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写景散文教学鉴赏方法初探
运用赏析式教学策略,探寻写景散文之美
![运用赏析式教学策略,探寻写景散文之美](https://img.taocdn.com/s3/m/06a8dd0e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cf.png)
运用赏析式教学策略,探寻写景散文之美【摘要】运用赏析式教学策略,我们可以更深入地探寻写景散文之美。
在文章中,我们首先介绍了赏析式教学策略和写景散文的概念,然后分析了写景散文的特点以及不同风格的比较。
接着,通过赏析式教学策略,我们可以解读写景散文,探讨其中的美感表达。
我们总结认为赏析式教学策略有助于发现写景散文之美,而写景散文的魅力在于其细致的描写和深层的感悟。
通过这篇文章的阐述,我们希望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写景散文的意境和魅力。
【关键词】赏析式教学策略,写景散文,美感表达,风格比较,魅力,描写,感悟1. 引言1.1 了解赏析式教学策略赏析式教学策略是一种以分析、解读和评价文本为主要方式的教学方法。
它强调对文本的深度理解和细致品味,通过详细剖析文本的语言、结构、风格等方面来揭示作品的内在意义和美感。
赏析式教学策略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引导他们从多维度、多角度去欣赏和理解文本,提高他们的文学鉴赏水平。
在赏析式教学策略中,学生不仅仅是被动接受知识,而是要通过自主思考、讨论和分析来深入学习。
这种亲身参与的学习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体验文本所传达的思想与情感。
通过赏析式教学策略,学生可以在阅读写景散文时更加准确地捕捉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意境和情感,从而更加深入地感悟和欣赏其中的美感。
赏析式教学策略为学生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学习视角和方法,让他们在阅读写景散文时能够更加全面、深入地理解和欣赏其美。
1.2 介绍写景散文写景散文是一种以描写自然风光景色为主题的散文体裁。
它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独特感悟和情感表达。
写景散文常常以真实的自然风光为背景,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出作者的情感、思想和观念。
写景散文可以使读者身临其境,感受到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写景散文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让读者在文字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与魅力。
它让我们重新审视周围的自然环境,体会到大自然的神奇和壮美。
高一语文教学中的散文鉴赏与分析
![高一语文教学中的散文鉴赏与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42172b2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c6.png)
高一语文教学中的散文鉴赏与分析散文,作为一种文学体裁,既有凝练传神的特点,又有丰富多样的形式。
在高一语文教学中,散文既是学习和欣赏的对象,也是帮助学生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的工具。
本文将从散文鉴赏和分析两个方面,探讨高一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进行散文教学。
一、散文鉴赏散文作为文学的重要表达形式之一,在语言的驾驭和情感的表达上具有独特魅力。
高一语文教学中,鉴赏优秀散文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的关键环节。
首先,教师可以选取一些经典的散文作品,如朱自清的《背影》、郭沫若的《南京的记忆》等,与学生一起进行鉴赏。
通过解读散文中的细节描写、情感表达和意象构建等,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用意和情感内核。
其次,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鉴赏性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例如,“《南京的记忆》中的‘石头记忆’暗示了什么?”、“《背影》中的父爱如何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出来?”等等。
通过提问,激发学生多角度思考,提高他们对散文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最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散文阅读分享。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散文作品,进行朗读和分享,向同学们展示自己对于散文的理解和感受。
通过交流和分享,学生不仅能够培养自信和表达能力,还能够从他人的解读中获得新的触动和启发。
二、散文分析散文分析是高一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思维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散文结构、写作手法和主题的解析,能够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思辨能力。
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散文的结构。
散文的结构多样,有的呈现记叙文的性质,有的突出议论的特点。
通过学习散文结构的多样性,学生可以提高对不同散文形式的辨识和理解能力。
其次,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分析散文的写作手法。
散文的语言表达往往具有细腻生动的特点,如比喻、拟人、对话等。
学生可以通过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揭示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最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散文的主题。
散文的主题包罗万象,有的表达对生活的热爱,有的探讨人性的复杂。
通过深入挖掘散文的主题,学生可以拓宽自己的思维视野,并从中获得对生活和人性的更深层次的理解。
运用赏析式教学策略,探寻写景散文之美
![运用赏析式教学策略,探寻写景散文之美](https://img.taocdn.com/s3/m/32df6807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bc.png)
运用赏析式教学策略,探寻写景散文之美写景散文是一种以表达环境、场所或具体自然物为主题的散文文体,它通常依托于对于环境、场所或自然物的感性认知,运用生动的语言和夸张的修辞手法,来表现作者在情感上的体验和感受。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运用赏析式教学策略,探寻写景散文之美。
首先,我们需要让学生认识写景散文的特点。
写景散文通常以图画一样的画面为基础,通过描述场景的感觉、色彩、气息、声音等,让读者感受到作者对于所描述的环境的情感外化。
