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公园绿地植物景观评价模型及其应用
城市公园植物景观评价体系研究
套完善的城市公 园植物景观评价体系 。 1 建立评 价模型 的方法
评 价模 型的建立 主要采用层次分析法( A HP ) [ 】 1 , 它是一种
2 . 2 . 1 生态效益 2 . 2 . 1 . 1 物种多样性 其涵义通常包括两种 :一是种的数 目
定 性与定 量相结合 的决策分析方法。 该方法可分为 4个步骤 ,
将 所有应用的植物分别 以常绿 与落叶 、 阔叶与针叶和乔灌草
等加以归类统计 。 2 . 2 . 1 . 3 物种 的适应性 该物种对生长环境 的适应 以及物种
2 评价指标选取
2 . 1 指 标 选取
本研究在查 阅大量相关权威标 准及公开发表 的文献资料
之间的相互适应 。评价 时要 充分考虑到植物周边 小环 境 、 公 园内部地理环境及周边地理环境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等。
2 . 2 . 2 . 2 植 物景观 时序多样性 以应用树种 资料为基础 , 用
观花植物开花季节来反映 , 将所应用树种分 别以春花 、 夏花 、
农 韭 科 技5 住是 司
2 0 1 3年第 1 7 期
秋花 、 冬花等加以归类统计 , 计算多样性指数 。
2 . 2 . 2 . 3 植 物景 观空 问多样性 根据 园林植物群落外貌和结
5 . 2 定 性 指 , 营造 出不同格调的城市 园 林绿化景观 , 为群 众提供休 闲、 娱乐、 科普 教育等方面的能力 和水平 , 可用可停留度来表示 。 评价 时, 可以从人均绿地面积 、 植物景观的科普教育功能 、 植物景观的休闲娱乐功能 、 是否能
明, 为 城 市 公 园的植 物 景 观 营造 提 供 了理 论依 据 。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南园人工湿地园区使用后评价
1、生态功能价值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人工湿地具有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涵养水源等生态 功能。根据专家评估,其生态功能的价值为X亿元。
2、物种多样性价值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人工湿地内生物多样性丰富,其维护物种多样性的价 值为X亿元。
3、生态平衡价值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人工湿地对于维护城市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根据 专家评估,其维护生态平衡的价值为X亿元。
2、美丽的景观设计
园区的景观设计独具匠心,既展现了自然的原始风貌,又融入了人工雕琢的 痕迹。水景与植被的交融,形成了湖光山色之美,游览其中仿佛置身于自然的大 氧吧。
3、科普教育
人工湿地园区不仅是一个休闲场所,还是一个科普教育基地。游客可以在此 了解湿地的生态系统、植被特征、动物习性等知识,增强环保意识。
1、加强人工湿地生态环境的保护与管理,确保其生态功能的正常发挥; 2、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人工湿地生态功能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3、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注重人工湿地与周边环境的协调发展,充分发挥 其在城市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感谢观看
邀请生态学、环境科学领域的专家对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人工湿地的生态 系统服务非使用价值进行评估。专家们可以通过实地考察、资料分析等方式,对 人工湿地的生态功能、保护物种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
2、替代市场法
通过替代市场法,可以找到与人工湿地具有相似生态功能的替代品,从而估 算人工湿地的非使用价值。例如,可以参考生态补偿机制中的支付意愿数据,了 解公众对生态服务的重视程度及愿意支付的金额。
4、休闲游憩价值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人工湿地为市民提供了休闲游憩的场所,对于提升城 市居民生活质量具有积极作用。根据模拟市场法评估,其休闲游憩的价值为X亿 元。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北京动物园动物运动场地被植物综合评价
第48卷第4期2023年7月㊀林㊀业㊀调㊀查㊀规㊀划Forest Inventory and PlanningVol.48㊀No.4July2023doi:10.3969/j.issn.1671-3168.2023.04.015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北京动物园动物运动场地被植物综合评价崔雅芳,崔潆心,李艳辉,张恩权(北京动物园,北京100044)摘要:动物运动场的地被植物对动物福利㊁展示效果㊁生态效益有着重要意义㊂为了科学地开发利用现有地被植物资源,提高动物运动场的生态展示效果,实施更有针对性的管护手段,对北京动物园动物运动场地被植物进行实地调查㊂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地被植物的生长状况㊁观赏特性及适应性进行综合评价及分级㊂结果表明,涝峪薹草等25种地被植物开发利用价值高,泥胡菜等27种开发利用价值较高,天名精等20种开发利用价值较低,枸杞等11种不具有开发利用价值㊂根据评价结果对7个具有代表性的动物场馆的23个室外运动场进行聚类分析,按不同管护特征将其分为易于管理㊁较好管理㊁不好管理㊁难以管理四类㊂关键词:北京动物园;地被植物;开发利用价值;管护难度;AHP;综合评价;聚类分析中图分类号:S711;Q948.2;P964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文章编号:1671-3168(2023)04-0094-06引文格式:崔雅芳,崔潆心,李艳辉,等.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北京动物园动物运动场地被植物综合评价[J].林业调查规划,2023,48(4):94-99.doi:10.3969/j.issn.1671-3168.2023.04.015CUI Yafang,CUI Yingxin,LI Yanhui,et 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Ground Cover Plants in Animal Enclosure of Beijing Zoo Based on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J].Forest Inventory and Planning,2023,48(4):94-99.doi:10.3969/ j.issn.1671-3168.2023.04.015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Ground Cover Plants in Animal Enclosure of Beijing Zoo Based on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CUI Yafang,CUI Yingxin,LI Yanhui,ZHANG Enquan(Beijing Zoo,Beijing100044,China)Abstract:The ground cover plants in the animal enclosure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animal welfare, display effect,and ecological benefits.To promote rational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ground cover plants resources,and improve the ecological display effect of animal enclosure,more targeted management should be implemented for the plants in the animal enclosure,and field investigations on the distribution and biodiversity of ground cover plants in the animal enclosure of Beijing Zoo were conducted in this study.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was used to comprehensively evaluate and classify the growth status,observ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adaptability of ground cover plants.The results showed that25species including Carex giraldiana had extremely high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value,27species such as Hemistepta lyrata had high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value,20species such as Carpesium abrotanoides had low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value,and11species such as Lyeium chinense had no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value.收稿日期:2022-02-25;修回日期:2022-03-25;二次修回日期:2022-03-28.第一作者:崔雅芳(1981-),女,北京人,高级工程师.从事动物园园林绿化工作.Email:48985026@责任作者:张恩权(1969-),男,北京人,研究员.