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试题与答案
国学基础测试题及答案
![国学基础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5524307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25.png)
国学基础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其内容主要分为哪三部分?A. 风、雅、颂B. 赋、比、兴C. 律、绝、词D. 经、史、子2. “四书”中不包括以下哪部著作?A. 《大学》B. 《中庸》C. 《论语》D. 《春秋》3. 下列哪位人物不属于“竹林七贤”?A. 嵇康B. 阮籍C. 王羲之D. 刘伶4. “春秋笔法”是指什么?A. 一种书法艺术B. 一种历史记载方法C. 一种诗歌创作手法D. 一种绘画技巧5. “礼”在儒家思想中主要指的是什么?A. 礼貌B. 礼仪C. 礼制D. 礼节6. “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其含义不包括以下哪项?A. 爱人B. 克己C. 宽容D. 竞争7.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出自哪部著作?A. 《道德经》B. 《论语》C. 《庄子》D. 《易经》8. “天人合一”思想主要体现在哪个学派?A. 儒家B. 道家C. 法家D. 墨家9. “君子不器”是哪位儒家学者的观点?A. 孔子B. 孟子C. 荀子D. 韩非子10. “无为而治”是哪位思想家提出的治国理念?A. 孔子B. 老子C. 墨子D. 韩非子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出自《论语》的________篇。
12.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是孔子的名句,其中“三人”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13.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________的主张。
14.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出自《易经》的________卦。
15.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这句话体现了儒家的________思想。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6. 简述“中庸之道”的含义及其在儒家思想中的地位。
17. 描述“道法自然”的哲学观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8. 论述孔子的“仁学”思想及其在现代社会的实践意义。
经典国学常识200题(含答案及详细解析)
![经典国学常识200题(含答案及详细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ab71f1f1551810a6f524869e.png)
经典国学常识200题(含答案及详细解析)1有些知识点需要适当解读,才能让同学们更好的掌握,打印出来阅读更加方便。
绝大多数的补充资料来源于网络。
由于本人学识浅陋,所注释内容难免有错,愿与方家交流。
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其中婵娟指的是什么?(A)A、月亮B、姻缘【解析】本诗句出自北宋苏轼的《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的意思是:希望自己思念的人平安长久,不管相隔千山万水,都可以一起看到明月皎洁美好的样子。
这句话常用于表达对远方亲人朋友的思念之情以及美好祝愿。
2、王先生的QQ签名档最近改成了“庆祝弄璋之喜”,王先生近来的喜事是(C)2A、新婚B、搬家C、妻子生了个男孩D、考试通过【解析】在古代,把生了男孩子称作“弄璋之喜”,生了女孩子称作“弄瓦之喜”。
“弄璋”、“弄瓦”典出自《诗经·小雅·斯干》:“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
”“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
”璋乃玉器,而且是上好的玉器,瓦是陶器,指纺车上的零件。
“寝床弄璋”、“寝地弄瓦”,有人认为是祝福男贵女贤,生男给他玩一块好玉,以示将来作君子;生女给她玩纺线用的陶锤,以示将来温顺无邪,善于料理内务。
也有人认为古人透露出了典型的重男轻女思想,生男放在床上弄璋,而生女则放在地上弄瓦。
3、“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里的“屠苏”指的是(C)A、苏州B、房屋C、酒D、庄稼【解析】屠苏,是酒名。
古代中国风俗于农历正月初一饮屠苏酒以避瘟疫。
元日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3此诗为王安石初次拜相、始行新政时所作,是一首“主旋律”作品。
40道国学题目(带答案)
![40道国学题目(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8ed0955ccbff121dd3683b8.png)
40道国学题目(带答案)1.下列哪个成语和“道听途说”词意更接近?A.空穴来风B .三人成虎B2.下列哪部著作的成书时间最长?A.《徐霞客游记》B.《说文解字》C.《天工开物》D.《梦溪笔谈》A3.在古代,人们将乐器分为“丝”、“竹”,分别指弹弦乐器和吹奏乐器,其中哪个是指吹奏乐器?A.丝B.竹B4.我国的京剧脸谱色彩含义丰富,红色一般表示忠勇侠义,白色一般表示阴险奸诈,那么黑色一般表示:A.忠耿正直B.刚愎自用A5.“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这句诗描写的是谁的爱情故事?A.牛郎和织女B.唐明皇和杨贵妃B6.“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是谁的名句?A.李白B.杜甫B7.“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是谁咏赞项羽的名句?A.辛弃疾B.李清照B8."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描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A.中秋节B.元宵节C.端午节D.七夕节B9.下面哪个剧种被称为“中国百戏之师”?A.京剧B.黄梅戏C.昆曲D.越剧C10.下列哪一句诗描写的场景最适合采用水墨画来表现?A.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B.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C.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D.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C11.“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描写的是谁?A.伍子胥B.勾践B12.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中,“ 松风”指的是?A.吹拂松树的风B.一首古琴曲C.一篇文章D.一首古诗B13.下面哪首诗中,没有使用“ 月亮”的意象?A.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B.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C.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D.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D14.“日暮汉宫传蜡烛”下一句是什么?轻烟散入五侯家15.《在水一方》的歌词来源于A.《诗经》B.《陌上桑》C.《楚辞》D.《孔雀东南飞》A16.”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出自哪位词人那首词?李清照《武陵春》17.“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中的花指的是桂花18.“日啖荔枝三百颗”的下一句是什么?不辞长作岭南人19.《琵琶行》里没有下面那个成语?A.司马青衫B.门前冷落C.余音绕梁C20.“采得百花成蜜后”的下一句是什么?为谁辛苦为谁甜21.“李颀《古从军行》闻道玉门犹被遮”的下一句是什么?应将性命逐轻车22.“相见争如不见”的下一句是什么?有情何似无情23.杜牧《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正确的下句是什么?白云深处有人家24.洛阳城东桃李花”的下一句是什么?