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原理答案完全版-第二版(孟庆明)

合集下载

自动控制原理第二版课后答案孟华

自动控制原理第二版课后答案孟华

自动控制原理第二版课后答案孟华【篇一:自动控制原理_孟华_习题答案】t>第二章2.1 试分别写出图2.68中各无源电路的输入ur(t)与输出uc(t)之间的微分方程。

图2.68 习题2.1图解:(a)ur?ucu?r?u?c)?i2,i1?i2?c?i1,c(ur1r2,r1r2rrr2?c?uc?12cu?r?cuurr1?r2r1?r2r1?r2(b)?r?u?c)?i1,c1(uur?u1?1,uc?i1r2?u1, ?i2,i1?i2?c2ur1??c?(r1c1?r1c2?r2c1)u?c?uc?r1r2c1c2u??r?(r1c1?r2c1)u?r?u r r1r2c1c2u(c)uur?uc?i1,c1(ur?u1)?i2,i1?i2?1r1r2,uc?1i1dt?u1, ?c2??c?(rc????r1r2c1c2u12?r2c2?r2c1)uc?uc?r1r2c1c2ur?(r2c2?r2c1)ur?ur2.2 试证明图2.69(a)所示电路与图2.69(b)所示的机械系统具有相同的微分方程。

图2.69(b)中xr(t)为输入,xc(t)为输出,均是位移量。

(a)(b)图2.69 习题2.2图(a)1ur?uc?r?u?c)?i2,i1?i2?i,uc??i1,c1(uidt?ir2,r1c2???c?(r1c1?r1c2?r2c2)u?c?uc?r1r2c1c2u??r?(r1c1?r2c2)u?r?u r r1r2c1c2u(b)?c?x?1)?k2x1,b1(x?r?x?c)?k1(xr?xc)?b2(x?c?x?1), b2(xb1b2bbbbbbb??c?(1?2?2)x?c?xc?12??r?(1?2)x?r?xrxxk1k2k1k2k1k1k2k1k22.3 试分别求出图2.70中各有源电路的输入ur(t)与输出uc(t)之间的微分方程。

(a) (b)(c)图2.70 习题2.3图解:(a)uur?r??c?cur1r2,uc?r???r2cur2ur r1(b)uurr?c,r2cu?c?uc??2ur ??c?cur1r2r1uc??ur1u?c??r2cu?r?ur r2??rdt,r1cur1cr1(c)2.4 某弹簧的力-位移特性曲线如图2.71所示。

自动控制原理(第二版)

自动控制原理(第二版)

自动控制原理
孟庆明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注意事项
1. 请在 请在CPU450MHz,内存 ,内存256M以上的计算机上使用 以上的计算机上使用 多 媒 体 教 学 课 件 , Windows 2000 操 作 系 统 , 安 装 Office 2000软件,或更高版本. 软件,或更高版本. 软件 2. 使用时请安装MathType5及以上版本,否则课件中 使用时请安装 及以上版本, 及以上版本 的部分公式不能正确显示. 的部分公式不能正确显示. 3. 将字体文件 将字体文件LZFonts.ttf拷贝到计算机操作系统安装 拷贝到计算机操作系统安装 目录下的Fonts子目录中,以显示两个花体字符. 子目录中, 目录下的 子目录中 以显示两个花体字符. 4. 显示器的最佳分辨率为 显示器的最佳分辨率为1024×768. × .

自动控制原理
孟庆明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1. 点击目录页各项,可进入相应章节;由于使用了超 点击目录页各项,可进入相应章节; 级链接, 请将所有多媒体课件的ppt文件拷贝到同一 级链接 , 请将所有多媒体课件的 文件拷贝到同一 个文件夹中使用. 个文件夹中使用. 2. 使用键盘上的↓,↑箭头键或鼠标上的滚轮可以实现 使用键盘上的↓,↑箭头键或鼠标上的滚轮可以实现 幻灯片的向下,向上翻页. 幻灯片的向下,向上翻页. 3.使用键盘上的 键,可以回到总目录页. 使用键盘上的Esc键 可以回到总目录页. 使用键盘上的
自动控制原理
第1章 绪论 章
孟庆明 主编
高等教 第3章 时域分析法 章 第4章 复域分析法——根轨迹法 章 复域分析法 根轨迹法 第5章 频域分析法 章 频域分析法——频率法 频率法 第6章 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与校正 章 第7章 采样数据控制系统分析 章 采样数据控制系统分析 第8章 状态空间分析法 章

自动控制原理(非自动化类)习题答案_第二版(孟庆明)

自动控制原理(非自动化类)习题答案_第二版(孟庆明)

