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利尿剂治疗
利尿剂治疗高血压的可行性分析
![利尿剂治疗高血压的可行性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6df5209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a3.png)
利尿剂治疗高血压的可行性分析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疾病,它对人体健康造成了不良影响。
如果不及时治疗,高血压会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等严重问题。
利尿剂是高血压治疗中最常用的药物之一,它通过促进尿液排泄来降低血液中的盐分和液体。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利尿剂治疗高血压的可行性。
一、利尿剂如何治疗高血压利尿剂是一类通过促使肾脏排泄水分和钠离子而使尿量增加的药物。
当血液中的体液过多时,容易导致血压升高。
利尿剂可以促进盐分和水分从身体中排泄,这样就可以减少血液中的体液,从而降低血压。
利尿剂还可以通过抑制肾脏对钠的重吸收和增加钠的排泄来降低血压。
由于钠是调节血压的重要元素,钠的排泄是使血压下降的一个重要途径。
二、利尿剂对高血压的疗效利尿剂是高血压治疗的常用药物,它们可以有效地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
这些药物通常作为单独的治疗,但也可以与其他类别的药物一起使用。
使用利尿剂的优点是它们是便宜且可靠的药物。
它们可以降低心血管事件、死亡率和住院率。
此外,利尿剂是一种治疗高血压的快速方法。
如果患者的高血压比较严重,利尿剂可以在几小时内降低血压。
三、利尿剂的副作用尽管利尿剂在治疗高血压方面有很大的用途,但它们也有一些不良的副作用。
它们可以降低血容量,并导致低血压。
因此,如果在使用利尿剂时,没有控制好用药剂量,可能会导致出现多个症状,如头痛、头晕、口渴、疲劳、虚弱等。
由于利尿剂导致排尿增多,可能会导致电解质和水分的失衡。
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包括低钠、低钾、低氯血症以及血液中的酸碱失衡。
在一些情况下,这些不良反应可能会对患者的健康造成危险。
四、利尿剂的适应症利尿剂可以用来治疗许多与水或盐分失衡有关的问题。
除治疗高血压外,利尿剂还可以用于治疗:(1)肝硬化引起的腹水;(2)急性肾功能衰竭;(3)充血性心力衰竭;(4)肾性高血压;(5)药物中毒。
同样,利尿剂也可以用于心、肾等机能不佳的患者,以减轻相应的症状。
总之,利尿剂作为治疗高血压的一种有效药物,其剂量和用法应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执行。
利尿剂作用
![利尿剂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40753494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b6.png)
利尿剂作用利尿剂是指能够促使尿量增加的药物。
它可以通过增加尿液在肾脏中的形成和排泄,从而达到排除体内多余液体、排除体内废物、调节体内水盐平衡等效果。
利尿剂起作用的主要机制有以下几种:1. 抑制肾小管对尿液再吸收的作用:利尿剂可通过作用于肾小管,阻止尿液中水分和电解质的再吸收,从而增加尿量。
主要的抗利尿药物有噻嗪类利尿剂和襻利尿酮等。
2. 促进肾小球滤过率的提高:利尿剂可以通过提高肾小球滤过率来增加尿液的形成,主要的药物有噻嗪类利尿剂和苏芙利特等。
3. 调节醛固酮的分泌:醛固酮是一种能够增加尿液再吸收的激素,利尿剂可通过抑制醛固酮合成或阻断其受体结合来减少醛固酮的作用,从而增加尿量。
主要的抗利尿药物有襻利尿酮和丙蝶呤等。
4. 扩张血管:利尿剂可以通过扩张血管的作用,增加肾血流量,从而增加尿液排出。
主要的利尿剂有袢利尿剂和某些血管扩张剂等。
利尿剂在临床上的应用非常广泛,适用于治疗各种引起水潴留的疾病,如高血压、心力衰竭、肾功能不全、肝硬化等。
利尿剂通过增加尿液排出,可以减少体内液体潴留,缓解相应的症状,降低血压,减轻肾脏和心脏的负担等。
然而,利尿剂也有一些副作用和注意事项需要注意。
在使用利尿剂时,应根据具体的疾病和病情来选择剂型和剂量,必要时需要监测电解质的平衡情况。
因为利尿剂会增加尿液中的钠、钾、镁等电解质的排出,如果不能及时补充,有可能导致电解质紊乱和代谢异常。
另外,利尿剂还会增加尿频、尿急和脱水的风险,特别是对于老年人和肾功能受损的患者,应特别谨慎使用。
总之,利尿剂通过增加尿液排出来实现其作用,对于水潴留相关的疾病有明显的疗效。
在使用利尿剂时,应根据具体疾病和病情来选择适当的剂型和剂量,并密切注意电解质平衡和监测尿液情况,以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利尿剂临床应用
![利尿剂临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39b33f07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e1.png)
引言概述利尿剂作为一类常用的药物,在临床上有着广泛而重要的应用。
它们通过调节肾脏的水和电解负荷来促进尿液的生成、减少体液潴留,对许多疾病的治疗和预防起到关键作用。
本文将探讨利尿剂在临床应用中的一些特殊情况和注意事项,以帮助医务人员更好地应用利尿剂进行治疗。
正文内容一. 利尿剂的特殊应用1. 充血性心力衰竭:利尿剂作为心力衰竭的基本治疗药物,可以通过排除多余的体液减轻心脏负荷,缓解症状。
应用利尿剂需要注意的是选择适当的类型和剂量,以避免出现低血钾和低血压等不良反应。
2. 肾病综合征:在肾病综合征患者中,利尿剂可以减轻肾脏的负担,促进水和电解质的排泄,从而减少尿蛋白的丢失。
选择利尿剂时应注意避免使用对肾脏有损害的药物,如袢利尿剂。
3. 肾移植:利尿剂在肾移植后的抗排异反应治疗中起到重要作用,可以减少移植肾的水肿和尿液潴留,并降低排尿时的不适感。
应用利尿剂时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调整。
4. 肥胖:利尿剂在肥胖治疗中的应用主要通过排除体液减轻体重,但该效果多是暂时的,不可长期依赖。
使用利尿剂治疗肥胖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电解质平衡和肾功能。
5. 妊娠性水肿:妊娠期水肿是较为常见的情况,利尿剂在其治疗中有着一定的应用。
但妊娠期患者对利尿剂的耐受性较差,且长期使用可能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因此需慎重应用。
二. 利尿剂应用的注意事项1. 肾功能监测:使用利尿剂时应注意定期监测患者的肾功能,如血清肌酐和尿液常规等,以评估药物对肾脏的影响。
2. 电解质平衡:利尿剂可导致电解质紊乱,尤其是低血钾和低血镁。
因此,在应用利尿剂的同时,需密切监测患者的电解质水平,并及时纠正异常。
3. 药物相互作用:利尿剂与其他药物之间可能存在相互作用,影响药物的疗效或增加药物的毒性。