飞来飞去落谁家25.郑思肖《寒菊》“花开不并百花丛”的下一句是什么?独立疏篱趣未穷26.下列哪位诗人凭借哪首诗,赢得了“以孤篇压倒全唐”的美誉?A.陈子昂《登幽州台歌》B.张若虚《春江花月夜》C.杨炯《从军行》B27.《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是唐代诗人王建的诗,请问其中“中庭地白树栖鸦”的下一句是什么?冷露无声湿桂花28.刘禹锡《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的下一句是什么?我言秋日胜春朝29.文人对各种植物有自己的偏爱,陶渊明喜爱菊花,北宋文豪苏东坡则说过:宁可食无肉,不可:()A.居无松B.居无竹C.居无梅D.居无菊B30.李白感慨哪一个历史事件而作《越中览古》A.草船借箭B.武王伐纣C.卧薪尝胆C31.王维人称“诗佛”,他的字是?摩诘32.曹雪芹《满纸荒唐言》“满纸荒唐言”的下一句是什么?一把辛酸泪33.唐朝文宗御封的“三绝”指的是李白的诗歌、张旭的草书和:A.裴旻的剑舞B.公孙大娘的舞蹈C.吴道子的画A34.歌词《愿得一人心》出自哪首诗作?《白头吟》35.王实甫在《西厢记》中写道:“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其中“司马青衫”指的是:A.司马相如B.崔莺莺C.白居易D.杜甫C36.“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杜甫的名句,诗人登上了哪座山发出了这样的感慨?A.黄山B.泰山B37.高适的《塞上听吹笛》中也提到了马,“雪净胡天牧马还”,下一句是什么?月明羌笛戍楼间38.宋代诗人王安石《浪淘沙令》“伊吕两衰翁,历遍穷通”请接下一句一为钓叟一耕佣39.“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指的是哪个风景区?A.华山B.黄山C.泰山D.庐山D40.李白曾经佩服的一个人,“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郎题诗在上头”中的诗是哪一首?A.《登鹳雀楼》B.《登黄鹤楼》C.《登金陵凤凰台》B。
国学经典试题及答案
![国学经典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00d8908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b38e662.png)
国学经典试题及答案### 国学经典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1. 《论语》是哪位古代思想家的著作?A. 孔子B. 孟子C. 荀子D. 老子答案:A2. 下列哪部作品不是《四书》之一?A. 《大学》B. 《中庸》C. 《孟子》D. 《左传》答案:D3.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以下哪部经典?A. 《道德经》B. 《庄子》C. 《论语》D. 《孟子》答案:D#### 二、填空题4.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分为风、雅、____三个部分。
答案:颂5.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这句话出自《____》。
答案:汉书·董仲舒传6.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是《论语》中孔子的教诲,其中“说”字的意思是____。
答案:高兴#### 三、简答题7. 请简述《易经》中的“变易”思想。
答案:《易经》中的“变易”思想认为宇宙万物都在不断变化之中,没有永恒不变的事物。
它强调顺应自然规律,通过观察变化来预测未来,指导人们的行为。
8. 请解释“中庸之道”的含义。
答案:中庸之道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主张在处理事物时不偏不倚,保持适度,避免走极端。
它强调内心的平和与外在行为的和谐,追求个人与社会的平衡发展。
#### 四、论述题9. 论述《春秋》的史学价值。
答案:《春秋》是中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记载了春秋时期的历史事件。
它不仅具有极高的历史研究价值,还蕴含了丰富的政治、哲学思想。
《春秋》的笔法简练,通过“褒贬”手法,体现了作者的价值判断和道德评价,对后世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10. 请结合《道德经》中的思想,谈谈“无为而治”的治理理念。
答案:《道德经》中的“无为而治”是道家哲学的核心思想之一。
它主张统治者应顺应自然,不强加个人意志于人民和事物之上,通过“无为”来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秩序。
这种治理理念强调减少干预,让万物按照其自然规律发展,从而达到社会稳定和人民安居乐业的目的。
#### 五、案例分析题11. 阅读以下《孟子》中的一段对话,分析孟子的“性善论”观点。
国学常识200题(含答案)
![国学常识200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de25ce9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93.png)
国学常识200题(含答案)01.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其中婵娟指的是什么?(A)A、月亮B、姻缘02. 王先生的QQ签名档最近改成了“庆祝弄璋之喜”,王先生近来的喜事是:(C)A、新婚B、搬家C、妻子生了个男孩D、考试通过03.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里的“屠苏”指的是:(C)A、苏州B、房屋C、酒D、庄稼04. “拱手而立”表示对长者的尊敬,一般来说,男子行拱手礼时应该:(A)A、左手在外B、右手在外05. 我国的京剧脸谱色彩含义丰富,红色一般表示忠勇侠义,白色一般表示阴险奸诈,那么黑色一般表示:(A)A、忠耿正直B、刚愎自用06. 《三十六计》是体现我国古代卓越军事思想的一部兵书,下列不属于《三十六计》的是:(B)A、浑水摸鱼B、反戈一击C、笑里藏刀D、反客为主07. “床前明月光”是李白的千古名句,其中“床”指的是什么?(C)A、窗户B、卧具C、井上的围栏08. 1932年,清华大学招生试题中有一道对对子题,上联“孙行者”,下面下联中最合适的是:(A)A、胡适之B、周作人C、郁达夫D、唐三藏09.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描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B)A、中秋节B、元宵节C、端午节D、七夕节10. 我国古代有很多计量单位,比如诗句“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中的“仞”,一仞约相当于:(B)A、一个成年人的高度B、成年人一臂的长度11. 下列哪一句诗描写的场景最适合采用水墨画来表现?(C)A、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B、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C、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D、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12. 下列哪个成语典故与项羽有关?(D)A、隔岸观火B、暗度陈仓C、背水一战D、破釜沉舟13. 《百家姓》中没有下面哪个姓?(C)A、乌B、巫C、肖D、萧14. “生旦净末丑”是京剧的行当,其中“净”是:(A)A、男角B、女角15. 我们常说的“十八般武艺”最初指的是什么?(A)A、使用十八种兵器的技能B、十八种武术动作16. 假如你的一首五绝诗被杂志社采用,按照正文部分每字5元来计算,你应得多少稿费?(B)A、50元B、100元C、200元17. 下面哪个字常用作表示顺序的第五位?(A)A、戊B、戍C、戌18. 诸子百家中名家的特点是注重逻辑辩证,以下哪个典故能体现名家的这一特点?(A)A、“白马非马”B、“指鹿为马”19. 古人的婚礼在什么时间举行?(C)A、早上C、傍晚20.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蕴含的道理和下列哪句话最相似?(B)A、青出于蓝,而胜于蓝B、蓬生麻中,不扶而直C、公生明,偏生暗21.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出自:(A)A、《孟子》B、《庄子》22. 我国书法艺术博大精深,请问“欧体”是指谁的字体?(B)A、欧阳修B、欧阳洵23. 文学史上被称作“小李杜”的是杜牧和谁?(B)B、李商隐24. “大禹治水”的故事家喻户晓,大禹治理的是哪个流域的洪水?(B)A、长江流域B、黄河流域25. 古代宫殿大门前成对的石狮一般都是:(A)A、左雄右雌B、左雌右雄26. “结发”在古时是指结婚时:(C)A、丈夫把头发束起来B、妻子把头发束起来C、把夫妻头发束在一起27. “鄂尔多斯”在蒙古语中是什么意思?(C)A、大草原B、盛产羊毛的地方C 、众多宫殿D、美丽的地方28. 《西游记》中唐僧的原型是:(A)A、玄奘B、鉴真29. 唐代诗人贾岛“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诗句是:(A)A 、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
