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与人之间的十大不同称谓
古代对人的称呼大全
古代对人的称呼大全哇塞!你们知道吗?古代对人的称呼那可真是五花八门,超级有趣!就先说皇帝吧,大家都知道叫“皇上”,可还有“陛下”“万岁爷”这样的称呼呢!这就好像我们现在对一个特别厉害的人,一会儿叫“大神”,一会儿叫“偶像”一样。
再来说说官员们。
比如宰相,居然能被叫做“中堂”,这多特别呀!还有那些地方官员,什么太守、刺史,老百姓见了他们,得恭恭敬敬地称呼一声“大人”。
这就好比我们在学校见到校长,得有礼貌地打招呼一样。
古代的文人墨客也有各种各样的称呼。
那些很有才华的,被称为“才子”“学士”。
要是写出了特别牛的文章,还能被赞为“大家”。
这感觉就像是我们班的学霸,被大家夸“学习小能手”“知识达人”。
然后是女子。
未出嫁的叫“黄花闺女”,出嫁了的有叫“夫人”的,有叫“娘子”的。
哎呀,这和我们现在叫“小姐姐”“大姐姐”是不是有点像呢?还有那些有武艺的人,被称为“大侠”“壮士”。
想象一下,一个威风凛凛的大侠走在街上,大家都喊着“大侠,留步!”那场面,多酷啊!古代的老师被叫做“夫子”“先生”,学生们对老师那是毕恭毕敬。
这和我们现在对老师的尊敬是不是也差不多呢?就连普通老百姓之间,称呼也有讲究。
年纪大的男人叫“老翁”,女人叫“老妪”。
年轻点的男人叫“小哥”,女人叫“姑娘”。
古代对朋友的称呼也不少呢!关系特别好的叫“知己”“挚友”,一般的朋友也会称呼“兄台”“贤弟”。
这不就跟我们现在说“铁哥们”“好闺蜜”差不多嘛!你们说,古代这些对人的称呼是不是特别有意思?简直就像一个大大的宝库,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惊喜。
我觉得了解这些称呼,就好像穿越回古代,能真切地感受到那个时候人们之间的交流和情感。
难道不是吗?总之,古代对人的称呼丰富多彩,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文化和人们的关系。
它们是历史的一部分,也是我们了解过去的一扇窗户。
朋友关系之间的称谓
总角之交
• 总角:儿童发髻向上分开的结果童年。指童年时期就结交 的朋友。总角:古代未成年的人把头发扎成髻。借指童年 时期,幼年。总角是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古代儿童 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 角,故称“总角”。 • 《诗风· 齐风· 莆田》:“婉兮变兮;总角籐兮。” • 《礼记· 内则》:“拂髻,总角。”郑玄注:“总角,收 髻结之。”诗经—《氓》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总角 之交”的出处——《三国志· 吴志· 周瑜传》注引《江表传》 (孙)策令曰:“周公瑾英俊异才,与孤有总角之好、骨 肉之分。”;《晋书· 何劭传》:“邵字敬祖,少与武帝 同年,有总角之好。”;清· 和邦额《夜谭随录· 崔秀才》: “莫逆之交不足恃矣,然总角之交,应非泛泛也。”
莫逆之交
• 情投意合、友谊深厚的朋友 • 先秦· 庄周《庄子· 大宗师》:“子祀、子兴、 子梨、子来四人相语曰:‘孰能以无为首, 以生为脊,以死为尻(kāo,屁股),孰知 生死存亡一体者,吾与之友矣。’四人相 视而笑,莫逆于心,遂相为友。” • 《北史· 司马膺之传》中有“所与游集,尽 一时名流。与邢子才王景等并为莫逆之交” 之语,为其出典。
舍命之交
• • • • • • 后人有诗赞云: 寒来雪一尺,人去途千里。 长途苦雪寒,何况囊无米? 并粮一人生,同行两人死; 两死诚何益?一生尚有恃。 贤哉左伯桃!陨命成人美。
古诗云: 古来仁义包天地, 只在人心方寸间。 二士庙前秋日时结成的朋友 • 明· 东鲁古狂生《醉醒石》第十回:“浦肫 夫患难之交,今日年兄为我们看他,异日 我们也代年兄看他。”
市道之交
• 指买卖双方之间的关系。比喻人与人之间 以利害关系为转移的交情。
出自《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 “廉颇之免长平(今山西高平县西北) 归也,失势之时,故客尽去。乃复用 为将,客又复至。廉颇曰:‘客退 矣!’客曰:‘吁!君何见之晚也? 夫天以市道交,君有势,我则从君, 君无势则去,此固其理也,有何怨 乎?’”
