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古诗40首之清明【唐】杜牧
清明的意思古诗翻译及注释
![清明的意思古诗翻译及注释](https://img.taocdn.com/s3/m/88f12472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394235b.png)
清明的意思古诗翻译及注释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清明节是一个重要的节日,同时也是
一个具有深厚历史意义的节日。
古人往往以诗歌来表达对清明节的思考和感慨。
下面将介绍一首古诗以及对其的翻译和注释。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牧所作的《清明》。
诗中通过描写清
明时节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故乡深情的思念之情。
接下来,我们将进行翻译和注释:
翻译:
在清明节当天再次下着连绵细雨,路上行人因此感到悲伤
欲绝。
询问向路边的酒店哪里有?一名牧童从远处指着杏花村。
注释:
1.清明时节:指农历清明节当天,通常是春季时节。
2.雨纷纷:形容雨点纷纷而下的情景,增添了诗意。
3.欲断魂:形容悲伤至极的状态,心神快要离体。
4.借问酒家:询问路边的酒店。
5.牧童:指来自乡村的年轻牧人,表现乡村的宁静和
纯朴。
6.杏花村:一个乡村村落的名称,或许是诗人对美好
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通过对清明节当天的情景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乡愁
的深沉思念,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清明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意义,希望每个人都能珍惜传统节日,感受节日背后的深刻内涵。
以上是对《清明》这首古诗的翻译和注释。
清明节是一个寄托着人们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的节日,在这个节日里,我们不仅要缅怀先人,也要珍惜当下的幸福生活。
愿清明节带给我们更多的感悟和启示。
杜牧《清明》诗歌详细解析
![杜牧《清明》诗歌详细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c3895f2a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c7.png)
杜牧《清明》诗歌详细解析杜牧《清明》诗歌详细解析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诗歌很是熟悉吧,诗歌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丰富的想象。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什么样的诗歌才经典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杜牧《清明》诗歌详细解析,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杜牧《清明》诗歌详细解析1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唐代诗人杜牧的七言绝句《清明》,是中国古代诗歌中脍炙人口、妇孺皆知的经典名篇。
这首诗描述清明时节主人公雨中赶路的愁苦心境和问询牧童的瞬间情形,抒发异乡思亲的沉痛心情。
一首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起笔破题,交代时令与天气,以节令与环境来渲染凄冷的气氛。
清明时节,细雨淅沥,春寒料峭,这既是自然背景的描述,又是全篇感情基调的铺垫,暗示了诗人凄冷的物理感受和复杂的心理情绪。
这与宋代李清照《声声慢》开头“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意境有异曲同工之妙。
次句“路上行人欲断魂”,紧承首句意脉,点明诗中主人公的“行人”身份和正在赶路的状态,“欲断魂”三字是此篇的“诗眼”和理解的关键,特别突出了极为沉痛悲伤的心境。
三、四两句“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采用生动活泼的问答方式,透露以酒解愁的心理活动,而牧童的肢体动作语言,不仅将作者、读者的视线引向凄迷的远方,而且以在清明时节开放的“杏花”呼应了题目与开头的“清明”,既给人留下了意乱花迷的想象余地,又暗写了诗人忧伤情怀的沉痛执着与不可解脱。
全诗以素描形式将“细雨”“行人”“牧童”“酒家”“杏花村”等意象糅合在一起,描绘出一幅自然凄迷、清淡素雅、灵动秀丽而又情感深沉的画面,创造出发人深思、耐人寻味的凄美意境。
经典诗歌往往将情、景、事、理、趣熔于一炉,创造优美感人的意境,展现巨大的艺术魅力。
杜牧这首《清明》诗以抒情为主调,因事而见情,层次分明,画面清新,易读易记。
但真正读懂和正确理解本义的读者并不普遍。
诗中有两个极为重要的关键词往往被忽略:一是“行人”,二是“断魂”。
古诗清明的诗意是什么
![古诗清明的诗意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a7eeff2d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a168751.png)
古诗清明的诗意是什么古诗清明的诗意是什么《清明》全诗运用由低而高、逐步上升、高潮顶点放在最后的手法,余韵邈然,耐人寻味。
《清明》原文朝代:唐代作者: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古诗的诗意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
