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系统基本理论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管理的规范化程度:管理的规范化是管理组织、过程等的科学性与合理性的要求。
(4)组织的系统性:与组织的规模、管理的规范化程度一样,组织的系统性是管理信息系统应用中的又一重要环境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管理信息系统的成败。
(5)信息处理与人:在现代管理中,更重要的是非结构化决策,在信息处理过程中,必须充分吸收人的经验和智慧,把计算机与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人和计算机各自的长处。
优点:是“从下到上”的开发策略,更容易被用户接受;
缺点:缺乏对管理系统全面、系统的认识;不适用于开发大型的管理信息系统;每次反复都花费人力、物力,如果用户合作不好,盲目纠错,就会拖延开发过程。
(3)面向对象开发方法;(4)CASE;
第六章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分析
1、管理信息系统分析的任务是:在充分认识原信息系统的基础上,通过问题识别、可行性分析、详细调查、系统化分析,最后完成新系统的逻辑方案设计,设计方案不同于物理方案。
2、数据库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计算机系统、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人员。
3、数据库保护的内容:主要包括数据的安全性、完整性、并发控制和数据库恢复等内容。
数据的安全性是指保护数据库以防止不合法的使用所造成的数据泄露、更改和破坏。
数据的完整性是指数据的正确性、有效性与相容性。
并发控制是指当多个用户同时存取、修改数据库时,可能会发生互相干扰而得到错误的结果并使数据库的完整性遭到破坏,因此必须对多个用户的并发操作加以控制、协调。
4、详细调查的原则:遵循用户参与的原则。
5、详细调查的方法:召开调查会、访问、调查表、参加业务实践。
6、管理业务调查的内容:组织结构调查、管理功能调查、管理业务流程调查。
7、组织结构调查的含义:指的是一个组织的组成以及这些组织部分之间的隶属关系或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
8、用以描述管理业务流程的图包括:管理业务流程图、表格分配图。
9、信息系统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电子数据处理系统阶段。结构化式。服务于操作层。
(2)管理信息系统阶段。半结构化式。服务于中高层。
(3)决策支持系统阶段。服务于决策层。
(4)信息系统的发展阶段
10、信息系统和管理的关系(支持关系)
(1)信息系统对计划职能的支持(支持计划编制中的反复试算;支持对计划数据的快速、精确存取;支持计划的基础——预测;支持计划的优化);
13、决策过程模型的四个阶段:情报活动阶段、设计活动阶段、选择活动阶段、实施活动阶段。
14、决策的科学化发展:(1)用信息系统支持和辅助决策;
(2)定性决策向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决策的方向发展;
(3)单目标决策向多目标综合决策发展;
(4)战略决策向更远的未来决策发展。
15、决策问题的类型:结构化决策(决策问题相对简单、直接,其决策过程和决策方法有固定的规律可以遵循,能用明确的语言和模型加以描述,并可依据一定的通用模型和决策规则实现其决策过程自动化)
企业系统规划法(BSP)
(一)BSP法的作用:
(1)确定出未来信息系统的总体结构,明确系统的子系统组成和开发子系统的先后顺序。
(2)对数据进行统一规划、管理和控制,明确各子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关系,保证信息的一致性。
BSP法的优点:利用它能保证信息系统独立与企业的组织机构。
(二)BSP法的工作步骤
(1)准备工作;(2)调研;(3)定于业务过程;(4)业务过程重组;(5)定义数据类;(6)定义信息系统总体结构(主要工作数划分子系统,具体实现可利用U/C矩阵);(7)确定总体结构中的优先顺序;(8)完成BSP研究报告,提出建议书和开发计划。
ERP——企业资源计划: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它以财务为核心,信息流、资金流、物流,三流并行。
第三章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
1、数据库的含义:是以一定的组织方式存储在一起的相关数据的集合。它能以最佳的方式,最少的数据冗余为多种应用服务、程序与数据具有较高的独立性。
信息是经过加工以后、对客观世界产生影响的数据。
3、信心的性质:事实性、时效性、不完全性、等级性、变换性、价值性。
4、信息量的大小如何衡量呢?