古人称呼一个人的15种方式
古人称呼一个人的15种方式古人称呼一个人的15种方式古人有着多种多样的方式来称呼一个人,以下是其中的15种方式:1、直接称呼姓名直接称呼姓名有三种情况。
首先是自称姓名或名,比如相如在五步之内就请到了大王,XXX在自序诗中自称名字。
其次是用于介绍或作传,比如XXX,是一位泰州人,如遂与XXX俱诣XXX。
最后是用来称呼所厌恶、所轻视的人,比如XXX献谄于后,不幸XXX孟构恶于前。
2、称呼字古人在幼年时被命名,成年后(男20岁、女15岁)取字。
字与名有意义上的区别,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呼,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则出于礼貌和尊敬。
比如XXX被称为XXX,XXX被称为XXX,XXX被称为XXX,XXX被称为XXX,XXX被称为XXX,XXX被称为韩退之等。
3、称呼号号又称为别号或表号。
名、字与号的根本区别是:前者由父亲或尊长取定,后者由自己取定。
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对人称号也是一种敬称。
比如陶潜号五柳先生,XXX号XXX居士,XXX号少陵野老,白居易号香山居士,XXX号玉溪生,XXX晚年自号四明狂客,XXX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XXX晚年号半山,XXX 号XXX居士等。
4、称呼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
比如XXX被称为XXX征士,XXX被称为XXX,XXX被称为XXX,XXX被称为XXX,XXX被称为XXX,XXX被称为XXX,XXX被称为XXX,XXX被称为XXX。
而称奸臣XXX为XXX则是一种恶谥。
5、称呼斋名指用斋号或室号来称呼。
比如南宋诗人XXX的斋名为诚斋,人们称其为XXX;XXX因斋名为XXX而被称为XXX、惜抱先生。
再比如称XXX为聊斋先生,XXX为饮冰室主人等。
6、称呼籍贯比如唐代诗人XXX是襄阳人,故而人称XXX;XXX是曲江人,故而人称XXX;XXX是河东(今山西永济)人,故而人称柳河东;北宋XXX是江西临川人,故而人称XXX;明代戏曲家XXX被称为汤临川(江西临川人)。
古汉语中对人的称呼[宝典]
古汉语中对人的称谓与现代汉语中对人的称谓不尽相同,阅读古诗文时要特别留意,以免误解,甚至闹出笑话。
古汉语中对人的称谓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一、人称代词1、吾吾不能居其地(《勾践灭吴》)吾:我们。
吾与徐公孰美(《邹忌讽齐王纳谏》)吾:我。
2、余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余:我。
盖余所至(《游褒禅山记》)余:我们。
3、予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予:我。
4、朕回朕车以复路兮(《离骚》)朕:我,自秦始皇起专用作皇帝的自称。
5、汝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石钟山记》)汝:你。
6、尔求,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尔:你。
7、乃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尔、乃:你,第二人称代词。
8、若更若役,复若赋(《捕蛇者说》)若:你的9、二三子昔者之战也,非二三子之罪也(《勾践灭吴》)二三子:你们。
10、或或百步而后止(《寡人之于国也》)或:有人,有的人,不定代词。
二、以身份、职业作称谓1、公、侯、伯、子、男晋侯、秦伯围郑(《烛之武退秦师》)晋侯、秦伯:指晋文公和秦穆公。
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汉代封侯实际上只有王、侯二等。
王子封“王”相当于先秦的诸侯,汉代初期异姓也封王,后来“非刘氏不王”,异姓受封的通称列侯。
三国以后,历代封爵制度不尽相同,但姓封王都是一致的,异姓一般封为公、侯、伯、子、男。
晋、宋以后,爵号加“开国”字样表示尊贵,如乐安郡开国公,曲阜县开国子,称为开国爵。
2、子、臣、君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仇(《勾践灭吴》)子:儿子。
臣:臣子。
君:君主。
3、黎民黎民不饥不寒(《寡人之于国也》)黎民:百姓。
百姓的称谓:常见的有布衣、黔首、黎民(黎:众,黎民:众民)、生民、黎庶、苍生、黎元、氓等。
4、行李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烛之武退秦师》)行李:使者,即后世所说的外交使节。
5、贾人贾人夏则资皮(《勾践灭吴》)贾人:商人。
行则叫商,坐则叫贾。
6、、前马其身为夫差前马(《勾践灭吴》前马:前驱,在马前开道的人。
古时对不同友人的称呼
古时对不同友人的称呼古时,人们对不同友人的称呼是因为彼此之间的关系不同而有所区别。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古时常用的友人称呼,并解释其含义和用途。
