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耜
河姆渡文化
河姆渡文化1973年,我国正处于“文化大革命”期间,当时中央为发展农业,提出了“以粮为纲”的口号。
河姆渡村所在的罗江公社地势低洼,洪涝灾害频频发生。
为了响应党中央的号召,使境内地势低洼的稻田旱涝保收,获得稳定高产,决定对河姆渡村北面紧靠姚江的小河边上一座旧排涝站进行改造。
6月,工程正式动工。
当挖到3米多深时,发现了许多黑陶片、骨器、动物骨骼以及少数石器,一个令世界震惊的古文化遗址——河姆渡遗址横空出世!在这之后的几年,考古工作者对河姆渡遗址进行了两期发掘和研究,获得了大量的一手资料和研究成果,从而使人们对这个远古时期的文明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
下面,就让我们去看看七千年前的人们是如何生活的吧!河姆渡人的衣饰你知道图一展示的物品是什么吗?太简单了,只要看到那锋利的前端和钻孔的尾端,答案就自然会从脑子里跳出来:缝衣针。
没错,那么下一个问题是:它们是用什么材料制作出来的呢?问题有点难度了,是竹的、木的、骨的……?别瞎猜了,还是让我来揭晓谜底吧:图一是从河姆渡遗址中发掘出来的骨针,距今已有六七千年的历史了。
它们是怎么做出来的呢?首先,把粗大的兽骨裁成细长条,用细小的利器在上面钻出一个小孔作为针眼,再在砺石(图二)上将针的另一端磨成针尖而制成的。
没想到吧,在我们今天看来再平常不过的缝衣针,在当时没有点“铁杵磨成针”的精神还真拿不下来。
我们的祖先就是用这些针缝制出了一件件简单而实用的衣服,度过了几千年的寒暑。
那么有谁知道,河姆渡人的衣服的质料是怎样的呢?树叶?原始人肯定用过,但它的缺陷实在是太明显了:容易干燥变形,而一旦干燥变形就容易脱落,而一旦脱落的话……所以到了河姆渡人的时候,树叶基本已经不用了。
兽皮?答案正确。
兽皮是河姆渡人重要的衣料来源。
我怎么知道的?给你看点儿证据:研究古动物骨骼的专家,根据对遗址中出土的33件貉的下颌骨标本的观察,发现其下颌骨和水平骨连接部分的上下边缘上,常见有经过人工砍割后留下的缺痕和条痕,在其他兽图一 图二 图三类下颌骨标本上也或多或少存在着这一现象。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耜用途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耜用途河姆渡遗址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个重要考古遗址,位于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镇的河姆渡村。
在这个遗址中,考古学家们发现了大量的农耕工具,其中包括骨耜。
骨耜是一种由动物骨骼制成的耕田工具,可以用于耕种和翻土。
在河姆渡遗址中,考古学家们发现了许多骨耜,这表明在那个时期,人们已经开始使用这一工具进行农耕。
通过对河姆渡遗址中骨耜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骨耜的用途和功能。
首先,骨耜的主要用途是用于翻土和耕种。
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人们已经开始进行农耕,使用骨耜可以将土壤翻松,使土壤更加肥沃,为作物的生长提供良好的条件。
其次,骨耜还可以用于除草。
在农田中,杂草的生长会对作物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人们需要进行除草。
使用骨耜可以将杂草翻起并除去,使作物能够充分利用阳光和营养,得到更好的生长发育。
此外,骨耜还可以用于平整土地。
在农田中,土地的平整对作物的生长至关重要。
通过使用骨耜,人们可以将土壤平整,使作物的根系能够更好地吸收水分和营养,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除了这些基本的功能,骨耜在河姆渡遗址中还发现了一些特殊的用途。
例如,有些骨耜上有装饰图案,这表明它们可能具有象征意义,被用于宗教或祭祀活动中。
在古代,人们常常将农耕工具与宗教信仰相结合,认为农耕工具是一种神圣的物品,可以为农田带来好运和丰收。
此外,骨耜可能还被用于其他生活领域。
考古学家们在河姆渡遗址中还发现了许多骨制品,例如骨针、骨箭头等。
这些骨制品可能是由骨耜的材料制成的,说明骨耜的材料具有一定的表面硬度和耐用性,可以用于制作其他工具或装饰品。
总的来说,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耜主要用于农耕活动,其中包括翻土、耕种、除草和平整土地等功能。
此外,骨耜可能还具有象征意义,被用于宗教或祭祀活动中,并且可能被用于制作其他工具或装饰品。
对这些骨耜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新石器时代晚期人类的农耕生活和文化。
2020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课后练习(1)(含答案解析)
2020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课后练习(1)一、问答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18.0分)1.想一想:下列北京人制作的石器有什么用途?2.比较山顶洞人和北京人,看看山顶洞人相比北京人,有了哪些进步?3.人类如何起源,历史上有过各种各样的说法。
