支流越多,汇水速度越快 河道越顺直,河道排水速度越快 河道越畅通,河道排水速度越快 纵向坡度越大,河道排水速度越快
河 道 排 水 速 度
顺直程度 顺畅程度 纵向坡度
17:40:16
水土流失与植被覆盖率实验
答:是自然灾害。因为既在自然界发生,又对人类 生命和财产构成危害。
(3)据史料记载,晋咸和三年(328年),榆次:雨雹破 瓦、折木,苗稼荡然。
答:是自然灾害。因为既在自然界发生,又对人类 生命和财产构成危害。 (4)1986年4月26日,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反应堆发 生爆炸,当场炸死31人,大量强辐射物质泄露,13 000多平方千米土地上的100万人处于核辐射的危险 中,数以百万计的居民得了严重的放射病。
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
第四单元 第二节 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学习目标】1.自然灾害的感念、分类2.主要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课前预习】 一、认识洪水和洪灾 1.自然灾害概况(1)概念:在__________发生的,对人类________________构成危害的事件。
(2)分类⎩⎪⎨⎪⎧气象灾害:如 (飓风)、 、寒潮、冰雹等地质灾害:如 、火山、 、泥石流等水文灾害:如 、海啸、咸潮、赤潮等2.洪水与洪灾(1)概念:洪水是河流水位超过河滩地面出现的________现象的统称。
洪水溢出或者冲垮河岸、湖岸,对人类生产和生活带来________,就形成洪灾。
(2)洪灾给人类带来的损失直接损失冲毁________、道路和桥梁,淹没________、村镇和工厂,造成工业、农业的财产损失,以及人畜的伤亡,有时甚至会引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暴发间接损失造成____、电力、________、能源等供应中断,以及城乡__________活动的停止和________秩序的紊乱二、洪灾的形成原因和防治措施 (一)洪灾的形成原因 1.自然原因(1)气象因素:__________、大量冰雪________________。
(2)河湖因素⎩⎪⎨⎪⎧冰凌堵塞河道滑坡、泥石流溃决(3)流域汇水速度:地面坡度越大,土壤含水率越____,植被覆盖率越____,流域汇水速度越快。
(4)河道排水速度:河谷越顺直、越通畅,________________越大,河道排水的速度越大。
2.人为原因(1)破坏植被:导致流域汇水速度________,加剧水土流失和河道淤积,使河流水位________、河床坡度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使湖泊对洪水的调节作用减弱。
(3)建筑物占据河道:降低________________的速度。
(二)洪灾的防治措施 1.工程措施(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高对洪水的调蓄能力。
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地理》(鲁教版)第一册第四单元第二节(一课时)《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知识目标:自然灾害的概念、类型及其危害;分清洪水与洪灾;洪水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洪灾的主要防治措施。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洪水和洪灾的问题,学会分析诱发自然灾害的种种因素,揭示自然灾害的诱发机制和发生规律,寻求防灾、减灾的方法、措施;通过分析洪峰、洪灾和泥石流的相互关系,加深对自然灾害之间关联性的认识;通过材料分析,培养学生对各种信息进行处理,并从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的讲述和系列多媒体课件的展示,创设某些自然灾害的情境,充分挖掘学生的想象力,感悟自然灾害的成因及危害;通过某些场景的模拟和身边灾害情况的回顾,体会防灾减灾的方法和措施;通过设计具有一定思维力度的问题,与学生一同进行深入的探讨、研究,在共同的探究过程中体会合作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防灾减灾的思想意识;激发学生对洪灾的预测、发生规律和防御措施探究的兴趣,确立携手合作共同抗灾的思想观念。
【教学重点】:洪灾形成的原因、危害以及防治措施。
【教学难点】:通过分析洪灾,揭示自然灾害的诱发机制和发生规律,明确自然灾害的特点及危害,寻求防灾减灾的方法、措施。
【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问题讨论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
【教学准备】:学生:全班按居住区域分成八个小组重新就坐;课前搜集的有关当地的自然灾害的资料。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在学习新课之前,请同学们先看一些媒体图片:台风“麦莎”袭击上海,(/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CC% A8%B7%E7%22%C2%F3%C9%AF&in=5134&cl=2&lm=-1&pn=53&rn=1&di=34978 3305&ln=2000&fr=&fmq=&ic=&s=0&se=&sme=0&tab=&width=&height=&face=);2003年7月淮河流域洪水淹没农田、村庄和城镇的相关图片(/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2003%C 4%EA7%D4%C2%BB%B4%BA%D3%C1%F7%D3%F2%BA%E9%CB%AE&in=292 78&cl=2&lm=-1&pn=28&rn=1&di=34041894780&ln=2000&fr=&fmq=&ic=0&s=0&se=1&sme=0&tab=&width=&height=&face=0);2002年印度春季干旱使土地干裂的照片;唐山地震形成的地裂照片;2003年12月26日,印度洋海啸形成的灾难(/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D3%A 1%B6%C8%D1%F3%BA%A3%D0%A5&in=2655&cl=2&lm=-1&pn=49&rn=1&di=9 342084150&ln=2000&fr=&fmq=&ic=0&s=0&se=1&sme=0&tab=&width=&height=& face=0);1991年6月菲律宾“皮纳图博”火山喷发照片;黑龙江省沙兰小学被泥石流山洪冲击照片。
