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艺术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月12日上午,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原建设部科技司司长、外事司司长李先逵在国家图书馆总馆学津堂作了题为“中国园林阴阳观”的讲座,阐述了中国园林所蕴含和体现的浓厚道家思想色彩,诠释了中国园林设计建设的基本模式和审美标准,与听众共同感受了中国园林独特的意境美。
中国古典园林源远流长,最早始于殷、周时代的“苑”、“囿”,体现了古人崇尚自然的思想。同期产生的阴阳学说及其哲学思想对中国园林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鲁迅先生曾说“中国的根柢全在道教”,“懂得此理者,懂得中国大半”。园林可视、可游、可玩、可居,这是其物质功能。但它的基本功能是精神功能,是“精神场所”,体现了古人对自然宇宙、人生社会、审美情趣的认识和感悟。
指导原则——“法自然”
“阴阳”作为一种抽象概念,把一切事物归纳成既相关联又相对立的两类基本属性,而又存在于一个共同体中,相互渗透,相互转化。阴阳鱼太极图就是其形象的概括。“一阴一阳之谓道”,“道”使自然—人类—社会同源同构,相互感应。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一是借喻宇宙之大自然,二是指道的特性。我们把“道”称为自然主义哲学,它极富浪漫主义色彩,追求自由不拘、飘逸洒脱、返璞归真、淡薄高雅的“仙风道骨”,反映在艺术精神上就是质朴而空灵的自然美学观。
古人以自然主义哲学和自然美学观为指导,“法自然”。道家的“仙境”指神仙居住的生活环境和修炼场所,是众生追求的理想境界“洞天福地”。如天宫、十大洞天、七十二福地、王母的昆仑瑶池、太上老君的琼台,无不是山清水秀、瑰丽奇异、景观别致。秦始皇堆蓬莱山、汉武帝治太液池。后来人们把神山的幻想模拟对现实山水的仿写,道家的仙境也由虚幻世界转为现实世界的名山大川。
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皇家园林气度宏大,“缩天移地在君怀”;私家园林小巧玲珑,“虽有人作,宛自天开”;寺庙园林“依山就水,取形胜之地”。但它们都是风景园林,源于自然,体现了道家“法自然”的思想。
基本模式——山水之道
古人“法自然”,从自然万物中选出“山”、“水”两个基本要素,亦是阴阳哲学使然。山为阴、水为阳,因此造园活动亦称“山水之道”。园林必有山有水,自成体系,“阴阳合德”,这才合乎“道”的原理。
山阴水阳,一高一低,对比鲜明。随着时代的变迁,呈现出丰富多彩的不同特色。春秋战国时期筑池堆山,汉代形成了“一池三山”的模式。从东汉梁冀园开始仿现实山水。魏晋南北朝时期老、庄、易经“三玄”并起,阴阳五行思想盛行,也促进了山水诗、山水画等文学艺术思潮的兴起和发展。东晋谢灵运就是第一位山水诗人。山水主题思想及山水空间与意境创作的规律突出了“山林之趣,田园之乐”。这一时期仿山水由自发性发展为自觉性。隋唐时期山水之道已经成熟,“山池”成为园林的专用名词。宋代掇石叠山,师其形,写其意,文人写意园林充满
了诗情画意。出现了湖石“假山”,以“太湖石”最为著名。达到了法于自然又高于自然的“逸品”境界。元明清之际,文人画家加入了造园匠师行列,理论贡献很大,促使山水园林建设全面发展成为一门综合性的独立艺术分类。随着阴阳哲学流派的发展,园林呈现出不同个性风格。如颐和园昆明湖中龙王岛为阳中之阴,万寿山后湖为阴中之阳。谐趣园乃园中之园,恰似太极图中阴阳鱼的鱼眼。山水形态在阴阳观念指导下,因地制宜,组合、因借,最终达到有机统一,“万物归于一道”,构成园林。
审美标准——意境美
中国园林最根本、最核心的是意境美,造园格调是最终追求。所谓意境,即通过有限物象来实现无限意象的空间感觉,“境生于象为”,使观临者获得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从而使物象给人情感体验和理念升华。唐代诗人孟郊有诗云:“天地入胸臆,吁嗟生风雷。文章得其微,物象由我裁”。意境美即含蓄美或恍惚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让人在若有若无、若实若虚的恍惚之中触景生情,由“象”到“精”,去悟“道”的最高境界,得到最高的精神享受。
