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的克隆浙科版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第2章第3节动物的克隆教案浙科版选修3

高中生物第2章第3节动物的克隆教案浙科版选修3

第三节 动物的克隆1.幼龄动物组织用胰蛋白酶处理 ――――――――→细胞悬浮液―→原代培养―→传代培养。

2.细胞株与细胞系(1)细胞系:原代培养细胞首次传代时就成为细胞系。

分为有限细胞系和连续细胞系两类。

(2)细胞株:从原代培养物中或细胞系中获得的具有特殊性质的细胞称细胞株。

也分为有限细胞株与连续细胞株。

3.克隆培养法把一个细胞培养为一个新的细胞群体的技术叫克隆培养法。

这样培养获得的细胞群叫纯系。

4.培养条件⎩⎪⎨⎪⎧ 无菌、无毒的环境营养需要:适宜的培养基、添加血清、激素胰岛素、 CO 2气体环境、调节pH 及滋养细胞等 条件1.把动物组织块分散成单个细胞所用的胰蛋白酶能否换成胃蛋白酶?【提示】 不能。

因为胃蛋白酶的最适pH 呈酸性,环境不适合。

2.为什么细胞系或细胞株中有些细胞可无限传代?这些细胞为癌细胞吗?【提示】 这些细胞往往有异倍体核型,使其能够无限传代。

能够无限传代的细胞有的仍保留接触抑制现象,一般不是癌细胞。

⎩⎪⎨⎪⎧⎭⎪⎬⎪⎫B 淋巴细胞能产生抗体骨髓瘤细胞能无限增殖――――――→用灭活的病毒诱导细胞融合并筛选 多种杂种细胞――→细胞培养筛选能产生专一抗体的且可无限增殖的细胞群。

2.单克隆抗体的获得⎩⎪⎨⎪⎧ 体外培养:从细胞培养液中提取抗体体内培养:从动物腹水中提取抗体3.应用 在疾病诊断、治疗与预防方面与常规抗体相比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特点。

单抗可作为特异探针,研究相应抗原蛋白的结构、细胞学分布及其功能。

3.单克隆抗体生产中两次筛选的目的有何不同?【提示】 第一次筛选为了选出杂交瘤细胞,第二次筛选是从杂交瘤细胞中选出能产生单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1.过程2.动物克隆成功证明了(1)高度分化细胞经一定技术处理,也可回复到类似受精卵时期的功能。

(2)在胚胎和个体发育中,细胞质具有调控细胞核(包括异源细胞核)发育的作用。

3.克隆的意义(1)为遗传病的治疗、优良品种的培育等提供了重要途径。

浙教版高中生物选修3第二章第3节《动物的克隆》课件 (共25张PPT)

浙教版高中生物选修3第二章第3节《动物的克隆》课件 (共25张PPT)

2、动物难以克隆的根本原因: 基因表达的调控使得 细胞中合成了专一的蛋白 质。 一类基因是维持生存的; 一类基因随着组织器官和 发育阶段不同而选择性表 达。导致基因组中的基因 活动不完全.
如:哺乳动物的红细胞只 有少量的线粒体。
3、细胞核移植实验和动物的克隆繁殖: 胚胎细胞核的移植成功率远高于成体细胞。
物理、化学方法
诱导方法
(同左)
化学(聚乙二醇) 灭活的病毒 用 途 获得杂种植株 主要用于制备 单克隆抗体
三、动物的克隆繁殖
1、动物细胞全能性的表现程度: 低等动物 细胞的全能性 一般比较容易 体现。 癌细胞仍能逆转 为正常细胞。
无论是分化还是癌变,变化的都是表现型, 基因组成的完整性并没有改变。
生物法:灭活的仙台病毒
灭活的病毒颗粒 黏附于细胞表面
细胞膜被病毒颗粒 穿通,细胞膜连接
细胞融合,形 成杂种细胞
2.杂交瘤技术和单克隆抗体制备: (1).传统抗体生产方法:
抗原
刺激
动物体内
效应B
抗体 (抗体不纯)
筛选单一效应B细胞
不能增值,产生大量抗体
特异性差、纯度低隆抗体制备过程:
胰蛋白酶处理
动物组织细胞间 隙中含有一定量 的弹性纤维等蛋 白质
单个细胞
细胞培养
思考:
1、动物细胞培养液的主要成分是什么?较植物组培培养基有何独 特之处? 主要成分: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维生素和动物血清等。独特 之处有:1、液体培养基 2、成分中有动物血清等 2、为什么选用动物胚胎或幼龄个体的器官或组织做动物细胞培养 材料? 因为这些组织或器官上的细胞生命力旺盛,分裂能力强 3、为什么培养前要将组织细胞分散成单个细胞? 成块组织不利培养,分散了做成细胞悬浮液利于培养 4、动物细胞培养能否像绿色植物组织培养那样最终培养成新个体? 不能,动物细胞培养只能使细胞数目增多,不能发育成新的动物 个体