信息量的大小取决于信息内容消除人们认识的不确定程度,消除的不确定程度大,则发出的信息量就大,消除的不确定程度小,则发出的信息量就小。
5、系统的概念:系统是由处于一定的环境中相互作用的若干组成部分而成并为达到整体目的而存在的集合。系统按其组成可分为自然系统、人造系统和复合系统三大类。
(2)信息系统不仅是一个能向管理者提供帮助的基于计算机的人机系统,而且也是一个社会技术系统。(这个是人们在不断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
(3)管理信息系统通过对整个供应链上组织内和多个组织间的信息流管理,实现业务的整体优化,提高企业运行控制和外部交易过程的效率。(这个是近年来互联网基础的发展和电子商务深入应用的结果)
前者解决“做什么”的问题,是系统分析的任务;后者解决“怎样做”的问题,是系统设计的任务。
2、可行性分析的内容:管理上的可行性、技术上的可行性、经济上的可行性。
3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详细调查的目的
详细调查的对象是现行系统,目的在于完整地掌握现行系统的状况,发现问题和薄弱环节,收集资料,为下一步的系统化分析和提出新系统的逻辑设计做好准备。
(2)通过制定规划,找出存在的问题,正确的识别出为实现企业目标MIS必须完成的任务,促进信息系统应用,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3)指导MIS开发,用规划作为将来考核系统开发工作的标准。
3、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内容:
(1)MIS的目标、约束及总体结构。(2)单位(企业、部门)的现状。
(3)业务流程的现状。(4)对影响规划的信息技术发展的预测。
(2)信息系统对组织职能和领导职能的支持(扁平化管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3)信息系统对控制职能的支持(加强对行为、人员素质、质量和其他的控制)。
11、决策:是人们为达到一定目的而进行的有意识、有选择的活动。
12、决策过程:是在一定的人力、设备、材料、技术、资金和时间因素的制约下,人们为了实现特定目标,可从多种可供选择的策略中作出决断,以求得最优或较好效果的过程。
(4)管理信息系统(MIS)在组织张的地位:从附属于别的部门发展为独立的部门。
(5)领导模式:一开始技术领导是主要的,随着用户和上层管理人员越来越了解MIS,上层管理部门开始与MIS部门一起决定发展战略。
(6)用户意识:从作业管理级的用户发展到中、上层管理级。
7、制定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常用方法:
管理信息系统考试重点
第一章信息系统和管理
1、信息的概念:信息是关于客观事实的可通信的知识。
首先,信息是客观世界各种事物的特征的反映;其次,信息是可以通信的;最后,信息形成知识。总之,信息是关于客观事实的可通信的知识。
2、信息的概念不同与数据:数据是记录客观事物的、可鉴别的符号,这些符号不仅包括数字,还包括字符、文字、图形等,数据经过处理仍然是数据。
5、MRP、MRPII、ERP的联系与区别:
MRP——物料需求计划:是以物料计划人员或存货管理人员为核心的物料需求计划体系,它的涵盖范围仅仅为物料管理这一块。主要用于非独立性需求(相关性需求)性质的库存控制。MRPⅡ——制造资源计划:将公司高层管理与中层管理结合在一起,以制造资源计划为活动核心,促使企业管理循环的动作,达到最有效的企业经营。其涵盖范围包含了企业的整个生产经营体系,包括经营目标、销售策划、财务策划、生产策划、物料需求计划、采购管理、现场管理、运输管理、绩效评价等等各个方面。
关键成功因素法(CSF)
主要步骤:(1)了解企业或MIS的战略目标;(2)识别所有的成功因素;
(3)确定关键成功因素;(4)明确各关键成功因素的性能指标和评估标准。
8、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策略:(1)“自下而上”的开发策略;(2)“自上而下”的开发策略。
(3)综合开发策略(规划用的是自上而下,实践用的是自下而上)
非结构化决策(指那些决策过程复杂,其决策过程和决策方法没有固定的规律可以遵循,没有固定的决策规则和通用模型可依,决策者的主观行为对各决断的决策效果有相当影响)半结构化决策(基于结构化和非结构化决策之间的一种决策方法)。
第二章管理信息系统概论
1、管理信息系统最具代表性的定义:
(1)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由人、计算机等组成的能进行管理信息收集、传递、储存、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