1. 至交"至交"一词出自《诗经》中的《商颂·殷武》:“至哉坠胡,骏发如飞。
”它是古代最高的友人称谓之一,用来形容关系极为亲密、信任度很高的好友。
至交之间互相扶持、无话不谈,彼此间的情谊深厚,可以共同面对人生的喜怒哀乐。
2. 知己"知己"一词出自《左传》中的《僖公二十五年》:“齐人有知己焉。
”它指的是相互了解、心灵相通的朋友。
知己之间可以互相倾诉心事,分享人生感悟,彼此理解和支持。
3. 忘年交"忘年交"一词出自《史记》中的《平原君虞卿列传》:“虞卿年少时与孔子学,交甚欢,常为忘年交。
”它是形容年龄相差很大、但友情却非常深厚的朋友。
忘年交之间互相尊重、相互学习,年龄的差距不会影响他们之间的友谊。
4. 风雨之交"风雨之交"一词出自《韩非子》中的《外储说左下》:“夫友,风雨之交也。
”它形容在困难时刻能够相互支持、共同度过风雨的朋友。
风雨之交之间互相扶持、共同面对困难,友情在逆境中更加坚固。
5. 益友"益友"一词出自《史记》中的《孔子世家》:“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它指的是可以相互帮助、共同进步的朋友。
益友之间可以互相启发、互相学习,共同进步成长。
6. 同窗"同窗"一词出自《左传》中的《僖公二十五年》:“齐之同窗也。
”它是指在同一所学校、同一间教室中学习的同学。
同窗之间共同度过了学生时代,有着共同的回忆和情感,友谊深厚。
7. 知音"知音"一词出自《诗经》中的《鲁颂·鲁颂》:“知我者谓我心忧。
”它指的是心灵相通、能够理解自己内心的朋友。
知音之间可以无需言语,只需一眼就能明白对方的想法和感受。
8. 良朋"良朋"一词出自《诗经》中的《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古人称呼一个人的15种方式
古人称呼一个人的15种方式古人称呼一个人的15种方式山上千海1、【直称姓名】大致有三种情况:(1)自称姓名或名。
如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
(2)用于介绍或作传。
如遂与鲁肃俱诣孙权,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
(3)称所厌恶、所轻视的人。
如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
2、【称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
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
如称屈平为屈原,司马迁为司马子长,陶渊明为陶元亮,李白为李太白,杜甫为杜子美,韩愈为韩退之等。
3、【称号】号又叫别号、表号。
名、字与号的根本区别是:前者由父亲或尊长取定,后者由自己取定。
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对人称号也是一种敬称。
如:陶潜号五柳先生,李白号青莲居士,杜甫号少陵野老,白居易号香山居士,李商隐号玉溪生,贺知章晚年自号四明狂客,欧阳修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王安石晚年号半山,苏轼号东坡居士等。
4、【称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
如称陶渊明为靖节征士,欧阳修为欧阳文忠公,王安石为王文公,范仲淹为范文正公,王翱为王忠肃公,左光斗为左忠毅公,史可法为史忠烈公,林则徐为林文忠公。
而称奸臣秦桧为缪丑则是一种恶谥。
5、【称斋名】指用斋号或室号来称呼。
如南宋诗人杨万里的斋名为诚斋,人们称其为杨诚斋;姚鼐因斋名为惜抱轩而被称为姚惜抱、惜抱先生。
再如称蒲松龄为聊斋先生,梁启超为饮冰室主人等。
6、【称籍贯】如唐代诗人孟浩然是襄阳人,故而人称孟襄阳;张九龄是曲江人,故而人称张曲江;柳宗元是河东(今山西永济)人,故而人称柳河东;北宋王安石是江西临川人,故而人称王临川;明代戏曲家汤显祖被称为汤临川(江西临川人);7、【称郡望】韩愈虽系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县)人,但因昌黎(今辽宁义县)韩氏为唐代望族,故韩愈常以昌黎韩愈自称,世人遂称其为韩昌黎。
古人称呼一个人的15种方式
古人称呼一个人的15种方式1、【直称姓名】大致有三种情况:(1)自称姓名或名。
如“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
(2)用于介绍或作传。
如“遂与鲁肃俱诣孙权”,“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
(3)称所厌恶、所轻视的人。
如“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
2、【称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
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
