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文言文复习专题【优质PPT】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中考语文专题《文言文阅读复习》精品教学课件PPT优秀课件
(二)赏析情感 1.体会表现的友情、思乡念亲、爱国等情怀。 2.体会作者抒发的感情的背景。
五、赏析方法指津
(三)赏析内容 1.写景诗——赏析出画面特征。 2.叙事诗——赏析出情节发展。 3.哲理诗——阐明蕴含的道理。 4.抒情诗——表现诗人的情感。 5.写人状物——表现人物的特点。
五、赏析方法指津
7.节奏停顿要体现出省略成分。
8.对古代的国号、年号、官职、爵位、
史实、地名要了解,否则易导致朗读停顿 错误。如:
9.“也”用在句中揭示停顿,朗读时在 其后停顿。 10.利用对文意的理解来确定停顿。在朗 读文言文时,要根据语境理解文意,只有 确切地理解了文意,才能准确地停顿。
11.诗句节拍间要停顿。古诗的朗读有 其规律性,一般说来是两字一停顿,即 按音节停顿。如: ①几处/早莺/争/暖树 ②天门/中断/楚江/开
(一)理解——理解诗歌的内容。 1.知人论世,熟悉相关背景和作者风格。 2.注意诗的体裁,古体诗、近体诗还是词曲。 3.揣摩诗歌营造的意境。 4.概括诗歌的大意。 5.把握诗人的情感和态度。
三、考查重点清单
(二)品味——品析诗歌的语言。 1.从遣词用语上品味诗歌重点词的妙用。 2.推敲诗中重点语句的含义和作用。 3.品味诗歌语言寄寓的深刻含义。
文言文阅读复习
人教部编版中考语文专题
知识点详析
(一)古诗文阅读: 阅读浅显的古代诗文
考点一、 准确划分诗文语句的朗 读节奏:
古文句子停顿有两种:一是句间停顿; 一是句中短暂停顿。
确定句中停顿有以下几种方法:
1.句首语助词(又叫句首发语词)、 关联词后面应有停顿。
2.古代是两个单音节词,而 现代汉语 中是一个双音节词的,要分开读。
谢谢观看
五、赏析方法指津
(三)赏析内容 1.写景诗——赏析出画面特征。 2.叙事诗——赏析出情节发展。 3.哲理诗——阐明蕴含的道理。 4.抒情诗——表现诗人的情感。 5.写人状物——表现人物的特点。
五、赏析方法指津
7.节奏停顿要体现出省略成分。
8.对古代的国号、年号、官职、爵位、
史实、地名要了解,否则易导致朗读停顿 错误。如:
9.“也”用在句中揭示停顿,朗读时在 其后停顿。 10.利用对文意的理解来确定停顿。在朗 读文言文时,要根据语境理解文意,只有 确切地理解了文意,才能准确地停顿。
11.诗句节拍间要停顿。古诗的朗读有 其规律性,一般说来是两字一停顿,即 按音节停顿。如: ①几处/早莺/争/暖树 ②天门/中断/楚江/开
(一)理解——理解诗歌的内容。 1.知人论世,熟悉相关背景和作者风格。 2.注意诗的体裁,古体诗、近体诗还是词曲。 3.揣摩诗歌营造的意境。 4.概括诗歌的大意。 5.把握诗人的情感和态度。
三、考查重点清单
(二)品味——品析诗歌的语言。 1.从遣词用语上品味诗歌重点词的妙用。 2.推敲诗中重点语句的含义和作用。 3.品味诗歌语言寄寓的深刻含义。
文言文阅读复习
人教部编版中考语文专题
知识点详析
(一)古诗文阅读: 阅读浅显的古代诗文
考点一、 准确划分诗文语句的朗 读节奏:
古文句子停顿有两种:一是句间停顿; 一是句中短暂停顿。
确定句中停顿有以下几种方法:
1.句首语助词(又叫句首发语词)、 关联词后面应有停顿。
2.古代是两个单音节词,而 现代汉语 中是一个双音节词的,要分开读。
谢谢观看
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课件(共66张PPT).ppt
技巧一:直接迁移法 技巧二:组词推断法 技巧三:对偶揣摩法 技巧四:词类活用法 技巧五:通假字法
理解 文言实词的含义
常考文言虚词: 之、而、于、以、为、 其、则、虽、乃、何、、与
理解 文言虚词的 含义和用法
技巧一:借助语意断句 技巧二:借助句子成分断句 技巧三:借助对话标志断句 技巧四:借助文言虚词断句 技巧五:借助关联词标志断句 技巧六:借助古今不同断句 巧七:借助文学常识断句
2、上下文推断法:
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来推断。
3、代入筛选法:
在阅读和解题时,将某个虚词的每个用法代入句子去理解,挑选 其中讲得通的一项。
4、标志确认法:
有些虚词是构成文言特殊句式的标志词,抓住这些标志,我们就 能迅速地确定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了。如:被动句“为……所”、倒装 句”何……之有?”
