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朝鲜若干问题
关于“辽东城冢”壁画中若干问题的考析

历史地理第十六辑关于“辽东城冢”壁画中若干问题的考析王绵厚早在二十世纪初发现于朝鲜大同江右岸平壤北部平安南道顺川郡龙凤里的“辽东城冢”前室中的城郭壁画,以其有“辽东城”的题记而闻名于世。
这是迄今为止,在高句丽壁画墓中,具有明确题记的唯一一座城郭图壁画墓。
因此它不仅对研究高句丽的早期壁画墓,在考古学上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就“辽东城郭图”壁画本身内容,对研究高句丽的城郭建筑等有关历史问题,亦有其特殊意义。
本文就此在中外诸家已涉论的基础上,对与“辽东城冢”壁画有关的问题,再作深入分析和探证。
一、“辽东城冢”及其壁画的相对年代关于“辽东城冢”的年代,早在七十年代初朝鲜岀版的《大城山的高句丽遗迹》和中国学者魏存成等人的著作中,已考证为“东晋晚期”①。
这里,为了进一步印证与壁画有关的诸问题,再作进一步的时间断限分析。
■?'首先,从“辽东城冢”的墓室结构看,应为典型的高句丽早期封土石室墓。
其特点是东西并列有四个长方形墓室,前面通贯设有一横长的前室,壁画绘于前室南壁两门正中,显然为主要位置,内城外东部真书“辽东城”三字。
从“辽东城冢”墓室的结构看,明显是一种受魏晋辽东地区(以襄平为中心)的石板壁画墓的影响。
甚至其基本布局形制,可以说来源于三国魏(公孙氏)时代的辽阳地区的封土石室壁画墓,如辽阳三道壕一号墓和棒台子等地的壁画墓。
②因此可以说,其时代从考古学上看,它是仅晚于朝鲜黄海道安岳郡冬寿墓的早期壁画墓。
应属于半岛上高句丽较早期的封土石室壁画墓的一种。
.从当代考古发现看,朝鲜大同江流域的封土石室壁画墓,“其上限年代当不早于封土石室墓岀现的时间”,即长寿王迁都平壤后的五世纪前期。
辽东城冢也应属这一时期,这是考古学家对“辽东城冢”石室壁画墓其上限应在公元五世纪初的合理推定。
③至于有些学者如韩国学者金元龙认为Z4辽东城冢”虽然晚于辽阳三道壕壁画墓,但推定其年代不晚于四世纪(即好太王占有辽东前),应是对该墓缺乏综合考察的结论。
朝鲜半岛历史与统一问题研究

朝鲜半岛历史与统一问题研究朝鲜半岛地处东亚,是一个拥有丰富历史文化的地区。
朝鲜半岛的两个国家分别为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和大韩民国。
自二战后,朝鲜半岛的两个国家就开始了长达几十年的战争和分裂状态。
朝鲜半岛历史与统一问题备受研究,任何研究都会牵扯到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经济等各方面的问题。
一、朝鲜半岛的历史1.古朝鲜古朝鲜是朝鲜半岛最早的历史时期之一,据考古证明,古朝鲜大约在公元前2333年到前108 BC之间建立,这时期是由汉江一带的部落建立起的。
古朝鲜时期的君主有大王、小王和伯王等三种,他们主要以领土扩张为主。
随着时间的推移,古朝鲜经历了不断的战乱和动荡,随后于前108 BC左右被朝鲜半岛另一家族秦氏族谋杀。
2. 高句丽高句丽建立于公元前37年,是古朝鲜时期的一个重要国家,它的领地包含了朝鲜半岛的南部和东岸地区,还延伸至现今的中国东北地区和俄罗斯远东地区。
高句丽时期的文化和经济繁荣,是朝鲜半岛历史上的一个辉煌时期。
高句丽后期由于战争和贪污等原因,逐渐衰落直到被新罗和百济统一。
3. 新罗新罗成立于公元57年,随后统一了朝鲜半岛南部,包括现今的韩国和部分中国东北地区。
新罗时期的文化和艺术高度发达,它对唐朝的影响和贸易往来不断,给新罗带来了繁荣的发展。
但是随后的统治者贪污和内乱等因素使得新罗逐渐衰落,最后被统一在朝鲜半岛上的百济吞并。
4. 百济百济始建于公元18年,它位于朝鲜半岛的东南部,这个地区是庆州郡的领地,而百济的历史也以独立性和文化发展而闻名。
百济时期的文化、科技和艺术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同时,它还和唐朝保持良好的关系,发展了一系列的经济贸易活动,给百济带来经济上和文化上的收益。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百济也开始陷入了内乱和外来侵略等危机之中,最终于公元698年被新罗并吞。
二、朝鲜半岛的统一问题朝鲜半岛的统一问题已经一直存在了很长时间,由于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它的统一问题被广泛的研究。
朝鲜半岛的统一目前还面临着一系列困难和挑战。
清朝的封禁政策及朝鲜移民的犯越

清朝的封禁政策及朝鲜移民的犯越清朝历史上曾实行过多种封禁政策,其中对朝鲜移民的封禁政策影响较为深远。
清朝对朝鲜移民的封禁政策始于16世纪中叶,直至19世纪末,对朝鲜移民进行了长期的限制和管制。
朝鲜移民的犯越现象也随之产生,成为了当时中朝两国关系的一大热点问题。
清朝对朝鲜移民的封禁政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清朝通过严格的边境管制,限制朝鲜人民的出入。
在清朝时期,中朝两国边境地带设立了许多关卡,设置了严密的监视和检查制度,对朝鲜移民实行了限制和管制。
朝鲜人要想进入清朝境内,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查和许可程序,而没有合法证明的朝鲜移民则受到逮捕和遣返的处罚。
这一严格的边境管制政策使得朝鲜移民的出入变得异常困难。
清朝通过颁布一系列法令和政策,限制和打击朝鲜移民。
在清朝时期,颁布了多项法令,限制了朝鲜移民在清朝的聚居和经商活动。
清朝政府对朝鲜移民实行了限制和打击,使得他们在清朝的生活和经济活动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清朝政府还出台了许多限制朝鲜移民的法令和政策,如禁止朝鲜人与清朝人结婚、禁止朝鲜人在清朝开设商铺等,使得朝鲜移民在清朝的生活和工作变得异常困难。
清朝对朝鲜移民的封禁政策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朝鲜移民的犯越现象。
由于清朝对朝鲜移民实行了严格的限制和管制,使得许多朝鲜移民不得不通过非法途径进入清朝境内,从而形成了朝鲜移民的犯越现象。
朝鲜移民的犯越现象在清朝时期屡禁不止,成为当时中朝两国关系的一大难题。
清朝对朝鲜移民的封禁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对朝鲜移民的生活和活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此背景下,朝鲜移民的犯越现象也随之产生,给当时的中朝两国关系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中朝两国的关系逐渐得到改善,朝鲜移民的封禁政策也逐渐得到了宽松。
但是清朝时期的对朝鲜移民的封禁政策和朝鲜移民的犯越现象给我们留下了有力的历史警示,我们应该从中吸取教训,加强国际交流和合作,共同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朝鲜问题的本质介绍

