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11认识区域课件

合集下载

地理一单元一节《认识区域》PPT课件

地理一单元一节《认识区域》PPT课件
1.区域的含义
(1)概念:指一定范地围理空间

,是人们指在标
地理环境差异的基础上,按面一积定的
划分出来
的。 区位
区别(2)特点:具有一定的
、形状、范
围或界线,有明确的
特征,其内部某些特征相
对一致,并与其他开区发域利有用所

(3)划分目的:进一步了解各区域之间的差异,
2.区域的类型
区域 类型
概念
划分
3.开放性
社会经济
区域并不是
存在的,而与其他区域
地理位置
塔吉克斯坦 阿富汗
巴 基 斯 坦


尔金

柴达木
青海湖



盆地

河 黄

西





泊拉


藏高 藏

不丹
原 四脉
金山
横沙断 川

1.教材P6图1-1-6 本图旨在以青藏高寒区为例,以“高寒”特征对青 藏地区大气、河流、动物、农业、人口分布等的影响, 说明区域内部各地理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进 而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阅读本图应明确以下三个问题:
区域有分级性或层次性,因而区域具有上 具有一定的体
下左右之间的关系(纵向的、横向的),每个 系结构形式
分区都是另一个区域的组成部分
1.有关区域及其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个地区就是一个区域,各区域间没有明显 的差异
B.中国不是一个区域 C.区域之间的界线都十分明确 D.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
阐释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一部分,并占有 一定的空间,这些空间可以是自然 的、经济的、社会的……

《认识区域》课件5

《认识区域》课件5
【思路点拨】 对比降水量分布状况与干湿区的划分,
判断干湿区划分的依据;根据区域的类型特征判断干湿区划 分的边界类型。
地理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必修三
【解析】
甘肃地处内陆,自东向西与太平洋的距离逐
渐变远,年降水量自东向西减少。一个地区的干湿状况取决 于该地区水分的收入量 (降水量 )与水分的支出量 (蒸发量 )的 对比。这种区域划分以水分为依据,所以属于单一指标。干 湿地区的界线有一定的过渡性,界线是模糊的。
地理
必修三
3.开放性 区域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其他区域有着各种各样 的联系,包括自然要素和 社会经济 要素之间的联系。
地理
必修三
3.区域内部具有明显的相似性,是否表明区域内部就不 存在差异? 【提示】 不是。区域内部特征具有明显的相似性,但
并不是说内部特征的完全一致性,即区域内部也存在差异。 如我国南方水田区中也存在旱地,这说明区域内部特征只是 求大同存小异。一般而言,区域的空间尺度越小,区域内部 的差异越小。
城市 经济 区域
地理
必修三
规律方法 凡以区域物质内容为指标分类所形成的区域均属于均质 区范畴;凡以区域内在联系为依据进行分类所形成的区域均 属功能区范畴。
地理
必修三
区域有多种类型,一般分为均质区和功能区。据此回 答(1)~(2)题。 (1)均质区和功能区划分的依据是( A.自然要素的相似性 B.人文要素的相似性 C.区域内部状况 D.区域内部内在联系 (2)下列区域属于功能区的是( A.方言区 C.城市经济区 ) )
地理
必修三
区域的含义
1.概念 区域是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是人们在地理环境差异 的基础上按一定的 指标 划分出来的。 2.特点 (1)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 、范围和界线。 (2)有明确的 区位 特征。 (3)内部某些特征 相对一致 ,并与其他区域有所区别。