划分句子节奏
阅读全文,理解文意,这是断句的先决条件。先通读文章,再仔细理 解需断句的句子意思,看上下文有没有提示。
至贞观三年关中丰熟咸自归 乡竟无一人逃散
至贞观三年/关中丰熟/咸自归乡/竟无 一人逃散
技巧二:借助句子成分断句
主谓之间、谓宾之间、谓语中心词和介宾短语之间要停顿; 如:先帝/不以/臣卑鄙
技巧三:借助对话标志断句
中考真题: 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对偶揣摩: “殚”与“竭”相对, “竭”,竭尽。
得出答案: “殚”,尽,竭尽 。
技巧四:词类活用法
常见的词类活用: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作动词、形容词作名词等
课本溯源: 无安牍之劳形。
词类活用: “劳”是劳累,不能带动 词,所以活用为动词。
得出答案: “劳”,使劳累 。
题型 文言实词的含义 文言虚词的含义和用法 句子划分节奏
(人教版)中考语文复习必备《文言文知识》ppt(174页)
诱;吕蒙的知错必改、坦率真诚;鲁肃的由衷赞叹,都刻画得非常真切。
七下
4.口技
考点知识精讲
一
知识积累
通“座”,座位
1.通假字 满坐 寂然 .
2.古今异义词 (1)但 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 (2)微闻 有鼠作作索索 . (3)虽 人有百手 . 的连词 (4)两股 战战, 几欲先走 . . 跑;今义:步行 股, 古义:大腿;今义: 屁股 走, 古义: 古义:只;今义:表示转折的连词 古义:听;今义:用鼻子嗅
了我国古代口技艺人的智慧和才能。 4.写作特色
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正面描写:“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
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 水声。”等等。文中三次写听众的反应,还有对道具的交代等属侧面描写。
八上
考点知识精讲
5.桃花源记
中考典例精析
一
知识积累
1.通假字 便要 还家 . 通“邀”,邀请
译文: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只手,一只手上有上百个指头,也不能(明 确)指出其中的(任何)一种(声音);(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张嘴,一张嘴上 有上百条舌头,也不能说出其中的一个地方来。 3.文章中心概括 本文是300年前京城里一次口技表演的真实记录,作者通过对口技表
演中各种声音的生动逼真的描摹,赞扬了京中善口技者的高超技艺,反映
(1)观点鲜明,思想内容深刻。作为语录体散文,《论语》中所记录的孔子及其弟 子的言论,主张什么,反对什么,观点很鲜明,但它只提论点,三言两语就表达一个完
整的意思,而且立意很深刻。如谈“学”与“思”关系的第四则,“学而不思则罔,思
而不学则殆”两句话,表明孔子主张“学”与“思”相结合,反对把二者割裂开来。不 仅说明了一种正确的学习方法,而且充满了辩证思想。 (2)篇幅简短,语言精练。《论语》中记录孔子的话,大多很短。字数虽少,但表 达的意思却清楚、完整,这说明了语言精练、准确。用概括力很强的格言式的语句,表 达了深刻的哲理。
2024年中考语文复习专题课件(共41张PPT) 文言文考点讲解-学习篇
答题方法
学习类文言文一般情况下有两种:
记叙类:知悉主人公的学习方法, 论述类:理解文意,明确论
明确学习态度
述对象,分析论证过程
熟悉主人公的求学经历,是
找出作者的论述对象以
借书、抄书而读,还是不断求师, 及关于该论点的分论点和论
刻苦学习。再找出有关主人公读 据,分析相关语句体现出何
书经历的关键性语句,了解其运 种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
【针对训练】
钱文端苦学
钱文端公幼贫甚,隆冬早起读书。灶无宿薪,汲井水盥①手,肤
为之坼②。未弱冠依人京师,佣书糊口,冬无裘,入市以三百钱买皮
袖,自缀于袍,钞纂益力。逾数年旋里,课两弟,读书于南楼,去梯
级,缒③绳送饮食,岁除始一下楼。如是者二年,学大进,遂以文字
邀异遇,高官大年,席宠累代。高庙南巡,公扶杖迎銮,御制诗至有
数数往来,濙怪其频举,所借书咨询悉记忆。濙大喜曰:“吾架 上书不下万卷,不能举付汝,汝当就吾舍读。”因命其子福②同 室而学,三年遂尽其书。
(选自《戒庵老人漫笔》,有删改) 【注释】①杨濙(yínɡ):元末隐士。②福:杨福。
刘畅将本文和《送东阳马生序》一起上传至古文论坛,两文中主 人公的学习态度引发了网友讨论,请你将留言补充完整。
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
