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

合集下载

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五节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申瑞峰2014-10-27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五节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教学目的:1、了解工业化与城市化相互作用的发展过程,明确二者的相互关系2、了解中国东部发达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3、讨论并提出解决当前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的措施、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

重点与难点:重点: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相互关系,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难点:工业化与城市化的相互关系,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学情分析:初中已对相关的区域地理知识进行了学习,在必修二也已对城市化作过专门的介绍,重点是将城市化与工业化紧密联系想来,并分析某区域的这一进程。

教学过程:上节课知识回顾:1、鲁尔区衰落的原因2、鲁尔区治理的措施导入:阅读探索活动中的图片,问题:1、三个指标分别是什么?2、就三个指标来看,中国与国际通用标准之间存在哪些差异?一、工业化和城市化1、什么是工业化?问题:什么是工业化?概念:工业(特别是制造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

工业化是现代化的核心内容,是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

工业化指标:教材上的三个及评价水准。

探索活动图:中国与国际标准的对比。

从农业产值看,我国已进入工业社会,而从农业人口和城市人口比重看,任重而道远。

工业化:第一产业为主——》第二产业为主2、什么是城市化?回忆必修二,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指标有哪几个?城市占地规模城市人口数量及所占比例城市化概念:(教材)城市化内涵:3、工业化与城市化之间关系: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1)工业化是城市化的推动力:工业发展、农民入城、城市人口日益增加,城市人口比重增加。

(2)城市化又反作用于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第二产业人口比重增加,——工业化进程。

4、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工业与城市化新特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的特点:(1)、相同点:经历了大大致相同的历程:工业化初期: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低,——基本同步增长——工业化以后,城市化水平高于工业化水平。

2012,10海淀区初、高中教师进修安排

2012,10海淀区初、高中教师进修安排

政治
年级 政治初二 活动内容 (请注明活动类型) 第二单元 师友结伴同行 主讲人 交大附中 李波 伊燕霞 政治高一 研究课 《价格变动的影响》 人大附中 张帅 时间 10月8日 星期一 下午2:00 10月8日 星期一 下午2:30 政治高二 《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教材 教法辅导 人大附中 李顺梅 10月8日 星期一 下午2:00 政治高三 《生活与哲学》第一、二单元复习建议 石油附中 葛本红 10月8日 星期一 下午2:00 政治初三 第二单元教法辅导 了解祖国 爱我中华 中关村中学 邹北雁 10月15日 星期一 下午2:00 政治初二 第三单元 我们的朋友遍天下 多元文化地球村 育英学校 朱晓兰 10月22日 星期一
网络交往新空间 政治高一 第三单元教学建议
农大附中 刘琳 中关村中学 朱军
下午2:00 10月22日 星期一 下午2:00
政治高二
《生活与哲学》第四单元教材 教法辅导
人大附中 赵志勤
10月22日 星期一 下午2:00
政治高三
《生活与哲学》第三、四单元复习建议
清华附中 赵爱军
10月22日 星期一 下午2:00
劳技
年级 中学劳技 活动内容 (请注明活动类型) 专家讲座 解读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劳动技术课程 (学科专业知识培训) 中学劳技 (电子技术)专业技能培训 电子常用工具、仪器仪表的使用与维护 认识常用电子元器件 中学劳技 (电子技术)专业技能培训 锡焊技术 制作声控灯 一零一中学 马丽娟 一零一中学 马丽娟 主讲人 基教研中心 孟献军 时间 10月17日 星期三 上午8:30 10月24日 星期三 上午8:30 10月31日 星期三 上午8:30
授课、评课比赛
进修学校 任宝华
星期二 上午8:30

