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

课程标准:以某种自然灾害为例,简述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其危害,提出防治的措施。

知识与技能:认识洪水的概念,区别洪水和洪灾;结合我国发生洪水和洪灾的实际事例,了解洪灾形成的自然原因及人为原因;理解洪灾防治的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能以洪害为例,简述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其危害,提出防治的措施。

过程与方法:讲授法总结归纳

教学重难点:洪灾形成的原因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如果说在自然界中对人类有用的物质与能量我们把它称为自然资源,那么什么又是自然灾害呢?同学们能不能列举一些啊?

学生举例:(出现问题:有的同学在这时就混销了自然现象与自然灾害.待在后面解决!)

一、自然灾害的含义及分类(板书)

1.含义:是指自然界发发生的,对人类生命和财产构成危害的事件。

基本属性

自然属性:自然界发生的

社会属性:对人类构成危害

2.自然灾害按成因的分类:

(1)气象灾害:暴雨、洪水、干旱、冷冻害、浓雾、沙尘暴等

(2)地质灾害: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塌陷等

(3)生物灾害:病害、虫害、鼠害、草害等

(5)宇宙灾害:宇宙有害射线、磁暴等

(6 )人为自然灾害:人为影响所产生的但却表现为自然属性的灾害,如过量采伐森林引起的水土流失,过量开采地下水引起的地面沉陷等

过渡:洪灾是影响我国乃至世界最严重的自然灾害,请大家看图4-2-1

二.教材案例————洪灾(板书)

1.什么是洪灾?

洪水:河流水位超过河滩地面出现的溢出现象的统称

洪灾:洪水溢出或者冲垮河岸、胡岸,对人类生产和生活带来损害,就形成洪灾

2. 洪灾会造成哪些危害?

直接危害:冲毁房屋、道路和桥梁、淹没农田、村镇和工厂、造成工业、农业的损失,以及人畜的伤亡,有时甚至会引起文艺瘟疫和传染病。

间接危害:供水、电力、交通等的中断。

过度:洪灾无论是对我们的国民经济还是对我们的生态环境都造成了巨大的危害,那么洪灾到底是怎么产生的?这是我们接下来要学习的内容

三、洪形成的原因(板书)

(板书)洪灾形成的基本环节:一是洪水的形成;二是对人类造成危害

师:同学们是不是有洪水就一定会产生洪灾呢?

学生回答:

师:当然不是,若发生在荒无人烟的地方没有人类的活动,就不会造成洪灾;而只有当洪水发生在有人类活动的地方,并且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造成危害也就形成了洪灾。因此洪灾的形成必须具备连个基本的环节:一是洪水的形成;二是对人类造成危害

师:请大家阅读教材试着分析洪水形成的原因?

(1)洪水形成的原因:

天气、气象原因:强降雨,大量冰雪融化、冰凌堵塞河道可以形成洪水,

自然原因:地质作用堵塞河道(滑坡和泥石流堵塞河道可以形成洪水)

人为原因:(堤坝决口)

流域的汇水速度和河道的排水速度有关

汇水速度 > 排水速度=洪水

(2)影响流域汇水速度的因素:

地面坡度:地面坡度越大汇水速度越快

土壤含水率:土壤含水率越高汇水速度越快

植被覆盖率:植被覆盖率越低汇水速度越快

(4)、影响河道排水速度的因素

河谷的顺直程度;纵向坡度越大河道排水速度越大

(5)洪水危害大小的因素:

灾区人口:人口越多,致灾的可能性越大

经济状况:经济越发达,损失越惨重

承转:洪水除了引起洪灾之外还会引发其他一些灾害,下面我们来了解另一种自然灾害泥石流

三、泥石流

(板书)

过渡:有史以来,人类就在自然灾害的威胁下生活。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极大的痛苦和惨重的损失,已经成为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巨大障碍。

灾害防御,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减灾就意味着发展,在资源日趋紧张、环境日趋恶化的今天,以减灾求可持续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4. 洪灾的防治措施(板书)

(1)工程措施:

兴建水库,退耕还湖

修筑堤坝,防止洪水蔓延

疏通河道,加快泄洪速度

开辟分洪区,开挖分洪道

(2)非工程措施:

减灾教育:增强人们对灾害问题的认识,提高人们的防灾减灾意识

建立防灾减灾管理体制:将建在放在纳入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发展计划

建立洪水灾害应急系统:灾害过程中应提高应急响应能力,突出以人为本,尽可能降低灾害性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最大限度的保护自然资源与环境。

洪水灾害保险与基金:抗灾、救灾、安置灾民、恢复生产,需要大量的财力和物力,灾害保险能够为灾区提供相应的资金用于上诉建设。

减灾规划: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合理配置资源,最大限度减轻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促进社会的进步

减灾立法:严格控制滥砍滥伐,逐步提高森林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

拓展提问:1.我国1998年长江流域特大洪水和1954年相比,水量要小、水位要低,却多次决口、隐患叠出?

2. 1998年长江流域洪水多次决口、隐患叠出,为什么没有象1954年那样死亡

3.3万人之多?

3.简述我国洪灾多发的主要原因?

学生讨论总结回答

教师总结:

我国洪灾多发的主要原因:

1.降水集中程度高,集中于夏秋季节,全国大部分地区5-9月降水量占全年的比重高达80%左右。

2.季风气候的不稳定性,使得降水年际变化大。

3.乱砍滥伐,植被破坏严重,围湖造田水土流失加剧,上中游涵养水源能力和中下游排水能力减弱。

4.大量河道、湖泊被淤积、被填填,缺乏蓄洪、泄洪场所。

5.水利设施年久失修,河道淤塞,泄洪能力差。

说课稿

一、课题名称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鲁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地理第一册》第四单元第二节的"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

二、设计思路

课程标准:以某种自然灾害为例,简述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教材分析:洪水的成因是本节教学内容的重点,教学中要运用直观的教学手段来引导学生分析洪水发生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知识窗介绍了泥石流的特点、危害、发生机制和区域,通过分析讨论可让学生明确不同的自然灾害其诱发机制是不同的,同时也让学生理解自然灾害之间存在关联性,懂得在生产中要避免牵一发而动全身。最后介绍了防治洪灾的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通过分析讨论,使学生明白这两种措施都是非常重要的,教学中也可引导学生分析还有哪些措施,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学情分析:本节放在必修一最后一个单元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自然地理知识,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学会分析洪灾的成因及防治措施,学生的心理发展和知识的积累已使他们能够接受和理解较深的知识,在分析事物、处理问题时也具备一定的独立性,有自己的观点。在教学中,除了培养学生获取有关信息与资料的能力,更要培养他们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提问的能力和学习态度。

设计思想:本节课的设计以地理课程标准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作为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为了实现"以某种自然灾害为例,简述其发生的主要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