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
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尊师方式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 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 获有所闻……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中考文言文基础知识系统复习(共43张)PPT课件
我 吃 饭 (伤心)的(饥饿)的
地点
方式
(在家里)(狼吞虎咽)
(妈妈做的)(香喷喷)的
地
定语
主语
状语
谓语
定语
总结
1.定语修饰主语和宾语
2.状语修饰物语
3.主语和宾语是名词
定语+的+名词(主语/宾语)
4.谓语是动词
状语+地+动词(谓语)
宾语
速记 口诀
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 基本成分主谓宾,连带成分定状补 定语必在主宾前,谓前是状谓后补 六种关系辨分明,分析正误不马虎
被动句
文言文中,有些语句的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这种句式
就是被动句。其常见类型有:
1.“见”“……见……于”“于”表被动。
如: 1.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 2.臣诚恐见欺于王。 3.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4.故内惑于郑秀,外欺于张仪。 5.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 拘于时,学于余。
补语
补语是述补结构中补充说明述语的结果、程度、趋向、 可能、状态、数量等的成分。补语与述语之间是补充与 被补充、说明与被说明的关系。
在汉语中,在多数情况下,补语一般都有一个明显的特 点:前面有一个助词“得”
他跑得很快 。
主语 谓语
补语
王冕爱画荷花;他画得非常好
文言句式
文言句式与现代汉语句式基本相同。他们都分 单句和复句,都有主谓宾和定状补六大成分。 句子的语序也基本相同。当然,他们之间还有 相异的地方,学习文言句式,要努力把握它和 现代汉语句式的相异点。虽然古代汉语和现代 汉语的句子形式基本上是一致的,但是,由于 文言文有些实词和现代汉语用法不同,因此就 出现了一些特殊句式。要想学好文言文,正确 理解句子含义,领会文章内容,就必须掌握文 言特殊句式。我们常讲的文言特殊句式就是判 断句、省略句、倒装句、被动句和固定句式。
人教部编版中考语文专题《文言文阅读总复习》精品教学课件PPT优秀课件
4.作者虚构的目的。 ⑴表达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批判; ⑵反映了广大人民的美好愿望。 ⑶寄托了他的社会理想;
5.评价。 答:作者这一社会理想是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批判,在客观上也反映了人 们摆脱压迫,摆脱剥削的要求,具有积极意义;但它又带有一定的程度 的复古倾向,在阶级社会中也只能是一种幻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26.小石潭记
1.柳宗元,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2.本文描绘了小石潭的石、水、游鱼、树木,着意渲染了 幽深冷寂 的 气氛,抒发自己在寂寞处境中 孤凄悲凉 的心绪。
3.结构。
2.《三峡》以凝练生动的笔墨,写出了三峡 雄奇险拔 、 清幽秀丽 的 景色。
3.写景状物要抓住特征,课文写山突出 连绵不断 、遮天蔽日的特点。写 水,则描绘 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 。
长、多 山
山势陡高、江面狭窄。
夏
水大流急、迅猛异常
雄伟险峻 凶险迅疾
奔放美
水 春、冬 清丽奇秀、风景怡人 欢快明朗
清幽美
八(下)
21.与朱元思书(2008年)
1.吴均,南朝梁文学家。其文以小品书札见称,时人称为“吴均体”。
2.作者描绘了富阳至桐庐一百多里富春江上雄奇秀丽的景色。总领全 文的句子: 奇山异水 , 天下独绝 。
3.结构。
夸张 异水
比喻
视觉 奇山
听觉
清澈 迅疾 山之高(险) 山之幽(美)
秀美 壮美
4.“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表现了作者怎 样的思想感情?
