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简答题整理
心理学常考简答题
心理学常考简答题
1. 请解释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之间的关系。
条件刺激指的是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条件化训练后,能引起特定
反应的刺激。
无条件刺激则是一种能自动引起特定反应的刺激。
在
经过条件化训练后,条件刺激会与无条件刺激建立起一种关联,从
而能引起相同的反应。
2. 简要说明经典条件作用的基本原理。
经典条件作用是一种研究过程,其中通过反复将一个无条件刺
激与一个中同时呈现,最终使中能够引起与无条件刺激相同的反应。
这种研究过程主要依赖于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之间的关联建立。
3. 请简述固定比例附近的响应模式。
固定比例附近的响应模式是指在一定比例条件下,产生一定数
量响应的现象。
在此模式下,完成一定数量的响应之后,会出现一
次强化。
这种模式比较容易导致快速响应的行为,但在强化之后可
能会出现短暂的休息期。
4. 请解释负条件刺激的作用。
负条件刺激是指在给予预期的正条件刺激之前,先给予无条件刺激,而无条件刺激会减低正条件刺激的价值。
这种条件刺激可以降低对正条件刺激的期望,从而降低对正条件刺激的反应。
5. 简要说明自传记忆的特点。
自传记忆指的是对自己个人生活经历的回忆和认识。
它具有以下特点:以自我为中心、以时间为轴、持续性和非专门化。
自传记忆是由个人的个体经历所构成,反映了自己的身份和珍贵的过去经历。
以上是心理学常考简答题的回答,希望对您有帮助。
心理学简答题
心理学简答题一、如何理解“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映像”?1)心理反映是客观现实的主观映像。
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应过程,就是在头脑里形成客观世界的映像的过程。
2)人的心理是一种积极能动的反映。
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不能镜像、摄影一样的机械、刻板,它是一个积极能动的反映过程,人总是在实践生活中积极能动地反映着客观世界。
二、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1、刺激物的特点1)刺激物的强度2)刺激物之间的对比关系3)刺激物的运动变化4)刺激物的新异性5)刺激作用的开始与终止6)刺激物的情绪色彩2、人的主观状态1)人们的需要、兴趣和态度2)人们的精神状态和情绪状态三、在直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1、在观察之前,要指导青少年做好观察的准备工作1)有关知识的准备2)明确观察的目的和任务,制定观察的计划2、在观察过程中,要指导青少年积极参与观察活动1)重视主观精神状态的作用,培养积极的观察态度2)灵活运用五项基本功(讲写做画演)3、在观察之后,要指导青少年做好总结工作1)及时作好观察记录并对观察的结果进行整理和总结2)训练学生的观察力四、影响识记效果的因素1、识记的目的和任务2、识记材料理解与否、材料的数量和性质3、识记方法与态度。
4、吝惜记时的环境与时间5、合理的作息制度与用脑6、健康的体魄和稳定而愉快的情绪五、创造想象产生和发展依赖的条件1、社会要求和个人的创造愿望2、知识经验和表象储备3、原形启发4、积极的思维活动5、灵感的作用六、采取决定的过程包括哪几个环节1、动机的斗争2、目的的确立3、方法的选择4、计划的制定5、决策的作出七、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2、学习目的性教育3、适时适当地开展竞赛活动4、老师的期望与评价5、培养独立进取的个性,使学生自我激励八、气质的类型1、多血质。
活泼好动是其最显著的特点2、胆汁质。
急躁冲动是其最显著的特点3、黏液质。
稳重安静是其最显著的特点4、抑郁质。
多愁善感是其最显著的特点九、性格的结构特征1、性格的态度特征性格的态度特征,是指个体在对现实生活各个方面的态度中表现出来的一般特征。
心理学试题库—简答题
心理学试题库—简答题心理学简答题1、人的心理现象主要包括哪些方面?答:主要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其中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感知、思维、想象、记忆等等)、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个性心理包括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和理想等)和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和性格)。
2、知觉有哪些基本特性?答: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理解性和知觉的恒常性3、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因素有哪些答:对象与背景之间的差别、注意的选择作用、知觉者本身的主观因素4、什么是记忆?记忆过程包括哪几个基本环节?答:记忆是个体对过去经验的反映,包括识记、保持和再现(或再认)5、影响识记效果的条件有哪些?答:目的任务对识记效果的影响、活动的任务、性质对识记的影响、材料的数量和性质对识记的影响、识记方法对识记的影响6、影响遗忘的原因是什么?如何防止遗忘?答:原因:衰退说: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减弱,以致最后消退的结果;干扰说:遗忘是因为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扰所致;压抑说:遗忘是由于情绪或动机的压抑作用引起的;提取失败:在提取有关的信息的时候没有找到适当的提取线索。
针对遗忘产生的原因及遗忘发展的先快后慢的规律,一、正确地组织复习和练习,以便及时强化,加深理解,纳入经验系统,巩固所记内容。
正确组织复习的方法是:趁热打铁,及时复习;制定复习计划要有科学性;复习要经常性和多样化和经常运用识记过的材料。