2022年秋人教版地理必修三导学案:4.2《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6

2022年秋人教版地理必修三导学案:4.2《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6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导学案[学习目标定位]1.了解工业化和城市化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对区域社会经济进展所起的作用.2.通过了解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城市化的地理背景,学会分析一个地区工业进展的区位条件.3.理解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的两个阶段及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自主学习区一、工业化与城市化1.影响:推动区域经济社会进展的①主要动力.2.相互关系:区域②工业化必定带来城市化,城市化反过来又会促进工业化.二、对外开放的前沿1.工业变化(1)20世纪80年月前:工业基础比较③薄弱,主要分布在广州市.(2)现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主要的④工业基地之一,且成为仅次于⑤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密集区. 2.国际国内背景及地理条件(1)发达国家和地区的⑥产业结构调整.一方面,其次产业所占比重不断⑦下降,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不断⑧上升;另一方面,在工业内部,劳动力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不断⑨下降,技术、学问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不断⑩上升.(2)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3)良好的区位.位于我国南部沿海,毗邻⑪港澳,靠近东南亚.(4)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与港澳同胞、海外华侨有着共同的⑫文化背景和亲热的血缘关系.思维活动发达国家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为何要在进展中国家查找出路?答案资源密集型工业是指在工业投入的各因素中,原料占最重要的地位的工业,特点是原料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或运输原料成本较高,因此发达国家将这类工业迁往国外资源丰富的地区;劳动密集型工业,劳动力费用在产品成本中所占的比重是选择厂址时需要考虑的首要因素,而目前世界上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之间劳动力费用差别很大,欠发达地区低很多,所以发达国家将这类工业迁往劳动力密集的欠发达地区.三、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动1.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进程第一阶段其次阶段时间1979年~1990年1990年以后优势⑬劳动力丰富、地价低廉、政策优势、侨乡工业实力大大增加劣势工业基础薄弱,⑭矿产资源贫乏政策优势已不明显,⑮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渐渐丢失背景发达国家和地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⑯劳动力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查找新的出路世界经济⑰全球化、信息化蓬勃进展和发达国家与地区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主导产业⑱劳动密集型产业⑲高新技术产业2.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互动探究区探究点一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条件【探究活动】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分析图示地区进展经济的有利自然地理条件.(2)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部分地区领先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缘由是什么?(3)香港对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城市化有何影响?答案(1)水热条件格外优越,农作物可以一年三熟,珠江水系水网密布;三角洲有利的地形条件和肥沃的土壤条件;地理位置优越.(2)地理位置上毗邻港澳,具有对外交往的传统.(3)改革开放后,香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大量迁入珠江三角洲地区,资金、技术也随之流入,促进了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反思归纳】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条件探究点二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动探究活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广东流传着反映珠江三角洲地区第一阶段轻工业起步时的顺口溜:三水一瓶水(健力宝饮料),顺德一把扇(各种名牌电风扇),鹤山一条毯(拉舍尔毛毯).20世纪90年月后,众多优势如政策、廉价劳动力、土地价格等渐渐丢失,但多年初级阶段的积累已使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实力大为增加,资金、设备、人才、经营管理阅历优势明显,所以在信息化蓬勃进展和发达国家与地区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中能抓住机遇,顺当实现产业的升级.而今,成为全国最大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下面为“珠江三角洲工业化过程和起步阶段外资工厂基本生产模式示意图”.(1)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早期的基本生产模式是什么?为什么优先进展劳动密集型工业?为什么工业产值增长较慢?(2)其次阶段有哪些优势条件渐渐丢失?在众多优势条件渐渐丢失的前提下,为何能成为全国最大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3)第一阶段和其次阶段工业结构主要不同是什么?答案(1)第一阶段的基本生产模式是从境外引进资金、先进技术、设备和管理,在本地加工完成后,大批产品经过香港等地的转口贸易供应国际市场,属“外向型”经济. 该阶段工业基础薄弱,矿产资源贫乏,劳动力丰富廉价,因此优先进展劳动密集型工业. 劳动密集型工业附加值低,因而工业产值增长不快.(2)其次阶段,虽然众多优势如政策、廉价劳动力、土地价格等渐渐丢失,但多年初级阶段的积累已使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实力大为增加,资金、设备、人才、经营管理阅历优势明显,所以在信息化蓬勃进展和发达国家与地区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中能抓住机遇,顺当实现产业的升级,成为全国最大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3)第一阶段重点进展劳动密集型工业,其次阶段重点进展了高新技术产业.反思归纳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动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进程呈现出两个进展阶段.1979~1990年为第一阶段,1990年以后进入其次阶段.两个阶段的特点如下:(1)第一阶段(2)其次阶段自我检测区对应训练一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条件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进展快速与其优越的条件密不行分,据此回答1~3题.1.关于珠江三角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广东省西南部B.地形坎坷,热量丰富C.河流纵横交叉,自然条件优越D.经济发达,文化落后2.下列哪一类型基地不是我国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建设的( )A.轻工业基地 B.商品农业基地C.外贸出口基地D.棉花生产基地3.下列不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快速增长的优势条件的是( )A.平原宽敞,热量丰富,降水丰沛B.矿产资源丰富C.地理区位优势D.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答案 1.C 2.D 3.B解析第1题,珠江三角洲位于广东省南部,毗邻港澳,与东南亚相邻;地势平坦;热量丰富,降水丰沛;经济发达,人们的思想观念比较开放,便于接受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阅历.第2题,珠江三角洲依靠其区位优势,大力进展了外向型经济,成为我国重要的轻工业基地和外贸出口基地;本区水热资源丰富,地形平坦,粮食复种指数高,成为我国商品农业基地之一;本区的气候条件不适合棉花的种植.第3题,本区矿产资源缺乏,是其进展的限制性条件.对应训练二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动读“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总产值增长图”,完成4~5题.4.在阶段Ⅰ中,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主导产业是 ( )A.资金密集型产业 B.技术密集型产业C.劳动密集型产业 D.资源密集型产业5.进入阶段Ⅱ后,珠三角地区经济快速进展的条件是 ( )①世界经济全球化、信息化蓬勃进展②发达国家与地区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③劳动力成本降低④政策优势突显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答案 4.C 5.A解析在工业化推动的阶段Ⅰ,珠江三角洲依托劳动力丰富且廉价这一优势,进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完成工业化的起步.但进入阶段Ⅱ,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和政策优势已渐渐减弱.综合提升6.