3.“怒”:表现了共工的豪气和勇敢,也反映出他性格的暴躁、刚烈。
八(上)
21.桃花源记 东晋 陶渊明
1.这篇文章是以 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 为线索; 2.结构。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实词 课件(共66张PPT)
发现
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得意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副词,能够
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通“德”,恩惠,感 激
一词多义整理
会天大雨,道不通
路
益慕圣贤之道
主张、思想、学说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仁政
道 伐无道,诛暴秦
道义
策之不以其道 方法
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说,讲
一词多义整理
发闾左谪戍渔阳
征发
有时朝发白帝
信义著于四海 日中不至,则是无
愿陛下亲之信之
相信
欲信大义于天下
通“伸”,伸 张
一词多义整理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聚会、聚集
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会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适逢
会挽雕弓如满月 终将,一定,必然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通假字整理
❖ 略无阙处 “阙”通“缺” ❖ 蝉则千转不穷 “转”通“啭”,鸟叫声。 ❖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反”通“返”
❖ 四支僵劲不能动 “支”通“肢” ❖ 同舍生皆被绮绣 “被”通“披”,穿的意思。
❖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具”通 “俱”,全。 ❖ 属予作文以记之 “属”通“嘱”,嘱咐。
《曹刿论战》
间
参与
可以 可以凭借
隔开,中间空 又何间焉 间,时间。
《曹刿论战》
对某事表赞同 可以一战,战则 《曹刿论战》 请从 。
词语
古义
地方 土地方圆
今义
某一个地方
例句
今齐地/方千里
出处
《邹忌讽 齐王纳谏》
亡
等 间 往往 会计
逃亡 同样
死亡 等待、等等
中考复习:文文言文阅读技巧 课件(36张PPT).ppt
题型三:文言句子翻译
3.文言句子六字翻译法:对、换、留、删、补、调。 (1)对,就是对译,逐字逐句落实。 (2)换,就是用现代词语替换古代词语。 (3)留,就是保留文言文中的一些基本词汇和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 国名、朝代名、官职名、年号、政区名、典章制度及度量衡名称以及古 今意义不变的词语等。 (4)删,就是删去文言文中的某些虚词。有些文言虚词在句中只起语法作 用,在翻译时不必也不能翻译,只要不影响语气,就可以删去。一些句 首的发语词、在句中表顺接的一些连词、起补充音节或停顿的结构助词 等,均可略去不译。 (5)补,就是补出文言文中的省略成分。 (6)调,就是调整语序。如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主谓倒装等,在翻译时 就要把这些倒置的成分调整过来,使之符合现代汉语语法。
感叹,“啊”“呀”;Leabharlann 词尾。 ②介词:“于” “在” “从”
考纲所列18个文言虚词
⑷乃 ①副词:表承接,就、才、于是;表转折,却、竟;表判断,就是。 ②代词:你、你的。 ⑸其 ①副词,表测度,大概;表疑问,不译;表反诘,难道;表期盼,可 要、要。 ②连词,表选择,是……还是;表假设,如果。 ③代词:仅不代第二人称;指示代词,那、其中。 ⑹且 ①副词,将要、将、暂且;表程度,已经、很。 ②连词,表并列,又;表递进,并且、而且、况且;表选择,还是; 表假设,如果;表让步,即使、尚且;表转折,可是、却。 ③助词,用于句首。
初中语文
文言文阅读技巧
如何读懂选文?