国学决赛试题及答案
![国学决赛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d142341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7122611.png)
国学决赛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出自以下哪部古籍?A.《论语》B.《孟子》C.《大学》D.《中庸》答案:A2. 下列哪位诗人被誉为“诗圣”?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王维答案:B3.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出自《诗经》中的哪一篇?A.《关雎》B.《桃夭》C.《蒹葭》D.《鹿鸣》答案:B4.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哪位儒家思想家的名言?A. 孔子B. 孟子C. 荀子D. 朱熹答案:A5.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出自哪位诗人的作品?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苏轼答案:B6.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哪位诗人的名句?A. 王之涣B. 孟浩然C. 王昌龄D. 李清照答案:B7.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出自哪部文学作品?A.《红楼梦》B.《西游记》C.《水浒传》D.《三国演义》答案:A8.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出自哪部经典?A.《大学》B.《中庸》C.《论语》D.《孟子》答案:C9.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哪位诗人的名句?A. 王勃B. 李白C. 杜甫D. 王维答案:A10.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出自哪位诗人的《春江花月夜》?A. 张若虚B. 李白C. 杜甫D. 王维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______的名句。
答案:陶渊明2.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出自______的《过零丁洋》。
答案:文天祥3.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______的诗句。
答案:陆游4.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出自______的《望月怀远》。
答案:张九龄5.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出自______。
答案:《周易》6.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是______的诗句。
答案:李白7.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出自______的《望岳》。
国学试题及答案
![国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63ba446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9d3155c.png)
国学试题及答案### 国学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1. 《论语》是哪位古代思想家的著作?A. 孔子B. 孟子C. 荀子D. 老子答案:A2.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哪部经典?A. 《道德经》B. 《庄子》C. 《论语》D. 《孟子》答案:B3.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出自《易经》的哪一卦?A. 乾卦B. 坤卦C. 震卦D. 巽卦答案:A#### 二、填空题4.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是《论语》中孔子提倡的学习方法,其下一句是“________”。
答案: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5.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体现了孔子的________思想。
答案:谦虚好学6.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思想中的________理念。
答案:个人修养与社会责任#### 三、简答题7. 请简述《诗经》中的“风”、“雅”、“颂”三部分的区别。
答案:《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指的是各地的民歌,“雅”是宫廷中的正声雅乐,“颂”则是祭祀时所用的乐歌。
8. 何谓“中庸之道”?请简要说明其含义。
答案:中庸之道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主张在处理事物时不偏不倚,保持适度,追求平衡和谐的状态。
#### 四、论述题9. 论述《左传》中“君子不器”的思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答案:《左传》中的“君子不器”意味着君子不应局限于一种技能或角色,而应具备广泛的知识和能力,以适应不同的社会角色和环境。
这一思想强调了个人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对后世的教育和人才培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0. 请结合《孟子》中的“性善论”,谈谈你对人性本善的看法。
答案:《孟子》中的“性善论”认为人性本善,人之初性本善,但需要通过后天的教育和修养来发展和完善。
这一观点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认为通过正确的引导和培养,人可以克服天性中的不足,实现道德的提升。
以上试题及答案仅供参考,国学的学习和理解是一个深入的过程,需要不断探索和思考。
国学试题答案
![国学试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cdf5722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ba.png)
国学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下列哪一项不是《论语》中提倡的道德理念?A. 仁爱B. 礼义C. 法治D. 中庸答案:C. 法治2. 下列哪位古代文学家与其代表作对应错误?A. 杜甫——《春望》B.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C. 李白——《将进酒》D.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答案:D.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3. “四书五经”是中国古代教育的重要内容,其中“五经”不包括以下哪一部?A. 《诗经》B. 《尚书》C. 《周易》D. 《左传》答案:D. 《左传》4. 以下哪个成语出自《孟子》?A. 指日可待B. 一暴十寒C. 老马识途D. 望洋兴叹答案:B. 一暴十寒5. “诗仙”是指哪位古代著名诗人?A. 杜甫B. 李白C. 王维D. 陶渊明答案:B. 李白二、填空题1. 《三字经》是中国古代一部著名的儿童启蒙读物,其开头的三个字是“__________”。
答案:人之初2. 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有“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名句,接下来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3. 《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兵书,作者是春秋时期的军事家__________。