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20世纪80年月,珠江三角洲的工业为________密集型的出口加工型工业,主要工业部门为________工业.(2)20世纪90年月以来,随着世界新一轮产业结构的调整,珠江三角洲工业进展呈现了以________密集型产业为主导的特点,尤其以________工业部门最为突出.(3)随着经济快速进展,珠江三角洲GDP快速增长,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具体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劳动轻纺(2)技术高新技术(电子电器)(3)第一产业比重大幅下降,其次、三产业比重均有上升,尤以其次产业最为明显[基础过关]1.我国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区快速推动工业化与城市化主要得益于( )A.优待政策B.便利的交通C.劳动力资源丰富 D.矿产资源丰富答案 A2.下列不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快速提高的有利条件是( )A.20世纪七八十年月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B.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C.原有工业基础较好D.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答案 C依据世界银行的划分标准,低收入为年人均国民总收入995美元及以下,中等收入为996~12 195美元,高收入为12 196美元及以上.其中,中等收入标准又以3 945美元为界划分为下中等收入和上中等收入.2010年我国人均GDP 4 277美元.读下图,回答3~4题.3.我国与同等收入国家相比较城镇化率较低,其缘由是( )A.农夫工进城不利于城镇化B.工业以轻工业为主C.农村剩余劳动力少D.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限制了农村人口入城4.工业化能够带动城镇化快速进展,山东半岛工业化进程较快的缘由最可能是( )A.靠近韩国、日本,便于承接产业转移B.矿产资源丰富C.地处我国东部沿海地带的中点,水陆交通便利D.国家政策支持答案 3.D 4.A解析第3题,据材料分析可知,2010年我国人均GDP 4 277美元,属于上中等收入国家,与同等收入国家相比较,我国城镇化率较低,缘由是我国实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对农村人口进入城市进行严格限制.虽然城市的数量和城市的规模在不断扩大,却未能成为城镇化按其固有规律正常健康进展的标志.第4题,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快速进展,山东半岛工业化进程较快是由于靠近韩国、日本,便于承接产业转移,进展出口加工工业.近年来,苏州市沿江地带形成以冶金、能源、纺织、化工、粮油等基础产业为主的产业群体.图中的Ⅰ、Ⅱ、Ⅲ示意苏州市城市化、工业化进展走廊.完成5~6题. 5.与Ⅰ、Ⅱ走廊相比,Ⅲ走廊进展的有利条件是( )A.当地市场宽敞B.水运便利C.科技实力强 D.原有工业基础雄厚6.促进Ⅲ走廊可持续进展的措施是( )A.建设具有功能结构趋同的城市群B.进一步推动原有单一的重化工业进展C.加强重化工业与港口工业的新技术应用,促进产业升级D.依托当地的矿产资源优势,大力进展冶金与能源等产业答案 5.B 6.C解析第5题,由图中可以看出,Ⅲ走廊临江靠海,水运条件便利.第6题,促进Ⅲ走廊可持续进展的措施应充分发挥该地水运优势,促进产业升级.读“三种工业化、城市化模式图”,完成7~8题.7.下列地区中,其进展模式与①相符的是 ( )A.美国“硅谷” B.德国鲁尔区C.意大利新工业区 D.长江三角洲8.20世纪80年月初,影响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城市化的主导因素是 ( )A.侨乡 B.政策C.交通 D.劳动力答案7.A 8.B解析本题组旨在考查珠江三角洲与其他地区的工业化、城市化模式.图示中的①进展模式是以学问和技术为基础进展起来的新兴工业,争辩各选项可简洁看出,只有A项美国“硅谷”是这一类型.20世纪80年月初,我国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促进了珠三角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进展,故主导因素应为政策.9.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例一和图例二分别代表________和________.A.轻纺工业B.高新技术产业C.制造工业D.汽车工业(2)上图中反映了怎样的过程?答案(1)A B(2)珠江三角洲地区高新技术产业渐渐取代劳动密集型产业成为主导产业,完成了本地区的产业升级.解析20世纪90年月,世界经济全球化、信息化蓬勃进展,发达国家与地区进行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珠江三角洲地区借此时机推动了高新技术产业的进展.10.读图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山东省总面积15.78万平方千米,2010年城镇化水平为49.68%.随着环渤海经济圈的崛起,黄河经济带的振兴,2000年到2006年山东从事其次产业的人口从1 286万增加到1 870.3万.近年来山东已成为我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1)从材料和图乙中可以看出,山东省工业化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2)从图乙中可以看出,山东省城市化快速推动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3)山东是我国有名的水果之乡,你认为城市化对这一地区的水果生产是否有利,试说明理由.答案(1)工业产值增加从事其次产业的人口增加(2)城市面积增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3)有利.随着城市人口增加,对水果的需求量增加,消费市场宽敞.(或不利.城市化占用大量耕地,使果树种植面积削减.)(答案合理即可)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山东省的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及对区域经济和环境的影响.第(1)、(2)题较为简洁,认真阅读材料和图乙即可得出正确答案.第(3)题,对该观点既可确定也可否定,但都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据.若确定,可从水果的消费市场扩大来考虑;若否定,可从水果的用地削减方面来考虑.[力量提升]读“甲、乙两地区城市化进展模式”,完成11~12题.对外开放→外资企业建立→工业化→城市化甲地区城市化进展模式大城市集中→乡镇企业进展→工业化→城市化乙地区城市化进展模式11.两地区城市化进展模式的共同点是( )A.有较大规模的人口迁移B.依靠外来资金支持城市化C.有当地政府的大量投资D.通过工业化带动城市化12.以下对两地区城市化进展模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区属外资驱动型的城市化B.乙地区属于开发区驱动型的城市化C.甲地区的典型进展模式在苏南地区D.乙地区的典型进展模式在珠江三角洲答案11.D 12.A解析第11题,甲、乙两地区城市化的推动力虽有差异,但都是工业化促进城市化.第12题,甲地区以珠江三角洲为代表,是外资驱动型的城市化;乙地区以苏南地区为代表,是上海等大城市向外集中导致的城市化. 读“某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变化状况图”,回答13~14题.13.有关该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A.1800~2008年,城市化与工业化同步B.工业化速度比城市化速度快C.属发达国家D.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14.③~⑤阶段,该国吸纳劳动力的主要产业部门为( )A.技术密集型产业B.资源密集型产业C.能源密集型产业D.现代服务业答案13.C 14.D 解析图中横坐标表示城市化水平,纵坐标表示工业化水平,图中①~③阶段(1800~1948年),城市化与工业化按肯定比例同步增长;③~⑤阶段(1948~2008年),随着该国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工业化水平先降后升,但总体工业化水平没有明显上升,说明该国曾经有过一次产业转移,而在2008年城市化水平超过80%,说明该国属于发达国家,工业比重变化不大,说明该国第三产业进展快,故③~⑤阶段,该国吸纳劳动力的主要产业部门为现代服务业.15.依据下面材料,完成问题.材料一2011年9月20日至24日,第七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进展论坛暨经贸洽谈会在江西省南昌市召开.本届论坛暨经贸洽谈会在“合作进展,共创将来”的主题框架下,围绕深化推动经济合作,务实加强生态环保合作以及加强社会管理合作三大议题,共同探讨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进展.材料二“泛珠三角”略图材料三区域之间的产业转移,成为经济进展的一大特色.如我国沿海企业向内地迁移,台湾产业向大陆转移.(1)“9+2”可以实施优势互补.香港地区和西南地区进展经济的不利条件各是什么?(2)从世界地域分布来看,发达国家向进展中国家转移的工业类型主要有哪些?(3)区位优势差异是互补合作的基础,请对比分析图示①、②地区进展经济的主要优势条件.(4)“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进展,可以更好地解决东、中、西部的协调进展问题.“泛珠三角”区域中属于西部经济地带的省份是____________.(5)简要论述“泛珠三角”与国内其他区域相比突出的区位优势.答案(1)香港:人多地少,劳动力成本高,土地租金高,资源、能源短缺.西南地区:地形简单、坎坷,交通不便;资金短缺、科技落后;劳动者素养低.(2)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和污染严峻的工业.(答对其中两项即可)(3)①地区有体制、资金、技术等方面的优势;②地区有资源、市场、劳动力等优势.(4)四川、贵州、云南(5)最早实行改革开放,具有政策体制优势;紧邻东南亚,地理位置优越;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丰富廉价的劳动力.解析本题考查区域进展的优势、方向和区域合作的缘由及意义等.第(1)题,香港地区和西南地区进展经济的不利条件应从劳动力、资源、能源、资金、交通、科技等角度分析.第(2)题,发达国家向进展中国家转移的工业类型主要是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和污染严峻的工业.第(3)题,据图可知①、②地区分别为珠三角地区和贵州,其进展经济的主要优势条件应从体制、资金、技术、资源、市场、劳动力等角度比较.第(4)题,识记我国的三大经济地带包括的省区.第(5)题,“泛珠三角”与国内其他区域相比突出的区位优势应从区位、政策、资源、劳动力等角度考虑.。

