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1精品学案:2.1.2大气的水平运动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2.1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第2课时)大气的水平运动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1.doc

高中地理2.1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第2课时)大气的水平运动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1.doc

2019-2020年高中地理2.1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第2课时)大气的水平运动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12019-2020年高中地理2.1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第2课时)大气的水平运动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学习目标理解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原理,掌握风的形成过程,并能运用等压线分布图判断某地风向。

一、水平气压梯度力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叫做①____________,只要它存在于水平面上,就会产生促使大气由②____________流向③____________的力,这个力称为④____________。

二、大气的水平运动1.大气的水平运动叫做⑤____,其形成的直接原因是⑥__________________。

2.促使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发生偏离的力,叫做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风向垂直于等压线并指向低气压,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共同作用下,风向⑧______________,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共同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之间⑨____________。

基础达标练知识点一水平气压梯度力1.下列关于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由高压区指向低压区B.由低压区指向高压区C.运动方向与等压线平行D.运动方向与等压线斜交2.影响海上风力大小的因素是( )①地转偏向力②摩擦力③水平气压梯度力④惯性离心力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知识点二大气的水平运动3.下图中能正确反映北半球近地面和高空等压线与风向关系的是( )下图为“北半球某气压场受力平衡时的风向图”,图中气压单位为百帕,读图回答4~5题。

4.图中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和风向的代表字母依次是( ) A.a b c d B.a b d cC.b a d c D.c b a d5.图中决定风力大小的力主要是( )A.a、d B.c、d C.a、c D.b、d方法技巧练一、风力大小的判读1.下图是“某月份海平面平均气压沿两条纬线的变化图”。

高一地理《大气的水平运动》教学设计

高一地理《大气的水平运动》教学设计

1.风是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三力特点具体如下表力课 题大气的水平运动考点、 1、 近地面风 知识点2、 高空风学 《大气的水平运动》教学设计课时 1习 目 标重、难点学习 环节和内 容 1、能够在等压线图上判断风向2、能够在等压线图上判断风力的大小1、等压线图上判断风向2、等压线图上判断风力的大小教 师 活学生活动建议 调整记录动 建议复 影响大气水平运动的作用力导入看书预习,跟随老师复习热力环流理清概念习 热所示:环 水平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 摩擦力流方向 垂直于等压线,指向低压区 与风向垂直,北半球向右 与风向相反 热1力环流中,作用除促使空气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形成风,既影响风速又影响风向偏、南半球向左偏促使风向偏离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只影响风向不影响风速对风有阻碍作用,可减小风速,既影响风速又影响风向了有垂大小由气压梯度决定(等压线疏则小,密则大)随风速增大而增大,随纬度升高而增大与下垫面状况有关直气流,在近地面和高空还各有水平气流,我2们把大气的水平运动叫风,这节课,我们主要的任务是要在等压3线图上判断风向和风力.帮助学生理清概念4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高空风阅读课文,尝试推导,听讲转偏【注意】判断风向一定要看清条件:是否考虑摩擦力,若不考虑则风向平行于等压线;向力作用下,风向与与5阅读课文,尝试推导,听讲等压线平行,等压线密风力大。

在水平【方法技巧】在等压线图上,任一地点的风向和风力的确定1.风向近地面风气压梯度力、地转在近地面水平等压线图中,一般要求作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风向等。

从风向的决定因素来看,它是三个力的合力方向。

第一步,作水平气压梯度力。

气压梯度力从高压指向低压,并且与等压线垂直。

第二步,作风向。

近地面风向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作用下和等压线斜交,并成一锐角。

风向由于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在南半球左偏,在北半球右偏。

高中地理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2.1.2 大气的水平运动学案1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地理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2.1.2 大气的水平运动学案1 新人教版必修1

亲爱的同学:这份试卷将再次记录你的自信、沉着、智慧和收获,我们一直投给你信任的目光……
学习资料专题
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课时2
学习目标:
能根据等压线图准确判断风向。

课前预习:
什么是风?并仿照教材图2.5的模式,画出近地面风的受力图,用较粗的箭头表示出准确的风向。

知识探究:
三、大气的水平运动
(1)北半球近地面风向图
①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