二、(一)掌握科学有效的识记方法良好的记忆方法:第一,意义识记和理解识记。
第二,多通道协同记忆。
第三,记忆术。
目前最流行而又取得公认的记忆术是PQ4R法。
三、(三)加强正确再认和回忆的实践1、阅读与试图回忆。
2、有效地进行追忆7、如何正确组织复习?答:趁热打铁,及时复习;制定复习计划要有科学性;复习要经常性和多样化和经常运用识记过的材料8、什么是思维?思维的基本过程有哪些?答: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
包括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系统化和具体化10、在概念教学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答:正确对待已有经验、正确地使用变式、恰当地使用概念的否定例子、适时给概念下定义、在实践中运用概念11、什么是问题解决?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有哪些?答:问题解决(problem solving)是由一定的情景引起的,按照一定的目标,应用各种认知活动、技能等,经过一系列的思维操作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
心理学考试简答题及答案
心理学考试简答题及答案
1. 简述弗洛伊德的自我理论。
弗洛伊德的自我理论认为人的意识分为三个部分:本我、自我和超我。
本我代表原始冲动和欲望,遵循快乐原则;自我则在本我和现实之间
进行调解,遵循现实原则;超我则代表道德和社会规范,遵循道德原则。
2. 描述认知失调理论并举例说明。
认知失调理论由费斯廷格提出,指的是当一个人的行为与态度不一致时,会产生心理不适,从而驱使个体改变态度或行为以减少不适。
例如,一个人吸烟但知道吸烟有害健康,这会产生认知失调,他可能会
通过改变态度(认为吸烟没那么有害)或行为(戒烟)来减少不适。
3. 解释正强化和负强化的区别。
正强化是指通过增加某种刺激来增加行为发生的概率,例如,给予奖
励以鼓励孩子学习。
负强化则是通过移除某种不愉快的刺激来增加行
为发生的概率,例如,停止惩罚以鼓励孩子完成家务。
4. 描述依恋理论中安全型依恋的特点。
安全型依恋的个体在亲密关系中感到舒适,能够信任他人,并且能够
给予和接受情感支持。
他们通常有稳定的自我形象,能够有效地处理
压力和冲突。
5. 简述情绪智力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情绪智力是指个体识别、理解和管理自己和他人情绪的能力。
它在人
际交往、决策和压力管理等方面都非常重要,有助于提高个人的社交
能力和职业成功。
结束语:以上简答题涵盖了心理学中的几个重要理论,希望这些答案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
心理学简答题
心理学简答题1.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有哪些?简答题答案要点:(1)有明确活动的目的和任务;(2)培养间接兴趣;(3)自觉与干扰作斗争;(4)注意实际操作。
2.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答案要点:(1)明确观察目的任务,激发学生观察兴趣;(2)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第一,要让学生在观察之前做好必要的知识准备;第二,指导学生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观察;第三,要善于引导学生在观察中多辨、多思;第四,要指导学生做好观察总结;(3)对学生进行观察的实践训练。
3.简述遗忘规律及避免措施。
答案要点:艾宾浩斯发现的遗忘规律,揭示了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有“先快后慢”的特点。
避免措施:有效地组织复习;适当地超额学习;科学用脑。
4.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答案要点:(1)激发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博学广识;(2)教师应树立创造教育观念,教给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方法,加强训练;(3)积极引导,鼓励学生参加创造性活动5. 简述情绪与情感的联系与区别。
答案要点:(1)联系: ①情绪是情感的基础,情感离不开情绪;②情绪受制于情感,情感作为比较稳定深刻的心理反应,一定程度影响着情绪的表现。
(2)区别: ①情绪更多的是表现为生理性,是生理需要满足与否而引发的心理体验;情感则更多表现出其社会性,是与社会性需要满足与否相联系的;②情绪具有情境性、短暂性和冲动性;而情感则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③情绪具有外显性,而情感具有内隐性。
6.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答案要点:(1)明确学习的具体目的和知识的具体意义;(2)形成良好的教风和学风;(3)更新教学方式、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4)创设问题情景,激发探求兴趣;(5)适当引入竞争机制,推动学生学习成功。
7.影响性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答案要点:(1)家庭教育;(2)学校教育;(3)社会教育;(4)自我教育。
1.学习心理学的实践意义有哪些?答案要点:(1)心理学对指导人的实践活动活动,提高生产劳动效率有重要意义;(2)心理学有助于做好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3)心理学有助于人的身心健康水平的提高;(4)心理学对提高教育和教学质量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心理学简答题汇总
心理学简答题汇总本文将收集并解答一些常见的心理学简答题,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1. 什么是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和动物的思维、情感、行为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