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 精品课件
1.该研究小组设计了一个简单的实验说明洪水发生的 原理。最能说明暴雨引发洪水的实验是 (
A.快速将水倒在水泥地上,水四处漫流 B.快速将水倒在海绵垫子上,水很快被吸收 C.分别将水倒在草地上和水泥地上进行比较,前者水流速度慢于后者 D.慢慢将水倒在海绵垫子上,一段时间后水四处漫流 解析 城市路面、院落等大都采取了硬化措施,导 致降水后极容易形成径流,故A选项正确。
2、人类在面临洪水时应该怎么做呢?
洪水与洪灾 概念
洪水是河流水位超过河滩地面出现的溢流
现象的统称。洪水溢出或者冲垮河岸、湖岸,
对人类生产和生活带来损害,就形成洪灾。
自然灾害
思维点击一
♦ 有洪水时就一定会形成洪灾吗?
答案 不一定,洪水只有发生在人类活动的区域并且给人类带 来灾害时,才能称为洪灾。
阅读材料:
据初步统计,1998年长江发生的全流域性大洪水, 全国共有29个省(区、市)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洪 涝灾害,受灾面积3.18亿亩,成灾面积1.96亿亩 ,受灾人口2.23亿人,死亡3004人,倒塌房屋 685万间,直接经济损失达1666亿元。
洪灾的危害
冲毁房屋、道路和桥梁, 直接损失: 淹没农田、村镇和工厂, 人畜伤亡 , 引起疫病的暴发。 造成水、电、交通、能源等供应中 间接损失: 断, 城乡商业活动的停止和生活秩序的 紊乱。
防治措施
1. 2.
增强对自然灾害问题的认识 提高人们防灾减灾的意识 严格控制滥砍乱伐,逐步提高 森林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
3.
建立统一的防灾减灾管理体制 将减灾防灾纳入到国家和地方 政府的发展计划
课堂小结
自 然 灾 害 与 人 类
以 洪 灾 为 例
自然灾害
概念(区别)
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
发展,在资源日趋紧张、环境日趋恶化
的今天,以减灾求可持续发展显得尤为
重要。
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
2、防洪救灾的工程措施: 措施==>效益
①兴建水库,退耕还湖,提高对洪 水的调蓄能力
• “卡特里娜”飓风8月底袭击美国,1209人 死亡,上万人失踪,损失344亿美元;
• 7月26日,印度暴雨凶猛异常,至少786人 死亡,560万人口受灾。
• 2005年夏天,许多欧洲国家遭遇历史罕见 的特大洪水袭击。 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
一、感知自然灾害
1.含义(概念) 基本属性
自然属性:自然界发生的 社会属性:对人类构成危害
第四单元 第二节
自然灾害与人类 ——以洪灾为例
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
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
2005年自然灾害触目惊心
• 2005年全球范围禽流感疫情风声鹤唳,已 导致至少70人死亡;
• 2005年10月8日8时50分,南亚7。6级大地 震伤亡惨重,8。6万多人死亡,伤10万多, 200万人无家可归;
• 洪水发生在有人类活动的 区域,灾区人口越密集、 经济越发达,灾情和损失 就越严重。
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
四. 洪灾的防治措施
1、意义:有史以来,人类就在自然灾
害的威胁下生活。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
极大的痛苦和惨重的损失,已经成为人
类社会持续发展的巨大障碍。
灾害防御,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有
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减灾就意味着
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
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
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
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
三、洪灾形成的原因
1、洪水形成的自然原因:
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
3、危害:严重影响人类生产、生活的正常秩 序,威胁人类生命和财产的安全。
认识洪水和洪灾
• 1、洪水: 指河流水位超过河滩地面出现的溢 流现象的统称。
• • 洪灾:
指洪水溢出或者冲垮河岸、湖岸,对 人类生产和生活带来损害。
冲毁房屋,掩没农田、 村镇和工厂,造成工农 业的财产损失,人畜伤亡 水、电力、交通和能 以及引起瘟疫和传染病 源等供应中断以及城 乡商业活动的停止和 生活秩序的紊乱
2、洪灾的危害 问题探究:洪灾
又有哪些危害 (1)直接损害 呢?