②图中①是风形成的,与等压线的位置关系是,其大小取决于等压线的程度;②的大小受的影响比较大,它与风向的位置关系是;③与
④的位置关系是,它只改变,不改变。

(2)北半球高空风向(图中细虚线箭头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细实线箭头表示地转偏向力,粗箭头表示风向)
读图后,你的结论是:。

巩固练习:
1.读“北半球某地等压线图”,图中A、B、C、D四个箭头能正确表示当地风向的是( )
2.如图所示,一架飞机在北半球自东向西飞行,飞机左侧是高压,可判断出( )
A.顺风飞行
B.逆风飞行
C.飞机在信风带中飞行
D.风从北侧吹来
3.读下面两幅等压线图,风力最大的是( )
A.A处
B.B处
C.C处
D.D处
参考答案
巩固练习:
1.根据空气由高压向低压流动的原理,排除B、D,根据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右偏的原理,可以推断C项正确。

2.B
3.C。

2.1《大气的水平运动》教案(中图版必修1)

2.1《大气的水平运动》教案(中图版必修1)

2.1《大气的水平运动》教案[教材分析]课标要求:运用图表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

教材分析:1、本节课主要有两部分内容:热力环流和大气的水平运动。

2、本节课所学习的内容,是对前面第一节知识的应用,也是后面学习“气压带和风带”的基础,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3、本节知识的学习对于学生有一定难度,其中涉及一些物理知识,在本节课前设计了模拟“热力环流”的实验,并借助计算机动画演示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理解和把握。

[学情分析]通过第一节“大气的热力作用”的学习,学生初步掌握了太阳辐射在全球分布是不均匀的,导致了地面受热不均。

在课前准备好模拟“热力环流”的实验,通过让同学们观察现象,体会热力环流的过程,并辅助计算机模拟风的形成及分布情况,难度相对降低。

[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2、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3、理解影响大气水平运动的原因及所受的力。

4、通过学生做实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分析现实生活中的海陆风、山谷风和城市热岛效应等,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并能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的能力。

5、学生通过绘制示意图的方法,训练学生绘图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阅读地图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从实验现象出发,发现问题,结合课本的内容,提出问题,理解热力环流的过程并会绘图。

通过对力的分析和动画的观看,让学生体会风的形成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热力环流实验”的现象和风的形成,树立事物是运动的,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通过课下实验的准备和课上实验的演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学会倾听和欣赏别人,学会从分歧中尊重别人,从而提高人文素养。

3.通过山谷风、海陆风和城市热岛效应的分析,使学生认识理论知识和现实具有重要的联系,很多生活问题可用地理的原理来解释,激发学习的地理的热情和积极性。

[教学重难点分析]重点:热力环流;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2019高中地理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2.1.2 大气的水平运动学案3 新人教版必修1

2019高中地理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2.1.2 大气的水平运动学案3 新人教版必修1

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课时2【学习目标】1.运用图示理解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的特点及对风向和风力的影响。

2.运用图示解释风的形成。

3.运用等压线分布图判断某地的风向。

【学习过程】三、大气的水平运动l.气压梯度:地面受热不均导致空气上升和下沉运动,使______________的气压产生了差异,我们把单位距离的气压差叫做______________。

2.水平气压梯度力:水平面上的气压梯度产生促使大气由____气压区流向____气压区的力,称为水平气压梯度力,是____形成的直接原因。

【思维导学】1.议一议:空气总是从高压区流向低压区吗?2.判断:地转偏向力能不能改变风速?【课内探究】探究点三:大气的水平运动1.读等压线图,图中A、B、C、D四处中风力最大的是3.下图为某气压场(单位为百帕)受力平衡时的风向图,读图回答。

(1)a:b:c:d:(2)该图位于半球。

4.读下图为“北半球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回答:(1)在图中画出甲、乙两地的风向,甲地为风;乙地为风。

(2)甲、乙两地的风速较大为地,原因是巩固练习1.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A.太阳辐射B.地区间的冷热不均C.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D.地球自转产生的地转偏向力2.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地面摩擦力的作用下,风向应()A.与等压线平行B.垂直于等压线C.与等压线斜交D.无法确定3.下面关于大气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下空气并不能产生运动B.实际上空气不可能沿着等压线运动C.地转偏向力只改变风的方向,不能改变风的速度D.摩擦力可以改变风的速度,不能改变风的方向4.假设在北半球各高度水平气压梯度力相同,自地面向上一定高度内,风的变化情况为()A.风速变小,风向不变B.风速变大,风向不变C.风速加大,风向逆时针方向偏转D.风速加大,风向顺时针方向偏转5.图中四个箭头,正确反映南半球风向的是()6.读下图回答问题。

