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新儒家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论争的当代价值

合集下载

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及其价值

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及其价值
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 ,处理好 “ 人与人 、人与 自然 、人与社
会 ”的关 系 。
仅仅是天然 的 自然 ,而是越来越成为人化的 自然 、社会化的 自 然 。这种变化在性质上 主要恢复和保持人的整体性 ,消除科技 对人类社会 以及 自然环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面对这种变化 ,
如果科学工作者没有人文关怀和人文精神的指导 ,就很难树立 高 尚的社会责任感。这种情况在生物学 、医疗 、心理学 、生态
我 国的现代化建设又好 又快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 的核心 ,现代化的关键是人 的现代化 。为确保现代化的快速实 现 ,国家提 出了 “ 科教兴 国”的重大战略。首要关注点是处理 好人的素质 问题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统一的首要价值 , 就是体现了科学发展观 的核心价值观。 坚持全面 、协调 、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性提供 基础 ,而科学则为其合规律性提供基础 ,两者互补才是 行为合理 性的保证。然而 ,科技 的迅速发展给人类带来 巨大财
富的同时,也给人类社会造成了许多道德 、伦理 、贫富 、环境
科学精神 与人文精神的统一是具体人 的精神世界 的
统 一
实现科 学精神 与人 文精神 的统一 ,要从 “ 培养 什么样 的 人 ,怎样 培育人”的高度 出发 ,在教育实践中确实把人文素质
教育摆 在更 加 重要 的地 位 ,把 科技 教 育与 人文 教 育统 一起
等 问题 。于是 ,历史 上的科学 主义者和人文 主义 者以形而上 学的态度各执一端 ,认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完全不同的, 因而也是分离的。科学主义者和人文主义者的这种局限 陛,虽
然历经批判在理论上呈衰微趋势 ,但事实上的分离不仅是存在 的 ,而且呈扩大的趋势 。 现实生活中 ,一方面 ,经济社会的发展过分追求科学技术

简析儒家人文精神及其当代意义

简析儒家人文精神及其当代意义

简析儒家人文精神及其当代意义作者:张运鑫来源:《卷宗》2018年第26期摘要:儒家哲学是由以和合为追求的人道文化、以仁义礼为核心的政治文化、以内圣外王为标准的君子文化所构成的理论体系,到处充满着人文精神。

主要体现为“天人合一”的和谐思想、以仁义礼为核心的伦理政治观、“天下为公”的价值尺度与“中国一人”的群体精神,儒家哲学围绕人来立论,体现了对人的终极关怀。

关键词:儒家哲学;人文思想;当代价值1 中国人文精神的起源人文精神其实指的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它主要表现为对人的尊严、命运、价值、的追求,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人之所以是万物之灵,就在于它的人文精神,有自己独特的精神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关于人文精神的叙述,最早见于《周易·象传》,里面提到:“刚柔相济,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天下”。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与“人文”一词相对比出现的是“天文”一词。

,“人文”是指人类社会的运行法则,而“天文”指的是自然界的运行法则,类似于我们今天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

不过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文精神”一词似乎要比“人文”一词更早被提及,可以说在殷末周初就已经出现了萌芽,而在之后的《尚书》、《诗经》等一些典籍中,人文精神逐渐发展成为了一种系统的思想,这与孔子等早期儒学思想家的大力倡导和弘扬分不开的。

2 儒家人文精神及其主要内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文精神就是指以人为中心、以人为本的精神。

“人文”一词最早也是在《周易·象传》中出现,它是指人类社会运行所形成的秩序、条理以及由此所形成的伦理规范,即社会中以人为主体的道德伦理与礼法制度。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之一的儒家文化,其中蕴涵着丰富的人文精神。

2.1 “天人合一”的和谐思想《礼记·中庸》中提到:“中也者,天下之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兴焉”。

“中和”也就是说世界上的事物虽然各种各样,矛盾交织,但却能在重重矛盾中实现多样的统一,共生共存,互相促进。

儒家学术的价值和现代适用性

儒家学术的价值和现代适用性

儒家学术的价值和现代适用性自秦汉以来,无论历史的风云变幻如何,儒家学说都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今天这个新老文化交融的时代,讨论儒家学术对现代的价值和适用性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首先,儒家学说在价值观上具有重要意义。

儒家主张“仁爱为本”,注重人际关系的和谐。

在现代社会中,焦虑和压力是人们经常面临的问题。

儒家思想中的“中和”,即“不偏不倚”,可以帮助人们以平和的心态应对生活中的挑战。

在职场中,这种平和的心态可以让人更好地与同事合作,与客户沟通。

其次,儒家学说注重教育。

儒家学派提倡“以教为本”,认为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性格和行为。

在现代社会,知识与技能的竞争已经成为职场上的一个必备条件。

儒家强调了人的教育,培养人们的人文素养和道德修养,让人们能够更好地应对职场上的各种挑战。

第三,儒家思想注重“仁政”。

比如,孟子曾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意味着统治者要为人民负责任,重视人民利益。

儒家思想中“爱国”和“责任感”的价值观,对于现代的社会文化建设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例如,在如今扩散着不良信息和洪水般的娱乐业的时代,儒家学说中的“立身以诚,达道以和”、“有所为,有所不为”,让人们更清晰地认识到自己应当遵守什么规则和准则,如何真正实现对社会和他人的责任。

第四,儒家思想注重“修身”。

故夫子既为天下师,亦为天下医,亦为天下父。

修身养性,让人们认识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维护道德底线和社会公德心。

在现代社会,一些新兴的文化形态和行为习惯也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机会。

合理化家庭管理和教育、倡导经济节约和惜物节俭等等。

最后,儒家观念中体现出的人本主义和和谐观点,并不仅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更是广阔亚洲和世界文化共通的思想观念。