考古学者根据发掘的古人类化石进行研究,发现人类是由古猿逐渐进化而来的。
那么,古人类在中国境内起源于何时、何地,他们的生产、生活状况又如何?4.问题思考:化石是怎么形成的?对于我们研究早期人类有什么作用?5.半坡居民与河姆渡人在生活上有什么不同?6.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耜是用于什么劳动的?如果让你来使用骨耜,应在上面添加什么?7.近几十年的考古发现证实,在距今约5000年,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进入了早期文明社会。
请谈谈你对“中华五千年文明”的认识。
8.10000多年前,中华大地进入新石器时代。
此后,我们的祖先开始定居生活,制作陶器和磨制石器,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逐渐产生和发展,原始宗教信仰和艺术出现并发展。
中国早期农业是怎样发展的?这一时期的历史遗存又呈现出什么特点?9.在中国古老的传说中,炎帝和黄帝有很多创造发明,他们被尊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后来的尧、舜、禹,都是著名的部族首领。
这些传说反映了什么样的历史呢?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10.材料研读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
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华夏民族的形成有什么特点?三、辨析改错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11.下列哪些现象是原始农业出现的重要标志?请在横线内画√。
______ 农作物的出现______ 家畜饲养______ 聚落______ 磨制工具______ 城市的出现。
答案和解析1.【答案】北京人使用石器猎取动物,采集植物果实,把动物和植物果实作为食物,维持生存。
由于生存环境险恶,单靠一个人的力量无法生存,北京人过着群居生活。
七年级上册历史------1-10课后题
课后习题总结(1-10课)第一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1.P3问题思考化石是怎么形成的? 对于我们研究早期人类有什么作用? 答:古代生物的遗骸或遗迹埋藏在地层中,经过漫长的时间,被周围沉积物的矿物质渗入,经过石化变成了石头,被称为“化石”,化石是研究远古人类的重要证据。
2.P6课后活动(1)想一想,下列北京人制作的石器有什么用途? A是砍砸器,用来砍伐木柴和狩猎用的木棒。
B是刮削器,用于刮削木棒。
C是尖状用于割剥兽皮,也可以用来挖取树木中的昆虫。
(2)比较山顶洞人和北京人,看看山顶洞人相比北京人,有了那些进步?答:山顶洞人使用打制石器,但已经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山顶洞人已经会人工取火,而北京人只会使用天然火。
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1.P12问题思考河姆渡人与半坡人在生活上有什么不同? 答:河姆渡人与半坡人的不同之处在于:处于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一个在长江流域,一个在黄河流域;两者的房屋建筑样式不同,河姆渡人是干栏式房屋,半坡居民是半地穴式房屋;种植的主要作物不同,一个是水稻,一个是粟;河姆渡人会挖井,半坡人会使用弓箭;他们制造的陶器艺术风格也不同。
2.P12课后活动(1)下列哪些现象是原始农业出现的重要标志?请在口内划√。
农作物的出现;√家畜饲养;√聚落;√磨制工具;城市的出现。
(2)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耜是用于什么劳动?如果让你来使用骨耜,应在上面添加什么? 答: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耜主要用于挖土。
如果我们使用骨耜,要在骨耜上加一把木柄。
使用时,手持骨耜上的木柄,用脚踏插入横孔的木棍,推耜入土,然后手腕一翻,就能掀起土来。
(3)近几十年的考古发现证实,在距今约5 000年,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进入了早期文明社会。
请谈谈你对“中华五千年明”的认识。
答:中华民族具有5000多年连绵不断的文化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上下五千年,中华文明灿如星河,绵延闪耀,作为中华儿女都因此深感自豪。
河姆渡遗址与河姆渡文化
河姆渡遗址与河姆渡文化河姆渡遗址及河姆渡文化的发掘,为研究我国远古时代的农业、建筑、制陶、纺织、艺术和东方文明的起源以及古地理、古气候、古水文的演变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实物资料,体现了河姆渡居民的聪明与智慧,为研究中华民族后来历史和文明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一、河姆渡遗址的发现与发掘1973年,宁波余姚市河姆渡镇的村民在翻修水站的过程中发现了河姆渡遗址,该遗址占地约40000m2叠压着四个文化层,是中国已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之一。