朝鲜问题的本质介绍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简称朝鲜、北朝鲜、北韩。
朝鲜的拥核问题影响着全世界的神经,朝鲜问题也不容忽视。
下面是本人分享的朝鲜问题的本质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朝鲜问题的本质无论是朝核问题还是朝鲜问题,都给中国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增加了周边不稳定因素,加重了处理多边关系时的被动性。
朝鲜问题属于冷战格局的历史遗留问题,在后冷战时代被最大限度地放大,给各利益相关国提出了严峻挑战。
所谓朝鲜问题,是指在冷战后东亚地区安全结构的重新整合和发展的过程中,部分次区域成员(朝鲜)的安全利益没有跟随大国安全利益的调整而出现制度性变化,始终游离于地区安全潮流之外,自觉或不自觉地孤立于冷战后东亚以合作为主流的地区安全体系之外,把自身安全感的增强寄希望于自助性安全努力,而无暇全力推进国内经济政治体制改革,从而导致多层次的社会经济问题和国际关系矛盾,陷入了“遏制—反遏制”的循环,最终严重威胁到了地区安全和稳定。
朝鲜核问题是朝鲜问题的重要一环,也是其最尖锐、最极端的表现形式之一。
所谓朝鲜核问题,是指由于美朝之间的矛盾冲突及其相互作用,最终导致朝鲜宣布退出《核不扩散条约》,废除半岛无核化协议,重新启动核开发,并由此威胁到国际现存的核不扩散体系的结构平衡以及国际社会反对核扩散的基本价值观,迫使有关国家必须在一定时间内和心理紧张状态下做出决策反应。
两者在解决和处理时往往被各方当做两个问题来看待,尤其美国在六方会谈中坚持不解决朝鲜问题就不能解决朝核问题。
这种割裂来看的观点,给六方会谈取得实质性进展造成了很多障碍。
有的学者已经提出六方会谈的发展应该建立起解决朝核问题与朝鲜问题合而为一的机制。
除了努力打破各国对话僵局、提升地区安全体系的包容度以外,一些专家还提出了将二者一并看待和解决的新思路。
比如刘永涛站在社会文化的视角,认为需要提高朝鲜的身份感和安全感,同朝鲜的沟通和对话途径应该多元化。
本文认为,任何国家的对外措施都是为国内经济政治需要服务的,任何国际问题的本质都是经济利益问题。
【历史】古朝鲜的历史

古朝鲜的历史1️⃣ 古朝鲜的起源与早期文明古朝鲜,作为东亚地区重要的古代文明之一,其历史可追溯至公元前数千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
在这一时期,朝鲜半岛上逐渐形成了多个原始部落,这些部落通过不断的迁徙与交流,逐渐发展出了独特的文化和社会结构。
其中,以箕子朝鲜、卫满朝鲜等为代表的早期政权,为古朝鲜的历史画卷拉开了序幕。
箕子朝鲜据传为商朝遗民箕子所建,其文化深受中原文明影响;而卫满朝鲜则是由燕国将军卫满率众东渡所建立,其政治制度与军事力量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中原王朝的模式。
2️⃣ 三国时代的纷争与融合进入公元前后,古朝鲜进入了三国时代,即高句丽、百济和新罗三国鼎立的时期。
这一时期,三国之间频繁发生战争与外交活动,形成了复杂多变的政治格局。
高句丽以其强大的军事力量和丰富的文化遗产著称,其都城平壤至今仍保留着许多珍贵的文物古迹;百济则以其独特的宗教信仰和艺术风格闻名,佛教在百济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发展;新罗则以农耕经济为基础,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并在统一三国的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三国时代的纷争与融合,不仅促进了朝鲜半岛内部的文化交流,也为后来的统一新罗王朝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 统一新罗与朝鲜半岛的中世纪公元7世纪初,新罗在统一战争中取得了胜利,建立了统一新罗王朝。
这一时期,朝鲜半岛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取得了显著的发展。
新罗王朝积极推行佛教,建立了众多寺庙和佛塔,同时与唐朝等中原王朝保持着密切的友好关系。
在文学、艺术、科技等方面,新罗也取得了不俗的成就,如《三国史记》等历史著作的问世,为后世研究朝鲜半岛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然而,随着王朝的更迭和外来势力的入侵,朝鲜半岛的中世纪也经历了多次动荡和变革。
综上所述,古朝鲜的历史是一部充满传奇与变革的史诗。
从早期的原始部落到三国时代的纷争与融合,再到统一新罗王朝的建立与发展,古朝鲜人民用智慧和勇气书写了一部部辉煌的历史篇章。
这些历史遗迹和文化遗产不仅见证了朝鲜半岛的悠久历史,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历史借鉴和文化启示。
朝鲜第一个国家--古朝鲜