园林意境设计关键在于“虚”字。“致虚极,守静笃,吾以观复”,虚明而静。得“虚”之法有三。一是实景虚构,对景物进行有机分割、延伸、交溶、流转,如分景、隔景、框景、借景,扩大丰富空间,虚幻莫测产生幻觉效应;二是虚景罗织,把色香味声、光影、节令感受组织到景物之中深化主题,如扬州可园就是利用节令变化的典例;三是诗文启迪,通过诗文题刻匾额使古典园林与诗文意境相映生辉,营造浓厚的诗意氛围和艺术境界。
意境的哲理是意境美的心灵升华。道家的美学思想最终追求的是“折理察全”,对于现实人生并不是完全回避消极的,不乏对人生态度、历史责任、社会理想、宇宙大化的思考。范仲淹《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就是最好的例证。总之,园林意境美的有无高低是成功与否的标准,与道家思想的指导和灌注是分不开的。
园林手法的八大“道术”
法无定式,园林构景手法多种多样。但万变不离其宗,“宗”即“阴阳之道”,“道生之,势成之”是园林艺术的总论。道者,造化之根;德者,造化之术。“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合,前后相随”是基本法则,概括为“阴阳合德之术”。“矛盾”双方互换,但“阴阳”有质的规定,其相对性是有条件的,不能易位。如上为阳,下为阴,二者不可互换。道家更为青睐“阴”。“阳中有阴,阴中有阳”的辩证思维原理,也是中国园林技术处理的民族特色。
中国古代匠师在运用园林建筑艺术语言表达自己的阴阳哲学观念方面,可以说达到了出神入化、炉火纯青的境界。其“道术”可概括为以下八种。
一、有无相生。根据阴阳八卦原理,阴中生阳,阳中生阴,园林各局部之间,通过有无相生来演进发展,每对“有无”都是一个新天地,是一种系统循环论。如
在空地上砌云墙分割空间,墙为“有”,墙上开月门,则为有中生“无”。而月门又框景于其中,为“无中生有”。框景、夹景、借景等手法均基于此理。苏州园林中此法运用很多。
二、虚实结合。虚实含义与“有无”有同理相生一面,强调其对比成趣的构思特征。建筑理论中有实空间、虚空间之说。院落、廊道、穿堂、过厅等均属半实实虚的中介过渡空间。虚实结合就是以这样的空间层次变幻而达到有机统一。阴阳学说中有太阳、少阳、少阴、太阴四象,而少阳这样的中介空间的意义,正是“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让人进入“游心太玄”的妙境所在。
三、隔连相随。咫尺千里,小中见大,注重空间的流动与延伸。中国风格的流动空间有两大特色:一是空间蜿蜒曲折自由,浑然连续的曲线波浪式;二是从一种意境空间到另一种意境空间是“自然而然”的诱入式,空间界定模糊互融。隔而不死,连而不乱,隔中有连,连中有隔,二者矛盾又相互作用转化,隔连相随,离合相依,交替运用,形成空间韵律、节奏和情调,互相衬托。这种流动的空间大大增强了园林的艺术生命力。
四、开合相应。在园林建设中不利于构景、不美丽之处要遮掩,关闭视觉走廊,即“合”。如“别有洞天”、“园中园”。需要借景时要“开”,如“日薄云天”、“纳万顷之汪洋,收四时之浪漫”。开合要有致,讲究阴阳调适,相互感应,以达到动平衡。
五、动静相承。苏州拙政园中南朝王籍诗“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把动静之美一语破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静互含为环境艺术之大要。然而“致虚极,守静笃”,动为手段,静为目的。如烟雨楼、听鹅轩、荷风四面亭,听声鸣之雅趣,体风拂之乐事,祛除烦恼,宁静致远,修身养性。
六、藏露相因。此贵在含蓄之美,欲露先藏、似藏非藏、似露非露、若隐若现。或以照壁隔断视线,或以山石遮掩主景,或以狭长引导空间酝酿情趣,最后豁然开朗,妙境顿生,出人不意。这是东方独特的审美特征,从深层的心理结构映射出老庄哲学思维模式的睿智光芒。
七、形神相宜。通过特定的具体景物形象的表现,恰当地传达出意境设计要求的神韵风采。形神统一表现在以神制形,以形传神,神为体,形为用。“巧于因借,精在体宜”,“宜亭斯亭,宜榭斯榭”。皇家园林豪华气派,私家园林天然朴素。颐和园佛香阁十分壮观,拙政园远香堂给人以亲切之感。
八、情景相融。中国园林多反映士大夫阶级的思想情趣。明清时期文人写意园风格浓厚,在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又受到匾额题对的文化熏陶。“片山多致,寸石生情”,“非唯我爱竹石,即竹石亦爱我也”(郑板桥《题画竹石》),天人感应,天人合一,主客观统一,使人触景生情,融情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