在应用利尿剂前需仔细检查患者的用药情况,避免潜在的药物相互作用。
4. 剂量个体化:利尿剂的剂量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调整,如疾病的严重程度、肝肾功能、年龄等。
利尿剂的功能主治是
![利尿剂的功能主治是](https://img.taocdn.com/s3/m/f8aeb401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3942370.png)
利尿剂的功能主治是1. 什么是利尿剂利尿剂是一类药物,可促进尿液的形成和排出,从而增加尿液排泄量,减少体内水分和盐分的滞留。
利尿剂主要通过影响肾脏对尿液的重吸收和分泌进而产生利尿作用。
2. 利尿剂的分类利尿剂可分为以下几类: - 噻嗪类利尿剂:如氢氯噻嗪,通过抑制肾小管对钠离子的重吸收,增加尿液中钠的排泄,达到利尿作用。
- 袢利尿剂:如呋塞米,通过阻断肾小管上升段对钠、氯和水的重吸收,增加尿液排泄。
- 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如螺内酯,通过抑制醛固酮对肾小管的作用,减少钠的重吸收,增加尿液排泄。
-碳酸酐酶抑制剂:如乙酰唑胺,通过抑制碳酸酐酶在肾脏的作用,降低氢离子生成,增加尿液排泄。
- 噻唑烷二酮类利尿剂:如托拉塞米,通过阻断钠、氯和水在肾小管的重吸收,促进利尿。
3. 利尿剂的功能主治•利尿作用:利尿剂能够增加尿液的排泄量,有助于清除体内多余的水分和盐分。
这对于患有水肿、高血压等疾病的患者特别重要。
•治疗高血压:利尿剂对于高血压患者十分有效,通过增加尿液排泄,减少体内的血容量,降低血压。
•治疗水肿:利尿剂能够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减轻水肿症状。
水肿常见于肾脏疾病、心衰等疾病,利尿剂可以显著改善水肿症状。
•辅助治疗心力衰竭:心力衰竭导致体内的水分滞留,利尿剂可以增加尿液排泄,减轻水肿症状,帮助改善心功能。
•治疗肾功能不全:利尿剂可以增加尿液排泄,有助于清除体内的废物和毒素,减轻肾脏的负担,对于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具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4. 用药注意事项•剂量和用法:使用利尿剂时应按照医生或药品说明书的指示使用,不可随意更改剂量和用法。
•监测体重:使用利尿剂后应注意监测体重的变化,及时发现水分排出过多或者过少的情况。
•血钾监测:某些利尿剂可能会导致血钾降低,特别是袢利尿剂,因此需要定期监测血钾水平。
•饮水注意:使用利尿剂时应注意适量饮水,避免脱水引起其他问题。
•注意副作用:一些利尿剂可能会引起头痛、口渴、低血压等不良反应,如出现不适应立即就医。
利尿剂作用原理
![利尿剂作用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4e83783e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b1.png)
利尿剂作用原理利尿剂是一类药物,其主要作用是促进尿液形成和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和电解质。
利尿剂通过不同的机制来实现这一作用,包括增加尿液的生成、增加尿液中水分和电解质的排出,以及降低体液的渗透压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利尿剂的作用原理。
利尿剂主要通过增加肾脏的滤过、重吸收或排泄来增加尿液的形成。
肾脏是体内的主要排泄器官,其主要功能是调节体内水分和电解质的平衡。
肾脏由肾小球和肾小管组成,肾小球是尿液形成的起点,肾小管则完成尿液的后续处理。
利尿剂通过不同途径作用于肾小球和肾小管,从而影响尿液的生成和排泄。
第一类利尿剂是袢利尿剂,其主要作用机制是抑制肾小管中Na+/K+/2Cl-共转运体。
这种转运体位于肾小管上升段,通过对Cl-的重吸收调节尿液中的电解质含量。
袢利尿剂通过抑制Na+/K+/2Cl-共转运体的活性,减少电解质的重吸收,从而增加尿液中的钠、氯和其他电解质的排出。
此外,袢利尿剂还能增加尿液的容积,并影响肾小球的滤过率。
常见的袢利尿剂有呋塞米、托拉塞米等。
第二类利尿剂是噻嗪利尿剂,其主要作用机制是抑制肾小管中Na+/Cl-共转运体。
这种转运体位于远曲小管,通过对Cl-和Na+的重吸收调节尿液中的电解质含量。
噻嗪利尿剂通过抑制Na+/Cl-共转运体的活性,减少电解质的重吸收,从而增加尿液中的钠、氯和其他电解质的排出。
此外,噻嗪利尿剂还能增加尿液的容积,并影响肾小管的酸碱平衡。
常见的噻嗪利尿剂有氢氯噻嗪、吲达帕胺等。
第三类利尿剂是酮酸利尿剂,其主要作用机制是抑制肾小管中酸碱平衡的调节。
酮酸利尿剂通过抑制肾小管中的酸碱转运体,影响尿液中酸碱物质的排泄。
这些药物使尿液呈酸性,通过促进酸性物质的排泄来增加尿液中的水分和电解质。
常见的酮酸利尿剂有氨苯磺酸、丙磺舒等。
除了以上三类利尿剂外,还有其他利尿剂如渗透利尿剂和抗利尿激素等。
渗透利尿剂通过增加尿液中溶质的浓度,降低尿液的渗透压,从而促进尿液的排出。
常见的渗透利尿剂有甘露醇、甘油等。
利尿剂的作用
![利尿剂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03b75fb5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e1.png)
利尿剂的作用利尿剂是指能够增加尿量和排出尿液中某些溶质(如尿酸、尿素、电解质等)的药物。
利尿剂对于维持体液稳定、调节电解质平衡、排除代谢废物等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利尿剂有助于治疗高血压。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如果不及时控制,会对人体造成严重的影响。
利尿剂可以通过增加尿量,排出体内多余的液体和电解质,从而减少循环容量,进而降低血压。
此外,利尿剂还可以减轻心脏负担,降低血管阻力,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心血管病的症状。
其次,利尿剂对于治疗水肿也有很好的效果。
水肿是由于体内的液体聚集在组织间隙中引起的,常见于心脏病、肾脏病等许多疾病。
利尿剂可以增加尿量,通过排除多余的液体,减轻组织间隙的水肿。
对于心脏性水肿和肾性水肿来说,利尿剂可以改善患者的症状,减轻呼吸困难、腹胀等不适感。
另外,利尿剂还可以促进溶质的排泄。
尿液是人体代谢产物和废弃物的主要排泄途径之一,一些代谢产物如尿酸、尿素等,如果在体内积聚过多,会对机体产生不良影响。
而利尿剂可以通过增加尿量,加速这些代谢产物的排泄,从而维持体内代谢产物的平衡。
除了上述作用外,利尿剂还可用于治疗实验室诊断。
尿液的检查对于诊断某些疾病具有重要意义,如肾脏疾病、尿路感染等。
而利尿剂的应用可以增加尿量,从而提高尿液的收集数量和质量,有利于医生对患者的疾病进行科学准确的判断。
然而,虽然利尿剂在治疗某些疾病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需要注意的是,过度应用利尿剂也会引发一系列问题。