江苏省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

江苏省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

无锡市港下镇的兴起
红豆集团所在地港下镇地处江阴、无锡、常熟 三市交界处,由于地势低洼,交通闭塞,当年是周 围出了名的穷窝子。20世纪70年代,这里的农民 到无锡办事,要乘五个小时的轮船;到20世纪80 年代,乡镇企业兴起,这里通上了公路,但由于路 况不好,到无锡办事要在尘土飞扬的公路上颠簸近 两个小时。红豆集团的发展推动了这里的小城镇建 设,农村城市化的进程明显加快。随着乡镇企业的 不断发展,现在村村通上了公路,到无锡办事只须 半小时车程。红豆集团1983年起家,当年港下镇的 人均纯收入只有287元,到2002年,这里的人均纯 收入已达6 045元,在红豆集团的12 000名员工中, 港下镇劳力就占了50%;
小结:
• 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是任何国家都要经历的,发达 国家已经基本完成了这个过程,城市化水平也基本稳 定在一个较高的水平。我国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 验,不断纠正我们的发展方向、速度和策略。 • 课堂练习(单项选择题) 1.江苏省城市化建设的思路要加快实现的内容,不 正确的是: D A.城市现代化 B.农村城市化 C.城乡一体化 D.城市特色化
新型工 按照“城市 业化布局全 现代化,农村城 面展开,沿 镇化,城乡一体 沪宁线高新 化”的总体思路, 技术产业带、 加快城市化进程。 沿江基础产 优先发展中心城 业带、沿东 市尤其是大城市, 陇海线产业 加快推进南京、 带构建了新 苏锡常、徐州三 型工业化布 大都市圈建设。 局的新平台。
措施三:工业发展促进小城镇建设 红豆服饰
第五节 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
城市化的内涵
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集中的过程
农村地域向城市地域转化的过程
城市文明向广大农村地区扩散的过程
衡量工业化是否完成的指标 农业产值/国内生产总值<15% 农业就业人口/全部就业人口<20%

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二章第六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课件

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二章第六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课件
肇庆 惠州
——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珠海
基础知识回顾
1、城市化定义
指人口向城市地区集聚和乡村地区转变为城 市地区的过程。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最重要指标是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2. 城市化、工业化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两股相互促进的力量,区域 工业化必然带来城市化,城市化反过来又会促进工业化。
温州模式
• 与发展乡镇企业起家的“苏南模式”不同,温州模 式的发起者和创业者是千千万万的农民,农民办企 业,经营企业,承担风险,个体和私营经济的发展是” 温州模式”的核心和主体. • 位置在浙江南部山区丘陵地区,交通闭塞,资源缺乏. 与内地相比,唯一的优势是沿海但是有远离经济中心, 发展经济的优势不多. • 发展劳动密集型产品,把小商品做大,把小企业做大 做强,以小商品为主的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逐渐占领 了国内国外相当大的市场份额,是温州本身在一定程 度上具有一定的品牌效应,这是”温州模式”的突出 特点.
东北地区城市的发展
• 20世纪30年代以后,随着煤炭\铁矿资源的开 发,铁路和港口的建设,出现了一批以重化工 工业为主的城市. • 1949年国家重点建设的工业城市:长春\吉林 \哈尔滨等. • 国家工业项目的布局改变出现了一些以重 工业为主的城市:石油开发的大庆等,化工为 主的辽阳等. • 城市化水平为46.55%(全国为26.08%)
• 问题1——产业升级面临困境
思考:20世纪90年代以来,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两 地区的国际直接投资和进出口贸易总额占全国的比重有 何变化?试分析其原因。
图4.25直观的反映了长三角地区对珠三 角地区的冲击。左图“国际直接投资占全国的 比重”可以看出: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所吸纳 的国际直接投资总和占到全国的一半以上;进 入20世纪90年代后,长江三角洲国际直接投资 持续增长,并逐渐超过珠三角。 从右图“进出口贸易占全国的比重” 可看出,珠三角地区的外向型经济特征很明显, 但正在缓慢的发生转变;而长三角地区的外贸 依存度在10年内迅速增长。 由此可见,珠三角地区城市化过程, 是伴随着该地特殊的经济发展相对自发地快速 推进,缺乏宏观而理性的规划。

2020中图版高二地理必修三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2020中图版高二地理必修三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2020中图版高二地理必修三电子 课本课件【全册】目录
0002页 0112页 0190页 0290页 0362页 0439页 0509页 0557页
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 第二节 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二节 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治理 第四节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 第三章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第二节 遥感技术的应用 第四节 数字地球
2020中图版高二地理必修三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第一节 全球定位系统的应用
2020中图版高二地理必修三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2020中图版高二地理必修三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第五节 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 市化.
2020中图版高二地理必修三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第三章 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2020中图版高二地理必修三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第三节 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 持续.
2020中图版高二地理必修三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第四节 德国鲁尔区的探索
2020中图版高二地理必修三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第三节 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 境的影响
2020中图版高二地理必修三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2020中图版高二地理必修三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第一节 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的治理.
2020中图版高二地理必修三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第二节 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治 理
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 动
2020中图版高二地理必修三电子课 本课件【全册】
第一节 区域和区域差异
2020中图版高二地理人类活 动的影响

高中中图版地理必修3课件:第2章-第5节-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

高中中图版地理必修3课件:第2章-第5节-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
工业化衡 比重降到 15%以下;农业就业 村地域向城市地域转化;
量指标,城 人数占全部就业人数的比重 城市文明 向广大农村地区
市化内涵 降到 20%以下;城镇总人口占 扩散
总人口的比重超过 60%
关 系
2.江苏省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 (1)江苏省概况 位于长江 、淮河下游,黄海之滨,城市众多,人口密集,经济发达。 (2)现状 ①工业化进程较快、工业化水平较高,总体上处于工业化中级 阶 段,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 ②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 ,但城市化水平仍低于发达国家和世界的 平均水平。
保证
处,从而有利于城市化的推进
政府广泛吸纳社会资金,盘活城市 存量土地,将土地推向市场以得到 增值
推动市场经济的发展
[拓展提升] 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主要措施
出现的 问题
原因
解决对策
①防止建成区盲目膨胀;②
①土地开发过热;②城镇建设
大量占
城镇规模要适度,要适合资
用地扩展过快;③盲目建设
图表 解读 悟技 巧
江苏省产业结构的变化
2000 年
2013 年
三次产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 12.0∶51.7∶36.3 6.1∶49.2∶44.7
的比重
第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 产总值的比重
44.84%
93.84%
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
42.7∶30.2∶27.1 20.1∶42.9∶37.0
江苏省工业内部结构的变化
1.读“甲、乙两地区城市化发展模式图”,完成(1)~(2)题。 对外开放 → 外资企业建立 → 工业化 → 城市化 甲地区城市化发展模式图
大城市扩散 → 乡镇企业发展 → 工业化 → 城市化 乙地区城市化发展模式图

