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地基承载力计算表格
静安区 地基承载力设计值
静安区地基承载力设计值
静安区地基承载力设计值是根据静安区地质情况和建筑物的重量等因素确定的
一个重要参数。
地基承载力设计值是指在规定的安全系数下,地基能够承受的最大荷载。
在设计建筑物时,地基承载力设计值的准确确定对于保障建筑物的安全稳定至关重要。
静安区地基的承载力设计值受多种因素影响,主要包括地质条件、地下水位、
地基类型、地基的物理力学性质等。
在静安区,地质条件较为复杂,包括河流沉积、湖相沉积和人工填土等地质类型,这些地质条件对地基承载力设计值的确定起着决定性作用。
静安区地基承载力设计值的确定需要进行现场勘察和实地试验,通过钻孔取样、地质勘探等方式获取地下土壤的物理力学性质,确定地基的类型和承载能力。
在确定地基承载力设计值时,需要考虑地基的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抗剪强度等参数,以及地基的变形性质和稳定性等因素。
在设计建筑物时,设计师需要根据静安区地基的承载力设计值来确定建筑物的
结构形式、地基基础的尺寸和材料等,以保证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合理确定地基承载力设计值不仅可以减少地基基础的投资成本,还可以提高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和抗震性能。
总的来说,静安区地基承载力设计值是设计建筑物时的一个重要参数,对建筑
物的安全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科学的地质勘察和实地试验,合理确定地基承载力设计值,可以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促进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和建设。
砖混结构条形基础手算电子表格
290.3 满足!
此楼东部局部区域须填方约1m高,须要求控制填方时间、部位。且须控制填方土压实系数≥0.94。
F、G单元条基补充计算
1.地基承载力计算(按北京地规计算):
楼
地基计算数据:
fka(kN/mm ) 140.00 基底土质 粘质粉土、粉 质粘土
2
室外绝对标高 基底绝对标 基底相对标 基础埋置深 ±0.00(m) 室内外高差(m) (m) 高(m) 高(m) 度d(m) 34.60 0.45 34.15 32.50 2.10 1.65 ηb 0.50 ηd 1.75 γ(kN/mm3) 19.00 γ0(kN/mm3) 20.00
D值取用(m) γ(kN/mm ) 内墙(m) 外墙(m) 2.10 1.88 20.00 实际布置时考虑角部、交叉部重叠影响,实际取所计算基础宽度*1.15 N(标准值)kN/m N(设计值)kN/m fa(kPa) B计算(m) 内N1 296.00 399.60 145.25 2.87 内N2 301.00 406.35 145.25 2.92 内N3 279.00 376.65 145.25 2.70 319.00 430.65 145.91 3.07 内N4 内N5 250.00 337.50 145.25 2.42 内N6 226.00 305.10 145.25 2.19 外N1 外N2 外N3 外N4 外N5 外N6 N双墙 3.基础计算 3.1底板抗弯计算 砼标号 30 ft(N/mm2) 1.43 fc(N/mm2) 14.30 260.00 220.00 270.00 140.00 190.00 82.00 10.00 351.00 297.00 364.50 189.00 256.50 110.70 13.50 145.25 145.25 145.25 145.25 145.25 145.25
桩基计算(上海规范)
1078.63 4000.00 502.65 0.318 789.22 402.61
单桩抗拔极限承载力设计值 Rtd=UpΣ fsi*li*λ i/rs+Gp (kN)
桩身强度应满足 Rd≤0.75fc*Ap(kN)
fc= 9.6 即 904.78 设计依据:《上海市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GJ08-11-2010) 7.2.4,7.2.8, 7.2.9
桩型类别: 预制 桩身截面直径(m): 工程名系数rp