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一学案第二章第二节第二课时大气运动

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一学案第二章第二节第二课时大气运动

第二课时大气运动一、大气热力环流1.大气运动的类型:2.热力环流:(1)概念:由于地面冷热不均形成的空气环流,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形式。

(2)冷热状况:A气温高,B、C气温低。

(3)气流运动。

①垂直运动。

②水平运动。

二、大气的水平运动1.概念:(1)气压梯度: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

(2)水平气压梯度力:促使大气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的力。

2.风的形成:地面受热不均⇒同一水平面上气压差异⇒产生水平气压梯度力⇒大气由高气压区向低气压区作水平运动。

3.影响风的三个力(北半球近地面):4.力的作用效果:填出气压的高低。

室内制冷空调多放置在高处,而暖气片则在地处。

你能解释其中的道理吗?提示:热空气密度小,易向上流动,促进房间内空气流通,使房间气温升高;冷空气密度大,易向下流动,促使室内热空气相对上浮,空气的流动使室内温度均衡。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①高气压的数值一定大于低气压。

(×)②热的地方地面为低压,冷的地方地面是高压。

(×)③垂直方向的气压总是近地面大于高空。

(√)④气流总是由高气压流向低气压。

(×)画出热力环流大气运动方向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①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②随着海拔的升高,风向与等压线的夹角越来越小。

(√)③一般情况下海面上的风力比陆地上大。

(√)④高空的风只受到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影响。

(×)⑤摩擦力只改变风速,不影响风向。

(×)在下图中画出风向(1)北半球高空的A点(2)南半球近地面B点能力一热力环流及其常见形式【思维引导】1.热力环流发生时气压如何变化?2.什么是城市热岛效应?有什么影响?1.热力环流的形成:2.掌握热力环流的关键、步骤:(1)“一个关键”:冷热判断(根据热容量大小判断)。

(2)“四个步骤”:一是热上升,冷下沉;二是热低压,冷高压(近地面);三是近地面与高空气压相反;四是水平气流从高压流向低压。

3.抓住三个关系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1)等压面的凹凸关系。

高中地理必修1精品课件11:2.1.2 大气的水平运动

高中地理必修1精品课件11:2.1.2 大气的水平运动

北半球近地面风向
(百帕) 101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005
1000
北半球
水平气压梯度力
B
A
摩擦力:方向与 运动方向相反
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
北半球高空风向
(百帕) 1010
1005
1000
北半球 水平气压梯度力
B
A
合力
学以致用:
1、如果下图是北半球近地面的等压线图,请判
c 断哪支风向正确 (
)
a
b
1010
1008
c
d
1006
课本32页:活动
西北风
东南风
1、甲、乙两处的风向分别是?
技能:图如2何.8 在等19压58年线4分月5布日8图时上世界的海画平出面气某压地(风hpa向)分?布((一局部般)步骤) 判断高低气压;虚线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高压 低压; 判断南北半球?近地面还是高空?偏转后,实线画出风向; 读出风向(风的来向)。
2、甲、乙两处风力大小比较?
图2.8 1958年4月5日8时世界海平面气压(hpa)分布(局部)
比较水平气压梯度的大小 比较同一幅图上,等压线的疏密程度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课时2 大气的水平运动
三、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水平气压差 水平气压梯度
1、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与等 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
低压
(hpa)
——直接原因
1006
等压线
1008
1010
理想风向 高压 理想风向:与水平气压梯度力一致。
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共同作用

高中地理必修1教学设计11:2.1.2 大气的水平运动教案

高中地理必修1教学设计11:2.1.2 大气的水平运动教案

第二课时大气的水平运动『导入新课』电视剧《三国演义》第76集“火熄上方谷”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公元234年春,诸葛亮在上方谷设伏兵,安排大将魏延诱敌深入。

