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三大小说家――巴金、老舍、矛盾(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茅盾、老舍、巴金
一、茅盾《子夜》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

思想内容:
作品以"子夜"为名,象征着中国黎明前最黑暗的社会现实。

它通过对中国30年代初期各种错综复杂的社会生活及社会矛盾的全景式大规模的艺术描写,特别是对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处境和前途的生动描写,艺术、准确而深刻地揭示了当时中国的社会性质:即中国不可能在帝国主义侵略下走上独立发展的资本主义道路,只能是越来越殖民地化。

在军阀混战、农村经济严重破坏;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使中国民族工商业空前危机的社会大动荡、大危机、大转变的政治局势下,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同帝国主义和国内反动派支持下的买办资产阶级的角斗中,最终只能走向买办化或破产的历史命运。

从而以艺术的形式回击了托派鼓吹的中国走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谬论。

艺术特点:
(一采用典型化和类型化的手法来塑造人物
《子夜》中的人物分为若干类型,有资本家、知识分子、农民等,而在资本家中又分为买办资本家、民族资本家和小资本家等,分别赋予他们不同的社会背景和性格特征。

茅盾善于在广阔的社会背景、复杂的人物关系、尖锐的矛盾冲突中刻划人物性格,如在塑造吴荪甫这个人物典型时,就是通过他在政治斗争、经济活动以及家庭生活各个方面的纠葛,从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中突出了吴荪甫“色厉内荏”的性格。

吴荪甫就是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典型人物。

(二生动细腻的人物心理描写
茅盾特别擅长刻划人物的心理状态。

既善于人物的语言行动表现人物的心理状态,又善于对人物进行心理分析,同时还善于用环境气氛烘托人物心情。

他让吴荪甫同时在几条战线上作战,让他不断处在胜利和失败的起伏的波澜里,时而兴奋,时而忧
虑,时而指挥若定,时而急躁不安,这样吴荪甫的心理状态和精神面貌就毫发毕露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在杜竹斋的唯利是图的性格,在公债市场的决战阶段显得分外清楚。

李玉亭两面讨好的豪门请客的心理,在吴、赵两家明争暗斗最为紧张的时候暴露得格外分明。

茅盾还在很多地方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来渲染气
氛,衬托人物情绪的变化,借以鲜明地显示人物的性格。

他决不为写景而写景,写景即所以写人。

有时是因情取景,有时是借景写情,情景交融,文无虚笔。

(三人物语言的个性化特征
《子夜》的语言具有简洁、细腻、生动的特点。

它没有过度欧化的语言,偶尔运用古代成语,也是恰到好处,趣味盎然。

不仅人物语言个性化,而且作品的叙述语言也体现出人物的个性气质。

吴荪甫语专横尖刻;赵伯韬老辣机诈;屠维岳则舒缓自如,语中有刺;范博文则消极颓废。

叙述语言,雄健而又精细,以第一章中吴老太爷进入大上海最为典型。

(四宏大严谨的艺术结构
全书共十九章,一二两章交待人物,提示线索,此后十七章,一环扣紧一环,场面宏大,头绪繁多而有条不紊,各有描写重点而又共同服从于全书的中心。

贯穿全书的主线是吴荪甫和赵伯韬之间的矛盾和斗争,以此带动其他几条线索的展开,使之融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整个作品的情节发展十分紧凑,时间跨度小,人物众多,经纬交汇地建成了《子夜》这部作品的“网状结构”。

