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铜镜的艺术风格及其成因

合集下载

铜镜艺术精品—精美的唐代铜镜

铜镜艺术精品—精美的唐代铜镜

铜镜艺术精品—精美的唐代铜镜双鸾双兽纹镜繁复多样的唐镜纹饰,也是多方面造成的:佛教自从汉代传入我国以来,到唐代时已经历了五六百年的发展了,虽然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多起毁佛灭佛事件,但比不过为对佛教产生太大的影响,到唐代时佛教已完成了中国化的历程,渗透到人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唐朝皇帝也崇信佛教,先后有八位皇帝前往法门寺迎取佛骨舍利,武则天更是希望借佛教而革唐的命。

道教在唐代也备受重视,统治者为了提高自身的地位,故认同姓的道教教主李耳为始祖,追封其为“太上玄元皇帝”,还在各地大力兴建老君庙、太上玄元皇帝宫,并将《老子》、《列子》、《庄子》等道教典籍作为教科书,考核以及第对待,称道举,授官职。

正是由于佛道的大倡而导致神仙思想的流行,铜镜纹饰中出现了大量的宗教题材。

如佛教色彩浓厚的卍字镜,梵文意为“吉神之所集”,佛教认为它是释迦牟尼胸部所呈的“瑞相”,武后长寿二年规定读“wan”字;婆罗树镜,婆罗树是佛教的圣树,佛经说释迦牟尼诞生于树下,又涅槃于林中,它在铜镜中表现的是一株枝繁叶茂的大树。

道家题材中著名的是八卦镜,“八卦”亦呈经卦,是《周易》中八种基本的图形。

唐时铜镜常饰以八卦纹,并配以符箓、星象、干支、生肖等具有道教色彩的纹样。

此外还有童子玩莲镜(沈从文先生认为这是根据《莲花太子经》制作的10)、四叶佛像八凤镜、王子乔吹笙镜等一些佛道色彩纹饰的铜镜。

小簇花八瓣纹镜唐唐代的对外交往同样丰富了铜镜的素材,唐帝国凭借强大的国力而使四方臣服,其影响更是远播波斯、大秦等国,故在铜镜的纹饰中反映出了异域的风格。

马毬本是波斯的运动,唐时传入我国,并很快流行,唐朝皇帝很多都是马毬高手,铜镜中出现的一类打马毬镜,生动地描绘出了打马毬时的场面。

唐代铜镜上的连珠纹和对兽纹,在波斯萨珊朝的金银器和新疆阿史塔娜的墓地发现的纹锦中早已出现过;同时在萨珊朝的银盘、银币上也发现了和唐镜中宝相花十分相似的图案,可见这都是文化交流与传播的结果。

唐代铜镜的艺术风格及其成因

唐代铜镜的艺术风格及其成因

唐代铜镜的艺术风格及其成因唐代是我国及汉代之后封建社会发展的又一个高峰,无论是从它的经济规模、军事实力,还是从它的外交影响、文化传播来说,唐代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都是首屈一指的。

规模宏大的长安城,绵延万里的疆土,流传下来的万余首诗歌,八荒来服、四海无波的外交,七世纪至九世纪之间的大唐帝国,像一块磁铁一样,牢牢地吸引着文明世界的注意力。

强大的国力造就了灿烂的文化,灿烂的文化促进了手工业的进步,而这种进步,在一枚枚小小的铜镜上得到了集中地体现。

从东汉末年起,中国进入了少数民族南迁和军阀混战的动荡时期。

大分裂与民族大融合,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但却未给铜镜带来巨大的发展,由于战乱导致人民流离失所和统治者无暇顾及,使铜镜进入了因循守旧的平稳发展阶段,六朝期间铜镜鲜有精品出现。

在经历了隋和唐初几十年的准备之后,到高宗时,铜镜气象日新,逐渐形成了唐代铜镜自己的风格。

玄宗开元天宝年间,随着社会整体欣欣向荣局面的出现,铜镜铸造也达到了历史的巅峰。

唐代铜镜的形式,冲破了几千年来传统的圆形模式,出现了菱花形、葵花形、方亚字形及有柄形等新的镜式;镜钮虽多以圆形为主,但亦有兽形钮、龟形钮、花形钮等;纹饰的内容丰富多彩,各种珍禽异兽、奇花异草、神仙故事都铸于镜背;纹饰的布局也不再限制与内外两区,出现了跨区、整体高浮雕等多种方法;铸造技法上出现了镀金、贴银、金银平脱、螺钿和宝石镶嵌灯特种新工艺。

下面将具体论述唐代铜镜的特色风格以及形成这种特色风格的原因。

具体说来,唐代铜镜的装饰花纹有十一种之多1:(1)四神十二生肖镜;(2)瑞兽镜;(3)瑞兽葡萄镜;(4)瑞兽鸾鸟镜;(5)花鸟镜;(6)瑞华镜;(7)神仙人物故事镜;(8)盘龙镜;(9)八卦镜;(10)万字镜;(11)特种工艺镜。

这是十一类纹饰以时间顺序可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早期(隋至高宗初)主要有:a、瑞兽葡萄镜,亦称海马葡萄镜,主要装饰为葡萄纹,间饰海兽,有的镜背用圆圈分出内外区,葡萄枝蔓由内区向外区伸展称“过架葡萄”,典型的瑞兽葡萄镜为兽钮;b、瑞兽镜,取材于云龙、龙虎、狻猊、嘉禾等,龙纹多单体蟠曲,劲健有力;c、四神十二生肖镜,四神为汉代以来传统题材。

唐代铜镜

唐代铜镜

唐代铜镜中期
一、花鸟镜,装饰花纹为鸟雀和花枝,雀绕花枝的 多菱花式,双鸟衔绶的多葵花式。 二、瑞花镜,亦称宝花镜,主要用团花、花枝、宝 相花等作装饰,有的为团花6朵,有的则环枝8朵。 三、 人物镜,其纹饰题材有神话传说、民间故事 及社会生活等。如嫦娥奔月、真子飞霜、吹笙引 凤、伯牙弹琴、孔子问荣启期等,亦有现实生活 中的人物,如打马球、狩猎等。
一种金属腐蚀嵌石磨漆画属于金属装饰工艺品类其是借用制作高凸印刷板的技术在金属板表面经腐蚀后出现了设计的由面线点组成的图案在腐蚀凹陷处填漆或嵌石涂漆经烘干研磨而成唐代铜镜的纹饰构成方式1对称式多用于花鸟镜瑞兽镜人物镜等
班级:环艺0902班 组长:郭娜 颜维 演讲者:陈会 小组成员:郭娜 颜维 陈会 毛敏 廖穗丰 田丽 游田 梁燕 谭宇凤
海兽葡萄纹方镜
• 简介:
• 海兽葡萄纹是唐镜中最具时代 特色的纹样之一,由海兽和葡 萄蔓枝构成主体纹样,一般是 在繁密的葡萄纹中间点缀以各 种姿势的海兽,柔长的枝条、 舒展的花叶、硕果累累的葡萄 和生动活泼的瑞兽构成一幅精 巧和谐而饱满的画面。这种铜 镜镜体厚重,制作精巧,以洛 阳出土最多,是受外来影响而 成的一种新纹样,反映了唐代 工艺美术文化兼收并蓄的时代 特征。
感谢您的观看!
铜镜在经过战国镜和汉镜两个高峰时期之后,在唐 代进入另一个兴盛时期,史称唐镜。 唐镜兴盛的原因: 社会原因:一是在唐代形成一种以铜镜为献礼和馈 赠的社会风尚。 历史和技术原因:二是由于瓷器的出现和广泛应用, 传统意义上的一般铜器生产日趋衰落,而金工技术 主要集中于铜镜的制作上。
唐代铜镜的铸造工艺
唐代铜镜的发展
铜镜制作在唐代进入又一个高峰期, 唐代由于金属工艺水平的提高及生活习俗 等原因,铜镜制作特别兴盛,且种类繁多、 纹饰精美、做工细致、镜体厚重,并因锡 的成分增多,形成使镜面均净如银,微向 外凸的独特风格。在形式上,除继承传统 的圆形外,还创造了菱花式、葵花式及有 柄手镜等新的镜式。唐代铜镜按装饰花纹, 可分早、中、晚三个时期。