当司马懿等人追进上方谷时,山上士兵即投下石块堵塞谷口,同时引燃谷内干柴。

刹那间,上方谷硝烟弥漫,火海一片。

正当司马懿父子以为必死无疑时,天空竟然乌云密布,接着就下起大雨,司马懿感谢苍天保佑,趁机逃脱。

该战十分惨烈,打扫战场时发现四周山顶都覆盖着未烧尽的衣服和草木灰。

诸葛亮叹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火熄上方谷与热力环流有关,什么是热力环流?『讲授新课』热胀冷缩是大气十分显著的物理特性,地球表面高低纬度间的大气存在着热量和温度的差异,必然引起大气的运动。

因此各地冷热不均是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

大气运动能输送大气中的热量和水汽,引起各种天气变化。

(板书)二、热力环流[教师精讲]师:下面我们分组做一个实验。

(活动)P32活动2实验用品的准备:长方形的玻璃缸(长100 cm,宽30 cm,高40 cm左右),塑料薄膜,一盆热水,一盆冰块,一束香,火柴等。

(投影)活动步骤:(1)将一盆热水和一盆冰块分别放置在玻璃缸的两端。

(2)用平整的塑料薄膜将玻璃缸上部开口处盖严。

(3)在塑料薄膜的一侧(装冰块的盆上方)开一个小洞。

(4)将一束香点燃,放进小洞内。

(同时投影)观察烟雾在玻璃缸内是如何飘动的。

问题:你发现了什么规律?由实验可以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引导学生提炼此实验过程和结论,从中抽象出一般规律)生:香的烟雾先下沉,从装冰块的盆向装有热水的盆飘动,然后在装有热水的盆向上升起,最后飘向装冰块的盆的上方,形成一个循环。

结论是:地面冷热不均带来空气环流。

师:非常好。

请大家看投影(引导学生分析,完成热力环流形成的简图)(投影)生:(1)如果A地受热,近地面大气膨胀上升,上空空气密度加大,形成高气压;B、C两地冷却,空气收缩下沉,上空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气压。

(2)同时,A地受热,近地面大气膨胀上升,近地面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低气压;B、C两地冷却,空气收缩下沉,近地面空气密度加大,形成高气压。

高中地理必修1教学设计6:2.1.2 大气的水平运动教案

高中地理必修1教学设计6:2.1.2 大气的水平运动教案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使学生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理解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2.了解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3.使学生要会叙述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理解地表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理解水平气压梯度力是风形成的原动力和直接原因。

4.使学生了解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近地面摩擦力对大气水平运动的影响,理解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大气环流的形成。

5.在等压线图上表示实际大气中的风向。

二、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绘图能力,提高综合分析问题以及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学生要会运用简单的等压线分布图,分析、判断风向。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的观察力、推理和空间想象能力得到发展。

三、德育目标1.培养学生勇于探索、不怕困难的心理品质,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

2.使学生认识大气运动与人们生活和生产活动的关系,明确人类活动应如何趋利避害。

3.能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服务于社会。

『教学重点』1.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2.大气运动的基本形式及大气水平运动的几种作用力。

『教学难点』1.热力环流的动态过程引起的等压面的弯曲方向。

2.影响大气水平运动的“三力”及其作用下的风向。

『课时安排』2课时『教具设计』投影仪、投影片、多媒体、海平面气压场分布挂图、板图、纸箭头『讲授过程』第二课时大气的水平运动『复习旧课』1.大气环流形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说说城市风、山谷风、海陆风的风向及变化。

『学生回答』略『引入新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已经知道,大气运动有两种基本形式;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其中对我们影响最大的是大气的水平运动,也就是风。

今天我们专门来学习它。

『板书』三、大气的水平运动——风『讲授新课』『指导读书』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 31—P 32内容,思考回答:1.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什么?2.受哪个力的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是平行的?这种风向在什么地方存在?3.了试说明风的形成过程及其风在不同力的作用下,风向的变化情况。

2.1.2热力环流和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学案(含答案)

2.1.2热力环流和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学案(含答案)

2.1.2热力环流和大气的水平运动——风学案(含答案)第第22课时课时热力环流和大气的水平运动热力环流和大气的水平运动风风学习目标1.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并能利用所学知识解释有关的自然现象,如城市风。