主要从事动物园设计及圈养野生动物行为管理工作.Email:rainhard@崔雅芳,等: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北京动物园动物运动场地被植物综合评价According to the evaluation results,cluster analysis of 23animal outdoor enclosures in 7representativeanimal enclosures was carried out,which were divided into four categories of easy managed,better man-aged,not well managed,and difficult managed according to different management characteristics.Key words :Beijing Zoo;ground cover plants;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value;management difficul-ty;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comprehensive evaluation;clustering analysis㊀㊀城市动物园是自然生态环境展示㊁生物多样性研究㊁生态保护教育的重要场所[1]㊂地被植物在维持城市园林生物多样性和土壤肥力㊁涵养水源㊁保持水土㊁提高土地利用率等方面有重要作用[2]㊂动物运动场是动物的主要活动空间以及游客观赏的重要场所㊂出于动物对植被破坏以及饲养操作安全的考虑,运动场内乔灌木种植相对较少,地被植物往往成为展示空间的绿量和天然垫材㊂因此,株高100cm 以下低矮㊁株丛紧密的地被植物[3]应用效果直接影响到游客的游览体验㊁动物福利和饲养员操作的便利程度,合理运用地被植物也成为提高动物福利和提升景观效果的重要手段㊂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于地被植物的抗逆性㊁多样性㊁园林应用都有比较广泛深入的研究㊂对北京地区地被植物的综合性评价也有一定的研究,如张皖清等对北京郊野地区的园林地被植物进行了评价和分级[4],王德芳等对北京地区6种点缀型彩叶地被植物的应用效果进行了评价[5],李晓鹏等对北京城市公园环境下自生植物的物种组成及多样性时空特征进行了分析[6]㊂而涉及动物园范围的地被植物研究仅限于动物饲养区外的绿地,如崔玉琴等对地被植物在太原动物园提质扩容改造工程景观营造中的应用进行了总结[7],樊江探讨了恢复自然植被对野生动物园生态园林建设的意义[8]㊂国内对于动物运动场内地被植物的研究尚属空白㊂虽然动物运动场地被植物种类丰富,但由于缺乏更有针对性的管护手段,导致其景观生态价值没有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㊂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动物运动场地被植物,本文对北京动物园象房㊁长颈鹿馆㊁黑猩猩馆㊁金丝猴馆㊁大熊猫馆㊁狮虎山㊁熊山这7个动物场馆的23个动物运动场内的地被植物进行详细调查,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其开发潜力进行综合评价,对分级后的地被植物所占每个运动场的面积进行统计以及聚类分析,以此为动物运动场地被植物的开发利用和后期管理提供理论依据㊂1材料与方法1.1研究地概况北京市地理位置为北纬39ʎ54ᶄ,东经116ʎ23ᶄ,地带性植被属北部暖温带落叶阔叶林㊂海拔20~60m,年均温10~12ħ,年均降水量626mm㊂北京动物园总占地面积86hm 2,园内展出动物种类450余种5000余只㊂本次调查根据运动场面积㊁动物类别等选取室外运动场进行实地调查㊂1.2调查方法调查采用样方法和五点取样法,按梅花形选取样方,在23个运动场内均匀选取数个1m ˑ1m 的方形样地,各样点样方数根据物种分布情况进行相应调整㊂同时记录运动场面积㊁植物品种㊁数量㊁群落组成㊁所占比例等㊂本调查共选取样方202个㊂1.3评价方法根据动物运动场地被植物的实际情况,采用层次分析法,参考他人的评价体系[9-14],得到北京动物园地被植物质量评价模型(表1)㊁地被植物质量评价模型判断矩阵及一致性检验(表2)及评分标准(表3)㊂通过构建综合评价的层次结构模型㊁判断矩阵及评分标准,对所调查的地被植物的景观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及分级㊂表1㊀北京动物园动物运动场地被植物质量评价模型Tab.1㊀Evaluation model of ground cover plants quality inanimal enclosure of Beijing Zoo地被植物㊀质量综合㊀评价㊀㊀㊀生长特性(B 1)株高(C 1)D 1,D 2,D 3,D 4, ,待评价的地被植物, ,Dn -1,Dn生活型(C 2)茎类型(C 3)盖度(C 4)观赏特性(B 2)绿期(C 5)叶色(C 6)质地(C 7)花期花色(C 8)适应特性(B 3)干扰性(C 9)抗旱抗寒性(C 10)抗破坏力(C 11)抗病虫害(C 12)㊃59㊃第4期林业调查规划表2㊀北京动物园动物运动场地被植物质量评价模型判断矩阵及一致性检验Tab.2㊀Judgment matrix and consistency test ofground cover plant quality evaluation model inanimal enclosure of Beijing ZooB2观赏特性211/30.2395B3适应特性4310.6232注:一致性检验结果为λmax=3.018,CR=0.018㊂C2生活型1/2121/30.15810.0217C3茎类型1/21/211/50.09600.0132C4盖度33510.52430.0720注:一致性检验结果为λmax=4.065,CR=0.024㊂C6叶色1/311/21/20.12250.0293C7质地1/22110.22720.0544C8花期花色1/22110.22720.0544注:一致性检验结果为λmax=4.010,CR=0.004㊂C10抗旱抗寒性1/211/31/20.12250.0763C11抗破坏力23120.42310.2637C12抗病虫害121/210.22720.1416注:一致性检验结果为λmax=4.010,CR=0.004㊂表3㊀北京动物园动物运动场地被植物质量量化评分标准Tab.3㊀Quantitative scoring standards for ground cover plant quality in animal enclosure of Beijing Zoo匍匐型自然生长覆盖度ȡ80%,全年不露土光滑花期长或观赏性强对动物无干扰喜阳㊁耐阴㊁抗旱㊁耐寒㊁耐瘠薄生长力强,具有外观或结构或化学防御手段㊀㊀抗病虫害力强,不易感染病虫害330~<60自播繁衍,一二年生丛生型自然生长覆盖度达40%~80%150~250中绿植株被毛花期花色一般对动物有轻微影响(如汁液㊁轻微缠绕㊁轻微气味等)喜阳㊁耐半阴,需适量浇水,较耐瘠薄生长力较强或具有防御手段抗病虫害力一般㊀㊀160~100一二年生㊀㊀直立性㊁攀援型自然生长覆盖度<40%<150㊀黄绿植株表面粗糙花期极短或无观赏性㊀对动物有较严重影响(如枝㊁刺㊁附着㊁飞絮㊁严重缠绕㊁刺激性气味等)不耐旱,不耐瘠薄,不耐寒生长力弱,不具有防御手段㊀抗病虫害力较差,易发生病虫害㊀2结果与分析2.1地被植物物种组成分析通过调查㊁整理和分析,共记录地被植物83种,隶属31科㊁73属,包括草本植物69种㊁藤本植物12种㊁木本2种,占比分别为83.13%㊁14.46%㊁2.41%,多年生草本36种,一二年生草本33种,草本植物占据地被植物种类的主导地位㊂品种较为集中的有菊科(Compositae)16属㊁21种,禾本科(Poaceae)10属㊁10种,茄科(Solanaceae)3属㊁5种,唇形科(Labiatae)4属㊁4种,旋花科(Convolvulace-㊃69㊃第48卷崔雅芳,等: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北京动物园动物运动场地被植物综合评价ae)4属㊁4种,共5科㊁44种,分别占地被植物总科数和总种数的16.13%和53.01%,成为动物运动场地被植物的主要组成部分㊂自生地被植物71种,占比85.54%;单科单属植物17种,分别占地被植物总科数和总种数的54.84%和20.48%,成为动物运动场地被植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动物运动场地被植物的丰富性和多样性㊂2.2地被植物综合评价2.2.1综合评价及分级根据表3的量化评分标准对每种地被植物的指标进行评分,再根据权重计算出的综合评价值(表4)㊂将综合评价值分为4个等级,其中Ⅰ级(>4.0),Ⅱ级(4.0~>3.5),Ⅲ级(3.5~3.0),Ⅳ级(<3.0)㊂等级为Ⅰ级的有涝峪薹草㊁马齿苋㊁委陵菜等25种地被植物,开发利用价值较高;Ⅱ级的有泥胡菜㊁萹蓄㊁夏至草等27种,开发利用价值较高,可适度或小规模开发;Ⅲ级的有天名精㊁圆叶牵牛㊁栝楼等20种,开发利用价值较低;Ⅳ级的有枸杞㊁苍耳㊁马唐等11种,不具有开发利用价值㊂表4㊀北京动物园动物运动场地被植物综合评价及分级Tab.4㊀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ground cover plants in animal enclosure of Beijing Zoo2马齿苋Portulaca oleracea 4.5861Ⅰ3委陵菜Potentilla chinensis 4.5687Ⅰ4诸葛菜Orychophragmus violaceus 4.4725Ⅰ5紫花地丁Viola philippica 4.3463Ⅰ6翅果菊Lactuca indica 4.3263Ⅰ7白颖薹草Carex rigescens 4.3031Ⅰ8朝天委陵菜Potentilla supina 4.2913Ⅰ9蛇莓Duchesnea indica 4.2523Ⅰ10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 4.2155Ⅰ11老鹳草Geranium wilfordii 4.2045Ⅰ12旋覆花Inula japonica 4.2005Ⅰ13附地菜Trigonotis peduncularis 4.1895Ⅰ14白车轴草Trifolium repens 4.1719Ⅰ15刺儿菜Cirsium setosum 4.1521Ⅰ16田旋花Convolvulus arvensis 4.1409Ⅰ17马蔺Iris lactea 4.1215Ⅰ18打碗花Calystegia hederacea 4.1191Ⅰ19平车前Plantago depressa 4.0853Ⅰ续表421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 4.0411Ⅰ22乌蔹莓Cayratia japonica 4.0321Ⅰ23牛筋草Eleusine