(1)先读最后一道题目,了解大致内容和主要事件。(此 题如果要求“选择正确的一项”则除外) (2)然后带着“何人?”“何时何地做何事?”“结果怎 样?”“为什么?”等问题对文段用心地默读文章,以 “事件”为依据对文章分层,理清文章思路。
中考语文文言文总复习ppt课件
问君何能尔
6
同义词归纳
第一人称“我” 第二人称“你”
吾,余,予,仆(谦称),寡人,朕,孤,臣 汝,子,君,卿,若, 尔, 公, 公等
表示“说”“告诉” 曰, 道, 语 , 云, 言, 谓 对曰
表示“全,都”
皆, 悉, 咸, 具, 一, 举, 毕
表示“所以”
故, 是故, 是以
表示连词“于是,就”
则, 辄, 遂, 乃, 因
卿太重
表示第二人称“你”
更若役,复若赋 尔安敢轻吾射
君之病在肌肤
非公不能定
3
表示“说”“告诉”
子”曰:“学而时习之”
不足为外人道也 孔子云 数言欲亡 贫者语于富者曰
表示“全,都”
皆叹惋
具答之 咸来问讯 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传一乡秀才观之
举国上下
群响毕绝
4
表示“所以”
故逐之 是故所欲有胜于生者 是以谓之“文”也
表示否定“不,没有”
莫, 勿, 非, 弗, 亡, 微
表示“多次”
屡, 数
表示代词“这”
此, 斯, 尔, 是, 然, 许
7
一词多义归纳(之一)
妻跪问其故
(原因)
故逐之
(所以)
1故 两狼之并驱如故
(原来)
桓侯故使人问之
(故意)
温故而知新
(旧的)
不足为外人道也
(说)
3道
道阻且长
(道路)
策之不以其道
(方法)
不能名其一处也
(说出)
天下事有难易乎
(容易)
卒于鲁也传之
(终于)
易之以百金
(交换)
7易
不易一字
(改变)
生卒不详
中考文言文复习PPT优秀课件下载12(38张)
⑥句首关联词语后面要停顿。
小结:
正确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一般可以从以下 三方面入手: 1、句子结构成分之间要划分。 2、句首发语词和关联词后面要停顿。
3、两个单音词要分开读。
朱云字游,鲁人也------朱云上书求见,公卿在 前。云曰:“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 民,皆尸位素餐。臣愿赐尚方斩马剑,断佞臣一人, 以厉其余。”上问:“谁也?”对曰:“安昌侯张 禹。”上大怒,曰:“小臣居下讪上,廷辱师傅, 罪死不赦。”御史将云下。云攀殿槛,槛折。云呼 曰:“臣得下从龙逄、比干游于地下,足矣!未知 圣朝何如耳?”御史遂将云去。于是左将军辛庆忌 免冠,解印绶,叩头殿下,曰:“此臣素著狂直于 世,使其言是,不可诛;其言非,固当容之。臣敢 以死争。”庆忌叩头流血。上意解,然后得已。及 后当治槛,上曰:“勿易!因而辑之,以旌直臣。”
朱云字游,鲁人也----朱云上书求见,公卿 在前。云曰:“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 以益民,皆尸位素餐。臣愿赐尚方斩马剑,断佞 臣一人,以厉其余。”上问:“谁也?”对曰: “ 安昌侯张禹。”上大怒,曰:“小臣居下讪 上,廷辱师傅,罪死不赦。”御史将云下 。云 攀殿槛,槛折 。云呼曰 :“ 臣得下从龙逄 、 比干游于 地下 ,足矣!未知圣朝何如耳?”御 史遂将云去 。于是左将军辛庆忌免冠 ,解印 绶 ,叩头殿下, 曰 :“此臣素著狂直于世, 使其言是,不可诛 ;其言非,固当容之。臣敢 以死争。”庆忌叩头流血 。上意解,然后得已。 及后当治槛, 上曰 :“ 勿易!因而辑之,以旌 直臣。”特别是古今异义 词、通假字、词性活用、多义词更要关注。