(2)间接损害
洪灾的形成原因
1、洪水的形成
(1)自然原因
?
(2)人为原因
2、对人类造成损害
①气候、气象 洪水只有发生在有 ①人类大规模的工 ②地质灾害堵塞河 人类活动的区域并 程活动 道可以形成洪水 且带来灾害时,才能 ②植被的破坏 ③流域的汇水速度 称为洪灾.洪水发生 ③大规模的围湖造 大于排水速度, 的区域,人口越密集, 田 易形成洪水。 致灾的可能性就越 ④堤坝溃决 大:经济越发达,损 失就可能越严重.
7、依据要求,在下面的结构图上完成下列问题:
监测 运用先进的 手段 气象卫星 防御措施
非 工 程 措 施
A 台风
特大 B 暴雨
C洪涝
工 程 措 施
重要减 提高预报 灾措施 的准确率
1、将洪涝、特大暴雨、台风分别填入A、 B、C三个方框内 2、在其他方框内填上适当内容
课 后 作 业
•
大家可以回家去问一些老人,我 们句容有没有发生过洪灾,多发生在 什么时候?灾情怎么样?近些年来为 什么没有发生过洪灾?
洪灾的防治措施 ?
•
1、利用气象卫星对洪水进行监 测和预报,可以有效地减轻洪灾 2、工程措施 3、非工程措施
第五单元 第二节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共28张PPT)
事件。
洪水
干旱 滑坡
2.洪水和洪灾 (1)概念:洪水是河流水位超过河滩地面出现的_溢__流___现象的 统称。洪水溢出或者冲垮河岸、湖岸,对人类生产和生活带 来损害,就形成洪灾。 (2)洪灾给人类带来的损失
冲毁_房__屋__、道路和桥梁,淹没_农__田__、村镇和工 直接损失 厂,造成工业、农业的财产损失,以及人畜的伤
答案 (1)可能发生在6~9月(夏秋季节)。 地势低洼,排水不畅;6~9月雨季,降水多且集中;河湖均处 于高水位,且河流水位更高,湖水难于外泄,甚至河水倒灌入 湖。 (2)完善抗洪排涝系统;合理退田还湖;培育、推广耐涝作物; 调整耕作制度和土地利用方式,减少灾损面积;开展防灾减灾 教育,提高监测预警水平。(答三点即可)
亡,有时甚至会引起_瘟__疫__和__传__染__病___的暴发 造成水、电力、__交__通___、能源等供应中断,以及 间接损失 城乡_商__业___活动的停止和生活秩序的紊乱
3.洪灾的形成原因 (1)自然原因 ①气象因素:__强__降__雨__、大量冰雪_快__速__融__化__。
堵塞河道
堤坝 ③流域汇水速度:地面坡度越大,土壤含水率越__高__,植被 覆盖率越__低__,流域汇水速度越快。 ④河道排水速度:河谷越顺直、越通畅,__纵__向__坡__度__越大, 河道排水的速度越大。
2.非工程措施
防灾减灾
滥砍乱伐
水利建设
土地
[高 分 素 养 提 升] (2013·新课标Ⅰ,43,10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所示区域位于我国江南丘陵区。
分析图中居民点易遭洪灾的原因,并提出具体的应对措施。 (10分)
解析 洪灾的成因应从气候、地形、河流水系特征、居民点位 置等方面分析。针对该区域出现洪涝的原因,措施应从居民点 转移和修建水库、大坝两个角度分析。 答案 原因:区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多暴雨。居民点地处 谷底河边,其河流上游地区集水面积较广。暴雨时流水在谷底 汇集,河水暴涨,易淹没农田和房屋。 措施:将居民点迁向合理的位置(地势较高、地形起伏和缓,既 不受洪水威胁又无地质灾害隐患的地方)。或修建水库拦蓄洪水, 修建沿河防洪堤。
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
年 区
暴雨次数
黑、吉、 25~27次
辽
晋
27次
豫
24次
湘、鄂 27~28次
跟踪训 练 2.由图表知
A.暴雨发生频率与洪水灾害分布在鄂、粤、晋等省一致 B.暴雨出现频率最高的是粤、桂,是台风造成的 C.洪水灾害的发生与地形和暴雨关系都很密切 D.人类破坏植被,造成水土流失加剧、河流含沙量加大是洪灾发生
答
探究点 洪灾的形成原因及防治措施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4.图中B地区为湿润地区,但又是干旱 频发区,试从地形地势方面解释其原 因。
答案 B地形区为云贵高原。云贵高原 为喀斯特地貌分布区,虽然降水充沛, 但是由于多溶洞和地下暗河,大量地表 水渗入地下;横断山区地势起伏大,落 差大,水流急,水分的存留时间短。