例如,长期应用利尿剂可能会导致体内水分和电解质的丢失,引发脱水、低血压、低钠血症等不良反应。
因此,对于利尿剂的使用需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判断。
总之,利尿剂在临床应用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增加尿量,促进溶质的排泄,利尿剂对于治疗高血压、水肿等疾病有很好的效果。
然而,在使用利尿剂时,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注意合理用药,以避免产生不良反应。
利尿剂治疗策略的专家共识
![利尿剂治疗策略的专家共识](https://img.taocdn.com/s3/m/f9a97564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06.png)
利尿剂治疗策略的专家共识液体过载常见于充血性心力衰竭、终末期肝病、慢性肾脏病(CKD)和肾病综合征。
而利尿剂是治疗容量过载的基础,然而利尿剂使用的类型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各有差异,影响因素较为复杂。
本文整理利尿剂的分类与选择、剂量与给药频率以及特殊人群的治疗建议,利于肾内科医师进行临床决策。
利尿剂的分类与选择目前,利尿剂即可根据利尿效果分为弱效、中效和强效利尿剂;也可根据作用部位分为髓袢升支粗段、远曲小管近端、远曲小管末端和集合管三大种类;以及根据利尿剂化学结构分为磺胺类、噻嗪类等。
总的来说,目前共有7类利尿剂。
虽然,不同种类的利尿剂都能“利尿”,减少容量,但是它们对于患者的电解质却有不同的影响(表1)。
医师应根据患者电解质的状况选择适宜的利尿剂,减少电解质紊乱的发生风险。
表1 不同种类利尿剂对电解质的影响注1:SGLT-2i为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注2:螺内酯对钙离子的影响不大;注3:阿米洛利和氨苯蝶啶可相对促进水分排泄(可增高钠离子水平)、而螺内酯和依普利酮可相对保留水分(可降低钠离子水平);注4:药物输注期间可能发生低钠血症和高钾血症,而输注完毕后,患者却可能发生高钠血症和低钾血症。
药代动力学指导给药剂量与频率不同利尿剂的生物利用度相差较大。
以呋塞米为例,其生物利用度在50~60%之间,而其他利尿剂如布美他尼和托拉塞米的生物利用度>80%。
这导致不同类型的利尿剂药品剂量换算方式存在较大差异。
口服呋塞米的剂量通常为静脉注射给药方式的2倍,而布美他尼的口服和静脉注射剂量则相等。
值得注意的是,利尿剂的有效剂量是以尿量为准。
在临床中,液体过载患者可能会出现肠道水肿。
这种情况可减缓口服利尿剂的吸收速率,但是不会降低利尿剂的总吸收量。
然而,这将推迟口服利尿剂达到其血药浓度阈值。
此外,利尿剂与临床反应之间的曲线关系是S型,即对数关系。
因此,对于经验剂量或计算后的剂量无反应的患者,可能需指数级增加药品剂量。
利尿剂在治疗心力衰竭中的应用体会
![利尿剂在治疗心力衰竭中的应用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7b76d5e976c66137ef06196e.png)
利尿剂在治疗心力衰竭中的应用体会标签:利尿剂;心力衰竭利尿剂用于心力衰竭的治疗,已有50余年的历史,它可以通过抑制肾小管特定部位钠或氯的重吸收,减少心力衰竭时的钠水潴留,减少静脉回流,减轻肺淤血,降低前负荷,改善心功能。
到目前为止,在治疗心力衰竭的患者中,利尿剂是任何一种有效治疗策略中必不可少的药物。
单一使用利尿剂可以减轻症状,但不能改善心衰病人的心功能。
1 利尿剂的种类常用利尿剂的种类有:①作用于亨利袢的利尿剂,如呋塞米。
②作用于远曲小管的噻嗪类利尿剂,如氢氯噻嗪。
③保钾利尿剂,如安体舒通。
2 利尿剂的临床应用2.1 利尿剂的适应证适用于所有症状的心衰患者,NYHA心功能I级的患者。
2.2 利尿剂的应用心衰病人无症状的一般不需要应用利尿剂。
利尿剂一般与ACEI类抑制剂和β受体阻滞剂联合应用。
一般来说利尿剂也不需无限期使用,剂量的选择以缓解症状的最小剂为宜,利尿剂应用的目的在于控制心衰患者的钠水潴留,一旦病情控制(肺部啰音消失,水肿消退,体重减轻),即可以最小剂量来维持。
2.3 利尿剂的选择轻度心衰患者可选择噻嗪类,尤其适用于高血压心力衰竭的患者。
中度心衰患者有明显钠水潴留,尤其伴有肾功能受损时,可选用袢利尿剂,如呋塞米,必要时可与噻嗪类合用,二者有协同作用。
重度心衰患者可用呋塞米1~5 mg/h,静脉滴注,最大剂量不超过200 mg/次。
2.4 利尿剂治疗的不良反应2.4.1 电解质丢失利尿剂可引起低钾、低镁血症,从而诱发心律失常。
因此在使用利尿剂时应定期监测血钾、血镁。
对于心衰病人,血钾最好维持在4~5 mmol/L水平,因食物中的钾不能满足应用利尿剂时对钾的丢失情况,往往需要口服氯化钾以维持平衡或合用保钾利尿剂达到补钾的目的。
2.4.2 低血压和氮质血症过量应用利尿剂可致低血压,以及损害肾功能,故利尿剂要根据病情适量应用,对于有肾功能损害的患者,应短期使用能增加肾血流量的药物。
3 心衰病人使用利尿剂时的注意事项3.1 消退水肿,作用迅速利尿剂在消退水肿方面较其他药物都迅速,它可以在几小时或几天内缓解肺部水肿和周围水肿,而洋地黄制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β受体阻滞剂的临床作用,可能需要几周或几个月才能显示出效果。
利尿剂治疗高血压的可行性分析
![利尿剂治疗高血压的可行性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57c6f7b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00eaf6e.png)
利尿剂治疗高血压的可行性分析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严重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质量。
为了降低血压,人们采取了各种药物治疗方法,其中包括利尿剂。
本文将对利尿剂治疗高血压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并探讨其适用情况以及可能的副作用。
一、利尿剂治疗高血压的原理和作用利尿剂是一类药物,其主要作用是通过促进尿液的排除,减少体内液体和钠的潴留,从而降低血压。
利尿剂的作用机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直接作用于肾脏:利尿剂可以抑制肾小管对尿液的重吸收,增加尿液的排出量,进而降低体内液体的含量。
2. 减少周围血管的容量:通过降低体液的潴留,利尿剂减少了心脏血液的负荷,从而降低了血压。
3. 降低心脏血液前负荷:利尿剂减少了血液的容积,降低了心脏血液的前负荷,减轻了心脏的负担。
二、利尿剂治疗高血压的适用情况利尿剂适用于以下几种情况的高血压患者:1. 体重超重或肥胖的患者:过量的体重会增加体内的液体量,导致血压升高。
利尿剂可以通过排出多余的液体,达到减轻体重和降低血压的作用。