朝鲜第一个国家--古朝鲜古朝鲜是朝鲜历史上的第一个国家,从公元前30世纪初到公元前108年存在于以平壤为中心的东北亚广阔地区。
古朝鲜的建国始祖是檀君。
公元前30世纪初,他定都为平壤城,宣布建国,定国号为朝鲜。
过去,檀君一直被认为是神话人物。
可是,上世纪90年代,我国考古专家在平壤市江东郡发掘檀君陵,陵内尸骨被验证为是5000多年前的,从而考证檀君是五千年前建立古朝鲜的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建国始祖和朝鲜民族的原始祖。
古朝鲜是奴隶占有制国家,实行了成文法《泛禁8条》。
在古朝鲜时期,农业、畜牧业、手工业等经济各部门相当发达。
其中,农业是经济的主要部门。
古朝鲜人根据土壤气候条件,栽培了稻子、谷子、大麦、高粱、黍子、大豆等各种粮食作物和大麻等工艺作物。
古朝鲜的手工业也较发达。
青铜器文化早在建国以前开始,随着古朝鲜的建立达到很高水平。
琵琶形短剑和窄面铜短剑是代表性的青铜器遗物。
古朝鲜人民在发展科学和文化方面也出色地发挥了创造性智慧。
当时的遗迹文物足以说明这一点。
檀君朝鲜时期的遗迹-支石墓石盖上刻有石刻天文图,陵内还出土了金属工艺《金龙带钩》等很多饰品。
朝鲜中央历史博物馆讲解员柳京爱说:“〈金龙带钩〉是用纯金制作的,长9.4厘米,中间有龙形花纹,在那里还镶嵌翡翠,使得带钩全面光彩夺目。
这是在研究当时文化方面颇有价值的遗物之一。
”古朝鲜时期还创制朝鲜固有文字--《神志文字》,文学和艺术也相当发达。
女作家丽玉创作的歌词《箜篌引》也作为当时的文学艺术作品遗产流传到今天。
古朝鲜人民创造的文化遗产对以后时期的民族文化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17世纪朝鲜的内外政策与社会制度

17世纪朝鲜的内外政策与社会制度在17世纪的朝鲜,朝鲜王朝经历了许多内外困境。
从政治、经济到社会制度,所有这些方面都在这个时期发生了变化。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17世纪朝鲜的内外政策以及其对社会制度的影响。
在内政方面,朝鲜王朝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首先是朝鲜王朝内阁的设立。
内阁由宰相和六个部长组成,主管政治、军事和经济等方面的事务。
通过建立内阁,朝鲜王朝试图实现国家治理的集中化和有效性,以提高朝鲜的政治体系。
此外,朝鲜还实施了土地改革政策,将庄稼地分配给农民并减轻租赁压力。
这一政策的实施有助于减轻农民的经济负担,提高了生产力和农业产出。
在外交政策方面,朝鲜王朝与明朝和清朝之间保持着紧密的联系。
朝鲜通过与明朝和清朝的经贸交流来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
此外,朝鲜利用与清朝的关系,来维护国家的独立性和安全。
与此同时,朝鲜还致力于与其他国家的外交关系的发展,试图通过外交手段来保护自己的利益。
在经济方面,朝鲜在17世纪实施了一系列的改革政策。
朝鲜王朝努力改善国家的商业环境和贸易体制,以吸引外国投资和促进经济发展。
此外,朝鲜还加强对农业和手工业的支持,以推动国内生产力的提高。
这种政策措施为朝鲜的经济繁荣奠定了基础。
在社会制度方面,17世纪的朝鲜实行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
根据这个制度,人们的社会地位是由他们的出生和职业决定的。
这种制度限制了人们的社会流动性和个人发展。
尽管如此,朝鲜王朝还是通过一系列的教育和选拔制度,为人民提供了晋升的机会。
此外,朝鲜还实行了一系列的福利措施,为老人、孤儿和贫困人口提供援助。
尽管17世纪朝鲜王朝在政治、经济和社会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但依然面临着许多的困境。
外部压力、内部腐败和社会等级制度等问题依然存在,并且对朝鲜的稳定和发展构成了威胁。
然而,这个时期的改革措施为朝鲜打开了一扇窗户,使其能够与外国联系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国家的实力。
总结而言,17世纪朝鲜王朝在内政、外交、经济和社会制度方面面临着许多挑战。
朝鲜半岛问题的由来简析

朝鲜半岛问题的由来简析较长一段时间内,朝鲜半岛问题,一直闹得沸沸扬扬,严重影响着我国周边环境的安定及东北亚局势的稳定,在当今“和平,发展”已成为世界共识之时,此问题能否得到有效处置便显得尤为关键而重要了。
近期进修了《形势与政策》之后,在老师的悉心讲解之后,让我对朝鲜问题的由来成因有了较为详细的了解,现就朝鲜半岛问题的成因做一下简要分析,因学生学识程度所致,不周之处难免。
中国历史上所记载的朝鲜最早是西周灭商之後,商朝遗臣箕子到朝鲜半岛与当地土著建立了“箕氏侯国”。
公元前3世纪末,朝鲜历史上第一次有所记载。
在中国汉代的历史学家司马迁的着作《史记》中记载,商朝末代国君纣王的叔叔箕子因与纣王政见不合,帅其封国臣民5000余人出走,后来到今朝鲜北部。
武王伐纣成功后,将其封为诸侯国,史称“箕氏朝鲜”。
根据韩国人的历史书《三国遗事》所载,檀君的后人在箕子来到朝鲜之后,带着人民南迁,以免和箕子带来的人做成冲突。
这些人后来成为了三韩的始祖。
箕子朝鲜在朝鲜半岛统治了近一千年。
根据《太原鲜于氏世谱》,朝鲜的鲜于氏源自箕子朝鲜的后人。
而他们从箕子开始,一共经历了41代君主,直到公元前1世纪才被灭。
出于某些原因,目前有部分朝鲜韩国学者对此段历史的存在有一定争议,不承认箕子朝鲜的存在。
卫氏朝鲜燕国人卫满率移民进入朝鲜,于公元前194年在平壤一带建立卫氏政权,推翻了箕子朝鲜的政权。
这是朝鲜历史上第二个王朝,称“卫氏朝鲜”。
汉四郡与三韩时代公元前108年汉武帝吞并卫氏朝鲜,在朝鲜半岛中北部设立乐浪、玄菟、临屯、真番四郡,史称“汉四郡”。
南迁的古朝鲜人,包括了卫氏朝鲜的遗民及其他部族在朝鲜半岛南部建立了以辰韩、马韩和弁韩为中心的辰国,同时存在伽倻等小国。
三国时代汉末,由于汉朝解体,无力北顾,公元4世纪,朝鲜形成高句(念gou)丽、新罗、百济三国鼎立时期。
在公元前後(《三国史记》记载在公元前一世纪中),朝鲜半岛上出现了三大政权:新罗(前57年-935年)、高句丽(前37年-668年)、百济(前18年-660年)。
中\朝存在的领土问题(图)