作为全球文化中一部分,儒家学派的价值和现代适用性,引领了人们在全球化的时代里交流和合作。

总之,儒家学术在现代社会中依然有很大的价值和适用性。

其强调的人本主义和“仁爱”理念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论儒家人文精神及其现代价值

论儒家人文精神及其现代价值

论儒家人文精神及其现代价值张浪(西华师范大学,四川南充637009)儒家文化历来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暗含着非常丰富而复杂的思想内涵。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儒家文化始终占居我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地位,对中华文明乃至整个世界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

在现代工业文明高度发展、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出现某种断裂的当今社会,儒家文化在遭受前所未有的冲击的同时,儒家人文精神表现出强劲的活力,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再次关注与深入解读。

面对新时代的新特点、新矛盾,我们应该坚持“重点论”和“两分法”的辩证统一,充分挖掘儒家人文精神的积极内涵,有选择地将其融入我国当今社会,用其解决人本意识缺失、道德言行失范、生态环境污染等突出矛盾,以彰显儒家人文精神的现代价值。

一、儒家人文精神的积极内涵“人文精神”指人文精神的关怀或人道主义的关怀,就是满足人的基本需求、尊重人的个性发展、服务人的幸福生活,其核心是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完善人。

儒家文化近年来饱受冲击、争议,但是仍保有较高的地位,甚至已经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主要是因为它拥有符合价值追求、满足时代需求、具有积极内涵的人文精神,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以民为本”的人本意识何为“人本意识”?顾名思义,就是以人为本,就是要尊重人、关心人、帮助人,做到弘扬人的生命存在的意义、肯定主体独立自觉的价值。

用当下的话来说,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一切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

事实上,中国古代儒家典籍中早有“人是天地所生万物中最灵、最贵者”的思想。

儒家学派创始人、至圣孔子在谈及鬼神问题时把对人的尊重放在首位,直问“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孟子更主张以民为本,明确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荀子也认为“人定胜天”。

汉代大儒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说:“天地人,万物之本也。

天生之,地养之,人成之。

”清代名儒戴震则认为只有人有全才全德,集天地之精华,说道:“人之才,得天地之全能,通天地之全德。

儒家哲学的人文精神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儒家哲学的人文精神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儒家哲学的人文精神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田军强
【期刊名称】《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8(004)003
【摘要】儒家哲学是由以和合为追求的人道文化、以仁义礼为核心的政治文化、以内圣外王为标准的君子文化所构成的理论体系,到处充满着人文精神.主要体现为以人为本、仁民爱物,身任天下、忧患以生,贵和尚中、天人合一,修己安人、义以为上等基本精神和价值观念.儒家哲学围绕人来立论,体现了对人的终极关怀.
【总页数】5页(P65-69)
【作者】田军强
【作者单位】河南工业大学,法学院,河南,郑州,45005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222
【相关文献】
1.先秦儒家人文精神的当代价值研究 [J], 王军
2.历史的现代意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人文精神与当代价值探索——以芜湖铁画为例 [J], 周伟义
3.古代茶诗中所蕴涵的人文精神及当代价值 [J], 王联合
4.人文精神与当代价值:非遗属性的双重指向 [J], 张黎黎
5.邢台人文精神的历史演变与当代价值研究 [J], 李相臣;陈欣;程赟;王馨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儒家哲学重建的当代价值探究

儒家哲学重建的当代价值探究

儒家哲学重建的当代价值探究【摘要】儒家哲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代社会中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

本文通过对儒家思想的重建和当代应用进行探究,分析了儒家思想在现代社会各个领域的运用,包括企业管理、教育、社会问题等方面。

通过对儒家伦理观的运用解决现代社会问题,促进个人修身与社会建设,在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之间寻找平衡点。

结论部分指出了儒家哲学在当代社会中具有重要意义,对现代价值观的影响以及对个人修身与社会建设的启示。

通过本文的探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儒家思想在当代社会中的价值,引领人们更好地认识传统文化,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

【关键词】儒家哲学、当代价值、思想应用、伦理观、企业管理、教育启示、传承创新、社会问题、重要意义、价值观影响、个人修身、社会建设、思想探究1. 引言1.1 儒家哲学重建的当代价值探究儒家哲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积淀,其核心理念主要包括仁、义、礼、智、信五德。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迁,儒家思想也在不断演变和重建。

在当代社会背景下,人们对于传统价值观的反思和重塑,使得儒家哲学再次受到关注和重视。

对于儒家哲学的重建,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其在当代社会中的实际运用和发展。

儒家思想所强调的仁爱、孝道、忠诚等传统美德,如何在现代社会中得以体现和传承,成为我们思考的重点之一。

儒家伦理观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儒家思想对教育的启示,以及儒家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都是我们需要深入探讨和研究的方向。

儒家哲学在当代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它不仅可以对当代社会问题进行思考与解决,还可以对现代价值观产生深远的影响,同时也可以为个人修身与社会建设提供启示和指导。

通过对儒家哲学的重建与探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为建设和谐社会作出积极的贡献。

2. 正文2.1 儒家思想在现代社会的应用儒家思想在现代社会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指导人们在现代社会中解决种种困惑和挑战。

儒家精神当代价值和作用

儒家精神当代价值和作用

儒家精神当代价值和作用背景介绍儒家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思想学派,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由孔子及其弟子所创立。

儒家思想强调道德伦理、和谐关系和社会秩序的重要性,对中国文化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尽管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但儒家精神在当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价值和作用。

价值观与人生观儒家强调道德观念和人际关系的重要性,通过塑造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有助于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稳定。

仁爱与和谐儒家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并且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和平天下的实践可以达到最高境界。