2. 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古希腊时期: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哲学家讨论思想、意识等问题。
- 近代启蒙时期:启蒙运动提倡理性和实验主义,形成神经学和心理物理学。
- 经典理性主义时期:德国心理学派创立实验心理学,建立了心理学研究的基础方法。
- 20世纪初:美国心理学派主张以行为为研究对象展开行为主义研究。
- 20世纪4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人类需要层次理论和自我实现观念,强调人的全面发展。
- 20世纪60年代:出现了人本主义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
- 20世纪80年代近现代:脑科学的出现和信息时代的来临对心理学的影响。
3. 心理学的分支心理学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分支:- 生理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 临床心理学- 人格心理学4. 心理障碍的分类心理障碍可以分为以下几大类:- 焦虑性障碍- 心境障碍- 精神分裂症和其他症状性障碍- 人格障碍- 儿童和青少年的心理障碍5. 心理咨询的过程心理咨询的过程包含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
- 第二步:确定咨询目标。
- 第三步:进行评估。
- 第四步:制定治疗计划。
- 第五步:实施治疗计划。
- 第六步:评估治疗效果。
6. 心理学的伦理要求心理学研究有以下伦理要求:- 知情同意- 保密- 自愿参与- 停止实验的权利- 没有伤害- 做好后续照顾本篇文档对以上问题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心理学简答题
简答题1.简述知识学习的环节?答:(1)知识的获得;(2)知识的保持;(3)知识的提取与应用。
2.简述问题解决的特点?答:(1)问题情境性;(2)目的指向性;(3)操作序列性;(4)认知操作性。
3.简述问题解决的过程?答(1)发现问题;(2)解决问题;(3)提出假设;(4)检验假设。
4.简述学习迁移的影响条件?答:(1)相似性(结构特征与表面特性的相似);(2)已有经验的概括水平;(3)认知技能与策略;(4)定势的作用。
5.如何有效地进行知识概括?答:(1)配合运用正例、反例;(2)正确运用变式;(3)科学地进行比较;(4)启发学生自觉概括。
6.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有哪些?答:(1)问题特征;(2)已有知识经验;(3)定势与功能固着(功能固着是指从物体的正常功能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的定势)7.什么是群体?群体的特点是什么?答:群体是指人们彼此间为了一定的共同目的,以一定方式结合到一起彼此间存在相互作用,心理上存在共同感,并具有情感联系的两人以上的人群。
特点:(1)共同目标;(2)有一定结构;(3)存在依存关系。
8.教育心理学包括哪些内容?答:(1)教育心理学是什么;(2)学生学的心理规律;(3)教师教的心理规律。
9.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哪3种水平?答:(1)描述;(2)解释;(3)预测与控制。
10.教师职业角色意识的形成过程(阶段)?答:(1)角色认知阶段;(2)角色认同阶段;(3)角色信念阶段。
11.师爱的功能?答:(1)激励;(2)感化;(3)调节;(4)榜样。
12.大学教师的能力素质?答:(1)教学效能感;(2)教学反思;(3)教学监控能力;(4)教育机智。
13.学生学习的分类?答:(1)知识的学习;(2)技能的学习(心智技能的学习,操作技能的学习);(3)行为规范的学习。
14.尝试——错误学习的基本规律?答:(1)效果律;(2)练习律;(3)准备律。
15.条件反射的类型?答:(1)经典型条件反射(应答型);(2)操作型条反射(工具性)16.学习的基本规律?答:(1)获得律与消退律;(2)刺激泛化与分化律;(3)高级条件利用率。
心理学简答题
心理学简答题第一章1.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和主要内容包括哪些?心理学是研究的对象是心理现象,是个体行为及行为背后的心理活动。
心理学研究的内容包括:心理动力、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
心理动力包括需要、动机、价值观、世界观、理想、兴趣等;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注意、感知觉、记忆、思维等)、情绪过程、意志过程;心理特征包括:能力和人格。
2.心理学家进行研究的目标是什么?一般来说,人类渴望了解和解释自己行为、更渴望控制和改善自己的行为,心理学家希望通过自己的研究和探索,找出如下五个问题的答案:(一)一种行为的本质是什么?(描述行为)(二)这种行为为什么会产生?(解释行为)(三)这种行为将在什么时候更容易发生呢?(预测行为)(四)影响这种行为的条件包括哪些?(控制行为)(五)怎样才能使这种行为发生变化呢?(改善行为)3.人的心理的实质是什么?心理是脑的机能,是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应。
人的心理活动就其产生的方式来说都是脑的反射活动,但就其内容来说,都是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应。
4.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有哪些?(包括:代表人、产生时代、心理学研究的对象、研究方法、基本观点、评价)包括:代表人、产生时代、心理学研究的对象、研究方法、基本观点、评价)一.构造主义心理学冯特、铁钦纳,该学派于19世纪末产生于德国。
研究对象是意识经验。
该学派是用实验法独立研究心理学问题的学派,促进了西方心理学派的兴起和美国心理学的发展。