2.438
桩侧摩阻力分项系数rs 1.850
400预制圆桩单桩承载力计算
桩型 400预制圆桩 桩顶相对标高(m) -3.800 桩顶绝对标高(m) 0.700 土层编号 1-1 2 3 5-1 5-2 6 土层参数 及计算 7-1 4.500 桩底绝对标高(m) -25.300 直径(m) 0.4 ±0.000绝对标高(m) 桩身截面周长(m) Up= 3.070 地下水位相对标高 1.2566 孔口绝对标高(m) 桩端截面面积(m2) Ap= 0.1257 桩长Lp(m) 26.00 孔号 楼号
桩周土摩擦力标准值 持力层端阻标准值 桩端阻力标准值 端阻比 单桩极限承载力设计值 混凝土标号 C 20
Rsk=UpΣ fsi*li (kN) fp (kN/m2) Rpk=fp*Ap ρ p=Rpk/(Rpk+Rsk) Rd=Rsk/rs+Rpk/rp 抗压强度设计值 (kN) (kN)
Rsk= fp= Rpk= ρ p= Rd= Rtd=
-0.800 26剖面 K5 桩端阻 桩周土摩擦 桩身在各土 土层底绝 抗拔承载 力标准值 力标准 土层厚度 层中的长度 累计桩长 lsum(m) (m) 对标高(m) 力系数λ i 值 2 li (m) fsi(kN/m2) fp(kN/m ) 2.720 0.7 12.0 0.350 1.570 -9.730 -16.930 -20.530 -23.330 -28.930 0.70 0.70 0.70 0.70 0.70 0.70 11.5 15.0 35.0 40.0 60.0 70.0 750.0 1500.0 4000.0 1.150 11.300 7.200 3.600 2.800 5.600 10.43 7.20 3.60 2.80 1.97 10.43 17.63 21.23 24.03 26.00
地基承载力计算公式表格
基础短边方向弯矩M1=pSa12(2L+hC)/6 (KN·m)
基础短边方向配筋AS1=M1/(0.9fyLh0) (mm2)
基础长边方向弯矩计算长度a2=(L-hC)/2 (m)
基础长边方向弯矩M2=pSa22(2B+bC)/6 (KN·m)
基础长边方向配筋AS2=M2/(0.9fyBh0) (mm2)
数据输入
地基承载力标准值fk (KN/m2) 基础宽度修正系数η b 基础深度修正系数η d
基础底面以下土的重度γ (KN/m3) 基础底面以上土的重度γ 0 (KN/m3)
基础底面宽度b (m)
基础埋置深度d (m)
承载力修正用基础埋置深度d' (m)
基础高度h (mm) 基础边缘高度h1 (mm)
1.00
混凝土强度等级
C25
受力钢筋强度设计值fy (N/mm2)
300
深度修正系数η dZ 地基压力扩散角θ 1 (°)
深度修正系数η dZ 地基压力扩散角θ 2 (°)
深度修正系数η dZ 地基压力扩散角θ 3 (°)
数据输出
一、常规数据
混凝土抗拉设计值ft (N/mm2)
1.27 混凝土轴心抗压设计值fc (N/mm2)
地基承载力设计值f0=fk+η bγ (b-3)+η dγ 0(d'-0.5) (KN/m2)
地基承载力设计值取值f=MAX(f0,1.1fk) (KN/m2)
11.9 195.05 220.00
二、基础面积计算
基础顶面荷载设计值F=N+Nq (KN) ####### 基底面积估算A0=1.2F/(f-20d) (m2)
三、抗冲切验算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一览表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一览表地基承载力是指土壤或岩石地基在承受荷载时的稳定性和变形性能。
它是评价地基工程质量的重要指标,对于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是指地基在承受荷载时所能承受的最大荷载,是地基设计和施工中必须要考虑的关键参数之一。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与土壤的物理性质、结构特征和水分含量等因素密切相关。
一般来说,土壤的密度、孔隙比、孔隙水压力、颗粒大小分布等因素会直接影响地基的承载能力。
因此,在进行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计算时,需要对土壤的物理性质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分析。