答
1.影响洪涝灾害形成的主要原因
降水强度大,历时长,造成洪水量大,水
降水强度
位高
流
地面坡度
地面坡度大
域
土壤含水
状
土壤含水率高 汇水速度加快,
自
率
况
有利于洪水形成
然
植被覆盖
植被覆盖率低
原
率
因 水 系
支流
支流多,特别是扇形
水系
排水速度减慢,
1.影响洪涝灾害形成的主要原因
洪水的发生以自然原因为主,但人类不合理的活动也可能诱 发或加剧洪水灾害,具体分析如下:
互动探
探究点 洪灾的形成原因及防治措施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说明我国雨涝区的分布规律, 并从地形与降水的特点方面分析原因。
答案 我国雨涝区分布大体是从东南 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原因:我国的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向西 北内陆减少,降水多的地区容易雨涝。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东部多平原,地 势低平,排水不畅,容易雨涝。
地理鲁教必修课件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
国际红十字会:提供紧急救援 和医疗援助,保护受灾民众
非政府组织:参与灾后重建, 提供教育和培训,促进社区发 展
国际合作的前景与展望
国际合作在洪灾应 对中的重要性
国际合作面临的挑 战和困难
国际合作在洪灾预 警、救援和重建方
面的成功案例
加强国际合作,共 同应对洪灾的建议
和措施
公众参与与防洪意
6
识教育
日本:注重防洪设施的建设 和维护,如堤防、水库和排
水系统
荷兰:采用“水广场”模式, 通过蓄水和排水系统来应对 洪灾
美国:采用高科技手段进行 洪灾监测和预警,如卫星遥
感和地理信息系统
国际组织在洪灾应对中的作用
联合国:协调全球洪灾应对行 动,提供人道主义援助
世界银行:提供资金和技术支 持,帮助受灾国家重建
提高公众的防洪意识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各种媒体渠道, 普及防洪知识,提高公众的防洪意 识。
建立防洪预警系统:建立完善的防 洪预警系统,及时发布预警信息, 提醒公众注意防范。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开展防洪演练:组织公众参与防洪 演练,提高公众的防洪技能和应对 能力。
加强社区参与:鼓励社区参与防洪 工作,共同制定防洪计划,提高社 区的防洪能力。
生命安全:洪灾可能 导致人员伤亡和失踪
环境破坏:洪灾可能 导致水土流失、水质
污染等问题
财产损失:洪灾可能 导致房屋、农田、基
础设施等受损
社会影响:洪灾可能 导致交通中断、通信 中断等问题,影响人
们的正常生活
洪灾的区域分布与特点
洪灾主要发生在河流流域、 沿海地区和城市地区
洪灾的特点包括:突发性 强、破坏力大、影响范围
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知识结构与内容结构分析
自然灾害与人类——
以洪灾为例
自然灾害含义:指发生在自然界中的对人
类生民和财产构成威胁的事件自然属性——在自然界发生
社会属性——对人类构成威胁分类:气象灾害、海洋灾害、地质灾害
生物灾害、宇宙灾害、人为自然灾害认识洪水与洪
灾洪水对人类造成危害形成洪灾洪灾的形成原
因
自然原因:强降水、冰雪融化、滑坡、泥石流等
人为原因:植被破坏、围湖造田等
影响洪水的两大因素:汇水速度、排水速度
危害:财产损失、人畜伤亡、电力交通能源供应中断、秩序混乱
洪灾的防治措施
工程措施:蓄、锁、疏、分
非工程措施:提高人们的意识、严控乱砍滥伐等
个人如何应对水
灾我国水灾多发的原因
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
I.自然灾害
A.含义:指发生在自然界中的对人
类生民和财产构成威胁的事件
B.自然属性——在自然界发生
社会属性——对人类构成威胁
C.分类:气象灾害、海洋灾害、地质灾害
生物灾害、宇宙灾害、人为自然灾害
II.认识洪水与洪灾
A.洪水对人类造成危害形成洪灾
III.洪灾的形成原因
A.