如称屈平为屈原,司马迁为司马子长,陶渊明为陶元亮,李白为李太白,杜甫为杜子美,韩愈为韩退之等。
3、【称号】号又叫别号、表号。
名、字与号的根本区别是:前者由父亲或尊长取定,后者由自己取定。
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对人称号也是一种敬称。
如:陶潜号五柳先生,李白号青莲居士,杜甫号少陵野老,白居易号香山居士,李商隐号玉溪生,贺知章晚年自号四明狂客,欧阳修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王安石晚年号半山,苏轼号东坡居士等。
4、【称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
如称陶渊明为靖节征士,欧阳修为欧阳文忠公,王安石为王文公,范仲淹为范文正公,王翱为王忠肃公,左光斗为左忠毅公,史可法为史忠烈公,林则徐为林文忠公。
而称奸臣秦桧为缪丑则是一种“恶谥”。
5、【称斋名】指用斋号或室号来称呼。
如南宋诗人杨万里的斋名为诚斋,人们称其为杨诚斋;姚鼐因斋名为惜抱轩而被称为姚惜抱、惜抱先生。
再如称蒲松龄为聊斋先生,梁启超为饮冰室主人等。
6、【称籍贯】如唐代诗人孟浩然是襄阳人,故而人称孟襄阳;张九龄是曲江人,故而人称张曲江;柳宗元是河东(今山西永济)人,故而人称柳河东;北宋王安石是江西临川人,故而人称王临川;明代戏曲家汤显祖被称为汤临川(江西临川人);7、【称郡望】韩愈虽系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县)人,但因昌黎(今辽宁义县)韩氏为唐代望族,故韩愈常以“昌黎韩愈”自称,世人遂称其为韩昌黎。
古人交友的称谓
古人交友的称谓
1、忘年交——打破年龄、辈份的差异而结为好朋友。
2、忘形交——不拘形迹的缺欠或丑陋,结成不分你我的朋友。
3、君子交——指道义之交,即在道义上互相支持的朋友。
4、莫逆交——指彼此心意相通,无所违逆的朋友。
5、刎刭交——指友谊深挚,可以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
6、贫贱交——贫困潦倒时结交的朋友。
7、至交——友谊最深,不猜不疑的朋友。
8、世交——亦称世谊、世好。
指两家世代交情。
9、故交——历称故旧、旧交、故人。
泛指有交情的老朋友。
10、一面之交——仅仅相识,但不甚了解。
11、市道交——古代以做买卖手段结交的朋友,因其重利忘义,后称小人之交。
12、布农之交——按习俗,普通百姓交的朋友。
13、车笠之交——有钱人与没钱人结交的朋友。
14、患难之交——在逆境中结交的朋友。
15、酒酒之交——吃喝而结交的朋友。
16、竹马之交——幼年相交的朋友。
也称总角之交。
17、肺腑之交——交情深厚的朋友。
18、胶漆之交——亲密无间的朋友。
19、生死之交——生死与共的朋友。
20、邂逅之交——无意中相遇而结交的朋友。
21、点头之交——交往中仅点点头打个招呼,感情不深厚的朋友。
22、泛泛之交——平淡而浮泛交往的朋友。
23、半面之交——见过面但不熟悉的人。
24、八拜之交——旧时结拜的兄弟、姊妹的交情。
25、杵臼之交——交友不嫌贫贱。
26、金玉之交——宝贵而有价值的交往。
古代对陌生人的雅称
古代对陌生人的雅称
古代自古以来,人们就有用雅称互相称谓的习俗。
无论是对熟悉的人,还是对不熟悉的人,用雅称就成了中国古代礼节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古代的《尚书》中可以看出,中国古代对陌生人的雅称有非常严格的规定,有特定的定式,可分为4类。
第一类,尊称,尊称是对陌生身份较高的人使用的称谓,是最尊崇最肃穆的称谓。
比如“夫、子、伯、甥等,这些雅称可以表达出一种仰慕的心情。
第二类,贵称,贵称是对陌生身份较中等的人使用的称谓,比如“弟、子、舅、等,这些雅称表达出一种尊敬的心情。
第三类,亲称,亲称是对陌生身份较低的人使用的称谓,比如“叔、妹、甥等,这些雅称表达出一种亲切温和的心情。
第四类,平称,平称是一类比较俗气、比较亲近的称谓。
比如“故人、表弟、弟兄等,这些雅称表达出一种亲近融洽的心情。
在古代社会,人们用雅称互相称呼的习惯,不仅反映出古代人们的智慧,也体现出古代文化的尊敬精神。
古代人们将对陌生人的称谓分为四类,尊称、贵称、亲称和平称,是一次非常有准备性的思维,也是一次非常巧妙的处理。
不仅能够用不同的称谓来体现对方身份的尊重,还能够使人们之间建立起一种真切谦恭的关系。
无论是在当今社会还是古代社会,关于礼仪的习俗都是一种极为重要的文化素养。
尊重他人,也要先从自身行动开始。
在今天的社会里,虽然雅称的使用不再是一件礼仪上的必要,但我们仍然可以在日
常交往中体现一种谦虚有礼、礼貌尊重的生活态度。
古代文化常识——人物称谓
古代文化常识——人物称谓
一、谦称
(1)王侯自称
朕、寡人、孤、寡君、不穀(gu)
(2)臣子自称
臣、老臣
(3)一般人自称
仆、愚、小人、鄙人、不才、不肖、不敏、不佞、贱子
(4)女子自称
妾、贱妾、婢子
(5)自称家人
家严、家慈、舍弟、拙荆(自己妻子)、贱息(自己子女)、犬子(儿子)、弱息(女儿)、息女(女儿)、小女
二、敬称
(1)称君王
陛下、天子、殿下、东宫、车驾
(2)称臣子、侍从
麾下(对将帅)、足下(下称上或同辈)、执事、阁下、左右(近臣)、近侍、君
(3)称师、长
