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戏曲唱词,比诗词还美!
形容戏曲唱腔优美的句子

形容戏曲唱腔优美的句子形容戏曲唱腔优美的句子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舞台表现形式、深刻的人物形象、精致的服化道等方面,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而戏曲唱腔也是其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下面是几个形容戏曲唱腔优美的句子。
1、中国戏曲中的唱腔是一种极富韵味的音乐表达方式,有着多种不同的声腔,每一种声腔都有着独特的特点和鲜明的风格,让人们在欣赏的同时,也可以深刻领略到民族音乐的魅力。
2、戏曲唱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独特艺术形式,以其雄浑、激昂、巧妙、感人的声音表现,形成了纯正的中国戏曲文化。
3、戏曲唱腔具有高度的艺术性和可欣赏性,其声音优美、婉转、纯净、舒展,带有浓厚的民族特色,令人为之折服。
4、戏曲唱腔是一种唱念做打的综合表演形式,其极具特色的唱腔中不仅包含了人物角色的性格特征和情感表达,同时还蕴涵了丰富的社会历史和文学艺术,从而让人在欣赏戏曲时不仅可以欣赏到高雅的唱腔,更能够深入地领略到古老文化的魅力。
5、中国的戏曲文化深厚,唱腔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汇集了中国音乐的精华,形成独创性的声音体系,引领着中国戏曲的时代潮流,让人们在欣赏戏曲时,感受到了一种独特的文化氛围。
6、戏曲唱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大亮点,不同于其他音乐形式,它具有较高的技巧性和表现力,从而吸引了大量的听众和艺术爱好者,成为中国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载体。
7、戏曲唱腔可以渗透人的心灵和情感,如同一股柔和的清泉,不断润泽着人们的心田,引发出中华文化的独特气息。
8、戏曲唱腔是一种传统文化的重要形式,其曲调高低跌宕起伏,声音婉转动听,可以极大地增强人们的审美感受和文化修养。
总之,戏曲唱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大瑰宝,其优美、高雅、雄浑、感人的声音,令人为之沉迷。
我们应该加强对戏曲唱腔的学习和传承,让这一宝贵文化遗产永远闪耀在人们的心中。
30句经典戏词,真的很好听

30句经典戏词,真的很好听1、你看这四顾苍茫,万里银妆。
带砺山河,尽入诗囊,笑人生能几度有此风光?——《澶渊之盟》2、“大江东去浪千叠。
”“周仓,这不是水,这是二十年流不尽的英雄血。
”——杂剧《关大王独赴单刀会》3、“英台不是女儿身,因何耳上有环痕?”“耳环痕有原因,梁兄何必起疑云,村里酬神多庙会,年年由我扮观音,梁兄做文章要专心,你前程不想想钗裙。
”“我从此不敢看观音。
”——黄梅戏《梁山伯与祝英台》4、他教我收余恨、免娇嗔、且自新、改性情。
休恋逝水、苦海回身、早悟兰因。
这才是今生难预料,不想团圆在今朝。
回首繁华如梦渺,残生一线付惊涛。
——京居《锁麟囊》5、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这青苔碧瓦堆,俺曾睡风流觉,将五十年兴亡看饱。
——桃花扇》6、毕竟男儿多薄幸,误人两字是功名,甜言蜜语真好听,谁知都是假恩情。
——《春闺梦》7、衣破狗来咬,路绝逢断桥,人间白眼多,世上真情少。
短衣短,惹人笑;长衫长,更潦倒。
——越剧《孔乙己》8、说什么花好月圆人亦寿,山河万里几多愁。
——梅派《生死恨》9、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难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
——杂剧《窦娥冤》10、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我这里出帐去且散愁情。
轻移步走向前中庭站定,猛抬头,见碧落,月色清明。
——《霸王别姬》11、我会常记先生好,我会常想南山幽。
会思念紫竹萧萧月如钩,溪光摇荡屋似舟。
——越剧《蝴蝶梦》12、人生几见此佳景,惟愿取年年此夜,人月双淸。
——昆曲《琵琶记》13、我定下文体叫八十股,句句对仗平仄要调。
考得你昼夜把心血耗,考得你大好青春等闲抛,考得你不分苗和草,考得你手不能提来肩不能挑,考得你头发白牙齿全掉,考得你弓背又驼腰。
年年考月月考,活活考死你这命一条。
——奚派《落进中举》14、莫叫我望穿秋水,想断柔肠。
——京剧《白蛇传》15、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
9.戏曲艺术表现的魅力有“唱词美如诗、唱段唱腔来抒 情 。”

9.戏曲艺术表现的魅力有“唱词美如诗、唱段唱腔来
抒情。
”
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而表演艺术与其它艺术的重要区别又在于创作材料是演员自身,从舞台戏曲来讲,需要音乐服装、道具以及舞美、灯光、效果、化妆多种物质、技术的配合,但主要的是演员的表演体现。
从这个意义上讲,戏剧“以表演艺术为中心”的理论是正确的。
因此,我们的表演艺术是就演员而言的。
在目前各种艺术竞争十分激烈。
戏曲处于观众冷落等待振兴的情况下,研究戏曲表演艺术的魅力显得尤为重要。
因为一种艺术没有魅力就不可能吸引观众,而没有观众的艺术也就名存实亡。
这是毋庸置疑的客观事实。
那何为艺术魅力呢?通俗-点说,艺术魅力就是艺术形象的吸引力,它包括意和象构成的总体审美感受,戏曲是综合性艺术,观众欣赏戏曲艺术的审美取向是多元的,又是综合的。
所谓多元是分别对唱、做、念打各种程式技巧的单独欣赏;所谓综合即是在“以歌舞演故事”的过程中得到:集形(动作)、神(内蕴)、韵(情调节奏)、味(意趣)
于一体的艺术形象,以满足多种的审美偷悦。
我们都知道:戏曲表演的最高任务是塑造人物的形象,然而“形象离开了审美和情感就不成其为艺术形象”,观众既关心剧中人的命运。
又喜爱演员高超的技艺,那演员就有个重视力强和提高拟美形式的问题。
因此,我们说戏曲表演的艺术魅力不是既成的,而是创造的;不是预约的,而是发生的;不是静止的、重复的,而是生动的、变化发展的。
这是我们对表演艺术的基本认识,基于这种认识,我们不仅要
在理论上进一步探讨,还应该在不断地艺术创作实践中去感受、去发现。
惊艳四座的戏曲唱词,美到心醉!