浙江省博物馆的考古学家们于1973年12月前后对河姆渡遗址进行了第一期考古发掘,于1977年10 月开展了第二期考古发掘,发掘面积共计2630m2发现了6000多件珍贵遗物,包括木器、骨器、石器等;还发掘了27 座墓葬和28 个灰坑。
由于河姆渡遗址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它于1983 年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于2002 年被列为河姆渡原始生态区,于2008年6 月被国家认证为浙江省第二批省级考古遗址公园。
二、河姆渡遗址与河姆渡文化河姆渡遗址是位于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总面积约四万平方米,堆积厚度四米左右,上下叠压着四个文化层,其中,第四文化层的时代距今约七千年,是我国现已发现的最早的新石器时代地层之一。
第三文化层和第四文化层保存了大量的植物遗存、动物遗骸、木构建筑遗迹和构件,以及数以千计的陶器、骨器、石器、木器等。
河姆渡遗址自1973 年被世人发掘,河姆渡文明由此浮现在人们面前。
河姆渡遗址的发现让人们对当时的文明程度无不心生赞叹,也为中华文明的溯本正源找到了依据。
经两次大规模的发掘,出土了大量的生产工具、生活器具、原始艺术品等文物,还发现丰富的栽培稻谷和大面积的木建筑遗迹、捕猎的野生动物和家养动物的骨骸、采集的植物果实及少量的墓葬等遗存。
河姆渡遗址与河姆渡文化是两个不同维度的考古学概念,一定程度而言,河姆渡文化比河姆渡遗址的范围更广、内涵更为深刻、时间跨度更大。
山东省临沂市河东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期中学业水平质量调研试题七年级历史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答在本试卷上不得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第Ⅰ卷为单项选择题,共25道题,每题2分,共50分。
在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图1是1965年5月1日,中国地质科学院的研究人员在我国某省的一个小山村的山坡上,挖掘到的两颗距今约170万年的古人类门齿化石。
这两颗人类门齿化石是下列哪个古人类的遗存()A.半坡人B.北京人C.云南元谋人D.山顶洞人2.截止目前,我国已有52处世界遗产,仅次于意大利,排名世界第二。
北京人遗址是第一批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
下列能展现北京人生产、生活面貌的史实是()A.使用天然火B.住干栏式房屋C.制作彩陶D.种植水稻3.元谋人和山顶洞人都是我国境内著名的原始人类。
若想获得研究他们的第一手资料,主要通过()A.神话传说B.史书记载C.学者推断D.考古发掘4.下列三幅图片(图2)内容共同反映了()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耜贾湖遗址出土的碳化稻料新郑裴李岗遗址出土的石磨盘及石磨棒(谷物加工)A.原始农业的兴起B.家畜饲养的出现C.早期农具的革新D.水稻栽培的开始5.考古发现是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
下列考古发现中,可以佐证半坡居民掌握陶器烧制技术的是()A.干栏式建筑遗址B.半地穴式房屋遗址C.人面鱼纹彩陶盆D.碳化的粟粒和黍粒6.余姚市河姆渡遗址博物馆(图3)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姚江北岸。
由遗址陈列馆和遗址现场馆两部分组成,遗址现场馆中的复原了在河姆渡遗址发现的建筑样式,以木桩插于地下,上面用木板等拼接成屋。
该房屋建筑被称为()A.半地穴式建筑B.干栏式建筑C.圆形洞穴建筑D.栽柱式建筑7.炎帝是我国传说时代的英雄,又称神农氏。
(名师整理)历史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优秀教案
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1.内容标准内容要点:半坡居民、河姆渡居民的生活;原始农业。
认知提示: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
解读:半坡遗址和河姆渡遗址是我国原始农耕文化的典型代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优越的自然条件孕育了两种不同风格的农耕文化。
半坡的半地穴式房屋和河姆渡的干栏式房屋两种不同风格的建筑;我国发现世界上最早的人工栽培稻、栽培粟,这些都体现了原始农耕文化的丰富内涵。
原始农耕文化的产生,是人类向文明社会过渡的重要里程碑。
2.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半坡居民、河姆渡人的生活特点,知道原始农业的兴起及其重要意义。
