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艺术手法
诗歌鉴赏艺术手法总结
诗歌鉴赏艺术手法总结诗歌是一种高度艺术化的文学形式,其创作和鉴赏都需要一定的艺术手法。
在诗歌鉴赏中,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分析诗歌的艺术手法,包括形式、语言、意境等方面。
下面将对诗歌鉴赏中常见的艺术手法进行总结,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诗歌的魅力。
首先,诗歌的韵律和节奏是其最基本的艺术手法之一。
韵律是指诗歌中音节、音调、停顿等元素的有机组合,而节奏则是指诗歌中句子和词语的重音和轻音所形成的一种韵律感。
通过合理运用韵律和节奏,诗人可以使诗歌在朗诵时更具有韵律美感,增强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其次,诗歌的修辞手法也是诗歌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排比、对偶、夸张等多种手法,通过修辞手法的运用,诗人可以使诗歌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增强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比如,通过比喻和拟人,诗人可以将抽象的情感和思想具象化,使之更具有感染力和表现力。
此外,诗歌的意境和意象也是诗歌艺术的重要方面。
诗歌的意境是指诗歌所营造出的一种情感氛围和思想境界,而意象则是指诗歌中所运用的具体形象和符号。
通过意境和意象的营造,诗人可以使诗歌更具有内在的艺术美感和思想深度,增强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最后,诗歌的结构和布局也是诗歌艺术的重要方面。
诗歌的结构包括诗歌的体裁、韵律、格律等方面,而布局则是指诗歌中各个部分的排列和组合。
通过合理的结构和布局,诗人可以使诗歌更具有整体的美感和艺术性,增强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综上所述,诗歌的艺术手法包括韵律和节奏、修辞手法、意境和意象、结构和布局等多个方面。
这些艺术手法相互交织、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诗歌的艺术魅力和表现力。
在鉴赏诗歌时,我们可以从这些方面入手,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诗歌的内在美感和艺术魅力。
希望本文的总结能够对诗歌鉴赏有所帮助,让我们能够更好地领略诗歌的艺术之美。
赏析手法技巧大全整合(全面、准确)
(三)修辞及效果: 修辞: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 排比、反复、引用。 效果: ①比喻、比拟、借代:生动形象。 ②夸张,反复:强调突出。 ③对偶:句式整齐,音韵和谐,富有音乐美。 ④排比:节奏鲜明,增强语势,富有表现力。 ⑤引用:散文中(增强文化底蕴,丰富文章 内涵)
1.表达方式
①叙述的技巧:(按高考考查频率排序) • 插叙:给中心事件作必要的铺垫,使情节更加完整,内容更加丰富。 • 倒叙:设置悬念,激发读者兴趣,取得先声夺人的表达效果。(还没考过) ②描写的技巧:(按高考考查频率排序) • 侧面描写(烘托):以特征相似或相反的另一事物作正衬或反衬,能突出要表现的事物。 • 正面描写:渲染:浓墨重彩的描绘能感染读者;白描:简练勾勒,生动传神。
• 象征,把抽象的事理表现为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还可使要表达的意思含蓄、 深刻。 • 托物言志,可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绘,深刻生动地表现深层含义。
• 联想想象,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想象,是在原有感性 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可使文章内容更丰富,形象更丰满、生动。 • 抑扬结合,为褒先贬,为损先扬,鲜明对照和强烈反差,收到特殊效果。 • 虚实结合,可以抓住重点,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凸现事物、景物的特点, 或人物的性格,更集中地揭示主旨。 • 以小见大,即从平凡细微的事情中反映重大的主题,可突出中心,有强烈的震 撼力。
• 景物、环境描写:突出环境特点,烘托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物,渲染氛围,烘托主题。
• 细节描写:使人物形象丰满,增强感染力。 ③叙述人称的技巧: 第一人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感情。 第二人称:能增强抒情性和亲切感。 第三人称:不受时空限制。(以往考查频繁,现在几乎不考) ④议论的技巧。在开头或结尾往往是文章的主旨;在中间常起过渡、引出主旨的作用。 ⑤抒情技巧: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在开头能定文章基调;在结尾能升华主题。
古诗鉴赏艺术手法赏析(解析版)
古诗鉴赏艺术手法赏析(解析版)古诗鉴赏艺术手法赏析古诗是中国文学的瑰宝,它以简练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给人们留下了许多美好的记忆。
在古诗中,诗人运用了丰富多样的艺术手法来表达情感,塑造形象,创造意境。
本文将对几种常见的艺术手法进行赏析。
1. 比喻手法比喻是一种将两种事物进行类比的修辞表达方式。
通过比喻,诗人可以以物喻人,以物喻事,以物喻景,以人喻事等,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形象具体的描写。