周口市博物馆馆藏唐代铜镜简析

周口市博物馆馆藏唐代铜镜简析

周口市博物馆馆藏唐代铜镜简析【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周口市博物馆馆藏的唐代铜镜。

在对周口市博物馆和唐代铜镜进行了简要介绍。

在分别介绍了唐代铜镜的制作工艺和纹饰特点,以及对周口市博物馆馆藏的唐代铜镜进行了特点分析和收藏品展示。

在重点讨论了周口市博物馆的文物保护工作和唐代铜镜在中国文物史上的重要意义。

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可以更深入了解唐代铜镜的历史与文化价值,以及周口市博物馆在文物保护和传承方面所做出的贡献。

【关键词】周口市博物馆,唐代铜镜,制作工艺,纹饰特点,收藏品,文物保护工作,中国文物史意义1. 引言1.1 周口市博物馆介绍周口市博物馆位于河南省周口市,是一座集展览、研究、教育和文化交流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

博物馆建筑气势恢宏,展厅布局合理,展品种类丰富多样,是一个集中展示周口地区历史文化、自然地理和人文风貌的重要窗口。

博物馆拥有丰富的馆藏文物,其中包括了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如唐代铜镜、宋代瓷器、明清绘画等。

周口市博物馆还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如展览、讲座、培训等,吸引了大量游客和学者前来参观和研究。

博物馆还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国内外多家博物馆建立了合作关系,促进了周口地区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周口市博物馆是一座充满活力和创新精神的博物馆,为周口市的文化事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1.2 唐代铜镜概述唐代铜镜是中国古代文物中的一种重要器物,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唐代铜镜广泛流传于唐代各地,其中制作工艺精湛,纹饰繁复,反映了当时的工艺水平和审美观念。

周口市博物馆馆藏的唐代铜镜,是研究唐代铜镜的重要实物资料,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和收藏价值。

通过对周口市博物馆馆藏的唐代铜镜进行分析和研究,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唐代社会的文化特征和审美观念。

周口市博物馆将这些珍贵的文物加以保护和展示,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学习唐代的历史文化,推动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2. 正文2.1 唐代铜镜的制作工艺1. 材料准备:制作铜镜所需的材料主要是铜和锡,铜质地坚硬,有良好的导热性和导电性,适合制作镜面,而锡则是铜镜的主要合金元素。

周口市博物馆馆藏唐代铜镜简析

周口市博物馆馆藏唐代铜镜简析

周口市博物馆馆藏唐代铜镜简析周口市博物馆收藏着丰富的历史文物,其中唐代铜镜是其中的一大特色。

唐代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非常繁荣的时期,铜镜在唐代更是达到了一种艺术的高度。

下面我们就来简要分析一下周口市博物馆馆藏的唐代铜镜。

唐代铜镜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唐代铜镜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带有镜腕的手持式镜子,另一种是带有足部的置地式镜子。

这些铜镜在材质、工艺、纹饰等方面都体现了唐代工匠的高超技艺和审美情趣,是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珍品。

周口市博物馆馆藏的唐代铜镜,大多是出土于周口地区的古墓葬中,这些铜镜不仅在保存完好度上有所体现,其上的纹饰艺术也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有的镜子上镶嵌了一些珍贵的宝石,这些宝石的形状和颜色都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在镜面的纹饰上,也经常可以看到一些生动的动植物纹样,这些纹样既可以反映出当时的审美趣味,也可以为我们研究唐代的农业和生活习俗提供一定的参考。

除了纹饰上的特点之外,唐代铜镜的形制也具有一定的特色。

唐代的铜镜多为圆形,以方形和圆形相结合的形式出现,整体造型简洁大方,线条流畅自然。

在镜面的制作工艺上,唐代工匠采用了镀银、镀金等技术,使镜面更加光亮洁净。

而在边缘的处理上,也常常添加了一些精美的铭文,这些铭文往往可以反映出当时社会的风貌和文化的繁荣。

唐代铜镜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其艺术价值,更重要的是它所蕴含的历史文化意义。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政治稳定、社会繁荣、文化昌盛,唐代铜镜的出现正是对这一时期的生动反映。

唐代铜镜的制作工艺和纹饰风格既可以反映出唐代的审美趣味和社会风貌,也可以为我们研究唐代的工艺技术和生活习俗提供重要的实物资料。

周口市博物馆馆藏的唐代铜镜无论在艺术价值上还是在历史文化意义上都具有很高的地位。

它们不仅可以为我们提供了解唐代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的重要资料,更可以为我们欣赏和研究古代工艺美术提供重要的实物依据。

希望通过周口市博物馆的不断努力,更多的人可以了解和欣赏到这些珍贵的文物,让我们共同努力保护和传承这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唐代铜镜工艺的发展历程

唐代铜镜工艺的发展历程

唐代铜镜工艺的发展历程唐代是中国古代铜镜工艺发展的重要时期,其铜镜工艺在技术、造型和装饰等方面都取得了重要的突破和进步。

本文将从唐代铜镜工艺的起源、技术革新、造型演变和装饰特色等方面,全面探讨唐代铜镜工艺的发展历程。

一、起源与技术革新唐代是中国古代铜镜工艺发展的重要时期,但其起源可以追溯到更早的时期。

早在商周时期,中国就已经开始使用青铜制作各种器物,其中就包括了一些简单形态的青铜镜。

然而,在唐代之前,这些青铜镜还追求形制简单实用,并没有特别突出的技术特色。

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美好生活和文化品位也有了更高追求。

这也促使了唐代青铜器制作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

在这一时期,人们开始注重对于器物造型美感和装饰细节等方面进行改进,并且引入了一些新的制作工艺和技术手段。

例如,唐代的铜镜制作中,首次出现了铸造技术中的“失蜡法”。

这一技术的出现,使得铜镜的制作更加精细和复杂。

同时,唐代还引入了一些新材料和工艺手段,如金属薄片贴饰、金属丝细雕等等。

这些技术革新为唐代铜镜工艺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造型演变与审美特色在唐代铜镜工艺发展的过程中,其造型演变与审美特色也发生了明显变化。

在早期唐代时期,由于技术限制和审美观念的局限性,铜镜的造型相对简单朴实。

多为圆形或方形,并以简单几何图案为主要装饰。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和社会进步,人们对于美感要求也逐渐提高。

到了中晚唐时期,在技术革新和文化繁荣的推动下,铜镜开始呈现出更加多样化、精细化和繁复化的造型。

例如,在形状上除了圆形和方形之外,还出现了椭圆形、六角形、八角形等等。

在装饰上,除了传统的几何图案之外,还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人物、动植物和神话传说等图案。