它的研究成果已经成为现代心理学组成部分。
但由于它确定的研究对象过于狭窄并陷入元素主义与内省主义境地,因而遭到许多心理学家的反对。
二.机能主义美?威廉詹姆斯。
19世纪末在美国兴起。
研究对象:意识的过程。
基本观点:意识是对环境适应的产物,认知,行为是适应环境的手段。
这一观点推动了美国的心理学研究面向实际,也吸引了大批一般民众的注意。
三.行为主义学于1913年产生于美国,其创始人是华生,杰出代表人还有斯金纳、班杜拉。
研究对象是人的行为,并提出“刺激—反应”(S—R)的行为公式。
心理学简答题论述题考试必备
1.心理学研究的基本任务与研究程序:基本任务是探索心理现象的事实,本质,机制和规律。
程序包括确定问题并提出假设,确定研究对象,界定概念与其研究工具,选择研究方法,解释结果并做出结论。
2.观察法的优缺点:优;被视察者在自然条件下的行为反应真实自然,可作为前期研究。
缺:观察资料的质量容易受观察者的能力和其他心理因素的影响。
3.个体研究法与其优缺点:个体研究法是收集单个被试的资料以分析其心理特征的方法。
优:能加深对特定个人的了解。
缺:所收集的材料往往缺乏可靠性。
4.调查法与其优缺点:以被调查者所了解或关心的问题为范围,自由表达其态度或意见的方法。
优:能够同时收集到大量的资料。
缺点:研究结果难以排除某些主客观因素的干扰。
5.介绍人本主义心理学基本的思想:人本主义注重人的独特性和社会性,行为主要受自我意识支配,使其达到自我实现的境界。
6.精神分析学派的价值和局限:不仅在精神病治疗中继续得到应用,而且对个性冬季心理学的研究产生了积极作用。
局限:弗洛伊德宣扬泛性论,忽视了社会文化的影响。
7.简述脑和智商的关系:脑为智慧提供了基本的前提和基础,而后天的学习和训练又塑造了天才的独特的脑的结构8.简述脑潜能的开发途径:a 大脑的潜能的发挥有无限的的空间B挖掘大脑的潜力。
9.脑的性别差异:A成熟时间上B智力方面 C脑结构上D大脑左半球受损后,女性不如男性明显10.动机冲突的主要类型:A按性质:原则性和非原则性B表现形式:双趋动机(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和双避动机(既怕学习又怕老师),趋避动机(既想当干部又怕耽误学习)11.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一种力求成功的动机,二种避免失败的动机12.学习动机与其基本结构:是激发个体学习活动的学习活动,并使行为朝一定的学习目标的心里状态。
一是认知的内驱力,二自我提高的内驱力,三附属的内驱力13.动机和行为效果的关系:一是取决动机本身的强弱二是取决个体行为的质量14.马斯洛的层次理论的基本内容:生理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求知需要,审美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15.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积极意义:A注重社会正常人的需要B是严格组织的层级系统C揭示人类需要产生的客观规律。
心理学简答题整理(含答案)
1..简述智力的个体差异。
(1)发展水平上的差异。
不同的人所达到的最高水平极其不同。
(2)智力的结构差异,即组成方式上有所不同。
另外,人的智力发展有早晚差异。
有人“少年早慧”,“有人“大器晚成”。
2.试述遗忘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一、遗忘的原因的两种解释:(1)消退说: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减弱以至最后消退的结果。
(2)干扰说:遗忘是由于学习和回忆时受到了其它刺激的干扰。
二、影响因素:不能回忆主要是缺少提取信息的线索。
一个线索对提取的有效性主要依赖于以下因素(条件):(1)与编码信息联系的紧密程度。
(2)情境和状态的依存性。
(3)情绪的作用。
3. 人格结构包含哪些成分各个成分之间具有什么样的关系?人格结构包括:(1)知——情——意系统。
(2)心理状态系统。
(3)人格动力系统。
(4)心理特征系统。
(5)自我调控系统。
关系:以上五种人格系统之间并非完全独立,相互之间会有重合,这种重合使各成分之间具有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4. 试述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1)马斯洛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5种,它们由低到高依次排列成一定的层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在人的需要层次中,最基本的是生理需要,例如,对食物、水、空气、睡眠、性等的需要;在生理需要得到基本满足后,便是安全需要,即表现为个体要求稳定、安全、受到保护、免除恐惧和焦虑等;这之后是归属和爱的需要,即个体要求与他人建立感情联系,如结交朋友、追求爱情等;随后出现的是尊重需要,它包括自尊和受到他人的尊重。
在上述这些低一级的需要得到基本满足后,便进入自我实现的需要量层次。
(2)自我实现作为一种最高级的需要,包括认知,审美和创造的需要。
它具有两方面的含义,即完整而丰满的人性的实现以及个人潜能或特性的实现。
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的人心胸开阔,独立性强,具有创造性;他们知道自己的需要,能意识到自己实际上是怎样一个人,自己的使命是什么。
心理知识简答题
1.健康的概念:答:健康是一种在躯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满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 2.什么是强迫性神经症答:是一种神经官能症,简称强迫症,以反复出现强迫观念和强迫动作为基本特征的一类神经症性障碍.3.群体可以满足其成员的哪些心理需求?获得安全感。
满足归属的需要。
满足尊重的需要。
增强信心。
增强力量感。
