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育种学(总论)》测试简答题与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物育种学(总论)》测试简答题与答案
浙江大学张天真版
杂种优势利用&雄性不育
1、试述杂种品种的亲本选配原则及理由。

(1)配合力高:配合最高的放在最后;
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均要进行测定,能一定程度上保证杂交种的产量或其它性状的优良表现。

(2)亲缘关系较远:地理亲缘远;血缘亲缘远;类型和性状差异大;
考虑亲本间的遗传差异(不同生态型和不同系统来源品种),选遗传差异大的亲本配组,才能有效利用杂种优势;
杂交后代分离广泛,有可能出现超亲类型,使育成品种有所突破。

(3)性状良好并能互补:优良性状多、缺点少且能互补,尤其数量性状上没有严重缺陷;
有助于产生性状优良、适应性强的后代。

(4)亲本自身产量高、花期相近:很重要;
亲本之一最好为当地推广的优良品种,这样可以适应当地自然和栽培条件、丰产性好。

花期相近有利于亲本杂交成功。

2、水稻、玉米杂种优势利用研究的主攻方向各是什么?
(1)水稻:自花授粉作物,主要培育种间(或亚种间)杂交种。

自花/常异花授粉作物培育杂交种难度较小。

水稻的所有品种(自花授粉作物天然都是纯合的)都可以拿来做杂交亲本,得到品种间杂交种。

(2)玉米:异花授粉作物,需先培育自交系,再利用杂种优势,两个自交系杂交产生杂交种(单交种)。

杂种优势对于自交系的基本要求:纯和、一般配合力强、农艺性状好。

原始材料①地方品种和推广品种(优中选优);②杂交品种(F1自交分离、衰退以后选出好的自交系);③综合品种和群体品种;→选出自交系。

自交系选育方法:连续多代人工套袋自交,结合自交系农艺性状选择,并进行配合力测定。

此外,人工去雄制种可以随意组配,易选出高优势组合。

自交系间杂交种有单交种、三交种、双交种(不很常用)、综合杂交种。

其中单交种(A×B)制种产量低,但优势强,是主要的应用类型。

3、孢子体不育和配子体不育有何差别?有何特点?
孢子体雄性不育:花粉育性的表现由孢子体(母体植株)的基因型控制,与花粉(配子体)本身的基因无关。

Rf和rf均可育。

(如水稻野败型、玉米T型不育系)
配子体雄性不育:不育系的花粉败育发生在雄配子体阶段,花粉的育性受配子体本身基因型控制,因此配子体基因为不育时花粉表现不育,配子体基因为可育时花粉表现正常。

Rf可育,rf不育。

(如水稻包台型、玉米M型不育系)特点:(主要是后代不育/半不育比例的特点)
孢子体不育:S(Rr) 为杂合、可育,后代3/4S(R_) 可育,1/4S(rr) 花粉不可育;
配子体不育:S(Rr) 为杂合、半不育,配子体基因为r时是不育的,故后代为1/2S(RR)和1/2S(Rr),一半后代植株的花粉是半不育的。

群体改良与轮回选择
讨论群体内与群体间改良的异同点,它们各适用于哪些情况。

答:
【同】群体内和群体间改良都包括以下基本程序:
1.从被改良群体中选株产生后代;
2.对后代进行选择鉴定;
3.优良后代自由授粉、基因充分重组形成新一轮群体。

【异】而相比群体内的遗传改良,群体间轮回选择能同时进行两个群体的遗传改良(相互轮回选择)。

通过两基础群体的改良,双方优点能够相互补充,从而提高两个群体间的杂种优势。

【各自方法特点与适用情况】
一、群体内遗传改良方法
(一)混合选择法
1.混合选择是一种古老的选种方法,时间短、费用低、简单易行。

许多优良地方品种都通过此选育而成。

(1)实质是按改良目标进行表型选择,即选择优良表现型、淘汰不良表现型;(2)由于该方法未控制授粉、不进行后裔鉴定、只根据表型选择,因此,不易排除环境影响和有效淘汰不良基因型,容易误选,致使改良效果不佳。

