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化学解题方法突破 控制变量法在化学中的应用专题练习卷含答案

合集下载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例题解析:控制变量法的运用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例题解析:控制变量法的运用

控制变量法的运用控制变量法是一种重要的探究方法,当一种规律受多种因素影响时,往往采取改变其中一个因素、其他因素不变的方法来进行探究。

下面就借助例题的解读,一起来学习如何应用这种探究方法。

例题(2018年山东青岛)控制变量法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

利用下图所示实验不能实现的探究目的是()。

A.甲中①②对比可探究铁的锈蚀与植物油是否有关B.甲中①③对比可探究铁的锈蚀与水是否有关C.乙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是否需要达到一定温度D.乙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是否需要与氧气接触解析②中植物油的作用是隔绝氧气,看铁只和水接触时能不能生锈,而不是探究铁的锈蚀与植物油的关系;③中铁钉只和氧气接触,①中铁钉和氧气以及水同时接触,一段时间后,③中铁钉没有锈蚀,而①中铁钉锈蚀,通过①③对比说明铁钉锈蚀的条件之一是与水接触。

乙通过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和红磷未燃烧的对比,可以探究可燃物的燃烧与温度有关;乙通过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和水中白磷未燃烧的对比,可以探究可燃物的燃烧与氧气有关。

答案选A。

变试题为探究铁生锈的条件,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

经检验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一段时间后观察:A处铁丝依然光亮,B处铁丝表面出现锈迹,C处铁丝依然光亮,D处铁丝表面灰暗。

该实验说明铁生锈主要与和有关。

B、D 处实验现象对比说明:决定铁生锈快慢的一个重要因素是。

解析 A处的铁丝只与干燥的氧气接触,没有生锈;B处的潮湿铁丝既与氧气接触又与水接触,铁丝生锈了;C处铁丝只与水接触,没有生锈。

对照A、B可知,铁生锈主要条件之一是与水接触;对照B、C可知,铁生锈主要条件之一是与氧气接触,D处的铁丝暴露在空气中既与氧气接触又与水接触,但是与B相比较只是表面灰暗,主要原因是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不同,由此可知,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氧气的浓度越大,铁生锈的速率就越快。

答案氧气水氧气的浓度拓展题甲、乙两位同学发现长时间佩戴的铜质眼镜架上出现了一些绿色的锈迹,经查阅资料得知,铜锈的化学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

控制变量法在化学探究实验中的应用

控制变量法在化学探究实验中的应用

控制变量法在化学探究实验中的应用摘要本文笔者利用控制变量法,对其在化学探究实验中的应用做了探讨。

关键词控制变量法化学探究实验一、控制变量法的应用背景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近几年化学试题中实验部分的分值逐年提升,实验题注重实验的设计和评价,特别是在探究型实验重视考查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归纳能力、表达能力。

控制变量法是化学探究实验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而初三学生在过去的物理学习中曾接触过控制变量法,并且有一定的基础。

但在初中化学学科中,经调查后发现,大多数同学举不出化学中用到控制变量的例子,即使能够举出,也说不清楚,主要存在的问题有:在化学学习中不懂如何应用控制变量法、找不到变量、思路不清晰、不会分析实验结果、设计实验方案不完善等。

初中化学中用到控制变量的地方很多,譬如:探究铁生锈的条件、物质燃烧的条件、比较金属活动性、影响固体物质溶解速度的因素、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快慢等等。

近几年的中考化学试卷及市质量分析卷、各区县模拟试卷中经常出现考查控制变量法的题目,鉴于其重要性,我设计了专题复习——控制变量法在化学探究实验问题中的运用。

二、控制变量法的应用原则中学化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应该学习质疑、预测、设计、反思、验证、以及科学概括、推理、类比、归纳和演绎等科学方法,获得科学过程的体验,学习应用化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科学技术素养。

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各种学习活动,帮助中学生提高基础学力,形成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发展。

本节课以初中化学探究中最常用的方法—控制变量法为主题而展开,以二期课改理念和课程标准为指导,发挥学生为主体,通过事例、例题、练习、讨论,让学生参与各项活动,体验方法的获得过程,最后由学生归纳控制变量法的使用思路。

学生设计、概括、归纳等科学方法的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提高。

当研究多个因素之间的关系时,往往先控制其他几个因素不变,集中研究其中一个因素的变化所产生的影响,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

【化学】中考化学初中化学《燃料及其利用》的技巧及练习题及练习题(含答案)(1)

【化学】中考化学初中化学《燃料及其利用》的技巧及练习题及练习题(含答案)(1)