2. 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一些患者可能对其他降压药物无效或产生了耐药性,此时可以尝试利尿剂进行治疗,以期达到降压的效果。
3. 具有水钠潴留的患者:一些患者由于身体的疾病或其他原因导致水钠潴留,此时利尿剂可以通过排出多余的水分和盐分,减少血压的上升。
三、利尿剂治疗高血压的副作用尽管利尿剂在治疗高血压方面具有一定的效果,但也存在一些副作用,需要患者和医生共同注意:1. 缺钾:利尿剂可能会增加尿液中钾离子的排出,导致机体缺钾。
缺钾可能引起心律不齐、肌肉无力等症状,在使用利尿剂时,患者应密切关注自身的钾离子水平。
2. 增加尿频和尿量:利尿剂的作用是增加尿液的排出,因此患者在使用利尿剂时,可能会频繁地排尿,尿量增多。
3. 低血压:利尿剂可能会导致血压下降过快,从而引起低血压的症状,如头晕、乏力等。
患者在使用利尿剂时,应注意监测自身的血压水平,避免血压过低。
四、利尿剂治疗高血压的可行性分析利尿剂作为一种常见的降压药物,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但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是否适用。
利尿剂在心衰患者治疗中的运用体会
![利尿剂在心衰患者治疗中的运用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c0d1121ba76e58fafab0032b.png)
利尿剂在心衰患者治疗中的运用体会本作者在临床工作中对心衰患者治疗中的利尿剂运用方面的体会现总结如下:一.地位:心衰的基本治疗药物包括强心剂,利尿剂,B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醛固酮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其中强心剂通过增强心肌的收缩力及心率来改善症状,但是其代价是心肌的损耗增加,不改善患者的长期预后及降低死亡率,仅适合用于严重心衰患者,B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醛固酮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能改善患者的长期预后及降低死亡率,但是其作用发挥比较延迟,不能控制近期症状,而利尿剂通过减少患者的循环血量来减轻心脏负荷,没有上述药物的不良现象,不增加心肌损耗,又能够迅速发挥功效,应该为控制心衰症状的主力军,应该在心衰的全程应用。
二.剂量及治疗目标:应该做到剂量个体化,可试给较小剂量观察利尿效果,依此分次给药,对于浮肿患者以每日降低体重10%为目标至浮肿消失,对于无浮肿患者以症状改善程度为目标给药,比如可从端坐呼吸控制为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再控制为劳力性呼吸困难。
剂型选择根据患者病情及经验判断,笔者近年来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利尿剂剂量运用有下降趋势。
因为大剂量应用使其副作用增加并限制了以后利尿剂的应用,增加治疗难度。
远期治疗已最小剂量有效控制心功能保持在一二级为宜。
三.副作用及预防。
主要有两方面的副作用,一为电解质紊乱如低钾低纳低氯,预防措施如下1定期监测血电解质2尽可能早期配合使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醛固酮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减少钾流失,3询问患者入院前进食情况及其利尿剂运用情况,预防性口服补充。
4限钠饮食,但避免过分强调低钠饮食。
四.监测:出入量统计;体重;血压;心率;电解质。
五.利尿剂抵抗:1.规范化治疗可以降低此类现象的发生,2.中效跟速效利尿剂交替运用可使机体对某种利尿剂的耐药性降低,药效有所恢复,3配合使用小剂量多巴胺持续静滴4速尿持续静滴,1-5mg/h.。
浅谈利尿剂的药效及对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应用
![浅谈利尿剂的药效及对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2da34bc0eff9aef8951e065f.png)
浅谈利尿剂的药效及对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利尿剂药效及在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应用。
方法:对所有心力衰竭患者,有液体潴留的证据或原先有过液体潴留者,均应给予利尿剂。
结果:利尿剂可减轻体、肺循环淤血,降低心脏前负荷,消除水肿,改善症状。
结论:利尿药是一类相对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是治疗心力衰竭的首选药物之一。
利尿剂在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心力衰竭、肾性水肿、肝性水肿、肺水肿及脑水肿等,亦作为基础降压药治疗高血压病。
【关键词】心力衰竭;利尿剂;药效;临床应用【中图分类号】R5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08-0113-02利尿剂是心力衰竭治疗中最常用的药物。
通过排钠、排水减少静脉回流,减轻肺淤血,降低心脏前负荷,对减轻水肿有十分显著的效果。
与其他治疗心力衰竭的药物相比,利尿剂能更快地缓解心力衰竭症状,使肺水肿和外周水肿在数小时或数日内消退。
1.利尿剂的药效心力衰竭可使利尿剂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发生变化。
首先,凡能降低肾小管内利尿剂浓度的因素都能引起药代动力学的变化,例如药物在胃肠道吸收减少。
心力衰竭患者除非肾小球滤过率低于30ml/min,否则呋塞米在通过静脉给药时药代动力学基本上没有变化[1]。
只有在中、重度慢性肾功能不全或严重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时静脉使用呋塞米的药代动力学才可能发生改变。
心力衰竭患者口服呋塞米药代动力学变化表现为吸收延迟,药物在尿液中出现时间及峰值浓度出现时间也相应延迟。
心力衰竭患者口服呋塞米和丁苯氧酸要比健康人吸收延迟0.5~1.0h,而对torsemide的影响则较小。
随着吸收的延迟尿中药物峰值浓度出现的时间也延迟为正常的2倍,而药物清除率则为健康者的1/2。
这些药代动力学效应说明心力衰竭患者静脉给予呋塞米要比口服给药疗效更显著。
其次,从药效学来看,凡能减弱靶器官对药物反应的因素都能引起药效学的变化。
与健康者相比,心力衰竭患者服用利尿剂后尿钠排泄及尿量均有减少。
利尿剂治疗肾性水肿
![利尿剂治疗肾性水肿](https://img.taocdn.com/s3/m/66e16ce5aeaad1f346933f38.png)
(四)利尿剂的联合使用
两种同一作用机制的利尿剂联合使用,效果不相加,而不同作用机制的利尿剂疗效相加。