比如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中有“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将戍鼓比喻为守夜的战士,将边秋的寂寞和凄凉表现得淋漓尽致。
2. 借代手法借代是通过特定的符号或象征物来代表其他具体事物或抽象概念的修辞手法。
借代可以使诗歌形象更加饱满,意境更加深邃。
比如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中有“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其中“黄河”和“海”都是代指壮阔的景色和壮丽的气势。
3. 径显手法径显是一种通过点到达面的写作技巧,用简练的语言表达丰富的意境。
径显使得诗歌更为抒情,节奏感更强,引人入胜。
例如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通过对时间的简洁表达,将人生的短暂和世事的变迁展现得淋漓尽致。
4. 拟人手法拟人是指将无生命的自然事物、抽象概念或人造物赋予人的思想、感情、行为或生命等特性,赋予其人性化的形象。
这种手法使诗歌更加生动鲜活,读者更易于产生共鸣。
比如杜甫的《春夜喜雨》中有“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将雨赋予了智慧和情感。
5. 对偶手法对偶是指在诗句里通过形式上的呼应来表达意义上的对立或矛盾。
对偶手法使诗句更加简练明了,既韵味十分浓厚,又容易记忆。
在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便是典型的对偶手法展现。
6. 视觉手法视觉手法是通过对事物形象的描绘和颜色的表现来引导读者的想象和感知,增强诗歌的意境。
比如《题西林壁》中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通过鲜明的视觉形象让读者产生广阔的联想。
春思首联从艺术手法方面赏析
《春思》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诗,其首联为“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这两句诗通过细腻入微的艺术手法,将春天的景色和情感巧妙地结合起来,展现出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
首先,从对仗手法来看,首联采用了工整的对仗,以“燕草”对“秦桑”,以“如碧丝”对“低绿枝”,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和和谐的统一。
这种对仗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也使得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
其次,从象征手法来看,“燕草”和“秦桑”都具有特定的象征意义。
在古代文学中,“燕”常常象征着远方的亲人或朋友,“秦”则常常用来指代故乡或亲人。
而“草”和“桑”都是春天里常见的植物,它们的生机勃勃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生命的旺盛。
通过将这些具有象征意义的元素巧妙地组合在一起,诗人成功地表达出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
最后,从色彩运用来看,诗人通过“碧丝”和“绿枝”两个词,生动地描绘出了春天的色彩。
碧丝般的燕草和绿枝低垂的秦桑,形成了一幅色彩鲜明、生机勃勃的春天画卷。
这种色彩的运用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视觉效果,也使得诗人的情感更加鲜明地表现出来。
综上所述,李白的《春思》首联通过巧妙的艺术手法,将春天的景色和情感紧密结合在一起,展现出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
这种艺术手法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也使得诗歌的主题更加鲜明和深刻。
诗歌鉴赏常用艺术手法大全
记叙【概念】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
【例句】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赏析】用叙述的方式写自己亲临抗金前线的值得纪念的往事。
描写【概念】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
【例句】(杜甫《漫成一首》)【赏析】诗从水中月影写起,生动描写了白鹭曲着身子,恬静地夜宿在月照下的沙滩,船尾大鱼跃出水面而发出拔刺的响声,一动一静构成了江上月夜宁静的美景.议论【概念】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见。
【例句】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菊花》)【赏析】点出喜爱菊花的原因和对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的赞美。
抒情【概念】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好恶、喜怒、爱乐等主观感情.有直接抒情,也有间接抒情。
【例句】“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温庭筠《商山早行》)【赏析】首联中起句以时间、事件、环境三者相互照应,写出旅客的辛劳,对句直抒诗人的感慨.“客行”与“故乡”相比较,自然生出一个“悲”字来。