indica 4.0303Ⅰ24扶芳藤Euonymus fortunei 4.0187Ⅰ25狗尾草Setaria viridis 4.0149Ⅰ26玉蜀黍Zea mays 3.9109Ⅱ27泥胡菜Hemistepta lyrata 3.9061Ⅱ28萝藦Metaplexis japonica 3.9015Ⅱ29萹蓄Polygonum aviculare 3.8991Ⅱ30蒌蒿Artemisia selengensis 3.8957Ⅱ31虎杖Reynoutria japonica 3.8925Ⅱ32夏至草Lagopsis supina 3.8881Ⅱ33鹅肠菜Myosoton aquaticum 3.8623Ⅱ34酢浆草Oxalis corniculata 3.8519Ⅱ35北京隐子草Cleistogenes hancei 3.8367Ⅱ36三叶地锦Parthenocissus semicordata 3.7927Ⅱ37五叶地锦Parthenocissus quinquefolia 3.7927Ⅱ38芒Miscanthus sinensis 3.6975Ⅱ39虎尾草Chloris virgata 3.6837Ⅱ40巴天酸模Rumex patientia 3.6797Ⅱ41抱茎小苦荬Ixeridium sonchifolium 3.6701Ⅱ42钻叶紫菀Symphyotrichum subulatum 3.6485Ⅱ43铁苋菜Acalypha australis 3.6463Ⅱ44活血丹Glechoma longituba 3.6295Ⅱ45麦冬Ophiopogon japonicus 3.5961Ⅱ46荚果蕨Matteuccia struthiopteris 3.5575Ⅱ47鳢肠Eclipta prostrata 3.5531Ⅱ48野豌豆Vicia sepium 3.5447Ⅱ49黑麦草Lolium perenne 3.5403Ⅱ50苘麻Abutilon theophrasti 3.5339Ⅱ51青杞Solanum septemlobum 3.5223Ⅱ52反枝苋Amaranthus retroflexus 3.5141Ⅱ53天名精Carpesium abrotanoides 3.4369Ⅲ54圆叶牵牛Ipomoea purpurea 3.4223Ⅲ55栝楼Trichosanthes kirilowii 3.4155Ⅲ56鸡矢藤Paederia foetida 3.4107Ⅲ57牛膝菊Galinsoga parviflora 3.3831Ⅲ58牵牛Ipomoea nil 3.3637Ⅲ59鸭跖草Commelina communis 3.3115Ⅲ60野艾蒿Artemisia lavandulifolia 3.3007Ⅲ㊃79㊃第4期林业调查规划续表462牛至Origanum vulgare 3.2913Ⅲ63酸浆Physalis alkengi3.2781Ⅲ64甘菊Chrysanthemum lavandulifolium 3.2615Ⅲ65葎草Humulus scandens3.2481Ⅲ66小藜Chenopodium ficifolium 3.1563Ⅲ67蓟Cirsium japonicum3.1473Ⅲ68茜草Rubia cordifolia3.1457Ⅲ69菊芋Helianthus tuberosus 3.1085Ⅲ70狼杷草Bidens tripartita 3.0565Ⅲ71紫苜蓿Medicago sativa3.0495Ⅲ72大车前Plantago major3.0279Ⅲ73枸杞Lyeium chinense2.9373Ⅳ74婆婆针Bidens bipinnata 2.9125Ⅳ75黄花蒿Artemisia annua2.9039Ⅳ76益母草Leonurus japonicus 2.8293Ⅳ77小蓬草Erigeron canadensis 2.8271Ⅳ78黄瓜Cucumis sativus2.7103Ⅳ79苍耳Xanthium strumarium 2.6863Ⅳ80稗Echinochloa crus -galli2.6775Ⅳ81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 2.5943Ⅳ82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2.5727Ⅳ83青蒿Artemisia carvifolia2.3225Ⅳ2.2.2不同类型动物运动场地被植物分级面积的聚类分析对每个动物运动场样方内地被植物按上述分级统计其所占面积,采用SPSS Statistics 24.0软件对23个动物运动场的地被植物生长区域进行K 均值聚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表5)㊂由表5可知,4级地被植物在动物运动场生长区域可以进行归类,可将23个动物运动场的管护特征分为易于管理㊁较好管理㊁不好管理和难以管理四大类㊂3结论与讨论3.1结论通过对北京动物园动物运动场内地被植物的实地调查,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地被植物的生长状况㊁观赏特性及适应性3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及分级㊂评价结果详见表4㊂从评价结果表5㊀23个动物运动场的聚类分析结果Tab.5㊀Cluster analysis results of 23animaloutdoor enclosures一类4亚洲象北㊁黑猩猩中㊁黔金丝猴南东㊁大熊猫奥运馆东第Ⅲ级的地被植物面积异常大,第Ⅰ㊁Ⅳ级适中,第Ⅱ级最小㊂易于管理二类8非洲象南㊁黑猩猩馆东㊁川金丝猴南侧中㊁大熊猫亚运馆南㊁大熊猫亚运馆中㊁长颈鹿东㊁棕熊中㊁东北虎第Ⅰ级的地被植物面积最大,第Ⅱ㊁Ⅳ级最小㊂较好管理三类6非洲象北㊁滇金丝猴北东㊁大熊猫亚运馆北㊁长颈鹿西㊁棕熊南㊁孟加拉虎第Ⅱ级的地被植物面积较小,其余3个适中㊂不好管理四类5亚洲象南㊁黑猩猩馆西㊁大熊猫奥运馆西㊁大熊猫奥运馆中㊁亚洲黑熊第Ⅰ㊁Ⅱ㊁Ⅲ㊁Ⅳ级的地被植物面积均等㊂难以管理看,基本上反映了动物运动场地被植物的实际价值㊂Ⅰ级地被植物生长状况好,抗破坏力强,观赏特性强;Ⅱ级地被植物生长状况良好,抗破坏力较强,观赏特性好;Ⅲ级地被植物具有一定的抗破坏力和观赏特性;Ⅳ级地被植物多数对动物有一定干扰性,如苍耳㊁枸杞等㊂根据地被植物生长面积的聚类分析结果,结合地被植物的基本情况对动物运动场进行管护,才能够提高动物运动场的空间利用率,确保动物福利的积极状态㊂3.2讨论本研究在实地调查和查阅资料的基础上,基于北京动物园动物运动场对于地被植物的景观需求,确定了地被植物的综合评价指标及标准,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评价模型,得到适用于动物运动场的地被植物综合价值排序,这避免了对地被植物性状进行定性描述时人为的局限性[4]㊂由于动物的行为活动有别于人类,地被植物的抗破坏性成为判断模型评价矩阵的最重要因素㊂地被植物的抗破坏性主要根据植物的自身特性决定,判定指标包括外观(低矮的或拟态的),结构防御(包括刺突㊁革质叶等),化学防御(特殊气味等),生长速度等㊂通过综合评价结果,优先选用评分高且效果好的地被植物种类进行重点培养㊁推广应用,对评分低且效果差的地被植物进行有计划的梳理清除,如枸杞㊁苍耳㊁茜㊃89㊃第48卷崔雅芳,等: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北京动物园动物运动场地被植物综合评价草等植物对动物活动范围有较为严重的影响,应作为重点进行清理㊂有些植物如番茄㊁玉蜀黍可能来自动物排泄物中的植物种子或游客投喂的植物果实,这一部分植物仅在个别动物运动场单独出现,不具有代表性,在未来的运动场管理工作中不做重点考虑㊂评价结果基本反映出不同种类的野生地被植物应用潜力大小,评分指标对北方地区动物运动场地被植物的选择与配置有一定的指导意义㊂虽然层次分析法具有科学合理性,但是地被植物评价体系中的一些指标无法精确定量,对最终评价结果会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还需要不断进行完善㊂不同类型的动物运动场条件差异很大,如灵长类㊁禽类动物运动场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及理化性质良好,地被植物生长繁茂;食草动物由于啃食践踏等原因,运动场往往寸草不生;食肉动物运动场虽然客观上拥有创造优良地被景观的客观条件,却往往由于场地小㊁灌溉设施不足等诸多因素,导致景观效果不佳㊂通过对动物运动场的聚类分析,可对后续动物运动场地被植物的养护管理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㊂动物运动场地被植物存在时空转换时物种优势度的变化,这也是未来研究的方向㊂不同应用特点的地被植物其评价的侧重点不同,通过对不同类型目标的综合分析,生态质量在地被植物质量中占十分重要地位,因此在进行地被植物选择时不仅要考虑地被植物的景观效果,更应注重其生态质量[15]㊂在营造动物运动场地被景观时,还要结合具体的动物品种㊁饲养密度㊁动物原产地景观类型㊁环境现状以及饲养员需求,选择适合生长的具有优良观赏特性的地被植物㊂出于饲养操作安全的要求,园林养护人员不能对动物运动场进行常规操作,常年的累积导致动物运动场拥有大量丰富的城市自生植物,这类残存生境和生物对维护城市的生态平衡发挥了重要作用[16-17]㊂这些无需过多养护管理㊁可自播繁衍㊁野趣十足的自生植物在构建可持续㊁低维护园林植物景观中具有重要地位,相比城市栽培群落可更好地发挥生态效益[6]㊂从研究结果来看,北京动物园动物运动场地被植物总体情况良好,植物多样性程度高,群落组合丰富,但也有部分运动场地被植物过度生长造成空间利用率降低㊁防护设施失效等困扰㊂通过开展动物园地被植物评价有助于科学指导动物园地被植物的优化及养护管理㊂地被植物有利于动物运动场的水土保持㊁地表的增湿降温㊁为动物提供更加丰富多样的自然垫面㊂为游客和动物提供全方位的生态展示是未来动物园发展的方向,同时也是提高动物福利㊁提升动物运动场空间质量的重要手段㊂参考文献:[1]鸣长茵,李冰.生命㊁自然与可持续发展 浅谈大连森林动物园规划设计原理[J].规划师,2000(1):40-41.[2]赵雪乔.北京地区12种地被植物应用性评价[D].北京: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5.[3]中国农业百科全书编辑部.中国农业百科全书观赏园艺卷[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4]张皖清,郝培尧,滕依辰,等.北京郊野地区园林地被植物综合评价与分级[J].西北林学院学报,2015,30(5): 252-257.[5]王德芳,郑志勇.北京地区6种点缀型彩叶地被植物应用效果评价[J].江苏农业科学,2013,41(11):211-214.[6]李晓鹏,董丽,关军洪,等.北京城市公园环境下自生植物物种组成及多样性时空特征[J].生态学报,2018,38 (2):581-594.[7]崔玉琴,王宏剑.地被植物在太原动物园提质扩容改造工程景观营造中的应用初探[J].科技与创新,2019, 20:144-145.[8]樊江.野生动物园自然植被恢复与生态园林建设[J].新疆林业,2010(5):37-39.[9]罗彩云,朱彩华.榆林市草坪地被植物的应用与评价[J].榆林学院学报,2020,30(6):38-42. [10]张宜芹.南昌市野生观赏地被植物的综合评价研究[J].湖北植保,2019(6):117.[11]褚茜.江苏省城市园林地被植物资源调查与应用研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12:30-33.[12]吴昊.基于AHP的武汉市宿根地被植物综合评价[J].中国农学通报,2020,36(7):63-68. [13]段传宏,彭祖强,周毅,等.淮河源园林地被植物综合评价及分级[J].西部林业科学,2017,46(2):50-51.[14]熊肸,陈榕,姜帅,等.张家界市园林地被植物景观质量评价与应用研究[J].水土保持通报,2018,38(5):307-308.[15]王业社,陈立军,杨贤均,等.湖南云山野生地被植物资源及其综合评价分析[J].草业学报,2015,24(7):30-40.[16]CLEMANTS S,MOORE G.Patterns of species diversity ineight northeastern United States cities[J].Urban Habitats,2003,1(1):4-16.[17]CRANE P,KINZIG A.Nature in the metropolis[J].Sci-ence,2005,308(5726):1225-1225.责任编辑:刘平书㊃99㊃第4期。