答案:孙武4. 在《史记》中,司马迁通过“__________”这一篇章,讲述了屈原的生平和爱国情怀。
答案:屈原贾生列传5.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出自唐代诗人__________的《无题》。
答案:李商隐三、简答题1. 请简述《大学》中的“格物致知”理念。
答:《大学》中的“格物致知”是指通过对事物本质的深入探究和认识,达到真知灼见的境地。
这一过程强调了实践与认知相结合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实际行动去研究事物,才能真正理解其内在规律,进而达到知识的提升和道德的修养。
2. 阐述《道德经》中“无为而治”的政治理念。
答:“无为而治”是《道德经》中的核心政治理念之一,由老子提出。
国学常识200题(附答案与详细解析)
![国学常识200题(附答案与详细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dc32b57a04a1b0717ed5dd66.png)
国学知识200题(附答案与详细解析)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其中婵娟指的是什么? (A)A、月亮B、姻缘*“婵娟”的意思常用有三:形容姿态曼妙优雅;美女、美人;形容月色明媚或指明月。
2.“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里的“屠苏”指的是:(C)A、苏州B、房屋C、酒D、庄稼*屠苏,酒名。
古代汉族风俗于农历正月初一饮屠苏酒以避瘟疫。
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正月一日……于是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
……进屠苏酒、胶牙饧”3.“拱手而立”表示对长者的尊敬,一般来说,男子行拱手礼时应该:(A)A、左手在外B、右手在外*表示扬善隐恶5. 我国的京剧脸谱色彩含义丰富,红色一般表示忠勇侠义,白色一般表示阴险奸诈,那么黑色一般表示: (A)A、忠耿正直B、刚愎自用*红色脸象征忠义、耿直、有血性,如:“三国戏”里的关羽、《斩经堂》里的吴汉。
黑色脸既表现性格严肃,不苟言笑,如“包公戏”里的包拯;又象征威武有力、粗鲁豪爽,如:“三国戏”里的张飞,“水浒戏”里的李逵白色脸表现奸诈多疑,如:“三国戏”里的曹操、《打严嵩》中的严嵩。
蓝色脸表现性格刚直,桀骜不驯,如:《上天台》中的马武,《连环套》里的窦尔墩。
紫色脸表现肃穆、稳重,富有正义感,如:《二进宫》中的徐延昭,《鱼肠剑》中的专诸。
金色脸象征威武庄严,表现神仙一类角色。
如:《闹天宫》里的如来佛、二郎神。
6. 《三十六计》是体现我国古代卓越军事思想的一部兵书,下列不属于《三十六计》的是:(B)A、浑水摸鱼B、反戈一击C、笑里藏刀D、反客为主*三十六计是我国古代兵家计谋的总结和军事谋略学的宝贵遗产,为便于人们熟记这三十六条妙计,有位学者在三十六计中每取一字,依序组成一首诗:金玉檀公策,借以擒劫贼,鱼蛇海间笑,羊虎桃桑隔,树暗走痴故,釜空苦远客,屋梁有美尸,击魏连伐虢。
全诗除了檀公策外,每字包含了三十六计中的一计,依序为:金蝉脱壳、抛砖引玉、借刀杀人、以逸待劳、擒贼擒王、趁火打劫、关门捉贼、浑水摸鱼、打草惊蛇、瞒天过海、反间计、笑里藏刀、顺手牵羊、调虎离山、李代桃僵、指桑骂槐、隔岸观火、树上开花、暗渡陈仓、走为上、假痴不癫、欲擒故纵、釜底抽薪、空城计、苦肉计、远交近攻、反客为主、上屋抽梯、偷梁换柱、无中生有、美人计、借尸还魂、声东击西、围魏救赵、连环计、假道伐虢。
国学知识试题及答案
![国学知识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7bcf1aa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fb.png)
国学知识试题及答案1500字国学知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哪位是中国古代的伟大哲学家?A. 孔子B. 老子C. 孟子D. 释迦牟尼2. 中国古代最早的诗集是?A. 《诗经》B. 《楚辞》C. 《离骚》D. 《论语》3. 以下哪个文化现象属于中国古代文化的典型特征?A. 儒家思想B. 释道佛教C. 文房四宝D. 皇帝制度4. 以下哪位是中国古代的伟大文学家?A. 李白B. 白居易C. 苏轼D. 鲁迅5. 以下哪位是中国古代的著名历史学家?A. 司马迁B. 许慎C. 文天祥D. 李时中二、判断题1. 孟子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的学说主张人性本善,提倡仁爱和仁政。
答案:正确2. 《史记》是中国古代的一部重要历史著作,其中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的历史事件。
答案:正确3. 鲁迅是现代中国的一位杰出作家,著有《呐喊》、《狂人日记》等作品。
答案:正确4. 文房四宝是中国古代文人所使用的书法、绘画必备用具。
答案:正确5. 中国古代的礼制主要是指官僚制度和封建礼仪。
答案:正确三、简答题1. 介绍一下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
答: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学派之一,主要由孔子、孟子等代表人物提出。
儒家思想主张“仁”,即以仁爱为核心的伦理道德观念,提倡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
儒家学说注重道德修养,认为个人的修养可以使整个社会更加稳定和谐。
2. 中国古代文化中的文房四宝包括哪些?答:文房四宝是中国古代文人所使用的书法、绘画必备用具,包括笔、墨、纸、砚。
笔是书法和绘画的工具,墨是书写和绘画的载体,纸是记录和保存文字和绘画作品的媒介,砚是研磨墨汁的器具。
文房四宝是中国古代文化的象征之一。
3. 介绍一下中国古代的礼仪制度。
答:中国古代的礼仪制度是封建社会中层级分明的官僚制度和封建社会中的等级制度。
在古代的礼仪制度中,各级官员和士人都有不同的礼节和礼仪规范。
封建礼制强调尊卑有度、等级森严,各种场合下都有相对应的礼仪、礼节和仪式。
国学试题及答案
![国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ab4b2b2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b1.png)
国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这句话出自以下哪部古籍?A.《论语》B.《孟子》C.《大学》D.《中庸》答案:A2. 下列哪位不是“唐宋八大家”之一?A. 韩愈B. 柳宗元C. 欧阳修D. 王安石答案:B3.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出自《诗经》中的哪一篇?A.《关雎》B.《蒹葭》C.《桃夭》D.《硕鼠》答案:C4.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句话出自以下哪部古籍?A.《论语》B.《大学》C.《中庸》D.《孟子》答案:A5. 下列哪位诗人不是“初唐四杰”之一?A. 王勃B. 杨炯C. 骆宾王D. 杜甫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出自《论语》的______篇。
答案:学而2.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这句诗出自宋代词人______的《水调歌头》。
答案:苏轼3.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______的《望岳》。
答案:杜甫4. 《红楼梦》中“黛玉葬花”的故事发生在______。
答案:大观园5.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______的《春晓》。
答案:孟浩然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请简述《诗经》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答案:《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部分,主要内容包括爱情、劳动、战争、祭祀等,特点是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形象生动。
2. 请简述“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是指哪四部著作?答案:“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3. 请简述《史记》的作者和主要内容。
答案:《史记》的作者是司马迁,它是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分为“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部分。
4. 请简述“竹林七贤”中的三位人物及其主要事迹。