自动控制原理(非自动化类)习题答案第一章习题1-1(略)1-2(略)1-3解:受控对象:水箱液面。

被控量:水箱的实际水位h c 执行元件:通过电机控制进水阀门开度,控制进水流量。

比较计算元件:电位器。

测量元件:浮子,杠杆。

放大元件:放大器。

工作原理:系统的被控对象为水箱。

被控量为水箱的实际水位h 。

给定值为希望水位h (与电位器设定c r 电压u r 相对应,此时电位器电刷位于中点位置)。

当h c =h r 时,电位器电刷位于中点位置,电动机不工作。

一但h c ≠h r 时,浮子位置相应升高(或电动机通过减速器使阀门的开度减小(或增大),以使水箱水位达到希望值h r 。

出水h rh c水位自动控制系统的职能方框图1-4解:受控对象:门。

执行元件:电动机,绞盘。

放大元件:放大器。

受控量:门的位置测量比较元件:电位计工作原理:系统的被控对象为大门。

被控量为大门的实际位置。

输入量为希望的大门位置。

当合上开门开关时,桥式电位器测量电路产生偏差电压,经放大器放大后,驱动电动机带动绞盘转动,使大门向上提起。

同时,与大门连在一起的电位器电刷上移,直到桥式电位器达到平衡,电动机停转,开门开关自动断开。

反之,当合上关门开关时,电动机带动绞盘反转,使大门关闭。

开(闭)门的位置门实际仓库大门自动控制开(闭)的职能方框图1-5解:系统的输出量:电炉炉温给定输入量:加热器电压被控对象:电炉_大门位置绞盘电动机放大器电位器_浮子杠杆水箱阀门减速器电动机放大器电位器放大元件:电压放大器,功率放大器,减速器比较元件:电位计测量元件:热电偶职能方框图:给定炉温炉温—第二章习题2-1解:对微分方程做拉氏变换:⎧X 1(s )=R (s )−C (s )+N 1(s )⎪⎪X 2(s )=K 1X 1(s )⎪X 3(s )=X 2(s )−X 5(s )⎨⎪TsX 4(s )=X 3(s )⎪X 5(s )=X 4(s )−K 2N 2(s )⎪⎪K X (s )=s 2C (s )+sC (s )⎩35绘制上式各子方程的方块图如下图所示:N 1(s)R(s)+X 1(s)X 2(s)X 3(s)X 1(s)X 2(s)--C(s)X 5(s)N 2(s)X 3(s)X 4(s)X 5(s)C(s)X 4(s)-X 5(s)将方块图连接起来,得出系统的动态结构图:N 2(s)N 1(s)+X 1(s)_C(s)R(s)X 2(s)X 3(s)X 4(s)X 5(s)K 1K 3C (s )/R (s )=,Ts 3+(T +1)s 2+s +K K 13--K 3K 11s 2+s1TsK 2K 31Ts1s 2+sK 2K 1热电偶电炉加热器电机功率放大电压放大电位器C (s )/N 1(s )=C (s )/R (s ),K 2K 3TsC (s )/N (s )=−2Ts 3+(T +1)s 2+s +K K 132-2解:对微分方程做拉氏变换⎧X 1(s )=K [R (s )−C (s )]⎪⎪X 2(s )=⎜sR (s )⎪(s +1)X 3(s )=X 1(s )+X 2(s )⎨⎪(Ts +1)X 4(s )=X 3(s )+X5(s )⎪C (s )=X (s )−N (s )4⎪⎪⎩X 5(s )=(Ts +1)N (s )绘制上式各子方程的方块如下图:X 2(s)R(s)X 1(s)R(s)X 2(s)X 1(s)X 3(s)-C(s)X 5(s)N(s)N(s)X 5(s)—X 3(s)X 4(s)X 4(s)C(s)将方块图连接得出系统的动态结构图:N(s)X 2(s)X 5(s)—C(s)R(s)X 1(s)X 3(s)X 4(s)⎜s K+K +⎜s =(s +1)(Ts +1)(s +1)(Ts +1)=C (s )R (s )k Ts 2+(T +1)s +(K +1)1+(s +1)(Ts +1)C (s )N (s )=02-3解:(过程略)C (s )1C (s )=G 1+G 2(a)=R (s )ms 2+fs +K(b)R (s )1+G G −G G +G G −G G 13142324-K1Ts +11s +1τsTs+1Ts1Ts +1τsK1s +1C (s )=G 2+G 1G 2C (s )=G 1−G 2(c)(d)R (s )1+G 1+G 2G 1R (s )1−G 2G 3C (s )=G 1G 2G 3G 4(e)R (s )1+G 1G 2+G 2G 3+G 3G 4+G 1G 2G 3G 42-4解:(1)求C/R ,令N=0G (s )=K 1K 2K 3s (Ts +1)K 1K 2K 3G (s )C (s )/R (s )==1+G (s )Ts 2+s +K K K 123求C/N ,令R=0,向后移动单位反馈的比较点K 3K 2)Ts +1=K n K 3s −K 1K 2K 3G n C (s )/N (s )=(K −G K n n 1K K Ts 2+s +K K K s 1+32K 1231Ts +1s(2)要消除干扰对系统的影响C (s )/N (s )=K n K 3s −K 1K 2K 3G n=0Ts 2+s +K K K 123K n s G (s )=n K 1K 22-5解:(a )(1)系统的反馈回路有三个,所以有3∑La=L 1+L 2+L 3=−G 1G 2G 5−G 2G 3G 4+G 4G 2G 5a =1三个回路两两接触,可得⊗=1−∑La=1+G 1G 2G 5+G 2G 3G 4−G 4G 2G 5(2)有两条前向通道,且与两条回路均有接触,所以P 1=G 1G 2G 3,⊗1=1P 2=1,⊗2=1(3)闭环传递函数C/R 为C =G 1G 2G 3+1R 1+G 1G 2G 5+G 2G 3G 4−G 4G 2G 5(b )(1)系统的反馈回路有三个,所以有3∑La=L 1+L 2+L 3=−G 1G 2−G 1−G 1a =1三个回路均接触,可得⊗=1−∑L a=1+G 1G 2+(2)有四条前向通道,且与三条回路均有接触,所以P 1=G 1G 2,⊗1=1P 2=G 1,⊗2=1P 3=G 2,⊗3=1P 4=−G 1,⊗4=1(3)闭环传递函数C/R 为C =G 1G 2+G 1+G 2−G 1=G 1G 2+G 2R 1+G 1G 2+2G 11+G 1G 2+2G 12-6解:用梅逊公式求,有两个回路,且接触,可得⊗=1−∑La=1+G 1G 2G 3+G 2,可得C (s )=G 1G 2G 3+G 2G 3C (s )=C (s )/R (s )R (s )1+G 1G 2G 3+G 2N 1(s )(1+G 2)G 3C (s )=−1⋅(1+G 1G 2G 3+G 2)=−1C (s )=N 2(s )1+G 1G 2G 3+G 21+G 1G 2G 3+G 2N 3(s )E (s )=1+G 2−G 2G 3E (s )=−C (s )=−G 2G 3−G 1G 2G 3R (s )1+G 1G 2G 3+G 2N 1(s )N 1(s )1+G 1G 2G 3+G 2E (s )=−C (s )−(1+G 2)G 3E (s )=−C (s )==1N 2(s )N 2(s )1+G 1G 2G 3+G 2N 3(s )N 3(s )第三章习题103-1解:(原书改为G (s )=)0.2s +1采用K 0,K H 负反馈方法的闭环传递函数为10K 0⎫(s )=C (s )=K G (s )1+10K H =R (s )01+G (s )K 0.2s +1H1+10K H要使过渡时间减小到原来的0.1倍,要保证总的放大系数不变,则:(原放大系数为10,时间常数为0.2)10K 0⎧=10⎧K =10⎪0⎨1+10K ⇒⎨H⎩K =0.9⎪H 1+10K =10⎩H3-2解:系统为欠阻尼二阶系统(书上改为“单位负反馈……”,“已知系统开环传递函数”)⎛%=e −⎩/1−⎩⋅100%=1.3−1⋅100%21t p ==0.11−⎩2⎤n解得:⎤=33.71n⎩=0.358所以,开环传递函数为:113647.1G(s)==s(s+24.1)s(0.041s+1) 3-3解:(1)K=10s−1时:100G(s)=s2+10s⎤2=100n2⎩⎤=10n解得:⎤n=10,⎩=0.5,⎛%=16.3%,t p=0.363(2)K=20s−1时:200G(s)=s2+10s⎤2=200n2⎩⎤=10n解得:⎤n=14.14,⎩=0.354,⎛%=30%,t p=0.238结论,K增大,超调增加,峰值时间减小。

自动控制原理完整版课后习题答案

自动控制原理完整版课后习题答案

1 请解释下列名字术语:自动控制系统、受控对象、扰动、给定值、参考输入、反馈。

解:自动控制系统:能够实现自动控制任务的系统,由控制装置与被控对象组成;受控对象:要求实现自动控制的机器、设备或生产过程扰动:扰动是一种对系统的输出产生不利影响的信号。

如果扰动产生在系统内部称为内扰;扰动产生在系统外部,则称为外扰。

外扰是系统的输入量。

给定值:受控对象的物理量在控制系统中应保持的期望值参考输入即为给定值。

反馈:将系统的输出量馈送到参考输入端,并与参考输入进行比较的过程。

2 请说明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

解:作为一个完整的控制系统,应该由如下几个部分组成:①被控对象:所谓被控对象就是整个控制系统的控制对象;②执行部件:根据所接收到的相关信号,使得被控对象产生相应的动作;常用的执行元件有阀、电动机、液压马达等。

③给定元件:给定元件的职能就是给出与期望的被控量相对应的系统输入量(即参考量);④比较元件:把测量元件检测到的被控量的实际值与给定元件给出的参考值进行比较,求出它们之间的偏差。

常用的比较元件有差动放大器、机械差动装置和电桥等。

⑤测量反馈元件:该元部件的职能就是测量被控制的物理量,如果这个物理量是非电量,一般需要将其转换成为电量。

常用的测量元部件有测速发电机、热电偶、各种传感器等;⑥放大元件:将比较元件给出的偏差进行放大,用来推动执行元件去控制被控对象。

如电压偏差信号,可用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晶闸管等组成的电压放大器和功率放大级加以放大。

⑦校正元件:亦称补偿元件,它是结构或参数便于调整的元件,用串联或反馈的方式连接在系统中,用以改善系统的性能。

常用的校正元件有电阻、电容组成的无源或有源网络,它们与原系统串联或与原系统构成一个内反馈系统。

3 请说出什么是反馈控制系统,开环控制系统和闭环控制系统各有什么优缺点?解:反馈控制系统即闭环控制系统,在一个控制系统,将系统的输出量通过某测量机构对其进行实时测量,并将该测量值与输入量进行比较,形成一个反馈通道,从而形成一个封闭的控制系统;开环系统优点:结构简单,缺点:控制的精度较差;闭环控制系统优点:控制精度高,缺点:结构复杂、设计分析麻烦,制造成本高。

自动控制原理答案_第二版(孟庆明)讲解

自动控制原理答案_第二版(孟庆明)讲解

课后答案网,用心为你服务!大学答案--- 中学答案--- 考研答案--- 考试答案最全最多的课后习题参考答案,尽在课后答案网()!Khdaw团队一直秉承用心为大家服务的宗旨,以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为出发点,旨在为广大学生朋友的自主学习提供一个分享和交流的平台。

爱校园()课后答案网()淘答案()自动控制原理(非自动化类)习题答案第一章 习题1-1(略) 1-2(略) 1-3 解:受控对象:水箱液面。

被控量:水箱的实际水位 h c 执行元件:通过电机控制进水阀门开度,控制进水流量。

比较计算元件:电位器。

测量元件:浮子,杠杆。

放大元件:放大器。

工作原理:系统的被控对象为水箱。

被控量为水箱的实际水位 h 。

给定值为希望水位 h (与电位器设定 c r 电压 u r 相对应,此时电位器电刷位于中点位置)。

当 h c = h r 时,电位器电刷位于中点位置,电动机不工作。

一但 h c ⎺ h r 时,浮子位置相应升高(或降低),通过杠杆作用使电位器电刷从中点位置下移(或上移),从而给电动机提供一定的工作电压,驱动 电动机通过减速器使阀门的开度减小(或增大),以使水箱水位达到希望值 h r 。