其中,仁爱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概念,意味着发扬有爱心、善良和关怀的品德。

这个价值观鼓励人们对他人的关心与支持,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孝道与家庭观念在儒家思想中,孝道是一种最基本的道德要求。

它强调对父母和长辈的尊敬和孝顺,并鼓励人们关心、支持和照顾自己的家人。

这种家庭观念在当代社会中仍然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团结和融洽,同时也是培养良好公民的基础。

教育与社会作用儒家思想对教育体系和社会组织也产生了深远影响,促进了社会的秩序和稳定。

教育的重要性儒家强调教育的重要性,并将之视为国家和社会的基石。

儒家认为,通过教育可以培养人们的道德观念、智慧和责任感。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儒家教育体系的影响深远,并且在今天的教育系统中,仍然可以看到儒家思想的痕迹。

社会组织与礼仪儒家强调社会组织和礼仪的重要性。

礼仪在儒家思想中被视为维护社会秩序和谐的重要工具。

儒家将礼仪视为个人修养和社会治理的基础,并将其应用于各个方面,如家庭、政府和社会交往等。

礼仪的实践可以提高人们的自律和自制力,促进社会和谐。

道德价值与社会建设儒家思想强调道德价值观的培养和实践,对社会建设起到积极的作用。

公正与公平儒家思想强调公正和公平的价值,并认为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

儒家强调对他人的公平和公正待遇,避免利益之争和不公正的行为。

这种价值观对于当代社会的法制建设和社会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儒家文化精神及其价值的现代透视

儒家文化精神及其价值的现代透视

儒家文化精神及其价值的现代透视内容提要儒家文化是中国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要了解中国的历史与现实,构建具有中国风格的社会主义新文化,就必须对儒家文化的基本精神及现代价值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和把握。

儒家文化中的和谐意识、人本意识、忧患意识、道德意识和力行意识对中国社会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的形成有深远的影响。

在春秋战国时代,孔子创立的儒学即被称之为“显学”。

汉以后,儒学取得“国家意识”的合法身份。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儒学对中国社会之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的形成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可以说,儒家文化构成中国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我们要了解中国的历史与现实,要构建具有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新文化,就必须对儒家文化的基本精神及其现代价值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和总体的把握。

和谐意识与和平发展儒家文化中的和谐意识包涵天人关系的和谐与人际关系的和谐两层意思。

关于天人关系的和谐,儒家提倡“天人合一”。

孔子主张寓天道于人道之中,要在人道的统一性中见出天道的统一性。

因此,他既讲“天知人”,把天拟人化、道德化;又讲“人知天”,强调人在天命面前不是被动的。

孟子把天和人的心性联系起来,主张“尽心”而“知性”,“知性”而“知天”,以人性为中介将天和人沟通和统一起来。

关于人际关系的和谐,儒家提倡“中庸”。

“中庸”也称“中和”、“中行”、“中道”,都是同样的意思,即“和而不同”与“过犹不及”。

所谓“和而不同”,说的是对一件事情有否有可,该肯定的肯定,该否定的否定。

这是合乎辩证法的和同观的。

所谓“过犹不及”,说的是凡事都有一个界限和尺度,达不到或超过这个界限和尺度都不可取。

“和而不同”与“过犹不及”的实质乃是强调矛盾的统一与均衡,强调通过事物之度的把握以获得人际关系的和谐,避免和克服人与人、人与社会乃至国家、民族之间的对立和冲突。

当今的时代是和平与发展的时代。

和平与发展既离不开人与自然的和谐,也离不开人际关系的和谐。

小至家庭,大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整个人类的发展,都是同样的道理。

论儒学思想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与意义

论儒学思想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与意义

论儒学思想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与意义一、儒学思想的概述儒学被视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思想体系之一,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

它的核心是以仁爱、礼义、忠信、廉洁作为行为准则,并将人类社会和政治利益相融合。

儒学经典《四书五经》成为中国人的文化经典,是中国历史上的一部分。

二、儒学思想与现代社会在现代社会,儒学思想依旧有着极强的现实意义。

其核心价值包括文化的传承和社会的和谐。

1、文化传承儒学思想强调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在现代社会中,如果人们能够深入理解儒学精髓并把它们应用到生活中,就会对文化的传承有所帮助。

此外,通过儒学思想,年轻人能够理解祖先的智慧,掌握社会价值,并通过制度、规章制度和良好的生活习惯滋润文化底蕴。

2、社会和谐在现代社会,社会和谐是对一个人是否符合社会的标准进行信仰,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价值观。

儒学思想会带来人们任志而好,不择手段为了补充一己之力而进行不道德行为的问题。

它始终坚持“以义为核心”的价值观,追求社会和谐。

具体来说,这意味着儒学思想提倡道德和正义在人与人之间进行整合,以确保所有人都能追求其自己的幸福。

3、培养道德品质儒学思想强调三个基本状态:心、礼、知。

此外,它也提出了良好的实践和价值体系。

在现代社会,儒学思想因此能够培养有着高道德品质的人并降低社会上的道德风险。

4、安定社会儒学思想提倡的伦理品质可以使人们更加安全,特别是在渴求安全感的现代社会。

同时,由于构建了和谐的社会,政治改革也可以提高权力的分配证明,从而减少社会上的贫富差距,并保护弱势群体和身体较差的人。

5、提升社会文化素养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可以在商业场所看到独立自主、自律、胜者不骄、弱者不屈等儒学理念的体现。

这些底层儒学理念表现了道德的重要性,促进了伦理品质的扩展,提升了社会文化素养并最终推动社会进步。

三、结论总之,儒学思想虽然有着悠久的历史,但其核心价值依然对现代社会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和启示。