表现手法起兴【概念】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例句】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 李商隐《锦瑟》)【赏析】首联用瑟这种乐器起兴,由此而思及“华年”.虚实结合【概念】是指现实的景、事与想象的景、事互相映衬,交织一起表达同一样的情感。
【例句】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柳永《雨霖铃》)【赏析】上片除“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外,写的都是眼前实景实事实情,写词人和心爱的人不忍分别又不得不别的心情,是实写;下片写对别后生活的设想,是虚写,着意描绘词人孤独寂寞的心情.虚实结合,淋漓尽致写出了离别的依依不舍。
联想【概念】由一事物联系到与之有关的另一事物,或把事物中类似的特点联系起来造成一个典型.【例句】“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艺术手法赏析
一、强化表现手段这种手法所起的强化作用指所运用的表现手法之强调与突出作用,它不仅能强化读者对小说的印象,而且能突出表现内容的内涵。
1、对比表现手法这是一种最能起到强化作用的手法,通过双方的对比既能突出各自的特征,又能强化表现的主体及内涵。
如《边城》这部小说中的一处对比:“这里又没有人过渡,你在这儿做什么?”“我等我爷爷。
我等他来好回家去。
”“等他来他可不会来。
你爷爷一定到城里军营里喝了酒,醉倒后被人抬回去“他还会,他答应来找我,就一定会来的。
”“这里等也不成,到我家里去,到那边点了灯的楼上去,等爷爷来找你好不翠翠误会了邀她进屋里去那个人的好意,心里记着水手说的妇人丑事,她以为那男子就是要她上有女人唱歌的楼上去,本来从来骂人,这时正因为等候祖父太久了,心中焦急得很,听人要她上去,以为欺侮了她,就轻轻地说:“你这个悖时砍脑壳的!”话虽轻轻的,那男的却听得出,且从声音上听得出翠翠年纪,便带笑说:“怎么,你那么小小的还会骂人!你不愿意上去,要呆在这儿,回头水里大鱼来咬了你,可不要叫喊救命!”翠翠说:“鱼咬了我,也不关你的事。
”那黄狗好像明白翠翠被人欺侮了,又汪汪地吠起来,那男子把手中白鸭举起,向黄狗吓了一下,“老兄,你要怎么!”便走上河街去了。
黄狗为了自己被欺侮还想追过去,翠翠便喊:“狗,狗,你叫人也看人叫!”翠翠意思仿佛只在告给狗“那轻薄男子还不值得叫”,但男子听去的却是另外一种好意,男的以为是好要狗莫向好人乱叫,放肆地笑着,不见了。
此处的对比,表现于翠翠与傩送这两个人物的处事及性格的对比。
天色已晚,傩送好心地邀请翠翠到他家,翠翠却出言不逊地拒绝。
通过对比,突出两个人物不同的性格,此处对比的最终目的是强化傩送的优秀品格。
2、重复表现手法重复是指细节的重复、相同的一句话的重复,以及同一个景物的重复、同一个物景的重复。
重复能强化读者的印象,并能深化重复物的内涵。
《装在套子里的人》一文中,别里科夫有一句习惯用语“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这同一句话及与此类似的话在小说中多次重复出现。
赏析诗词句子艺术特色
诗词句子的艺术特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赏析:
1. 语言运用:诗词中的语言运用非常精妙,常常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2. 意象营造:诗词中的意象营造是艺术特色之一,通过描绘自然景物、人物形象等,营造出独特的意境和氛围,使读者产生共鸣和联想。
3. 节奏韵律:诗词的节奏韵律也是艺术特色之一,通过押韵、平仄、对仗等手法,形成优美的节奏和韵律,使诗词更加易于朗读和记忆。
4. 情感表达:诗词中的情感表达也是艺术特色之一,通过直接抒情、间接抒情等手法,表达出诗人的思想感情和审美体验,使读者产生共鸣和感动。
5. 艺术风格:不同的诗人有不同的艺术风格,他们的诗词作品也因此具有独特的艺术特色。
例如,杜甫的诗风沉郁顿挫,苏轼的词风豪放激昂,李清照的词风婉约清新等。
在赏析诗词句子的艺术特色时,可以从以上几个方面入手,深入体会诗人所运用的语言、意象、节奏韵律、情感表达以及艺术风格等方面的特点,从而更好地理解诗词作品所蕴含的美感和价值。
现代艺术赏析:解读当代艺术作品的方式与方法
现代艺术赏析:解读当代艺术作品的方式与方法引言现代艺术是20世纪以来的一种艺术形式,它突破了传统观念和表达方式,展现出对美和世界的全新理解。
在赏析现代艺术作品时,我们需要采用一些特定的方式和方法,以深入理解其中蕴含的意义和思想。
1. 理解当代艺术的背景要赏析当代艺术作品,首先需要了解其产生的历史背景、社会环境和文化脉络。
当代艺术反映了现代社会变革、科技进步、思想观念等多方面的因素,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可以更准确地阐释作品所表达的意义。
2. 细致观察与审视对待当代艺术作品,我们要有耐心细致地观察,并通过审视细节去发现作者所要传递的信息。
注意作品中运用的色彩、形状、线条等元素如何组合,并思考它们背后可能存在的引申与象征。
3. 倾听作者的声音倾听艺术家对作品的解读和思考,他们通常会在展览、访谈或文献中分享其灵感与意图。
了解作者的动机与创作背景,有助于我们对作品的理解和赏析。
4. 探究艺术家的艺术手法与风格每个艺术家都有自己独特的创作方式和风格。
通过分析艺术家过去及现在的作品,我们可以探究他们所运用的技巧、材料以及表现形式等方面,并将这些信息与具体作品进行联系,进一步了解其艺术语言和思想。
5. 结合批评与评论当代艺术常常需要通过批评与评论来引导观者思考。
阅读专业评论员或学者对当代艺术的见解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其中含义,并从不同角度审视作品。
6. 跨领域互补知识当代艺术往往涉及多元化主题、概念和媒介。
跨领域互补知识如哲学、社会学、历史等对于理解当代艺术具有重要意义。
拓宽知识广度并将之应用到对作品的分析中,有助于揭示作品更深层次的内涵。