【化学】中考化学初中化学《燃料及其利用》的技巧及练习题及练习题(含答案)(1)一、选择题1.控制变量法是初中学习的重要思想方法,下列实验中没有运用控制变量法的是()A.探究杠杆平衡条件B.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C.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D.探究燃烧条件【答案】A【解析】【详解】A.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需要多次实验,改变拉力及其力臂,是采用多次实验得出普遍规律的方式进行的,符合题意。

B.溶解速率可能与溶剂、溶质和温度等因素有关,所以探究影响固体溶解速率因素的实验应使用控制变量法,不合题意;C.在速度一定时,质量越大,动能越大;在质量一定时,速度越大,动能越大,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不合题意;D.燃料的燃烧与温度、可燃物种类及氧气浓度都有关系,探究燃烧的条件,需要保持其中两个物理量一定,改变一个物理量,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不合题意。

故选:A。

2.酒精灯的火焰太小时,将灯芯拔的松散一些,可使火焰更旺,其原理是A.增加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B.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C.降低了酒精的着火点 D.降低了灯芯的着火点【答案】B【解析】【详解】A、酒精灯的火焰太小时,将灯芯拔得松散些,可使火焰更旺,是利用了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的原理;而不是增加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故选项错误;B、酒精灯的火焰太小时,将灯芯拔得松散些,可使火焰更旺,是利用了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的原理,故正确;C、酒精灯的火焰太小时,将灯芯拔得松散些,可使火焰更旺,是利用了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的原理,不能降低酒精的着火点,故错误;D、酒精灯的火焰太小时,将灯芯拔得松散些,可使火焰更旺,是利用了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的原理,不能降低灯芯的着火点,故错误。

故选B。

【点睛】可燃物的着火点是物质固有的属性,不会随外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3.人们在工作、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不安全的是()A.液化石油气泄露时,立即关闭气瓶阀门并开窗通风B.霉变的花生先用水漂洗,再煮熟后食用C.酒精灯内的酒精洒出燃烧时,立即用湿抹布盖灭D.燃放烟花爆竹时远离人群和可燃物【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液化石油气泄露的处理方法:立即关闭气瓶阀门并开窗通风,不能使用电,正确;B、霉变的花生有致癌物,不能食用,做法不安全,错误;C、酒精灯引起火灾的处理方法:立即用湿抹布盖灭;正确;D、燃放烟花爆竹时远离人群和可燃物,防止伤人和引起火灾.正确。

2024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实验探究之控制变量法

2024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实验探究之控制变量法

甲和丙对比,得出的结论是铜生锈需要与_二__氧_化__碳__接触。
[反思拓展] 乙和丙中使用的是煮沸后迅速冷却的蒸馏水,目的是________。
除去溶解在水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
方法点拨:解题时碰到陌生情境,要在探究中结合已有的化学 知识和方法将陌生情景熟悉化。
练习3:(23 潍坊)金属镁可与热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氢气,所得溶液呈碱性,使酚酞溶液显红色。某同学将镁条
(2)FeCl3溶液做催化剂 向5mL5%的H2O2溶液中加入2滴一定浓度的 FeCl3溶液,立即产生大量气泡。 【已知】FeCl3溶液中主要含有三种微粒:H2O、Fe3+、Cl【问题】那种微粒对H2O2溶液的分解起催化作用? 【假设】假设一:可能是H2O 假设二:可能是Fe3+ 假设三:可能是Cl【分析】①假设一不可能成立,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红色褪去
假设3成立
【拓展延伸】 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钠和蓝色沉淀氢氧化铜
(3)将一小块金属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时,产生蓝色沉淀。请解释其原因:_______________
控制变量法
“明实验 定角色 建对比”
谢谢观看
假设2:可能是溶液吸收了空气中的_______。
假设3:可能是氢氧化镁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_______。 由碱的性质可知,假设1不成立。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现 象
结论
①取上述红色溶液,保持温度不变,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观察 现象
______ ______
假设2成立
②取上述红色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观察现象 【拓展延伸】

化学:控制变量法(人教版) (九年级训练考试卷)

化学:控制变量法(人教版) (九年级训练考试卷)

控制变量法(人教版)一、单选题(共4道,每道10分)1.已知铁锈的主要成分为Fe2O3•xH2O,下列是某同学探究铁生锈所设计的实验方案,其中不需要做的实验是( )A.①②B.③④C.⑤⑥D.④⑤2.某化学兴趣小组,为验证Ag、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其中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组合是( )A.①③B.②④C.④⑤D.②③3.下列每组对比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AB.BC.CD.D4.已知增大反应物浓度、升高反应温度、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都能提高反应速率。