中\朝存在的领土问题(图)(一)清时期中朝第一次勘界明朝和李朝建立之初,中朝两国边界即明确以鸭绿江、图们江为界河。
清代,中朝两国疆界依然以鸭绿江、图们江为界,两国从无异议。
朝界河鸭绿江、图们江皆发源于长白山(朝鲜称“白头山”),长白山天池为松花江、鸭绿江和图们江的三江源头。
鸭绿江、图们江中游以下河宽水深,两国边界分明,但两江,尤其是图们江上游至江源地带,河多水浅,边界不明,源头不清,因此,屡有边民非法越境,造成边界纠纷。
为解决边界纠纷,1712年,穆克登奉康熙帝之命,与朝方接伴史朴权和咸镜监司李善溥赴长白山查边。
5月15曰,穆克登在长白山顶分水岭鸭绿江、图们江两江源头立审视碑。
此次勘界过程中,各种纰漏层出不穷,给后来的中朝边界争执埋下了祸根。
首先,朝鲜接伴史朴权和李善溥因年老体衰,无法全程陪同,只好令手下官员和译员同去,这为后来所立碑文的权威性带来了挑战。
其次,穆克登系军人出身的一介武夫,对国境勘查技术和相关知识所知甚少,不仅没能找到图们、鸭绿两江的正源,更在将其后的边界立标过程完全委托于朝鲜官员,使所划边界对中国极为不利。
(二)“间岛”问题的发端以及边界问题的再起长白山一向被视为清朝发迹的“龙脉”之地。
由于进入长白山挖参、猎捕之人众多,请政府担心这些活动会断绝龙脉。
1762年始,清政府对东北实施了长达200余年的封禁政策,严禁进入长白山地区,鸭绿江、图们江中朝边境地区成为封禁的重点地区。
后来,由于长期的封禁政策致使东北边疆地广人稀,边备空虚,潜藏着严重的国防危机。
特别是清道光之后,由于沙俄等列强的侵略扩张,这种危机曰益加重。
这给朝鲜边民非法越境进入中国创造了客观条件。
后来,1860至1870年间,朝鲜北部地区多年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民不聊生。
许多朝鲜人出于生计,冒禁非法渡鸭绿江、图们江越境,到对岸中国奉天、吉林省垦荒。
之后人数众多,开垦土地越来越多,为清政府带来诸多政治、社会问题。
后来,清政府于1867年实行移民实边政策,允许汉人迁移至此,后来在对待朝鲜移民的政策上也有所放松,在其“易服雉发”,准其领照纳租,加入中国国籍的情况下留在中国。
朝韩问题的历史根源

朝韩问题的历史根源朝鲜半岛位于亚洲东部,北隔鸭绿江和图们江与中国相接,东北一隅与俄罗斯接壤,南隔朝鲜海峡与日本相望。
西、南、东分别被黄海、朝鲜海峡、日本海环绕,为中国大陆的左翼,中日之间的跳板,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朝鲜半岛是朝鲜族世代的居住地,历史上建立过多个国家。
一、朝鲜的古代史及近代史朝鲜历史上先后经历政权更迭,但几乎一直中国中原政权维持藩属关系。
到近代,朝鲜的宗主国中国清朝已经落后于时代,西方列强经过两次工业革命实现了国力的飞跃。
19世纪,急于获得原料产地和倾销市场的资本主义列强开始觊觎朝鲜。
朝鲜的近邻日本在明治维新后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实力迅速膨胀,正交叉进行工业革命,因此扩张欲望强烈。
1876年日本强迫朝鲜签订《江华条约》,打开朝鲜国门。
1882年《朝美修好条约》的缔结标志着朝鲜国门的全面开放,也意味着朝鲜开始成为资本主义列强的角逐场所。
朝鲜也被称为“远东的巴尔干”。
19世纪末列强在朝鲜的角逐并不露骨,但时有冲突。
这是因为当时朝鲜的宗主国清朝为了防范列强(特别是日本)对朝鲜的觊觎之心,派袁世凯等人常驻朝鲜,积极经营,因而列强也无从下手。
由于朝鲜半岛的战略要冲地位以及列强争夺朝鲜已初见端倪,清廷中一些人已经提出了朝鲜由中、美、英、俄共管的意见,朝鲜内部也逐渐兴起一种中立化的论调,希望朝鲜成为像瑞士联邦一样的永久中立国。
但因为周边大国的利益考虑和冲突,这些想法都没能实现。
1894年,蓄意侵略朝鲜的日本挑起了甲午中日战争,次年战败的清朝在《马关条约》中放弃对朝鲜的宗主权,日本成功排挤了中国在朝鲜的势力;1897年朝鲜高宗李熙在俄国的支持下自称皇帝,改国号称“大韩帝国”,日本与俄国在朝鲜半岛的角逐日渐白热化,终于引发1904年日俄战争。
结果俄国战败,日本又排除了俄国的势力,彻底控制朝鲜半岛。
1910年8月日本迫使韩国政府同之签订《日韩合并条约》,正式吞并朝鲜半岛,朝鲜半岛沦为了日本的殖民地,并设立朝鲜总督府,进行殖民统治。
古代朝鲜的制度

古代朝鲜的制度古代朝鲜是一个具有独特政治制度的国家,相比邻近的中国和日本,朝鲜半岛在政治、社会和文化等方面都展现出了不同的特点。
本文将详细介绍古代朝鲜的制度,从中我们可以深刻理解这个国家的历史和文化。
一、朝鲜半岛古代政权的兴起在早期,朝鲜半岛地区由多个小部落或王国所统治,其中最重要的是三国时代的高句丽、百济和新罗。
这些国家在前后数百年间进行了战争和征服,最终新罗取得了统治地位。
新罗王朝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统一了整个半岛,并在后来的几个世纪里成为了一个强大而稳定的国家。
二、古代朝鲜王朝的统治方式1. 君主制:古代朝鲜采用了君主制,国家的最高领导者是王(或后来的国王),他们继承了家族的统治权力。
王朝的传承是基于家族的世袭制度,一般是长子继承王位。
2. 内廷和外廷:古代朝鲜的王室设有内廷和外廷,内廷主要是王宫和宫廷官员,外廷则是负责管理政务的机构。
内廷主要承担着负责皇室事务和宫廷生活的责任,而外廷则负责国家政策和行政管理。
3. 宗法制度:古代朝鲜的政治制度中,宗法制度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宗法制度是指根据血缘关系确定社会地位和权力的制度。
在朝鲜,王室的家族和贵族家族都按照宗法制度进行组织和管理。
三、士人的地位和影响力在古代朝鲜社会中,士人(也被称为文士或士族)的地位非常特殊和重要。
士人是具有高文化修养和社会地位的人,他们通过考试和学术成就来取得官职和权力。
士人们在政治、文化和教育领域都扮演着关键的角色,他们不仅是朝鲜政府的主要官员,也是社会道德倡导者和文化传承者。
四、儒家思想对朝鲜政治制度的影响古代朝鲜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儒家思想对朝鲜的政治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儒家思想主张君主至高无上,以仁义道德来治国。
在朝鲜,儒家的思想被用来合法化王权,维护社会秩序,并倡导君主和臣民之间的和谐关系。
五、朝鲜的社会结构和等级制度古代朝鲜的社会结构严格分层,有明确的等级制度。
朝鲜王朝将国民划分为四个社会等级,即士人、平民、贱民和奴隶。
朝鲜王朝的内乱与朝鲜化运动