我们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写景散文的语言特色,比如交替使用简单句和复杂句以达到音乐感;选用独特的形容词、修辞手法等来表现情感,使得文本更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通过分析这些特点,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欣赏写景散文。
其次,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朗读和模仿写景散文。
通过朗读和模仿,学生们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和理解写景散文的特点和魅力。
我们可以安排朗读环节,让学生读出自己喜欢的写景散文,体会其中的情感外化和语言运用。
还可以组织仿写活动,让学生模仿写景散文的语言特点,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写出自己的写景散文。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发现语言和情感的共鸣,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和体验写景散文之美。
最后,我们可以通过讨论和赏析的方式,深化学生对于写景散文的认识和欣赏。
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可以一起讨论写景散文中表现的情感、意境和哲学思考等,发现文本之间的联系和共性,提高对于文学作品的感性理解和鉴赏能力。
通过赏析不同风格和流派的写景散文,学生可以更加全面地理解和欣赏写景散文之美。
综上所述,写景散文是一种富有个性和生命力的文学体裁,运用赏析式教学策略可以帮助学生从多个维度理解和欣赏写景散文,感受其中的情感和美感。
因此,在教学中可以积极运用这种策略,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文学鉴赏能力,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感性思维能力。
浅谈开展散文鉴赏教学的两种方法——以《荷塘月色》的教学为例
![浅谈开展散文鉴赏教学的两种方法——以《荷塘月色》的教学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290ac5c4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a6.png)
阅读指南众所周知,写景散文是把自然山水、人工场景、民俗风貌当作主要描写对象,记录它们的形声色味、情态特性,充分展示其风采魅力,以帮助作者传情达意的一类文章。
在引导学生阅读写景散文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带领他们理解文本的内涵,而且要引导他们品读文中写景的句子,感受散文的美。
那么,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开展鉴赏教学呢?接下来,笔者就简要谈谈。
一、引导学生初读散文,欣赏文中的“景物”写景散文的主要内容就是“写景”,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带领学生抓住文章中描写景物的句子,让他们细细地品读,思考这些句子好在哪里。
对于高中生而言,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审美能力,在阅读一篇文章的过程中往往会获得独属于自己的审美体验,对文章也会有自己的理解。
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只需适时地引导和点拨,让他们更好地去欣赏文章中的美景。
在《荷塘月色》一文中,作者主要描写了两处景物:一是荷塘,二是月色。
作者在描写这两处景物的时候,并没有将其拆分开来单独描写,而是将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它们相互映衬,最终为读者描绘了一幅极具美感的画面。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引导学生仔细品读文章中描写景物的段落,看看作者是如何将荷塘的美和月色的美巧妙地融合到一起的。
我们可以采取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文本进行鉴赏的方式,每位学生找出自己最喜欢的描写景物的片段,然后进行赏析,最后阐明喜欢的理由。
比如,有的学生比较喜欢“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并给出了理由:在这个句子中,作者并没有直接写月色有多么的美,而是通过描写荷塘中的花和叶来突出月色之美。
正因为花和叶被朦胧的月光笼罩着,才显得袅娜、柔和、玲珑剔透。
二、引导学生再读散文,体会文中的“情感”在写景的过程中,一些作者通常会根据自己的主观感受,赋予景物以人的情感、状态,借此抒发自己的情感。
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以“景物”为出发点去探索作者的内心世界,从而与之产生情感共鸣,体会文章中的思想情感。
如何鉴赏写景抒情类诗歌散文
![如何鉴赏写景抒情类诗歌散文](https://img.taocdn.com/s3/m/0d724556312b3169a451a4ab.png)
如何鉴赏写景抒情类诗歌散文写景抒情类散文语言优美、想像丰富、构思巧妙、感情浓烈,给人以艺术的享受。
那么如何由浅入深逐步地理解散文、鉴赏散文呢?我以为“缘景入情阅读法”比较适合这类文学作品的阅读。
“缘景入情法”就是透过散文自然景物的描绘,进而把握作品的情韵美的一种阅读鉴赏方法。
运用这种方法,去理解作家运用各种艺术手段,把主观感情融注于笔下的客观景物中,达到情景交融,物我合一的审美境界,能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题.具体如何鉴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抓住“文眼”,理解内容。
散文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理解散文内容,要善于抓住能够体现散文“神”的“文眼”。
“文眼”就是作品中最精彩、最传神、最使人动情、最耐人寻味的语句,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喷发口,是文章思想感情的焦点,同时也对文章的结构起着支配统摄作用。
好的散文总是“眼”显“神”。
阅读时只要抓住这个“眼”,就可以把握文章的主旨。
需要注意的是,“文眼”句有的是直接明示性的,有的则是委婉含蓄些的;有的在篇首,有的在篇末。
例如《维也纳春天的三个画面》中文章在开头这样写到:“青春,它是包含着不同阶段的丰富的生命历程。
”“就象春天,它的三月、四月和五月是完全不同的三个画面。
”这两句话既是全文的结构线索,暗示下文的内容就是描写维也纳三个月份不同的景致。
也含蓄地表达了文章的主旨在于通过春天画面的描写来赞美青春的魅力。
抓住了这个文眼,文章如何行文,如何传情达意就迎刃而解了。
所以,抓住“文眼”,对于把握散文主旨和结构都是非常重要的。
二、借助想像,体会意境。
意境,是作者的主观情意和客观物象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艺术境界,简而言之,就是情与景的和谐统一。
就是作者把深刻的思想、动人的感情,通过生动的画面表现出来,达到情与物融合、意与景交织,以唤起读者的联想和想象,产生动人的艺术效果的氛围与境界。
写景抒情类散文往往运用语言,营造一种意境。
欣赏这类散文的意境时,我们就要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进行由此及彼举一反三的想像、联想和补充。
高中写景散文鉴赏教学初探