联合使用的方式有:襻利尿剂与噻嗪类联合使用,襻利尿剂或噻嗪类与保钾类利尿剂联合使
用。
四、 利尿剂的副作用
(一) 水、电解质异常:细胞外液量减少和氮质血症、低钠血症、低钾血症、高钾血症,
低镁血症等。
(二) 代谢异常:高钾血症、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
三、 机体对利尿剂治疗的反应 利尿剂可引起机体代偿机制,减少肾脏排泄钠、水,导致利尿剂的抵抗和不良作用。
(一)利尿“刹车”现象。在正常人或肾病患者,口服首剂呋噻米可引起 6 小时利钠利尿。 随后 18 小时又回到服药前水平,在摄钠较多情况下,在每次服呋噻米 24 小时内即达到平衡, 维持原来体重,这称为利尿“刹车”现象。
表 2.影响襻利尿剂治疗肾病综合征疗效的因素及对策
影响疗效因素
机制
对策
利尿剂进入肾脏减少 肾小管分泌活性利尿剂减少
白蛋白降低,药物分布容积增加,进 速尿与白蛋白预混后注入
入肾脏减少
白蛋白降低,限制近端小管分泌
用 ACEI 和 ARB 降蛋白尿
肾脏代谢速尿增加
阻断肾小管 NaCl 重吸收减低 远端肾小管重吸收 NaCl 增多
一、 钠、水平衡及其调节 正常成人体内钠含量为 55~60mmol/Kg 体重,总钠量的 11.2%存在于血浆中。每天盐摄
入量为 100~250 mmol,相当于钠 2.3~5.7g,氯化钠 6~15g。正常人每天摄水量 1.0~1.5L, 体内代谢产生 0.5L 水,总量 1.5~2.0L。机体排泄水份除非显性失水 0.5L 外,主要经肾脏 排泄 1.0~1.5L 尿液。机体通过控制钠、水的摄入和排泄,维持体液张力在很窄的生理范围 内,而肾脏是实现这种调节的最主要效应器官。
利尿剂的功能主治
![利尿剂的功能主治](https://img.taocdn.com/s3/m/4208bdfa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a1c9855.png)
利尿剂的功能主治1. 功能主治简介利尿剂是一种能够增加尿量并促进尿液排出的药物。
它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主要用于处理水肿、高血压和肾脏疾病等问题。
2. 水肿利尿剂在处理水肿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以下是利尿剂在水肿治疗中的功能主治:•通过增加尿液排出来减少体内液体潴留,从而缓解水肿症状。
•通过改善肾脏滤过功能,促进尿液产生和排出。
•通过抑制肾小管对钠离子的重吸收,减少体液潴留。
3. 高血压利尿剂也用于高血压治疗。
下面是利尿剂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功能主治:•通过增加尿液排出和钠离子排出来降低血容量,从而降低血压。
•通过改善肾脏滤过功能,促进废物和毒素的排除,进而减少血液中的毒素含量。
•通过抑制肾小管对钠离子的重吸收,减少血液中的钠离子含量,从而降低血压。
4. 肾脏疾病利尿剂在处理某些肾脏疾病方面也有一定的作用。
以下是利尿剂在肾脏疾病治疗中的功能主治:•通过增加尿液排出来减轻肾脏负担,促进废物的排除。
•通过抑制肾小管对钠离子的重吸收,减少钠离子的积累,降低肾脏负担。
•通过改善肾脏滤过功能,促进尿液产生,从而减少肾脏中废物的积累。
5. 不同类型的利尿剂利尿剂的类型多种多样,包括以下几种常见的:•袢利尿剂:通过抑制肾小管对钠离子的重吸收,从而增加尿液排出。
•碳酸酐酶抑制剂:通过抑制碳酸酐酶的活性,减少碳酸酐酶生成碳酸氢盐的反应,降低近曲小管钠离子的重吸收。
•钾利尿剂:通过抑制钾离子的重吸收,增加钾离子的排泄,从而减少体内钾含量。
•袢利尿钾保利尿剂:具有袢利尿剂和钾保持剂的双重作用,既能促进尿液排出,又能在排尿过程中避免过多的钾丢失。
6. 注意事项在使用利尿剂时,还需要注意以下事项:•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使用利尿剂。
•不宜长期滥用利尿剂,可能导致电解质紊乱和肾脏损伤等副作用。
•在使用利尿剂期间,应注意增加水分摄入,防止脱水。
•对于存在肾功能衰竭的患者,应慎重使用利尿剂。
7. 结论利尿剂在临床治疗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利尿剂的功能主治是什么
![利尿剂的功能主治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e05f3c30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fd.png)
利尿剂的功能主治是什么1. 什么是利尿剂利尿剂是一类药物,可以增加尿液的排出量,从而增加尿液中的废物和毒素的排出。
利尿剂主要作用于肾脏,促使肾小球滤过液中的离子和废物被排出体外,达到清除体内废物和维持体液平衡的目的。
2. 利尿剂的种类目前,利尿剂主要分为以下四种类型:2.1 呋塞米类利尿剂呋塞米类利尿剂是最常见的利尿剂之一,作用于肾脏远曲小管,可干扰肾脏对盐、水和其他物质的重吸收,从而促进尿液的排出。
2.2 噻嗪类利尿剂噻嗪类利尿剂主要作用于肾小管,阻止盐和水的重吸收,从而增加尿液量。
2.3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利尿剂肾上腺皮质激素类利尿剂通过作用于肾小球和肾小管,抑制盐和水的重吸收,增加尿液量。
2.4 钾保留利尿剂钾保留利尿剂通过抑制肾小管中钠和水的重吸收,同时促进钾的重吸收,从而增加尿液量的同时减少钾的排泄。
3. 利尿剂的功能主治利尿剂的主要功能在于增加尿液量,帮助排除体内废物和毒素。
根据不同的利尿剂类型和患者病情,利尿剂可以具体实现以下功效:3.1 降低血压一些利尿剂可以通过增加尿液量降低体液血浆容积,减轻心脏的负担,达到降低血压的效果。
3.2 排除体内废物和毒素利尿剂能够促进尿液的排出,加速体内废物和毒素的排除。
这对于防止尿路感染、肾结石等疾病的发生具有积极作用。
3.3 减轻水肿水肿是因为体内盐和水的潴留引起的,利尿剂可以增加尿液量,减少体内盐和水的潴留,从而减轻水肿症状。
3.4 辅助治疗其他疾病利尿剂在辅助治疗一些疾病时也有一定的功效。
例如,在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中,利尿剂可以减轻肾脏的负担,降低尿毒症的发生率。
3.5 调节电解质平衡利尿剂对电解质的排泄也有一定的影响。
某些利尿剂可以增加钠、氯、钙等离子的排泄,减少体内电解质的潴留。
4. 使用利尿剂的注意事项在使用利尿剂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和药物说明书的剂量和频率使用;•监测尿量和电解质水平,避免发生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和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尤其是降压药、心血管药物和非甾体抗炎药;•避免长时间滥用利尿剂,以免造成依赖性水肿。
利尿的功效与作用
![利尿的功效与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01685204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77f817d.png)
