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英德大镇铜多金属矿田成矿特征与找矿方向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英德大镇铜多金属矿田成矿特征与找矿方向

摘要:英德大镇矿田位于东西向大东山—贵东构造岩浆岩带、东西向佛岗构造岩浆岩带与北北东向吴川—四会深大断裂交汇处的雪山嶂隆起区,成矿地质条件十分有利。矿产丰富,以钨钼矿、铁铜金矿和银铅锌矿为主。矿床成因类型复杂多样,主要有热液充填交代型、蚀变花岗岩型、斑岩型、沉积-热液改造型、矽卡岩型、风化淋滤型铜金属矿。大镇矿田以金门花岗闪长(斑)岩体为中心,由内往外依次分布铁铜矿-铜金矿-铅锌银矿-金锑矿的空间展布规律,可以指导今后找矿的方向。

关键词:大镇矿田;铜多金属矿;成矿特征;找矿方向

一、研究背景

大镇矿田处于南岭成矿带中段,矿产资源十分丰富。主要矿种有铅、锌、铜、银、钨、锡、钼、铁、硫、稀土及铌、钽等。已发现矿床、矿点数十处。其中工作程度为详查—勘探的较少,大部分仅达预查、普查程度,找矿空间相当大[1]。

全球范围内已有的找矿实践和研究都指明,典型的斑岩成矿带中的斑岩型矿床多伴生矽卡岩型-脉状矿床。这些矽卡岩型-脉状矿床与斑岩型矿床共同组成完整的斑岩成矿系统[2,3,4]。德兴铜矿也是典型的斑岩铜矿,以中酸性花岗斑岩或石英斑岩(高钾钙碱质花岗岩)为核心具有明显的分带性,自中心向外或深部向浅部为:斑岩铜金钼矿、浅成低温热液型银铅锌矿和远接触带热液型金矿。这种矿床组合关系不同于已知的经典斑岩铜矿模型和斑岩铜矿浅成低温热液金银矿床模型,因而,有必要提出一个新的模型:斑岩铜矿-浅成低温热液银铅锌矿-远接触带热液金矿模型[2]。通过分析前人研究、工作成果,发现大镇铜多金属矿田以金门花岗闪长岩体为中心,出现明显的中低温矿产水平分带,并且矿产水平分带梯度表现为往南东变缓、往北西变陡的趋势。矿床空间分布规律为以金门花岗闪长(斑)岩体为中心,由内往外依次呈现铁铜-铜金-铅锌银-金锑矿,形成斑岩型矿床-矽卡岩型矿床-脉状矿床的成矿系统。

二、区域地质

1、地层

研究区出露地层发育比较齐全。除志留纪外,从震旦系至第四系均有发育。其中古生界分布最广,中、新生界次之,元古界最少。研究区经历了由地槽→准地台→大陆边缘活动带三个构造阶段发展历史。与这三个阶段相对应,地层沉积建造具有明显的不同特点,反映了构造环境的差异。中泥盆统东岗岭组或棋梓桥组,处于上古生代海侵第一旋回的底部,是粤北地区最重要的多金属矿含矿层位。

2、侵入岩

主要有二条东西向展布的复式花岗岩带,北部为大东山-贵东-九连山岩

带;南部为佛冈-新丰江岩带。主要为燕山期侵入岩,较大的岩体有亚婆髻岩体、石背岩体、金门岩株等。

金门岩株为燕山三期侵入岩,分布于研究区西部,为SN向构造,处于金门背斜(雪山嶂背斜)轴部,呈椭圆形产出,围岩层位D2d,体岩性主要为γδ花岗闪长岩。周围发现有金门铁铜矿等。其主要岩性为黑云母花岗岩、二长花岗岩。侵入岩侵入接触界线一般呈波状,甚至锯齿状。倾角较陡,一般为35°-60°。也有呈超覆于围岩之上而界线较平直者。往往当岩体产状较陡时,边缘相不发育;岩体产状较平缓时,则相带发育,边缘相出露较宽。同时,强烈的热力接触变质作用和热液交代作用,形成矽卡岩化、混合岩化、角岩化等各种蚀变岩石[5]。

3、构造

研究区位于南岭东西构造带的中段。从加里东期至喜山期,运动频繁、强烈,造成复杂的构造形态,依其组合方式可分为EW向构造带、NS向构造带、NE 向构造带、北北东向构造带、北西向构造带。其中以东西向、北东向及北北东向构造最为醒目,其余构造带规模相对较小,分布较为分散[6,7,8]。