植物造景在城市公园中的应用———以北京玉渊潭公园为例
植物造景在城市公园中的应用———以北京玉渊潭公园为例作者:彭佳佳来源:《现代园艺·下半月园林版》 2016年第2期彭佳佳(北方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北京100144)摘要:植物空间营造是植物景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北京玉渊潭公园主要园路、重要节点等种植设计的主要部分进行阐述分析,从设计理念、树种选择到种植手法,总结植物配置手法对空间设计的影响。
关键词:风景园林;玉渊潭;公园;种植设计;绿地空间植物作为公园环境的主体,是园林四大要素之一,与地形、山石、建筑一起营造公园空间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形成各式的景观环境。
植物造景离不开植物配置,科学的植物配置就是利用植物材料结合园林中的其他素材,因地制宜地组成不同的园林空间[1]。
1 公园概况玉渊潭公园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东南角,公园水面辽阔,水源充沛,经过多年建园形成了绿树浓荫的外轮廓,充满自然趣味,人工雕琢不多[2]。
玉渊潭受纳官厅、密云两大水库的来水,是京城西侧难得的一个自然风景区。
公园分为西部樱花园、北部引水湖景区、南部中山岛、东面的留春园。
全园植被丰富,利用植物与其他景观素材创造了多变的空间特色。
2 总体布局玉渊潭公园设有4 个入口,中部为中心水域,公园内以西湖岸为一主线路,沿途分布各色景点。
充分利用其空间的分割,来达到创造不同的观赏感受。
各个空间之间彼此分离,又由湖岸线连接为一体,彼此交织,相互衔接。
3 植物种植设计3.1 公园门区种植设计玉渊潭公园门区共有4个,与周围环境相结合并展示园内精品,凸显入口特色。
南门与中华世纪坛相协调,门区内外形成相对开敞的空间,外广场中间铺设两段草坪,设石围合,视野开敞,两侧为草坪铺地,贴合人行道设置绿篱及花镜,远景种植高大乔木,在空间上遮挡周围景物,引导视线,花镜与秋色叶乔木颜色相衬,形成良好的视觉效果。
东门入口比邻城市干道外,广场面积较小,主要为疏散人群,门区内侧较为狭长曲折,可以较好地隔离城市环境,银杏、金丝垂柳及樱花夹道,地被铺设蜿蜒曲折的花镜,创造了较为幽深宁静的景观环境。
浅析北京皇城根遗址公园植物配植
浅析北京皇城根遗址公园植物配植
分析
北京皇城根遗址公园的植物配植,在营造自然环境的同时,也体现了改造者的设计理念和想象力。
首先,考虑到北京对树种要求很高,北京皇城根遗址公园在配植时,建议采用耐寒穗状木本植物,如冬青、榆树等,这些植物都有良好的抗旱能力和耐寒能力,能够有效的保护公园的植被。
其次,为了增加公园的绿化,在景观设计中采用抗旱性强的草、花和植物,如大花薯草、红花石蒜、树莓等,它们生长迅速,可以有效地吸收雨水,调节土壤中的水分,从而保持公园的绿色草坪。
最后,为了补充植物,北京皇城根遗址公园使用贴近地面的植物,如木薯、马齿苋、茴香豆等,从而保证公园的绿化环境以及美化景观。
总之,北京皇城根遗址公园的植物配植有利于营造出舒适的环境,保护遗址的原貌,凸显其文化价值。
并有效地促进公园的绿化建设,实现公园的美化和景观的完善。
北京市海淀区百万亩造林已建成项目景观与生态的综合评估
北京市海淀区百万亩造林已建成项目景观与生态的综合评估综合评估是对北京市海淀区百万亩已建成造林项目的景观与生态进行全面的评价和分析。
本文将从景观和生态两个方面展开论述,详细介绍该项目的建设情况、景观特点、生态效益以及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
一、景观评估1. 建设情况:该项目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占地面积达百万亩,是一项大规模的造林工程。
项目的建设分为多个阶段,经过数年的努力,已经完成为了全部规划和植树工作。
项目的景观设计以保护生态环境为主要目标,注重营造自然、生态友好的景观。
2. 景观特点:该项目的景观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多样性:项目中采用了多种树种进行植树,包括松树、柏树、柳树等,形成为了多样性的植被景观。
- 层次感:项目中根据地形地貌的不同,采取了不同的造林方式,形成为了层次感丰富的景观。
- 绿化覆盖率高:通过大规模的植树活动,项目区域的绿化覆盖率显著提高,为城市增添了绿色景观。
3. 景观评价指标:- 植被覆盖率:通过遥感技术和实地调查,测算出项目区域的植被覆盖率,评估绿化效果。
- 绿地面积:统计项目区域内的绿地面积,评估绿化规模。
- 植物多样性指数:对项目区域内的植物种类进行调查和统计,计算植物多样性指数,评估景观的多样性。
二、生态评估1. 生态效益:该项目的建设对生态环境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空气净化:大规模的植树活动增加了植被覆盖率,有效净化了空气中的有害物质。
- 水源保护:植树活动改善了土壤的保水性,增加了地下水的补给量,对水源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 生物多样性:项目中采用了多种树种进行植树,为当地生物提供了多样的栖息环境,促进了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2. 生态评价指标:- 空气质量改善程度:通过对项目区域内空气中有害物质的监测,评估植树活动对空气质量的改善程度。
- 土壤保水性指数:通过对项目区域内土壤的采样和测试,评估植树活动对土壤保水性的影响。
- 生物多样性指数:对项目区域内的生物进行调查和统计,计算生物多样性指数,评估生态保护效果。
《2024年北京陶然亭公园野生地被植物调查与应用分析》范文
《北京陶然亭公园野生地被植物调查与应用分析》篇一一、引言北京陶然亭公园作为北京市内一处具有丰富自然景观的公园,其野生地被植物种类繁多,具有极高的生态价值和景观价值。
本文旨在通过对陶然亭公园野生地被植物的调查,分析其种类、分布及生长状况,探讨其应用价值,为公园的生态保护和景观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二、调查方法与内容(一)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实地考察、样本采集和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首先,对陶然亭公园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公园的整体布局和地被植物的分布情况;其次,采集代表性样地的地被植物样本,进行分类和鉴定;最后,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对地被植物的生态特性和应用价值进行分析。
(二)调查内容1. 地被植物的种类、数量及分布情况;2. 地被植物的生长状况,包括生长环境、生长速度、抗逆性等;3. 地被植物的花期、果期等生物学特性;4. 地被植物在公园中的应用情况,包括景观构建、生态保护等方面的作用。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一)地被植物种类与分布经过调查,陶然亭公园的野生地被植物种类丰富,主要包括草本植物、灌木和藤本植物等。
其中,草本植物数量最多,分布最广。
不同种类的地被植物在公园中呈现出不同的分布特点,有的分布在湖岸、湿地等水域环境,有的分布在林下、草坪等陆地环境。
(二)地被植物的生长状况调查发现,陶然亭公园的地被植物生长状况良好,多数植物具有较快的生长速度和较强的抗逆性。
同时,地被植物的花期、果期等生物学特性也各具特色,为公园的景观构建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三)地被植物的应用价值1. 景观构建:地被植物在公园的景观构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它们可以形成丰富的植被层次,提高景观的观赏性。
同时,通过合理配置不同种类的地被植物,可以营造出多样化的景观效果。
2. 生态保护:地被植物在维持生态平衡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
它们可以防止水土流失,保持土壤肥力。
同时,地被植物还能为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和繁殖的场所,维护生物多样性。
四、应用建议与展望(一)应用建议根据调查结果,提出以下应用建议:1. 加强地被植物的保护和管理,保持其良好的生长状况;2. 在公园的景观构建中,合理配置不同种类的地被植物,形成丰富的植被层次和多样化的景观效果;3. 利用地被植物的生态特性,在公园的生态保护方面发挥其作用,如防止水土流失、维护生物多样性等。
园林植物景观评价方法及其应用分析
园林植物景观评价方法及其应用分析一、引言园林植物景观在城市绿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美化了城市环境,还可以改善空气质量、调节气候、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
对园林植物景观进行评价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将对园林植物景观评价的方法进行介绍,并对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进行分析。