【高中地理】区域的基本含义ppt11

【高中地理】区域的基本含义ppt11

P3 活动3
地域 乡村
景观特征
人口分布
产业活动 以农业活动为主
聚落规模小,以平房为 人口较少, 主,周围农田环绕,一 分布较稀 派田园风光 疏
城市
聚落规模较大,楼房林 人口规模 立道路交错 大,分布密 集
建筑物高大密集,白天 人口昼夜 人流和车流不息,经济 差别大 活动繁忙
以非农业活动为 主
以商务和服务活 动为主,楼房林
经济发展水平
劳动力素质
2、我国三次产业划分
产业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内 容
指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 指工业和建筑业
除第一、二产业外的其他各行业,包括流通 部门和服务部门
3、产业结构的差异
主要表现在三次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三次产业的就业 比重,三次产业的内部构成等 第 三 产 业 第一产业
P7 活动1
A地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最小,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最高,经 济发达; AB两地,第二产业产值比重最高; CD两地农业经济所占较大比重; D地经济相对落后,因为第一产业产值最高,人均GDP最 低。
P7活动2
农业地区
工业地区
城市地区
人口分布 分散 特点
产业分布 面状 特点
相对密集 点状
非常密集
点状 第二、第三产 业都很发达 非常密切 大
产业结构 以第一产业 以第二产 特点 为主
业为主
对外联系 对生态环 境的影响
不密切 小
密切 大
P7活动3 5、区域产业结构的变化
区域 产业结构变化特点 发展 早期 农业经济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第一产 业所占比重最大 中期 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工业经济比重迅 速上升,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最大 随着城市化水平不断提升,尤其是服 务业的发展,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逐 晚期 渐超过第二产业,先进科技和信息、 金融等成为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 产业的产 值比重 一 三 二、 一二三 二 一三、 二三一 三二一

高二地理上学期必修课件认识区域

高二地理上学期必修课件认识区域

03
地形地貌影响人口分布、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布局。
水资源分布对区域影响
1 2
水资源数量与区域发展
水资源是区域发展的重要基础,其数量和质量直 接影响农业、工业和城市的发展。
水资源空间分布与区域差异
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导致不同区域水资源利用 方式和效率的差异。
3
水资源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合理开发和利用水资源,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 用,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认识区域自然环境的特点和规律,有 助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推动生态 文明建设。
02
自然地理环境对区域影响
气候条件对区域影响
气候类型与区域特征
不同气候类型下,区域的自然景观、农业生产、人口分布等特征 各异。
气候要素与区域发展
气候要素如温度、降水、风等直接影响区域的农业、工业、交通等 发展。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及建议
区域发展趋势
未来区域发展将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可 持续发展,加强区域间的合作与协调,推动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
建议与措施
为了适应未来区域发展的趋势,我建议加强 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绿色发展;加强区域合 作与协调,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加快产业 结构优化升级,培育新兴产业;加强创新驱 动发展,提高区域竞争力。同时,政府和企 业也应加强政策引导和技术支持,为区域发
国内优秀城市规划案例
北京城市副中心、上海浦东新区、广州珠江新城等。
国外优秀城市规划案例
纽约曼哈顿、伦敦金融城、巴黎拉德芳斯等。
05
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生态环境保护重要性及措施
重要性
生态环境保护是维护地球生态平衡、保障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前提。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 展,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已成为全球共识。

11区域

11区域
模块3的主要内容
模块1 自然地理
模块3 Ⅰ区域地理
Ⅱ地理信息 技术
模块2 人文地理
第1课 区域和区域差异
开幕式上的笑脸来自世界许多不同的地区
区域
一、区域 区域,让地理学变得简单
区域可大可小,大到大洲大洋,小到小区花园
一、区域
国家、省、州、市、县等等都是人为划定的行政区域
一、区域
根据自然因素划定的区域
区域的级别有高有低,划分的指标也不尽相同
一、区域
按照人文社会因素划分的区域
一、区域
按照职能划分的区域
关键概念:
区域:依据地表地理差异划分的空间单位。
(不用背,理解就行了)
思考回答:
“魔兽争霸”游戏中的一块土地是区域吗? 不是。区域是实体。
区域有一定的面积吗? 区域都有一定的面积。
区域有明确的界限吗?
思考回答:东部季风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 地区的边界是如何确定的?
分别找出这三大区域自然特征的关键词
青藏高寒区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东部季风区
二、中国三大自然区的差异
1.划分依据 活动:读P5 图1-1-1 思考:三大自然区域的划分依据 结论:依据:五大自然要素特征
特征形成原因:位置:纬度、海陆、海拔 2.比较三大自然区差异(揭示特征)
水文特征
多外流河
2 西北干 旱半干 旱区
3 青藏高 寒区
海陆 海拔
温带大陆性 气候
高原山地 气候
高原盆 地为主
高原为主
多内流河
多冰川、 大河源头
思考回答:划分自然区的一般思路是什么?
本课小结
区域和区域差异 中国的三大自然区 怎样认识区域差异
推荐阅读