7. 推崇开放心态与审美观当代艺术具有自由、多元和开放的特点。
在赏析过程中,我们应保持开放心态,尊重不同的审美观点和解读方式,以拓宽自己的眼界和思考。
结论通过采用综合性的方式与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赏析当代艺术作品,并从中获得启发与思考。
理解当代艺术的背景、细致观察与审视、倾听作者的声音、探究艺术家手法与风格、结合批评与评论、跨领域互补知识以及推崇开放心态与审美观都是帮助我们深入解读当代艺术作品并从中获取灵感的重要步骤。
古典诗歌艺术手法的赏析
古典诗歌艺术手法的赏析吕建辉在古典诗歌艺术手法的赏析中,我们往往感到满头雾水。
其主要原因是,古典诗歌的艺术手法比较灵活,没有统一的说法。
同一首诗歌同一种艺术手法,可以冠以不同的说法;同一首诗歌又可以同时运用几种不同的艺术手法。
其次是对古典诗歌的艺术手法的特点不甚了解,甚至与修辞手法,或者文章的表达方式混淆。
这些都是造成我们在赏析古典诗歌艺术手法时的拦路虎。
对此,我们首先必须理清思路,对古典诗歌的艺术手法有一个总体的了解,清楚的认识,使之在头脑中形成一个“纲”,在碰到具体诗歌赏析时,才会“纲举目张”,准确地分析出诗歌的艺术特点。
古典诗歌的艺术手法主要有哪些呢?我们不妨先看下表:从表中我们看到,“诗言志”是赏析的总纲,其中的“志”实际包括“志、情、理”三个方面。
从大的构思技巧来看:言“志”的诗歌主要运用“托物言志”、“借物咏怀”、“因事咏怀”等手法;抒“情”的诗歌主要运用“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等手法;说“理”的诗歌主要运用“寓理于景”、“因事寓理”、“借物喻理”等手法。
从具体地表现手法(技巧)来看,有几十种之多(见上表,且不限于表中的说法)。
值得注意的是,每一种手法不属于某一类诗歌专用,无论的言志还是抒情、说理都可以使用,并且可以同时在一首诗歌中运用多种表现手法。
掌握了古典诗歌艺术手法赏析的“纲”之后,我们就可以试着对古典诗歌的艺术特点进行赏析。
例如:王冕的《白梅》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风起,散作乾坤万里春。
从诗歌大的构思技巧来看,这是一首“托物言志”之作,诗人以梅自况,借梅花的高洁来表达自己坚守情操,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格远志。
在具体表现手法中,诗歌将混世芳尘的普通桃李与冰雪林中的白梅对比,从而衬托出梅花的素雅高洁。
通过阅读与分析,我们便知这首的主要的艺术手法是:托物言志,对比衬托。
又如:陈陶的《陇西行》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高考专题复习:诗歌鉴赏专题艺术手法赏析
【注释】:①陂(bēi),池。这里指的是池边或池中小洲。 ②这首诗系王安石晚年所作。诗人本来积极推行新法,晚年被 迫闲居江宁,眼看着自己亲手制定的新法被一一废除。
1.请说说首句中“绕”字的好处。
“.一个“绕”字既写出陂水曲折蜿蜒之流势,又 写出水花之相依相亲。 (或一个“绕”字,写出春水富有动感、充满生 机的特点,表现了(或赋予)春水爱花惜花的情 致。
6.词性改变的活用词--化腐朽为神秘,增强了诗词的表现力、 感染力。 中国古代诗人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常常改变了诗词中某些词 语的词性,使这些词在特定的语境中,起到不同平常的作用,而 成为一句诗或一首诗中的关健词,甚至成为一首诗的“诗眼”或 一首词的“词眼”。词性的活用,大的方面有实字虚用,虚字实 用,小的方面有名词动用、形容词动用。
间接抒情 衬哀情) 托物言志 借典抒情 借古讽今
对照 衬托
渲染 烘托
以动衬静、以声衬静、以乐
景衬哀情
想象、联想、象征、虚实相生
铺垫、伏笔
欲扬先抑、以小见大、
•各种手法关系
描写 描写 记叙 说明 抒情 议论
人
景
事
物
情
理
文
结构手法
段
表现手法
句
修辞手法
词
炼字
字
炼字
•修辞手法
常见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反问、借 代、夸张、用典、双关等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问题:这首诗在抒情方面有何特点?请结合诗句简要 分析。
【参考答案】 诗的前两句勾画了一幅幅浓丽的春日画面,极言
春光融融。诗人借景抒情,以乐景写哀情,反衬出自 己浓厚的思乡之情。
诗词赏析艺术手法
诗词赏析艺术手法一、比喻。
比喻在诗词中就像是给事物穿上了一件奇特的外衣。
比如说“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诗人李贺把大漠的沙比作雪,燕山的月比作钩。
这一比喻啊,可不得了,瞬间就让我们脑海中浮现出那片广袤无垠的沙漠,沙子像雪一样洁白,燕山的月亮弯弯的像钩子一样挂在天上。
这种比喻让原本单调的景象变得生动形象起来,好像一幅画就在眼前展开了。
再看“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把冬天的雪花比作春天的梨花。
本来冬天是寒冷又单调的,可这么一比喻,好家伙,那漫天的雪花就像梨树一夜之间全开了花似的,给人一种惊喜的感觉,而且还让寒冷的冬天有了春天的那种生机勃勃的感觉呢。
二、拟人。
拟人就像是诗人给那些不会说话、没有情感的东西赋予了生命和情感。
像“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把花和鸟都拟人化了。
花怎么会流泪呢?鸟又怎么会惊心呢?可是诗人这么一写,就把自己在战乱时期的那种感伤和离恨通过花和鸟表达出来了。
花好像也能感受到国家的动荡不安而落泪,鸟也因为人们的离别而惊心,特别巧妙。
还有“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辛弃疾把青山当成一个有情感、有审美的对象。
他觉得青山很妩媚,还推测青山看他也是这样。
这就像是和青山在互相欣赏,把自己的情感和青山联系起来,让我们看到了诗人的那种豁达和对大自然的喜爱。