高中生物 2.3动物的克隆教案 浙科版选修3

高中生物 2.3动物的克隆教案 浙科版选修3

第三节动物的克隆一、关于动物细胞工程的一些问题讨论:1、用胰蛋白酶处理细胞以获得单个细胞的过程中胰蛋白酶是怎么起作用的?胰蛋白酶为什么不会把细胞消化掉?答:细胞外含有多种胞外蛋白,如胶原蛋白等,使细胞间或细胞与培养瓶内壁粘连起来。

胰蛋白酶有消化作用,胰蛋白酶处理动物组织,可以使动物组织细胞间的胶原纤维和细胞外的其他成分酶解,获得单个细胞。

处理时间长了的话胰蛋白酶对细胞也是有损害的,胰蛋白酶的处理时间一般控制在一分钟左右,不然所处理的组织细胞就会死亡。

2、动物细胞培养液中加血清的作用是什么?答:由于动物细胞生活的内环境还有一些成分尚未研究清楚,所以需要加入动物血清以提供一个类似生物体内的环境,此外动物血清中也包含了一些动物的激素和酶,可以促进细胞的发育。

3、美国和日本的两个研究小组2007年11月20日分别发表论文,宣布成功把普通的人体皮肤细胞转化为了具备胚胎干细胞功能的新型“万能细胞”。

万能细胞到底是什么细胞?它的克隆成功有什么意义?答:两个研究小组都是从人体中提取了一种名为“纤维原细胞”的皮肤细胞,然后向其中植入4种新基因,从而制造出一种名为IPS的细胞,它具有类似胚胎干细胞的功能,能够最终培育成人体组织或器官。

“万能细胞”的意义在于它跨越了伦理障碍:干细胞是未分化的原始细胞,通常分为三类,即全能干细胞、多能干细胞和专能干细胞。

其中,全能干细胞主要就是胚胎干细胞。

如果与克隆技术相结合,胚胎干细胞便可发展成遗传特征与病人完全吻合的细胞、组织或器官,以前器官移植治疗方法中经常出现的排异反应问题因此而得到了彻底解决,血细胞、脑细胞、骨骼和内脏等都将可以更换,白血病、帕金森氏症、心脏病等顽疾也有望得到有效治疗与治愈。

一直以来,如果想要获得人类胚胎干细胞,就必须损坏人类胚胎,这一点颇受非议。

这次人体皮肤细胞“直接改造”技术跨越伦理障碍。

4、利用动物细胞技术大规模生产抗体等产品的反应器是否与微生物反应器完全相同?答:由于动物细胞与微生物细胞有很大差异,传统的微生物反应器显然不适用于动物细胞的大规模培养。