水位自动控制系统的职能方框图1-4 解:受控对象:门。

执行元件:电动机,绞盘。

放大元件:放大器。

受控量:门的位置 测量比较元件:电位计工作原理:系统的被控对象为大门。

被控量为大门的实际位置。

输入量为希望的大门位置。

当合上开门开关时,桥式电位器测量电路产生偏差电压,经放大器放大后,驱动电动机带动绞盘转动, 使大门向上提起。

同时,与大门连在一起的电位器电刷上移,直到桥式电位器达到平衡,电动机停转,开 门开关自动断开。

反之,当合上关门开关时,电动机带动绞盘反转,使大门关闭。

开(闭)门门实际 仓库大门自动控制开(闭)的职能方框图1-5 解:系统的输出量:电炉炉温 给定输入量:加热器电压 被控对象:电炉放大元件:电压放大器,功率放大器,减速器 比较元件:电位计 测量元件:热电偶 职能方框图:第二章 习题2-1 解:对微分方程做拉氏变换:♣ X 1 (s ) = R (s ) C (s ) + N 1 (s ) ♠ ♠ X 2(s ) = K 1 X 1 (s )♠ X 3 (s ) = X 2 (s ) X 5 (s )♦ ♠TsX 4 (s ) = X 3 (s )♠ X 5 (s ) = X 4 (s ) K 2 N 2 (s )♠ ♠K X (s ) = s 2C (s ) + sC (s ) ♥3 5 绘制上式各子方程的方块图如下图所示:1(s)3(s)5(s)K 1K 3C (s ) / R (s ) = , Ts 3 + (T + 1)s 2+ s + K K 1 3C (s ) / N 1 (s ) = C (s ) / R (s ) ,K 2 K 3Ts C (s ) / N (s ) = 2Ts 3 + (T + 1)s 2 + s + K K 1 32-2 解:对微分方程做拉氏变换♣ X 1 (s ) = K [R (s ) C (s )] ♠♠ X 2 (s ) = ⎜ sR (s )♠(s + 1) X 3 (s ) = X 1 (s ) + X 2 (s )♦♠(Ts + 1) X 4 (s ) = X 3 (s ) + X 5 (s ) ♠C (s ) = X (s ) N (s ) 4 ♠ ♠♥ X 5 (s ) = (Ts + 1) N (s )绘制上式各子方程的方块如下图:⎜ s K+ K + ⎜ s = (s + 1)(Ts + 1) (s + 1)(Ts + 1) = C (s ) R (s ) k Ts 2+ (T + 1)s + (K + 1) 1 + (s + 1)(Ts + 1)C (s ) N (s ) =2-3 解:(过程略) C (s ) 1 C (s ) =G 1 + G 2 (a)= R (s ) ms 2+ fs + K(b)R (s ) 1 + G G G G + G G G G 1 3 1 4 2 3 2 4C (s ) =G 2 + G 1G 2C (s ) = G 1G 2 (c)(d)R (s ) 1 + G 1 + G 2G 1R (s ) 1 G 2G 3C (s ) =G 1G 2G 3G 4 (e)R (s ) 1 + G 1G 2 + G 2G 3 + G 3G 4 + G 1G 2G 3G 42-4 解 :(1)求 C/R ,令 N=0G (s ) = K 1K 2 K3s (Ts + 1)K 1K 2 K 3 G (s )C (s ) / R (s ) = = 1 + G (s ) Ts 2 + s + K K K 1 2 3求 C/N ,令 R=0,向后移动单位反馈的比较点K 3K 2 ) Ts + 1 = K n K 3s K 1K 2 K 3G n C (s ) / N (s ) = (K G K n n 1K K Ts 2 + s + K K K s 1 + 3 2K 1 2 3 1 Ts + 1 s(2)要消除干扰对系统的影响C (s ) / N (s ) = K n K 3 s K 1K 2 K 3G n= 0Ts 2 + s + K K K 1 2 3K n sG (s ) = nK 1K 22-5 解:(a )(1)系统的反馈回路有三个,所以有3La= L 1 + L 2 + L 3 = G 1G 2G 5 G 2G 3G 4 + G 4G 2G 5a =1三个回路两两接触,可得 ⊗ = 1La= 1 + G 1G 2G 5 + G 2G 3G 4 G 4G 2G 5(2)有两条前向通道,且与两条回路均有接触,所以P 1 = G 1G 2G 3 , ⊗1 = 1 P 2 = 1, ⊗2 = 1(3)闭环传递函数 C/R 为C =G 1G 2G 3 + 1 R 1 + G 1G 2G 5 + G 2G 3G 4 G 4G 2G 5(b )(1)系统的反馈回路有三个,所以有3La= L 1 + L 2 + L 3 = G 1G 2 G 1 G 1a =1三个回路均接触,可得 ⊗ = 1La= 1 + G 1G 2 + 2G 1(2)有四条前向通道,且与三条回路均有接触,所以P 1 = G 1G 2 , ⊗1 = 1 P 2 = G 1 , ⊗2 = 1 P 3 = G 2 , ⊗3 = 1 P 4 = G 1 , ⊗4 = 1(3)闭环传递函数 C/R 为C = G 1G 2 + G 1 + G 2 G 1 = G 1G 2 + G 2 R 1 + G 1G 2 + 2G 1 1 + G 1G 2 + 2G 12-6 解:用梅逊公式求,有两个回路,且接触,可得 ⊗ = 1La= 1 + G 1G 2G 3 + G 2 ,可得C (s ) = G 1G 2G 3+ G 2G 3 C (s ) = C (s ) / R (s )R (s ) 1 + G 1G 2G 3 + G 2 N 1 (s )(1 + G 2 )G 3C(s ) = 1⋅ (1 + G 1G 2G 3 + G 2 )= 1C(s ) = N 2 (s ) 1 + G 1G 2G 3 + G 2 1 + G 1G 2G 3 + G 2 N 3 (s )E (s ) =1 + G2 G 2G3 E (s )= C (s ) = G 2G 3 G 1G 2G 3 R (s ) 1 + G 1G 2G 3 + G 2N 1 (s ) N 1 (s ) 1 + G 1G 2G 3 + G 2 E(s ) = C (s ) (1 + G 2 )G 3E (s ) = C (s )= = 1 N 2 (s ) N 2 (s ) 1 + G 1G 2G 3 + G 2 N 3 (s ) N 3 (s )第三章 习题103-1 解:(原书改为 G (s ) =)0.2s + 1采用 K 0 , K H 负反馈方法的闭环传递函数为10K 0⎫ (s ) = C (s ) = K G (s )1 + 10K H = R (s ) 01 + G (s )K 0.2 s + 1H 1 + 10K H要使过渡时间减小到原来的 0.1 倍,要保证总的放大系数不变,则:(原放大系数为 10,时 间常数为 0.2)10K 0♣ = 10 ♣ K = 10 ♠0 ♦1 + 10K ® ♦ H♥K = 0.9♠ H 1 + 10K = 10 ♥H 3-2 解:系统为欠阻尼二阶系统(书上改为“单位负反馈……”,“已知系统开环传递函数”)⎛ % = e⎩⋅100% = 1.3 1 ⋅100%1t p == 0.1解得:⎤n = 33.71 ⎩ = 0.358所以,开环传递函数为:1136 47.1G (s ) = = s (s + 24.1) s (0.041s + 1)3-3 解:(1) K = 10s 1时:100G (s ) = s 2+ 10s⎤ 2 =100 n 2⎩⎤n = 10解得:⎤n = 10, ⎩ = 0.5, ⎛ % = 16.3%, t p = 0.363 (2) K = 20s 1 时:200 G (s ) = s 2+ 10s⎤ 2 = 200n 2⎩⎤n = 10解得:⎤n = 14.14, ⎩ = 0.354, ⎛ %=30%, t p = 0.238结论,K 增大,超调增加,峰值时间减小。

自动控制原理答案完全版_第二版(孟庆明)

自动控制原理答案完全版_第二版(孟庆明)

自动控制原理(非自动化类)习题答案第一章 习题1-1(略) 1-2(略) 1-3 解:受控对象:水箱液面。

被控量:水箱的实际水位 h c 执行元件:通过电机控制进水阀门开度,控制进水流量。

比较计算元件:电位器。

测量元件:浮子,杠杆。

放大元件:放大器。

工作原理:系统的被控对象为水箱。

被控量为水箱的实际水位 h 。

给定值为希望水位 h (与电位器设定 c r 电压 u r 相对应,此时电位器电刷位于中点位置)。

当 h c = h时,电位器电刷位于中点位置,电动机不工作。

一但 h ⎺ h 时,浮子位置相应升高(或降低) 1-4 解:当合上开门开关时,桥式电位器测量电路产生偏差电压,经放大器放大后,驱动电动机带动绞盘转动, 使大门向上提起。