认识区域上课

认识区域上课
2020/1/31
简要分析海南岛经济发展的 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
1、区位优势:海南岛靠近珠江三角洲经济发 达地区,邻近港澳和东南亚,接近亚洲与 大洋洲、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海上通道,因 此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又是开发海洋 的前沿。
2、资源优势:岛上气候资源、生物资源、旅 游资源、矿产资源丰富且潜力巨大。
3.干湿区与降水的大致对应关系? 4.甘肃省湿润区、干旱区的划分就区域类型而言,
属于 区;兰州作为地区经济发展的中心,在 区域中居于核心地位,对区域发展起主导作用, 兰州属于 (区域类型)。
2020/1/31
认识区域:了解、理解
• 区域的定义 • 区域的特点 • 区域的划分指标 • 划分区域的目的
2020/1/31
• 区域的划分指标 单一指标:如根据积温 热量带 综合指标:如根据语言、宗教 东亚文化区 自然要素:我国划分为三大自然区 人文要素: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 • 划分区域的目的 了解区域的差距,因地制宜对区域加以开发
利用
2020/1/31
二、区域的类型
练习:指出下列分别属于均质区还是 功能区?
2、差异性 (我国南方北种植业的差异)
自然和人文现象在空间分布上的差异性,是地 球表层最显著的特点之一。
1、区域之间存在差异性 2、区域内部存在差异性
3、开放性 经济全球化、南水北调
自然要素之间、社会经济要素之间,自然与人 文要素之间都具有联系。
2020/1/31
1、整体性(青藏高原)
区域内部各地理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 响,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3、政策优势:享有经济特区的特殊政策。
2020/1/31
2020/1/31
2020/1/31
3、开放性 经济全球化、南水北调

地理课件:第一节《认识区域》第2课时

地理课件:第一节《认识区域》第2课时
会经济条件
1、区位优势:海南岛靠近珠江三角洲经济发 达地区,邻近港澳和东南亚,接近亚洲与 大洋洲、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海上通道,因 此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又是开发海洋 的前沿。 2、资源优势:岛上气候资源、生物资源、旅 游资源、矿产资源丰富且潜力巨大。 3、政策优势:享有经济特区的特殊政策。
每个区域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与其他区 域有着各种各样的联系。
实践意义:加强区域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协调发展。
区域之间的经济要素流动示意图
如我国东部地带与中西部地带之间的联系
案例:海南岛的开发
1、说说海南岛地理位置的主要优势。
纬度位置
热带,热量丰富
海陆位置
四周环海海上交通位置重要
相对位置
海南岛的地理位置图
3、开放性
区域之间自然要素和社会经济要素之间的联系, 使地理空间呈现出开放性的特点。
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地势高 空气稀薄
大气的削弱作用弱 大气的吸收作用弱
整体性
太阳辐射强
气温低
生产活动 高寒农牧业
人口和城市
冰川冻土
动植物资源
河谷地带
广