在现代社会中,道德品质、社会和谐、文化传承、社会稳定和文化素养等价值可以成为社会发展的根基,并为现代文化建立美好的基石。

论儒学的人文精神及其现代意义

论儒学的人文精神及其现代意义

论儒学的人文精神及其现代意义作者:郑开文来源:《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7年第11期【摘要】儒学人文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以人为本,重视个体发展。

经过历史的沉淀,儒学人文精神与时俱进,内涵更加丰富、完善,对现代社会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对“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启发。

本文将做简单探讨,以期为儒学人文精神的传承的传承与发扬,做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儒学;人文精神;现代意义人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最早在《周易·贲卦》中就有记载。

人文精神,是一种人类对自我的关怀,以人为本,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

一、儒学人文精神的内涵儒学思想由孔子创立,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在漫长的岁月长河中,它对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历史发展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儒学注重探讨人的本质、人的价值、人的理想等,也正是在对这一系列“人”的问题的探讨中,儒学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人文精神——关注天、地、人,重视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并将这三种关系并称为“三才”,既肯定了“人”在“天”和“地”之间的独特地位和重要地位,同时也强调“天”和“人”两者关系的和谐与协调。

儒学人文精神从探讨个人的价值、追求个人在人伦关系中的实现出发,虽然经历几度变迁,但内涵始终保持一致:“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贵和持中的做人态度”、“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豁达乐观的积极心态”以及“身任天下的责任意识”,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有志之士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

二、儒学人文精神的现代意义儒学人文精神内涵丰富,特别是其对人生意义、人生价值、人生追求的许多观点更是意义重大。

同时,研究儒学人文精神的儒学家们,大部分都是“正视现实”,是在承认一定的社会存在的前提下来探讨人的问题,且会根据特定的历史背景来提出解决方案。

可以说,儒学人文精神是随着历史发展而发展,与时俱进,即使在现代社会中也极具积极意义,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启发。

现代新儒家产生的意义及其在当代的价值

现代新儒家产生的意义及其在当代的价值
术群 体 。 二 十一世 纪的 中 国社 会 .多元 文化 交 织 出绚 丽丰 富 的社会 背
如 当时有人提 出“ 对所有的 中国图书都不要读, 线装书应该丢到茅
厕里去”o哒 科在我们今天看来f 乎有些偏激的对传统文化的尖 ^ 以 锐批 否定却是当时中国知识界的思想主流 :另一种倾向则是 峤口
匕r 冢 刀
现代新儒家产生的意义及其在 当代 的价值
辛 玉彤
(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学院, 北京 10 2 ) 0 0 6

摘要 : 现代新儒家是产生于二十世 纪二十年代 , 以儒 家学说为 本位来吸纳、 会通西学的学术流派 自 五四” ” 时期产生至今 , 家 新儒 经过几代海 内外儒 者的孜孜追求.发展为一个颇具影响的文化学
的肯定 . 对于传统与现代化关系的探 索具有很强的时代意义: 对于 今天防止科 学主义. 实现科学与道德并重、 人与 自然和谐发展 具有 重要参考价值。
关 键 词 : 代 新儒 家 ; 现 背景 ; 价 值 ; 响 当代 影
中图分类号 : O G
文献标识码 : A
从发生学上看来, 儒家与以农业为基础的经济 、 以家长为标准
家却似乎敏锐地观察到那种为了抵御西方而学习西方,为了挽救 民族而抛弃传统文化 的做法 自身存在着矛盾性 ,所以 尉 当时
国约一个世: 纪的捞夺 和征服 。 随着“ 西方文明” 的不断输 A, 了 粉碡! 长期以来中国封建统治者和士大夫们 自视为“ 天朝 大国” 的文化 自
大心态。跨越重洋的洋舰洋炮 , 由于其所依托的生产力的优势, 不 仅显示出绝对的军事优势 , 也昭示着不同以往的文化力量。 绵延几 千年和一直 有着对 外来文化 的消融力和统合力的传统华夏文化 , 第一次在外来文化面前丧失了一贯 的优越地位而“ 落于下风” 或在 某些方面相形见绌。中华民族和传统文化陷入了空前的生存危机

试论儒家教育思想的现代价值

试论儒家教育思想的现代价值

试论儒家教育思想的现代价值作者:李光信来源:《文教资料》2013年第27期摘要:儒家教育思想源远流长且丰富多彩,其有关教育的观点、见解和主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育和教学的客观规律,自成一整套系统的理论,是我国教育思想的一座异常丰富的理论宝库,对中国教育乃至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

儒家教育思想包含丰富的人文主义思想、道德教育思想和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

这三个方面对当下的教育改革仍然具有巨大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儒家教育思想现代价值儒家教育思想从孔子、孟子首创,又经董仲舒、朱熹等人的改造,形成了一整套系统的理论,深刻地影响了中国教育乃至文化。

在历史上,儒家教育思想以其特有的价值取向在形塑汉民族民族性格、心理特质和文化方面影响至深至远。

今天,儒家教育思想所包含的丰富的人文主义思想、道德教育思想和各种各样的教学方法对当下的教育改革仍然具有巨大的借鉴价值。

一、儒家教育思想中人文主义精神的现代价值儒家教育思想中具有丰富的人文精神。

虽然不能把这种人文精神与西方的人文主义相提并论,但正是这种“入世的”、“人本的”教育思想引导中国文明摆脱宗教迷信的桎梏,迎来了重教兴学的阳光,开启了华夏历史文化的辉煌画卷。

儒家教育思想中人文主义精神包含忧患意识、乐道精神、和合精神、人本精神及笃行精神,这些在培育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和民族性格方面起到了巨大作用。