根据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计算可以通过现场试验或间接计算方法来获得。
其中,现场试验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常用的试验有标准贯入试验、静力触探试验和动力触探试验等。
这些试验可以通过测定土层的抗剪强度、压缩模量和重度指标等参数,来计算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除了现场试验外,还可以通过间接计算方法来获得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常用的间接计算方法包括土质分类法、土质参数反算法和地基荷载试验等。
这些方法通过分析土壤的颗粒特征、压缩性和抗剪性等参数,以及考虑到地基所受荷载的类型和影响因素,来计算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在进行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计算时,需要考虑到土壤的不均匀性和不确定性。
土壤的不均匀性包括土层的不均匀性和地基的不均匀性,而土壤的不确定性则包括土层的随机变化和地基的随机变化。
为了准确计算地基承载力特征值,需要进行土壤的现场调查和采样,以及对土壤参数的统计分析和合理取值。
在地基工程设计和施工中,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准确计算对于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至关重要。
合理选择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可以保证建筑物在受到荷载时不发生过度沉降、破坏或倾斜等问题。
因此,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计算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并且需要经过专业工程师的合理判断和验证。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是评价地基工程质量的重要参数,对于建筑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
《地基基础承载力计算》
《地基基础承载力计算》第五章:工程规范地基承载力实用计算方法 第2节:建筑规范地基承载力计算 5.1 概述 ( 梁总文 )———————————————————————————————————————5.2建筑规范地基承载力计算 5.2.1 天然地基极限承载力天然地基极限承载力f u 可按下式估算。
k c c q q u c N d N b N f ξγξγξγγ++=021(5.2.1)式中u f ―地基极限承载力(kPa );c q N N N 、、γ―地基承载力系数,根据地基持力层代表性内摩擦角φk ( °) ,按表5.2.1-1确定;c q ξξξγ、、―基础形状修正系数,按表5.2.1-2确定;b 、l ―分别为基础(包括箱形基础和筏形基础)底面的宽度和长度(m ); 0γγ、―分别为基底以上和基底组合持力层的土体平均重力密度(KN/m 3);d ―基础埋置深度(m );k c ―地基持力层代表性黏聚力标准值。
表5.2.1-1 极限承载力系数表表5.2.1-2 基础形状系数对(5.2.1)式参数取值做如下说明:(1)对箱、筏形深大基础,宽度b 大于6m 时取b=6m 。
按表5.2.1-2确定基础形状系数时,b 、l 按实际尺寸计算;(2)式中0γγ、的取值,位于地下水位以下且不属于隔水层的土层取浮重力密度;当基底土层位于地下水位以下但属于隔水层时,γ可取天然重力密度;如基底以上的地下水与基底高程处的地下水之间有隔水层,基底以上土层在计算0γ时可取天然重力密度;(3)基础埋深d 根据不同情况按下列规定取值:1)一般自室外地面高程算起;对于地下室采用箱形或筏形基础时,自室外天然地面起算,采用独立基础或条形基础时,从室内地面起算;2)在填方整平地区,可从填土地面起算;但若填方在上部结构施工后完成时,自填方前的天然地面起算;3)当高层建筑周边附属建筑处于超补偿状态,且其与高层建筑不能形成刚性整体结构时,应分析周边附属建筑基底压力低于土层自重压力的影响,由此造成高层建筑基础侧限力的永久性削弱,会降低地基土的承载力。
