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文献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风文献

中风病长期以来由于在病因学上有着不同的理论,从而导致在治疗上的不一致。《内经》对本病虽有记述,但较分散而不系统,名称又不统一,以致后世理解不一,各自从不同的角度去论述,治疗方法也各异,有主张以祛风为法,有推崇活血为主,又有力主清热泻火或化痰等等,没有一个较为统一的理论和分治方法,所以冉雪峰先生在《辨证中风问题之解决》一书中提出:“中风病在中医学理上,实为一大疑问,只缘名义乖错,遂令事实混淆,举凡昏瞀卒仆,斜不遂等证,统谓之中风。”现在我们试图通过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医家对脑的论述和中风病理论的不同认识看中医学理论和治疗发展的一些变化。

1 中医有关脑的认识

中医现存的第一部理论经典《黄帝内经》对脑的解剖,脑与脏腑、经络的关系,脑的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等问题都进行了论述,虽然没有直接提到与中风病的关系,但其理论内容也常涉及中风病的一些病理及临床表现。

解剖方面《内经》已观察到脑位于人体之首,寄居于头颅骨内,由髓汇聚而成。《灵枢·海论》说:“脑为髓之海,其输上在于盖,下在风府。”指出了脑上抵颅盖,下至风府穴,这一部位实际上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风府穴以下脊骨内之髓,称脊髓,脊髓经顶后髓孔上通于脑,合称脑脊髓,明代李蓇在《医学入门》中更明确指出:“脑者髓之海,诸髓皆属于脑,故上至脑,下至尾骶,皆精髓升降之道路也。”

此外《内经》还观察到神经系统“椎体交叉”的客观事实,如《灵枢·经筋》云:“左络于右,故伤左角,右足不用,命曰维筋上交。”清代医家王清任发《内经》之旨,更加明确指出:“人左半身经络上头面从右行,右半身经络上头面从左行,有左右交叉之义。”

生理功能方面

1.2.1 有统领诸神之用《内经》首先提出了脑总统诸神,其所谓“头者精明之府”,意指脑为精髓和神明汇聚,总统神、魂、魄、意、志诸神。

1.2.2 主十二官脑为元神之府,主司五脏六腑,十二经脉上连于脑,下络五脏六腑。《内经》云:“心主十二官。”我们可理解为“脑主十二官”,《素问·灵兰秘典论》:“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此处“十二官”即指脏腑而言,应包括心在内,因此心不能为主,而主应该是位于人体之首的脑,“主明则下安”

是说脑神对脏腑的主宰作用,脑髓充盛,脑神功能正常,则五脏六腑功能亦正常;脑神功能失常,对脏腑失去控制,五脏六腑功能随之失常,故曰“主不明则十二官危”。明末喻嘉言指出:“脑为一身之元首”,“主脏而不奉”。近代医家冉雪峰也说:“十二官皆秉承于无上玉清的脑,十二官不得相失,十二官与脑更不得相失。”

1.2.3 主五官七窍五官指眼、耳、鼻、口、舌(咽喉),五官功能也由脑所主,如《灵枢·大惑论》云:“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裹撷筋骨血气之精而与脉并为系,上属于脑。”可见目“视万物,别黑白,审长短”的视觉功能由脑所主,清代医家王清任在《医林改错·脑髓说》中也指出:“两目系如线,长于脑,所见之物归于脑。”

2 中医典籍有关中风病理方面的论述

《内经》在《内经》的记载中,虽然没有直接提到脑病或中风病,但与此有关的临床描述却很多,如卒中昏迷期有“仆击”“大厥”“薄厥”之称;半身不遂期有“偏枯”“偏风”“身偏不用”“痱风”等名称。《灵枢·刺节真邪论》说:“虚邪偏容于身半,其入深,内居营卫,营卫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临床上若外邪侵扰,或内邪上犯,或脑髓不足,或气血逆乱等,皆可导致脑的病变,出现如头晕、眩冒、大厥、薄厥、狂、善忘及目眩、视歧、目无所见、耳鸣、胫酸等病症。究其临床大约有以下几种现象。

2.1.1 外邪侵扰可出现目眩、真头痛等病症,如《灵枢·大惑论》云:“邪中于项,因逢其身之虚,其入深,则随眼系以入于脑,入于脑则脑转,脑转则引目系急,目系急则目眩以转矣。”《难经·六十难》:“手三阳之脉,受风寒,伏留而不去者,则名厥头痛;入连在脑者,名真头痛。”《灵枢·厥病》:“真头痛,头痛甚,脑尽痛,手足寒至节,死不治。”

2.1.2 脑髓不足可出现眩冒、耳鸣、失明、嗜卧、善忘、视歧、腰背痛、胫酸等症。如《灵枢·海论》云:“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灵枢·大惑论》:“上(脑)气不足,……虚则营留于下,久之不以时上,故善忘也。”《灵枢·五癃津液别》:“腰背痛而胫酸。”《素问·脉要精微论》:“头倾视深,精神将夺矣。”《灵枢·大惑论》:“精散则视歧,视歧见两物。”