少而耐寒
以西北地区为例,说明区域整体性
风蚀、风积地貌 西 北 内 陆 气 候 干 旱 畜牧业 内流河湖 绿洲 草原、荒漠 土壤贫瘠 灌溉农业
区域差异性
区域的整体性是相对的,差异性是绝对的。 区域的空间尺度越大,区域内部的差异性就 大。 认识差异性有利于因地制宜,扬长避短,促 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是区域整 体性与差异性共生共 存的结果
思考:中西部和东部各有什么优势?
中西部: 能源、矿产、廉价 劳动力等
东部: 人才、技术、资金 产业基础好等

认识区域(深圳市第三高级中学)

认识区域(深圳市第三高级中学)

印度洋夏季受强劲西南季风的影响,形成顺时针流动的洋流;冬季受东北季风的吹刮, 形成逆时针环流。赤道附近的洋流受行星风系影响,终年向东流动。
一幅风向地图、特别是洋流图就会显示出横过印度洋的洋流,无论是在西南季风还是 东北季风的月份里,都要经过斯里兰卡的南方,航船前进必须与洋流方向一致,因此 横越印度洋航行的东方或西方的船就一定要从斯里兰卡经过。
认识区域(深圳市第三 高级中学)
2020/8/14
高中地理必修Ⅲ
课件编号 3.1.1①
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
第一节 区域和区域差异
第一课时 认识区域
深圳市第三高级中学
学习目标
1、了解区域的含义;
2、掌握分析某一区域特征的 一般方法。
请说说你知道的区域有哪些?
例题. 下列各组地域单元中,区域划分依据 相同的是 × A.珠江流域、长江三角洲、干旱地区 √ B.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位于海上交通要道上的斯里 兰卡自古以来有“宝石王国 ”之称。是位于印度洋的一 个小岛,首都科伦坡位于岛 国的西南面。
探究1:说出斯里兰卡地 理位置的主要特点;
探究2:分析斯里兰卡 主要的自然地理特征;
印度洋上的南亚热 带岛国,位于印度 半岛东南侧。位于 印度洋到太平洋的 航运线上,地理位
置十分重要。
注意:我们的 目的,不是为 了掌握斯里兰 卡地理特征。
摇头yes !
“7月,我仔细品尝 了这滴印度洋最珍 贵的眼泪,它,确 实是纯真微笑国度 ,视线所至,回应 的总是真诚的笑容 与问好。它,确实 是莲花国度,一个 民族,怎能在外国 干扰的困顿与清贫 中始终保持平和的 心态?”
位于海上交通要道上的斯 里兰卡自古以来有“宝石王国 ”之称。是位于印度洋的一个 小岛,首都科伦坡位于岛国的 西南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任何一个区域内部都有其相对一 致性,但各个区域之间普遍存在着差 异性。
实践意义:因地制宜,扬长避短, 促进问区题内域:部发区不域展存之。在间差存异在性差,异对性吗,?区域
三、区域的特征
1、整体性 2、差异性 3、开放性
中西部:
能源、原材料、矿产、特色 金属、廉价劳动力等
东部:
人才、技术、资金、文教、 资源密集型产业等
因此,相对封闭和独立的地理环境是方言形成的主要原因。
另外,生产力水平低下,地区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较少,也 是方言得以延续的重要原因。
三、区域的特征
1、整体性 2、差异性 3、开放性
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地势高
整体性
空气稀薄
大气的削弱作用弱
大气的吸收作用弱
太阳辐射强
气温低
生产活动
人口和城市
冰川冻土
动植物资源
活动: 以海南岛为例,探讨海岛开发的措施
纬度位置
1、说说海南岛地理位置的主要特点。 低纬度地区 海陆位置
陆上国土与海上 国土的结合部位
相对位置
近傍港澳及东南亚,遥望台湾, 内靠经济发达珠江三角洲; 外临亚太经济圈中最活跃的东南亚;
交通位置
海南岛的地理位置图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连接亚洲与大洋洲, 太平洋与印度洋, 海上交通位置重要
2、以下区域属于均质区的有( B )
①我国的北方方言区 ②我国北方的旱作农 业区 ③京津唐工业基地④东北平原区 ⑤浦 东新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③④⑤
3、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体现了区域的
什么特征( C )
A.整体性特征
B.差异性特征
C.开放性特征
D.综合性特征
谢谢观赏