朱云字游,鲁人也------朱云上书求见,公卿在前。 云曰:“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 位素餐。臣愿赐尚方斩马剑,断佞臣一人,以厉其余。” 上问:“谁也?”对曰:“安昌侯张禹。”上大怒,曰: “小臣居下讪上,廷辱师傅,罪死不赦。”御史将云下。 云攀殿槛,槛折。云呼曰:“臣得下从龙逄、比干游于 地下,足矣!未知圣朝何如耳?”御史遂将云去。于是 左将军辛庆忌免冠,解印绶,叩头殿下,曰:“此臣素 著狂直于世,使其言是,不可诛;其言非,固当容之。 臣敢以死争。”庆忌叩头流血。上意解,然后得已。及 后当治槛,上曰:“勿易!因而辑之,以旌直臣。” 3.翻译下列句子,你从中发现哪些翻译句子的方法? ①朱云字游,鲁人也。 ②朱云上书求见。
小结:
正确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一般可以从以下 三方面入手: 1、句子结构成分之间要划分。 2、句首发语词和关联词后面要停顿。
3、两个单音词要分开读。
朱云字游,鲁人也------朱云上书求见,公卿在 前。云曰:“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 民,皆尸位素餐。臣愿赐尚方斩马剑,断佞臣一人, 以厉其余。”上问:“谁也?”对曰:“安昌侯张 禹。”上大怒,曰:“小臣居下讪上,廷辱师傅, 罪死不赦。”御史将云下。云攀殿槛,槛折。云呼 曰:“臣得下从龙逄、比干游于地下,足矣!未知 圣朝何如耳?”御史遂将云去。于是左将军辛庆忌 免冠,解印绶,叩头殿下,曰:“此臣素著狂直于 世,使其言是,不可诛;其言非,固当容之。臣敢 以死争。”庆忌叩头流血。上意解,然后得已。及 后当治槛,上曰:“勿易!因而辑之,以旌直臣。”
朱云字游,鲁人也----朱云上书求见,公卿 在前。云曰:“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 以益民,皆尸位素餐。臣愿赐尚方斩马剑,断佞 臣一人,以厉其余。”上问:“谁也?”对曰: “ 安昌侯张禹。”上大怒,曰:“小臣居下讪 上,廷辱师傅,罪死不赦。”御史将云下 。云 攀殿槛,槛折 。云呼曰 :“ 臣得下从龙逄 、 比干游于 地下 ,足矣!未知圣朝何如耳?”御 史遂将云去 。于是左将军辛庆忌免冠 ,解印 绶 ,叩头殿下, 曰 :“此臣素著狂直于世, 使其言是,不可诛 ;其言非,固当容之。臣敢 以死争。”庆忌叩头流血 。上意解,然后得已。 及后当治槛, 上曰 :“ 勿易!因而辑之,以旌 直臣。”特别是古今异义 词、通假字、词性活用、多义词更要关注。
朱云字游,鲁人也------朱云上书求见,公卿在前。 云曰:“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 位素餐。臣愿赐尚方斩马剑,断佞臣一人,以厉其余。” 上问:“谁也?”对曰:“安昌侯张禹。”上大怒,曰: “小臣居下讪上,廷辱师傅,罪死不赦。”御史将云下。 云攀殿槛,槛折。云呼曰:“臣得下从龙逄、比干游于 地下,足矣!未知圣朝何如耳?”御史遂将云去。于是 左将军辛庆忌免冠,解印绶,叩头殿下,曰:“此臣素 著狂直于世,使其言是,不可诛;其言非,固当容之。 臣敢以死争。”庆忌叩头流血。上意解,然后得已。及 后当治槛,上曰:“勿易!因而辑之,以旌直臣。” 3.翻译下列句子,你从中发现哪些翻译句子的方法? ①朱云字游,鲁人也。 ②朱云上书求见。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以”字的用法:
1. 用作介词 表示凭借,译为“凭、靠”。 例:乃入见。问:“何
以战?”(《曹刿论战》) 表示工具、方式、方法,译为“用、拿、把、按照”。
例: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以”后省略介词宾 语。)(《为学》) /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2. 用作连词 表示目的,译为“来、用来”。例:属予作文以记之
1.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恰当的一
项是( D )