数据库恢复是指当计算机软、硬件或网络通信线路发生故障而破坏了数据或对数据库的操作失败使数据出现错误或丢失时,系统应能进行应急处理,把数据库恢复到正常状态。
4、计算机网络的概念:是通信介质把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计算机和其他网络设备连接起来,实现信息互通和资源共享的系统。
5、网络拓扑结构:是指网络的链路和节点在地理上所形成的几何构型。
9、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方法:
(1)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
优点:更强调开发人员与用户的紧密结合,而且在开发策略上强调“从上到下”,注重开发过程的整体性和全局性;适合于大型信息系统的开发。
缺点:开发过程复杂繁琐,周期长,系统难以适应环境的变化。
(2)原型法(含义:运用原型法开发信息系统时,开发人员首先要对用户提出的问题进行总结,然后开发一个原型系统并运行之。开发人员和用户一起针对原型系统的运行情况反复对他进行修改,直到用户对系统完全满意为止。)
9、数据流程调查过程中需收集的资料包括:
(1)收集原系统全部输入单据、输出报表和数据存储介质的典型格式;
(2)弄清各环节上的处理方法和计算方法;
(3)在上述各种单据、报表、账本的典型样品上或用附件注明制作单位、报送单位、存放地点、发生频度、发生的高峰时间及发生量等;
(4)在上述各种单据、报表、账册的典型样品上注明各项数据的类型、长度、取值范围。
根据通信信道的类型,计算机网络具有以下几种结构:点—点信道网络、共享信道网络。
第五章管理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和开发方法
1、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是一个组织的战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MIS长远发展的规划。这项工作的好坏往往是管理信息系统成败的关键。
2、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作用:
(1)合理分配和利用信息资源(信息、信息技术和信息生产者),以节省信息系统的投资。
(2)管理控制(战术管理):包括资源的获得与组织,人员的招聘与训练,资金的监控等;(3)运行控制:有效地利用现有设备和资源,在预算限制内活动;
(4)业务处理:涉及企业的每一项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
4、不同管理层次的信息特性
信息特性
来源
范围
概括性
时间性
流通性
精确性要求
使用频率运行控制
系统内部
确定
详细
历史
(5)近期计划。
4、MIS战略规划的组织:规划领导小组、人员培训、规定进度。
5、信息系统发展的阶段论:初装、蔓延、控制、集成、数据管理、成熟。
6、信息系统发展过程中的增长要素:
(1)计算机硬软资源:从早期的磁带向最新的分布式计算机发展。
(2)应用方式:从批处理方式到联机方式。
(3)计划控制:从短期的、随机的计划到长期的、战略的计划。
6、系统的特征:整体性、目的性、相关性、环境适应性。
7、信息系统是一个人造系统,它由人、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组成,目的是及时,正确地收集、加工、存储、传递和提供信息,实现组织中能够各项活动的管理、调节和控制。
8、信息系统的类型
按照处理的对象分,作业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
作业信息系统又分为业务处理系统、过程控制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
2、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
(1)它是一个为管理决策五福的信息系统。
(2)它是一个对组织乃至整个供需链进行全面管理的综合系统。
(3)它是一个人机结合的系统。
(4)它是一个需要与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手段相结合的信息系统。
(5)它是多学科交叉形成的边缘学科。
3、管理任务的层次:(1)战略管理:确定企业的目标、政策和总方针;企业的组织层次;决定企业的任务;
经常变化
高
高管理控制
内部
有一定确定性
较概括
综合
定期变化
较高
较高战略管理
外部
很宽
概括
未来
相对稳定
低
低
5、管理信息系统与环境
(1)生产过程的特征:不同的企业有着不同的生产特征和千差万别的内、外部环境;受工业企业的产品性质不同、品种繁多、结构复杂程度和产量不一的影响。