答案:竹林七贤指的是魏晋时期的七位文人,其中包括嵇康、阮籍、山涛等。
国学考试题及答案
![国学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4298872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fe.png)
国学考试题及答案国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儒家经典、道家思想、佛学文化等多个领域。
近年来,随着国学热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国学教育和考试。
以下是一些国学考试题及答案的示例:一、选择题1. “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指的是哪四部经典?A. 《诗经》《尚书》《礼记》《周易》B.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C. 《春秋》《左传》《公羊传》《谷梁传》D. 《易经》《尚书》《礼记》《春秋》答案:B2. 孔子提倡的“仁”的核心思想是什么?A. 忠诚B. 礼仪C. 仁爱D. 智慧答案:C二、填空题1.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出自《________》。
答案:《孟子》2.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是________的名言。
答案:《汉书》三、简答题1. 请简述《易经》中的“变易”思想。
答案:《易经》中的“变易”思想认为,宇宙万物都在不断变化之中,没有永恒不变的事物。
它强调顺应自然规律,适应变化,通过观察和理解变化,来指导人们的行为和决策。
2. 儒家思想中的“中庸”之道是什么?答案:儒家思想中的“中庸”之道是指在处理事物和人际关系时,要避免走极端,寻求平衡和谐。
它主张在情感、行为和思想上保持适度,既不过分也不不足,以达到内心的平和与社会的稳定。
四、论述题1. 论述《道德经》中“无为而治”的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答案:《道德经》中的“无为而治”是道家哲学的核心思想之一,主张统治者应该顺应自然,减少干预,让万物自然发展。
在现代社会,这一思想启示我们在管理中要尊重个体的自主性,减少不必要的控制,通过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积极性,实现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以上题目及答案仅为示例,实际的国学考试可能会包含更广泛的内容和更深入的探讨。
国学考试的目的是检验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同时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弘扬。
小学国学知识试题及答案
![小学国学知识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415de47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26.png)
小学国学知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部作品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A.《史记》B.《汉书》C.《后汉书》D.《三国志》答案:A2.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出自以下哪部经典?A.《论语》B.《孟子》C.《大学》D.《中庸》答案:A3.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这句话出自哪位古代思想家?A. 孔子B. 老子C. 墨子D. 荀子答案:D4. 下列哪个成语与“刻舟求剑”意思相近?A. 守株待兔B. 画饼充饥C. 掩耳盗铃D. 杯弓蛇影答案:A5.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哪位诗人的名句?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孟浩然答案:D6.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句话中的“桃李”指的是什么?A. 桃树和李树B. 学生C. 老师D. 朋友答案:B7.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以下哪首诗?A. 《水调歌头》B. 《念奴娇·赤壁怀古》C. 《将进酒》D. 《望岳》答案:A8.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句话体现了哪种思想?A. 仁爱B. 忠诚C. 孝顺D. 礼仪答案:A9.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出自哪部经典?A. 《易经》B. 《道德经》C. 《论语》D. 《大学》答案:A10.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出自以下哪部经典?A. 《论语》B. 《孟子》C. 《大学》D. 《中庸》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是《》中的一句话。
答案:《论语》2.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出自《》。
答案:《荀子》3.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唐代诗人写的。
答案:王勃4.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出自《》。
答案:《望岳》5.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唐代诗人写的。
答案:李商隐6.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出自《》。
答案:《论语》7.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是宋代词人写的。
答案:岳飞8.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唐代诗人写的。
大学国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大学国学考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65190e5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c8.png)
大学国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部作品不属于《四书》?A.《大学》B.《中庸》C.《论语》D.《道德经》2. “君子不器”出自以下哪部经典?A.《诗经》B.《尚书》C.《礼记》D.《易经》3.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话出自《易经》中的哪一卦?A. 乾卦B. 坤卦C. 震卦D. 巽卦4.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这句话体现了以下哪种思想?A. 法治思想B. 道德修养C. 礼仪规范D. 教育方法5.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出自《论语》中的哪一篇?A. 学而篇B. 为政篇C. 八佾篇D. 里仁篇6.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句话强调了什么?A. 知识的广泛性B. 知识的深度C. 诚实的态度D. 学习的主动性7.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哪位儒家思想家的主张?A. 孔子B. 孟子C. 荀子D. 韩非子8.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体现了以下哪种思想?A. 民本思想B. 君权神授C. 法治思想D. 道家无为9.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出自以下哪部经典?A. 《大学》B. 《中庸》C. 《论语》D. 《孟子》10. “温故而知新”这句话强调了什么?A. 学习新知识的重要性B. 复习旧知识的重要性C. 学习与实践的结合D. 学习与创新的结合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其中“_______”是其开篇之作。
2. “_______,温故而知新”是孔子在《论语》中提出的学习方法。
3. “_______,可以为师矣”是孔子在《论语》中提出的教师标准。