上海地基承载力计算表格
地基承载力计算(上海规范)
是否进行下卧层验算的判断
基础宽度b(m)=3b为力矩作用方向的基础边长
持力层厚度(基础底面距软弱下卧层的距离)h1=0.5
持力层厚度与基础宽度的比值h1/b=0.166667
持力层土的参数
持力层土的粘聚力标准值C1k(Kpa)=10
持力层土的内摩擦标准值(度)Φ1k=10
下卧层土的参数
下卧层土的粘聚力标准值C2k(Kpa)=8
下卧层土的内摩擦标准值(度)Φ2k=8
选用的土的参数
地基土的粘聚力标准值Ck(Kpa)=8
土的内摩擦标准值(度)Φk=8
土的抗剪强度指标标准值修正系数λ=0.7
土的粘聚力的分项系数γc=2
土的内摩擦角的分项系数γΦ= 1.3
地基土的粘聚力设计值Cd(Kpa)= 2.8
土的内摩擦设计值Φd= 4.307692
基础埋置深度d(m)=1
基础底面以下土的重度γ(KN/m3)=18
基础底面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KN/m3)γ0=18
承载力系数Nr=0.07由内摩擦角设计值Φd查表4.2.3-2得到承载力系数Nq= 2.5由内摩擦角设计值Φd查表4.2.3-2得到承载力系数Nc= 6.49由内摩擦角设计值Φd查表4.2.3-2得到
基础参数
条形基础为0,矩形基础为10
基础长度l(m)=2
基础形状系数ξr=1
基础形状系数ξq=1
基础形状系数ξc=1
地基承载力f dh=65.062
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γd= 1.2由内摩擦角设计值Φd查表4.2.3-1得到地基承载力设计值f d=78.0744
Φd查表4.2.3-2得到Φd查表4.2.3-2得到Φd查表4.2.3-2得到
Φd查表4.2.3-1得到。
上海地基承载力fd计算(原创)
φd ≤16182022232425基础类型:ψ0.90 1.03 1.17 1.30 1.37 1.44 1.50基础宽度b= 2.5m 基础长度l= 2.5m 基础埋深d= 1.9mφd Nr Nq Nc 00.00 2.00 5.14基底上平均重度γ0=11kN/m310.01 2.00 5.38基底下土重度γ=8kN/m320.01 2.00 5.6330.02 2.00 5.90粘聚力标准值Ck=24kPa40.05 2.00 6.19内摩擦角标准值φk=17度50.07 2.00 6.4960.11 2.00 6.8170.16 2.007.1680.22 2.007.530.8090.30 2.007.92粘聚力分项系数γc= 2.7内摩擦角分项系数γφ= 1.2100.39 2.008.35粘聚力设计值Cd=7.1kPa 内摩擦角设计值φd=11.3度110.50 2.078.80120.63 2.099.28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ψ=0.90130.78 2.129.81140.97 2.1510.37Nr=0.54ξr= 1.0015 1.18 2.1810.98Nq= 2.08ξq= 1.0016 1.43 2.2211.63Nc=8.96ξc= 1.0017 1.73 2.2612.3418 2.08 2.3013.1019 2.48 2.3513.93地基承载力设计值fd=######kPa20 2.95 2.4014.8321 3.50 2.4615.8222 4.13 2.5216.8823 4.88 2.5818.0524 5.74 2.6519.3225 6.76 2.7220.723、计算结果说明:1、设计规范:根据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GJ08-11-2010抗剪强度指标标准值修正系数γ= 承载力系数 基础形状系数2、计算信息(只有矩形基础起作用)表5.2.3-2地基承载力系数表(地下水位以下取浮重度)(地下水位以下取浮重度)上海天然地基承载力设计值fd计算表5.2.3-1 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表1、基本信息条形基础(当b>6m时,输入6m;当为圆形基础时,输入d)持力层厚度h1=0.5m h1/b=0.2基础宽度b= 2.5m 判断计算类型:基础埋深d= 1.9m粘聚力标准值Ck1=24kPa 粘聚力标准值Ck2=16kPa 