借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遥指杏花山村。
《清明》古诗的注释⑴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四月五日前后。
旧俗当天有扫墓、踏青、插柳等活动。
宫中以当天为秋千节,坤宁宫及各后宫都安置秋千,嫔妃做秋千之戏。
⑵纷纷:形容多。
⑶欲断魂:形容伤感极深,好像灵魂要与身体分开一样。
断魂:神情凄迷,烦闷不乐。
这两句是说,清明时候,阴雨连绵,飘飘洒洒下个不停;如此天气,如此节日,路上行人情绪低落,神魂散乱。
⑷借问:请问。
⑸杏花村:杏花深处的村庄。
今在安徽贵池秀山门外。
受此影响,后人多用“杏花村”作酒店名。
《清明》教案设计意图: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在清明节期间为幼儿设计一系列的相关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了解传统节日的由来。
活动目标:1.通过欣赏古诗、观察图片,初步了解古诗大意。
2.能正确熟读古诗。
3.了解清明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清明节人们扫墓的心情。
活动准备:1.古诗教学的自制PPT。
2.幼儿前期经验准备:了解清明节的风俗习惯。
活动过程:一、入场:听《琵琶语》学古人漫步进场,感受古曲的气氛。
二、了解清明节的风俗。
1.请你们回忆一下,清明节你和家人都做了些什么事情?2.播放“清明介绍PPT”,教师做相应的小结。
3.小朋友说了很多清明节做的事,我们看看其他人会做些什么呢?教师:清明节这天,路上来来往往的人们带着悲伤的表情,手捧着鲜花去祭拜去世的亲人……所以,清明节要去扫墓,是对已经去世的人的尊敬与怀念,也因此在清明前后,人们的心情都比较难过和悲伤。
三、学习古诗,初步了解古诗大意。
1.完整欣赏古诗两遍。
2.看背景图,初步了解古诗大意,幼儿看图自由回答。
《清明》原文及翻译赏析
![《清明》原文及翻译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9eb9d058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d3.png)
《清明》原文及翻译赏析《清明》原文及翻译赏析1清明二绝·其一街头女儿双髻鸦,随蜂趁蝶学夭邪。
东风也作清明节,开遍来禽一树花。
翻译街头都是踏青的姑娘们,头上梳着乌黑的双暂,打扮得很漂亮。
在这春光明媚的日子里,她们随着在花丛中飞舞的蜂呀、蝶呀,做出种种天真娇娆的姿态。
东风,这春天的使者,好像也在过清明节呢,吹得特别柔和。
你看,它吹得来禽开了一树多么美丽的花!注释双髻鸦:又称双鸦,少女头上的双髻。
鸦:比喻黑色,形容妇女鬓发,所谓“双发若鸦”,“云鬓堆鸦”。
妖邪:袅娜多姿。
来禽:即沙果。
也称花红、林檎、文林果。
果味甘美,能招众禽,故名。
创作背景宣和四年(1122),诗人以五绝《墨梅》见赏于宋徽宗,官擢太学博士、著作佐郎。
见赏之后,谪监陈留酒税之前,诗人写下这首诗。
赏析第一首诗描绘的是清明佳节人们户外踏青、游春、快乐嬉戏的美妙情景。
开头一句的“街头”即是指明地点的:春天来了,清明走近,户外的景色这般美好,吸引了许许多多的男儿女儿。
可诗人要着力渲染的并非是其他人与物,而是发如墨染,头盘双髻的一群群少女。
她们的笑脸可与春色媲美,她们的腰肢可与杨柳争高低。
徜徉在美妙的春光里,她们个个妖娆无比,几可追蜂赛蝶。
一个“学”字,将人与物糅在一起,既有了错综交杂的色彩,又蕴含了丰富而不俗的韵致,这流淌在诗人笔端的诗句,无不表露出他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真挚情意。
接着,诗人笔锋一转,引向了东风,而且用一“作”字将其拟人化,仿佛那东风也通晓人意似的,特意在这清明佳节之际,催开了一树树争奇斗艳的花朵,来点缀自然,点缀佳节,给游春的人们送上美景,也送上欣喜。
整首诗词句清丽,音节流畅,表情达意浅白酣畅。
《清明》原文及翻译赏析2清明日园林寄友人唐代:贾岛今日清明节,园林胜事偏。
晴风吹柳絮,新火起厨烟。
杜草开三径,__忆二贤。
几时能命驾,对酒落花前。
译文及注释今日清明节,园林胜事偏。
今天是清明节,和几个好友在园林中小聚。
胜:优美的。
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原文赏析
![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原文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7495cd1b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bc.png)
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原文赏析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原文赏析清明是自古有之的一个节气,这时候的天气通常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十分适合野外踏青和扫墓,杜牧也借此机会出行在外,写下了这首著名的诗,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关这首诗的内容吧!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原文赏析1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赏析:传承至今的民俗节日中,清明是以节气兼节日的民俗大节。
汉魏以前,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清明主要为时令的标志,一般在现在公历的4月5日前后。
此时天气温暖清爽,在和煦春风的吹拂下,天地明净,空气清新,自然万物生机勃勃,“清明”节令由此得名。
唐宋之后,它将原来在其前一、二日的寒食节俗收归到自己名下,尤其是其中的祭祀活动,具有时令与节日的双重意义,而且节俗意义日渐增强,成为民俗中的大节。