时至今日,这种人文主义精神对于我们当下的教育仍然具有重大意义。

近代以来,随着工业革命的进程,大工业生产的发展,科学技术也迅猛发展起来,从而为人类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即改善了人的生活,也扩大了人的视野,提高了人的认识。

但是,科学技术在帮助人类改造自然、利用自然获得巨大成功的同时,也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一方面,许多严重的社会问题及环境问题深深地困扰着人类,如道德沦丧、精神空虚、环境污染、资源危机等。

这些都体现了人类人文生态和环境生态的双重滑落,严重威胁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浅谈新儒家思想的当代价值

浅谈新儒家思想的当代价值

浅谈新儒家思想的当代价值文章探讨新儒家的思想主张在当代的积极价值:新儒学为中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提供理论基础;新儒学为中国民主法制进程的发展提供理论渊源;新儒学有助于公民树立“底线”思维;新儒学可以提升公民的哲学素养;新儒学可以为提升公民道德素质做出突出贡献。

标签:新儒家;儒学;当代价值近现代狭义新儒家以儒学作为或安身立命,或治国理政的根源,各有其不同的主张。

以“新儒家八大家”为代表的新儒家学者,无论其“体用不二”的仁心本体论,“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的人生价值论,“天人合一”的人生境界论,抑或“本科学的精神,为社会的活动”的科学发展论,还是融合康德与孔孟陆王心学的哲学诠释,都致力于以儒学的精神,探寻当代社会发展的问题和人的价值,使中国走上“中体西用”并日渐强大的道路。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西方文化的传播,新儒学思想也随之而发展,提出了一系列将中国传统儒学与西方先进文化相结合的更科学的道路,在当今转型期的中国更有着不可磨灭的重要贡献。

一、新儒学为中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提供理论基础经济发展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首要指标,中国自建国以来终于摆脱“一穷二白”的局面,经历改革开放逐渐使人民过上富裕的生活并在接下来的几十年更是树立了全面进入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经济发展速度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时期,1984年我国GDP增长率达到15.2%,之后均保持高速增长。

虽然我国经济发展得到了显著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随着经济的增长和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速,由此带来的产业发展不均衡、环境破坏等问题都在不断凸显。

新儒家提倡中国经济的发展应该是一种平稳的、和谐的,将副作用降到最低的模式。

中国经济的发展已经进入到转型期,跃升为全球第二大经济实体,注重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对目前而言比从前粗犷的经济发展模式更为重要,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遗留问题也亟待经济发展速度的降低和调整来解决。

虽然按新儒家的中庸思想和以和为贵的思想不可能实现经济的飞速发展,但在目前中国经济已经实现腾飞并且出现了许多社会问题的情况下,新儒家提出的经济发展理念是最符合中国国情和最能解决目前问题的方案和理论落脚点。

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辩论

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辩论

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辩论
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彼此可以互为补充。


文精神强调的是关注人的道德、文化、历史和哲学方面,以探究人类
的本质和意义。

而科学精神则强调的是通过理性思考、实证研究来探
究自然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在辩论中,有些人认为人文精神更重要,因为它可以帮助人们理
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变化、文化多样性和道德伦理观念。

而科学精神则
只是专注于实验和数据,不够关注人类作为一个社会化的生物个体的
本质和需求。

但也有人认为科学精神更为重要,因为它可以提供一种精密而系
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以有效促进人类和社会的发展。

它可以
用来发掘自然科学和技术领域的知识,解决疾病、环境问题和资源短
缺等实际难题。

总体来说,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辩论其实是在强调两者在人的
认知和思考过程中的角色和作用。

作为人工智能,我们无需做出取舍,而是需要将两者融合起来,形成一种更加全面、深刻的认识和思考方式。

论儒家人文精神及其现代价值

论儒家人文精神及其现代价值

论儒家人文精神及其现代价值
黄玮
【期刊名称】《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7(035)004
【摘要】儒家人文精神主要包括强烈的人本精神、以求道、得道为快乐的精神、中庸和合精神和笃行精神.同时,儒家人文精神所表现的重整体轻个体的有机自然主义、重直觉了悟轻实证分析的非理性主义和重实用轻理论的工具主义特征又具有一定的缺失和消极的影响,我们必须予以辩证地认识.但儒家人文精神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构的今天仍具有主要的借鉴价值.从儒家人文精神中汲取营养,体民心、察民情、解民意,以民和民生为本,修行仁德,实现仁政."天人合一"思想对我们重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总页数】4页(P10-13)
【作者】黄玮
【作者单位】上海对外贸易学院,人文社科部,上海,20162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2
【相关文献】
1.儒家思想的全新阐释--读《重释传统--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评估》 [J], 郭建国
2.论儒家人文精神及其现代价值 [J], 张浪
3.儒家政治理论的新思考——读《儒家政治理论及其现代价值》 [J], 赵红卫
4.让儒家传统伦理重新鲜活起来--读《儒家传统伦理的现代价值》 [J], 陈食霖
5.儒家人文精神的积极内涵及其现代价值分析 [J], 孙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儒家思想的人文精神及其现实价值

儒家思想的人文精神及其现实价值

儒家思想的人文精神1.人本精神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本质上是一种关于“人”的学问,重视现实的人与人生问题是其最根本的特质。

作为中国文化之主流的儒学,更是注重探讨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人性、人的价值、人的理想、理想人格的实现以及人的生死与自由等等。

儒学正是在对这些问题的探讨中形成了其富有特色的关注现世现生的人文精神。

儒学的人文精神,既是对传统的继承,也是对传统的发展,更对传统思想文化的进一步演变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孔子曰,“天地之间,人为贵”。