现将等质量的铁与过量的盐酸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进行反应,测定在不同时间t内产生气体体积V 的数据,数据曲线图如图所示,则曲线a、b、c、d所对应的实验组别可能是( )A.4、3、2、1B.1、2、3、4C.3、4、2、1D.1、2、4、3二、填空题(共3道,每道20分)5.在日常生活中,燃烧现象屡见不鲜。

你想过没有,发生燃烧的条件是什么?下面请你根据提供的物质设计实验来探究这一问题。

请将②、③处需要填入的字母序号填到下列横线上:(1)②____和____;(2)③____和____。

6.某兴趣小组利用家中的材料研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实验步骤设计如下:Ⅰ.称取六份冰糖和一份食盐,每10g为一份,并将其中五份冰糖研磨成粉末。

Ⅱ.按照下表进行实验。

请你对他们的实验设计进行分析:(1)通过实验A和____(填字母编号)的对比,可知物质的溶解性与溶剂有关。

(2)通过实验____和____(填编号)的对比,可知物质的溶解性与颗粒大小有关。

(3)通过实验____和____(填编号)的对比,可知物质的溶解性与物质种类有关。

(4)通过实验E和G的对比,可知物质的溶解性与____有关。

7.实验室常用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小芳发现,氯酸钾与氧化铜混合加热,也能较快产生氧气,于是进行如下探究:提出猜想:除二氧化锰、氧化铜外,三氧化二铁也可以作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热点题型解读:控制变量法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热点题型解读:控制变量法

控制变量法例1 控制变量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一种研究方法。

以下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的是( )A.用两个同样型号的塑料瓶各采集一瓶氧气和二氧化碳,再分别注入等量的水,旋紧瓶盖,振荡,经过察看塑料瓶变瘪的程度,比较氧气和二氧化碳在水中溶解度性的强弱B.用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双氧水和不一样质量的二氧化锰混淆,测定采集同样体积氧气所需要的时间,研究催化剂用量对反响速率的影响C.取等体积不一样地域的两种天然水,分别加入不一样体积的同种肥皂水,振荡.察看产生泡沫的多少,比较两种天然水中Ca2+、Mg2+含量的高低D.在同样规格的烧杯中分别加入等体积的热水和冷水,分别在此中加一滴红墨水,比较红墨水在水中的扩散速率,研究温度对分子运动速率的影响分析A实验中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氧气不易溶于水,能够经过该实验进行比较;B实验中二氧化锰能够作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二氧化锰用量不一样,反响的速率不一样,选项对如实验能在达到目的;C实验中存在多个变量,没法经过该实验进行比较;D实验中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快,扩散的速率起快,选项对如实验能达到目的。

答案C例2进行以下对照试验,不需要控制变量的是()用红磷和白磷研究可燃物焚烧的条件用铁钉研究钢铁生锈的条件用镁、锌与稀硫酸反响,比较镁、锌的金属活动性强弱分析研究可燃物焚烧的条件时,铜片上的白磷与铜片上的红磷属于比较实验,都与氧气接触,都属于可燃物,变量是着火点不一样,白磷的着火点低,红磷的着火点高,热水能达到白磷的着火点,达不到红磷的着火点,进而证明可燃物焚烧温度一定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因此需要控制变量;铁生锈可能与能否和氧气或水接触相关,可分别设计铁钉与氧气、水同时接触,铁钉只与氧气接触,铁钉只与水接触的实验,需要控制变量;盐酸不可以与氯化钾反应,盐酸与碳酸钾反响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无需控制变量;D此实验中,金属片的长度、厚薄、稀硫酸的浓度和用量均同样时,才能比较镁、锌的金属的活动性,需要控制变量。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对比实验和控制变量法的应用》实验专项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对比实验和控制变量法的应用》实验专项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对比实验和控制变量法的应用》实验专项练习(含答案)1.明确探究问题2.寻找影响因素3.控制其他因素4.改变研究因素例1 反应过程中的变量研究(自身对照)(1)如图①,铁丝在空气中不燃烧,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的热。

该实验过程中研究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

(例1①)(2)如图②,探究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的实验中,将带有火星的木条插入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无明显现象,然后在试管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粉末,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实验过程中研究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

(例1②)例2 多组实验间的变量研究(空白实验)如图为探究可燃物燃烧条件的实验。

(例2)(1)通过分析该实验涉及的几种因素,可得出以下表格(“√”表示相同,“×”表示不同)。

序号A B C条件或现象着火点√√×氧气√×√现象燃烧不燃烧不燃烧(2)通过对比AB实验组,可知研究的变量为____________;通过对比AC实验组,可知研究的变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巩固练习1.对比法是学习化学重要的方法之一。

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2.同学们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探究分子的性质,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甲中的滤纸变红,乙中的滤纸无明显现象。