这些新的造型和装饰元素使得唐代铜镜更具观赏性和艺术性。

此外,唐代铜镜在造型上还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镜柄的设计。

在这一时期,镜柄的设计变得更加独特和精美。

有些铜镜的镜柄采用动物或人物形象来进行装饰,有些则采用抽象或几何图案来进行设计。

唐代文玩系列之——唐代铜镜

唐代文玩系列之——唐代铜镜

唐代文玩系列之——唐代铜镜唐代铜镜的形式,冲破了几千年来传统的圆形模式,出现了菱花形、葵花形、方亚字形及有柄形等新的镜式;镜钮虽多以传统的圆形为主,但亦有兽形钮、龟形钮、花形钮等新的钮形;纹饰的内容丰富多彩,较前代有很大变化,各种珍禽异兽、奇花异草、古代神话传说故事,都成为很好的表现题材,铸造于镜背;而纹饰的布局也不再限制于内区和外区了,出现了跨区布局、整体高浮雕等多种表现手法;铸造技法上出现了镀金、贴银、金银平脱、螺钿和宝石镶嵌等特种新工艺。

唐代铜镜在造型上突破了汉式镜,创造出各种花镜,如葵花镜、菱花镜、方亚形镜等等。

图案除了传统的瑞兽、鸟兽、画像、铭文等纹饰外,还增加了表现西方题材的海兽葡萄纹,表现现实生活的打马球纹等等。

唐代铜镜的纹饰和总体布局,也突破了前期的程式规范。

铜镜的构图虽然还是环绕式和对称式的表现手法,但是布局清新明朗,流畅华丽,自由活泼,特别是高浮雕技法,生气充沛,柔美自然。

唐代铜镜的形式,冲破了几千年来传统的圆形模式,出现了菱花形、葵花形、方亚字形及有柄形等新的镜式;镜钮虽多以传统的圆形为主,但亦有兽形钮、龟形钮、花形钮等新的钮形;纹饰的内容丰富多彩,较前代有很大变化,各种珍禽异兽、奇花异草、古代神话传说故事,都成为很好的表现题材,铸造于镜背;而纹饰的布局也不再限制于内区和外区了,出现了跨区布局、整体高浮雕等多种表现手法;铸造技法上出现了镀金、贴银、金银平脱、螺钿和宝石镶嵌等特种新工艺。

唐代铜镜大发展,是中国古代铜镜艺术的顶峰,这主要是因为当时瓷器已取代铜器,铜器衰落,青铜技术都集中到铜镜上,此外还因为当时铜镜作为礼品,广泛用于社会交往。

唐代铜镜一存很多,有出土的,也有传世的。

唐代铜镜在造型上已突破了汉式传统的圆形镜,创造出了各种花式镜,如葵花镜、菱花镜、方亚形镜等。

图案除传统的瑞兽、鸟兽、画像、铭文等纹外,还增加了表现西方题材的海兽葡萄纹,打马球纹等。

盛唐以后,以花鸟纹为主,多为吉祥图案,自由豪放,清新活泼,表现了大唐帝国蓬勃向上的精神面貌。

唐朝的铜镜制作古代工艺品的巅峰之作

唐朝的铜镜制作古代工艺品的巅峰之作

唐朝的铜镜制作古代工艺品的巅峰之作唐朝的铜镜制作:古代工艺品的巅峰之作唐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繁荣强盛的时期,也是中国工艺品制作达到巅峰的时期。

在唐朝时期,铜镜制作成为了古代工艺品的代表。

一、唐代铜镜的发展背景铜镜作为一种古代工艺品,在唐代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这与唐朝社会的繁荣、经济的繁荣以及对美的追求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在当时,人们开始更加注重外貌和形象的美化,铜镜恰好满足了这种需求。

二、唐代铜镜的制作工艺1. 材料选择唐代的铜镜多采用纯铜作为基本材料,纯铜质地坚实而又易于铸造,能够实现更多精细的雕刻和镜面的打磨。

而且唐代铜镜还经常使用贵重的宝石和珍贵的玉石作为装饰,增添了铜镜的奢华感。

2. 铸造工艺铜镜的制作一般以铸造为主要工艺。

铜镜的铸造工艺需要经过模具制作、熔化铜料、注铸、冷却等多个步骤。

其中,模具制作是铜镜制作的关键步骤,模具的精细程度和准确度直接影响到铜镜的成品质量。

3. 雕刻与镜面打磨唐代的铜镜制作工艺还包括了精细的雕刻和镜面的打磨。

雕刻主要以各种纹饰为主,如花纹、动植物纹等,展现了唐代人的审美追求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镜面的打磨则需要经过多次的磨砂和抛光,以保证镜面的平整度和反射度。

三、唐代铜镜的文化意义唐代铜镜不仅仅是一种工艺品,它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意义。

首先,它展示了唐代人民的审美观念和美的追求,体现了当时社会的繁荣与文化的发达。

其次,铜镜中的雕刻纹饰和图案常常反映了唐代的宗教、神话和传统文化,成为研究当时文化的重要资料。

再次,唐代铜镜的制作过程以及使用方式也反映了当时对美的追求和民众的生活方式,具有很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总结起来,唐朝的铜镜制作代表了古代工艺品制作的巅峰之作。

它不仅仅是一种实用的物品,更是展示了唐朝社会的繁荣和文化的繁荣。

唐代铜镜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文化意义,成为了中国古代工艺品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为后世人们提供了宝贵的历史和文化资源。

汉唐铜镜的时代风格与工艺特点

汉唐铜镜的时代风格与工艺特点

汉唐铜镜的时代风格与工艺特点汉唐铜镜一直是学者研究的重点对象,近几年随着各地考古资料的陆续发表,民间藏镜和铜镜拍卖会推波助澜,汉唐铜镜备受青睐和追捧,平均市价、成交率和成交额稳步上升,唐镜更成为市场的佼佼者。

据我了解,铜镜收藏家中以汉镜最多,一些著名收藏家也收藏了不少唐镜。

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也引起了我的注意:大多数与铜镜研究有关的考古文博专业人士,不太关注这些拍卖会和民间藏镜。

于是,我在思考:收藏家究竟以怎样的视角看待汉唐铜镜?是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还是品相、升值空间和其他什么因素?可以说收藏家和专业人士观察问题的立足点有同有异,目的不同,看法会有很多不同的。

但能肯定的是,公私收藏铜镜以不同的方式问世,推动了汉唐铜镜的研究,加深了我们对它们的认识,尤其像我们这些注重铜镜考古学、文化史研究、努力构建铜镜学的人士,扩大了视野和新的领域。

提起铜镜,必言汉唐,它们似乎是汉唐盛世金属文化史上的一个标志器物。

其实汉镜和唐镜各自具有独特的时代特点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汉镜出土和传世品的数量远多于唐镜。

如果用文字进行高度概括的话,我认为汉镜反映汉人的宇宙观和世界观十分强烈,思想内涵极为丰富。

而唐镜流露出浓郁的美学意境,极具艺术欣赏价值。

丰满奇异的汉代铜镜汉代,在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各重要领域,铁器完全取代了青铜的主导地位,青铜容器重要性的渐次失落,惟铜镜仍为日常不可缺少的必需品而成为当时青铜铸制的重点,能工巧匠,集心智与技艺于此,创造出足以夸耀于世的实用工艺品。

因此,我们论及汉镜的重要性与时代特点时,首先要考虑中国古代青铜发展史和秦汉盛世的历史背景。

近几年来公布和亲眼看到的许多汉镜资料,使我对汉镜的研究有了一些新的想法。

首先必须考虑汉代铜镜发展的分期问题。

过去汉代考古学上的西汉三期、东汉二期或三期说并不能反映汉镜的发展情况。

我认为可将汉式镜分为:西汉早期、中期、西汉晚期王莽新朝东汉早期、东汉中晚期三国。

西汉中期,铜镜风格一变,渐渐走出了战国镜的影响,迎来了汉式镜的新时期。

唐代铜镜工艺的发展历程

唐代铜镜工艺的发展历程

唐代铜镜工艺的发展历程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最繁荣的时期之一,铜镜工艺也在这个时期得
到了显著的发展。