地理11认识区域课件
(知识窗)
3、区域的划分
划分区域的指标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是综合的,可 以是自然的,也可以是人文的。
综合地形和气候两大要素,可以把我国划分成三大 自然区,即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 高寒区。
以经济的发达程度和经济发展速度可把我国划分 为东部经济地带、中部经济地带、西部经济地带。
功能上紧密相连,内部要素有相关性或内在 的联系的区域。 划分:以区域内在联系或相关性为依据,由 区域中心与它所吸引或辐射的范围组成。
如:城市经济区、长江流域
判决以下区域是属于均质区还是功能区
中国主要的工业基地
辽中南
京津唐
沪宁杭
功能区
珠江三角洲
均质区
均质区
区域的空间尺度
1、区域的空间尺度可大可小
4、划分区域的目的:
进一步了解各区域之间的差异,因地制宜 对区域加以开发利用。
二、区域的类型
1、均质区:
指那些要素具有相似性或相对一致性的区域。 划分:以区域内部物质内容为指标。
均2、质功自然能区区::
高原区、平原区、气候区、植被区 均质人文区:
人口密度区、农业区、方言区
二、区域的类型
2、功能区
2、分析海南岛的自然地理条件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海南岛地形与矿产资源分布图
海南岛的交通和旅游图
区位条件 四面环海,海上交通方便
有利于对外交往
气候条件 地形条件 资源条件
热带气候,终年高温,降水丰富 适宜发展高效农业,并向 北地区输送反季节瓜果
山地、丘陵为主,海岸平原较窄
适宜发展经济作物 粮食作物种植受限
三、区域的特征
1、整体性 2、差异性 3、开放性
每个区域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与 其他区域有着各种各样的联系。
实践意义:加强区域合作,实现 优势互补,协调发展。
经济全球化
概念 影响因素
表现
从根本上讲,经济全球化是区域整体性与 差“世经异界济性经全共济球生存化共在”存两是的个区结明域果显开的放趋性势的:最好体现 一是区域经济一体化,一是经济全球化
高寒农牧业
河谷地带
广 布 少而耐寒
三、区域的特征
1、整体性
区域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 相互影响,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认识区域的整体性,对人类利用 资源,改善环境质量具有指导意义。
三、区域的特征
1、整体性 2、差异性
我国的农业分布大体上是东耕西牧、南稻北麦
三、区域的特征
1、整体性 2、差异性
矿产资源丰富 工矿业发展;旅游资源丰富。
3、1988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成立海南省,并确定海南岛 为经济特区。依托区位、资源、政策等方面的优势,海南岛国民 经济快速发展,现已基本形成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并逐步建立 起开放型的经济体系。简要分析海南岛经济发展的有利的社会经济 条件。
海南岛靠近珠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地区, 区位优势 临近港澳和东南亚地区,接近亚洲与大
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的海上要道。
资源优势 气候资源、生物资源、旅游资源、 矿产资源丰富,且潜力巨大
政策优势 享有经济特区的特殊政策
知识结构总结
1、关于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B)
A.区域是以单一指标为依据划分的 B.区域均占有一定的空间,有明确的区位特征 C.区域内部各组成要素的特征互不相同 D.区域划分必须按照自然要素的特征来划分
2、区域的空间尺 度越大,描述的区 域特点就越宏观, 反之,就越具体、 越详细。
说说汉语方言与自然地 理环境之间的联系?
我国北方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开阔,形成大面积的北 方方言区;而我国长江以南地区,地形以丘陵、山地为主,相对独 立和封闭,形成众多方言区。
方言是一个区域长期处于封闭状态下形成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