2.1.3 气血逆乱可出现狂证和中风等病证,如《素问·脉解论》云:“阳尽在上(脑),而阴气在下,下虚上实,故狂巅疾。”《素问·调经论》:“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素问·生气通天论》:“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灵枢·五乱》:“乱于头,则为厥逆,头重眩仆。”

《内经》作为现存最早的一部中医理论典籍,距今虽已两千多年,但当时能对中风病理有如此深入的认识,实在是难能可贵,是中医对中风病理论认识的基础。

《金匮要略》至汉代,张仲景对中风病的临床描述更加清晰,提出了对本病病变部位的见解,如《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症并治第五》篇云:“络脉空虚,贼邪不泻,或左或右,邪气反缓,正气即急,正气引邪,僻不遂。”还说:“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在于腑,即不识人,邪在于脏,舌即难言,口吐涎。”又指出:“夫风为病,当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此为痹,脉微而数,中风使然。”其根据邪中部位分有中络、中经和中腑、中脏的不同。

《内经》及《金匮要略》虽对本病的病因、脉症有了专门的论述,但在病因病理的记载则较少,后世医家在此方面则作出了大量的补充。

后世医家关于中风病病因学说,唐宋以前多以“内虚邪中”立论,如《金匮要略》认为本病病机为“脉络空虚”,由于人体气血亏损,脉络空虚,外卫不固时,风邪乘虚入中经络而致病。至金元时代,百家争鸣,诸子蜂起,许多医家对外风入侵的理论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如刘河间认为中风属火热为患,或心火暴盛,其在《河间六书》中指出:“将息失宜,而心火暴甚,肾水虚衰,不能制之,则阴虚阳实,而热气怫郁,心神昏瞀,筋骨不用,而卒倒无所知也。多因喜、怒、思、悲、恐之五志有所过极而卒中者,由五志过极,皆为热极故也。”李东垣则认为本病以“正气自虚”为主,其在《东垣十书》中提到“中风者,非外来风邪,乃本气病也,凡人年逾四旬,气衰之际,或忧喜忿怒伤其正气者,多有此病。”朱丹溪又以“湿痰生热”立论,提出“湿土生痰,痰生热,热生风”等等。此后又有张景岳“中风非风”的“类中风”论,其在《景岳全书》中说:“非风一证,即时人所谓中风证也……本皆内伤,积损颓败而然,原非外感风寒,而古今相传,咸以中风名之,其误甚矣,故余欲易去中风二字,而拟名类风。”及至晚清具有代表性的王清任著有《医林改错》,其所载之补阳还五汤是治疗中风病代表方;张山雷所著《中风诠》指出:“凡猝倒昏瞀,痰气上壅之中风,皆由肝火自旺,化风煽动,激其气血,并走于上,直冲犯脑,震扰神经而为昏不识人,斜倾跌,肢体不遂,言语不清诸证,皆脑神经失其功能之病。”以后又有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载以镇肝熄风汤治疗中风等等。

由于中风理论的不断完善,临床治疗方法也日渐繁多,金元时代朱丹溪已提出使用活血化瘀法,清代王清任提倡益气活血法。现今很多医家仍过份强调内风而片面应用育阴潜阳之品治疗,通过大量临床观察和研究,所谓内风痰热只不过是发病过程中的某一阶段表现,而瘀血阻络才是疾病的根本。可见,对中风病因病理的认识,金元以前多以外风立论,金元以后,提出了内风理论,补充了前人的认识不足,强调发病偏重于内在因素,尤其是针对血瘀病机而广为使用的活血化瘀法,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

现代中医学的认识近40多年来,中医内科学的发展较快,大量的临床研究、实验研究、古医籍整理以及中医内科学教材建设和临床专著的编写,使中医内科学术达到了新的水平。目前对许多疾病的病因病机的认识已日益明确和深化,在诊断、辨证规范和防治方法研究上也有较大的更新和发展,使不少疾病的病因病机得到进一步的阐明,并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使相关理论更臻完善。中风病也是如此,积极运用现代临床流行病学方法和实验医学等手段,首先从病名上明确规定了中风病的实质范围,为免混淆,1990年3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印发的《中医内科急症诊疗规范》前言中指出:“中风病限定脑血管病。”

与现代医学所称急性脑血管病相一致,在CCD(TCD)编码上中西医一致,同时在病理学上进一步深入地认识到中风病与风、火、痰、瘀、虚等致病因素有关,脑脉痹阻或血溢脑脉之外是中风病的主要病变,气血逆乱、脑髓神机受损为中风病的基本病机,以此理论指导临床治疗,提高了本病防治水平。

近些年来,由于中风病证诊断规范化研究的深入,以急症为先导的中风病证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相继制定,并在临床实践中不断修订完善。1988年,国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