惊艳四座的戏曲唱词,美到心醉!水上鸳鸯,云中翡翠,日夜相从,生死无悔引喻山河,指诚日月,生则同衾,死则同穴—《紫钗记》雨过天晴湖山如洗,春风习习透过衣。
——《白蛇传》自古青酒红人面,财帛可以动心间。
——《武家坡》感怀一曲断肠夜,知音千古此心同。
——粤剧《西厢记》一俟秋闱经试累,观灯闹酒度韶华,愿不负十年窗下。
——粤剧《紫钗记》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是答儿闲寻遍。
在幽闺自怜。
——《牡丹亭·惊梦》千重山,万重山,山高也挡不住哪万里姻缘一线牵。
——《双阳公主》说什么花好月圆人亦寿,山河万里几多愁。
——《生死恨》毕竟男儿多薄幸,误人两字是功名,甜言蜜语真好听,谁知都是假恩情。
——京剧《春闺梦》盼得花烛共偕白发,谁个愿看花烛翻血浪。
——粤剧《帝女花》潘王小丑何足论,我一剑能挡万千兵。
——梅派《穆桂英挂帅》一梦间人老矣调了豆蔻,这时间并无有海市蜃楼。
——京剧《浮生六记》风流不用千金买,月移花影玉人来。
——荀派《红娘》最爱西湖二月天,桃花带雨柳生烟。
十世修得同船渡,百世修得共枕眠。
——《白蛇传》望穿他盈盈秋水,蹙损他淡淡春山。
——《西厢记·第三本》乱世几度东风起,为何不见护花人。
——徐派《绿珠坠楼》他与小姐相厮鬓。
恰好似萤火随月轮。
——张派《白面郎君》叹人生如花草春夏茂盛,待等那秋风起日渐凋零。
——京剧《让徐州》可记得,比作鸳鸯成双对,可记得,牛郎织女把鹊桥会。
——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楼台会》想当初我与卿在秦淮河边,朝看花夕对月常并香肩。
——越剧《桃花扇·追念》梨花开,春带雨。
梨花落,春入泥。
此生只为一人去。
道他君王情也痴。
——《梨花颂》去时陌上花似锦,今日楼头柳又青。
——京剧《春闺梦》你若不去啊,望穿他盈盈秋水,蹙损他淡淡春山。
——《西厢记》莫叫我望穿秋水,想断柔肠。
——京剧《白蛇传》眼前分明外来客,心底却似旧时友。
——越剧《天上掉下个林妹妹》原来是风弄竹声,只道是金佩响月。
昆曲经典唱词

昆曲经典唱词引言昆曲作为中国传统戏曲的重要门类之一,以其精湛的演技和优美动人的唱词而闻名于世。
昆曲经典唱词是昆曲艺术的核心之一,它不仅展现了戏曲表演的艺术魅力,也传承了中国文化的精髓和智慧。
本文将深入探讨昆曲经典唱词的特点、分类以及代表作品,带领读者走近这一瑰丽的艺术世界。
特点昆曲经典唱词有着独特的艺术特点,它体现了昆曲艺术的韵律美、音韵美和意境美。
以下是昆曲经典唱词的几个重要特点:1. 韵律美昆曲经典唱词的韵律美是其最吸引人之处。
昆曲的唱腔具有独特的抑扬格调,以古老的韵律体系构建出动听的旋律,并配以精准的节奏,使得唱词音韵流畅自然,既有舒缓的抑扬顿挫,又有激烈的语调变化,使听众沉浸其中,倍感愉悦。
2. 音韵美昆曲经典唱词以其独特的音韵美而闻名。
昆曲演唱时,对声音的调节非常注重,通过声音的高低、轻重、长短的变化和分化,形成了丰富多样的音韵美感。
这种音韵美不仅体现在音节的启闭音和尾音上,还表现在声音的音色、共鸣和咬字等方面,使得唱词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
3. 意境美昆曲经典唱词追求深沉的意境美,通过文字的构思和表达,传递出戏曲角色的情感内涵。
唱词中蕴含丰富的意象、比喻和修辞手法,能够唤起观众的共鸣和共情。
同时,昆曲经典唱词还强调情绪的抒发和角色的塑造,通过声音的表演和语言的情感表达,将戏曲人物的内心世界生动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分类昆曲经典唱词按照内容和艺术风格的不同,可以分为多个不同的类别。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分类方式:1. 爱情唱词爱情唱词是昆曲中最为常见的一类唱词,它以描述情侣之间的爱情故事为主题。
这类唱词常常运用优美的语言和婉转的音韵,表达出深情款款的感情和对爱人的思念之情。
代表作品有《西施》中的“我与春风无限情”和《牡丹亭》中的“洞房不见炊烟起”。
2. 苦情唱词苦情唱词是昆曲中表达悲伤和愤怒情感的一类唱词。
它通常描述戏剧人物遭受不幸遭遇或受尽折磨的遭遇,表露出他们内心的痛苦和不甘。
苦情唱词的音调通常低沉和忧伤,以激发观众的同情和共鸣。
京剧唱词里的唯美语录

京剧唱词里的唯美语录
嘿,你知道京剧唱词里有多少唯美语录吗?那可真是多得像天上的
星星一样数都数不过来呀!比如说里的“汉兵已略地,四面楚歌声。
大
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哇,听听这词儿,多么凄美,多么动人啊!
就好像在你面前展开了一幅悲壮的画卷。
(就像你看到一幅极其震撼
的画作,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
)
还有里的“听薛良一语来相告,满腹骄矜顿雪消。
人情冷暖凭天造,谁能移动他半分毫。
”这词写得多有韵味啊!仿佛能让你感受到人物内
心的起伏和情感的变化。
(就如同你亲身体验着主角的心境变化一样。
)
京剧唱词里的唯美语录可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那是一种情感的寄托,一种文化的传承啊!每次听到这些唱词,我都觉得自己像是穿越
回了古代,置身于那个充满诗意的世界。
(这不就像你突然走进了一
个神秘的古代时空吗?)
你想想看,演员们在舞台上用那婉转的唱腔唱出这些唯美的语录,
那场面该有多震撼啊!那不仅仅是听觉的享受,更是一场心灵的盛宴。
(难道不像一顿丰盛无比的大餐摆在你面前吗?)
“海岛冰轮初转腾,见玉兔,玉兔又早东升。
”这一句多美呀,让你
仿佛看到了那一轮皎洁的月亮缓缓升起。
(就跟你亲眼看到月亮升起
的那种美妙感觉一样。
)
这些京剧唱词里的唯美语录,真的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啊!它们承载着历史,传递着情感,让我们在现代社会也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我们应该好好珍惜这些宝贵的财富,让它们一直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京剧,喜爱我们的传统文化!这就是我的观点,京剧唱词里的唯美语录无比珍贵,必须好好传承!。
优美的京剧句子