朝鲜王朝的内乱与朝鲜化运动朝鲜王朝是朝鲜半岛历史上最长久的王朝,它的繁荣和团结曾让人刮目相看。
然而,在朝鲜王朝的辉煌背后,却隐藏着无数次的内乱和矛盾。
这些内乱是朝鲜化运动的背景,它给朝鲜半岛的历史留下深刻的烙印。
朝鲜王朝的内乱源于其独特的社会制度和封建等级体系。
朝鲜封建社会严重阻碍了社会的流动和个人的发展。
朝鲜的统治阶级通过控制土地和财富,抑制了下层人民的声音和权利。
这种不公平和压迫最终导致了社会的内乱。
在朝鲜王朝的历史上,内乱经历了多次高潮和低谷。
其中最著名的一次是壬辰倭乱。
这场乱起于1592年,是日本豪族的侵略战争。
乱中,朝鲜王朝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国家面临着严重的分裂和混乱。
这场内乱的背后,是朝鲜封建制度的腐败和国家的软弱。
然而,正是这些内乱事件,催生了朝鲜化运动。
朝鲜化运动是一场思想和文化的变革,旨在纠正朝鲜王朝内部的弊端和不公。
朝鲜化运动倡导自由、平等和民主的思想,呼吁解放下层人民,同时也呼吁王朝统治者进行改革。
在朝鲜化运动的推动下,朝鲜王朝有了一系列的变革和创新。
其中最重要的是李商隐改革。
李商隐是朝鲜王朝的一位官员,他深刻意识到内外乱象背后的根源是朝鲜王朝的腐败。
于是,他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包括减轻赋税、设立学校、收回官员的贪污款项等等。
这些改革的目的是为了恢复朝鲜王朝的尊严和社会的稳定。
然而,朝鲜化运动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朝鲜王朝的统治者对于这场变革持有保守态度,他们担心自己的地位会受到威胁。
于是,他们采取了一系列的反对措施,试图镇压朝鲜化运动的势头。
然而,无论他们如何努力,朝鲜化运动的影响力仍在慢慢扩大,人民对于改革的渴望也日益增长。
最终,朝鲜化运动的力量战胜了保守派。
在朝鲜王朝的最后几十年里,一系列的改革措施被实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朝鲜化运动不仅影响了政治和经济,还改变了人们的观念和价值观。
人们认识到自己的权利和自由,开始追求个人的发展和幸福。
朝鲜王朝的内乱与朝鲜化运动是朝鲜半岛历史上重要的篇章。
关于古朝鲜研究的几个问题

关于古朝鲜研究的几个问题王成国(辽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辽宁沈阳110031)〔作者简介〕王成国(1946-),男,辽宁沈阳人,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渤海国史、辽史及东北古代民族史研究。
(本文原刊于社会科学辑刊2004年第3期(总第152期))〔关键词〕古朝鲜;箕子;卫满〔摘要〕古朝鲜即箕氏朝鲜 ,是公元前11世纪商周时期出现于我国东北的特定的历史物,中国东北古代民族史研究的重要内容。
箕氏朝鲜自西周初出现于东北历史舞台,经历了周、春秋战国大约近千余年的历史。
燕国统一东北前,箕氏朝鲜以西周侯国的身份活跃于东东南部及朝鲜半岛北部。
秦统一六国后,箕氏朝鲜附属于秦。
秦末汉兴,中原政权无暇东顾、人卫满乘势灭亡了箕氏朝鲜,并以卫氏朝鲜之称谓取而代之。
武帝元封三年(108),西汉王为统一东北计,以武力灭亡了卫氏朝鲜,并以其地置真番、临屯、乐浪、玄菟四郡。
自此,古朝即箕氏朝鲜和卫氏朝鲜先后退出历史舞台,但其居民即古朝鲜族仍以中华民族重要成员的份为东北开发建设发挥着历史作用。
一、何谓古朝鲜关于古朝鲜,朝鲜学者认为:“古朝鲜是朝鲜历史上一个奴隶所有者国家,原名‘朝鲜’,后世史家为同满王朝(卫满)的朝鲜以及李氏朝鲜相区别,从‘古老的朝鲜’这一意义上,称之为古朝鲜。
”〔1〕就是说,“古朝鲜”是卫满朝鲜和李氏朝鲜以前的朝鲜。
那么,这个朝鲜指的是哪个朝鲜呢?不知为什么,朝鲜学者没有做具体解释。
而笔者认为,古朝鲜冠以古字,不是古代朝鲜的缩称,或简称,且与后来在朝鲜半岛上建立的李氏朝鲜和今天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更有本质的区别。
古朝鲜是历史特定称谓,既不是国名,也不是族名,而是古地名。
后来,因为有箕子东封朝鲜之说,才赋予了朝鲜一词新的内容,史称箕氏朝鲜。
李氏朝鲜出现以后,为了与箕氏朝鲜相区别,才将箕氏朝鲜冠以古字,统称“古朝鲜”。
就是说,古朝鲜与李氏朝鲜既没有政治关系的继承,也没有血缘关系的继承。
古朝鲜是公元前11世纪商周时期出现于我国东北的特定的历史产物。
古朝鲜若干问题