同时,与大门连在一起的电位器电刷上移,直到桥式电位器达到平衡,电动机停转,开 门开关自动断开。

反之,当合上关门开关时,电动机带动绞盘反转,使大门关闭。

开(闭)门门实际 仓库大门自动控制开(闭)的职能方框图1-5 解:系统的输出量:电炉炉温 给定输入量:加热器电压 被控对象:电炉放大元件:电压放大器,功率放大器,减速器 比较元件:电位计 测量元件:热电偶 职能方框图:第二章 习题2-1 解:对微分方程做拉氏变换:♣ X 1 (s ) = R (s ) C (s ) + N 1 (s ) ♠ ♠ X 2(s ) = K 1 X 1 (s )K 1K 3C (s ) / R (s ) = , Ts 3 + (T + 1)s 2+ s + K K 1 3C (s ) / N 1 (s ) = C (s ) / R (s ) ,K 2 K 3Ts C (s ) / N (s ) = 2Ts 3 + (T + 1)s 2 + s + K K 1 32-2 解:对微分方程做拉氏变换♣ X 1 (s ) = K [R (s ) C (s )] ♠♠ X 2 (s ) = ⎜ sR (s )♠(s + 1) X 3 (s ) = X 1 (s ) + X 2 (s )♦♠(Ts + 1) X 4 (s ) = X 3 (s ) + X 5 (s ) ♠C (s ) = X (s ) N (s ) 4 ♠ ♠♥ X 5 (s ) = (Ts + 1) N (s )⎜ s K+ K + ⎜ s = (s + 1)(Ts + 1) (s + 1)(Ts + 1) = C (s ) R (s ) k Ts 2+ (T + 1)s + (K + 1) 1 + (s + 1)(Ts + 1)C (s ) N (s ) =2-3 解:(过程略) C (s ) 1 C (s ) =G 1 + G 2 (a)= R (s ) ms 2+ fs + K(b)R (s ) 1 + G G G G + G G G G 1 3 1 4 2 3 2 4C (s ) =G 2 + G 1G 2C (s ) = G 1G 2 (c)(d)R (s ) 1 + G 1 + G 2G 1R (s ) 1 G 2G 3C (s ) =G 1G 2G 3G 4 (e)R (s ) 1 + G 1G 2 + G 2G 3 + G 3G 4 + G 1G 2G 3G 42-4 解 :(1)求 C/R ,令 N=0G (s ) = K 1K 2 K3s (Ts + 1)K 1K 2 K 3 G (s )C (s ) / R (s ) = = 1 + G (s ) Ts 2 + s + K K K 1 2 3求 C/N ,令 R=0,向后移动单位反馈的比较点K 3K 2 ) Ts + 1 =C (s ) / N (s ) = (K G K n n 1K K s 1 + 3 2K (22-5 解:(a )(12G 5G 2G 5(21 123 1 P2 = 1, ⊗2 = 1(3)闭环传递函数 C/R 为C =G 1G 2G 3 + 1 R 1 + G 1G 2G 5 + G 2G 3G 4 G 4G 2G 5(b )(1)系统的反馈回路有三个,所以有3La= L 1 + L 2 + L 3 = G 1G 2 G 1 G 1a =1三个回路均接触,可得 ⊗ = 1La= 1 + G 1G 2 + 2G 1(2)有四条前向通道,且与三条回路均有接触,所以P 1 = G 1G 2 , ⊗1 = 1 P 2 = G 1 , ⊗2 = 1 P 3 = G 2 , ⊗3 = 1 P 4 = G 1 , ⊗4 = 1(3)闭环传递函数 C/R 为C = G 1G 2 + G 1 + G 2 G 1 = G 1G 2 + G 2 R 1 + G 1G 2 + 2G 1 1 + G 1G 2 + 2G 12-6 解:用梅逊公式求,有两个回路,且接触,可得 ⊗ = 1La= 1 + G 1G 2G 3 + G 2 ,可得C (s ) = G 1G 2G 3+ G 2G 3 C (s ) = C (s ) / R (s )R (s ) 1 + G 1G 2G 3 + G 2 N 1 (s )(1 + G 2 )G 3C(s ) =C(s ) = N 2 (s ) 1 + G G G + G N (s )E (s ) =R (s ) E(s ) N 2 (s ) 3-1 采用 K 要使过渡时间减小到原来的 0.1 倍,要保证总的放大系数不变,则:(原放大系数为 10,时 间常数为 0.2)10K 0♣ = 10 ♣ K = 10 ♠0 ♦1 + 10K ® ♦ H♥K = 0.9♠ H 1 + 10K = 10 ♥H 3-2 解:系统为欠阻尼二阶系统(书上改为“单位负反馈……”,“已知系统开环传递函数”)⎛ % = e⎩⋅100% = 1.3 1 ⋅100%1t p == 0.1解得:⎤n = 33.71 ⎩ = 0.358所以,开环传递函数为:1136 47.1G (s ) = = s (s + 24.1) s (0.041s + 1)3-3 解:(1) K = 10s 1时:100G (s ) = s 2+ 10s⎤ 2 =100 n 2⎩⎤n = 10解得:⎤n = 10, ⎩ = 0.5, ⎛ % = 16.3%, t p = 0.363 (2) K = 20解得:⎤n =结论,K 3-4 解:(1)a. ⎩ = 0.1,⎤ n 3.5 t = = 7s s⎩⎤ nb. ⎩ = 0.1,⎤ =10s 1 时, n ⎛ % = e ⎩⋅100% = 72.8%3.5 t = = 3.5s s⎩⎤ nc. ⎩ = 0.1,⎤ =1s 1 时, n⎛ % = e ⎩⋅100% = 72.8%3.5 t = = 35s s⎩⎤ n⎩ = 0.5,⎤ = 5s 1时,(2) n ⎛ % = e ⎩⋅100% = 16.3%3.5 t = = 1.4s s⎩⎤ n(3) 讨论系统参数:⎩ 不变,⎛ % 不变;⎩ 不变,⎤n 增加,则 t s 减小;⎤n 不变,⎩ 增加, 则⎛ % 减小, t s 减小3-5 解:(1) (a )用劳思判据s 3 s 2 s 1 s 0系统稳定。

自动控制原理答案(第二版)+中国电力出版社

自动控制原理答案(第二版)+中国电力出版社

第二部分古典控制理论基础习题详解一 概述2-1-1 试比较开环控制系统和闭环控制系统的优缺点。

【解】:控制系统优点缺点开环控制简单、造价低、调节速度快调节精度差、无抗多因素干扰能力闭环控制抗多因素干扰能力强、调节精度高结构较复杂、造价较高2-1-2试列举几个日常生活中的开环和闭环控制系统的例子,并说明其工作原理。

【解】:开环控制——半自动、全自动洗衣机的洗衣过程。

工作原理:被控制量为衣服的干净度。

洗衣人先观察衣服的脏污程度,根据自己的经验,设定洗涤、漂洗时间,洗衣机按照设定程序完成洗涤漂洗任务。

系统输出量(即衣服的干净度)的信息没有通过任何装置反馈到输入端,对系统的控制不起作用,因此为开环控制。

闭环控制——卫生间蓄水箱的蓄水量控制系统和空调、冰箱的温度控制系统。

工作原理:以卫生间蓄水箱蓄水量控制为例,系统的被控制量(输出量)为蓄水箱水位(反应蓄水量)。

水位由浮子测量,并通过杠杆作用于供水阀门(即反馈至输入端),控制供水量,形成闭环控制。

当水位达到蓄水量上限高度时,阀门全关(按要求事先设计好杠杆比例),系统处于平衡状态。

一旦用水,水位降低,浮子随之下沉,通过杠杆打开供水阀门,下沉越深,阀门开度越大,供水量越大,直到水位升至蓄水量上限高度,阀门全关,系统再次处于平衡状态。

2-1-3 试判断下列微分方程所描述的系统属何种类型(线性、非线性;定常、时变)。

【解】:(1)线性定常系统;(2)线性时变系统;(3)非线性定常系统;(4)线性定常系统。

122-1-4 根据题2-1-1图所示的电动机速度控制系统工作原理图:(1)将a ,b 与c ,d 用线连接成负反馈系统;(2)画出系统方框图。

【解】:(1)a -d 连接,b -c 连接。

(2)系统方框图题2-1-4解图抽头移动,电动机获得一个正电压,通过齿轮减速器传递,使阀门打开,从而增加入水流量使水位上升,当水位回到给定值时,电动机的输入电压又会回到零,系统重新达到平衡状态。

自动控制原理答案(孟版)2006a_

自动控制原理答案(孟版)2006a_

σ % = e−πξ /
tp =
1−ξ 2
× 100% = = 0.1
π ωn 1 − ξ 2
1.3 − 1 ×100% 1
5
解得:
ω n = 33.71 ξ = 0.358
所以,开环传递函数为:
G(s) =
3-3 解: (1) K = 10 s 时:
−1
1136 47.1 = s ( s + 24.1) s (0.041s + 1)
开(闭) 门 的位置 门实际 位置
受控量:门的位置 测量比较元件:电位计
电位器
_
放大器
电动机
绞盘
大门Leabharlann 仓库大门自动控制开(闭)的职能方框图 1-5 解: 系统的输出量:电炉炉温 给定输入量:加热器电压 被控对象:电炉
1
放大元件:电压放大器,功率放大器,减速器 比较元件:电位计 测量元件:热电偶 职能方框图:
要使过渡时间减小到原来的 0.1 倍,要保证总的放大系数不变,则: (原放大系数为 10,时 间常数为 0.2)
⎧ 10 K 0 = 10 ⎧ K 0 = 10 ⎪ ⇒⎨ ⎨1 + 10 K H ⎪1 + 10 K = 10 ⎩ K H = 0.9 H ⎩
, “已知系统开环传递函数” ) 3-2 解:系统为欠阻尼二阶系统(书上改为“单位负反馈……”
绘制上式各子方程的方块如下图: X2(s) R(s) C(s) X5(s) X3(s) N(s) N(s) s T X5(s) K X1(s) R(s) s τ X2(s) X1(s) X3(s)
1 s +1
1 Ts + 1
X4(s)
X4(s)