古时重要的寒食节日渐势微,逐步离开了人们的视线。
中国境内民族大多将清明作为祭祖日,每年清明时节,不仅长居祖籍的亲人要上坟祭扫,远离家乡的人们回到故里祭拜,而且时至今日,大批旅居海外的华人及港、澳、台胞也纷纷赶回祖籍,认祖归宗,虔诚拜叩,祭奠祖灵。
除了祭祖扫墓之外,踏青是清明的又一重要节俗。
清明时节,杨柳青青,芳草萋萋,百花吐艳,生机一片,人们趁祭奠而踏青郊游,嬉娱欢乐。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宋·程颢《郊行即事》)。
杜牧的这首清丽可人的《清明》,描写的就是江南清明的景象,别具新意,情景交融,是至今盛传天下的七绝名篇。
“清明时节雨纷纷”,诗人一开端就点明“清明时节”。
清明,时至仲春,一般都是气清日朗,风和景明。
此时的江南莺歌燕舞,万物萌生,桃红柳绿,春色满园,宋代诗人黄庭坚有诗“佳节清明桃李笑”(《清明》)。
不仅是春耕春种的农事大好时光,也是古往今来人们忙里偷闲、回归故里,亲朋团聚、祭祖扫墓,并踏青游春、观花饮酒的重要佳节。
“雨纷纷”,也是这个时节江南天气的显著特征,春雨绵绵,蒙蒙密密。
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文《清明》原文+注释+翻译+赏析+试题
![部编版小学语文古诗文《清明》原文+注释+翻译+赏析+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aae2bffa0912a2161579294f.png)
清明体裁:诗题文: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作者:名字:杜牧年代:唐代描述: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
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
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翻译:原文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译文: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
原文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译文:借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遥指杏花山村。
赏析:赏析一:创作背景首见于南宋初年《锦绣万花谷》注明出唐诗,后依次见于《分门纂类唐宋时贤千家诗选》、明托名谢枋得《千家诗》、清康熙《御选唐诗》。
《江南通志》载:杜牧任池州刺史时,曾经过金陵杏花村饮酒,诗中杏花村指此。
赏析二:思想内容此诗写清明春雨中所见,心境凄冷,历来广为传诵。
第一句交代情景、环境、气氛;第二句写出了人物,显示了人物的凄迷纷乱的心境;第三句提出了如何摆脱这种心境的办法;第四句写答话带行动,是整篇的精彩所在。
全诗运用由低而高、逐步上升、高潮顶点放在最后的手法,余韵邈然,耐人寻味。
赏析三:艺术特色这首小诗,无一难字也无典故,整篇是十分通俗的语言,写得自如之极,毫无经营造作之痕。
音节十分和谐圆满,景象非常清新、生动,而又境界优美、兴味隐跃。
诗由篇法讲也很自然,是顺序的写法。
末句尤为精彩。
恰恰只写到“遥指杏花村”就戛然而止,再不多费一句话。
剩下的,行人怎样地闻讯而喜,怎样地加把劲儿趱上前去,怎样地兴奋地找着了酒家,怎样地欣慰地获得了避雨、消愁两方面的满足和快意……,这些诗人就“不管”了。
他把这些都含蓄在篇幅之外,付与读者的想象,由读者自去寻求领会。
他只将读者引入一个诗的境界,他可并不负责导游全景;另一面,他却为读者展开了一处远比诗篇所显示的更为广阔得多的想象余地。
这就是艺术的“有余不尽”。
《清明》古诗注释及译文
![《清明》古诗注释及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6c4e931c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95.png)
《清明》古诗注释及译文《清明》原文: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注释:-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公历4月4日或5日或6日。
这个时候天气往往比较清爽明朗,不过在诗里主要是指这个特定的时间节点。
- “时节”:时候的意思。
- “雨纷纷”:细雨连绵不断的样子。
- “路上”:在道路上。
- “行人”:出行的人,在这里指在外赶路的人。
- “欲断魂”:“欲”就是好像、几乎要的意思。
“断魂”形容十分伤心、愁苦,就像灵魂要和身体分开了一样。
- “借问”:请问、打听。
- “酒家”:卖酒的店家。
- “何处有”:哪里有。
- “牧童”:放牧的小孩。
- “遥指”:远远地指着。
- “杏花村”:杏花盛开的村庄,这里可能是一个实际的村庄名,也可能是泛指杏花深处的村庄,那里有酒家。
译文:清明这个时候啊,细雨就像丝线一样,淅淅沥沥下个不停。
你看那路上,有不少赶路的人呢,他们的样子看起来可愁苦啦,就像魂儿都快没了似的。
为啥呢?可能是清明这个时候容易让人思念故去的亲人,再加上这雨下得人心里头乱糟糟的。
这时候有个人就想啊,我得找个地方喝点酒,解解愁啊。
于是他就向一个小孩打听:“小娃娃呀,你知道哪里有卖酒的地方不?”这小孩啊,正放着牛呢,听到问话,就朝着远处指了指,说:“看呐,那杏花盛开的村子里就有酒家呢。
”这首《清明》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杜牧。
这首诗那可老有名了,它就像是一幅生动的清明小画。
开头描绘出清明时节细雨纷纷的景象,一下子就把那种阴沉沉、湿漉漉的氛围给烘托出来了。
然后写路上行人那种愁苦的状态,让人特别能感同身受。
最后通过行人问牧童酒家在哪,牧童遥指杏花村这个情节,又给这画面增添了一点生动的趣味。
它不仅仅是在写清明的景象和一个简单的问路情节,更是在表达一种淡淡的哀愁,这种哀愁就像那细雨一样,悄无声息地钻进人的心里。