高中生物浙科版(浙江专版)选修3课件:第二章 第二节 动物的克隆

高中生物浙科版(浙江专版)选修3课件:第二章 第二节 动物的克隆

2.细胞杂交 (1)概念:基因型不同的细胞间的 融合 称为细胞杂交。 (2)过程:
(3)应用:由于细胞杂交中染色体容易丢失,利用杂交细 胞检测特定染色体丢失与特定基因产物 (蛋白质)减少的对应 关系可以进行 基因定位 。
3.杂交瘤技术和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1)制备过程:
①用外界 抗原刺激动物,使其发生免疫反应,使 B 淋巴细胞 产生抗体。 ②利用 仙台病毒 或聚乙二醇等作介导, 使经免疫的动物的脾 细胞与可以无限传代的 骨髓瘤细胞融合。
③经过筛选、克隆培养,获得来自单一细胞的既能产生特异
抗体 、又能 无限增殖 的杂交瘤细胞克隆。 _____
(2)杂交瘤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的最大优点:可以从特异抗原 成分比例极少的抗原混合物中提取单抗。 (3)单抗的运用: 可作为 特异探针, 研究相应抗原蛋白的结构、 细胞学分布及其功能。
三、动物的克隆繁殖 1.动物细胞全能性 (1)动物细胞的分化被认为不可逆的,在动物发育过程 中,细胞的发育潜能逐渐 变窄 。 (2)全能性大小: ① 受精卵 >多能胚胎细胞>单能干细胞>高度分化 的体细胞。 ②低等动物细胞>高等动物细胞。
(2)细胞株:通过一定的选择或纯化方法,从原代培养 物或细胞系中获得的 具有特殊性质 的细胞称为细胞株。细 胞株一般具有恒定的 染色体组型 、 同功酶类型、 病毒敏感 性和生化特性等。可以连续多次传代的细胞株称为 连续 细 胞株,传代次数有限的细胞株称为有限细胞株。
3.克隆培养法 (1)概念:把一个单细胞从群体中分离出来单独培养,使之 繁衍成一个新的 细胞群体 的技术,也称为细胞克隆。 (2)特点:由于来源于一个共同的祖细胞,所以称为 纯系 , 也就是克隆。 (3)提高细胞克隆形成率的措施:选择适宜的培养基、添加

2024-2025学年高中生物第2章第3节动物的克隆教案浙科版选修3

2024-2025学年高中生物第2章第3节动物的克隆教案浙科版选修3
强调克隆技术在生物技术发展中的价值和作用,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和应用克隆技术。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克隆技术的短文或报告,以巩固学习效果。
知识点梳理
1. 克隆的定义与分类
- 克隆:指通过无性繁殖产生的遗传上相同的个体群体。
- 分类:自然克隆、人工克隆。
- 人工克隆技术:细胞核移植、胚胎分割移植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认为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1. 在设计讨论主题时,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
2. 在课堂上,多给予学生表达的机会,鼓励他们大胆发言,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
3. 在课后,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帮助他们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课后拓展
1. 拓展内容
- 分类:自然克隆、人工克隆(细胞核移植、胚胎分割移植)。
- 原理:细胞核移植、胚胎分割移植。
- 操作流程:选择卵母细胞、供体细胞→细胞核移植→电融合→激活卵母细胞→胚胎移植→胚胎发育监测。
- 应用:珍稀濒危物种保护、优良品种繁殖、药用蛋白生产等。
- 伦理问题:生态平衡、伦理争议、法律法规。
板书设计简洁明了,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重点知识。
- 生物学研究:如研究基因表达、发育过程等。
5. 克隆技术的伦理问题
- 生态平衡:克隆动物可能对生物多样性产生潜在影响。
- 伦理争议:涉及动物福利、人类尊严等问题。
- 法律法规:各国对克隆技术的应用有不同的法律规定。
6. 克隆技术的现状与未来
- 技术进步:克隆技术不断发展,操作成功率不断提高。
- 应用拓展:从动物克隆拓展到植物克隆、人类胚胎干细胞研究等领域。
3. 伦理问题
- 重点词:生态平衡、伦理争议、法律法规。

2024_2025学年高中生物第2章克隆技术第6课时动物的克买学案浙科版选修3

2024_2025学年高中生物第2章克隆技术第6课时动物的克买学案浙科版选修3

第6课时动物的克隆(Ⅱ)[学习目标] 1.简述动物的细胞融合技术及应用。

2.描述动物细胞全能性的表现程度,说出动物难以克隆的缘由。

3.简述动物细胞核移植的概念和程序。

4.列举动物细胞培育与动物细胞核移植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一、动物的细胞融合技术及其应用1.细胞融合与细胞杂交(1)细胞融合①含义:指两个或多个细胞融合成一个细胞的现象。

②促融方法:灭活的仙台病毒、聚乙二醇介导、电融合技术等,其中电融合技术是效率很高的新型细胞融合技术。

(2)细胞杂交①概念:基因型不同的细胞间的融合。

②应用:细胞杂交中染色体简单丢失,利用杂交细胞检测特定染色体丢失与特定基因产物(蛋白质)削减的对应关系可进行基因定位。

2.单克隆抗体的制备(1)过程(2)杂交瘤细胞的特点:无限增殖,产生单克隆抗体。

(3)单克隆抗体的优点:其识别抗原部位的专一性,比一般抗血清优越得多,缘由是一般抗血清中的抗体是一群识别不同抗原部位的抗体混合物。

(4)单克隆抗体的应用:单抗可作为特异探针,探讨相应抗原蛋白的结构、细胞学分布及其功能。

特殊提示单克隆抗体与血清抗体比较项目分泌细胞特点生产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特异性强、灵敏度高产量高,易纯化分别血清抗体各B淋巴细胞特异性差、灵敏度低产量低,分别困难例1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骨髓瘤细胞和B淋巴细胞诱导融合后,要用特定培育基筛选出杂交瘤细胞。