4. “_______,不亦乐乎?”是孔子在《论语》中表达对学习态度的看法。
5. “_______,不亦君子乎?”是孔子在《论语》中提出的君子标准。
6. “_______,小人喻于利”是孔子在《论语》中对君子与小人的区分。
7. “_______,小人长戚戚”是孔子在《论语》中对君子与小人心态的描述。
国学测试题及答案
![国学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a8b265b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a2.png)
国学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论语》是哪位古代思想家的言论集?A. 孔子B. 老子C. 孟子D. 荀子答案:A2.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出自以下哪部作品?A. 《孟子》B. 《荀子》C. 《庄子》D. 《韩非子》答案:B3.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是哪位儒家学者的名言?A. 孟子B. 荀子C. 孔子D. 曾子答案:C二、填空题4. 孔子提倡的“仁爱”思想,其核心是“________”。
答案:爱人5.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出自《论语》的________篇。
答案:述而6.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思想中关于个人修养与社会责任的表述,其出自《大学》的“________”。
答案:明明德三、简答题7. 简述《诗经》的分类及其特点。
答案:《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风是民间歌谣,雅是宫廷音乐,颂是祭祀音乐。
《诗经》以其朴实的语言、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内容,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各个方面。
8. 请简述《易经》的基本思想。
答案:《易经》的基本思想是阐述宇宙万物变化的规律,强调阴阳变化和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
它通过卦象和爻辞来揭示事物发展变化的内在联系,指导人们顺应自然规律,实现和谐发展。
四、论述题9. 论述儒家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答案:儒家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核心地位,它强调道德修养、社会秩序和家族伦理,对中国社会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现代社会,儒家思想的某些理念如和谐、中庸之道等仍然具有现实意义,对促进社会稳定和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10. 分析《道德经》中“道法自然”的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答案:《道德经》中的“道法自然”思想主张顺应自然规律,不违背自然本性。
在现实生活中,这一思想启示人们要尊重自然、保护环境,追求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方式。
同时,它也鼓励人们在面对问题和挑战时,采取顺应自然规律的方法,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小学生国学测试题及答案
![小学生国学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1a0ec6f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80f7254.png)
小学生国学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哪部作品不是《四书五经》之一?A. 《大学》B. 《中庸》C. 《论语》D. 《史记》答案:D2.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这句话出自哪部经典?A. 《论语》B. 《孟子》C. 《礼记》D. 《道德经》答案:C3.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出自《论语》的哪一章?A. 学而B. 为政C. 八佾D. 里仁答案:A4. 以下哪位诗人被誉为“诗圣”?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白居易答案:B5.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哪位诗人的诗句?A. 王之涣B. 孟浩然C. 杜甫D. 李白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三字经》是中国古代_________教育的经典读物。
答案:启蒙2. “人之初,性本善”是《三字经》中的第一句话,它强调了人的本性是_________。
答案:善良3.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出自《论语》,这句话告诉我们要_________。
答案:虚心学习4.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是宋代诗人苏轼的名句,出自他的诗作《_________》。
答案:水调歌头5.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是唐代诗人李绅的《悯农》中的诗句,表达了对农民_________的同情。
答案:辛勤劳动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简述《弟子规》中“父母呼,应勿缓”的含义。
答案:这句话的意思是当父母呼唤我们时,我们应该立即回应,不要拖延。
它教导我们要尊敬父母,及时回应父母的召唤,体现了孝顺和尊重长辈的传统美德。
2.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出自《易经》,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答案:这句话告诉我们,天道运行不息,君子应当效仿天道,不断自我努力,追求进步,永不懈怠。
它鼓励人们要有积极向上的精神,不断自我完善和提升。
四、阅读理解题(10分)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2分)答案:李白2. 诗中“床前明月光”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3分)答案: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在夜晚看到明亮的月光时,所产生的思乡之情。
100国学试题与答案
![100国学试题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b0ebb4b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11.png)
100国学试题与答案国学试题100题1.温家宝总理在回答记者提问时引用了一句名言:“欲利国家生死,祸福难避”。
这是谁的名言?a顾炎武b关天培c林则徐(答:C林则徐。
来源于林则徐的诗《去守备,占领城门,向家人展示》整首诗是这样的:如果你没有力量,你就必须长期承担重任。
如果你累了,你将永远无法养活自己。
如果你想造福国家的生死存亡,你会因为不幸和祝福而回避它吗?流放只是君主的仁慈,它只适合驻军士兵。
歌剧院与他山区的妻子交谈,试图打破旧的头皮。
这首诗作于一八四二年八月,林被充军去伊犁途经西安,口占留别家人。
诗中表明了林在禁烟抗英问题上,不顾个人安危的态度,虽遭革职充军也无悔意。
赴戍:到充军的地方去。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大意是假如对国家有利,我可以把生命交付出来;难道可以有祸就逃避,有福就迎受吗?春秋时郑国子产受到诽谤,他说:“苟利社稷,死生以之”。
趋:迎受。
苟利二句是林则徐最喜爱,经常吟咏的诗句。
)2、我国很早就有了穿木屐的相关记载,例如东晋诗人谢灵运发明的“谢公屐”,它在当时的用途是:a、舞鞋;b、向前穿的一双鞋;c、登山鞋。
(答案:c、登山鞋。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诗日:“谢公宿处今尚在,绿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历史上传说的南朝诗人谢灵运发明的“谢公屐”是一种活齿木屐,上山时去掉前齿,下山时去掉后齿,便于蹬坡和泥泞中行走,给旅游活动带来极大方便。
据传说当时的人们争相效仿,并名之日“谢公屐”。
)3.唐代诗人谷匡曾对白居易说:“长安米贵,住大地方不容易。
