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通空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暖通空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摘要说明—
该暖通空调项目计划总投资6227.36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
5171.52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3.05%;流动资金1055.84万元,占项目
总投资的16.95%。
达产年营业收入7621.00万元,总成本费用5764.95万元,税金及附
加32.36万元,利润总额1856.05万元,利税总额2158.09万元,税后净
利润1392.04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766.05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
29.80%,投资利税率34.65%,投资回报率22.35%,全部投资回收期5.97年,提供就业职位119个。
重视施工设计工作的原则。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做
好节能、环境保护、卫生、消防、安全等设计工作。同时,认真贯彻“安
全生产,预防为主”的方针,确保投资项目建成后符合国家职业安全卫生
的要求,保障职工的安全和健康。
......
概论、建设背景及必要性分析、项目市场空间分析、产品规划及建设
规模、项目建设地方案、土建工程方案、项目工艺说明、环境保护可行性、
安全保护、风险应对说明、节能评估、项目计划安排、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经济收益分析、总结及建议等。
第一章建设背景及必要性分析
一、项目建设背景
1、未来中国制造业结构升级,关键在于创新驱动模式的建立。英国官
方智囊国家经济与社会研究院院长乔纳森?博特斯认为,国际金融危机后,
发达经济体普遍开始重视高端制造业的发展。未来,中国制造业部门尤其
是东部地区在沿产业链条上移过程中将面临激烈的竞争。要想在激烈竞争
中立足,实现真正的创新驱动是不二选择。长期关注中国企业创新能力建
设的牛津大学技术与管理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傅晓岚教授表示,中国政府一
直高度关注企业创新能力的建设,长期在研发、教育等领域维持了高额投入。当前《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提出和细节办法的快速出台,更直接体
现了政府提升制造业部门创新能力的决心和信心。就中国制造业创新驱动
发展的前景,傅晓岚认为,当前中国制造业企业自主创新的内外部环境较
以往已经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而且明显体现在政府创新激励机制上。目前,在推动创新发展中,已经摆脱了以往政府和市场“两分法”的定位。政府
在强调市场在资源分配重要作用的同时,充分发挥其在前端创新、人才培
养领域的作用。在激励机制方面,创新人才的管理评估机制及创新资源的
分配机制也已经搭建了更为清晰且科学的框架。未来,政府在维持基础教
育和前端创新投入的同时,还可以通过完善和梳理自主创新政策框架细节、推动国际合作、加强创新学科学研究等方式,提升中国制造业企业创新发
展的能力和效果。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林建国教授着重关注“走出去”战
略对企业创新发展的带动作用。林建国表示,国际知名制造业企业几乎没
有一家是“闭门造车”的,通过科研合作等方式广泛吸收各国先进技术,
是世界级制造业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制造业企业
开始“走出去”,激烈的国际竞争压力必然会促使其加大科研创新投入;
与此同时,中国制造业企业也开始重视与海外研究机构合作,更为充分和
深入的科研创新合作将有助于中国制造业企业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优势。
2、“中国制造2025”将给大宗商品市场带来新机遇。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会长陈全训曾表示,有色金属行业要瞄准“低品位”矿山开发、扩
大有色金属应用等技术需求,持之以恒开展技术联合攻关。一是依靠创新
驱动,推进数字矿山、智能工厂建设,实现生产过程智能化;二是大力开
发智能产品、智能材料,为集成电路、机器人、生物医药等产业发展提供
支撑;三是凭借互联网技术,实现跨行业的融合,特别是与新生产方式、
新商业模式的融合,同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耦合,重塑产业价值链体系。
3、投资项目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将项目产品制造列为鼓励类项目。投资项
目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的
要求,因此,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和行业发展规划。
二、必要性分析
1、资源环境的硬约束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大瓶颈。一方面,资源环境承载力已接近极限,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发展方式已经不可持续,走绿色、低碳的发展道路势在必行。另一方面,广大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质量要求不断提升,“求生态”“盼环保”的意识深入人心,生态环境的质量直接决定着群众生活质量,甚至影响人民对改革发展成果的获得感。走绿色发展道路,不仅是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绿水青山的民生需求,更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关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2、总书记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因素,供给和需求两侧都有,但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要加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力度,重点是促进产能过剩有效化解,促进产业优化重组。”总书记关于产能过剩问题的论述是其产业发展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强化宏观调控和市场监管。产能是指生产产品的能力,产能过剩是指生产产品的能力如果饱和生产,生产出来的产品将超出社会需要的能力。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做好产业结构调整,化解产能过剩。化解产能过剩,要注重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按照“消化一批、转移一批、整合一批、淘汰一批”的要求,强化宏观调控的引导作用。更加注重运用市场机制、经济手段、法治办法来化解产能过剩,严格执行环境保护、节约能源、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等相关的法律法规,强化环保、能耗、质量、安全的硬约束。同时,营造国有
企业和民营企业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充分发挥企业微观机制和企业家的
作用。推进简政放权,放活微观经济,促进形成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3、投资项目建成投产后,项目承办单位将成为项目建设地内目前投资
规模较大的企业之一,项目的建设无论是对企业自身的发展还是对促进当
地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将起到明显的推动作用;投资项目的建设是项目承
办单位自身发展的需要,随着国内相关行业的高速发展和客户需求面的不
断增多,项目产品市场需求量日益扩大,因此,紧紧抓住项目产品市场需
求动态,拓展投资项目丰富产品线及扩大生产规模已经显得必要而且紧迫。
三、项目建设有利条件
项目承办单位已经培养和集聚了一大批具有丰富经验的项目产品生产
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通过引进和内部培养,搭建了一支研究方向多元、
完整的专业研发团队,形成了核心技术专家、关键技术骨干、一般技术人
员的完整梯队。当地相关行业的前列,具有显著的人才优势;项目承办单
位还与多家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的紧密合作关系,并建立了向科研开发倾
斜的奖励机制,每年都拿出一定数量的专项资金用于对重点产品及关键工
艺开发的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