利尿的功效与作用利尿是指通过增加尿液产量和排出速度来促进体内废物和水分的排泄的生理过程。
利尿剂是一类能够增加尿液产量的药物或物质,常用于治疗水肿、高血压等疾病。
利尿的功效与作用十分广泛,本文将详细阐述其在多个方面的作用。
首先,利尿在治疗水肿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水肿是由于体内液体积聚而引起的组织肿胀。
利尿剂能够通过增加尿液产量,促进盐和液体的排泄,从而减少体内水分的潴留,缓解水肿症状。
对于因心脏病、肾疾病或肝脏疾病引起的水肿,利尿剂是常用的治疗药物。
临床上常用的利尿剂有噻嗪类、袢利尿剂和利尿钾剂等。
通过调整尿液排出量和浓度,利尿剂能够有效地改善水肿患者的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
其次,利尿剂在治疗高血压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高血压是指动脉血压长期维持在正常值以上,危害人体健康的一种疾病。
利尿剂能够通过增加尿液产量,促进盐的排泄,进而降低体内钠离子浓度,减少体液潴留,从而降低血压。
特别是袢利尿剂和噻嗪类利尿剂,能够通过抑制肾小管对盐的重吸收,增加尿液钠排泄,减少体液潴留,从而降低血压。
临床上,利尿剂是治疗高血压的重要药物之一,常用于一线和二线降压治疗,特别是对伴有水肿的高血压患者效果显著。
此外,利尿剂还常用于治疗肾脏疾病。
肾脏是排泄废物和调节体液平衡的重要器官,对体内废物和水分的排泄起着关键作用。
而患有肾脏疾病的患者常常伴有尿液产量减少的情况,导致废物排泄不畅,诱发各种并发症。
利尿剂能够通过增加尿液产量,提高废物和毒素的排泄效率,减轻肾脏的负担,从而保护肾脏功能。
对于一些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肾衰竭等疾病,利尿剂是常用的辅助治疗药物。
此外,利尿剂还可以减轻肾移植术后水肿,促进移植肾的功能恢复。
利尿剂还有治疗其他一些疾病的辅助作用。
例如,利尿剂在预防及治疗心力衰竭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心力衰竭是由于心脏泵血功能减弱导致组织缺氧和体液潴留的疾病。
利尿剂通过增加尿液产量,减少体液潴留,减轻心脏负担,缓解心力衰竭的症状,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利尿剂治疗高血压的可行性分析通用版
![利尿剂治疗高血压的可行性分析通用版](https://img.taocdn.com/s3/m/f2fdd8ad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fb.png)
利尿剂治疗高血压的可行性分析通用版利尿剂治疗高血压的可行性分析背景介绍:高血压(hypertension)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慢性疾病,全球范围内有大量的人口受其困扰。
高血压对人体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并且与心血管疾病等其他疾病的发展紧密相关。
治疗高血压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一种被广泛应用的方法是利用利尿剂(diuretic)。
一、利尿剂治疗高血压的机制利尿剂可以通过促进尿液的排出,减少体内钠(sodium)和水分(water)的潴留,从而降低血液容量,降低血压。
利尿剂主要作用于肾脏,抑制袢状结肠和近曲小管对钠的重吸收,增加尿液中钠的排泄量。
二、利尿剂治疗高血压的优势1. 高效性:利尿剂是治疗高血压的一线药物,其药效已经被广泛认可。
通过有效排除体内过多的钠和水分,利尿剂可以快速降低血压水平。
2. 安全性:相较于其他降压药物,利尿剂的副作用较少。
一般来说,利尿剂治疗所引起的副作用主要是尿频、尿量增加等与利尿有关的症状,而其他严重的不良反应相对较少。
3. 经济性:利尿剂是一类相对便宜的药物,适用于广大患者群体。
在控制高血压病人的病情和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展方面,利尿剂是一种经济有效的选择。
三、利尿剂治疗高血压的注意事项1. 监测电解质:利尿剂会增加尿液中的钠和水分的排泄,因此需要注意患者的电解质平衡,尤其是低钠血症和低钾血症的发生。
2. 多饮水:尽管利尿剂的作用是增加尿液排出,但为了补充体液的丢失,患者需要适当增加饮水量,以确保身体水分的平衡。
3. 考虑合并症:利尿剂可能会对肾功能和血容量产生影响,因此,在治疗高血压时需要考虑患者是否合并其他疾病,如肾脏疾病或心脏衰竭。
四、利尿剂治疗高血压的适用情况利尿剂治疗适用于以下情况:1. 初次被诊断为高血压的患者;2. 年龄较大或合并其他心血管疾病的患者;3. 对药物治疗有限制或经济条件有限的患者。
综上所述,利尿剂在高血压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通过其降压、高效和经济的特点,利尿剂成为了治疗高血压的一线药物。
利药帮助排除体内多余水分改善水肿症状
![利药帮助排除体内多余水分改善水肿症状](https://img.taocdn.com/s3/m/b6cfeb5d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bf.png)
利药帮助排除体内多余水分改善水肿症状水肿是由体内多余的水分滞留在组织间隙引起的一种症状。
它可以发生在任何部位,包括手、脚、腹部和脸部等。
对于那些遭受水肿困扰的人们来说,找到一种有效的方法来排除体内多余水分是至关重要的。
利药作为一种被广泛应用的解决方案,被认为是对抗水肿症状的一种可行方法。
本文将介绍利药的工作原理、使用方法以及其在改善水肿症状方面的效果。
一、利药的工作原理利药是一种利尿剂,其作用机制是通过增加尿液的排出来减少体内的水分。
它主要通过增加肾脏的尿液产生来实现。
利药能够作用于肾小管,促进水分的重吸收,从而降低体内的水分含量。
此外,利药还可以增加尿液中的钠排泄,进一步减少体内的水分。
二、利药的使用方法将利药作为治疗水肿症状的方法需要根据医生的指导进行使用。
通常,剂量的选择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的。
一般来说,初始剂量较低,然后根据病情的变化进行调整。
患者需要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规范使用,不要随意增加或减少剂量。
在使用利药期间,患者需要经常监测尿液的产生情况。
通过观察尿液的颜色和排尿的频率,患者可以了解到利尿剂的作用效果。
如果尿液产量明显减少或排尿困难,患者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的建议。
三、利药改善水肿症状的效果利药被广泛应用于治疗水肿症状,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通过调节体内水分的平衡,利药能够迅速减少体内的多余水分,从而改善水肿症状。