内摩擦角标准值φ1=17度内摩擦角标准值φk2=15.5度持力层上平均重度γ0=11kN/m3下卧层上平均重度γ0=9kN/m3持力层以下土重度γ=8kN/m3下卧层以下土重度γ=8kN/m3粘聚力标准值Ck=20kPa 内摩擦角标准值φk=16.25度0.80粘聚力分项系数γc= 2.7内摩擦角分项系数γφ= 1.2粘聚力设计值Cd= 5.9kPa 内摩擦角设计值φd=10.8度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ψ=0.90Nr=0.48ξr= 1.00Nq= 2.06ξq= 1.00Nc=8.73ξc= 1.00地基承载力设计值fd=95.33kPa说明:1、设计规范:根据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GJ08-11-2010 承载力系数 基础形状系数3、计算结果2、计算信息平均抗剪强度指标标准值平均抗剪强度指标标准值(Ck1+Ck2)/2平均抗剪强度指标标准值(Ck1+Ck2)/3抗剪强度指标标准值修正系数γ=按照下卧层指标计算fd 持力层信息下卧层信息上海天然地基软弱下卧层地基承载力设计值fd计算1、基本信息。
地基基础计算程序兼计算书excel表格自动计算
4.70 基底长边方向抵抗矩WL=LB2/6
基础底面积实际取值A=B*L (m2)
基础底面平均压力设计值p=F/A+20d (KN/m2)
20.09
17.30 17.30 22.09 191.06
基础底面边缘最大压力值pmax=p+MB/WB+ML/WL (KN/m2)
基础底面边缘最小压力值pmin=p-MB/B-ML/L (KN/m2)
基础短边方向弯矩计算长度a1=(B-bC)/2 (m)
基础短边方向弯矩M1=pSa12(2L+hC)/6 (KN·m)
基础短边方向配筋AS1=M1/(0.9fyLh0) (mm2)
基础长边方向弯矩计算长度a2=(L-hC)/2 (m)
基础长边方向弯矩M2=pSa22(2B+bC)/6 (KN·m)
基础长边方向配筋AS2=M2/(0.9fyBh0) (mm2)
2.77 #######
剪切力V=pSmax(L-hC)B/2 (KN) 验算 V≤ 0.07fcAV
####### 满足
五、软弱下卧层验算
下卧层地基承载力设计值fZ=fkZ+13η dZ(D-0.5) (KN/m2)
225.80
基底所在土层以下各土层顶面至上一土层顶面或基底的距离z1=D1-d;zn+1=Dn+1-Dn (m)
验算 p≤f
满足
验算 (pmax+pmin)/2≤f
验算 pmax≤1.2f
满足
验算 pmin≥ 0
191.06 191.06
满足 满足
三、抗冲切验算
基础底面净反力最大值pSmax=pmax-20d (KN/m2)
基础有效高度h0=h-40 (mm)
地基承载力计算方法
一.地基承载力计算方法: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7-89)1.野外鉴别法岩石承载力标准值f k(kpa)注:1.对于微风化的硬质岩石,其承载力取大于4000kpa时,应由试验确定;2.对于强风化的岩石,当与残积土难于区分时按土考虑。
碎石承载力标准值f k(kpa)注:1.表中数值适用于骨架颗粒空隙全部由中砂、粗砂或硬塑、坚硬状态的粘土或稍湿的粉土所充填的情况;2.当粗颗粒为中等风化或强风化时,可按其风化程度适当降低承载力,当颗粒间呈半胶结状时,可适当提高承载力;3.对于砾石、砾石土均按角砾查承载力。
2.物理力学指标法粉土承载力基本值f(kpa)注:1.有括号者仅供内插用;2.折算系数§=0。
粘性土承载力基本值f(kpa)注:1.有括号者仅供内插用;2.折算系数§=0.1。
沿海地区淤泥和淤泥质土承载力基本值f注:对于内陆淤涨和淤泥质土,可参照使用。
红粘土承载力基本值f注:1.本表仅适用于定义范围内的红粘土;2.折算系数§=0.4。
素填土承载力基本值f(kpa)注:本表只适用于堆填时间超过10年的粘性土,以及超过5年的粉土;所查承载需经修正计算。
3.标准贯入试验法砂土承载力标准值f k(kpa)注:1.砾砂不给承载力; 2.粉细砂按粉砂项给承载力;3.中粗砂按中砂项给承载力;4.细中砂按细砂项给承载力;5.粗砾砂按粗砂项给承载力;6.N63.5需修正后查承载力.粘性土承载力标准值f k(kpa)注:N63.5需经修正后查承载力。