在这种培育基上不能存活增殖的细胞是( )①B淋巴细胞②小鼠骨髓瘤细胞③B淋巴细胞自身融合细胞④小鼠骨髓瘤细胞自身融合细胞⑤杂交瘤细胞A.①②③④B.①③⑤C.②④D.①③答案 A解析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中,骨髓瘤细胞和B淋巴细胞融合时,有以下三种状况:未发生融合的细胞(B淋巴细胞、小鼠骨髓瘤细胞);自身融合的细胞(B淋巴细胞自身融合、小鼠骨髓瘤细胞自身融合);骨髓瘤细胞与单个B淋巴细胞融合的杂交瘤细胞。

杂交瘤细胞是制备单克隆抗体必需的,因此要将其筛选出来。

例2(2024·衢州高二检测)如图为制备单克隆抗体的流程。

浙科版选修3第二章克隆技术第三节动物的克隆(第一课时)(26张PPT)

浙科版选修3第二章克隆技术第三节动物的克隆(第一课时)(26张PPT)

细胞生命力旺盛, 分裂能力强
动物细胞培养能否 像绿色植物组织培 养那样最终培养成 新个体? 不能,动物细胞培 养只能使细胞数目 增多,不能发育成 新的动物个体
胰蛋白酶处理
分散了做成细胞悬 浮液利于细胞培养
单个细胞
细胞培养
1、动物细胞培养过程 取动物组织块 剪碎组织 用胰蛋白酶处理 分散成单个细胞
放入CO2培养 箱中培养
细胞的全能性
细胞增殖 液体培养基
培养基性质
固体培养基
葡萄糖、动物血 蔗糖、植物激素 培养基特有成分 清 培养目的 培养结果
快速繁殖、培育 无病毒植株等 获得细胞 或细胞产物
新的个体或细胞 细胞或细胞产品 产品
如何获得纯系的细胞系?
采用细胞克隆
阅读教材P30-31页思考:
什么是克隆培养法。 克隆培养的细胞特征? 细胞克隆的难易程度? 细胞克隆的最基本要求是什么? 如何提高细胞克隆形成率? 克隆培养法的主要用途是什么?
维持培养液的PH
⑹较植物组织培养基有何独特之处? 液体培养基、成分中有动物血清等
例题1:用于动物细胞培养的组织和细胞大都取自胚胎 或出生不久的幼龄动物的器官或组织,其主要原因是 这样的组织细胞 ( ) A. 容易产生各种变异 B. 具有更强的全能性 C. 取材十分方便 D. 分裂增殖的能力强 例题2:动物细胞培养的特点( ) ①细胞贴壁 ②有丝分裂 ③细胞分化 ④接触抑制 ⑤减数分裂 ⑥原代培养一般指初次培养 A. ①②④⑥ B. ②③④⑤ C. ①③④⑥ D. ③④⑤⑥
转入培养 液中进行 原代培养 细胞培养条件?
贴满瓶壁的细 胞用胰蛋白酶 处理分散成单 个细胞,制成 细胞悬液
转入培养液中 进行传代培养
原代培养