优美的京剧句⼦1. 京剧好句,快京剧《壮别》唱词周瑜:⼤江东去浪滔滔,描不尽英雄怀抱。
【反西⽪⼆六】浩然正⽓冲霄汉,惊醒了星⽃闪闪寒。
骇浪奔涛增婉转,风叱云咤也缠绵!⽼将军,珍重此⾝经百战,珍重了,东风初送第⼀船。
【快板】⼤江待君添炙碳,⾚壁待君染醉颜。
(漫道说长城推在江北岸,长城却在⽼将肩。
)松柏劲⾻当岁寒。
你谈笑⽽去谈笑还!黄盖:【⽩】都督!【西⽪原板】雄志凌云⽩虹贯,壮哉都督赠离⾔!六⼗年来尘扑⾯,今⽇才得洗汗颜。
说什么开基业【西⽪⼆六】经百战,说什么鲸鲵阵⾥骋雕鞍。
⼤丈夫岂能够⽼死床笫间,学⼀个丹⼼报国马⾰裹⼫还。
【西⽪快板】我把那长江当匹练,信⼿舒卷履平川。
东风起烧战船,应笑我⽩发苍苍着先鞭。
烈⽕更助英雄胆,我管叫他那⼋⼗三万灰飞烟灭⽕烛天。
收拾起风雷供调遣,百万⼀藐谈笑间。
周瑜:【⽩】好哇!【西⽪散板】⼤丈夫能把乾坤变,何惜萧萧易⽔寒。
⽃酒奉赠壮虎胆,黄盖:【西⽪散板】这⽃酒酹东风扫荡云天。
2. 赞美“京剧”的诗句有哪些1、观京剧《将相和》(七绝)居功⾃傲莽廉颇,挑衅事端屡屡多。
⼤义相如胸纳海,负荆请罪将相和。
2、赞廉颇(七绝)藐视忠良为懦儒,廉颇⾃诩战功殊。
难能可贵幡然悟,请罪负荆⼀丈夫。
3、观京剧《空城计》城头诸葛弄瑶琴,城下洞门空巷深。
司马犹疑失战策,神机妙算孔明临。
4、(七绝)观京剧《辕门斩⼦》盛誉杨家将帅贞,凛然⼤义斩亲⽣。
今来古往忠⾂在,此等胸襟有⼏名? 5、(七绝)观京剧《锁麟囊》百听不厌《锁麟囊》,程派唱腔婉⽽慷。
悱恻缠绵⼊肺腑,余⾳美妙胜琼浆。
6、观京剧《江姐》(七绝)京剧新星张⽕丁,舞功绝妙美声情。
移植新戏颂江姐。
雏凤清于⽼凤声。
7、红楼⼆尤尤⼆姐(七绝)⾦丝娇鸟⼊笼中,寝⾷⽆忧难驾风。
与世⽆争犹有梦,奈何厄运命匆匆。
8、尤三姐(七绝)寄⼈檐下不低头,泥⽳濯清⾃净流。
双剑痛淋贞⼥⾎,湘莲悔煞泪难收。
9、观京剧《霸王别姬》(七律)盖世英雄奈若何,霸王伟业瞬间过。
描写戏曲唱腔优美的句子

1.中华国粹是京剧,始于清朝乾隆间,融汇徽汉昆秦调,流传世间两百年,分为生旦净末丑,脸谱划分善与恶,有板有眼有讲究,中华文化藏其间!
2. 2.桃花扇,只怕世事含糊八九件,人情遮羞二三分。
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
人不见,烟已昏,击筑弹铗与谁论。
黄尘变,红日滚,一篇诗话易沉沦。
3. 3.京剧是在北京形成的戏曲剧种之一,至今已有将近两百年的历史。
4. 4.甩腔憋足劲儿,给个知会儿闪个神儿。
5. 5.净角要撑,生角要弓。
6. 6.戏曲是我们的国宝,戏曲是我们的国粹,戏曲是我们的国剧呀!
7.7.名师出高徒。
艺多不压身。
8.8.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
――晏几道《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
9.9.“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
”
10.10.一个国家的风雨跌宕,一个人的爱恨情仇,都可以在一出戏中被安排的巧妙天成,仿佛这个故事就应该是这样。
千回百转,无论你我是陌路相逢,还是熟识已久,莺啭入耳,直教欢喜极人天。
11.11.一日不练自己知道,两日不练同行知道,三日不练观众知道。
戏曲唱词诗

戏曲唱词诗一、原文:《戏韵情长》皮黄声里岁月长,京昆雅调韵悠扬。
水袖轻挥情意在,台步婀娜故事藏。
红脸忠勇声高昂,白脸奸佞意彷徨。
生旦净丑皆入戏,唱尽人间喜与伤。
二、衍生注释:1. “皮黄”:京剧声腔主要由西皮和二黄组成,这里的皮黄指代京剧。
2. “京昆”:这里指昆曲和京剧这两种有代表性的戏曲剧种。
3. “水袖”:是戏曲表演中演员衣物上延长出来的部分,用于辅助表达情感和动作等。
4. “生旦净丑”:戏曲角色的四大行当。
生行一般为男性扮演者,旦行是女性扮演者,净行多为花脸、脸谱鲜明的人物,丑行主要起到诙谐搞笑等作用。
三、赏析:主题方面,这首诗围绕戏曲展开,通过描写戏曲中的各个元素体现出戏曲的丰富内涵。
从情感来说,表达了对戏曲的喜爱和赞赏之情。
在表现手法上,首联直接点明戏曲中的声腔特色是充满韵味而且历史悠久的。
颔联中“水袖轻挥”“台步婀娜”描写人物的动作,让读者能感受到戏曲中的表演风貌,且暗示了每个动作背后都有故事。
颈联则通过典型的“红脸”象征忠勇,“白脸”象征奸佞来说明戏曲中脸谱色彩对于人物性格的代表意义。
尾联总结说戏曲中各类行当的角色都登上舞台唱出人间的悲欢离合,从整体上概况戏曲反映人间百态的特点。
四、作者介绍:假设作者是一个资深的戏迷。
他(她)对戏曲有着深入的了解,经常出入剧院观看各种戏曲演出。
因为热爱戏曲中的唱腔、表演、服装以及背后的故事等元素,所以创作了这样一首诗来表达自己心中的戏曲情怀。
也许他(她)曾经想学习戏曲但是没能实现,在日常生活中总是安利身边的人去欣赏戏曲的美。
五、运用片段:例子一:在一个戏曲文化普及的活动现场。
主持人说:“咱们中国的戏曲是宝藏啊,就像那首诗里写的‘皮黄声里岁月长,京昆雅调韵悠扬’,戏曲的魅力就在那韵味悠长的声腔之中,今天咱们就来深入了解戏曲的世界……”例子二:在一场戏曲表演进校园的活动里,同学们在表演前有些懵懵懂懂。
老师就引导说:“同学们,戏曲就像一首诗描述的那样。
黄梅戏《游春》