2.理解大气水平运动的成因,掌握高空风和近地面风的形成及特点。

3.掌握等压线图和等压面图的判读方法及应用。

一.热力环流1.概念由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它是大气运动的最简单的形式。

2.形成过程1垂直运动A地受热,空气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高空A形成高气压B.C两地冷却,空气下沉近地面形成高气压,高空B.C形成低气压同一水平面上气压产生差异2水平运动高空空气从A向B.C两地扩散近地面空气由B.C流向A地热力环流形成3.常见形式海陆风.山谷风.城市风。

判断1.上图中A的气压高于A。

2.同一水平面上,气温高的地方,气压低。

3.在垂直方向上,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气压也越低。

二.大气的水平运动风北半球1.风形成的过程气压梯度水平气压梯度力大气由高气压区向低气压区作水平运动风2.风形成的原因1直接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

2根本原因地表受热不均。

3.低空风和高空风的成因以北半球为例类型受力示意图风向高空风F为水平气压梯度力;P为地转偏向力;v为风向,平行于等压线低空风F为水平气压梯度力,P为地转偏向力,f为摩擦力,风向与等压线斜交判断1.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并由高压指向低压。

2.摩擦力与风向相反,使风速减小。

3.摩擦力只影响风速,不影响风向。

4.地转偏向力始终与风向垂直,只改变风向,不影响风速。

探究点一热力环流孔明灯又叫天灯,相传是由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发明的。

当年,诸葛孔明被司马懿围困于平阳,无法派兵出城求救。

孔明制成会漂浮的纸灯笼,系上求救的信息,其后果然脱险,于是后世就称这种灯笼为孔明灯。

1诸葛孔明发明的如此简陋的天灯是怎么升空的2孔明灯里面蕴涵着什么样的大气原理3在下图中绘制热力环流,将A.B.C.D四点按气压和气温由大到小的顺序分别排序,并说明判断过程。

高中地理必修1教学设计8:2.1.2 大气的水平运动教案

高中地理必修1教学设计8:2.1.2 大气的水平运动教案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课时2 大气的水平运动教学目标:1.理解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对风向的影响。

2.学会在等压线图上判断某一地的风向。

教学重难点:1.等压线与水平气压梯度力、风力、风向的关系。

2.在等压线分布图上绘出(判断)风向教学方法:分析法、讨论法、演示法教学过程:复习总结上节课的指示。

承转: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已经知道,大气运动有两种基本形式;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其中对我们影响最大的是大气的水平运动,也就是风。

今天我们专门来学习它。

板书:三、大气的水平运动——风指导读书: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内容,思考回答:1.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什么?2.受哪个力的作用下,风向与等压线是平行的?这种风向在什么地方存在?3.试说明风的形成过程及风在不同力的作用下,风向的变化情况。

学生回答:略板书:(一)作用力1.水平气压梯度力——形成风的直接原因(1)气压梯度: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

(2)水平气压梯度力:促使大气由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的力。

方向: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大小:与气压梯度成正比;板书:2.水平地转偏向力——只改变风向,不改变风速(1)方向: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2)判定:(北半球)背风而立,高压在右,低压在左。

(南半球)背风而立,高压在左,低压在右。

板书:3.摩擦力——既改变风向,又改变风速(1)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2)可以减小风速讨论:我们刚才介绍了影响大气的水平运动——风的三种作用力,请大家思考是否所有位置的风都受到这三种力的影响呢?学生回答:略总结过渡:刚才同学们回答的很好,在不同的部位影响大气运动的作用力有差别,从而形成了各个不同部位的风向,这就是我们下面重点介绍的不同部位的风。

板书:(二)不同部位的风1.高空大气中的风向讲解:在理想状态下,空气质点只受一个力即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时,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并由高压指向低压。