高中地理教材目录表---人教版

高中地理教材目录表---人教版

高中地理教材目录表---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目录表高中地理(必修1)(配人教版)第一章行星地球第一节宇宙中的地球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第三节地球的运动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问题研究月球基地应该是什么样子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第四节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研究为什么市区气温比郊区高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第二节大规模的海水运动第三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问题研究如何利用南极冰山解决沙特阿拉伯的缺水问题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第二节山地的形成第三节河流地貌的发育问题研究崇明岛的未来是什么样子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问题研究如何看待我国西北地区城市引进欧洲冷季型草坪高中地理(必修2)(配人教版)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第三节人口的合理容量问题研究如何看待农民工现象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第二节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第三节城市化-问题研究从市中心到郊区,你选择住在哪里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第二节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第三节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问题研究家乡的农业园区会是什么样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节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第二节工业地域的形成第三节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问题研究煤城焦作出路何在第五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第一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第二节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问题研究北京的自行车是多了还是少了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一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第二节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问题研究绿色食品知多少高中地理(必修3)(配人教版)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第一节区域和区域差异第二节区域地理坏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第三节人类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一节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第二节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治理第三节中国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第四节德国鲁尔区的探索第五节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第三章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第一节全球定位系统的应用第二节遥感技术的应用第三节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第四节数字地球。

中国地理晨读材料

中国地理晨读材料

必修3重要知识点提问1.1节《区域和区域差异》1、气候和地形是自然区域差异的决定性因素,土壤和植被是自然区域的标志。

2、自然区域的两大特征是整体性(对内相似)和差异性(对外差异)。

3、我国的三大自然区是指?其中西北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东部季风区的分界线分别是?4、东部季风区是指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区域,其中东南季风输送的水汽来自于太平洋,西南季风的水汽来自于印度洋。

5、西北干旱半干旱区距海远,受夏季风影响小,气候类型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对应温带草原带.....和温带荒漠带......两种自然带。

6、青藏高寒区的东南部兼受西南季风和东南季风的影响分布有大面积的森林,其中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一带垂直地域分异最为明显。

7、青藏高寒区西北为内流区,东南为外流区,是外流区和内流区兼具的区域。

8、东部季风区的南北差异体现的是纬度地带性,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东西差异体现的是经度地带性,青藏高寒区内部海拔差异明显体现的是垂直地带性。

9、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①1月0℃等温线→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河流有无结冰期分界线;≥10℃积温4500℃等温线②800㎜年等降水量线→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旱地与水田分界线③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温带落叶阔叶林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分界线④南方与北方分界线10、西部经济带拥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水力资源、旅游资源;中部经济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产区,能源和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东部经济带经济发达,技术先进。

11、新疆的坎儿井主要分布于山麓的冲积扇地区,其水源来自于当地的地下水(冰雪融水)。

这种暗渠的优势在于能减少蒸发,保证水质。

1.2节《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资源型城市发展的瓶颈是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其发展方向可参考德国的鲁尔区。

2、我国北方民居的窗户忌朝西北是为了避开强劲的西北风。

3、阿伯丁(英)——北海油田伯明翰(英)——煤炭克拉玛依(新疆)——石油玉门市(甘肃)——石油4、沿海大陆架通常有丰富的石油资源,太平洋深海海盆有丰富的锰结核。

0981地理-2013中图版地理必修3课件:第二章第五节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

0981地理-2013中图版地理必修3课件:第二章第五节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

第 五 节
基础自主梳理
中 国 江 苏 省 工 业 化 和 城 市 化 的 探 索
知能层级突破
教材深化透析
学业水平达标
基础自主梳理
一、工业化和城市化
1.工业化 (1)概念:通常指机器大工业在国民经济中不断 主导地位 发展并达到占_____________的过程,即国民经 农业 济 结 构 发 生 了 从 以 ________ 占 主 导 地 位 向 以 工业 ________占主导地位的转变。
农业产值 农业就业人数 城镇人口
2.城市化 城镇地区 (1)概念:指居住在___________的人口占总人口比 例增长的过程,即_____________向非农业人口转 农业人口 变并在城市集中的过程。 农村人口 (2) 内 涵 : a.____________ 向 城 市 集 中 ; 农村地域 城市文明 b.__________向城市地域转化;c.___________向广 大农村地区扩散。 3.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工业化是城市化的主 推动力 要________,城市化又会反作用于工业化,工业化 相互影响 与城市化是一个__________、相互推动的发展过程。
(1) 前 景 : 到 2010 年 , 城 市 化 进 程 将 进 入 量质并重、稳步提高 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新阶段;到2020年,全 现代化 省基本实现_________。 (2)推进的主要措施 a._____________,加大城市的聚集力和辐射力。 调整行政区划 组团式 b.“_________”地发展城市群,建设三大“城市 圈”。 c.以____________促进小城镇建设。 工业发展 体制 政策 d.进城农民的利益得到_______和_______保证, 农村 ______城市化有了稳固的基础。 社会资金 存量土地 e.广泛吸纳____________、盘活城市__________、 市场 将土地推向_______以得到增值。