二、园林植物景观评价方法1. 定性评价方法定性评价方法是一种根据人们主观感受,对园林植物景观的美观程度进行评价的方法。
这种方法通常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焦点小组等方式以了解公众对景观的看法和评价。
通过定性评价方法,可以获取人们对园林植物景观的审美需求和偏好,为设计者提供有益的信息。
2. 定量评价方法定量评价方法是一种利用科学手段对园林植物景观进行客观评价的方法。
这种方法通常采用测量、计算、分析等手段,通过对景观的各个要素(如植被覆盖率、景观多样性、植物品种数量等)进行定量指标化,以量化景观的特征和质量。
3. 综合评价方法综合评价方法是一种将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以获取更全面的评价结果。
这种方法既考虑了公众的主观感受,又考虑了景观的客观特征,往往能够更全面、更客观地评价园林植物景观的质量。
三、园林植物景观评价方法的应用分析1. 指导园林植物景观设计园林植物景观评价方法可以为园林景观设计提供依据和指导。
通过对已有景观进行评价,可以得出人们对景观的需求和偏好,为设计者提供了有价值的设计理念。
根据定量评价方法得出的景观特征和质量,设计者可以有针对性地对景观进行设计和改造。
2. 评估园林植物景观的质量园林植物景观评价方法可以用于对已建成的景观进行质量评估。
通过对景观的各个要素进行定量分析和综合评价,可以了解景观的整体质量和局部问题,为景观的后期维护和改善提供参考。
3. 优化园林植物景观管理园林植物景观评价方法可以帮助管理者进行科学管理和合理规划。
通过对景观的功能和质量进行评价,管理者可以根据评价结果制定合理的管理措施,优化园林植物景观的管理和维护。
北京市海淀公园植物群落配置以及景观营造
2018年第8期现代园艺北京市海淀公园植物群落配置以及景观营造王瑶函(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北京100083)摘要:植物群落配置对于城市公园景观营造具有重要作用。
分析和借鉴现状较为稳定的植物群落,对于设计高质量的城市绿地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植物群落;植物景观;海淀公园1海淀公园概况海淀公园面积约34hm2,地跨畅春园等皇家园林遗址。
公园以大面积绿化为主,自然、安静、优美的环境吸引着周边的市民游客。
公园内植物群落配置问题的基本现状是:各区域植物配置主题突出,但是较多群落组合艺术性不强,部分区域较为粗放。
2群落分析与建议2.1池边景区滨水植物群落乔木层:银杏3株、油松2株、旱柳2株、栾树1株;灌木层:青杄8株、红瑞木1株;草本地被:沙地柏、芦苇。
该群落位于“双桥诗韵”景点附近,群落下方有一小块湖面,整体坐落在缓坡上。
树种在色彩和质感上互相区分,列植的方式错落有致。
芦苇密植弱化了驳岸下部石体边界,打造出自然质朴的景观效果,湖面与植物形成了良好的互动效应。
季相上,春夏季,青杄、沙地柏、芦苇的特殊质感弥补了色彩的单一,作为远景的银杏在秋季变成金黄色,为群落的边缘着色。
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地被层分别配植了常绿植物,在冬天也有较为完整的植物景观,使群落不至于失去生机。
该群落结构紧密、生态效益高。
中下层灌木层植物耐阴,能在群落中取得较好的生长势。
但是油松、沙地柏并不是特别耐水湿,栽植距离水面太近。
2.2岔路口造景障隔群落乔木层:圆柏5株、国槐3株;灌木层:山杏5株、榆叶梅2株;草本地被:白玉棠、月季、沙地柏、萱草。
群落位于一个三岔路口,紧邻主路的一侧,用姿态挺直的圆柏作为围合空间的障景,下方用沙地柏、萱草等植物自然规划道路边缘线,富有自然生机。
小路另一侧紧邻湿地,用多种低矮的花灌木造景,穿插种植国槐高大广茂,产生良好的遮荫效果。
配植了多种花灌木以及开花草本,花期衔接合理,低层沙地柏很好地做了背景烘托。
但是小路狭窄,道路两侧山杏与榆叶梅株高相近,使行人产生拥挤压迫的感觉。
园林植物的配置与景观评价分析
自20世纪70年代伊始,国外的相关学者对植物景观以及人文风景所产生的艺术效果作用于人的生理和心理上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在被试者之间进行试验操作,通过景物图片刺激被试者,并测定被试者在观看图片时生理和心理的各项参数化指标,从而评价出不同的园林植物景观对人造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观看者在观看园林景观时,会更加有益于人的身心健康,被测试的人群不会因为所处于的文化背景不同而对结果产生影响。
园林植物的配置与景观评价分析
【摘 要】众所周知,对于城市的建设中添加一定面积的园林建设,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城市绿化以及生态经济效益,更是为城市居民创造出绿色健康的人文环境。在城市的园林绿化建设中,园林植物的设计与布置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此基础上,本文主要就园林植物的配置与景观评价两个方面进行了系统且全面的分析,并就国内外进行园林景观评价的方式进行了梳理,分析了多种方法存在的特点。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能够仅进一步促进城市园林建设的发展。
(四)BIB-审美评判测量法
该方法是在LCJ方法基础上提出来的,有效的弥补了原有方法不能对两个景观进行对比分析,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其主要实用对象为大样本的植物景观评价。使用审美评判测量法一般按照下列步骤进行:第一,对参与评价的园林景物配置照片进行系统的编号,并选择合适的设计表。第二,根据BIB设计表,对照片进行分组,让被试者对每组照片进行潜意识的排序。第三,反复进行多次评价,从而反映出不同群体所具有的审美和景观内在特征关系。
三、园林植物景观评价的发展前景
在城市的园林绿化建设体系中,对于科学化的植物景观配置能够很大程度上起到渲染气氛,烘托情感的效果,从而更好的促进城市与生态环境、人与自然的友好相处。在对城市的园林绿化景观进行评价时,能够有助于规范城市绿地规范,提高城市生活质量,创造出宜人的人文社会气氛,因此,对城市园林植物景观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综合的评价是极其有必要的。在实际的评价过程中,要恰当的运用评价方法来进行操作。作用于环境变化因素较多,且较为复杂的园林植物景观可采用AHP法,将所评价的问题进行细分和简化,在利用其他方法进行深入的评价和研究。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在现代化不断发展的背景之下,上述的评价方法会在原有的基础体系上有所改变,将文化的多元化和丰富化相互结合从客观和主观上研究出具有现代化发展理念的评价方法,对园林景观进行更人文化的评价。
北京市海淀区百万亩造林已建成项目景观与生态的综合评估
北京市海淀区百万亩造林已建成项目景观与生态的综合评估结合北京平原地区百万亩造林的工作方案及意见、未来发展方向,分析现状,探求在低维护成本下,北京平原百万亩造林的景观与生态效益的评价方法,即评价模型的构建。
针对不同类型的绿地,实地考察北京市海淀区百万亩造林的现状成果,得出评价结果;分析其评价成果的优劣及其原因并对调查地块进行改良,得出若干种优化方案。
标签:百万亩造林;造林評估;生态效益;AHP层次分析法;模糊数学一、引言1.1平原造林项目研究背景在”人文北京、绿色北京、科技北京”的城市建设理念指导下,为了实现北京市园林绿化局提出的生态园林、人文园林和科技园林的目标。
自2012年开始,北京实施平原地区百万亩造林工程。
2012年、2013年北京市累计完成平原造林61.4万亩。
2014年平原造林工程将坚持以城市发展新区为主体、以城市功能拓展区为重点、以生态涵养发展区为补充,优先利用拆迁腾退地、废弃砂石坑、荒滩荒地、废弃鱼池坑塘藕地和沙荒地,推进种植结构调整,严格落实“两环、三带、九楔、多廊”总体空间布局规划,全面推进工程建设。
1.2平原造林项目研究目的和意义随着党的十八大报告中“美丽中国”的提出,政府对此项目的建设更加重视。
本项目欲构建低维护成本下北京平原百万亩造林景观与生态效益的评价模型,该评价模型不仅可以用来检验已建成项目的景观与生态效益,同时利用其构建的多种植物景观优化组合也能为百万亩造林的后续工作及北京市其他造林工程提供一个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
百万亩造林成果有转变为城市森林的趋势,该模型可以为其绿地功能的转变提供基础方向和方法。
该评价模型倡导景观和生态效益有机融合的理念,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将在一定程度上引起社会的关注,具有推广价值。
1.3平原造林项目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截止到2013年底,百万亩造林项目完成61.4万亩,共植树约3500万株。
截至2013年11月10日,本市2.2万亩彩色树种造林工程全部完成,共栽植各类彩叶树110万株。
中东铁路公园种植设计分析
中东铁路公园种植设计分析中东铁路公园位于中国北京市东城区,占地面积约10万平方米,是一座集历史纪念、休闲娱乐、文化展示为一体的城市公园。
公园内有大片绿地和植被,其中的植物种植设计是公园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针对中东铁路公园的植物种植设计进行分析,探讨其在景观营造中的作用和意义。
一、植物种植设计的功能和意义1. 增加景观的多样性和层次感中东铁路公园的植物种植设计充分考虑了植物的多样性和生长特性,通过布置不同种类、不同高度、不同颜色的植物,构成了丰富多彩的景观。
这些植物以其独特的形态、颜色和花果的变化,为公园增添了层次感和变化性,使人们在游园观赏时能够感受到不同的美景,增加了游园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2. 提升公园的生态环境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吸收二氧化碳,净化空气,稳定气候。
中东铁路公园在植物种植设计中注重了生态植物的选择,很多在公园内种植的植物都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生命力,它们能够在城市环境中稳定地生长,形成了一个独特的生态系统。
这些植物的存在使公园内部的空气更加清新,微气候更加宜人,有利于人们的休闲娱乐和健康。