初步学习对具体历史资料进荇归纳、概括、分析、比较,得出历史结论的历史思维方法。
过程与方法:识读《半坡居民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复原图》和《河姆渡人的干栏式建筑复原图》,.形象地掌握半坡居民和河姆渡人房屋的特点;通过概括、比较,弄清半坡居民和河姆渡人生活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我们的祖先在生产劳动中表现出来的智慧与取得的成就,产生崇敬之情,从而达到对祖国悠久历史的认同和尊重。
二、教材分析半坡遗址的发现半坡居民的生活河姆渡人的生活原始农业的发展原始农业的兴起知识结构2.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本课主要有三部分内容:半坡居民的生活、河姆渡人的生活、原始农业的发展。
前面两个子目与第三子目之间,是具体到抽象的归纳概括关系。
前两个子目之间是并列关系,半坡居民的生活、河姆渡人的生活分别是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农耕文明的典型代表。
讲述半坡居民的生活、河姆渡人的生活,是为讲述原始农业的发展作铺垫。
原始农业的发展是半坡居民的生活、河姆渡人的生活的落脚点。
半坡居民住着半地穴式房子,会制作精美的石器、骨器、角器等生产工具,主要种植粟、白菜等,饲养猪、狗等家畜。
河姆渡人已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种植人工栽培稻;他们住着午栏式房子,过着定居的生活;已会挖掘水井,饮水更加方便。
由点窥面,河姆渡人和半坡居民都已经开始了原始农业生产,我国原始农业逐渐形成。
河姆渡文化
河姆渡文化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年代距今约6950-5330年。
因首先发现于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故名,分布于宁绍平原。
遗址中保存有成堆的稻谷、谷壳、稻杆和稻叶,一般厚二十至五十厘米。
与稻作农业相适应,农具中的骨耜数量特别多,上面凿孔装柄,以方便使用。
出土遗物共六千多件,其中多为骨器,也有陶器、玉器、木器。
木器相当发达,既有铲、桨、杵、锤等生产工具,也有碗、盆等生活用具。
有一件碗上还发现有朱红色涂料,经化验,涂料实为生漆,这是中国最早的漆器。
房屋建筑颇为特别。
这是一种干栏式的建筑,先在地上打成排的桩木,上面架梁,然后铺设楼板,形成架空的房基。
上面再立柱、架梁、封顶。
由于南方天气潮湿,这种木构建筑非常有优越性,现在云南的一些地方还可以见到。
半坡文化属黄河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位于陕西省西安半坡村。
年代距今约6800─6300年,是两个氏族的部落住地。
多种农具、鱼猎工具的出土,反映半坡居民的经济生活为农业和渔猎并重。
陶器有粗砂罐、小口尖底瓶等。
彩陶十分出色,红地黑彩,花纹简练朴素,绘人面、鱼、鹿、植物枝叶及几何形纹样。
从陶器上发现二十二种符号,可能是一种原始文字。
半坡成人死后埋入公共墓地,常随葬陶器及骨珠等装饰品。
遗址有两座同性合葬墓,分别埋着两个男子和四个女子,一般认为是母系氏族社会的葬俗。
死亡儿童埋在居住区,多采用瓮棺葬。
一座女孩土坑墓中随葬品精致丰富,表明当时对女孩的爱重。
仰韶文化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年代距今约6950-4950年。
该文化因最早发现于河南渑池仰韶村而得名,分布地域以陕西关中地区、河南为中心。
彩陶极为发达,著名的人面鱼纹盆即是该文化的杰作。
仰韶文化出现了布局整齐的村落。
临潼姜寨遗址的村落中,中央是一个大广场,周围分布有五组建筑群,每组建筑群中以一座大型房屋为中心,附近分布有十或二十几座房屋。
居住区周围,有两条宽深各约两米的壕沟保护。
沟外发现有三片大墓地,共清理出一百七十余座成人墓葬,此外有些建筑群附近有幼儿的瓮棺葬群。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练习题 (含解析)2024年北京市九年级历史中考一轮复习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练习题 2024年北京市九年级历史中考一轮复习一、选择题1.(2024上·北京通州·九年级统考期末)2022年,考古学家对江苏兴化草堰港遗址展开考古发掘,遗址中出土大量陶器、骨器、水稻等遗存。
这类考古发现还可能出现在()A.元谋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C.山顶洞人遗址D.河姆渡人遗址2.(2024上·北京东城·九年级统考期末)彩陶最早流行于河南西部、陕西关中地区。