(2)组织规模:小组织在管理信息系统应用上遇到的第一个问题是系统资源方面的限制;第二个问题是在系统开发重要承受更大的风险。
(4)组织的系统性:与组织的规模、管理的规范化程度一样,组织的系统性是管理信息系统应用中的又一重要环境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管理信息系统的成败。
(5)信息处理与人:在现代管理中,更重要的是非结构化决策,在信息处理过程中,必须充分吸收人的经验和智慧,把计算机与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人和计算机各自的长处。
优点:是“从下到上”的开发策略,更容易被用户接受;
缺点:缺乏对管理系统全面、系统的认识;不适用于开发大型的管理信息系统;每次反复都花费人力、物力,如果用户合作不好,盲目纠错,就会拖延开发过程。
(3)面向对象开发方法;(4)CASE;
第六章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分析
1、管理信息系统分析的任务是:在充分认识原信息系统的基础上,通过问题识别、可行性分析、详细调查、系统化分析,最后完成新系统的逻辑方案设计,设计方案不同于物理方案。
2、数据库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计算机系统、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人员。
3、数据库保护的内容:主要包括数据的安全性、完整性、并发控制和数据库恢复等内容。
数据的安全性是指保护数据库以防止不合法的使用所造成的数据泄露、更改和破坏。
数据的完整性是指数据的正确性、有效性与相容性。
并发控制是指当多个用户同时存取、修改数据库时,可能会发生互相干扰而得到错误的结果并使数据库的完整性遭到破坏,因此必须对多个用户的并发操作加以控制、协调。
4、详细调查的原则:遵循用户参与的原则。
5、详细调查的方法:召开调查会、访问、调查表、参加业务实践。
6、管理业务调查的内容:组织结构调查、管理功能调查、管理业务流程调查。
7、组织结构调查的含义:指的是一个组织的组成以及这些组织部分之间的隶属关系或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
8、用以描述管理业务流程的图包括:管理业务流程图、表格分配图。
9、信息系统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电子数据处理系统阶段。结构化式。服务于操作层。
(2)管理信息系统阶段。半结构化式。服务于中高层。
(3)决策支持系统阶段。服务于决策层。
(4)信息系统的发展阶段
10、信息系统和管理的关系(支持关系)
(1)信息系统对计划职能的支持(支持计划编制中的反复试算;支持对计划数据的快速、精确存取;支持计划的基础——预测;支持计划的优化);
13、决策过程模型的四个阶段:情报活动阶段、设计活动阶段、选择活动阶段、实施活动阶段。
14、决策的科学化发展:(1)用信息系统支持和辅助决策;
(2)定性决策向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决策的方向发展;
(3)单目标决策向多目标综合决策发展;
(4)战略决策向更远的未来决策发展。
15、决策问题的类型:结构化决策(决策问题相对简单、直接,其决策过程和决策方法有固定的规律可以遵循,能用明确的语言和模型加以描述,并可依据一定的通用模型和决策规则实现其决策过程自动化)
企业系统规划法(BSP)
(一)BSP法的作用:
(1)确定出未来信息系统的总体结构,明确系统的子系统组成和开发子系统的先后顺序。
(2)对数据进行统一规划、管理和控制,明确各子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关系,保证信息的一致性。
BSP法的优点:利用它能保证信息系统独立与企业的组织机构。
(二)BSP法的工作步骤
(1)准备工作;(2)调研;(3)定于业务过程;(4)业务过程重组;(5)定义数据类;(6)定义信息系统总体结构(主要工作数划分子系统,具体实现可利用U/C矩阵);(7)确定总体结构中的优先顺序;(8)完成BSP研究报告,提出建议书和开发计划。
ERP——企业资源计划: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它以财务为核心,信息流、资金流、物流,三流并行。
第三章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
1、数据库的含义:是以一定的组织方式存储在一起的相关数据的集合。它能以最佳的方式,最少的数据冗余为多种应用服务、程序与数据具有较高的独立性。
信息是经过加工以后、对客观世界产生影响的数据。
3、信心的性质:事实性、时效性、不完全性、等级性、变换性、价值性。
4、信息量的大小如何衡量呢?