花岗岩风化残积土承载力基本值f(kpa)注:花岗岩风化残积土的定名:2mm含量≥20%为砾质粘性土;2mm含量<20%为砂质粘性;2mm含量=0为粘性土二.标准贯入击数修正方法1.国标方法N=aN′2.公路方法当触探杆长度≤21m时按国标;当触探杆长度≥21m时按下式计算:N L=(0.784-0.004L)Ns式中:N L表示校正后的击数Ns表示实际击数L表示触探杆长度三.土的部分特征参考值注:括号内为海南地区经验值粘性土的内摩擦角φ(度)和粘聚力c(kpa)参考值四.土的分类粉土密实度和湿度分类粘性土状态分类五.工程降水方法聚乙烯(PE)简介1.1聚乙烯化学名称:聚乙烯英文名称:polyethylene,简称PE结构式:聚乙烯是乙烯经聚合制得的一种热塑性树脂,也包括乙烯与少量α-烯烃的共聚物。
上海地基承载力计算-2010
室内地坪±0.000: 5.1m 假定标高室外地坪: 4.8m 假定标高基础埋深: 2.1m 室外地坪算起基底标高:
2.7m 假定标高基础宽度 B:3m 基础长度 L:
4.2m
持力层厚 h1:
1.3m
按双层体系的平均抗剪强度指标设计
h 1/b=
0.43>0.7
按考虑软弱下卧层对持力层承载力的影响来计算基础底面以上土:重度20kn/㎡地下水位:0.5m 基础底面以下土:重度17.6
kn/㎡
浮重度:γ=7.6kn/㎡
基础底面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 γo=
12.38kn/㎡ (取至室外地坪)
黏聚力标准值:C k =
13
15.5
度
C d =λC k /γC =0.8C k /2.7=
3.85kpa φd =λφk /γφ=0.8φk /1.2=
10.33度
矩形基础: ξ
γ
=1-0.4b/L=
0.714285714 1.14285714
ξq=1+bsin φd /L= 1.13f d =1/2ψN γζγ
γb+ψNc ζ c C d +Nq ζq γo d
f d = 3.13+
33.68
+59.35
f d =
96.15
kpa
φ
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表5.2.3-1
φ地基承载力系数表5.2.3-2
地基承载力设计值
根据上海市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DJ08-11-2010第5.2.3-1公式计算 判断是否考虑软弱下卧层对持力层地基承载力的影响不考虑下卧层影响,按 持力层 指标计算地基承载力
ξc=1+0.2b/L=kpa 内摩擦角标准值:φk =
响来计算。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计算公式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计算公式当基础宽度大于3m或埋置深度大于0.5m时,从载荷试验或其它原位测试、经验值等方法确定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尚应按下式修正:fa=fak+nby(b-3)+ndym(d-0.5)式中:fa--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地基承载力特征值;ηb、ηd--基础宽度和埋深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γ--基础底面以下土的重度,地下水位以下取浮重度;b--基础底面宽度(m),当基宽小于3m按3m取值,大于6m按6m取值;γm--基础底面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地下水位以下取浮重度;d--基础埋置深度(m),一般自室外地面标高算起。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可由载荷试验或其它原位测试、公式计算、并结合工程实践经验等方法综合确定。
扩展资料:对于地下室,如采用箱形基础或筏基时,基础埋置深度自室外地面标高算起;当采用独立基础或条形基础时,应从室内地面标高算起。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7-89)以承力的允许值作为标准值,以深宽修正后的承载力值作为设计值,引起的问题是,抗力的设计值大于标准值。
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是考虑了影响承载力的各项因素后,最终采用的相应于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设计值的地基允许承载力。