3. 赋予公园更多的文化内涵植物在不同文化中都具有特定的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比如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梅、竹、菊、松等被称为“四君子”,象征着高洁、坚贞、深情、独立等品格。
在中东铁路公园的植物种植设计中,也融入了这样的文化元素,通过合理搭配和布置,使得公园不仅仅是一处休闲娱乐的场所,更是一处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景观空间。
二、植物种植设计的原则1. 生态适应原则选择适合北京地区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进行种植,使植物能够在公园内稳定生长,降低养护成本,延长植物的寿命。
尽量选择对环境友好、不易引发过敏的植物,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2. 多样性原则在植物的选择和布置上,注重设置不同种类、不同颜色、不同高度的植物,形成多样性的景观。
这样能够使公园内的植被具有更加丰富的层次感和变化性,增加游客的观赏乐趣。
园林植物景观评价方法及其应用分析
园林植物景观评价方法及其应用分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剧和人们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园林植物景观评价成为了园林规划与设计的重要环节。
园林植物景观评价旨在通过科学的方法评估园林植物景观的可持续性、景观效益和生态价值,为园林景观的规划与设计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将介绍园林植物景观评价的方法及其应用分析。
一、园林植物景观评价方法1.定量评价方法(1)景观生态学指标法:景观生态学指标法是评价园林植物景观的一种较为科学的定量评价方法,通过对景观斑块的个数、大小、形状、组合等进行指标化的测量和统计,来评估景观的破碎度、稳定性和生态价值。
这种方法能够客观地反映园林植物景观的生态功能和服务价值,是评价景观生态效益的重要手段。
(2)植物多样性指数法:植物多样性指数法是通过对园林植物的多样性程度进行测量和计算,来评价园林植物景观的多样性和生物丰富度。
常用的植物多样性指数包括物种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等,通过这些指数的计算,可以全面评估园林植物景观中植物的丰富度和多样性程度。
(1)SWOT分析法:SWOT分析法是一种常用的园林植物景观评价方法,通过对园林植物景观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分析,来评价景观的整体发展潜力和面临的挑战,为景观规划与设计提供战略性的建议。
这种方法可以全面评估园林植物景观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为景观规划和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2)专家评价法:专家评价法是一种常用的定性评价方法,通过邀请园林景观规划与设计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评审和评价,来全面评估园林植物景观的规划和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这种方法能够充分利用专家的经验和智慧,提高评价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1.指导园林景观规划与设计2.促进园林植物景观的可持续发展园林植物景观评价可以帮助人们充分认识园林植物景观的生态功能和服务价值,提高人们对园林植物景观的关注和重视。
通过评价的结果,可以及时发现园林植物景观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保护和提升园林植物景观的生态品质,促进园林植物景观的可持续发展。
园林植物景观评价方法及其应用分析
园林植物景观评价方法及其应用分析王兴岐(宁夏葡萄酒与防沙治沙职业技术学院,宁夏银川750199)[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越来越关注生活的环境质量问题,对园林景观工程的设计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新的发展时期,园林植物是重要的造景要素,其配置对整个环境质量的改善有很大的影响,也能更好地实现园林景观的生态效益,创造更加优美的居住环境。
因此,园林植物景观的评价方法也更受关注,其在整个园林植物景观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主要探讨园林植物景观的评价体系和方法及具体的应用。
[关键词]园林植物景观;评价方法;应用分析[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19)12-0142-02园林景观的构建设计,其主要的影响部分是园林中的植物及其应用,植物的建设是整个工程设计建设的基础,也直接影响到整个园林景观的美观性,影响到园林景观的长远发展。
近年来,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们对居住环境的关注度不断提升,更加重视城市发展中园林景观的设计构建,从而能获取更好的视觉享受,创造更优质的生活环境,我国近些年园林景观设计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同时人们对园林景观质量的要求也在随之提升,这也更加凸显出园林景观的重要性。
新的发展时期,要提升现代园林景观的质量,在园林景观植物的配置上,需要从细微处着手,更加重视对园林植物属性的了解,建立科学完整的园林景观评价体系,探讨园林植物景观评价方法和相关问题,从而更科学地配置园林植物景观。
一、园林植物景观评价体系的构建要构建科学完整的园林植物景观评价体系,需要认识到园林景观设计的综合性,融入文化性、艺术性等学科的内容,采用多元化的植物景观评价方法,还要考虑人们的审美观念的革新和发展,在追求实用性的同时,融入历史的发展、民族特色等多元的知识内容,让园林植物景观更具社会价值,体现出自然美、艺术美,产生意境之美。
(一)自然生态性自然生态性主要是涵盖植物的空间异质性、多样化和环境的协调性等,空间异质主要指的是根据外部空间的特点对植物的整体结构外观进行选择,调整植物内部的格局,植物的多样性主要是不同区域植物的类别,存活数量都会存在差别,自然心态性主要是根据环境的变化特点,对种植的植物进行协调。
北京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评价
北京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评价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评价显得尤为重要。
作为我国首都,北京市城市建设与管理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北京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评价旨在实现城市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有机结合,创建宜居、宜游、宜业的绿色城市。
一、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是指根据城市空间发展需求,科学合理地规划和布局城市内的绿地系统。
北京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要充分考虑城市人口密度、交通发展、生态保护等因素,逐步实现绿地系统的完善和优化。
首先,规划需要合理配置城市绿地。
针对北京市的人口规模和发展需求,规划应当确保城市绿地的总体面积和比例符合国家标准,并根据人口密度不同,在不同区域合理分布。
其次,规划需要保持城市绿地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在建设过程中,需要优先考虑保留原有的绿地和自然景观,同时利用零散空地进行绿化,形成绿地系统的连接和延伸。
最后,规划需要注重绿地的功能性。
除了提供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外,绿地还应兼具生态保护、防洪排涝、气候调节等功能,以提高城市环境的质量。
二、城市绿地系统评价城市绿地系统评价是对城市绿地系统功能和质量进行评估和监测,以指导绿地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
评价的指标包括绿地面积、绿地覆盖率、绿化率、绿地质量等,这些指标直接反映了城市绿地系统的规模和质量。
同时,还需考虑绿地的分布均衡性、对生态系统的功能提供等因素。
为了实现城市绿地系统的定量化评价,可以利用遥感技术、GIS技术和统计数据等手段进行绿地的监测和测算。
通过有效的数据分析,可以及时发现绿地系统发展不平衡和质量下降的问题,为规划调整和管理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三、北京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评价的挑战与对策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北京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与评价面临一系列挑战。
首先,城市用地紧张。
在保障人们生活和工作需求的同时,绿地的规划和保护需要与城市用地的利用进行合理协调。
可以采取的对策是加强用地规划管理,通过合理安排城市用地,确保绿地系统的完整性和连续性。
园林绿化工程规范评估的指标选择与运用方法
园林绿化工程规范评估的指标选择与运用方法园林绿化工程的规范评估是为了确保园林绿化工程的质量和效果达到预期目标,保护和提升城市生态环境。
为了进行全面、科学、准确的评估,需要选取适当的指标,并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运用。
一、指标选择1. 生物多样性指标生物多样性是评估园林绿化工程生态效益的重要指标之一。
可以通过调查和监测植物物种数量、物种组成以及生物群落结构等方面的指标来评估。
常用的指标包括物种丰富度指数、Shannon多样性指数等。
2. 绿化覆盖率指标绿化覆盖率直接反映了城市园林植被的分布情况。
可以通过遥感技术获取城市绿地的面积,并结合土地利用类型进行计算。
该指标可以评估园林绿化工程对城市景观的改善程度。
3. 空气质量指标园林绿化工程对改善空气质量起着重要作用。
可以通过监测园林绿化区内的空气质量指标,如PM2.5浓度、二氧化碳浓度等来评估其影响。
同时,还可以使用环境负荷指标评估园林绿化工程对环境的影响程度。