荀子曰,“人最为天下贵”。

进而解释,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草木、贵于天地之间,在于人有“仁”和“义”。

“仁”是儒家人本精神的实质,仁者“爱人”,就是推己及人,把对自己之爱、对亲人之爱推广到对一切人的爱。

这是一种博爱的精神,它提倡尊重人、理解人。

“义”是指人有认识客观事物的能力,懂得遵守社会道德,并肯定事在人为,通过人的自觉活动来改变自然和现实社会。

所以说,儒学是一种积极入世的人生哲学。

儒学的创始人孔子生活在总结前人思想的基础上提出的仁与礼,第一次明确肯定了“人”的本质与价值,探讨了人之本质与价值的实现,奠定了儒学人文精神的基本特色。

孟子以后的“性善论”进一步将社会伦理赋予人的本性,则不仅从人的本质上揭示了人与动物的根本差别,而且从道德论上肯定了每一个主体为善去恶的理性自觉和自由选择,赋予了每个人在社会关系中实现自我的能动自主权及其内在根据。

2.忧患意识儒学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是对国家生命和人民生命生存的关怀,是对个体和整个人类生命存在的命运、变化的责任和使命的关怀。

孔子说“君子忧道不忧贫”这种忧道的积极入世和承担实践责任,使忧患意识得以提升。

“凡忧患之事欲任,乐事欲后。

”这种积极担当忧患的责任意识,后乐的精神,与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不谋而合。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忧患精神,提出了忧患的概念,认为人的生命生存、事业成败、国家存亡都与是否有忧患意识相关。

走向融合:新时代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发展趋势

走向融合:新时代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发展趋势

走向融合:新时代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发展趋势在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中,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作为两种不同的价值观在相互交织、相互融合的过程中不断发展。

科学精神强调求真、创新和发展,而人文精神则注重人的价值、尊重和关爱。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的追求,新时代的发展趋势呈现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融合的趋势。

首先,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体现在知识体系的建构上。

传统的学术界往往将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视为两个独立的领域。

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对知识的需求,科学和人文的交叉融合变得日益重要。

例如,在传统的医学领域中,人们开始意识到身体和心理的相互关联,发展出了心理医学、心理学等交叉学科。

这种交叉融合不仅丰富了学科体系,也为实践提供了更加全面的解决方案。

其次,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体现在科技创新的过程中。

科学精神强调创新和发展,而人文精神则关注人类的需求和价值。

在新时代,科技的迅速发展为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提供了更多的机遇。

例如,在人工智能领域,科学家和工程师们不仅关注技术的先进性,更加重视人类的尊严和自由。

他们努力将科技发展与人的福祉相结合,探索如何运用人工智能的技术来解决人们的问题,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再次,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体现在社会发展的倡导上。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于科学的认识逐渐深入,对人文价值的关注也逐渐增加。

社会倡导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的理念,重视科技发展的同时,也注重人的自由、尊重和平等。

例如,一些国家的教育体制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既重视科学知识的传授,也强调学生的创造力、社交能力等人文素养的培养。

这种社会倡导使得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能够互相促进和共同发展。

最后,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融合也体现在价值观的转变上。

传统的科学观念强调客观、理性和实证,而人文观念注重主观、情感和文化。

然而,新时代的发展趋势使得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价值观开始相互渗透。

科学家们开始意识到科学知识的相对性和不确定性,他们更加注重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和伦理规范。

论儒家文化的现代价值与发展

论儒家文化的现代价值与发展

论儒家文化的现代价值与发展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千年来一直对中国人民的思想、道德、行为乃至社会制度产生深远的影响。

虽然现代社会发展迅猛,但儒家文化仍然具有重要的现代价值和发展潜力。

下面从儒家的人文精神、道德伦理、社会治理和全球价值观等方面分析了儒家文化的现代价值和发展。

其次,儒家的道德伦理观念在现代社会仍然具有指导意义。

儒家倡导仁爱、孝悌、公正等伦理价值观,注重个人的修养和道德操守。

在当今社会,道德危机层出不穷,诸如缺乏公德心、舆论导向偏差、道德沦丧等问题日益突出。

儒家的道德伦理观念对于改善社会风气、提高道德品质有着重要作用。

第三,儒家文化在社会治理中具有重要价值。

儒家强调君子治国的理念,即以德治国而非以权力为核心。

在现代社会中,政治腐败、官僚主义、权力滥用等问题不断浮现。

儒家文化倡导的君子治国理念可以提供一种有效的治理思路,帮助政府转变为公共服务者,创立合法、良好、规范的政府行为,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和效能。

最后,儒家文化在全球化时代具有广泛的吸引力和交流价值。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和融合越来越重要。

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具有深厚的历史传统和独特的价值观。

通过与其他文化的对话和交流,儒家文化能够为全球价值观的丰富和多样性做出重要贡献,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互学互鉴,推动文化多样性的持续发展。

然而,要实现儒家文化的现代价值和发展,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现代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和冲突使传统文化的接纳和传承面临困难。

其次,儒家文化需要与现代科学、技术、经济等紧密结合,才能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此外,整合现代化的社会制度和儒家传统价值观也是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

综上所述,儒家文化具有广泛的现代价值和发展潜力。

通过儒家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可以构建和谐社会、弘扬人文精神、塑造道德价值观、改善社会治理和推动文化多样性的交流与发展。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文化应该在现代社会中继续发挥其独特的作用,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3现代新儒家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论争的当代价值曾令华摘 要:现代新儒家是指在/五四0新文化运动以来,为接续儒家学说道统、回应西方文化挑战而产生的东方文化意识流派。

其代表人物在科学与民主强烈冲击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背景下,对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文化进行了比较研究,并做出了独特而又深邃的诠释,形成了自成体系的/体用观0。