《自动控制原理》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

《自动控制原理》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

k (x x ) f ( dx1 dy )
(1)
1
1
dt dt
对B点有
f ( dx1 dy ) k y dt dt 2
(2)
联立式(1)、(2)可得:
dy k1k2 y k1 dx dt f (k1 k2 ) k1 k2 dt
电压。
在正常情况下,炉温等于某个期望值T °C,热电偶的输出电压u f 正好等于给定电压ur 。 此时, ue ur u f 0 ,故u1 ua 0 ,可逆电动机不转动,调压器的滑动触点停留在某 个合适的位置上,使uc 保持一定的数值。这时,炉子散失的热量正好等于从加热器吸取的热
量,形成稳定的热平衡状态,温度保持恒定。
第一章 自动控制的一般概念 习题及答案
1-1 根据题 1-15 图所示的电动机速度控制系统工作原理图,完成: (1) 将 a,b 与 c,d 用线连接成负反馈状态; (2) 画出系统方框图。
解 (1)负反馈连接方式为: a d , b c ;
(2)系统方框图如图解 1-1 所示。
1-2 题 1-16 图是仓库大门自动控制系统原理示意图。试说明系统自动控制大门开、闭的 工作原理,并画出系统方框图。
图 1-16 仓库大门自动开闭控制系统
1
解 当合上开门开关时,电桥会测量出开门位置与大门实际位置间对应的偏差电压,偏 差电压经放大器放大后,驱动伺服电动机带动绞盘转动,将大门向上提起。与此同时,和大 门连在一起的电刷也向上移动,直到桥式测量电路达到平衡,电动机停止转动,大门达到开 启位置。反之,当合上关门开关时,电动机带动绞盘使大门关闭,从而可以实现大门远距离 开闭自动控制。系统方框图如图解 1-2 所示。
当炉膛温度T °C 由于某种原因突然下降(例如炉门打开造成的热量流失),则出现以下

自动控制原理第二版课后答案(孟庆明)

自动控制原理第二版课后答案(孟庆明)

自动控制原理第二版课后答案(孟庆明)目录第一章 (1)第二章 (2)第三章 (5)第四章 (15)第五章 (18)第六章 (27)1-1(略) 1-2(略) 1-3 解:受控对象:水箱液面。

被控量:水箱的实际水位 h c 执行元件:通过电机控制进水阀门开度,控制进水流量。

比较计算元件:电位器。

测量元件:浮子,杠杆。

放大元件:放大器。

工作原理:系统的被控对象为水箱。

被控量为水箱的实际水位 h 。

给定值为希望水位 h (与电位器设定 c r 电压 u r 相对应,此时电位器电刷位于中点位置)。

当 h c = h r 时,电位器电刷位于中点位置,电动机不工作。

一但 h c ⎺ h r 时,浮子位置相应升高(或降低),通过杠杆作用使电位器电刷从中点位置下移(或上移),从而给电动机提供一定的工作电压,驱动 电动机通过减速器使阀门的开度减小(或增大),以使水箱水位达到希望值 h r 。

水位自动控制系统的职能方框图1-4 解:受控对象:门。

执行元件:电动机,绞盘。

放大元件:放大器。

受控量:门的位置 测量比较元件:电位计工作原理:系统的被控对象为大门。

被控量为大门的实际位置。

输入量为希望的大门位置。

当合上开门开关时,桥式电位器测量电路产生偏差电压,经放大器放大后,驱动电动机带动绞盘转动, 使大门向上提起。

同时,与大门连在一起的电位器电刷上移,直到桥式电位器达到平衡,电动机停转,开 门开关自动断开。

反之,当合上关门开关时,电动机带动绞盘反转,使大门关闭。

开(闭)门门实际 仓库大门自动控制开(闭)的职能方框图1-5 解:系统的输出量:电炉炉温 给定输入量:加热器电压 被控对象:电炉第一章放大元件:电压放大器,功率放大器,减速器比较元件:电位计 测量元件:热电偶 职能方框图: 2-1 解:对微分方程做拉氏变换:♣ X 1 (s ) = R (s ) C (s ) + N 1 (s ) ♠ ♠ X 2(s ) = K 1 X 1 (s )♠ X 3 (s ) = X 2 (s ) X 5 (s ) ♦♠TsX 4 (s ) = X 3 (s )♠ X 5 (s ) = X 4 (s ) K 2 N 2 (s ) ♠ ♠K X (s ) = s 2C (s ) + sC (s ) ♥3 5 绘制上式各子方程的方块图如下图所示:(s)3(s)5(s)K 1K 3C (s ) / R (s ) = , Ts 3 + (T + 1)s 2+ s + K K 1 3第二章C (s ) / N 1 (s ) = C (s ) / R (s ) ,K 2 K 3Ts C (s ) / N (s ) = 2Ts 3 + (T + 1)s 2 + s + K K 1 32-2 解:对微分方程做拉氏变换♣ X 1 (s ) = K [R (s ) C (s )]♠♠ X 2 (s ) = ⎜ sR (s )♠(s + 1) X 3 (s ) = X 1 (s ) + X 2 (s ) ♦♠(Ts + 1) X 4 (s ) = X 3 (s ) + X 5 (s ) ♠C (s ) = X (s ) N (s ) 4 ♠ ♠♥ X 5 (s ) = (Ts + 1) N (s )绘制上式各子方程的方块如下图:⎜ s K+ K + ⎜ s = (s + 1)(Ts + 1) (s + 1)(Ts + 1) = C (s ) R (s ) k Ts 2+ (T + 1)s + (K + 1) 1 + (s + 1)(Ts + 1)C (s )N (s ) =0 2-3 解:(过程略) C (s ) 1 C (s ) =G 1 + G 2 (a)=R (s ) ms 2 + fs + K(b)R (s ) 1 + G G G G + G G G G 1 3 1 4 2 3 2 4C (s ) = G 2 + G 1G 2 C (s ) = G 1 G 2 (c)(d)R (s ) 1 + G 1 + G 2G 1R (s ) 1 G 2G 3C (s ) =G 1G 2G 3G 4 (e)R (s ) 1 + G 1G 2 + G 2G 3 + G 3G 4 + G 1G 2G 3G 42-4 解 :(1)求 C/R ,令 N=0G (s ) =K 1K 2 K 3s (Ts + 1)K 1K 2 K 3 G (s )C (s ) / R (s ) = = 1 + G (s ) Ts 2 + s + K K K 1 2 3 求 C/N ,令 R=0,向后移动单位反馈的比较点K 3K 2 ) Ts + 1 = K n K 3 s K 1K 2 K 3G n C (s ) / N (s ) = (K G K n n1 K K Ts2 + s + K K K s 1 +3 2 K 1 2 31Ts + 1 s(2)要消除干扰对系统的影响C (s ) / N (s ) = K n K 3 s K 1K 2 K 3G n= 0Ts 2 + s + K K K 1 2 3K n sG (s ) = nK 1K 22-5 解:(a )(1)系统的反馈回路有三个,所以有3La= L 1 + L 2 + L 3 = G 1G 2G 5 G 2G 3G 4 + G 4G 2G 5a =1三个回路两两接触,可得 ⊗ = 1La= 1 + G 1G 2G 5 + G 2G 3G 4 G 4G 2G 5(2)有两条前向通道,且与两条回路均有接触,所以P 1 = G 1G 2G 3 , ⊗1 = 1 P 2 = 1, ⊗2 = 1(3)闭环传递函数 C/R 为C =G 1G 2G 3 + 1 R 1 + G 1G 2G 5 + G 2G 3G 4 G 4G 2G 5(b )(1)系统的反馈回路有三个,所以有3La= L 1 + L 2 + L 3 = G 1G 2 G 1 G 1a =1三个回路均接触,可得 ⊗ = 1La= 1 + G 1G 2 + 2G 1(2)有四条前向通道,且与三条回路均有接触,所以P 1 = G 1G 2 , ⊗1 = 1 P 2 = G 1 , ⊗2 = 1 P 3 = G 2 , ⊗3 = 1 P 4 = G 1 , ⊗4 = 1(3)闭环传递函数 C/R 为C = G 1G 2 + G 1 + G 2 G 1 = G 1G 2 + G 2 R 1 + G 1G 2 + 2G 1 1 + G 1G 2 + 2G 12-6 解:用梅逊公式求,有两个回路,且接触,可得 ⊗ = 1La= 1 + G 1G 2G 3 + G 2 ,可得C (s ) = G 1G 2G 3 + G 2G 3C (s ) = C (s ) / R (s )R (s ) 1 + G 1G 2G 3 + G 2 N 1 (s ) (1 + G 2 )G 3C(s ) = 1⋅ (1 + G 1G 2G 3 + G 2 )= 1C(s ) = N 2 (s ) 1 + G 1G 2G 3 + G 2 1 + G 1G 2G 3 + G 2 N 3 (s )E (s ) =1 + G2 G 2G3 E (s ) = C (s ) =G 2G 3 G 1G 2G 3 R (s ) 1 + G 1G 2G 3 + G 2N 1 (s ) N 1 (s ) 1 + G 1G 2G 3 + G 2E(s ) = C (s )(1 + G 2 )G 3 E (s )= C (s )= = 1 N 2 (s ) N 2 (s ) 1 + G 1G 2G 3 + G 2 N 3 (s ) N 3 (s )103-1 解:(原书改为 G (s ) =)0.2s + 1采用 K 0 , K H 负反馈方法的闭环传递函数为10K 0⎫ (s ) =C (s ) = K G (s )1 + 10K H = R (s ) 0 1 + G (s )K 0.2s + 1H1 + 10K H要使过渡时间减小到原来的 0.1 倍,要保证总的放大系数不变,则:(原放大系数为 10,时 间常数为 0.2)10K 0♣ = 10 ♣ K = 10 ♠0 ♦1 + 10K ® ♦ H♥K = 0.9 ♠ H 1 + 10K = 10 ♥ H3-2 解:系统为欠阻尼二阶系统(书上改为“单位负反馈……”,“已知系统开环传递函数”)⎛ % = e⎩⋅100% = 1.3 1 ⋅100%1t p == 0.1第三章解得:⎤n = 33.71 ⎩ = 0.358所以,开环传递函数为:1136 47.1G (s ) = = s (s + 24.1) s (0.041s + 1)3-3 解:(1) K = 10s 1时:100G (s ) = s 2+ 10s⎤ 2 =100 n 2⎩⎤n = 10解得:⎤n = 10, ⎩ = 0.5, ⎛ % = 16.3%, t p = 0.363 (2) K = 20s 1 时:200 G (s ) = s 2+ 10s⎤ 2 = 200 n2⎩⎤n = 10解得:⎤n = 14.14, ⎩ = 0.354, ⎛ %=30%, t p = 0.238结论,K 增大,超调增加,峰值时间减小。

