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专题复习

高考作文专题复习

编著者:浙江慈溪中学孙文辉说明:本稿件布局为4节3例5练,范文为主,点评为辅,为使用老师留下空间。选用范文以论述文为主,间以叙述文,文质兼美,许多文章都是第一次使用;选用题目第一节为浙江近三年高考真题,其他为浙江各地模拟题,间以其他省份高考真题。

第一节审题与立意

第二节读材与用材

第三节结构与文脉

第四节语言与文采

命题鸟瞰

考试说明命题大势

能写实用类、论述类和文学类文章。

写作考试的要求分为基础和发展两个等级。

(一)基础等级

1.符合题意

2.符合文体要求

3.感情真挚,思想健康

4.内容充实,中心明确

5.语言通顺,结构完整

6.标点正确,不写错别字

(二)发展等级

1.深刻

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性。

2.丰富

材料丰富,论据充实,形象丰满,意境深远。

3.有文采1.文体走向

由早年的“文体不限”到近年的“明确文体”,再到2016年的“论述类文章”,文体限制越来越严格,文体类型也越来越明确,预计未来将以论述文为主,重点考查学生的思辨能力。

2.内容转向

由原先的人生感悟类,转向命题思辨或现实审视。譬如,2015年的“文如其人”或“文不如其人”,2016年的“虚拟与现实”,理性能力的考查重于感性能力的考查,思辨性重于文学性。

3.立意导向

命题材料一般会给出两个对立的加一个辩证的立意选择,各有一定的言说空间,

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

供考生选择。

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

4.有创新

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

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

第一节审题与立意

【思维点击】

所谓“作文审题”,主要指深入考察分析命题、话题或其他材料所蕴含的种种含义,并从中择取最核心、最恰当的含义作为作文的立意。同时,审题也要关注出题者提出的其他要求,比如文体的选择、标题的拟定、角度的设置、字数的限制等等。在吃透了题目材料的核心点之后,考生就可据此抽绎出自己的观点、确定好行文的立意。立意的高低,源于一个人识见的高低和洞察力的利钝,需要通过长期的读书和思考来反复锤炼。在写作考试中,考生要尽可能透过材料的现象深入问题的本质,揭示出事物内在的对照、因果、悖论等复杂的联系,努力在切题的基础上提出新颖、独到、深刻的见解来,并可充分彰显个人的思维特色。因此,深化立意的关键在于增强思考和行文的思辨性,从具体的材料中理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理”来,并能构成内在的逻辑链。

【典例剖析1】

[2016浙江]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网上购物,视频聊天,线上娱乐,已成为当下很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业内人士指出,不远的将来,我们只需在家里安装VR(虚拟现实)设备,便可以足不出户地穿梭于各个虚拟场景:时而在商店的衣帽间里试穿新衣,时而在诊室里与医生面对面交流,时而在足球场上观看比赛,时而化身为新闻事件的“现场目击者”……

当虚拟世界中的“虚拟”越来越成为现实世界中的“现实”时,是选择拥抱这个新世界,还是刻意远离,或者与它保持适当距离?

对材料提出的问题,你有怎样的思考?写一篇论述类

...文章。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②标题自拟。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题目审读]

本材料属社会现象型,关键词是“虚拟”与“现实”,重点指向如何看待“虚拟”进入“现实”这一趋势,审题难度不大。材料中所提出的“是选择拥抱这个新世界,还是刻意远离,或者与它保持适当距离”三个选择疑问,实际上为考生立意指明了三个方向:一种是接受,给出虚拟进入现实的必要性;一种是拒绝,重点论述虚拟进入现实所带来的危害;一种是跟虚拟保持距离,即接受它的存在,警惕它的危害。

具体而言,本题立意可这样深入:①接受虚拟世界,存在就是合理,要接受时代与科技的变革带来的新事物、新现象,只有接纳并合理地运行,才是现实的做法,而对虚拟世界的粗暴排斥实质上是脱离现实,是对自身责任的推卸;②远离虚拟世界,现实世界会更加真实和温暖,一味沉浸在虚拟世界里无法自拔,会

逐渐把自己封闭起来,跟现实世界断绝联系,等到需要处理现实中的问题时,就会无所适从,同时人会陷入孤独、机械、虚无、冷漠等不良状态;③应保持适当距离,要讲求“度”,虚拟世界可以为生活带来很多便利,但过度依赖,沉溺在虚拟世界里,就会让人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让人与人之间变得更加冷漠,而如何把控这个“度”,关键在于人本身。

[例文呈示]