黄梅戏《游春》万岁爷要选杨八姐无有彩礼你莫要娶亲我女儿在家爱颜色我要上四匹绸缎做凤裙别的颜色全不要我只要粉白黄绿四色新我要上东至东海红芍药南至南海的牡丹根西至西海灵芝草北至北海老人参我要上八尺高的珊瑚树金碟玉碗翡翠盆水晶帐子玛瑙枕磨盘大的老龙鳞我要上一两星星二两月三两清风四两云五两火苗六两气七两黑烟八两琴音火烧龙须三两六楼粗的牛毛我要三根雄鸡下的蛋我要八个雪花儿晒干我要二斤要你茶盘大的金刚钻天鹅羽毛织毛巾蚂螂翅膀红大袄蝴蝶翅膀织罗裙我要你天大一块梳头镜地大的一块洗脸盆太君二次把礼要一字一句你听真铁拐李的葫芦我要半个女儿做个炭火盆韩湘子的花蓝要一个当一个针线盒子做营生张国老的毛驴我也要好给女儿骑回门天波府到金殿十五里我要你金砖铺地三寸深一步一棵摇钱树两步一个聚宝盆摇钱树上栓金马聚宝盆内站金人金人身高一丈二不要铜铁我全要金这些礼物还不算黄梅戏的再度繁荣的时代,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世界文化优秀成果相互交融的时代,是多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时代,也是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质量迅速提高的时代。
黄梅戏《红楼梦》所走过的戏曲主题深化道路,在20世纪末的时代氛围中得到更加广阔的延伸。
例如,《徽州女人》把一种等待升华为一种信念和人格力量,剧中的女人曾因等待不得而失望乃至绝望过,终因信念不倒而在绝望中获得洗礼和升华。
《风雨丽人行》把3个知识女性的人格升华作为主要表现对象,讴歌了她们在反抗非人道的斗争中“从人道主义走向英雄主义”。
黄梅戏电视剧《秋》在改编中,也把历史对年轻一代的选择和年轻人对历史的选择作为表达的重点。
这些剧目的演出和播映,能动人音容,撼人心魄,撩人情肠,无不在作品主题的开掘过程中显示出深厚的思想文化含量。
风格追求上更具多样性受到应接不暇的当代艺术风格的启迪,踏着二度繁荣的艺术足迹,世纪之交黄梅戏的再度繁荣在风格追求方面显现出强烈的多样化意识。
例如:《秋千架》的舞台上荟萃了多种艺术形态,意在尝试黄梅音乐剧的风格,把古装题材表现成为一个现代童话,比较适合青年观众的口味;《风雨丽人行》把视角聚焦在几位知识女性的情感深处,用较多的篇幅进行诗意盎然的情感描述,使黄梅戏舞台上展示出一种儒雅风范,赢得了知识界的观众;《徽州女人》把形体语言作为重要舞台手段,实验一种风格化的表现方式,令许多观众耳目一新;《木瓜上市》和《柳暗花明》不同程度地对传统写意风格做了现代诠释,从而更接近时下观众的审美情趣;《斛擂》和《乾隆辨画》完全是一派风云际会、豪情冲天的舞台景象,为原本轻柔的黄梅戏输入了阳刚之气。
描写戏曲诗歌的句子唯美(精选100句)

描写戏曲诗歌的句子唯美(精选100名句)1. 清风拂面,红楼梦醉人;戏台上唱尽江山倾。
2. 邂逅红绡,笑语盈盈,诗词婉转传情。
3. 星光如墨,舞袖飘扬,戏曲篇章妙不可言。
4. 锦绣华章,琴弦轻拨,古调让人陶醉。
5. 梨花帘欲落,唱尽凄凉的离别情长。
6. 锦袍绣裙,犹如仙境的美丽令人神往。
7. 红纱轻拂面,画船行云如飞。
8. 梅花傲雪,柔情似水,情景如画的戏台上。
9. 舞动长袖,醉卧红楼,唱出千年古韵。
10. 抚琴弄笛,花落时随风逝。
11. 情深意浓,古韵悠远,触动心弦的歌声。
12. 九曲黄河泛舟,戏台上演绎悲欢离合。
13. 飞转跌宕,高唱低吟,舞台间展现人生百味。
14. 满座飞香,万紫千红,戏曲之美令人心醉。
15. 屏山绝色,歌声入耳,戏曲之神韵无法动摇。
16. 紫鸾戏水,如梦似幻,戏曲诗歌意境深远。
17. 唱响诗篇,指尖留香,戏曲韵味犹如春风细雨。
18. 抚琴弄笛,唱韵诗章,情景交融心旷神怡。
19. 红霞耀日,绣履泡酒,舞台上轻盈婀娜。
20. 戏台红妆,西施扮演,唱出壮丽的古风情怀。
21. 桃花姑娘舞曼妙,流水落红惜别离。
22. 汉室江山,几度兴衰,娓娓诉说在舞台之上。
23. 镂金瞳仁,绣花鞋底,傲立戏台谱写纳音情长。
24. 郁结悲欢离合,斗转星移,戏台舞动诗意绵长。
25. 红粉墙头扑鼻香,音容笑貌尽显风光。
26. 笑傲江湖,舞动倩影,剑术舞台演绎武侠传奇。
27. 玉人旧事,丝竹齐奏,戏曲诗歌情动心弦。
28. 丹青笔底,烟雨漓江,美景尽显纸醉金迷。
29. 曲调悠扬,唱尽世间情长。
30. 霓裳羽衣,绣花鲤鱼,舞台上展现奇妙之美。
31. 皓月当空,琴音悠远,戏台上舞动一曲离殇。
32. 红绸舞袖扇,歌声婉转如水。
33. 曲终人散,花瓣飘洒,留下的却是永恒的寂寞。
34. 菊花初绽,轻歌曼舞,一曲戏台唤起情怀。
35. 感叹万千,情不自禁,舞台之美震撼人心。
36. 雪银舞裙,柳绿妆楼,戏曲刻画绝美画卷。
37. 月黑风高,寒雨如丝,唱出心灵的抒发。
传统黄梅戏唱词的俗美性-精品文档

传统黄梅戏唱词的俗美性-精品文档传统黄梅戏唱词的俗美性黄梅戏,旧称黄梅调或采茶戏,唱腔淳朴流畅,明快灵动,表演质朴细致,真实活泼。
流行于安徽、湖北、江西部分地区,现己成为人民大众广为熟悉和喜爱的五大剧种之一。
黄梅戏受众面广,老少皆爱,一方面除了唱腔优美,另一方面就是其大俗大美的唱词。
一、运用本地方言民间口语不同地域有不同的方言民间土语,运用鄂东及皖中本地口语,使黄梅戏产生了有别于其他剧种的审美异彩。
黄梅戏脱胎于田间地头及劳动人民当地的民歌小调,通俗易懂又极富生活表现力,使黄梅戏唱词充满着深厚的自然、率真、本色的民间乡土气息。
(1)(大姐)唉呦,你这张小嘴哟,就像涂了一层蜜糖一样,说出来的话是那么对人头。
(众姐)依我们看来大姐比我们还年轻呢,又年轻又漂亮,真是一个老来俏。
(众姐)是迎亲的,人间天上不一样,男婚女嫁配成双,大红花轿来迎娶,吹吹打打入洞房(《天仙配》)(2)女:辛勤纺织全为你那么哈,切莫赌钱不顾家,切莫赌钱嗳嘿嘿衣嘿嗬呀,不顾家那么哈!装疯打翻豆腐磨那么哈,又装吊颈把我吓,又装吊颈嗳嘿嘿衣嘿嗬呀,把我吓那么哈!思一思来想一想那么哈,你对不住公婆你爹妈,对不住公婆嗳嘿嘿衣嘿嗬呀,你爹妈那么哈!(《打豆腐》)(3)俞志云:接到手谕心欢畅,老人家你六十大寿非寻常!双手捧上金如意,如意吉祥祝寿。
(《五女拜寿》)(4 )桂小姐:瘦得像个猴儿样,看着叫人恶心肠!潘安再:若是她见了不嫌厌。
乔婶:了实话就圆房!(《桂小姐选郎》)(5)珍姑:你么事要骂龙王。
文哥:我骂龙王关你么事?你算东海哪路神仙,是半根筋呢还是母夜叉。
珍姑:呆瓜。
文哥:嗨嗨,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你就是美得像牡丹花,我也当你是牛屎耙(《龙女》)这些剧中人物,有仙女、乡间小子小媳妇大媒婆、官宦子弟小姐丫环书童各色人等,但在唱词上却是十足的乡野情趣,唱词中提及的“对人头”、“老来俏”、“男婚女嫁配成双”、“吹吹打打入洞房”、“吊颈”、“公婆爹妈”、““六十大寿”、“活不成”、“猴儿样”、“圆房”、“关你么事”、“半根筋还是母夜叉”、“呆瓜”、“牛屎耙”、“止渴”、“光抽烟”、“那怎么搞”、“小老子”。
描写豫剧的唯美句子