唐代铜镜工艺的发展历程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其一,铜镜工艺的经济因素。

唐代的经济繁荣和贸易活动极为频繁,这为铜镜工艺的发展提供
了充足的市场需求和物质资源。

从一些出土文物可得知,在唐代,铜
镜的生产已经形成了比较规模化的产业,其制作工序也逐渐趋于规范
化和科学化,并且突破了简单的精铸技法,开始使用更加繁琐精细的
细铸技术,从而生产出了更精美、更复杂的铜镜。

其二,铜镜工艺的艺术因素。

唐代是中国的文化黄金时期,艺术运动多样而富有特色。

铜镜工
艺在唐代的发展与皇室和贵族文化的兴盛、佛教和道教文化的传播、
以及民间艺术的繁盛等因素密不可分。

特别是在花鸟人物纹样方面,
唐代的铜镜更是表现出了高超的艺术造诣,鲜明的风格和精湛的技艺
吸引了大量买家。

其三,铜镜工艺的制作技艺因素。

唐代铜镜的制作技艺也是不断发展的。

唐代铜镜的制作由多位工
匠合作完成,涉及挖土、烧砂、军铜、铸造、打磨、铆合等多个环节。

更加熟练的手法和技艺使得铜镜的样式和形式变得多样、图案更加丰富,同时加入了金银鎏金、以及各类贵重石饰,使铜镜更加显出富丽
堂皇之感。

综上所述,唐代铜镜工艺的发展经过了搭建经济、提高艺术、提
升技艺等多个方面的融合,不断提高了铜镜的制作技巧和美学水平,
并且在唐代文化的烘托下,铜镜工艺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


代的铜镜工艺史可称为中国工艺艺术史的一个高峰和特色之一。

隋唐时期铜镜发展历程

隋唐时期铜镜发展历程

隋唐时期铜镜发展历程隋唐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铜镜制作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

在隋唐时期,铜镜经历了从简单的青铜镜到精美的铜镜的演变过程,其外形、图案、材质等多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改进和提升。

隋唐时期的铜镜主要采用青铜材料制作,通过铸造、磨光和装饰等工艺加工而成。

起初,铜镜的形状比较简单,多为圆形或方形,表面光洁度较低。

而随着铜镜制作技术的不断进步,隋唐时期的铜镜开始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形状,如鸟形、兽形、花卉形等,丰富了铜镜的外观。

在图案方面,隋唐时期的铜镜多以神话传说、宗教主题、花草鸟兽等为主题,图案逐渐丰富多样,独具特色。

例如,一些铜镜上刻画了贵族男女、官员、僧侣等人物形象,展现了社会生活和道德观念;一些铜镜上还刻有神秘的图案和文字,寓意着祈求好运、辟邪避凶等寓意。

此外,隋唐时期的铜镜材质也有所改进和提升。

在制作过程中,铜镜的表面经过精细磨光和抛光处理,使其光洁度得到了显著提高。

同时,一些铜镜的内部涂有铅、锡等金属,以增加反光效果和保护铜镜不被氧化。

总的来说,隋唐时期的铜镜在形状、图案和材质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发展和改进。

铜镜不再仅仅是实用的道具,而是成为了一种艺术品和文化象征。

它们的出现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还展示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文化艺术的水平。

到了唐代,铜镜的制作技术更加成熟和完善。

唐代铜镜的品质和精美程度达到了巅峰,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好的铜镜之一。

唐代铜镜的图案更加复杂多样,例如刻有佛教传说、儒家经典等,充满了文化内涵和宗教意味。

唐代铜镜的形状也更加丰富,有花卉、兽形、器物等各种各样的造型,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审美的愉悦。

总的来说,隋唐时期铜镜的发展历程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粗糙到精美的演变过程。

它们不仅在造型和图案上呈现出丰富多样的形式,更重要的是展示了当时社会的文化艺术水平和文明程度。

隋唐时期的铜镜为后世的铜镜制作技术奠定了基础,并对后来的铜镜制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周口市博物馆馆藏唐代铜镜简析

周口市博物馆馆藏唐代铜镜简析

周口市博物馆馆藏唐代铜镜简析周口市博物馆是一座集文物收藏、保护、研究和展示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位于河南省周口市。

博物馆馆藏丰富多样,其中唐代铜镜是其馆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唐代铜镜在中国的历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考古价值。

接下来,我们将对周口市博物馆馆藏的唐代铜镜进行简析。

唐代铜镜是中国古代制镜的代表作,历史悠久,工艺精湛。

唐代铜镜的制作工艺主要采用铸造法,其镜盘以纯铜为主要原料,经过多道工序加工而成。

唐代铜镜的设计以圆形为主,镜盘中央常常镶嵌有神话传说、花鸟鱼虫、人物故事等纹饰,边缘则以时尚的花瓣、阴纹等作为装饰。

在制作工艺上,唐代铜镜的一大特点是采用了镜面浮雕工艺,使得其图案更加栩栩如生,层次分明,给人一种立体感和逼真感。

具体来说,周口市博物馆馆藏的唐代铜镜主要可以分为几类:一是以神话传说为主题的铜镜,这类铜镜上常常镶嵌了神话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或者神兽形象,如夸父追日、女娲补天等;二是以花鸟鱼虫为主题的铜镜,这类铜镜的图案主要以各种花鸟鱼虫为主,栩栩如生给人一种自然和谐的美感;三是以人物题材为主题的铜镜,这类铜镜常常镶嵌着古代士人、美女或者宫廷舞蹈等人物形象,展现了唐代社会的风貌和生活情趣。

这些唐代铜镜不仅在图案上具有多样性和独特性,而且在制作工艺上也极为讲究,反映了唐代的艺术水平和审美情趣。

周口市博物馆馆藏的唐代铜镜,不仅在数量上丰富多样,而且在质量上也非常高。

有一批工艺精湛、图案精美的铜镜被专家誉为“镜中艺术精品”。

比如一件镜盘边缘用精美的花瓣纹饰勾勒而成,镶嵌在中央的镜面则是一只栩栩如生的神鸟形象,它展翅欲飞,栩栩如生,给人以强烈的美感和审美享受。

还有一件铜镜上镶嵌着古代美女的图案,她婷婷玉立,容颜如玉,给人以一种仙女般的感觉,展现了唐代社会的审美趣味和崇尚美的风气。

除了在图案上具有独特性和审美价值之外,周口市博物馆馆藏的唐代铜镜还在文化内涵上有很高的价值。

在唐代,铜镜的使用不仅仅是为了照明,更多的是作为礼品、装饰品或者纪念品赠送给亲朋好友,体现人们的友情和感情。

许昌馆藏汉唐铜镜赏析

许昌馆藏汉唐铜镜赏析

AppreciatION 鉴赏铜镜是我国古代人们照面饰容的日常用具,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目前,发现最早的铜镜是距今四千年前的甘肃齐家文化发现的一面圆形素面镜。

经过商周两代的发展,汉唐时期铜镜进入了繁荣鼎盛期,铜镜不仅具备实用功能,而且还承载着众多的社会文化信息,艺术、史料价值兼具。

许昌馆藏的汉唐铜镜题材丰富,造型多样。

现从中拣选出具有时代特色的铜镜作一介绍,许昌馆藏汉唐铜镜赏析陈文利1AppreciatION 鉴赏以飨广大铜镜爱好者。

一、汉代铜镜汉朝历经400多年,是我国封建制国家的强盛期。

随着铁制生产工具的广泛使用,生产力水平得到了提高,从而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和文化的发展,带动了手工业生产的规模和水平的大幅提升。