A. 会理宾解客常大见宴文言会实:适词逢在,文正中赶的上
B. 众含妙义毕。备
毕:全,都
怎么考? C. 几欲先走
D. 满坐寂然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C)
A. B.
先万帝 钟理不 于解以 我臣 何常卑 加见鄙焉 文言卑鄙加虚::词语虚言报在行文为恶中劣,不道德
(《岳阳楼记》) 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因
为”,“由于”。 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 楼记》) 3. 用作副词 译为“已”,“已经”。 例:固以怪之矣。(《陈涉世 家》)
(三)“之”字的用法:
1. 用作代词 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是第三人称。译为“他”
(他们)、“它”(它们)。例: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 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义,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马说》)
考什么?我要明白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言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3)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4)筛选文中的信息。
文 (5)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6)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考点概括
题目设计及分数配置:(15分)
1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3分) 1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3分) 13.筛选文中的信息。 (3分) 1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6分)
3. 用作动词 可译为“去、往、到”。例:辍耕之垄上(《陈涉 世家》)
(四)“其”字的用法:
(二)其 1. 第三人称代词,相当于“他”(们)、“她(们)”、 “它(们)”。例:其两膝相比者。(《核舟记》) 2. 活用为第一人称。相当于“我(的)”、“自己 (的)”。例:并自为其名。(《伤仲永》) 3. 在句中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例:其真无马邪?(《马说》) 4. 指示代词,相当于“那” “这”之类的词。例:其人 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核舟记》)
石阡县第二初级中学
2018中考文言文专题复习
九年级语文学科
复习目标
1.明确中考考点 2.探究答题方法 3.提升答题能力
《鱼我所欲也》 (2010年铜仁市中考)
《出师表》 (2011年铜仁市中考)
《愚公移山》 (2012年铜仁市中考)
《陈涉世家》 (2014年铜仁市中考)
《鱼我所欲也》与《出师表》 (2016铜仁市中考)
A. 所欲有甚于生者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B. 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受任于败军之际
C. 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 先帝不以臣卑鄙
D. 呼尔而与之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常用虚词及用法:于、以、之、
其、而......
(一)“于”字的用法:
1. 表示对象,译为“对,对于,向”。 例:未尝 不叹息痛惜于桓、灵也。(《出师表》) 2. 表示处所,译为“在,从”。 例:苟全性命于 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 3. 表示对象,译为“与,跟,同”。 例:身长八 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隆中对》) 4. 表示处所,译为“到”。 例:指通豫南,达于 汉阴。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5. 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 例: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鱼我所欲也》)
《核舟记》 (2013年铜仁市中考)
《醉翁亭记》 (2015年铜仁市中考)
《口技》 (2017年铜仁市中考)
1.理解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3)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考什么? 2.分析综合
(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 (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3.鉴赏评价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
考查知识点:
1、通假字 2、词的古今义 3、一词多义字 4、词的活用 5、特殊句式
虚词考查及其形式
1. 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C )
A. 群响毕绝
哀转久绝
B. 两股战战
屠自后断其股
C. 撤屏视之
公将鼓之
D. 于厅事之东北角
搜于国中三日三夜
2.下列各组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B )
C. 乡为的身意死而义不和受 用法乡。:通“向”,从前
D.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得:得到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蔚然:茂盛的样子 B.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觥筹:喝酒用的酒杯(酒杯和酒令) C.佳木秀而繁阴 佳木:好的树木 D.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述:记述
(五)“而”字的用法
1. 表示并列,相当于“而且”、“又”、“和”, 有时可不译。例: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 十二章)
2. 表示承接关系,相当于“并且”、“就”,有 时可不译。例: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十二章)
3. 表示转折关系,相当于“然而”、“可是”、 “却”。例: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 语》十二章)
2. 用作助词 (一)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
为“的”,有的可不译。例: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 战》)
(二)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动词谓语 或介词之前,译时应省去。 例:宋何罪之有?(《公输》)
(三)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 “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译时可省去。例: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四)音节助词。用在形容词、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或用在三个字之 间,使之凑成四个字,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无义,译时应省去。例:顷 之 ,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