自动控制原理孟华第二版课后答案

自动控制原理孟华第二版课后答案

自动控制原理孟华第二版课后答案【篇一:自动控制原理_孟华_习题答案大连理工】t>第一章(略)第二章2.1 试分别写出图2.68中各无源电路的输入ur(t)与输出uc(t)之间的微分方程。

图2.68 习题2.1图解:(a)ur?ucurrrrr2?c?uc?12cu?r??r?u?c)?i2,i1?i2?c,12cu?i1,c(uurr1r2r1?r2r1?r2r1?r2(b)?r?u?c)?i1,c1(uur?u1?1,uc?i1r2?u1, ?i2,i1?i2?c2ur1??c?(r1c1?r1c2?r2c1)u?c?uc?r1r2c1c2u??r?(r1c1?r2c1)u?r?u r r1r2c1c2u(c)u1ur?uc?i1,c1(ur?u1)?i2,i1?i2?1,uc?i1dt?u1, r1r2c2???c?(rc????r1r2c1c2u12?r2c2?r2c1)uc?uc?r1r2c1c2ur?(r2c2?r2c1)ur?ur2.2 试证明图2.69(a)所示电路与图2.69(b)所示的机械系统具有相同的微分方程。

图2.69(b)中xr(t)为输入,xc(t)为输出,均是位移量。

(a)(b)图2.69 习题2.2图解:(a)1ur?uc?r?u?c)?i2,i1?i2?i,uc??i1,c1(uidt?ir2,r1c2???c?(r1c1?r1c2?r2c2)u?c?uc?r1r2c1c2u??r?(r1c1?r2c2)u?r?u r r1r2c1c2u(b)?c?x?1)?k2x1,b1(x?r?x?c)?k1(xr?xc)?b2(x?c?x?1), b2(x b1b2bbbbbbb??c?(1?2?2)x?c?xc?12??r?(1?2)x?r?xrxxk1k2k1k2k1k1k2k1k22.3 试分别求出图2.70中各有源电路的输入ur(t)与输出uc(t)之间的微分方程。

自动控制原理 孟庆明 第1章

自动控制原理 孟庆明 第1章
一、技术术语
1. 被控对象:是指要求实现自动控制的机器、 设备或生产过程。
2. 被控量:表征被控对象工作状态的物理 参量(或状态参量),如转速、压力、温度、 电压、位移等。
3. 控制器:又称调节器、控制装置,由控 制元件组成,它接受指令信号,输出控制 作用信号于被控对象。
4. 给定值或指令信号r(t):要求控制系统按 一定规律变化的信号,是系统的输入信号。
1.4 自动控制系统示例 在分析自动控制系统时,首先应明确下面 的一些问题:
1. 被控对象是什么?被控量是什么?作用 在对象上的主要干扰信号有哪些?
2. 通过操纵哪个机构来改变被控量?即确 定执行元件。
3. 有哪些测量元件?测量的是被控量还是 干扰信号?测量元件的确定对分析系统起 关键作用。
4. 指令信号或给定值是由哪个装置提供的?
闭环控制的主要优点:控制精度高,抗干 扰能力强。
缺点是使用的元件多,线路复杂,系统的 分析和设计都比较麻烦。
二、开环控制 1. 按给定值控制
给定值
计算
执行
干扰
+
被控量 被控对象
图1.8 开环控制框图
2.按干扰补偿
测量
计算
执行
干扰
+
被控对象
被控量
图1.9 按干扰补偿框图
3.复合控制
给定值 计算
-
在反馈控制系统中,控制装置对被控对象施加 控制作用,而控制装置接受的信号是取自被控 量的反馈信号与给定值相比较生成的偏差,根 据偏差值的大小产生控制作用,实现控制任务。
预期行驶方向 实际行驶方向
图1.2 汽车驾驶控制原理框图
预期 路线
测量
大脑

方向盘

自动控制原理答案完全版-第二版(孟庆明)

自动控制原理答案完全版-第二版(孟庆明)

位器设定
3电解刷:位于当中hc点位h置r 时)。 ,电位器电刷位于中点放位大置器,。电动机不工作。一
但hc ≠ hr 时,浮子位置相应升高(或
降电低动)机,通通过过杠减杆速作器用使使阀电门位的器开电度刷减从小中(或点增位大置),下移(或上移),从
以使水箱水位达到希望值hr 。
而给电动机提供h 一电定的工作放电压,电驱动 减
自动控制原理(非自动化类)习题答案


1-
一章 题
1(略) 1受- 控对象:
被控量:水箱 c
2水执(略箱行)液元面件。:通过电机控制进水阀门开
的实际测水量位元件h :
度,控制进水流量。
浮子,杠杆。
1比工- 较作计原算理元:系件统:电的位被器控。对象为水箱。被控量c放为大水元箱件的:
r(与电
实际电水压位uhr。相给对定应值,为此希时望电水位位器h
(s) 绘s制C(上s)式各子方程的方块
图如R下图所示+: X
(s)
1-(s)
NC1(s)
X 1(s)
1
KX 2(s) N
X 2(s)
X 3- (s) X
(s)
2(sK)
5(s)
X
1X
X X2 - X
K
3(s)
4(s) T
4(s)
5(s)Biblioteka 将方块图连接起来,得出系统
5(s) 3
N
1C (s) s
的动态结s构图:
R绘制上式各子方K 程的X R
s
(s)
- 1(s) (s)
方块如下图: C
(Xs)
X 5(s)
1X
N X (s) — C

自动控制原理_第二版_课后答案

自动控制原理_第二版_课后答案

《自动控制原理》(第2版)习题答案1第2章2-1 (1)t e t ett23sin 3123cos122--+- (2)6 + 3t(3))334(322+++---t t e e t t (4)t t ωωωsin 1132-2-2 (1)2351853tt e e --+-(2)t e 2-(3)t e a b t ae n t nnn t n n ωωζωωζωζωsin cos --++(4)t a Aa t a A e b a A atωωωωωωωsin cos 222222++++⎪⎭⎫ ⎝⎛++- 2-3 (a ))()()(2110f f ms f s X s X i ++=(b )212110)()()(k k s k k f fsk s X s X i ++=2-4 (a ))()()(t u t kx t xm =+ (b ))()()(2121t u t x k k k k t x m =++ 2-5 (a ))()()()()(2212121t u R dt t du C R R t u R R dt t du CR R r r c c +=++ (b ))()()()()()(22121221t u R t u R R dt t du C R R L dt t u d LC R r c c c =++++ 2-6 252312)14(100)()(2+++=s s s s R s C 2523125231210)()(22++++⋅=s s s s s R s E 2-7 t t e e t c 2241)(--+-= 2-8 )1)(2(23)(+++=s s s s G t t e e t h ---=24)(22-9 (a )1)(1)()(32213+++⋅-=s R R C s CR R R s U s U r c (b )13221)()()(R R R s R CR s U s U r c ++-= 2-10 (a )))((1)()(432121G G G G G G s R s C -+++=(b ))(1)1()()(21221H H G G G s R s C -++=(c )331311321332123113211)()(H G H G H G G G G H G G H G G H G G G G s R s C ++++++=2-11 (a )32211)()(G G G G s R s C ++=(b )H G H H G s R s C 111)1()()(+--=(c )121223121)()()(H G G H G G G G s R s C +++=2-12 (a )))((1)1()()(23111232123111134321H G H G H H G G G H G H G H G G G G G G s R s C --++++++=))((1)1(1)()(2311123212311123423H G H G H H G G G H G H G H H G G H G s R s E --++++-+⋅=(b )21212121312)()(G G G G G G G G s R s C ++-++-= 21212131)1(1)()(G G G G G G s R s E ++-+⋅=2-13 (a )12121211)()(H G G G G G G s R s C ++= 121211211)1(1)()(H G G G G H G G s R s E +++⋅=12121231211)1(1)()(H G G G G G G H G G s D s C ++++⋅-=12121231211)1(1)()(H G G G G G G H G G s D s E ++-+⋅= (b )434242143421)()(G G G G G G G G G G G s R s C ++++= 434242111)()(G G G G G G G s R s E ++-=434241)()(G G G G G s D s C ++= 434241)()(G G G G G s D s E ++-=32-14 (a )))((1)(23113343321231134321H G H G H G G H G G G H G H G G G G G G s G -+++-++=(b )3541432326543211)(H G G H G G H G G G G G G G G s G +-+=(c ) 15.1 (d )))((1)1()(ch af ehgf ch gb af gb ed abcd s G +----++=45σ % = 56.2% t p = 1.006 t s = 63-13 0 < K < 0.75 3-14 (1)0(2)1 3-16 (1)∞ ∞6分离点:d = -0.8857(4) 渐近线:σa = -1 ϕa = ± 60︒,180︒与虚轴的交点:K = 3 s = ± j1.414分离点:d = -0.423 根迹图略(5) 渐近线:σa = -2/3 ϕa = ± 60︒,180︒与虚轴的交点:K = 4 s = ± j1.414(6)渐近线:σa = -1.5 ϕa = ± 45︒,± 135︒起始角:ϕ1 = -63.4︒根迹图略 (7)(8)894-9 零度根轨迹。