2.5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

2.5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
30 20 10 0
<15 15.4 <20
国际通用标 准
36.2
中国水平 2002年 ( 2002 年 )
①农业产值占国民 生产总值的比重 ②农业就业人数 占全部就业人数 的比重
中国目前的城市化和工业化水平都很低, 中国目前的城市化和工业化水平都很低,离 国际标准还差很大的距离。 国际标准还差很大的距离。
城市化的内涵
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集中的过程
农村地域向城市地域转化的过程
城市文明向广大农村地区扩散的过程
城市化的标志 1、城市人口增加 、 2、城市人口在总人口数比重 、 上升 3、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
返 回
工业化的涵义
指机器大工业在国民经济中不断发 展并达到占主导地位的过程, 展并达到占主导地位的过程,即国民 经济结构发生了从以农业占主导地位 向以工业占主导地位的转变。 向以工业占主导地位的转变。
返 回
江苏省“两化”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江苏省“两化”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 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 2.产生严重环境问题。 2.产生严重环境问题。 产生严重环境问题 3.乡镇工业分散、公共基础设施效益低、 3.乡镇工业分散、公共基础设施效益低、 乡镇工业分散 成本高,污染扩散。 成本高,污染扩散。 4.城市规模相对缩小; 4.城市规模相对缩小;城市的带动作用不明 城市规模相对缩小 特大城市少,难以带动全省经济发展。 显;特大城市少,难以带动全省经济发展。
在工业化初期,工业化水平与城市化水平都比较低, 在工业化初期,工业化水平与城市化水平都比较低,城市 化水平略高;工业化以后, 化水平略高;工业化以后,城市化水平明显地高于工业化 水平
相同
发Hale Waihona Puke 时间 国家 发展速度发展水平

2006年广东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优秀案例评比三等奖

2006年广东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优秀案例评比三等奖

2006年广东省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优秀案例评比三等奖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深圳市罗湖外语学校周立第一部分:课程设计一、活动主题高中地理必修三教材关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内容,以中国的江苏省为案例,探索城市化与工业化的相互关系,分析该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按传统的课堂教学进度,需要2个课时。

但是,如果按照传统的授课方式,一则学生会觉得枯燥无味,二则江苏省距离学生的生活地域比较遥远,学生不够熟悉。

因此,本人进行了两个方面的改革:一是在原课文的基础上增加了珠江三角洲的案例,选择学生所在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作为研究的区域,紧密结合当地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看得见、感受得着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变化,让学生学习有用的地理和有趣的地理,使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有趣,同时培养了学生热爱家乡、关注家乡的可持续发展、为家乡的发展出谋献策的社会责任感。

二是把研究性学习的模式引入必修课的教学,让学生组成研究性学习小组,通过自主探究、收集资料、合作研讨、归纳分析、形成结论,加深对城市化和工业化和城市化概念的理解,加深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可持续发展的认识,改变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使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学会合作,学会思考,培养了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多媒体制作和应用的能力、文字语言交流与表达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概念及相互关系。

2、了解中国发达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

3、通过上网查询资料,培养学生阅读归纳的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4、每小组完成研究方案、研究论文和研究成果汇报课件各一份,培养学生比较分析的能力、多媒体制作和应用的能力、文字语言交流与表达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组成研究性学习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究,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2、学会知识迁移:在掌握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的基础上,学会概括分析珠江三角洲城市化、工业化的特点、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措施。

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整理

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整理

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整理目录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点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汇总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点归纳高中地理知识点学习高中地理的方法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点1.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背景及地理条件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①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②工业内部,劳动力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

⑵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最先改革开放的地区,给予许多优惠政策,使珠江三角洲地区优先于其他地区吸引外资。

⑶良好的区位条件:位于我国南部沿海,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发挥劳动力丰富、地价低廉的优势,就近接受港澳产业的扩散,利用港澳贸易渠道,大量出口商品。

⑷全国的侨乡之一。

2.工业化城市化推进的阶段⑴工业化的推进:①第一阶段:1979—1990年,劳动密集型产业成为这一阶段的主导产业。

②第二阶段:1990年以后,高技术产业产业逐渐取代劳动密集型产业而成为主导产业。

3.问题与对策⑴产业升级面临困境(与长三角相比产业基础、科技实力、人才队伍和市场腹地都处于劣势)——产业结构调整:重工业和机械制造业不发达,以产业基础较好的广州市为基地,发展汽车、钢铁、石化、造船等原材料工业与装备制造业,以此推动产业升级。

⑵城市建设相对落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落后,缺少分工合作)——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构建以广州、深圳、香港为核心的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⑶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酸雨、水质型缺水、噪声等)——加强规划与管理。

⑷“城中村”:城市郊区出现的已经转变为以从事工商业为主的村落。

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汇总1.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德国鲁尔区)1)鲁尔区兴起的区位条件:①煤炭资源丰富;②水陆交通便利;③水源充足④市场广阔等。

2)鲁尔区衰落的原因:①煤炭能源地位的下降;②新技术革命的冲击;③环境污染严重;④工业结构单一。

3)鲁尔区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①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②对原有企业进行集中化改造;③治理环境污染;④完善基础设施建设;⑤发展科技和高等教育。

必修三练习题: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必修三练习题: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练习: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下图为江苏省三大产业产值比重与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图。

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曲线标注的序号与文字说明对应正确的是()A.①-城市人口比重B.②-第三产业产值比重C.③-第二产业产值比重D.④-第一产业产值比重2.图示曲线反映了()A.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增长的速度最快B.20世纪90年代末城市化速度较慢C.1990年第三产业产值比重超过第一产业D.城市人口增长与第二产业发展同步2005年至2010年广东省规划投资1 800亿元,重点新建、扩建5个炼油项目,5个乙烯项目,并在沿海地区集中布局建设5个石化基地,进军亚洲石化生产中心。

据此回答3~5题。

3.广东大力发展石化产业的优势条件有()①市场广阔②资源丰富③海运便利④技术先进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4.广东将建立石化、化工园区,实行炼化一体化,引导产业向园区、沿海石化基地集聚。

其主要目的是()①资源共享和追求集聚效应②便于污染物集中控制③减少运费,降低成本④降低产品销售费用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5.广东实现石化产业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有()①采取清洁生产技术②提供丰富的劳动力资源③加强航空港、高速公路建设④建立原油储备和成品油储备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06年我国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的结构比重为3.5∶50.7∶45.8。

