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反证法”证明题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谈“反证法”证明题中的应用

【摘要】在数学问题的证明中,反证法是一种重要的证明方法,用反证法证明命题成立的基本步骤可以简单地概括为“否定-推理-反驳-肯定”。

【关键词】反证法存在性否定性唯一性证明矛盾

在数学问题证明中,反证法是一种重要的证明方法,反证法经常被用来证明存在性、否定性、唯一性等一些不易直接下手的命题。要证命题“若A则B”正确,途径之一是证与其等价的逆否命题正确。即从否定B出发,作出一系列正确、严密、合乎逻辑的推理,最后推出与A矛盾的结论,即原命题得证。用反证法证明命题成立的基本步骤可以简单地概括为“否定-推理-反驳-肯定”四个步骤。

下面通过不同的例题来说明反证法应用。

1 存在性命题

例1:证明任何大于1的整数一定有素因子。

分析:用反证法,首先要找出问题的否定形式,即否命题。本题结论的反面是:至少存在一个大于1的整数没有素因子,我们设法导出矛盾。

证明:假设有一个大于1的整数A没有素因子,则A本身一定不是素数,又A>1,故A为合数,则它一定有一个异于1和A的真因子B,故而A>B>1,且B也不是素数(否则B为A的素因子),同理B又有一个素因子C,满足A>B>C>1,且C亦不为素数,由此我们得到A>B>C>D>…>1,也就是说,在A 和1之间有无穷多个正整数,这当然是不可能的,故而假设不成立,原命题获证。

例2:证明:A,B,C,D,E五数之和等于5,则其中必有一个不小于1。

分析:这个问题看上去很简单,但是要直接证明却不容易。那么应用反证法,就可以轻松获证。

证明:假设A,B,C,D,E都小于1,那么A+B+C+D+EAM,同理,AB>BM,即在△AMB,AB大于其他两边。

由“大边对大角”知,

∠AMB>∠ABM,

同理,∠AMB>∠BAM。

所以

3∠AMB>∠ABM+∠AMB+∠BAM=180°,

所以∠AMB>60°。

同理,∠BMC、∠CMD、∠DME、∠EMF、∠FMA均大于60°。

所以∠AMB+∠BMC+∠CMD+∠DME+∠EMF+∠EMA>360°。

但是,显然,这六个角围成了一个圆角,它们的和不可能大于360°,出现矛盾,故而假设不正确,所以原命题成立。

例4:已知空间四点A、B、C、D不在同一个平面内(如图2),求证:直线AB和CD既不相交也不平行。

分析:该问题是起始性命题,很难找到直接证明的论据,而否定结论以后却很容易根据定义、公理引出矛盾。

证明:假设直线AB和CD相交或平行,由平面的基本性质中的公理3的推论2、3可知,这两条直线确定一个平面α,则有AB∈α,CD∈α,由平面的基本性质中的公理1和A∈α,B∈α,C∈α,D∈α,即点A、B、C、D在同一平面α内,这与已知条件矛盾,故直线AB和CD既不相交与不平行。

立体几何中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定理也都是。类似题目也不少,此处不再多述。

3 唯一性命题

例5:求证方程x=sinx+α(α为常数)的解唯一。

分析:直接求解或证明是很难的,象这种唯一性命题常常采用反证法。

证明:设该方程的解不唯一,即至少有两个解x1、x2(x1≠x2),于是x1=sinx1+α,x1=sinx2+α,两式相减再化积得:

例6:试证明:在平面上所有通过点的直线中,至少通过两个有理点(有理点指坐标x、y均为有理数的点)的直线有且只有一条。

证明:(1)存在性:

直线y=0,显然通过点,且直线y=0至少通过两个有理点,例如它通过(0,0)和(1,0)。这说明满足条件的直线有一条。

(2)唯一性:

假设除了直线y=0外还存在一条直线y=kx+b(k≠0或b≠0)通过点,且该直线通过有理点A(x1,y1)与B(x2,y2),其中x1、y1、x2、y2均为有理数。

此式的左边是无理数,右边是有理数,出现了矛盾。所以,平面上通过点的直线中,至少通过两个有理点的直线只有一条。

综上所述,满足上述条件的直线有且只有一条。

例7:证明过一点和已知平面垂直的直线只有一条(如图-3)。

证明:不论点P在α内或外,设PA⊥α,垂足为A(或P)。如果过点P,除直线PA垂直外,还有一条直线PB⊥α,设PA、PB确定的平面为β,且α∩β=a,于是在平面β内过点P有两条直线PA、PB垂直于α,这是不可能的,所以过点P与α垂直的直线只有一条。

参考文献:

[1]赵雄辉.证明的方法〔M〕.湖南人民出版社.2001.85-9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