高二生物浙科版选修3课件2.3 动物的克隆

高二生物浙科版选修3课件2.3 动物的克隆

一、动物细胞的培养和克隆形成
1、广义的动物组织培养(组培)包括: 细胞培养、组织培养和器官培养。 2、动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发展: 1885年,鸡神经板在生理盐水中培养成活。 1903年,皮肤及白细胞培养于腹水及血清中, 存活1个月。 1907年,美,蛙胚神经管培养在蛙淋巴液中, 观察到细胞的阿米巴运动,创立了悬浮培养法。
诱导方法
物理、化学方法 物理(离心、振荡、 (同左) 电刺激) 化学(聚乙二醇) 灭活的病毒 获得杂种植株 主要用于制备 单克隆瘤技术和单克隆抗体制备
读下面一段文字资料,思考以下问题: 长期以来,为了获得抗体,采用的是把某种抗原 反复注射到动物体内,然后从动物血清中分离出所需 抗体的方法。用这种方法获得的抗体,不仅产量低, 而且抗体的特异性差,纯度低,反应不够灵敏。人们 发现,在动物发生免疫反应的过程中,体内的B细胞 可以产生多达百万种以上的特异性抗体,但是每个 B 细胞只分泌一种化学性质单一、特异性强的抗体。要 想获得大量的单一抗体,必须用单个B细胞进行无性 繁殖,即克隆。
3、动物细胞培养
将动物体的一部分组织取出,经过机械消化或胰 酶消化,使其分散成单个细胞;然后在人工控制的培 养条件下,使这些细胞得以生存,并保持生长、分裂 乃致接触抑制和有规律的衰老、死亡性能等生命活动 现象。 动物细胞培养技术是其他动物细胞工程技术的 基础
培养过程:
动物胚胎或幼龄动物 的组织、器官
浙科版选修3
第二章 克隆技术 第三节 动物的克隆
小资料:
20世纪初,人们不知道神经纤维是由神经细胞 的细胞质向外突出形成的,还是由神经细胞周围的 其他细胞融合而成的。生物学家们就这个问题展开 了激烈的争论。1907年,美国生物学家哈里森 (Harrison)从蝌蚪的脊索中分离出神经组织,把它 放在青蛙的凝固的淋巴液中培养。蝌蚪的神经组织 存活了好几周,并且从神经细胞中长出了神经纤维。 哈里森的实验不仅解决了神经纤维的起源问题,而 且开创了动物组织培养的先河。此后,在许多科学 家的不懈努力下,动物组织培养不断改进并逐渐发 展成为动物细胞培养。

生物:2.3《动物的克隆》(浙科版选修3)ppt课件

生物:2.3《动物的克隆》(浙科版选修3)ppt课件

两种,体内培养和体外培养。
思考:
1、本过程利用了哪些原理?
免疫原理 细胞融合原理 动物细胞培养原理
(1)为什么选用小鼠骨髓瘤细胞与B淋巴细胞融合? (小鼠骨髓瘤细胞可以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大量增殖,
B淋巴细胞能够产生抗体,这样融合成的杂交瘤细胞, 继承了双亲细胞的遗传物质,不仅具有B细胞分泌抗体 的能力,而且还有无限增殖的本领,因而可以获得大 量单克隆抗体,细胞的同源性越近,融合形成的杂种细 胞越易成活。 (2)骨髓瘤细胞是癌细胞吗? 有无限增殖能力的细胞是肿瘤细胞, 具有转移能力的肿瘤细胞,称为癌细胞, 所以说,瘤细胞不能等于癌细胞。
将动物的一个细胞的细胞核,移入一个已经去掉 细胞核的卵母细胞中,使其重组并发育成一个新 的胚胎,这个新的胚胎最终发育成动物个体。 用核移植的方法得到的动物称为克隆动物
胚胎细胞核移植
核移植
体细胞核移植 (难度高)
受体细胞:去核的卵细 胞
A母绵羊
B母绵羊
细胞拆合技术 乳腺细胞
多 莉 羊 的 培 育 过 程
细胞融合、筛选
促融方法?
杂交瘤细胞 细胞培养
选出能产特定抗体细胞群、继续培养
体外培养
体内培养
从培养液 中获取
从腹水中提取 单克隆抗体
2.制备过程:
(1)给小鼠抗原注射的目的是什么?
诱导小鼠体内的特异性免疫应答,分化出浆细胞。
(2)两次筛选的目的相同吗? 第一次筛选得到杂交瘤细胞,第二次筛选先在多 孔培养板上,在每孔只有一个杂交瘤细胞下培养 筛选出特异抗体的细胞群。 (3)最后培养有几种方案?
.你认为用上述体细胞核移植方法生产的克
隆动物,是对体细胞供体动物进行了 100%的复制吗?为什么?