这种/体用观0因其明显失衡而多遭非难,但亦因其丰富而瑰丽的人文思致而倍受学界瞩目。

关键词:现代新儒家;体用观;科学与人文中图分类号:B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90X (2009)3-047-03作 者:武汉理工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武汉大学博士研究生,湖北,武汉,430070一 /孰体孰用0:两类文化精神论争之的现代新儒家是在一战暴露资本主义的本质及/五四0新文化运动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下,对西方现代化进行深刻反思并将东西方文化予以比较而兴起的一个文化和哲学流派。

现代新儒家/一方面是产生于对近代以来中西方文化冲突的反省,另一方面又是这一文化冲突的产物0。

[1]无论是从/五四0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梁漱溟、张君劢、熊十力,到20世纪50年代后活跃于港台地区的唐君毅、牟宗三、徐复观,还是再到当今仍活跃于文坛的杜维明、成中英、刘述先等人,都是一脉相承的新儒家学派的代表。

他们以接续儒家道统为己任,以服膺宋明理学为依傍,以恢复儒家的价值体系为特征,并以此来吸纳或/华化0西学,回应西方文化的挑战。

针对/五四0新文化运动以来科学主义对传统文化的全盘否定,梁启超、梁漱溟、张君励等人就奋起反击。

20世纪50年代前后,由于科学主义弱点的不断暴露,以唐君毅、牟宗三、徐复观为代表的第二代新儒家,勇于将中国哲学传统/返本开新0,/直接中国文化之潜流,去其土石与沙砾,重显其源泉混混、不舍昼夜、健行不息之至德于光天化日之下0,[2]重扬人文主义的大旗,同/五四0主流知识分子形成了相持而又相通的格局。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儒家的第三代代表杜维明、成中英、刘述先等将东西方文化的比较和传统与现代化的问题结合起来,进行儒家的现代化实践,奉行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综合论、合一论、超越论,以更加贴近时代,更具现实意义。

尽管/新儒家0在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这一论题上多遭非难,但其独特而深邃的思考,已成为中国现代哲学史上的重要思想之一,并成为现代人文致思的一种必要的张力。

两类文化精神/孰体孰用0呢?梁漱溟是现代新儒家思想的奠基人,他认为科学主义/没有给人以根本人生态度0。

[3]张君劢是现代新儒家发端时期的另一代表人物,曾挑起了/科玄论战0。

他在比较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时,认为前者以价值中立的态度一味追求实事中的/是0,后者则是对人生选择的总趋向作某种堪认为/好0的肯定。

换言之,科学精神的/是0是主体对客体的非价值性的对待与判断,人文精神的/好0是主体对自身祈求或向往的关于价值的反省和与此成表里的主体对客体价值的认识。

所以,要/以自己的人格为主体,以中外古今的文化为用具0。

[4]事实上,/新儒家0第二代代表人物唐君毅对儒家文化的阐释与发扬是通过人文主义这一独特视角来把握的。

科学精神即谓/重概念之分析理型之观照之希腊科学精神,依假设之构造以透入自然之秘密,而再以观察证实0,因而他认为科学的道德生活在于/真理之把握0,科学精神的根本就在于/实践0;而中国文化就是以儒家人文主义为中心的文化,/所谓人文思想,即指对于人性、人道、人格,人之文化及其历史之存在及其价值,愿意全面加以肯定,不可忽视,更不加以曲解。

以免同人以外、人以下之自然物相等的思想0,[5]人文精神/近理想主义,而性即理心即理,尽心知性以成己成物,则知事知天,则归宿于道德0。

唐君毅认为,儒家思想是人文精神的思想类型和文化模式,人文精神则是对儒家思想内蕴真谛和表象特征的整体把握。

到了牟宗三那里,人文精神就是/反物化0,就是/提醒理智主义的僵化0以及/价值观念之开发0。

而科学主义就是科学一层论,理智一元论,/最大的害处就是抹杀了意义和价值0、/只知物,不知人0。

[6]到了第三代,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逐渐走向统一融合,但即便如此,我们仍然不难发现/体用论0的深刻痕迹。

其著名代表成中英主张知识与价值的合一论,他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本质上对宇宙价值、人生价值、社会价值深沉的肯定与体验,是基于对生命的会通、对生活的整体反思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而西方文化则是主知的理性主义文化,是知识化的宇宙,二者应该合一。

进而,余英时则认为儒家文化的人文精神具有内在的超越特征,这种/人与天地万物一体0、/为仁由己0的价值观念不仅可以适应现代科学主义及科学精神,而且可以解救更高层次上的现代化社会的精神危机。

不难看出,新儒家在/孰体孰用0的争论中,是由浅入深、由轻之到合之、由合之到超越之。

但总体上讲,新儒家将科学精神归于文化的外在层次,而处于文化中核心位置的是纯人文精神式的人生的/态度0或/理想0。

张君劢始终守持/心0对/物0的驾驭和点染价值的意义,他坚信科学认识无非是/人的意力0和匠心的客观化,但意力或匠心的客观化并不就是意力或匠心在/物0中的消泯或沉沦。