汉代铜镜与战国时期相比,不仅出土数量多,而且纹饰题材广泛,表现形式多样,铜镜的发展进入了繁荣昌盛期。

汉镜多为圆形,镜体逐渐变厚加重,圆钮变大,钮座类型有圆钮座、方钮座和四叶纹钮座等,边以宽平缘为主,有的素面,有的饰内向连弧纹或流云纹或锯齿纹等。

除了博局纹、草叶纹、蟠螭纹、星云纹和禽兽纹等多种纹饰外,各种铭文以环绕镜背一周的表现形式也成了铜镜装饰的主题。

铭文字数的多23编辑|屈梦夏AppreciatION 鉴赏少不一,但内容非常丰富,涵盖了汉代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

镜背纹饰图案和装饰风格一般比较规整,以镜钮为中心,环绕对称分布或分区布局是其显著的特点。

1.日光铭文镜。

许昌县五女店出土,现藏许昌市博物馆。

直径7.5厘米,厚0.2厘米。

圆形,圆钮,圆钮座,座外为一周内向八连弧纹。

钮座与连弧纹之间有四条弧线和短双直线相连接。

外区有铭文“见日之光,天下大明”,铭文间以两种不同的符号间隔。

素平缘(图1)。

2.日光草叶纹镜。

许昌市金石达凤凰城小区出土,现藏许昌市博物馆。

直径13.9厘米,厚0.4厘米。

圆形,四叶纹钮座,座外有双重方格,方格四角各饰一个方形短斜线纹框,方格内铭文为“见日之光,天下大明”。

驻马店市博物馆馆藏唐八卦朱雀纹铜镜考释

驻马店市博物馆馆藏唐八卦朱雀纹铜镜考释

驻马店市博物馆馆藏唐八卦朱雀纹铜镜考释驻马店市博物馆馆藏有一件唐代铜镜,镜背雕刻有八卦和朱雀纹样,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本文将对该铜镜进行详细的考释,从其历史背景、艺术特点、象征意义等方面加以分析和阐述。

一、历史背景唐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繁荣昌盛的时期,文化艺术发展达到了一个高峰。

铜镜作为当时人们使用的一种日常生活用品,也是艺术品的一种,其在唐代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和流行。

唐代铜镜多为圆形,表面常常雕刻有各种图案和纹样,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装饰价值。

唐代铜镜的纹样多样化,常常以神话传说、八卦图案等为题材,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宗教信仰和文化风气。

二、艺术特点该铜镜是一件直径为15厘米的圆形铜镜,整体工艺精湛,雕刻细腻。

镜背雕刻有八卦图案和朱雀纹样,八卦分别为乾、坤、震、巽、艮、坎、离、兑,排列有序,朱雀纹样展翅欲飞,栩栩如生。

整个纹样设计简洁大方,线条流畅自然,表现出了唐代艺术的独特魅力。

八卦图案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国人对宇宙运行规律的认识和探索。

八卦对应天地万物的方位和属性,代表了一种宇宙观念和哲学思想。

在铜镜上雕刻八卦图案,不仅仅是为了装饰,更是体现了当时人们对于宇宙规律的理解和探索。

而朱雀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神兽之一,寓意吉祥美好,常常被用于艺术作品中,代表了当时社会的宗教信仰和审美观念。

三、象征意义唐代的铜镜不仅仅是一种生活用品,更是一种文化文明的象征。

而这件铜镜背面的八卦图案和朱雀纹样,更是体现了当时人们对于宇宙规律和神话传说的追求和向往。

八卦代表着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的阴阳学说,反映了古人对天地万物的探索和认识,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朱雀作为祥瑞之兽,代表着吉祥美好,寓意皇室权力和国家统一,是唐代社会中的一种宗教信仰和审美情感。

这件铜镜不仅仅是一件艺术品,更是一种文化符号,代表了当时社会的文化和宗教风貌。

驻马店市博物馆馆藏的这件唐代铜镜,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艺术特色,展现了唐代艺术的魅力和文化的厚重。

唐代铜镜

唐代铜镜

浅谈唐代铜镜【摘要】李唐王朝是继汉代之后,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又一繁盛时期,其政治开明,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国势强盛,影响深远,各族人民用辛劳的劳动和智慧,创造了瑰丽的民族文化。

作为体现当时工艺发展水平的铜镜,就是众多文化遗产中的一枝奇葩。

【关键词】铜镜唐代价值镜子自古以来就是一种用来照见事物的工具。

南北朝时的著名长诗《木兰诗》写花木兰征战十年回到家中,重整儿女嫁妆的情景,“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就足以说明了铜镜的最基本的功能。

而古代志向高远、胸怀大志的男儿,常从镜中看到时光匆匆、青春易逝,有的感怀于事业未成,禁不住嗟叹不已。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唐李白《将进酒》)。

一、铜镜的起源铜镜作为中国古人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的出现、发展和演变史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社会进步的体现。

中国古人将镜子的发明归功于黄帝。

古有云:“帝因铸镜以像之,为十五面,神镜宝镜也。

”这一传说包含着古人对先祖的崇拜和敬仰,并将其神化的体现。

关于铜镜的起源,著名近代考古学家郭沫若先生认为:“古人以水为鉴,即以盆盛水而照容,此种水盆亦称为监,以铜为之则为鉴。

《尚书》:‘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

’”【1】我国至今考古发现的最早的铜镜是齐家文化的铜镜。

齐家文化是原始社会末期黄河上游的地方文化,主要分布在甘肃、青海省境内的黄河及其支流沿岸阶地上。

齐家文化已经进入铜石并用时代,生产力得到较大进步,零星出土一些小型红铜器或青铜器。

迄今为止仅见的两面铜镜就发现在该文化的墓葬中。

其一为素镜。

1975年甘肃广和齐家坪墓葬出土,此镜圆形,直径六厘米,镜面平坦,背面无纹饰,中心铸有半环状钮。

【2】其二为七角星纹镜。

1976年出土于青海贵南县25号墓。

镜直径8.9厘米,厚0.3厘米,重109克。

镜面光滑,镜背拱钮已残,镜背周沿和钮旁各饰一道凸弦纹,两周同心弦纹间,以填平行线三角和空白三角相间的方式,呈现出七角图案,这面铜镜可以视为我国最早的纹饰铜镜。

论唐代铜镜的纹饰审美特征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论唐代铜镜的纹饰审美特征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银 背 鎏全 金 鹊 镜 ( 代 ) 唐