三、夸张。
夸张就像是一个放大镜,把事物的某个特点放大好多倍。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写庐山瀑布,说瀑布有三千尺长。
哪有真的三千尺的瀑布呀?但是他这么一夸张,哇,那瀑布的雄伟壮观一下子就凸显出来了。
我们仿佛看到那巨大的瀑布从高高的山上倾泻而下,就像银河从天上掉到人间一样,特别震撼。
再如“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他说自己的白发有三千丈长,这简直太夸张了。
可是呢,我们却能深刻地感受到他内心的忧愁有多么的深,就像这三千丈的白发一样无尽头。
四、对偶。
对偶就像是一对双胞胎,整齐又对称。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的这两句诗,“两个”对“一行”,数量词相对;“黄鹂”对“白鹭”,鸟类相对;“鸣翠柳”对“上青天”,动作和地点相对。
赏析用到的手法
赏析用到的手法
在文学赏析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分析和评价作品中使用的手法:
1. 描写手法:描写手法是通过文字表达出各种人物、景观、情感、事件的方式。
可以包括直接描写、暗示描写、对比描写、象征描写等。
作品中使用的描写手法是否生动、准确、形象,能否引起读者共鸣,是赏析作品的重要方面。
2. 比喻和象征手法:比喻和象征是文学作品中常用的修辞手法之一。
通过用一个事物或概念来代替另一个事物或概念,以达到表达的目的。
比喻和象征手法可以丰富作品的意境,隐藏深层次的含义,增加作品的文化内涵。
3. 叙事结构和节奏:叙事结构是指故事的组织方式,包括时间顺序、情节安排、线索铺设等。
节奏是指作品中情节、语言的起伏和变化,包括句子结构、语速、音调等方面。
叙事结构和节奏对于赏析作品的整体流畅度和张力感有着重要的影响。
4. 对白和语言运用:对白是文学作品中人物之间的交流方式,可以通过对话展示人物性格、情感和背景。
语言运用是指作者在作品中所使用的语言技巧和形式,如修辞手法、语音节奏、词汇运用等。
对白和语言运用能够展示作品的立意、风格和作者的写作功底。
5. 文学手法和结构手段:文学手法包括重复、对比、托词、讽刺、夸张等,这些手法可以增加作品的吸引力、表现力和艺术
性。
而结构手段包括设问、反问、悬念、插叙、跳跃等,可以增加作品的张力、丰富性和层次感。
以上是在文学赏析中常见的几种手法,通过对这些手法的分析和评价,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作品的艺术性和独特性。
李煜《虞美人》艺术手法赏析
李煜《虞美人》艺术手法赏析这首词采用的是比兴的艺术手法,它不仅表现出离愁别恨的缠绵悱恻,而且将自己心灵深处对故国的怀念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这首词,就其艺术构思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色。
前两句的“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在结构上并无甚特殊之处。
如果与作者其他词的结构比较起来看,也不外乎就是从昨天写到今天,又从今天回到昨天。
这种结构方式已经运用得很熟练了,并没有什么奇特之处。
但是这两句所包含的内容却很值得注意。
“春花秋月”是从大处落墨的,它是与时间紧密相联系的,“往事知多少”则是从小处着眼的,它是与历史长河中的某个阶段相联系的。
因此,这两句既是从整体上着眼,回顾过去;同时又是从细部着笔,点染未来。
这样,整个结构就给人以“大处落墨”而“小处着眼”的感觉,避免了单纯的回顾与单纯的展望之嫌,使得上下片浑然一体。
至于它所用的比兴手法,更为典型。
所谓“春花秋月”,是以美好事物的代谢为喻,实际上也是以个人的悲欢离合为喻,来寄托或表现人生的哀伤和对故国的怀念之情。
它似乎是由自然现象及社会现象引起感触而触发议论,而其实际上则是用美好事物的消逝、衰败来比喻昔盛今衰,昔乐今哀。
因而这两句的内容既丰富,意境又深远,还能引起读者对社会人生的联想,加深印象,可以说是恰到好处。
但第三、四句笔锋一转,突然改用三言两语写景:“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种从国家到个人,再由个人到眼前景物的跳跃,在我国古典诗歌中是常见的。
李煜以后的李璟、李煜、冯延巳等人都曾有过这种写法。
这种跳跃的结果,便是避免了那种从个别到一般、从局部到全体的抽象的议论,而是形成了委婉曲折、跌宕多姿的形象,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量。
同时,这两句从月光的皎洁到朱颜的憔悴,进而联想到江水的东流,从而暗示出昔盛今衰、物是人非的感慨,也颇有深意。
而这种感慨,正是借助“春花秋月”的描绘而发的。
小学古诗词赏析常用艺术手法
小学古诗词赏析常用艺术手法在古诗词的赏析中,我们应该理解诗人明白诗人想表达的感情和采用的艺术手法。
下面是由为大家整理的古诗词赏析常用艺术手法,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古诗词赏析常用艺术手法(一)1、直抒胸臆如:“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从军行》王昌龄)2、融情于景如:“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3、托物言志如:“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高处。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瀑布联句》李忱)再如:“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蝉》虞世南)4、托物起兴如:“一叫一春残,声声万古冤。