而且啊,这诗里提到的杏花村,后来都成了一个特别有名的酒文化的象征了,很多地方都叫杏花村,都想沾沾这诗的光呢。
《清明》古诗杜牧
![《清明》古诗杜牧](https://img.taocdn.com/s3/m/29094ec5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67.png)
《清明》古诗杜牧《清明》古诗原文清明⑴清明时节雨纷纷⑵,路上行人欲断魂⑶。
借问酒家何处有⑷?牧童遥指杏花村⑸。
注释译文词句注释⑴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四月五日前后。
旧俗当天有扫墓、踏青、插柳等活动。
宫中以当天为秋千节,坤宁宫及各后宫都安置秋千,嫔妃做秋千之戏。
⑵纷纷:形容多。
⑶欲断魂:形容伤感极深,好像灵魂要与身体分开一样。
断魂:神情凄迷,烦闷不乐。
这两句是说,清明时候,阴雨连绵,飘飘洒洒下个不停;如此天气,如此节日,路上行人情绪低落,神魂散乱。
⑷借问:请问。
⑸杏花村:杏花深处的村庄,位于安徽池州贵池区秀山门外。
受此诗影响,后人多用“杏花村”作酒店名。
[1] [2]白话译文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
借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遥指杏花山村。
作者简介杜牧(803—853),唐代诗人。
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
太和二年(828年)进士,曾为江西观察使、宣歙观察使沈传师和淮南节度使牛僧孺的幕僚,历任监察御史,黄州、池州、睦州刺史,后入为司勋员外郎,官终中书舍人。
以济世之才自负。
诗文中多指陈时政之作。
写景抒情的小诗,多清丽生动。
人谓之小杜,和李商隐合称“小李杜”,以别于李白与杜甫。
有《樊川文集》二十卷传世。
创作背景此诗最早见于宋人谢枋得编《千家诗》,杜牧的《樊川文集》(杜牧外甥延翰编,北宋人续编)、清人冯集梧《樊川诗集注》(版本依据为《樊川文集》)及《全唐诗》均未收录。
谢枋得为南宋人,然从《草堂诗余》前集卷上所载宋祁《锦缠道》词“问牧童遥指孤村,道杏花深处,那里人家有”数句可知,此诗在北宋已流传人口。
尤以首句“清明时节雨纷纷”一句流传最广,江南一带可谓家喻户晓。
此诗当作于唐武宗会昌六年(846),时杜牧为池州刺史。
关于杏花村到底在何处,历来也有很多不同的说法,或说在山西汾阳,或说在湖北黄州,或说在江苏南京(金陵),亦有以为诗人虚拟者。
然而,诸说之中,以池州说最为可信。
古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翻译赏析
![古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翻译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b527a4b8af45b307e87197ec.png)
古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翻译赏析《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作者是唐朝文学家杜牧。
其全文古诗如下: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前言】《清明》是唐代文学家杜牧的诗作。
此诗写清明春雨中所见,色彩清淡,心境凄冷,历来广为传诵。
第一句交代情景、环境、气氛;第二句写出了人物,显示了人物的凄迷纷乱的心境;第三句提出了如何摆脱这种心境的办法;第四句写答话带行动,是整篇的精彩所在。
全诗运用由低而高、逐步上升、高潮顶点放在最后的手法,余韵邈然,耐人寻味。
【注释】⑴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四月五日前后。
旧俗当天有扫墓、踏青、插柳等活动。
宫中以当天为秋千节,坤宁宫及各后宫都安置秋千,嫔妃做秋千之戏。
⑵纷纷:形容多。
⑶欲断魂:形容伤感极深,好像灵魂要与身体分开一样。
断魂:神情凄迷,烦闷不乐。
这两句是说,清明时候,阴雨连绵,飘飘洒洒下个不停;如此天气,如此节日,路上行人情绪低落,神魂散乱。
⑷借问:请问。
⑸杏花村:杏花深处的村庄。
今在安徽贵池秀山门外。
受此诗影响,后人多用“杏花村”作酒店名。
【翻译】清明节这天细雨纷纷,路上远行的人好像断魂一样迷乱凄凉。
问一声牧童哪里才有酒家,他指了指远处的杏花村。
【赏析】此诗首见于南宋初年《锦绣万花谷》注明出唐诗,后依次见于《分门纂类唐宋时贤千家诗选》、明托名谢枋得《千家诗》、清康熙《御选唐诗》。
《江南通志》载:杜牧任池州刺史时,曾到过杏花村饮酒,诗中杏花村指此。
附近有杜湖、东南湖等胜景。
这一天正是清明佳节。
诗人杜牧,在行路中间,可巧遇上了雨。
清明,虽然是柳绿花红、春光明媚的时节,可也是气候容易发生变化的期间,常常赶上“闹天气”。
远在梁代,就有人记载过:在清明前两天的寒食节,往往有“疾风甚雨”。
若是正赶在清明这天下雨,还有个专名叫作“泼火雨”。
诗人杜牧遇上的,正是这样一个日子。
诗人用“纷纷”两个字来形容那天的“泼火雨”,真是好极了。
清明唐杜牧全文注释翻译及原著赏析
![清明唐杜牧全文注释翻译及原著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24552e12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0f.png)
清明唐杜牧全文注释翻译及原著赏析清明(唐杜牧)全文注释翻译及原著赏析原文[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注释:【1】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四月五日前后。
旧俗当天有扫墓、踏青、插柳等活动。
宫中以当天为秋千节,坤宁宫及各后宫都安置秋千,嫔妃做秋千之戏。
【2】纷纷:形容多。
【3】欲断魂:形容伤感极深,好像灵魂要与身体分开一样。
断魂:神情凄迷,烦闷不乐。
这两句是说,清明时候,阴雨连绵,飘飘洒洒下个不停;如此天气,如此节日,路上行人情绪低落,神魂散乱。
