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中国老师遇上英国学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中国老师遇上英国学生

当地时间4日晚上9点,由英国广播公司(BBC)筹拍的中国老师“支教”英国学生的纪录片正式在BBC2台播出。为了试验一下英国学生能否适应中国式教学方法,以及中西式教学究竟哪个更有成效,BBC邀请五名中国老师前往英国汉普郡的一所普通中学教学。同班里的学生们朝夕相处,并将发生在这里的课堂内外的点点滴滴都记录下来。

“纪律”的威严

早上7时到校、每周一次升旗、身着统一校服、轮流打扫教室、上课安静记笔记……这一切在中国稀松平常,但在英国学生眼中却是从未有过的考验。

这个“中式实验班”设立在英国汉普郡博航特中学,5位经过层层选拔的中国老师接管了由50名青少年组成的班级,分别教授他们中文、数学、自然科学、化学等课程。同年级的其他学生则继续由英国老师教导,4周以后进行数学和自然科学的测验,实验项目希望对东西方教学方法及其成效作一比较。英国广播公司全程记录并录制成纪录片。

“这完全不是我想象的那样。”15岁的九年级生罗西表示,自己原本认为“实验课堂”只是比平常多些作业、少些嬉闹,但真正要做的却是安静听讲、记笔记。“我感到自己对课程没有发言权,只需要听老师讲课就行。只要像个机器人一样就行了。”在纪录片的镜头里,一位老师对着学生大喊道,“听我说”、“别讲话”。

另外,罗西认为,在中国老师的课堂上,她时刻感受到与其他同学在竞争。“只有测试中的分数是最重要的。”当然,罗西非常喜欢扇子舞和中餐,“这让我们从勾股定理和英语语法中松口气。”

“散漫”的学习

而在中国老师眼中,英国学生的表现可谓非常糟糕。

来自南京外国语学校的李爱云老师表示,当把作业发给学生时,她期待学生们都聚精会神地做题。但没想到,当她走进教室时却发现有些学生在聊天,有人在吃东西,还有女生在化妆。“我不得不强忍怒火才不至于抓狂。”李老师说,只有一半的学生比较听指挥,而另一半天晓得他们在做什么。

来自西安的杨老师负责教自然科学,她直言,在中国,课堂上并不需要管理学生的技巧,因为每个人都很守纪律,但在这里教书则非常具有挑战性。一名女生哭着离开了杨老师的课堂,让她错愕的是,学生只是因为听说某乐队的歌手离队了。作为班主任和数学老师,来自杭州的邹海连也遇到了难题。他第一次介绍勾股定理时,希望想让学生自己发现、证明并应用该定理,但很多学生却认为没有必要证明,知道如何运用就足够了。

据英国媒体报道,中国老师认为英国学生普遍缺少学习动力,而其根源在于政府的福利制度。《每日邮报》引述一位中国老师的话说,英国学生即使不工作,也能拿到福利,所以不用为自己的未来担心。“如果政府削减福利,迫使人们去工作,那时候他们的看法就会有所改变。”

但实验学校校长斯特劳格尔对中国式教学并不“感冒”,并用“非常枯燥”来形容。斯特劳格尔认为,中国式教学与英国文化和价值观产生了冲突,“我的学生们习惯上课问问题,他们期望自己的想法得到尊重。”他也为自己的学生们辩护,称其纪律并不像中国老师形容得那么散漫。

你说你有理,我说我有理。其实,在这场争论的背后,归根结底还是两个国家教学方式存在的巨大差异。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杨东平先生就认为,不同的教育方式背后其实是不同的文化背景,要想完全照搬是不切实际的:“中国是面向大多数人进行严格训练的教学方法,国外是比较轻松、自然的,基于学生兴趣的学习和教学方式。

教育本质上是一种文化,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文化传统,包括对教育本身的认识,包括教学方法,教学的理解,这些差别都是非常大的,从这个角度讲,在某一个地方很成功的教育模式想要简单的移植到另一个地方是很困难的。面对这种艰难的现实,对中英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模式来说,要想得到对方的互相认可与肯定,仍然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庞大工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