到距今5300年左右,①反映出旧石器时代生产生活状况①影响的范围完全集中在黄河流域①从中原地区向周围地区施加影响①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重要表征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3.(2024上·北京朝阳·九年级统考期末)一位同学在研学途中搜集了以下一组考古资料,他探究的主题应是()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耜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猪纹陶钵A.古人类的进化B.原始农耕生活C.远古神话传说D.早期国家诞生4.(2024上·北京朝阳·九年级统考期末)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近10万件石器,包括砍砸器、石钻、刮削器、雕刻器、尖状器等多种类型。
这说明北京人()A.能直立行走B.学会使用火C.会制作并使用工具D.大量使用磨制石器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北京人使用的石器厚达6米的灰烬层动物化石A.A B.B C.C D.D6.(2024上·北京·九年级统考期末)2023年7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科研团队应用CT扫描和3D重建等一系列新技术手段,从周口店第15地点的哺乳动物化石(年代为中更新世晚期,距今约20万年左右)中识别出一块人类顶骨,(见图)这是继1973年周口店第4地点发现1枚牙齿化石之后,50年来在周口店遗址区域首次发现的更新世人类化石。
此时的北京人()①使用打制石器①人工取火①群居生活①种植谷物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7.(2024上·北京石景山·九年级统考期末)距今5000年左右,长江流域、黄河流域、辽河流域分别出现良渚文化、龙山文化和红山文化。
2019-2021年北京重点校初一(上)期中历史试卷汇编:原始农耕生活
2019-2021北京重点校初一(上)期中历史汇编原始农耕生活一、选择题1.(2019·北京师大附中七年级期中)考古学者在某处原始村落遗址中发现大量的稻粒。
据此判断,该处原始居民可能()A.种植粮食作物B.制造陶器C.发明舟车D.铸造青铜器2.(2021·北京师大附中七年级期中)距今约6000多年前,黄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中,最有可能吃到的粮食作物是()A.玉米B.粟C.米饭D.小麦3.(2019·北京师大附中七年级期中)央视热播的《舌尖上的中国2•时节》展现了不少中国传统美食的生产、加工工艺。
假设该剧组想拍摄我国最早种植水稻的专题片,你认为最符合他们拍摄要求的外景地点是()A.元谋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C.河姆渡遗址D.半坡遗址4.(2019·北京四中七年级期中)陕西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以下石器说明半坡原始居民()A.会人工种植水稻B.已从事农业生产C.住半地穴式房屋D.以捕鱼狩猎为主5.(2019·北京师大附中七年级期中)文物与文字一样承载着历史。
下图文物反映了当时()A.农业初兴B.聚族而居C.采集狩猎D.贫富分化6.(2019·北京四中七年级期中)某班同学进行主题研究,根据提供的三个关键词可以判断,横线上应填入()A.山顶洞人B.半坡人C.河姆渡人D.良渚人7.(2021·北京师大附中七年级期中)下图所示的彩陶应该出土于()A.云南B.陕西C.北京D.浙江8.(2019·北京师大附中七年级期中)下列原始人类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半坡原始居民②元谋人③北京人④河姆渡原始居民A.②③①④B.①④②③C.②③④①D.④①②③9.(2019·北京·101中学七年级期中)在暑期游学时,杰克参观一处原始聚落遗址博物馆,看到了下图原始居民房屋复原模型。
由此可以判断参观的是()A.元谋人博物馆B.周口店遗址博物馆C.西安半坡博物馆D.河姆渡遗址博物馆10.(2020·北京四中七年级期中)历史学家认为半坡居民已经掌握了原始农业。
解密河姆渡:5000年到底发生了什么,河姆渡人为何会突然消失?
解密河姆渡:5000年到底发生了什么,河姆渡人为何会突然消失?这是一个有着29户人口的村庄,位于中国长江以南的浙江东部,村民们一次意外的发现开始改变了村庄的命运。
1973年夏天,村民们计划在雨季到来之前在低洼处建排涝站,在挖到一米深时遇到了麻烦,一些杂乱的东西和坚硬的石头影响了施工的进度。
村民们开始抱怨,检查施工进度的负责人发现泥土中混杂的东西与一般石头不一样,于是挑选了一些有加工痕迹的石头,送到了专业的考古人员那里。
这引起了考古人员极大的兴趣,于是,浙江省文物管理机构立即组成挖掘小组前往河姆渡村。
几天以后考古人员来到河姆渡村,在村民施工的地方打了几个探方。
挖掘工作开始不久,考古人员发现了一些木头,虽然已经腐朽,但还是能清晰地看出人为加工过的痕迹,依照专家的分析这是一个水井。
在中国商周时期的金文中“井”是这样写的,很像四排木头相交搭成的井窖,中间则为汲水之处,和挖掘出来的这些木头摆放形状相似。
经过处理,考古人员发现这确实是一口水井,井仅有1.4米。
由于这口水井的出现,使问题变得复杂,考古人员推测这个地方不仅仅是墓葬遗址,有可能是古人类居住的地方。
如果这里是古人类居住的村落,那么它究竟属于哪个年代,这个居住区有多大规模呢?考古人员一时很难推测,他们需要更多的证据,很快他们就有了新的发现。
在距离地面两米深的地方,考古人员挖出11座墓葬和3个龟坑。