此外,利药还可以帮助清除体内的代谢废物和毒素。
由于水肿往往与体内的废物和毒素积累有关,利用利药排出多余水分的同时,还可以帮助清理体内的废物,进一步改善水肿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利药并不是治愈水肿的方法,而只是缓解症状的一种方式。
如果水肿症状持续存在或加重,患者应尽早就医,并进行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四、如何正确使用利药在使用利药之前,患者需要咨询医生的意见,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操作。
以下是一些使用利药的注意事项:1. 确保使用正确的剂量:不要随意增加或减少剂量,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使用。
浅谈利尿剂治疗课稿
![浅谈利尿剂治疗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3fe99b791ed9ad51f01df2fa.png)
浅谈利尿剂治疗左心衰的六大误区利尿剂作为左心衰治疗的基石之一,临床地位极为重要,不赘述。
但应用广泛不代表应用的合理,大家也肯定会有不同的用法和经验。
听了吴学思教授在近期的心衰论坛会的报告,觉得收获很大。
此帖的目的,主要是跟大家再共同分享一下利尿剂临床应用的几个常见问题:误区一:用利尿剂治疗心衰是否没有循证医学的证据?专家:利尿剂在心力衰竭(左心衰)中的治疗中处于基础地位。
原因:利尿剂更快的缓解心衰症状;利尿剂是唯一能够最充分控制心力衰竭液体潴留的药物。
但单一利尿剂不能保持长期临床稳定。
是否没有循证医学的证据?至今尚无利尿剂用于治疗心衰的长期临床试验,不过多数心衰干预试验的患者均同时服用利尿剂。
再者,试图用ACEI代替利尿剂的试验均导致肺和外周淤血,而无法进行下去。
所有心衰的患者,有液体潴留的证据或原先有过液体潴留的,均应给予利尿剂,且应在出现水钠潴留的早期应用。
对于B期心衰的患者,从无水钠潴留,不需应用利尿剂。
个人看法:没有利尿剂用于治疗心衰的长期临床试验,但设计其他心衰实验时大家都不约而同的应用了利尿剂,充分反应了利尿剂的毋庸置疑的基础地位。
利尿剂的地位太重要了,正如专家所说,如果对心功能Ⅳ级甚或属D期的心衰患者,进行利尿剂和安慰剂的对比实验,是不人道的!另一方面,进行一个大型临床实验的费用,动辄几千万,由于利尿剂的低廉价格,估计卖药几年也挣不回本,药商自然不愿意了。
再一个值得学习之处,我们对于仅原先有过液体潴留的患者,是否强调坚持应用利尿剂呢?答案是肯定的,但用法跟正在液体潴留的患者不太一样,以后再说这方面。
在此,特别想想提提地高辛,临床上(至少我们医院是这样)有不少患者,用地高辛心衰症状改善后,就因为担心药物的副作用,就给停掉了,结果导致患者反反复复来住院,还是引不起某些大夫的注意。
这里引用一些专家较新讲座的的观点:地高辛一旦应用,就不要停!原因很简单,地高辛(还有利尿剂)可以很好的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和症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利尿剂治疗左心衰的六大误区利尿剂作为左心衰治疗的基石之一,临床地位极为重要,不赘述。
但应用广泛不代表应用的合理,大家也肯定会有不同的用法和经验。
听了吴学思教授在近期的心衰论坛会的报告,觉得收获很大。
此帖的目的,主要是跟大家再共同分享一下利尿剂临床应用的几个常见问题:误区一:用利尿剂治疗心衰是否没有循证医学的证据?专家:利尿剂在心力衰竭(左心衰)中的治疗中处于基础地位。
原因:利尿剂更快的缓解心衰症状;利尿剂是唯一能够最充分控制心力衰竭液体潴留的药物。
但单一利尿剂不能保持长期临床稳定。
是否没有循证医学的证据?至今尚无利尿剂用于治疗心衰的长期临床试验,不过多数心衰干预试验的患者均同时服用利尿剂。
再者,试图用ACEI代替利尿剂的试验均导致肺和外周淤血,而无法进行下去。
所有心衰的患者,有液体潴留的证据或原先有过液体潴留的,均应给予利尿剂,且应在出现水钠潴留的早期应用。
对于B期心衰的患者,从无水钠潴留,不需应用利尿剂。
个人看法:没有利尿剂用于治疗心衰的长期临床试验,但设计其他心衰实验时大家都不约而同的应用了利尿剂,充分反应了利尿剂的毋庸置疑的基础地位。
利尿剂的地位太重要了,正如专家所说,如果对心功能Ⅳ级甚或属D期的心衰患者,进行利尿剂和安慰剂的对比实验,是不人道的!另一方面,进行一个大型临床实验的费用,动辄几千万,由于利尿剂的低廉价格,估计卖药几年也挣不回本,药商自然不愿意了。
再一个值得学习之处,我们对于仅原先有过液体潴留的患者,是否强调坚持应用利尿剂呢?答案是肯定的,但用法跟正在液体潴留的患者不太一样,以后再说这方面。
在此,特别想想提提地高辛,临床上(至少我们医院是这样)有不少患者,用地高辛心衰症状改善后,就因为担心药物的副作用,就给停掉了,结果导致患者反反复复来住院,还是引不起某些大夫的注意。
这里引用一些专家较新讲座的的观点:地高辛一旦应用,就不要停!原因很简单,地高辛(还有利尿剂)可以很好的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和症状。
如果我们担心那些莫须有的洋地黄中毒或离子紊乱,就投鼠忌器,很可能换来的是患者心衰加重导致的死亡。
另外注意随访及自我认识基本可以搞定这些副作用(如果有的话)。
不要等肿了再应用利尿剂! 临床上,我们对于水肿的病人,包括肺水肿或外周水肿的病人,都会用利尿剂,对于那些不是很明显的心衰患者,也要不犹豫的应用。
这就要求我们很好的识别那些心衰的早期表现,比如气促、咳嗽、咳痰、乏力及心动过速等。
等出现水肿的体征了再用,就好比亡羊补牢,效果不会太好。
B期心衰是指有心脏结构的改变,但没有心衰的症状。
比如,左心室肥厚,心肌梗死后、心脏扩大,左室射血分数减低等,这些情况不必应用。
因为没有液体潴留,利尿剂自然无用武之地,可能反而充分显示其副作用的威力,比如离子紊乱,干扰血糖、血脂代谢、血尿酸代谢,血容量不足引起肾前性肾功能不全,低血压等。
七版内科学如是说:对于血钠过低应谨慎区别是由于血液稀释还是体内钠不足。
前者常为难治性水肿,尿少而比重低,严重者可出现水中毒,可时用糖皮质激素。
临床上水过多和水中毒是稀释性低钠血症的病例表现,多因水调节机制障碍,而又未限制饮水或不适当补液引起。
其发病机制之一是: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
由于盐皮质激素和糖皮质激素分泌不足使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在入水过多是出现导致水潴留。
我想对于此种原因导致的顽固性心衰所致低钠血症,可考虑短时间试用糖皮质激素,可很快见到疗效的,也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明确顽固性心衰的病因。
也许正是因为短期应用糖皮质激素没有太大危害,还可以帮助我们判断难治性心衰的病因,所以一向谨慎的内科学教科书才提到了试用糖皮质激素。
这种疾病的全称叫:疾病相关的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
定义为:是指病人患有休克、严重感染、ARDS、DIC或脏器功能衰竭如心力衰竭、肝衰竭等的危重病引起。