描写豫剧的唯美句子豫剧是中国的传统曲艺剧种之一,以其唯美的表演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而闻名于世。
下面是对豫剧的唯美描写:1. 豫剧的唱腔婉转动听,如同清泉流淌,让人陶醉其中,仿佛置身于一幅绘声绘色的画卷之中。
2. 豫剧的表演艺术凝聚着演员们的心血和努力,每一个动作、每一段唱词都是精心设计的艺术品,宛如一幅幅精致的绣花。
3. 豫剧的舞台布景精美细腻,用色彩和造型的巧妙搭配,营造出一个个独特的场景,使观众仿佛进入了一个梦幻般的世界。
4. 每一个豫剧演员都是一个艺术家,他们通过精湛的表演技巧和真挚的情感,将角色的内心世界传递给观众,让人感受到戏剧的魅力和力量。
5. 豫剧的剧情情节曲折多变,充满悬念和张力,让人时而心悸,时而动情,仿佛置身于一个情感起伏的旋涡中。
6. 豫剧的唱词优美动听,富有诗意,通过独特的音调和抑扬顿挫的节奏,将故事情节和人物内心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7. 豫剧的服装和化妆精致华美,每一个细节都经过精心的设计和制作,展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8. 豫剧中的舞蹈动作优雅流畅,姿态婀娜多姿,每一个动作都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意境,让人陶醉其中。
9. 豫剧的音乐伴奏悠扬动人,通过不同的乐器和音调的组合,营造出恢弘壮丽的氛围,使观众如沐春风,心旷神怡。
10. 豫剧的演员们用他们的表演才华和艺术创造力,将角色的个性和情感展现得淋漓尽致,让观众感受到戏剧的魔力和魅力。
豫剧作为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之一,以其唯美的表演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吸引了无数观众的目光。
通过对豫剧的描写,我们可以感受到它独特的魅力和艺术价值,也能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无论是剧情的曲折多变,唱腔的婉转动听,还是舞台的布景和服装的精美细腻,都展现出了豫剧的独特魅力和艺术表现力。
豫剧的艺术形式和表演风格不仅是一种文化传承和艺术表达的方式,更是一种精神的追求和情感的释放。
通过对豫剧的赞美和描写,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也能更加深入地感受到它所传递的情感和意境。
35句中国戏曲经典唱词

5句中国戏曲经典唱词1. 夫妻双双投河遇,河神的问我愿。
我说宁愿搭你换,不愿投河为水仙。
2. 青翠竹影摇山川,独坐幽篁弹一弦。
3. 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
4. 列国之中干戈厚,一路诸侯往西走。
5. 乱世桃花逐水流,豪杰英雄出四州。
6. 昨日老夫见一道,贤士大半在江头。
7. 莫道前路多险阻,再闯重围四海游。
8. 老马识途出幽谷,穷途未必泪长流。
9. 忍将剑心藏泪眼,一曲人宴别阳关。
10. 终日昏昏醉梦间,因过竹院逢僧话。
11. 一片雄心未足夸,豪情胜概赛汉家。
12. 金戈铁马显英豪,秋风飒飒走天涯。
13. 黄金甲锁雷霆带,铁马如飞胜汉家。
14. 壮志雄心震乾坤,一曲高歌动地天。
15.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16. 忍将铁骨藏柔情,一曲琵琶泪满襟。
17. 挥剑破云迎日月,铁骑踏雪覆乾坤。
18.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
19.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
20. 一叶轻舟荡微波,渔歌互答意如何。
21. 一片桃花一缕魂,一段离愁半盏灯。
22. 今宵酒醒何处去,杨柳岸晓风残月。
23.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4. 莫问今朝何处去,天涯海角共此时。
25.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26.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岗。
27. 一入江湖岁月催,英雄泪下谁人陪。
28.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29. 如花美眷似水流年,谁共度春秋?30. 且留金樽对明月,歌罢泪沾衣袂。
31. 红颜去后百丈愁,回首天涯泪如流。
32. 心如铁石总温柔,一腔热血向谁流!33. 金戈铁马气如虹,飞扬跋扈为谁雄?34. 忍将丹心藏秋水,独留青丝到白头!35. 一声长啸万事空,从此天涯孤旅中!。
本色美的艺术魅力——京剧《沙家浜》唱词赏析

本色美的艺术魅力——京剧《沙家浜》唱词赏析“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
摆开八仙桌,招待十六方……”清丽婉约,徐徐道来。
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这是京剧《沙家浜》中一段脍炙人口的精彩唱词,在锦绣万里的神州大地,几乎家喻户晓,人人爱听,人人会唱。
汪曾祺先生与他的合作者们,以深厚的文学功力与杰出的艺术才华,在编写京剧《沙家浜》的唱词中,千锤百炼,字斟句酌,提高了京剧唱词的文学品位,体现了本色美的艺术魅力。
这对今后戏曲文学的发展与繁荣,有着不可估量的积极影响。
一、戏曲唱词与文学品位台湾作家施叔青在《西方人看中国戏剧》一书中,曾经指出:“中国京剧剧本毫无文学上的价值。
”他的这种说法,自然有些偏激,但是凭心而论,却也未必是无的放矢。
我们看到,很多传统的京剧剧本,确实缺乏文学品位。
唱词“灌水”,很不讲究,或是粗糙,或是浅薄。
至于文理不通、词不达意等弊病,更是由来已久,积重难返。
至今,在一些没有经过很好整理的传统老戏中,常常还能见到诸如“一马离了地平川”、“将身上了马能行”之类的“水词”。
生拼硬凑,粗制滥造,令人不忍卒睹。
难怪会引来施叔青等人的尖锐批评,下此“毫无文学上的价值”的断语了。
京剧号称“国剧”,风靡全球。
然而,长期以来却一直不重视唱词的文学性。
浅薄平庸,水平低下。
这样的戏曲文学作品,实在是难以与“国剧”的身份相匹配。
拿出去招摇过市,徒令人说三道四。
影响国家声誉,也令国人蒙羞。
戏曲应该要回归“文学殿堂”,这已经成为戏曲界有识之士的共识。
欣喜的是,由文学根底深厚的汪曾祺先生参与编写的《沙家浜》京剧剧本,唱词优美,曲尽人情。
在文学性方面,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很多精彩唱段,都足可成为供后学者学习的范本。
像人们所熟悉的“祖国的好山河寸土不让”的唱段,就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借景抒情,情景相融,最能打动观众的心弦。
在垂柳成行的阳澄湖边,负伤疗养的指导员郭建光,面对江南景色,思念战友,心情激动,感慨万千,唱出了自己的心声:朝霞映在阳澄湖上,芦花放稻谷香岸柳成行。
昆曲赏析心得