4. 水资源利用指标园林绿化工程对水资源的利用是评估其可持续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可以通过测量园林绿化区内的地下水位、土壤含水量等指标来评估水资源的利用情况。
同时,还可以考虑水资源回收和再利用等措施对水资源的保护效果。
二、指标运用方法1. 数据收集与分析通过实地调查和数据采集, 收集与评估对象相关的各项指标数据。
利用专业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得出相应的结果。
2. 评估标准与等级划分根据园林绿化工程的实际情况和规范要求,制定评估标准和等级划分。
可以参考国家标准或相关规范进行设置,并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3. 评估结果表达与汇报将评估结果进行图表化展示,以直观地表达园林绿化工程规范评估的结果。
可以使用柱状图、饼图等,清晰地展示各项指标的得分情况和整体评估等级。
4. 评估反馈与改进根据评估结果,对园林绿化工程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反馈,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和建议。
这将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园林绿化工程的质量和可持续性。
北京丽都公园植物种植设计
北京丽都公园植物种植设计一、公园概况:丽都公园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将台路口,在丽都饭店,燕翔饭店和新万寿宾馆之间。
园址呈方形,长260m,宽233m,面积约6hmm。
公园有丽都饭店投资兴建,主要为附近居民服务,并兼顾宾馆工作人员以及宾馆客人。
绿化效益和环境效益,满足人们对于大字人的渴望和追求,以具有特色的花卉和乔木,创造出适宜人们休息,游览的环境。
风格上既有历史的传统性,又具有现代的新鲜感。
园林建筑与园林空间的创造,追求山林野趣和具有明快的开朗的客店相融合。
北入口外广场为青石板镶卵石铺装,边远县不规则的绿地相融。
征地形成缓坡,略有起伏。
南入口为与游泳馆相协调,内设整形式广场。
公园西北部有一水面,自水面引出以自然蜿蜒曲折之水溪,并形成一岛,水边设休息,观光沁水平台及茶室,水榭和曲廊。
公园西南部为儿童活动区。
二、植物种植设计指导思想:自然是选择北京丽都宫原植物种植设计为游憩的目的地时,游憩体验意图的不二指向,绿化设计主导思想以简洁、大方、便民;美化环境;体现建筑设计风格为原则,使绿化和建筑相互融合,相辅相成。
使环境成为公司文化的延续审美与愉悦是游客选择北京丽都公园的最大收获,杂乱的、破败的、生活不便的区域是不能够给游客带来愉悦的,这也不是北京繁荣地区所应该具有的品质。
因此设计需要对公园的景观、道路、建筑、地貌分等级的进行保存、保护、维护、整治、恢复等工作。
对游客而言,到公园里来既不是回家,也不是来上班,公园结构的紧凑和便捷对游客而言毫无意义,游客悠哉游哉,潜意识中期待着各种趣味性的景观出现,如果趣味景观出现,游客对花卉生态园的兴致就会提高,就会继续留在公园中享受这种愉悦。
设计就是要提公园景观品质,发掘兴趣点并加以修饰和提炼,从而创造多样性的景观序列,让游客充分领略公园的魅力。
其设计特点有:1.充分发挥绿地效益,满足饭店员工以及游客的不同要求创造一个幽雅的环境,美化环境、陶冶情操,坚持“以人为本”,充分体现现代的生态环保型的设计思想。
城市公园植物景观的美景度评价
城市公园植物景观的美景度评价摘要:国民经济增长的速度日益加快,城市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流向城市,导致城市人口迅速上升,而人们物质生活需求得到满足的同时,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
但是城市土地资源有限,人口密集使得城市发展中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城市居民生活、工作以及学习的节奏加快,面临着较大的压力。
营造公园景观,不仅改善了城市环境,而且为忙碌的人们提供了休闲娱乐赏景的场所。
基于此,分析了城市公园植物景观的营造,并给予了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公园;植物景观;美景度评价;引言在现代化城市建设中,有必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城市与自然的结合,创造更加美好的城市面貌。
城市植物景观建设效果可以体现整个城市建设的软实力。
在植物景观建设中,需要实现植物的良好搭配,结合各地区的生态环境、土壤结构以及具体的地势、地貌等特点,分析植物的美感以及最终的搭配效果,优化不同的植物的组合可以实现绿植与自然环境、城市环境的相互协调。
城市绿地植物景观建设处于发展中,需要结合我国城市的具体环境完善配置方案。
1城市公园开展植物景观建设的重要性为起到美化城市环境的效果,需要显著提升环境质量,只有确保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才可以有效改善城市整体发展面貌。
但就目前形势而言,随着我国工业领域的日益发展,在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以及综合实力发展提供助力的同时,很多潜藏在工业领域当中的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
例如:能源过度消耗以及环境污染问题严重。
在城市公园中开展植物景观建设工作,提升公园绿化面积,可以吸收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减少空气当中的噪声污染问题,起到净化城市空气质量的作用、调节城市地区温度、改善市居民整体生存环境。
为此,针对城市公园大力开展植物景观建设工作,可以进一步体现城市整体的精神文明面貌。
不仅如此,生态环境建设工作与社会和谐发展在密切关联,二者可以实现相互促进与相互补充。
因此,在加大城市化建设力度,做好城市经济规划的同时,也需要秉承城市可持续发展理念,做好城市公园植物景观建设工作。
基于CITYgreen模型的北京市建成区绿地生态效益分析的开题报告
基于CITYgreen模型的北京市建成区绿地生态效益分析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城市功能不断提升,北京市建成区的绿地面积和质量受到了较大的考验,人们对城市绿化建设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绿地是城市生态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具有保持生态平衡、提高生态环境质量、维护城市生态安全等多种重要功能。
因此,深入研究北京市建成区绿地的生态效益,有利于探讨建成区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为城市绿化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CITYgreen模型是一款专门用于城市绿地生态效益评估的软件,可模拟城市绿地对水文循环、大气环境、生态系统和城市规划等方面的影响。
本研究将采用CITYgreen模型,对北京市建成区的绿地生态效益进行分析,旨在探讨北京市建成区绿地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为北京市绿化建设提供参考和建议。
二、研究方法和步骤1.数据获取本研究将采用多种数据来源,包括卫星遥感数据、地图数据、气象数据、社会经济数据等。
其中,卫星遥感数据用于获取北京市建成区绿地空间分布的信息,地图数据用于绘制绿地空间总体布局图,气象数据用于获取城市气候信息,社会经济数据用于分析城市人口、经济等基础信息。
2.建立CITYgreen模型本研究将使用CITYgreen模型,对北京市建成区绿地进行生态效益分析。
在建立模型之前,需要准备相关数据,包括城市物理环境数据、植被特征数据、水文循环数据、气象数据等。
3.模型参数设置和校准在建立CITYgreen模型之后,需要进行参数设置和校准。
模型参数的设置和校准,关系到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模型参数设置中,需要考虑模型需要的数据类型、数据源、数据规模等方面,同时考虑模型的实际应用情况。
4.模型应用完成模型参数设置和校准之后,将对北京市建成区的绿地生态效益进行分析。
对于建成区内的不同类型绿地,采用CITYgreen模型对其进行生态效益评估,包括植被覆盖率、水资源利用效率、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空气质量改善等指标。
城市公园视觉景观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以北京市紫竹院公园为例
城市公园视觉景观质量的影响因素分析——以北京市紫竹院公园为例齐童;王卫华;王亚娟;马骁;吴明霞;刘传安【期刊名称】《人文地理》【年(卷),期】2014(29)5【摘要】本文将主客观评价法相结合,对北京市紫竹院公园视觉景观质量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课题组实地评价并拍摄照片,室内请评判者给照片打分评出美景度分值,请专家对主观性因子评价,与实地评价结果做一致性检验;对两种方式获取的数据进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并建立线型回归模型。
结果表明:主观性因子的实地评价和室内问卷评价结果具有一致性;专业背景不同不影响评判者对景观美景度的评判结果;美景度与区内因子呈正相关,与区外因子呈负相关;区内的3个因子更能影响对景观的评判,其中,自然景观所占比例影响最为显著。
【总页数】6页(P69-74)【关键词】视觉景观质量评价;影响因素;主客观评价相结合;一致性检验;回归分析【作者】齐童;王卫华;王亚娟;马骁;吴明霞;刘传安【作者单位】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86.1【相关文献】1.郊野公园视觉景观质量评价——以北京市东小口森林公园为例 [J], 吴明霞;齐童;王亚娟;刘传安2.基于景观视觉质量分析的乡村景观小品设计——以"美丽乡村"水墨大埝为例 [J], 袁福甜; 王娜; 苏同向3.花园中心产品消费者购买意向影响因素分析——以北京市五棵松城市公园花园中心为例 [J], 李秀忠;郝利峰;蔡飞;周波;王华4.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空气质量的影响因素——以北京市为例 [J], 张进5.城市公园植物景观设计分析——以北京市望和公园南园为例 [J], 闫玉洁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层次分析法 ( AHP 法 ) 是 运 用 多 因 素 分 级 处 理 。该法突出特点是可以 将复杂的问题分解 成 若 干 个 层 次, 在比原问题简单 得多的层次上逐步分解 、 分析, 并可将人的主观判断 和定性分析用数 量 分 析 表 述 、 转换和处理 景观生 态 环 境 评 价