信息量的大小取决于信息内容消除人们认识的不确定程度,消除的不确定程度大,则发出的信息量就大,消除的不确定程度小,则发出的信息量就小。
5、系统的概念:系统是由处于一定的环境中相互作用的若干组成部分而成并为达到整体目的而存在的集合。系统按其组成可分为自然系统、人造系统和复合系统三大类。
(2)信息系统不仅是一个能向管理者提供帮助的基于计算机的人机系统,而且也是一个社会技术系统。(这个是人们在不断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
(3)管理信息系统通过对整个供应链上组织内和多个组织间的信息流管理,实现业务的整体优化,提高企业运行控制和外部交易过程的效率。(这个是近年来互联网基础的发展和电子商务深入应用的结果)
前者解决“做什么”的问题,是系统分析的任务;后者解决“怎样做”的问题,是系统设计的任务。
2、可行性分析的内容:管理上的可行性、技术上的可行性、经济上的可行性。
3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详细调查的目的
详细调查的对象是现行系统,目的在于完整地掌握现行系统的状况,发现问题和薄弱环节,收集资料,为下一步的系统化分析和提出新系统的逻辑设计做好准备。
(2)通过制定规划,找出存在的问题,正确的识别出为实现企业目标MIS必须完成的任务,促进信息系统应用,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3)指导MIS开发,用规划作为将来考核系统开发工作的标准。
3、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内容:
(1)MIS的目标、约束及总体结构。(2)单位(企业、部门)的现状。
(3)业务流程的现状。(4)对影响规划的信息技术发展的预测。
(2)信息系统对组织职能和领导职能的支持(扁平化管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3)信息系统对控制职能的支持(加强对行为、人员素质、质量和其他的控制)。
11、决策:是人们为达到一定目的而进行的有意识、有选择的活动。
12、决策过程:是在一定的人力、设备、材料、技术、资金和时间因素的制约下,人们为了实现特定目标,可从多种可供选择的策略中作出决断,以求得最优或较好效果的过程。
(4)管理信息系统(MIS)在组织张的地位:从附属于别的部门发展为独立的部门。
(5)领导模式:一开始技术领导是主要的,随着用户和上层管理人员越来越了解MIS,上层管理部门开始与MIS部门一起决定发展战略。
(6)用户意识:从作业管理级的用户发展到中、上层管理级。
7、制定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常用方法:
管理信息系统考试重点
第一章信息系统和管理
1、信息的概念:信息是关于客观事实的可通信的知识。
首先,信息是客观世界各种事物的特征的反映;其次,信息是可以通信的;最后,信息形成知识。总之,信息是关于客观事实的可通信的知识。
2、信息的概念不同与数据:数据是记录客观事物的、可鉴别的符号,这些符号不仅包括数字,还包括字符、文字、图形等,数据经过处理仍然是数据。
5、MRP、MRPII、ERP的联系与区别:
MRP——物料需求计划:是以物料计划人员或存货管理人员为核心的物料需求计划体系,它的涵盖范围仅仅为物料管理这一块。主要用于非独立性需求(相关性需求)性质的库存控制。MRPⅡ——制造资源计划:将公司高层管理与中层管理结合在一起,以制造资源计划为活动核心,促使企业管理循环的动作,达到最有效的企业经营。其涵盖范围包含了企业的整个生产经营体系,包括经营目标、销售策划、财务策划、生产策划、物料需求计划、采购管理、现场管理、运输管理、绩效评价等等各个方面。
关键成功因素法(CSF)
主要步骤:(1)了解企业或MIS的战略目标;(2)识别所有的成功因素;
(3)确定关键成功因素;(4)明确各关键成功因素的性能指标和评估标准。
8、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策略:(1)“自下而上”的开发策略;(2)“自上而下”的开发策略。
(3)综合开发策略(规划用的是自上而下,实践用的是自下而上)
非结构化决策(指那些决策过程复杂,其决策过程和决策方法没有固定的规律可以遵循,没有固定的决策规则和通用模型可依,决策者的主观行为对各决断的决策效果有相当影响)半结构化决策(基于结构化和非结构化决策之间的一种决策方法)。
第二章管理信息系统概论
1、管理信息系统最具代表性的定义:
(1)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由人、计算机等组成的能进行管理信息收集、传递、储存、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