【4】借问:请问。
【5】杏花村:杏花深处的村庄,位于安徽池州贵池区秀山门外。
受此诗影响,后人多用“杏花村”作酒店名。
赏析:清明节,传统有与亲友结伴踏青、祭祖扫墓的习俗。
可是诗中的“行人”却独自在他乡的旅途上,心中的感受是很孤独、凄凉的,再加上春雨绵绵不绝,更增添了“行人”莫名的烦乱和惆怅,情绪低落到似乎不可支持。
然而“行人”不甘沉湎在孤苦忧愁之中,赶快打听哪儿有喝酒的地方,让自己能置身于人和酒的热流之中。
于是,春雨中的牧童便指点出那远处的一片杏花林。
诗歌的结句使人感到悠远而诗意又显得非常清新、明快。
这一天正是清明佳节。
诗人小杜,在行路中间,可巧遇上了雨。
清明,虽然是柳绿花红、春光明媚的时节,可也是气候容易发生变化的期间,甚至时有“疾风甚雨”。
但这日的细雨纷纷,是那种“天街小雨润如酥”样的雨,—这也正是春雨的特色。
这“雨纷纷”,传达了那种“做冷欺花,将烟困柳”的凄迷而又美丽的境界。
这“纷纷”在此自然毫无疑问是形容那春雨的意境的;可是它又不止是如此而已,它还有一层特殊的作用,那就是,它实际上还在形容着那位雨中行路者的心情。
且看下面一句:“路上行人欲断魂”。
“行人”,是出门在外的行旅之人。
那么什么是“断魂”呢?在诗歌里,“魂”指的多半是精神、情绪方面的事情。
“断魂”,是竭力形容那种十分强烈、可是又并非明白表现在外面的很深隐的感情。
《清明》古诗词鉴赏6篇
![《清明》古诗词鉴赏6篇](https://img.taocdn.com/s3/m/e7315837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11.png)
《清明》古诗词鉴赏《清明》古诗词鉴赏6篇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一些耳熟能详的古诗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
那些被广泛运用的古诗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清明》古诗词鉴赏,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清明》古诗词鉴赏1《寒食》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清明即事》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
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
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
《清明》清明暮春里,怅望北山陲。
燧火开新焰,桐花发故枝。
沈冥惭岁物,欢宴阻朋知。
不及林间鸟,迁乔并羽仪。
1) 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
——杜甫《小寒食舟中作》2) 淡荡春光寒食天。
——李清照《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3)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吴惟信《苏堤清明即事》4) 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
——张先《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5) 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
——冯延巳《鹊踏枝清6)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清明》7) 明朝寒食了,又是一年春。
——顾太清《临江仙清明前一日种海棠》8)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杜牧《清明》9)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韩翃《寒食》10)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晏殊《破阵子春景》11)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孟浩然《清明即事》12) 百草千花寒食路,香车系在谁家树。
——冯延巳《鹊踏枝几日行云何处去》13) 谁把钿筝移玉柱?穿帘海燕惊飞去。
——冯延巳《鹊踏枝清明》14) 三千丈清愁鬓发,五十年春梦繁华。
——乔吉《折桂令客窗清明》15)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
——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16) 把酒看花想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
——韦应物《寒食寄京师诸弟》《清明》古诗词鉴赏2清明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注释1、断魂:形容凄迷哀伤的心情。
清明儿歌古诗
![清明儿歌古诗](https://img.taocdn.com/s3/m/1cbd155d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200f702.png)
清明儿歌古诗1、《清明》唐代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2、《清明》宋代黄庭坚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3、《清明即事》唐代孟浩然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
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