有关该实验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题2)A.玻璃片起着密封锥形瓶的作用,减少氨气对空气的污染B.浓氨水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C.甲、乙的对比说明不同分子的运动速率不同。

“控制变量法”在化学探究中的应用

“控制变量法”在化学探究中的应用

“控制变量法”在化学探究中的应用当研究多个因素之间的关系时,往往先控制其他几个因素不变,集中研究其中一个因素的变化所产生的影响,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

控制变量法是化学中常用的探究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之一,这一方法可以使研究的问题简单化。

通过控制变量可以对影响实验结果的多个因素逐一进行探究,然后再总结出结论,这一思想在化学学习中将会被逐渐渗透,成为一种主要的探究方式。

下面我们就结合一道例题来学习这一方法:例题某同学做了“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实验后,展开了思考与探究:催化剂二氧化锰的用量对反应速率有没有影响呢?他做了这样一组实验:每次均用30mL10%的H2O2溶液,使用不同量的二氧化锰粉末作请分析表中数据回答:二氧化锰的用量对反应速率有没有影响呢?如果有,是怎样影响的呢?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此题借助控制变量法——这一科学方法对催化剂的用量是否影响化学反应速率进行探究。

解题时首先要仔细阅读,找出“问题”,这是解题的“题眼”。

其次,要对题中提供的数据进行仔细分析,找出变化量及变化范围。

最后,结合问题与分析数据所得的结论进行总结,得出结论。

仔细读题可知,二氧化锰的用量是变量,通过数据变化,我们可以发现,随着二氧化锰用量的增加,所用时间越来越短,说明反应速率越来越快,但当二氧化锰质量增加到以上后,耗时相同,说明反应速率只能在一定范围内成增加趋势。

答案有影响。

在一定范围内,二氧化锰的用量越大,反应速率越快点评通过例题同学们可以发现,控制变量法在实验探究中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探究方法,只要把握好变量与不变量,控制变量的数量为一个,通过多次实验的对比,就会得出科学的结论。

控制变量法也是中考试题考查的热点之,只要我们平时注意归纳,学以致用,遇到此类题时就能轻松应对。

2018年中考化学解题方法突破 控制变量法在化学中的应用专题练习卷

2018年中考化学解题方法突破 控制变量法在化学中的应用专题练习卷

控制变量法在化学中的应用专题1、下列图示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A .探究溶剂种类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B .测定空气中O 2的含量C .鉴别NH 4Cl 和NH 4NO 3溶液D .探究MnO 2的催化作用 【答案】A2、下列探究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答案】B3、某同学根据铜绿的成分Cu(OH)2CO 3作出猜想:金属铜锈蚀的条件除有氧气和水外,还必须有二氧化碳。

为证明“必须有二氧化碳”,需要进行如图所示实验中的( )A .甲和乙B .甲和丁C .乙和丁D .丙和丁 【答案】B .4、控制变量、设计对比实验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

①实验l 中同时向烧杯中加入一粒相同大小的品红,发现整杯水变红的时间热水比冷水短。

这是因为_ _。

②实验2中使用铜片是为了对比 _不同。

③实验3是大小形状相同的Mg、Zn、Fe、Cu四种金属同时投入到盐酸中发生的现象,金属周围的黑点表示生成的气体。

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_。

(填字母)a.铜不能发生置换反应b.四种金属中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Mgc.等质量的锌和铁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生成气体质量:Zn比Fe多【答案】①受热的情况下,分子能量增大,运动速率加快。

②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或可燃物的着火点)。

③a 、c5、实验探究一:课本第二单元课后作业中有“寻找新的催化剂” 的探究内容,实验中学探究小组据此设计了如下探究方案。

【提出问题】红砖粉末能否作为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如果能,效果如何?【实验探究】Ⅰ.Ⅱ.向B试管中重新加入5Ⅲ.【拓展应用】己知CuSO4也可作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向101.2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2g CuSO4粉末,充分反应后得到溶质质量分数为2%的溶液,则生成氧气_____g。

实验探究二:实验室中的试剂一般要密封保存,否则可能会与空气接触而变质。

淅河中学化学学习小组发现一瓶未密封的氢氧化钾固体,对其是否变质进行探究。

【提出猜想】1.未变质 2.部分变质 3.完全变质【查阅资料】KOH与NaOH性质类似,也能与CO2反应而变质。

【特级教师辅导】(人教版)选修六:《控制变量法在实验中的应用》课后练习(1)

【特级教师辅导】(人教版)选修六:《控制变量法在实验中的应用》课后练习(1)