![高中写景散文鉴赏教学初探](https://img.taocdn.com/s3/m/de22ae32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bf.png)
高中写景散文鉴赏教学初探作者:高钟来来源:《语文天地》2021年第04期写景散文是一种常见的文学体裁,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作者往往将自己的情感倾注于景色之中,借景抒情,既给读者以美感,又能够使读者从中有所体悟。
鉴赏写景散文,应从文学体裁、写作手法、语言特色等方面入手,深入了解和体悟其中的思想与内涵,进而增加语文知识积累,并逐渐提升文学素养。
高中语文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通过科学、有效的散文鉴赏,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写景散文基于某一处景物展开描写,通过景物描写展示情感、凸显写作意图。
通过鉴赏写景散文,高中生能够从中获得更多阅读感受和丰富的写作技巧与经验,这对于提升高中生语文素养有非常大的帮助。
一、抓住景物描写赏析写景散文类文学作品,关键在于抓住文章中的景物描写。
写景散文的核心在于“写景”二字,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写景散文鉴赏时,应强调“赏景”的重要性,抓住景物描写的特征,细细品味其中的意蕴和内涵,从而感受作者要通过景物描写传达一种怎样的情感和思想,并且在赏析景物的过程中让学生掌握写景状物、借景抒情、情景结合等写作手法,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与写作能力。
比如《荷塘月色》这篇文章中主要是景物描写,突出景物的特点,作者在描写时并不是单独描写两处景物,而是将荷塘和月色充分融合起来。
荷塘不是单独的荷塘,是月下的荷塘,月色不是单独的月色,是荷塘的月色,整体展示出一种幽静朦胧之美。
文章的四、五段将这种美展示得淋漓尽致。
如:“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这一段文字中并没有提到月色,但是处处都能看到月色,荷塘中的花和叶都在朦胧的月光之中绽放光彩,月色的描写并不直接,但让人印象深刻。
荷花的丝丝清香,被风吹散,断断续续,沁人心脾。
而这种幽静朦胧的感受只有在月夜才有,这是月夜的特点。
开展写景散文鉴赏教学的两种措施
![开展写景散文鉴赏教学的两种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ce8b497c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28.png)
阅读指南写景散文是以描绘景物为主的散文。
作者通常会在描绘景物的同时抒发感情。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阅读散文、鉴赏散文,感受散文的艺术魅力,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他们的审美鉴赏能力。
本文就谈谈开展写景散文鉴赏教学的两种策略。
一、巧用图片,再现文中的美景在语文课上,教师无法带领学生亲临现场、实地观察文中的美景,但是可以利用一些教学工具如多媒体设备,将文中的美景呈现出来。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相关的景物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图片,给他们带来视觉上的冲击,丰富其审美体验。
例如,在讲解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荷塘月色》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月下荷塘的图片,引导他们结合图片赏析荷塘的美丽景色,之后再要求他们结合文章中的句子去感受和体会。
仔细观察了图片,阅读了文本,学生发现《荷塘月色》的语言非常优美,作者既表现了荷叶、荷花的美,又写出了月色、流水的美。
他将“荷叶”比作“舞女的裙”,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荷叶的形态美和动态美;将盛开在荷叶中间的荷花比作“刚出浴的美人”,表现出花的娇艳和妩媚,让读者怜爱不已。
有的学生还指出,作者用“渺茫的歌声”来形容“荷花的香味”,这种写法非常的巧妙,写出了花香的淡雅和若有若无。
二、提出问题,帮助学生找准鉴赏的角度在阅读写景散文的过程中,不少学生反映:“我非常喜欢文中的美景,也喜欢作者的语言,还喜欢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
但是,我却不知道该如何鉴赏散文,不知道景色美在哪里,语言美在哪里,作者用的写法好在哪里。
”对此,教师有必要提出问题,适时地引导,帮助他们找准鉴赏的角度,更好地感受作品的美。
这样,他们在鉴赏散文的过程中就不会觉得无从下手了。
例如,在讲解《登泰山记》这篇写景散文时,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1.作者描写了哪些景物?请你在课本上勾画出相应的句子。
2.作者是如何描写这些景物的?请结合原文详细谈谈。
作者在文章的开头点明了时间和节令,再由山麓写到山顶,详细记录了自己在登山的过程中见到的美丽景象,表达了对泰山的喜爱之情。
写景散文教学法探究
![写景散文教学法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5f63076c48d7c1c708a14514.png)
在这样 的景致中作者会做什 么? 会想什 么? 并把你最喜欢的一幅 图景记录下 心 灵 的轻 微 感 发 。于是 , 者 仿 佛 另换 了一 副 心 灵 , 无 私 忘 我 , 入 一 片清 来 。学生们在一番感悟之后这样写道 : 作 它 化
清晨 , 空气清新而略带寒意 。 一夜秋风, 槐树的落 蕊铺满 了街道两旁。 郁 达夫穿着长衫静静地走在 修长而窄小的街上,脚踏在落蕊上 ,没有任何声 响, 只有 极微极柔软的感觉 。扫街 的人轻轻拂去满地落蕊 , 灰土上留下一条
郁达夫不禁理解 了古人所说 的梧桐 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 。在这幅落蕊图
而是用一些片断和场景组成 , 因此鉴赏写景散文 的重点在 于体会意境, 感悟 条扫帚 的细纹 , 细腻且长 。一片槐叶从树顶缓缓落下 , 几许清冷, 几许忧伤 。 中我看到了一个寂寥 、 独、 寞的郁 达夫在徘徊 , 寂静 无人, 孤 落 那“ 斯人独 徘
写景散文是高中教材 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 分,也是非常具有美学 价值的一种文体 。 写景散文继承 了古代的文学传 统, 追求一种 人与 自然 的和 谐, 追求人的 自然化、 物态化 。以物起情 、 随物宛转 是写景散文的表现模式。 作者悄悄 的将 自我的情感 、 自我的意识隐藏在景物之 中, 主体的人成为客观 世 界的一个有机成分, 恢复到与 山川草木、 鸟兽虫鱼亲近平等 的地位 。作者 放 弃唯我 独尊的心态, 拒绝旁若无人 的抒情 , 转为“ 体物 ” 转为捕捉外物对 , 虚 之中, 通过对象 的存在而获得 自身的存在 , 即我 , 即物 , 物 我 物化于我心 , 我心化于物。 写景散文由于它上述 的文体特点决定 了它 往往没有完整 的故事情节 , 作者在景致中所蕴涵的深情 。老师常常根据散 文在情物关系处理上主要的 三种方式即托物抒情 、 融情入景、 移物就情带领学 生步 入景物 中体会的作者 深邃 而绵延的感情世界, 进而从整体上把握散文 的思想 内容 。 这一方法的着 力点在于 阅读、 在于赏析 。由于没有能调动学生写作 的潜 能, 总有雾里看花 之感 , 感悟显得不够深刻 , 不够清 晰。 笔者通过教学实践发现: 教学中如果能 者 的深意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高中写景抒情散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高中写景抒情散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b6c9ffc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fa.png)