自然原因:强降水、冰雪融化、滑坡、泥石流等B.
人为原因:植被破坏、围湖造田等C.
影响洪水的两大因素:汇水速度、排水速度D.
危害:财产损失、人畜伤亡、电力交通能源供应中断、秩序混乱IV.洪灾的防治措施
A.
工程措施:蓄、锁、疏、分B.
非工程措施:提高人们的意识、严控乱砍滥伐等C.我国水灾多发的原因
V.个人如何应对水灾
本节内容的课标要求是以某种自然灾害为例,简述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结合课本内容,把本节课知识点分为五大部分,分别加以详细说明。
4.2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
第四单元第二节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一、学习目标1. 了解自然灾害的概念、成因、类型及其危害2.通过学习洪水和洪灾问题,学会分析诱发自然灾害的种种因素,揭示自然灾害的诱发机制和发生规律,明确自然灾害的特点和危害,寻求防灾、减灾的方法、措施二、问题与例题问题1 什么是自然灾害?常见的自然灾害有哪些?各有什么危害?自然灾害是指在自然界发生的,对人类的和构成危害的事件。
对人类影响较大的自然灾害包括、、、、、、等。
自然灾害严重影响人类、的正常秩序,威胁人类和的安全。
气象灾害:暴雨、洪水、干旱、冷冻害、浓雾、沙尘暴等海洋灾害:风暴潮、海啸、海浪、赤潮、海冰等地质灾害: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塌陷等生物灾害:病害、虫害、鼠害、草害等宇宙灾害:宇宙有害射线、磁暴等人为自然灾害:人为影响所产生的但却表现为自然属性的灾害,如过量采伐森林引起的水土流失,过量开采地下水引起的地面沉陷等问题 2 什么是洪水和洪灾?有何危害?洪灾的形成原因是什么?如何防治洪灾?我国洪灾状况如何?【认识洪水和洪灾】1、概念:洪水是河流水位超过出现的溢流现象的统称。
洪水或者,对人类生产和生活带来损害,就形成洪灾。
2、危害:(1)直接危害:冲毁房屋、道路和桥梁,淹没农田、村镇和工厂,造成、的财产损失,以及的伤亡,有时还会引起和的爆发。
(2)间接危害:洪水除了造成物质、人员等方面的直接损失外,还会造成、、等供应中断,以及城乡商业活动的停止和等间接损失。
【洪灾的形成原因】1、洪灾致灾有两个基本环节:一是,二是。
2、洪水的形成主要原因:(1)强降水、冰雪融化、冰凌堵塞河道;(2)滑坡、泥石流堵塞河道;(3)自然或人为因素导致堤坝溃决。
3、洪水形成的其他原因:洪水的形成还与流域的速度和河道的速度有关。
当速度大于速度是,就容易形成洪水;反之则不会形成洪水。
流域的汇水速度与流域的、、等因素有关。
地面坡度越,土壤含水率越,植被覆盖率越,则流域汇水速度越快。
《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优秀教学案例
5.评价方式:本节课采用了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包括学生自我反思、同伴评价、教师评价等,使学生能够全面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提高自身能力。例如,在作业评价环节,教师对学生的论文进行了详细的点评,给予了肯定和指导,使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不断提高。
《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教学案例围绕《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这一主题展开,旨在通过深入剖析洪灾的形成原因、影响以及人类应对洪灾的策略,提高学生对于自然灾害的认识和防范意识。教学对象为八年级学生,此阶段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地理、科学知识,对自然灾害有初步的认识,但缺乏系统性的了解和深入探讨。
3.小组展示:各小组展示自己的探究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4.小组互评: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互评,让学生学会欣赏他人的优点,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
(四)反思与评价
本节课通过反思与评价,使学生总结经验,提高自身能力。具体措施包括:
1.学生自我反思:鼓励学生在课后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总结收获和不足。
2.学生完成作业:学生根据课堂所学,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完成作业。
3.作业评价: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指导,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思考能力。