2005年我国GDP中三大产业的贡献率分别是6.3%、54.7%、39%。

结合下图回答6~7题。

6.到2020年左右,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将基本完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工业占GDP的比重也将稳中趋升B.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会显著下降C.届时经济增长的全面、协调、可持续性将会提高D.第一产业比重将有所提升7.对当前中国产业结构存在问题叙述错误的是()A.第三产业发展滞后,产业结构需要进一步升级B.经济发展与交通运输、邮电通信的矛盾仍很严重C.第二、三产业开放程度差异大,阻碍产业结构升级D.农村城镇化进程缓慢,制约了产业结构调整台北“中央社”2008年11月6日报道,中国千万民工返乡拉响经济警报,受全球金融海啸影响,中国沿海地区不少工厂停工,近千万民工提前返乡,据此回答8~9题。

必修3第二章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分析

必修3第二章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分析

西部干旱区河 流治理与开发
东部季风区大 河及其支流的 治理与开发
三大自然区
西北地区农业(干旱 缺水、土地荒漠化、
盐碱化) 西新疆绿北洲 干
东北地区农业为例
(水土流失、土壤肥
力下降、湿地环境破
坏、林草覆盖率降低)
旱河西走廊 半
区 干河套旱平原


宁夏平原
青 藏 高 华寒北地区区农业(旱

涝、盐碱、风沙)
综合治理保护措施。 从资源开发角度
• 【考纲要求】
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及其发生原
因、危害及综合治理保护措施。
【教学目标】
1.说出水土流失的概念,据图说出我国水土流失严重的 主要地区。
2.通过地形、气候、植被、土壤等自然地理图文资料 和人口、经济、社会等人文地理图文资料分析,归 纳水土流失形成的自然原因、人为原因
《地理》必修3前两章目录
第了的一解理章区论区域与域研方地究法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关注区域差异和 区际联系
第一节 区域与区域差异
第二节 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三节 人类活动与区域地理环境的关系
第将二区章域研区究域的可持理续论发展
与方第法一应节用于中国案黄例土高原水土流失关的注治区理域特征及 实 理践学第,习二培 能节养 力学美国生田地纳西河流域的治其理可持续发展
教学流程
我国 水土 流失 主要 分布区
地形、气 候条件
水文、植 被条件
生态环境
生物措施
水土流失成因
主要危害
治理措施
小流 域综 合治理
人地关系 状况
社会经济 发展水平
社会经济
工程措施
中国水土流失主要分布的地区在气候、地形、植被所具有 的共性特征。

地理:2.5《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课件(中图版必修3)

地理:2.5《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课件(中图版必修3)
圈”。
c.以__工__业__发__展____促进小城镇建设。 d.进城农民的利益得到_体__制____和__政__策___保证, __农__村__城市化有了稳固的基础。 e . 广 泛 吸 纳 __社__会__资__金____ 、 盘 活 城 市 _存__量__土__地___ 、 将土地推向__市__场___以得到增值。
答案:
2002年,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指标15.4%, 从这指标看,中国已经基本实现工业化,但从更为重要 的农业就业人数和城镇人口指标看,中国的工业化之路 才刚刚走了一半。2002年,中国农业就业人数的比重高 达50%,远高于20%以下的国际标准;而且2002年,中 国城镇人口所占比重为36 . 2%,也没有达到60%以上的 国际标准。
2.城市化 (1)概念:指居住在_城__镇__地__区____的人口占总人口比 例增长的过程,即___农__业__人__口____向非农业人口转
变并在城市集中的过程。 (2) 内 涵 : a.__农__村__人__口____ 向 城 市 集 中 ; b.__农__村__地__域__向城市地域转化;c.__城__市__文__明___向广
改善。 2.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前景与主要措施
(1) 前 景 : 到 2010 年 , 城 市 化 进 程 将 进 入 __量__质__并__重__、__稳__步__提__高___ 的 新 阶 段 ; 到 2020 年 , 全 省基本实现___现__代__化__。
(2)推进的主要措施
a.__调__整__行__政__区__划_,加大城市的聚集力和辐射力。 b.“_组__团__式____”地发展城市群,建设三大“城市
赤兔马摩托
欧豹电动车
措施四:保障进城农民利益,农村 城市化有了稳固的基础

学案39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学案39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

【高三地理学案】———39必修三 4.2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考纲解读】1、了解工业化、城市化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及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城市化的措施。

2、理解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城市化的背景条件,学会分析该区域迅速发展的特殊的国际条件和国内背景。

3、了解珠江三角洲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的二个阶段的进程、特点。

4、通过学习,学会分析一个地区工业发展的区位条件。

【基础回顾】一、对外开放的前沿1、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工业化和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

两者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区域工业化必然带来城市化,城市化反过来又会促进工业化。

2、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位置和范围(课本74页,图4.17)珠江三角洲由东江、北江、西江三条河流冲积而成,位于我国南部沿海,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

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指我国广东省提出的“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包括广州、中山、肇庆、江门、珠海、东莞、惠州、佛山、深圳,现还包括香港、澳门。

二、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课本79页活动,掌握图4.24课本82页活动【课堂探究】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条件、进程20世纪80年代,我国在沿海设立了一批对外开放港口城市,开启了外商在中国大规模投资的序幕。

根据下述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4)题。

资料一:见图19 资料二:见图20图20外商在中国东中西部投资增长速度图资料三:见图21图21外商在中国投资产业结构图(2000年)表2 不同年代外商在中国直接投资的地区比例(%)(1)图20表明外商在中国东—中—西部投资增长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共同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外商投资快速增长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正确项字母)。