自动控制原理第二版课后答案第二章

自动控制原理第二版课后答案第二章

其中弹簧刚度为K,
阻尼器的阻尼系数为f, 质量块的质量为m。
f
K M y(t)
10
解:分析质量块m受力,有
外力F
弹簧恢复力 Ky(t)
阻尼力 fdy(t) / dt Nhomakorabea惯性力 md2 y / dt 2
F(t)
由于m受力平衡,所以
Fi 0
式中:Fi是作用于质量块上 的主动力,约束力以及惯性
f
力。
系统的动态结构图由若干基本符号构成。 构成动态结构图的基本符号有四种,即信 号线、传递方框、综合点和引出点。
1. 信号线
表示信号输入、输出的通道。箭头代 表信号传递的方向。
36
2. 方框
G(s) 方框的两侧为输入信号线和输出信号线, 方框内写入该输入、输出之间的传递函数 G(s)。
37
3.综合点
U a (s) s[( Ra Las)( Js b) Kb Km ]
31
四、典型环节
• 一个传递函数可以分解为若干个基本因 子的乘积,每个基本因子就称为典型环 节。常见的形式有:
①比例环节,传递函数为
G(s) K
32
②积分环节,传递函数为 ③微分环节,传递函数为
G(s) 1 s

uc
(t
)

ur
(t
)
(2 1 2)
令 RC T(时间常数),则微分方程为:
T
duc (t) dt

uc (t)

ur
(t)
(2 1 3)
9
• 例2-2 设有一弹簧-质
量-阻尼动力系统如图
所示,当外力F(t)作用
于系统时,系统将产 生运动,试写出外力

自动控制原理第二版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自动控制原理第二版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自动控制原理第二版课后习题参考答案2-1 (a)()()1121211212212122112+++⋅+=+++=CS R R R R CS R R R R R R CS R R R CS R R s U s U (b)()()1)(12221112212121++++=s C R C R C R s C C R R s U s U 2-2 (a)()()RCs RCs s U s U 112+=(b) ()()141112+⋅-=Cs R R R s U s U (c)()()⎪⎭⎫⎝⎛+-=141112Cs R R R s U s U 2-3 设激磁磁通f f i K =φ恒定()()()⎥⎦⎤⎢⎣⎡++++=Θφφπφm e a a a a m a C C f R s J R f L Js L s C s U s 2602 2-4()()()φφφπφm A m e a a a a m A C K s C C f R i s J R f L i Js iL C K s R s C +⎪⎭⎫⎝⎛++++=260232-5 ()2.0084.01019.23-=⨯--d d u i 2-8 (a)()()()()3113211G H G G G G s R s C +++=(b)()()()()()31243212143211H G H G G G H G G G G G G s R s C +++++=2-9 框图化简中间结果如图A-2-1所示。

图A-2-1 题2-9框图化简中间结果()()()()52.042.018.17.09.042.07.023++++++=s k s k s s s R s C 2-10()()4232121123211G H G G H G G H G G G G s R s C ++-+=2-11 系统信号流程图如图A-2-2所示。

图A-2-2 题2-11系统信号流程图()()()()2154214212654212215421421321111H H G G G G G G G H G G G G G s R s C H H G G G G G G G G G G s R s C -++=-++=2-12 (a)()()()adgi abcdi agdef abcdef cdhs R s C +++-=11(b)()()()1221211222112++++=s C R C R C R s C R C R R s R s C 2-13 由选加原理,可得()()()()()()[]s D H G G s D G s D G s R G G G H G H s C 3121221221221111--+++=第三章3-1 分三种情况讨论 (a) 当1>ζ时()()()()()⎥⎥⎦⎤⎢⎢⎣⎡-+----+-=-+-=---=⎪⎭⎫ ⎝⎛-+-⎪⎭⎫ ⎝⎛---221221222211112121,122ζζζζωζωζωζζωζζωζζωζζt t n n nn n n e e t t c s s (b) 当10<<ζ时()()()⎪⎪⎭⎫⎝⎛-----+-=---+---=-+-=---=---22222222222121121sin 1121sin 1211cos 221,1ζζζωζωζωζωζωζζωζωζωζωζζωζζζωζωζωarctg t et t e t et t c j s j s n tnnn t nn tnnn n n n n(c) 当1=ζ时设系统为单位反馈系统,有()()()()()2222nn n r s s s s R s c s R s E ωζωζω+++=-= 系统对单位斜坡输入的稳态误差为 ()nn n n s sr s s s s s s im e ωζωζωζω22212220=+++⋅⋅=→ 3-2 (1) 0,0,50===a v p K K K (2) 0,,==∞=a v p K K K K(3) 10,,K K K K a v p =∞=∞= (4) 0,200,==∞=a v p K KK K 3-3 首先求系统的给定误差传递函数()⎪⎭⎫ ⎝⎛++-=-=-t e t t c s n t n n nn 21222,1ωωωωω()101.0)11.0()(11)()(2+++=+==Φs s s s s G s R s E s e 误差系数可求得如下()()()0)101.0()12.0(20)101.0(2lim lim 1.0)101.0()12.0(10lim lim 0101.0)11.0(lim lim 32220220222001200=+++-++=Φ==+++=Φ==+++=Φ=→→→→→→s s s s s s ds d C s s s s ds d C s s s s s C s e s s e s s e s(1) 0)(R t r =,此时有0)()(,)(0===t r t r R t r s s s ,于是稳态误差级数为()0)(0==t r C t e s sr ,0≥t(2) t R R t r 10)(+=,此时有0)(,)(,)(110==+=t r R t r t R R t r s s s ,于是稳态误差级数为()1101.0)()(R t rC t r C t e s s sr =+= ,0≥t (3) 221021)(t R t R R t r ++=,此时有t R R t rt R t R R t r s s 212210)(,21)(+=++= ,2)(R t r s = ,于是稳态误差级数为())(1.0)(!2)()(21210t R R t r C t rC t r C t e s s s sr +=++= ,0≥t 3-4 首先求系统的给定误差传递函数()5001.0)11.0()(11)()(2+++=+==Φs s s s s G s R s E s e 误差系数可求得如下()()()232220220222001200050098)5001.0()12.0(1000)5001.0(100lim lim 5001)5001.0()12.0(500lim lim 05001.0)11.0(lim lim =+++-++=Φ==+++=Φ==+++=Φ=→→→→→→s s s s s s ds d C s s s s ds d C s s s s s C s e s s es s e stt r t t rt t r s s s 5sin 25)(5cos 5)(5sin )(-===稳态误差级数为()[][][]tt tC t C C t e sr 5cos 1015sin 109.45cos 55sin 25224120 -⨯++⨯=-⨯+⎥⎦⎤⎢⎣⎡+⨯-=- 3-5 按技术条件(1)~(4)确定的二阶系统极点在s 平面上的区域如图A-3-1 (a) ~ (d)的阴影区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动控制原理(非自动化类)习题答案第一章 习题1-1(略) 1-2(略) 、1-3 解:受控对象:水箱液面。

被控量:水箱的实际水位 h "执行元件:通过电机控制进水阀门开度,控制进水流量。

比较计算元件:电位器。

测量元件:浮子,杠杆。

放大元件:放大器。

hh(与电位器设定电压 u 相对应,此时电位器电刷位于中点位置)。

当 hh 时,电位器电刷位于中点位置,电动机不工作。

一但h ≠ h 时,浮子位置相应升高(或'降低),通过杠杆作用使电位器电刷从中点位置下移(或上移),从而给电动机提供一定的工作电压,驱动 电动机通过减速器使阀门的开度减小(或增大),以使水箱水位达到希望值 h 。