五、案例亮点
1.实践性:本节课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模拟演练等多种教学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动脑,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例如,在小组讨论环节,学生需要查阅资料、分析数据,提出洪灾防范措施,培养了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共28张PPT
(2)人为原因 ①破坏植被:导致流域汇水速度 _加__快__,加剧水土流失和河道淤 积,使河流水位_升__高__、河床坡度_减__小__。 ②_围__湖__造__田__:使湖泊对洪水的调节作用减弱。 ③建筑物占据河道:降低_河__道__排__水__的速度。
[高 分 素 养 提 升] (2015·全国文综 Ⅱ,43)近年来,沿海地区城市遭受严重涝灾的 现象时有发生。
亡,有时甚至会引起_瘟__疫__和__传__染__病___的暴发 造成水、电力、__交__通___、能源等供应中断,以及 间接损失 城乡_商__业___活动的停止和生活秩序的紊乱
3.洪灾的形成原因 (1)自然原因 ①气象因素:__强__降__雨__、大量冰雪_快__速__融__化__。
堵塞河道
堤坝 ③流域汇水速度:地面坡度越大,土壤含水率越 __高__,植被 覆盖率越__低__,流域汇水速度越快。 ④河道排水速度:河谷越顺直、越通畅, __纵__向__坡__度__越大, 河道排水的速度越大。
考点二 洪涝的防御措施 [核 心 知 识 再 现]
1.工程措施 (1)_兴__建__水__库__,__退__耕__还__湖__,提高对洪水的调蓄能力。 (2)_修__筑__堤__坝__,防止洪水漫溢。 (3)_疏__浚__河__道__,加快泄洪速度。 (4)开辟_分__洪__区__,开挖_分__洪__道__,降低洪水水位。
第二节 自然灾害与人类 ——以洪灾为例
学习目标定位
1.识记:认识自然灾害 类型及危害。
2.理解:灾害的成因。 人为
3.应用:根据背景材料 能分析灾害的成因及 防御。Βιβλιοθήκη 知识体系预览非工程
考点一 洪涝的成因
[核 心 知 识 再 现]
1.自然灾害概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课程标准:以某种自然灾害为例,简述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其危害,提出防治的措施。
知识与技能:认识洪水的概念,区别洪水和洪灾;结合我国发生洪水和洪灾的实际事例,了解洪灾形成的自然原因及人为原因;理解洪灾防治的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
能以洪害为例,简述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其危害,提出防治的措施。
过程与方法:讲授法总结归纳教学重难点:洪灾形成的原因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如果说在自然界中对人类有用的物质与能量我们把它称为自然资源,那么什么又是自然灾害呢?同学们能不能列举一些啊?学生举例:(出现问题:有的同学在这时就混销了自然现象与自然灾害.待在后面解决!)一、自然灾害的含义及分类(板书)1.含义:是指自然界发发生的,对人类生命和财产构成危害的事件。
基本属性自然属性:自然界发生的社会属性:对人类构成危害2.自然灾害按成因的分类:(1)气象灾害:暴雨、洪水、干旱、冷冻害、浓雾、沙尘暴等(2)地质灾害: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塌陷等(3)生物灾害:病害、虫害、鼠害、草害等(5)宇宙灾害:宇宙有害射线、磁暴等(6 )人为自然灾害:人为影响所产生的但却表现为自然属性的灾害,如过量采伐森林引起的水土流失,过量开采地下水引起的地面沉陷等过渡:洪灾是影响我国乃至世界最严重的自然灾害,请大家看图4-2-1二.教材案例————洪灾(板书)1.什么是洪灾?洪水:河流水位超过河滩地面出现的溢出现象的统称洪灾:洪水溢出或者冲垮河岸、胡岸,对人类生产和生活带来损害,就形成洪灾2. 洪灾会造成哪些危害?直接危害:冲毁房屋、道路和桥梁、淹没农田、村镇和工厂、造成工业、农业的损失,以及人畜的伤亡,有时甚至会引起文艺瘟疫和传染病。
间接危害:供水、电力、交通等的中断。
过度:洪灾无论是对我们的国民经济还是对我们的生态环境都造成了巨大的危害,那么洪灾到底是怎么产生的?这是我们接下来要学习的内容三、洪形成的原因(板书)(板书)洪灾形成的基本环节:一是洪水的形成;二是对人类造成危害师:同学们是不是有洪水就一定会产生洪灾呢?学生回答:师:当然不是,若发生在荒无人烟的地方没有人类的活动,就不会造成洪灾;而只有当洪水发生在有人类活动的地方,并且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造成危害也就形成了洪灾。