在“2011 《地基规范》”中,有些称为标准值的岩土参数都是取试验破坏时的平均值乘以统计修正系数而得出,统计修正系数是按概率分布的0. 05 分位值确定的。
简单的说地基承载力标准值、地基承载力设计值是老规范的表述方式,特征值是新规范的表述方式,其取值方法大概相同,考虑的修正有所区别。
1、地基承载力标准值:在正常情况下,可能出现承载力最小值,系按标准方法试验,并经数理统计处理得出的数据。
可由野外鉴别结果和动力触探试验的锤击数直接查规范承载力表确定,也可根据承载力基本值乘以回归修正系数即得。
2、地基承载力设计值:地基在保证稳定性的条件下,满足建筑物基础沉降要求的所能承受荷载的能力。
可由塑性荷载直接,也可由极限荷载除以安全系数得到,或由地基承载力标准值经过基础宽度和埋深修正后确定。
地基承载力判别表
参考资料: 建筑地基设计规范GB 7-89附录五土(岩)的承载力标准值(一)当根据野外鉴别结果确定地基承载力标准值时,应符合附表5—1、附表5—2的规定:岩石承载力标准值(kPa) 附表5-1②对于强风化的岩石,当与残积土难于区分时按土考虑.碎石土承载力标准值(kPa) 附表5-2注:①表中数值适用于骨架颗粒空隙全部由中砂、祖砂或硬塑、坚硬状态的粘性土或稍湿的粉上所充填,②当粗颗粒为中等风化或强风化时,可按其风化程度适当降低承裁力,当颗粒间呈半胶结状时,可适当提高承裁力。
*(二)当根据室内物理、力学指标平均值确定地基承载力标准值时,应按下列规定将附表5—3至附表5—7中的承载力基本值乘以回归修正系数:回归修正系数,应按下式计算:ψf=√N+N^2)*δ粉土承载力基本值(kPa) 附表5-3注:①有括号者仅供内插用;折算系数ξ为0;②在湖、塘、沟、谷与河漫滩地段,新近沉积的粉土,其工程性质较差,应根据当地实践经验取值.;粘性土承载力基本值—(kPa) 附表5-4注:①有括号者仅供内插用:.②折算系数ξ为③在湖、塘、沟、谷与河漫滩地段新近沉积的粘性土,其工程性能一般较差.第四纪晚更新世(Q3)及其以前沉积的老粘性土,其工程性能通常较好.这些土均应根据当地实践经验取值。
沿海地区淤泥和淤泥质土承载力基本值附表5—5红粘土承载力基本值(kPa)附表5-6注:①本表仅适用于定义范围内的红粘土}②折算系数ξ为素填土承载力基本值附表5-7注:①本表只适用于堆积时间超过十年的粘性土,以及超过五年的粉土②压实填土地基的承载力,可按本规范第6.3.2条采用。
(三)当根据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N,轻便触探试验锤击数Nl0。
自附表5—8至附表5—11确定地基承载力标准值时,现场试验锤击数应经下式修正:N(或Nl0)=μ一1.645σ(附5—6)计算值取至整数位。
\砂土承载力标准值(kPa) 附表5-8粘性土承载力标准值附表5-9粘性土承载力标准值附表5—10素填土承载力标准值附表5-11注:本表只适用于粘性土与粉土组成的素填上.。
地基承载力自动计算表
地基实测承载力(kPa)
172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0-60cm锤击数(N)
29
27
29
22
23
30
25
31
地基实测承载力(kPa)
196
60-90cm锤击数(N)
23
23
26
31
29
27
32
25
地基实测承载力(kPa)
196
90-120cm锤击数(N)
/
/
/
/
/
/
/
/
地基实测承载力(kPa)
/
现场 测点 分布 示意
图
备注 依据SL237-047-1999《动力触探试验》检测。
试验:
复核:
试验日期:
年
月
日
样品描述
/
试验条件
室外
试验日期
2019.09.23
试验主要仪器设备及编号:GYKZL-89轻型动力触探仪
现场桩号
K6+208.48
地基土质
黏性土
换算公式
R=8×N—20 (R:地基允许承载力,N:轻型触探仪锤击数)
测点位置(编号)
1
2
3
4
5
6
7
8
0-30cm锤击数(N)
26
22
23
23
24
29
22
24
第 页,共 页
地基承载力试验检测记录表(动力触探法)
QJ0301c
试验单位:中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工程质量检测中心 巩义康芝路项目经理部工地试验室
记录编号:JL-2019-XCJ-DJCZL-0923
挡土墙埋深地基承载力修正公式计算表
淤泥、填土
01
e、I大于0.85的粘土
01
e、I小于0.85的粘土
0.3 1.6
粉土1
0.3 1.5
粉土2
0.3 2
粉砂、细沙
23