高中写景抒情散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高中写景抒情散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写景抒情散文是中国传统文学的瑰宝之一,也是高中语文教育中的重要内容。
通过阅读写景抒情散文,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和审美情趣,还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然而,由于散文文体灵活多样,学生常常面临理解难度与兴趣引发的两个问题。
因此,在高中写景抒情散文的阅读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策略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
首先,教师应关注学生的阅读兴趣,以学生为中心设计教学内容与方式。
在引入散文阅读之前,教师可以通过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生活经历等,选择与之相关的散文,提高学生对阅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例如,根据学生的地理背景,选择以山水之景为主题的散文,或根据学生的情感体验,选择以爱情、友情或亲情等为主题的散文。
通过与学生的共情,使他们更容易从散文中获得共鸣和情感体验,进而激发他们对散文的兴趣。
其次,注重教学前导,帮助学生理解散文的语言特点与写作技巧。
写景抒情散文常常采用丰富多样的描写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以及多种修辞手法,如排比、对偶、夸张、象征等。
在教学前导中,教师可以通过示范与讲解的方式,引导学生首先注意散文的语言特点,理解其中的修辞手法与表达技巧,然后再进行整体的理解。
例如,可以通过解读一篇散文中的修辞手法如何为描写效果服务的方式,让学生有意识地去寻找散文中的相关表达,并思考其作用与意义。
第三,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和思维方式。
散文阅读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阅读策略和思维方式,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其中的意境与艺术。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通过提问、思考和讨论的方式,激发他们的阅读思维和问题意识。
例如,在阅读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作家为何选择了这样的描写手法?散文的写作目的是什么?通过这样的思考训练,学生能够更深入地分析散文的内涵和写作意图,提升其阅读的深度和广度。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丰富散文阅读教学的形式。
运用赏析式教学策略,探寻写景散文之美
![运用赏析式教学策略,探寻写景散文之美](https://img.taocdn.com/s3/m/5c1e867d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b6.png)
运用赏析式教学策略,探寻写景散文之美写景散文是中国传统文学中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它以描写自然景色为主题,以诗意的语言描绘自然景观的美丽,表现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写景散文具有独特的审美特点,深受读者喜爱。
如何教学写景散文,如何培养学生对写景散文审美能力,如何通过赏析式教学策略,让学生进行深入的学习和理解,成为老师们探讨的重要问题。
赏析是文学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是一种通过细心品读文学作品,理解作品内涵和艺术特点的方法。
在散文教学中,赏析式教学策略能够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
它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的深层意义,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写景散文教学中的赏析式教学策略,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进入文章的内心世界,感受到自然的美丽和诗意,进一步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教师可以通过选择一些经典的写景散文作品,进行课堂讲解和阅读。
《岳阳楼记》、《澡池》等。
教师可以先对文章的背景和作者进行简要介绍,然后逐段解读文章,分析文章的结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艺术魅力和意境。
通过逐句逐段的解读,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加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
教师可以采用问题引导的方式,帮助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文章的内涵和艺术特点。
教师可以问学生:作者如何运用修辞手法来描绘自然景色?文章中的诗意语言如何体现自然的美丽和神奇?通过问题引导,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深入理解文章的美丽和意境,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外读书会和写景实践活动。
在课外读书会上,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一些自己喜欢的写景散文作品,进行交流和分享。
学生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展开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和赞美,通过自己的所见所感,进行文学创作和写作。
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文学视野,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文学素养。
教师可以通过评价和反馈,对学生的赏析能力进行及时的指导和提升。
如何鉴赏写景抒情散文
![如何鉴赏写景抒情散文](https://img.taocdn.com/s3/m/97e5a20bb52acfc789ebc928.png)
如何鉴赏写景抒情散文语文高考的文学类文本中,写景抒情散文的比例是很大的,在高中教材中也有专门的单元来体现它的重要性。
由此可见写景抒情散文在高中阶段的散文鉴赏中是很重要的,想要在考试中获得理想的分数,就要在平时抓紧,要注意“授之以鱼”,并且要“授之以渔”下面就如何鉴赏写景抒情散文谈谈我的心得。
一、掌握散文的特点散文的特点可以从内容上与形式上来分析。