昆曲丰富多彩的艺术魅力演绎历史传奇,传颂人间佳话,凝聚文化精髓,承载千古情意。
昆曲,用它独具一格的艺术魅力,传承着中华民族古典文化的神韵风采。
昆曲形成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
昆曲发源于元朝末年的昆山地区,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被称为“百戏之祖,百戏之师”,明朝中叶至清代中叶戏曲中影响最大的声腔剧种,很多剧种都是在昆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中国戏曲之母”的雅称。
由于昆班的广泛演出活动,明末清初,昆曲发展为全国性剧种,至清朝乾隆年间,昆曲的发展进入了全盛时期,从此昆曲开始独霸梨园,绵延至今六、七百年,成为现今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古老的具有悠久传统的戏曲形态。
昆曲作为中国汉族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可称为戏曲艺术中的珍品佳酿,百花园中的一枝独秀。
昆剧是中国戏曲史上具有最完整表演体系的剧种,它的基础深厚,遗产丰富,是中国汉族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的成果,在中国文学史、戏曲史、音乐史、舞蹈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历史的悠久,对南北曲唱腔优点的吸取,各地文化语言的融合,造就了昆曲丰富多彩的艺术魅力。
吟词唱诗话情意昆腔唱词极具中国古典诗词的色彩,字斟句酌,字字珠玑,韵调优美,含情蕴意。
昆曲的音乐属于联曲体结构。
它所使用的曲牌不计其数,其中不仅有古代的歌舞音乐,唐宋时代的大曲、词调,宋代的唱赚、诸宫调,还有民歌和少数民族歌曲等。
以南曲为基础,兼用北曲套数,并以“犯调”、“借宫”、“集曲”等手法进行创作。
词本为唱而生,字数、平仄、韵调、对仗,处处讲究,只是当世人多作古典文学作品来赏读,但亲耳听其谐调而唱时,才能感到真正的韵味之所在。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牡丹亭·游园》中的这段唱词是我最喜欢的,看似描绘园中景,实有幽愁怨情生,全然是古典诗词的一贯作风,寄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意含蓄不外露,颇具“犹抱琵琶半遮面”的韵味。
中国戏曲千古多情,唱的美,词更美!

中国戏曲千古多情,唱的美,词更美!一方戏台才子佳人,身着华服举手投足,眼波流转他们笑着别人的开心他们哭着别人的难过这戏曲中的唱词:一字一字皆是千般情致万缕柔肠让人欲罢不能天仙配吴琼;黄新德黄梅戏天仙配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
随手摘下花一朵,我与娘子带发间。
你我好比鸳鸯鸟,比翼双飞在人间。
女驸马马兰黄梅戏女驸马人人夸我潘安貌,原来纱帽罩婵娟。
昆曲桃花扇只怕世事含糊八九件,人情遮盖二三分。
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
京剧白蛇传西子湖依旧是当时一样,看断桥桥未断、却寸断了柔肠。
越剧桃花扇想当初我与卿在秦淮河边,朝看花夕对月常并香肩。
梁祝同窗方雪雯;颜恝 - 中国越剧名剧梁祝全剧精华越剧梁祝可记得,比作鸳鸯成双对,可记得,牛郎织女把鹊桥会。
昆曲西厢记一事精,百事精;一无成,百无成。
京剧天女散花菩提树檐匐花千枝掩映,白鹦鹉与仙鸟在灵岩神巘(yǎn)上下飞翔;绿柳枝洒甘露三千界上,好似我散天花纷落十方。
越剧玉蜻蜓笑的是,你瞒我、我瞒你,错过青春无处寻。
越剧陆游与唐婉东风沉醉黄藤酒,往事如烟不可追。
玉簪记·琴挑·朝元歌龚隐雷 - 牡丹亭昆曲经典唱腔昆曲玉簪记看这些花阴月影,凄凄冷冷,照他孤零,照奴孤零。
云心水心,有甚闲愁闷?一度春来,一番花褪,怎生上我眉痕?昆曲长生殿当年貌比桃花,今朝命绝梨花。
这钗和盒,是祸根芽。
死生仙鬼都经遍,直作天宫并蒂莲,才证却长生殿里盟言。
黛玉葬花群星 - 越剧红楼梦经典版越剧红楼梦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越剧《红楼梦·葬花》越剧西厢记人随春色到蒲东,门掩重关萧寺中。
兰闺深寂寞,无计度芳春。
料得行吟者,应怜长叹人。
京剧春闺梦去时陌上花似锦,今日楼头柳又青。
可怜奴在深闺等,海棠开日我想到如今。
【京剧】贵妃醉酒好一似白金 - 【京剧】白金梅派经典唱段选京剧贵妃醉酒人生在世如春梦,且自开怀饮几盅。
戏曲基本文体知识

戏曲基本文体知识戏曲,那可是咱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呀!您瞧瞧,那舞台上的一招一式,一唱一念,都饱含着无尽的韵味和魅力。
说起戏曲的文体,就像是一座神秘的宝库,里面藏着数不清的珍宝。
戏曲的唱词,那可是精美得如同诗词一般。
它可不是随随便便拼凑出来的,而是经过精心雕琢,每个字、每句话都有着独特的韵味和节奏。
比如说京剧里的唱词,“苏三离了洪洞县,将身来在大街前”,简简单单的两句话,是不是就让您仿佛看到了那个满怀心事的苏三?这就好比一幅生动的画卷在您眼前徐徐展开,让您沉浸其中。
戏曲的念白,也是别有一番风味。
它不像我们平常说话那样随意,而是有着独特的韵律和腔调。
有的念白清脆响亮,有的则沉稳悠扬。
就像不同的乐器,各自奏出独特的旋律。
您想想,如果没有了这念白,戏曲岂不是少了很多味道?还有那身段表演,那简直就是无言的诗歌。
演员们的一举手一投足,一个眼神一个微笑,都传递着丰富的情感和信息。
这就像我们日常的肢体语言,只不过在戏曲里,被放大、被美化,变得更加精彩动人。
一个优美的转身,难道不比千言万语更能表达内心的喜悦?再说戏曲的角色行当,生旦净丑,各有各的特点。
生角的潇洒俊逸,旦角的端庄秀丽,净角的威武霸气,丑角的诙谐幽默,每个角色都像是一颗独特的星星,在戏曲的天空中闪耀着自己的光芒。
这不就像我们生活中的各种人物,各自有着不同的性格和魅力吗?戏曲的剧本结构,也是很有讲究的。
起承转合,环环相扣,就像一条精心编织的彩带,美丽而有序。
有开场的引人入胜,有中间的跌宕起伏,还有结尾的余音绕梁。
这不正和一部精彩的小说一样,让您欲罢不能吗?咱们再聊聊戏曲的音乐和锣鼓。
那音乐,时而欢快,时而悲伤,就像心情的晴雨表。
锣鼓呢,更是给戏曲增添了不少热闹和气势。
您说,要是没有了这音乐和锣鼓,戏曲还能这么有活力吗?总之,戏曲的文体知识丰富多彩,就像一个五彩斑斓的花园,每一朵花都值得我们去欣赏、去品味。
咱们可得好好传承和发扬这宝贵的文化遗产,让它在新时代继续绽放光彩,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关于越剧的美文摘抄