3.2通过细胞核移植克隆动物课件-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生物浙科版选择性必修3

3.2通过细胞核移植克隆动物课件-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生物浙科版选择性必修3

(2)动物细胞全能性的表现程度。 ①动物细胞全能性:高度分化的动物细胞,从整个细胞来 说,它的细胞全能性受到限制。但是,它的细胞核仍然保 持着全能性,这是因为细胞核内含有保持物种遗传特性 所需要的全套遗传物质。
②动物细胞全能性的表现程度。
细胞 全能干
细胞
多能干 细胞
专能 干细胞 高度分化 的细胞
(4)请举一例,说明克隆牛培育成功的实际意义: 拯救
濒危物种,繁育优良品种,医学上克隆器官等

解析:(4)克隆动物培育成功的实际意义有拯救濒危物 种,繁育优良品种,医学上克隆器官等。
3.克隆动物的性状与供核体的性状基本相同,但不是完全相 同的原因 (1)克隆动物绝大部分DNA来自供体细胞核,但其核外线粒体 中的DNA主要来自受体卵母细胞。 (2)性状是基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供核动物生活的环 境与克隆动物所生活的环境不会完全相同,其性状也不可能 和供核动物完全相同。 (3)在个体发育过程中有可能发生基因突变,产生供核动物 没有的性状。
5.体细胞核移植技术丰富生物的多样性,促使生物进化。 ( ×)
提示: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属于无性生殖,没有丰富生物的 多样性。 6.克隆特定疾病模型的动物可用于疾病的研究和药物开 发。( √ )
1.动物难以克隆的原因和细胞全能性 (1)动物难以克隆的原因。 ①分化的结果使细胞功能和形态高度特化,基因表达的调控使细 胞中合成了专一的蛋白质。 ②基因组中的基因并不同时进行活动,有的甚至不表达任何基因 产物。 ③细胞分化使得细胞发生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有的基因开放,有 的基因关闭。由于动物基因组中基因的活动很不完全,故不能发 挥出全能性。
考向2 哺乳动物的克隆过程与实践操作 [典例2] 现有A和B两个肉牛品种,A品种牛的细胞组成可表示为A细 胞核、A细胞质,B品种牛则为B细胞核、B细胞质。 (1)如果要获得一头克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牛,使其细胞由A细胞核和B细胞质组成,基 本步骤是从A品种牛体内取出体细胞,进行体外培养,然后再从培养 细胞中取出 细胞核 注入B品种牛的 去核 卵母细胞,经过某种 刺激和培养后,形成早期胚胎,将该胚胎移入代孕母牛的 子宫 中, 通过培育达到目的。

动物的克隆(浙科版)

动物的克隆(浙科版)

精选版课件ppt
2
精选版课件ppt
3
一、动物细胞、组织培养
1.什么方法取得离体的单个动物细胞?
机械消化或者胰酶消化(胰蛋白酶)
2.离体的动物细胞能否正常的生活、表现出正常 的生命活动?
能,在人工控制的培养条件下,生长、分裂乃至 接触抑制和衰老、死亡等,并呈现一定的组织特性。
3.是不是所有的动物细胞都能在离体的情况下表现 出生命活动?
(一)培养条件
1.含全部营养物质的培养液
成分:水、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维生素和动物血清等
2.适宜的环境条件
无菌、无毒环境:加抗生素,定期更换培养液
适宜的温度和pH值:温度:36.5±0.5 ℃
pH值:7.2-7.4
适宜的气体环境:O2和CO2(95%空气和
5%CO2)
精选版课件ppt
7
适宜的渗透压等
36
3、动物克隆成功的条件:
(1)具有包含本物种完整基因组的细胞核的活细胞 如:乳腺上皮细胞;
(2)能有效调控细胞核发育的细胞质物质 如:去核卵的细胞质;
(3)完成胚胎发育的必要的环境条件 如:诱导重组细胞生长、分化的实验条件和怀胎母
体的子宫环境
精选版课件ppt
37
4、动物克隆的意义:
(1)有利于遗传疾病的治疗,优良品种的培育
幼体
1、动物的受精卵,卵裂球含有2-8个细胞时,每个 细胞具有全能性。
2、随着胚胎发育的继续,有的细胞只具有分化出各 种组织细胞的潜能,这样的细胞叫多能干细胞。
3、有的细胞只能分化为一种细胞,叫单能干细胞。
精选版课件ppt
26
一、动物细胞全能性的表现程度
1、高等动物细胞
受精卵 > 胚胎干细胞 > 多能干细胞 > 单能干细胞 > 体细胞

生物浙科版学案:课堂探究第二章第三节动物的克隆

生物浙科版学案:课堂探究第二章第三节动物的克隆

课堂探究动物克隆技术的基础是动物的细胞和组织培养,细胞培养主要是体外人工培养方法进行实验。

细胞全能性的揭示、细胞周期调节控制机理的分析、癌变机理和衰老原因的研究,都与细胞培养技术密不可分。

一、动物细胞的培养和克隆形成1.动物细胞、组织培养进行动物细胞培养时,首先将组织块剪碎,用机械法或胰酶处理,使其分散成许多单个细胞,然后,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使这些细胞生存和生长、分裂乃至接触抑制和有规律的衰老、死亡等生命活动现象。