因此洪灾的形成必须具备连个基本的环节:一是洪水的形成;二是对人类造成危害师:请大家阅读教材试着分析洪水形成的原因?(1)洪水形成的原因:天气、气象原因:强降雨,大量冰雪融化、冰凌堵塞河道可以形成洪水,自然原因:地质作用堵塞河道(滑坡和泥石流堵塞河道可以形成洪水)人为原因:(堤坝决口)流域的汇水速度和河道的排水速度有关汇水速度 > 排水速度=洪水(2)影响流域汇水速度的因素:地面坡度:地面坡度越大汇水速度越快土壤含水率:土壤含水率越高汇水速度越快植被覆盖率:植被覆盖率越低汇水速度越快(4)、影响河道排水速度的因素河谷的顺直程度;纵向坡度越大河道排水速度越大(5)洪水危害大小的因素:灾区人口:人口越多,致灾的可能性越大经济状况:经济越发达,损失越惨重承转:洪水除了引起洪灾之外还会引发其他一些灾害,下面我们来了解另一种自然灾害泥石流三、泥石流(板书)过渡:有史以来,人类就在自然灾害的威胁下生活。
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极大的痛苦和惨重的损失,已经成为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巨大障碍。
灾害防御,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减灾就意味着发展,在资源日趋紧张、环境日趋恶化的今天,以减灾求可持续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4. 洪灾的防治措施(板书)(1)工程措施:兴建水库,退耕还湖修筑堤坝,防止洪水蔓延疏通河道,加快泄洪速度开辟分洪区,开挖分洪道(2)非工程措施:减灾教育:增强人们对灾害问题的认识,提高人们的防灾减灾意识建立防灾减灾管理体制:将建在放在纳入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发展计划建立洪水灾害应急系统:灾害过程中应提高应急响应能力,突出以人为本,尽可能降低灾害性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最大限度的保护自然资源与环境。
洪水灾害保险与基金:抗灾、救灾、安置灾民、恢复生产,需要大量的财力和物力,灾害保险能够为灾区提供相应的资金用于上诉建设。
减灾规划: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合理配置资源,最大限度减轻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促进社会的进步减灾立法:严格控制滥砍滥伐,逐步提高森林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拓展提问:1.我国1998年长江流域特大洪水和1954年相比,水量要小、水位要低,却多次决口、隐患叠出?2. 1998年长江流域洪水多次决口、隐患叠出,为什么没有象1954年那样死亡3.3万人之多?3.简述我国洪灾多发的主要原因?学生讨论总结回答教师总结:我国洪灾多发的主要原因:1.降水集中程度高,集中于夏秋季节,全国大部分地区5-9月降水量占全年的比重高达80%左右。
2.季风气候的不稳定性,使得降水年际变化大。
3.乱砍滥伐,植被破坏严重,围湖造田水土流失加剧,上中游涵养水源能力和中下游排水能力减弱。
4.大量河道、湖泊被淤积、被填填,缺乏蓄洪、泄洪场所。
5.水利设施年久失修,河道淤塞,泄洪能力差。
说课稿一、课题名称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鲁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地理第一册》第四单元第二节的"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
二、设计思路课程标准:以某种自然灾害为例,简述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教材分析:洪水的成因是本节教学内容的重点,教学中要运用直观的教学手段来引导学生分析洪水发生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知识窗介绍了泥石流的特点、危害、发生机制和区域,通过分析讨论可让学生明确不同的自然灾害其诱发机制是不同的,同时也让学生理解自然灾害之间存在关联性,懂得在生产中要避免牵一发而动全身。
最后介绍了防治洪灾的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
通过分析讨论,使学生明白这两种措施都是非常重要的,教学中也可引导学生分析还有哪些措施,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学情分析:本节放在必修一最后一个单元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自然地理知识,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学会分析洪灾的成因及防治措施,学生的心理发展和知识的积累已使他们能够接受和理解较深的知识,在分析事物、处理问题时也具备一定的独立性,有自己的观点。
在教学中,除了培养学生获取有关信息与资料的能力,更要培养他们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提问的能力和学习态度。