关于越剧的美文摘抄一、好词摘抄1. 婉转悠扬小片段:那天我路过一个小园子,听到越剧的声音传出来,那唱腔婉转悠扬,就像一条灵动的小溪在流淌。
每一个音符都像是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我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
我就想啊,这婉转悠扬的声音怎么能这么迷人呢?仿佛有一种魔力,能把你的心带到很远的地方。
我觉得越剧的这种婉转悠扬,就像江南水乡的垂柳,轻柔而又充满韵味。
这就是越剧独特的魅力所在,它的婉转悠扬让每一个听到的人都难以忘怀。
2. 细腻入微小片段:看越剧表演的时候,演员们的表演细腻入微。
就拿《梁山伯与祝英台》来说吧,祝英台的扮演者从眼神到小手指的动作,都在传达着角色的情感。
她的一个眼神,就能让你感受到祝英台对梁山伯深深的爱意。
我当时就在想,这表演也太厉害了吧?细腻入微得就像在放大镜下看一幅精美的工笔画。
你看那演员的表情,每一丝变化都像是在诉说着角色内心的秘密。
越剧演员就是这样,用细腻入微的表演把观众带入到故事当中,让你感觉自己就像是故事里的一份子。
3. 典雅精致小片段:越剧的服装、道具和舞台布置那可真是典雅精致。
我有一次去看越剧,一进场就被那舞台吸引住了。
那戏服上的刺绣,一针一线都像是在诉说着历史。
舞台上的道具摆放得恰到好处,就像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
我心里想,这哪里是一场戏啊,这简直就是一个典雅精致的古代画卷在你眼前展开。
就像走进了一个古老的江南庭院,处处都是美的享受。
越剧的这种典雅精致,让它不仅仅是一种戏曲,更是一种艺术的盛宴。
二、好句摘抄4. “越剧如诗,每一句唱词都是一首灵动的小诗,在江南的烟雨中轻轻吟唱。
”小片段:我朋友问我为啥这么迷越剧呢?我就跟他说啊,越剧如诗。
你想啊,那些唱词,“天上掉下个林妹妹”,多美的句子啊。
就像你走在江南的小巷子里,下着毛毛雨,这时候有个姑娘在轻声吟唱着这些唱词,那感觉就像诗里的画面一样。
每一句唱词都有它自己的韵味,就像一首首灵动的小诗。
这越剧就像是把江南的诗意都融合在了一起,在那烟雨中轻轻吟唱着,能不迷人吗?我觉得这就是越剧的魅力,它是能唱出来的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一种戏曲唱词,比诗词还美!古典书城「最受欢迎的古典文化公号最具人气的古典文化社群」国学经典| 古典文学| 诗词歌赋| 历史趣闻| 风俗礼仪五尺高台,戏子徘徊,唱的是人生百态,唱的是风花雪月,唱的是爱恨情仇,这些唱词,惊艳了时光,温柔了岁月。
01 [山桃红] 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是答儿闲寻遍,在幽闺自怜。
转过这芍药栏前,紧靠著湖山石边。
和你把领扣松,衣带宽,袖稍儿揾著牙儿苫也,则待你忍耐温存一晌眠。
是那处曾相见,相看俨然,早难道这好处相逢无一言?02 [皂罗袍]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
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
这两段唱词来自《牡丹亭》,《牡丹亭》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代表作,描写了杜丽娘与柳梦梅的爱情故事,体现了青年男女对自由爱情生活的追求。
此剧一经问世,便有许多传奇效果。
据记载当时有少女读其剧作后深为感动,以至于“忿惋而死”;以及杭州有女伶演到“寻梦”一折时感情激动,卒于台上。
由明至今,《牡丹亭》几乎成为昆曲之代名词——昆腔巍然曲宗,牡丹艳冠群芳,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03 [端正好]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
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04 [滚绣球] 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
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
马儿快快的行,车儿快快的随,却告了相思回避,破题儿又早别离。
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这两段唱词来自昆曲《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长亭送别”:张君瑞进京考试,与崔莺莺长亭告别时,崔莺莺的唱词。
其中化用了范仲淹《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总是离人泪。
”和苏轼《水龙吟》“点点是,离人泪”,但天衣无缝,融为一体。
05 [懒画眉] 乍暖风烟满江乡,花里行厨携着玉缸,笛声吹乱客中肠。
莫过乌衣巷,是别姓人家新画梁。
06 [缑山月] 金粉未消亡,闻得六朝香,满天涯烟草断人肠。
怕催花信紧,风风雨雨,误了春光。
这两段唱词来自《桃花扇》,《桃花扇》是昆曲代表作之一,是一部表现亡国之痛的历史剧。
作者将明末侯方域与秦淮艳姬李香君的悲欢离合同南明弘光朝的兴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悲剧的结局突破了才子佳人大团圆的传统模式,男女之情与兴亡之感都得到哲理性的升华。
07 [滚绣球] 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
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
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08 [端正好] 没来由犯王法,不提防遭刑宪,叫声屈动地惊天!顷刻间游魂先赴森罗殿,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
《窦娥冤》是元代戏曲家关汉卿的杂剧代表作,也是元杂剧悲剧的典范,该剧剧情取材自东汉“东海孝妇”的民间故事,它成功地塑造了“窦娥”这个悲剧主人公形象,使其成为元代被压迫、被剥削、被损害的妇女的代表,成为元代社会底层善良、坚强而走向反抗的妇女的典型。
09 花木兰:爹娘且慢阻儿行,女儿言来听分明:吴宫美人曾演阵;秦凤女子善知兵;冯氏西羌威远震;荀娘年幼守危城。