大量的陶片、石器,然而仅仅这些陶片也不能说明问题,考古人员需要更多的发现来破解眼前的谜团。
他们继续向下挖掘,在这个文化层仍然有一些陶器出土,只是在这一土层没有发现红陶,大部分是灰黑色夹砂碳的陶器。
这些陶器质地比较粗糙,从表面的痕迹专家判断,它们应该是距今6000年左右加工出来的,这是新石器时代人类生活在这里的重要证据。
当考古人员挖掘到三米深时,发现了奇怪的东西。
在褐色的土层中出现了一些金黄色的小颗粒,但是很快就变成了泥土的颜色。
经过仔细辨认,这些东西居然是碳化了的稻谷,这些稻谷在与空气接触之前,还保持着原来黄灿灿的影子。
吉林省舒兰市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人教版(2024)初中历史七年级期中测试卷(含答案)
时间:90分钟总分:60分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1分,共15分)1.元谋人、北京人都是我国境内著名的原始人类。
了解生活的第一手资料,要通过 ( ) A. 神话传说 B. 史书记载 C. 学者推断 D. 考古发掘2.河姆渡遗址中出土了骨耜、木耜、稻谷和稻壳、稻秆等,这可用于验证这一时期 ( ) A. 长江流域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 B. 农业文明最早起源于长江流域 C.水稻的种植已经遍及中国南部 D.农业生产工具多为锋利的石器3.以下关于良渚古城、陶寺都城考古发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前者位于浙江余杭,后者位于山西襄汾 B.前者外城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 C. 后者面积达280万平方米 D. 后者距今约4300—4000年4.河南安阳发掘的“妇好墓”(商王武丁夫人墓)中的玉器,经化学成分分析,与新疆和田玉的成分 一致。
据此推测合理的是 ( ) A. 中原与西北地区存在联系 B.中外科技交往历史悠久 C. 丝绸之路的开辟始于商朝 D. 商朝统治中心远及新疆5.西周时期,根据分封制,授予“诸侯”管理土地和人民权力的是 ()A. 天子B.卿大夫C. 士D. 平民 6.《春秋》记载:鲁隐公三年,周平王去世,筹措不到丧葬费用,周王室派周大夫武氏之子到鲁国“求赙(钱财)”,以安葬周平王。
这一事件反映了 ()A. 诸侯争霸B. 王室衰微C. 群雄兼并D.百家争鸣7.楚王问鼎、卧薪尝胆、合纵连横、远交近攻、围魏救赵,这些成语和典故反映了我国春秋战国 时期 () A. 和平稳定 B.诸侯争霸 C. 经济发展 D. 文化繁荣8.“赵王闻秦反间之言,因使赵括代廉颇将以击秦。
括军败,卒四十万人降武安君(白起),(武安 君)乃挟诈而尽坑杀之,遣其小者二百四十人归赵。
”材料描述的战争是 ( ) A.牧野之战 B.桂陵之战 C. 长平之战 D.郢之战9.《史记 ·商君列传》记载:“缪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
2020年运城市中考七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试题(及答案)
2020年运城市中考七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叙述在研究性学习中可作为最可靠史料的一项是A.“女娲造人”的传说B.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骨耜”C.电影《荆轲刺秦王》D.小说《封神榜》2.相传炎帝教民耕种,制作工具,种植五谷,制作陶器等:传说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发明弓箭和指南车,命仓颉创造文字,让伶伦制作音律,让隶首发明算盘,这些传说()A.反映出当时的社会发展水平B.证明炎黄二帝都是天上神仙C.都是瞎说胡说根本就不存在D.说明我国当时科技领先世界3.人类学家在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北京人透址上经过考古发现:“……近10万件各类石器和大量动物化石……发现有灰烬、烧石和烧骨等。
“以上材料表明北京人()①制造石器②会建造房层③会使用火④是我国境内目前己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4.考古发现是研究历史的重要途径,下图所示文物的研究价值包( )①推测北京人是否会用火②复原其外貌特征③判断北京人的生活组织方式④推测其生活的年代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5.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
下图能够作为北京人存在证据的是()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6.小明想去参观世界上内涵最丰富、遗存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为此,他应前往( ) A.云南元谋县B.北京周口店C.陕西西安半坡D.浙江余杭良渚7.关于下图文物(猪纹陶钵)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反映了半坡原始居民高超的制陶工艺B.体现了黄河流域原始居民的绘画技能C.反映了长江流域原始居民高超的制陶工艺D.陶器是原始农耕时期先进的生产工具8.好莱坞英雄史诗片《史前一万年》上映时获得不错票房,该片将视线放到了人类的远古时期。