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
4、《旅次清明》明代苏平万家烟树散啼鸦,上国清明好物华。
沧海几回惊节序,东风随处见莺花。
山回凤阙云边出,柳带龙旗雨外斜。
欲醉芳尊消客况,鹃声落日在天涯。
5、《清明》宋代王禹偁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6、《鹊踏枝》五代冯延巳六曲阑干偎碧树,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
谁把钿筝移玉柱,穿帘海燕双飞去。
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
浓睡觉来莺乱语,惊残好梦无寻处。
7、《郊行即事》宋代程颢芳原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围。
兴逐乱红穿柳巷,困临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飞。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8、《清明日》唐代温庭筠清娥画扇中,春树郁金红。
出犯繁花露,归穿弱柳风。
马骄偏避幰,鸡骇乍开笼。
柘弹何人发,黄鹂隔故宫。
9、《苏堤清明即事》宋代吴惟信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10、《采桑子》宋代欧阳修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
争道谁家。
绿柳朱轮走钿车。
游人日暮相将去,醒醉喧哗。
路转堤斜。
直到城头总是花。
杜牧《清明》(带拼音、注释、译文)
![杜牧《清明》(带拼音、注释、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8c8f2259a0116c175e0e482c.png)
杜牧《清明》(带拼音、注释、译文)
《清q īng 明m íng
》
作zuò 者zhě:杜dù 牧mù
清qīng 明míng 时shí 节jié 雨yǔ
纷fēn 纷fēn , 路lù
上shang 行xíng 人rén 欲yù 断duàn 魂hún 。
借jiè
问wèn 酒jiǔ 家jiā 何hé 处chù 有yǒu ? 牧mù 童tóng 遥yáo 指zhǐ 杏xìng 花huā 村cūn。
作者介绍:
杜牧(803-约852),字牧之,号樊川居士,号称杜紫薇。
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晚唐杰出的诗人、散文家,后人称杜甫为“老杜”,称杜牧为“小杜”。
著有《樊川文集》,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擅长咏史抒怀。
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
注释:
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四月五日前后。
旧俗当天有扫墓、踏青、插柳等活动。
纷纷:形容多。
欲断魂:形容伤感极深,好像灵魂要与身体分开一样。
断魂:神情凄迷,烦闷不乐。
这两句是说,清明时候,阴雨连绵,飘飘洒洒下个不停;如此天气,如此节日,路上行人情绪低落,神魂散乱。
借问:请问。
杏花村:杏花深处的村庄。
译文:
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
借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遥指杏花山村。
清明古诗词十二首
![清明古诗词十二首](https://img.taocdn.com/s3/m/cb3acda4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623e574.png)
清明古诗词十二首
1、《清明》【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2、《清明》【唐】杜甫:著处繁花务是日,长沙千人万人出。
渡头翠柳艳明眉,争道朱蹄骄啮膝。
此都好游湘西寺,诸将亦自军中至。
3、《菩萨蛮·杏花零落清明雨》【宋】蔡伸:杏花零落清明雨,卷帘双燕来还去。
枕上玉芙蓉,暖香堆锦红。
4、《采桑子·风微帘幕清明近》【唐】冯延巳:风微帘幕清明近,花落春残。
尊酒留欢,添尽罗衣怯夜寒。
5、《清明》【宋】黄庭坚: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6、《清明即事》【唐】孟浩然: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
7、《清明二首》【唐】杜甫:朝来新火起新烟,湖色春光净客船。
绣羽衔花他自得,红颜骑竹我无缘。
8、《清明日对酒》【宋】高翥: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9、《郊行即事》【宋】程颢:芳原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围。
兴逐乱红穿柳巷,困临流水坐苔矶。
10、《长安清明》【元】王维:轻红遍写长安陌,芳草初生。
清明雨后,行人何处。
11、《清明日偶尔有感》【明】王世贞:宛宛东风扬酒旗,轻寒轻暖禁烟时。
千条杨柳长垂地,不晓人间有别离。
12、《清明日旅馆书怀》【清】安念祖:忽忽清明节,离家思悄然。
旅怀关此日,禊事忆前年。
杜牧《清明》的全诗翻译及赏析
![杜牧《清明》的全诗翻译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52d662b4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2d.png)
杜牧《清明》的全诗翻译及赏析清明,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杏花村,温暖春光洒满园。
杏花开放如火焰,绿柳新嫩映青翠。
杏花村,家家户户燃香火。
敬祭英魂念先人,寄托哀思抒离索。