(五很强的理性色彩
从写作过程到作品的架构,《子夜》都体现了作者很强的理性控制的成分。

茅盾始终以一种冷静、理智、清醒的主体心态,对都市生活作出整体、宏阔和全景式的艺术审美观照。

《子夜》正是茅盾高度的理性智慧和清醒的现实精神的结晶。

作品中对赵伯韬的丑化和吴荪甫社会性格两面性的刻画,都体现了很强的无产阶级革命观念,吴荪甫的失败更是为参与当时的中国社会性质的论争所设计的结局。

此外,《子夜》的美学特点,在阳刚与阴柔兼济之外,又增添一种雄浑、崇高的美学品格,为现代都市文学美学品格的建构作出了宝贵的贡献。

二、简述巴金《家》和《寒夜》。

1.简述《家》:
成都高公馆,一个有五房儿孙的大家族。

高老太爷是这个大家庭的统治者,五房中的长房有觉新、觉民、觉慧三兄弟,他们的继母及继母的女儿淑华,因为父母早亡,现在是大哥觉新当家。

觉新是长子长孙,早熟而性格软弱,受过新思想的熏陶却不敢顶撞长辈,他年轻时与梅表妹相爱,但却接受了父母的安排另娶了珏。

婚后他过得很幸福,有了孩子,也爱自己美丽的妻子,但又忘不了梅,特别是出嫁不久后梅就成了寡妇,回到成都,两人的见面带给他无穷的痛苦。

不久,梅在忧郁中病逝。

觉民与觉慧在外参加新文化运动和学生运动,遭到爷爷的训斥,并被软禁家中。

觉民与表妹琴相爱,但爷爷却为他定下亲事,觉民为此离家躲避,觉新夹在弟弟与爷爷中间受气。

觉慧是三兄弟中最叛逆的一个,他对家中的丫头鸣凤有朦胧的好感。

高老太爷要将鸣凤嫁给自己的朋友孔教会会长冯乐山做妾,鸣凤在绝望中投湖自尽,觉慧决心脱离家庭。

《家》以深刻的现实主义笔触,刻画了高公馆封建家长们的群丑图。

他们表面上道貌岸然,实则专横、残忍、荒淫无耻。

高老爷即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

他是这个封建家族最高的统治者,以不许置疑的绝对权力,维护封建礼教和家庭制度,扼杀年轻一代的青春、爱情与生命。

然而,他所卫护的制度,与他衰朽的躯体一样,已经日薄西山,其崩溃的命运是无法挽回的。

高老太爷是旧制度的维护者,也是旧制度的产物。

小说在刻画这一形象时,其批判锋芒,并没有简单地指向这个人物的恶德恶行,而是深入鞭挞这个人物所代表的家庭制度,从这个意义上说,小说描写高老太爷临死前破例对觉慧表示的宽厚,就是相当深刻的一笔;表明作者即使是对反面人物,也没有简单化,而是努力展示其性格的多面复杂性。

《家》的主要情节,是由觉新与梅、瑞珏、觉民与琴、觉慧与鸣风的爱情故事构成的。

由于各自的处境与选择不同,他们的爱情故事各有各的结局。

觉新,这个封建家庭和礼教制度的受害者,他既清楚封建伦理道德对包括他本人在内的青年一代的残害,又不能不担负起封建家庭的长子责任,逆来顺受,委屈求全,实行“作揖主王义”,结果却于一切无补,徒然牺牲了自己的爱情。

他时时处于思想与行动的矛盾中,在无所适从中承受精神煎
熬。

就人物形象塑造来说,觉新是《家》的人物形象中性格内涵最为复杂的悲剧性典型。

《家》是把觉新“作揖”与觉慧的反抗对照着表现的。

觉慧是高家最早的觉醒者,他认识到,封建家庭“是埋葬青年人青春和幸福的坟墓”,他不肯象觉新那样忍受,他要“做自己的主人”,走出家庭,勇敢地追求新的光明的人生道路。

作家在这部小说的序言里曾说,尽管“周围是无边的黑暗,但是我并不孤独,并不绝望,我无论正在什么地方总能看见一股生活的激流在动荡,在创造它自己的道路.”可以说,作家的希望和理想,主要寓奇在觉慧这一形象里。

长篇小说《家》以20年代初期中国内地城市四川成都为背景,真实地写出了高家这个很有代表性的封建大家庭腐烂、溃败的历史。

作品中的高家是中国封建社会和家族制度的缩影。

作品在揭露这个封建家庭罪恶的同时,还侧重表现了封建制度、封建礼教对青年一代的摧残和迫害。

《家》是一部思想相当深刻的现实主义力作,作品通过以觉慧为代表的青年一代与以高老太爷为代表的封建腐朽势力的激烈斗争,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和家族制度的腐败与黑暗,控诉和揭示了大家族和旧礼教、旧道德的罪恶以及吃人本质,并且揭示了其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