”(《子规》余靖)5、巧用衬托如:“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台城》韦庄)侧面烘托如:“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一剪梅》李清照)再如:“欲验春来多少雨,野塘漫水可回舟。
”(《春雨》周邦彦)6、联想巧妙如:“三湘愁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
”(《晚次鄂州》卢纶)7、细节逼真如:“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约客》赵师秀)8、欲扬先抑如:“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都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春雪》韩愈)9、欲抑先扬如:“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贾生》李商隐)10、以动写静如:“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鹿柴》王维)再如:“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过香积寺》王维)11、以静写动如:“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鸟鸣涧》王维)。
全诗以落花、明月、鸟鸣点染云溪山的夜景,以静写动。
花落、月出、鸟鸣虽是动景,然而最终的目的是要写出山间的幽静。
12、以虚写实如:“冬前冬后几村庄,溪北溪南两履霜,树头树底孤山上。
冷风来何处香?忽相逢缟袂绡裳,酒醒寒惊梦,笛凄春断肠,淡月昏黄。
”(《寻梅》乔吉)13、以实写虚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赏析散文的艺术手法及语言风格-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考点精讲速练(全国通用)解析版
赏析散文的艺术手法及语言风格“学会品味散文的语言,走进散文语言的审美世界,才是真正走进了散文。
”这句话充分说明了赏析散文语言的重要性。
赏析散文语言,自然涉及散文的艺术手法及语言风格,这也是在读懂散文文本的基础上进行的更高层次的审美活动。
“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是对此的明确要求,赏析散文的艺术手法及语言风格也就成为散文阅读考查的热点。
答题思路①记牢知识,明确具体修辞、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构思技巧及其作用,具体内容如下:③重点分析鉴赏在表达情感、主题等方面的效果(作用)。
④组织答案,注意条理性,分点阐述。
常见语言风格平实自然形象生动含蓄委婉清新明快洗练简洁绚丽飘逸婉约细腻旷达豪放华丽典雅幽默讽刺整散结合音韵和谐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一个字的故乡故乡是一篇干脆的散文。
故乡里最长最长的一个字是等,最深最深的一个字也是等。
等太阳爬上树梢,等月亮落到水里。
等油菜开了花,等稻子抽了穗。
等黑发染成白发,等背脊弯成弓犁。
你看,八太婆不还在村口那棵树下等吗?一棵小小的桃树等成枝繁叶茂的一棵老树。
八太婆被抓了“壮丁”的崽还没有回来。
有人劝她,不要等了。
她说:“等!等着等着就回来了。
我常常看见村口的路尽头,有木娃欢蹦乱跳的身影……”有人替八太婆伤心,要是真等不着呢?八太婆先是一怔,继而喃喃自语:“等,就一定等得到!等过了,也算等到了。
”等到了,是一种胜利和满足;等过了,是一种踏实和美丽。
等,不单单是等一个人,不仅仅是等一种结果,更重要的是用整个心在等。
心与心的等待,超越时空,超越语言,比什么都重要。
故乡里最美最美的一个字是怀,最暖最暖的一个字也是怀。
高兴了,汉子们就开怀大笑,在火塘边,大碗大碗地喝着苞谷烧,咬着猪头肉。
嫌不过瘾,干脆伸出手去抓,肉肥汪着哩,也把手弄肥滑了,晶亮晶亮地流着油,脑门上的汗一线一线地,从满脸的黑土地上流下来。
火塘里的火,旺旺地,开怀地呼呼呼地笑。
就是有个鸡零狗碎的事,乡里乡亲谁也不放在心上,袒露胸怀,总是检讨自家的不是。
诗歌赏析的15种表现手法
诗歌赏析的15种表现手法诗歌赏析的15种表现手法很多同学会问诗歌鉴赏的表现手法,本文就给大家总结了一下常见的一些表现手法,希望大家能牢牢记住,在考试时遇到这类问题时不至于不知道答什么。
1、直接抒情即作者在文中把内心强烈的感情不加掩饰地直接叙述出来,让强烈的感情激流直接倾泻而出。
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全诗以慷慨悲凉的基调,通过等幽州台直接表达了诗人功业难就、空怀壮志的悲愤和失意苦闷的情怀。
2、借景抒情(杜牧《泊秦淮》)属间接抒情的一种,通过对实景的描写来抒写作者的感情。
如: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诗歌的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
所写景并非晴朗的月夜、万里无云的碧空,而是迷蒙的烟月,笼罩着寒水白沙。
景色是那么黯淡,氛围是那么冷寂,这就给后两句写作者的忧虑情绪增添了气氛,加浓了色泽,两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3、托物言志属间接抒情的一种,托物言志就是把要抒发的感情、阐发的思想借助于对某种事物或物品的描摹议论表达出来。
如: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虞世南《咏蝉》)诗歌中所描写的蝉的形象是:蝉垂着触须在枝头吸饮清洁的露水,阵阵的蝉声从稀疏的梧桐上传出来。
身居高处,叫声自然传的很远,并非依靠风的力量。
而在诗歌中作者真正所要抒发的人生感怀是:凡是品格高尚的人,总是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地提高自身修养,因而美好的.声名自可远扬,不需要依靠其他人的吹嘘。