三、矿田内矿床(点)类型与成矿地质特征

区内以金门花岗闪长(斑)岩体为中心,由内往外依次呈现铁铜-铜金-铅锌银-金锑的矿产空间展布,形成斑岩型矿床-矽卡岩型矿床-脉状矿床的成矿系统(图1),首次从不同矿床类型、不同矿种有序分布的成矿系统方面研究大镇矿田,将斑岩型矿床成矿理论引入本区找矿研究工作中,大大拓展大镇矿田的找矿潜力和空间,以此带动区域找矿,并建立斑岩型矿床-矽卡岩型矿床-脉状矿床的四维时空找矿模型。

1、英德金门铁铜矿

出露地层主要为中泥盆统东岗岭组碳酸盐岩与碎屑岩,碳酸盐岩地层为主要赋矿地层。地层与岩浆岩接触处,形成大理岩、矽卡岩、角岩。矿区南部外围分布佛冈复式岩基,主要岩性为中粗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矿区晚侏罗世(斑状)花岗闪长岩与成矿关系密切。

2、周屋铜金矿

出露地层主要为泥盆系,该区中泥盆统棋梓桥组是粤北地区主要含矿层位,其中棋梓桥组二段含矿性较好。根据该区1:5万高精度磁测结果,以及1:5万水系沉积物异常异常呈条带状延长数公里,各元素异常套合极好,强度高。施工2个探槽、3个钻孔,均见到铜的工业矿体。是寻找北西向构造破碎带型与矽卡岩复合型的铜多金属大中型矿床的远景地段。

3、黄屋铜金矿

成矿地质条件与周屋铜金矿相同,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异常主要分布在泥盆系棋梓桥组(Dq)下部灰岩、钙质粉砂岩和老虎头组(Dl)上部砂岩、粉砂质泥岩中。黄屋矿区的北部、西部地段,分布一组北西西向的1∶5万化探异常,据野外踏勘检查,属于一组穿层产出的断裂破碎带型金矿,目前民采甚盛,并见有高强度Au、Cu、Ag、As、Pb、Zn土壤异常,呈北西西向,推测为含金破碎带引起。

4、大龙银多金属矿

矿区地层为泥盆系杨溪组(Dy),岩性为砂岩为主,夹砂质泥岩和薄层砾岩。未发现岩浆岩出露。矿体产于构造破碎带中,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断裂构造具有明显压扭性。根据地表找矿地质测量,与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异常完全吻合。矿带内产出一组走向北北东,倾向北西,倾角陡立的含矿断裂带,构造形迹清晰,呈明显的压扭性,推测延深矿体较大,可望找到规模较大的工业矿体。

5、白面塘铅锌矿

与已知竹子坑富铅锌矿相邻,同属北东向区域大断裂一侧,异常强度比竹子坑高,范围更大。因此寻找喷流沉积型富铅锌矿有利地段。

6、英德市竹子坑铅锌矿床

出露的地层为石炭系孟公坳组、石磴子组、测水组及第四系。矿区内次级褶皱较发育,见一北东向向斜及局部隆起和凹陷构造。断裂构造不甚发育,主要见一北西西向硅化构造破碎带,倾向南南西,倾角30-70°,目前发现的矿体赋存其中。区内近年来发现铅锌矿体1个,为隐伏矿体。矿体主要受北西西向构造破碎带控制,近矿围岩蚀变主要有硅化、绿泥石化及黄铁矿化。矿体呈透镜状产于石磴子组及测水组构造破碎带中。

7、仰天窝银多金属矿

矿体产于泥盆系砂页岩中,属坡残积铁矿,认为可寻找铁、铅锌矿。该铁锰矿目前已开采完。1∶5万化探异常的元素组合和地表矿石类型与英德大龙银多金属矿相同,但Ag、Cu等元素强度比后者大,规模更大。推测异常是由北西西向含银层间破碎带引起,找矿前景较好。

8、东山楼铜金矿

出露地层为泥盆系老虎头组(Dl)顶部和棋梓桥组底部地层,即本矿区含金层位。现有民采活动。Au、Ag、(Pb、Zn)土壤异常位于雪山嶂背斜向南倾伏端,产于本矿区含金层位,异常规模大,强度高,最近有民采活动,因此,为一处矿致异常。推测为沉积改造型金矿,具有明显找矿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