古朝鲜若干问题林坚①朝鲜半岛(或韩半岛)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遗迹。
关于古朝鲜,也存在一些争议。
这里对“朝鲜”之称、远古时代遗址、“檀君朝鲜”、“箕子朝鮮”和“卫满朝鲜”问题,做一些梳理和讨论。
“朝鲜”之称谓在中国古代典籍中出现“朝鲜”一词的有:《管子》、《山海经》、《战国策》、《尚书大传》、《史记》等。
成于战国时代的《山海经》载:“朝鲜在列阳东,海北、山南,列阳属燕。
”“东海之内,北海之隅,有国名曰朝鲜。
”《史记·秦始皇本纪》载,秦的疆域“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先秦有“朝鲜”之称无疑。
朝鲜最古的史书《三国史记》和《三国遗事》中也将箕子朝鲜作为“朝鲜”一词作为国名出现的开始。
但从周朝至汉朝,“朝鲜”只是指朝鲜半岛北部的地区,朝鲜半岛南部则被称为三韩(即辰韩、马韩、弁韩,见《魏书·东夷记》)。
公元前194年燕人卫满推翻古朝鲜准王,国号仍称“朝鲜”,史称“卫满朝鲜”。
西汉元封二年(前109年)汉武帝东征朝鲜,设立四郡(乐浪、玄菟、真番、临屯),此后很长一段时间,“朝鲜”一词消失在中国典籍中。
此后,朝鲜半岛历经三国时期、统一新罗时代、后三国时期和高丽时期,国名均与“朝鲜”无关,中国史书中也以朝鲜半岛各国之名相称,并未将其统称为朝鲜。
高丽时期,编纂史书,尊箕子朝鲜为祖先,同时檀君朝鲜也作为开国神话写入史书,“朝鲜”一词再次出现于文字史料中。
1392年,李成桂推翻王氏高丽,自立为王,在以“权知高丽国事”名义给明太祖朱元璋的奏章中,草拟了两个国号请其代为选定,一为“和宁”,一为“朝鲜”。
其中,和宁为李成桂的父亲李子春在高丽朝任万户时的就仕之地;朝鲜则为古名,有“朝日鲜明”之意。
朱元璋认为“东夷之号,惟独‘朝鲜’之称美,且其来远,可以其本名而祖之”。
李氏政权遂以“朝鲜”为国号。
此后,“朝鲜”一词成为国家、民族和语言的名称。
朝鲜问题及中朝关系回顾

朝鲜问题及中朝关系回顾(一)■土立方~earththree近期东北亚乃至全世界,最受关注的新闻之一,莫过是北朝鲜前领导人金正日的去世。
对于当前的世界格局和价值观念,一位领导人的去世能引起如此的国际影响力,已属十分罕见。
金正日的逝世带来广泛的国际聚焦,和这个家族对朝鲜绝对的控制力,以及朝鲜半岛问题对东北亚安全格局的影响,都密不可分。
在朝鲜问题的所有历史观点中,无论曾经或现在,也无论哪一国哪一方,与此关系最错综复杂和交织纠结的,(除朝韩自身外)都当属中国(大陆)。
而中国(大陆)对朝鲜问题的报道宣传,从1950年至今,也有若干版本和不同视角。
故本文依所有确定之历史事实,分三篇对朝鲜问题及中朝关系做一综合回顾,以期重新客观的审视历史。
上篇:金氏家族与“北朝鲜”谈论朝鲜问题,无论是当前的朝核问题,还是半岛局势;无论是朝鲜战争还是半岛现状的形成;更无论是中美俄(苏)影响还是东北亚安全;……,都不可回避的要谈到一个家庭——朝鲜的第一家庭,金氏家族。
一、朝鲜半岛之历史背景朝鲜半岛分割为南北两部,并非是久远的历史。
当代朝鲜分割现状,是二战后美苏瓜分亚洲势力范围的直接产物。
关于朝鲜民族的起源,现有数个版本,且无明确定论。
主要有——·依传统的朝鲜历史,朝鲜民族为中国商周时代的移民与原半岛上的土著居民组成,现在大部为中国移民后裔。
此说法现为最正统,史料证据也最多,史称“箕子朝鲜”学说;·而步入21世纪后,随着朝鲜民族主义情绪的上扬,传统的“箕子朝鲜说”目前正被朝鲜半岛社会所质疑。
正取而代之“箕子朝鲜说”的,是现韩国官方采纳的,基于神话传说的“檀君古朝鲜”学说;无论哪种起源学说,无可争议的朝鲜历史是:公元918年建立“高丽王朝”,并于公元936年统一朝鲜半岛(之前半岛有“54国”“12国”“朝鲜三国时代”和“后三国时代”等)。
公元1392年,由高丽武将李成桂簒夺高丽王位,经明太祖朱元璋圈定新国号为“朝鲜”。
古代朝鲜制度

古代朝鲜制度 - 一段历史的探寻引言:古代朝鲜制度是朝鲜半岛历史上重要而又复杂的一段时期。
在这个时期,朝鲜王朝建立并统治了三百多年。
在这个时间段内,朝鲜王朝的政治、社会和文化都发生了许多重要的变化。
本文将探索古代朝鲜制度的起源、特点以及对朝鲜历史和文化的深远影响。
一、起源与演变1. 王朝的建立古代朝鲜制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9世纪后期。
当时,统一新罗王朝的统治衰落,各地势力开始崛起。
其中,以高丽、百济和新罗为代表的三个国家逐渐崭露头角。
高丽王朝最终取得了统一朝鲜半岛的胜利,并在公元918年建立了朝鲜王朝。
2. 家族制度的确立朝鲜王朝的建立标志着朝鲜半岛政权从一个领主制度转变为一个更集中的王朝制度。
在王朝的早期,国家的决策权集中在朝鲜王室和与王室有亲属关系的贵族手中。
这种家族制度保持了几个世纪,直到朝鲜王朝的末年。
二、政治制度朝鲜王朝的政治制度是以王室和贵族家族为中心的世袭制度。
国家的统治权被限制在一小部分家族手中,这些家族被称为世家,其成员继承权力并拥有行政、军事和司法等重要职位。
这种世袭制度为王朝的稳定提供了基础,但也导致了政权内部的腐败和权力滥用。
2. 策论制度在朝鲜王朝的政治制度中,有一种重要的机制称为策论制度。
这个制度要求高级官员将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写成文件提交给君主。
通过这种方式,君主可以了解国家的状况、听取不同的意见,并做出相应的决策。
策论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政府的透明度和决策的民主性。
三、社会制度1. 封建制度古代朝鲜制度中存在着广泛的封建制度。
在这个制度中,土地被划分成不同的等级,各级贵族家族拥有不同等级的土地。
这些贵族家族以农民的劳动和税收为基础获得财富和权力,同时也有义务保护和管理农民。
封建制度在朝鲜王朝的社会中起到了重要的经济和社会调节的作用。
士族制度是朝鲜王朝的社会制度中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个制度中,士族是社会的最高阶层,享有特权和地位。
士族通过科举考试来获取高级官员职位,成为政治和社会精英。
古代朝鲜制度