轮次:高中化学同步复习课程专题:控制变量法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高中化学同步复习课程专题:控制变量法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主讲教师:熊美容1控制变量法是化学实验的一种常用方法,下表是某学习小组研究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和锌反应的实验数据(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分析以下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1和实验2表明,对反应速率有影响,对同一规律进行研究的实验还有一组是(填实验序号)。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3分)A.t1<70 B. m1<m2 C. m6=19.3 D. t1>t4(3)本实验还可以研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3分)(4)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mol/L。

(3分)2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在三个一头塞有软木塞的玻璃管底部各插5 g光亮干燥的铁丝。

玻璃管①用排空气法收集H2,用玻璃片盖住玻璃管,小心倒置在水槽中,抽去玻璃片,将水面高度做一记号。

玻璃管②用水浸湿铁丝。

玻璃管③用饱和食盐水浸湿铁丝,然后倒置在水槽中。

将玻璃管①②和③内水面调至同一刻度。

过几天后再观察,观察到的现象分别为: 玻璃管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玻璃管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玻璃管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全世界每年因生锈损失的钢铁,约占世界年产量的1/4。

某学生想弄清楚铁生锈是否必须同时有空气和水,他将干净的铁钉放入A、B、C 三支试管中,进行研究。

(1)在右图的每支试管中画出并标明所需的物质和用品。

(2)一周后,编号为________________的试管中铁钉最易生锈。

(3)比较吐鲁番盆地和海南岛两地,铁生锈相对较慢的地区是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中考化学复习---控制变量法在化学探究中的应用

中考化学复习---控制变量法在化学探究中的应用
控制变量法在 化学探究中的应用
例:如图利用维生素C(简称Vc)能使淀粉-碘溶液 蓝色褪去的性质,通过比较加入苹果汁和橙汁的 多少来确定它们中所含Vc含量(假设两果汁密度 相等) 。要得出正确结论,实验中不需要控制的 条件是( D )
A、滴管滴出的每滴果汁 的体积必须相等
B、烧杯中淀粉-碘溶液 质量必须相等
猜想2:金属和酸的反应速率和金属与酸的接 触面积有关
猜想3:金属和酸的反应速率和酸的浓度有关 …….
制定实验方案——请同学们自己动手写写!
温馨提示:选了一个因素作为变量,其他因素应该都控制不变。 可按照相应猜想试着写写方案。
方案1 方案2 方案3 ……..
方案一:金属与酸反应速率与 金属的活动性 有关。
影响金属与酸反应快慢还有什么因素吗? ————温度、催化剂等
【小结】
【控制变量法】
明确---探究问题
影响金属和酸反应速率的因素很多,
某兴趣小组对其影响因素作出探究。
寻找---影响因素
你认为影响金属与酸反应速率
的因素可能有:

改变---研究因素 控制---其他因素相同
应用控制变量法,在设计探究性实验时,要注意以下几条原则:
将这一情况报告老师,老师鼓励他们对此问题共同探究。
【提出问题】影响二氧化碳气体产生速率的因素是什么?
【作出猜想】①不同地点石块中碳酸钙含量不同;
②所用盐酸的浓度不同; ③还可能是_石__块__大__小_不__同__(__或__石_块__质__量__不同、
盐酸质量不同)
中考在线
【设计实验】
(1)验证猜想①是否成立,要设计的实验:分别取大小相
练习、研究性学习小组选择“H2O2生成O2的速率快慢与什么因 素有关”的课题进行探究,以下是他们探究的主要 过程:

河北专版中考化学复习方案专项10控制变量法的应用

河北专版中考化学复习方案专项10控制变量法的应用

专项(十) 控制变量法的应用1.进行下列对比实验,不需要控制变量的是( )A.探究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B.探究同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C.用足量稀盐酸区分氯化钾溶液和碳酸钾溶液D.用镁、锌与稀硫酸反应,比较镁、锌的金属活动性强弱2.化学思想方法是化学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其中之一为控制变量法。

如图G10-2所示实验探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是( )图G10-2A.温度B.盐酸浓度C.催化剂D.固体质量3.下列实验没有体现控制变量思想方法的是( )图G10-3A.探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B.探究温度对溶质溶解速率的影响C.探究影响铁生锈的有关因素D.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4.『2019·石家庄十八县基模』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 )图G10-45.下列是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因素的实验方案和结论,其中不合理的是( )图G10-5A.①和②、③和④对比,都说明不同的物质在同一溶剂中溶解性不同B.①和③、②和④对比,都说明同一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C.⑤和⑥对比,说明同一物质在等量的同种溶剂中,溶解的多少和温度有关D.⑤和⑦对比,说明相同温度下,同一物质在同一溶剂中,溶解的多少与溶剂的量有关6.“对比实验”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根据图G10-6所示实验回答问题。