交 替 反 复 排 列 。产 生 一 种 轻 快 流 畅 、或 规整 统一 的效 果 。通 常排 列 在镜 背 的外 区部 分 ,成 为主 要装饰 图案 。如 唐代 灵 山簇六 团花镜 ,圆 形 ,圆钮 , 内区等距 离 重复排 列六 团 圆 形 花 簇 , 问 隙 处 装 饰 有 草 叶 纹 ,中区 分布 铭文 ,外 区排列 一组 组 的相似 纹样 ,整 个镜 体 富丽 端 庄 ,繁 缛细 致 。再如唐 代 宝相花 菱 花镜 ,围绕 宝相花 钮座 ,重 复排 列 八组 圆 形宝相 花 。宝相 花是 莲花 的 变体 形式 ,佛 教 中的圣 花 ,寓意 生 活幸 福美满 。此镜雕 刻 精致 ,排列 唐 代 铜镜 的装 饰 图案在 历 史长 对 乌铜 镜 ( 代 ) 唐 工 整 ,非 常富 丽华 贵 。宝相 花镜在 河 中是 一道璀 璨炫 目的风 景 ,它 自 草 纹 ,镜 体 华 丽精 致 。还 有花 鸟对 盛 唐 时期 比较 盛行 。 由活 泼 的布局 ,灵 巧 高超 的雕 刻 手 称 形式 在 唐 代 也 比较 典 型 ,布 局 基 三是 均衡 之 美 。均 衡是 对称 的 法 ,变 化 丰富 的构 图形式 ,是 各个 本上 是 二 鸟对 称 ,有 弯风 衔 绶 带 、 历 史 时期无 可 比拟 的 。它 的装 饰特 特 殊形 式 ,画面 中 的图案通 常不 是 鹊 鸟衔瑞 草 、雁 衔 绶 带 等 ,形 式 较 左 右 、上下 或镜 面对称 ,而 是 以恰 色 是我 国传 统文 化 精华 的浓 缩 ,其 多 ,周 用 装饰 各 种纹 样 , 图案 丰 富 纹饰 之美 枚 不胜 举 ,概括 起 来 ,主 到好 处 的位 置安排 ,使 各纹饰 间的 活 泼 。耍 唐 代 对 鸟菱 花 镜 ,两 鸾 风 ¨ 要 体现在 以下诸 多方 面 : 强弱 力量 实现 平衡 。在铜 镜发 展 史 衔 绶 带挟 圆钮 而立 ,舒 展 双 翅 ,长 卜 先 出现 均 衡设 计 的是在唐 代 , 首 是 对称 之 美 。对称 本 身是 自 尾 上翘 ,动 态轻 盈 柔 美 ,镜体 上 部 在 一 些表现 人 民生 活 、人 物 故事或 然 法则 ,也称 为均 齐 ,我 们 祖先在 双鹊 对 立 , [ 中绶 带 飘 然而 下 ,下 1 宗 教 为主题 的设计 中常 常会使 用这 商代 时就 已经会 在 造型 艺 术 中运用 部分 布 瑞 鸟花 草 ,主 题鲜 明祥 和 ; 种 设 计 方 法 。主 题 突 出 , 层 次 感 这种 法 则 。而在 铜镜 纹 饰 的对 称形 又 如 唐 代 双 鸾 衔 嘉 禾 纹 镜 , 葵 花 强 。如 唐代 三乐 镜 ,构 图简洁 ,思 式上 ,以汉代 规 矩镜 的点对 称 形式 形 ,圆 钮 ,对 称 的 双 鸾脚 踏 花 枝 , 想 明确 ,画 面 中姿 态 各异 的孔子 和 为典 型 ,到 了唐 代 ,对 称形 式更 加 姿 态优 美 舒 展 ,花 枝雕 刻 流 畅 , 线 荣 启 奇 相 对 而 立 ,钮 上 部 为铭 刻 灵 活 多变 ,既有庄 严 稳 定之 感 ,又 条 生动活泼 ,非 常华美 。 “ 启奇 问 日答孔 夫子 ”九 字 ,钮 荣 能突 出铜镜 的华 丽灵动 之 美 。如 唐 二是 排 列之 美 。唐镜 中经 常 出 下一 颗歪 树 。再如 唐代 吹笙 引凤葵 代 海 兽葡 萄镜 ,分 内外 两区 , 内区 现 一种 或 几 种 不 同 的丰 题 纹饰 , 头 花镜 , 由四部 分组 成 ,左 边 一人跪 以点对 称 分布 六个 形 态各 异 的攀 援 尾相 接 的顺序 反复 排 列 ,或 以颠 倒 坐 吹笙 ,乐音 袅袅 ,引来 了右边展 葡 萄枝 蔓 的瑞 兽 ,交相 辉 映 ,外 区 的顺 序 反 复排 列 ,或 是 不 同纹 饰 的 翅 1 的 凤凰 ;还 有双 鸾衔 绶葵花 { ‘ 翔 葡 萄枝 蔓与 瑞 鸟环绕 ,镜缘 处 为卷 古 代 铜 镜 是 青 铜 器 中 自成 体 系 、艺 术 价值 极高 的 工艺 美术 品, 它 在 中国历 史上 经 历 了多 次兴 盛 。 尤 其 是 在 唐 代 , 历 经 “ 观 ”和 贞 “ 元 ”两个 盛 世 ,社会 生 产 力大 开 大提 高 ,经 济空 前繁 荣 ,在 此 背景 下 ,金属 工 艺 、丝织 业 、制 瓷业 等 都得 到 了高度 发展 ,从而 带 动铜 镜 铸 造业 也达 到 了高 潮 。本 文仅 对 唐 代铜 镜 的纹 饰特 征 及它 对 后世 的 影 响 ,略作 阐述 。 唐 代铜 镜的纹 饰之 美

唐代铜镜上的工艺品特征

唐代铜镜上的工艺品特征

唐代铜镜上的工艺品特征
唐代铜镜是中国古代铜镜中的一种,具有独特的工艺品特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唐代铜镜工艺品特征:
1. 精细的铸造技术:唐代铜镜的铸造技术相对其他时期的铜镜更加精细,铜镜表面光滑,边缘整齐,精细度高。