夫子、丈人、老、父、亚父、母,膝下、高堂、泰山、先考(对已故父亲)、先妣(对已故母亲)
(4)称朋友、同辈
先生、卿、子、公、吾子(比“子”更亲热)
(5)称对方亲眷
令堂:对对方母亲的尊称
令尊:对对方父亲的尊称
令兄:对对方哥哥的尊称
令弟:对对方弟弟的尊称
令妹:对对方妹妹的尊称
令坦:对对方女婿的尊称
令郎:对对方儿子的尊称
令爱:对对方女儿的尊称
千金:尊称别人的女儿为千金
三、上称下或平辈之间的称呼
尔,渠
四、贱称
小子、竖子。
古代交友的称谓
古代交友的称谓古代是一个没有互联网、手机和社交媒体的时代,人们的交友方式与现代截然不同。
在这个没有便捷交流工具的年代,人们通过面对面的交流和社交活动来结交朋友。
在古代交友中,有许多特殊的称谓和约定俗成的规矩,这些称谓反映了人们对友情的尊重和重视,也传承着古代社交文化的精髓。
一、朋友之称:知己、交情、挚友在古代,朋友被视为如同兄弟姐妹般的亲人,人们对朋友之间的情谊非常重视,因此朋友之称也十分美好动听。
古代交友中常用的称谓之一是“知己”,这是最为亲密的友谊,双方彼此了解,心意相通。
另外,“交情”和“挚友”这两个称谓也常被用来形容亲密的朋友关系,彰显了友谊的深厚和亲密。
二、交友方式:书信往来、拜访相聚、赋诗留言古代的人们没有现代快捷的通信方式,他们通过书信来交流感情。
友谊的维系主要依靠书信往来,通过文字表达心声,传递情谊。
这种方式不仅需要友人之间的耐心和细心,还要求友人们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
除了书信往来,朋友们也会相互拜访,亲自相聚。
在这样的场合,他们可以面对面地交流,分享彼此的喜怒哀乐,增进友谊。
有时,朋友们也会互相留下赋诗或简单的留言,以此表达对友情的赞美和关怀。
三、友人之间的约定:情谊长久、忠诚互助古代交友最重要的是情谊长久和忠诚互助。
友人之间常常以情谊长久为宗旨,希望友情能够持续不断,经历岁月的考验。
在友人之间,忠诚和互助是基本的原则。
无论是在生活中的困境还是政治上的风波,朋友们都会毫不犹豫地给予支持和帮助。
四、交友的圈子和活动:诗会、书院、私塾古代交友的圈子和活动与现代也有很大的不同。
在古代,友人之间常常会在一些特定的场合聚集在一起,共同参加一些文化活动。
诗会是最常见的一种形式,友人们会在一起赋诗吟诗,交流文学心得,共同提高。
此外,书院和私塾也是交友的好地方。
在这些地方,友人们可以学习知识、讨论问题,相互启发,增进友情。
五、友人的赠送礼物和宴请:珍贵书籍、美酒佳肴在古代,友人之间的礼物和宴请也是交友的重要环节。
盘点古代对他人的敬称大全
盘点古代对他人的敬称大全
令、尊、贤——对对方或对方亲属的敬称令,意思是美好,用于称呼对方的亲属。
令尊——对方父亲
令堂——对方母亲
令阃——对方妻子
令兄——对方的哥哥
令郎——对方的儿子
令爱——对方的女儿
尊,用来称与对方有关的人或物。
尊上——称对方父母
尊公、尊君、尊府——皆称对方父亲
尊堂——对方母亲
尊亲——对方亲戚
尊驾——称对方
尊命——对方的嘱咐
尊意——对方的意思
贤,用于称平辈或晚辈。
贤家——称对方
贤郎——称对方的儿子
贤弟——称对方的弟弟
仁,表示爱重,应用范围较广。
仁兄——称同辈友人中长于自己的人
仁公——称地位高的人。
古代人称呼他人
古代人称呼他人在古代,由于特别重视礼仪,所以名、字的称呼上是十分讲究的。
在人际交往中,名一般用作谦称、卑称,或上对下、长对少的称呼。
那么你知道古代人称呼他人?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古代人是怎样称呼他人,希望能帮到你。
古代人称呼他人【直称姓名】大致有三种情况:(1)自称姓名或名。
如“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
(2)用于介绍或作传。
如“遂与鲁肃俱诣孙权”,“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
(3)称所厌恶、所轻视的人。
如“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
【称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
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
如称屈平为屈原,司马迁为司马子长,陶渊明为陶元亮,李白为李太白,杜甫为杜子美,韩愈为韩退之,柳宗元为柳子厚,欧阳修为欧阳永叔,司马光为司马君实。
【称号】号又叫别号、表号。
名、字与号的根本区别是:前者由父亲或尊长取定,后者由自己取定。
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对人称号也是一种敬称。
【称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着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
如称陶渊明为靖节征士,欧阳修为欧阳文忠公,王安石为王文公,范仲淹为范文正公,王翱为王忠肃公,左光斗为左忠毅公,史可法为史忠烈公,林则徐为林文忠公。
而称奸臣秦桧为缪丑则是一种“恶谥”。
【称斋名】指用斋号或室号来称呼。
如南宋诗人杨万里的斋名为诚斋,人们称其为杨诚斋;姚鼐因斋名为惜抱轩而被称为姚惜抱、惜抱先生。
