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艺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艺术
【摘要】提问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积极思维、进行师生互动不可缺少的重要方式。本文介绍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课堂提问的方式,希望能够引起教学工作者对这一问题的进一步重视,能够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际工作提供借鉴和指导。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问方式
数学课堂提问是数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师生间和谐互动的重要手段。有效的课堂提问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内容,精心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有效地引导学生探究新知。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深切体会到提问的质量与教学的成功和学生的收获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有效的提问不仅能高度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快速地把学生引入新课的学习中,还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开拓创新精神,让数学课堂进行得更顺利、更有效。
一、教师应该提类型适当的问题
教师所提问题可以是内容性的问题,它需要学生直接运用所学知识作出回答,正确答案是教师事先知道的,这种提问称作聚合性提问,目的是检查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
掌握情况。教师所提问题也可以是过程性的问题,它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创造性地形成自己的解释和说明,答案是多样的,是教师和学生在问题回答中逐渐形成的,这种提问称作发散性提问,目的是鼓励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笔者在随堂听课中发现大多数教师所提问题几乎是封闭性的事实性问题,这说明教师不善于提过程性问题,而恰恰是这种过程性问题对学生的学习会产生实质性影响,更为重要的是,过程性提问能激发学生的思考,促使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教师应该提难度恰当的问题
教师所提问题太难和太易都不能引发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为了有效提问,教师应该选择难度适中的问题,因为太难的问题学生因担心无法回答而不愿思考,太易的问题学生会因轻而易举就能回答而懒于思考;只有难度适中的问题才能引起学生的思考和参与,感到问题有刺激力,产生解决问题的欲望和认知驱力,教师也才能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真正理解和掌握情况,便于有效调整和改进教学。然而,要提难度适中的问题,教师必须研究学生的基础、能力和水平,使问题的认知复杂性与学生相匹配,即提出适应性问题,换句话说,教师只有在对学生的研究和了解的基础上,才能保证所提问题的适应性。所谓适应性(匹配性)问题,是指问题的难度和复杂程度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适应,问题切合
学生的爱好和兴趣,问题与学生回答问题的心理准备和愿望相适应,适应性的问题是感到有能力回答的,有兴趣回答的,准备问答的,因而也才会去主动回答。
三、提问对象单一的转变
课堂提问的过程,应是师生双方共同提出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过程,是师生交流的信条,是达到师生互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人格是平等的,所以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学生也可以向教师提问,而且学生之间也可以互相提问,只要有不同的观点,完全可以向教师提出,所以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提问与教师的提问同样重要,二者是不可分割,缺一不可的。课堂提问中教师的提问应该有机地结合学生的提问,它可以是:师问生答,生生问答,教师引导。例如:我在讲解《体积的换算》这课时,先让学生自己理解,接着让学生自己提出不懂得知识,这时一位女生马某问:为什么相邻的体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0,而不是100或10000呢?紧接着我没有马上告诉她准确答案,而是让同伴回答她的问题,我实时点播。这样这节课学生学的有兴趣,对难点的理解很轻松。
四、问题的精心设计
问题是串成课堂的链子。因此,教师简洁而有效的课堂提问是形成有效课堂的重要因素。我们设计怎样的问题?怎样设计问题?设计的问题是否有价值、是否切合实际?只
有考虑全面了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我们常常见到这样一种现象: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发现数学的意识,教师出示主题图后,就让学生说说:“你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就漫无边际地说,往往会兜很大的一个圈子才能绕到主题上,有时甚至回不到主题上。这样学生的观察力、问题意识又培养了多少呢?所以教师的提问要讲究技巧:首先提问要问在当问之时。其次,提问要问在症结之处,当学生的思维受阻时,教师巧妙的发问能适当点拨学生的思维。如在教学六年级“数据世界”时,让学生估算一亿粒大米约有多少千克时,很多学生都不知从何下手,这时我提出一个问题:一千克大米大约有多少粒?然后再估算一亿粒大米有多少千克……这样的问题就会引发学生思维,引起学生的思考。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明代学者陈献章说过:“前辈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有疑有惑,便出现了“心求通而未得之意”。多精辟的话语呀!真正道出了“提问”的价值所在。例如,在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时,当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发现长方体的展开图的面积就是它的表面积,教师提问启发学生看着立体图用准确简练的数学语言,有条理、有根据地叙述公式的推导过程。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又能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促
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五、课堂提问应具有亲和力
居高临下的提问会让学生产生一种距离感,甚至畏惧自己的回答会不会令老师满意,会不会遭来同学们的讥笑,因此,教师在提出问题的同时应注意自己语言措词及语气语态,要有一种亲和力,拉近与学生心灵的距离,才能同学生进行平等的思想交流。学生也才会放开一切思想的顾虑,走近老师的思维中。放飞自己的思维,迸发出智慧的火花,但提问中无论学生的回答满不满意,都应尽量避免言语的刺伤、态度的轻慢,应充满激情,充满赏识、充满期待。耐心倾听和接纳学生的不同意见,巧妙的因势诱导,给学生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点活动的余地,多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多一点体验成功的愉悦。
这只是初步探索中的一些粗浅的经验,如何做到合理的提问,以切实达到优化课堂、提高效率的作用还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在今后的实践和探索中,我将会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做到精心设计好每一堂数学课的提问,让学生的生命潜能在课堂上得到最大限度的释放,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和人文的魅力,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真正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