杏花村,当年英雄已离去。
留下乡音如故在,缅怀往事又难语。
翻译及赏析:杜牧的《清明》是一首咏史之作,以舒缓、悲怆的音调抒发自己对逝去的英雄和离散的乡情的思念之情。
通过描绘春天的雨水、行人的无声行走以及寻找酒家的场景,展现了清明时节的深沉与凄美。
首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以七言诗的形式呈现,充满了忧伤之情。
这句诗状物的方式,通过雨水的纷纷而表达了诗人内心对往事的无限追忆。
在清明时节的雨水中,行人的步履显得延缓,仿佛他们心中承载着无尽的哀思。
接下来的两句“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展示了诗人心中关于过去的美好回忆。
诗人希望寻找一个可以停歇的地方,问牧童路上何处可以找到酒店,而牧童却指了他杏花盛开的杏花村。
这里的酒店有着诗人视若家园之地的含义,而杏花村则象征着春天的温暖和希望。
第三节“杏花村,温暖春光洒满园。
杏花开放如火焰,绿柳新嫩映青翠。
”通过对杏花村的描绘,诗人化身为游子,将温暖的春光洒满了花园。
清明时节的杏花盛开如火焰,绿柳新嫩的颜色与其形成鲜明的对比,映衬出整个春天的美丽。
第四节“杏花村,家家户户燃香火。
敬祭英魂念先人,寄托哀思抒离索。
”诗人描述了杏花村是一个重视祭祀的地方,每家每户都在燃香火悼念英勇的先人。
逝者的英魂在诗人心中得到充分的敬仰,他通过祭祀表达了对先人的怀念之情,并抒发了自己对离散乡情的无尽思念。
最后一节“杏花村,当年英雄已离去。
留下乡音如故在,缅怀往事又难语。
”诗人在最后表达出自己对逝去英雄的怀念之情。
他说道过去的英雄已经离去,只留下乡村的乡音仍在,而对于当年的往事,他却无法言语尽述。
这传递了诗人对过去岁月的眷恋和遗憾之情。
通过这首诗,《清明》展示了诗人对往事的留恋,对逝去的英雄的怀念以及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杜牧《清明》的全诗翻译及赏析
![杜牧《清明》的全诗翻译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8ed89b4c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ff.png)
杜牧《清明》的全诗翻译及赏析百感集于此悠扬,忆往昔繁华梦长。
流年似水无常态,万物皆空生离殇。
蒹葭苍苍色渐凋,殢雨斑斓花易销。
风云变幻依旧在,人事难料苦苦逃。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杏花村外青草碧,杏花村东流水滨,我问青草流水旁,有人信尺素书消。
春寒料峭酒旗斜,人随沙趣向谁家。
寻常时节蒙视频,路灵心事缠绵夜。
忆苦思甜又何选,笑谈风过星空趋。
属国何曾不陵夷,流亡亦曾忸怩。
岁月了了难执花,顺乎人心又岂稀。
傲江湖还剩下几场,哺纲路错婴儿哀。
飘零浩浩回顾远,怨红尘头不知耳。
恍然于此岂佳句,晏子闻之欢颜歧。
狼狈狗尾继续杖,奈愁何罪殚忧泣。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巫山神女迟。
回首也知不甚美,惹笑苍茫亦若是。
无奈秋尽春又至,人情世故无处栖。
在此去住还如斯,欲停试问归期未;心事牵绕无须更,杳冥无方瘴气围;回首还寻岁月远,细胞无力纵欲泣;飞逝弯弓海日茫,他日青霜重长弦;粉妆树国锦龙裔,谁让妆页分身么。
一片陵迟情犹未,数缕尘烟感叹息;河天碧浩心长诗,谁念得尽颓陵耻。
熙熙朝市夜绝知,有情离愁境许伊。
何以重来未有讳,故当归去附书医。
极目依稀愁不休,斜阳远近独田聚;蓬门已规深春水,风沙再拟空蒹葭。
人生几许真情在,长恨如潮难尽写。
又是清明欲过时,泪眼烟花各归去?以上即是对杜牧的《清明》这首诗的翻译及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逝去岁月的回忆和对生离死别的感叹。
诗中描绘了清明时节的凄凉景象,行人在雨中徘徊,寻觅寄宿之所。
诗人通过描述杏花村的青草碧和流水滨,展现了生活的喜悦与烦恼。
诗中既有对人世沧桑的感慨,又有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诗情雅丽,给人以思索。
杜牧以深刻的笔触表现了时光的流转和人事的无常。
他像一位哲人,凭借着敏锐的感觉和审视力,准确地捕捉到了生活中的落寞和无助。
在辗转流连的人生中,诗人犹如迷途的行人,渴望找到心灵的归宿。
他对岁月的执着和对离别的悲伤,都使这首诗具有深厚的人情味,给人以深深的触动。
《清明》这首诗的简单意思
![《清明》这首诗的简单意思](https://img.taocdn.com/s3/m/78bfc9da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cb.png)
《清明》这首诗的简单意思中国汉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不少诗人更是在清明节留下了不少诗词歌赋。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清明》这首诗的简单意思,欢迎大家阅览。
《清明》(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译文: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
借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遥指杏花山村。
注释:⑴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四月五日前后。
旧俗当天有扫墓、踏青、插柳等活动。
宫中以当天为秋千节,坤宁宫及各后宫都安置秋千,嫔妃做秋千之戏。
⑵纷纷:形容多。
⑶欲断魂:形容伤感极深,好像灵魂要与身体分开一样。
断魂:神情凄迷,烦闷不乐。
这两句是说,清明时候,阴雨连绵,飘飘洒洒下个不停;如此天气,如此节日,路上行人情绪低落,神魂散乱。
⑷借问:请问。
⑸杏花村:杏花深处的村庄。
今在安徽贵池秀山门外。
受此诗影响,后人多用“杏花村”作酒店名。