再如称蒲松龄为聊斋先生,梁启超为饮冰室主人,谭嗣同为谭壮飞(其斋名为壮飞楼)。
【称籍贯】如唐代诗人孟浩然是襄阳人,故而人称孟襄阳;张九龄是曲江人,故而人称张曲江;柳宗元是河东(今山西永济)人,故而人称柳河东;北宋王安石是江西临川人,故而人称王临川;明代戏曲家汤显祖被称为汤临川(江西临川人);清初学者顾炎武是江苏昆山亭林镇人,被称为顾亭林;康有为是广东南海人,人称康南海;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被称为袁项城(河南项城人)。
古代人与人之间的十大不同称谓
古代人与人之间的十大不同称谓古代人与人之间的十大不同称谓【康熙字典】人:《唐韵》如邻切《集韵》、《韵会》、《正韵》而邻切,音仁。
《说文》天地之性最贵者也。
《释名》人,仁也,仁生物也。
《礼·礼运》人者,天地之德,隂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
古人的称谓极有讲究,不同关系不同的身份、地位对人的称谓都可能有所不同。
那么在古代,比较常见的称谓都有哪些呢?一、直称姓名:(1)自称姓名或名。
(2)用于介绍或作传。
(3)称所厌恶、所轻视的人。
二、称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
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
三、称号:号又叫别号、表号。
名、字与号的根本区别是:前者由父亲或尊长取定,后者由自己取定。
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对人称号也是一种敬称。
四、称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
五、称斋名:指用斋号或室号来称呼。
如称蒲松龄为聊斋先生,梁启超为饮冰室主人。
六、称籍贯:如唐代诗人张九龄是曲江人,故而人称张曲江;北宋王安石是江西临川人,故而人称王临川。
明代戏曲家汤显祖被称为汤临川(江西临川人);清初学者顾炎武是江苏昆山亭林镇人,被称为顾亭林。
七、称郡望:如韩愈虽系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县)人,但因昌黎(今辽宁义县)韩氏为唐代望族,故韩愈常以“昌黎韩愈”自称,世人遂称其为韩昌黎。
八、称官名:把官名用作人的称谓在古代相当普遍。
如《与妻书》:“司马春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
”“司马”指白居易,曾任江州司马。
九、称爵名:如诸葛亮曾封爵武乡侯,所以后人以武侯相称。
南北朝诗人谢灵运袭其祖谢玄的爵号康乐公,故世称谢康乐。
十、称官地:指用任官之地的地名来称呼。
如贾谊曾贬为长沙王太傅,世称贾长沙;陶渊明曾任彭泽县令,世称陶彭泽;骆宾王曾任临海县丞,世称骆临海。
古人的十大称谓
古人的十大称谓
一、直称姓名:大致有三种情况:(1)自称姓名或名。
(2)用于介绍或作传。
(3)称所厌恶、所轻视的人。
二、称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
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
三、称号:号又叫别号、表号。
名、字与号的根本区别是:前者由父亲或尊长取定,后者由自己取定。
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对人称号也是一种敬称。
四、称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
五、称斋名:指用斋号或室号来称呼。
如称蒲松龄为聊斋先生,梁启超为饮冰室主人
六、称籍贯:如唐代诗人张九龄是曲江人,故而人称张曲江;北宋王安石是江西临川人,故而人称王临川;明代戏曲家汤显祖被称为汤临川(江西临川人);清初学者顾炎武是江苏昆山亭林镇人,被称为顾亭林
七、称郡望:如韩愈虽系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县)人,但因昌黎(今辽宁义县)韩氏为唐代望族,故韩愈常以“昌黎韩愈”自称,世人遂称其为韩昌黎。
八、称官名:把官名用作人的称谓在古代相当普遍。
如《与妻书》:“司马春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
”“司马”指白居易,曾任江州司马。
九、称爵名:如诸葛亮曾封爵武乡侯,所以后人以武侯相称。
南北朝诗人谢灵运袭其祖谢玄的爵号康乐公,故世称谢康乐
十、称官地:指用任官之地的地名来称呼。
如贾谊曾贬为长沙王太傅,世称贾长沙;陶渊明曾任彭泽县令,世称陶彭泽;骆宾王曾任临海县丞,世称骆临海。
古代对人的尊称 兄的称谓
古代对人的尊称
1、小儿:谦称自己的儿子
2、小女:谦称自己的女儿
3、舍亲:自己的亲戚。
4、家父:谦辞,对别人称自己的父亲
5、家母:谦辞,对别人称自己的母亲
6、拙荆:古人对人称自己的妻子
7、内人:对别人称自己的妻子
8、泰山、泰水:岳父、岳母
9、外舅:(书)岳父
10、父执:父亲的朋友
11、高堂:(书)指父母
12、家父、家尊、家严、家君:称父亲
13、家母、家慈:称母亲