1、内容上“神不散”:是作者把自己对生活的感悟或至深的生活经验,通过状物、记人、写景等方式表达出来。
所谓自我感悟,也就是对事物的特殊意义和美质的发现、认识。
2、形式上“形散”:(1)以个人抒情为主,把抒情、叙述、议论熔为一炉;(2)从细处落笔,小中见大;(3)从侧面暗示,发挥读者的想象力;(4)行文自由,结构灵活。
3、语言上“优美凝练,富于文采”:(1)优美,就是指散文的语言清新明丽(也美丽),生动活泼,富于音乐感,行文如涓涓流水,叮咚有声,如娓娓而谈,情真意切。
(2)凝练,是说散文的语言简洁质朴,自然流畅,寥寥数语就可以描绘出生动的形象,勾勒出动人的场景,显示出深远的意境。
散文力求写景如在眼前,写情沁人心脾。
鉴赏散文时,就是要透过“形”抓住“神”,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要抓住文章的结构和线索(文脉),要注意欣赏优美的语言。
二、掌握散文的分类散文一般分为三类,即记叙散文,抒情散文,议论散文。
这里重点分析写景抒情散文。
(1)、写景散文:以描绘景物为主的散文。
这类文章多是在描绘景物的同时抒发感情,或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抓住景物的特征,按照空间的变换顺序,运用移步换景的方法,把观察的变化作为全文的脉络。
生动的景物描绘,不但可以交代背景,渲染气氛,而且可以烘托人物的思想感情,更好的表现主题。
例如:刘白羽的《长江三峡》。
(2)抒情散文:注重表现作者的思想感受,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的散文。
这类散文有对具体事物的记叙和描绘,但通常没有贯穿全篇的情节,其突出的特点是强烈的抒情性。
运用赏析式教学策略,探寻写景散文之美
![运用赏析式教学策略,探寻写景散文之美](https://img.taocdn.com/s3/m/4b287a6f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30.png)
运用赏析式教学策略,探寻写景散文之美写景散文是中国古代文学传统中一种极具特色的文体,它以客观的立场,生动的笔触,描绘自然风光,展现大自然的美丽与壮丽。
在教学实践中,采用赏析式教学策略来探寻写景散文之美,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同时也可以提升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写作水平。
本文将通过分析具体案例,探讨运用赏析式教学策略,如何更好地展现写景散文之美。
运用赏析式教学策略可以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
写景散文以其优美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往往能够唤起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美好的向往。
在赏析式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细读经典的写景散文作品,让他们感受其中的细腻和美好。
《岳阳楼记》中的“天下浩浩,惟江上之波光能消寒”,描绘了江水的壮阔和波光的柔和,让读者仿佛置身于江水之畔,感受大自然的恢弘。
通过赏析,学生们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文学作品,并从中汲取美的养分,激发他们对自然美的热爱和珍惜之情。
运用赏析式教学策略可以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在赏析式教学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语言、结构、意境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帮助他们更加全面地理解写景散文的魅力所在。
通过对写景散文中的修辞手法、意象的运用和叙事结构的布局进行剖析,可以让学生深入了解作品的构思与表达,提升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
通过对比不同作品之间的优缺点,学生们也能够形成独特的审美观点,培养出独立、批判性的思考能力。
运用赏析式教学策略可以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通过对写景散文优秀作品的赏析,学生们可以学习到丰富多彩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手法,为他们的写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借鉴。
学生们可以模仿经典的写景散文作品,练习自己的写作技巧,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
通过对作品的深入研究和赏析,学生们也能逐渐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学风格。
这对于他们未来的文学创作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运用赏析式教学策略,探寻写景散文之美,对于学生的文学修养和审美情感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赏析式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文学作品,激发他们的审美情感,提升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写作水平。
运用赏析式教学策略,探寻写景散文之美
![运用赏析式教学策略,探寻写景散文之美](https://img.taocdn.com/s3/m/01db2556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640f276.png)
运用赏析式教学策略,探寻写景散文之美写景散文是一种以描绘自然风景为主题的文体,它以其独特的韵味和情感抒发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喜爱。
而在教学中,运用赏析式教学策略来探寻写景散文之美,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在引入写景散文之前,教师应提前准备一些精选的写景散文作品,并结合课堂教学内容,选择一篇适合的写景散文进行教学。
创设一个具有自然氛围的课堂环境,可以通过播放自然风景相关的音乐,或者摆放一些与自然有关的物品来营造出一种愉悦的学习氛围。
在写景散文的赏析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反复朗读的方式,让学生通过听觉感受散文的美感。
然后,教师可以以询问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散文之美的内涵,例如:在散文中,你最喜欢的描写是什么?为什么?散文中的词语和句子有没有给你带来某种感触?通过这样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散文中的意境和感受,增强学生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在赏析散文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和学生一起拓展思维,探讨散文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散文中的自然景色对人们的情感有什么影响?自然景色是否会影响人们的心情?通过这样的问题,可以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散文中的美。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让学生自己去寻找和选择一篇自己喜欢的写景散文,并在小组内进行分享和讨论。