由于细胞培养中,细胞之间并非彼此独立而是在生命活动中相互依存,所以在某种程度上像体内一样呈现一定的组织特性。

(2)动物组织培养的含义.(3)动物细胞、组织培养的关系①二者在离体情况下,都能培养并表现正常的生命活动;②不同点是,动物组织培养在得到离体组织后,需要机械处理或胰蛋白酶处理得到分散的细胞再进行细胞培养,同时动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可以伴随组织分化。

2.动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发展(1)发展简史及近况①萌芽时期在19世纪,1885年,鸡神经板在生理盐水中培养成活。

②1903年,皮肤及白细胞培养在腹水及血清中细胞存活时间长达1个月。

③1907年真正的组织培养开始,并在蛙胚神经管培养中看到了神经纤维末端的阿米巴运动.(2)动物组织培养的流程取动物组织块→剪碎组织→用胰蛋白酶处理分散成单个细胞→制成细胞悬液→转入培养液中进行原代培养→贴满瓶壁的细胞用胰蛋白酶处理分散成单个细胞,制成细胞悬液→转入培养液中进行传代培养→放入二氧化碳培养箱中培养。

原代培养的细胞生长比较缓慢,而且繁殖一定的代数后(一般10代以内)停止生长,需要重新更换培养基。

②传代培养:将原代培养的细胞从一个培养瓶转移到另一个培养瓶,叫传代培养。

有时也把最初的若干次传代培养归入原代培养范围。

正常细胞培养时,细胞传到一定代数便会衰老、死亡,不能无限制地传下去,但有些突变和转化的细胞却无限传代。

如HeLa细胞系就是1951年从一位黑人宫颈癌患者的癌细胞培养至今而形成的肿瘤细胞系。

生物浙科版自我小测:第二章第三节动物的克隆

生物浙科版自我小测:第二章第三节动物的克隆

自我小测1.将小鼠细胞和人体细胞融合成杂交细胞后,各自的表面蛋白质平均分配到膜表面(如下图),该实验说明了细胞膜( )A.由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组成B.具有一定的流动性C.具有选择透过性D.具有保护细胞内部的作用2.在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使用胰蛋白酶的目的是()A.使动物组织分散为单个细胞进行培养B.去掉细胞壁成为原生质体C.去掉细胞膜暴露出原生质体便于细胞融合D.促进蛋白质水解为多肽3.下图是克隆羊“多莉”的培育过程模式图,则获得克隆羊“多莉”的生殖方式和图中的“多莉”羊发育成熟时所分泌的性激素依次是( )A.无性生殖、雄性激素B.无性生殖、雌性激素C.有性生殖、雄性激素D.有性生殖、雌性激素4.进行动物细胞培养时,最好选用的培养材料是( )A.衰老退化的动物组织细胞B.成熟动物个体的体细胞C.动物的受精卵细胞D.健康动物、胚胎或幼龄动物个体的体细胞5.如果用动物的细胞进行克隆实验应该选择的细胞核不能来源于( )A.乳腺细胞B.卵细胞C.胃腺细胞D.囊胚时期的胚胎细胞6.单克隆抗体是指()A.单个骨髓瘤细胞增殖产生的抗体B.单个B淋巴细胞增殖产生的抗体C.单个杂交瘤细胞增殖产生的高度单一的抗体D.单个抗体通过克隆化,产生大量抗体7.用动、植物成体的体细胞进行离体培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都需用CO2培养箱B.都须用液体培养基C.都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D.都可体现细胞的全能性8.科学家用小鼠骨髓瘤细胞与B淋巴细胞融合,得到杂交细胞,经培养可产生大量的单克隆抗体,所用的B淋巴细胞是来自( )A.骨髓的B淋巴细胞B.脾脏的能产生抗体的B淋巴细胞C.胸腺的B淋巴细胞D.脾脏经过筛选的,能产生单一抗体的B淋巴细胞9.右图为某同学根据杂交瘤细胞技术的方法,设计的生产破伤风杆菌抗体的实验方案。

根据图回答:(1)该方案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