设计思想:本节课的设计以地理课程标准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作为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为了实现"以某种自然灾害为例,简述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这一课标,在教学设计中,大量运用多媒体图片,遵循从特殊到一般再到特殊这一规律,首先通过图片让学生认识一些常见的自然灾害,再以洪灾为例,分析洪水形成的原因,最后让学生角色扮演讨论提出洪水的防治措施。
从而使学生学会分析其它自然灾害的一般过程和方法,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了解自然灾害的概念、成因、类型及其危害。
(2)通过学习洪水和洪灾问题,学会分析诱发自然灾害的种种因素,揭示自然灾害的诱发机制和发生规律,明确自然灾害的特点和危害,寻求防灾、减灾的方法、措施。
2、过程与方法:(1)以长江为例,分析有关洪水及洪灾的形成理论。
(2)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运用有关的事实材料等感性知识来获得较高层次的理论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树立防灾减灾意识。
(2)培养学生理性的灾害观和正确的资源观;懂得趋利避害,使资源环境向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
四、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是洪灾的形成原因及预防措施五、教学难点教学难点是洪灾的形成原因六、教学准备从备教材、备学生、备问题、备教学法、备氛围等几个方面把握这节课的内容,运用图片、文字等资料突破本节的重难点。
让学生课外收集有关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的种类、成因、危害及防护措施等材料,便于在课堂的探究活动中使用。
七、教学过程设计七、教学反思学生经过前三个单元的地理学习,对高中自然地理知识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掌握了高中地理的基础知识,初步掌握了一些学习地理的基本方法,具备了一定的识图、读图能力和分析地理现象、地理事物的能力,具有简单的地理思维能力,这为现阶段的地理学习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但学生在地理空间概念方面、读图能力方面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初中地理基础知识严重缺乏,读图识图的基本方法欠缺。
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和学生交流,对探究方向偏离过远的学生加以引导。
案例教学,改变了课堂教学结构,学生可以借助材料,解读材料,独立思考,组织答案,在学习过程中找到了乐趣,挖掘了潜能,发现了自我,充分体现了学生主体作用。
要提高学生对课堂时空的使用效率,留出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去独立思考,让他们充分发表自己的意义和看法,将教学资料变成学生学习的资料,要在学生活动的深度、广度上做文章。
要注意到学生的个别差异,既要考虑到发挥好学生的作用,更要照顾到后进生的参与和提高,使各层次学生都能自主地参与学习,并学有所得,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能进一步提高。
总的来说,这节课学生学习积极性较高,课堂气氛较好,新知识的吸收和掌握程度较高。
不足的是在教学方式上,虽然注意到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但在导向上,仍以教师为主。
如何让学生学得更主动,探究的空间更大,使学生更有效果、有效率的学习,值得在以后的教学中做进一步研究。
设计意图以98长江洪水为背景的歌曲以及几幅自然灾害的图片,特别是学生感受深刻的汶川地震图片引入,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导入新课。
通过小练习让学生巩固自然灾害的概念。
洪灾的成因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分析材料,学生讨论得出洪水成因,体现了自主、探究性学习的要求。
通过板图可以直观地展示长江支流众多,且南北对称分布,梅雨季节同时来水,易形成洪水。
在两种不同坡度的A、B中,先后画出土壤含水率的多少、植被的多少,启发学生得出结论。
学生分角色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体现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