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学生可以分享彼此的感受和观点,激发彼此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写景散文的美。
在教学的最后阶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表达能力,写下自己对写景散文的感受和理解。
可以通过组织赏析会或举办写景散文比赛的形式,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写作成果。
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还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体验到写景散文之美。
运用赏析式教学策略,探寻写景散文之美
![运用赏析式教学策略,探寻写景散文之美](https://img.taocdn.com/s3/m/15328a1c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369975a.png)
运用赏析式教学策略,探寻写景散文之美
首先,写景散文之美在于其独特的表现手法。
写景散文凭借富有感染力的文字,将作
者鲜明的视角和对于自然环境、人文风情的深刻理解展现给读者。
在写景散文中,作家不
仅仅是“观察者”,更是一位“领悟者”,具有独特的感受和情感,从而呈现出来的景象
更加丰富多彩、真实自然。
其次,写景散文之美在于其优美的语言表达。
写景散文的语言具有严谨、简洁、精练、有力、高雅、飘逸等特点。
优美的文字配以恰到好处的比喻、感受和情感,可以让读者感
受到自然景色的美丽和诗意,从而激发读者的想象力和共鸣。
最后,写景散文之美在于其丰富的文化内涵。
无论是对于历史、文化、艺术、心理等
方面,写景散文都可以通过其细致、敏锐、深入的描述,展现出一幅丰富多彩的文化背景。
同时,由于写景散文往往与特定的文化背景和地域环境联系在一起,因此也可以通过写景
散文来了解和传承各个地域的文化和人文精髓。
综上所述,写景散文之美深厚且丰富多彩,是一种优美的文学形式。
在教学中,我们
应该鼓励学生通过阅读经典写景散文,感受其中的美感和情感,提高对于运用文字表达的
敏锐度和思考深度,从而更好地探寻写景散文之美的内涵和魅力。
高中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阅读鉴赏散文的有效方法初探
![高中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阅读鉴赏散文的有效方法初探](https://img.taocdn.com/s3/m/fae92c7e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fc.png)
高中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阅读鉴赏散文的有效方法初探高中语文教学中,鉴赏散文是教师培养学生文学素养和语文能力的重要内容之一。
散文是文学的一种形式,它在文学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引导学生进行散文阅读鉴赏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和写作能力至关重要。
那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散文的阅读鉴赏呢?以下就是一些初步的探讨。
一、培养学生的散文鉴赏能力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的散文鉴赏能力是很重要的一环。
而学生的散文鉴赏能力的培养,首先需要从老师的教学方法入手。
散文阅读鉴赏不同于其他文学形式的鉴赏,它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深度。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的散文鉴赏能力。
1、启发学生对散文的兴趣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启发学生对散文的兴趣。
散文的题材广泛,可以是抒情、议论、杂文等各种形式。
而且,散文中融入了作者的个性、情感和思想,更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
教师可以通过精心挑选一些题材丰富、语言优美的散文,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到散文的魅力,从而激发起对散文的兴趣。
2、引导学生进行深度解读在散文的鉴赏中,不仅要求学生了解散文的表面意思,更需要能够深度解读,理解散文背后的情感、思想和艺术手法。
教师可以通过逐句解读、词语理解等方式,引导学生从字面意义向深层次的意义延伸,进而领悟作者的写作意图、感悟作者的思想情感。
教师还可以通过问答、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散文鉴赏的深度解读。
3、多角度鉴赏散文散文是一种多样化的文学形式,它既有审美价值,又能反映社会现实。
在鉴赏散文时,学生应该从不同的角度对散文进行鉴赏。
可以从文学价值、艺术手法、社会议论等多个角度进行鉴赏,让学生在多角度的阅读中更全面地理解散文,培养学生的多元思维能力。
二、引导学生进行散文写作散文是一种自由度较高的文体,它更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引导学生进行散文写作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手段。
而要想让学生写出优秀的散文作品,就需要在教学中有所引导。
1、教师示范写作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示范写作的方式,向学生展示一些优秀的散文作品。
人教版语文高二-写景散文的鉴赏技巧
![人教版语文高二-写景散文的鉴赏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401e83ae6edb6f1aff001fed.png)
精心校对版
高中-语文-资料-打印版
秋夜 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这上面的夜的天空,奇怪而高,我生平没有见过这样奇怪而高的天空。他仿佛要离 开人间而去,使人们仰面不再看见。然而现在却非常之蓝,闪闪地眨着几十个星星的眼,冷 眼。他的口角上现出微笑,似乎自以为大有深意,而将繁霜洒在我的园里的野花草上。 我不知道那些花草真叫什么名字,人们叫他们什么名字。我记得有一种开过极细小 的粉红花,现在还开着,但是更极细小了,她在冷的夜气中,瑟缩地做梦,梦见春的到来, 梦见秋的到来,梦见瘦的诗人将眼泪擦在她最末的花瓣上,告诉她秋虽然来,冬虽然来,而 此后接着还是春,胡蝶乱飞,蜜蜂都唱起春词来了。她于是一笑,虽然颜色冻得红惨惨地, 仍然瑟缩着。 枣树,他们简直落尽了叶子。先前,还有一两个孩子来打他们别人打剩的枣子,现 在是一个也不剩了,连叶子也落尽了。他知道小粉红花的梦,秋后要有春;他也知道落叶的 梦,春后还是秋。他简直落尽叶子,单剩干子,然而脱了当初满树是果实和叶子时候的弧形, 欠伸得很舒服。但是,有几枝还低亚着,护定他从打枣的竿梢所得的皮伤,而最直最长的几 枝,却已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使天空闪闪地鬼眨眼;直刺着天空中圆满的 月亮,使月亮窘得发白。 鬼眨眼的天空越加非常之蓝,不安了,仿佛想离去人间,避开枣树,只将月亮剩下。 然而月亮也暗暗地躲到东边去了。而一无所有的干子,却仍然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 的天空,一意要制他的死命,不管他各式各样地眨着许多蛊惑的眼睛。 哇的一声,夜游的恶鸟飞过了。我忽而听到夜半的笑声,吃吃地,似乎不愿意惊动 睡着的人,然而四围的空气都应和着笑。夜半,没有别的人,我即刻听出这声音就在我嘴里, 我也即刻被这笑声所驱逐,回进自己的房。灯火的带子也即刻被我旋高了。 后窗的玻璃上丁丁地响,还有许多小飞虫乱撞。不多久,几个进来了,许是从窗纸 的破孔进来的。他们一进来,又在玻璃的灯罩上撞得丁丁地响。一个从上面撞进去了,他于 是遇到火,而且我以为这火是真的。两三个却休息在灯的纸罩上喘气。那罩是昨晚新换的罩, 雪白的纸,折出波浪纹的叠痕,一角还画出一枝猩红色的栀子。 猩红的栀子开花时,枣树又要做小粉红花的梦,青葱地弯成弧形了……我又听到夜 半的笑声;我赶紧砍断我的心绪,看那老在白纸罩上的小青虫,头大尾小,向日葵子似的, 只有半粒小麦那么大,遍身的颜色苍翠得可爱,可怜。 我打一个呵欠,点起一支纸烟,喷出烟来,对着灯默默地敬奠这些苍翠精致的英雄 们。