古代朝鲜制度古代朝鲜是一个拥有独特制度的国家,其政治、社会和经济体系与其他古代国家截然不同。
本文将介绍古代朝鲜的制度,并对其特点进行探讨。
一、朝鲜君主制度古代朝鲜政权采取了君主制度,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为国王。
国王拥有绝对的权力,并被奉为神圣的存在。
国王的权力不受制于其他人,可以进行任免官员、立法、司法等各项决策。
此外,朝鲜的君主制度还注重家族传承,国王的儿子通常会继承王位。
二、世袭的贵族体系朝鲜的社会体系主要由贵族组成,他们是国家的统治阶层。
贵族的地位是世袭的,身份地位高低取决于其祖先在社会中的声望和功绩。
贵族享有特权和财产,可以拥有土地、奴隶和高级官职等。
古代朝鲜的社会制度反映了世袭贵族对国家统治的重要性。
三、儒家思想与社会价值观在古代朝鲜,儒家思想对整个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
儒家思想强调家族的重要性,它鼓励人们尊敬长辈、忠诚国家,并且强调忠诚、孝顺、廉洁等美德。
这些价值观贯穿于朝鲜社会的各个方面,对人们的行为和决策产生了巨大影响。
四、农耕经济古代朝鲜的经济主要以农耕为基础。
人们依靠农业生产来满足生活需求,种植水稻是最主要的农作物。
由于地理条件的限制,朝鲜的农业主要集中在河谷地区,而山区则用于放牧和种植其他作物。
农耕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和人口的增长。
五、官僚制度朝鲜的政府设有官僚制度,由各级官员负责具体管理国家事务。
官员的选拔通常依据其家族背景和学历,他们负责征收税收、维护社会秩序、管理土地等。
官僚制度在朝鲜社会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也影响了政府的效率和社会的稳定。
六、国家崇拜古代朝鲜对国家的崇拜程度非常高,国家被视为至高无上的存在。
人们需要每天上朝向国王行礼,并遵循由国王颁布的各种规定和法律。
这种国家崇拜在朝鲜社会中形成了一种强烈的集体意识,也为国家的统一和稳定提供了支撑。
综上所述,古代朝鲜制度是一个独特而严格的体系,它的政治、社会和经济结构与其他古代国家有着明显的不同。
朝鲜君主制度、世袭的贵族体系、儒家思想与社会价值观、农耕经济、官僚制度和国家崇拜等因素共同构成了古代朝鲜的制度特点。
从历史角度分析朝鲜核问题以及可能解决方法

从历史角度分析朝鲜核问题以及可能解决方法机械9 班刘旭磊近段时间,由于世界上各种热点问题,朝鲜核问题受关注度降低。
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朝鲜核问题始终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下面,我将以时间为线索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对朝鲜核问题的由来,冷战时期朝鲜核问题以及新形势下朝鲜核问题的发展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法进行分析并谈谈我的看法。
首先,我们先看一下朝鲜核问题的出现以及第一次朝核危机。
1956 年 2 月28 日,朝鲜与苏联签署了《关于联合组建核研究所协定》,这是有关朝鲜试图进行核技术开发的最早记录。
根据协议,1956 年大约有250 名朝鲜科学家派到苏联杜布纳联合核研究所工作和学习。
1959 年9 月7 日,朝鲜与苏联又签署了《关于双方和平利用原子能的协定》,至此苏联开始对朝鲜予以实际的核援助。
经过朝鲜科学家的不懈努力,到20 世纪80 年代初,朝鲜已拥有 6 个核研究所, 2 座研究反应堆, 6 座铀矿, 3 座二氧化铀转化厂, 1 座天然铀燃料元件制造厂, 1 座核电试验堆和 1 个核废料储存场。
二十多年间在苏联的帮助下,朝鲜在核技术方面取得了初步的进展,但同时也引起了美国的密切关注。
60 年代美苏双方为减少对抗所引发核战争的危险,经过谈判签署了一系列关于核问题的条约,包括1968年7 月1 日签署的《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建立核不扩散体系,其目的在于阻止核俱乐部成员的扩大。
也就是说,除五个核大国外,其他任何国家都不能拥有核武器。
美国怀疑朝鲜在秘密研制核武器是在上个世纪80 年代初,因为美国情报部门发现1980年至1986年间朝鲜建成一座功率为5 兆瓦的天然铀石墨反应堆,用此可以生产制造核武器所需的重金属。
为此美国指责朝鲜,并把情报通报给苏联。
但朝鲜当时坚决否认,称朝鲜核计划完全是为了和平利用核能。
于是,美国提出按核不扩散条约规定由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对朝核设施进行核查。
朝则提出条件称,美必须从韩国撤出核武器和军队,消除对朝威胁,方能接受核查。
古朝鲜