水位自动控制系统的职能方框图1-4 解:受控对象:门。

执行元件:电动机,绞盘。

放大元件:放大器。

受控量:门的位置 ,测量比较元件:电位计工作原理:系统的被控对象为大门。

被控量为大门的实际位置。

输入量为希望的大门位置。

当合上开门开关时,桥式电位器测量电路产生偏差电压,经放大器放大后,驱动电动机带动绞盘转动, 使大门向上提起。

同时,与大门连在一起的电位器电刷上移,直到桥式电位器达到平衡,电动机停转,开 门开关自动断开。

反之,当合上关门开关时,电动机带动绞盘反转,使大门关闭。

* 仓库大门自动控制开(闭)的职能方框图1-5 解:系统的输出量:电炉炉温 给定输入量:加热器电压 被控对象:电炉放大元件:电压放大器,功率放大器,减速器 比较元件:电位计 测量元件:热电偶 职能方框图:第二章 习题2-1 解:对微分方程做拉氏变换:⎧ X (s ) R (s ) − C (s ) N (s ) ⎪ ⎪X (s ) KX (s )⎪ X (s ) X (s ) − X (s ) ⎨⎪TsX (s ) X (s ) ⎪ X (s ) X (s ) − KN (s ) ⎪⎪K X (s ) sC (s ) sC (s ) ⎩绘制上式各子方程的方块图如下图所示:KKC (s ) / R (s ) ,Ts(T 1)ss K K1 s s1 s sC (s ) / N (s ) C (s ) / R (s ) , KKTsC (s ) / N (s )− Ts(T 1)s s K K2-2 解:对微分方程做拉氏变换⎧ X (s ) K [R (s ) − C (s )]⎪⎪ X (s ) sR (s )⎪(s 1) X (s ) X (s ) X (s ) ⎨⎪(Ts 1) X (s ) X (s ) X (s ) ⎪C (s ) X (s ) − N (s )⎪ ⎪⎩ X (s ) (Ts 1) N (s )绘制上式各子方程的方块如下图:X(s) s KK s(s1)(Ts 1) (s 1)(Ts 1) C (s )R (s )k Ts (T 1)s (K1) 1 (s 1)(Ts1)C (s )N (s )2-3 解:(过程略) C (s ) 1C (s ) G G (a)R (s )msfs K(b)R (s ) 1 G G − G G G G − G G1 Ts 11s 11 Ts 11s1C (s )G GGC (s ) G − G (c)(d)R (s ) 1 G GGR (s ) 1 − GGC (s ) GGGG (e)R (s ) 1 GG GG GG GGGG2-4 解 :(1)求 C /R ,令 N =0G (s ) KK Ks (Ts 1) KK KG (s ) C (s ) / R (s ) 1 G (s ) Tss K K K求 C /N ,令 R =0,向后移动单位反馈的比较点KK )Ts 1K Ks − KK KGC (s ) / N (s ) (K − G KK K Tss K K K s 1KTs 1 s (2)要消除干扰对系统的影响C (s ) / N (s ) K Ks − KK KGTs s K K KKsG (s )KK2-5 解:(a )(1)系统的反馈回路有三个,所以有∑ LL L L −GGG − GGG GGG三个回路两两接触,可得1 − ∑ L 1 GGG GGG − GGG(2)有两条前向通道,且与两条回路均有接触,所以P GGG , 1 P 1, 1(3)闭环传递函数 C /R 为C GGG 1 R 1 GGG GGG − GGG(b )(1)系统的反馈回路有三个,所以有∑ LL L L −GG − G − G三个回路均接触,可得1 − ∑ L 1 GG 2G(2)有四条前向通道,且与三条回路均有接触,所以P GG ,1 P G , 1 P G , 1 P−G , 1(3)闭环传递函数 C /R 为C GG G G − G GG GR 1 GG 2G 1 GG 2G2-6 解:用梅逊公式求,有两个回路,且接触,可得1 − ∑ L 1 GGG G ,可得C (s ) GGG GG C (s ) C (s ) / R (s )R (s ) 1 GGG G N (s ) (1 G )GC (s ) −1 (1 GGG G )C (s )N (s )1 GGG G1 GGG G N (s )E (s )1 G − GGE (s )− C (s ) −GG − GGG R (s ) 1 GGG G N (s )N (s )1 GGG GE (s ) − C (s )−(1 G )G E (s )− C(s )1N (s )N (s )1 GGG GN (s )N (s ) 第三章 习题103-1 解:(原书改为 G (s ))1采用 K , K 负反馈方法的闭环传递函数为10K(s) C (s )G (s )1 10K R (s ) 1 G (s )K s 11 10K 要使过渡时间减小到原来的 倍,要保证总的放大系数不变,则:(原放大系数为 10,时 间常数为 )10K⎧ 10⎧ K 10 ⎪⎨1 10K ⇒ ⎨ ⎩K ⎪ 1 10K 10⎩3-2 解:系统为欠阻尼二阶系统(书上改为“单位负反馈……”,“已知系统开环传递函数”)%e 100% −1100%1 t1 −解得:所以,开环传递函数为:1136 G(s )s(s s 1) 3-3 解:(1)K 10s时:100G(s )s10s100210解得:10, , % %, t(2)K 20s时:200G(s )s10s200210解得:, , %=30%, t结论,K 增大,超调增加,峰值时间减小。

3-4 解:(1)a. , 5s时,% e 100% %t7sb. ,10s时,% e 100% %tc. ,1s时,% e 100% %t35s, 5s时,(2)% e 100% %t(3) 讨论系统参数:不变,% 不变;不变,增加,则t 减小;不变,增加,则% 减小,t减小3-5 解:(1)(a)用劳思判据ss s s12041009100系统稳定。

(b)用古尔维茨判据20 1100 9D 20, D8020 1 0100920100D8000系统稳定。

(2)(a)用劳思判据ss ss s310−25 21 02系统不稳定。

(b)用古尔维茨判据10 15 100 10 1 D 10, D47, D52 −1533 0 31 (其实 D 不必计算,因为 D0 )10 1 5 10 3 0 2 1 5 0 3 0 0 0 D−3062 系统不稳定。

3-6 解:(1)系统闭环特征方程为− s K劳思表ssss−1 K− K − 1 4 K若系统稳定,则: − K −1 0, K 0 。

无解4(2)系统闭环特征方程为(K − 1)s K劳思表s sss K −1 K3 K −14 K3若系统稳定,则: K −10, K44 解得 K33-7 解:10(s1) (a) 系统传递函数: s21s 10s 10 劳斯表:ss s s121200 / 21101010系统稳定。

10 (b) 系统传递函数:s101s10劳思表:s s s11011010系统稳定。

3-8 解:系统闭环特征方程为:2s s K 0劳思表:ss s22−1K2Ks2−当20,0, K 0 时系统稳定2稳定域为: 0, 0K 2003-9 解:(1)解法一、因为1,属于Ⅰ型无差系统,开环增益K 10,故当r(t ) 1(t )时,e 0 ;1当r(t )t 1(t) 时,e ;当r(t )t 1(t )时,e∞K解法二、系统的闭环特征方程为:s 10 0劳思表:s sss1 110610系统稳定。

1E(s )R (s )R (s )1 G (s )当输入 r (t )1(t ) 时, R (s ) 1, elim sE lim 1110 1sss 1) 1)输入 r (t ) t1(t ) 时, R (s) 1 , elim sE 1 1s10 s1 s 1) 1)输入 r (t ) t1(t ) 时, R (s )2, elim sE11∞10 ss1 s 1) 1)(2) 解法一、因为1 ,属于Ⅰ型无差系统,开环增益 K 7,故当 r (t ) 1(t ) 时, e8 当 r (t )t1(t ) 时, e 8 ;当 r(t ) t1(t )1 ∞ 。

K 7解法二、系统的闭环特征方程为:s 6s 10s 15s 7劳思表:ss ss s1 6 7 10 7 15 07系统稳定。

1E(s )R (s ) R (s )1 G (s )当输入 r (t )1(t ) 时, R (s ) 1, elim sE lim 1 117(s 1) sss (s 4)(s 2s 2)输入 r (t ) t1(t ) 时, R (s ) 1 , e lim sE 1 1 8 / 7 7(s 1) ss 1 s (s 4)(s 2s2)输入 r (t ) t1(t ) 时, R (s )2, elim sE1 1∞7(s 1) ss1s (s 4)(s 2s 2)(3)解法一、因为 2 ,属于Ⅱ型无差系统,开环增益 K 8 ,故当 r (t ) 1(t ) 时, e0 ; 2 当 r (t )t1(t ) 时, e 0 ;当 r (t ) t1(t ) 时,e。

K 解法二、系统的闭环特征方程为:s4s 8 0 劳思表:ss s s 4 1 88系统稳定。

1E(s )R (s ) R (s )1 G (s )当输入 r (t )1(t ) 时, R (s ) 1, elim sE lim 1118 1) sss 1)输入 r (t ) t1(t ) 时, R (s ) 1 , e lim sE 1 1s8 1) s1s 1)输入 r (t ) t1(t ) 时, R (s )2, elim sE128 1) ss1s 1)C (s ) 1G (s )3-10 解:系统传递函数为为一阶惯性环节R (s )Ts 1调节时间 t 4T 1min, Tm in10输入 r (t )10t , R (s )sE (s ) R (s ) − C (s ) 10− 10 s s 1) 稳态误差:e lim sE (s ) (C )3-11 解:用梅森公式:E (s ) 1R (s ) 1 1)(s 5)− E (s )s 5N (s ) 1 1)(s 5)E (s ) 1)(s 5) − 1) 11)(s 5)s1 1输入 R (s ), N (s ) s (1)当 K =40 时slim sE (s ) lim s 1)(s 5) −1) 1e1)(s 5)s 5(2)当 K =20 时e lim sE (s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