假如你也想穿越时空,回到远古时期去体验我国最早人类的生活,那么你应该最好选择去A.云南B.北京C.浙江D.陕西9.“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考古发现包括:10万多件石器,成批的骨器,100多种野兽化石,还有大量灰烬……其中最厚的灰烬可达4米。
河姆渡遗址文物的介绍
河姆渡遗址文物的介绍《河姆渡遗址文物介绍:篇一》河姆渡遗址的文物,就像是一把把神奇的钥匙,打开了通往七千年前古老世界的大门。
走进河姆渡遗址博物馆,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那些精美的陶器。
你看,那陶器的模样,有的像个圆滚滚的大胖子,肚子鼓鼓的,可能是用来储存粮食的吧。
我就想啊,七千年前的人,是不是也像我们现在一样,担心粮食受潮呢?这些陶器上还有一些简单的花纹,虽然没有现在的花纹那么复杂精美,但却有着一种质朴的美,就像一个憨厚的乡下大汉,虽然没有城里人的精致,却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
再看看那些骨器,简直是让人惊叹不已。
其中最出名的就是骨耜了。
这骨耜啊,就像一个有着长长嘴巴的怪物,不过这个“怪物”可厉害着呢。
它是当时人们用来耕种的工具。
我就在想,拿着这个骨耜在田地里劳作的古人,是不是也会累得腰酸背痛呢?也许他们会一边劳作,一边哼唱着古老的歌谣,那歌声在田野里回荡,虽然我们现在听不到了,但仿佛能从这骨耜上感受到当时的气息。
河姆渡遗址还有大量的木器。
那些木器,在岁月的侵蚀下,还能保留一些痕迹,真的是不容易。
我记得有一次我在看一个木器的残件时,就觉得它像是一个孤独的战士,虽然已经残缺不全,但依然坚守着自己的使命,向我们诉说着当年的故事。
这木器的工艺,也许在现在看来比较粗糙,但在当时,那可是高科技啊。
就好比我们现在看古代的烽火台传递信息,觉得很简陋,但在当时那可是非常了不起的发明。
不过,我也有点疑惑。
这些文物到底还有多少秘密是我们没有发现的呢?比如说那些陶器上的花纹,会不会是一种古老的文字或者是某种特殊的符号呢?毕竟我们现在对于七千年前的文化了解还是有限的。
这就像一个巨大的拼图,我们只找到了其中的几块,还有很多块等待我们去挖掘。
河姆渡遗址的文物,不仅仅是一件件冰冷的展品,它们更像是一本本活着的史书,每一页都写满了当时人们的生活、劳动和智慧。
它们在无声地告诉我们,我们的祖先,在那么久远的年代,就已经开始创造属于自己的文明了,这是多么值得骄傲的事情啊!可是我们在骄傲的同时,也要好好保护这些文物,毕竟它们是不可再生的宝贝,要是损坏了,那可就真的是千古遗憾了。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耜是用于什么劳动的?如果让你来使用骨耜,应在上面添加什么?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耜是用于什么劳动的?如果让你来使用骨耜,应在上面添加什么?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耜是一种农具,主要用于农业劳动。
它被用于松土、耕作和收割等农田工作。
骨耜上的牙齿形状适合扒地和翻土,使其成为一种有效的工具。
如果要使用骨耜,可以在上面添加一个木制或柄,以便更好地握持和操作。
柄的长度可以根据使用者的身高和个人喜好来决定。
此外,为了提高骨耜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可以考虑在骨耜牙齿的连接处添加一些结实的绳子或绑带来加固。
总而言之,如果要使用骨耜,最好在上面添加一个适当的柄来提供更好的握持。
这样,使用者可以更加方便地进行农田工作,提高效率和稳定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脑筋:
河姆渡原始居民比北京
人、山顶洞人在生产生活 上有哪些进步呢?
半坡
西安半坡发掘遗址
半坡遗址想像图
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
间:约五六千年前 2.地 点:黄河流域的陕西 磨制石器(石刀)耒耜 3.生产工具: 4.农耕作物: 粟 5.原始饲养业:猪 狗 6.定居生活: 半地穴式房屋 7.原始手工业:彩陶 纺线 织布、制衣
伏羲氏的第三大贡献是采天然火, 发明熟食。"庖羲",含义就是"取牺牲以 充庖厨"。"炮牺",含义是"变茹腥之食"。 要想达到上述目的,必须有火。所以"炮 牺"(烧动物肉)的发明其实也就是取火 的发明。从而人类又向文明时代跨进了 一大步,保存的火种烤熟了动物肉,不 但使人类正式开始了熟食的历史,减轻 了人类遭受疾病侵袭的机会,延长了人 类的寿命,还使人类有了光明,把人与 动物区别开来,莽莽荒野中人类开始有 了自己独立的区域。但伏羲氏取得的火 是天然火,不是后来燧人氏发明的人工 取火。
半坡人创造 了哪些原始艺术 呢?
鱼纹彩塑陶盆
人面鱼纹陶盆
妇女在屋内织布、缝制衣服想像图
三、大汶口原始居民
约四五千前 间: 黄河流域的山东 2.地 点: 3.生产农具: 石镰 石锄 黑陶 白陶 4.原始手工业: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私有财产 5.
