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特殊平行四边形
1.1 菱形的性质与判定(一)
学习目标:
①通过折、剪纸张的方法,探索菱形独特的性质。
②通过学生间的交流、计论、分析、类比、归纳、运用已学过的知识总结菱形的特征。教学重点:菱形的概念和菱形的性质,菱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
教学难点:菱形的性质的理解及菱形性质的灵活运用。
学习过程:
活动一:
自学课本例题以上的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如何从一个平行四边形中剪出一个菱形来?
菱形
平行四边形
的四边形叫做菱形,生活中的菱形有。
2.按探究步骤剪下一个四边形。
①所得四边形为什么一定是菱形?
②菱形为什么是轴对称图形?
有对称轴。
图中相等的线段有:
图中相等的角有:
③你能从菱形的轴对称性中得到菱形所具有的特有的性质吗?自己完成证明。
性质:
证明:
活动二:对比菱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
菱形的对角线:
平行四边的对角线:
活动三:菱形性质的应用
1.菱形的两条对角线的长分别是6cm和8cm,求菱形的周长和面积。
2.如图,菱形花坛ABCD的边长为20cm,∠ABC=60°
沿菱形的两条对角线修建了两条小路AC和BD,
求两条小路的长和花坛的面积。
课效检测: 一、填空
(1)菱形的两条对角线长分别是12cm ,16cm ,它的周长等于 ,面积等于 。
(2)菱形的一条边与它的两条对角线所夹的角比是3:2,菱形的四个内角是 。 (3)已知:菱形的周长是20cm ,两个相邻的角的度数比为1:2,则较短的对角线长是 。
(4)已知:菱形的周长是52 cm ,一条对角线长是24 cm ,则它的面积是 。
二、解答题
已知:如图,在菱形ABCD 中,周长为8cm ,∠BAD=1200 对角线AC ,BD 交于点O ,求这个菱形的对角线长和面积。
教学设计反思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为菱形的定义和性质。学生已经学习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这是本节的知识基础。关于菱形的定义和性质,就是在平行四边形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条件得到的。
A
B
C
D
O
1.1 菱形的性质与判定(二)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菱形的判定方法,积累经验,并能综合运用,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经历菱形的判定方法的探索过程,在活动中发展合情推理意识和主动探究的习惯,初步掌握说理的基本方法,发展有条理表达的能力.
3.通过设置问题情境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意识. 教学重点:菱形的判定方法.
教学难点:菱形的判定方法的综合运用. 教学设计:模仿-猜想-论证-运用 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
菱形的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 菱形的性质:
1. 四条边都相等; 2. 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 3. 菱形是轴对称图形。 二、新课学习 1. 思考(1):
除了运用菱形的定义,你能找出判定菱形的其他方法吗?
猜想1:如果一个平行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那么这个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 中,对角线AC 、BD 互相垂直. 求证:四边形ABCD 是菱形.
2.得出结论:
判定定理1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3.实际应用:
例题1:如图19. 3.4,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 的对
角线AC 的垂直平分线与边AD 、BC 分别交于点E 、F ,求证四边形AFCE 是菱形. 4.思考(2):
除了运用对角线,你还有其他判定菱形的方法吗? 猜想2:四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 ,AB=BC=CD=DA 求证:四边形ABCD 是菱形
思考:这里的条件能否再减少一些呢?能否类似对矩形的讨论那样,有三条边相等的四边形就是菱形了呢?猜一猜,并试着画一画,你就会知道,这个结论是不成立的.
5.得出结论:
判定定理2 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三、随堂练习
1、用两个边长为a 的等边三角形纸片拼成的四边形是( )
A.等腰梯形 B.正方形 C.矩形 D.菱形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有两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B、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菱形
C、两条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菱形 D、四个角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四、课堂小结
判定四边形是菱形共有哪几种方法? 五、板书设计
六、布置作业 教材P7 习题1.2 1、2、
3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课前布置的任务为本节课的探究做了有效的铺垫,学生资源的灵活运用提高了学生参与探究的兴趣,在证明思路的分析过程中体会了逆向思维、一题多解等的数学思想,另外,学生通过经历“实验—猜想—证明—应用”的探索过程提高了自身的科学素养。
1.2 矩形的性质与判定(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矩形的有关概念,理解并掌握矩形的有关性质.
过程与方法:经过探索矩形的概念和性质的过程,发展学生合情推理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严谨的推理能力,以及自主合作精神;体会逻辑推理的思维价值.重难点、关键
重点:掌握矩形的性质,并学会应用.难点:理解矩形的特殊性.
关键:把握平行四边形的演变过程,迁移到矩形概念与性质上来,明确矩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投影仪,收集有关矩形的图片,制作教具.
学生准备:复习平行四边形性质,预习矩形这节内容.
学法解析
1.认知起点:已经学习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菱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的基础上学习本节课内容.
2.知识线索:情境与操作→平行四边形→矩形→矩形性质.
3.学习方式:观察、操作、感知其演变,以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突破难点.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形象感知
矩形是平行四边形的特例,属于平行四边形,因此它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所有性质.
由此归纳直角三角形的一个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二、范例点击,应用所学
例1 如图,矩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相交于O,∠AOB=60°,AB=4cm,•求矩形对角线的长.(投影显示)
【问题探究】(投影显示)
如图,△ABC中,∠A=2∠B,CD是△ABC的高,E是
AB的中点,求证:DE=1/2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