守望现实,涓涓不壅

浙江一考生

虚拟,指人通过技术手段创设的虚构事物或场景,与现实有着本质的区别。然而,随着技术的发展,虚拟与现实的这堵墙即将被打破,人们正被裹挟着推入这个新奇而莫测的领域。

在这个虚拟即将照进现实的时代,我要说:切勿让虚拟替代现实。唯有守望现实,一切方可涓涓不壅。

不可否认,虚拟现实的到来必将带来诸多便利,对社会生活产生深刻影响。正如乔布斯所说:“只有那些疯狂到以为自己能够改变世界的人,才能真正改变世界。”人们通过技术一点一滴地改变世界,征服不可能的野心如人类文明壁炉中的火焰,源源不断地为文明发展提供光和热。虚拟技术正是这样一束升腾的火苗,仿佛已做好了点亮未来百年的准备。

然而,我们有必要过早地拥抱虚拟技术创造的新世界吗?答案是否定的。对于虚拟现实技术,我们需要更冷静的思考。

虚拟,只是一种仿真的手段。蒂利希在《存在的勇气》中指出,现代人的焦虑是存在性焦虑,即对无意义和虚无的焦虑。不难想象,让虚拟深入地与现实结合,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加剧这种存在性焦虑。哲学家奥伊肯最担忧的也是物质成果与人们心灵要求间的尖锐矛盾。换言之,看了诸种虚拟现实的先进技术,并不意味着人们“精神生活的充分实现”。在没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拥抱虚拟世界未免言之过早。如果虚拟向现实的渗透对于人们的精神生活无切实益处,甚至隐藏着加剧解构的危机,那么这种渗透必须引起我们的警觉。

记得米兰·昆德拉在《慢》中感叹,现代人已丧失从容不迫的生活乐趣,外部工具是多么可怕。微信创始人张小龙也曾言,微信一类的技术解决不了人与人心灵间的沟通问题。同样,虚拟现实也逃不出这个怪圈。借用周国平的一句话:面对这个无所不能的怪兽,人们兴奋而又不安,欢呼声和谴责声此起彼伏。而虚拟技术依然迈着目空一切的步伐。因此,守望现实才是我们应关注的事,守望现实才是我们永久不易的立足点。

刘亮程说:“人已经远远地走到其他生命前面了,完全没理由再急死忙慌地奔跑了。停下来,至少,放慢些脚步。”是啊,我们真的需要用技术去开拓一切吗?我们真的需要无限逼真的虚拟吗?难道我们一定要让所有事物都变为满足人类某种需要的材料吗?

还记得千年前,屈原面对浩渺的天河发出了孩童般的天问:“天何所沓?十二焉分?日月安属?列星安陈?角宿未旦,曜灵安藏?”试问:我们能虚拟出千年前屈原叩问过的夜空吗?守望现实,就是守望我们的精神之根,守望我们本来的面目。

哲学家海德格尔的最后手迹是一个没有答案的问题:“在技术化的千篇一律的世界文明的时代中,是否还有家园?如何才能有家园?”

而我要说:唯有守望现实,人类文明的长河方能涓涓不壅。

[对点评析]

在审题上,该考生准确地抓住了材料中的关键词——“虚拟”与“现实”,并作出了辩证的解读。但在立意上,作者没有将审题所得直接搬来构成自己行文的中心,也没有对“虚拟”和“现实”平均使力,而是在简短的平行论述之后,将立意的重心落在了“现实”上,从而形成了“与虚拟保持适当距离”的阐述视角。不仅如此,作者还将虚拟对现实的负面冲击理解为“存在性焦虑”“心灵隔膜”“生活乐趣沦丧”“精神家园迷失”等,这样,就把本文的立意由普通的事理层面上升到了生存哲学的境界,显示了超越同龄人的深度和高度。

【典例剖析2】

[2015浙江]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古人说,“言为心声”“文如其人”,性情褊急则为文局促,品性澄淡则下笔悠远。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应该是一致的。

金代元问好《论诗绝句》却认为“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艺术家笔下的高雅不能证明其为人的脱俗。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有可能是背离的。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写一篇文章阐明你的观点。

注意:(1)题目自拟,观点自定。(2)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3)不得少于800字。(4)不得抄袭、套作。

[题目审读]

本材料属思辨命题型,首段可概括为“文(言)如其人”,次段可概括为“文(言)不如其人”,两者的核心点都在于辨析作品与人品之间吻合与否的问题,审题难度不大,立意指向也很明确,要么选前者,要么选后者。但在具体立意的过程中,考生不宜纯粹使用演绎法,机械地套用几个材料,诠释一下现成的概念了事;而应在给定的两个概念命题中有所拓展,注入能够统领这些概念的个人化的见解,从而形成文章的中心。