铸造过程中采用蜡烛蜡投模和三种尖底杵子的压制技术,使得铜镜的形状和纹饰更加精确、清晰。

2. 丰富的纹饰:唐代铜镜上的纹饰丰富多样,特别是在镜背上。

常见的纹饰有动植物、神仙、仪式舞蹈、古代故事等,展示了当时社会的文化、宗教和审美趣味。

3. 镜背的装饰:唐代铜镜的背面常常饰有装饰品,如铸造皇帝或贵族的肖像、琉璃片、宝石、珠串等。

这些装饰物显示了唐代社会的奢华和阶级特征。

4. 镜面的抛光:唐代铜镜的镜面抛光技术上乘,反射效果较好。

有些铜镜的镜面还使用了锡膏、汞膏等镜面修饰材料,使镜面更亮丽。

5. 颜色的变化:唐代铜镜的颜色变化较大,有些镜子的铜材质采用了特殊的化学处理技术,铜镜表面会呈现出奇特的紫、蓝、红等色彩,增加了铜镜的观赏性。

总的来说,唐代铜镜在铸造工艺、纹饰表现和装饰材料上都有独特之处,展示了
唐代社会的文化和审美特色。

唐代铜镜的特点,以及鉴别方式

唐代铜镜的特点,以及鉴别方式

唐代铜镜的特点,以及鉴别方式唐镜外观,纹饰唐镜外观厚实,表面多呈银白色、黑褐色(俗称“黑漆古”)和深绿色(俗称“绿漆古”)。

唐代铜镜在造型上已突破了汉式镜,如葵花镜、菱花镜、方亚形镜等。

图案除传统的瑞兽、鸟兽、画像、铭文等纹外,还增加了表现西方题材的海兽葡萄纹,打马球纹等。

盛唐以后,以花为主,多为吉祥图案,自由豪放,清新活泼,表现了大唐帝国蓬勃向上的精神面貌。

装饰方法有浮雕、彩绘、镶嵌、鎏金等到,出现了金银平脱、螺钿镶嵌、涂釉、涂漆等新工艺。

唐镜背面的装饰纹饰,其风格一洗汉镜拘谨板滞之态而作流畅华丽之姿,其取材一变矫揉造作之神化模式而偏重于自由写实或故事,表现手法也由繁乱纷杂转为清鲜优雅。

唐初期,铜镜的主题纹饰以瑞兽为主,造型丰腴、活泼。

最引人注目的是海兽葡萄纹镜,它以高肉浮雕葡萄为主题,间饰海兽、雀鸟、蜂蝶和花草,纹饰华丽而繁缛。

其余还有宝相花纹,它是一种将某些自然形态的花朵(主要是荷花)进行艺术处理,变成的一种装饰化的花朵纹样。

海兽葡萄镜唐中期,铜镜的纹饰,格调新颖,题材广泛,禽鸟、花草占据了主要地位。

另外,人物故事题材大量涌现。

这时期主要流行有对鸟纹、盘龙纹,以及人物故事图案。

唐代后期,铜镜的纹饰趋于简单、粗拙,失去了盛唐铜镜富丽堂皇的风格。

这时期,含有宗教色彩的纹饰特别盛行。

赏镜,这是收藏活动中一项专门学问,任何藏家之所以为家,一般都是因为他懂鉴赏,而又集中精力与财力为之鉴藏。

现今成气候的铜镜收藏家多是子承父业或是以藏养藏为骄世,唯有古时的大藏家可以广纳奇珍。

一是古镜仿造较之现在少少,再就如今罕见罕闻的铜镜,说不定就是古人常用之物,不足为奇。

下面给大家说几个鉴别铜镜的方法。

铜镜鉴别几种方法1、“听声”老的铜镜普遍声音比较低沉、圆润。

而新仿的铜镜声音比较清脆,甚至是刺耳。

你比如说这个是新仿的铜镜,我们敲一下它的声音,一定是很清脆的。

像这样的老铜镜,声音就不一样,因为它的结构不一样,它的声音就比较沉稳,声音上它是有区别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代铜镜的艺术风格及其成因唐代是继汉代之后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又一个高峰,无论是从它的经济规模、军事实力,还是从它的外交影响、文化传播来说,唐代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都是名列前茅的。

规模宏大的长安城,绵延万里的疆土,流传下来的万余首诗歌,八荒来服、四海无波的外交,七世纪至九世纪之间的大唐帝国,像一块磁铁一样,牢牢地吸引着文明世界的注意力,中西交往在唐代又达到了一个顶峰。

强大的国力造就了灿烂的文明,灿烂的文明促进了社会各方面的进步,而这种进步,在手工业方面则明显的表现为铜镜铸造工艺的进步,那一枚枚小小的铜镜上集中展现了大唐帝国的灿烂与辉煌。

从东汉末年起,中国历史进入了少数民族南迁和军阀混战的动荡时期,其间虽有统一,但统一却如昙花般匆匆消失,帝国的夕阳渐渐西沉,作为无法挽回的迷梦,告别遥远的秦汉盛世,在三百多年后的隋朝,再一次归为一统。

这三百多年的大分裂,正是民族的大融合时期,民族的大融合促进了文化的交流,给“中国”带来了新的文化因素,但却未给铜镜带来巨大的发展。

由于战乱导致人民流离失所和统治者无暇顾及,使铜镜进入了因循守旧的平稳发展阶段,六朝期间铜镜多是对汉镜小规模的改造,鲜有精品出现。

在经历了隋和唐初几十年的准备之后,到高宗时,铜镜气象日新,逐渐形成了唐代铜镜自己的风格。

玄宗开元天宝年间,随着社会整体欣欣向荣局面的出现,铜镜铸造也达到了历史的巅峰。

唐代铜镜的形式,冲破了几千年来传统的圆形模式,出现了菱花形、葵花形、方亚字形及有柄形等新的镜式;镜钮虽多以传统的圆形为主,但亦有兽形钮、龟形钮、花形钮等新的钮形;纹饰的内容丰富多彩,较前代有很大变化,各种珍禽异兽、奇花异草、古代神话传说故事,都成为很好的表现题材,铸造于镜背;而纹饰的布局也不再限制于内区和外区了,出现了跨区布局、整体高浮雕等多种表现手法;铸造技法上出现了镀金、贴银、金银平脱、螺钿和宝石镶嵌等特种新工艺。

下面将具体论述唐代铜镜的特色风格以及形成这种特色风格的原因。

唐代铜镜的装饰花纹,张之恒先生将其分为十一种1:分别是四神十二生肖镜、瑞兽镜、瑞兽葡萄镜、瑞兽鸾鸟镜、花鸟镜、瑞花镜、神仙人物故事镜、盘龙镜、八卦镜、万字镜、特种工艺镜。

徐殿魁先生将其分为十六种:分别是四神十二生肖镜、瑞兽镜、瑞兽葡萄镜、素面镜、鸾鸟瑞兽镜、雀绕花枝镜、葡萄蔓枝镜、对鸟镜、人物镜、盘龙镜、瑞华镜、四夔纹镜、蝶花镜、万字镜、刻花镜,八卦镜。

在我个人看来,科学研究的细致应当向二位先生学习,两位先生的分类都是非常详尽的,然而总是有小小的纰漏,存在着一点问题,他们的分类都是依据纹饰分类的,但是张先生分类中的特种工艺镜显然是铸镜工艺的分类法,而徐先生的刻花镜显然是纹饰雕刻技法的分类法,而本文论述的是唐代铜镜的艺术风格,以纹饰的分类为主,故采用张先生的分类法(去掉特种工艺镜)分为以下十类:1、瑞兽镜;2、四神十二生肖镜;3、瑞兽葡萄镜;4、瑞花镜;5、花鸟镜;6、瑞兽鸾鸟镜;7、神仙人物故事镜;8、盘龙镜;9、八卦镜;10、万字镜。

按照纹饰流行时间的早晚,徐先生将唐代铜镜为四期,即初唐、盛唐、中唐、晚唐。

徐先生的分类有一定的合理性,然而考古学的文化分期并不能简单套用历史学的分期,不能简单地以朝代作为断代标准,文化面貌的改变不是和朝代的更替同时发生的,文化面貌或是文化特征的改变总是滞后的,而初唐铜镜的风格和隋还是十分相似的,所以徐先生的分期应作简单的修改,即将初唐改为隋至唐初(隋至高宗初)是较为恰当的。

这是九类纹饰以时间上的流行顺序分为以下四期:第一期:隋至唐初(隋至高宗初),主要有:a、瑞兽镜,取材多是传说中的神兽,如龙、狻猊,被神化了的狮虎,同时为了表现气势还多在瑞兽旁铸出云纹、植物纹陪衬纹饰等;b、四神十二生肖镜,四神为汉代以来传统题材,即朱雀、玄武、青龙、白虎,它们和十二生肖,已镜钮为中心等分排列在镜背。

c、瑞兽葡萄镜,又称海马葡萄镜,主要装饰为葡萄纹,而海兽分饰其间,有的镜背用圆圈分出内外区,葡萄枝蔓由内区向外区伸展称“过架葡萄”;第二期:盛唐(高宗武后至玄宗开元年间)主要以瑞花镜、人物镜、盘龙镜为主,前一期中流行的瑞兽镜在这一期仍在流行,四神十二生肖镜较前一期少见,其中:a、瑞花镜,瑞花镜亦称宝花镜,主要用团花、花枝、宝相花等作装饰,花鸟装饰花纹为鸟雀或花枝,菱形镜多为雀绕花枝,葵花形镜多双鸟衔绶;b、人物镜,其纹饰题材有民间传说,神话故事以及社会生活等如嫦娥奔月,真子飞霜,王子乔吹笙、伯牙弹琴、孔子问荣启期等,亦有现实中的生活写照,如打马毬图,狩猎图等;第三期:中唐(玄宗天宝年间至德宗末),由于帝国气象不再是开元盛世时的景象了,节度使的割据慢慢形成,人们祈求和平安静的生活,使得瑞花镜和神化人物故事镜仍是流行的主题,传说中的神仙们所过的生活,正是世人所向往的。