继承了古朝鲜 接受了古朝鲜的各种社会组织
四郡:
乐浪、临屯、玄菟、真番
设置目的:
确保对古朝鲜及周边地区的统治权
古朝鲜人民反对汉四郡的斗争 影响:
客观上密切了古代中朝两国人民的 互相接触和文化交流。
第一节 古朝鲜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韩国史学界一般将公元前10世 纪视为青铜器的起始年代 朝鲜认为朝鲜的青铜器文化是 在公元前30纪开始的。
1.
2.
3.
三种意见 大同江中心说 辽宁中心说 中心移动说(初期为辽东地区, 后来迁移了至平壤)
– BC108年 建立人:燕人卫满,携流民建立 政权性质:
存在时间:BC195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朝鲜若干问题
林坚①
朝鲜半岛(或韩半岛)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遗迹。
关于古朝鲜,也存在一些争议。
这里对“朝鲜”之称、远古时代遗址、“檀君朝鲜”、“箕子朝鮮”和“卫满朝鲜”问题,做一些梳理和讨论。
“朝鲜”之称谓
在中国古代典籍中出现“朝鲜”一词的有:《管子》、《山海经》、《战国策》、《尚书大传》、《史记》等。
成于战国时代的《山海经》载:“朝鲜在列阳东,海北、山南,列阳属燕。
”“东海之内,北海之隅,有国名曰朝鲜。
”
《史记·秦始皇本纪》载,秦的疆域“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先秦有“朝鲜”之称无疑。
朝鲜最古的史书《三国史记》和《三国遗事》中也将箕子朝鲜作为“朝鲜”一词作为国名出现的开始。
但从周朝至汉朝,“朝鲜”只是指朝鲜半岛北部的地区,朝鲜半岛南部则被称为三韩(即辰韩、马韩、弁韩,见《魏书·东夷记》)。
公元前年燕人卫满推翻古朝鲜准王,国号仍称“朝鲜”,史称“卫满朝鲜”。
西汉元封二年(前年)汉武帝东征朝鲜,设立四郡(乐浪、玄菟、真番、临屯),此后很长一段时间,“朝鲜”一词消失在中国典籍中。
此后,朝鲜半岛历经三国时期、统一新罗时代、后三国时期和高丽时期,国名均与“朝鲜”无关,中国史书中也以朝鲜半岛各国之名相称,并未将其统称为朝鲜。
高丽时期,编纂史书,尊箕子朝鲜为祖先,同时檀君朝鲜也作为开国神话写入史书,“朝鲜”一词再次出现于文字史料中。
年,李成桂推翻王氏高丽,自立为王,在以“权知高丽国事”名义给明太祖朱元璋的奏章中,草拟了两个国号请其代为选定,一为“和宁”,一为“朝鲜”。
其中,和宁为李成桂的父亲李子春在高丽朝任万户时的就仕之地;朝鲜则为古名,有“朝日鲜明”之意。
朱元璋认为“东夷之号,惟独‘朝鲜’之称美,且其来远,可以其本名而祖之”。
李氏政权遂以“朝鲜”为国号。
此后,“朝鲜”一词成为国家、民族和语言的名称。
在李氏朝鲜时期,朝鲜人自称多为“东国”、“大东”、“海东”、“东邦”。
此外,朝鲜文人在一些著作中还以“震域”、“槿域”、“青丘”、“鸡林”、“八道”、“三韩”来指代朝鲜。
由于高丽是朝鲜半岛上第一个统一的民族国家,朝鲜民族的形成和朝鲜文化形成的也开始于这一朝代,因此在李氏朝鲜建立之后,中国和西方国家仍然继续以“高丽”作为朝鲜的别名。
远古时代遗址
在整个朝鲜半岛,发现了一些属于旧石器时代的遗址。
年,在图们江沿岸的朝鲜咸镜北道钟城郡潼关镇附近发掘出了旧石器时代的遗址。
年在咸镜北道雄基郡屈浦里,年至年在韩国忠清南道公州郡长岐面石壮里发掘出旧石器遗址,在石壮里还发掘出中石器和新石器的遗迹层。
石壮里遗址在韩国忠清北道公州郡,被认为属于旧石器时代早期。
通过调查研究确定丹阳金窟、祥原黑沾洞窟等遗址大约处于万年前到万
①林坚(1964—),哲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编辑部副编审,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硕士生导师,韩国高等教育财团国际交流学者,延世大学(原州校区)哲学科客座教授,主要研究科技哲学、企业文化、历史文化等。
年前之间。
①
在平壤市东南公里处发现的祥原郡黑隅里遗址,朝鲜考古学界认为可能属于第四纪中更新世时期,距今万至万年前。
②
占马洞遗址在韩国太白山脉西面山坡上,发现了骨制工具,只有少量石器。
全谷里遗址在韩国汉城东北的京畿道涟川郡,分布在汉滩江岸多米高的阶地上。
人们判断遗址的年代为明德—里斯间冰期,大致在距今年至年前。
旧石器时代中期的遗址主要有两处:屈浦里、胜利山洞穴。
屈浦里遗址位于朝鲜咸镜北道雄基郡,距豆满江口约公里,年代距今大约万年。
胜利山洞穴遗址位于朝鲜平安南道德川郡,距平壤市东北公里,坐落在大同江上游高出河床米高的阶地上。
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的遗址较多,如屈浦里第期文化层、鲋浦里德山遗址和德川胜利山人化石等。
旧石器时代韩半岛古人类遗存有四处:
()“力浦人”:年在平壤市力浦区大岘洞附近发现,估计属于早期智人阶段的初期。
()“德川人”:年在平安南道德川郡胜利山洞穴遗址的下层发现,属于早期智人阶段,年代距今大约万年至万年前。
()“胜利山人”:年在胜利山遗址的上层发现,属于晚期智人的初期阶段。
③大约生活在万到年前。
()“晚达人”:—年在平壤市胜湖区发现,属于较迟的晚期智人,大约生活在旧石器时代末期。
“胜利山人”和“晚达人”具有区别于中国及东北亚其他国家晚期智人的许多体质特征,可以认为是现代朝鲜人的雏形。
韩国庆尚北道尚州咸昌附近的古宁里岩画,画有个长方形人面,下中最高位置有一个用三道复线组成的同心圆以标示太阳,记录了新石器时代朝鲜半岛先民的形象和意识。
一般认为,朝鲜半岛有两个不同系统的文化:篦纹陶器文化和无纹陶器文化。
新石器时代以篦纹陶器最具代表性,无纹陶器则是青铜器时代的代表性陶器。
④篦纹陶器时代从公元前年到公元前年,其遗址的以上位于韩国南部沿海地区、汉江、大同江流域、黄海中部岛屿、鸭绿江下游、图们江领域、东北沿海地区。
在釜山附近岭东岛东三洞遗址,同时发现有篦纹陶器和无纹陶器。
上老大岛遗址共分十层,最下层似乎是从中石器时代向定居村落转变的过渡阶段,可能在万年前。
东海岸中部的襄阳附近发现了鳌山里遗址,年代为公元前年至前年间。
这些说明,在朝鲜半岛上,远古时代就有人类活动。
“檀君朝鲜”传说
“檀君”神话
朝鲜史籍《三国遗事》等记载了开国神话的“檀君朝鲜”,认为檀君开国于公元前年,是为檀君纪年之始。
“朝鮮國”,意思是“寧靜晨曦之國”。
最早记述檀君神话的是高丽时代学者李承休(—)和僧人一然用汉文撰写的《三国遗事》,这是在世纪的高丽元宗时期(—)和忠烈王时期(—),是在推算的檀君王朝个世纪之后才出现的记载。
“檀君神话”原本作为口头文学。
《三国遗事》开头称转载《魏书》里的檀君建国记事,
①韩国精神文化研究院:《对韩国的误谬:究竟写错在哪里》,3-4页,2004。
②姜孟山等:《朝鲜通史》,第一卷,2页,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1992。
③姜孟山等:《朝鲜通史》,第一卷,15页,延边大学出版社,1992。
④金贞培:《韩国民族的文化和起源》,39-53页,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