数据库恢复是指当计算机软、硬件或网络通信线路发生故障而破坏了数据或对数据库的操作失败使数据出现错误或丢失时,系统应能进行应急处理,把数据库恢复到正常状态。
4、计算机网络的概念:是通信介质把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计算机和其他网络设备连接起来,实现信息互通和资源共享的系统。
5、网络拓扑结构:是指网络的链路和节点在地理上所形成的几何构型。
9、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方法:
(1)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
优点:更强调开发人员与用户的紧密结合,而且在开发策略上强调“从上到下”,注重开发过程的整体性和全局性;适合于大型信息系统的开发。
缺点:开发过程复杂繁琐,周期长,系统难以适应环境的变化。
(2)原型法(含义:运用原型法开发信息系统时,开发人员首先要对用户提出的问题进行总结,然后开发一个原型系统并运行之。开发人员和用户一起针对原型系统的运行情况反复对他进行修改,直到用户对系统完全满意为止。)
9、数据流程调查过程中需收集的资料包括:
(1)收集原系统全部输入单据、输出报表和数据存储介质的典型格式;
(2)弄清各环节上的处理方法和计算方法;
(3)在上述各种单据、报表、账本的典型样品上或用附件注明制作单位、报送单位、存放地点、发生频度、发生的高峰时间及发生量等;
(4)在上述各种单据、报表、账册的典型样品上注明各项数据的类型、长度、取值范围。
根据通信信道的类型,计算机网络具有以下几种结构:点—点信道网络、共享信道网络。
第五章管理信息系统的战略规划和开发方法
1、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是一个组织的战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MIS长远发展的规划。这项工作的好坏往往是管理信息系统成败的关键。
2、管理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作用:
(1)合理分配和利用信息资源(信息、信息技术和信息生产者),以节省信息系统的投资。
(2)管理控制(战术管理):包括资源的获得与组织,人员的招聘与训练,资金的监控等;(3)运行控制:有效地利用现有设备和资源,在预算限制内活动;
(4)业务处理:涉及企业的每一项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
4、不同管理层次的信息特性
信息特性
来源
范围
概括性
时间性
流通性
精确性要求
使用频率运行控制
系统内部
确定
详细
历史
(5)近期计划。
4、MIS战略规划的组织:规划领导小组、人员培训、规定进度。
5、信息系统发展的阶段论:初装、蔓延、控制、集成、数据管理、成熟。
6、信息系统发展过程中的增长要素:
(1)计算机硬软资源:从早期的磁带向最新的分布式计算机发展。
(2)应用方式:从批处理方式到联机方式。
(3)计划控制:从短期的、随机的计划到长期的、战略的计划。
6、系统的特征:整体性、目的性、相关性、环境适应性。
7、信息系统是一个人造系统,它由人、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组成,目的是及时,正确地收集、加工、存储、传递和提供信息,实现组织中能够各项活动的管理、调节和控制。
8、信息系统的类型
按照处理的对象分,作业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
作业信息系统又分为业务处理系统、过程控制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
2、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
(1)它是一个为管理决策五福的信息系统。
(2)它是一个对组织乃至整个供需链进行全面管理的综合系统。
(3)它是一个人机结合的系统。
(4)它是一个需要与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手段相结合的信息系统。
(5)它是多学科交叉形成的边缘学科。
3、管理任务的层次:(1)战略管理:确定企业的目标、政策和总方针;企业的组织层次;决定企业的任务;
经常变化
高
高管理控制
内部
有一定确定性
较概括
综合
定期变化
较高
较高战略管理
外部
很宽
概括
未来
相对稳定
低
低
5、管理信息系统与环境
(1)生产过程的特征:不同的企业有着不同的生产特征和千差万别的内、外部环境;受工业企业的产品性质不同、品种繁多、结构复杂程度和产量不一的影响。
(2)组织规模:小组织在管理信息系统应用上遇到的第一个问题是系统资源方面的限制;第二个问题是在系统开发重要承受更大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