同时,作品还以极大的激情歌颂了青年知识分子的觉醒、抗争以及他们与罪恶的封建家庭的决裂。

2.简述《寒夜》:
抗日战争时期的重庆。

大学毕业生汪文宣和同窗女友曾树生相爱结婚。

文宣的母亲思想守旧,不满这种自由恋爱的婚姻,经常辱骂树生,指责由于她的迷惑导致文宣
瘦弱多病,并要把她赶出家门。

文宣为缓和矛盾只好让妻子暂住宿舍。

文宣在文化公司做校对,薪水很低,生活艰难,身体越来越坏。

树生为减轻丈夫的负担,在银行找到工作。

她一向持身严谨,但为了生活,对银行中人也不得不作些委婉的应付。

岂知文宣对此产生疑心,十分痛苦,汪母更借此扩大事端。

树生为避免流言和安慰丈夫,自动搬回家中。

不久,银行因战事告急,迁往兰州,树生为生活着想,离开丈夫和儿子小宣,随同前往。

她每月寄钱回家并常与文宣通信,但汪母认为树生的钱来得不干净,责令退回,文宣遂暗存银行,以备不时之需。

此后,文宣失业,生活困苦,吐血更甚,但一直未告知树生。

一年以后,当文宣病危时,才动用那笔存款,但终因无法医
治,于抗战胜利之际病逝。

在草草殡葬后,老母孤儿启程返乡。

当树生
回家探亲时,早已人去楼空。

在一个寒夜,她独自来到丈夫墓前哭祭,
悲痛欲绝。

最后,形单影只地消失在凄迷的寒夜里。

小说主人公汪文宣和曾树生是一对大学教育系毕业的夫妇。

年轻时曾经编织过许多美丽的理想,希望能用自己的知识和力量办一所“乡村化、家庭化”的学堂,为国家为人民做点有益的事情。

但抗战爆发后,他们逃
难到重庆,汪文宣在一家半官半商的图书文具公司当校对,曾树生在大
川银行当“花瓶”。

汪文宣的母亲为了减轻儿子的生活负担,赶来操持家
务,但汪母与曾树生婆媳关系不和,汪文宣夹在中间两头受气,且又患
上肺病,家庭经济非常拮据。

最后曾树生跟随银行年轻的经理乘飞机去
了兰州,汪文宣在抗战胜利的鞭炮声中病死,汪母带着孙子小宣回了昆
明老家。

两个月后,曾树生从兰州回到重庆,但已物是人非,伤感不已。

作家在小说中成功地塑造了汪文宣、曾树生、汪母这三个人物形象,深
刻地写出了抗战时期勤恳、忠厚、善良的小知识分子的命运。

书中写了一个小公务员的生离死别、家破人亡的悲剧,并且通过他揭示了了旧中
国正直善良的知识分子的命运,暴露了抗战后期“国统区”的黑暗现实。

三、简述老舍的《骆驼祥子》:
《骆驼祥子》讲述的是旧中国北平城里一个人力车夫祥子的悲剧故事。

祥子来自
乡间,日益凋蔽衰败的农村使他无法生存下去,他来到城市,渴望以自己的诚实
劳动,创立新的生活。

他试过各种工作,最后选中拉洋车。

这一职业选择表明祥
子尽管离开了土地,但其思维方式仍然是农民的。

他习惯于个体劳动,同时又渴
望有一辆像土地那样靠得住的车。

买车,做个独立的劳动者,“这是他的志愿,希
望,甚至是宗教》”城市似乎给了祥子实现志愿的机遇,经过三年奋斗,他买上了
车,但不到半年,竟被人抢去;但祥子仍然不肯放弃拥有自己的一辆车的梦想,
尽管他对自己的追求不无怀疑,几度动摇,但仍然不断振作起来,再度奋斗。


该说,祥子以坚韧的性格和执拗的态度与生活展开搏斗,构成了小说的主要情节
内容。

而搏斗的结局,是以祥子的失败告终的,他终于未能做成拥有自己一辆车
的梦。

这部小说的现实主义深刻性在于,它不仅描写了严酷的生活环境对祥子的
物质剥夺,而且还刻画了样子在生活理想被毁坏后的精神堕落。

“他没了心,他的
心被人家摘去了。

”一个勤劳善良的农村青年,就这样被改塑为一个行尸走肉般的
无业游民。

《骆驼祥子》以主人公祥子买车三起三落的经历,表现祥子有希望到失望,由奋斗到失败,由挣扎到绝望,最终走向颓废和堕落的人生轨迹,从中照出了他的性格史,揭示他悲苦的人生遭遇。

祥子的毁灭,不在肉体而在精神,其悲剧意义是双重的,即生活的悲剧和精神的悲剧,这是一个粉碎的梦幻并在黑暗的社会里逐渐熄灭了生命之火的殉葬者的悲剧。

小说通过旧北京一个人力车夫的悲剧,表达了作者对挣扎在社会低层的劳动人民命运的深切关怀和同情。

揭露了把祥子逼进堕落深渊的黑暗社会。

说明了仅靠个人奋斗去摆脱贫穷是行不通的路。

通过对祥子周围人物及人际关系的描写,真实地展现了那个黑暗社会的生活面目,展现了军阀、特务、车床主们的丑恶面目,以及由他们织成的统治之网对祥子们的压迫与被压迫关系的一种变形反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