第四期:晚唐(宪宗至唐末)主要有八卦镜,万字镜等,万字镜武朝时已出现,但并未流行。

另外,由于皇帝和贵族的需要,特种工艺镜在盛唐开始流行起来,传统的应用在铜器上的错金银,金银平脱,鎏金银,应用在漆器上的螺钿等技术开始大量运用于铜镜的铸造。

唐代铜镜的纹饰布局田自秉先生分为五种3,分别是:对称式,散点式,单独式,旋转式,满花式。

其中:1、对称式:对称式是传统的布局形式,古代的房屋建筑,玉器雕刻等纹饰都是对称布局,而铜镜对称式布局主要用于花鸟镜、人物镜、瑞兽镜等,且由于构图的需要大多为不非常标准的相似对称;2、散点式,常用于瑞花镜,如团花、折枝花的散点布局;3、单独式,主体纹饰往往就是一个,多见于盘龙纹、鸾鸟镜、和万字镜;4、旋转式,由于构图的需要,在镜背的小范围内难以将画面充分展开如,所以在镜背做一个连续的构图,如缠枝花,狩猎图、打马毬图;5、满花式,主要为瑞属葡萄镜。

此外人物故事镜多采用绘画是构图。

唐代的特种工艺镜主要有:1)金银平脱镜,由于金银有良好的延展性,故将金银锤打成极薄的薄片,修剪錾刻出各种需要的形状和花纹,然后用漆粘合在镜背之上,再经反复涂漆、抛光等多种工序,使金银片与铜镜完美结合,浮在漆面之上。

2)螺钿镜,用贝、蚌壳薄片经剪裁剔刻出各种图形,用漆粘合在镜背上,经反复抛光打磨,使贝、蚌壳露在镜背,并使表面异常光洁俊秀。

螺钿材质,除贝、蚌壳外,亦有绿色孔雀石,黄色玳瑁,红色琥珀外,还有蓝宝石各色玉石。

此外特种工艺镜还有“银壳镜,错金银镜,铅花镜,鎏金镜”等。

汉代铜镜的铭文多是“祈求高官厚、禄爵显名尊;梦想长生不老、得道成仙;渴望家道兴旺万、人丁蕃昌”,而唐代铜镜极少有祈祷之辞,而以称颂镜子功能、梳妆美丽的铭文为多,如“照日菱花出,临池满月生。

官看巾帽整,妾映点妆成”“灵山孕宝,神使观炉,形圆晓月,光清夜珠,玉台希世,红妆映图,千娇集影,百福来扶”“秦家宝镜,恒照红颊”等。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唐代人使用铜镜的关注点与汉代人的不同,汉代人在苦苦的追求生命的延长和官爵的显赫,而唐人却仅仅是为了享受生活,享受既来的幸福。

唐代的铜镜之所以在纹饰上之所以美仑美奂,光彩夺目,在形式上有超过前代的突破,在它背后有多方面的深层次原因。

大唐是一个兼容并包的帝国,由于统治者本身就具有少数民族的血统,使得他能对境内各民族采取一视同仁的态度,对境外人也采取相当开明的政策,外国人可以在唐朝为官可以在唐朝娶妻生子,可以信仰自己的宗教。

大唐开放、大度、沉稳的形象,豪迈的气概,反映在铜镜上则是众多形状各异的葵花、菱花、亚字镜的诞生,当贵妇们对着花朵形的铜镜贴花黄时,大唐的气象仿佛如镜中贵妇的笑靥般灿烂。

开元年间,玄宗皇帝将八月五日自己的生日定为千秋节,规定是日王公大臣要献镜及绶带,而玄宗本人也要向四品以上达官贵人赐镜等。

“(开元十七年)八月癸亥,上以降诞日,宴百僚于花萼楼,百僚请以每年八月五日为千秋节,王公以下献镜及承露囊”“(开元十八年)八月丁亥,上御花萼楼,以千秋节百官献贺,赐四品以上金镜等7”。

既然是百官朝贺的贡镜和天子赐予的御镜,定非等闲之物,做工当是非常精致的特种工艺镜。

而贞观年间太宗赐给高季辅的金背镜也应如此。

正是由于有了统治者的需要,铜镜的铸造技术突飞猛进,将各种工艺运用到铜镜的铸造上,从而出现各种特种工艺镜就不足为奇了。

大唐文学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即是唐诗,在经历了汉乐府和六朝骈文以后,唐朝出现了五言、七言的压韵诗体,这为铜镜的铭文带来了新的生机。

唐代铭文词藻华丽﹑对偶工整,为表达同一主题,运用了丰富的词藻,四言、五言、七言,长短句,几乎没有雷同的句子,并且很多是对唐诗的借鉴。

如“赏得秦王镜,判不惜千金.非关欲照胆,特是自明心”“初成照胆镜,遥忆画眉人.舞凤归林近,盘龙渡海深……只应老为客,孤鸣复几春。

”此外唐诗中还有大量吟咏铜镜的诗歌,如玄宗《千秋节赐镜》“铸得千秋镜,光生百炼金。

分将赐群臣,遇象见清心。

”韦应物《感镜》“铸镜广陵市,菱花匣中发。

”白居易《感镜》“美人与我别,留镜在匣中。

”正是由于唐诗的繁荣为铭文带来了丰富的素材,一方面唐诗与纹饰题材和谐的配合,另一方面铭文本身就是装饰的一部分,这为后世对唐诗的研究也带来了一定的帮助。

繁复多样的唐镜纹饰,也是多方面造成的。

佛教自从汉代传入我国以来,到唐代时已经历了五六百年的发展了,虽然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多起由帝王出于政治原因发起毁佛灭佛事件,但并未对佛教产生太大的影响,到唐代时佛教已完成了中国化的历程,很多佛教习俗已成为人们的传统习俗(如盂兰盆会,上元灯节),渗透到人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唐朝皇帝也崇信佛教,先后有八位皇帝前往法门寺迎取佛骨舍利,武则天更是希望借宣扬佛教而革李唐王朝的命。

道教在唐代也备受重视,统治者为了提高自身的地位,故认同姓的道教教主李耳为始祖,追封其为“太上玄元皇帝”,“还在各地大力兴建老君庙、太上玄元皇帝宫,并将《老子》、《列子》、《庄子》等道教典籍作为教科书,考核以及第对待,称道举,授官职”。

正是由于佛道的大倡而导致神仙思想的流行,铜镜纹饰中出现了大量的神仙宗教题材。

如佛教色彩浓厚的卍字镜,梵文意为“吉神之所集”,佛教认为它是释迦牟尼胸部所呈的“瑞相”,武后长寿二年规定读“wan”字;婆罗树镜,“婆罗树是佛教的圣树,佛经说释迦牟尼诞生于树下,又涅槃于林中,它在铜镜中表现的是一株枝繁叶茂的大树”。

道家题材中著名的是八卦镜,“八卦”亦呈经卦,是《周易》中八种基本的图形。

唐时铜镜常饰以八卦纹,并配以符箓、星象、干支、生肖等具有道教色彩的纹样。

此外还有童子玩莲镜(沈从文先生认为这是根据《莲花太子经》制作的)、四叶佛像八凤镜、王子乔吹笙镜等一些佛道色彩纹饰的铜镜。

唐代的对外交往同样丰富了铜镜的素材,唐帝国凭借强大的国力而使四方臣服,其影响更是远播波斯、大秦等国,故在铜镜的纹饰中反映出了异域的风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