促进社会化4.如何培养承受挫折的能力?(1)适当运用心理防御机制(2)正确看待挫折(3)正确认识自己(4)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5.大学生自我意识完善的途径有哪些?(1)给自己以肯定的自我概念(2)在观察学习中确定的自我认识(3)在实践活动中完善自我意识6.什么是网络综合征?答:是玩互联网成瘾所致的症候群,初时表现为精神上的依赖,渴望上网"遨游",以后可发展为躯体依赖,多表现为平时情绪低落,头昏眼花,双手颤抖,疲乏无力,食欲不振等等. 7.大学生的恋爱观具有哪些特点?择偶标准的理想化、恋爱行为的公开化、恋爱的低年级化、恋爱的自我中心化、恋爱态度的轻率化、恋爱结果的非现实化、性观念变化的显性化、新的恋爱方式的产生8.如何培养承受挫折的能力?(1)适当运用心理防御机制(2)正确看待挫折(3)正确认识自己(4)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9、什么是疑病性神经症答:疑病性神经症简称疑病症,又名疾病臆想症.这是一种对自己身体健康状况过分关注,担心或深信自己患了一种或多种躯体疾病,经常诉说某些不适,反复就医,经多种检查均不能证实疾病存在的心理病理观念.10、如何消除考试焦虑?(1)认真复习,充分备考(2)增强考试的自信心(3)形成考试的正确认知评价(4)学习必要的应试技能11、心理咨询具有哪三方面的功能?(1)解除紧张应激压力,进行心理按摩;(2)防治心身疾病,促进健康长寿;(3)宣传心理健康知识,预防心理疾病的产生。
12.大学生所面临的心理冲突主要有哪几种类型?(1)独立性与依赖性的冲突(2)理想性与现实性(3)心理闭锁与寻求理解的冲突(4)性成熟与性心理的冲突(5)情绪冲突13、心理发展的条件有哪些?①遗传素质是心理发展的前提②社会环境是心理发展的重要因素③学校教育对心理发展起主导作用④实践活动和自觉能动性也是极其重要的。
心理学考试简答题及答案
心理学考试简答题及答案简答题1:简述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中的三个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
答案: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包括三个组成部分: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
本我代表原始冲动和欲望,遵循快乐原则;自我在本我和现实之间进行调解,遵循现实原则;超我代表道德和社会规范,遵循道德原则。
三者相互作用,共同影响个体的行为和心理过程。
简答题2:描述学习心理学中的经典条件作用和操作条件作用的区别。
答案:经典条件作用是由巴甫洛夫提出,主要涉及刺激-反应(S-R)的关联,其中无条件刺激(UCS)引发无条件反应(UCR),通过条件刺激(CS)与无条件刺激(UCS)的配对,使条件刺激(CS)单独也能引发条件反应(CR)。
操作条件作用则是由斯金纳提出,强调行为的后果对行为的强化或削弱,包括正强化、负强化、正惩罚和负惩罚。
简答题3:解释认知失调理论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答案:认知失调理论由费斯廷格提出,认为当个体持有两个或多个相互矛盾的认知(信念、态度或行为)时,会产生心理不适感。
为了减少这种不适,个体会通过改变认知、增加新的认知或减少原有认知的方式来恢复平衡。
在日常生活中,这一理论可以解释为什么人们在做出选择后,往往会更加坚信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即使面对相反的证据。
简答题4:阐述自我效能感的概念及其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答案:自我效能感是由班杜拉提出的一个概念,指的是个体对自己完成特定任务的能力的信心。
高自我效能感的个体更有可能面对挑战,坚持努力,并在困难面前保持积极态度。
相反,低自我效能感的个体可能会在面对挑战时轻易放弃,缺乏尝试的勇气。
简答题5:描述依恋理论中安全型依恋、焦虑型依恋和回避型依恋的特点。
答案:依恋理论由鲍尔比和艾因斯沃斯等人提出,描述了婴儿与照顾者之间的情感联系。
安全型依恋的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得到了稳定的关爱和支持,他们通常能够建立信任和安全感。
焦虑型依恋的个体可能因为照顾者的不一致性而感到不确定和焦虑,他们可能会过度寻求关注和安慰。
心理学简答题
心理学简答题1. 什么是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人类思维、情感、行为以及心理过程的科学。
它探索人类心灵的运作方式,研究人类的认知、情感、人际关系、发展变化等方面。
2.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哪些?心理学研究主要采用实证方法,包括实验研究、观察研究和调查研究。
实验研究通过控制和操作变量,对特定因果关系进行检验;观察研究通过观察和记录行为来揭示现象的规律;调查研究通过问卷和访谈等方式收集数据,以了解群体特征和个体经验。
3. 什么是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是研究人类思维、知觉、记忆、研究和问题解决等认知过程的分支学科。
它关注人类信息处理的各个方面,在探索人类思维活动的同时,通过实验证据验证认知理论。
4. 什么是行为主义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是以行为作为研究对象的心理学流派。
它将心理学定义为对可观察行为的研究,忽略了心理过程和思维。
行为主义心理学注重外部刺激和行为之间的关系,主张通过条件反射和强化来解释行为。
5. 什么是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人类行为和个体在群体中的互动关系的学科。
它研究人们是如何受到社会环境和他人影响的,涉及到人们的态度、偏见、信念、亲社会行为等方面。
6. 心理学的应用领域有哪些?心理学应用广泛,涵盖了许多领域。
临床心理学关注精神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教育心理学研究研究与教学过程中的心理机制;工业与组织心理学致力于提高工作效率和组织发展;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员工招聘、培训和评估等也需要心理学知识。
7. 心理学的发展历程是什么样的?心理学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不同的学派和理论的兴衰。