[5] [3]
确定 公 园 绿 地 植 物 景 观 的 评 价 模 型 由 目 标 层 ( A) 、 准则层( B ) 和方案层( C ) 构成 。 第一层为目标 层, 目标是综合评价北京市公园绿地景观现状, 构建 是选择公园 优化的评价模型体系; 第二层为准则层, 绿地的景观 、 生态以 及 游 憩 功 能 等 作 为 综 合 评 价 准 即评价公园绿地植物景观的具 则; 第三层为方案层, 体要求 。 由表 1 可 知, 景观层次的具体评价要求包 括: 植物的观赏特 征 、 植 物 景 观 的 季 相 变 化、 植物景 观的空间层次 、 植物景观与整体环境的协调性; 生态 层次的具体评价要求包括: 植物物种多样性丰富度 、 植物生活型丰富度 、 植物与生境和谐程度; 游憩层次 的具体评价 要 求 包 括: 植 物 景 观 的 可 达 性 ( 即 到 达 植物景观与硬质景观的 该植物景观 的 难 易 程 度 ) 、 和谐程度 、 植物景观营造的人性空间( 包括对人的 视觉 、 味觉 、 触觉 、 活动及安全感的效应) 。 将层次分析法运用于公园绿地植物景观评价 中, 分别从景观 、 生态 、 游憩 3 个层次进行综合考虑, 把握游憩空间景观化 、 景观设计生态化 、 生态环境为 游憩者服务的原则, 将评价公园绿地植物景观的复 杂问题分解 。 公园绿地植物景观的表达需要与人的 行为活动相互渗透, 游憩层次中的方案层确定为植 物景观的可达性 、 植物景观与硬质景观的和谐程度 、 植物景观营造的人性空间 。 1. 2 1. 2. 1 评价因子权重的确定 权重确定的方法 评价因子的权重反映各评价指标在评价模型中 的相对重要程度, 直 接 影 响 评 价 结 果 的 合 理 性。 本
4 ) 对 w i 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 w i ( 表 3 ~ 5 ) [11] 。 wi = wi
∑w
i=1
i
( i = 1, 2, …, n)
5 ) 根据 AW = λ max W , 求出最大特征值及其特征 向量
[8 , 11]
。 λ max = 1 n
∑
i
( AW ) wi
i
W 为对应于 λ max 的正规 式中: λ max 为 A 的最大特征根, W 的分量 w i 是相应因素单排序的权值。 化特征向量,
目标层
。 通常使用 1 ~ 9 比 例 标 度 法, 判断矩阵的比 A = ( a ij ) ( i ,j = 1 ,2 , … ,n ) 。
例标度及含义( 表 2 ) 。
n×n
式中: a ij 表示第 i 个因素相对于第 j 个因素的比较结 n 表示两两比较评判矩阵的阶数 。 果,
表2 Tab. 2
地 址: 100083 北 京 林 业
164
北
京
林
业
大
学
学
报
第 32 卷
境质量等方面 。 本研究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 广泛征询专家的意见, 并结合公园绿地景观的实 上, 际给出各评价因子 的 权 重, 构造公园绿地植物景观 评价 AHP 模型
表1 Tab. 1
-6] [1 , 5-
文采取 AHP 法确定因子权重, 它具有定性和定量相 可大大提高决策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 结合的特点, 1. 2. 2 权重确定的步骤 1 ) 通过咨询专家 确 定 各 因 子 的 相 对 重 要 性, 每 次取两个因子 x i 和 x j , 以 a ij 表示 x i 和 x j 对评价的影 全部比 较 结 果 构 造 两 两 比 较 评 判 矩 阵 响大小之比, A[7
-62336321 第一作者: 孙明, 博士 。 主要研究方向: 园林植物育种与 栽 培 。 电 话: 010 大学 10 号信箱 。 本刊网址: http : www. bjfujournal. cn ; http : journal. bjfu. edu. cn
Email : sun. sm@ 163. com
165
表4 Tab. 4
方案层景观层次各因素权重
数 。 各因素的评价标准见表 7 。
表7 Tab. 7 各因子评价标准
Weight of each factor in the landscape layer of the program
1
植物景观评价体系的构建
要客 观 准 确 地 评 价 公 园 绿 地 植 物 景 观, 必须从
影响景观 的 各 因 子 中 选 择 合 适 的 指 标 建 立 一 个 客 合理的指标体 系, 这 是 分 析、 研究公园绿地植物 观、 景观的理论基础 。 1. 1 评价指标的选取 评价指标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评价结果的科学 性、 可靠性和准确性 。 因此, 植物景观评价的首要任 务就是根据 评 价 对 象 的 性 质 、 评 价 目 标 等, 选取全 准确反映评 价 问 题 全 貌 的 综 合 评 价 因 子 。 公 园 面、 绿地的特色在于其 既 有 丰 富 的 自 然 景 观, 又有合理 的游憩空间, 还要兼顾生态效益 。 因此, 评价因子的 选取应综合考虑景 观 构 成 因 素 、 可游憩性及生态环
标度 1 3 5 7 9 2, 4, 6, 8 倒数
A ( 公园 绿地植物 景 观 评 价)
判断矩阵的比例标度及含义
Proportion quotiety of judgement matrix and its meaning
定义与说明 两个元素对某个属性具有同样重要性 两个元素比较, 一元素比另一元素稍微重要 两个元素比较, 一元素比另一元素明显重要 两个元素比较, 一元素比另一元素重要得多 两个元素比较, 一元素比另一元素极端重要 表示上述相邻判断的中间值 若因素 i 与因素 j 的重要性之比为 a ij , 那么因素 j 与 因 素 i 重要性之比为 a ji = 1 a ij
。此方 、 旅游 等方
法已广泛应用于城 市 居 住 区 植 物 景 观 评 价
[4]
、 城市道路景观评价
[3]
并取得了良 好 的 效 果 。 关 于 层 次 分 析 法 在 公 园 面, 绿地植物景观评价中的应用尚未见报道 。 本文应用
-12 -11 收稿日期: 2009 基金项目: 北京市科委项目( Z08050602970802 ) 。
第 32 卷
增刊 1
北
京
林
业
大
学
学
报
Vol. 32 ,Suppl. 1 Jan. ,2010
2010 年 1 月
JOURNAL OF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北京市公园绿地植物景观评价模型及其应用
孙 明 杜小玉 杨炜茹
(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摘要: 公园绿地植物景观评价兼具实践性和艺术性的双重标准, 在评价过程中需 要 进 行 大 量 的 主 观 判 断 , 很难进行 并利用模型对北京市 5 个公园的植物 定量的分析评定 。 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北京市公园绿地植物景观评价模型, 景观进行评价 。 结果表明: 该模型实现了非量化因素的可量化研究, 是公园绿地植物景观评价的有效方法 。 关键词: 公园绿地; 植物景观; 评价模型; 层次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 S731. 2 文献标志码: A -1522 ( 2010 ) 增刊 1 -0163 -05 文章编号: 1000 -
表3 Tab. 3
A B1 B2 B3
准则层各因素权重
Weight of each factor in the criteria layer
B1 1 1 3 1 5 B2 3 1 1 2 B3 5 2 1 wi 0. 647 9 0. 229 9 0. 122 2
增刊 1
孙
明等: 北京市公园绿地植物景观评价模型及其应用
SUN Ming ; DU Xiao-yu ; YANG Wei-ru. Evaluation model of plant landscape in park green space of -167 [ Beijing and its application. Journal of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 2010 ) 32 ( Suppl. 1 ) 163 Ch , 12 ref. ] College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100083 ,P. R. China. Landscape evaluation of plants in park green space has double standards of practicality and artistry and requires a lot of subjective judgments in the evaluation process. It is difficult to evaluate quantitatively. Evaluation model of plant landscape in park green space of Beijing was established using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 AHP ) method and used to evaluate plant landscape of five parks in Beijing.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odel can be used to study quantitatively non-quantifiable factors and is effective for the evaluation of plant landscape in park green space. Key words method 对公园绿地景 观 的 研 究, 目前主要集中在植物 选择 、 配置模式 、 绿 化 设 计 和 生 态 效 益 等 方 面, 对公 园绿地植物景观现 状 评 价 的 研 究 较 少, 且一般多从 美学角度或者采用 调 查 问 卷 的 形 式, 评价指标过于 评价结果 易 受 主 观 因 素 影 响 。 要 对 某 一 特 定 笼统, 园林绿地植物景观 进 行 准 确 的 评 价, 其前提条件是 必须从影响植物景观的因子中选择合适的指标建立 一个客观 、 合理的指标体系 来确定因 素 权 重 的 方 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