如果没有其他外力的影响,风向应该与气压梯度力的方向一致,即风向垂直于等压线。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2.1.2大气的水平运动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2.1.2大气的水平运动优秀教学案例
2.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让他们认识到大气运动与气候变化的关系,关注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系,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4.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让他们了解我国地理环境的优势和劣势,为我国地理研究和实践贡献自己的力量。
5.培养学生具备全球化视野,关注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影响,提高他们的国际竞争力。
五、案例亮点
1.生活化的情境创设
本案例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气象现象,创设生活化的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大气水平运动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这种情境创设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学习地理知识的积极性。
2.问题驱动的教学策略
本案例通过问题驱动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大气水平运动的相关知识。问题设计具有启发性和挑战性,鼓励学生思考、质疑、讨论,从而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采用实验探究法,让学生亲身体验大气水平运动的现象,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4.结合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通过课堂讨论、辩论等形式,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激发他们的学术兴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热爱,激发他们探索自然奥秘的热情。
2.多媒体展示:播放大气水平运动的动画,让学生直观感受大气运动的过程,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3.教师提问: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大气运动知识的预习情况,了解他们的认知水平,为讲授新课做好铺垫。
(二)讲授新知
1.基本概念:介绍大气水平运动的基本概念,如风向、风速、气旋、反气旋等,帮助学生建立知识框架。
1.布置作业:设计具有针对性的作业,如阅读气象图表、分析实际案例等,巩固所学知识。

高中地理_导学案2《大气的水平运动》

高中地理_导学案2《大气的水平运动》

高一地理必修1 2.2大气的水平运动(风)导学案班级:姓名:【课程标准】运用示意图等,说明大气运动原理,并解释相关现象。

【学习目标】1、运用示意图等,说明风的形成和风向规律2、理解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对风的影响。

3、理解近地面和高空风向与等压线的关系。

4、理解大气水平运动的原因,结合示意图掌握高空风和近地面风的形成及特点。

【重点难点】重点:影响风形成的作用力难点:近地面的风和高空的风的形成过程等压线图中风向的判读使用说明:1.所有题目分为三级:简单用“*”标志,一般用“**”作标志,较难用“***”标志。

2根据各班老师要求分层布置。

预习检测:一、知识点一大气的水平运动(阅读教材P38-P40内容)知识梳理:大气中热量和水汽的输送,以及各种天气变化,都是通过大气运动实现的。

大气运动有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之分。

大气的垂直运动表现为气流上升或气流下沉,大气的水平运动即是风。

1、热力环流过程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气的水平运动(风)2、形成风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气压差)。

3、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特点(画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没有其他外力的作用,风向应该与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_____________,即风向也_______________于等压线。

4、地转偏向力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影响风的____________,不影响风速。

5、近地面的风还受到______________的影响,不仅影响风的____________,也减小____________。

高中地理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2.1.2 大气的水平运动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新人教版高一

高中地理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2.1.2 大气的水平运动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新人教版高一

第2课时大气的水平运动学习目标定位,1.运用图示解释风的形成。

2.理解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及摩擦力对风向和风速的影响。

3.能够利用气压分布图及有关条件判断近地面及高空的风向及风速。

知识体系导引,1.风形成的过程气压梯度⇒水平气压梯度力⇒大气由高气压区向低气压区做水平运动⇒风2.风形成的原因(1)直接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

(2)根本原因:地面受热不均。

3.三种作用力(北半球)(1)A是水平气压梯度力,其特征是垂直于等压线,并由高气压区指向低气压区。

(2)B是摩擦力,其作用是使风速减小,其特征是始终与风向相反。

(3)C是地转偏向力,其特征是始终与风向垂直。

4.力的作用效果(1)若只受A作用:风向垂直于等压线,由高气压区指向低气压区。

(2)若只受A和C的作用,风向最终与等压线平行。

这种现象在现实中出现在高空。

(3)当A、B、C三力共同作用时,风向与等压线之间成一夹角。

这种现象在现实中出现在近地面。

判断(1)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2)随着海拔的升高,风向与等压线的夹角越来越小。

(√)(3)高空的风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摩擦力影响,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4)摩擦力只影响风速,不影响风向。

(×)气压梯度:指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

[学法指导]借助手势快速判断风向如下图所示,北半球用右手定则,南半球用左手定则,手心向着自己,四个手指头伸直的方向代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大拇指伸直的方向代表地转偏向力的方向,食指偏向大拇指的方向就代表风向。

重点一大气的水平运动【探究活动】材料一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这是一首描写风的小诗,它是从动态上对风的一种诠释和理解。

材料二下面是北半球近地面和高空风向及受力分析比较表。

风受力作用图示风向高空风受两力作用(F1、F2) 风向与等压线平行近地面风受三力作用(F1、F2、F3) 风向与等压线成一夹角123(2)影响风力大小的最根本因素是什么?只改变风向、不影响风速的是哪个力?该力与风向的关系是怎样的?(3)高空风风向和近地面风风向与等压线的关系有何不同?为什么?(4)在下图中分别画出南半球近地面和高空的风的形成过程,并分别分析受力状况和最终风向。