从哲学的心灵哲学到实证科学的心理实证主义,再到认知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的兴起,心理学不断拓展和深化了我们对人类心智和行为的认识。
以上是对心理学常见问题的简单回答。
心理学是一门复杂而庞大的领域,各个分支和学说都值得深入探讨和研究。
心理学简答题
简答题:1.知觉的基本特征:1.整体性:指人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把由多重属性构成的事物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的特性。
(格式塔原则规律:接近性、相似性、连续性、封闭性、良好图形)2.选择性:根据当前需要,对外来刺激物有选择地作为知觉对象进行组织加工的特性。
3.理解性:指人们以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去理解和解释事物,并用语词加以标志的知觉特性。
4.恒常性:人们在刺激变化的情况下把事物知觉成稳定不变的整体的现象称为知觉的恒常性。
(包括大小恒常性、形状恒常性、颜色恒常性)2.教师的社会角色:1.学习的指导者;(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指导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学会发展各种能力,形成良好的品格。
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2.行为规范的示范者;(教师作为社会文化价值与道德准则的传递者,要时刻反省自己的思想品德,行为作风,处世态度,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榜样)3.心理保健者;(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和人格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和目标)4.班集体活动的领导者;(建立良好的秩序,督促学生遵守纪律,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民主领导)5.教育科研人员;(掌握现代教育与方法)6.家长代理人。
(沟通家长,严格要求)3.学校心理辅导原则:教育性原则; 整体性原则; 主体性原则; 尊重性原则; 差异性原则; 保密性原则。
4.注意分配的条件:注意分配的最重要的条件是,在同时进行着的几种活动中,必须每一种活动是相当熟悉的,其中一种是自动化了的或部分自动化了的。
5.如何提高记忆能力明确记忆的目的任务(记忆的目的任务是影响记忆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记忆目标的任务越明确,具体,记忆效果就越好)充分利用无意记忆(无意记忆在比较轻松的环境下去获取知识)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以理解为基础的意义记忆,在全面性,精准性和巩固性以及速度方面,比机械记忆的效果要好)合理安排记忆材料(长短意义结合,难易结合,分间隙记忆)适当应用记忆术(口诀法,谐音法,推算法等)6心理学的基本任务1.描述和测量人的心理;(智商测验)2.理解和说明人的心理;(心理分析)3.预测和控制人的心理。
心理学简答题
简答题1.简述心理学的功能.(1)描述和测量。
(2)解释和说明。
(3)预测和控制。
2.列举几种常见的不同意识状态,并简要说明意识的作用。
意识状态包括:(1)睡眠与梦。
(2)催眠。
(3)白日梦和幻想.(4)特殊药物下的意识状态。
意识的作用:(1)意识对人所觉察的核注意的范围进行限制,从而减少刺激输入的流量。
(2)意识使人们依据知觉的组织规律,把连续不断的经验划分为客体和事件。
(3)意识使人们能利用过去的记忆兑现时输入的信息作出最佳的判断和行为。
(4)意识的能动性使人们可以有限度地超越外部的信息内容,在其范围之外建构他们的意识内容.3.简述注意的特点及外部表现。
注意的特点:指向性和集中性。
注意外部表现:(1)、产生适应性运动;(2)、无关动作停止;(3)、生理变化。
4.举例说明注意的种类及其特征。
(1)不随意注意,又称无意注意,是指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是注意的一种初级表现形式.不随意注意是一种被动的注意,缺乏预定的目的,容易受客观刺激物特点的影响,单凭这种注意是不可能进行系统学习和艰苦工作的.所以只有把不随意注意和随意注意结合起来,才能发展注意能力,提高工作效率。
(2)随意注意,又称有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它是注意的一种高级形式,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形式。
是在不随意注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人类所特有的心理现象。
(3)随意后注意,是注意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指有自觉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在特征上,同时具有不随意注意和随意注意的某些特征,是既有自觉目的、明确的目的,又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随意后注意是一种高级类型的注意,具有高度的稳定性,是人类从事创造性活动的必要条件。
培养随意后注意关键在于发展对活动本身的直接兴趣。
5.简述四种注意的品质。
(1)注意的广度。
(2)注意的稳定性。
(3)注意的分配。
(4)注意的转移。
6.什么是知觉的恒常性?常见的恒常性有哪些?知觉恒常性: 当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但知觉映象在相当程度上却保持稳定的特点.常见的恒常性:大小恒常性、形状恒常性、颜色恒常性7。
(完整版)心理学简答题汇总
1. 学习教育心理学对教师主要有哪些作用?学习教育心理学对教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3)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2. 简要说明学生作为要素之一从哪些方面影响学与教过程。