其临床表现为:1、血压低,常低于90/60mmHg 2 、水肿尿少,对利尿剂反应差3 、色素沉着,散在于皮肤及粘膜内,面部、口腔、牙龈、舌苔、四肢的暴露部分、乳头乳晕、外生殖器等。
4、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腹胀腹泻等 5 、血钠、血氯低于正常,血钾可高于正常6、衰弱、易疲劳、抵抗力低下、肌肉无力、严重者可出现肌肉瘫痪7、神经精神异常:可出现抑郁淡漠或异常兴奋,神不集中等。
诊断标准:1、存在心力衰竭或心源性休克疾病;既往无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病史;未用可引起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的药物。
2、多此随机血皮质醇水平<25ug/dL。
3 ACTH试验30和60分钟的血皮质醇浓度差值<9ug/dL。
治疗方面可予以皮质类固醇激素替代治疗,如氢化可的松100mg 日三次静点,短期应用,后可改未口服应用,如强的松20mg 吃三天10 mg吃三天5mg 吃三天后停用。
虽然这种疾病现在报道的不多,但可能是认识不充分的缘故(专家说的)。
可以试想,临床上我们碰到的难治性心衰的患者部分可能确实存在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
比如重度水肿,伴有血压低,色素沉着,肌肉无力,利尿剂效果不好,再加上稀释性低钠低氯血症,就可以初步怀疑这种病。
治疗上,我们可短期试用一下糖皮质激素也无可厚非。
若如真是这种疾病,使用激素不仅不会增加水钠潴留,反而增加对利尿剂的敏感性,可大量利尿的,很快见效。
有意思的是,由于增加了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患者的血压也会很快好起来的。
误区二:利尿剂尽量少用吗?利尿剂不能大剂量用吗?利尿剂必须尽早应用,因利尿剂缓解症状最迅速,数小时或数天内即可发挥作用,而ACEI、β受体阻滞剂需数周或数月。
利尿剂应与ACEI和β受体阻滞剂联合应用。
襻利尿剂是首选。
噻嗪类仅适用于轻度液体潴留、伴高血压和肾功能正常的患者。
利尿剂的起始和维持:通常小剂量开始(如氢氯噻嗪25mg/d,呋塞米20 mg/d,托拉赛米10mg/d)。
氢氯噻嗪100 mg/d 以达最大效应,呋塞米剂量不受限制(Ⅰ类B级)。
个人看法:利尿剂必须尽早应用,这点没有什么问题,比如β受体阻滞剂的应用还要等着利尿剂带来的干体重呢。
第二条也不用解释。
下面着重说说各类利尿剂的应用问题。
左心衰治疗襻利尿剂是首选,噻嗪类不作为首选是因为:1、利尿作用弱2、较大剂量对肾功能影响较大。
那么我们什么时候可以选择呢?正如专家所说,肾功正常,水肿不太重,还兼顾着降血压是可选择应用。
还有一种情况,本来水肿很重的病人,使用呋塞米等把水肿消了,这时候是可以用噻嗪类来维持治疗的,而且小剂量维持时不必加用钾盐。
为何要从小剂量开始呢?这主要是因为每个人的个体敏感性不同,尤其是对于那些原来没用过利尿剂的病人。
前段时日听其他专家讲座时,专家讲她的的一个病人起始静推了10 mg 速尿(之所以用10 mg就是考虑到了起始小剂量),结果唏哩哗啦尿出来了6000多毫升。
试想要是此人的本身体质很差的话,这一迅速脱水不能及时不上,那可能会出乱子的。
专家提到呋塞米用量不受限制,也就是用得越多利尿效果越好(个人感觉老观点了,本人在看到新版教科书前也是这么认为的),曾讲到可一日用到800mg的。
但我们的七版教科书却这么说:静脉注射,每次用量100mg,每日2次,更大剂量不能受到很好的效果。
这就有点疑惑了,到底时听谁的。
本人对于超大剂量应用利尿剂的临床经验经较少,偶还是倾向于老老实实的教科书。
虽然专家说的可能是对的,也可能是一些前卫的资料还没有收入教科书或指南,但就现实来讲,教科书是最具权威性的。
记得刚上临床不久,对老主任说的一句话印象极为深刻——打官司就看它了(当时主任刚参加完医疗鉴定回来,据说是因为在教科书上一个不起眼的角落找到了有利于某大夫的证据,得以胜诉)!最后辅一下两个常用的作用更强而排钾作用更弱的的襻利尿剂的说明书用法:托拉噻米用于充血性心力衰竭所致的水肿:一般初始剂量为5mg或10mg,每日一次,缓慢静脉注射,也可以用5%葡萄糖溶液或生理盐水稀释后进行静脉推注;如疗效不满意可增加剂量至20mg,每日一次,每日最大剂量为40mg,疗程不超过一周布美他尼对治疗水肿性疾病或高血压,静脉或肌内注射起始0.5~1mg,必要时每隔2~3小时重复,最大剂量为每日10mg。
治疗急性肺水肿,静脉注射起始1~2mg,必要时隔20分钟重复,也可2~5mg稀释后缓慢滴注(不短于30~60分钟)。
误区三:水肿后利尿剂是否应停用?一旦病情控制(肺部啰音消失、水肿消退、体重恒定),即以最小有效量维持长期维持。
在长期维持期间,仍应根据液体潴留情况整随时调整剂量(Ⅰ类B级)。
每日体重的变化是是最可靠的检测利尿剂效果和调整利尿剂剂量的指标(Ⅰ类C级)。
利尿剂的不良作用:1、电解质丢失2、神经内分泌激活3、低血压和氮质血症,其中神经内分泌系统主要是RAAS 系统,长期激活可促进疾病的进展,除非患者同时接受神经内分泌抑制剂的治疗。
因此,利尿剂应与ACEI以及β-受体阻滞剂联合应用。
个人看法:病情控制后,即以最小有效量维持。
请注意是最小有效量,而不是我们常说的最小剂量。
不能简单的理解为呋塞米20mg/天或氢氯噻嗪12.5mg/天,而是能控制病人病情的最小有效剂量。
有的病人心功能恢复的不错,达到了心功能Ⅱ级,这时我们完全可以调整利尿剂为隔日一次,或每周两次,甚至每周一次都可以。
相反,如果有病情加重的迹象,比如测体重三天增加2千克,那就要增加利尿剂的量了。
偶有个老病号,心梗后缺血性心肌病,左室内径近80mm,全心衰反复加重频繁住院,去年基本每月头半月住院,下半月在家,一年大概有半年时间在院里,后来加大利尿剂的维持量,每天利尿剂的维持量Double加量到每天8片速尿(四片bid),效果很好。
而且这样的病号大都较大剂量的服用ACEI类(本患者用福辛普利20 mg Qd),且肾功往往不好,再加上自行间断小量补钾,离子一般不会有问题。
偶有时想,我们是不是过分害怕了利尿剂的副作用,要不就是对病人责任心不够,懒得积极随访调整。
那么心衰治疗后有没有可能完全不用利尿剂呢?答案是肯定的。
正如专家意指,如心肌炎所致心衰,酒精性心肌病心衰,围产期心肌病心衰,心律失常性心肌病心衰,部分先心病心衰等,经过治疗后心功能可以完全恢复,就不必再应用利尿剂。
再提一点有关自测体重的一些小问题。
偶觉得在临床上大夫能做到每天都严格让病人测体重的不在多数,主要是麻烦的问题。
其实对于重度心衰的病人,检测体重是很重要的。
我科就给每个重度心衰病人配备专用小电子体重计,只要能站起来就可测量的,用起来很顺手的。
再一个情况就是确实有部分门诊病人在心衰控制后发胖的,大家不要把这种情况看成心衰所致的体重增加哦,并不难鉴别的。
误区四:尽量用保钾利尿剂吗?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螺内酯)Ⅰ类推荐的适应症:中、重度心衰,Ⅲ、Ⅳ级患者;及AMI 后并发心衰者。
必须权衡其利弊,指南指出:在不能检测血钾和肾功能的情况下,使用醛固酮受体拮抗剂风险大于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