”但在读了白居易的一首诗后,他立即改变了态度,说:“如果你有天赋,生活并不困难!”顾匡从白居易那里看到了哪首诗?a、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b、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c、当我回首往事,我微笑着,六宫里没有粉色和傣色;d、同样是世界末日,为什么要相遇。
(答案:b、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十六岁时,白居易到京城参加科举考试。
100国学试题与答案
![100国学试题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ab8a64633687e21af45a9fd.png)
国学试题100题1、温家宝总理答记者问时引用名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这是谁的名言?A顾炎武B关天培C林则徐(答案:C林则徐。
出自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一诗,全诗如下: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
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
这首诗作于一八四二年八月,林被充军去伊犁途经西安,口占留别家人。
诗中表明了林在禁烟抗英问题上,不顾个人安危的态度,虽遭革职充军也无悔意。
赴戍:到充军的地方去。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大意是假如对国家有利,我可以把生命交付出来;难道可以有祸就逃避,有福就迎受吗?春秋时郑国子产受到诽谤,他说:“苟利社稷,死生以之”。
趋:迎受。
苟利二句是林则徐最喜爱,经常吟咏的诗句。
)2、我国很早就有了穿木屐的相关记载,例如东晋诗人谢灵运发明的“谢公屐”,它在当时的用途是:A、舞鞋;B、上朝穿的朝鞋;C、登山鞋。
(答案:C、登山鞋。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诗日:“谢公宿处今尚在,绿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历史上传说的南朝诗人谢灵运发明的“谢公屐”是一种活齿木屐,上山时去掉前齿,下山时去掉后齿,便于蹬坡和泥泞中行走,给旅游活动带来极大方便。
据传说当时的人们争相效仿,并名之日“谢公屐”。
)3、唐代诗人顾况曾对白居易说:“长安米贵,居大不易。
”但他在看完白居易的一篇诗作后,马上转变态度,说:“有才如此,居亦何难!”顾况看到的是白居易的哪句诗?A、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B、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C、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D、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答案:B、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十六岁时,白居易到京城参加科举考试。
当时的考试,考生公开在试卷上题写姓名,试卷并不密封。
主考官在决定考生的“去取高下”时,考生答题的好坏只是一小部分,更重要的是,考生平日所作诗文及声望,还要照顾推荐者的意见,说情者的面子,权势者的人情。
国学知识测试题(附答案)
![国学知识测试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4a8fc5f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0c.png)
国学知识测试题(附答案)国学知识测试题(附答案)⼀、古典名著1.“来龙去脉”的成语产⽣于( B )。
A、历史研究B、风⽔勘探2.《西游记》中,师徒⼀⾏经过千难万险,终于得正果,最后沙僧封为(A)A、⾦⾝罗汉B、净坛使者3.“汗流浃背”的典故出⾃西汉周勃,他“汗流浃背”的原因是( A)。
A、答不出皇帝的问题B、⾐服穿得太多劳动太卖⼒⽓4.下列四个成语中与项⽻有关的是( B)。
A、隔岸观⽕B、破釜沉⾈5.“业精于勤,荒于嬉,⾏成于思,毁于随”揭⽰了( B )规律。
A、教育B、学习成败6.“⼤禹治⽔”的故事家喻户晓,⼤禹治理的是哪个流域的洪⽔?(B)A、长江流域B、黄河流域7.《三国演义》中的“凤雏”是庞统。
( A )A、正确B、错误8."霸王别姬”的故事最早见于( A )A、《史记》B、《三国演义》9.“勿以恶⼩⽽为之,勿以善⼩⽽不为”语出《三国志》,这是谁说的?(B)A、诸葛亮B、刘备10.“⼀问三不知”出⾃《左传》,说的是哪“三不知”?( B )A、天⽂、地理、⽂学B、事情的开始、经过、结果11.“⼊⽊三分”这个成语原本是⽤来形容什么的?( B )B、书法12.《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是家喻户晓的⽂学家,“雪芹”是他的:( B )A、名B、号13.《韩⾮⼦》中有许多寓⾔直到现在还⼴为⼈知,下⾯哪个寓⾔出⾃《韩⾮⼦》?( A )A、滥竽充数B、掩⽿盗铃14.“乐府”最早是指:( A )A、⾳乐机构;B、⽂学体裁。
15.下列两⼤民间神话故事中,故事成型时间较早的是:(A)A、嫦娥奔⽉B、⽜郎织⼥16.秦朝末年,垓下⼀役,哪位著名将领乌江⾃刎? ( B )A、刘备B、项⽻17.《本草纲⽬》的作者是李时珍。
( A )A、正确B、错误18.《三国演义》中过五关、斩六将的猛将是谁? (A)A、关⽻B、张飞19.成语“请君⼊瓮”,“请”的是谁?( B )A、来俊⾂B、周兴20.神话故事“夸⽗逐⽇”出⾃哪部书?( A )A、《⼭海经》B、《世说新语》21.孔⼦弟⼦中擅长做⽣意的是谁?( B )A、⼦路B、⼦贡22.“苦⼼⼈,⽆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申可吞吴”描写的是谁?( B )A、伍⼦胥B、勾践23.“塞翁失马”这⼀典故出⾃:( A )A、《淮南⼦》B、《庄⼦》24.除了“⽑遂⾃荐”,与⽑遂这个⼈有关的成语还有:( B )A、刮⽬相看B、脱颖⽽出⼆、唐诗宋词1.0我国古代有很多计量单位,⽐如诗句“黄河远上⽩云间,⼀⽚孤城万仞⼭”中的“仞”,⼀仞约相当于( B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3、甲骨文最早是在哪种物品上发现的?(
B)
A 、青铜器 B 、药材 C、墓碑 D 、竹筒
34、“大材小用古所叹, 管仲、 萧何实流亚 ”是出游的一句名诗, 其中 “大材小用 ”形容的是下面哪位人物?
A 、韩愈 B 、辛弃疾 C、庞统 D 、宋玉
35、吃年糕的习俗与下列哪位历史人物有关?(
A)
A 、伍子胥 B 、范蠡 C、屈原
“鸿渐于陆,其羽可
为仪,吉利。 ”是说鸿雁走到山头,它的羽毛可用来编织舞具这是吉利之兆。此计运用此理,是说弱小的部
队通过凭借某种因素,改变外部形态之后,自已阵容显得充实强大了,就象鸿雁长了羽毛丰满的翅膀一样。 古人按语说:此树本无花,而树则可以有花,剪彩贴之,不细察者不易发,使花与树交相辉映,而成玲珑全 局也。此盖布精兵于友军之阵,完其势以威敌也。用假花冒充真花,取得乱真的效果,前边已作过分析。因 为战场上情况复杂,瞬息万变,指挥官很容易被假象所惑。所以,善于布置假情况,巧布迷魂阵,虚张声势, 可以慑服甚至击败敌人。)
上两遍,就算上等的了。所以很多人送诗都不敢进门,因此他家的门被戏称为
“铁门关、金锁匙 ”。 白居易
到顾况的府中呈上自己的诗作。顾况一见白居易是个乳臭未干的年轻人,心里就已经不以为然了。等到接过
诗集一看,上写着 “太原白居易诗稿 ”,心里认为这个年轻人毫不谦逊,便取笑他说:
“名居易,只恐长安米
价太贵,居之不易。 ”白居易听出话中的讥笑之意,但一言不发。顾况打开诗集,映入眼帘的首先是一首《赋
要的是,考生平日所作诗文及声望,还要照顾推荐者的意见,说情者的面子,权势者的人情。因此,许多应
试举人为增加及第的可能性,就会将自己平日的诗文加以编辑,考试以前呈送给当时在社会上、政治上和文
坛上有地位、有影响的人,请求他们向主持考试的礼部侍郎推荐,从而增加自己及第的希望。白居易就将自
己的诗集投给当时的名士顾况。顾况这个人很有才气,但脾气高傲,瞧不起后辈的文章。如果诗文他能连看
产受到诽谤,他说: “苟利社稷,死生以之 ”。趋:迎受。苟利二句是林则徐最喜爱,经常吟咏的诗句。)
2 、我国很早就有了穿木屐的相关记载,例如东晋诗人谢灵运发明的 A 、舞鞋;
“谢公屐 ”,它在当时的用途是:
B 、上朝穿的朝鞋;
C 、登山鞋。
(答案: C、登山鞋。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诗日:
“谢公宿处今尚在,绿水荡漾清猿啼,脚着谢公屐,身
B
10. 苏轼在《念奴娇 ?赤壁怀古》中提到了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羽扇纶巾 ”形容的是下面哪 位历史人物?
A. 诸葛亮 B. 周瑜 C. 曹操
B
11. 顷“刻间千秋事业,方寸地万里江山;三五步行遍天下,六七人百万雄兵
”描写的是:
A. 下棋 B.战场 C.戏台
C
12. 太极拳讲究 “以柔克刚、以静制动、以弱胜强 ”,这和哪位思想家的观点不谋而合?