人教版高中地理第一册(必修1)学案学案1:2.2.3大气的水平运动——风学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第一册(必修1)学案学案1:2.2.3大气的水平运动——风学案

课时3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预习准备区大气的水平运动——风1.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2.三种作用力及特征3.风向效果速测1.判断正误。

(1)形成风的根本原因是水平气压梯度力。

( )(2)海拔越高,摩擦力越小。

( )(3)摩擦力只影响风速,不影响风向。

( )2.关于地转偏向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与风向垂直B.北半球左偏C.南半球右偏D.与风向相反3.下列关于风的说法,正确的是( )A.风向是指风的去向B.风包括大气的垂直运动C.风的强弱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影响D.风向与等压线斜交4.地面状况对风力大小有何影响?主题探究区任务探究1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是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下图为风的形成示意图。

据此探究下列问题:(1)判断图中四个箭头的含义。

(2)比较图中A、B两处风力大小,并说明理由。

(3)该图表示的是________(填“南”或“北”)半球,请说明判断理由。

(4)判断该图表示的是________(填“近地面”或“高空”),请说明判断理由。

提升运用能力读高空风向示意图,完成1~3题。

1.关于图中箭头含义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甲—水平气压梯度力B.乙—地面摩擦力C.丙—风向D.乙—地转偏向力2.此图表示的半球是( )A.东半球B.西半球C.南半球D.北半球3.随着海拔的升高,风向与等压线的夹角( )A.先变大后变小B.先变小后变大C.逐渐变小D.逐渐变大任务探究2 等压线图的判读下图为世界部分区域某时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示意图。

据此探究下列问题:(1)判断A、B两地气压差值。

(2)判断C地的风向。

(3)比较C、D两地风力大小,并说明判断理由。

(4)比较台湾海峡与日本海风力大小,并说明判断理由。

提升运用能力读“北半球某区域等压线(hPa)分布图”,回答1~2题。

1.图中①②③④四个箭头中正确表示风向的是( )A.① B.②C.③D.④2.图中①②③④四处风力最大的是( )A.① B.②C.③D.④综合活动区教材活动巧点拨『教材第39页思考』思路点拨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北半球风向右偏,南半球风向左偏;使用图 2.16,根据南半球风向偏转特点,在图中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和风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2 大气的水平运动
[学习目标] 1.运用图示解释风的形成。

2.理解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及摩擦力对风向和风速的影响。

3.能够利用气压分布图及有关条件判断近地面及高空的风向及风速。

1.风形成的过程
2.风形成的原因
(1)直接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其特征是垂直于等压线,并由高气压区指向低气压区。

(2)根本原因:地面受热不均。

3.高空中的风和近地面的风比较
判断
1.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 √ )
2.随着海拔的升高,风向与等压线的夹角越来越小。

( √ )
3.高空的风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摩擦力影响,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 × )
4.摩擦力只影响风速,不影响风向。

( × )
探究点大气的水平运动
材料一

(唐)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这是一首描写风的小诗,它是从动态上对风的一种诠释和理解。

材料二下面是北半球近地面和高空风向及受力分析比较表。

1.图中F1、F2、F3分别表示影响风向、风速的哪三个作用力?
答案F1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F2表示地转偏向力,F3表示摩擦力。

2.影响风力大小的最根本因素是什么?只改变风向、不影响风速的是哪个力?该力与风向的关系是怎样的?
答案影响风力大小的最根本因素是水平气压梯度力,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则风力越大。

只改变风向、不影响风速的是地转偏向力。

地转偏向力始终与风向垂直。

3.高空风风向和近地面风风向与等压线的关系有何不同?为什么?
答案高空风风向与等压线平行,是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下形成的;近地面风风向与等压线成一夹角,是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4.在下图中分别画出南半球近地面和高空的风的形成过程,并分别分析受力状况和最终风向。

答案画图略。

(在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的作用,风向向左偏。

)
5.结合下图,判断分析近地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hPa)中A、B两点的风向、风力大小。