1.时
和贫富分化出现。
原始 距今 生活 居民 时间 地区
伏羲氏的第二大贡献是发明畜 牧业。传说中伏羲氏教民豢养野兽, 使之成为家畜。人类学会饲养家畜, 从此便不致因人口增加、野兽稀少而 遭受饥饿的威胁,脱离了完全靠采集 渔猎生存而步入了游牧或畜牧时代。 人类也由常受饥饿威胁变得食物充裕, 不致终日为寻求食物而忙碌,便有时 间从事一些其它工作。人类文化进步 的基础变得坚实一些了。
我们的祖先是什么 时候开始农耕生活的?
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
一、河姆渡人的生活 二、半坡人的生活
三、大汶口人的生活
河姆渡
一、河姆渡的原始农耕 1.地 点: 长江流域的浙江 2.时 间: 约7千年前 3.生产工具: 磨制石器和骨器
水稻(世界上最早种水稻的国家) 4.农耕作物:
干栏式房屋 水井 6.原始饲养业:猪 7.原始手工业: 陶器 玉器 乐器
课后练习
知识巩固
畅想天地 问题讨论
下列农作物中哪些是我国最早种植的? ①水稻 ②玉米 ③粟 ④花生 ⑤蔬菜
(
①②③ A、 ①③ ⑤ C、
②③④ B、 ③④⑤ D、
C)
填出该图中各遗址名称:
黄
河
半坡遗址 大汶口遗址
长
江
河姆渡遗址
半坡人制作的陶器
这些陶器各有什么用途?陶器的 广泛使用给人类带来什么影响?
假如你是一个生活在 原始社会的人,仅靠在 野外采集、捕捉食物为 生有哪些不便之处?
第 课
2
原始的农耕生活
神 农 与 伏 羲
伏羲氏伏羲氏又叫“庖羲"、"炮 牺"、"包牺"。关于伏羲氏的传说较多, 但多是些零星碎片。伏羲氏最大的成 就是发明鱼网,教民捕 鱼,即创造了 最早的渔业。能结网捕鱼,这在采集 渔猎时代是人类征服自然的一大进步。 渔业的发明使人类获取食物的能力大 大提高,减轻了人类所受的饥饿的威 胁。
5.定居生活: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石斧和石锄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骨耜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粒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黑陶
干栏式建筑复原图
河姆渡遗址复原图
苇席残片
思考:
河姆渡原始居民为什么要建
造这种房屋呢?
浙江地区地势低洼、潮 湿温热,可以防潮、通 风;可以防蛇虫鼠蚁; 可以防洪水猛兽。
原始 农耕
磨制石器
原始家畜 饲养业
原始 手工业
制造陶器、 玉器和原 始乐器 制造彩陶、 织线 制造黑陶、 白陶,手工 业更大进步
河 姆 渡 半 坡 大 汶 口
约七 长江流 耒耜耕地 饲养家禽 千年 域浙江 种植水稻 约五、黄河流 磨制石器 饲养猪狗 六千 域陕西 石刀 耒耜 等动物 年 种植粟 约四、 黄河流 农耕经济 五千 域山东 更大发展 年
1.时
石刀
石锄
石耜冠
石铲
石斧
半坡氏族的磨制石器
半坡遗址出土的菜籽和粟的朽粒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 种植粟和蔬菜的国家
半坡居民的房子复原图
半坡圆形夹顶房屋复原图
动脑筋:
半坡原始居民为什么要建造这
种房屋?
黄河流域干旱、风沙大,气 候比较寒冷,半地穴式房屋 既可以抵挡风雨,又可以取 暖。
顺应大自然规律,因地制宜、科 学合理。
神农一名即农之神,是主管农业 的神人。神农氏教人类播种五谷。神 农氏的时代,人类社会已由昼拾橡栗、 暮栖木上的”知生之民“阶段发展到 了”耕而食,织而衣“的农耕社会。 农业被发明并取得了初步发展,人类 已经正式进入了农业社会 。神农氏不 仅发明农耕,还发明了农耕工具。他 发明了最早的农业工具耒和耜。
河姆渡人的水井和井架复原图
饮水比以前更加方便,有利于改善居住的
条件,他们可以在远离天然水源的地方居 住,同时可以解决枯水季的饮水困难。在 水井上面建有草顶井架,这样有效地保证 了生活饮用水的洁净,表明河姆渡原始居 民已经懂得卫生的重要性,他们的生活质 量提高了,预示着人类在进步着。这是因 为浙江河姆渡地区海拔低,地下水位高, 所以井水水位高,所以井水离地面比较近, 人们取水比较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