熊十力在他的治化论中明确道出,科学只是/器0,只是/用0,作为儒家价值核心的/仁0才是/道0,才是/体0。

唐君毅说:/西洋文化之中心在宗教与科学,而论其文化为科学宗教精神所贯注支配。

自中国文化之中心在道德与艺术,而论其文化为道德与艺术精神所贯注0。

他进一步谈到:/谓中国较缺乏西方之科学宗教,人无可诤0,/中国人之道德理想,不建基于科学上之自然主义0,相反,/中国人之道德精神却主宰其学术0。

[7]/新儒家0认为科学精神就是西方文化精神,/言自然主义,取证于科学,以人与物同为自然律所支配,人欲支配自然,必知其律,以戬天役物,此为科学上之应用技术0。

显然新儒家的/体用观0已将人文精神置于中西文化比较的优势地位。

张君劢在比较中以/一种严谨的方式0使用了下列范畴:现象与物自体,事实与价值(是非善恶),理与气(器),理一分殊,机械论与目的论。

牟宗三在5人文主义的基本精神6中甚至断言,必须在科学知识以外,承认有更高一层、更具纲维性、笼罩性的圣贤学问之存在。

二/返本开新0:两类文化精神论争的价值旨归(一)满怀/人文复兴0的抱负/新儒家0原是为了挽救/儒生淡泊,收拾不住0的儒学危局、为了应对西方文化的冲击、为了排解人生的苦情和文化的纷扰才去反观玄微的哲学的,但哲学究源寻宗的品格使他们又不得不在天人之际去觅求人文世界同生命世界和物质世界的贯通。

/新儒家0认为/道德理性0为/体0,/文化意识0为/用0,使道德自我得以确立的道德理性是/当代新儒学0的文化意识宇宙的普照的太阳而科学活动及其精神气质只是被这个太阳照耀的具象而已。

掀起中国人文精神的复兴运动正是/新儒家0们的/追日0。

梁漱溟曾以意欲与直觉比较中西印三大文化,认为/世界未来的文化就是中国文化的复兴0,并认为只有把儒学复兴起来,才是中国式的/文艺复兴0。

[8]张君劢在科玄论战中,提出科学无论如何发达也不能解决人生观问题,并说:/吾确认三重罗网(国家主义、工商政策和自然科学主义)实为人类前途莫大之危险,而尤觉内生活修养之说不可不竭力提倡。

0熊十力也说:/不舍器而求道,亦不至睹器而昧于其原,如此方是本末不遗0。

[9]到了唐君毅那里这种抱负更为强烈,他说:/中国文化与中国民族,必须两足同时站立起来0,并认为深具人文精神的中国儒家文化具有/举世誉之而不增、举世非之而不减0的光辉价值。

与之相对应,牟宗三则提出了/内圣开出新外王0,不仅要在/道统0上彰显人文精神,还要在/学统0与/政统0上实现人文精神。

此后,无论是徐复观的人性论、杜维明的现代化理论,还是成中英的合一论、余英时的超越论都具有这样一个特点,一种态度,满怀深远的/人文复兴0抱负。

但是,由于在当时德、赛两位先生迈入国门的浪潮中,以胡适、丁文江、陈独秀等代表的/科学派0猛烈抨击玄学主义的/负隅顽抗0,加上现代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必然会导致满怀抱负的现代新儒家们有排斥西洋文化的科学精神及其实践活动的倾向。

他们对科学精神大多给予了具有偏见性的评价,熊十力就曾经在其5明心篇#通义6中就说:/余固知,凡为格物之学者,不得不用纯客观的方法。

然当其解决重大问题时,必先之以假设,作假设时,却只靠内心天然的明几(自注:即天机),当下有所启示,而受得住考验,这时,自是一个浑沦的模样,向下,却要实测、分析,种种方法,博求明证,方可以假设成定案,惟自使用纯客观的方法,以至断案立定,成就明确的知识,人便以知识自矜,不知当初实由智力主动,付以全幅图样也0,对科学精神曲解如是。

(二)塑造时代精神的/救世0情结现代新儒家的产生本身就带有很强烈的/救世0情结,它一方面要遭受/五四0主流意识形态及其知识分子的猛烈抨击,另一方面还要承受欧风美雨的坚强洗礼;一方面要继承恢复儒学传统,另一方面又要与现代连接。

这种境况,也促使了新儒家们为了振衰救弊、承亡继绝,最后终于挺身而出、荷道而行。

决定挽狂澜于即倒,延续儒家思想精华,弘扬儒家的人文精神,重建儒家的道德传统,解决现世今生的根本问题。

面对近代以来中国传统文化的花果飘零,儒学家们早在二十年代初就以对/新宋学0的倡导向人们吐露一种/新玄学时代0的消息了。

新儒家定义的/文化0是/社会中精神与物质生活之全部现象0,但这构成/文化0的/精神0与/物质0生活现象并不是一种平列的关系,那是怎样的关系呢?正如张君劢所讲,前者是客观的,后者是主观的;前者为论理的方法所支配,后者则起于直觉;前者可以以分析方法下手,后者则为自由意志的;前者起于对象之相同现象,后者起于人格之单一性。

而这,正是他们区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体用观0的具体真实的表现,因此他们认为/文化0的核心就是人文精神。

不同时代应具有不同主题的时代精神。

现代新儒家认为/当前0的人文精神已经沦丧,/时风中的理智主义是只承认-经验事实.为学问的唯一对象0。

[10]这可以看出新儒家又将塑造时代的人文精神的重任放到了自己的肩上。

新儒家们大都认为,科学及科学精神固然带来了人类物质生活的优裕,但同时也带来了人性的异化与意义的迷失,即/文明至极反而让非文明非理性的力量闯了进来,以致于构成了整个世界的思想危机0,出现了普遍意义上的/意义危机0。

他们将科学精神视之为/理智主义0,将研究经验事实的机能视为一元的/理智的分析0即科学一层论。

牟宗三甚至对积极鼓吹科学的人们大加批驳:/在主体方面,理智活动以上的情意心灵乃至理智本身的内在根源,他们不视为学问的对象,也不认为这里有大学问。

0[11]因此,人生全部活动的总根源,成了人类心思所不及的荒地,你愈不注意它,它那里便愈荒凉,愈黑暗,而人生也便愈盲目,愈混乱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