答案若在北半球,A点为西南风,B点为西北风。

若在南半球,A点为东南风,B点为西南风。

B点处等压线密集,故B点风力大。

1.影响风的三种力
相反有关,下垫面越粗
糙,摩擦力越大,
反之越小
同作用,使风
向斜穿等压线
2.等压线图中风向、风速的判断
(1)风向判断的“三步骤”(以北半球为例)
第一步:定水平气压梯度力。

在等压线图中,按要求画出过该点的切线,并过切点作垂直于切线的虚线箭头(由高压指向低压,但并非一定指向低压中心),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

第二步:定地转偏向力。

分清图示是哪个半球,面向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若是北半球,风向向右偏;若是南半球,风向向左偏。

第三步:定最终风向。

①近地面:在三力作用下,最终风向与等压线成一夹角(30°~45°)。

②高空: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按以上步骤绘出的风向(绘成实线箭头)如下(以北半球为例):
(2)风速的判断
①在同一幅等压线分布图上,等压线密集的地方,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速大;反之,等压线稀疏的地方,水平气压梯度力小,风速小。

②不同等压线分布图上,要判断单位距离内的气压差,气压差越大,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反之,则风力越小。

判断时要关注比例尺的大小。

③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相同的情况下,摩擦力越小,风速越大;反之,风速越小。

如海面上的风力大于沿海陆地,内陆荒漠地区的风力大于绿洲地区。

北半球一架飞机起飞由近地面爬升至高空。

据此回答1~2题。

1.飞行员起飞时,在近地面发现飞机逆风飞行,则高压位于飞行员的()
A.左侧B.右侧
C.左前方D.右后方
2.飞至高空后,飞机垂直于等压线飞往高压方向,则()
A.飞机逆风飞行
B.飞机顺风飞行
C.风从飞机左侧吹来
D.风从飞机右侧吹来
答案 1.C 2.D
解析第1题,近地面大气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基础上,北半球大致向右偏转30°~45°,飞行员起飞时,在近地面发现飞机逆风飞行,可以判断高压在左前方,C正确。

第2题,高空风向与等压线平行,飞机垂直于等压线飞往高压方向,故北半球风从飞机右侧吹来,D正确。

读“某区域近地面等压线图”,完成1~2题。

1.若P地风向为①,则P、M两地的气压()
A.P>M
B.P<M
C.P=M
D.无法确定
2.若气压P<M,则P地的风向可能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 1.A 2.C
解析第1题,风是空气由高气压向低气压的水平运动,若风向为①,则P地的气压值高于M地。

第2题,若气压值P<M,则风的方向在北半球为③,在南半球为④。

读“某等压线与风向变化示意图(图中X、Y、Z为气压值)”,回答3~4题。

3.该地的空间位置可能是()
A.北半球;近地面
B.北半球;高空
C.南半球;近地面
D.南半球;高空
4.若该地位于上海4000米的高空,则此时上海的天气状况为()
A.高温多雨
B.低温少雨
C.阴雨连绵
D.晴朗干燥
答案 3.B 4.D
解析第3题,根据地转偏向力相对于水平气压梯度力向右偏,可判断该地位于北半球;根据风向与等压线平行,可确定该地位于高空。

第4题,上海的高空是低压,近地面为高压,天气晴朗。

5.下图中V代表P地某时的风向,M为经过P地的等压线,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P地位于南半球
B.P地位于高空
C.P地北部气压比南部高
D.P地位于北半球近地面
答案 D
解析由图中可以看出,该地风向与等压线之间有一夹角,排除B选项;风向向右偏转,排除A选项;风向北部吹,说明北部气压低,排除C选项;该地风向与等压线之间有一夹角且向右偏转,选项D正确。

6.读“某区域的风向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①与等压线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其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

(2)若无④,只受①③影响,则②与等压线的关系是__________,①与③的关系是________。

(3)近地面大气中的②与等压线的关系是____________。

此图表示的地区在________半球。

(4)图中M、N两地相比,风力较大的是________地,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垂直由高压指向低压
(2)平行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3)成一夹角北
(4)N N地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水平气压梯度力、摩擦力、地转偏向力与风向、风速之间的关系。

图中①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应为水平气压梯度力;②与等压线成一夹角,从高压指向低压,应是风向;③与风向垂直,应为地转偏向力;④与风向方向相反,应是使风速减小的摩擦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