一表时高兴了,说: “你们这是双黄呀! ”双黄本是两个姓黄的意思。后来为和京剧的二黄相区别,将黄字加
个竹字头,从此有了双簧之名。所以说是慈禧太后御赐的名字,这种传说是人们公认的。但事实上,不经允
许,黄辅臣是不能将他的儿子带进宫的,在太后面前暗中演唱更是不可能。这些只能说明,双簧是清末黄辅
臣创造的一种曲艺形式。)
(答案: C、念奴娇。念奴娇又名百字令。水龙吟
102 字,雨霖铃 103 字,满庭芳 95 字。)
17、马可 ?波罗曾在他的游记中描述了一座美丽的中国石桥,后来西方人都称这座桥为 石桥是:
“马可 ?波罗桥 ”。这座
A 、卢沟桥; B 、赵州桥; C、二十四孔桥; D、洛阳桥。 (答案: A、卢沟桥。意大利旅行家马可 * 波罗在他的游记中称赞 “它是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 ”。桥东 为宛平县城,明崇祯十一年 <1638 年 >建。 1937 年 7 月 7 日,日本帝国主义在此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宛平城 的中国驻军奋起抵抗,史称 “卢沟桥事变 ”,亦称 “七七事变 ”。)
A. 大都 B.中都 C.上都 D. 南京
C
15. 1932 年,清华大学招生试题中有一道对对子题,上联 A. 胡适之 B. 周作人 C. 郁达夫 D. 唐三藏
“孙行者 ”,下面下联中最合适的是:
A
16、小王模仿古人填了一首词写完之后发现正文正好
100 字,请问他用的是哪种词牌?
A 、满庭芳; B 、雨霖铃; C、念奴娇; D、水龙吟。
“麒麟 ”,就是现在我们所知的:( D)
A 、狮子 B 、金钱豹 C、河马 D 、长颈鹿
29、 “双簧 ”是我国一门独特的曲艺形式,它得名于:
A 、初演得两人都姓黄; B、表演者使用的乐器叫做簧; C 、表演者巧舌如簧。
(答案: A、初演得两人都姓黄。咸丰帝死后,慈禧太后专权,除了爱看戏,她也爱听曲艺说唱。据说一次
8. 下列哪一句诗描写的场景最适合采用水墨画来表现?
A.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B.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C.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D.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C
9.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所蕴含的道理和下列哪句话最相似?
A.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B.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C.公生明,偏生暗
得古原草送别》: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刚读完前四句,顾况就不由得
高声赞叹说: “好诗! ”又想起刚才自己挖苦的话,就反过来赞许地对白居易说:
“能写出这样的句子,不要
说是长安,就是整个天下,你也可以
‘居易 ’了! ”当时有人戏题两句道: “顾才子掣开金锁匙,白乐天撞破铁
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历史上传说的南朝诗人谢灵运发明的
“谢公屐 ”是一种活齿木屐,上
山时去掉前齿,下山时去掉后齿,便于蹬坡和泥泞中行走,给旅游活动带来极大方便。据传说当时的人们争 相效仿,并名之日 “谢公屐 ”。)
3、唐代诗人顾况曾对白居易说: “长安米贵,居大不易。 ”但他在看完白居易的一篇诗作后,马上转变态度, 说: “有才如此,居亦何难! ”顾况看到的是白居易的哪句诗?
5. “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 ”是宝玉对黛玉的第一印象,其中 “靥 ”是指:
A. 酒窝 B.眼睛 C.嘴角 D. 腮帮
A
6. 下列哪项不是端午节的习俗? A. 挂香包 B. 插艾蒿 C. 登高采菊 D. 喝雄黄酒
C 7 、下面三十六计中哪一计是靠制造假象来迷惑敌人的?
A 、树上开花; B 、围魏救赵; C 、顺手牵羊。
18、国画是我国传统的美术形式,我国存世最早最完整的国画作品是下列的哪件作品?(
A)
A 、顾恺之的《女史箴图》 B、张僧繇的《梁武帝像》
C 、周昉的《簪花仕女图》 D、吴道子的《天王送子图》 19、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出自( B ) A 、慧思 B 、慧能 C 、神秀 D 、玄奘
(答案: A、树上开花。三十六计第二十九计说:
“借局布势,力小势大。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也。
”借
助某种局面或手段布成有利的阵势,兵力弱小但可使阵势显出强大的样子。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语出
《易经 ?渐》卦。渐,卦名,本卦为异卦相叠,
<艮下巽上 >,上卦为巽为木,下卦为艮为山。卦象为木植长
于山上,不断生长,也喻人培养自己的德性,进而影响他人,渐,即渐进。本卦上九说
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
这首诗作于一八四二年八月,林被充军去伊犁途经西安,口占留别家人。诗中表明了林在禁烟抗英问题上,
不顾个人安危的态度,虽遭革职充军也无悔意。赴戍:到充军的地方去。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
之 ”大意是假如对国家有利,我可以把生命交付出来;难道可以有祸就逃避,有福就迎受吗?春秋时郑国子
C 、傍晚
C
23. 梨园用来指代戏曲界,那么 “杏林 ”指代的是:( B )
A 、教育界
B 、医学界
24. 现在我们常用 “阳春白雪 ”和 “下里巴人 ”指代高雅和通俗的文艺作品。请问这两个成语最初指的是什么? (C)
A 、文章
B 、画作
C 、乐曲
25. 在我国风俗中,常常避讳 73 和 84 这两个岁数,因为这是两位历史人物去世的虚龄。他们是:
36、草书、行书、楷书、隶书四种字体当中哪一种是其余三种的起源?(
D)
A 、草书 B 、行书 C 、楷书 D 、隶书
37、成语 “咫尺天涯 ”中 “咫 ”、 “尺 ”都是古代计量单位,其中 “咫 ”和 “尺 ”哪个更长? (B)
A咫 B 尺
38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句话是谁最早提出的?
国学试题 100 题
1、温家宝总理答记者问时引用名言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这是谁的名言?
A 顾炎武 B 关天培 C 林则徐
(答案: C 林则徐。出自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一诗,全诗如下:
力微任重久神疲,再竭衰庸定不支。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谪居正是君恩厚,养拙刚于戍卒宜。
传黄辅臣进宫演出,当时黄已经七十多岁不能演唱了,若进宫去唱不了,要问罪,不进宫是抗旨不遵,要杀
头。怎么办?他想了个办法。他儿子也能弹能唱,于是就带他儿子进宫,表演时让他儿子蹲在袍子下面唱,
他自己坐着弹弦子,唱时只张嘴学他儿子的口形。慈禧看了很高兴,说:
“你老了老了,嗓子倒好了,真是
返老还童呀! ”黄辅臣一谢恩下跪,慈禧发现他嗓音嘶哑,同时也发现了他的儿子,开始大怒,后得知一唱
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
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