学生这一要素从两个方面影响学与教:一是群体差异,包括年龄、性别和社会文化差异等。
以年龄差异为例,年龄差异主要体现为思维水平的差异。
二是个体差异,包括先前知识基础、学习方式、智力水平、兴趣和需要等差异。
它们是所有学习和教学的重要内在条件。
在学生这一要素中,无论群体差异还是个体差异,都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范畴。
2中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1.如何指导中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1)帮助中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①通过别人评价逐步过渡到自我评价②从外部行为的评价过渡到内心世界和个性品质的评价(2)帮助学生获得积极的自我体验①尊重学生的独立性,帮助学生建立自尊感②帮助学生克服闭锁性和自卑感(3)帮助学生提高自我控制力①通过实践帮助学生锻炼自我控制能力②教授自我控制的策略和方法。
2.认知差异的教育意义?(1)创设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组织形式(2)采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方式,个别化教学。
(3)运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手段,计算机辅助教学。
3.性格差异的教育意义?(1)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2)影响学习的速度和质量(3)影响学生对学习内容的选择。
4.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1)家庭教养方式,专制型、威信型、放任型、忽视型(2)学校教育(3)同辈群体。
5.如何进行健康人格的构建?健康人格是统合人格,人格统合性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
(1)指导学生进行自我统合(2)指导学生进行自我与社会的统合(3)指导学生进行自我与自己实践活动的统合。
3学习的基本理论1.实现有意义学习的主要条件?意义学习即符号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学简答题整理
1、注意的品质有哪些?注意范围、集中性、稳定性、分配、转移。
2、中学生注意的特点有哪些?(1)有意注意进一步发展,开始发展对抽象材料的稳定注意(2)有以后注意得到较快发展(3)注意的品质得到了较好的发展(4)注意的个别差异明显
3、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有哪些?(1)客观原因:刺激物的强度、新异性、活动变化和刺激物之间的对比关系(2)主观原因:人的需要、兴趣和态度:人的知识经验:人对事物的期待:人的情绪和精神状态。
4、简述直觉的基本特征:直觉的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
5、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因素有哪些?(1)客观因素:对象和背景的差别;对象的活动状况;对象和背景的组合关系(2)主观因素;认得需要、兴趣、经验和情绪状态。
6、简述感受性变化的规律:感觉是适应现象;感觉的相互作用;不同分析器活动的相互作用;同一分析器感觉的相互作用;实践与感受性的变化。
7、影响知觉整体性的因素有哪些?(1)客观因素;对象各部分的强度关系;对象各部分的依存关系(2)主观因素;人的经验、知识水平。
8、遗忘的原因是什么?衰退说;是记忆痕迹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消退的结果,干扰说;遗忘是因为有学习和回忆之间收到其他刺激的干扰所致。
目前大多数心理学家认为干扰是主要原因。
9、简述遗忘的规律:遗忘的进程不是均衡的,其规律是西安快后慢。
10、简述记忆的过程:识记、保持、再认或重现。
11、影响再认的原因是什么?(1)对原有材料时机的巩固程度(2)当前呈现的材料同原来曾识记过的材料的相似程度(3)当前事物所处环境和该事物过去被识记时所处环境的类似程度。
12、简述思维的过程:(1)分析与综合过程(2)比较与分类过程(3)抽象与概括过程(4)系统化与具体化过程。
13、简述思维的品质:思维的品质是指个体在思维活动中智力特征的表现,也是人与人之间的思维活动上表现的差异(1)思维的广阔性与深刻性(2)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3)思维的逻辑性(4)思维的灵活性与敏捷性。
14、再造想象与创造想象有什么区别?(1)含义不同;再造想象是根据词语描述或图样示意,在人脑中形成形象的过程。
创造想象是不根据责成的描述,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新形象的过程(2)二者内容的创造程度不同,再造想象的创造性在程度上不如创造想象。
15、情感的功能有哪些?信号功能、调节功能、感染功能。
16、初中学生的情感特点有哪些?(1)情绪情感情感的半外露、半隐蔽性特点(2)情绪和情感不够稳定,存在明显的两极性(3)高级情感得到迅速发展。
17、情感调控的方式有哪些?理智调控、转移调控、激励调控。
18、意志有哪些品质?自觉性、果断性、坚持性、自治性。
19、初中生意志的特点有哪些?自觉性和幼稚型、独立性与依赖性并存的矛盾状态;果断品质有发展,反应快、行动快;有轻率行为表现;自制力有所增强,但自制力水平不高;坚持性还很不成熟,其行为容易虎头蛇尾、半途而废。
20、意志行动的特征有哪些?自觉目的性、以随意动作为基础、与克服困难相联系。
21、个性有哪些基本特征?个性的整体性、个性的独特性、个性的稳定性、个性的社会制约性。
22、简述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内容: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交往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23、形象个性形成和发展的因素有哪些?主要有先天因素、社会环境两大因素。