2.改良混合选择法:先进行单株选择,次年用半分法种成穗行进行比较,根据穗行比较结果,将表现优良穗行的预留种子进行混合繁殖,形成新的改良基础群体。

一定程度上可以排除环境影响,选择效果比一般混合选择好。

(二)改良穗行选择法
1.从被改良的基础群体中,根据改良目标:①按表型表现选择250个优株(250穗),入选优株单穗脱粒后保存;②次年将其种子一分为三,分别播种在3个生态条件不同的地点(1隔离区,2不需隔离),隔离区内按穗行法(每穗播一行)种植。

父本种子由入选的250个优穗各取等量种子均匀混合而成;③另外2个不需隔离的试验地,对各入选家系进行异地鉴定。

仅按穗行种植,不再种植父本;④3个试验地均最好能重复1次,并在一定穗行间设置对照(原始群体),减少试验误差、有利于进行比较。

2.改良穗行选择法:把鉴定、选择、重组和控制授粉有机地结合起来,因而需时短、见效快。

(三)自交后代选择
以S1或S2的自身表现为依据的群体改良方法。

特点:①由于S1或S2选择
主要根据表型表现,因此对加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改良效果较好;②S2选择较S1选择更有利于隐性有利基因的选择改良;③由于自交后代选择可以在S0、S1、S2进行多次选择、多个性状的选择和进行多次基因重组,故选择效果好;④缺点是完成一轮改良所需时间长、费用较高。

(四)轮回选择
1.表现型轮回选择:
第一轮选择:
第一季:基础群体中选择优良单株群体S0自交,同时鉴定S0性状(室内外)
第二季:根据性状鉴定结果,优良个体的种子S1种于第二季,并进行互交,每一互交组合的种子等量混合形成第一周期改良群体C1。

第二轮选择:
第三季:第一周期改良群体C1中选择优良单株群体自交,测定其性状(室内外)
第四季:根据性状鉴定结果,当选单株种于第二季,并进行互交,每一互交组合的种子等量混合形成第二周期的群体。

2.半同胞轮回选择HS:群体中当选个体用一共同的测验种进行测交,根据一般配合力大小入选个体互交组成一个新的群体,如玉米。

第一季:从基础群体中选择若干单株,每一个单株取一部分种成株行(重复三次),另一部分种子等量混合种成测验种,并对每一单株的株行的其中一个重复进行测交。

根据三个重复的性状表现,选择测定20%的优良株行。

当选株行相应的测交种子每行选5最优株,每一株的种子将成为下一季的一个不同半同胞家系。

第二季:当选半同胞系进行互交,形成第二个周期。

以后工作相同,直至群体理想为止。

3.全同胞轮回选择FS:同时对群体内的双亲进行改良。

第一季:群体中选择200个以上单株,进行成对杂交,获100个杂交组合。

第二季:一半留用,一半用于比较试验,选出10%最优组合。

第三季:选出的10%优良组合的杂交种等量混合种于隔离区,自由授粉,形成第一轮回群体。

第四季:新一轮回开始。

4.双列杂交选择交配体系(DSM)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第四年
第五年⇒
第六年
优点:①同时使用常规育种;②选择优良品种;③任何时候可导入新种
二、群体间改良的轮回选择法
相互轮回选择在育种中主要是利用杂种优势的异花授粉作物,可以同时改良两个群体的GCA和SCA。

(一)半同胞相互轮回选择法
第一季:两个异质群体各自选单株(100个以上)。

两个群体又互为测验种(5株)对另一群体当选单株进行互交(1对5)自交单株分收,同一测交组合的5个穗等量混合。

第二季:两个群体对测交种分别鉴定,各选10%优良测并组合。

第三季:各群体入选10%组合的对应自交单株等量混合,自由授粉,随机交配,分别形成第一轮改良群体。

(二)全同胞相互轮回选择
前提:各选择单株必须是双穗,同时自交和测交。

故该法在群体改良中使用较少。

除了正规模式的“群体内”或“群体间”改良,目前不少育种者在进行群体改良时,会采用复合选择法:开放式的选择法。

①若发现群体不符合要求,则渗入新的资源进行,扩大群体的遗传变异;②改良方法上,可对正规的轮回选择模式加以改进和补充,从而提高选择改良的效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