高中语文写景散文教学鉴赏方法
![高中语文写景散文教学鉴赏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36669331eb91a37f1115c86.png)
高中语文写景散文教学鉴赏方法由于对高中写景散文的鉴赏手段多种多样,直到目前教师对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中,还没有可以作为借鉴的专业的模式参考,语文教师通常过让学生自己体会作者的感情与抒情手法,进而来梳理散文表达的主要内容。
如果语文教师在讲解过程中过于繁琐,教师所教到学生的这是理念就会偏于主观,对学生在思维上产生束缚,使学生的自我思考能力下降。
因此,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应该对内容有着择优的理念,在讲授知识的过程中,针对不同的鉴赏手段来具体的对文章给予分析思考和评价,使导向主观性减少,为学生自身提供想象的空间。
例如移步换景、直观展示、定向延伸等写景散文手法,在教师教学实践的进行下,让学生在多个方面体会写景散文的鉴赏方法,学生在写景散文的学习过程中,可以对自身内涵的填充并且可以使得学生在脑海里产生深刻的印象。
一、写作中改变对景色的描写对情感的描写不变移步换景作为在写景散文中比较常见的写作方法,在进行散文鉴赏教育的过程中,运用角色描写这一描写手段来对文章进行剖析。
文章作者在文章的风景内容中呈现多彩性、丰富性和感染性等氛围环境,但是文章作者所要表达的主要情感却没有在所描写的风景中展示出来,这类描写手段就是借景抒情。
学生在景色描写的过程中也能体会到抒发的自然情怀,这也是文章作者所要表达的主要意境。
转景情不移,所说的也正是这个方法,无论在文章中景色描写的多么迷人,多么炫酷,蕴含其中的文章作者主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却是一直不变的,这也是写景散文鉴赏中的常见原则。
比如在《荷塘月色》中,这篇课文就是在写景散文中较为典型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写景的意境较为独特,语言风格平滑且优美,对学生的鉴赏意识有着很大的触动,为了可以让学生能够逐步的融入景色的变幻和文章的写作节奏中,告诉学生自我阅读时在鉴赏文章的基础上,根据移步换景的思想对作者在荷塘月色中描写的景色中所要表达的主要情感和景色进行全方位的展现,首先树立课文描述的情景,让学生从荷塘小路开始起步,由近到远对荷塘景色中的景象进行梳理展现,渐渐的为学生将荷塘景色周围的景色逐步的规划描绘出来:荷塘小路星星点点、荷花的香气弥漫——荷塘小路悠悠、路边蝉声与蛙声齐鸣……教师通过作者感情的描写对学生提出作者是何心境的问题,让学生来进行讨论,部分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作者出来散步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心情比较低沉,作者当时所处的时局也并不好,百姓生活民不聊生,即使作者当时眼前傍晚夜色十分美丽,又怎有闲心能够悠然自得的享受风景呢?还有学生说:写景散文所要描写的景物大都是用来烘托作者的心里变化和思想情感的意在突出所描写文章的意境的,运用反衬的写作手法,不仅可以烘托出作者的心境还有着可以帮助读者更快的理解作者所描写的景物空间。
高中写景散文分析
![高中写景散文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3ae734ac77da26924c5b05b.png)
高中写景散文分析一一、创设恰当情境,感受散文之美写景类散文的语言十分优美,景物描写也非常生动、细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运用多种方式创设恰当情境,让学生由此感受到散文之美。
创设教学情境的主要方式包括如下几种:(一)运用多媒体,激发学习兴趣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被广泛地运用于教学中。
多媒体具有集图、文、声、画于一体的特点,写景类散文的教学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的教学优势,为学生创设生动、形象、快乐的教学情境,由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笔者在教学写景散文《泉城》时,首先为学生播放了济南“趵突泉”的美景视频,那汩汩涌出的清冽的泉水引起了学生的好奇,笔者配以解说:济南是一座美丽的古城,被誉为“泉城”,古人有诗这样形容济南:“家家泉水,户户垂杨”“齐多甘泉,冠于天下”,济南的泉水究竟美在哪里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泉城》……通过多媒体展示的情境首先使学生领略了泉城美景,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课文、感受泉城美景的高度热情,为进一步学习课文奠定了审美基础。
(二)营造教学氛围,唤起情感体验在小学语文写景类散文的教学中,教师结合课文内容营造恰当的教学氛围,由此可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提升学生的想象能力,感受散文中所描绘的景色之美。
比如,在执教《九寨沟》这篇写景散文时,为了展示九寨沟的美景,勾起学生学习的欲望,笔者营造了这样的教学氛围:首先为学生展示了一幅幅美丽的九寨沟的照片,在轻柔、曼妙的音乐伴奏下,笔者以亲切、流畅、充满诗意的语言对九寨沟的美丽风景作了解说,随着解说,学生仿佛置身在了九寨沟的美景之中,为学生体会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渲染了气氛。
接下来,笔者指出了文章的重点段落并组织配乐朗读,从学生声情并茂的朗读中,可以感受到学生已经爱上了美丽的九寨沟,那发自内心的赞美溢于言表……以恰当的音乐营造气氛,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那些美妙的跳动着的音符,引领学生走进所展示的美丽风景图片中,去凝视散文所描绘的美,去品赏散文字里行间所展示的动态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课程资源
ZHONGXUE KECHENG ZIYUAN 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噎
摘要:在高中语文写景散文鉴赏方法设计时,教师要有整合意识,通过多重对比分析,结合课文鉴赏实践,为学生做出科学推介,并在引导学生进行实践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完整的鉴赏方法体系。
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是写景散文鉴赏最重要的切入点,教师要给出适宜的启迪和引导,调动学生主动学习思维,对课文展开个性挖掘,提升课文鉴赏品质。