社会环境又可分为社会生活条件、教育、个体的社会实践和个人主观能动性三方面因素(1)先天因素是个性形成和发展的自然前提
(2)社会生活条件是是个性形成和发展的决定因素(3)教育在个性形成中起主导作用(4)个体社会实践活动和个体主观能动性。
24、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式怎样的?能力和知识、技能是密切联系的。
一方面,能力是在掌握知识、技能的活动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所以离开了学习和训练,能力是得不到发展的。
另一方面,掌握知识、技能也以一定的能力为前提,依赖于能力的发展,能力与知识、技能虽然联系紧密,但是他们呢的发展并不完全一致。
25、气质与性格的关系怎样?气质与性格关系密切,二者星湖融合,相互影响,气质是与生俱来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性格是在后天实践中形成的(1)气质可以影射性格的形成和发展速度(2)气质可以影响性格的表现形式(3)不同气质类型的人,可以形成相同的性格特征,同意气质类型的人也可以形成不同的性格特征。
性格也可以影响气质,气质虽然是稳定的心理特征,但它仍受到后天生活实践的影响,发生一定的变化,在其中性格特征可以克制气质类型中一些特征。
26、结合实际分析影响性格形成的要点:(1)家庭影响;家庭的社会地位、生活条件;父母的性格和思想作风、对子女的期望;家庭的教育方式。
(2)学校文化;教育内容;教师的性格和思想;学生集体(3)社会影响(4)自我教育。
27简述性格的结构内容:对现实态度的性格特征:性格的情绪特征;性格的意志特征;性格的认知特征。
28、意义学习的条件有哪些?(1)意义学习的客观条件;学习材料自身具有的逻辑意义。
这里说的逻辑意义,是指材料本省能与学习者的有关观念建立实质性的和非人为性垢联系而言的。
(2)意义学习的主观条件;是指学习者的内因。
第一、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
如果学习材料本身有逻辑意义,而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又具备适当的知识基础,那么这种学习材料对于学习者就构成了潜在的意义。
第二,学习者必须具有意义学习的心向。
意义学习的心向,是指积极主动地把法号抽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知识加以练习的倾向性。
29、制约学习的因素有哪些?(1)熟悉而新颖的刺激(2)学生事物又愉快的情绪体验。
兴趣伴随着积极的情感体验,能使学生学习需要得到满足。
产生愉快、惊喜等积极情感体验的活动易引起兴趣(3)适合学生个性的活动。
兴趣受制于人的需要、能力、气质和性格。
个性特征是学生兴趣发展的重要基础。
责任感和义务感。
30、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有哪些?客观因素;刺激呈现的模式;问题的具体性;多余刺激的干扰;练习的多样性。
主观因素;认知结构;定势的作用;只会发展的水平;动机强度。
31、学习为什么会迁移?学习迁移之所以会发生,一般取决于两个条件;(1)客观条件,两种学习之间残在共同成分(2)主观条件,学习者必须具有概括出两种学习之间共同成分的能力。
32、观察法的主要特点?是被观察者在自然条件下的行为表现真实自然,较少或没有受到“环境的干扰”因而能手机到第一手资料,其主要缺陷是观察资料的质量容易受到观察者的能力和其他因素的影响并且观察到的资料数量有限,往往难以作为概括化的结论。
33、注意的外部表现?适应性运动出现;无关动作停止;呼吸变得轻微而缓慢。
34、注意的范围的大小与几方面因素制约?知觉对象的特点;知觉者的知识经验;知觉者的活动任务。
35、注意的稳定性与那些因素有关注意对象的特点;对活动的态度;个体本身的特点。
36、如何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进行教学?(1)教师讲课时要注意语音、语调和抑扬顿挫的变化(2)对重点内容要在阴凉、音调上给予突出和强调,并且适当地宠物这些重要信息(3)运用恰当的手势和表情,增强注意的效果,(4)板书要做到简洁明了,重点突出,字迹清晰醒目,并且可以适当运用不同颜色加以区分(5)教学形式要多样化(6)焦距和现代化教学媒体的使用,提高教学的主动性,引发学生兴趣(7)根据学生心理特点恰当的组织教学内容。
短时记忆的特点?短时记忆是操作性的,也就是说,这时记忆某事物,是为了对该事物进行操作,即使是储存在长时记忆中内容,不用的时候处于一种潜伏状态,一旦要用,她、它也必须首先转化成短时记忆来用于操作,短时记忆的容量是7+2个单元,如果采取编码进行组块,可以扩大短时记忆的广度。
37、影响识记效果的因素?识记的目的和任务;材料的数量与性质;识记的方法;对材料意义的理解程度;是否使用多种分析器协同活动;觉醒状态;识记的信心。
38、遗忘的一般规律?遗忘的进行是不均衡的,识记初期遗忘较快,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逐渐减慢,到了相当的时间几乎就不再遗忘了,遗忘的进程具有“先快后慢”的趋势。
39、影响记忆的因素?信息加工水平;联想线索;回忆场合;会议室的情绪状态。
40、学生记忆的特征?记忆的整体水平处于人生最佳时期;记忆品质得到全面发展;逻辑记忆能力显著提高;善于利用各种记忆方法。
41、问题解决的因素?情境、动机强度、定势、功能固着、酝酿效应、原型启发、情绪状态和个性因素。
42、创造思维的特点?新颖性;创造思维是符合思维与发散思维组合的产物;创造想象的积极参与
43、激励学生创造思维的五条原则?与众不同的疑问;尊重与众不同的观念;姓学生证明他们的观念是有价值的;给予不计其数的学习机会;使评价与前因后果联系起来。
44、情绪和情感的功能?对活动的动力功能;对认知操作的调节功能;对身心健康的保健功能。
45、道德感的体验形式分几种?直接的情绪体验;与具体形象先联系的情感体验;意识到道德理论的情感体验。
46、学生的情绪发展的特点?情绪的稳定性和波动性并存;情绪的外显性和内隐性并存;情绪的冲动性与理智性并存;情绪的阶段性与层次性并存。
47、如何保持愉快的心境呢?(1)全身心的投入学习和工作(2)关心社会生活,吸取生活乐趣(3)保持必要的社会交往和情感交往(4)随时注意对消极心境进行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