中砂、粗砂、砾砂、碎石土 3 4.4
04J008第14页
142.95
基底压强P1(kpa)
118
根据挡土墙选型查表
基底压强P2(kpa)
32
根据挡土墙选型查表
扩展基底压强Pk(kpa)
0
根据挡土墙选型查表
(P1+P2)/2(kpa)=
75
Max(P1,P2)(kpa)= 结论:
118
修正后地基承载力满足要 求
表E.1(修正系数nb,nd)
土质
nb nd
挡土墙地基承载力修正
挡土墙地基承载力修正fak (kpa)
120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基底宽度Bd(m)
2.5
根据地勘确定 根据挡土墙选型查表
埋深d(m)
1.35
修正系数nb
0.3
查表E.1(右)
修正系数nd
1.5
查表E.1(右)
基底面以下土容重y(KN/M3)
20
基底面以上土容重ym(KN/M3)
18
根据埋深修正后承载力fa(kpa)
地基承载力计算表
0.000424911 7.02683E-13 #REF! 0.000400207 7.02683E-13 #REF!
10026 9646 6889 6509 11026
434.4 434.4 411.5 411.5 411.5
6544.3 6411.3 6757.3 6624.3 6110.3
2386.4812 2313.094267 1870.350267 1796.963333 2507.906667
一孔重载
一孔轻载
常水位
常水位
202.800
201.750
218.107
217.035
232.549
231.458
245.974
244.866
257.668
256.550
267.836
266.712
275.459
274.336
280.844
279.729
284.040
282.939
284.740
283.661
183.84
93.6894
175.02
104.857
163.14
110.513
148.38
110.948
131.7
106.887
113.87
99.3456
95.66
589.07484 9 11 718.302 15 17
77.156
61.34
64.2483 z
46.58
51.4857
33.55
39.1581
23
27.9908
14.57
7.39653
2.68
0
0
0
1.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6
kPa
10)
b为力矩作用方向的基础边长(=<6m) >0.7不考虑;>=0.7,<=0.25考虑;<0.25按下层
0.5ψ Nrξ rλ b 5.90
Nqξ qγ 0d 52.36
ψ Ncξ ccd 37.93
地基承载力计算(上海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08-11-2010)
是否进行下卧层验算的判断5.2.4条 基础宽度b= 持力层厚度(基础底面距软弱下卧层的距离)h1= 持力层厚度与基础宽度的比值h1/b= 0.6 持力层土的参数 持力层土的粘聚力标准值c1k= 持力层土的内摩擦标准值(度)φ1k= 下卧层土的参数 下卧层土的粘聚力标准值c2k= 下卧层土的内摩擦标准值(度)φ2k= 选用的土的参数 地基土的粘聚力标准值ck= 14.5 土的内摩擦标准值(度)φk= 19.75 土的抗剪强度指标标准值修正系数λ= 土的粘聚力的分项系数γc= 土的内摩擦角的分项系数γφ= 地基土的粘聚力设计值cd= 4.30 土的内摩擦设计值φd= 13.17 基础埋置深度d= 基础底面以下土的重度γ= 基础底面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γ0= 承载力系数(表5.2.3-2) Nr= 0.78 承载力系数(表5.2.3-2) Nq= 2.12 承载力系数(表5.2.3-2) Nc= 9.81 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表5.2.3-1)ψ = 0.9 基础参数 条形基础为0,矩形基础为1 基础长度L= 基础形状系数ξr= 1.00 基础形状系数ξq= 1.00 基础形状系数ξc= 1.00 0 2m 0.8 2.7 1.2 kPa kPa 1.9 m 8.4 kN/m3 13 kN/m3 11 kPa 21 度 18 kPa 18.5 度 2m 1.1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