图G10-6(1)实验一铁丝在空气中不燃烧,在氧气中剧烈燃烧,说明化学反应的剧烈程度与有关。

(2)实验二为说明燃烧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酒精灯要放在。

(3)实验三花朵是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可观察到的现象是,此实验中纸花一半干燥一半喷水,其目的是。

7.某课外小组的同学对探究铁生锈条件及影响因素的实验做了如下创新改进,如图G10-7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

图G10-7(1)实验中不易生锈的铁丝球是(填 序号)。

(2)由铁丝球②和③作对照,可以得到铁生锈需要满足的条件之一是 。

(3)铁丝球②和④对比,目的是 。

8.控制变量,设计对比实验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

【化学】中考化学初中化学《燃料及其利用》的技巧及练习题及练习题(含答案)

【化学】中考化学初中化学《燃料及其利用》的技巧及练习题及练习题(含答案)

【化学】中考化学初中化学《燃料及其利用》的技巧及练习题及练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控制变量法是初中学习的重要思想方法,下列实验中没有运用控制变量法的是()A.探究杠杆平衡条件B.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C.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D.探究燃烧条件【答案】A【解析】【详解】A.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需要多次实验,改变拉力及其力臂,是采用多次实验得出普遍规律的方式进行的,符合题意。

B.溶解速率可能与溶剂、溶质和温度等因素有关,所以探究影响固体溶解速率因素的实验应使用控制变量法,不合题意;C.在速度一定时,质量越大,动能越大;在质量一定时,速度越大,动能越大,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不合题意;D.燃料的燃烧与温度、可燃物种类及氧气浓度都有关系,探究燃烧的条件,需要保持其中两个物理量一定,改变一个物理量,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不合题意。

故选:A。

2.在汽油中添加一定比例的乙醇(C2H5OH)制成的车用乙醇汽油已经在我国部分地区使用,它将逐步取代现有的92号汽油。

下列关于乙醇汽油说法正确的是()A.乙醇和汽油混合后将继续保持各自的化学性质B.乙醇由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构成C.乙醇汽油的使用将彻底避免化石燃料带来的环境污染D.乙醇属于氧化物【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乙醇和汽油混合后形成混合物,各成分保持自身的化学性质,故正确;B、乙醇是有机物,故是由乙醇分子构成,故错误;C、乙醇汽油的使用只能减少化石燃料带来的环境污染,故错误;D、乙醇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故不是氧化物,故错误。

故选A。

3.乙醇俗称酒精,是一种易燃、易挥发的无色液体,能跟水以任意比互溶。

医疗上常用体积分数为75%的酒精作消毒剂。

下列有关乙醇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溶质与溶剂的氢原子个数相等时,溶质与溶剂分子的个数比为1:3B.乙醇分子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C.乙醇分子中质子与电子的数目不相等D.乙醇溶液溶质的分子是由碳、氢、氧三种共九个原子组成的【答案】A【解析】【详解】乙醇溶液中的溶质是乙醇,溶剂是水。

【化学】九年级化学试卷分类汇编化学《燃料及其利用》(及答案)

【化学】九年级化学试卷分类汇编化学《燃料及其利用》(及答案)

【化学】九年级化学试卷分类汇编化学《燃料及其利用》(及答案)一、选择题1.控制变量法是初中学习的重要思想方法,下列实验中没有运用控制变量法的是()A.探究杠杆平衡条件B.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C.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D.探究燃烧条件【答案】A【解析】【详解】A.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需要多次实验,改变拉力及其力臂,是采用多次实验得出普遍规律的方式进行的,符合题意。

B.溶解速率可能与溶剂、溶质和温度等因素有关,所以探究影响固体溶解速率因素的实验应使用控制变量法,不合题意;C.在速度一定时,质量越大,动能越大;在质量一定时,速度越大,动能越大,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不合题意;D.燃料的燃烧与温度、可燃物种类及氧气浓度都有关系,探究燃烧的条件,需要保持其中两个物理量一定,改变一个物理量,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不合题意。

故选:A。

2.下列关于CO和CO2说法正确的是A.CO2能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导致中毒B.CO可以作燃料C.用闻气味的方法能够区别CO2和CO D.CO能用于人工降雨【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是CO能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导致中毒;B.CO具有可燃性;C. CO2和CO均是无色无味的气体D.经过压缩的固体CO2能升华吸热,使环境温度降低,可用于人工降雨。