由此可见,写蝉是依据,而抒怀言志才是真正目的的。
4、情景交融在景物描写中融入了作者的主管感情,使诗歌达到“物我合一”分不清哪是“景”,哪是“情”的境界。
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诗句表面上是写景,而实际上则隐寓着诗人的一种超脱尘世、热爱自然、远离官场的感情境界。
5、动静结合指对人、事、景处于动态或相对静态时的描写。
鉴赏诗歌的艺术手法
鉴赏诗歌的艺术手法
鉴赏诗歌的艺术手法是对诗歌中所使用的各种表现技巧和风格的理解和评价。
这通常包括对以下方面的分析:
修辞手法:
比喻、拟人、夸张、对比、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段的运用,这些都能丰富诗歌的表现力和深度。
韵律与节奏:
诗歌的韵脚安排、音步节奏、押韵方案(如押尾韵、交叉韵等)以及它们产生的音乐效果。
意象与象征:
诗中通过具体的事物或场景来传达抽象概念或深层主题的象征性意象。
语言风格:
包括诗歌的语言选择、句式结构、口语化或文雅程度,以及语言的独特性或创新性。
情感表达:
诗人如何通过文字传达情感,包括激情、怀旧、悲伤、喜悦等情绪的强度和真实性。
主题与思想:
诗歌所表达的中心思想和主旨,以及这些主题是如何贯穿全诗并得到体现的。
结构与组织:
诗歌的结构,比如是自由体还是固定形式(如十四行诗、绝句、律诗等),以及诗的组织方式,如叙事顺序或断章取义。
创新与传统:
诗人如何在尊重传统的同时进行创新,以及这种平衡如何影响诗歌的整体效果。
情景交融:
景物描写与情感抒发的结合,即“物我合一”的境界是否被成功营造。
启示与哲理:
诗歌是否能给予读者深刻的启示或思考,是否蕴含丰富的哲理。
在鉴赏诗歌时,通常需要结合诗歌的历史背景、作者的生平经历及创作动机等多方面因素,才能更深入地理解诗歌的内涵和艺术魅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赏析艺术手法——技巧运用与语言艺术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分)赤之茧[日]安部公房日暮时分,人们赶回自己的居所,而我却无家可归,只好继续在房子与房子间狭窄的夹道中漫无目的地往前走。
街上房屋鳞次栉比,却没有一个容许我栖身的地方,这到底为什么呢?……我又开始念叨着这个早已重复了千遍万遍的疑问。
靠着电线杆,我发现旁边有一截被人落下的绳子。
我突然产生了上吊自尽的想法。
绳子斜着眼睛盯着我的脖子,一边说道:兄弟,休息吧!的确,我也想休息啊,但是却不能休息。
因为我还没找到能够让自己满意的,我之所以没有家的缘由。
夜幕每天都会降临,人们每天都会休息,为了休息就必须有一个家。
看来我应该也有一个家才对。
猛地,我发现自己也许从根本上误解了什么。
说不定我不是没有家,而仅仅只是忘记了拥有家这个事实而已。
没错,就是这样。
比如……我在偶然路过的一座房子前停下了脚步。
很可能这里就是我的家,我心里想着。
于是,我鼓起了勇气,走,去敲门——半开着的窗户里探出了一张亲切的女人的笑脸。
希望的微风涌进我的胸膛,我的心脏化作一面舒展着的旗帜在风中飘扬。
我也堆起笑容,绅士般地点点头。
“对不起,请问,这里是我的家吗?”那女人转瞬间板起了脸:“啊?你是谁?”我莫名其妙地语塞起来,不知道该如何向她说明。
我是谁?在此时此刻这只是一个无关紧要的问题。
可是,怎样才能让她明白这一点呢?我有点自暴自弃了。
“不管怎样,如果你认为这里不是我的家,请拿出证据来。
”“啊……”女人脸上流露出恐惧的神色,这让我感到有些恼火。
“没有证据的话,就可以看成是我的家了。
”“可,这是我的家啊!”“那又怎样?是你的家,不见得就不是我的家,是吧?”代替回答的是女人冷若冰霜的面孔和随即关闭的窗户。
啊,这就是女人笑靥的真实面目。
难道某种东西属于他人,就不能同时地为我所有吗?从刚才那个女人表情的转变之中,我已经充分地感受到这一荒谬论调的本质。
但是,为什么一切都是别人的,而不是我的呢?哪怕至少有一个既不是我的,也不是别人的东西也好啊!我时常会产生一种错觉,觉得施工现场和材料堆置场的水泥管就是我的家。
但那也正逐渐地成为他人的所有物,最终完全地被占有,从我的眼前消失,丝毫没有顾及我个人的感受与意愿……或者说,在他人干涉下,那些水泥管彻底地转变为与我的家没有任何关系的事物。
那么,公园的长椅呢?当然很棒。
如果那里真的是我的家,如果没有人拿着棍棒赶我走的话……没错,长椅是大家的东西,而不是某一个人的东西,可是他却对我这样说道:“喂,起来!长椅是大家的东西,而不是某一个人的东西,更不可能是你的东西。
”日暮时分,我不停地往前走。
房屋……不曾消失,不曾改变,伫立在地面之上纹丝不动的家家户户。
在那之间是一条不断变化着的没有固定形状的裂隙——夹道。
我不停地往前走。
我还没有理解自己之所以没有家的缘由,因此我还不能把自己吊死。
啊!是什么东西缠住了我的脚?若是吊颈的绳子,请不要这么心急地催促我嘛!不,好像是具有粘性的丝线。
捏着线头拽过来一看,线的另一端在鞋子的破洞里,随着我的扯动一点一点地往外冒。
这玩艺真奇妙!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用上双手不断地把丝线拉出来。
紧接着,更加奇妙的事情发生了——我的身体渐渐地偏向一侧,无法与地面保持垂直的状态了。
是因为地轴倾斜,引力方向改变了吗?“啪”的一声,鞋子离开我的脚掉落到地面上。
我终于明白,那是我的一只腿短了一截。
在抽出丝线的同时,我的腿变得越来越短。
不知所措的我茫然地单脚站立在原地,在我的掌心,已经化为丝线的我的腿同样不知所措地独自蠕动起来,顺溜地从我的指缝间滑落,自行地开始分解,像一条蛇似的紧紧地缠绕着我的身体。
在左脚全都脱落之后,丝线自然地转移到了右脚。
不久,丝线就像一个口袋裹住了我的全身,即使如此,身体的分解也仍然没有停止,从腹部到胸口,再从胸口到肩膀,丝线依序地脱落,再从内部加固整个口袋。
最后,我消失了。
只剩下一个没有任何内容物的茧。
啊,这下总算可以休息了。
夕阳把空茧染成耀眼的赤红色。
这才是我的家,确确实实地,谁也无法干扰,谁也无法妨害的,只属于我一个人的家。