关键词:高中语文写景散文鉴赏方法
写景散文教学鉴赏方法众多,在现有教学设计中还没有专业的操作体系可以借鉴,教师常常从描写视角展开解析,让学生自然感知作者情感的抒发,理清散文表达的主题。
教师讲解过多,导向就会呈现主观性,会给学生带来更多的思维制约,使学生的鉴赏个性得不到有效彰显。
因此,教师要有筛选意识,要针对鉴赏方法的具体应用情况给予解析评价,以便为学生提供推介启迪机会。
移步换景、直观展示、鉴赏挖掘、定向延伸等都属于写景散文鉴赏方法,只有让学生在实践运用中展开多重体验,学生才能对写景散文的丰富内涵产生深刻体悟。
一、移步换景,景异情不移
移步换景是写景散文最为常见的构建方法,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鉴赏散文时,可以从景色描写的角度展开引导。
作者笔下的景色呈现出多彩性、丰富性、感染性,其要表达的意图却在景色之外,这便是借景抒情。
读者从景色描写中能够体悟到自然情怀,这才是作者的本意诉求。
所谓景异情不移,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无论景色如何变幻,作者要传达的思想和情感是不变的,这也是写景散文鉴赏需要掌握的基本原则。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荷塘月色》一文,是写景散文中的名篇,因为描写意境独特、语言优美,深深打动了学生的鉴赏意识。
为让学生能够快速进入景色感知节奏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阅读文本,并根据移步换景的思路,对荷塘月色景色进行游览直播。
学生从荷塘小路开始起步,对视野内的荷塘景色进行梳理,很快就形成了景色链条:荷塘小路月光皎洁——
—荷塘四面是许多树木,郁郁青青——
—享受荷塘上面的月光——
—荷塘里荷叶田田、荷花点点、清香四溢——
—月光洒向荷叶荷花、别有风味——
—荷塘小路悠悠、路边蝉声和蛙声齐鸣……教师给出点播提示:这条小路成为景色展示的直播机位,透过这林林总总的景色,读者会觉得如诗如画,但为什么作者的心境却没有好起来呢?学生由此展开讨论,很快就给出了个性观点。
有学生认为:“作者之所以要出来走走,正是因为心情寡欲,时局不平静,百姓生活不安宁,即使眼前风景如画,作者又如何能够怡然自得呢?”也有学生说:“景色大多是用来烘托人物心情的,这里运用了反衬的手法,给读者营造了丰富的联想空间。
”
教师先为学生规划了景色展示视角,让学生通过景色设计梳理思路,使学生对文本景色设置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然后再进行深度引导,让学生探索作者情感维度,这是借景抒情鉴赏的最直接操作。
学生由此展开热议,给出了个性认知。
这说明学生学习思维已经成功启动,借景抒情意识得到强化。
二、直观展示,析景巧悟情
作者写景手法众多,能让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并能从景色观赏中生发情感共鸣,借景抒情的目的得以实现。
在引导学生展开鉴赏时,教师要借助多种媒体手段,对文本景色进行直观展示,给学生创设最为生动的景色再现,让学生获得丰富的视觉体验。
教师适时给出点拨,学生感知会迅速警醒,顺利建立认知共识。
挂图、课文插图、多媒体播放图片和视频信息等,都可以给学生带来视觉、听觉的冲击,促使学生更快地进入景色氛围中,这样悟情才会发生。
《江南的冬景》是郁达夫的写景散文
,课堂教学展开高中语文写景散文教学鉴赏方法初探
江苏省盐城市文峰中学巴文君
︙
︙
后,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阅读文本,找出描写江南冬景的语句以及与之进行对比的北方、德国的相关景色描写,体会其中的差异性。
为让学生获得更直观的感知体验,教师可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江南冬景、北国夏夜景色、德国寒冬景色的相关图片。
学生认真观察这些景色图片,找出了其个性特点,从而对江南冬景有了更多的感知体验。
教师让学生展开合作学习,讨论江南冬景具有哪些突出特点。
学生积极讨论起来,课堂学习探究气氛渐浓。
教师在学生获得学习共识之后,继续引导:作者这样推崇江南的冬景,其目的是什么?从作者的情感展示中,同学们获得了什么样的启迪?学生又是一番热议,并很快找到了作者情感的生发点。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信息,为学生展开景色鉴赏提供了更多的直观体验。
当学生对景色特点有了总体把握之后,教师继续引导学生挖掘作者情感,将鉴赏推向了情感解读视角,给了学生最明晰的引导。
写景是手段,抒情是目的,这是一般写景散文的共同属性。
三、鉴赏挖掘,领略真情境
写景散文中的景色描写是作者抒情言志的载体,学生对写景手段并不陌生,对写景语言也有一定的认知,但作者隐含在景色背后的情志,需要深度挖掘才能有所体悟。
学生大多没有深度解析的意识和能力,不是一知半解,就是毫无觉察,因此,教师应给出一些暗示。
如果有必要,教师还要给出鉴赏路线规划,引导学生顺利进入作者的内心世界,感受文本的本质含义,接受心灵的洗礼。
教师带领学生对经典片段展开集体鉴赏时,要充分激活学生的认知思维,使学生形成主动鉴赏体验。
老舍笔下的《想北平》,情真意切,从标题中能容易地找到其情感切入点,全文围绕“我的北平”展开描写,虽然景色描写显得有些零碎,但字里行间却流露出作者对北平的向往和留恋之情。
教师在引导学生展开鉴赏时,要先给予学生明确的情感展示,让学生依据作者的情感抒发来展开景色描写赏析。
教师可以任意找出一段描写,理顺鉴赏路线,体会作者的精妙设计,从而让学生展开鉴赏行动。
有的学生找到这样一段话:“北平在人为之中显出自然,既不挤得慌,又不太僻静:连最小的胡同里的房子也有院子与树;最空旷的地方也离买卖街与住宅区不远。
这种分配法可以算———在我的经验中———天下第一了。
”学生展示个性赏析:用最朴素的语言,甚至是大白话,写出北平最朴实的生活,但那种自豪感就像作者说的那样“天下第一”。
北平小胡同本来看不出有多精美,但在作者笔
下却是这样的温馨,自然会给人带来不一样的感受。
教师让学生根据作者情感展开景色描写赏析,心领神会,很快就能掌握操作方法。
这样的鉴赏方式,给生带来了丰富的显性认知。
四、定向延伸,促生鉴赏力
在写景散文鉴赏训练设计时,教师要有接轨意识。
材中的文本内容大多是经典之作,具有很高的鉴赏价值为丰富学生学习视野,教师可以展开多重筛选,为学生备更多更适宜的鉴赏内容,用迁移训练方式提升鉴赏能力。
所谓定向延伸,就是要求教师在训练设计在鉴赏内容选择时,要充分做好学情调查,给出最贴学生学习思维的提示,引导学生顺利进入鉴赏节奏之深刻感受作者的情感脉动,逐渐形成鉴赏核心素养。
《肖邦故园》中的景色描写显得更为清冷,为给带来更丰富的感知体验,教师找到一段景色描写:“一年季都得细心观察这些色彩。
春天,丁香怒放,像天上飘下朵朵淡紫色的云霞;夏天,树木欣欣向荣,青翠欲滴;天,遍野金黄,雾缭烟绕;冬天,大雪覆盖,粉妆玉琢,清素雅……又是何等的持久、深沉!”让学生依照作者的写手法,仿写一段话,要体现清晰的写景思路。
教师提示:“这段描写要体现一分一总的构建思路,在分写运用丰富的修辞方法,最后总结要有深意。
”作演练。
有的学生这样写道:“南山就在眼帘之中,其一景色变化让绘画大师都头疼。
早上,朝霞中的南山,像戴纱巾的少女,绝对不露出一点真颜;中午,响晴的白下,南山如健壮的青年,那结实的肌肉充满力量;晚上,山开始严肃起来,板起面孔要拦截西下的落日;夜里,山戴上了黑头套……”教师设计的仿写任务是对学生景描写鉴赏的延伸性训练,对培养学生景色鉴赏能要的促进作用。
五、结语
高中学生有一定的鉴赏基础,对写景散文也有一的认知积累,教师要对多种制约因素进行全面权衡,赏实际出发,给学生更多的启迪和引导,使学生理清写散文的基本构建思路,学会借景抒情的实践运用,获得丰富的鉴赏认知。
参考文献:
[1]张会双.对高中散文教学的几点思考[J].学周刊,2014(5).
[2]胡古月.诗情画意议散文———高中语文散文教学分析[J].学周刊[3]祁琳.散文审美性阅读教学探讨[J].语文知识,20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