赏析:《清明》先交代情景、环境、气氛,是“起”;第二句是“承”,写出了人物,显示了人物的凄迷纷乱的'心境;第三句是一“转”,然而也就提出了如何摆脱这种心境的办法;而这就直接逼出了第四句,成为整篇的精彩所在—“合”。
全诗运用由低而高、逐步上升、高潮顶点放在最后的手法,余韵邈然,耐人寻味。
创作背景此诗最早见于宋人谢枋得编《千家诗》,杜牧的《樊川文集》(杜牧外甥延翰编,北宋人续编)、清人冯集梧《樊川诗集注》(版本依据为《樊川文集》)及《全唐诗》均未收录。
谢枋得为南宋人,然从《草堂诗余》前集卷上所载宋祁《锦缠道》词“问牧童遥指孤村,道杏花深处,那里人家有”数句可知,此诗在北宋已流传人口。
尤以首句“清明时节雨纷纷”一句流传最广,江南一带可谓家喻户晓。
此诗当作于唐武宗会昌六年(846),时杜牧为池州刺史。
关于杏花村到底在何处,历来也有很多不同的说法,或说在山西汾阳,或说在湖北黄州,或说在江苏南京(金陵),亦有以为诗人虚拟者。
清明古诗带拼音版杜牧的意思
![清明古诗带拼音版杜牧的意思](https://img.taocdn.com/s3/m/563d8b8a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4e92475.png)
清明古诗带拼音版杜牧的意思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一首著名诗作,通过对春雨连绵,路上行人心情忧郁的描写,表达了对时节变化的感慨和人生沧桑的思考。
下面是《清明》这首古诗的拼音版:
Qīngmíng shíjié yǔ fēnfēn, lù shàng xíngrén yù duàn hún. Jiè wèn jiǔ jiā hé chù yǒu, mùtóng yáozhǐ xìng huā cūn.
在这个古诗中,杜牧运用了清新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雨
季的清明节,透过自然景象传达了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时节变迁的思考。
诗中作者在雨中行走,心情沉重,愁绪难断,向牧童询问酒家的位置,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里既有对现实情境的描述,也透露出作者对人生和世事的感慨。
古诗《清明》利用简洁的文字描绘了一个意蕴深远的场景,通过对春雨连绵、行人忧愁的描绘展现了人生无常、时节更替的主题。
杜牧借由雨景和行人的形象,表达了对人生沉郁的思考和对时节变迁的感叹。
这首诗作在流传千年后依然能触动人心,展现了杜牧深邃的情感和对人生的独特洞察。
清明古诗带拼音版杜牧的意思是一个蕴含深意的古典诗歌
作品,通过诗人对自然景象和人情世事的描绘,传达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时光变迁的思考。
这首诗作不仅是文学艺术的珍品,更是一首发人深省的哲理之作。
清明节的童谣诗句
![清明节的童谣诗句](https://img.taocdn.com/s3/m/24b78a27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fa.png)
关于清明节的童谣诗句大全每天都有不同的诗句,以下是关于清明节的童谣诗句资料是由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学习吧!1.关于清明节的古诗儿歌清明诗句《清明》(唐)杜牧清明季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途中寒食》(唐)宋之问立刻逢寒食,途中属暮春。
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寒食》(唐)韩翃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5侯家。
《闾门即事》(唐)张继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清明》(宋)王禹俏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苏堤清明即事》(宋)吴惟信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整理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寒食上冢》(宋)杨万里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
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
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郊行即事》(宋)程颢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4周;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莫辞盏酒10分劝,只恐风花1片红;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明)高启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清江引清明日出游》(明)王磐问西楼禁烟何处好?绿野晴天道。
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探莺花总教春醉倒。
清明儿歌清明节,雨纷纷,家家忙着去上坟,祭先烈,祭亲人,从小就要懂孝顺。
清明节柳叶绿,桃花红,过了寒食是清明。
煮鸡蛋,卷单饼,荡完秋千放风筝。
郊外春光美如画,全家老少去春游。
清明谣(广西童谣)清明季节听啼鹃,儿女家家拜墓田,糯饭1盂鸡1只,竹篮挑上侍人肩。
清明谣春1春2春3头,春4开开猛热头,春鸟停停树上头,春牛??田横头。
割来春草喂春牛,新造房子楼外楼,爷爷阿伯出名头,圆头狮子管门头。
清明戴柳(浙江童谣)清明戴杨柳,下世有娘舅。
清明戴花,下世有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