人教版必修三4.2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人教版必修三4.2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2.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
改革开 放以后,珠 江三角洲地 区作为我国 对外开放的 前沿,给予 许多优惠政 策,使珠江 三角洲地区 优先于其他 地区吸引外 资。
3.良好的区位条件
珠江三角洲地区位于我国南部沿海,毗邻港澳, 靠近东南亚。
珠 三 角
影响:使本 区得以发挥劳动 力丰富、地价低 廉的优势,就近 接受港澳产业的 扩散,利用港澳 贸易渠道,大量 出口商品,参与 广泛的国际分工。
(2)城市建设相对落后
城市人口和城市 数量迅速增加
城市规模 急剧膨胀 城市规划、建设 和管理严重滞后 城市规模结构 不合理,城市间 缺乏分工合作 城市竞争力明显下 降,引发居住、交 通、教育和治安管 理等一系列问题
中国第一侨乡—江门
1、国际经济环境,对外开放政策、区位、侨 乡是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城市化的有利条件。 完成下表,对上述四个条件进行类比分析: 20世纪80年代前后都有 与全国其他地区共同 的条件 拥有的条件 良好的区位条件 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 国际经济环境
2、根据上表的结果,你认为珠江三角洲地区20 世纪80年代以后工业化、城市化较快的关键条 件是什么? 由问题1的分析我们得知,珠江三角洲在20世 纪80年代后才具备、全国其他地区很长时间内不 拥有的条件只有一项:对外开放政策,这是本地 区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较快的关键性因素。
3、地理条件对区域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从地理区位上讲,南部地带面向大海,具有开放性
和便利的海运,为发展开放型经济提供了优越的区
位条件。另外,在这种环境生活下的人们,思想观 念比较开发,愿意与外界交流互通有无。 从经济发展环境来讲,珠江三角洲地区毗邻港澳, 靠近东南亚,容易受到它们的影响。当开放政策明
确之后,首先接受了海外先进的技术、大量的资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三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 的探索
必修三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 的探索
措施三:工业发展促进小城镇建设
苏州的乡镇工业萌发于50年代末,兴盛于80年代 初,经过多年的奋斗,不仅是农村经济的主要支 柱,而且已成为全市经济的台柱子。苏州乡镇工 业不仅为创造“苏南模式”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而且以强化农业、建设农村、致富农民、服务城 市、贡献国家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全市开放型经济发展中,已成为一支生力军。 乡镇经济小区的成功开发,又有力地促进了乡镇 工业向集约化、区域化和现代化的方向发展。
的探索
返 回
工业化和城市化关系
工业化
主要动力(发动机)
城市化
反作用于(加速器)
最初是工业化推进城市化的发展,但 城市的兴起又反过来推动了工业化
关系:相互影响、相互推动 必修三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 的探索
江苏省的概况
位置 长江、淮河下游,黄海之滨 区域特征 城市众多,人口密集,经济发达
历史上的辉 19世纪初,苏州、扬州、江宁()

南京)
区位优势 东部沿海经济地带和长江沿岸经 济地带的交汇点
GDP 2000年占全国17.2%
城市化水平 48%左右(2004年)
必修三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
的探索
江苏省“两化”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城市化内涵认识不足。
2.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过程中产生了严 重的环境问题。(如;水污染)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 究室主任陈淮: 要建设那些能让农民住下来,让农民有就业,让他们自 己和他们的子孙变为城市居民的城市,仅仅有骄人的奥 运场馆,仅仅有城市居民享受的商品房,不是中国城市 化的最终出处
必修三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 的探索
城市化的内涵
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集中的过程 农村地域向城市地域转化的过程
城市文明向广大农村地区扩散的过程
必修三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 的探索
城市化的标志
1、城市人口增加
2、城市人口在总人口数比重 上升
3、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必修三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

的探索
必修三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 的探索
昔日的太湖 必修三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
的探索
(毫克/升)
3.5

3.0
2.5
2.0
(毫克/升)
0.15

0.1
0.05
1.5
Hale Waihona Puke 1987 1989 19910
1993 1995 1997
1987 1989 1991 1993
太产湖生水严氮重、环磷境含问量的题变化
城市化质量不高
大城市扩散 乡镇企业发展 工业化 城市化
乡镇企业发展较快,但分布较为分散,不仅浪 费土地,增加 基础设施投资,而且易于造成 大面积的污染。
必修三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 的探索
城镇体系结构不尽合理
城市规模相对较小;城市的带动作用 不明显;特大城市少,难以带动全省 经济发展。
必修三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 的探索
城乡统筹发展思路不完善
城乡一体化就是要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 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综合研究,通 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进城乡在规划建设、产业发 展、政策措施、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的一体化, 改变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在政策上 的平等、产业发展上的互补、国民待遇上的一致,让农 民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样的文明和实惠,使整个城乡经 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必修三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 的探索
城市化建设总体思路: 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实现城市现代 化,农村城市化,城乡一体化。
➢大力推进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建设
➢积极合理发展中小城市
➢择优培育重点中心城镇 必修三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 的探索
江苏省大力实施城市化战略
到2005年,形成1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5 个,50万~100万人口城市6个,20万 ~50万人口城市20个左右。

工业化的涵义
指机器大工业在国民经济中不断发 展并达到占主导地位的过程,即国民 经济结构发生了从以农业占主导地位 向以工业占主导地位的转变。
必修三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 的探索
衡量工业化是否完成的指标
农业产值/国内生产总值<15% 农业就业人口/全部就业人口<20% 城镇人口/总人口>60%
必修三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

的探索

中国工业化结构性指标与国际通用指标的比较
%
60
如何推进
中国的工
50 业化与城
市化进 40 程??
30
60
国际通用标
50

中国水平
36.2
(2002年)
①农业产值占国民
生产总值的比重
20
15.4
<20
10 <15
②农业就业人数 占全部就业人数 的比重
③城镇人口占总人
0①


口的比重
中国目前的城市化和工业化水平都很低,离 国际标准还差很大的距离。 必修三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
第五节 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
必修三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 的探索
一、工业化和城市化
1、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内涵和指标 2、衡量工业化是否完成的指标 3、中国工业化水平 4、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及过程
二、江苏省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
1、存在问题 2、城市化建设思路 3、提高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主要措施
1995 1997
今天的太湖
必修三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 的探索
江苏省“两化”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城市化内涵认识不足。 2.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过程中产生了严 重的环境问题。(如;水污染) 3.城市化质量不高,城镇体系结构不尽合理: 城乡统筹发展思路不完善
必修三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 的探索
调整中心镇:222个减为120个
扩大市区:南京、苏州、无锡 将所辖县纳为市区。
必修三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 的探索
措施二:“组团式”地发展城市群,建设南京、 苏锡常、徐州三大城市圈
目的:
降低交易成本, 克服市场壁垒, 取得协作效益, 分散创新风险, 形成良性网络, 最终更好地带动 中小城市及城市 发展。
2010年,全省城市化水平达到55%以上, 预计到2020年,全省城市化水平达到65 %以上,部分地区达到75%以上,全省 基本实现现代化。
必修三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 的探索
措施一:调整行政区划 目的:为城市的发展拓展空间,加大城 市的聚集力和辐射力。
撤并乡镇600多个,乡镇平均 人口由3.1万增至4.5万,镇区面 积增加4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