考点: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性质3.如图是CO与CuO反应的装置,下列关于图示实验说法正确的是①说明CO具有还原性;②玻璃管中黑色固体变成了红色;③说明CO被还原后的产物是CO2;④既有效地防止了CO对空气的污染,又充分利用了能源;⑤玻璃管中发生的反应为分解反应A.①③④B.①④⑤C.①②④D.全部正确【答案】C【解析】【详解】①氧化铜是黑色固体,铜是红色固体,玻璃管中的固体由黑色变为红色,则氧化铜被还原为铜,说明CO具有还原性,此说法正确;②实验中玻璃管中黑色固体变成了红色,此说法正确;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生成了二氧化碳,说明CO被氧化后的产物是CO2,此说法错误;④该实验中的尾气处理,既有效地防止了CO对空气的污染,又充分利用了能源,此说法正确;⑤玻璃管中发生的反应为:Cu O+C O Cu+C O2,由一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的反应是分解反应,此说法错误。

9年级化学第21课时《常见的实验方法梳理——控制变量》学程拓展参考答案

9年级化学第21课时《常见的实验方法梳理——控制变量》学程拓展参考答案
常见的实验方法梳理——控制变量学程拓展参考答案
A
硫酸铜溶液
B
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C
甲中无明显变化,乙中石蕊纸条由紫色变为红色
D高锰Leabharlann 钾和碘在水中的溶解能力1.
2.(1)增大接触面积,使反应更易发生
(2)+4变为+6
(3)浓度相同的情况下温度越高脱硫率越低;或在温度相同的情况下,SO2的浓度越高脱硫率越低
3.(1)CO2+ 2NaOH===Na2CO3+ H2O
(2)NaOH
(3)B中集气瓶内生成的沉淀又消失。
4.(1)H2O2
(2)探究鱼浮灵的质量对水体中溶解氧量的影响
(3)硫酸溶液
(4)相同条件下,在研究的pH范围内,pH为2和13时,水体中溶解氧增值大
(5)水体的pH(或水体的酸碱度)(6)AB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控制变量法在化学中的应用专题
1、下列图示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A .探究溶剂种类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
B .测定空气中O 2的含量
C .鉴别NH 4Cl 和NH 4NO 3溶液
D .探究MnO 2的催化作用 【答案】A
2、下列探究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答案】B
3、某同学根据铜绿的成分Cu(OH)2CO 3作出猜想:金属铜锈蚀的条件除有氧气和水外,还必须有二氧化碳。

为证明“必须有二氧化碳”,需要进行如图所示实验中的( )
A .甲和乙
B .甲和丁
C .乙和丁
D .丙和丁 【答案】B .
4、控制变量、设计对比实验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

①实验l 中同时向烧杯中加入一粒相同大小的品红,发现整杯水变红的时间热水比冷水短。

这是因为_ _。

②实验2中使用铜片是为了对比 _不同。

③实验3是大小形状相同的Mg、Zn、Fe、Cu四种金属同时投入到盐酸中发生的现象,金属周围的黑点表示生成的
气体。

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_。

(填字母)
a.铜不能发生置换反应
b.四种金属中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Mg
c.等质量的锌和铁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生成气体质量:Zn比Fe多
【答案】①受热的情况下,分子能量增大,运动速率加快。

②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或可燃物的着火点)。

③a 、c
5、实验探究一:课本第二单元课后作业中有“寻找新的催化剂” 的探究内容,实验中学探究小组据此设计了如下
探究方案。

【提出问题】红砖粉末能否作为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如果能,效果如何?
【实验探究】
Ⅰ.
Ⅱ.向B试管中重新加入5
Ⅲ.
【拓展应用】
己知CuSO4也可作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向101.2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2g CuSO4粉末,充
分反应后得到溶质质量分数为2%的溶液,则生成氧气_____g。

实验探究二:实验室中的试剂一般要密封保存,否则可能会与空气接触而变质。

淅河中学化学学习小组发现一瓶未
密封的氢氧化钾固体,对其是否变质进行探究。

【提出猜想】1.未变质 2.部分变质 3.完全变质
【查阅资料】KOH 与NaOH 性质类似,也能与CO 2反应而变质。

写出KOH 变质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设计实验】
(l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配成溶液,滴加足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猜想_____不成立。

(2)准确称取一定质量的固体样品,放在右图所示装置中进行实验,根据CO 2的体积和密度计算变质产物的质量,从而确定变质情况,你认为这个方案是否可行,并说明理由_________。

(3)请你另外设计一个方案,进一步探究变质情况
【答案】探究一(4分):
【拓展应用】3.2g 探究二(5分):
【查阅资料】2KOH+CO 2=K 2CO 3+H 2O 【设计实验】(l
)l (2)不可行,因为CO 2能溶余水(或与水反应),导致测量结果误差较大。

(3)
(说明:设计思路为先除尽CO 32-,然后证明OH -
存在。

合理即可)
6、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根据下图所示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A 图所示的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