14、家兄:称兄长
15、家姐:称姐姐
16、家叔:称叔叔
17、舍弟:称弟弟
18、舍妹:称妹妹
19、舍侄:称侄子
古代对自己好友的雅称:
1、布衣之交:不计身份、不论职位而结交的朋友。
2、莫逆之交:彼此之间心心相印,情投意合,情深意笃。
3、刎颈之交:可同生死共患难,彼此荣辱与共,肝胆相照的朋友。
4、忘年之交:彼此年龄、辈分虽不相当,差距悬殊,但以互相倾慕而结识相交。
5、忘相之交:以心相许,不分你我。
6、忘言之交:无须用言语说明,而心照不宣、互知其意的朋友。
7、肺腑之交:推心置腹,无话不谈,言无不尽的朋友。
8、金石之交:朋友之间的情谊坚如金石。
9、金兰之交:情谊契合,亲如兄弟。
10、再世之交:与人父、子两代都相交。
11、车笠之交:不因贵贱高低而异的朋友。
12、患难之交:在困难时相交的知心朋友。
13、总角之交:总角:儿童发髻向上分开的结果。
指童年时期就结交的朋友。
古代对人的称谓怎么叫
古代对人的称谓怎么叫古代对人的称谓怎么叫篇1古代文化知识范围相当广泛。
大致说来,举凡天文地理、科举职官、礼仪习俗、姓名称谓,以及人们的衣食住行、器物用具等诸多方面,都是。
就某一门类说,也有相当复杂的内容,且随着历史的发展,这些内容本身也在不断发展演变,这就更增加了它的复杂性。
现在我们只能就中学课文中常遇到的,扼要地说明。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古代的称谓。
1、对人的称谓第一种情况是直称姓名。
用于自称,如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
用于作者所厌恶所轻视的人身上,如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
用于作介绍,为人作传,也多如此,如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
第二种情况是称字、号、斋名、谥号。
这种情况是出于称呼者对被称呼者的礼貌和尊敬,如东阳马生君则,贤士大夫者,冏卿因之吴公,太史文起文公、孟长姚公也,以上称字。
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者也,这是称号。
称谥号的,如称王翱为王忠肃公,称左光斗为左忠毅公,称史可法为史忠烈公。
自称多有称斋的,如蒲松龄为聊斋先生,梁启超为饮冰室主人。
第三种是称官名、爵名。
如全祖望称颜真卿为颜太师、称文天祥为文少保,黄宗羲称左良玉为宁南。
第四种情况是称籍贯。
如梁启超称康有为为南海。
值得注意的是,有时几项兼称。
如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马副使鸣騄任太守民育及诸将列都督肇基等皆死,余在史馆,闻翰林天台陶先生言博鸡者之事等等。
这种称谓,一般说来,先称官名,次称籍贯,后称姓名字号。
此外,由于人们的身分、关系不同,尚有谦称、敬称及其它称谓。
谦称类:寡人、孤(王侯自称)、臣(臣自称)、仆、不才、不佞、愚(一般人对人自称),妾(女子自称)。
敬称类:陛下、大王、皇上、(称君),对已死皇帝多称庙号,如宋太祖、宋仁宗之类。
子、夫子、师、先生(称师),公、君、足下、丈、大人(称朋友或尊长者)。
尔、汝为上称下或平辈之间不客气时,加太表示长一辈,加先表示已逝世的`尊长者。
古代交友称谓
【出处】《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云:“感于 心,合于行,亲如胶漆,昆弟不能离。”
15、金兰之交:指友情契合、如兄弟般的朋友。
【出处】《太平御览》引《吴录》:“张温英才 瓖玮,拜中郎将,聘蜀与诸葛亮结金兰之好焉。”
16、萍水之交:指素不相识,偶然相遇,如萍随水飘泊, 聚散无定的朋友。
5、肺腑之交:指无语不谈、推心置腹的朋友。肺腑,比 喻内心,推心置腹之言。
【出处】唐代白居易《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中有“肺 腑都无隔,形骸两不羁”之句。
6、患难之交:指同在一起共过忧患艰难的朋友。
【出处】明·东鲁古狂生《醉醒石》第十回: “浦肫夫患难之交,今日年兄为我们看他,异日 我们也代年兄看他。”
2、布衣之交/布素交/布衣之旧:均指平民百姓之间的交 往,也指不以势位骄人平等相处的朋友。布衣,旧时平 民百姓家的衣服。
【出处】《战国策·齐策三》中有“卫君与文(孟尝君 田文)布衣交”之语;《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有 “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之语。
3、车笠之交:指不以贵贱而异的朋友,即有钱人与没钱 人之间的交情。
9、莫逆之交:指彼此心意相通、无所违逆、情投意合、 友谊深厚的朋友。逆,相反。莫逆,一致。 【出处】 《周书·黎景熙传》:“虽穷居独处,不以饥寒易操,与 范阳卢道源为莫逆之交。”
10、贫贱之交/贫贱之知:本作“贫贱之知”,指在贫困 低贱时结交的朋友。
【出处】《后汉书·宋弘传》:“弘曰:‘臣闻贫贱之交 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出处】《世说新语·方正》:“帝曰:‘聊故复亿竹 马之好不?”’