这巾帼英雄就留美名,儿愿替,儿愿替爹爹去从征。
10 花木兰:刘大哥讲话理太偏,谁说女子享清闲?男子打仗到边关,女子纺织在家园。
白天去种地,夜晚来纺棉。
不分昼夜辛勤把活干,将士们才能有这吃和穿。
恁要不相信哪,请往这身上看。
咱们的鞋和袜,还有衣和衫。
千针万线可都是她们连哪!有许多女英雄,也把功劳建,为国杀敌是代代出英贤,这女子们哪一点不如儿男?这两段唱词均出自豫剧《花木兰》,《花木兰》是豫剧代表作之一,讲述了南北朝时期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剧中极力肯定女子地位,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十分难得,成功塑造了一个“巾帼英雄”的形象。
11 穆桂英:未开言来心发焚,尊声祖母老太君,非是我贪生怕死不挂帅印,恨只恨宋王昏庸叫人伤心,穆桂英十年未曾离战马,咱杨家世世代代是忠臣,磨坏了多少鞍和镫,穿破了铁甲无数身,闯江山来争乾坤,哪一仗不伤咱杨家人,沙场上死的是那忠良将,安享荣华是那奸佞臣,老太君你只知为国把忠尽,再看看止如今可比不得大破天门,大账前缺少了焦孟二将我身边也无有了排风钗裙,文广兄妹年纪小,上阵去打仗我怎放心?选自豫剧《穆桂英挂帅》,此剧原名《老征东》、《平安王》、《杨文广夺印》,为豫剧大师马金凤之代表作,剧本由宋词、桑建修整理出版,参加河南省首届戏曲汇演,并拍摄成电影,这一段将杨家的满门忠烈与统治者的昏庸无能表现地淋漓尽致。
12 合唱:春花带露满园香,乳燕双双绕画梁。
好景偏逢人烦恼,几回思母又望郎。
13 冯素珍:春风送暖到襄阳,西窗独坐倍凄凉。
亲生母早年逝世仙乡去,撇下了素珍女无限愁怅。
继母娘宠亲生恨我兄妹,老爹爹听信谗言变了心肠。
我兄长被逼走把舅父投靠,上京都已三载也无有音信回乡。
心烦欲把琴弦理,又不知李郎我那知音人,现在何方?现在何方?绣起鸳鸯难成对,何日里能与他比翼飞翔?黄梅戏代表作《女驸马》是一部极富传奇色彩的古装戏,说的是湖北襄阳道台之女冯素贞冒死救夫,经历了种种曲折,终于如愿以偿,成就了美满姻缘的故事。
古典君一直认为现在影视剧中女扮男装的灵感多来自于这部剧。
14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从今不再受那奴役苦,夫妻双双把家还。
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
你我好比鸳鸯鸟,比翼双飞在人间。
选自黄梅戏《天仙配》,是最受中国老百姓欢迎的戏剧之一,《天仙配》是中国古代神话爱情故事。
原作是民间流传的老本子,1951年由安庆市文化馆的班友书第一次改编,把民间冗长的本子改为七场,改七仙女受命下凡为主动下凡,改董永书生为劳动人民,改傅员外傅善人为恶霸地主,总之删繁就简,形成现在《天仙配》本子的基本框架。
15 项羽:[琴歌]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虞姬:[西皮二六] 劝君王饮酒听虞歌,解君忧闷舞婆娑。
嬴秦无道把江山破,英雄四路起干戈。
自古常言不欺我,成败兴亡一刹那。
宽心饮酒宝帐坐。
选自京剧《霸王别姬》,是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表演的梅派经典名剧之一。
主角是西楚霸王项羽的爱妃虞姬,英雄美人,总引人无数美好幻想,哪怕生离死别,也带着一种壮烈的美。
此剧,又名《九里山》《楚汉争》《亡乌江》《十面埋伏》。
清逸居士根据昆曲《千金记》和《史记·项羽本纪》编写而成。
16 [四平调] 海岛冰轮初转腾,见玉兔,玉兔又早东升。
那冰轮离海岛,乾坤分外明,皓月当空,恰便似嫦娥离月宫,奴似嫦娥离月宫,好一似嫦娥下九重,清清冷落在广寒宫,啊,在广寒宫。
玉石桥斜倚把栏杆靠,鸳鸯来戏水,金色鲤鱼在水面朝,啊,在水面朝,长空雁,雁儿飞,哎呀雁儿呀,雁儿并飞腾,闻奴的声音落花荫,这景色撩人欲醉,不觉来到百花亭。
贵妃醉酒又名《百花亭》,源于乾隆时一部地方戏《醉杨妃》的京剧剧目,该剧经京剧大师梅兰芳倾尽毕生心血精雕细刻、加工点缀,是梅派经典代表剧目之一。
此剧本主要描写杨玉环醉后自赏怀春的心态,凸显杨玉环对帝的柔情。
20世纪50年代,梅兰芳去芜存精,从人物情感变化入手,从美学角度纠正了它的非艺术倾向。
有资料说此剧源自昆曲剧目,由其唱词结构可见一斑,尤以开场的四平调为京剧珍品。
16 白素贞:[南梆子导板] 驾彩云离开峨眉仙山,[原板] 人世间竟有这样美丽的湖川。
这一旁保俶塔倒映在波光里面,那一旁好楼台紧傍着三潭,苏堤上杨柳丝把船儿轻挽,颤风中桃李花似怯春寒。
17 白素贞:[西皮垛板] 虽然是叫断桥,桥何曾断,桥亭上过行人两两三三,面对这好湖山愁眉尽展,也不枉下峨眉走这一番。
[散板] 蓦然见一少年信步湖畔,恰好似洛阳道巧遇潘安。
这颗心千百载微波不泛,却为何今日里徒起狂澜。
选自京剧《白蛇传》,此剧是中国戏曲名剧,故事初见明·冯梦龙著《警世通言》(卷二十八)《白娘子永镇雷峰塔》。
明人陈六龙编《雷峰塔传奇》。
清人著有《义妖传》弹词。
全国几乎所有的剧种,甚至包括木偶戏、皮影戏都有《白蛇传》的演出。
其中以文武开打、唱做并重的京剧《白蛇传》最有特色。
18 宝玉:天上掉下个林妹妹,似一朵轻云刚出岫。
黛玉:只道他腹内草莽人轻浮,却原来骨格清奇非俗流。
宝玉:娴静犹似花照水,行动好比风拂柳。
黛玉:眉梢眼角藏秀气,声音笑貌露温柔。
宝玉:眼前分明外来客,心底却似旧时友。
宝玉:春色如锦不去赏,合起眼皮入睡乡。
饭后贪睡易积食,来,替你解闷寻欢畅。
合唱:丰年大雪催梅开,探亲访故喜上眉。
车马成堆轿成海,带了金的玉的来。
19 黛玉:绕绿堤,拂柳丝,穿过花径笛,风送声声。
人,大观园四季如春;我眼中,却只是一座愁城。
看风过处,落红成阵;牡丹谢,芍药怕,海棠惊。
杨柳带愁,桃花含恨,这花朵儿与人一般受逼凌。
我一寸芳心谁共鸣,七条琴弦谁知音。
我只为,惜惺惺怜同命,不教你陷落污泥遭蹂躏。
这两段均选自越剧《红楼梦》,人人耳熟能详的“天上掉下个林妹妹,似一朵轻云刚出岫”便出自此剧,越剧赋予了这部经典名著新的生命,让它广为流传。
20 王玉林:想那日一纸寿联露才情,她父亲席前当面许婚姻。
我只道尚书爱才择佳婿,谁知他安排巧计害玉林。
怪不得十里红妆,良田三百,白银千两陪嫁厚,却原来他甘饵诱我把钩吞。
似这般恶毒心计太可恨。
看来朝,我功名成就,另娶淑女再配婚。
选自越剧《碧玉簪》,该剧目讲述明朝吏部尚书李廷甫女儿秀英与翰林王裕之子玉林之间的爱恨情仇,为上海越剧院保留剧目,金采风代表作之一。
其艺术样式为悲喜剧,既悲得催人泪下,又喜得令人捧腹。
——古典书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