(2)B图所示的实验中,由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的事实,说明燃烧需要________;烧杯中热水的作用____________。

(答出一点即可)
(3)通过C图所示的实验,可以得出铁制品锈蚀的条件为:铁与______反应。

(4)D图所示的实验中,加入酚酞的作用是_________;实验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的目的是______。

【答案】(1)搅拌,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2)氧气(或空气)提供热量(或隔绝氧气)
⑶氧气和水(4)判断反应的发生和停止(或判断反应的发生也可)(合理即可)防止稀盐酸过量,使氢氧化钠与稀盐酸怡好反应
7、一些金属易生锈,某小组同学设计如下实验,对金属锈蚀进行探究.
【实验一】取5枚去油去锈的洁净铁钉,分别装入下表的试管中,进行实验.
(1)通过上述实验可知,温度越高铁钉生锈速率越(填“慢”或“快”);在(填“酸性”、“碱性”或“中性”)环境中铁钉生锈速率较快.
【实验二】为探究铁锈的成分,用图1所示装置(夹持仪器已省略)进行实验(每步反应和吸收均完全).
【查阅资料】无水硫酸铜能吸收水而变蓝,碱石灰既能吸收水也能吸收CO2.
(2)请指出图1所示实验装置的一个明显缺陷:.
(3)加热前,先通入CO一段时间,目的是.
(4)将铁锈样品加热,样品逐渐变黑,无水硫酸铜逐渐变蓝,由此推知铁锈中一定含有元素,从而推断出空气中的参加了铁生锈反应.
【实验记录】
(5)根据上表数据推算,可确定铁锈的成分,用Fe x O y•nH2O表示,则n= ;若缺少D装置,x:y的值(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6)欲通过实验探究镁带在空气中锈蚀的条件,用图2所示装置,试管内可选用的物质如下:
①O2②水③CO2 ④O2和CO2 ⑤CO2和水⑥O2和水⑦O2、CO2和水
至少需要选用 (填数字序号),才能达到探究镁带锈蚀的条件.
(7)请写出镁带在空气中锈蚀,生成碱式碳酸镁[Mg 3(OH )2(CO 3)2]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1)快 酸性(2)没有进行尾气处理(3)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防止发生爆炸(4)氢 水 (5)4 偏小(6)④⑤⑥⑦(7)6Mg+3O 2+4CO 2+2H 2O=2Mg 3(OH )2(CO 3)2 8、某同学要探究燃烧的条件和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一】(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
(1)对比步骤Ⅱ和Ⅳ的现象可知,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2)待装置冷却一段时间后,打开K 2,如果观察到 ,说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
.若实验测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原因可能是 (答一条即可).
【实验二】用如图所示装置,利用铁生锈的原理也可以比较准确地测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若将此装置中的细铁丝换成足量的细铜丝进行实验
,能否比较准确地测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并说明理由 .【已知:铜能与空气中氧气、水、二氧化碳反应生成铜绿.化学方程式:2Cu+O 2+H 2O+CO 2═Cu(OH )2CO 3】
【答案】【实验一】(1)温度达到着火点;(2)水倒流进A 瓶40mL ;气密性不好、未等装置冷却就打开夹子等;【实验二】不能;因为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约只有0.03%,铜不能将装置中的氧气几乎耗尽. 9、金属有广泛的研究和应用价值。

(1)用铜制作导线,因其有良好的延展性和____________;
(2)空气中,铝比铁具有更好的抗腐蚀性,原因是_________;
(3)A中最易生锈的部位是___________;
(4)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5)向一定质量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Zn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滤渣和滤液。

①向洗净后的滤渣滴加稀盐酸产生气泡,该气体是_______;
②若滤液呈蓝色,则滤液中可能有的溶质是_______(填化学式)。

【答案】(1)导电性(2)铝的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3)b (4)Fe+CuSO4=FeSO4+Cu
(5)①H2(氢气)②AgNO3
10、某研究小组为探究“影响铁制品锈蚀快慢的因素”,取同浓度的稀氨水和稀醋酸用下图装置完成表中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铁锈的主要成分是__ __(填化学式)。

(2)实验②和④可探究__ ___ 因素对铁制品锈蚀快慢的因素;欲探究试剂酸碱性对铁制品锈蚀快慢的影响,应选择的实验是(填实验序号)。

(3)根据表中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写出1 点即可)。

(4)影响铁制品锈蚀快慢受除上述因素外,还有(写出 1 点即可),请设计实验方案。

【答案】(1)Fe2O3(2)温度,①②或③④。

(3)相同条件下,酸性越强,金属生锈越快。

(4)酸的浓度;相同条件下,取两份浓度不同的醋酸分别在25℃时,观察铁钉生锈时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