21、再世之交:指一个人与人父子两代均结交为友。
【出处】《宋史·邵伯温传》:“伯温入闻父(邵雍) 教,出则事司马光等,而光等亦屈名位辈行,与伯温为 再世交。”
古代对友人的日常称呼
古代对友人的日常称呼
在古代,人们对友人有以下一些日常称呼:
1、金兰之交:表示朋友间的友情如金石般坚固,常用来形容非常亲密、感情深厚的朋友关系。
2、布衣之交:指普通老百姓之间的友谊,形容这种友谊非常真诚和纯朴。
3、车笠之交:表示有钱人与没钱人之间的友谊,这种友谊与金钱、物质无关。
4、患难之交:指在逆境中结交的朋友,形容共同经历过磨难的朋友关系。
5、莫逆之交:表示彼此心意相通、无所违逆的朋友关系,形容志同道合、非常要好的朋友。
6、忘年交:指打破年龄、辈份的差异而结为好朋友的关系。
7、贫贱之交:指在穷困潦倒时结交的朋友,形容这种友谊的珍贵和深厚。
8、世交:指两家世代交情,也用来形容长期交往、关系亲密的朋友。
9、总角之交:表示幼年时结交的朋友,与现代人所说的“发小”意思相近。
古汉语中对人的称谓
古汉语中对人的称谓第一篇:古汉语中对人的称谓古汉语中对人的称谓与现代汉语中对人的称谓不尽相同,阅读古诗文时要特别留意,以免误解,甚至闹出笑话。
古汉语中对人的称谓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一、人称代词1、吾吾不能居其地(《勾践灭吴》)吾:我们。
吾与徐公孰美(《邹忌讽齐王纳谏》)吾:我。
2、余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余:我。
盖余所至(《游褒禅山记》)余:我们。
3、予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予:我。
4、朕回朕车以复路兮(《离骚》)朕:我,自秦始皇起专用作皇帝的自称。
5、汝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石钟山记》)汝:你。
6、尔求,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尔:你。
7、乃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尔、乃:你,第二人称代词。
8、若更若役,复若赋(《捕蛇者说》)若:你的9、二三子昔者之战也,非二三子之罪也(《勾践灭吴》)二三子:你们。
10、或或百步而后止(《寡人之于国也》)或:有人,有的人,不定代词。
二、以身份、职业作称谓1、公、侯、伯、子、男晋侯、秦伯围郑(《烛之武退秦师》)晋侯、秦伯:指晋文公和秦穆公。
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汉代封侯实际上只有王、侯二等。
王子封“王”相当于先秦的诸侯,汉代初期异姓也封王,后来“非刘氏不王”,异姓受封的通称列侯。
三国以后,历代封爵制度不尽相同,但姓封王都是一致的,异姓一般封为公、侯、伯、子、男。
晋、宋以后,爵号加“开国”字样表示尊贵,如乐安郡开国公,曲阜县开国子,称为开国爵。
2、子、臣、君子而思报父母之仇,臣而思报君之仇(《勾践灭吴》)子:儿子。
臣:臣子。
君:君主。
3、黎民黎民不饥不寒(《寡人之于国也》)黎民:百姓。
百姓的称谓:常见的有布衣、黔首、黎民(黎:众,黎民:众民)、生民、黎庶、苍生、黎元、氓等。
4、行李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烛之武退秦师》)行李:使者,即后世所说的外交使节。
5、贾人贾人夏则资皮(《勾践灭吴》)贾人:商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人与人之间的十大不同称谓
【康熙字典】人:
《唐韵》如邻切《集韵》、《韵会》、《正韵》而邻切,音仁。
《说文》天地之性最贵者也。
《释名》人,仁也,仁生物也。
《礼·礼运》人者,天地之德,隂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
古人的称谓极有讲究,不同关系不同的身份、地位对人的称谓都可能有所不同。
那么在古代,比较常见的称谓都有哪些呢?一、直称姓名:
(1)自称姓名或名。
(2)用于介绍或作传。
(3)称所厌恶、所轻视的人。
二、称字:
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
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
三、称号:
号又叫别号、表号。
名、字与号的根本区别是:前者由父亲或尊长取定,后者由自己取定。
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对人称号也是一种敬称。
四、称谥号:
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
五、称斋名:
指用斋号或室号来称呼。
如称蒲松龄为聊斋先生,梁启超为饮冰室主人。
六、称籍贯:
如唐代诗人张九龄是曲江人,故而人称张曲江;北宋王安石是江西临川人,故而人称王临川。
明代戏曲家汤显祖被称为汤临川(江西临川人);清初学者顾炎武是江苏昆山亭林镇人,被称为顾亭林。
七、称郡望:
如韩愈虽系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县)人,但因昌黎(今辽宁义县)韩氏为唐代望族,故韩愈常以“昌黎韩愈”自称,世人遂称其为韩昌黎。
八、称官名:
把官名用作人的称谓在古代相当普遍。
如《与妻书》:“司马春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
”“司马”指白居易,曾任江州司马。
九、称爵名:
如诸葛亮曾封爵武乡侯,所以后人以武侯相称。
南北朝诗人谢灵运袭其祖谢玄的爵号康乐公,故世称谢康乐。
十、称官地:
指用任官之地的地名来称呼。
如贾谊曾贬为长沙王太傅,世称贾长沙;陶渊明曾任彭泽县令,世称陶彭泽;骆宾王曾任临海县丞,世称骆临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