然而,拥有了这个家以后,能够入住的我却已经不存在了。
茧内,时光永远驻留在相同的时刻。
外边天黑了,里边也依然还是黄昏,残留在内部的晚霞还在不间断地闪动着赤红色的光芒。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A.“我”不能理解自己为什么没有家,是因为“我”不能准确地理解“家”的含义。
B.由于看到“女人”亲切的笑脸,“我”心中充满希望,心情愉悦,与后文构成对比。
C.小说写“水泥管”和“公园的长椅”,实际是为了说明“我”自私而狭隘的思想。
D.文中两次写到“日暮时分”,以此来烘托悲凉的氛围,并衬托“我”的悲惨遭遇。
E.结尾写“我”变成“赤茧”,照应标题写出“我”在经历艰苦追求后的欣喜结局。
2.小说第一段的内容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6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女人”是怎样的人?作者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刻画这个人物?请简要分析。
(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结合文本内容,试探究小说中存在的象征意义或寓意。
(8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25分)祭狼申平孟和巴特决计要干掉敖包山上的那几只狼,起码也要把它们赶跑。
孟和巴特也知道狼的身份现在不一样了,成了保护动物了。
特别是敖包山上的这几只狼,它们刚刚从遥远的地方迁来,简直就成了草原上的稀罕物。
可是那些家伙也太猖狂了,竟然接二连三地吃了他十来只羊。
他也把情况向领导反映过了,但是他们道理讲了一车车,就是不采取行动保护牧民利益。
好,你们不管,我自己来管!孟和巴特开始准备打狼的工具,选来选去他选中了一条扁担。
这扁担紫色的木头,很结实,在手里耍了几下,很合手。
孟和巴特搞不到枪,刀又太短,他觉得扁担最为合适。
这天一大早,他独自骑马向敖包山跑去。
刚刚八月,草原早晨的风已经很凉。
孟和巴特打马冲上山顶,举目四望。
但见草原浩瀚无边,风吹草低,牛羊片片,却不见半只狼的影子。
孟和巴特下了马,拿起扁担,大踏步向山下的几条沟走去。
他横握扁担,一条沟一条沟仔细搜索,但是除了发现了一些狼粪,还是没有发现狼的影子。
孟和巴特有点失望地从沟里钻出来,突然发现不远处的一片树林旁,有什么东西在草地上蹿蹿跳跳。
他手搭凉棚望过去,不禁打了个冷战:是狼!只见几条狼分工合作,正在围捕野兔。
这几年草原上的野兔和黄鼠大量繁殖,给牧人带来很多麻烦,现在狼倒装起好人来了!孟和巴特大吼了一声:坏东西,哪里走!手提扁担猛冲过去。
听见人吼,几只狼停止捕猎,一起朝这边张望。
其中一只狼突然把嘴巴伸向天空,发出一声凄厉的嚎叫,好像在恐吓孟和巴特。
但是孟和巴特却走得沉着冷静,雄赳赳,气昂昂。
仿佛身后跟着千军万马。
野狼从来没见过这么胆大的人,被震慑住了,纷纷掉头朝树林里逃窜。
只有一只狼原地不动,它就是刚才嚎叫的那只狼。
它居然蹲坐在地上,目露凶光盯着孟和巴特。
狼和人的眼睛紧紧胶着在一起。
在只差十多步的时候,那只狼才起身逃跑了。
但是它跑跑停停,还不断扭头看着孟和巴特。
这显然是只头狼,个头大,身体壮,孟和巴特看见它眼神复杂,但他读出的却是讥笑:来呀,你敢来吗?孟和巴特突发一声喊,高举扁担追了上去。
头狼也马上奔跑起来,后腿一颠一颠地装瘸。
一直追到一片林间空地上,头狼不跑了,转过身来跟他对峙。
人狼大战一开始,孟和巴特才知道选择扁担错了:扁担太宽,打在狼身上缺少杀伤力;头狼信心大增,一跳两三米高,嗖嗖地从孟和巴特头顶上蹿过,每蹿一次就往他身上撒一股尿,搞得他全身骚臭。
孟和巴特气急败坏,东扑西打,扁担不是打空就是没使上劲。
只一会工夫,就气喘吁吁的了。
头狼突然一口咬住他的扁担,就像拔河一样和他抢夺起来。
头狼的劲头好大,孟和巴特的扁担突然脱手,头狼叼起来就跑,放到老远的地方又返身跑回来……孟和巴特有点害怕了。
惶急中看见地上有块石头,赶紧把它捡到手里。
这时头狼已经冲来,它将身跃起,张开血盆大口,直取他的喉咽。
千钧一发之际,孟和巴特突然出手,把手里的石头狠狠塞入狼口,再一用力,竟送入它的喉咙。
头狼怎么也没料到孟和巴特会来这一手,立刻倒地翻滚。
孟和巴特猛扑上去,将它骑住,双手死死扼住它的脖子,直到头狼气绝身亡。
干掉头狼之后,孟和巴特总算出了一口气。
他悄悄把狼皮扒了,把狼肉埋掉,装得没事人一样。
他满以为日子会恢复平静,不料他的羊却依然在减少。
难道余下的狼又回来报复了?孟和巴特干脆夜里埋伏在羊群附近查看。
月亮地里,孟和巴特发现几只比狼要小得多的黑影潜入羊群,它们熟练地追赶羊群。
并将其中的一只放翻,大吃大嚼。
孟和巴特亮起手电照过去,眼前的景象令他瞠目结舌:那竟然是几只狐狸!发现有人,它们居然一边学狼叫一边撤退。
天啊,狐狸真的成精了!孟和巴特这时才知道自己一不小心弄了个冤假错案。
他不由回想起头狼那天看他的眼神,人家分明在说:我没吃你的羊,我们是冤枉的啊!该死的狐狸,它们是从什么时候学会吃羊的呢?这天,孟和巴特手提一只野兔和一只黄鼠,来到埋狼尸的地方。
他把东西放在头狼的“坟”上,用只有自己才能听见的声音说:对不起啊!孟和巴特抬起头,他在想怎样去把事情说清楚,并对付那些狡猾的狐狸。
(选自《小说选刊》,略有删改)5.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A.孟和巴特尽管知道狼现在成了受保护的动物,但认为他的十来只羊都被狼吃掉,于是不顾领导的强烈反对,决计除掉祸害牧民利益的狼。
B.“早晨的风已经很凉”“草原浩瀚无边,风吹草低”等景物描写交代了孟和巴特生活的典型环境,渲染了孟和巴特没有找到狼时的焦虑之情。
C.小说把头狼和孟和巴特的搏杀写得一波三折、惊心动魄:头狼占尽上风,孟和巴特气急败坏;头狼夺走了孟和巴特的扁担;头狼被意外杀死。
D.杀死头狼之后,孟和巴特之所以要“悄悄把狼皮扒了,把狼肉埋掉,装得没事人一样”,是因为他认为杀死头狼之后,日子就平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