具体而言,本题立意可这样展开:①人品和作品应一致,无论做人还是为文,都应坚守本心,做到“言为心声,文如其人”,对自己、对读者、对社会,都该抱着一种“责任”意识,将自己的修行渗入文本,感染读者,影响社会众生,譬如鲁迅、沈从文、史铁生等。②人品和作品并不一定一致,应取一分为二的态度,譬如董其昌、赵孟頫和他们的画,蔡京、汪精卫和他们的字,郭沫若、周作人和他们的文,这些人因种种原因,人品颇遭后人诟病,但他们的作品却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例文呈示]

且以作品论英雄

浙江一考生

自孔孟以来,我们的阅读模式、欣赏模式大致便是“知人论世”。我们大多认定“文如其人”,这是有道理的,但并不全面。如是我言,逢文先勿论人品,且以作品论英雄。

我们很容易理解“言为心声”,也即作品反映其人品。所谓“郁结乎心而发乎声”,作品本身定然有着作者个人人品的渗透。引美学家蒋勋之言:“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之所以成为千古绝句,我认为不是诗歌上的技巧,而是诗人心灵上动人的东西。同样是一堆白骨,很多人走过去了,却没有看见。”试想,若是杜甫没有忧国忧民之心,又何来发自肺腑之言?伟大的心灵,投影在

文学上,依然是伟大的作品,是高尚的品性。

然而这并不是说高尚作品背后一定是脱俗之人。我们从小读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读犹太人斤斤计较、视财如命的险恶心肠,末了明白人不能为金钱奴役,要追求人性上、人品上的美与良善——但事实上呢?莎士比亚成名后的岁月一直为钱财奔波。他敛财如命,甚至发放高利贷敛资,更因一家人无法如期还清财物而气急败坏、对簿公堂。这时候我们再看元好问的“文章宁复见为人”,便显得格外讽刺而引人深思了;高雅的作品并不能看出写就它的笔杆人品如何。如此,你又怎能像孔夫子一样操琴无数、推演其人为文王;又怎能像孟夫子一样“知其人、论其世”呢?

既然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未必挂钩,那又何必纠结其人品如何?人类的文明本身就是宽容的,它看中作品本身。所谓“文以载道”,作品之“道”,为其根本。我们不妨说,如果一部作品传递了人品的真善美,读之令人动容、发人深省,那它就已经达到了“作品”所应达到的目的,至于作者本人如何——你无法从作品中推知的情况是可能发生的——并不在对作品的考虑范围之内。作者或许依靠作品而不朽,但文学史最终告诉我们,它保存的,是“不朽的作品”,不是“不朽的文人”。

所以我认为,面对作品时,要以作品论英雄。我们固然尊敬杜工部的情怀,并愿意将其内化为修养,但我们也能从《威尼斯商人》中汲取正义忠诚的不竭力量。作者终将逝去,其人品也会销蚀不见;但一旦其作品高雅,便足以光照千古、惠泽古今。作品为重,道为重,人品须臾如苍狗,应以作品论英雄!

[对点评析]

该考生对题目材料中的“作品”与“人品”的关系作了全面解读,既给出了“文(言)如其人”的合理性及相关例证,也毫不掩饰地指出了“文(言)不如其人”现象的存在。值得夸赞的是,在着重对作品与人品不一致的阐述中,作者没有对这类人或现象作过多的批评,而是将立意的重心滑向了“作品”,并以作品为基准,提出了“应以作品论英雄”的观点,巧妙而又新颖。作者认为,杜工部的忧国忧民之心与发自肺腑的千古绝句,固然令我们肃然起敬,但莎士比亚的敛财如命与《威尼斯商人》追求人性的至善至美,同样能让我们汲取正能量。这样一来,本文的立意就有了深度的创新性。

【典例剖析3】

[2014浙江]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门与路,永远相连。门是路的终点,也是路的起点。它可以挡住你的脚步,也可以让你走向世界。

大学的门,一边连接已知,一边通向未知。学习、探索、创造,是它的通行证;大学的路,从过去到未来,无数脚印在此交集,有的很浅,有的很深。

综合上述材料,结合你的所思所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注意] ①自拟题目,选好角度,确定立意。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③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④不得抄袭、套作。

[题目审读]

本材料属生活物象型,关键词既非“门”,也非“路”,而是“门与路”,更确切地说是“大学的门与大学的路”,审题时一定要高度注意两者间的内在联系。一方面,“门”是终点,可“挡住你的脚步”;另一方面,“门”是起点,可“让你走向世界”。大学的门与路也一样,既有连接已知与未知的一面,也有深深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